派出所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6 05:2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派出所剖析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派出所剖析材料

篇1

××县公安局社坛派出所(中心所)辖社坛镇、仁沙乡、崇兴乡、保合乡四个乡镇,辖区面积333平方公里,共51个行政村,33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31426人(占全县人口1/6)。全所现有民警17人,青年民警14人,平均年龄32岁。朝气蓬勃的所领导班子克服警力少、经费缺、任务重、压力大等诸多困难,以“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赢党群满意”为目标,团结全所民警发扬爱民、利民、亲民的光荣传统,切实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大力开展农村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积极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20__年来,该所连续三年保持全所民勤违令违规违法违纪零目标,连续三年综合考核评位居全县公安派出所第一,连续三年被××县公安局评为先进集体、“五好”基层党支部,民警24人次荣获县级部门以上奖励表彰,20__年3月该所被重庆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基层单位。侦查破案,重拳出击扬警威

在社坛派出所(中心所)成立之初,辖区内盗窃案件时有发生,部分群众为防止牲畜被盗,竟忍臭将床搭在猪圈上、牛棚边。所领导在深入村社开展农村社会治安调研中发现此情况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中心所第一次民警大会上,所领导班子集体誓言,不破获一批盗窃案,不解决农民缺乏安全感问题,自己摘帽走人!

领导率先垂范,民警群情振奋。仁沙乡驻乡老民警余正仁患腰椎突出病多年,行走不便,且妻子刚病故15天,但为了尽早破案,化悲痛为力量,带领民警、协勤员不分白昼黑夜,深入田间院坝收集证据。20__年3月17日深夜23时,寒气袭人,但社坛派出所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所领导正周密部署抓捕工作,“出发!”所长潘春华一声令下,一拔一拔的民警张开捕盗大网,撒向了犯罪嫌疑人的每一个落脚点。凌晨1点捷报传来,盗窃犯罪嫌疑人杨普权、余小平落网,但另一个关键犯罪嫌疑人罗正胜漏网,经打听,罗正胜在××收破烂,得到这一消息,副所长刘勇庚即带领民警余正仁、杜军辉连夜赶往××。当晚天不作美,刮着大风,下着暴雨,刘勇一行在当地派出所配合下,艰难寻找犯罪嫌疑人足迹,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罗正胜害怕东窗事发,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暂住,民警冒着刺冷的寒风和冰冷的雨水徒步穿梭于大街小巷寻找踪迹。案侦民警寻至名山镇商业街,一大钵花盆随风呼啸而下,“啪”地砸在刘勇面前的水泥地面上,泥浆溅满他的全身,仅差一步砸在头上,随同民警都开玩笑说:“你差点光荣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凌晨三时三十分,民警终于找到了罗正胜的落脚点,为防打草惊蛇,民警抖瑟着在伏在屋檐下,守候着犯罪嫌疑人的出现,饥饿和寒冷向他们袭来,但想到忍臭在猪圈上搭铺防盗的群众,参战民警的干劲和热情陡然增涨。凌晨六时,犯罪嫌疑人居住的门刚打开,就被逮了个正着,犯罪分子精心编织的盗销一条龙这张网被一斩而破,社坛派出所辖区一系列盗窃案浮出了水面。办案民警乘胜追击,追回被盗B型碎石机5台,1110型柴油机2台,2号打沙机4台,追回被盗耕牛3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忍受臭味煎熬的农民从猪圈上下来了,雪天露宿在工地上的农民回到寝室,酣然梦香。

仅20__年,该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7件,打击各类犯罪嫌疑人85人,分别超额完成年初县局规定任务的310和160。20__年1-3月份,该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1件,打击各类犯罪嫌疑人45人,分别占全年任务的79%和85%。社坛派出所强有力的侦察破案工作换来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今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下乡到保合乡调研时,该乡金盘村2组村民代大祥情不自禁地说道:“我们村经派出所专项整治后,不光偷牛没发生过,就连我家鱼塘喂的鱼及在鱼塘边丢放的鱼网也从未被偷过,现在的农村,治安确实好!”

服务百姓,细微之处见真情

所长潘春华时常教育民警:“老百姓再小的事,如果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衡量,那都是大事。”该所民警心系百姓,在一桩桩为村民热情服务的小事中见真情,在一件件为乡镇企业撑腰维权事件中显忠诚。

时间回到1992年8月2日,也许这天人们早已忘记,但对家住社坛镇火龙村7组的侯祖兵来说,仍是记忆犹新,因为就在当天晚上侯因电费问题与人发生争执,侯祖兵的头部在黑暗中不知被谁无意打伤。事件发生后,村委、镇政府及派出所先后到其家解决多次,侯始终不同意解决意见,并以此事为由一直到市县有关部门上访。20__年社坛派出所扎实开展“大接访”活动,侯祖兵来到派出所所长办公室,扬言如果再解决不好,就要上市公安局上访。潘春华耐心听取侯的牢骚,深入火龙村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因事隔多年许多人证物证根本无法查清。潘春华多次与侯交心谈心,了解到侯祖兵受伤后不断上访使家境愈加困难。潘春华通过多方协调,为侯办理了低保手续,20__年8月侯祖兵领到低保金后,高兴赶到所长办公室表示从此不再上访,并硬要请潘春华去做客,被潘婉言谢绝。

针对辖区崇兴乡、保合乡、仁沙乡的群众反映办理户政业务不方便的问题,社坛派出所迅速改进服务措施,推出了“123”工作制度,即人不过一,群众办事只需找一位民警;来不过二,群众办事最多只跑两趟;时不过三,对一般事项,民警办事最多不超过3天,把责任落实到驻乡民警身上,凡群众符合办证条件的,一律先行办理,然后由驻乡民警将相关资料带回中心所完善审批手续。此项便民措施通过几年的实施,虽然大大增加了驻乡民警的工作量,但为群众节约了往返派出所的大量时间和费用,许多村民深有感触地说:中心派出所驻地虽远了,但为民服务的心却贴得更近了!真正把辛苦留给了自己,把方便带给了我们。

20__年1月17日,该所辖区外来投资企业社坛页岩砖厂打电话报警称:社坛镇平安村村民曾兴全以砖厂放炮震松其住房要求赔偿为由,不准厂房生产,该所接到报警后,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带领民警赶赴现场,发现曾兴全的妻子正躺在200多米的放炮悬崖边上不准放炮,当时情况非赏常危急,民警冒险上前做其思想工作,通过反复苦口婆心劝导,终于将曾兴全的妻子安全带离现场,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随后,派出所组织建设、安监等有关部门实地察看、测量、计算,有关部门作出了砖厂放炮对曾兴全的房屋不会造成影响的鉴定材料,派出所依法对曾兴全进行了批评教育,页岩砖厂顺利恢复生 产。一桩普通的治安案件处理,让外来投资企业看到了社坛派出所为企业保驾护航的诚心和能力。事后,页岩砖厂厂长赵依银表示,将进一步增加在社坛镇的投资力度,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篇2

近日,笔者在深入基层派出所指导、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中发现,基层派出所在日常接处警过程受理的治安案件中约有80%的案件起因为民间纠纷,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处理条件,基层派出所在实际工作中也对这些符合法定调解条件的案件进行了调解结案。但在治安案件调解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有的甚至影响了警民关系和谐。为此,笔者对当前我局基层派出所在治安调解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一、当前基层派出所在治安调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笔者通过帮助基层派出所进行个案分析、同基层一线派出所办案民警聊天和回访调解结案当事人等多种形式,对当前我局基层派出所在治安调解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非自愿调解。个别民警违反自愿原则,在没有充分做好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纠纷双方还没有自愿达成协议的前提下,未经当事人请求、同意,强行进行调解。这种情况一般是发生在当事人一方或是双方情绪比较激动,执意要求公安机关处理对方当事人。而此时办理案件的公安民警不能审时度势,一味地要求双方调解处理。这不仅无益于纠纷的及时解决,而且容易引起当事人对公安机关要求调解工作的误解,认为是对方“托人”找到了公安机关领导或办案民警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不正当的交易,无形中为案件的最终处理增加了阻力。

2、人为扩大调解范围。个别民警扩大调解的范围,以调解代替治安处罚,造成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打击不力,案件降格处理。如对寻衅滋事、雇凶伤害他人、为泄私愤公然损坏财物等非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进行调解,超越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的可以调解的范围,导致群众对法律的曲解,甚至认为只要赔了钱,就可以不受法律追究。

3、不注重治安调解的程序。多数民警接到需治安调解的案件往往急于求成,不走程序。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个别民警在处理“纠纷”类报案时,存在着思维定式,认为此类案件最终必是调解,没有进行及时、详细的调查取证,形成材料。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时,由于没有认真调查取证,无法用事实和证据来说服当事人,造成调解成功率低。一旦调解工作失败,公安机关决定对违法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时,由于案件事实没有调查清楚、证据收集不到位,无法有效裁决。

4、调解工作方法简单。有些民警在调解过程中不注重灵活运用方式方法,不分青红皂白,对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有时甚至因为调解方法的不当、或不注重与双方当事人沟通的方式,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矛盾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当着民警的面越演越烈,甚至会发展到双方当事人或在场群众将矛头转向办案民警,将问题归咎于公安机关办事不力。即使公安机关做了大量工作也未能获取当事人的认可和理解,甚至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和谐。

5、办案超期或拖拉现象严重。个别民警在办理治安调解案件时,还存在着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当事人不急、不催,就不会主动、及时地设法帮助双方协调、解决问题,一门心思在“拖”字上下功夫,直到拖得当事人失去耐心,心力憔悴,最终草草处理了结。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案件甚至长达一年的时间也没有给当事人解决,结果形成了上访案件。

6、调解卷宗不规范。笔者在对基层派出所调解案件卷宗进行规范化指导工作中发现,基层派出所普遍存在着调解案件虽多,但形成的规范化调解卷宗却很少,常常是几张纸便是一本调解卷宗。即使形成了正式的调解卷宗,卷宗也不规范,一本调解卷宗中最常见的都会存在5至10个程序问题,没有按照我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对所有调解案件均形成规范化卷宗,等到各级执法检查时才慌了手脚,加班加点的进行整改,影响正常工作。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治安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为创建“和谐警民关系”奠定基础。

1.严格遵守自愿调解原则。自愿原则是指公安机关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应当始终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调解,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实践操作中,民警对纠纷类治安案件调查取证时,应在材料中突出反映当事人双方是否是自愿调解,如有一方不愿意调解则不能走调解程序。在调解过程中,公安机关只是以组织者和调解人的身份出现,其行为不具有强制性质,整个过程只表现为一种外在力量的疏导与教育、劝解与协调,而最终结果的作出则是基于当事人不受威胁、欺诈的真实意思表示。

2.正确理解治安调解案件的范围。《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五条对治安调解案件的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下列行政案件可以调解处理:(1)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造成轻微伤害的; (2)因民间纠纷造成他人财物损毁,情节轻微的; (3)其他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笔者认为:首先,涉案纠纷必须是民间(亲友之间、邻里之间、单位同事之间、在校学生之间等)特定人群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才可适用治安调节,非民间纠纷引起的(如流氓结伙斗殴、寻衅滋事、雇凶伤害他人等)行为,不能适用调解处理;其次,涉案行为必须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打架斗殴、损毁他人财物和其他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于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只能是普通民事纠纷,应当告知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在执法实践中,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公安机关调解案件的监督、检查,将治安调解案件质量纳入执法质量考评的范围,落实监督考评的长效机制,重点杜绝不该调解而调解、超范围调解现象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依照法定程序调解。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治安行政案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处理过程中要按照治安行政案件的程序进行受案、调查取证,然后再进行治安调解,切不可因适用治安调解而在程序上有所随意。受案和调查取证,是确保办案程序和所取证据合法的需要,也是查清案件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当事人各方的责任,确保治安调解结果公正、合法的需要,更是避免因 治安调解不成而进行治安处罚时程序违法和证据不足的需要。

4、合理运用调解方法。在治安调解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我们在办理各类治安调解案件时,不论是接报案件进行现场处理,还是调查案情到组织调解,在各个环节上都必须正确使用方法,进行疏导教育,直至化解矛盾,达到调解成功,促进双方和好团结的目的。我们常说的“三宜三不宜”法,即宜解不宜结、宜和不宜激、宜宽不宜严,是长期治安调解的经验总结。依据这一经验,我们在调解中应主动控制局面,维护和睦共商的调解气氛,避免和及时制止双方互相指责的现象,切忌把组织调解转变成组织吵架。要做到控制调解局面,调解时要根据当事人各方的意见、态度等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和变更方法策略。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既能达到调解目的,又能确保调解工作的依法进行。

5.严格执行治安调解的期限。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治安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以增加一次。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对不需要进行相关鉴定的应当在案件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需要进行相关鉴定的案件应当在鉴定结论出具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一次调解不成,有必要再次调解的,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严格按照公安部的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治安调解案件。对于调解不成的,或调解后未履行协议的,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对相关违法行为人作出治安处罚,以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6、规范调解案件卷宗。严格按照“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重视调解案件卷宗的整理归档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我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日常工作中来,要求基层所队在案件调解结案后,办案民警在一周内将调解卷宗按照“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形成规范化的调解卷宗,并上交本单位内勤统一集中保管,以存档备查,避免因当事人履行完调解协议后又反悔要求公安机关重新处理时,公安机关无据可查,形成被动的工作局面。

三、依法调解的几种方法

为了有效推动治安调解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作用,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笔者对我局当前在治安案件调解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仅供基层民警在治安案件调解工作中参考。

1、快查快办,一气呵成。即快刀斩乱麻。基层派出所在日常受理的治安案件中,许多因纠纷引起的案件起因简单,发生突然,且情节后果一般都不严重。有些案件民警在接处警过程中,就能一目了然的查清案件事实,分清责任。对于这类案件,能当场调解的要尽可能在现场调解,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指出当事人双方的各自错误,让有过错或过错大的一方向对方赔礼道歉或赔偿一定数额的损失。并将调解情况按照市局的要求依法记录在《现场调解书》上,做为公安机关处理案件的证据。“快刀斩乱麻”调解法的有效使用,可以避免案件当事人亲属或朋友的“乱参谋”现象,避免本来简单的案件复杂化。

2、依法依理,以理服人。说理式调解法是建立在民警有较高综合素质基础上的。民警要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相关业务知识、懂民情风俗、懂当事人的言行举止与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有在这些“懂”的基础上,才能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让群众了解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帮助他们分析各自的错处,进而检讨自己,从而达到双方隔阂逐渐缩小、缓和直至化解矛盾的目的。说理式调解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民警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是办案民警向涉案当事人宣讲法律的一个平台,使双方当事人明确自己在案件中存在哪些不合法之处。在实践中,要使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调解,调解民警必须出以公心,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不畏权势,不徇私情,针对事实和当事人纷争的焦点,将其行为纳入法律或政策的轨道进行法律适用的解说,对事情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适用的条款。只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让当事人信服,从而最终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

篇3

为认真梳理半年来我大队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好科学决策和部署,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自3月份我大队参加完支队年工作会议以来,在支队党委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县公安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大队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以全面构建社会单位“防火墙”工程为主线,以消防安全“五大”活动为抓手,在狠抓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同时,整体推进社会单位消防管理创新;以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消防执法队伍为目标,积极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以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协调政府建立消防经费保障机制,使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全面落实。

一、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动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半年来,根据总队、支队的指示精神和部队建设要求,大队全体官兵齐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各自工作岗位中,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积极请示汇报,使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明显。

(一)大力开展安全防事故教育,夯实官兵居安思危思想基础

1、深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行动的指南,为使全体官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支队《条令条例月活动安排》、公安消防部队警示教育、纪念地震一周年活动、建党90周年等活动,我大队学习了部队条令条例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关内容,使广大官兵学到了先进的政治理论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规范广大官兵的工作原则和标准,激发了广大官兵遵纪守法和爱岗敬业的强烈意识。截止目前大队官兵撰写读书笔记1.2万字,心得体会9篇,剖析材料3篇,完成12个教育日。

2、积极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执法效能建设活动。半年来,按照总队和支队关于治理“小金库”“回头看”专项治理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大队实际,大队召开党支部会议,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认真学习活动内容,建立专题教育档案,做学习笔记,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和汇报材料。大队与干部签订《责任状》,大队长在“海南支队治理小金库工作承诺大会”上代表大队做了承诺,主动抓好党风廉政工作,通过群众提、自己找、领导点、相互帮等多种形式,本着开门的精神,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采取组织召开各种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官兵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和梳理近年来本单位或个人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主客观原因,进行认真查摆,并分清责任,按照制定的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目前此项专题教育活动仍在继续深入开展中,大队未存在“小金库”现象。

(二)加强队伍管理,规范队伍建设

1、严格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坚持从严治警。按照总队和支队的要求,大队坚持依法、从严治警,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组织、落实安全责任、执行安全制度,切实把人员管住、把车辆管死、把内部目标管牢,确保部队“四个秩序”正规,无亡人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泄密事件、无违反“五条禁令”、无严重违纪的发生,努力创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通过召开会议认真教育全体官兵吸取一些单位的事故、案件及违反“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被处理的教训,抓好人、酒、车的管理。半年来,我大队在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上成绩显著,没有发生违反禁令的事件,无失密、泄密事件、无车辆事故,目前官兵思想稳定,内部安全。

2、完善各种制度,规范部队管理。根据部队管理的新要求和实际情况,大队不断完善并落实各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理。一是完善并落实大队行政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队务会,重要工作随时召开,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研究并解决各种问题;二是完善并落实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安全防事故制度、请示汇报制度等,按照部队正规化管理的要求,督促大队人员认真遵守。

(三)以构建社会“防火墙”工程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水平

1、牢牢把握政府部门落实责任这一关键,在消防工作中求“实”求“高”。为全面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大队积极敦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完善消防工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察系统,主管副县长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县消防工作会议、3次消防工作联席会、1次防火墙工程建设推进会和3次协调会议,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难点问题。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某某县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实施方案》及《某某县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进一步加大消防投入,全年列入消防业务经费万元用于大队日常办公。三是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县消防安全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明白成员单位的消防工作责任得基础上,建立了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工作交流、信息共享得工作机制,认真研判火灾形势,适时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商场市场、建筑消防设施、建筑施工现场、消防产品、构筑防火墙”工程“百日会战”等10余次联合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形成了各部门分工协作、亲密配合、齐抓共管得良好局面。四是强化检查考评责任。县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考察和政务督察内容,建立完善了考察、考评机制,在做好年终考察验收得同时,加强了阶段性督察工作。五是强化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全县通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与各乡镇政府、各行业系统主管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签订了《某某县消防工作责任书》、《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目标责任书》、《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政府、行业系统、政府职能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领导责任、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业务经费投入、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消防宣传等工作上的职责。

2、始终突出社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在消防工作中求“精”求“恒”。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社会单位的参与度、执行度将直接决定“防火墙”成效。着力提升社会单位消防自治能力,推动社会单位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事故。大队以检查促落实,在开展各类专项治理的同时,将检查工作与指导单位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相结合。一是检查消除祸患能力“经常化”“精细化”。四个能力中,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是首要要求,大队统一制定、必须如实填写的《每日消防控制检查记录本》、《每日防火巡查记录本及每月消防设施检查记录本》《消防设施故障处理记录本》必须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逐级签字核实,以确保消防设施在需要时能够精确运行。二是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全员化”、“高效化”,组织引导疏散能力“岗位化”、“程序化”。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是在突发火灾时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的能力要求。大队要求社会单位所有人员要明确划分职责,最终达到“四种人”的消防角色需求,要求单位的法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成为消防安全“落实人”,保卫部门人员成为消防安全“精通人”,一般员工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使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完成了“制定一套预案,建立两支队伍”,即制定和完善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两支灭火力量。三是消防宣传教育能力“系统化”“全面化”。消防宣传教育是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大队要求各类单位要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培训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通过购置、制作书籍、报刊、杂志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手段,确保员工上岗前、转岗前,需经过岗前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人员每年接受一次消防安全专业培训。

3、着力夯实农村社区消防工作这一根基,在消防工作中求“细”求“新”。根据总队《关于印发省农牧区消防工作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队积极协调县政府,对照《检查方案》,逐项落实,筑牢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一是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机制,构筑以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行政村综合协管员有机组合的治消一体化网络为依托、以公安派出所农村警务室驻村民警为龙头、综治协管员为骨干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开展对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基公安派出所民警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初步建立了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建设基础,大队根据农牧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明确村委会、居民委员会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其职责,制定了防火安全公约,并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夯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基础。社区、村委会初步完善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每个社区基本上设置了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备了基本的灭火器材,从而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

4、大力强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这一措施,在执法工作中求“严”求“效”。消防监督执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公安机关形象。大队在消防监督执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采取措施工作制、创建文明窗口等活动。一是大队立足社会需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观念,以“四个提升”全力打造消防执法,消防行政许可文明窗口单位,实现了消防监督执法“零过错、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二是结合每名消防监督执法干部的实际,明确了大队监督干部的岗位职责,加大干部自学和支队执法例会等时机,强化业务理论技能。三是着力提高消防专兼职民警的工作能力,以州公安局制定的基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考评实施细则,量化消防民警消防监督工作数量,推行民警岗前培训,岗后强训,并以相对固定的形式,保障“人员”“效果”的有机统一,初步形成“重点突出、监管有序”的消防监督模式。

5、用好用足消防专项整治这一手段,在火灾预防工作中求“强”求“稳”。有效预防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是消防工作的根本任务。开展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以来,全县火灾形式持续走低,这与全县范围内开展宣传普及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密不可分。全县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那个方面薄弱就重点加强那个方面的原则,科学安排、统筹推进,全面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及时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通过开展消防专项政治,建立了“政府督办、部门联动、行业督导、单位负责”的火灾隐患整改机制,建立完善了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完善了社会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自律机制和以新闻媒介、人民群众为主题的社会监督机制,切实解决了火灾隐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工作难题。

6、着力营造全面防控这一氛围,在消防宣传工作中求“大”求“全”。一是大队协调有关部门,将消防宣传纳入学校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内容。二是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和“三提示”活动,切实做到消防宣传全覆盖、无盲区。三是利用大型宣传喷绘,宣传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和防灭火常识。四是结合辖区实际印制、发放藏汉双语的“四个能力”宣传彩页和建设指南。五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宣传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截止目前大队累计制作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档案500余份,建筑消防设施使用指南1000份,宣传喷绘15块,面积达150平方米,各类消防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理各类群众咨询10次,群众满意度评价4次。

篇4

为认真梳理半年来我大队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好科学决策和部署,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动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半年来,根据总队、支队的指示精神和部队建设要求,大队全体官兵齐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各自工作岗位中,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积极请示汇报,使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明显。

(一)大力开展安全防事故教育,夯实官兵居安思危思想基础2、积极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执法效能建设活动。半年来,按照总队和支队关于治理“小金库”“回头看”专项治理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大队实际,大队召开党支部会议,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认真学习活动内容,建立专题教育档案,做学习笔记,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和汇报材料。大队与干部签订《责任状》,大队长在 “海南支队治理小金库工作承诺大会”上代表大队做了承诺,主动抓好党风廉政工作,通过群众提、自己找、领导点、相互帮等多种形式,本着开门的精神,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采取组织召开各种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官兵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和梳理近年来本单位或个人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主客观原因,进行认真查摆,并分清责任,按照制定的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目前此项专题教育活动仍在继续深入开展中,大队未存在“小金库”现象。

(二)加强队伍管理,规范队伍建设

1、严格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坚持从严治警。按照总队和支队的要求,大队坚持依法、从严治警,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组织、落实安全责任、执行安全制度,切实把人员管住、把车辆管死、把内部目标管牢,确保部队“四个秩序”正规,无亡人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自杀事件、无违反“五条禁令”、无严重违纪的发生,努力创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通过召开会议认真教育全体官兵吸取一些单位的事故、案件及违反“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被处理的教训,抓好人、酒、车的管理。半年来,我大队在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上成绩显著,没有发生违反禁令的事件,无失密、泄密事件、无车辆事故,目前官兵思想稳定,内部安全。

2、完善各种制度,规范部队管理。根据部队管理的新要求和实际情况,大队不断完善并落实各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理。一是完善并落实大队行政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队务会,重要工作随时召开,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研究并解决各种问题;二是完善并落实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安全防事故制度、请示汇报制度等,按照部队正规化管理的要求,督促大队人员认真遵守。

(三)以构建社会“防火墙”工程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水平

1、牢牢把握政府部门落实责任这一关键,在消防工作中求“实”求“高”。为全面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大队积极敦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完善消防工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察系统,主管副县长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县消防工作会议、3次消防工作联席会、1次防火墙工程建设推进会和3次协调会议,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难点问题。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某某县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实施方案》及《某某县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消防基 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进一步加大消防投入,全年列入消防业务经费 万元用于大队日常办公。三是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县消防安全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明白成员单位的消防工作责任得基础上,建立了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工作交流、信息共享得工作机制,认真研判火灾形势,适时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商场市场、建筑消防设施、建筑施工现场、消防产品、构筑“防火墙”工程“百日会战”等10余次联合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形成了各部门分工协作、亲密配合、齐抓共管得良好局面。四是强化检查考评责任。县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考察和政务督察内容,建立完善了考察、考评机制,在做好年终考察验收得同时,加强了阶段性督察工作。五是强化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全县通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与各乡镇政府、各行业系统主管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签订了《某某县消防工作责任书》、《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目标责任书》、《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政府、行业系统、政府职能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领导责任、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业务经费投入、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消防宣传等工作上的职责。

2、始终突出社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在消防工作中求“精”求“恒”。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社会单位的参与度、执行度将直接决定“防火墙”成效。着力提升社会单位消防自治能力,推动社会单位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事故。大队以检查促落实,在开展各类专项治理的同时,将检查工作与指导单位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相结合。一是检查消除祸患能力“经常化”“精细化”。四个能力中,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是首要要求,大队统一制定、必须如实填写的《每日消防控制检查记录本》、《每日防火巡查记录本及每月消防设施检查记录本》《消防设施故障处理记录本》必须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逐级签字核实,以确保消防设施在需要时能够精确运行。二是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全员化”、“高效化”,组织引导疏散能力“岗位化”、“程序化”。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是在突发火灾时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的能力要求。大队要求社会单位所有人员要明确划分职责,最终达到“四种人”的消防角色需求,要求单位的法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成为消防安全“落实人”,保卫部门人员成为消防安全“精通人”,一般员工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使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完成了“制定一套预案,建立两支队伍”,即制定和完善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两支灭火力量。三是消防宣传教育能力“系统化”“全面化”。消防宣传教育是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大队要求各类单位要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培训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通过购置、制作书籍、报刊、杂志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手段,确保员工上岗前、转岗前,需经过岗前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人员每年接受一次消防安全专业培训。

3、着力夯实农村社区消防工作这一根基,在消防工作中求“细”求“新”。根据总队《关于印发青海省农牧区消防工作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队积极协调县政府,对照《检查方案》,逐项落实,筑牢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一是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机制,构筑以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行政村综合协管员有机组合的治消一体化网络为依托、以公安派出所农村警务室驻村民警为龙头、综治协管员为骨干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开展对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基公安派出所民警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初步建立了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建设基础,大队根据农牧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明确村委会、居民委员会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其职责,制定了防火安全公约,并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夯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基础。社区、村委会初步完善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每个社区基本上设置了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备了基本的灭火器材,从而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

4、大力强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这一措施,在执法工作中求“严”求“效”。消防监督执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公安机关形象。大队在消防监督执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采取措施工作制、创建文明窗口等活动。一是大队立足社会需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观念,以“四个提升”全力打造消防执法,消防行政许可文明窗口单位,实现了消防监督执法“零过错、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二是结合每名消防监督执法干部的实际,明确了大队监督干部的岗位职责,加大干部自学和支队执法例会等时机,强化业务理论技能。三是着力提高消防专兼职民警的工作能力,以州公安局制定的基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考评实施细则,量化消防民警消防监督工作数量,推行民警岗前培训,岗后强训,并以相对固定的形式,保障“人员”“效果”的有机统一,初步形成“重点突出、监管有序”的消防监督模式。

5、用好用足消防专项整治这一手段,在火灾预防工作中求“强”求“稳”。有效预防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是消防工作的根本任务。开展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以来,全县火灾形式持续走低,这与全县范围内开展宣传普及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密不可分。全县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那个方面薄弱就重点加强那个方面的原则,科学安排、统筹推进,全面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及时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通过开展消防专项政治,建立了“政府督办、部门联动、行业督导、单位负责”的火灾隐患整改机制,建立完善了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完善了社会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自律机制和以新闻媒介、人民群众为主题的社会监督机制,切实解决了火灾隐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工作难题。

6、着力营造全面防控这一氛围,在消防宣传工作中求“大”求“全”。一是大队协调有关部门,将消防宣传纳入学校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内容。二是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和“三提示”活动,切实做到消防宣传全覆盖、无盲区。三是利用大型宣传喷绘,宣传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和防灭火常识。四是结合辖区实际印制、发放藏汉双语的“四个能力”宣传彩页和建设指南。五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宣传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截止目前大队累计制作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档案500余份,建筑消防设施使用指南1000份,宣传喷绘15块,面积达150平方米,各类消防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理各类群众咨询10次,群众满意度评价4次。

篇5

中国少年先锋队四十七团中学附小少先队是富有朝气的少先队基层组织,少先队员370名,“红领巾”小社团39名。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我校大队部紧紧围绕“雏鹰行动”,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品牌活动”为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建设自主化的小社团组织

我校根据“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这一少先队组织发展工作的方针,基于“全童入队,先教育、再学习”的原则,建立了“红领巾”小社团组织机构。

二、品牌化的社团活动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近年来,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放风筝赛、学雷锋树新风、革命传统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充分调动了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使队员们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通过几年的实践,少先队活动已不仅是让孩子们喜爱,大队部还紧紧围绕学校的主体活动确定了少先队的活动。

1、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为推进生态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四十七团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和行为的培养与形成,积极探索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我们通过少先队这个组织,有效地开展了以“弯弯腰,净校园,争做环保小卫士”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弯弯腰,净校园,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心中有自己,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学校,共建平安、和谐、洁净的校园。

2、四十七团中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及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十七团中学在学校教学楼前举行了一场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法制报告会,派出所的同志在报告中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及形成过程,还结合中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并重点对中小学生的斗殴、敲诈、抢劫等刑事犯罪作了深刻的剖析,并指出导致这种犯罪的原因是模糊的法制观念和淡薄的法律意识以及感情冲动、哥们义气等。最后,他真诚、中肯的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远离犯罪,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深入扎实化的队、基地建设

1、少先队小干部的成长伙伴——革命传统教育

传统的清明节到了,四十七团中学附小“红领巾”小社团在校团总支的组织下,为了思念已经逝去的亲人和先辈们,开展了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希望大家记住这都是前辈们用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换来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壮举作为时代的缩影将在世间永远地流传,凝成了“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成为兵团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值得兵团人永久珍惜、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换来我们的觉醒,焕发我们的力量,去学习,去拼搏,去奋进,我们作为兵团人的后代,一定要努力学习、拼搏,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做对祖国、对兵团有用的人,将兵团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展现我们兵团人的光辉形象。

2、饶有趣味的校外实践活动——假日小队、环保活动

为响应师少工委“共享奥运盛世,参与志愿服务”的号召,四十七团中学课余时间,在校德育处及团总支的带领下,全校团、队员举行了“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大家学习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文明小公民。学校还充分利用板报、国旗下讲话、观看一部《雷锋》电影、团队会等形式弘扬雷锋精神,通过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激发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培养学生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6

关键词:烟草;法制;宣传

一、烟草法制宣传的基本原则

(一)贴近工作的原则

在遵循普法宣传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要体现专卖管理工作的特点,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开展宣传,体现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专卖人员要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零售户和消费者真实宣传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出针对性宣传“套餐”,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责任分解的原则

合理分解任务,形成机关科室与基层服务站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真正把宣传工作融入到专卖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各单位要根据辖区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普法宣传计划,开展的宣传活动要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管理和经营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充分发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咨询、政策讲解、教育引导等多项服务活动,保证普法宣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原则

创新普法形式,推动普法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新突破,针对网络媒体传播面广、实时互动的优势,充分借助更多的网络公众平台,选取贴近零售户和消费者生活的宣传题材、采用图文并茂传播方式,寓教于乐,更为深入持久地宣传行业法规和行业政策。同时要定期调研各类媒体宣传情况,掌握宣传实际效果并进行验证,查找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二、烟草法制宣传的方式

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日常宣传、专项宣传、流动宣传、一线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专卖人员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并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宣传活动效果。

(一)日常宣传

一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构建线下普法宣传网络。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更新不同宣传内容,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使各阶层群众参与到打击涉烟违法犯罪的活动中,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以微信、QQ群、飞信群等为依托,发挥好网络平台优势,加强普法宣教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互动式普法宣教活动,专卖人员要精选典型案例与法条,定期编辑发送,解答零售户和消费者疑问,拉近客我关系,提高零售客户的经营水平和守法意识。同时要加强群内各类信息管理,维护良好宣传秩序。

三是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烟草服务站要加强与派出所、工商所等地方基层部门的沟通与联合,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以户外宣传栏、墙体广告、漫画等形式拓展普法宣传阵地,向广大群众和消费者宣传专卖政策法规和维权知识,切实做到送法进社区、网点、乡村。

(二)专项宣传

一是“3.15”消费者权益日、“6.29”《烟草专卖法》颁布纪念日和“12.4”国家宪法日及法制宣传日期间,制定宣传活动方案,围绕年度宣传主题,印制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展板,准备实物样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卷烟识别知识,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二是针对当前网络销售和购买卷烟蔓延势头,烟草执法部门要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单、真假实物对比等形式,向在校大学生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行业打假政策,重点对利用互联网购买和销售卷烟行为进行针对性宣传,全面告知法律规定、违法情形、危害后果,增强大学生自律意识和守法意识。

(三)流动宣传

一是根据市场管理和卷烟经营工作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作为对日常宣传的补充,要突出宣传行业惠民政策以及服务措施,让各阶层群众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取得成绩,增强大众对烟草专卖制度的认知,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的配合与支持。

二是各基层服务站可以在辖区设立流动宣传站,在城乡驻地,农村集市进行流动巡回宣传,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真假卷烟识别等咨询服务活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格局,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不打折扣”,着重提升城乡烟草市场净化率。

(四)一线宣传

一是举办专题培训班。各基层服务站要结合宣传教育计划,对新办户、违法户、外流户、异常户、嫌疑户开展专题培训;要注重宣传的针对性,突出宣传重点,以常见的涉烟案例和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为主要内容进行宣讲、教育,引导他们诚信依法经营。

篇7

学校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之首,一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各种安全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了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制       

我校以提高安全意识为主线,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层层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我校坚持做到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管理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及安全工作责任制,签订各类岗位责任书(分管副校长、教务、总务处、班主任、教师、生管、保安、财务、实验员、图书管理员、校医、门卫等);根据《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制定各类岗位安全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定期全面展开校园安全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问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限期整改。把安全工作考核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保卫人员着装、佩戴器械上岗,工作到位。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校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联合派出所开展四小员活动、平安校园行等活动。

1.积极开展龙岩安全教育平台教师授课活动、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认真完成专题学习(安全教育日、防溺水、暑假专项、秋季安全第一课、11.9消防、全国安全交通日等专题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2.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讲解和安全知识宣传,而且还针对部分偶发安全事件进行剖析。邀请了法制副校长进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以此来带动全校师生对安全知识的重视和预防。

3.每周利用班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教育的内容有:不准在公路上追逐、嬉耍、猛跑;不准在公路上踢球、跳绳、溜冰、表演玩耍;人人都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学生骑自行车规定:严禁十二周岁以下学生骑自行车或其他机动车辆,自行车严禁搭人;不吃过期食品,不饮小摊上的饮料,不买“三无”食品,严禁学生在校外小摊小点上购买无质量保证的食品和其他物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4.广泛利用讲座、校园宣传橱窗、教室黑板报、手抄报、LED电子屏幕等途径,大力宣传安全知识。       

5.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每学期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地震紧急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消防演练, 防汛演练等,通过演练,让师生员工认识到了演练的重要,也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的方法。各种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全校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看安全,安全无小事的良好局面,时刻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

6.加大楼梯间的疏导和治理。我校加强平时安全检查力度,将安全工作分解到每一位教师。要求第一节上课教师负责学生课间操整队,并安排好全校学生从教室到外操场的顺序,做完操也是按秩序解散,避免出现拥挤。同时教育学生平时进出学校、上下楼梯靠右行,规范有序。

三、落实全市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充分认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意义,加大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课堂、对师生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师生员工人人熟悉。成立学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教育系统扫黑恶专项斗争布置会。加强线索摸排,及时上报相关材料。

四、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综治安全设备设施

建立安全经费保障制度,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消防、技防、卫生、交通安全等专项经费,并建立经费管理使用台账。重视技防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据“人防、技防、物防”并举的原则,在学校的大门口安装防冲撞设施,保安室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安防系统,以确保学校的师生及财产安全,防范于未然;本年度更新部分灭火器,保证了灭火器配备达相关要求。并把保卫人员评先评优等享受老师一样待遇。

五、改善校园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我校以硬化、美化、亮化建设拓宽学生活动空间,以保证学生安全为重点,每学期开学前及每个月的月初都要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周边环境等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解决。平时要求班主任和值日教师养成放学关窗锁门、关闭电器的习惯。行政值日教师加大检查的力度,发现问题除了通报批评,还实行责任追究制,提高了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校舍安全。

本年度排查整改的安全隐患主要有:1.对教学楼窗户栏杆损坏进行更换。2.对灭火器进行了更新、添置。3.对学校内孔庙屋顶一部分琉璃瓦脱落进行更换。4.对楼梯口的杂物进行清理,按要求配置消毒灯和配餐间。

篇8

关键词:刑事立案;立案率;立案不实;公安工作

中图分类号:D91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28-03

刑事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方面的材料,依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以判明是否确有犯罪事实存在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1]。刑事立案是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开端,不立案就无法启动侦查、、审判、执行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如实、及时地予以刑事立案是及时有效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力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之所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等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都承担一定的刑事案件侦查职能,但公安机关无疑是最主要的侦查机关,负责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公安机关是最主要的负责刑事立案的机关。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立案不实问题在我国的实际公安工作中长期存在,虽然屡经治理但效果不佳。这一状况所带来的弊病日益显现,严重干扰公安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乃至阻碍中国刑事法治建设的整体进程,迫切需要综合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理。

一、刑事立案不实的现状

在公安执法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立案不实现象。首先,治安案件存在严重的立案不实现象。有论者通过对北京、上海等市的调查分析,发现治安案件立案不实的情况非常严重,治安案件做调解处理和应立而未立案的约为实际立案数的7倍。这就意味着治安案件的立案率仅为1/8(12.5%)[2]。某些省份或者地区的统计数据中甚至出现了治安案件立案数多年低于刑事案件立案数这一极不正常的情况[3]。其次,刑事案件也存在立案不实现象。刑事立案不实,是指侦查机关对符合刑事立案标准依法应当立案的案件却没有立案,从而造成实际立案数量与应当立案数量不符的情形。①如何评估中国刑事立案不实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刑事立案不实的实证数据

刑事立案不实的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4],至今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承担国家“七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的公安部课题组经抽样调查②发现,被调查地区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刑事立案不实问题,整体而言,其刑事案件立案的真实程度是:1985年32.6%,1987年19.42%,1988年30.64%,立案真实程度仅为20%~30%之间,这意味着在抽样地区每年漏立的刑事案件达到70%~80%。在被抽样调查地区,即使重大刑事案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立案不实现象,其立案真实程度是:1985年70.16%,1987年55.97%,1988年67.61%,换言之,每年重大刑事案件的漏立率达到30%~40%[4-5]。根据《中国法律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我国从1981―1988年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案件数量依次为890 281件、748 476件、610 478件、514 369件、542 005件、547 115件、570 439件、827 594件,但1989年却迅速地攀升至1 971 901件,且从此再也没有回落到100万件/年以下。1989年刑事立案数比1988年骤增的原因并非是犯罪形势急剧恶化,其主要原因就是此前各地普遍存在刑事案件立案统计不实的问题,1989年各级公安机关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取得较大进展[6]。①1989年,时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的王芳针对立案不实问题就指出:“近几年统计数字不实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数据资料已经不能正确反映治安形势和公安机关的真实工作量。这个问题必须下决心坚决纠正。”[7]1997年浙江省根据杭州等四个市抓如实立案后统计上报的数字推算,当时多数基层公安(分)局的刑事立案数是实际发案数的60%~70%,少数地方实际立案数仅为实际发案数的30%[8]。2000年,河南省公安厅根据典型调查所获数据推算发现,河南省许多地方统计上报的案件数只有实际发案数的2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只有10%[9]。在2008年底进行治理之前,河北省公安厅调查发现,立案统计不实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个别地方刑事案件立案统计数据甚至只占实际发案数量的20%至25%[10]。

(二)刑事立案不实的状况评估

从上述公安部和一些省级公安机关的调查数据不难得出肯定结论:严重的刑事立案不实,已是中国当前公安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现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较为准确地评估其严重程度?了解中国刑事立案不实状况的最好的方法无疑是由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牵头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直接进行调查,但这种方法难度很大,因为只要引发刑事立案不实的原因不从根源上消除,就难以全面获得真实的调查数据。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间接推算法,即利用已知的资料,科学推算未知的信息。在评估推算中国目前的刑事立案不实状况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我国的盗窃犯罪存在严重的立案不实。盗窃犯罪案件长期以来在我国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总数中占据很大比重:1985年为431 323件,占总数的79.58%;1990年为1 860 793件,占总数的83.93%;1995年为1 132 798件,占总数的69.88%;2000年为2 373 696件,占总数的65.26%;2005年为3 158 763件,占总数的67.95%;2010年为4 228 369件,占总数的70.83%。刑事立案不实也因犯罪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严重犯罪立案不实的比例较低,而一般案件则较高,盗窃犯罪案件立案不实是最为严重的,河南省公安厅曾经调查发现该省盗窃案件的立案数也不会高于实际发案数的10%[9]。按照10%的比例推断,2010年全国盗窃刑事案件应立案而未立案的数量将达到38 055 321件,这就已经达到当年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总数的6.37倍。

第二,我国的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存在严重的立案不实。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仍然比较混乱,制售伪劣产品犯罪(尤其是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商业贿赂犯罪、税收犯罪、金融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都比较严重,但从现有的司法统计数据来看却是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美好景象,能让人产生“法治经济”已经建成的错觉。虽然官方至今没有每年全国公安机关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的立案数,但从最高人民法院每年的《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中可窥一斑。从2002年至2010年,在全国法院一审所收刑事案件中,刑法分则第三章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案件占法院刑事收案总数的比例一直处于极低水平:2002年为15 252件,占2.42%;2003年为14 591件,占2.31%;2004年为13 920件,占2.15%;2005年为15 229件,占2.22%;2006年为16 792件,占2.39%;2007年为19 228件,占2.66%;2008年为21 833件,占2.84%;2009年为25 240件,占3.28%;2010年为30 386件,占3.39%。由此可以推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存在较为严重的立案不实问题。地方保护主义是造成经济犯罪案件立案不实的重要原因[8]。

第三,根据典型调查数据进行推算。有论者对推算的具体方法进行了介绍[11],更值得肯定的是河南省公安厅把这一方法运用到了具体的实证调查中。河南省公安厅经调查发现,报警案件一般只占实际发案数的50%左右。派出所和刑警中队接到的报警案件,报到县局刑警大队的占50%左右,县局刑警大队统计上报的占70%左右,即县局刑警大队统计上报的案件数占报警案件的35%左右。以此推算,每发生100起案件,只有50起报警,只有25起报到县局刑警大队,只有17.5起统计上报,也就是说,县(市)、区统计上报的案件数,只有实际发案数的20%左右[9]。笔者认为,因为将发案率降低、破案率上升作为公安工作核心考核指标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对立案不实的屡次治理效果都很不理想。虽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案不实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但河南的情况在全国比较具有代表性,应该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当前中国刑事立案不实的实际情况。

二、刑事立案不实的出路

刑事立案不实的危害极大:让国家犯罪统计数据失真,从而导致犯罪防控的政策、制度、措施失灵,引发社会治理的混乱;让公安工作陷入左右为难的恶性循环之中,如实立案会影响上级对公安工作绩效的评价,而立案不实所呈现的发案率连续下降的假象又会影响所面临的警力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的及时解决等等。笔者认为,解决中国刑事立案不实的出路在于:

(一)治本方法

刑事立案不实的成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无视国家处于矛盾凸显期犯罪率必然上升的客观趋势,长期将发案率下降作为考核公安工作的核心指标,迫使地方公安机关不实立案。这需要国家层面明确两点:第一,客观地正视国家当前所面对的犯罪形势,而不是粉饰太平,给自己贴上“社会治安最好国家之一”的标签。国家目前处于矛盾凸显期,犯罪率上升是一种必然现象。必须重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客观评估当今中国的犯罪形势作为国家一切刑事法律活动的出发点。离开当代中国犯罪客观情况这一实际,我国的犯罪治理和防控工作就形同瞎子摸象。第二,修改完善公安工作考核指标,不再将发案率降低和破案率升高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

(二)治标方法

关于刑事立案不实的治标方法,集中起来就是两种:一是加强监督;二是惩治作假。关于第二种方法,无须过多论述,公安部的有关文件已有明确规定。关于如何加强监督,笔者认为主要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当事人对刑事立案的监督。公开部分刑事立案信息,接受当事人、检察机关甚至是社会公众的监督,是遏制刑事立案不实的重要方法。2010年以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推行立案、破案查询制度。民警在报案时将报案信息录入公安网,将系统自动生成的载有网上查询网址、查询编号、报案人的权利与义务、接警警员的姓名与警号等内容的《立案告知书》送达报案人。报案人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短信等方式实时查询刑事案件的处理状态,实现全程监督。

第二,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的监督。检察机关应当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减少立案不实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第4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246.

[2]李健和.比较警察学研究“热点”问题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何云飞.治安案件统计不实的原因与对策思考[J].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4]俞雷.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总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3:106-112.

[5]张小虎.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率态势剖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6]《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1990[M].北京:中 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0:1025.

[7]周钢生.关于刑事案件立案不实问题的探讨[J].公安大学学报,1989(3).

[8]刘黎明.“立案不实”剖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9]河南省公安厅.直面立案不实――对刑事立案情况的自查报告[N].人民公安报,2000-10-10(3).

篇9

[关键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指由乡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组成的管理体系。乡镇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底层,更是落实改革政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省、市政府基于社会发展对基层经济改革的需求,开展了多次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在2010年实施试点工作,逐渐地建立起了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使得乡镇政府职能实现了有效的转变。

1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并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作为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政权的领导者,乡镇政府部门需紧跟时展的潮流,勇敢地接受新时期所带来的挑战。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总人口为13.9亿,其中农村人口为5.77亿,占比42.4%,和往年的数据相比,区域发展的势头有所放缓。乡镇政府在职责方面主要涉及协调城乡、管理农村以及落实上级政策等,属于我国行政体系当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人民政权的基石、发展的重点以及改革的重点。但在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地暴露了出来。

2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机构比较臃肿

我国各乡镇结合自身具体状况,均建立了各类不同的机构来提升职责行使的有效性,并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但是因受不同时间、环境以及因素的制约,使得一些乡镇机构体系较为庞大。主要表现为:提升工作的便捷性,和县级部门保持相应的机构设置;安置更多的人员,在部门设置方面过于细化,通常都是根据七站八所以及办公室等部门予以设置的,使得部分人员工作量极少,人力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其次,一些乡镇结合工作性质对有关部门进行合并,并精简党政机构把原本要设置的20个部门,根据党政与事业实施5+5保留制。但这样的精简只是单纯地相近拼凑,就职能改变而言,不具备实质性意义,还会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会出现一个人承担多个部门的工作量,时间与精力不足。例如,需要进行下乡调研的材料收集工作,由电话询问代替;需要开会进行讨论的问题通过提交文件的方式应付了事,使得乡镇工作在运转体制方面极其混乱,久而久之部分人员就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对一些工作存在抵触的心理。

2.2职责定位与功能发挥不相符

其一,服务型“小政府”在定位方面和基层的实际发展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就管理理念而言,创设服务型小政府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相吻合。但对于人口分布、城镇化水平不高以及社会结构完善的乡镇而言,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迁移所诱发的矛盾与问题同基层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稳定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等相关任务融合在了一起。面对这一现状,若不重视基层在“管控力”方面的需求,简单的运用先进国家的“小政府”以及“扁平化”模式来对乡镇管理机构予以设计,就有可能产生“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其二,街道办事处在职责定位方面较为模糊。尽管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同为基础层级,但就本质而言,两者在职责定位方面应存在着区别。乡镇政府主要为促进区域化发展与服务三农建设,街道办事处则需重视生活环境管理以及社区公共服务。

2.3人事管理混乱

因为乡镇干部管理在进出制度方面存在着不规范与不科学,使得乡镇干部队伍日益壮大,为了能够安置更多的人员导致机构过于庞大。干部队伍在素质方面参差不齐,学历普遍偏低,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无法有效地接受新鲜事物,影响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同时,干部队伍的扩大,使得乡镇财政在支出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加,导致财政入不敷出,这些现象在乡镇屡见不鲜。部分让人深思的相关改革问题,往往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使得乡镇领导避而不谈。其次,由于部分偏远乡镇在工作环境方面十分健康,因此干部队伍扩展极其困难,甚至产生了空编的情况,陷入了官多兵少的境地。这样的运行体制也显露出了人事制度在制定方面的缺陷,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控制择优而居的现象,使得偏远乡镇行政运行机制受到了阻碍。

3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结合我国国情,加快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为促进乡镇政府对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我国颁布了“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力,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政策。稳步推进大部门的体制改革需要各个部门大力配合整合问题,提出意见,对组织结构予以优化,真正实现乡镇自治。同时,大力支持农村组建农民协会以及专业协会,以此来保证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并根据市场规律来调整农业结构,合理管控土地使用、金融服务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以此来达成改革的目标,进而在完成乡镇自治的同时精简和整合管理部门,让其成为拥有优良环境的部门。其次,根据规定强化与整合服务机构在“窗口”方面的建设,优化办事章程,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依法给予工商管理、城市规划、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行政权力。

3.2加快职能转变步伐

第一,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有力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积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需要政府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拓展农产品交易渠道,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也是一大重要措施。乡镇政府的管理体制正转变为“服务型”,乡镇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行民主法制化建设,营造一个正义公平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等。第三,确保村民委员会民主法制化建设的规范性。乡镇政府在农村开展工作需要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并且对民主法制化建设进行规范,这些都离不开村民委员会的帮助。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时,应为村民委员会创设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权利,规范村民委员会民主法制化建设,给予民众鼓励,让其积极投入到乡镇管理之中,提高群众满意度。

3.3精简乡镇政府人员编制

各级政府的编制问题,依然属于机构改革的重点,严格控制编制是一项需要长时间不断努力的工作。要运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淘汰能力低、文化低的关系户。同时实施竞聘上岗制度,选拔品德好、素质好的人员。因此各级政府都必须对机构编制审批和备案制度进行认真执行,遵循中央规定严格控制机构设置的数量和人员配备编制的质量和总量。竭尽全力把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顺利解决,明确部门的职责和责任。

3.4建立合理的事权财权平衡制度

明确县级与乡镇机关的事权,即明确县级与乡镇机关在事务与公共服务当中需要担负的任务与责任。调整县级机关派出所的权力,尽量下放本应属于乡镇政府的权力,以此来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的权力。就乡镇政府和县级主管部门共同管理的相关机构而言,需秉承乡镇管理为主的原则,让乡镇在农村当中所具备的职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实现权责统一。当前,乡镇政府依然存在着“权力小、事情多,责任大、收入少”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提升乡镇政府财权,需对辖区企业予以税收分成,并且企业会对所处村镇造成污染,建议对村镇环境的影响进行一定的补偿,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成和补偿制度。综上所述,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重道远,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革,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共服务,精简乡镇政府人员编制,并建立合理的事权财权平衡制度等进行改革,从而推动乡镇政府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蔡秋梅,贺阳.关于新常态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7(23).

篇10

[关键词] 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维护合法权益

一、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特点,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工作中,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是开展未成年人办案方式改革。

要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多方面因素为其量身打造行之有效的办案方式,充分利用专人办案、与成年人分案、以案析理、以案说法,促辛犯罪的未成年人迷途知返、早日回归社会,同时促使其他未成年人引以为戒。在办案中,充分保障办案律师的合法权益。确保其会见权、通信权、阅卷权的实现,同时,在充分听取办案律师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证据展示,与律师交换刑事证据,确保对案件情况的全部掌握,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对不案件公开审查,实行阳光作业,变以往的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在做出不的决定前,要充分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人、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以及双方单位、社区等各方面的意见。

(二)根据检察工作职能,针对青少年维权工作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专门成立未成年人犯罪办案组。

按照《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指定侦监科、公诉科有丰富办案经验、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主办检察官优秀公诉人专职负责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工作,根据未成年人心理特征,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女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明确由公诉和侦查监督部门具体负责维权工作。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坚持用谈心的方式提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审过程中坚持以宣传法律和帮助教育为主。根据未成年人犯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家庭环境、成长过程、犯罪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犯罪情节,做出相应的决定。

(三)检察阢在审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工作中,要依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细致讯问。

首先要重点审查嫌疑人的责任年龄,核实其是否有立功、揭发或其他从轻减轻情节;其次是审查是否系其本人的行为;再次审查其是否有被胁迫、教唆等犯罪情节。在整个办案过程中,不仅加大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挽救力度,而且还对其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法制观教育,以增强其重新做人的信心,最大限度的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青少年刑事案件在侦、捕、诉、判各环节的工作联系制度,理顺青少年维权活动的诉讼关系。

检察院在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中,注重研究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特点,结合办案,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的院校开展广泛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给学校定期上法制教育课,并逐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指导青少年开展法制学习和进行普法宣传活动,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和法律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竭诚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以教育挽救为目的,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诉可不诉案件,尽量放宽不尺度,为他们早日重返社会创造条件。一是证据不够充分的及时作出存疑不决定或建议;二是对于初犯、从犯、社会危害不大、恶意不明显的及时作出相对不决定。

(五)根据未成年人心理特征,并进行登记、走访、谈心、回访的制度。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不稳定阶段,感情波动大,辨别事非能力差,涉案有一定的偶然性。而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办理案件中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触机会最多,如果在审查环节能够抓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犯罪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法制教育,使其真切认识自己犯罪的危害性,将对其人生观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根据未成年人心理特征,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女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并实行登记、走访、谈心、回访的制度。通过走访学校、家长等形式,搭起学校、家庭、检察机关的预防网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二、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特点,派驻监所检察室认真履行监所检察职能,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未成年人罪犯合法权益。

一是加大对监管活动的监督力度,努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派驻检察室干警每天深入未成年罪犯生活、学习、劳动场所进行检察,认真处理被监管人申诉和控告,每月参加狱情分析会,做好未成年罪犯家属于来访接待。

二是监督未成年犯的场所依法收押、分押、依法保障未成年罪犯的生活、卫生和建康权利,定期检查监督监管单位对未成年罪犯的伙食供应标准。

三是监督未成年罪犯的场所,科学、文明管理,依法保障未成年罪犯的减刑、假释的权利。减刑、假释作为未成年罪犯获取自由提前释放的合法途径,减刑、假释工作是否公证,关系到未成年罪犯的权益的保障,对服刑人员减刑、假释主要采用计分考核制度,实行每月计分,公开各项考评项目计分标准,罪犯表现程度越高,月均分高,减刑、假释的机会就大。

四是检务公开,依法保障未成年罪犯的投诉权利。让未成年罪犯知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以何方式来维护权利,对于检察监督工作是必要的,检察室设置检务公开栏,宣传检察室的工作性质、任务、工作职责,设置检察信箱和投诉电话,对新入所罪犯个别谈话,了解情况,告知其权利义务,明确权利受侵害后的控告门路,指罪犯可以书面口头提出约见检察官,检察官可以当面解答罪犯提出的问题,接受控告申诉材料。

三、根据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点,在社区矫治中依法保障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

(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成员进行谈话,了解其出狱后的生活、身体、居住、上学、就业情况。对社区矫正对象中出现生活无依靠的、生活无着落的,流离失所的进行谈话,了解其家家景状况,确有生活困难的,与社区村委勾通,给其帮助,送去社会关怀。

(二)对社区矫正对象中青少年上学有困难的进行谈话。对因出狱后而无入学的或因经济困难不能上学的对象,由社区矫正办公室出面联系学校及妇联和有关单位以帮困的形式捐资办学办法,解决上学难问题。如在我们检察院与朱村街派出所联动,对一未成年少年犯赖某科回归社会学校进行了帮教工作,使其回到龙洞学校上课,并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关心其学习、生活状况,定期进行面谈、走访,矫正其不良犯罪行为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