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意见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发展意见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发展意见建议

篇1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市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以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为基础,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开展“三权三证”抵(质)押融资工作为切入点,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精品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着力点,积极探索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和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加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支持,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农户等多方参与的机制,加强对接,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合理整合涉农奖补资金,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有效撬动信贷投入,激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的内在动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倾斜,更好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注重创新、风险可控。重点完善信贷管理体制,丰富抵押担保方式,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改善服务与风险防控相结合,完善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散、转移和共担机制,确保收益有效覆盖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按照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结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实际需求,突出地方农业发展特色,选择农业产业优势突出的乡、村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在全市铺开,做到统筹规划,稳妥推进。

(三)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5年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力争在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破解支农关键制约因素上实现突破,财政对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初步形成统筹利用财政奖励、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利息补贴等支持金融惠农机制;二是力争在支农金融规模上实现突破,实现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的平均水平、增量高于上年的“两个高于”目标。到2017年,基本建立起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具有特色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支持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重点工作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信贷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定位明确、覆盖广泛、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金融支农组织体系。一是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以深化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继续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在传统小额农贷、联保贷款等基础上,向“农信社+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发挥其在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制,立足县域经济和“三农”,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和中介组织;四是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创造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2.建立健全涉农信贷管理体制。各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防范风险与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关系,克服“惜”贷、“怕”贷顾虑,树立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的经营理念,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的一个切入点和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契合点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围绕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构成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资产特征、资金需求特点和生产周期,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授信管理流程,合理设置授信额度和期限,下放贷款审批权限,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推行尽职免责制度,通过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内在积极性来缓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压力。

3.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各金融机构要和各涉农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密切业务协作,共同做好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工作。各级涉农部门应主动配合金融机构做好信贷服务工作,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政策导向等资料,为金融机构授信和放贷当好参谋。发挥主管部门的指导、扶持和服务作用,积极推进产业化组织规范化建设。金融机构应优先对经规范化认定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给予贷款支持。合理确定财政金融职能,加强财政金融沟通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先导,金融支农资金为主力,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配合投入,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要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企业发展用地需求,按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农产品加工项目入驻工业园区,所需建设用地出让价格可以低于园区内其他工业项目用地价格;涉及占用林地的,按最低标准收取植被恢复费。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临时性收购场所、农林种养殖的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人民银行要积极协调辖区各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适时指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投量和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提高金融支农效益和水平。

(二)突出金融支持重点环节

1.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各金融机构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原则,加大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特别对管理水平高、产品特色强、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要优先给予支持;加大对规模效益突出、示范带动能力强、市场和效益稳定的种养殖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加大对股权结构清晰、内部运作规范、利益连接紧密、财务可持续的农民合作社的信贷支持。

2.积极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现有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重点支持现有工业园区以“园中园”的形式,设立相对集中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引导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聚集区。

3.大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地区,全力支持以集聚性、展示性、示范性、效益性、规模性、生态性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4.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优先支持标准化生产、质量体系健全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及其生产基地发展,对缺乏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的,则提高信贷准入门槛,从而促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

5.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各金融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把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工作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支持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信贷扶贫与产业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合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局面,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三)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工作

1.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办法》、《市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办法》、《市林权抵押贷款办法》等相关政策。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出台符合实际、操作性强、流程清晰的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稳步推进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工作有序开展。

2.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规范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不损害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的思路和办法,进一步提高林权确权颁证率,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对需要办理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的农户优先确权颁证,不断优化、规范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业务办理流程,明晰产权关系,以物权的形式规范和保护农民权益,实现有权必有证,有证可抵(质)押。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农村承包土地、房产、宅基地、林权等矛盾纠纷,保障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农村产权数据库,实现档案数字化,为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和共享渠道,为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工作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3.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机构,促进农村产权规范、有序、公平交易和农村资源优化组合,逐步建立权属清晰、主体到位、权责明确、保障严格、流程规范、监管有效的流转管理机制。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及时设立和完善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中心,收集和各类产权流转信息,开展政策咨询、合同备案和抵(质)押登记等管理服务,组织产权流转、招拍挂等交易活动,为贷款抵(质)押物处置、抵(质)押权利的实现提供平台。积极培育市场化、竞争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农村地区为贷款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登记、资信证明等方面发挥衔接作用,同时为农村产权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服务,为农村产权流转变现提供高效便捷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资产评估体系,各县(区)要积极组建成立农村承包土地、农村房屋(宅基地)和林权评估机构,满足当地农村资产和权益的评估需求,并及时公布区域农村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的基准价格,为农村产权的价值评估提供依据和标准。

(四)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1.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各金融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地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经济特点,依照相关法律,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积极规范和完善涉农担保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贷款担保。

2.积极探索金融支农的新模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探索建立公司、农户、信贷、专业组织、农业保险、财政撬动、种植基地等有机结合的多种信贷支持模式,有效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探索信贷支农与保险支农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在进一步扩大辖区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的基础上,鼓励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以订单和保单等为标的资产,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

3.创新特色农业金融产品。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结合中药材、特色林果和山地牧业等高原特色农产业实际,创新信贷产品,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贷模式。探索推广“信用贷款”、“本草贷”、“林果贷”等信贷产品。根据各产业生产周期、资金周转频次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4.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营销力度,采取流动和定点上门服务,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合理扩大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农贷信贷员包村服务。结合各县(区)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推行手机银行、惠农卡、惠商卡、信用村镇建设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逐步普及农村金融产品的网络化交易,发展基于现代信息科技的低成本的商业可持续模式。

(五)完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贷款与其他贷款相比,受自然条件、生产周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且贷款承载主体脆弱,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低。因此,各级政府要通过设立担保基金、风险补偿金以及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建立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

1.设立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市政府设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金融机构根据担保金规模,按一定比例发放涉农贷款。同时,要积极探索设立以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企业等为会员的融资担保机构,此类机构实行会员制管理,以民间资金为主,互助、微利为目的,实行民有民管。

2.建立涉农贷款贴息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用于涉农贷款贴息。涉农贷款贴息资金由市财政专用账户存储,进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市财政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金融机构配合,制定贴息办法。

3.统筹发挥好涉农补贴资金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科学整合归并国家及地方补贴,创新支农机制,加强与银行合作,更好地发挥支农资金作用,鼓励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发挥“小补贴撬动大资金”效应,合理弥补农村金融风险成本,有效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六)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着力培育“征信+信贷+服务”发展模式,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在全市推广。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有信贷需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制度,确保信用体系建设全覆盖。

2.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力量,综合运用各类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非法集资、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维护金融债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成立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市长为组长,分管金融、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委农办、市政府金融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市扶贫办、市人行、市银监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协会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二)明确工作责任

各县(区)、相关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市委农办负责研究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相关政策,提出促进工作开展的意见建议,加强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调联系,指导和督促各县(区)开展工作;市金融办负责研究制定涉农贷款融资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引导和协调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设立由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基金,并制定管理办法,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市农业、国土、住建、林业等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的确权颁证、流转、评估、抵(质)押登记等方面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农村“三权”交易平台,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也要建立定期协作机制,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融资问题。各级农业部门要推动建设农业产业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各类农业产业化投资项目等信息的定期和通报制度,促进银行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和项目对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将优势突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向上级行推介,争取纳入上级行的项目库。

(三)建立激励机制

为确保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顺利推进,激发和调动全市上下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县(区)要建立有效的工作奖励办法,配套奖励资金,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篇2

1、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年,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充分认识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全市确保完成粮食收获面积24.78万亩,总产量9.74万吨;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22万亩,实施粮食生产“三新”技术推广及病虫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2.25万亩。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三新”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病虫统防统治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继续实行粮油种植大户直接补贴政策,对全年稻麦种植面积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经市农业部门审查认定,报省、市农业部门备案的规范化粮食专业合作社以及杂交稻制种基地农户)补贴规范,由每亩20元提高到30元,其中省财政承担25元,市财政承担5元。鼓励开展病虫统防统治服务,对省政府出台的病虫统防统治作业补贴政策每亩补助规范40元给予配套,其中,省财政补贴60%每亩24元,市财政承担每亩补贴16元。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市级粮食高产创建千亩示范片5个、示范面积5000亩以上。年终组织评选100亩以上粮油高产优秀示范方5个、优秀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合作社5个、优秀粮食生产功能区5个,分别给予资金奖励。规划建设“蚕豆—水稻”轮作基地1万亩,对规划种植的给予资金补助。

二、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对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肥生产利用、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扶持。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对新增的集中连片流转面积达到50亩、流转期限达到5年以上、签订规范土地流转协议综合区、主导产业区和精品园内的流转耕地每亩一次性奖励200元。对大型入园企业,流转土地连片100亩以上,且流转期限10年以上的,每亩耕地给予400元一次性补助。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对新建的钢架大棚和高山避雨大棚予以扶持,对经规划符合连片要求和搭建规格要求的钢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10元、竹木大棚每平方米补助4元;大力加强黑木耳微型喷灌、茶叶喷灌和蔬菜肥水同灌基地建设,市财政安排资金给予扶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微蓄微灌设施建设和蓄水池建设;加强综合区内生态养殖小区和蔬菜、水果等特色精品园主干道路硬化,市财政安排资金给予扶持。积极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建设园区竹林机耕路30公里,毛竹覆盖基地20亩,毛竹高效基地3000亩,毛竹喷灌基地200亩;建设杉木大径材基地500亩,珍贵树种基地抚育500亩;对园区内笋竹农民专业合作社、珍贵花木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补助。

3、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建设农产品加工科技园区,出台一产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台商、侨胞、本市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本市农业头企业和合作社入园创业,为各类农业主体发展搭建平台。重点建设三大功能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台商农业合作示范区、物流配送和仓储区,入园企业为食(药)用菌、蔬菜、茶叶和灵芝保健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享受与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同等待遇。

三、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主体

4、加大农业主体培育。对新获国家级、省级、丽水市级的骨干农业头企业,每家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对新获得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的给予1万元奖励。对新获国家、省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家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的奖励。

5、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以组织结构优化、运行机制完善、功能作用突出为重点,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合作社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鼓励合作社通过增资扩股,或以产业、品牌、资产为纽带进行整合与重组,组建联合社。在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组织评选市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办法另行制订)。

6、农产品“三品”认证奖励。对新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资金奖励;对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复评的给予资金补助(同一产品同一类别不重复享受)。

7、鼓励兴建产地市场。充分发挥浙闽赣农产品交易市场作用,在交易市场建立电子交易及产品检测体系。市内各农贸市场要优先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摊位。大力支持、鼓励工商企业、合作组织和个人兴建鲜香菇、蔬菜、竹笋、茶青等农产品产地市场。对符合村镇规划且经营正常的新建市场,凭工商市场名称登记证,每家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

8、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市政府设立农博会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在杭州、上海等城市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依托浙江农业博览会等平台在杭州举办绿色农产品综合推介会和金观音茶叶专题推介会。鼓励茶叶、食用菌、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大中城市建营销中心、专卖店、批发店、直销点、进超市,建营销中心、专卖店、批发店、直销点的凭营业执照与场地租赁合同,进超市的凭合约与实际销售额,经营时间达到一年以上的,给予资金奖励。

9、加强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充分发挥营销大户、中介组织和外地客商的作用,积极培育新的农产品营销市场,搞好产销对接,物市对流,促进交易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开展网上直销、连锁配送、入驻超市等新型营销方式,努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市政府根据发展实绩,年终评选出食用菌、蔬菜、竹笋、茶叶优秀营销大户,对获奖者予以表彰奖励。

10、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规范已经组建的食用菌协会、茶叶协会、蔬菜瓜果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运转,充分发挥其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的作用。

四、加快绿色农业发展

(一)竹(林)产业

11、加快竹林机耕路、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竹林机耕路200公里。对新建林道路面、桥梁、涵洞、竹林蓄水池等给予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市林业局另行制定。

12、以市八都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建设为重点,开展“百、千、万”工程建设,在全市建立30个示范村,建设度产值1万元/亩的高效示范基地100亩;建设度产值5000元/亩的高效示范基地1000亩;建设度产值在3000元以上的示范基地10000亩,列入示范基地建设的给予补助。

13、鼓励企业进行引进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经科技部门立项,给予配套研发资金,最高不超过30万元;加快发展竹加工产业,对符合规定的企业,按照委[2009]7号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奖励奖金),给予配套资金。对达不到要求的到经贸局备案择优给予扶持;对年加工竹材量大、上交税金多的头企业和发展潜力大成长快的竹笋加工企业,择优5家企业给予奖励。

14、加快营林生产,提高营林质量,增强兴林富农能力,年营林生产扶持政策参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度营林扶持政策的通知》政办发〔2010〕55号执行。

(二)食用菌产业

15、推进食用菌菌棒集约加工模式发展。新建菌棒集约化加工厂20个,年加工菌棒5000万棒以上,对建设面积、加工工艺符合要求、设施设备齐全、年加工菌棒量达250万棒以上的菌棒加工厂,每个给予10万元的资金补助。

16、巩固提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40个标准化基地建设,对于符合标准化基地建设要求的基地给予资金扶持。

17、积极引导菌种企业进入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培育菌种生产头企业1家,改造旧菌种场5家,对改造成功,示范效果好的菌种场,给予资金扶持。支持市、乡两级食用菌科技网络建设、食用菌新品种试验示范、黑木耳半覆盖栽培、废弃料循环利用和食用菌新型基质研发工作。

(三)茶产业

18、加强基地建设。新建茶叶基地4000亩,对新建茶叶基地连片种植10亩以上,经规划、验收合格,每亩奖励500元;建设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并按“四统一”种植管理模式要求建设的基地给予资金扶持。

19、加大茶厂优化改造力度。安排资金用于茶厂建设。对新建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年加工能力1吨以上茶厂,给予资金补助。

20、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强茶叶科研、实验示范和培训工作。加快茶文化建设,成立市茶文化研究会,积极申报争取“中国茶文化之乡”,深入挖掘、整理和传播茶文化。

(四)蔬菜产业

21、加强常年商品蔬菜和山地蔬菜示范村、示范基地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对城郊面积较大、原有条件较好的常年蔬菜基地进行改造,改善常年基地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物理杀虫、微蓄微灌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2个山地蔬菜标准化示范村,新建8-10个山地蔬菜标准化基地,经验收达标的示范村和标准化基地给予资金奖励。

22、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集约化育苗基地。安排资金用于蔬菜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多样化增效技术推广、科技研发、外出考察等开支。继续开展蔬菜科技示范户评选,评选蔬菜科技示范户若干名。

23、加强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建设。在兰巨现代农业综合园区豫章村建设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投入配套资金,重点用于自动化育苗设施、微型灌溉系统建设、新技术示范展示建设。

(五)畜牧业

24、加强生态循环养殖示范点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场建设,规划建设的生猪生态循环养殖示范点25个和规划建设的山羊、肉兔、土鸡等特色养殖场15家(养殖场常年存栏量:羊80头以上,兔300只以上,土鸡1000羽以上),对验收合格的示范点和特色养殖场给予资金扶持。

25、加强动物防疫。规划建设一批100头以上中小规模和500头以上较大规模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示范户,经验收合格,分别给予资金补助。

26、加大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安排扶持资金,完善城区及主要集镇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网络,配备瘦肉精、饲料、兽药等检测仪器设备、化验试剂等。深化服务体系建设。安排扶持资金用于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指导、课题研究和培训。

(六)林木种苗产业

27、加大林木种苗产业扶持力度,培育国家试点补贴容器良种苗木200万株、珍贵树种容器苗60万株,建成油茶国债油茶采穗圃270亩、苗圃75亩、示范林150亩,培育特色林木种苗用于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2300亩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建设。

28、加强林科所苗木基地喷微灌、路面硬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林业科技实验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把我市林科所建成全国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示范单位。

(七)渔业

29、加强大中型水库和流域的资源增殖和有机鱼产业建设。大力发展洁水渔业,提升渔业洁水保水能力,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渔民的经济收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渔业增殖放流。

30、加强特色渔业精品园建设。规划建设3-5家省级特色渔业精品园(大鲵、石蛙、高山田螺、冷水有机鱼等)。投入配套资金,重点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31、积极引导发展稻田养鱼。以“稳粮丰鱼增收”为目的,以稻田沟坑式水产养殖为重点,探索创新农作制度,大力推广“千斤粮百斤鱼”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一批100亩以上连片的稻鱼共生示范点,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鱼种购置等。

六、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32、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活动。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为重点,大力扶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建设,争取创建全省首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33、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探索食用菌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废菌棒—有机肥—农作物”等生态食用菌循环产业链模式和“猪—沼—作物”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支持以废弃菌棒和畜禽排泄物为加工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建设,建成有机肥加工厂1--2个。

七、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34、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要求,加强市、乡两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设立市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深化“首席专家为引领、农技指导员为核心、责任农技员为骨干、产业农技员为基础”的四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35、培养产业农技员队伍。根据我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现有农技推广力量,以花钱买服务的形式培训产业农技员,聘用产业农技员,涵盖食用菌、粮油、茶叶、蔬菜、畜牧各产业。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设置岗位、统一应聘条件、统一评聘程序、统一岗位职责,统一上岗培训,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36、深化市校科技合作。以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村为载体,加强与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市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作用,依托各位首席专家,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和提升包装品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加强食用菌、茶叶和蔬菜等新品种、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开展低海拔地区反季节香菇生产试验示范、以草代木草腐菌生产试验示范、山地蔬菜避雨大棚高产高效栽培等课题研究,建立种子种苗基地。加强茶叶生产技术、评茶、茶艺的培训和茶文化的挖掘工作,用于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的推广。

37、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扩大农技110、农民信箱、助农增收百宝箱使用范围,开展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活动,免费为农民和企业及时准确信息。增加“剑川热土”播出期数,积极发展农村远程教育。

八、大力创建和宣传农业品牌

38、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充分利用中华灵芝第一乡、中国黑木耳之乡等金名片,大力宣传和使用“金观音”茶叶和“绿”蔬菜等公用品牌,抓好“黑木耳”证明商标和“灵芝”原产地域保护,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金观音、“绿”蔬菜、“黑木耳”证明商标等公用品牌建设,争取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年会在举办,继续举办金观音“茶王赛”评比活动,提升金观音质量水平。鼓励企业利用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宣传金观音品牌,对企业在高速公路上常年设立金观音统一形象的高炮广告宣传,以及企业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或省级以上茶叶报刊进行金观音的广告宣传1年以上的,经核实,给予2-3万元奖励。

39、商标和名牌创建奖励。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浙江

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的;农业加工企业通过QS认证的,其奖励资金由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兑现。

40、鼓励制订地方标准。对承担制订并被批准实施、组织生产的农产品省级地方标准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

九、加强领导,强化服务

41、强化组织领导。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认真制定落实相关规划和政策,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确定专人分管,明确工作职责。

42、加强资源整合。根据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扶持导向目录,整合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山区综合开发、移民开发、水利建设等资金,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确保有限资金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

篇3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求,中药材对生长环境要求特殊,更要注重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种植药材的区域,根据不同海拔、气候、阳光、土壤等环境条件,种植最适宜生长、品质最好的药材。像笔者地处的湖北竹山县,虽然能够种药的地方很多,但真正最适宜种药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靠近神农架的南部乡镇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一是海拔高、植被茂密,云雾多、降雨量大,夏季气候凉爽,紫外线强、日夜温差大,土壤为白鳝泥或黄棕壤,沙石、病虫少,有机质含量高,缓坡地面积大,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二是种植农作物由于积温偏低,生长时间有限,农作物种类单一,产量、效益较低,产品不适合参与市场竞争,在自食有余情况下有必要作出调整。三是高山种药,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气候、土壤与环境条件,与平原粮食主产区实现差异化竞争。竹山很多中低海拔地区虽然也可以种药,但只能种植一些适应广的常见药材,平时效益偏低,行情好时各地又容易跟风种植,导致产品趋同,效益迅速下滑。所以本地种药,应始终坚持“高山种药,种高山药”。低山种药,应当“慎之又慎”。

二要坚持种植地道药材,科学合理搭配。坚持种植地道药材,就是要以本地药农常年种植的中药材为主,这些药材一是适应性好,产量较高;二是品质好,市场认可;三是销路好,种植划算。否则的话,药农不会常年坚持种植。科学合理搭配,就是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1~2个最适宜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作为主导药材品种,搭配种植3~5个辅助品种,根据对未来市场需求、价格行情的判断,确定不同药材的最佳种植面积,其目的是规避药材市场风险,尽量获取最大效益。一个地方到底应该种什么药?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笔者的观点是:一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二要多调查研究,多向老药农、药材收购商请教;三要多看自身优势,少看市场。中药材生长周期较长,但市场变化却很快,如果紧盯市场跟风种植,什么赚钱多就种什么,只会使希望次次落空。但若扬长避短,种植当地最适宜、最具比较优势的药材品种,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持之以恒地坚持,用老药农的话就是“逢俏莫撵、逢疲莫丢”,其最终的收获一定大于见异思迁、以短搏长。对外地中药材,一定要坚持先少量引进试种观察,确定其适应性好,产量、品质、效益较高,没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后,再稳步示范推广。盲目引进外地药材,不经试种盲目推广,在这方面我们有太多深刻的教训。对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一要加强保护,二要驯化利用。尤其是一些因疯狂采挖、濒于灭绝的珍贵野生资源,要积极开展人工驯化栽培,为今后药材发展积蓄后劲、奠定基础。由于中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不同种类的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而山区不同地域,甚至同一地域不同海拔、坡向、地块,土壤与环境条件差异可能较大,因此药材生产应该相对集中连片,但绝对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强求同一种类药材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

三要坚持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品种改变要谨慎,但种植技术要更新。传统的中药材生产虽有其固有优势,但目前山区的农业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对中药材生产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很难生存发展,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一是大胆地将现代农业技术成果运用于中药材生产,改变中药材生产技术落后现状,提高产量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积极探索将地膜覆盖、化学调控、漂浮育苗等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运用于中药材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引进适宜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机械,提高中药材种植、加工机械化程度,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劳动效益,解决好山区种药劳力少、雇工难、工价高等问题。三是转变发展思路,“改单打独斗”为“团结协作”,通过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走联合发展、合作共赢道路,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生产成本高、信息渠道窄、产品销售难、经营风险大等问题。四是落实标准化生产,要结合医药企业或药材市场对中药材质量要求,在总结多年种植、加工经验基础上,制定、完善技术标准,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GAP)生产基地,带动广大药农增强标准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与现代企业、市场需求实现对接。五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商贸物流平台,在山区中药材种植者与外地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畅通信息渠道,打通销售瓶颈,给传统的中药材生产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从根本上改变中药材生产现状。

四要坚持循序渐进,踏实稳步发展。与常规的粮油生产相比,中药材生产一是种植技术不同,二是生长周期较长,三是投入相对较大。因此,种植中药材效益虽高,但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实力的逐步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天就吃成个大胖子。一些对中药材生产情况不太了解的投资人妄图打破这一规律,一踏入种药行业,就想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高投入迅速扩大种植面积,形成种植规模,进而获得高额回报,结果却十有八九投资失败。因此投资中药材行业,一定要有战略眼光、长远打算。要在总结他人经验、自己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提升种植加工技术与生产管理经验。要通过调查分析与生产实践,逐步确定所种药材的种类与结构,建设种苗基地,保证种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夯实发展基础。要坚持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在基础扎实、时机成熟的情况下稳步扩大种植面积,保持经营规模适度,切忌急躁冒进。

篇4

[关键词]寿光蔬菜 旅游 蔬菜产业 经济增长

一、利用优势,把握机遇

1.把握菜博会这把“金钥匙”

寿光蔬菜产业充分利用已有的自身优势,特别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使得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简称“菜博会”)落户与寿光。通过菜博会,使得寿光的蔬菜产业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促进了蔬菜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寿光蔬菜的竞争力。

2.旅游业与蔬菜产业互动发展

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人们的旅游需求,从而促进蔬菜业的发展。由于寿光的交通方便,旅游也的发展能反过来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寿光公路、铁路发达,交通方便,来寿光观光的游客也比较方便,人们在观光的同时,能认识到寿光蔬菜所拥有的良好品质。

二、摒除劣势,应对威胁

1.提高蔬菜种子的自主研发能力

首先,寿光的研究院所应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的合作。蔬菜育种工程是一个周期长的研究工程,寿光可以根据本地蔬菜种植的情况,选取重点的蔬菜品种展开研究,重视与各个科研院所的进一步合作,互相交流育种技术和方法。

再者,加大政府投入来激励研发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农业组织人员匮乏,而蔬菜种植的绝大部分区域又集中在乡镇农村,因此,为更好及时地反馈蔬菜的种植、生长情况,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层组织的财政投入。此外,对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实地考察其工作情况,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为蔬菜等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2.进一步提高菜农的整体素质

首先提高菜农的风险防范意识。面对市场风险及自然灾害,我们通常是难以控制的。为此寿光政府应加大对农户进行教育和宣传,引导农户选择合适的险种来抵御风险。例如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很快恢复农业生产,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由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共同分担,对寿光蔬菜产业生产的规模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做好对菜农环保教育工作。针对当前农民环保意识弱,农村环境污染较严重,不利于蔬菜产业的长期发展,政府需要对菜农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能认识到环保对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环保教育工作可以突出三个重点:首先环保对公民的人身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在蔬菜大棚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对菜农自身的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最后,长期的环境污染导致自然界失去自身净化能力,治理成本高,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

3.不断提高蔬菜深加工水平

不断提高蔬菜深加工水平,寿光蔬菜产业的各个参与者应与时俱进、转变旧观念。特别是加工企业要开阔路子,在搞好蔬菜供应基地的基础上,建立高品质的蔬菜深加工原料基地;在保鲜出口和冷冻出口的基础上,逐步开发真空冷冻干燥食品、浓缩果菜汁、蔬菜泥等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产品,提高蔬菜的附加值,获得更多的利益。

4.拓宽市场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为了使寿光蔬菜在全国占得一席之地,需要采用优质优价法则来扩宽市场,同时要建立蔬菜销售物流中心,以此作为寿光蔬菜产业向外销售展示的窗口及平台;建立绿色、有机蔬菜连锁销售网络,选择一些中心城市的较大规模的商场超市,设专柜销售寿光蔬菜,逐步提高寿光蔬菜的名度,打造寿光蔬菜品牌。

三、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扶持、监管职能

1.加大对农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首先,在蔬菜的种植、生长阶段,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农业中的许多基础设施,农户无力也无法建设,只有将其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领域,通过财政拨款、贴息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才能满足主体参与者对蔬菜发展的要求。另外,中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因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要增强有关市场通讯、交通、金融、信息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降低蔬菜的整体运作成本。

2.解决好蔬菜的安全问题

在蔬菜安全问题上,应强化政府对蔬菜质量的监管,对监管不利的部门及造成蔬菜安全问题的当事人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此外,针对转基因蔬菜,政府应督促相关机构、企业在充分收集相关国内外信息和进行测试检验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引进、种植。

3.适当地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少蔬菜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农害农的事件发生;加强价格的监管力度,防止生产资料价格过度增长和蔬菜的过度低迷;加强利益分配机制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调节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调优做强、典型引路、扎实推进”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整合各种资源,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实现强场富民目标。

二、发展任务

今冬明春全场新增蚕桑种植面积300亩,其中:一分场150亩,二分场150亩。

三、时间安排

从年9月上旬开始到年2月完成,共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9月上旬—10月中旬):宣传发动,任务到组,分解到户,公司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收取农民蚕桑苗款。

第二阶段(10月中旬—11月下旬):由总场负责组织调运桑苗,按成本价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做到分户造册,领苗登记,付款签字,严防错发、错登、乱收费现象,同时,各农户蚕桑基地要基本完成移栽前整地施肥工作。

第三阶段(11月下旬—年1月下旬):组织劳力进行蚕桑移栽工作,把蚕桑移栽工作推向,完成移栽任务80%以上。

第四阶段(年1月下旬—2月底):进行蚕桑移栽扫尾战,全面验收今冬明春发展的各项任务。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成立发展蚕桑产业领导小组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要有自己的示范点,建立统一的田间档案,树立标牌标明各示范点领导姓名、规模、户数、大棚数等项目,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人人抓,切实做到发展一片,成效一片。

2、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每个分场要刷写1—2条宣传标语,开好群众会,大力宣传发展蚕桑产业的目的和意义,及有关优惠政策,并同群众算好蚕桑和水稻、棉花的经济效益对比帐,使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进一步认识蚕桑产业是致富产业。

3、科学规划,狠抓管理

各分场对新发展桑园要科学规划,遵循先近后远,先肥后瘦,集中连片的原则,对新规划的桑园中夹杂有棉花、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插花田,或者周边棉花,水稻田对现有桑园产生药害的,要搞好土地流转和调整,把土地集中起来并在有药害的方位,形成2—3米的防护带。

新增桑园原则上户均规模在2—10亩之间,不宜太多,以免管理困难,造成弃管,影响效益。也不宜太少,以免蚕农不把它作为主要产业来抓,造成饲养管理粗放,容易失败,新栽桑田每亩需优质桑苗1000株,采用一步成林的模式,使之当年成林当年见效,管理要及时到位,避免产生“小老树”的低产桑园。

4、落实扶持政策

①桑苗投资政策:桑苗每亩投资300元左右,其中农民自筹100元,蚕桑公司垫付100元,县政府两年贴息贷款100元,垫付款和贴息贷款由公司分期在回收蚕茧中扣回,多退少补;②收购蚕茧奖励政策:公司按蚕桑基地管理办法每公斤蚕茧奖励分场0.2元;③扶持大棚养蚕政策:竹木结构大棚每座200元或每亩600元予以补助,钢管和水泥结构大棚按每座300元或每亩900元予以补助。

篇6

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产业,在丰富城市“菜篮子”、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区蔬菜产业存在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偏低,涉足蔬菜产业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少且发展较慢;产业化生产水平低,品牌创立滞后;产品附加值低,加工贮藏滞后等问题。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市场供给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蔬菜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我区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满足城乡鲜菜市场供应为目标,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商品化处理,逐步完善蔬菜产业的市场流通设施,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区蔬菜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大幅提升,把我区建设成为市重要的优质蔬菜、早春蔬菜和外销型蔬菜生产基地。

(二)目标任务。通过努力,到2015年,我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产量达25万吨,蔬菜产值达3.5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蔬菜基地无公害整体认证达到95%,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商品率达到80%以上,加工率达到20%以上。

三、切实加快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一)加快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布局,突出产品特色,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蔬菜生产基地,为构建我区现代蔬菜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1.反季节蔬菜基地。发展大棚、中棚、小棚早春茄果类、瓜类、豆类菜为主,突出“春提早,秋延后”的特色,每年新增0.5万亩,全区反季节蔬菜基地2012年达到2万亩,2015年达到3万亩。

2.近郊精细蔬菜基地。、以叶类菜、调料菜为主,实行常年蔬菜专业生产,均衡上市,确保城市供给。以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基础,采用新技术和农业机械,以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提高蔬菜单产和品质,每年新发展精细蔬菜基地面积500亩,全区精细蔬菜基地2012年达到5000亩,2015年稳定发展到6000亩。

3.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以现有的蔬菜集中育苗基地为重点,将其完善成为区、乡镇、基地三级分工明确、协作有力、配套到位的良种繁育基地。加大对上争取项目力度,力争用项目资金建设以智能温室大棚为重点的集约化育苗场,保障蔬菜基地的种苗需求。

(二)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以金土地项目、农综项目等项目为载体,整合投入,有计划的分批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加强以平整土地,增厚土层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加强以排灌渠系、小型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以田间耕作道路、干道连接基地路为重点的路网建设。重点建设以为中心的“稻菜水旱轮作”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加大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培育一批发展蔬菜产业的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推动蔬菜基地的标准化生产。

(三)推进蔬菜高标准、高效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新民镇詹家村、焦家村为中心,建成以发展叶类菜、调料菜为主的精细蔬菜1万亩核心示范区。以团结镇莲花村、土柱村为中心,建成以发展早市生姜,团结萝卜等特色蔬菜为主的1万亩核心示范区。以三多寨镇公平村、八甲村、芦家村为中心,建成以发展早春茄果类、早秋花菜为主的精细蔬菜1万亩核心示范区。以何市镇高庙村、蔡家村为中心,建成以发展早春茄果类、早秋花菜为主的精细蔬菜1万亩核心示范区。以牛佛镇藕塘村、富隆村、农科村为中心,建成以发展胡萝卜及加工型为主的1万亩核心示范区。

(四)加快发展设施栽培。建设以“春提早、秋延后”为目的大中小棚配套的栽培设施,实现蔬菜均衡供给;建设以喷灌、滴灌、遮阳网为重点的栽培设施,增强抗灾能力,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设施蔬菜园区。到2015年全区新建以钢架、新型塑钢材料大棚为主的蔬菜设施栽培面积5000亩。

(五)加快打造知名品牌。加强基地无公害产地整体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实现基地蔬菜无公害率达100%。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多品牌战略,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申请和保护工作,打造地域品牌,提高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比重;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商标,并通过实施商标战略,争创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四、加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推广应用

发展适销对路无公害蔬菜,为全区蔬菜生产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及订单蔬菜项目提供技术储备和保障,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各乡镇、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要把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作为工作重点。推行良种良法,对重点优新品种推广实行奖励。建立蔬菜“三新”技术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配套建设钢架大棚、喷灌、滴灌、无土栽培等配套设施。示范基地每年要引进8个新品种,做到引进一批,贮备一批,推广一批。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要把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作为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增强竞争力、创建品牌的重要手段。

五、扎实推进蔬菜产业支撑能力建设

(一)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搭建农村科技入户服务体系,推广“科技特派员”模式,发挥乡镇科技服务的作用。二是联合科研院所、企业、专业协会、蔬菜种植大户创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三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提高科技意识。四是发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在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物资、技术、物流、信息等全方位服务。

(二)加强产地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环境保护,做到农业投入品的统筹统供,建立生产原始档案记录制和产品责任追溯制。在蔬菜主产乡镇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室(站),各乡镇要落实专项基金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对无公害蔬菜基地基地农产品进行全覆盖监管。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大超市建立自律性检测机构,配备专职质量检测员进行监管。在各大农贸市场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流动检测站,对市场内的固定蔬菜销售摊点、自产自销和超市销售的蔬菜产品全部实行抽检,对抽检合格的蔬菜产品及时予以公示,对未经抽检或抽检不合格的蔬菜拒绝进入市场销售。

六、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经营

(一)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对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和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改进蔬菜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积极推广“大园区、小业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规模,推进蔬菜适度规模生产。创新蔬菜流通方式,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菜农增收。

(二)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一是以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以分选、清洗、包装为手段,完成产地商品化处理。二是鼓励和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设冷藏库和冷藏运输设施设备,逐步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冷链销售系统,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鼓励和扶持蔬菜加工企业对加工技术的研发,特别是调味品、腌渍品、干制品、即食品、药用品、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推进蔬菜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拉动产业发展。

(三)加快蔬菜市场体系建设。在优势蔬菜集中生产区和集散地加快布局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和集散型专业市场,在城乡加快社区菜市场和农村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培育蔬菜流通企业和经纪人队伍,帮助农民拓展销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积极推进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建设。

七、加快发展蔬菜产业的保障措施

篇7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县一城”战略目标,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遵循现代农业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发展优势油菜、高效蔬菜、养地绿肥三大冬季作物,推广良种良法,主攻单产,优化品质,突出重点,全面发展,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县冬季农业上新水平,实现富民强县。

二、目标任务

冬种总体目标是:冬种总面积29万亩,冬种覆盖率90.3%。其中:双低油菜20万亩,单产135公斤,总产2.7万吨;蔬菜3万亩,绿肥5万亩,蚕豌豆、马铃薯等其他冬作物1万亩,实现冬季农业农民人均增收150元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巩固油菜优势

油菜是主要农作物和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和总产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年,我县被评为江西省油菜生产标兵县,年,我县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首批2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油菜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其生产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年我县按照现代农业规划要求,围绕“五点五线”打造高产示范基地,依托科研院所打造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基地,结合休闲农业打造旅游农业基地,把安义油菜产业进一步做强,油菜地位进一步提升,油菜功能进一步延伸。

1、打造高产示范基地。重点抓好“五点五线”,即,在东阳镇榨下坂和长埠镇老下坂各建设一个农业部双低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柏树、戴坊坂建设南昌市双低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在石鼻镇罗田村建设古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在黄洲镇建设菜油两用高效示范点。同时抓好主要干线公路两侧覆盖率,南安、万赤、安长、安石、安合等五条公路沿线实现油菜种植连片。

2、打造试验基地。积极构建农、科、研、教相结合,产、学、研、推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年与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油料所王汉中所长(全国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江西省农科院宋来强博士(江西省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红壤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开展双低油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相关试验,最终达到油菜产业产、学、研、推相结合,提升和强化农业示范区引进、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

3、打造旅游休闲基地。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县一城”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引导公路沿线及古村群村民广种油菜,确保来年春天油菜花盛开,确保以“观金色花海,游千年古村”为主要内容的“金花节”顺利召开,以此带动古村旅游和市郊休闲游,把双低油菜生产由传统农业打造成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提升油菜功能。

(二)发展高效蔬菜

根据现有蔬菜资源、生态条件和蔬菜生产水平,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采取基地开发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开发资源与配套建设相结合,生产开发与市场开发相结合,开发产品与加工增值相结合,布局为黄洲镇、长均乡、万埠镇1万亩核心区及分布全县11个乡镇场的辐射区,形成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出口加工蔬菜生产基地、露地鲜销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蔬菜休闲观光旅游基地等5个蔬菜基地。

(三)扩大养地绿肥

增强种地养地意识,大力推广发展种植绿肥,培肥地力,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增加土壤有机质投入、提高土地肥力、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为作物高产创造有利条件。今年我县绿肥计划面积5万亩,县农业局要重点抓好一点一线(绿能公司千亩示范点,安奉线),各乡镇(场)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宣传,抓好示范点等工作,在不能种油菜及蔬菜的田块,要求全部种上绿肥,切实提高冬种覆盖率。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今年我县冬种生产,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冬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及早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明确进度,明确责任。

2、积极扩大冬种面积。面积是冬季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要把扩大冬种面积,提高冬种覆盖率当做冬季农业的首要任务来抓。各乡镇(场)要将县里分配的油菜、蔬菜、绿肥等面积进行层层分解,务求落实到村到户,特别是主要公路两侧面积的落实是重中之重,力争冬种面积稳定在29万亩以上。

3、认真执行惠农政策。认真落实油菜良种补贴、油菜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群众从政策落实中得到实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我县被评为全省产油大县,所得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购买油菜、绿肥良种、建设高产示范等,充分发挥奖励资金对油菜生产的促进作用,扶持油菜生产。

4、扎实搞好冬种生产服务。县农业局要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虫情活动,制定完善技术方案,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要搞好冬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作用,大力示范推广各项实用技术,落实油菜播种、壮苗、越冬等有效技术措施。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对种植大户、返乡农民工、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动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和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切实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篇8

关键词:第三产业;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又称第三次产业)。

陕西地处西北五省之首,它的经济发展对带动西北五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既是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领域,又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部门。所以,深刻认识陕西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明确陕西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发展重点,乘西部大开发之势,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陕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陕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固守在接近40%的水平上下波动。(表1)2001~2007年,陕西GDP每年高速增长,但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三产业的贡献率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在逐年提高,2007年相对于2001年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上的研究成果,随着GDP的增长,三次产业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大体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应该达到40%以上。陕西2005年人均GDP已经达到9,844元,显然超过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这个标准,而陕西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为36.86%,这个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远未达到英克尔斯现代化标准(即45%以上)的要求。可见,陕西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和对本省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不高,发展水平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

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人口的迅速增加。(表2)2001~2006年,陕西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由2001年的55.69%下降到2006年的47.54%,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出,该产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逐渐减弱;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在这一期间基本保持在20%左右,劳动力比重整体稳定且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某些年份甚至出现反复,说明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力也逐渐趋于饱和,增长势头缓慢;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就业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从绝对值来看,2001~2006年期间陕西净增就业人员226万人,而第三产业净增就业人员186万人,新增就业人员的82.3%在第三产业就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吸纳了一二产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在扩大劳动力就业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虽然2001年以来,陕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下滑趋势,但其就业比重却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由2001年的27.68%提高到2006年的33.81%,上升了6.13个百分点,陕西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可见一斑。

到2006年,陕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680万,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只占全省就业人口的11%,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06年就业比重达到33.81%,上升了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约0.7个百分点。事实上,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从业人员就开始由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就业增长率。就从业人员分行业平均劳动报酬而言,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均高于第一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均高于第二产业水平。

陕西是一个人口大省,就业压力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从表2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就业人员从事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低的第一产业。而对经济贡献最大的第二产业却只能吸收不到1/5的就业人员。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最好的转移途径就是转向第三产业。

三、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陕西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虽然这几年有下降的趋势,但相对于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并且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就业比重增加速度大于产值比重增加速度,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吸纳劳动力就业和提供国民财富增长最快的一个产业。在三产内部,社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就业吸纳弹性较大,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社会服务业需求量变大,由于该行业可以容纳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应重点发展;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应该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其不断发展;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这些行业发展较快,但是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会促进高素质劳动力就业的增加;房地产业在最近几年发展较快,同时带动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大大加强;金融保险业在带动劳动力就业增加方面相对薄弱,就业吸纳弹性较低,应引进新技术、创造新服务,在实现自身高效发展的同时,推动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1、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第三产业的引导作用,促进陕西、三产内部格局的优化。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应当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的配置,根据市场需求主导发展才能够提高行业的效率和效益。此外,还要借助政府的投资导向作用,就不同资源禀赋和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类型划分,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消费层次提供多样化的产业服务内容,从而带动社会总需求的整体上升和协调发展。

在各个城镇重点积极发展预期效益好的第三产业,强化对运输邮电、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陕西区域性金融市场,使之成为经济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注重行业效率提升的基础上推进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成长,推动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2、大力发展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以促进就业的有效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尚未得到有效释放。为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就业吸纳弹性较大的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这也是促进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服务业的就业比例高、涉及的领域广,目前陕西服务业还有相当的就业容量有待进一步拓展,应该积极发展信息、金融和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发展面向居民消费的社区服务、旅游等产业,丰富第三产业的内容。

3、重点发展旅游业,促进陕西经济发展。陕西是一个旅游大省,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享誉海内外,作为西部的旅游大省,在观光旅游资源上,目前还存在着重人文旅游轻自然旅游的失衡现象,在商务旅游资源上,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优势。在充分利用文物古迹旅游优势的同时,要积极开发陕西自然风光游、军事科技参观游、革命圣地教育游等项目,满足游客多品位、多层次的需求。应该抢抓世界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大好机遇,真正把旅游业建成陕西的支柱产业。

综上所述,陕西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国家对西部开发的大力支持、西北五省之首地理上的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等,这些都为陕西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第三产业就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上官鸣,陕西第三产业发展特点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

[2]姚波,陕西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预算与预测[J],统计观察,2006.

[3]张爱香,陕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

篇9

一、明确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围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总体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红、古、绿”三位一体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雄关驿道梅花国”、“牡丹亭纯美爱情胜地”、“丫山灵岩古寺”、“世界钨都”等旅游品牌,全力完善旅游产业“六要素”,建设知名旅游县城,打造南旅游重点区。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初步完成“一个中心、项目”建设,构建起连接州与珠三角的区域旅游枢纽和旅游目的地。

2.具体目标。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把梅关、丫山、牡丹亭等景区打造成精品景区,保护和修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新建一家以上五星级旅游宾馆,20家以上两星级以上特色农家饭庄,建设2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商品,建设知名旅游县城。到2014年,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占全县GDP比重10%以上,年均增幅保持25%左右,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50万人次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员1万人,间接就业人员6万人;拥有1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大批通过国际ISO9001、ISO9002、ISO1400质量体系认证的旅游企业,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县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二、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3.科学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抓紧编制旅游景点、旅游市场、旅游宾馆饭店、旅游特色商品等综合性旅游规划,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区范围。各乡镇也要及时组织进行本地旅游资源普查,按照“红、古、绿”相融合、观光休闲度假相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要求,在符合《大余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5)的前提下做好本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切实予以落实。今后,任何旅游开发项目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必须在《总体规划》的原则下编制好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县政府审议、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同时,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强化执法监督力度,未经旅游部门审核同意的,在旅游规划区内从事的建设项目和活动,有关部门一律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否则,将依照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4.狠抓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着力策划好梅关风景区、丫山风景区、牡丹亭文化公园、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河洞温泉漂流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国家矿山遗迹”游览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有色金属(以锡、钨为龙头)旅游工艺品等旅游重点项目。各乡镇也要规划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保护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同时,建立旅游招商项目库,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活动,吸引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进行旅游开发。继续实行旅游重点项目“一名县领导牵头、一套政策扶持、一支队伍服务、一笔开发经费跟进”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年起,县政府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基金50万元,以后视情逐年递增安排。专项基金由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调配使用,主要用于编制旅游规划、举办节庆活动、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旅游网络建设、旅游队伍培训、表彰奖励先进等。

6.加强各部门支持配合旅游产业建设力度。县直各单位要及时向景区企业提供争资金、争项目信息,协助景区企业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建设资金。交通部门要抓紧做好旅游公路建设项目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各景区的交通条件;规划建设部门要在县城内规划游客集散中心、满足游客停车需要的停泊场地、旅游购物娱乐市场和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公路的标识标牌、紧急救援设施、旅游安全设施等按权属关系由行业管理部门督促产权单位统一规划建设;广电网络、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移动通信、电信等相关部门要按景区规划统一将管线铺设到景区游客中心;林业部门要将景区纳入重点生态环境建设范围,在营林、防火等项目上给予最大倾斜;公安交警部门对旅游客运车辆轻微违章和一般事故,依法从快从轻处理,尽可能减少游客滞留时间。各乡镇也要加大农村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力度,打造一大批与我县旅游整体形象相吻合的生态旅游精品。

三、创优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7.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建立与完善激发创新创业的旅游人才制度。加强旅游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对旅游干部的选拔、教育和培养,适当安排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到上级部门或知名景区挂职学习。建立旅游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引进旅游高级规划人才、高级导游、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岗前培训、资格考试、技能竞赛等,提升现有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队伍素质。

8.营造全方位的旅游宣传氛围。抓紧制定大余对外宣传方案,确定大余对外旅游宣传品牌,选定我县旅游精品线路,组织精干营销人员,全方位、高密度、多层次地宣传我县旅游;强化客源地旅游宣传,积极与周边县、市尤其是韶关、广州等地主要媒体协作,不断扩大外宣效应。同时,利用梅关景区特殊地理位置优势,与广东省南雄市共同举办赏梅节等活动,走区域联合协作发展之路;县内主要媒体要开辟专栏或时段用于宣传旅游产业,县城出入口、高速公路出入口、车站、323国道线、广场等重要公共场所,要设置大型旅游宣传牌和道路指示标牌;大力开展摄影、绘画、征文大赛及重大文艺、体育交流活动,积极开发旅游电子商务,创建高质量的“大余旅游网”,择机举办“大余理学文化研讨会”、“牡丹亭文化研讨会”、“大余赏梅节”等旅游文化活动,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

9.拓宽旅游产业发展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搭建旅游企业融资平台,允许旅游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资金信托、发行企业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甚至上市等方式扩大融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也应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四、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10.完善旅游用地扶持政策。在制定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旅游产业项目,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对以租赁方式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土地租金可以按年度缴纳;对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旅游开发,依法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自然人使用,最高使用年限为40年;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成片绿化用地,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和性质且承包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可以依法有偿流转使用。旅游开发项目涉及林地保护范围并改变其用途的,应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与开发商合作开发中小型旅游项目。

11.积极支持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对符合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经批准,在我县以独资、合资、合作方式新建、扩建的旅游项目(如:旅游景区景点、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大型旅游休闲娱乐设施等),省以上行政性事业收费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执行,市以下行政性事业收费实行零收费;服务性收费给予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扶持。大力支持高星级宾馆、餐馆建设,鼓励在风景区中建产权式高星级宾馆。

12.鼓励打造旅游产业品牌。对新获得国家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在上级部门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标准为:3A级景区奖励2万元,4A级景区奖励10万元,5A级景区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三、四、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对评定为市、省、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分别奖励4000元、6000元、1万元。

13.加大旅游企业扶持力度。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在财税政策上享受我县工业园区同等待遇。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获得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额收入15%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的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的50%加计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水价格,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用电实行比商业用电低0.1元/千瓦时的价格;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前按实际安装终端数的70%收取有线电视收视费,整体转换后按有线数字电视收视费标准的主终端收费标准的90%收取。支持旅游工艺品开发,对工艺品需要我县标志性建筑、事物模型的,经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可以免费使用版权。

14.加大对市民旅游就业创业鼓励力度。对从事“农家乐”、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开发并在农村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月营业额5000元。景区农民从事旅游业可获得一次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景区农民个体工商户,依法登记后可按相关规定获得2-5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50%的财政贴息;景区农民登记求职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为其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对传统工艺美术制作和销售旅游商品的给予税收支持。对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独立核算的旅游服务企业,经地方税务机关审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15.加大对旅行社的扶持力度。吸引境外、县外经营规范、有实力的旅行社到我县开办合资、独资旅行社或分社。外省市旅行社年组团到大余每新增1万人次给予奖励1万元;鼓励本县旅行社与周边县市旅行社加强沟通与联络,本县旅行社年地接游客每新增2000人次给予奖励2000元;年地接境外游客1000人次以上的给予每人次5元的促销补助。新办旅行社前三年按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参照,由县财政按受益的50%给予奖励。

五、强化旅游产业发展组织领导

16.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和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着重研究和协调解决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旅游局局长兼任,负责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乡镇开展工作。同时,成立景区建设服务小组、旅游宣传促销小组两个工作机构,专门负责各景区的建设和对外宣传旅游产品等工作。重点旅游乡镇也应相应建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旅游兼管领导,指定工作人员,建立目标落实责任制。

篇10

服务外包是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也是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为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提升服务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现就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充分认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意义。

本意见所指的服务外包是指国内外的各类公司和经济组织等服务发包商基于集中核心业务、节约成本等目的,通过签订服务合同的形式,将包括软件研发与技术、业务流程、创意设计在内的研发、运营和维护服务,委托给我市服务外包提供商处理的一种服务贸易形式。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加强与国际经济接轨、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手段,是我市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服务外包工作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研究和推进服务外包工作。

(二)明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我市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重点发展国际外包业务,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着力构建承接服务外包的业务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打造以重点园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东北亚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确定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重点。

巩固目前服务市场,重点拓展韩国市场,利用**人才、地域、文化等优势,打造国内承接韩国发包业务的主承接地;抓好装备制造业产品嵌入式软件外包、动漫、后台服务、办公室支持、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动漫创意外包为突破口,尽快形成软件外包产业体系和软件外包产业集群;鼓励和培育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壮大,使之成为国际外包总承接商和对内总发包商;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引进软件外包渠道企业和加工企业,尽快形成服务外包企业集聚效应;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培育、吸引和集聚一批服务外包领军人才和一大批管理、技术专业人才,为承接国际外包业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加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建设

(四)科学规划服务外包产业布局。

发挥**东大软件园、**动漫产业基地、**先锋国际软件外包出口基地、**东北亚软件开发基地、**国际软件园、**软件出口基地、奥园动漫产业基地等园区优势,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打造承接国际外包的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鼓励各区、县(市)在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外包产业基地,各有侧重地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产业集聚效应。

(五)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有效的招商促进方式。

把推进服务外包放在与制造业招商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对外推介、宣传和招商力度。瞄准全球服务外包发包巨头和世界500强企业,积极吸引服务外包发包商进入我市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投资,尤其要大力引进软件外包、动漫创意、后台服务、办公室支持、财务管理等领域国际知名外包企业的高端项目,提升**服务外包企业的层次和规模。积极发展国际外包,在巩固现有外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产业集聚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并利用各种招商会、推介会等活动,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

(六)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及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配置计算机、通信网络、数据库和软件系统等IT设备和承载场所的建设;加快集聚区数据处理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网络服务中心、开发测试中心、用户支持中心和设备管理中心等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市和区、县(市)设立的服务业、软件、动漫、金融等有关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服务外包园区建设,对在园区内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购买大型设备和专业软件供入驻企业租用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七)实施品牌企业发展战略。

加大政策培育和支持力度,在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内选择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的本土企业,通过政策倾斜、服务帮助,打造**服务外包品牌,为领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实现集群化、国际化的发展。加强部门协作,整合资源,推动上下游服务外包企业间的融合,充分发挥**的科技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研发机构,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服务外包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增强我市服务外包企业产品与信息服务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引导企业依托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通过有力的市场资源配置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持等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调整、联合、并购、重组等措施,尽快形成一批具有服务著名品牌、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在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落户我市的同时,帮助企业逐步实现本土化。

三、健全地方政策扶持体系,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八)实施服务外包优惠政策。

1.设立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资金,作为国家专项扶持资金的配套资金,按照国家扶持资金1∶1比例安排,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业快速发展。

2.对经过市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资金予以支持。

3.鼓励境内外企业在我市投资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对在我市新设立的注册资本金200万元以上,并以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为主,且有实际税收的服务外包企业,按其注册资本额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最高为500万元。

4.鼓励各区、县(市)及企业投资创建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服务外包产业技术平台、大型设备协作共享平台、专家咨询及信息服务平台、专业文献检索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对公共专业技术及服务平台建设按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土建投资)的10%,在专项资金中安排一次性补贴,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

5.支持服务外包企业聚集发展。对入驻园区的服务外包企业,3年内可享受免交办公用房租金,免缴水电费、采暖费。外埠(国外)企业(机构、个人)来沈兴办服务外包企业,可享受同等待遇。

6.对我市新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贷款,经市政府审批后,可给予一年银行贷款贴息支持。

7.对在我市服务外包企业中被连续聘用1年以上、年薪高于5万元以上的高级人才,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和区、县(市)按个人所得税分享比例共同承担,市本级部分由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资金中统筹安排,区、县(市)部分由区、县(市)负责安排。

8.服务外包企业为完成特定服务外包项目,聘请海外留学人员或国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所支付的咨询费、劳务费可计入成本。

9.服务外包企业在缴纳社会保险费时,以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与企业当月现有职工人数之积,作为企业缴费基数。职工以本人上月实发工资为个人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低于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基数高于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300%作为缴费基数。

10.鼓励境内外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在我市开展人才培训,鼓励本地教育培训机构与国外服务外包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办学,支持学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对为我市输送相关人才成效显著的,给予一定的建校、办学补贴。

11.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共性软件、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的产业化项目,对符合我市服务外包发展方向的产业化项目,经公开申报、专家评审和有关部门审批后,给予适当资助。

12.对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予以资金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包括当年获得国际认证或认证升级、随后两年维护并进一步完善该项认证,取得每级认证后可申请资金补助,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认证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50万元。国际认证包括: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认证、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认证等。

13.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国际外包业务。对年承接国际外包收入达到1000万美元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企业年实现国际外包收入每提高1000万美元,增加10万元奖励,最高奖励30万元。对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市政府统一组织的境内外展洽会摊位费用,给予50%的补贴。

14.积极培育服务外包行业领军人才,对每年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15.支持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沈创办服务外包企业,每年从新创办的企业中选出若干优秀创业项目给予扶持。

16.对新引进的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在沈居住的,其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户籍迁移、出入境管理等项服务,由所在区、县(市)政府及公安部门优先安排。

17.有条件的区、县(市)要根据本地区服务外包发展的实际,设立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市里可提供相应比例的配套资金。同时,对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软件研发、推广、出口及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部门,市政府每年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加强领导,为服务外包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九)构建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和校企联合等,充分调动在沈高校、国家级示范软件学院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扩大服务外包专业办学规模,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迅速提升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培养数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进国外先进的外包人才培训模式,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培训,促进跨国公司、大企业与学校的结合,营造外语语言培训和应用的环境,形成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增加计算机和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针对韩语、英语、日语等专门开设短期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整体外语应用水平。

(十)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准入门槛。

对于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进行准入审批和工商登记时,在不违背国家现有法规的前提下,给予审批和登记的便利。不涉及准入审批的,工商部门可根据企业的申请,直接在其经营范围中核定服务外包的相关内容。需要准入审批的,审批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

(十一)帮助企业争取专项资金扶持。

各服务外包的园区和相关部门要指定专人,制订相关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大力支持服务外包企业争取国家扶持出口企业结构调整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调整和优化我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外贸扶持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增加支持服务外包的专项资金,并根据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十二)加强对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管理。

把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管理摆在承接服务外包转移的突出位置,努力从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方面完善信息安全环境。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加强商业知识产权保护和面向客户的信息安全管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格按照我国参加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和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制定和完善我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规章和规定。积极探索和运用保护客户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手段和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保护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要予以奖励。建立行业诚信数据库,加强从业人员诚信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十三)加强服务外包统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