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意见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课题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课题意见

篇1

摘 要:本文简述了小壳体零件的特点,提出了以往生产中产品由于壁薄而废品率高的问题,由于零件设计和铸件毛料入手作以具体分析,改进了工艺方法,增加了加工余量,更改了毛料,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工艺方法,大幅度降低了加工中的废品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满足了该零件的设计要求,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

 

关键词:小壳体;铸件毛料;加工余量

中图分类号:0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对于一些小壳体零件,由于铸造毛料,结构复杂,在以往,合格率低至30%左右,零件的设计要求很难得以保证,高投入低产出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为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能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废品损失,完成现场的生产任务,我们对该系列零件的加工进行了工艺攻关研究。

 

2 零件的设计要求及加工难点

小壳体是油门杆操纵机构中的零件,内配滑轮,和钢索联合起传动作用。该零件结构复杂,毛料为ct7级精度熔模铸件,零件上多处需机械加工,部位间相互均有位置要求,加工时装夹困难,毛料与机加之间的同轴问题矛盾突出,因此零件上各部分同时保证装配位置,这对零件加工提高了难度。

 

加工难点:

如毛料图所示,图上2-ф17圆柱位置即要求加工出m14外螺纹,设计考虑到零件结构复杂,零件背面有一个内圆球状形面相连,四方与圆柱面相接,后空刀槽不必机加,m14螺纹机加出即可,直接铸造到位,但在m14圆柱内部要求钻、扩、铰通孔,这一步机械加工与原始铸造圆心造成客观偏移,使退刀槽部分最终壁厚偏薄,这一项目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也是小壳体零件中易超差部位,难点所在。

 

3 零件超差的原因分析

由于零件结构复杂特殊,铸件毛料在成形后热处理释放应力过程中变形机率极大,随之自然变形,其中两项变形为主要影响因素。

毛料图如下:

其一是首道工序基准b面与ф14圆柱面不垂直,定位面不准确,直接导致加工从开始就脱离原始中心线,其后的多道工序再传递加积累定位误差,致使最后一个工序机加中心与毛料原始中心越偏越远,而机械加工m14同时在原中心钻通孔,在没有余量的ф12小圆柱段的壁厚差最为明显,薄处超出极限者因此而报废。同时定位不准的毛料,划线检查余量的结果也不可靠,垂直度需限制大0.3mm以内。

 

其二的变形情况是如图所示,毛料螺纹圆柱中心直接变形偏离原始中心线,这类毛料由于退刀槽外无余量,中心偏离超过0.5mm以上者就没有挽救的希望了。

另外,原机械加工的方法为直接领料按工艺规程加工,而由于零件结构复杂,前几个工序加工中并不能反映出最后工序(加工螺纹柱和内孔工序)的可能结果,而偏偏这最后工序还必须得其它部位加工完才得到定位面,才可实施加工。这样,前面的大部分工序一切正常,以至最后的半成品就不得不半途成废品,因为带有机加表面的半成品不能再进行毛料校正了,因而失去了挽救的机会,这个结果让人感到婉惜,无奈,大家决心一定要把废品率降下来。

 

3 针对影响因素而采取的改进措施增加加工余量经与设计协调,允许将非加工表面的退刀槽加一些余量,然后机械加工,因为形状复杂,是方形与圆柱形相接,所以要求加工余量限制在1至1.5mm左右才可。这样才能 挽救偏移不超过1mm的零件。

 

增加提前划线工序

根据该零件的具体情况,力求降低废品率,采取提前预防措施,我厂和铸造厂共同商定,毛料在出厂前在铸造厂先按我机加厂要求划线筛选,觉得有把握的毛料发出来,由于毛料厂划线条件有限,我们机械加工工节中也增加划线检查余量的工序,现采用领料后逐个毛料划线法,首先检查定位面,垂直度限制在0.35以内,超范围的毛料返修至定位面符合要求。然后再次回来划线检查中心偏移量,在单面1mm以内者留下加工。中心偏移量大于1mm的毛料在机加前再退回毛料厂,给他校正机会,予以挽救,尽可能的降低超差机率。

 

调整机械加工工艺尺寸

在加工第二道工序时,针对划线时发现的圆柱中心偏离方向统一性,在公差范围内调整两个避免公差积累的工艺尺寸,将4±0.15调整为3.85~4,将7±0.61调整为7.3~7.61,就避免了安装误差和毛料变形对零件尺寸的影响,因此零件的各项要求均可以得到有效保证。

 

调整后的尺寸如下:

应用措施后取得的成果

接下来的8个月左右 ,我厂先后领取了5个批次的小壳体毛料,虽然件号不都相同,但结构相同,我们均采用了上述方法,并作了细致的跟产记录,并制表如下:

以上五批毛料加工的平均合格率为88.3%。

结语

通过以上113件毛料的加工跟产记录看出,改进后的合格率由原30%提高到88.3%,该零件在加工中产生的壁厚不均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说明此工艺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2

关键词:实验;可见度;清楚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88-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31

化W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生命线,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材的逻辑组成部分。在化学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基础自然科学过程中,化学科学上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无一例外地要经过化学实验这个环节,实验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先对化学的科学现象获得清晰的认知,再通过分析、探究、归纳等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现象本质,从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完全符合问题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然而完全按照课本的实验操作未必能够让学生看到预期的现象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对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下面我就从新教材高中化学(苏教版)《化学1》的实验入手,谈谈提高实验可见度对开展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 平板电脑或手机镜像辅助,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很多情况下,部分演示实验往往只有前排的学生能够看见实验现象。以往为了弥补不足,教师经常在教室巡回走一圈以便让学生观察,这往往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现在可以借助于实物投影来增强可见性,来提高实验的直观性。可是实物投影仪清晰度有限、角度也有限,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不妨借助于平板电脑或手机通过AirServer Connect软件与投影仪联通来实现。AirServer Connect 软件支持将安卓设备的内容同时镜像至PC(电脑)设备,高清画质,扫码即可镜像。

通过AirServer 软件可以将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搬到电脑上,共同分享手机或平板电脑移动操作设备屏幕的软件。步骤1:在手机上或平板电脑上先安装AirServer Connect;在讲台的电脑上安装AirServer软件。步骤2:开启讲台上的电脑并用VGA线连接到投影设备。步骤3:把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和你讲台上的电脑处在同一个wifi内。步骤4:连接wifi,当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显示可用的设备列表,选择你的电脑,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所呈现的屏幕就会立即呈现在电脑上,从而清晰地投影到屏幕上。此时你就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摄像头360度无死角,全方位扫描实验现象了,投影的清晰度就显著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案例1:钠与水的反应

钠投入水槽的水中,浮在水面上,变成银白色光亮的小球,小球在水面上迅速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声音,直至小球消失。若水中预先滴加了酚酞,则溶液变红。

分析与思考:银白色的钠浮在水面上,学生不能清楚地观察到现象,更不可能观察到钠熔成了球状。而将水槽放到讲台上,用手机从上方进行摄像,现象就非常清楚,球状的钠在四处游动,钠游动时出现的红色路径也清晰地展示出来,就如学生自己站在桌子边上直接观察一样,这样达到的效果跟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效果几乎等同了。

案例2:容量瓶的定容操作

实验过程要求缓缓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分析与思考:容量瓶的细颈和刻度线本身很难观察,若使用实物投影仪从上投影到下,就不可能看见容量瓶的刻度线和液面。此时若利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的摄像头对焦角度从侧面进行录像投影,再通过软件连接到投影仪,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楚观察到刻度线和液面的位置,而且能够直观认识凹液面。这对学生掌握容量瓶操作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

二、 改进与创新实验,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有些情况下,部分演示实验往往不能观察到明显具体的实验现象。比如气体的溶解,反应中伴随的热量变化等等。此时若改进与创新一些实验装置或实验试剂及操作,就会有明显直观的呈现,学生观察到了直观的实验现象,那么探究该现象下的知识点,理解该现象下的知识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

案例1:氯气的溶解度实验

书本实验用100mL的针筒抽取80mL氯气气体,然后抽取20mL水,用橡皮塞堵住针头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

分析与思考:氯气毕竟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而且针筒的摩擦作用力会导致活塞的移动变得不明显。若我们改用小的矿泉水瓶进行实验,效果就非常明显。具体操作如下:在空的矿泉水瓶中预先充入氯气,旋紧塑料瓶盖。针筒预先吸入少量的水,将针头针尖塑料瓶盖内,推动活塞将水注入矿泉水瓶内,此时我们就能观察到矿泉水瓶好像被压扁的样子,同时伴有咔咔的声音。这样的实验现象直观且有动感的声音,绝对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探究。且该实验还可以用针筒抽取出溶解形成的产物――氯水,作为后续性质探究的实验试剂,该密闭性操作完全防止了氯气所导致的污染。

案例2:钠在氧气中燃烧

书本实验是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分析与思考: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的现象明显,石棉网上留下黑色的斑点,往往观察不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的产物。为什么观察不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呢?其实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酒精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透过石棉网与钠接触发生反应置换出碳单质。所以实验改进的关键是隔绝二氧化碳与钠的接触,我们可以改用硬质玻璃管进行同样的实验,钠在硬质玻璃管中燃烧,钠燃烧后留下一小堆淡黄色的固体,像一小朵盛开的花儿一样,形状非常漂亮,而且硬质玻璃管本身是透明的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

案例3:钠与水反应产生热量的探究

书中原来实验是钠投入水槽的水中,浮在水面上,熔成银白色光亮的小球。我们通过熔化成球状的熔化的现象来解释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是若把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则现象会更直观。

分析与思考:钠投入到盛有较浓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钠反应相对更剧烈,产生的氢气聚集在试管内,反应产生的热量聚集后会导致氢气燃烧,同时也会导致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该实验的改进,综合了钠先与水反应,钠不能直接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的知识点,同时生成的黑色氧化铜使现象更直观,更能说明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三、 通过对比实验,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对比实验是常见的实验教学策略,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从相似性和差异性出发,探究各种因素与关系,引导学生对实验本质的理解,这样实验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完整体现出来。

案例1: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剧烈程度对比

必修一教材上只是简单列举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都会反应,表格中就直接列出结论,反应更剧烈的是碳酸氢钠,反之则是碳酸钠。

分析与思考:如何证明反应剧烈程度的强弱呢?若只是通过观察试管中气泡的剧烈程度很难分出强弱,毕竟两个反应都非常剧烈,都立即产生大量的气体,肉眼根本不能区分。若在A、B两个不同颜色的气球中分别装入等质量(天平称量)的 Na2CO3和NaHCO3,标记对应物质为Na2CO3和NaHCO3。试管中预先加入足量的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再将两个不同颜色的气球套在试管口上,最后两个不同颜色的气球中的物质同时倒入试管中,就可以观察到装有碳酸氢钠的气球起初鼓胀快,最终装有碳酸氢钠的气球更大。通过观察这个明显的实验现象,学生就自然地会思考为什么装有碳酸氢钠的气球起初鼓胀快?通过教师的解释,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该知识点,就顺利地解决了碳酸钠与酸分步反应机理的这一知识难点。那么为什么最终装有碳酸氢钠的气球更大呢?这又是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的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的知识点的掌握,这真是一举多得。这种带有“问题”驱动的探究性实验,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 铁的钝化生成氧化膜的验证

书本明确说明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分析与思考: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若让学生观察表面现象,即使是前后对比也不可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那么怎么来证明钝化确实生成了氧化物保护膜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观察到“理论上”的实验现象呢?我们不防增加一个铁与硫酸铜置换反应的对比实验。取一根铁丝剪成大小长度基本一致的两段,取其中的一段先插入事先装有浓硫酸的试管中浸泡1-3分钟,取出,蒸馏水淋洗后用滤纸吸干。将该段铁丝与另一段未作处理的铁丝同时直接插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对比两段铁丝,我们可以观察到未作任何处理的铁丝表面吸附有一层红色的铜,而经过浓硫酸浸泡处理过的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这组实验现象差异的对比,引导W生从差异性结果出发探究原因,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钝化的存在,生成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能阻止后继反应的进行。经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钝化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且生成的氧化膜确实有保护内部不再继续反应的作用,这完全有助于巩固书本上钝化的定义。

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把实验的目的和作用体现出来,就得让演示实验现象清楚地呈现给学生。只有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提高了,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问题的生成。只有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提高了,才能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探究情境,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提供辅证,从而发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 潘宁.做学生看得见的化学实验[J].化学教与学,2014(7):88

篇3

文章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8年来的情况,对如何确保建筑符合并满足医学实验环境要求以及医院科研基地建筑设计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

科研基地 风系统 给排水 配电系统

一、科技园科研基地概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园位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离医院本部5公里,占地近100亩。在近30000m2的科研实验基地中,涵盖全院各临床科室的20余间研究室、50余个实验技术平台,近600人在园区从事科研实验工作,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100余人。科技园现有3组中央空调系统、两座配电房、两条独立的消防、安防监控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医学研究实验的精密性、复杂性、专业性和前沿性,决定了实验室内部高配置的环境条件,也决定了相关建筑设备独有的特点——

首先,实验室空间有限,大量贵重设备挤放一起,设备的安全问题应特别关注。还有一些不同功率、不同类型的辅助设备,其重要性和安全等级也差别较大,如超低温冰箱、高压灭菌锅、振荡器、离心机和孵化箱等用电设备,故其用电等级和类型相比一般建筑要复杂。

其次,由于生物医学研究实验的独特性,废气、废水的排放都有较高的要求,如酸碱溶液等化学物品之间反应产生的气体和各种不同的生物制剂散发的气体等,均要重点关注。

二、科研基地建筑应满足的主要功能

一般建筑的功能,包括良好的通风,合适的温度,水、电、实验气体的正常供应;

良好的办公环境,如通畅的网络通讯、适宜的温湿度、良好的空气质量;

良好的实验环境,高度洁净的空气、严格的温湿度、冷热的极端环境;

良好的饲养空间,进行小鼠、兔、猪、羊、狗、猴等各种实验动物的饲养;

标准的动物手术室、动物检疫及术后观察室等。

三、科研基地大楼投入使用后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空气品质

在医学研究实验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实验动物、化学药品和其他实验药物产生大量废气,形成不洁净空气甚至有毒气体聚集在实验室内,严重影响医学实验人员的工作状态,甚至可能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在整个科研大楼中,在初期缺少排气系统,空调系统主系统为水系统,空调末端为内循环送风的风机盘管,实验室内缺少新空气进入,室内空气品质难以保证。

(二)漏水

物业维修中,漏水总是难以避免的。漏水的来源有3方面:实验室内部水槽管道堵塞,水浸入实验室内;夹层空调冷凝水排放管道堵住或因空调系统循环水连接软管被腐蚀而发生泄漏;上一层实验室地面积水通过管道孔渗透滴到下层,或因上层排水管道被酸碱腐蚀等原因而发生漏水。

由于实验室空间的限制,实验室内昂贵设备摆放的密度较大。当漏水事件发生时,难以保证实验设备不沾水,致使设备的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特别是从上向下滴的水,其后果也难以预料。如设备损坏,可能造成的生物泄漏等,其损失和后果无法估量。

(三)设备

实验室投入使用后,随着研究实验工作的展开,各种设备的投入使用,配电箱预留位置逐渐不足。且因建设初期未考虑到备用电源的重要性(如:标本及生物制剂存放的低温冰箱、CT机、小动物饲养净化间的风系统等),所以导致用电类型也难以满足部分大功率设备的用电需求。

部分实验设备功率高,体积大,运输搬运困难,普通客运电梯无法满足设备的运输要求;实验室房间门洞面积也相对较小,大型设备进入房间困难,部分设备进入室内须拆除门框。

(四)安全间距

建设初期未考虑建设实验气体二次配送库房、危废物品暂存间(实验废液、动物尸体等)、生活废物暂存间与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安全间距等医院科研基地专业方面的问题。

四、科研基地大楼改造的原则和措施

(一)改造应遵守的原则

严格遵守相关建筑设计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改造实施的前提应是不影响医学科研实验的进行;

改造过程中不能制造产生新的问题;

改造后设备系统能尽快投入使用;

改造实施应不影响其他实验室的正常使用及消防安全。

(二)改造的具体措施

面对室内废气难以排放的局面,在已经运行使用的建筑上,因为不能对科研实验工作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主要以增加废气排气管网,提升排气效率为主,形成整体的排气系统,保证废气排放及过滤处理。

楼层实验废水排放系统管道难以整体更换,只能在检查发现管道腐蚀后(原管道为PVC材质)进行管件的更换,更换的管件必须保证耐腐蚀(现逐步更换为耐腐蚀的ABS材质管件)。面对管道堵塞,主要以疏通为主,确实难以疏通,再更换管道。楼层之间的漏水,则多用堵漏剂填堵管道周围的空隙,防止上下层的浸透。

大量新增的用电设备面对满载的配电箱,只能进行增加安装电源配电箱。现在基本每个楼层都增加了一个新增电源配电柜,每个科室增加数个电源配电箱。保证楼层新增设备的用电,并对将来可能增加的用电设备留出一定负荷。

五、医院科研基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面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进行系统上大的更换已经较为困难。华西医院建设科研基地时,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可供借鉴,科研大楼投入使用后才逐渐发现一些设计建设中存在的缺陷或瑕疵问题。运行过程中除了在维修方面的大量耗费外,面对意外事件发生时设备安全也难以保证。因此,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医院科研基地建筑设计和建设中应特别注重以下问题:

(一)水系统管道集中到管道井

水系统设计建设时,管道穿过楼层时应保证上层漏水不能浸入下层,将管道集中到管道井为最佳,尽量保证建筑内部楼层之间无孔洞。排水管道用材应该是耐腐蚀管件,弯头用45°角,口径可稍大(支管应>50)。

(二)空调系统尽量使用风系统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有条件的应尽量使用风系统,防止因水系统漏水导致重要设备损坏。

(三)自动灭火系统避免使用水喷淋式

消防系统的自动灭火系统有条件的应避免使用水喷淋式,以减少实验设备的损失,降低生物制剂、标本随水流扩散引发生物安全事件。灭火剂多考虑较少二次危害并对设备威胁较小的物质。

(四)配电系统设置较大的功率余量

配电系统设计时,功率剩余量应较富裕(根据目前科研基地的用电统计,设计负荷应大于0.1KW/m2建筑面积。因部分实验的需要,房间中部的顶部也应设置4~6个电源插座,以供实验平台上的小功率设备使用,如:电子显微镜、台式离心机、旋涡混匀器、脱色摇床等。在分类时,除了一般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外(动力系统每组电源插座应在4个以内,单个电源插座负载应在1.5KW左右,插座间距在2m左右),还应对部分特殊用电设备如低温冰箱、计算机、实验废气排放设备等进行独立的系统供电,对用电稳定要求高、要求不能断电的设备也需要专业的系统保障,如大功率电池、发电机应急切换和多电源供电等。

(五)排风系统的设计应尽量细化

除楼梯、走廊要求有排风系统外,实验室等地方也应适当考虑排风的需要。在房间的空调上,可以考虑从地面供风,从屋顶排风的可行性,尽量避免循环送风系统的使用,新风系统更加适合。

(六)配置完备的电梯系统

电梯系统应客运和货运电梯齐全,房间门洞能满足使用要求(目前房间门洞面积为:120cm×200cm,实际运输中认为需要:140cm×240cm)。

(七)污物系统应建设危废物品暂存间

危废物品暂存间主要包括实验废液、动物尸体等,并考虑生活废物暂存间与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安全间距。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建设科研基地时,对于常见性问题应反复考虑,循证设计。以医院科研基地的安全、高效为主要建设目标,注重研究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各种设备安全等。建设之初,科研基地建筑的各个子系统设计都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送排风、给排水和供配电等都应满足科研实验的特殊需求,以保证科研实验正常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建筑设备的原因对科研实验造成不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4

研究目标求实,就是课题研究要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求课堂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1.深入调查研究

为了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改革要求与教学现状的差距,摸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获得领导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学校领导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深入课堂听课,对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普看”。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听中思考,答中接受。学生几乎没有多少自主活动、自主思考的空间,教师的主导地位处于绝对的强势,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位置,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释放。找到了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问题是“以教为中心”“教而获知”“以学为本”的课堂文化缺失。由此可见,转变教学方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这促使我们确定将课堂教学的变革定位在文化层面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学起来,形成真正能够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文化。

2.获得教师认同

我们组织教师以听课小结的方式,将上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向教师作了汇报,并以“以学为本的课堂文化是否缺失”为题,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经过多种方式的引领,基本上都看到了先进理念与传统教学的落差,最后初步达成了共识。有的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有的认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的认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落脚点是为了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有些教师表示,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教学生学”“学而获知”。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提出了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主体目标是:坚持以学为本,营造自主、和谐、快欢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生态”课堂、“学本”课堂、“有效”课堂文化,追求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实现课堂文化优质化。

二、研究形式务实,实现课题研究全员化

研究形式务实,就是课题研究要讲求实际,不尚浮华,扎根在教师之中,扎根在实践之中。因而,研究方式提倡行动研究,对一线教师切实可行;课题选定倡导来源于实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踫到的真问题、真困惑,做到问题课题化。

教师是构建课堂文化的主力军。研究目标的达成,要靠教师的价值认同和努力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需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改革课堂教学的抓手,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尽管我校是省科研先进单位,有搞科研的光荣传统,然而,仍有教师认为工作忙,没时间做。新教师又感到不会做,怕做不好。我们针对这种心态,请专家以“怎样做小课题研究”为题来校讲座,既讲授科研方法,又做思想发动,强化“向科研要质量”的思想观念。同时,学校的书记、校长以领跑者的姿态,带头选定研究课题,带头拟定研究计划,走在课题研究的前列,激发教师科研热情,调动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终于出现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可喜局面,实现了课题研究全员化。

我校课题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1.教师个人课题

教师个人课题(又称为小课题),就是教师个人从解决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选定微观性、应用性问题进行自我研究的课题。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搭车”研究的泡沫现象。由于课题是从教学中来的,教师自主选定的,适应教师教学实践的需要。加之题目小,涉及面小,内容单纯,目标集中,易把握,易操作,见效快,周期短,深受教师青睐。同时,个人课题的研究计划不那么繁复,比较简略。项目有课题名称、研究人、开题时间、结题时间、课题由来、研究目标、行动要点、成果形式等八项。由于简便,受到教师欢迎,63位教师都拟定了个人课题行动研究计划,其中关于课堂教学研究的占85.7%,聚焦课堂。

2.学校攻关课题

学校攻关课题,就是学校领导带领,组织有关教师就学校内涵式发展中某一重大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研究的课题。我校的攻关课题是“精读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行动研究”。研究的具体目标是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在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培养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质量的同时,试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课堂教学模式由目标导向、自学自练、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当堂训练、反思小结六个环节组成。课题组于2011年秋成立,教师自愿报名参与研究,由四位中、高年级的教师组成。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并设立双主持人。学校的校长为行政主持人,聘请的专家为学术主持人。有学校校长带领,不仅能得到具体的指导,还能获得相关的支持;有专业人员引领,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度大。为优化研究过程,提高研究实效,课题组制订了缜密的研究方案。每周三集中四个课时或听“研究课”,评课研讨;或学习理论,反思交流。现已举行公开研究课12次,集体研讨29次。教师说他们是“小语转型的先行者”。

三、研究措施落实,坚持自主研究经常化

研究措施落实,就是课题行动研究计划中的“行动要点”要真行动,真研究,条条落到实处,项项得到实现。不纸上谈兵,装潢门面,坚持自主研究经常化。

1.落实管理责任

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强调自主学习、自觉反思、自我研究,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由于教师工作繁忙,研究不是忘掉了,就是挤掉了,研究往往停留在方案层面,出现“有课题没研究,有计划没落实”的现象。因而,要强化管理,落实管理责任。

为了强化管理,抓实研究过程,我们不仅制定了有关研究制度,规范课题研究,而且重视发挥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的组织职能。领导小组中的七位学校领导,在原行政分工相对应的基础上,明确课题研究管理分工与职责,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究例会。强调抓好分管的课题研究是领导者分内的事,是常规性工作,要做实做到位。为落实管理责任,他们结合日常教学领导工作,经常随机找有关教师或询问、或检查课题研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如,攻关课题组,一年多来进行了29次集体研讨活动,校长就参加了25次,给支持,给点拨。研究者感到课题研究有人问,有人帮,有督促,有温暖,焕发出了研究的热情,促使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经常化。

2.营造科研氛围

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把学习、行动、观察、反思贯穿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循环往复,使整个研究的操作始终处于有效的运行之中。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需要教师具有持久的动力和毅力。

为避免开题结题热热闹闹,研究实施冷冷清清的情况发生,引领教师落实研究措施,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请省市教科所的专家来校参与课题评审,举行专题讲座,与教师对话,引领教师把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源,举办第20届以体现学校课题研究主体目标为内容的“百花杯”教学竞赛。要求教师不仅积极参赛,还要主动参与听课、评课。36节赛课的展示交流和专家的点评以及隆重的颁奖,激发了教师“我要研究”的热情与动力。培养、发现科研先进典型,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宣传他们热心课题研究的事迹,带领教师在课题研究上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开展“反思笔记”评选活动,十多年来从没有间断过。对“反思笔记”量多质优的教师给予奖励,促使教师以记促思,以思促研,持续地反思研究。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引导作用,主动提供信息、提供资料,热情为教师答疑解难,启发教师从科研中获得智慧与力量。这些科研活动营造出了浓浓的科研氛围。教师耳濡目染,逐渐把科研当成“正事”,鼓起了落实研究措施的劲头。

四、研究成果真实,提倡表现形式多元化

研究成果真实,就是成果是实际存在的、符合客观事实的,体现了课堂文化优质化的内涵。

1.改进结题策略

研究成果评价是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成果的评价上,强调实践价值,以能否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能否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研究成果的根本标准。教师的课题研究,什么时候实现了“三能”,就什么时候申报结题。这样既可按预定时间结题,也可提前或延后结题,重在实际进展,十分灵活。对个人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鉴定,本着既讲求研究的质量,又调动群众研究的热情的原则,只要研究者在某一点做法上实际管用、学有效果、是真成果,就视为合格,就可结题。反之,成果是虚假的,就不予结题或延期结题。

撰写论文是课题研究重要的成果形式,研究者也应善于从理论层面梳理,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然而,在个人课题具有全员性的现实面前,每项研究成果都要求写论文就有些苛求了,不仅会出现拼凑抄袭应付结题的不良现象,还会使研究高不可攀,挫伤群众研究的积极性。因此,在成果形式上,为了有利于课题研究大众化和常态化,我们不一味追求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提倡成果形式多元化。可以是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教学随笔、反思笔记、经验总结、教学展示、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等。

2.注重推广深化

篇5

二、体检内容

1、研究生复试体检:

体检科室

体检内容

备注

收费

内科

双肺、心脏听诊、扪及肝脾、血压、脉搏

76元/人

外科

四肢、关节、脊柱、甲状腺、泌尿生殖器

放射科

胸部X光检查

心电图室

心率、电轴、ST段、T波

化验室

肝功能、乙肝5项、肾功能

空腹,体检前晚清淡饮食,勿吃过腻、高蛋白饮食,避免大量饮酒

2、研究生新生入学体检:

体检科室

体检内容

备注

收费

放射科

胸部X光检查

42元/人

检验科

肝功能、乙肝5项

空腹,体检前晚清淡饮食,勿吃过腻、高蛋白饮食,避免大量饮酒

三、体检要求

(一)患有下列疾病者,不予录取(或入学):

1、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

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

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

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5、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结核病。下列情况除外:

(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3)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二)其他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四、体检流程

1、学生到校医院体检中心领取“研究生体检表”,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贴本人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校医院核对照片后盖“电子科技大学医院体检中心”验像章。

2、学生到门诊收费处缴费。

3、学生到各科室体检,完成以上所有体检内容,可自行选择体检顺序。

4、体检完成后,学生自行保管体检表。上午体检的学生请下午4:00后到化验室领取报告单(下午体检的第二天领取)。

5、学生本人携带体检表、报告单到体检中心,负责医师出具体检结论并盖“体检合格章”(体检不合格的只出具体检结论不盖章)。

6、学生本人将体检表交学院研究生科(博士报名交研招办)。

篇6

关键词:高校 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室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传授体育保健康复的相关技能,探讨运动中各种生理现象及生理变化不同水平的机制,掌握与运动相关的若干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资源配置,忽视资源共享

在运动人体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以往学科分离、各自为政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运动实践的要求,长期延续的结果必然使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与实践面临重大、复杂的障碍。同时,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条件、研究成果、经费水平、建设规模,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即便是在学术传统和基础积累方面,也显得十分薄弱。因此,需要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来加强专业高效的实验平台建设。

(二)组织机构之间相互独立

在目前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组织结构中,往往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又单独设置不同的实验分支机构。这些机构或分支都不可避免的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强调自身的完整性,而对其他分支的建设情况却较少关注。这就使得实验室的整体建设中资源重复配置严重,实验设备难以得到及时的补充和充分的利用,极大地限制了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教学和管理方式落后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长期以来都存在动手能力差的弊病,这主要是学校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实验”思想的束缚,致使实验教学被置于尴尬的境地。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必须通过“教师讲解 + 学生动手方能实现,封闭的教学模式必将使学与用脱节、知与行不一”。此外,这种落后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使学科之间、师生之间、理论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之间难以相互沟通和融合,对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当前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思考

(一)加强实验室的特色建设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是隶属于体育系的基础实验室,它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解决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身体机能、能量代谢以及运动损伤等问题。随着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实施,它不仅承担着完成实验教学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健身活动过程中的身体检测和健身指导等功能。

(二)加强交叉学科建设

在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所拥有的仪器设备“大而全、多而贵”,这些资源不但能够应用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课程中,在其他学科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利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室资源在学科-学科之间的共享力度,使实验室的外延得到体现,在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

(三)加强实验室的社会功效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特色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已不仅仅使学生受益,对于指导大众健康与健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血压、心电图、尿成分、血糖等项目的检测与分析,评定身体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身体体质测评、健康监督、健身等生理学问题咨询,同时根据他们各自的身体状况,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特殊人群,提供有针对性地锻炼方案,即运动处方,全面指导大众健身,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除具有指导大众健身的功效外,对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定运动员心肺功能、运动前后的血乳酸浓度变化及尿蛋白的检测,可以评定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从而判断运动员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可以制定有效的训练处方,另一方面也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测试标准。

(四)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

实验室开放是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基础,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着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在原有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对学生有吸引力,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验,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实验内容、时间和条件等方面都有保证的情况下,面向广大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五)加强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人才培养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在配备专职实验人员,新转入教师时,必须经过一年的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参加学术研讨、考察学习,并主持、参与高水平研究项目,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克服浮躁心理,端正学风,勤奋治学,强化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

目前,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保证教学的同时,加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以开放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全面提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段立军.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 )

[2]王 红.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11)

[3]陈 华.略谈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体育科学研究,2006, 6

篇7

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留学教育成为各国扩大教育市场和全球影响力的推助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际影响力及对外交流的日益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深造,其中包括很多医学留学生,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模式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医学生教育,尚处于初级探索与实践阶段。医学高等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包括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两者相辅相成。基础医学学习阶段以教师讲解为主,留学生只要能够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并与授课教师交流无障碍就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临床实习阶段不仅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增加,而且要求医学留学生直接和患者交流,采集病史,检查病人,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步骤。由于留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与国内学生有很大不同,而且应用汉语进行交流有困难,尽管在中国经过了四年的学习才进入到临床实习阶段,但大部分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不能直接进行沟通。而临床实习阶段又是塑造临床医生的基本过程,是一个临床医生的道德品格、工作作风、思维模式的初步建立的阶段,因此临床实习的教学过程非常重要。为了使留学生学到更多的临床知识,认真分析和总结了眼科临床实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眼科学的特点,希冀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留学生的教学模式,现总结如下。

1眼科临床实习中医学留学生面临的问题

1.1言语沟通不畅目前在我院实习的留学生多来自非英语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虽然英语是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并且这些学生从小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但大部分学生的发音带有地方口音,语音相对不够规范,而且这些学生汉语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大多比较差;另一方面,我院现阶段无法要求临床上所有医务工作者无障碍听、说英语,并和留学生顺畅沟通;我院的患者大部分不能用英语和留学生进行交流,加之患者对留学生的种种顾虑,使得留学生无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和独立采集病史,这些因素构成了留学生临床实习中最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实习质量。

1.2个体素质差异由于地域的不同,留学生在社会背景、教育模式等方面与中国学生有很多差异,大多学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深受该文化背景影响。而且留学生本身素质也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态度散漫、工作积极性差、不能严格约束自己。临床实习阶段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席,不穿白服等,这些对留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1.3操作机会受限临床实习阶段主要提供学生和患者直接交流的机会和实际操作的训练,由于留学生语音交流困难,而且患者本身对留学生有抵触,也不愿接受留学生的检查,使他们无法融入到真正的临床工作中,让留学生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临床实习缺乏热情,临床实习质量大打折扣。1.4临床实习体制不完善因为我国医学留学生的培养起步比较晚,临床实习又是培养医学留学生成为一名医生的起步阶段,而现今缺乏完善的培养计划,都是按照中国医学生的标准执行,而留学生的自身特点又使得其临床实习工作无法和中国学生采用同一模式。如何建立一套适合留学生自身特点的临床实习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2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方法

2.1加强教师和中国医学生的语言培训英语是目前国际交流的平台和工具,每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学好英语,主动用英语交流。为了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的质量,医院必须高度重视,树立全院参与,全院育人的意识。说好医学英语不仅仅是个别教师自身的事情,也是衡量学校医学留学生教育师资力量的标准。带教教师目前在口语表达和专业英语上还存在很大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语言不够口语化,很难精确、深入地讲解问题,师生交流不畅通。因此,带教教师要自觉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英语学习,提高听、说、读、写水平,平时注重与外教和留学生的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英语的口语能力。医院方面,要加强针对各级医生和护士的英语培训,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留学生教学梯队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针对留学生教学的教学法研究及讨论,精心备课,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集体讨论[1]。我国的医学生,本身已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只是缺少口语交流和练习,应该鼓励他们多和留学生交流,这样既可以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技巧,又能够化解留学生对临床工作环境的陌生感,有助于他们尽快融入所在的临床工作团队。

2.2引导并激发医学留学生学习中国语言的重要性和热情对于留学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特别是那些非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尽管英语普及率很高,但是外国的医学留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之前,必须能够流利地用该国母语与当地人交流,这是临床工作的必要条件。在中国,为了给留学生更快适应环境的条件,积极提高英语水平,但是交流是双向的,医学留学生来到中国,他们不仅是学习医学知识,他们也需要了解中国文化、风土人情,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对于汉语教学应该提高重视程度。首先,让留学生认识到学习当地母语(汉语)的重要性,不管愿意或不愿意,在临床实习中他们面对的患者大部分是讲汉语的,不能掌握基本的汉语口语交流能力,面对患者时将会非常尴尬,不能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临床实习将无从开始,而医学是实践科学,必需和患者面对面。目前,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以英语教学为主,留学生单独上课,他们是独立的小团体,学习汉语的机会很少。因此,改变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开展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教学方式,即学习了专业知识,又逐步提高了汉语水平。例如,在多媒体教学中,幻灯片的制作可以采用中英文双语注解,中文尽可能用易懂的、口语话的短句来解释。外国留学生自我表现欲比中国学生强,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主动和学生沟通,鼓励他们用汉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来自于生活,要创造机会,鼓励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交流,让他们体会到融入中国社会的乐趣。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的留学生群体仍是一群孤立的团体,身在中国,却很少能够了解中国。学校应该有计划的为留学生开设多种形式的、活泼轻松的中国文化课程、讲座等,不止是医学专业知识,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营造校园文化,增加中外学生的协作和交流机会。开设专门针对临床实习的汉语课程,而且应该是必修课,达标后才能参加实习。只有采取诱导加强行要求的措施,才能真正提高留学生的平均汉语水平,进入临床实习后才能较快熟悉和适应临床工作,真正学到临床知识,掌握临床技能。

2.3独特性与规范化眼科临床实习特色眼科属于微创外科,眼球虽小,但解剖复杂,且与大脑通过视神经直接相连。眼科医生需要熟练使用裂隙灯、眼底镜,这是眼科医生进行诊疗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讲,不仅要熟练掌握眼球的内部结构及功能,还要熟练操作这些设备。带教教师要亲自带教操作,指导练习,科室里也有提供足够的设备供学生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机会练习,这样他们在检查患者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减少由于操作不熟练,患者不满意而发生冲突。

篇8

我的实习生活是难忘的。它让我经历了酸甜苦辣,体验了真正的痛苦和快乐,它是付出就会收获的真实写照。让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让我真真正正的迈向了成熟的轨道。

最让我感到难忘的是实习的最初阶段,因为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对医学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从而对医院、对外面世界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期待着能够展翅飞翔。我相信自己,可以渐渐的迈向成功。

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新的考验,情不自禁的紧张和害怕。但还是在检验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门诊化验室实习,看着老师们的操作是那么熟练,敏捷与轻松,我相信自己也能行,因为在学校的时候练习过多次。在老师的要求下,我试着操作了一下最基本的末梢采血,结果不近人意。我安慰自己错误是常有的,因而心安理得。然而数天以来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末梢采血总是因为胆怯,采浅了而导致要给别人多采一针,采血量也不准确,在报告结果方面也总是与老师们存在差异等等。自以为是的我把一切想的太简单,医院的实际工作与学校的实验无法相比,这里的一切都需要绝对的严谨认真。多次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将我的自信彻底挫败,心力交瘁,没有人体会到我当时的感受,无助和失望…渐渐的让我想到了放弃。是的!我之所以这么想,不仅是因为实习,更因为社会中人才竞争的激烈!对于现在中专的我,我没有任何信心,要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实属不易,需要优越的能力和人际关系!

突然想到老师一直对我的信赖,亲人们的支持与期待,即使一直痛骂自己,还是于事无补。责任只能由自己承担,无法推卸。我不能继续编写借口来蒙蔽他人,更无法欺骗自己。不得不重新抬起头继续努力奋斗。为了让自己有所进展,我将采血针带回家模拟练习操作要领,动作要快要准,力量都集中在手腕上,还经常打电话给我的同学和老师们请教和经验交流,他们的鼓励和安慰,指导渐渐的让我恢复了以往的信心,实习老师也借了相关的书籍给我。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星期以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一直压抑的心情终于释放。

付出总会有收获,在以后的实习里,我更加努力。不将私人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以严谨的态度迎接实习的每一天。尽管学途不是一帆风顺,但每一次的教训都让我更上一层楼。在实习的空余时间,我会经常看一些相关检验仪器的资料等等。我希望未来也将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

篇9

一、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科研意识浅薄

教育科研意识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前提。调查发现,在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认识上,有25.7%的幼儿教师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还有31.9%的只是觉得比较必要”。访谈得知,部分幼儿教师觉得教育科研离自己很远,不是自己要做的事,他们只要管好孩子,按部就班完成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在对科研的主要目的”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48.2%的人选择得考核、评职称或完成工作任务”,而且有幼儿教师反映,评职称要也是最近几年的事,以前评定职称不用,有获奖的就行了。可见,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动机、兴趣、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不是很成熟,也很少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二)教育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教育科研知识是指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据调查,只有占总数的11%的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迪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方面课程,占总数32.2%的幼儿教师参加过教育科研方面培训或研讨活动,仅仅22.7%的幼儿教师了解科研课题设计的一般规范,32.4%的了解论文撰写的一般规范。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幼儿教师以为做科研就是写文章,根本不懂得教育科研是一个从选题、论证、立项、制定计划、调查研究或实验观察,到结论形成、报告撰写、,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幼儿教师撰写的论文也非常不规范,基本上没有注释、参考文献。同时也了解到,几乎没有幼儿教师会主动学习教育理论书籍,专门的教育科研书籍就更不用说了。

(三)教育科研能力普遍较弱

教育科研能力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揭示其普遍规律的一种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核心。

首先,从幼儿教师对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以及对教育科研的难度认可来看,幼儿教师普遍觉得做教育科研难度非常大占到总数的(71.8%),认为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弱(占到总数的75.2%),只有极少数的觉得没有难度:仅1.7%或认为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非常好仅(2.5%)。其次,从幼儿教师通常查阅资料的途径和效果看,很多幼儿教师查阅资料的手段单一,尤其是通过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比较先进的互联网获取资料的还很少(仅18.2°%),只有24.6%的通常能查到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再有,从幼儿教师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熟练程度来看,即使是学前教育科研中应用最多的“观察法,”非常熟练的也只有27.3%,其他比较常用的方法掌握的情况也不理想,非常熟练文献法”的只有14.1%,熟悉行动研究法”的只有8.7%,熟悉调查法”的只有9.7%。此外,从幼儿教师主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以及撰写论文的实践经历和效果来看,有过主持科研课题”经历的仅5%,有过“参与”经历的也只有26%,从来没有接触过科研课题的为69%;经常撰写论文的只有18%,从未写过的有31%,论文既获奖又被发表的仅1.6%。

二、影响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主要因素

(一)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摇篮一幼儿师范学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初中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弱比较窄。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幼儿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更是得不到保障,招收的尽是那些高中升学没有希望的学生,而且为保证生源数量幼儿师范学校也迫不得已取消了入学面试关、降低了文化成绩要求,把一些本应拒之门外的生源招了进来。这种生源决定了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相关分析发现,幼儿教师的课题研究经历、论文撰写习惯、科研能力和其学历都呈显着正相关(r=0.434、r=0.538、r=0.332),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以下层次(2004年占95.11%,普遍比较低,决定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会太高。

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证资历反映了社会对幼儿教师素养的整体要求,依据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认证方面的政策法规,对幼儿教师的认证起点只要求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相对偏低,加之很多地方操作不规范,不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在岗幼儿教师大有人在。此外,幼儿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但难以吸引高素养的从业人员,而且导致了许多优秀幼儿教师的流失。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现有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作为一种更高的自觉追求的教育科研不可能成为他们关心的重心。

(二)幼儿教师教育不重视教育科研训练

我国在1990年以前实练三级师范”,直接培养一线幼儿教师的任务主要落在幼儿师范学校身上,这些中等幼儿师范不太注重学生理论学科的学习,对学生也没有科研训练方面的要求。现在,国家将三级师范”转练二级师范”,原来的幼儿师范学校或独立升格为大专,或合并到师范大学,或与其他中等教育层次的学校合并升格为高职高专,由于没有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可以借鉴,学前教师教育很大程度上仍旧套用原来的做法。从教育部三次调整的三年制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看,幼儿师范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具体课程的设置上都没有把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如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根本就没有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幼儿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等课程,也没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和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虽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但不够严格和规范。

教育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及〈湖南省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湖南省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办法》等文件也没有对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提出具体实施办法。这导致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幼儿师资培训机构也不重视对在职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

(三)幼儿教师教育科研实践机会少

1983年以后,我国才把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纳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科研,从“六五”到“十五”期间,以幼儿园为单位的国家级立项课题一共只有15个,其中十五”立项课题13个,其他4个五年计划中只有2个。在立项的课题中,单位资助和自筹经费课题占多数,表明国家对幼儿教育科研一直不是非常重视。幼儿教育省级科研课题计划、立项、结题、审批制度的建立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以幼儿园为立项单位的也不多,以湖南省为例,十五”期间以幼儿园为单位的规划立项课题仅3个,且都是自筹经费课题。

同时,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群团组织起步较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自1979年11月成立以来,只在十五”期间先后立项了两批课题。省级幼儿教育研究会也起步晚,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幼儿教育研究会1979年成立后,组织举行或参与的论文评选活动只有3次,2006年才开始独立立项课题。总之可见,我国比较系统的幼儿教育科研网络建设是距今不到20年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所以对幼儿教师教育科研提出相应的要求比较晚,幼儿教师得到的教育科研锻炼机会很少,其科研水平和能力整体偏低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提高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建议

(一)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要加强对其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

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若不注重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必然会导致准幼儿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知识缺乏、科研能力偏低。为此,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应确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培养对教育科研有正确认识的准幼儿教师;设置结构合理的课程,立足于培养掌握一定教育科研专门知识的准幼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立足于培养具有初步教育科研能力、科研道德的准幼儿教师。

(二)幼儿园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努力促进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

从幼儿园来说,要在园长的带领下,树立以科研为龙头的科研兴园”意识,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创造条件,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与交流,积极开展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活动等。

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要努力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让更多的幼儿教师有机会进行教育科研,如在科研经费保障、各级科研课题立项、科研培训与科研课题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科研投入的力度,更好地保障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

(三)幼儿教师要注重通过自我教育提升教育科研素养

首先要不断进取,加强理论学习,认识到教育科研的现实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其次是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看法;此外,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自身开展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

篇10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游戏;主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一线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合作交流、表现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处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参与。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放飞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给学生一双探究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数学有魅力”。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教师要关注课堂信息,把握有利时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课堂中自由徜徉,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让游戏和精彩的问题走进学生的课堂

游戏是儿童特有的活动形式,把游戏引人课堂,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扩展思维、保持兴趣的目的,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课堂时间超过一半的时候,是学生感到疲倦的时候,这时引入一个游戏,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开火车、说儿歌、做课间韵律操等游戏方式,让学生的大脑得以休息,心情得以愉悦。例如,在教学文字应用题时我采用说儿歌的方式:“你拍一,我拍一,继续学习应用题。找条件,想问题,先分析,再计算,单位名称别忘记。这样既休息了大脑,又巩固了知识,”一节课即将结束时,也是学生最没有精神的时候,此时加入一个游戏,会再次激起学生们的热情,把气氛引入。这时我就进行“送信”“送礼物”等多种多样的游戏。这样一来,一节课学生们既满足了孩子的天性,还学会了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化。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学生们知道了每“四年一闰”后,不少人猜想用年份数除以4后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反之是平年。我提出让学生验证,并出示2000-2007年的平年闰年表,学生们纷纷拿出课堂练习本,和周围的同学自由分组用4除这8个年份数,并且很高兴证明出这个猜想是对的。体验成功,学生们是愉悦的,许多小脸都展示着兴奋的微笑,从而说明了,动手实践是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应该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的要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要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自然的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三、把课堂提问还给学生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一直是我们每位教师课堂教学中最熟悉和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导下的课堂中,很多老师一直认为把所教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问,便是好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往往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力求引导学生沿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上一路走来。于是,在这样的课堂中,提问往往成了教师的特权,而学生的提问、质疑往往成了一种虚设的教学环节。很多教师甚至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是表面他学会了,进而“没有问题的课堂”也就成为了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殊不知,我们的学生长期停留在被动的“听、学、答、记”的角色上,体会不到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和自由思考、主动发现探索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乐趣,长此以往,学生更是被动的记住了所学知识和结论,却丧失了主动探索、发现及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综上所述 想让学生在“数学王国里”愉快的遨游,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快乐的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就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 当代教育科学 (济南) 2013.12.61~62

[2]常汝吉主编.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赵启泰主编.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