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度安排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进度安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个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启动一个软件项目
软件人员和用户是在系统工程阶段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目标标明了软件项目的目的但不涉及如何去达到这些目的。范围标明了软件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并尽量以定量的方式界定这些功能。
2 度量
进行度量工作,是为了帮助软件人员了解产品开发的技术过程和产品。度量的作用是为了有效地定量地进行管理。度量的目的是为了把握软件工程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它所产生的产品质量。
3 估算
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活动是制定项目计划。在做计划时,必须就需要的人力、项目持续时间、成本作出估算。现在有许多用于软件开发的估算技术,基本的步骤是:事先建立软件的工作范围;以软件度量为基础作出估算;把项目分解成科单独进行估算的小块。管理人员可使用各种估算技术 。
4 风险分析
每当开始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时,总是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如是否能准确地理解用户的要求?项目的功能能否实现?是否存在目前还未发现的技术难题?等等。风险分析对于软件项目管理是决定性的。
5 进度安排
每一个软件项目都要求制定一个进度安排,但不是所有的进度都得一样安排。软件项目的进度安排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安排没有实质上的不同。首先识别一组项目任务,再建立任务之间的相互关联,然后估算各个任务的工作量,分配人力和其他资源,制定进度时序。
6 追踪和控制
一旦建立了开发进度安排,就可以开始着手追踪和控制活动。由项目管理人员负责追踪在进度中标明的每一个任务。如果任务实际完成日期滞后于进度安排,则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一种自动的项目进度安排工具来确定在项目中间里程碑上进度误期所造成的影响。
二 软件项目的组织与计划
1 软件项目管理的特点
软件产品与其他任何产业的产品不同,它是无形的,完全没有物理属性,但它确实是把思想、概念、算法、流程、组织、效率、优化等融合在一起了。因此对软件项目进行管理,涉及到系统工程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仅靠技术或科研项目的效率很难得到较好的解决。此外,管理技术的基础是实践,为取得管理技术的成果必须反复实践。很显然,管理能够带来效率,能够赢得时间。在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认真对待技术管理问题。总之,软件项目的组织涉及到软件项目研制中的计划制定、进度估计、资源使用、人员配备、组织机构和管理方法等软件管理的许多问题。
2 制定计划
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涉及到实施项目的各个环节,带有全局的性质。计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往往关系着项目的成败。计划应力求完备,要考虑到一些未知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考虑到可能的修改。计划应力求准确,尽可能提高所依据数据的可靠程度。
三 软件过程成熟度
多年来软件开发项目存在着不能如期完成,软件质量不能令客户满意或软件开发的开销超出预算等,这些都是软件开发机构遇到的难题。这一现象促使人们进一步考察软件过程,从而发现,关键问题在于软件过程的管理不尽人意。在无规则和混乱的管理条件下,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改进软件过程的管理是解决上述难题的突破口。
对于不同的软件开发机构,在组织人员完成软件项目中所依据的管理策略有很大差别,因而软件项目所遵循的软件过程也有很大差别。在此,可用软件机构的成熟度加以区别。
成熟的软件机构具有的特点是:建立了机构级的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软件过程必要时可做改进;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客户对软件产品的满意程度是由负责质量保证的经理负责监控;项目进度和预算是根据以往项目取得的实践经验确定因而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篇2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1、前言
2、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4]毕业论文
篇3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篇4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和有关部门的科技项目安排,结合粮食行业实际情况,我局现开始组织申报*6年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主要范围
(一)生物能源。开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工业化沼气等在内的生物能源产品的产业化项目。主要包括以木薯、甜高粱、秸秆等非粮食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以棉籽、油菜籽、废弃油及其他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以秸秆、农林业废弃物等为原料压缩成型生产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及利用有机废弃物开展大型工业化沼气生产和利用。
(二)生物材料。开展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替代石油基产品的基础化工材料的产业化。主要包括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塑料,淀粉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共混得到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单体及聚合物,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新型炭吸附材料等。
(三)生物质原料的高效生产。重点支持边际性土地(如沙荒地、盐碱地、山坡地等)高产作物、植物的育种及新品种产业化,基因工程高产淀粉质、纤维质、油料作物等的品种改造与新品种产业化等。
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原则
为确保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要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一)注重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以提高产品的经济性和形成成套工业化生产技术为核心,促进重点技术和产品的新突破。
(二)促进产学研联合,重点扶持合作关系清晰、合作实体明确、合作任务落实的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的实施。
(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国家投资引导的作用,促进企业和社会投资发展高技术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四)重视项目的产业化基础和申报单位的建设条件。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筹资等方面的能力。
三、项目进度安排和相关要求
请各省粮食局积极推荐符合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条件的企业,我局将结合粮食行业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推荐申报工作,并组织指导有关企业编写资金申请报告。
各企业请于3月5日前,将资金申请报告和有关附件等材料一式五份报送我局,同时提供电子文本。
特此通知。
附件: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一、项目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与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原则、目标等关联情况。
二、项目技术基础。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的产能规模、建设的主要内容、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四、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
五、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
六、项目法人基本情况。项目法人的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等。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资金申请报告报告附件:
1、银行承贷证明(省分行以上)文件;
2、项目法人近三年的经营状况(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项目法人自筹资金保证落实文件;
3、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4、前期科研成果证明材料(需经权威机构认证或出具技术检测报告、专利证书等);前期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应能够满足产业化试验或产业化示范的要求;
5、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意见;
6、有关部门出具的产品生产、经营许可文件(医药、生物、农药、信息安全产品等);
篇5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与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原则,目标等相关联情况;
二,项目的技术基础
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 ,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建设方案
项目的产能规模,建设的主要内容,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四,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
环境污染防治,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
五,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六,投资
项目总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1,银行承贷证明(省分行以上)文件;
2,项目法人近三年的经营状况(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项目法人自筹资金保证落实文件;
3,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4,前期科研成果证明材料(需经权威机构认证或出具技术检测报告,专利证书等);前期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应能够满足产业化试验或产业化示范的要求;
5,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意见;
6,有关部门出具产品生产,经营许可文件(医药,生物,农药,信息安全产品等);
篇6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高校技术力量;方法
技术力量匮乏是制约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先进技术的原创中心。借用高校技术力量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在政府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开展了合作,但是不少企业由于操作方法不当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试就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方法问题作些探讨。
一、借用高校技术力量应坚持的原则
1.企业主导。在借用高校技术力量过程中,企业应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无论是合作学校的选择,还是合作项目的规划都要由企业来作主。不能一味地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勉强地与某个名校合作。与高校合作实际上是与高校的某些教师合作。不深入了解他们的科研情况,就开展合作,很可能出现他们有的技术,企业用不上;企业要的技术,他们提供不了的尴尬局面。为合作而合作,难有实际效果。高校和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别的。企业是赢利性组织,注重的是经济效益;高校是服务性组织,注重的是学术成果和学生培养。加上我国高校一定程度上“轻技术重学术,轻实际应用重理论研究”的导向,导致很多教师将心思放在提高科研论文水平和追逐科研成果获奖上。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全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不足5%。如果由高校来主导合作项目的规划,很可能出的项目成果是高质量的论文、专利、著作权,是高质量、高成本的样机,企业无法将之转化为市场接受的产品,实现产业化。
2.坚持不懈。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刚开始与高校合作时,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有接受合作效果不佳的心理准备。不能因为一两次合作不佳,就不再去作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努力。高校教师的科研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师承展开的,企业的科研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技术积累展开的,两者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的可能性很小。企校合作必然有个磨合过程,一方面高校教师得根据企业产品开发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企业得根据合作高校教师的技术长处微调产品的规划。双方有个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互相碰撞的过程,指望一合作就能出高水准产品是不现实的。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是产品。论文往往是对某种思想或某项技术的表达和描述。将论文描述的技术变成样品,将样品变成能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而变成顾客接受的商品,每一步都是惊险的一跃,失败在所难免。不能因为一两次失败,就武断地认为与高校合作作用不大,放弃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努力。
3.不抱奢望。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合作既不能因噎废食、浅尝即止,也不能抱过高的期望。有的企业认为,既然与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不妨把产品开发的重任交给高校承担,自己专司制造、销售就行了。这样,企业不仅省去了招聘、培训、管理、挽留技术开发人员的烦心工作,而且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市场。其实,这种想法、做法是不理智的。任何时候,外因只是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不是决定性的力量。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没有企业技术人员配合,能独立开发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高校教师毕竟是少数,这些少数教师,说不准早就自己办了或与人合办了企业,借用他们的技术可能性不大。大多数高校教师能完成某些技术开发或者是实验样机的开发。要把技术变成产品,样机变成商品,必须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在样机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企业如果忽视了自身技术队伍的建设,完全指望合作的高校,是很难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企业自有技术人员如果数量少、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规划能力差,技术鉴赏能力不足,就没办法向合作高校提出适宜的课题,更不用说在高校提供的样机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借用高校技术力量,企业必须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练好内功。完全把希望寄托在高校,企业自身不注重技术队伍建设,是达不到效果的。
4.慎重对待成果转让。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校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很多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每年都将取得的应用型科研成果汇编成册,一方面通过各地科技部门、科技成果交易会向企业散发;另一方面将电子文档挂在网上,多渠道为本校科技成果找婆家。各地科技部门为增强本地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积极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牵线搭桥,每年都向本地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并将相关信息转给联系的高校,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需求信息来调整研究方向,主动同企业联系。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各地科技部门的共同促进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了解、高校对企业技术需求的了解明显增多。
拟转让的高校科研成果汇编往往都会介绍每项成果到达的技术水平(如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预测潜在市场需求将到达多少千万或亿元等。在众多的诱人的转让成果面前,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冲动。
(1)慎重对待非本行业的成果。很多民营科技企业老板感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竞争激烈,生存艰难,羡慕其他行业发展容易,总想涉足其他行业。碰到其他行业拟转让的成果技术水平高、市场规模大,就去购买。各个行业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看花容易绣花难。隔行如隔山,自己熟悉的行业做不好,换个新行业做好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是像史玉柱那样的营销天才。
(2)慎重对待企业不急需的成果。遇到在业界领先、预计自己企业以后又用得着的成果,有的民营科技企业老板就想购买,收入囊中,储存起来,以免错过机会。除非是看得很准,时机把握得很好,否则买回来的成果会长时间束之高阁,甚至出现用不上或到用时技术已过时的尴尬局面。过于超前投入,不利企业的发展。
(3)慎重对待企业无人能对接的成果。再好的成果、再急需的成果,如果企业无人能对接,购买时也要慎之又慎。高校教师转让成果时,可以提供指导、提供支持。但他们不能总是呆在企业里,企业必须安排人接手,在掌握转让的技术成果基础上,把技术变成样机、产品变成商品。如果企业里无人能对接,那就没办法完成成果转移,就没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在高校科研成果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
二、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具体操作方法
1.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开发什么项目,应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自身产品开发的需要来确定;而不是高校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自身技术优势来确定。高校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在某些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校企合作项目由高校提出,能保证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前瞻性,但不一定是市场急需的、企业亟待解决的。企业位于市场的第一线,最清楚市场需要什么产品、自己紧缺什么技术。校企合作项目由企业提出,能保证合作项目技术最快转化成产品,并进入市场,使企业的投入尽快得到回报。企业可以将市场急需的某种产品或自己在产品开发中遇到的某个技术难题作为合作项目,也可以将新品规划中碰到的问题委托高校作可行性研究。在选定合作开发项目时,企业应牢牢地把握主动权。合作项目的安排,可遵循由小而大的原则。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双方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企业技术人员对高校教师的技术情况有一个了解过程。多接触、多交流,能加速双方的了解。最好的办法是给个项目学校做,一方面能提高高校教师与企业接触、交流的积极性(他们有横向项目任务),另一方面能很快考察出教师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由于双方了解不够,刚开始的合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慎重起见,先安排一个投资不多、所需时间不多的小项目给高校老师试试应手。实质性的合作开展起来后,双方了解、磨合的效率会高得多。等了解、磨合到位,高校教师接受了企业的产品、技术开发管理思路,再安排较大一点项目。这样循序渐进,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又可以避免企业受较大损失。
2.选择较近、较了解的学校合作。选择合作学校时,应考虑距离企业的远近、对学校教师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委托学校开发项目,不同于委托配套厂商加工零部件。合作过程中,要反复交流。项目开发每进行到一个关键阶段,企业负责项目对接的技术人员,就要到学校实验室观看实验数据、了解阶段成果,对照产品规划要求,提出改进意见。在项目开发过程,高校教师碰到问题、碰到不清楚的地方,也需要深入企业、深入应用现场了解情况,需要面对面地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探讨。电话、网络联系,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的交流。选择企业所在城市的高校、离企业较近城市的高校合作,人员来往方便,节省路途时间和差旅费用,不失为务实之举。
与高校合作,实际上是与高校某个或某几个教师合作。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企业了解了某位教师的前期成果、技术专长、科研作风、理论水平、动手能力、为人处世,才可能信任他,选择他作合作对象。教师了解了企业技术情况、企业开发需求情况、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情况、企业负责人情况、企业文化情况,才可能愿意与企业合作,承担委托开发的项目。与企业负责人、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的母校、同学或者亲亲戚朋友工作的学校合作,可以缩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时间,较快地将合作开展起来;并且合作中碰到的问题诸如保密、知识产权分享等也便如协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朋关系,能给双方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母校、同学或者亲朋工作的学校合作,不失为明智之举。
3.审查项目可行性预研报告。建房前要出设计图纸,开发前要写项目可行性预研报告。项目可行性预研报告包括下列内容:项目拟到达的目标(应到达的技术指标、成本控制指标、遵守的行业应用习惯、产品应用环境等)、项目所依据的技术原理,项目研究开发的内容及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的难点、重点;解决技术难点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等。要求承担项目的教师提交一份可行性预研报告,并对之审查,能取得下列效果:(1)督促想承担项目的教师在签订合同之前,做深入的预科研工作,便于签订合同时、合同后沟通。不做较深入的预研究,是拿不出一份符合上述要求的可行性报告的。(2)从可行性报告中可以看出对方对项目的需求分析是否理解到位,所依据的技术原理是否行得通,对项目研究开发的内容认识有无遗漏,对关键技术的把握是否准确,提出的解决技术难点拟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否可行。审查可行性报告可以初步判断选择的拟合作对象是否合适,估计能取得多大成果,投入多少资金、安排多长时间比较切合实际。
4.签订内容细致的项目合作合同。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高校教师的诚信度较高。不少企业认为,如果不是高校要校企合作项目合同,合同都不用签。把签合同视作一种形式,不当回事儿。其实签订一份包括合同标的(样机的性能、指标)、进度安排、完成时间、付款进度等详细内容的合同,至少有这样些好处:(1)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不愉快。口头承诺的事情,时间长了双方可能记忆有误、理解上有出入,易发生误解和不愉快。口说无凭,文字为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双方理解有出入,翻开合同就自然清楚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或内心不快。(2)加大高校教师按时完成项目开发的压力。高校教师讲究诚信,自尊心强。承诺的事不能按时完成,无疑会有心理压力。将口头承诺变成文字合同,对高校教师的约束力会进一步增强,促使他们按进度去推进工作,想方设法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3)便于对项目跟踪管理。如果合同列出了项目工作进度安排,就可按时间表理直气壮地去检查进度,提醒高校教师;如果合同载明了付款进度(如可行性报告审查通过,签订合同时付20%,关键技术突破付至50%,样机验收付至80%,初步得到用户认可付至100%),则可按合同约定时间付款,省去沟通协调等不必要的麻烦。
5.注重日常沟通联络。既然与高校签了合同,支付了技术开发费,按约定时间来接收成果就行了,不用关注中间过程。如果抱这种想法,难免会走弯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企业技术人员多与高校教师联络沟通,有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项目质量的保证。尽管高校现在强调结合市场需求搞科研,但很多高校教师对市场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项目合同尽管约定了要到达的技术要求,但对项目产品的要求描述不可能那么具体全面,这得靠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技术对接人员与高校教师的沟通交流,让他们真正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产品的应用环境,避免开发出来的产品与市场严重脱节。高校教师擅长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不足。加之对承担的项目技术储备往往不够,完全靠他们自己摸索会走不少弯路。如能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借鉴他们的前期开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利用他们的技术积累,就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前进,更快更有效地完成项目。注重与高校教师的日常沟通,能方便地了解他们的开发进度,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如工作中出现偏差,可及时提醒纠偏;如工作进度滞后,则无形中起到督促作用。多与高校教师交流,还有利于日后顺利接产项目成果。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tatu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nd product research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points of makin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 changing control, tracking configuration status and configuration audit. It also introduces the guidelines and strategies of implementin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关键词: CMMI;配置管理;科研项目
Key words: CMMI;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273-03
0 引言
科研项目目的是探索未知的知识,要求创新性、系统性、工作完整性。最终目标是样机或学术报告。产品研发的目的是研制新的产品,要求经济效益,解决问题,效率高,可使用性和可重复性。产品研发必须有成果,并能将成果转换成有价值的市场产品。虽然科研项目没有市场和客户方面的压力,但是随着科研项目从单一向复杂转变,科研项目管理也越来越复杂,涉及到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过程资料。而且在科研项目进展过程中往往涉及大量的研究人员。由于管理技术、管理意识以及管理工具应用并没有与研究的内容与成果一起发展,所以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常会出现科研任务无法完成或者在完成的科研任务中也存在与研究计划内容大相径庭或者研究结果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研究计划滞后,科研经费严重超支等情况。从这些问题反映出作为支持过程的配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没有得到应用。在科研项目中应用配置管理会带来一定的额外开销,但不采用配置管理会引起许多问题,科研成果质量也无法保证,而且使效率低下。
目前很多科研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对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并不十分清晰,也很少有在科研项目中使用到配置管理。即使有使用到配置管理的科研项目,也只是形式上使用,表现在对配置管理意识上不够重视,配置管理提供资源条件不足,只重视个人技术,而忽视对配置管理控制。制定了配置管理的流程和规章制度,但无法坚持,配置管理实施效果不佳。有的科研人员无法摆脱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认为配置管理相对麻烦,不能形成入库的良好习惯。
为此本文提出的在科研项目中借用产品研发的配置管理思路,对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使科研管理过程有序化。并介绍科研项目中实施配置管理的策略原则,使项目成员建立起配置管理思维,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和可靠性。
1 科研项目配置管理应用
目前企业在做产品研发的时候都会引入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在CMMI中配置管理作为专门的过程域,对其目的有所描述,其目的是通过配置项识别、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和配置审计等活动,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在这个过程中配置管理包含以下活动:识别配置项、基线的管理、构建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配置管理在产品研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它是项目的支撑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过程。产品研发管理通常从产品规划、立项、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验证、等方面进行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通常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等方面进行管理。在科研项目中借用配置管理思路,同样要从上述配置管理活动入手。下面主要通过:制定配置管理计划、配置项的标识、变更控制、配置状态跟踪、配置物理审计这五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在科研项目中应用配置管理。确保整个科研项目将会有序的进行,通过对过程的管理保障科研成果的质量。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规范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而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项目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案设计等方面系统设计规范和标准,从技术层面确保高职课程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1.总体思路
坚持“依岗位定目标、依任务定课程、依能力选内容、依产品定项目”的课改原则[2],认真分析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构建课程体系,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制定课程标准,以“突出能力目标,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原则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从根本上打破以知识逻辑结构为基础的“理论+实践”二元课程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建立“能力本位”的、以工作结构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将知识为中心的“先学后用”教学模式,改变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整体教学设计规范包含三个层面,即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方案。
2.构建课程体系的规范
(1)职业目标分析。职业目标分析是整个课程设计的第一步,目的是弄清专业面向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做准备。职业目标分析应包括初始岗位和目标岗位(即本专业毕业生将来可以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相近的职业岗位以及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
(2)岗位分析。以走访行业协会、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等形式,确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分析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岗位分析的结果将为下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对工作流程进行描述,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3)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根据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从知识要求、素质要求、能力要求三个方面概括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
(4)确定课程设置。根据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并编制专业教学进程计划,确定每门课的学时和学分。
3.制定课程标准的规范
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以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得出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主要包含课程性质和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任务设计、教学实施条件、课程考核方式等。本环节的工作成果体现为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定位。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如专业基础课、职业能力必修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
(2)课程目标。从宏观上描述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 “了解”“懂得” “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
(3)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模块,分配每个模块的学时。这里对课程内容的划分是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学习领域而进行的初步划分,通常只包含模块内容标题,还需要在课程整体设计中设计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和教学情境加以充实。
(4)教学实施条件。说明课程教学实施对师资队伍、实践软硬件条件、参考文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课程教学团队各成员的角色、责任,等等。
(5)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要给出具体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课程类型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鼓励“课证融合”课程与专业相关性高、权威性强的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开展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改革。对公共基础课、综合学科课程的考核模式主要采用笔试为主,辅以平时考核,成绩组成比例为“平时:期末考试为4∶6”。职业能力类的项目课程要注重过程考核和技能考核,原则上每个学习项目结束后都应有相应的阶段性考核,期末成绩是每个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成绩的总评。综合实训课程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项目课程获得单项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该课程考核主要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职业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个角度考虑,同时注重对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自主学习、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考核。建议此类课程以成果答辩方式为主,并结合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性考核成绩,得出该课程的总评成绩,原则上建议取消笔试考核。
4.设计教学方案的规范
(1)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整体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纲,站在一门课的角度,从整体上对课程目标、能力训练项目、教学情境、课程进度安排、考核方案等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安排。其中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进度安排是课程整体设计的重点内容,关系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中落实的效果。①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对职业能力目标的宏观描述,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细化。需要注意的是,整体教学设计中对能力目标的描述更加侧重技能层面,是对职业能力的具体化描述。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以职业活动中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选择、设计一个或多个综合项目贯穿整个课程,作为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载体。项目作为载体,融合了完成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这就是以项目为能力训练载体的原则,也是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教学项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效,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水平。③教学情境设计。以实际工作结构为参照点,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的教学实施方案。用教学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有利于学生在贴近真实的职业活动氛围中培养职业能力、知识和素养。④课程进度安排。课程进度表是后期课程教学实施所依据的基本教学文件,以图表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及与其对应的训练项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学时等要素按时间顺序排定的进度安排。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只是基本的内容框架,还需要一系列的能力训练项目充实课程内容,以达成“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要求。⑤考核方案设计。根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考核方式,制定细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考核方案的设计要体现“能力考核”的要求,与“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相配套。考核方案要注重将教学过程管理与形成性考核相统一,避免一锤定音式的课程考核方式。
(2)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是每次课的教学实施方案,是对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的细节设计。设计时应该充分体现“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三项原则。完整的教学方案建议包括描述情境、引出任务问题、教师演示讲解或示范、学生模仿训练、理实归纳、单元考核、单元总结并引入下次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各教学环节设计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互动脚本、时间分配等内容。其中时间分配上,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讲为辅,鼓励做中学。①描述情境。按照整体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教学情境,描述工作任务和场景,提出任务,引发讨论,告知同学本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出本单元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②引出项目任务。告知学生项目任务的要求、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并宣布考核方案。此阶段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思考。③教师演示或示范。教师通过操作示范,演示案例完成过程。案例演示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操作讲解必要的知识和原理,并通过互动讨论,逐渐深化同学们对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技巧、知识、原理的理解或掌握。④学生模仿训练。按照教师示范步骤,学生模仿操作,边做边学。除了演示案例,教师还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的训练项目,供学生反复训练、巩固、提高技能。⑤理实归纳。总结项目训练后所学的知识、技能,并归纳总结。⑥单元考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二步提出的项目任务,并按照事先宣布的考核细则进行验收,给出评定成绩。⑦单元总结。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知识、技能的重点和要点,深入讨论前面所完成的项目任务,并提出新的任务要求,引出下次课内容,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预习准备。⑧布置作业。尽可能以本次课所完成的项目任务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能力拓展项目,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提高。
5.课程评价的原则
评价课程整体设计的优劣,应该以“能力本位”为总的原则,从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教学方案三个层面具体考量。具体说,课程评价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课程整体设计统筹了知识、素质、能力,进行一体化设计,并突出能力目标;②课程教学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③教学过程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满足第一条,说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是贴近岗位需求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要求;满足第二条, 说明课程教学符合“行动导向”的教育理念,是“行知合一”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满足第三条,才能真正做到“边做边学”,让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去掌握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并培养职业素养。
实现“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改革目标,既需要职业教育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规范,对实现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的科学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20.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slow increase investment to limit by also raise investment benefit; Pace ma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strict quality control may affect progress; But if th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and avoid the rework, and will speed up the process. The schedule, quality and investment three goals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hree, both pace, and saving investment, good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e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Schedule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度、 投资、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 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是否完成实现的前提, 是保证工程工期、资源合理利用、 降低成本、 防止计划变化太大、 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效益的重要保障。
一、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活动的因素很多,一般有六项主要因素:项目施工参与者的影响因素、项目施工技术因素、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因素、项目投资因素、项目设计变更因素、不利条件和不可预见因素。
1、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因素
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因素包括: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现场材料堆放混乱、水平或垂直运输不畅)、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选配不当、施工组织不合理(资源不均衡)等。这些因素很容易造成施工组织管理无序失控,影响施工进度控制。
2、项目投资因素
项目投资因素包括:开工前的预付款没有拨付、开工后的进度款不能及时拨付等。它们会造成施工资金短缺,材料、设备、劳务、现场管理跟不上,甚至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3、项目施工参与者的影响因素
影响项目施工的参与者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商、政府有关部门、银行信贷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劳务分包商、专业工程分包商等。因此,配合协调是保证项目管理运作正常的重要因素,控制项目施工进度必须做好这些参与者的组织协调工作,有效地控制项目施工进度。
4、项目施工技术因素
项目施工技术因素包括:对项目施工技术的难度估计不足、对某些设计或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考虑、对项目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没有正确领会、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当、缺少相应的科研或实验手段等。它们都会造成施工失误,导致项目出现工程质量缺陷,影响施工进度控制。
5、项目设计变更因素
项目设计变更因素包括:业主改变项目原有设计功能、项目设计图纸存在错误或提出设计变更等。项目设计变更容易导致改变原有施工进度要求,使得施工速度放慢或停工,从而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6、不利条件和不可预见因素
不利条件和不可预见因素包括:出现多年不遇的洪水或恶劣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没有揭示的地下水、工程地质没有揭示的地下断层或溶洞、地面沉陷、发生地震、爆发自然灾害、出现工人罢工、项目出现工程质量事故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措施
1、施工的组织管理
工程的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人员应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和工作经验。开工初期,应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临时设施并作好各项施工准备,尽量缩减施工准备时间,及早做好应对工程重点和难点的方案并报请批准,争取早进场、早开工。
施工过程中依照质量管理体系搞好标准化施工,根据施工进度编制“月、旬、周”施工作业计划,实现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工序,加快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强化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建立生产分析会议制度,通过分析各施工工序的时间,科学合理地缩短工序间的循环时间以加快施工进度。健全经理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把它作为按计划完成工程任务的组织和思想保证,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逐季、逐月制定劳动力使用计划,针对重点工程的个别关键工序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工程施工的人员不安排集中休假等。
2、 施工物资和机械的控制
提前准备好每道工序所需的材料、配件和构件,并做好各种物资的质量检验、试验、见证取样复试等工作。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制定相应的物资采购计划,材料的订货合同中应写明材料质量、供货时间和地点的具体条款,对某些特殊材料、设备的供应,诸如自然干燥时间等应提前做好订货安排。如果某些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对某些材料的颜色、规格、花纹等要详细规定采购标准,如需征求建设单位领导意见也应尽早进行,避免因此而延误进度而引起不必要的索赔。如果某些材料、配件如消防阻燃材料、防火门、外门窗等,需事先通过专门机构的认可,新设备、新材料需要专门机构的鉴定认可后方可用于工程,这些工作都必须事先做好安排,保证各种设备、材料和构配件能按计划用于工程建设,从而保证工程的进度。施工机械对施工的效率起着关键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塔吊,从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到塔吊的安装使用,必须具有专门机构的质量安全鉴定,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证。现场各种施工机械都应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检证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以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与安全。
3、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工程开工前做好施工现场调查及图纸核对会审工作,及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疑问的地方。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施工监理细则与施工技术规范,熟悉掌握本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完成各分项工程的材料试验和检测工作,确定混凝土砂浆设计配合比,及时申报,尽早开工。施工过程中逐步制定月、旬、周施工计划,对比《施工进度横道图》和《施工进度网络图》的工期安排,找差距、寻原因,完善管理、加快施工,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期计划及关键线路,以满足总体施工进度的要求。加强技术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或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确保关键工序施工的工期。一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也有施工单位或者是设计单位的原因,往往出现很多变更,但是无论哪方变更都会产生一些连锁反应,并且大量的拆改或者反复的拆改还会引起工人积极性的损害,势必给施工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4、施工工序控制措施
为争取时间、保证工程进度,可考虑各专业立体交叉作业分阶段验收的方法。在结构施工阶段既要考虑插入装修工程,对主体结构分阶段验收。对已验收合格的下层结构,在上层结构施工的同时即可插入装修工程,以充分利用空间。比如说在主体完成六层并达到混凝土强度后,开始砌体施工,这样在主体完工后不久砌体工程也就完成。通常工程在进入装修阶段后,包括通风、给排水、消防、采暖、电信、供气、照明等十几家分包单位的各工种各专业队就纷纷开始施工,如果进度不一致,就会导致相互之间出现扯皮的现象,所以应要求在总进度计划的框架内,各专业分包单位作出各自的进度计划,并将这些分项进度计划进行综合,编制综合的网络进度计划,对关键线路、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的总进度。在竣工验收阶段亦可分阶段进行竣工验收,如消防系统、人防工程、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电力工程等都力争谁完成谁就可以先验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竣工验收,这样就可避免因单项工程的验收不合格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竣工验收,从而争取验收阶段的时间实现提前。
5、冬季和雨季施工控制措施
进入冬季施工前,应编制专门方案并提前采购有关物资,随时关注气象变化并做好记录,防止恶劣天气的突然袭击。应尽量安排钢筋焊接在室内进行,若必须在室外焊接的应有防雪挡风措施。混凝土工程按照规范选择使用合格材料,并添加防冻早强剂。做好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温处理工作,浇筑工作必须执行有关操作规程,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保护。雨季来临前要做好雨季的施工准备措施和施工物质准备措施,还要做好物质设备和材料的防护措施,针对混凝土的特性要重点注意混凝土的雨季施工技术和措施,防止砼被破坏,此外,有必要时要组建精干的抗洪抢险队伍做好防洪的应对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管理制度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重要条件,所以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的研究项目的施工特点,协调和沟通好项目的相关责任人,保证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的顺利有序。
参考文献:
[1] 杨雪飞,张春海. 浅谈工程项目进度控制[J]. 河南建材, 2011,(06) .
[2] 赵彬全.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12) .
[3] 王红卫. 试论项目管理中进度的控制[J]. 西铁科技, 2004,(S1) .
[4] 张跃仁,吴建军.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有效途径[J]. 陕西建筑, 2005,(01) .
篇10
1.目前无机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是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这就决定了实验课的从属地位。学生完成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课学过的知识,使得学生们重理论、轻实践,从思想上没有把实验课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认真去对待。在实验过程中有“偷工减料”、乱改数据、抄袭结果等现象,导致实验课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1.2学生安全环保意识差
无机化学实验课一般是针对大一的学生开设,学生安全环保意识比较差,无机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三废”,虽数量不多,却成分复杂,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不仅威胁到自身安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1.3无机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谍程进度安排也不合理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内容绝大部分实验属于验证理论的实验,内容较陈旧,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应用性实验的内容较少,反映现代新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的实验内容也不多。而且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进度安排也不合理,即实验课的进度快于理论课,造成理论内容还没上,相应的实验就巳经先开了,学生在做实验时因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只能盲目、机械地完成实验内容。显然,按这种实验内容进行教学,不但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而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对无机化学实验教育的新鲜感。
1.4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传统实验教学采用“先讲后做”和“手把手教”的方法,实验前学生虽然按教师的要求写预习报告,但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实验内容照抄一遍,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并没有认真思考,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加以解释,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实验时,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或教材,离开老师或书本便不会做实验[3<。例如很多学生在使用循环水式真空泵时,发现真空度不够,他们就只能请老师来解决,缺乏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2.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重视实验室安全环保教育,加强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室要把安全环保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实验教学内容之一,这在无机化学实验开设时显得尤为重要。在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开展绿色化、连贯性实验,充分利用相关反应,将前一个实验产物作为下一个实验的反应物;强化“三废”的处理,做到回收再利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形式完成一些有毒、危害性大、污染严重的实验。
把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之一,四川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站新建立了关于实验室安全环保知识的培训平台,新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可以在该平台上先学习强化其安全环保知识与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安全环保的实验教学中,为无机实验内容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更为学生今后从事综合性探究实验奠定基础。
2.1.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施“应专业施教”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无机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今后整体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整合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构筑新的实验体系。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精简验证性化学实验,寻找与其专业相关又有趣的实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中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多学科背景的实验内容体系。对于药学院的新生,开设了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硫酸亚铁铵[(NH4)2S04?FeS04.6H20]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物的重要成分,融合无机化学理论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为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同时,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是利用废铁屑为原料,变废为宝的环保型实验。然而常用的装置为敞开式,导致实验并不环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制备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来改进装置,达到环保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和做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2.1.3开设综合设计型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应加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实验的应用性,并且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几次基础实验课程后,开设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师提前1~2周将设计实验的任务交给学生,只提示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査阅文献资料后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需用到的仪器和试液,实验预期结果及操作注意事项,经教师审阅合格后独立完成实验。例如,在完成无机化学基础实验后,选择教材中没有实验步骤的“氯化钠的提纯与精制”进行实验设计。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2.2.1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实验课上教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启发学生对实验原理及预习报告所出现问题展开思考,针对实验中易出现问题加以“启发式”说明,鼓励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观察和分析问题,遇到困难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综合性实验硝酸钾的制备为例,该制备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以硝酸钠和氯化钾作为反应原料,反应的条件一般较难控制,混合溶液中有4种盐,分别是硝酸钾、氯化钾、硝酸钠和氯化钠,在溶液中构成一个复杂的四元交互体系。在具体的实验课堂教学中,先把学生进行分组,讲授实验内容并进行讨论,然后各组同学按照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通过比较各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向学生提出问题。从教学效果分析,实验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有促进作用的[7]。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学生们以极大的兴趣展开讨论,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2.2.2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效果现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使用较少,网上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化学现象、反应规律和操作步骤。如酸度计、电导率仪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清楚看到实验的具体过程,弄懂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更加顺利。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如班级QQ群,采用在线或留言方式集体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打破实验教学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约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2.2.3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及早介入科研
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自由发挥的机会。开放实验室可以为这些同学提供很好的机会,不仅弥补了普通实验教学时间紧、学生动手时间有限等缺点,而且还可提高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利用率。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也可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可在教师所提供的根据科研项目引出的开放实验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这为他们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拓宽眼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4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
传统无机化学课程出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脱节,“先讲后做”或“先做后讲”的现象经常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精心安排课程进度,做到实验内容同步于理论课程,如学完“配合物”这一章后,紧接着安排“磺基水杨酸与三价铁离子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实验,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2.2.5定期举行实验技能大赛
在本科实验教学中,为了积极落实素质教育,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应定期举行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在参赛的整个过程都以规范操作为主线,让学生多加练习,在练习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使学生不正确不规范的操作及时得到纠正,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6报废仪器的合理使用
报废的仪器设备可以将其摆到实验室,学生可通过以拆装这些报废器材,了解仪器的主要构造、各部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熟悉仪器构造性能和操作要领。此外老师还可将这些废旧的仪器设备作为教具,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直观性,使课堂授课的效果更佳。这样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发挥报废仪器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创作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作为培训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基地,在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下,新的工作人员可在短期内迅速掌握仪器的构造,了解仪器易出故障和日常维护、维修,有力推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
3.结束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没有实验就不算是科学研究”,把实验真正看成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的基础,通过对实验课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