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控制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控制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控制的方式

篇1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financial control of railway-diversified group, the paper elaborates in detail the basic idea of financial control of enterprise group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for improving 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control.

关键词:铁路多经;集团财务控制;对策

Key words: railway-diversified; group financial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09-01

1传统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现状

1.1 预算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不科学相当多的铁路多经企业集团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了预算制度,但预算没有成为企业集团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随意更改,预算成为摆设;还有一部分企业集团预算不科学,缺乏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成本费用约束软弱,有的企业集团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极度困难,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1.2 缺乏监督、控制、考核力度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一些多经企业集团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不甚了解,很多时候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乏力、滞后,资金“跑冒滴漏”严重。

1.3 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大部分多经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与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突出,使用效率低下。有的集团内部一方面大量资金闲置、沉淀;另一方面却又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而为难,拿不出钱来调剂子公司的资金余缺,银行贷款余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

1.4 管理方法陈旧,手段滞后许多多经企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还是沿用过去的靠上报财务报表和口头汇报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会计核算随意性大,财务会计信息容易失真,集团公司或出资人很难及时了解掌握各子公司的财务动态,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

2构建铁路多经集团内部财务控制的原则

结合多经企业自身特点,构建铁路多经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应着眼于管理创新,建立与企业集团本身相适应的企业财务控制系统,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通常具有不同的财务控制目标,企业集团应该构建与自身目标相一致的财务控制系统。对于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应着眼于如何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使投资组合效益的综合资本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最大化;对于生产作业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应着眼于提高全部资产的综合报酬率,通过集团内部不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整体资产报酬最大化。努力探寻母公司与子公司共处的平衡点,使内部各层级的经营者都有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动力,解决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财务控制系统作用,应注重其他各种内部控制手段的协调和配合。将现代技术运用进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务信息,辅助实现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3多经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内容

3.1 实行财务预算控制从其功能上看,是以期望利润为目标、以资金流量为纽带、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责任报告信息为基础的一整套财务指标的组合。财务预算由总预算、专门预算和预算编制说明几部分组成,其中总预算反映企业资本营运和各项财务活动的总体状况,其表现形式为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全面反映企业预计的资产负债、权益、损益和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专门预算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通过编制预算,集团公司可以全面掌握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财务预算的编制应采用从下到上的方法,这样既考虑了子公司的意见,照顾了子公司的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集团公司审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预算的整体性及全面性使子公司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摩擦,增强凝聚力。财务预算一旦确定,且层层分解下去,具体落实为责任预算时,便具有强制的约束效力,给子公司以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各方的责权关系,便于子公司进行自我控制、评价、调整。

3.2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审计在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铁路多经集团内部审计则主要应由集团公司的审计部门负责进行。内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财务工作,也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也是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内审的主要方法:一是以强化集团资产控制为主线,建立审计网络,坚持下审一级,各审计部门负责对下属公司的内审;二是设立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由相关人员和职能部门组成,委员会的作用在于保证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充分可靠性;三是对子公司的一些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对外合作项目、联营合同等进行单项审计,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审查和评价子公司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机构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多经集团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发挥内部管理强有力的控制机制作用。

篇2

企业财务管控就是对资金的管理,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和根本,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使企业进行高速运作,保证企业能够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控,才能真正做到对资金的合理分配,保证企业资金用到实处,确保企业完成所有的经营计划,最终达成企业经营效益盈利的目标。企业财务管控是企业进行各项管控的手段之一,通过有效的管控,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效的进行开展,实现企业经济收益与企业规模的同步增长。但是在企业财务管控的构建方法及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问题,所以要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与进步,就要对这些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解决。

一、企业财务管控的构建方法

企业财务管控在一般情况下的管控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集权式、分权式、和分散式管理,但是企业财务管控无论在任何一种模式下,都需要与企业财务管控的方法配套进行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财务管控的作用。常用的企业财务管控的构建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控制

资本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进行控制,是对整个企业财务最根本的控制方法。在企业投资的控制上要对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和投资额度进行决定;在企业融资的控制上要对企业采取何种的方式进行融资、融资的额度和融资的渠道等进行控制。

2.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效财务控制的主要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经营预算进行全面的预算管控,是建立企业财务管控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预算的控制,能够使其达到财务集中管理的目的。

3.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的核算与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归集,使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了解整体财务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对财务核算会制定统一的核算科目、核算政策和核算制度,并通过财务管控的基本构架,对财务核算处理作出具体的分析。

4.人事控制

企业财务经理对企业财务的核算与管理具有这重要的作用,企业人事在一般情况下都由企业控股理事进行推荐,然后由董事会进行任命,并由企业对财务经理进行委派,实现企业层次管理清晰明朗,保证企业财务经理能够有能力控制企业财务,确保不发生监守自盗的问题。

5.资金控制

资金控制的具体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设立企业财务公司、设立企业内部银行、设立企业财务核算中心、设立企业财务统收与统支等等。企业在进行实际资金控制的方式选择上,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与资金流动等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的选择。

6.授权控制

企业的授权控制的基本概念就是形成企业权限的分级别形式的管理,也就是说,企业的股东、董事会、管理者、经理等分层次的进行权限的界定,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管控,明确的构建出一套管理模式,各级使用自身的权利,并对本级范围内的财务进行管控。

7.审计制度

通过企业审计,能够有效的检查出企业在进行财务管控中出现的工作问题,并能够及时的进行指导和纠正,并对企业中其他的财务管控方法进行补充,从侧面控制财务工作,起到内外结合的财务管控模式。

8.激励与约束控制

企业对于财务管控的激励与约束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计划和安排,使企业内部人员能够共同为企业的风险与利益共同进行承担,这样的方法能够使企业整体转变内在形式,能够向企业所希望的方面进行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控在执行中需要注意事项

1.资本按照进度进行控制

企业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会,由于环境的影响,人员水平的限制,导致企业投资项目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往往与实际相背离,所以,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要按照进度进行控制,在出现运作偏离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矫正。

2.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

企业在法律的程序上是相对独立的,在进行经营过程中,要单独的对风险进行承担,有效的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确保对投资和融资的控制。

3.资金预算的控制

企业可能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资金流转,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是企业运作保持在稳定状态下,在资金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只流于形式,不注重预算制度和预算报表,要经常性的对资金进行预算控制。

4.建立配套的信息平台

企业如果不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需求,信息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运行速度减缓、功能不能实现的现象,并且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业务规模才以及人员素质等情况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信息平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5.财务经理的要求

企业财务经理对整个单位财务管控有着独立的管理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财务经理要经过上级的推荐,董事会的决议,从而对财务经理进行任命。企业的财务经理要具有相当水平的财务专业能力,并且需要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好各项事务和对事物的监督。企业对财务经理的任职,还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换,防止出现监守自盗的现象,并适时对财务经理进行业绩、素质、能力的各项考核,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

6.选择适合企业的资金管控方式

企业统收和统支的方式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资金活动的整体水平,这种方式能够进行有效的现金回收,并且在能够促使企业在资金管控上达到企业独立核算的要求。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统收和统支的资金管控方式除了要对资金管理以外,还要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监督和管理。

7.企业授权控制的动态管控

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经理的性质不同、能力不同、素质不同、性格不同、环境不同、管理水平不同,所以,在进行部门界定的过程中,要对授权和分权进行严格的分析。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由于财务权限的不到具体的有效控制,致使这样的管控不利于企业长远的规划和发展,如果采用分权式的授权管控,由于财务权限得到超范围配设,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至此,企业在生存环境中,要及时的进行企业的制度评估、审核,对授权控制进行动态的管理,促使企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8.注重企业审计制度的完善

企业审计制度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和企业外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指的是利用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的自身力量,进行对费用执行的审计、人员离任的审计、经济目标的审计等等;企业外部审计制度指的是企业借助于社会上的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进行年度审计。企业的审计对象,不仅仅是企业的总经理,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对财务经济的审计,这样能够极大的减少因个人问题造成经济不必要的损失,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9.激励指标的设计

企业在进行激励指标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够凭借自身的想法进行非科学性设计,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阶段、行业特点、经营环境、管控性质等一系列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实质性的合理设计,在企业激励方案中的指标,要遵从重要性和简要性的原则,尽可能的进行指标量化。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企业财务理论仍然在不断的进行创新,我国的企业财务管控体系正在处于萌芽状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企业管控体系和方法一定要适应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不断进行改造,并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企业有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楠.刍议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关键点.财会通讯(理财).2008(2).

[2]朱永红.基于价值最大化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探索.财政监督.2008(12).

[3]卢燕.论现代集中财务在我国的实现模式.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5).

[4]宫柏.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对外经贸财会.2005(7).

[5]姜洪丽,彭媛媛.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核心:资本控制.财会通讯(理财).2008(2).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近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加速了企业的优胜劣汰,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济增长点,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但发展是把双刃剑,在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从理论上讲,财务风险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筹资风险、资金使用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否则就会产生更大的财务风险。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将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不管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还是资金回收、利益分配等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但在现实工作中,企业管理者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企业规模做大,就会有发展前途,对面临的财务风险视而不见。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也缺乏足够了解,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按规定办理各项手续,就算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不必承担经济责任。风险意识不强,经营方式陈旧,未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统,执行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存在走过场、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导致投入产出不匹配,呆坏账现象时有发生。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为追求扩大业务管辖区域而进行的对外投资中,对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缺乏充分调研和足够的了解和分析,对投资项目的相关政策、经营环境以及合作伙伴经营状况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预判不足,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内控制度不健全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突出表现在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理念如果落后于时展,存在机构繁杂,管理呆板,规章制度落后等问题,将严重阻碍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成为造成企业风险的主要成因。

二、夯实管理基础,防范财务风险

(一)优化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客观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首先,企业可以不断把握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制定相应的应变预案,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防范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企业的财务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防范风险和承担并分散风险相结合,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运用财务专业技术,控制财务风险

1.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变现能力

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理财目标、财务风险密切相关。企业在融资时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筹集资金中继续保持。从资本结构理论入手,实现优化资本结构和抑制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既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使综合资本成本达到最低点;要抑制财务风险,就必须确定合理的负债额度或比率,企业的流动比率不低于某一比值(例如2∶1),流动比率的数值越大,资产的流动性越强。此外,速动比率调整到不低于1∶1的安全区域内,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增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企业在借入资金时,应在慎重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2.建立财务安全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化解财务危机

一般来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由长期因素造成的。进行财务分析时,企业应从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1)盈利能力,常用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对于企业来讲,如果该收益率达不到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则表明企业在商品劳务市场的竞争中已处于劣势地位,会导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生危机的连锁反应。净资产收益率及其变动走势与企业的风险危机息息相关,是监测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2)稳定性,是指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一般在稳定性预测时常用的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对流动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权益比率以及负债权益比率等。

(3)财务杠杆作用,财务杠杆使企业拥有大于其产权的资产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借款和其他方式增加资本。只要债务成本低于这些资本投入的收益,财务杠杆就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但是,财务杠杆也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与企业的权益不同,企业借债事先就已约定了付款条件,如果企业到期无法履行偿债义务,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4)活力性,是指企业的经营效率。活力越高,企业的各项资产的新陈代谢也就越快,企业的经营效能就越好。预测活力性的常用指标为: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所有者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5)现金流动性。由于企业的现金能反映市场因素变化及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不同阶段的财务报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随时揭示出企业现金运转的状况。因此,企业在其经营期内是否面临着生存风险可以通过比较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而直接观测和度量。在企业内部,应以企业的现金流量为基础建立财务风险的监测系统。

3.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活动进行全方位控制

目前,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但内部审计从机构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方式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要求。

(1)重新合理定位,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位置。从目前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调整到高于其他职能部门,由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直接管理审计部,使之不但对总公司下属二级企业全方位审计,而且保证对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部门具有权威性。

(2)转换内部审计职能,从查错防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但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而且要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作出管理建议。例如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只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了正确的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方案等,一般都不去作深入的分析。但随着企业约束机制的不断加强,帐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重点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转变。

(3)转换审计时机,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转变。目前,一般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作用将更多的体现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内部审计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4)转换内部审计人员配备,由单纯的财务审计人员向业务多元化转变。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拓展,审计机构在人员的构成上也应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财务专业人才,而且还应选择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其他合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

(3)转移法。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

篇4

[关键词]房地产 财务风险 措施

房地产企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有20多年的历史。与国外房地产业相比,我国房地产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也逐步显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筹资的风险

第一,资产负债率高。房地产企业开发初期以负债开发为主,自有资本比例相当低。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很少。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期的延续及贷款陆续到期,房地产贷款发生不能支付到期银行借款本息的概率就非常大。可见房地产企业靓丽的报表背后,累积着巨额债务。

第二,再融资困难。由于房地产企业过分依赖于贷款,负债经营使企业负债比率加大,利息负担沉重,资金周转余地缩小。一旦房地产企业获得资金的能力降低,就会面临资金断裂的致命威胁,因此存在着极大的筹资风险。

2.投资的风险

由于房地产企业自身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慢的特点,使得房地产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金缺口需求明显,面临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第一,资金周转期限长。不同于一般行业的生产周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回收期较长,开发经营过程通常在1年以上,长的甚至需要3年~5年。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前期现金流出必然导致资金成本的增加,同时较长的开发周期也会使项目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现金流不确定因素多。房地产企业在建设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这是难以预料的。在决定交易价格时,开发商除了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外,还关心建设开发能够获得的利润,而这一收益本身是不确定的。在投资的项目运行过程中,各方面因素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房地产企业面对的消费市场相对固定狭窄,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速度取决于市场,而不是开发商所能够控制的,因此销售收入和利润是不确定的。诸多的不确定性最终都将反映在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项目现金流上。

3.经营的风险

第一,存货变现风险。利率波动对负债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影响颇大,贷款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其资金成本,抵减预期收益。政府为宏观调控和抑制通货膨胀,央行从2007年起一共进行了6次加息和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及持续收紧的金融市场不仅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成本,而且使按揭贷款购房的投资者成本迅速上升,抑制了投资者的购房欲望,导致市场需求降低。

第二,材料采购风险。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不断上涨,使得建筑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等的价格也相应上涨。这些建筑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无疑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采购成本,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内部控制

第一,加强资金管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占用大量的资金,但项目往往不能按时完工,资金流转不畅,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注重资金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保证企业日益经营对资金的需要。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合理安排资金调用情况,确保建设项目施工和营销资金的需求。同时,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第二,实现财务预算化管理。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周期中,其在财务预算方面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对企业开发投资项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应以项目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对企业资金的取得与投放、收入与支出、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做出具体详细的安排。通过预算化管理,将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控制在萌芽之中,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对实际与预算进行比较,做好两者差异的确定和分析,制定和采取调整经济活动的措施,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揭示和预防。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步的预计经营情况,根据所反映出来的预算结果,预测其中的风险所在,以预先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第三,加强成本管理。企业应根据管理控制的要求,在开发产品科目中尽可能细化核算对象。在开发成本和销售科目中,根据产品设置相关成本费用的上下级明细科目,细化成本对象。在策划监督上,企业应对开发设计阶段、产品建设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预先规划,使计划成本更加接近于实际成本。与此同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在各个重要环节,按既定的制度和目标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实施COSO内部控制。美国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又称COSO委员会)在1992年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下称COSO报告)。COSO内部控制框架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全面风险防范体系。在COSO框架下,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部分构造了内部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它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内部控制,从而使其能够以内部控制作为有力的武器,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方面开展工作,并作为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监督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目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要求各工作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权责分明,理清各种财务关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不断地积极探索整个经营过程的财务管理制度,构建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全面实现监督、控制、服务、评价职能。

2.积极把握国家宏观政策

把握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科学决策。基于我国房企发展和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房企首先必须分析和把握国家在宏观政策上释放出的信号,深度理解国家在土地、税收和信贷以及住房供需关系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的调节,以行业政策为导向来决定投资的方向,调整现有的项目投资。在此基础上,房地产企业应加强投资决策前的准备调研工作,通过严密的市场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资料信息。同时,聘用专业的评估人员,做好项目的风险分析和可行性分析,降低和减少财务决策的盲目性。房地产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投资与政策和市场的脱离,这样才能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进行较为科学的投资决策,规避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的财务风险。

3.建立房地产企业的风险预警体系

房地产企业应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检测、预警、诊断和控制。在美国经济危机中,有很多应对危机的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的。例如7000亿美元的银行拯救计划其实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瑞典和其他国家遭遇金融崩溃时所采取的干预措施。

目前,多数房地产企业正在朝着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房地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特定的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潜力指标等,设计一套适合企业自己的财务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同时,房地产企业需要针对市场行情进行详细地分析,在风险出现之前做好防范措施,使其在度过风险时期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让每一笔资金都能被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徐淼.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J].会计之友,2006(19):73

[2]王峥.上市房企上半年销售1200亿,总负债逾7836亿[J].证劵日报,2010.8.31

[3]王质君.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55-158

[4]关涛.国内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10-111

[5]高庆磊.防范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现代商业,2010(14):258

[6]王小玉.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09(2):80-82

篇5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日趋完善和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建筑施工企业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施工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承揽工程项目难度逐渐增大,经验难度增大,财务风险频发。为了在市场中生存下来,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做好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宏观调控的风险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施工企业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非常显著。当国家的经济处于低迷的时候,刺激经济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大投资,国家就会大规模的投资于建筑行业,带来建筑业以及相关行业的繁荣,施工企业也会相应的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会带来泡沫经济,导致部分的工程款项未能及时的支付、资金结算滞后、资金拨付的不到位等,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相反,当国家的经济繁荣时,为了限制经济的过热就会限制投资,这就使得施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企业的利润会随之减少,也会逐渐出现财务困难。

2、环境的风险

施工企业的多数业务都为户外作业,因此其活动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影响施工企业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环境,另一个是社会环境。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天气、长时间的降雨、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工程项目中断或者工期的延长,造成企业的财产损失以及施工成本的增加。而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发电、运输、生产作业中产生的噪音等都需要与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如果协调不善,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工程的进度,进一步的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3、市场的风险

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现在的施工行业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供大于求,因此为了能够揽到工程项目,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施工企业不得不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然而低价中标却使得企业的收入减少,如果企业不能将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入不敷出,这样极易导致亏损的发生。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市场仍不完善。项目工程款的拖延支付会带来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建筑市场中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的异常厉害,会使得企业的费用支出严重超过预算的标准,若未能进行及时的调价,企业将面临严重亏损等等。

4、安全的风险

施工企业的大多数业务都属于露天作业,危险的程度比较高。对于部分的高空作业项目,有时由于施工工人的操作失误,会导致个人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不仅面临着大笔的工伤赔款,也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严重的影响。有的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在建项目的坍塌、火灾等安全事故很容易发生,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企业不仅需要支付大笔的医疗费用,同时工程的进度也受到严重的阻碍,按时交工的可能性低,企业面临着违约的风险。这些都增大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资金周转困难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量大、周转速度快,应有着较大的资金周转率以保障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链条没有断裂。而当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时候,企业的资金周转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企业将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缺乏足够的资金购买原材料、很难按时支付工人工资,最终将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

2、筹资困难

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项一般都是按照完工进度分期支付的,很多情况下企业需要自行垫付一定的资金。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许多施工企业会选择向银行进行短期的贷款解决暂时的资金困难。但当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时,银行在对企业的还贷能力进行评估时,会认定其未来期间不具备按时还贷的能力,选择不对其进行贷款或者仅进行小额的贷款,使得企业陷入筹资的困境。

3、再投资困难

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应当注重眼前的利益,还应当长远考虑,进行长期投资。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更新现有设备、扩大企业的规模,才可以增强自己在未来期间内的竞争力。但当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时候,资金匮乏、融资困难,正常的经营无法得到保证,再投资也将受到阻碍,严重的影响了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4、财务指标异常

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各项数值以及通过数据计算出来的各项财务指标最能反应出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当企业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周转率、权益乘数等指标存在异常的时候,就暗示这企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资产的管理

第一,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债务资本相对于权益资本来说,不仅筹资的费用低,利息费用的抵税作用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的好处。但是,由于债务资本的还款期限比较短,如果企业未能合理的规划资金的来源,企业到期将面临着巨大的还款压力,甚至出现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清算的局面。因此,企业应当合理的安排融资方式、融资金额、融资期限以及偿还的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确定企业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自所占的比重,使得企业的资本成本最小化。

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当一项负债发生的时候,企业在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的时候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查,查看该笔应收账款所对应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以及合法,对于不符合确认条件的应收账款不予以确认。同时,做好应收账款的后续工作。定期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定期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清理,督促相关的人员做好应收账款的催帐工作,与欠款企业的财务部门及时的进行沟通协调,使企业的资金尽早的回收。

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在重大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实施之前,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于那些资金回收期限长、回收困难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果断放弃。在施工设备购买的时候,严格的进行设备的招标管理,采购过程规范化、透明化,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加强对现有固定资金的监管,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实地盘存,确定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报表项目中反应的固定资产项目真实存在。

2、加强施工成本的管理

加强施工成本的管理是任何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首先,进行成本的预算,科学制定目标成本。在每个项目开展实施前,财务部门应当结合以往类似项目各项材料的消耗情况并且结合本次项目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目标成本。同时,随着工程的进行,及时公布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做到成本的透明化、公开化,还要根据材料的消耗情况,对已经制定的目标成本不断的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在年末,采用零基预算法制定下一年的成本预算,将全面预算落实,充分发挥预算在企业中的作用。其次,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企业发生的成本的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是对成本进行管理的关键。企业对成本的监督应当做到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分析,将成本的控制贯穿到企业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在成本形成的过程当中,对成本的各个项目、项目组的成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异常的盈利或者亏损情况进行分析,查看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及时的发现并纠正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使得成本可以在企业预定的范围内完成。最后,对人员的成本进行控制。企业不可将精力都放在材料成本上,也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的成本。合理的设置企业的岗位,以岗定责,以岗定员,以绩定酬,优化资源的配置。对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以此来确定薪酬以及相应的奖励和罚款机制,使成本得到更好地控制。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若想减少甚至是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必须健全一套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将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企业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当结合企业以往的财务报表和经营资料,结合金融、经济、管理、财会、统计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模型分析法等多种统计方法,建立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由于财务人员自身能力有限,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之后,应当向专业人员、咨询公司或者行业协会寻求意见,使得风险预警体系更加的合理和完善。加强对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的监控,当各项财务指标的实际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出现异常的时候,预警系统应当及时的发出警报信息,敦促财务人员、管理者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防御。对于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发出的每一项警报,企业都应当派专人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所采取防御措施的效果进行备案,分析此次防御中的优点和不足,形成企业的教学案例,不断总结教学,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增强企业的防御能力。

4、积极应对财务风险的内外部环境

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项管理系统,同时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企业想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内外部的环境。第一,优化合同风险条款,购买保险减少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认真评估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事故,优化合同中相应的风险条款,将因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施工中断、工期延长等事件中施工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降低或者转移。为项目购买意外保险,在损失发生之后通过保险费用的赔偿,将企业的损失降至最低。第二,分析市场环境,正确把握行业的方向。认真分析国家和地方政府近期内出台或者即将的各项方针政策,研究这些政策的实施会对施工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使企业的发展方向同经济的发展相同步。比如建立战略联盟、加深银企合作、调整企业内外政策等。第三,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等,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施工企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发展空间巨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加强资产的管理、施工成本的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且积极应对财务风险的内外部环境,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庆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6).

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土木监理材料;质量控制

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economic and trade organizations, supervision industry also obtained fast development, in our house building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get a wider range of application and atten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upervision work of the main content is material quality control. But the building project entity is material, i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work supervision material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n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to guarantee system, inspection of materials into strictly to better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Keywords: housing project; Civil supervision materials;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保证基础就是建筑材料的质量,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建筑业,使用的建筑材料逐渐增加,新型材料以及使用方法和检验准则正在不断的进行更新,这就需要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既要对国家建筑材料控制的标准严格执行,又要不断的对观念和知识进行更新,保证总体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监理是建设各个主体中综合素质最高的一方,我国自从实施建设工程监理之后,在工程质量保障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可是伴随着逐渐加强的工程监理作用,监理人员不仅能够按照最新的规定在施工场地控制质量,同时还能够比较好的利用一些合理的管理方法帮助施工单位在各个建筑材料方面实施整体控制,加强事前的控制与科学管理的比重,确保工程的综合质量。对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牵涉到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而不是仅存在于施工阶段,这就需要监理人员要具备强烈的质量管理意识,合理应用各种科学管理的办法,在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体现出监理对控制材料产生的价值。

一、土木监理材料质量控制内容

土木施工中监理材料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系统的检查以及保证监理部质量体系的方法来完成的。具体的内容如下:

1.对施工单位的订货原材料、包装采购、运输堆放、保管储存以及使用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确认每一个环节的产品质量。施工单位保证质量系统无法落实,总监理工程师就不能下达开工的命令。

2.贯彻落实监理部门的保证质量系统,充分明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在控制原材料质量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

3.重视每一个工程分部以及分项主要的工程,制定原材料控制表,表中需明确指出建筑项目的名称,原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生产厂家、出场的时间、进场时间、使用情况、产品合格证明、检验报告以及资料认证书等。在验收每批资料之后,及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登记台账,每月组织输出一次。利用这个方法,能够非常清楚的知道工程各个分项控制原材料方面的具体要求,防止在实际使用中出现长线的与原材料数量和规格不适应的情况,进而防止出现原材料部分失控的现象。

4.监理人员在原材料复试见证、送样和取样过程中必须在场监督,严格禁止渎职行为的发生,彻底杜绝施工现场出现的不良行为,对见证原材料严格把关。

5.订购主要装饰材料之前,施工单位应向建立部门提供相关的样品和订货厂家的实际情况及单价等材料,经过监理人同设计部分与业主研究同意之后才能实施订货。

二、土木监理材料质量控制的程序

1.施工方应提供现场材料计划向监理方。

2.监理方审查生产进场材料的厂家资质,严格检验进场材料的合格证明以及试验的材料,对进场材料的数量、型号是否与计划相符进行检查。

3.针对重要的原材料如钢材与水泥认真填写进场原料的登记表。该表格是送检原材料不合格引发质量纠纷的重要证据,工程结束之后可以综合其他保证质量的材料一同递交质检部门。

4.监理方抽查原材料,必须由具有送检见证卡的监理人员实施取样见证后送检。

5.送检报告符合规定的要求之后,批准使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禁止其使用并且清除施工现场。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做好退场报告,该项报告应包括退场的时间、数量以及有关该批材料的信息。

6.对施工单位是否及时记录施工日志应及时检查,查看记录是否符合施工的具体情况,以便能够决定使用的每批材料的具体部位。

三、土木监理进场材料的监管

材料组织进场之前,监理人员与施工方共同审核生产材料的厂家资质以及质保方法,同时要求出示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证明,按照质量证明上列举的项目再次检验样品,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样品不能进行使用。要加强在现场进行材料的送检取样工作,首先要检查各进场材料的出场说明,在送检材料的取样见证,送检的数量、批量和方法必须符合要求。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控制情况。

1.钢筋

钢材应当具有证明出厂质量报告、报告实验单据、钢筋的表面应有相应的标志。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分批对钢材的直径及批号进行检验,检验的具体内容包括标志查对、检查外观,并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获取样品做力学实验,显示合格之后才能使用。在加工钢筋过程中,假如出现不良的焊接、脆断或是明显的不正常力学性能,应按照我国现行的标准化学分析这批钢筋。针对检验不合格的钢筋,应根据有关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将其截成小段之后退场,以避免该批钢筋流向其它的施工场地。

2.水泥

进场的水泥必须要有合格证明或是试验进场的报告,并且检查验收其品种、包装、标号、出场时间等。出场三个月时间的水泥,应复查试验,并且按照实验结构进行使用。要求使用单位尽可能的进同一种批次的水泥,以便能够有效减少送检产生的频率。经过检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水泥,应坚决令其退场,对于达不到强度要求的标号,可以按照实际的强度组织设计配合比例。

3.焊接钢筋制品

施焊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明,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需要经过试验。对于不同焊接工艺和品种的钢筋接头部件,应进行检验合格之后进行施焊。监管工作的重点就是检查焊接成品的质量,首先应从外观上检查位移轴线、凹坑裂纹等,之后进行随机的抽样检查,每天在200个接头中取一组样品组织试验。

4.混凝土

在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非常普遍,对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对于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计量组成材料、配合比例、运输搅拌等。对于控制混凝土质量应当注意几点:

对各组成材料进行的试验报告严格检查,确认合格之后投入使用;混凝土配置要严格按照配合比例实施,不能利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这样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会造成影响;保证外用添加剂的正确比例;现场调试不符合颗粒级配的粗骨料;搅拌每盘混凝土的时间应不能小于最短的时间;对于已经运输到场的混凝土应对其检查是否存在的离析,并在现场进行取样制作试块。

结束语

伴随着在工程整体建设中工程监理作用的逐渐增大,工程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也日渐丰富起来,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控制的基础是建筑材料的质量,只有对材料质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才能够使材料的整个使用过程更加的顺畅,进而更好的实现总体工程的整体质量标准。监理材料质量作为监理整体工程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能够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监理材料应将制度作为根本,以技术作为规范,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监理人员应当坚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格把握质量关,严格禁止因为建筑材料出现的质量问题而引起的额外的损失,因此,建筑材料质量监理工作在未来将有一段非常艰辛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柯国军.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监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6-35)

[2] 于雷.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之我见[J]. 中国科技博览,,2010,(6).

篇7

关键词:项目财务风险 控制和防范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施工企业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各种风险,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是指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及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施工项目的财务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施工项目亏损,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企业的财务风险多种多样,不同的企业因自身不同,因而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就施工企业来说,要想有效地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控制和防范:

一、项目投标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控制防范

目前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以及投标的激烈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往往把标价越压越低。而建设单位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通常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收取工程保证金等。承接到如此项目,管理稍一放松,则可能发生亏损,甚至出现项目承接到手就意味着要发生亏损,企业处在做不是不做也不是的两难境地。

二、项目施工过程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控制防范

不能制定先进经济的施工方案,则可能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具增加、施工质量下降,投入的成本费用相应增大。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控制成本,造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浪费,管理费用增大,使整个项目成本超出预算,造成项目亏损。

三、项目竣工过程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控制防范

施工项目竣工后,如不能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即可能造成项目财务结算滞后,不能及时收回工程结算尾款,增加项目的资金负担。同时,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工程保修费用,从而使项目成本增大。

针对上述施工项目的三个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降低施工项目的财务风险:

(一)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

1.要充分了解工程项目资金情况及建设单位资信状况,准确编制标书,合理计算标价降价幅度,使之控制在不能造成项目财务亏损的限度内。摈弃项目越多越好、不考虑风险的观念。

2.要把好合同签订关。施工合同中应明确工程款的支付、结算、违约索赔的时间及方法,明确发包方因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时违约、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或数额,同时,应将合同的各项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与特殊条款加以细化和明确,保护承包商自身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在确定分包单位时,应根据总包合同的相应条件,向分包单位收取一定比例的工程保证金,并视工程情况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保证金的返还、分包工程款的支付与建设单位工程款的支付同步,分解资金压力,转移财务风险。

(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1.首先要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为依据,结合施工项目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可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相互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实行全面成本控制,按照所选定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实施和控制。对构成生产资料费用的材料、人工、机械施工现场管理费用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控制。

2.1降低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70%,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因此,必须对主要材料实行限额领用,根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班组结算,节约给予奖励,促使施工班组合理使用材料,避免损失浪费。健全收料制度,实行三级收料。材料进场,先由收料员清点数量,记录签字;然后由材料保管员清点数量,验收登记;最后由施工人员清点并确认。发现数量不足或过剩时,由材料部门解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收发料中的数量短缺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合理组织安排材料的进出场,根据定额与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确定合理的材料进出场时间,避免材料的毁损以及增加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用。

2.2降低人工及机械费用。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励制度;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性用工与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面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并避免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使用费用。

2.3降低施工管理费用。施工管理费中开支较大的是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与业务招待费。项目开始实施时,应根据施工预算及工期要求,制订出费用开支计划,对每一个费用项目逐一核定指标,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要精简管理人员,严格出差审批手续。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用的支出,实行事前报告和事后审批制度,以达到降低管理费用开支的目的。

(三)在项目竣工后

1.要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办理决算送审。对于设计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场地狭窄而发生的材料倒运费等费用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收取。

2.在工程保修期内,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实际工程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并制定保修计划,以此作为保修费用的控制依据。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可委派专人或由就近施工的人员代管,尽量节约开支。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管理班子要不断地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时找出影响施工项目财务风险因素,收集相关数据,进一步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的价值大小,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新编施工企业会计实务》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品质的财务控制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风险减小,防止出现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经济犯罪,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是新时期做好财务工作的客观要求。现阶段,对于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来说,大都建立起了科学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在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快速决策的同时,还能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对其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开始关注起来,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方面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其一是公司在制定财务控制制度时,并没有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不严格;其二是对单位财务部门人员的岗位设置不合理:在设置岗位方面没有按照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要求,特别是对不相关的职位没有明确的人员负责,常常出现一人多职的情况出现,这就造成了岗位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极易造成违法乱纪的行为。其三是一些事业单位在会计实务中采用以电子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由于会计实务中的信息系统不完善,导致功能不全,对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并不能有效的满足,在设置信息密码时比较简单,极易存在泄密隐患。其四是在对固定资产管理时处于弱势,对资产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内部责任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管理过程中只是走形式,不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

(二)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意识淡薄

由于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通过财政拨款,与企业的自负盈亏不尽相同,单位内部的管理比较混乱,许多的约束机制虽然存在,但却起不到作用,在处理财务的过程中不按照相关流程操作,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落后

目前,事业单位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分析这三个阶段进行控制。大多数事业单位在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很多项目在实行的过程中并没有经过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深入研究,对计划和项目进行盲报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财务管理的预支出和预算制度没有经过深入的细化,只做了表面性的工作,只要有计划就审批,审批之后就开始执行,这就造成了单位的资金白白流失。在事中控制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必要的花销存在,有的人员认为已经做好了预算,如果不花销就感觉没有工作,如果花少了又会感觉到工作没有做到位,认为花销多了就说明工作做得细致,这种错误的认识非常普遍,造成了财务资金的浪费非常严重。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对策

(一)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意识

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主要是为了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与管理,利用指挥、管束以及促进的方法对其进行监督。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领导要加强对财经法规的学习,要深刻认识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到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各个单位应组织一些对财经法规的学习活动,使本单位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到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事业单位内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对内部财务控制的意识,各个部门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财务控制有效开展,才能建立健全监督和平衡机制,促进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正常运转。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所以加快制度建设是做好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事业单位要摈弃用一般会计制度和财经制度替代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要找准重点,有的放矢,确保内部控制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在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相结合的同时,还要与本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了更好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严格按照以下三条基本原则进行:其一是该制度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还要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换句话说即是合理、合法性原则。其二,要严格体现内部互相牵制的原则,即管理内部财务方面要形成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体系。其三是遵循全面有效的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包含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各项经济和相关岗位,要重点控制处理业务过程中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

(三)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确保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事业单位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用人机制,规范招聘制度,为了更好的控制执行人员的素质,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努力培养出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觉悟高、严以律己的财务人员队伍。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对单位领导和员工的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财务会计人员应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责权利,避免出现会计造假的情况出现,降低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现象发生的概率。

篇9

关键字: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防水屋面 建筑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coil with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buildings today, is the most common used in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his material has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is paper,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South China as the analysis foundation,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roofing, analyzed this kind of material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proof roof in ques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water quality of roofing anti, make waterproof roof can to achieve a higher level,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Keyword: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coilWaterproof roofBuilding construction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是一种由高分子聚合物所形成的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在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一般屋面的防水施工以及地下的防水施工,都会用到这种材料。虽然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在过往的防水施工应用中,却存在着非常多的质量问题,比如说防水材料的质量不合格、防水施工的流程不规范以及防水施工的细节处理不仔细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防水质量,从而影响了房屋业主的正常生活。本文选取了我国南方某省的一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分析,对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防水屋面施工概况

该工程位于我国重庆市巴南区龙州大道上,总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由于空气潮湿,雨水较多,因此对屋面有着较高的防水要求。在进行房屋设计时,计划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作为防水屋面。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质量要求,屋面结构质量非常好,砼表面收面质量达到基本防水施工要求。而防水屋面的施工,属于建筑的后期工程,需要在屋面基层之上施工防水层。本文选取了整个建筑工程中两栋单体建筑进行重点分析,这两栋建筑的屋面防水施工总面积为2500平方米左右,防水屋面的质量要求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规定标准执行。

二、防水屋面的施工条件

进行卷材防水的施工,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防水材料的选用另一方面是防水基层情况条件。只有掌握了这两方面的基本情况,才能够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顺利进行施工。材料的特点以及基层的情况都直接影响防水屋面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前需要着重对这两方面的条件有详细的了解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一)防水材料的选用

本工程中选用的防水材料为SBS改性沥青热熔卷材,具有耐温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大等多方面的特点,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也不会液化而流淌,而在低温下也不会发生碎裂,是我国市场用量最大的一种防水卷材。而通常对于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的质量控制重点部分在于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的检查,通过多角度的检查措施,严格控制防水卷材的质量。首先,要对防水材料的相关质量合格证书进行检查,确保材料是通过标准的厂家制造,由合法的程序进入施工现场。其次,还要对防水材料进行抽检,如果抽检过程出现了质量问题,则整批防水材料都不能投入使用。一般抽样检查的抽样频率为数量在100卷以下,抽2卷检查;数量在100卷到500卷之间,抽3卷检查;数量在500卷到1000卷之间,抽4卷检查,数量在1000卷以上,抽5卷检查。这种抽检频率能够快速达到检查防水材料质量的目的,也可以较好地保证检查的可靠性。

(二)基层情况的了解

在屋面的施工中,基层位于防水层的下方,基层的情况会对防水层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区域的基层情况有非常细致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保证防水屋面达到施工质量。一般对基层的质量要求包括要具有较大的强度,较好的刚度,合格的平整度等等,当今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屋顶基层的材料通常选用的是混凝土。在该项工程中,屋顶的基层材料选用的现浇屋面板,清扫基层,到表面无浮土沙尘等污物,对局部凸起的地方用小平铲削平,对凹进的地方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平。 基层与突出的结构相连的阴阳角;基层与立面墙、排水沟边缘相连的转角处应抹成光滑的圆弧形,其半径为50mm。 找平层上无明显湿渍,基层干燥,含水率小于9%,可用面积约1m2,厚为1.5~2.0mm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表面上,放置2~3h,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珠,可满足施工要求。 基层表面坚实具有一定的强度,清洁干净,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物,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松动,要求抹平压光,对于残留的砂浆块或突起物应以铲刀削平。穿墙管道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若有铁锈、油污应以钢丝刷、砂纸、溶剂等予以清理干净。落水周边的排水坡度不低于5%。通过施工前的基层结构参数检查以及基层质量的评价,认为该项工程的屋面基层的平整度、坡度、整体质量等都达到了使用要求,可以在其上面进行防水屋面的施工。

三、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内容

在保证了防水材料以及基层的质量之后,就可以根据图纸的设计内容,进行防水屋面的施工。该项工程中,防水屋面的施工材料选用的是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包含了多个施工流程,比如说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注意细节,以及施工结束时的检查修整工作等等,每一步细节都关系着防水屋面的施工质量。从施工流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相应分析,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在防水屋面的施工应用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施工前的准备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在施工前的准备措施非常繁琐,如果在某一个细节上没有考虑完全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使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以及质量受到影响。一般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前准备包括了设计资料的审核以及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准备两个方面。其中,设计资料的审核主要是指将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屋面防水施工部分单独提出来,制成一套完善的屋面防水方案,交由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之后,再将详细的施工方案落实到每一个施工团队,让施工人员清楚防水屋面施工的每一步具体流程。而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准备则主要包括了基层处理剂、防水材料、火焰烘烤枪、灭火设施等等,让施工流程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

(二)主要工艺流程

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进行防水屋面的施工,主要的工艺流程有许多步,而对一系列的工艺进行简化与概括之后,可以归纳为流程。第一步,是对防水屋面施工的基层表面进行清理,并修补一些存在着凹陷的地方;第二步,是在基层喷一层基层处理剂,从而为防水屋面的施工做准备;第三步,是对节点进行加强处理,提高节点质量;第四步,是进行施工放线,并适当进行一定的试铺,在试铺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第五步,正式开始铺贴防水材料,注意控制缝隙的宽度。第六步,是进行防水屋面的收口以及节点的密封处理,修补铺贴中存在的缺陷;第七步,对防水屋面进行适当的修整,清理掉多出来的铺贴材料;第八步,进行后续的保护层施工。通常只要在这八步工艺流程中,注意每一个细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够保证防水屋面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

(三)基层处理剂应用的工艺流程

在对基层进行细致的处理之后,通常还需要在其表面涂一层基层处理剂,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之所以要用基层处理剂进行处理,是因为通常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在施工时间、材料类型上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如果不进行特殊的处理,那么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性将会非常差。而在基层表面涂一层基层处理剂之后,则可以增加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让屋面各层的结构更加稳定。一般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材料要求与防水材料有较高的相容性,在涂处理剂之前保持基层的洁净与干燥,对屋面的节点、拐角等特殊部位进行特别的处理,然后对基层表面进行均匀的涂刷。为了保证涂刷质量,一般不要在一处进行反复涂刷,也不要出现处理剂堆积或者漏刷的现象。

(四)防水材料铺贴的工艺流程

防水材料的铺贴流程是整个防水屋面施工的核心工艺,也是八步施工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要对铺贴的质量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要在防水材料的铺贴开始之前,对节点、基层以及主要排水部位进行特殊的处理,然后才能够正式开始铺贴。该项工程的防水屋面施工过程中,根据相关铺贴工艺细节,应采用从低到高,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逐次的铺贴。采用顺水流方向的次序进行铺贴,防水材料的长边以及短边宽度分别为80-100毫米和100mm-150mm,第二层铺贴时长边缝与第一层长边缝错开至少300mm。对所有的阴阳角部位、立面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一般为500mm。对凸出基层部位部分做300mm宽附加层。防水材料的铺贴过程中,一般要避免让缝隙接口处于沟底,并且尽量保持防水层表面的平整度。

(五)屋面节点的处理工艺

屋面上的节点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对该部位的特殊处理直接关系着防水屋面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屋面的节点,通常要进行比其他部位更加严密的防水施工,保证节点处的防水性能。屋面上的节点通常有水落口杯节点、阴角节点、阳角节点等类型,而在防水材料的铺贴过程中,还会产生材料收头节点。而一般对屋面节点的特殊处理也就是对这三类节点处的特殊处理。

首先,对于水落口杯节点处的特殊处理,是节点处理中最为主要的一类。通常水落口杯节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直式水落口杯节点和横式水落口杯节点。该项工程中,主要是对直式水落口杯节点进行特殊处理。在进行处理时,应该着重注意计算杯口的标高、檐沟的排水坡度以及基层、防水层、保护层的厚度等等。而水落口杯节点的防水材料在铺贴之前也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将其制成适合水落口形状的防水材料。并且水落口杯与基层之间要用宽度与深度均为10毫米的油膏进行密封。

其次,在防水屋面的施工过程中,阴角以及阳角的出现在所难免,对阴阳角节点的特殊处理就成为了保证防水屋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通常对于阳角节点的处理是将其制成圆角,减轻表面防水材料的受损程度,对于阴角节点,则是采用全粘实铺的方法处理。具体的阴阳角节点处理方法可以参照下图所示:

图一:阴角与阳角节点处的特殊处理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阳角节点处进行了切口处理,将两块防水材料材料进行适当的裁剪,然后再于切口处补入一块材料。而阴角节点的处理则是将图中的阴影部分裁剪掉,而后防水材料可实现铺贴的平整,并且不留下缝隙。

最后,对于材料收头节点处的特殊处理,这主要是在大面积的材料进行铺贴完成之后,再进行统一的节点处理。在材料收头处的凹槽内,抹上1:2的水泥砂浆,使所有凹槽的深度以及宽度都能够保持一致,并能够保持凹槽内表面的平整光滑。对于材料收头节点处的特殊处理,可以参考下图进行:

图二:防水材料收头节点处的特殊处理

如图二所示,为防水屋面材料收头节点处理的横截面情况,在用1:2的水泥砂浆保持了凹槽的深度与宽度一致之后,密封材料以及混凝土钉进行了固定,让节点处能够更加稳定,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保持较好的平整度,从而使防水屋面的整体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六)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的铺贴

经过对常规卷材铺贴方法的分析与讨论,在该项工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为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改变,更加适合与这种新型材料,铺贴效率以及铺贴质量更高。具体的铺贴方法为滚铺施工,也就是讲铺贴卷材放于一个位置,在确定好搭接缝之后,就以该位置作为起始点,向前展开1米左右的卷材,并用喷火烘烤枪对准卷材与基层之间,加热卷材地面。当卷材出现黑色光泽并且有少量气泡产生时,可缓慢放下卷材,使其与基层粘合,并对卷材进行适当的碾压,使其与基层之间结构更加稳定。在用喷火烘烤枪进行加热时,需要注意枪头与卷材要保持合适的距离,通常在70毫米左右比较适宜,枪头和基层之间呈一个40°左右的夹角。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铺贴,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并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对基层的干燥度要求不高。但这种方法要求烘烤火候要适度,因此通常需要施工过程中有技术功底扎实,铺贴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卷材的配置应将卷材顺长方向进行配置,使卷材长向与排水方向垂直,卷材搭接要顺流水坡方向,不应成逆向。 先铺设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按标高由低向高的顺序铺设。

四、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的质量控制

在防水屋面的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防水屋面的质量进行检测,从而发现施工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质量问题,并能够及时针对质量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屋面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通常进行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蓄水检测,来判断屋面的防水性能强弱,另一方面是做好成品保护措施,增加防水屋面的使用寿命。

(一)防水层性能的质量控制

对防水层性能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测的方法判断防水性能的强弱,再对防水性能的不足进行相应的改进。在该项工程中,防水屋面的施工结束后,进行了防水性能的检测。向屋面注水,保持水位在100毫米左右,持续进行48小时。在48小时之后查看屋内结构是否有浸水现象,发现屋面没有出现任何渗漏,因此可以断定,该项工程的屋面防水性能得到了保证,施工质量达到了要求。而一般在全面的防水屋面施工验收时,除了检测屋面是否存在渗漏之外,还要检查防水材料的搭接情况,缝隙处的密封情况,基层与防水层的粘结情况,以及保护层的施工情况和其他一些施工参数等等,当所有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时,才可以真正判定为防水屋面质量合格。

(二)防水层寿命的质量控制

为了增加防水层寿命,延长其防水期限,可以进行一定的保护处理。在该项工程中,防水层寿命的质量控制措施采用了刚性保护层、炉渣找坡、铺设地砖的方式,在屋面形成保护层,并用油膏进行填缝处理,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通过在房屋表面增加保护层的方法,可以让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延长许多,实现防水屋面的高性能、长寿命。

(三)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直径不大于300㎜的鼓泡(空鼓),处理方法是:割破鼓泡,排出气体,使卷材复平,在鼓泡范围面层上部增铺一层卷材,热熔封严其周边。

大于300㎜的鼓泡处理的方法是:按斜一字形将鼓泡切开,翻开部分的防水卷材重新分片按流水方向粘贴,并在面上增贴一层卷材,其周边长应比开口范围大100㎜,之后粘牢封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是一系列非常繁琐的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多,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细致的施工与检查,才能够保证防水屋面的质量。通常进行防水屋面的施工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制定非常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一些突况的准备,有备无患,使施工能够顺利地进行;其次,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从每一个细节着手,并对一些重点部位进行特殊处理;最后,要对防水屋面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确保屋面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防水性能。通过对这三方面内容的准确把握,就可以使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让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对防水屋面施工工艺的相关研究,不仅提升了屋面的防水性能,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更有着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顾延尧. 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施工及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2:107-109.

[2]贾哲明. 平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 上海铁道科技,2009,02:84-85+64.

[3]黄世标. 对民用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要求及技术要领的探讨[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08:197-199.

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物资采购成本;造价控制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market competition is unusually intense background, strengthen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material procurement cost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reduc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mprove the enterprise profit level,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cost in procurement costs, and further from the macro, micro two angles propose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material procurement cost control, strengthening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procurement cos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在如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招投标报价与技术创新等方面,而忽略了采购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性,采购管理对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成本控制中也起到了基础作用。采购活动是工程项目造价的出发点,低成本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利润,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影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普遍以广义采购成本为基础,以可见成本与隐性成本的分类方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计算。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影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如下。

(一)可见成本因素

1、采购价格。也就是广义采购成本中的购买价格,它是企业通过任何方式取得的采购报价,是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采购成本高低的最重要指标。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造价中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有:一是采购价格,根据工程项目具有对单一产品如水泥等的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可以尝试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降低缺货成本与购买成本之间的差异;其次是采购价格的底线,采购价格的底线会对一个工程项目造价带来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只有在充分计算了企业的采购价格底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及时的报价;三是采购原材料的供需关系,由于一般的工程项目的建造时间都比较长,因此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和对未来一定时间的市场脉搏的较强感知能力,对原材料进行买卖以节约采购成本;四是采购数量,采购数量的增加可以带来相应的折扣,企业应当在原材料数量的积压与采购折扣之间进行衡量,力求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

2、交易成本。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与交易时,都需要花费一定数额的成本费用。

3、运输成本。一旦采购结果确定,进入采购实施阶段就会涉及到所采购原材料的运输问题。采取哪种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采购方与供货商以及承运方之间的付款、损失、损毁赔偿权等都会产生相关费用,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在这期间所有产生的费用构成了运输成本,也是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质量成本。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所采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一致性成本、不一致性成本与最终使用成本三者共同构成了质量成本。因此,为了保证物资供应方与采购方所要求的质量一致,采购方需要付出相关费用,也就形成了质量成本。

5、运营和物流方面的成本。企业需要付出相关的费用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对各种形态的采购物资进行有效的协调管理。因此采购的运营与物流费用也是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隐性成本因素

通常人们把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不易衡量的资源,称之为隐性成本。对隐性成本进行分析与研究,也能够降低采购成本。

1、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重点考察的是人,也是最难衡量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因为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采购水平,可以起到降低项目成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采购人员的数量直接影响了采购成本。

2、资金周转成本。由于项目总的物资采购数量固定,因此采购的次数与进货时间会对项目的资金流量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一般来说项目的需求量是一定的,采购次数的变化会带来房屋占用与管理费用的相应变化。所以,合理得利用库存,加快库存的流转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采购材料、采购资金与材料库存在时间匹配上有可能存在不一致,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有可能节约数量可观的隐性成本。

3、信息利用成本。物资采购的数量是以对项目运作情况和工程进度等信息的了解为基础的。因此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化程度的集中与信息高度发达,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来获取与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相关信息,这也伴随着产生了信息利用成本。

二、加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强化建筑企业造价管控的措施

(一)宏观角度措施

1、优化采购制度,做好采购成本卡控。采购是工程项目成本优化的关键环节,只有完善采购制度,明确采购计划制定、审批、方式及相关部门责任,从制度上卡控过程实施,并合理管控采购渠道,逐步建立供应商档案,为企业日后的采购进行比对和参考,便于对供应厂家信誉及原材料的筛选。同时,及时将物资采购价格进行归档,定期收集物资供应信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研究采购市场价格波动的本质原因和供需比,阶段性评估现有价格。

2、分析比对价格,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成本控制是企业物资采购的首先目标,针对不同现状将制订相应对策。如资金雄厚的企业可采用一次性付款等结算方式来获取价格折扣来降低采购成本;公开招标可以通过供货商相互竞争来获得采购价格底线;根据市场供需、地域性、季节性差异进行采购囤货,在获取低价同时也可能造成原材料的成本积压;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缩短供应链,直接向制造商订购,减少材料采购供应商中间环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同时,也收获稳定可靠的技术及售后保证。

3、充分调配资源,合理配置人力。优秀人才德才兼备,在业务技能及能力知识上出类拔萃,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企业一半的资金。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技能轮岗,师徒帮带,不断强化员工技能整体水平,优化人员知识结构,发挥人力资源调配最大优势。

4、细化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操作。将企业采购部门工作进行细化,规范业务流程,实施专人分工,跟踪项目落实,实时过程卡控,及时进行反馈,最终达到合理预算。一方面缩小了员工的业务范围,使其在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分工和内部牵制,降低部门之间营私舞弊。

(二)微观角度措施

1、原材料库存管理。广义采购成本分为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三大成本是相互联系的,甚至会呈反向变动。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性态,使成本总和最小。因此,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需要集中考虑其综合成本。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做到及时补给,库存管理需建立库存警戒值,确保供需平衡。同时结合每日需求变量,提前做好采购,确保供应中断损失及储备成本之和最小。

2、采购管理。概算是工程项目造价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概算,不断分析工程项目中相应物资的需求量。在成本因素的前提下,结合概算结果及工程项目的完工进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项目期内的采购次数及数量最小值,确保储存成本与缺货成本最小。

3、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支出费用也是价值不菲,所以,采购固定资产也构成工程项目造价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固定资产的管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结合企业需要,评估固定资产在其的战略地位,购买或融资租赁相应必备固定资产,通过递延的形式缴纳,起到延期付款与节税的作用;另一方面针对阶段性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考虑适时的经营租赁,减少成本支出和设备使用过程维护。4、商业信用。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和其他企业之间逐渐建立起商业信用,

4、商业信用。在与其他企业的业务往来过程中,企业会逐渐建立起商业信用,在规定的折扣期内,企业也可以获取免费的信用。但是企业有可能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需要考虑放弃部分商业信用,这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企业应该确保放弃商业信用与缺货成本而付出的代价之和最小。

5、节支增收。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一,在“节支”方面,重点工作是加强项目材料费用和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一个项目的材料费用在项目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不低于50%,所以,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其中又包括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和材料购买价格的控制。如:在材料消耗数量控制上,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参考定额数量,合理确定材料消耗额度,并必须配套一定的奖惩措施,节约了要进行奖励,非必须原因超耗浪费要承担损失,以提高大家节约材料的积极性;在材料设备购买单价控制上,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参与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标,必要的时候根据项目中标情况提出材料设备参考价,定期进行小宗物资材料单价比较,并参考项目中标单价情况提出费用比较清单。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劳务分包时,除了劳务谈判确定分包队伍外,劳务招标也是经常采用的方式,并注意做到:尽可能采纳比较有竞争力、有信誉的劳务队伍参与施工;不要无原则压低劳务分包单价,要对劳务分包的成本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吸纳低于成本价的劳务队伍进场施工;可能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劳务队伍,规定在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达到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劳务队伍可获得奖励,以提高劳务队伍施工积极性,施工企业、劳务队伍达到双赢。

其二,在“增收”方面,其对象主要是业主单位,要以三个方面为重点:承包合同、优势单价、技术与造价有效结合。因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合理利用承包合同中有利条款,必须充分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相关条款要反复研究,仔细推敲,发现漏洞,有效利用;合理利用优势单价,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设计变更的有利机会,尽量利用不同的施工工艺的特点,尽力说服业主进行设计变更,增加优势单价的工程数量,从而谋取更大的利润;注重技术人员与造价控制人员紧密配合,由于技术人员因本身工作特点的限制,对施工成本方面的了解不足,在这些情况下,成本控制人员应积极参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在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为项目谋取更大的利润。技术人员应提出能够达到设计意图的几套方案给成本控制人员进行比较论证,并将论证的结果作为确定施工方案的量化依据。重点强调这上述三个方面的目的,是为变更索赔提供有效依据,争取最大收益。

三、结束语

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是整个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物资采购进行得正确及时,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确保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如何对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进行合理有效得控制,这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一直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蓉:《建筑施工企业降低物资成本的管理方法》,《山西建筑》,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