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镇建设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镇建设调研报告

篇1

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工作与城乡统筹工作的全面推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布局逐步趋于合理。目前,全县已有9个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10个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全面启动了村镇布局规划和规划保留村庄的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编制,预计于__年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实施,功能逐步配套完善。十二五以来,全县乡镇投入8100万元,铺设村镇道路204公里,公路通村率达100%;投入35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场5座,正在建设5座;投入102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17座。三是城乡统筹试点有序开展,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小城镇建设逐步加快,13个乡镇集镇建成区面积达44.88平方公里。十二五以来,全县已建成农民集中区15个,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在建20万平方米;村庄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1.6亿元,完成了540个村庄环境整治,创建星级康居示范村56个,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改善。

近几年来,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面广量大,系统复杂,再加上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全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两规”不衔接。由于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不一致(村镇规划的规划年限到2030年为止,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到2020年为止),从而导致了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大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出现了有的建设虽然符合村镇规划,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问题。

有机构,但统筹协调差。虽然我县在各乡镇均设置了土地管理与规划建设管理专门的工作机构,但由于各乡镇人民政府与国土、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等站所之间缺乏必要联系和约束,既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也没有建立或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

有编制,但转岗离岗多。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其性质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财物均由乡镇自行管理)原有在编人员203名,现在岗仅剩64名。

有人员,但专业素质低。目前,全县乡镇在编在岗人员有64名。其中,退伍军人30名、非专业的大专(中专)毕业生10名、规划专业毕业生1名、考试录用23名。(原在编的203名中,有退伍军人94名,非专业的大专(中专)毕业生52名、规划专业毕业生1名、考试录用56名)。这支队伍懂技术、懂业务的专业人员基本没有,难以胜任专业性的规划管理工作。

收费项目有限,管理经费无保障。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承担着本区域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责,工作面广量大,但各乡镇没有将规划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之从1997年开始,中央取消了涉农的建房规费项目后,导致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和办公经费无正常的来源渠道。若按现行的我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等标准(年人均3.5万元)来测算,全县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在编的203名人员工资等经费年约需710万元,办公经费年约需360万元(年站均20万元),计约1070万元。

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模式单调雷同。大多数镇区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功能不齐全,其建设的格局多数是沿路“走廊式”,其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建筑设计风貌也单调雷同。道路、给排水、通讯、电力等市政设施以及环保设施建设严重不配套,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问题,有的设施功能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尤其是已建成的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运转极不正常,导致村庄环境整治成果难以长期保持,始终处于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广大干群对此十分不满。

针对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存在问题,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快速完善乡镇规划体系。要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城镇空间结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结构,生产力布局、用地布局,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加快完善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布局建设规划、环卫设施等各类专项规划,最大可能使总体规划融入到我县的“双带引领、两级拉动、四轴推进”的整体发展框架之中。并要按照“集约用地、集中布局、便于配套”的原则,建议将全县集中居住区(点)、村庄保留点数量控制在120个左右。

(1)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要科学规划道路、供电、给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和

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村服务中心、健康活动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2)要注重规划的特色。要充分研究原有村落空间景观特有的山水、生态、宗族等意向和风土民情,挖掘其原生价值,彰显村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自然风景、传统风俗、特色风情交融的乡村景观,促进乡村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发展,并要做到一点一风格,一区一样式。

(3)要注重农民生产生活的习惯。在规划设置集中居住区过程中,要科学做好打谷晒场、农机具存放、畜禽饲养、菜园等场地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划。

在抓好村镇规划编制的同时,要突出抓好两大环节:

一是沟通衔接环节。在编制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及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用地边界范围时要及时与国土部门联系对接,以便国土部门给予政策和技术支持。

二是编制程序环节。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抓好初评、专家评审、公示和报批等程序工作,确保规划出精品、有特色、合民意。

1、突破瓶颈,在规划建设用地上加大保障力度。针对我县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土地跨组、跨村调整难以及建设用地取得难等问题,建议县政府:

(1)要立足高位协调,着力解决“两规”不衔接的问题。县政府要把解决“两规”统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下大力气抓好国土与规划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中居住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纳入近期和下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计划,确保集中住居区建设用地合法化。

(2)要立足跨村通融调剂,着力破解土地调整难的问题。①要建立与完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交易中心作用。②要探索建设“户口跟着新建(购)房屋走”与“土地协议置换”两项制度,破解土地调整难题。

(3)要立足用活政策,着力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问题。①要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②要积极组织向省申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二个项目的实施,对原农民的宅基地等建设用地复垦所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保证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所需指标前提下,剩余的指标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全部统筹用于小城镇建设。③要千方百计争取省土地流量指标,破解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无启动用地指标难题。

(1)要组建代建公司筹资金。各乡镇要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代建公司,由代建公司向农合行贷款筹集建设资金,乡镇政府监督代建公司以约定价格低价出售房屋。

(2)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涉农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功能,按照各部门“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工作思路与“捆绑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则,整合交通、建设、环保等10多个部门涉农的资金和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资金,将其集中投放到集中居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3)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农民退出的宅基地所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保证农民集中区建设所需指标的前提下,节余的指标,建议由各乡镇自主参照城市国有土地收储和出让的市场运作方式,以地引资,所得净增收益资金全部纳入新农村建设基金统筹使用,增强村镇建设的造血功能,解决公建实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村镇市场、教育、医疗等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要长期接力不掉捧。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变更。要一捧接着一捧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2)要长期执行不含糊。要始终做到“建设必有规划,动土必经审批”,坚决杜绝乡镇规划区与集中居住点以外的零星建设。

(3)要长期疏导不滞后。坚持“一户一宅”和“建新拆旧”的原则,要研究制订我县《村民建房管理办法》与《宅基地管理办法》,对有实际建房需求的农户要依法依规给予审批。并积极引导其入城、进镇、到点购房或建房居住,以减少违法建设。

(4)要长期控违不手软。①控违关口要前移。各乡镇要在各自镇区出入口设置卡口,加强巡逻,对拖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的车辆严格检查,对用于违建的建筑材料一律予以查处;②巡查要常态。村镇干部以及国土地、规划、城管等职能部门人员要层层驻点包片、不间断巡查,做到巡查全覆盖、无缝隙,将违法行为制止在苗头,消灭在萌芽;③违法建设处置要及时。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要在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制止,并责令立即拆除。对拒不停工,不按期拆除的,乡镇村有关人员组织联合执法工作组进行。

(5)要长期坚持不松劲。①建房质量安全要监管。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要实现全覆盖。乡镇人民政府要组建监理队伍,强化对村镇建设工程的现场监督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要督促施工队伍按图施工,并要强化抗震设防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加强施工队伍和村镇建设工匠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②建筑品位要提升。集中居住区设计不仅要多样化,做到一个小区一个样式,彰显个性,而且建筑风格要一致,色彩要协调统一。③小区建设模式要灵活。在镇区规划控制区、村镇发展控制区的建设要采取统规统建,在其它规划区域内的建设要采取统规代建或统规联

建、自建。(1)配套政策要到位。具体要在银行贷款、贷款贴息、拆迁补偿、新购房屋补贴、房屋交易、户口迁移、房地产调控、土地置换、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来激励农民进城、入镇、到区居住。

(2)小区配套设施要完善。要加大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道路、给排水、强弱电、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幼儿园、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健身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以“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小区吸引更多农民到集中居区入住。

(3)推进措施要配套。在抓好人口集中的同时,要着力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乡镇工业项目集中区建设,来加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使之互为支撑,相辅相成。

/:请记住我站域名/3、宣传教育再深入,典型示范引导再加强,在营造浓烈氛围上下功夫。借助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开辟专栏、专版,全方面多角度地宣传。

(1)要讲明意义,让广大干群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2)要讲明政策,让干部群众明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要讲明做法,让干部群众明白“怎么做”。

(4)要树立典型,让干部群众明白“要建成什么样子”。

要坚持“规划先行,总体部署、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跨村建设小区中,有重点选择最优的集中居住点进行先行先试,实行以点代面,逐步推广,并及时总结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定期召开现场会,参观学习、印发材料,以及电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让农民切身体会到集中居住的优越性。通过广泛宣传,激励广大干群参与规划实施与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规划实施和集中居住建设工作的浓烈氛围。

(1)目标任务要明确。县政府要根据县乡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把各乡镇年度要完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数量、规模及序时进度等任务和要求要明确到位。

(2)职责分工要清楚。县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作为小城镇与集中居住区建设第一责任人;县、村镇规划建设综合管理机构作为小城镇和集中住居区建设牵头单位,统筹协调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环境整治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国土资源局要按照县政府批复的村镇布局规划中保留的集中居住区,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将建设用地调整到位;建设规划部门要把好村镇规划的指导、审批关与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施工队伍培训和质量监测等;环保、交通、农林、水利、财政、广电、供电、通信、邮电、卫生、农工办、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主动靠前对接,畅通“绿色通道”,提供服务保障。

篇2

我镇是全国重点发展的乡镇,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且由于合铜,合安,合铜黄高速公路都横穿我镇,已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公路网络,因此我镇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而我镇政府也趁如此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在实行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目前为止,我镇已成为我县最重要的乡镇了。

早在两年前,我镇就科学设计了新农村建设规划蓝图,新农村建设起点在规划,怎样才能确保规划科学,便于实施操作,结合实际呢?对此,我镇有着一系列切合实际的规划:

3、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办法是办点示范,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村已具新农村雏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强,就可具规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范性,对条件基础稍差的村则注重从解决基础设施入手,尽快改善条件,分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相反的村则注重从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发展,形成各具优势,各具规模的新农村格局。

4、充分体现民意,让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是人民群众的新农村,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们自己最清楚,建什么样的新农村,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我镇在领导、主导新农村建设时,最重要的是充分听取、采纳他们的建议、意见,体现民意,让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急在上头,冷在下头 的尴尬局面,才能调动全体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心,才能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当然,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镇也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生产力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我镇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六改四普及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但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篇3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宏观要求多,而实际操作较差,缺乏法律强制要求,全面社会缺乏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加之经济相对落后,我市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设施包括中小学校抗震设防十分落后,不设防的农村民居及农村公共设施成为危害农民生命造成重大伤亡的重要隐患。当前全市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加快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打造“三个**”,实现追赶跨越的目标。构建和谐**,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从防震减灾的角度针对**市实际,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尤为重要。20xx年5•12汶川8.0级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血的教训,逐步提高农村抗震能力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现状

**是一个人口610万,面积1.53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大市,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市地处郯庐断裂带和扬铜地震带交汇处,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20xx年九江5.7级地震,虽然震级不大,烈度不高,但对震中当地广大农村民居却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死亡的12人均系农村民居倒塌造成。经调研,**市大部分农村民居没有设防,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1、抗震性能好的钢混结构较少。至20xx年全市农村现有116.44万户,拥有1户住宅的140.4万户,2处住宅的5.09万户。住房类型主要为楼房,楼房74.09万户,平房42.36万户,平均每户面积为140.4㎡。住宅主要为砖木和砖混结构。砖混结构64.7万户,占55.6%,砖木结构34.53万户,占29.7%。钢筋混凝土结构14.11万户,占12.1%,其它3.08万户,占2.6%。

2、我市相当大部分住宅基础处理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有的房屋尽管选在开阔平坦、土质坚硬均匀的场地上,但对基础的处理不符合抗震要求。如有的在打过夯的地面上直接往上垒墙;有的即使挖地漕也不按设计规范要求处理基础,抗震性能仍较差。

3、大部分房屋选用的建材质量不合格。在调查的所有砖木结构房屋中,大部分砌墙体用砂浆不符合要求,有的用石灰掺土代替砂浆,有的砂浆配比不符合要求,有一部分房屋选用旧砖、劣质砖或新旧砖混杂砌墙,使墙体强度明显降低。有的用旧木材或已经腐朽变质的木材做梁柱,地震时房屋容易产生局部失稳而倒塌。

4、大部分住宅的设计或施工不太合理。譬如,房屋高度与宽度之比不符合抗震要求,抗震横墙的间距与房屋的类别不相匹配,房屋各个构件之间缺少可靠的连结,整体性差。有的砖混房屋尽管设计了圈梁、构造柱,但由于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符合要求,也达不到抗设防的要求。在被调查的房屋中,还有一部分旧砖木结构或土墙房屋年久失修,有的出现地基下陷、墙体裂缝、屋顶塌陷。据调查,这些危房目前大部分还在被利用,或住人或存放物品和牲畜。这类房屋如果遇到中强地震就会墙倒屋塌,将造成大量的人员和牲畜伤亡。

二、原因

导致目前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广大农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不强,农村住宅防震、抗震知识贫乏。他们在建房时往往只考虑美观、气派、宽敞、舒适,而不考虑抗震因素。有的盲目攀比,建设的房屋太高、太宽。有的设计不合理,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导致一部分住宅存有安全隐患。

2、我市大部分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偏低,经济不宽裕。他们在建房时只追求面积,不讲求质量。施工工匠没有经正规培训,同时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贪图便宜,购买了一些假冒伪劣建筑材料。

3、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制定抗震设防专业规划,没有法律强制要求。由于某种原因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村住宅常把划分的宅基建满,左邻右舍靠得很近,破坏性地震时往往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有的村镇没有编制抗震设防专业规划,没有按照防震减灾有关法律对村镇建设作出强制要求,导致在村镇建设中没有选择抗震有利地段,没有避开发震断层和易造成滑坡、塌陷、液化地段,没有充分考虑房屋间距和道路设置、避震疏散、救灾等因素,使村镇建设存有很大的抗震隐患。

三、对策与措施

为提高我市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结合我市实际,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专家参与农村民居设计

组织专家进行抗震性能房屋建设论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各种结构类型,给出当地群众经济上易接受的抗震技术措施和指导性建议。通过编制地区性房屋抗震技术标准和抗震构造图集的形式,指导村镇房屋的建造,提高村镇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采取可行的抗震加固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房屋结构特点及其抗震薄弱环节,采取工程措施有规模有系统地提高民房的抗震设防能力。对已 建成的建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依法进行了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3、村镇建设要合理规划

将农村抗震设防管理与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做到每个乡镇都要制定村镇建设抗震减灾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要求建设。在村镇建设中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避开发震断层和易造成滑坡、塌陷、液化地段,充分考虑房屋间距和道路设置、避震疏散、救灾等因素,可将震害损失大大降低。

4、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及普及工作

一是要采用科学、灵活、及时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将农村住宅建设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乡(镇)、村庄和农户,使广大农民把建设安全农居变为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自觉行动。二是指导村民建房前进行抗震设计,选择规则、稳固、延性好的构造屋型;三是对施工人员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形式除采取集中讲授外,还可以实地参观已建成或在建的抗震民居;四是加强对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使新建、改建、扩建民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5、推广典型,逐步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

可采取“农民自愿、适当补助”的原则,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移民建镇和推动农村房屋建设中抗震设防工作,政府拿出一部分补贴,组织实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总结、筛选、提炼出已有的一些切实有效的房屋抗震技术及措施,引导广大农民建造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并以点带面,使**市的农村住宅抗震设防程度大大提高,农民抗震设防意识明显增强。

6、加强对村镇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的指导和管理,突出政府在抗震设防中的管理力度

篇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和上级纪委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深化纪检监察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走基层促发展”活动,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状况,深入推进“123农廉工程”,经研究决定,在全区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现就调研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以维护农村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以规范和制约基层权力运行为核心,深入村(居)一线,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探索适应新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为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调研内容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二)村级组织建设及运行情况。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基本情况;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人员构成和履职情况;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贯彻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不足。

(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村级事务“五代管”制度落实情况、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

(四)镇村在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

(五)村(居)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及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建设方面具体做法与问题不足;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六)农村维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七)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不足及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式

区纪委、监察局成立调研组,集中利用两个月的时间(2013年4月—5月),对各镇(街道、开发区)的所有村(居)开展实地工作调研,通过进村入户访民情,重点掌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了解农村群众在工作、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召开座谈会。听取镇(街道、开发区)负责人对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介绍。

(二)实地查看。查看镇(街道、开发区)创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镇村工作,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构建“三务公开”、“三资管理”、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情况,查阅镇(街道、开发区)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资料。

(三)走访党员、群众。了解掌握村(居)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把纪检监察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入户,促进农村干部廉洁履职。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调研组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组织策划好工作调研。要加强与所调研单位的联系沟通,并及时总结调研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各镇(街道、开发区)要积极配合,确保调研工作取得实效。

(二)深入调研,掌握实情。要坚持实地调研,深入到所有村(居),深入到党员群众中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对调研中遇到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反馈。

篇5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村镇银行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组建难度大,发展缓慢,亟须从源头上加以调整和解决。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1月,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加快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到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发展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湖南省自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已组建村镇银行5家,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来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得到了银监部门的批准。但在组建过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

(一)政策失灵: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只能实行发起方式设立,且至少应有1家以上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规定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这一规定,需要试点县市政府从最基层的县域开始向上逐级寻找主发起人。当前我国银行业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分支行对机构的设置缺乏审批权限。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置处于试点阶段,既没有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数量规定,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特别指定。这样,形成部分试点县市“申请报告无处送,高层领导无法见,村镇银行无法办”的难堪局面。

(二)主体失落:路径单一>:请记住我站域名/<,一主难求。虽然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具备主发起人资格,但在欠发达地区,除农村信用社改制外,几乎没有地方性商业银行。泸溪县为组建村镇银行,成立了专班,明确专人,积极寻找主发起人,从起,先后与省内外1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联系协调,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条件,但都因经济总量小、地处偏远而被拒绝。一旦找不到主发起人,村镇银行便无法设立,致使这一惠农政策成为空中楼阁,试点县市十分失落。

(三)市场失准:低门槛,高杠杆。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村镇银行注册资金的门槛要求确实很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寻求一定的规模效应,一般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加之主发起人难找,形成了“低门槛,高杠杆”现象,导致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市场准入难。

(四)布局失衡:抓大放小,弃乡进城。按照村镇银行试点初衷,本应在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据对全国已开业的148家村镇银行调查分析,除先期试点的六个省份外,一般机构都设在相对较发达的县市一级,乡镇村镇银行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呈现出“发达地区多、欠发达地区少,县城多、乡镇少”的不均衡格局。

(五)价值失离:嫌贫爱富,弃农逐工。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高风险、低效益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受利益驱使,村镇银行在价值取向上偏离宗旨,追逐高利润、高回报的工业行业。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改“自下而上”为“自上而下”。建议完善村镇银行试点政策,调整规划,以地区为单元,坚持向欠发达地区、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将试点任务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扩张计划进行捆绑,自上而下指定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村镇银行发起任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时,要求其在相应的欠发达地区发起成立一家村镇银行,以打破试点乡镇、试点县市层层向上争取无门的难堪局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提高认识,勇于担当,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好社会效益。

(二)调整方式:改“发起成立”为“组建成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最终都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的。村镇银行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于农村贫困地区,支持的是弱势区域、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应当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在部分难以找到主发起人的欠发达地区,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定县市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必须达到5000万元以上,改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为地方财政出资组建成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不在于谁发起。因此,不能因为找不到主发起人而影响村镇银行试点进程,进而影响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架构和惠民政策的落实。

(三)优化布局:改“抓大”为“扶弱”。根据《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村镇银行布局,坚持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优先原则,充分体现“扶弱”的优惠政策,力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至少设立一家村镇银行。尤其是目前处于金融服务空白的乡镇,要设立村镇银行,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盲区”问题。

篇6

2012年10月,黄发雄因结肠癌辞世,享年77岁。为追忆他极富意义的一生,记者日前走访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及与他曾经共事过的老同志。

“在我的印象里,黄老是一个工作狂,他做事认真,兢兢业业,是一位热心且极富毅力的老同志、老领导。”说起黄发雄,县老促会会长孙志鹏如是说。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校长卢炽明对黄老也充满敬意:“黄老对自己要求总是十分严格。我跟他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经常跑到我们学校了解孩子的读书情况,乐此不疲。要知道,他已经是77岁高龄的人了。”

黄发雄生于1936年,郁南县千官镇千官村人,做过老师、教导主任,后先后担任过郁南县教育局局长、宣传部副部长及科技局局长等职。1997年,退休后的黄老闲不下来,来到了老促会,并连续担任多届理事及副理事长。此外,还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及蔡朝焜纪念中学教育促进会副会长等职。

在老促会工作期间,黄发雄对老区教育工作充满激情,经常组织有关同志深入老区村镇,深入到每一所老区学校。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调查记录其所见所闻。为了解决老区镇乡发展资金不足及老区烈士后裔读书难等问题,黄发雄积极发动有关部门按照“老区优先”的原则,争取各级加大对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此外,他还多次外出“化缘”。仅2011年,经黄发雄的努力争取,就筹集了老区发展资金1.5亿元。多年来,黄发雄亲自出面或参与向上申请的项目有老区破危学校改造、老区薄弱卫生院改造、老区科技培训、在学烈士后裔助学金等,累计争取到支持资金1500多万元。期间,在有关部门以及老促会的努力下,郁南老区投入了990万元建成了33所老区学校,解决了无数老区孩子的读书问题。

除了在争取资金和调查研究方面做文章外,黄发雄还主动参与到老区宣传的工作中来:一方面,他负责主编了《郁南革命老区》一书,为宣传郁南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他主持编撰的37万字的《郁南教育志》,是郁南首部教育专志,系统地记述了郁南百年教育的历程。

2011年,为使烈士后裔助学资金正式纳入县财政预算,黄发雄几乎每天都下乡进行调研,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和老区村,写成了详细的烈士后裔在学调研报告,呈送到县委、县政府。功夫不负有心人,县委、县政府接纳了他的意见。2011年云浮市下拨烈士助学资金7500元,郁南县烈士后裔助学财政预算11500元,合计19000元,这笔资金为27名烈士后裔提供了不小的帮助。2012年,烈士后裔助学资金达到了20000元。这些资金虽然不多,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烈士家庭的负担,让许多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除了政府部门下发助学资金外,还有一些民间企业和机构的慈善资助,这在老区孩子读书方面以及烈士后裔助学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几年里,黄老对烈士后裔助学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郁南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覃建南如是说。

篇7

[关键词]平度市 品牌农业 农业标准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188-01

平度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更是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之一。农业基础环境和土壤质量较好,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为平度市品牌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度市通过发展标准化现代农业,培育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农业,在农业标准化的推广过程中也创造出了较好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了平度市大泽山镇,明村镇,以及马家沟村这几个具有地区特色的品牌农业发展基地,分发问卷调查、了解平度市推广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并且考虑到可实施的范围,采集了土壤样品,因为排除各种人为因素外,土壤化学成分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另外还走访了当地农业部门,获取了关于品牌农业培育与发展的大量资料。对于平度市加快构筑现代标准农业产业体系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地区品牌农产品的培育提供借鉴。

一、平度市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平度市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平度市充分发挥其资源、技术和产业优势,推进其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严格依据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的有关规定,包括管理主体、基地规模、生态环境、技术认证、规程制定、品牌管理、农残检测和统一管理八个方面,使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示范基地的标准化建设,为整个品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模范。到目前为止,完成制定农产品地方标准有65项,完成“三品一标”认证有100多个,全市农业标准生产基地面积达130万亩。但农业标准化运行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与当前农业生产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平度市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进入市场仍缺乏标准。一是标准涵盖的品牌少,一些农产品至今无标准。二是有些农产品虽已有某个环节的标准,但还缺乏产品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整个过程的标准。三是一些标准的制定不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不适应现实发展需与国际接轨。四是标准的结构不够合理,生产过程中技术规程多,产后标准少,缺乏安全及市场准入方面的标准。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及品牌农业的建设对策及建议

1、提高市民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到农业标准化以及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在实施“工农对接”中的战略作用。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推动农业特别是品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现代品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推动高效生态品牌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认真制定农业标准化体系及特色品牌农业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平度市农业及品牌产业发展现状,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协调的地方标准体系。

3、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大泽山葡萄”和“马家沟芹菜”为例,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充分挖掘和培育具有平度市地域特色、品质特色和传统工艺特色的产品,通过开展“大泽山葡萄节”和“马家沟芹菜节”等品牌传播渠道,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此提升品牌档次。另外建立的葡萄产业基地和芹菜产业示范园都对品牌农业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基地规模的同时,更要着手建立农产品检验体系,为有机食品和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农产品检测体系的建设,应完善品牌农产品自检手段;应整合资源,建立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通过两级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平度市对市内的某些品牌农产品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质量安全QR(Quick Response,即快速反应)二维码查询系统,消费者可以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如农产品来自哪里、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和采摘时间等。

在品牌农业的打造过程中,平度市要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立,使农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作为依据,从实际情况出发,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 吕婷婷.平度市推广农业标准化的制约因素的对策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2012

[2] 邓贝贝.平度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问题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2012

[3] 杨振辉.加强新时期群众教育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活动调研报告.2011.

篇8

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民间借贷火爆。有关资料显示,仅浙江省温州市民间资本就达6000―8000亿元。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庞大的民间资本进入对实业的正常投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回归到高科技产业、战略性产业,以及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实体经济领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逐步放开加快审批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国务院“新36条”颁布后,从政策层面讲,已经放开了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现在的问题是审批过紧,到目前为止,审批通过的很少。比如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发展银行,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上都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困难,有很多门槛。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张,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等方面有更为明确的政策意见。地方政府也要加快制定地方性促进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实施细则等。

二、进一步改善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环境

让小额贷款公司“收编”民间资金,规范民间借贷,是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经济实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好形式。但是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如只贷不存,资金来源不足,税负过重,以及无法进入银行诚信系统导致的经营风险扩大等。同时,国家对小额贷款公司控制村镇银行设立的门槛过高,要求必须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等限制,成为民间资本未来在金融领域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拦路虎”。为此建议,一是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小型金融机构性质,减少发展阻碍。二是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向优质小额贷款公司适度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其进入银行间拆解市场,开展短期、中期票据和捆绑债务;将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融资的比例从资本净额的50%逐步提高到2倍以内。三是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税费负担,实现财务转移的可转债。根据“新36条”,尽快明确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同时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税前呆账准备金的比例,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四是畅通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的现实操作路径。建议银监会对村镇银行制度进行微调,选择风险控制好、运行规范、股东资质高的小额贷款公司,不改变股权结构直接改制为村镇银行,或者开展民营企业直接设立村镇银行试点。五是加强和改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任务。

三、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与激励机制,在原有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加大风险补偿力度,重点对经营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良好、服务中小企业贷款软担保业绩突出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的鼓励,引导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加强对担保机构的运行监管服务,提高担保机构的运营质量,培育和提升担保机构的信用,严禁担保机构随意提高担保费用,变相发行高利贷。探索建立全国、省级多层次再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开展建立一道风险屏障。

四、尽快出台对小型、微型企业减税免税政策

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融资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波动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建议抓紧研究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根据吸纳就业情况,对小型、微型企业给予减税和免税。

五、鼓励发展和规范管理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PE)是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也是初创期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式,PE为企业贡献的正是中小企业所短缺和急需的。可以说PE是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盟友。因此,要加快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建设。目前国内PE疯狂增长,鱼龙混杂,业内PE机构大小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家设立小型PE。他们都在各个领域激烈竞争,其承揽能力、专业水平、对投资标的公司提供附加值能力都各不相同。随着国内的上市热,越来越多的PE急功近利,投机性越来越强。因此,要加快制定有关政策,明确监管部门,努力规范PE市场,促进民间资本健康有序进入实体经济,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有价值的作用。

六、开展地方小法人金融机构放权试点

按照“地方政府承担风险,地方政府准入监管”的原则,在省、区、市建立以地方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地方小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培育微小金融体系。对于稳健运作、本地经营的县级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小法人金融机构,把管理监督权下放到省级政府,督促其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和“三农”服务。

七、充分发挥“新三板”的融资功能

篇9

7月1日至2日,国务院副总理在河北省主持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强调要多措并举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今年上半年,在国务院要求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赴全国东、中、西部多个省市,与企业、金融机构、各级政府,就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政策环境、融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

调研发现,进入2011年,中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劳动力成本等各种压力汇集到一起,使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差。目前,该调研的一系列报告即将完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是这一系列调研报告的执笔人之一,她认为,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出台的扶助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贷款成本远高于大企业。

张承惠建议,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应健全大中小金融机构间的联通体系,打通融资的毛细血管,并适度降低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建立和引进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管控制度。

中小企业融资有所改善

《财经》: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植政策,本次调研对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有何评价?

张承惠:总体来说这些政策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企业。银监会从2008年就提出了中小企业贷款的“两个不低于”,之后又提出小企业贷款的“两个不低于”。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态度开始改变。根据银监会的统计,已经有100多家商业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

2008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家银行建立准子银行、准法人性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实施单独定价、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而在2005年落实《中小企业法》时,央行和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事业部,但是这个事业部可以说是一个花架子,中小企业贷款难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就不一样了,如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将注意力放到中小企业上面,把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纳入本行的发展战略,有些银行对中小企业专营机构专门给规模、考核办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和以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兴趣增加的客观因素是,商业银行争夺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开发维护大企业客户的成本比较高,银行的价格谈判能力与大企业比明显处于弱势。

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发现,相较于大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定价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宏观调控在总量上的控制,银行就要从追求总量向提高单产转变。今年银行利润增长很快,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定价能力提高造成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调研发现有的地方达到了70%。中小企业贷款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很大。

实际上,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小企业和大企业的贷款是两个差别很大的商业模式,把一套管理方式和贷后风险评价模式真正地转到适合小企业的特点和生存方式上。

从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板、创业板,针对中小企业的集合票据、中期票据、企业债等,数量都有明显增加。

贷款成本过高

《财经》:但是中小企业还是反映贷款难,你们的调研在这方面发现了什么问题?

张承惠: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小企业融资没有问题,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小企业、新创建的企业、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型企业基本上难度不大。

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大企业高出很多。经过测算发现,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比大企业的高出6个到8个百分点。

调研发现,很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时都做到了担保利率50%的上限,如果贷款利率是7%,仅担保利率就是3.5%,再加上登记费等其他费用,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大企业。

而从国际经验来说,由于存在风险溢价问题,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都高于大企业,通常是高2个百分点,我们明显高于国际水平。

现在大家关心的主要是贷款的可得性问题,但是贷款的成本才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如果按照中小企业13%-15%的贷款利率和50%的资产负债率计算,企业的税前资金收益率至少要达到7%-8%才能还贷,而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微利行业,一些进出口服装企业的利润率据说只有3%-5%。因此,高额的融资成本,使中小企业的贷款只能用于应急性和生存性需求,不可能用于扩大再生产。

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往往需要一两个月乃至更短期的过桥贷款或者周转贷款,但是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大银行既不做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也不做短期贷款业务。

中小企业生存难于去年

《财经》:除了融资难,调研中看到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

张承惠:调研发现,2010年是中小企业最好的时期。进入2011年,中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问题。很多企业反映去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了10%-20%,今年还要提升15%。二是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企业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还可以根据预期作出调整,但剧烈波动企业无法承受。三是信贷难。四是用电紧张。一些地方拉闸限电,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五是用工难。六是科技创新问题。七是经济结构转换,很多企业担心出口退税率是否会调整。

以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没有现在这么多,在今年各种压力汇集到一起,使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差。

《财经》:国进民退是否也是一个因素?

张承惠:从全国来看,说不清楚是否有国进民退,因为企业的股权结构日益复杂,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数据来进行证明。但从行业调研来看,从感觉上是存在国进民退的。

《财经》:这些困难因素,是否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倒闭潮?

张承惠:我们到浙江调研,当地政府和企业认为下半年会有大量中小企业倒闭。

《财经》:民营企业是否会继续像金融危机期间那样,关掉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楼市、股市等市场进行投资和炒作?

张承惠:没有直接关系。现在市场上的游资主要还是之前那些资金,因为经营不下去了,就关掉企业去投资,应该不是游资的主体。

《财经》: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就是存在贷款难和生命周期短的问题,因此没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特别照顾?

张承惠:这是不对的。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年左右,而国外的生命周期有五年左右。生命周期低于国外水平就说明是有问题的。

健全金融机构间的联通体系

《财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调研报告提出了哪些建议?

张承惠:我们有九点建议。

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只能靠间接融资体系,也就是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只能起到锦上添花和拾遗补缺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弱质,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还认为要从方方面面都做出努力可能会好一点。

二、政府财政应改善支持中小企业的方式。每年政府财政对中小企业投入的引导资金、风险创新和创业资金、对担保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补贴很多,但是总的效果看起来并不理想,财政支持方式还需要优化。

三、资本市场虽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力军,但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按照现有的资本市场格局来看,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从体制上看,现有间接融资体系的架构是有问题的,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尽管中小企业贷款的主力军是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超过50%,但是中小企业贷款在大银行总的信贷规模中又微不足道,不超过3%,大银行永远不可能将注意力放在中小企业身上。因此,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大机构不可能深入到基层、微型的市场主体,需要毛细血管提供血液。

五、健全直接投资。目前直接投资主要投在后期,缺少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流通体制,场外市场不规范、不发达、不健全。

六、银行为什么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是因为制度上银行有现实的风险管控的要求。在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上,中小企业的征信系统不健全。央行只是将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企业和个人纳入征信系统,但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从来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征信系统查不到。因此,需要专门建立一个小企业的征信系统。

七、应建立起大中小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联通机制。大银行不愿意给小企业贷款,但大银行可以作为批发银行将资金批发给小银行、小型贷款公司和信用社,从大血管输到毛细血管的联通系统没有建立起来。除国开行做了一些工作之外,大型商业银行基本上不愿意和小企业打交道,缺少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通关系。

八、在监管制度方面应适当放松。虽然,银监会规定,小型贷款公司可以从商业银行获得不超过其资本金50%的贷款,但是做起来很难,很多小型贷款公司都拿不到贷款,拿到的也非常有限。

现有的政策限制,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从不超过两家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为什么不可以多一点呢,除了甲银行、乙银行为什么不能再找呢?还有,对村镇银行设立的主体的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都限制过严。

九、政策性金融机构应真正做到“政策性”。现在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政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很难输入到特别需要的农业、小企业、创新和创业型企业等弱势的领域中去。

《财经》:金融机构之间缺乏联通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小银行没有资金贷给中小企业?

张承惠:是的。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市场和政策要结合起来。在政策层面,可以规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达到一定比例,就给予一定的优惠,也可以鼓励大银行把钱批发给中小银行。

适度放开民间金融准入门槛

《财经》: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是否也是主要依靠小银行?

张承惠:是的。美国有7000多家银行,绝大多数都是小银行和地方银行。国外在银行监管的限制和中国也不一样。不管哪个国家小企业的贷款主体都是中小银行,大银行基于收益率和风险管控的考虑,也很少给小企业贷款。

还有一个主体是互机构,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

《财经》:民间互助组织与国内的地下钱庄有什么异同?

张承惠:地下钱庄不是互助机构,是纯粹的商业机构。

日本农协是真正的民间互助组织。日本农协是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的一个网络,它的农林中央金库就是农协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体系完全不一样。

国内没有真正的资金互助组织。农信社不是真正的互助机构,真正的互助机构是资金互助社,但规模很小,起不到什么作用。

互助机构是在这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共同拿出闲置资金,互相帮助。

《财经》:民间拆借和借贷也是民营企业融资的常见方式,调研对民间拆借和借贷的规模及所占比例是否有结论?

张承惠:这是无法统计的,企业也没有向监管部门汇报这些情况的渠道。

我们调研时咨询了很多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他们对民间拆借和民间资金总量,谁也说不清楚。现有媒体报道出的数字都是估计数字,并不准确。而且,资金是流动的、动态的,也无法估计出具体的数字。

现在,民间借贷的利率很高,通常都是短期应急的过桥贷款,企业的拆借数量不可能做大。因此,民间拆借和借贷不可能作为中小企业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财经》:民间拆借既然已经长期存在,是否应该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当中?

张承惠:应该让民间拆借和借贷浮出水面。

让更多的正规金融机构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就可以压缩民间融资的空间。

要调整市场准入的监管办法。现在有大量的资金不能进入金融行业,可以适度放松管制,让民间资本正式进入金融体系,这样就可以按照规矩做了。例如,村镇银行发起人的规定如果能够改变,很多民间资本就可以进来。现在发起人一定要是金融机构,且持股20%以上,自然人持股不能超过5%,这种规定民间资本就很难进来。

还应尽快出台久拖不决的《放贷人条例》,要真正让放贷人跳到地面上来进行信贷行为,才更有利于监管。

建立风险管控制度

《财经》:你刚才说,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并没有想象的高?

张承惠:一个佐证是,小银行的不良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如民生银行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一直在提高,但它的不良率并没有提高。

风险高不高的关键是看管控工作是否到位。如果像大企业贷款一样,银行把钱贷给企业后就不管了,风险一定是高的。出现了不良贷款,也没有人去追究企业,像大银行那样认为为了这点小钱不值得去打官司,风险一定是高的。

《财经》:调研中,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控上做了哪些工作?

张承惠:中小银行应该采取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管控方式。调研发现,一些中小银行正在摸索建立,或者引进国外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体系。

篇10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今天召开市建设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测评会议。市直指导检查七组*

主任、*科长亲临会议指导,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局党委进行总结。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回顾

市建设局学习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在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下,狠抓落实,突出特色,效果明显。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市委动员会议后,局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传达市委精神,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2009年3月7日全局动员大会以后,全系统迅速行动,展开活动。具体工作中,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领导干部

联系点制度。局党委委员加强对所联系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二是督导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成立督导组,对机关及下属

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具体督导;三是学习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组织每名党员参加学习培训、撰写体会文章、根

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人整改措施等;四是补课制度。明确规定因事不能参加集中活动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事后安排补课。严格的制度

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学习,深入调研。把深入学习、理解、领会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一是明确了活动主题和载体。

通过广泛听取意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以“精细创新、完善提升”为主题,以“解放思想、科学实干、建设碧水绿荫、生态*”

为实践载体,突出了建设行业特色。二是高度重视抓好学习。通过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党支部会议、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

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共有5700余人(次)党员参加了学习培训。每名党员都按要求,做了笔记,写了心得。三是深入开展专题

调研。确定了6个调研题目,每个局党委委员负责一个,并落实了责任科室和单位。各调研组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建设工作发展中

的难点热点,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党员参加,群众参与。一方面,实现党员全面覆盖。每一名党员都按照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包括学习、座谈、谈心、

征求意见等,确保活动覆盖面达到100%。另一方面,保障干部群众全面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向干部群众、党外人士公开,通过

征求意见、座谈走访、调研问计、民主评议、简报信息等多种形式,保障了他们的知情权。在这次总结大会后,局党委还将就学习实践

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

(四)结合实际,推动工作。一是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员干部不符合、不适应科学

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认识和观念,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坚定加快建设事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活动期间,先后编发10余期简报

,在“*建设信息网”上开辟专栏,各类信息60余条,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和环境。二是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健

全体制机制相结合。着力健全城建资金筹措机制、住房保障长效机制、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城市供热长效机制、机关作风

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的体制机制,突出了活动的实践特色。三是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2009年各项工

作进展顺利,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解放思想,找准问题。局党委带头解放思想,认真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行为。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紧扣科学

发展主题,结合个人思想、工作实际,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明确努力方向。全体党员以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形式,召开

了组织生活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民主生活会和群众分析评议,局党委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确定了12项

整改措施,向党员干部群众公布。每项整改落实措施都分解落实到局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单位),明确了目标、责任。目前,各项整

改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

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工作作风得到了改进,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

(一)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在要

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新共识。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全局。把建设工作

置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中,努力实现建设事业发展速度、质量的和谐统一,推动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

观引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深入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分析对策、转变

观念、理清思路,积极研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三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适应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重大问题

的调研、决策建议和改革攻坚力度。完善与社会沟通的联系机制,形成条线之间、条块之间的工作合力。完善和改进局系统内部的工作

协调机制,加强团结协作,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四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解决住房、拆迁、清欠、城中村改造、城市安全运行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五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

自身建设。按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内部建设,着力打造作风优良、团结和谐、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与党

员干部队伍。

(二)明确了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着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科学发展、实施追赶超越

是我市压倒一切的大局。建设系统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按照“配套完善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指导思想,把应做的工作做

扎实、做到位,努力建设舒适新*,为进一步打造“四环五海生态*”品牌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二是按照城乡统筹要

求,着力提高村镇建设水平。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带动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

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更好地为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三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

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为经济发展作贡献。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加投

资、扩大内需,对建设系统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要在逆势中把握优势,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住房建设与

危房改造投入,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推动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扎实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

排。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建设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抓好墙改与建筑节能、污水处理监管及城市绿化工作。

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注重从民生角度把握工作方向,把满足群众需要、维护公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

在市政公用行业安全运行、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致力于良好人居环境的营造。六是着眼提

升执政能力水平,着力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

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忧患意识、节俭意识,以过硬的作风、实

干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凝聚人心、推动工作。

(三)促进了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边学边查边改,着力解决一些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

,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城市拆迁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

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共拆迁59万平方米,解决了一大批制约城市建设的问题。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绿化

工程全面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46万平方米,涌现出一批绿化水平高、文化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的公园和绿地。继6月30日六公园(广场

)向市民开放后,9月份将向市民开放第二批公园(广场)。市政工程基本完工,完成城市道路10.7公里,铺设雨污管线42.7公里,新

增路灯405盏,渤海十一路的贯通使市区又增加了一条南北大通道,市区污水管网工程的顺利完成有力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三是旧城

改造实现新突破。渤海五路改造拆迁基本完成,沿路基础设施修建、升级改造、绿化已近尾声,开发进入实施阶段。今年以来,城中村

改造拆迁面积19.4万平方米,腾空土地738亩。四是筹措城建资金效果明显。*四环五海城市建设经营有限公司融资8亿元,为基础设

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争取廉租房、城镇污水处理、供水工程中央、省补助资金9825万元,依托大项目、联合有实力的开发企业推动

城中村改造,缓解了城建资金不足的矛盾。五是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顺利。列入20*、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1750套廉租住

房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经济适用房共安排15个项目,建设周期为2009—2013年,计67.5万平方米。六是农房建设与

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全市整村迁建启动村庄84个,占年度计划的85%,启动农房建设20105户,超出年度计划105户,完工8688户,占年

度计划的43%,危房改造1*3户,占年度计划的54%,完成投资16亿元。七是继续强化行业管理。墙改与建筑节能又有重大突破,房地产

市场企稳回暖,建筑业发展态势平稳,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四)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局党委带头加强班子建设,注重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领

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把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的坚强领导集体。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学习的制度

化、经常化,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达到新境界,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二是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增强

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了党委的议事决策规则。班子成员之间开诚

布公,坦诚相待,讲大局,讲团结,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确定的6个调研课题,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

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局党委感到收获很大,决定每年都要用更多的时间到基层调查研究

,把研究具体问题和研究关系全局、长远的战略问题结合起来,从中把握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全局工作。四是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

建设。局党委成员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准则、规定,坚持按政策、按规章、按程序办事,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和群众的

监督,廉洁从政的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主要体会

通过本次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进一步改进,在服务群众、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

的突出问题、初步形成保障和促进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机制框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必须坚持把学习、调研贯穿始终。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才能掌握学习实践活动的

主动权,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才能找出认识差距,清理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

能在对建设事业发展的分析中抓住关键环节,在集思广益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才能使主观思想更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有效地

指导工作,推动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二)必须坚持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突出实践特色,是市委对这次活动的要求,是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果的重要环节。

我们紧密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给建设事业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认真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的贯彻落实,着力解决

建设工作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并在工作中做到边查边改,将学习实践活动同促进工作相结合。正是因为突出了实践特色,使我们在各项

工作方面,思想更统一,信心更坚定,措施更得力,效果更明显。

(三)必须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

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多办顺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才能保证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四)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贯穿始终。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才能有效打破观念、做法和体制上的束缚

,才能在市委、市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出新方法、新途径,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只

有从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将实践中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及时进行总结、推广,才能营造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

(五)必须坚持把运用多种形式贯穿始终。在学习的安排、讨论的组织、课题的调研、措施的制定等方面,我们都做到形式多样,

使活动丰富多彩。形式的多样性,让大家从不同方位、不同渠道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

成效不可缺失的环节。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效果就好,对我们抓好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六)必须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局班子领导成员和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均做到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调研

、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带头参加各项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只有抓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大家才会凝神

聚气,共克时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建设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还不够深

入系统;二是解放思想的力度还有欠缺;三是对影响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研究谋划不够;四是抓机关作风建设标准不够高、

制度落实不够有力。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并加以解决。

目前,学习实践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

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定要在新的起点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再接再厉,巩固和扩大学习实

践活动成果。

(一)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大整改落实力度。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各科室、各单位要继续按照局党委的决策部署,

继续抓好深化和提高工作,要把形成的理念坚持好,把制定的整改措施落实好,把查找的问题整改好,把建立的机制运用好。突出抓好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这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是否见成效的关键。要以整改落实方案为抓手,不断扩大学

习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把握发展规律、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

新步伐,在推动全市建设事业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

(二)不断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认真分析原因,各级各单位都查出了不

少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有些问题解决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短时间内条件不具备。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要紧紧抓住不放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解决突出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作风扎实不扎实的首要标准。

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及时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事关全市建

设事业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水平。要把党性修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学习实践成果的重点,通过增强党性、改进作风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通过强化制度和强化监督,不断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

在的问题。要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集中精力研究事关大局的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深入基层、深

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积极做好为基层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工作,努力提高行政水平。

(四)高标准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现实的就是要把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与全面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紧密结

合起来,以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把学习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

热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