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因素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航标运行风险定义及内涵
根据前述报告中风险管理的理论,该研究对于航标运行风险进行定义,以此为以后章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于该研究的一个内容限定。航标运行风险指一切导致航标发生风险的一切因素,该文认为这个风险特指航标失常,即航标不能提供正常服务的状态。从而,我们可以航标运行风险定义如下:航标运行风险指导致航标失常或者可能失常的一切因素。这里面就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个方面航标运行风险是导致失常的因素,这个是可以长期的工作状态进行测度,即可以通过后面将要用到的“维护工作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可以计算概率的,这个方面的风险我们认为是直接风险。另外一个方面即可能导致航标失常的因素,这个失常难以简单的从工作中进行统计和测度的,这个可能是一个过程,也可能是一个标准等,它的范围较前者广阔,包含了与航标运行有关的直接及间接因素。
1.2航标运行风险的分类
毫无疑问,根据分类的依据、角度不同,航标运行风险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下面简单从如下几个方面分类,目的是增进在报告中对于航标运作风险的理解。(1)从与航标风险(失常)表征的关系,可以划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其具体内涵已在定义部分进行分析。(2)从航标运行失常的原因角度,可以划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这个内在风险有两层含,一层含义将航标作为本体,内在即相对于其自身而言。那么这个内在风险,只要是航标自身的材质、性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第二层含义是航标及维护(即报告所涉及的航标维护部门,航标处)作为本体,这个时候的内在风险含义则包含了与航标安装、维护、管理以及航标自身等因素。外在风险同样是可以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航标自身作为本体,将航标本体之外的一切导致失常的因素认为是外在风险。第二个层次是航标及航标运行管理部门一起作为本体,除此之外的一切导致航标失常的因素为外在风险,比如被撞、台风等对航标导致的航标失常。例如,电池不足,从上述第一层次看是外在风险,从第二个层次看则是内在风险。(3)从航标运行的管理过程来看,我们有可以将航标运行风险划分为人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一切的人的因素是航标运行人为风险。比如发生航标被撞,这个基本属于人为风险,主要是由于过往船只驾驶操控的原因。毫无疑问,作为航标运行控制和管理的主体,以及航标间接交流的对象(过往船只驾驶员),人为风险是最难控制的风险,也是发生最多的风险。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技术因素是航标运行技术风险。比如灯栓、电池、材质、水密性等导致航标失常的一切因素。这部分的风险,随着人类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险总体而言是在不断降低的。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管理因素是航标运行管理风险,这类属于典型的内在风险。主要是指整个管理流程、制度的不完备,导致的航标失常因素。这个是最难被发现的风险,这需要从内部能掌控航标运行管理流程,需要对失常的第一手掌握。个人认为,这类原因在实际中很容易被转嫁给外在风险。
1.3航标运行风险管理必要性
该研究认为,航标身为一个公共服务设施,航标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航标在航路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引工具,是划分航道的唯一标志;也是对危险水域、不明障碍物的唯一标示。因此,航标对于人们来说,就好比开车时候的红绿灯,双黄线,警示标志等。不能想象,如果航标失常的话,船舶要怎么去航行,怎么去避让。就如同公路上没有了中心线、没有了红绿灯;甚至你连马路都看不出在哪儿。所以该研究者认为,对航标运行的风险进行管理是一个迫切的话题,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引入到航标管理中,进一步减少航标运行的风险,是航标能更好的为航运服务,为人民服务。
2总结
篇2
【关键词】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意义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资源,充足的流动性可以用来满足预期和突如其来的现金流出,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反,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付义务,将会危及企业的活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那些负债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拥有大量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其活动的本质就是作为流动性的通道,故而对流动性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
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
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
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
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应对未来流动性需求,确保企业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其核心是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虽然极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漩涡)发生的概率极低,但破坏性极高。正常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能始终储备足够高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是将流动性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保持快速发觉流动性问题的能力,一旦发生异常情形,可以采取措施迅速获取流动性。
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式。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金融风险的覆盖方式不同(详见表1),市场、信用和操作风险会造成资产损失,侵蚀企业的资本,需要通过资本来覆盖损失,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的累计净现金流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现金的流入,资本在这方面的作用有限,应对流动性风险需要靠高流动性资产的出售或借贷市场上资金的融入。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是减少净现金流出和用流动资产抵消净现金流出的风险组合。如果一定时间段内,符合条件的流动性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超过了该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出,那么流动性风险就能实现完全覆盖。而某时间段的现金净流出和可变现资产的现金流入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地位以及市场的状况息息相关,所以流动性风险必须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分析。
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内外两方面。以金融机构为例,内部因素包括资产配置结构、筹资能力和经营状况等,非流动性资产占比较高、过多的流动性负债支持长期资产、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经营亏损等情况的出现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变现和筹资来源,引发流动性风险。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状况等,经济增速下滑、紧缩性货币政策、金融行业的周期性变化等会对个体金融机构产生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就个体金融机构而言,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属于系统性风险,而内部因素是可掌控的,也是企业控制流动性风险需要努力的方向。
流动性管理的原则。流动性管理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流动性管理必须面向未来。流动性风险是未来发生的事件导致不利结果的风险,流动性管理必须估计未来的资金需求,并寻找相应的资金来源。二是流动性管理必须为突发的现金需求保持一定资金作为缓冲。突发的现金流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成反比,发生率越高,企业准备充分,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小;相反,发生率越低,企业准备不足,造成的影响也就越高,因此为突发的现金需求预备资金对于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三是流动性管理要尽可能地平衡成本和收益。流动性不足无法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过多又会提高成本,降低收益,故此流动性管理是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
篇3
[关键词] 石油 项目投资 风险性分析
一、石油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含义
石油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含义是指:石油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性是指由于投资石油产业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报酬未达到的损失。在石油项目投资开发过程中,由于水文、地质、技术、管理、经济和政策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产生的可能性和潜在性。在投资活动中,风险具体表现形式有:
(1)项目高价投入,而由于种种原因产出达到预期目标或项目投资时效过长。
(2)投资于石油的货币资金由于某种原因遭受损失,投资的成本没有按期收回,或不能收回。
石油项目投资对于投资者具有一种诱惑力,风险利益会使人做出某种风险选择,并导致风险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寻求一个平衡点,通过投资者的经验、知识、判断和选择来实现,其中关键是处理好“报酬-安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二、石油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性分析
为了保证风险分析的质量,有必要对石油企业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使投资者能更好地把握风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来减少风险损失。那么,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主要掌握以下风险并采取策略进行规避。
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对石油企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和破坏,从而对企业投资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一般包括气候、水文、地质、火灾、风暴、地震、洪水等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将对投资项目所在地区所有的石油企业造成损失。自然性风险是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由于受自然条件,它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在天然气工业中,它往往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要特别考虑。
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或国际间政策变动的不可预见性所导致的项目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存在差距的可能性。它包括税收政策风险、货币及外币政策风险、环境保护政策风险、进出口政策风险等等政策性的内容;政策风险是由于政策的潜在变化给投资者带来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损失。政府的政策对石油企业投资的影响是全局的,由于政策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对项目的效益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要重点规避税收、货币等经济体制和政策的风险。
3.政治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国家中,多数面临严重的政治风险。一旦出现政府更迭或世界政局变化,一些国家可能难以保证投资协议的履行。当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这些国家可能要求提高投资价格。同时,这些国家担心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控制本国相关产业,并最终控制其国家经济,因此,它们普遍采用国有化控制跨国公司,国有化浪潮再次掀起。毫无疑问,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项目将直接面对此类风险。
4.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一系列与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的不确定因素。
(1)市场供求风险
任何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都是动态和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市场中经营者收入的不确定。当供给短缺或需求不足时,石油市场中的主体,即卖方或买方中的一方将受到损失。这种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导致的石油投资者的损失就是供求风险。这是整个能源市场中最重要、最直接的风险之一。石油的市场供求风险可以分为供给风险、需求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内容。
a、供给风险
当石油投资者所投资的项目,项目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中出现供给过剩的现象时,会因为没有顾客而蒙受损失。因此,石油企业作为投资者在投资前应该了解市场状况。
b、需求风险
需求风险是石油市场中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很多因素会导致市场中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一般来讲,市场的需求分为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两种。潜在需求是一种欲望,但是不具备经济承受能力;有效需求是具备现实购买力的需求,分析石油需求既要分析有效需求又要分析潜在需求。分析潜在需求能否转化为有效需求,或转化的可能性有多大是市场需求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c、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也是一种需求风险。由于购买力在石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变化被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购买力风险主要是指市场中购买能力变化而导致石油不能被市场消化,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购买能力是一种非常不定的因素。由于石油具有较高的价格,如果石油投资者在转售时,买方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而且由于工作、消费结构等原因不能得到银行贷款,投资者的转售就面临风险。
(2)价格风险
一般来说,石油投资的开发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其盈利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石油市场价格水平变化。如果未来价格水平趋于上涨,则投资收益水平会越来越高。反之,收益水平不断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
石油商品的有限性和难以替代性,决定石油商品市场形态是总体短缺,价格上涨是基本趋势。因此,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获取海外石油资源总体是有利的。换句话说,海外石油投资的价格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小,是相对安全的国际投资。但这并不表明,国际石油投资是一劳永逸。相反,短期市场震荡和价格波动是世界石油市场的基本特征。
篇4
1.1工艺创新的不确定性
美国的达格佛斯和怀特认为:不确定性是指技术创新未来状况的准确信息的不存在性。不确定性包括客观不确定性与主观不确定性。后者来源于决策主体对客观信息的获取能力、识别能力、处理能力的不足。而客观不确定性指工艺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结果的不可准确预知性。不确定性是产生工艺创新风险的原因之一。
1.2工艺创新风险的含义
风险有多种含义,如:风险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风险是与收益相关的不确定性等。工艺创新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工艺创新项目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创新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工艺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1.3工艺创新风险的普遍存在性
风险性是工艺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创新者的局限性,以及工艺创新的特殊规律,从事工艺创新必然存在风险。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在工艺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工艺创新风险的哲学解释
2.1工艺创新风险的双效性
工艺创新是一种风险性活动,在复杂的风险因素作用下,工艺创新的风险运动是一种矛盾运动,从而使得工艺创新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具有突发性,使得工艺创新具有风险与收益的对立统一性。其统一性表现在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共生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企业在进行工艺创新决策时面临风险与收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不得不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风险对于工艺创新来说,除具有危险性外,还具有激励性,即风险具有双效性。当企业面临外部风险时,如果决策者进行恰当引导,则可使员工上下同心,精诚团结,在逆境中求得发展。
2.2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寓
不确定性是造成风险的原因之一,但不确定性中存在确定性的成分,企业要防范工艺创新风险,也就必须从不确定中寻找和把握其中隐含的确定性,将风险减到最小。按灰色系统原理来解释,决策伊始,工艺创新项目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只黑箱,企业通过充分的工艺与市场调研预测,可使其成为灰箱,使其白化成分增加,从而把握其中确定性的部分。
从动态意义上讲,确定性中可能含有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一些确定性的因素变为不确定。例如,在工艺创新投资方面往往存在“测不准现象”,即企业对某项工艺创新所制订的投资计划,一旦实施,会由于不可预见因素的出现而使实际投资超过预算。
可见,工艺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之间是互寓的。承认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承认工艺创新活动的不可知论和无为论。确定性寓于不确定性之中,说明企业具有辨识工艺创新风险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把握工艺创新风险活动的规律性,进而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承认确定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承认工艺创新活动的确定性是充分的、不变的,事实上,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确定性具有相对性,因此,企业对确定性的把握与利用必须是动态的、持续的。
2.3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并存
风险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工艺创新风险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工艺创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因素可导致工艺创新风险;工艺创新风险之所以具有主观性,是因为不同的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感受、态度和偏好会有所不问,同时,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如决策失误)亦会导致工艺创新风险,工艺创新风险运动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于同一个工艺创新项目,不同的决策者掌握的有效信息量不同,再加上决策者对“风险”的理解及把握尺寸的不同,会导致对工艺创新项目风险的不同估计,从而影响到决策者对该工艺创新项目做出不同的决策或采用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法。即使不同的决策者对同—工艺创新项目做出同样的风险估计,也会因风险倾向的差异而导致决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会改变工艺创新项目的风险状态。
在工艺创新项目的实施中,针对风险因素的相继出现,决策者或管理者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产生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的交互影响。
2.险状态下的进退两难
“进”指的是企业主动进行工艺创新;“退”指的是企业望工艺创新而却步;企业从事工艺创新存在风险,但企业如果不从事工艺创新,则会面临被市场淘汰乃至破产的更大风险。目前一些企业流行“不搞工艺改造是等死,搞工艺改造是找死”,反映了这些企业进退两难的心态。同时,应当看到,在企业工艺创新中,“进”虽有风险,但蕴涵着机会,而“退”则只有风险没有机会。因此,企业知难而进,主动追求工艺创新,是明智的选择。
对于同一工艺创新项目,其风险特别是客观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不确定性的递减而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超前开发,而这一选择会因市场需求缺乏、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知识不足、工艺难点多而面临很大风险,但一旦成功则可抢先人之机并抢先占据市场;二是等待,作这一选择的优点是一旦发现项目前景不好,便可放弃这一项目,从而避免风险损失,一旦发现项目有前途,则可利用相对丰富的知识与工艺积累,有助于提高工艺创新成功率。但这一策略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滞后于人而处于被动。如瑞士工业界在开发石英电子表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等待观望,结果被日本抢先开发,不仅尽失电子表市场,而且机械表部分市场也被日本电子表所挤占。
3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
3.1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分类
工艺创新风险是由众多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导致工艺创新风险产生并使之变化的因素称为风险因素。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可按如下方式进行分类:
(1)客观风险因素与主观风险因素。客观风险因素是指属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企业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等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观风险因素是指由决策者、管理者、创新者的主观原因导致的风险因素。
(2)系统性风险因素与非系统风险因索。就某个工艺创新项目而言,对所有从事该项目的企业均构成不利的风险因素,即为系统性风险因素,如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等形成的风险因素是系统性风险因素。只对某一特定企业构成不利的风险因素,为非系统性风险因素,其中包括企业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决策管理失误,以及仅对某企业构成不利的突变因素(如被控侵权等)。
(3)可管理的风险因素与不可管理的风险因素。可管理的风险因素是指那些在工艺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可回避或可控制、可转移、可分散的风险因素。那些既不可回避,又不可控制、不可转移、不可分散的风险因素称为不可管理的风险因素。
3.2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特征
(1)随机性与突变性。—般的风险分析主要采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其中包含有风险因素是随机变量的假设。事实上,风险因素的出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如市场份额的变化、新产品价格的变化等。但并非工艺创新的所有风险因素都具有随机性,有些风险因素还具有突变性。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的突发性出现和突发性变化,其前期总有一个稳定变化和能量逐步蓄积的过程,这—过程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隐蔽的(在不完全信息下)。
另外,在企业从事某一工艺创新项目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出现有时是突变事件,但竞争对手介入本企业的创新领域而给本企业构成威胁,在前期阶段总存在—个准备过程。如竞争对手对所从事的工艺创新项目进行论证决策、开发生产;当企业与竞争对手尚未发生正面冲突时,事态以稳定展开的方式发展。
对风险因素的突变性及其规律的揭示,其意义在于:①企业在工艺创新过程中,除了要注意防范—些稳定性较强的风险因素以外,还要特别注意防范那些具突变性的风险因素;②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在出现前期有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那么它必定存在前兆,企业及时辨识这种前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便成为可能;而这又再次强调了企业工艺创新中的信息工作对工艺创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③突变性的工艺创新风险因素在其不稳定变化阶段可能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截然不同的结果,给企业工艺创新带来的利弊及风险后果也将各不相同;这似乎与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有类似之处,条件的细微改变将导致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截然不同的运动轨迹。因此,企业在对工艺创新风险因素进行防范时,对于突变事件要估计演化的多种可能性,并准备各种情况下的备选对策。
(2)联动性与非线性性。如果把工艺创新的各种因素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因素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决定了这一系统属于一种复杂系统。其复杂之处还表现在每一个风险因素并非单一地直接作用于工艺创新过程,而是风险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和联动。具体表现为:一个风险因素的发生将导致另一个风险因素的发生,一个风险因素的变动将导致另一个风险因素的变动,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反馈性,形成多层次的回路而产生“超循环”。
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工艺创新活动的影响一般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非线性影响。由工艺创新风险因素所构成的系统,在开放过程中会出现自组织演化,各种风险因素对系统的作用不是均匀的,而是存在涨落。涨落是个别风险因素超越常规,如果这种超越得到其他风险因素的响应并在整个系统内关联放大而形成巨涨落时,系统便进入更新,由不稳定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态,在工艺创新的风险运动过程中,会有某个或某几个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这正是企业进行工艺创新风险防范时应重点分析和防范的风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艺创新过程的推进,风险因素的主次地位将发生变化,即原来的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变为次要因素,而原来的次要因素可能变为主要因素。
篇5
关键词:审计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评审被审计单位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是师事务所为应对日益增多的审计诉讼而产生的。它可以大大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分歧
内部审计下的风险导向审计尚无统一的定义。第一种观点认为,把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于内部审计就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即内部审计人员立足于对审计风险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行为的一种审计方法。
第二种观点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自始至终都关注风险(不是审计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企业风险为中心做审计报告,协助企业管理风险。
上述两种观点是不一致的。不一致的含义会影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推行和实施,那到底什么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呢?笔者认为,要全面认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应从审计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区别谈起。
审计风险和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
什么是审计风险?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则认为,“本准则所称的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
克里斯蒂认为风险管理是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一切努力。美国学者威廉斯和理查德汉斯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鉴定、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管理。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风险管理是对组织以及财务目标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和响应的一种严格的、协调的方法。
风险管理和审计风险的区别
主体不同。企业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是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或普通员工。审计风险的主体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目的不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利益或效果,风险管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管理和控制风险。审计风险是从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角度,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是避免审计失败。
风险性质不同。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虽然前两者与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业务复杂性、相关内部控制等有关,但是仅包括从审计角度出发与其有关的风险。风险管理关注的核心是企业风险,与审计风险中的“风险”相比,风险管理中“风险”的范围更加宽泛,涉及可能对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等等因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有关审计风险的定义中,特别是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审计风险”中的“风险”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承担的,与审计过程有关的各种风险事项。由此看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风险”也应指的是审计风险。
篇6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 融资假说 政策含义
企业为什么会发行可转换债券,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可转换债券作为合适的融资工具。随着现代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这些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为企业财务者所关注,也是学界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
一、西方学者关于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的主要理论假说 [2]
(一)风险转移(或资产替换)假说(The risk-shifting hypothesis or The asset substitution hypothesis )
基于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Jensen and Meckling(1976);Green(1984)在委托理论框架下提出了风险转移模型。当一个公司存在风险负债务时,最大化公司股东价值和最大化公司价值将会导致公司不同的投资政策,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潜在冲突来源于公司采用的投资政策的风险水平。公司通过发行普通债券得到资金后,将倾向于将资金用于比当初融资时宣布的项目具有更高风险的项目,以期得到更高的回报,而债券投资者将承受与当初约定的回报不相称的风险。而在可转换债券契约下,企业投资更高风险项目时,如果项目成功,债券投资者可通过转股来分享公司更多的收益;如果项目失败,公司股东要承受和债券投资者一样的损失。通过可转债融资就减少了公司投资政策的风险偏好,减轻了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二)风险估计假说(The estimation risk hypothesis)
Brennan and Krau(BK,1987)和Brennan and Schwartz(BS,1998)建立了一个引入投资者对发行人资产风险估值存在困难的模型。当公司寻求外部融资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外部投资者和内部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看法不一致,直接发行股票将损害公司原有股东的利益,而普通债券的票息对企业风险的敏感性很强,这时公司通过普通证券工具融资将面临很大融资成本 [3]。而发行可转换债券(由于可转债对风险的不敏感性 [4])则可降低外部融资成本。Essig(1992)对风险估计成本以及可转换债券影响这种成本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将可以大降低这种估值成本。
(三)“后门权益融资”假说(The backdoor equity financing hypothesis)
在Mayers-Majluf(1984)模型的基础上,Stein(1992)提出了“后门权益融资”假说。该假说认为,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成本 [5]而导致公司现时股权融资的成本很高时,可转债融资可以作为一种延时获得股权融资的方式。Stein证明,相对于质量好和质量差的公司,中等质量的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获得了一个合理的定价,且不会面临任何可能的财务困境,因为它总是可通过较早地执行回购而强迫外部投资者转股,即通过延迟的方式实现了股权融资 [6]。
(四)连续(或阶段)融资假说(The sequential-financing hypothesis)
连续融资假说是由Mayers(1998)提出,是目前用来解释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的热门假说之一。所谓连续融资,是指企业的投资项目分为几个阶段,而且不同阶段间有依存关系,每个阶段的融资需要在上一个阶段结束后才能决定是否决定,投资者也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决定是否为企业继续提供资金。Mayers在模型中讨论公司的融资决策主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发行成本;二是过度投资问题。Mayers通过比较普通债券、普通股票和可转债三种融资方案,得出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解决阶段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高发行成本和委托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 [7]。
(五)管理者堑壕假说(The entrenchment model)
从公司内部管理者的堑壕观点来解释公司的融资决策(Zweibel 1996,Novaes and Zingales 1995, Novaes 2000)是公司融资选择理论的热点之一,与此前基于公司外部股东和债券人利益的融资选择理论不同,这种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的融资选择是基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管理者的利益体现在对公司的控制和不断地投资的新项目(不管项目的盈利如何),公司的融资决策取决于管理者的这种利益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如果公司不存敌意收购的威胁,则管理者没有发行债券的动力,因为发行债券有可能导致公司破产进而导致管理者被更换。相反,如果公司存在敌意收购的可能,按照传统的融资决策理论,公司应该发行普通债券,使管理者作出不实施价值减少项目的承诺,降低公司破产的概率。这个置信承诺增加了公司事前的价值,从而使管理者能够有效消除潜在的敌意收购。但是,这样的决策由于债券的增加依然使公司存在破产的可能性,只是这种可能性由于实施了价值增加的项目而变小,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依然得不到保证。Nobuyuki Isagawa(2000,2002)在Zweibel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堑壕假说。由于可转换债券具有转股行为不确定和灵活性的突出特征,通过使用设计良好的可赎回可转换债券,管理者可以在实施价值增加项目的同时,有效消除来自敌意收购和破产的威胁 [8]。
二、各理论假说的主要政策含义
前述关于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的理论假说隐含着具体的可实证的政策含义,总体上,这些理论假说及其政策含义得到了实证的支持。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政策含义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归纳总结成如下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理论假说在解释可转债融资选择行为时,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可转债融资主要适合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公司。一般地,当公司在外部融资决策中同时面临较高的成本和逆向选择成本时,可转债融资比普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更具有优势,可转债融资特别适合于拥有较多投资机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公司。
表1:西方若干可转债融资假说的政策含义
理论假说
主要政策含义(适合发行可转债的公司)
风险转移假说 ①具有高财务杠杆和高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公司;
②在公司资产结构中以投资期权形式存在的资产占有更高比例的公司[9];
③规模小或年轻而拥有较好成长性的公司。
风险估计假说 ①被市场认为是高风险或风险难以估计的公司;
②进行巨额资本投资但拥有较少实物资产的公司;
③以投资期权形式持有其大部分资产的公司;
④规模小或年轻而拥有较好成长性的公司;
⑤那些具有较低资产负债率的公司 [10]。
后门权益融资假说 ①较高研发投资的公司;
②具有较高无形资产比例的公司;
③规模小或年轻而拥有较好成长性的公司;
④产品独特或销售耐用商品的公司(需要提供售后服务);
⑤高财务杠杆而收入又不稳定。
阶段融资假说 ①具有较多的投资机会、高成长性和需要巨额外部融资的公司,且当 各阶段的投资项目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②专业化经营的公司 [11]。
管理者堑壕假说 ①规模大,且具有较好的现金流的公司;
②存在敌意收购的公司;
③管理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
三、国内外实证方法及其评价
篇7
关键词:企业 经营风险 预警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企业经营模式的新探索,以保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发展进步过程中高收益必然面临着高风险,企业只有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实现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企业经营风险
1.含义及成因。
目前学术界对于经营风险的含义说法不一,其中一个比较主流的说法认为,企业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阶层和决策者在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个人或者外界因素导致的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不稳定现象,从而导致产业的投资人实际的预期收益发生下滑,或者因为其他金融因素,例如汇率的波动而导致的未来收益下降或者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由于企业的经营一旦存在风险就会出现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企业未来经营和生存发展危机,所以对企业经营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这一工作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广义上主要包括企业的采购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企业的存货风险以及资本结构调险等等。企业的风险成因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于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据。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经营模式,在很多运营环节都具有很大差异,所以导致产生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自然也各不相同。常规来看,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企业内部管理经营环境,第二就是企业的外部宏观市场以及自然环境,总体分析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其中包括科技的发展进步现状如何,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整支持力度如何等。政策导向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企业优惠政策和企业信贷、银行利率等。每一项国家的政策调整和改变都可能对企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导向作用。外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和企业调整也源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经营环境,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虽然对于外部环境无法实现个体的调整,但是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因素的研究。内部因素的调整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可能存在的资本结构的自身缺陷、财务规划的不合理等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一旦企业管理和决策者缺乏风险意识和必要的风险管理能力,就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出现间歇性特点,企业管理者实际上是主导着整个企业的生产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必须深刻认识到企业实现风险内控的重要性。
2.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指企业因为自身经营的原因等导致的企业销售额的下降和企业利润的降低,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发展环境出现不稳定现象,企业的盈利业绩也会产生较大波动,其中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经营的广泛程度。市场需求主要指市场上对不同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运营呈现的是周期性繁荣还是萧条,产品的主要市场定位是中高档耐用消费品还是中低档大众日用品,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波动越小,越意味着企业的发展经营销路稳定,产品的价格调整越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以及资源采集渠道可以持久稳定,经营风险越小。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是重要的部分,企业的可变成本主要包括生产环节的原料费用和产品生产加工的人员服务费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原料价格和人工费用波动都会加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最后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经营广泛程度,企业的经营产品范围如果很小,产品种类单一,产品销售群体和产品销售区域集中,那么企业的经营广泛程度就比较差,很容易因为地区人员消费需要变化或者产品外观质量以及功能的需求多元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与此同时,政府的政策调整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企业的经营广泛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二、企业经营的风险预警
1.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原则。
不同领域的企业经营的模式和生产发展模式也都会有很大不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针对不同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实践证明好的风险预警系统会有共性原则存在。其一,针对性原则。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资本安全的有效保障,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等结构的合理安排,保证企业能够有足够的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实现企业长期发展动力支持,对于预警指标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其二,系统性原则。企业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盈利发展系统,企业内部系统功能多样,主要职能包括采购、生产、财务、销售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充分考虑和协调好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影响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预警手段和预警指标,以提高整体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效果为原则。其三,灵敏性原则。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信息和销售等各类信息分析一定要有很高的敏感度,能够实现直观客观的反映细小指标的波动情况,从而实现实时动态监测,能够通过信息和数据的准确分析实现对企业整体运营管理状况的准确把握。最后一个就是经济性原则。这一原则的主要含义就是企业的经营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总成本费用不能超过企业在实行风险预警之前所导致的整体损失数额。经济性原则有利于对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整个过程和各个不同环节的控制和分析。
2.主要措施。
企业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首要环节就是设立风险预警机构,这一机构在整个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中起着组织和决策的重要中枢作用,是实现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重要基础前提,其中,预警管理指挥系统是发挥企业内部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指挥机构,由企业的高层领导直接管理控制,由企业董事会负责对预警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和审核,同时保证预警目标的实现。由企业的专业预警管理部门对预警监测进行工作汇报,通过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的应用和科学预警方案的实施,对获得的最新财务和企业销售等环节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向企业预警管理和指挥部门进行预警决策信息整理。第二个环节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数据资料库,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风险预警是以企业多个部门的运营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得出的,所以一旦数据信息资料的准确度得不到保障,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也会有所偏差,需要及时提供准确而且客观的数据信息,才能形成更为有价值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第三个就是要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风险预警是一项复杂而难度要求较高的专业性工作,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预警工作人员不仅对本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模式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对企业管理、会计金融、系统软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以此来实现对信息的快速分析和传递。最后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协调企业内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个整体性较强的综合有机系统,风险预警机构需要与企业的各个不同职能部门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各部门协调配合。
三、结语
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经营安全性,发挥经营优势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以及风险预警机制的了解,有利于制定出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阮平南,王塑源.企业经营风险及预警研究[J].决策借鉴,1999,03:3-7.
[2]刘伟,张振国,汪志波.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模型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7:42-44.
篇8
摘 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化程度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企业面对的压力已经不仅限于行竞争,企业内部管理也日渐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风险管控,更是逐渐成为决定企业业绩、效益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风险管控的基本含义,并对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企业 风险管控体系 建立 运行
前言:企业面对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环境、政策变化、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二是企业内部的。外部风险,例如市场因素不仅多样,而且具有未知性和随机性,较为难以应对。企业内部的风险主要源于管理,各种管理上的漏洞致使企业面对风险。因此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内外结合,切实降低各种风险对企业的冲击。 风险管控的基本含义
风险管控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降低某些已发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风险管控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分别为风险回避、控制损失、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风险回避就是企业管理层通过全面数据分析,在某些决策中直接避开风险;控制损失就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后,企业管理层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置,降低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风险转移就是通过分散投资、投保等行为将风险转移到其他客体上;风险保留就是承担风险,一般是通过有计划自我保险和无计划自留的形式进行。 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
(一)确定风险管控对象
对于不同的企业,由于区域、行业以及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风险管控的对象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管理决策。管理层是企业的核心,其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方向,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最大风险因素。第二方面是企业的基层员工,基层员工是企业得以立足的基础,也是各项业务的直接进行者,是企业短中期发展的风险因素所在。第三个方面是企业的各项制度,制度是企业的筋骨,也是各种风险事故最后的防范屏障。 确定风险管控模式
风险管控模式决定风险管控工作的结构及成效,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控,即提高管理层的风险管控意识,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第二层面是强化企业员工的风险管控工作,提高其风险管控意识,敦促其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第三层面是制定切实的风险管控制度,用以规范企业上下全体人员行为。 构建风险管控模型
构建风险管控模型对于企业风险管控具有很多现实意义,诸如剖析企业风险现状、预期企业风险未来变化等。风险管控模型的构建可以用时间作为横轴,风险变化指标作为纵轴,建立二维风险图。在此基础上,将各类风险进行有机排列,构建完整的风险管控模型。 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运行
(一)确定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控地位与职责
要将风险管控体系进行实际运行,需要确定企业管理层在风险管控中的地位与职责。首先应该成立以企业管理层成员为核心的风险管控工作组,使企业各部员工能够凝聚在管理层周围,摒弃成见,协力合作进行全面的风险管控工作。其次要明确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控职责。风险管控在以往的工作中之所以成效甚微,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明确职责范围,致使相关工作职责模糊不清,进而相关人员互相推诿工作,造成风险管控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果。所以明确管理层各成员的职责范围,是做好风险管控的基础。 确定风险管控的工作标准及评价方式
企业风险管控的范围较广,管控对象也很丰富,因此需要多种不同的工作标准来规范相关工作。比如销售部门,风险管控的工作标准就应该从销售服务态度、销售手段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制定;人力资源部的风险管控工作标准就该从员工招聘、晋升与退出、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在制定风险管控的工作标准后,还需制定对应的风险管控工作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风险管控评价方式与工作标准具有很高的契合度。评价方式也应该从工作标准的制定角度进行,只是需要在相关标准上作出一定的调整,以符合实际情况。 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控协作
风险管控并不是某个部门或管理层单一的事务,其需要企业上下全体参与。在风险管控进行过程中,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层级员工的协作,才能切实做好风险管控工作。首先是在企业内部达成风险管控共识,消除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存在的认知误区,以便工作展开。其次是加强企业内部交流,拉近各部距离。这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会议,让各部门交流风险管控工作进展以及相应的工作经验,从而全面提升各部门的风险管控工作。最后是加强企业内部的工作监督,在各部进行互相交流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互相监督,实现对风险管控工作的全面管理。
结束语:
风险管控是强化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风险管控体系建立需明确相关对象,确定工作模式,构建风险模型。运行过程需强化企业管理层作用,制定相关工作标准及评价方式,切实做好风险管控。
参考文献:
[1] 李贺松.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中国电子商务,2012(05).
篇9
一、个人住房贷款的含义、特点
(一)个人住房贷款的含义
任一自然人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用于购置一般性自用住房的借贷行为被称为个人住房贷款。为了规避借贷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一般需要申请住房贷款的自然人向所申请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担保。
(二)个人住房贷款的特点
同其他形式的个人贷款不同,对于购置住房所需要申请的贷款一般存在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由于是购房贷款,因此资金需求相对而言就比较巨大,同时由于数额的巨大而贷款个体的偿还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贷款的还款日期就相对更加长久一些,一般在10~20年左右。其次是由于贷款的申请者是单一自然人,并且贷款的目的和用途职能用于购置自用房屋,因此这也就导致了个人住房贷款的特殊性。然后是对于贷款的偿还方式是以月为偿还周期,进行贷款偿还结算,逐渐的分期偿还方式。最后是对于申请贷款所做的担保措施,一般情况是以本次贷款所购房屋为担保。
二、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防范
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不单单影响着住房相关的产业链,而且还关乎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总体的平稳、健康运行,通过将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同历史上所发生经济金融危机的环境相比较,会发现个人住房贷款的坏账率是诱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做好对于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
(一)严格执行国家的房贷政策
为避免个人住房贷款的坏账率发生时,追讨贷款抵押困难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国家的房贷政策,从法律制度的层面上规避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最大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损失。依据我国最新出台的关于房屋贷款的相关政策,并严格执行其中关于具体房屋贷款的相关细节:首次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申请者在购置不小于90平米的住房时,其首次付款比例必须要大于等于30%;而对于申请贷款购买二套住房的申请者按规定,其首次付款的比例必须大于等于50%,且基准利息税率必须要高于1.1倍;而对于申请贷款购买第三套住房的申请者按照规定,其首次付款的比例必须在二套住房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上涨,详细的上涨幅度可以由给予住房贷款的商业银行结合风险评估,进行适当的调整。国家的相应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市场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评估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加强商业银行的管理。对于市场上利用房屋进行不合理炒作、和投资性的购房情况要进行政策上的限制,抑制房地产的泡沫扩大化,根据风险评估状况在房价极度不合理,同时房屋的供需不足地区要适时的停止二套以上住房的贷款申请。
(二)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
首先要做到对于房贷申请者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审查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避免贷款风险的发生,在对于申请者的贷款资格审查的过程中需以其,稳定的现金收入为主要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从动态的角度对申请者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考虑申请者是否具有稳定的工作、其家庭的具体支出情况、以及预期其孩子的教育成本以及家庭医疗成本等因素,最终做出全面的、真实可靠的信用评估;其次在对于已经完成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估调查之后,对于每一个贷款申请者的信用调查都要再进一步的进行内部的审核工作,在再次审查贷款申请者的信用状况及风险情况时,还要将侧重点放在对于进行本次信用调查的调查者身上,审查其是否尽到了信用调查的相应职责。最后在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发放之后要加强追踪、管理,要定期的针对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审查,对于贷款申请者的工作变动导致的资金变动、担保抵押转移、变动等情况要进行跟踪分析,一定要最大程度上确保贷款抵押资产的安全性,依据贷款申请者的还款情况做出适当的信用调整,对于到期未还款的贷款者要加强催收工作,尽量避免贷款损失。
(三)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MBS)
实行“反债务俘获”。与“反债务俘获”相对应的当然是“债务俘获”,所谓的“债务俘获”是经济学中“俘获理论”的所延伸出一项理论观点,“俘获理论”即就是由于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其所针对的对象太过强大,而所制定的政策反而有利于原本要针对的对象,即政策的制定者反被俘获。因此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个人住房贷款的数额比例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也不短加大,因此为了避免商业银行处于“被俘获”的地位,就需要通过运用证券市场等方式将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反债务俘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将申请住房贷款者的抵押住房,作为一种证券化的信贷资产在证券市场上进行销售,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实现银行现金流的充足,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中以短期存款、长期贷款为主的矛盾问题。
(四)建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预警系统
由于房地产市场与国家的政策、宏观经济因素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建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预警系统才能够,有效的应对贷款风险的发生,以及尽可能降低引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应急机制,面对一些潜在的威胁能够及时的应对和解决。
篇10
【关键词】建筑机械: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中配置的工程机械从数量到种类都越来越多,而且向大型化、专来化方向发展,对技术含量以及施工设备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国家对建筑业的风险管理较为重视。
1.建筑机械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建筑市场的急剧扩大,在建筑机械管理领域的风险管理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孙关林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电气安装、机械安装及安装调试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石瑞平等人研究了各个国家的建筑工程机械的安全标准,对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其他地区进行了总体的讨论,并且介绍了安全规定的发展过程。吴建奇与丁春颖探讨了风险管理系统(RMS)在建筑机械管理中的应用,科学地论证了其良好的应用价值。宋轶群与沈斐敏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判,以期能够定量地预警。天津大学钟登华、张建设与曹广晶把AHP方法运用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实现了风险因素的排序、系统总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响应措施的选择,将风险因素的可控制性和企业信誉风险也同时作为风险判断准则之一,使得风险的评价更合理,更加反映工程实际。吴小刚与李洵等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阶段与风险评价阶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用性较强的“子系统风险管理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例分析。
2.评价模型建立
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2.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首先提出的,它是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的一种有效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进行评价时,先根据项目的特点建立合适的层次结构,给出评价标准,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要素相对权重。层次分析法能充分反映决策者偏好,将决策者的经验予以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
运用AHP解决问题,大体可以分为4个步骤:
1)建立问题的递阶层结构;
2)构造两两比较法判断矩阵;
3)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
2.2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将一个经济系统或一个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实体(一个单元),在一定可能的范围内,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活动。这样的实体(单元)被称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再由众多DMU分别构成被评价群体,通过对投入或产出比率的分析,以DMU的各个投入或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有效,同时还可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或弱DEA有效的DMU的原因及应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C2R模型为:
maxh■=■
s.t.■≤1,j=1.2...,nu≥0,v≥0,u≠0,v≠0 (1)
式中:v■和u■分别表示DMU的各个投入或产出指标的权重; h■表示有效生产前沿; n表示同类DMU的数量; x■和y■分别表示第 j个DMU的输入输出。
DEA方法的模型是:在基于凸性、锥性、无效性、最小性公理假设的基础上,生产可能集为:
T=<(X,Y)■x■λ■≤X,■x■λ■≥y■λ■≥0;j=1,2,....,n> (2)
建筑机械安全评价指标应用的DEA模型(C2R)可由公式(3)给出:
minθ-ε(■s■■+■s■■)
s.t.■x■λ■+s■■=θx■■y■λ■-s■■=y■θ,λ■,s■■,s■■≥0 (3)
式中: θ为效率值; λ■为系数;n表示同类决策单元(DMU)数量; m和s分别表示输入和输出指标的个数; x■和 y■分别表示其中第j 个DMU的第i 项输入和第r 项输出; s■■和s■■ 分别为松驰变量; 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通常取ε=10■ 。
上述模型即为C2R模型,它的含义是找n个DMU的某种线性组合,使其产出不低于第j个DMU产出的条件下,投入尽可能小。该模型是从产出不变,投入减小的角度构造的,称为投入的效率评价模型。通过相关软件的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效率值。
2.3基于AHP和DEA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与AHP方法相比,DEA方法处理多输入、多输出问题的能力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但是单纯依靠DEA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对有效决策单元所能给出的信息太少,DEA方法和AHP方法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有效解决建筑机械评价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
(1)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设备工艺、人员因素以及环境自然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向量(c1,c2,c3),其中c1为设备工艺的权重, c2为人员因素的权重, c3为环境自然因素的权重。
(2)根据表1,建立指标体系,将上述因素根据观测的时间分为输入、输出两部分,对于设备工艺输入指标为设备工艺的成熟度、成本,输出指标为故障率;人员因素输入指标为工资、保险费用,输出指标为事故费用;环境自然因素输入指标为预防火灾害的费用(包括保险及其他费用),输出指标为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计算每一种因素的有效生产前沿值 hij( i为因素个数, j为每种因素的指标个数)。
(3)利用步骤1中计算出的权重 ,计算机械的总体目标值:δ=■h■×c■ (i为因素个数,j为每种因素的指标个数),进而进行判断分析。
3.实例分析
某建筑企业项目聘请若干名专家,对项目中的建筑机械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专家评分,并运用层次分析确定各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所建立指标体系的各项目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项目δ值,作为判断风险大小的依据,具体分析如下。
3.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处于最上面的层次只有1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本例是风险系数;中间的层次一般是指标、分指标,本例是设备工艺、人员因素和环境自然因素,最低一层包括各个方案。层次之间元素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存在这样的元素,它并不支配下一层的所有元素。一个典型的层次可以用图1表示。
3.2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以后,上下层次之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通过比较同一层的指标在工程风险中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判断矩阵。
在这一步中,决策要反复回答问题,针对指标工程风险系数3个元素;设备工艺、人员因素和环境自然因素哪一个更重要些,重要多少。需要对重要多少赋予一定数值。这里使用1-9的比例标度,其含义见表1。
表1 标度的含义
通过相关领域专家对设备工艺、人员因素以及环境自然因素3项指标(图1)进行两两比较按照表1进行打分,得到判断短阵A:
图1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A=(a■)■(a■代表第i 项指标与第j 项指标比较的标度,n 代表指标的个数),由此可得到工程风险比较判断矩阵:
A=1 0.33 0.53 1 22 0.5 1
运用AHP方法可以求出最大特征值λ■,并通过Aw=λ■w求出相应的特征向量,其中的w即为所要求得的设备工艺、人员因素以及环境自然因素3项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向量。
w=(0.163,0.540,0.297)
3.3指标提出
在对建筑机械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中,很少有指标体系能够结合项目的初始投入和输出效率,而DEA能够综合考虑项目的输入和输出效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建筑机械风险因素包括设备工艺指标、人员因素指标和环境因素指标,其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见表2所示。
表2 建筑机式风险评价指标
现对4个项目进行调查得到各项目影响因素的输入及输出指标数值见表3所示。
表3 各项目影响因素的输入及输出指标数值
经过步骤2,通过DEA-Slover进行计算,得出前3列,加权相加可得第4列,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计算结果
由表4最后一列可知,各项目 δ值分别为1.000、0.819、0.742、0.680,由此可以反映出,项目A建筑机械 δ值为1.000,风险最高,安全度最低,而项目D建筑机械 δ值距离1.0000最远,风险最低,安全度最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项目A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4.结论
本文在介绍建筑机械安全体系的现状之后,针对现有体系的缺点,提出了利用AHP联合DEA模型建立建筑机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结合遴选出的输入输出指标,以期能够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机械的安全度,指导企业运用准则进行自我评估,改善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状大。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分析
- 下一篇:职业技能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