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社会效益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的社会效益

篇1

科学价值中立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法论标准。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社会和政治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法论程序的标准上。[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3]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意识形态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意识形态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意识形态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曼海姆坚持认为,凡政治的或是涉及世界观的一切知识,不可避免地都是有党性的。他因此而暗含的论点是,像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均无法摆脱意识形态和党性的束缚,所以他也承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些观点引起了美国实用主义者胡克的争论。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开创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难在于,曼海姆承认,表现阶级立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导致在科学意义上被认为“真”的那些关于事物性质的理论和发现,因此,问题就转移到这些“真理”是否取决于导致探索和发现这些真理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这一点上。“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既然随着历史时期而改变,曼海姆认为这问题就成为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现在假定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客观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任何一种的科学知识是怎样成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书中,不同的一页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读者对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4]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科学主义思想,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胡克实际认为,即使存在阶级或党派观点的相对性,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仍然存在超越主观价值的客观性基础,比如根据经验基础所作的证实或证伪的判定。这是我们过去在认识实用主义时所忽视了一个重要论点。

因此,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论的反思。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的要求。

对绝对价值中立说的批评

韦伯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点,在近数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学家主要是历史主义者和科学实在论者的批评或挑战。库恩以来的历史主义学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学的积累发展观,论证了科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不简单地只是对关于事实的增长了的知识作出的理性反映。而科学不同学派之间的转换更像是信仰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础可言。劳丹则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家理的适中的观点,指出理性的行动者持有各种目的和关于世界的预设信念,为了合理地接受一个信念,他必须能够限定与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有关的推理范围。劳丹试图把科学合理性的一般要求与价值论、方法论和事实层次的共识统一起来。

科学实在论者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独特的意义。他公然声称自己要为一种几乎被了的观点恢复名誉,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无论如何也是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因为事实陈述本身,以及人们据以决定什么是事实和什么不是事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预设了价值。普特南指出,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传统观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基础上的。怀疑价值判断具有认识功能的一个理由是,它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而且在福柯所讨论的伦理学观点中还强调调,在伦理问题上,人们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许多人相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满意的论证。但在事实上,对于任意选取的一个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们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许多人对于科学和很多理论都是可悲地无知,至于科学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学的意义决非仅限于它的实际应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学的合理性。所以,用工具的成功与多数主义来证明科学真理的合理性和价值真理的非合理性,这是站不住脚的。[5]

普特南强调,至少有些价值必定是客观的。精确科学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像“融贯性”和“实用的简单性”之类认识上的优点,因此,至少有些价值词项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如果这些词项不代表理论的性质,而仅仅代表有关人对理论所持有的“态度”,那么像“正当的”、“充分确证的”、“最有效的解释”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观的。因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赖的参项更为客观。因此,至少这些价值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同样,对于伦理学判断的主观方面也不能强调过分了。如果说,在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是一项客观的事业,并不等于认为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学问题也许有一些客观的、不确定的答案,那么,在伦理学领域,某些价值见解是确真的,某些是确假的。“总而言之,某些价值见解(以及某些意识形态)肯定是错误的,某些见解肯定不如其他见解,在这个意义上坚持伦理学探究是客观的,同坚持根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的情况这种愚见,是两码事。”[6]

由此可见,普特南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竭力从两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与制约。一方面,他不同意证实主义和旧实在论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的观点,而坚持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融贯性、正当性、实用简单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要求的统一,科学的客观性与多元性要求的统一。另一方面,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认为至少有些伦理价值是有客观标准或依据的。就认识而言,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一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实的构架时,在众多的因素中首先会涉及到人们的道德价值。因此,真理理论以合理性理论为先决条件,而合理性理论又以我们关于善的理论为先决条件。

普特南试图把事实与价值、真理与价值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既不放弃实在论的客观真理论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实一价值两分的传统观点。其观点属于一种形式的价值真理论,是对那种离开人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仅仅在本体论上强调真理是对实在或事实的纯客观描述的传统实在论的批评。它告诉人们,追求直理的科学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对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由此而彻底否定事实与价值、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呢?显然也不能。正如普特南所断言的,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这后一命题说明,没有客观性依据的价值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因此,这里的价值又与传统的事实价值两分观点所说的价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观价值。可见对价值的不同解释预设了不同的结论。而从根本上说,价值具有主观与客观两重属性,纯粹的主观价值显然无法与客观性或科学性相统一。这里便存在不同层次的价值问题,客观性与价值只能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上统一起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前面论述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合理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提供了借鉴。

就本来意义而言,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因此它在实质上与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有所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立场、态度和方法上。从基本立场来看,社会科学以追求关于社会的事实知识或确切知识为基本任务,因而一般不预设立场。真正的社会科学是真诚而无畏的,无须迎合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怀疑。研究无,一切似乎已成定论或天经地义的东西或结论,都可能成为社会科学家的怀疑对象。即使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否定自己的先前结论或成见,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社会科学家是“无我的”,不怕否定自己。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方法论上,社会科学多用归纳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以便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归纳法是不可靠的方法,但为了探究事实,社会科学家仍然频繁地使用,包括统计法等科学的归纳方法。

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追随者则与此不同。他们固执地追求信仰,从抽象的观念、原则、口号出发,竭力为某些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因而他们采取的是教条主义的顽固态度,对既成的传统和信念不敢怀疑或质疑。其方法大多为演绎法,即从抽象的大前提出发,推演出脱离现实的结论,所以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尽管也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其论证方式却十分繁琐,追求华丽的词句或动听的口号,实质则空洞无物,思维也不讲究逻辑,经常出尔反尔。归纳法和统计方法在意识形态那里只具有纯粹工具的意义,事实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指的是像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的学科,可以采用经验研究和统计学等手段,后者指的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等更具有文化特点和包含更多价值判断的学科,往往与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分不开。然而,当代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日益要求人文学科也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即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和论证方式。比如,伦理学曾被认为只是关于规范价值的学问,但是,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提出了伦理学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任务,伦理价值前提应从实际生活的伦理中得出。因此,人文学科如仍停留在传统的相对价值的水平,永远自说自话,无法像科学那样可作广泛而重复的比较和讨论,那显然是一种落伍的表现。

将人文和社会科学只当作特定社会集团的学问,是其利益的集中表现,甚至提出所谓民族特色的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这实际上是将这些学科降至不具普遍意义的私学的水平,与占星术、风水术没有多少区别了。一门学科只有在成为可跨文化共同研究、讨论和验证的学问时,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社会科学也许因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特色而加入了某些价值因素的考虑,从而有可能影响研究者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看法,但每门科学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公理、原则、范畴或概念,以及公认的研究和验证方法,包括共同的逻辑工具。比如政治学中的国家、政体、民主制、权利等概念及相关学说,用于民意调查的统计方法和一般数学及逻辑方法,便属于这种共同基础性的东西。

当然,如前所述,纯粹的绝对的价值中立在科学研究中也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类似于乌托邦,而且正如普特南所说,从更高的境界来看,脱离客观性的价值只是主观价值,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然而,这仍然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丝毫不需要警惕主观价值的束缚或影响,妨碍认识客观性的实现。而且,人的认识与科学发展的高低阶段之分,在时间上也有侧重点先后的区别。可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上解决了事实与价值相对区分的问题之后,才能实现较高层次上统一的任务。

由此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较低层次的主客不分、科学与意识形态混淆的状况。举例来说,伦理学几乎还没有脱离规范伦理的阶段,对于当前人们实际上如何处理或对待人伦关系,较少作实事求是的描述性研究,一般仍停留在从抽象规范向下推演的水平。诚然,规范伦理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作为科学的伦理学还要从事认定事实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某种程度上价值中立的研究,避免把伦理的“应当”误作“是”。在传统伦理的研究上更存在事实与规范不分的情况,例如有人把写在经典中的规范伦理与中国社会实际处理人伦关系的事实混为一谈,几乎不指出两者间的区别;更有人将战后日本等东亚社会的成功归结为孔孟之道,对于这些国家在长期传统中形成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作如此轻率的概括,更显出概括者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的欠缺。

至于像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也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事实与价值混淆、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不分的情况。一些人不懂政策宣传与事实认定之间的区别,硬是把“应当”当作“是”,不懂得意识形态与科学并不是一回事。立场相对中立的问调查和事实报告,特别是在涉及政治、性等敏感问题上,做得还相当不够。有时候则以感情代替法律判断。例如,某个新兴小城市近年在吸引外资和城市建设及环境卫生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长期要求机关干部普遍加班加点,休息时间极少,在维护城市卫生时采取了一些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严厉惩罚措施等。这些都是涉嫌违反现有法律、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但有研究者写文章把这些归结为“善良违法”,试图以其行为结果的某些成绩来论证其违法行为的合理性。请注意这里的“善良违法”这一提法,这是用伦理价值判断来限定事实判断。如果有点现代科学的常识,便不会这样来认识问题。因为事实首先是,这些规定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至于行动者的动机是否善意,则完全是另外的问题。以对动机的价值判断来为违法的行为作辩护,显然是难以服人的。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社会在“百家争呜”时期多种学派并存竞争,源于民间的学问可以被某些统治者所利用,但尚未出现官方垄断学术的局面。只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切学问才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其结果是历史、文学、哲学都摆脱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广义的统治术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法学和政治学了。这种情况甚至蔓延到自然科学,如天文学为皇帝订立历法服务。当西学经过外国传教士之手传到中国时,官方思想已严重僵化和落后,采取了抗拒的态度。直到20世纪初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才最终冲破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得以在在中国生根。然而,近百年史仍然是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争取相对独立的奋斗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得到贯彻,经历了百般曲折,至今仍然是项艰巨的任务。一些人习惯于唯上、唯书,偏偏不唯实,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制造了许多指鹿为马、改事实、严重脱离实际的“研究成果”,以“遵命为术”为己任。因此,解放思想是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克服传统的体制弊端,使研究者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取得真知。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较普遍的事实与价值不分的问题。当然,社会科学中的事实与价值,客观性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更高层次上可以统一起来。但在较低层次,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只有解决了低层次的区分问题,才能解决更高层次的统一问题。另一方面,绝对化地理解科学的价值中立,在两者之间划出截然分明的界限,同样也会陷入乌托邦主义,因为我们只能做到大致的区分。

因此,问题正在于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把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与完全的主观价值当作两个极端,那么实际的研究者总是处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还处在靠近主观价值的一端,有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更接近客观性那一端,当然,谁也无法奢望达到彻底的客观性这一理想状态,只能尽力做到比较高的客观性。反之,毫无客观性的自觉要求,让科学与主观价值混淆不清,那就连起码的科学性也无法保证。

注释:

[1]论文载于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1949年自由出版社英译本,第1—47页。

[2]亨普尔:《科学中的评价与客观性》,载科恩等编《25年概览》英文版,第277页。[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36年英文版,第150页。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课程;德育教材;德育大纲;德育文件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要求。然而,当今德育课程发展与创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审视德育课教学大纲、文件和德育教材以及评价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的对策对于当今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时代必然性

(一)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出现价值困扰、价值混乱及原因

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价值观出现混乱、困扰,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传统文化和西方观念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仍然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对大中小学学生的渗透,信仰受到动摇,社会思想文化问题丛生,道德下滑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价值观在培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上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没有层次性

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只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较少根据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的差别进行分层对待,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削减了,还妨碍了学生个性化和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同时,德育培育内容和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

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轻视孩子的社会道德教育,进而影响了子女诚实守信品质的养成。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子女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孩子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他人冷漠,不懂得公平和平等的实际意义,不能很好地融人社会和集体的生活。

4.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

德育课程授课的单一模式影响着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德育课程培育方法和小中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背离。很多学生感觉自己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离自己很遥远,没能融人到自己的生活中。社会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育不够强化。

(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变化

当今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必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内心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它又将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德育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把握时代的脉络,贴近时代生活。

同时,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网络文化对德育效应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变幻不定等因素,迫使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必须作新的安排和调整。

2.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局限性

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的“政治色彩”很强,党和政府把德育课程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设计大、中、小学校各阶段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感、知识、能力等的不同,出现“小做大,大做小”现象,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同时,我国德育课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在德育课目标定位上表现为远大性、过高性;同时教育内容表现为“高、空、假、全”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实践和“活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应改变德育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的过时理念和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设置的德育课程的内容政治性色彩很浓,真正的德育n程内容很少。以往德育课程的内容偏向泛政治化方向发展,德育课程为宣传意识形态服务。建国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价值导向总体上一元的,德育课程以强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这是与当时一元社会的特征相适应的,大纲在目标定位方向上体现了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则很少获得应有的地位。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中也存在忽视学习主体需要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在设计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较多,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少。

2.德育课程内容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些背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目前面临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传统一元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因此,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有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被学生接受的不多,价值观异化呈蔓延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91%的教师认为,一提到德育课,就有人认为是政治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前的德育课程过多地注重社会,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不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也存在一些不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情况,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没有很好地结合。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小、中、大学德育课程相互不衔接,德育课教材和德育课教学工作不衔接、不协调。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课程内容的体系衔接不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有些甚至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问题。

(4)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缺乏多样性、艺术性和吸引力。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规定的德育课程教材及阐述的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条条框框化,显得呆板、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n程实施忽视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只强调传授一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了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没有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不注重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

问卷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把德育课程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学,较多的突出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性。同时,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且呈现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等特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实施没有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没有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

4.德育课程结构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没有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没有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没有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不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就没有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具体规定德育课程教学设施数量和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数量。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减少德育课程课时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造成实践中德育课程课时随时被删减;同时,也没有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稳固的时间,造成实践中德育课时时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所占用。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德育课程师资数量,造成实践中德育课师资力量供给不足。

(二)从教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整册排序缺乏逻辑性,无法衔接,随意性大;爱国主义教育过早插入;对秋天、冬天的讲解彼此间断,和前面的又无联系;前后内容有重复且是简单重复而不是层层递进;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从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中、大学相互不衔接;第二、德育教材和德育工作、校本课程不衔接;不协调;第三、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第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重视知识考查;第五、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切实的规划和统筹。

从组织的279份初中生调查问卷结果看出,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与小学《品德课》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的选项中,选择“一般”与“比较同意”的有效百分比为50.6%,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的问卷中,有效百分比只有33%。说明德育部分教材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理论太深奥,具体问题涉及的太少,为理论而理论,德育课程效果不佳。

(三)从德育评价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1.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德育课程评价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设置不科学,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不是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仅仅只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问卷调查显示,95%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程效果评价不合理。德育课程评价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考核,忽视了思想、行为和表现的考核,考核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没有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没有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没有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以往都是陈旧、滞后的德育课程评价理念,只看重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现实中德育评价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评价不科学,评价观念和标准还局限于“学习、敬业、诚信、友爱”,没有贯彻“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和“富强、民主、文明”的内容。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主要侧重政治科目的分数。

(3)重绩轻效,即使是“敬业、诚信、友爱”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充满成见和主观色彩。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注重以“听话”、“老实”、“成绩好”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也只由班主任负责,难免带有片面性,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失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另外,有些学生虽然在偶然犯错之后已经及时改正,但在老师的心目中,或文字记录中仍然留有过去的印记;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在老师印象当中较好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得到严厉的批评,评价仍然是好的,这很有可能会埋下了犯错误的种子。

(4)评价没有具体的标准,以应付为主,损害了德育评价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少数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思想上对德育评价不够重视,持着应付的态度,评价的客观性不强。

(5)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几乎没有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结论也不能及时反馈。大中小学每学年一次的德育评价,在评价过程结束之后,某些学校也往往不给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对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同时,对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

三、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1.德育课程目标要求

(1)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即德育大纲和官方文件中规定的德育课程目标要基本上涵盖或者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学习主体需要,即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规定德育课程目标要涉及学习主体参与、交流、合作和探究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组织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

2.德育课程内容要求

(1)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兼容个体价值取向,注重德育的个体发展和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

(2)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即所选的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要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要达到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相统一。

(3)德育课程内容体系要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包含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较少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现象。

(4)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即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的载体要具有多样性、要体现德育内容呈现的艺术性,要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要求

(1)要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在传授一定的德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的关键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注意把理论与活动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理论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德育课程的权威性;将德育课程的理论传授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要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促进学生品德与公民素质的发展。

4.德育课程结构要求

(1)要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即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要遵循统一的逻辑基础,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和学历层次和心理、生理变化,分层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德育大纲体系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年龄段排列,根据不同年段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相对衔接层次的教育。

(2)要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即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要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要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要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即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要求

教学设施供给要充足,即针对教学内容要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课时供给要充足,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稳固的时间。师资力量供给充足,要匹配专门的德育教师,教授相关的学科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

(二)从教材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人德育课程。

深入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校园,影响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精品和品牌,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形成集体自觉。从初中组问卷调查中看出,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贴近您的生活实际”选择,“比较同意”和“一般”的有效百分比为35.9%;“通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相关德育教育”,选择此项的有效百分比为31.5%,不选择此项的为68.5%,可见,德育的校园文化融人意义重大。

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课程理念

要注意教育内容和大中小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中小学生的头脑,充分考虑大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大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要做到教育方式方法与大中小学生相适应,符合大中小学生的特征和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尽量接近大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采用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把握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3.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调整德育教材的内容,运用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编排德育教材

根据学生年龄增长的特点设计教材内容,比如,小学教材按照学生生理、自己、家人、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环境、四季更替、社会规范等顺序,从近到远、从浅人深,循序编排教材。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小学教材以活动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五六年级教材适当增加辨别是非案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考核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认知能力。

4.积极推行家校联盟,共同感化学生

家庭教育永远是支持、巩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重要力量,成立家委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或互补。

5.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以生命教育为例,它包括了: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幸福教育、健康教育、珍惜时间教育、自信教育、友谊教育、合作教育、诚信教育、青春期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生存教育、消费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敬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等,其中每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成都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性地开发一些德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学生的内化。

(三)从评价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进德育大纲及相P文件德育课程评价要求

(1)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要设置较科学,即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要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不仅仅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

(2)要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即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

2.改革现有不合理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和考核,评价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大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要求:对一年级学生应着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爱校、爱系的教育,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校纪校规、心理健康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应继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对三年级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目的教育,为其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就业升学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爱校荣校教育。

篇3

作者简介:王昌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

通讯作者:温亚利,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经济与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803005);国家林业局保护司项目(编号:621720)。

(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眉县 722300;

3.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周至710400)

摘要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其社会效益计量的研究。该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初步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包括: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改善3种类型11项指标。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每年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11.68亿元人民币,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社会文明进步效益为1.68亿元;人类健康效益为1.62亿元;社会生产生活改善效益为8.37亿元。该研究的社会效益计量指标及计量方法可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基层工作人员及类似保护区社会效益计量及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效益内涵;计量分析;秦岭

中图分类号 S759.9;X361;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7-0113-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20

对社会效益的分析过去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但是随着认识问题越来越要求更加深刻和准确,社会效益的定量分析就显得更加紧迫。其中:社会效益内涵、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和社会效益评价模型是社会效益计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反映了自然保护区本身对周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效益。它既包括经济活动引起的社会效益,也包括非经济活动引起的社会效益,即由设立自然保护区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状况,包括有形的社会效益,也有无形的社会效益。具体而言,就是在设立自然保护区后,由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区的资源状况,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转轨,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该研究试图通过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内涵进行解释,构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计量指标体系,同时利用一手调研数据或者二手统计资料对计量指标进行计算,目的是揭示就地保护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对区域社会发展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为国家区域宏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陕西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由于研究的需要以及学科的限制,在该项研究中不涉及自然保护区设立而产生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法制观念以及等方面的变化,只能就社会效益中可计量或者可定性分析的部分进行计量分析。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

本研究选取了陕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为研究对象,自然保护区群主要是指在某种特定生物栖息地保护中,由于其栖息地生境的破碎,在地理分布上不连续,通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建立若干个有联系的保护区,形成一个自然保护区网[1]。本文研究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范围界定为秦岭保护区群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太白山、周至、佛坪、长青、朱、牛背梁以及天华山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区群地处长安区、周至、太白、眉县、宁陕、洋县、佛坪、柞水等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7°20′-109°04′,北纬33°16′-34°05′。东西长约150 km,南北宽约95 km。保护区群总面积约251 300 hm2;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

1.2 研究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于2009年7月12日至8月5日对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中5个国家级保护区周边19个乡镇46个自然行政村进行入户访谈以及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样本农户。调查共得到问卷466份,剔除由于户主外出打工而不能得到有效回答问卷,一些缺失数据较多的问卷和有明显偏差的问卷,最终的有效问卷为411份;另外,于2010年7月21日至31日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其余2个自然保护区(牛背梁及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进行了调研,最终得到有效农户问卷127份。最后,还收集了大量二手资料,主要包括七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相关资料及问卷调查、各保护区所属县域的国民经济统计年鉴。

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2.1 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概念界定

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社会效益既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社会效益,又有与经济活动无关的社会效益。既有有形的社会效益,也有无形的社会效益。因此,迄今为止,关于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的明确定义并不多见,保护区社会效益的界定必须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实际地界定。对“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进行科学的定义是研究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的关键。中国学者在森林社会效益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因为保护区群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其社会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有着特殊的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把森林社会效益作为研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基础。张建国、周晓峰认为, 森林社会效益是指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的除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外的一切效益,它主要包括人类身心健康的促进、促进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以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状态的改进[2];张颖认为森林社会效益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在消费森林物质产品、劳务或者服务时所产生的某种后果的比较关系。具体的说是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3]。在综合众多研究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目前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内还没有形成对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的明确定义,文献很少。

本研究参考森林社会效益,给予“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概念界定: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在与自然保护区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各种需求的满足和利益的实现。它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对人类社会整体有益的、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外的那部分年增加效益。它至少包括: 自然保护区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效益;对人类健康的效益;以及对社会生产生活改善的效益。

2.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特征

2.2.1 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4]。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和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可以清楚的判断出自然保护区整体的公共物品特性。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而保护工作具有比较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首先满足的是公共的需要,而且它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属于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就是说,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可能排除任何一个人不享有这种建立的好处,而且,当一个人享受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生态功能及其他服务功能的好处时,不会减少其他人享有这种好处[5]。为了达到保护目的,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约束保护区内的资源利用方式。同时,为了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因此,自然保护区从整体来看是一项应该由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

2.2.2 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具有典型外部经济性

外部经济性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失效和技术等原因把一部分额外效益免费或无价转移给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现象,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效果,而这种影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4]。外部经济性活动有利于全社会福利的增进,国家应该采取补偿政策以利于它们产出的提高。例如,企业的废渣综合利用就是一种外部经济性,因为它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环境效益。自然保护区除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还是科研、教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基地。从自然保护区设定的目的和所发挥的作用看,自然保护区的产出主要是提供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为野生动植物种等自然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地[6]。简单地说,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就是为了保存一定的生物生存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7],从而为周边社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提高当地居民的农业收入,增强了旅客及其他人群的保护意识等,这是自然保护区功能的一种体现,也是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的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现象。

2.2.3 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无市场价格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自然保护区的社会效益并没有参合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因而不具有价值。同样依据公共物品的属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效益也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也不具有价格,因为消费者不愿意个人支付公共物品的费用而让别人消费。因此,自然保护区的社会效益具有西方经济学中“灯塔效应”、“免费搭便车”的特点[8]。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就是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周边社会提供了生存所需的优质水源、肥沃土壤、新鲜空气等,同样也为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正效应,如居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本研究视为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无市场价值,也不视为商品能进行市场流通(无价格)。

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3.1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标设置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指标设置应依据以下原则[9]:①科学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系统层次性原则;④系统动态性原则;⑤简明可操作性原则。其中需要解释的是,系统动态性原则: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是自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对立统一,构成一个多指标、多参数的动态计量系统工程。既要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基础,又要尽可能囊括自然保护区社会功能的方方面面,还要避免重复计算;既要有统一的计量系数,又要兼顾不同时空的差异;既坚持计量的精确性,又要注重计量的合理性。

3.2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3.2.1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通过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概念及特征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保护区实际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本研究初步设计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体系。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的选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研究主要是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选取了那些文献中使用频率较高,同时结合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的实际,综合考虑周边社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司、陕西省林业厅的专家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对本指标体系给予最终修改意见,使体系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

3.2.2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的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是基于保护区群建设的整体效益,系统地分析自然保护区群建设对整个自然保护区系统产生的各方面作用,最终构建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表1)。

表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

指标体系及计量结果

Tab.1 Th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results of social

benefits in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3.3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每个计量指标如何操作,是指标体系能否正确计量的关键,也会对社会效益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10],因此,对每个计量指标进行解释是必要的。为实现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定量分析, 运用替代法、成本法和支付意愿法等计量方法初步尝试了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计量方法, 并运用数学公式建立了11个主要指标的具体计量方法。

3.3.1 科研、教育效益(C11)

科研水平可以表示文化的发展潜力, 此处以有效的科研成果收益为表示量, 通过投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科研经费总额和成果转化率和收益率对该指标进行计算。计量公式 (1):

C11科研效益 + 文化教育效益

N ・f・r + 文化教育效益(用教育成本替代)

N ・f・r + 实习教育费用+出版物费用+论文费用

式中 C11 -科研、教育效益;N -科研经费总量;f-成果转化率;r-成果转化社会收益率。

3.3.2 人口素养效益(C12)

人口素养可以表示自然保护区文化影响社会的程度, 此处以保护区高素质人才的经济收益作为替代量[11]。即将保护区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工资与平均工资差额作为计算基底, 综合考虑各类高层次人数(大中专及以上)。计量公式(2):

C12 (G - G′) ・N

式中 C12 -人口素养效益;N-大中专学历以上人口数;G-大中专学历人口平均月工资;G′-陕西社会平均月工资。

3.3.3 人口文化脱贫效益(C13)

人口文化脱贫是新世纪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来体现[12]。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脱贫的效益是非常难用定量的方法去衡量的,这里仅仅是为了需要找出一种替代方法去简单计量。其效益的计量可以用问卷形式获得周边社区年文化消费平均金额,然后乘以周边社区人口数。计量公式(3):

C13 N・Δf

式中 C13 -人口文化脱贫效益;N -周边社区人口总量;Δf-人均年文化消费增量金额。

3.3.4 社会安定效益(C14)

社会治安条件的改善是人民生活安定和优越的保证, 通过比对来体现林区治安的优良。其效益的计量可以用案件发生数量和全社会单位面积案件发生数量之差, 结合损失量进行计算[13]。计量公式(4):

C14 (N - N′)/n ・G・r

式中 C14 -社会治安效益;N ,N′-陕西省某年发生林业案件总数量;n-N 与N′间隔的年份;r-保护区群面积与陕西省保护区总面积比;G-平均损失。

3.3.5 人口寿命延长效益(C21)

延长寿命是森林保健的目的和最高要求, 可以采用意愿支付法进行计算。其效益的计量可以用掌握自然保护区群生态环境可能延长人类寿命的年限和居民意愿为延长寿命支付的额度, 参照当地人口数计算总量。计量公式(5):

C21N ・ΔA ・G

式中 C21-人口寿命效益;ΔA -寿命延长年限;G-意愿支付额度;N -当地人口数量。

3.3.6 疗养防病效益(C22)

吃药治病,不如健康无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健康的良友,离开喧闹的都市,到寂静、秀美的森林中来,不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而且不知不觉中有得到健身强体的保健效果[14]。疗养防病效益是森林保健的直观体现。其效益计量可以用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居民医疗支出和社会该项支付的平均值之差替代防病效益, 结合人口数量和区域工资系数进行计算。计量公式(6):

C22 (G-G′) ・N ・r

式中 C22 -疗养防病效益;G-保护区周边人均医疗支付额;G′-社会平均医疗支付额;N -当地人口数量;r-工资调整系数。

3.3.7 居民陶冶情操效益(C23)

自然保护区群内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游客的情操,也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感情。该项效益计量可以用统计自然保护区内休闲、旅游的人数, 通过统计其停留平均时间,再结合其平均工资进行计算。计量公式(7):

C23 N・P・r

式中 C23 -居住陶冶情操效益;N-游客人数;P-游客平均游玩时间;r-区域平均小时工资。

3.3.8 劳动力就业效益(C31)

新增就业体现保护区群吸收就业的功能, 也是改善林区居民生活的关键。该项社会效益计量方法可以表述为保护区群年新增就业人数, 结合其平均工资进行计算[15]。计量公式(8):

C31 ΔN ・G

式中 C31-新增就业效益;ΔN -当年新增就业人数;G-平均工资。

3.3.9 劳动生产率效益(C32)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16]。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生产率是自然保护区文化对生产活动进行作用的现实体现[17]。本研究采用的计量方法为自然保护区一年内生产的GDP增长量和保护区存在对GDP的影响系数相乘。计量公式(9):

C32 ΔG・I

式中 C32-劳动生产率效益;ΔG-GDP年均增长量;I-保护区存在对GDP的影响系数。

3.3.10 生活质量提高效益(C33)

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效益主要是指保护区内居民在家庭和个人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方面应具有的效益。由于质量提高很多表现为居民对自身生存、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因此,本研究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转化然后进行计量。本研究认为,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年均家用消费品消费的增加是其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本研究欲采用住房条件改善的效益和消费品增加效益来代替生活质量提高的效益。具体计量方法可以通过保护区内居民平均居住面积和房屋均价计算总价格, 综合考虑调整系数计算总量。通过问卷形式,统计出居民家庭日用品及家电增加量,即统计处消费品的平均增加量,然后乘以居民总数。计量公式(10):

C33 X・P1・N + P2・N

式中 C33-居住条件效益;X -年住宅增加面积;P1-单位面积均价;N -该地区社区户数;P2-家庭消费品年增长货币量;

3.3.11 科技推广效益(C34)

科技推广产生的效益主要是指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保护区内进行科技指导,并免费提供技术和种植需要的种子、种苗等。因此,科技推广的成果主要是表现自然保护区为农业增收,特别是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来管理农业。计量公式(11):

C34ΔG・I・R・r

式中 C34 -科技应用效益;ΔG-粮食单位面积增产量;I-粮食均价;R-农业耕地总面积;r-科技应用比例。

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结果

4.1 科研、教育效益(C11)计量

秦岭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科研及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目前,秦岭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等国内科研机构的常年科学研究对象。秦岭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我国每年投入大批经费用于科学研究,根据调研得知,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9年,仅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10年间针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七大保护区)进行项目研究的科研经费之和就多达15亿元,年均1.5亿元(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地理遥感区划研究经费)。此外国际非政府机构,如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EF(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进行研究项目投资,保守估计每年有1 000万元左右。根据研究,我国科研单位科研成果转化率均值约为10%[18]。根据研究得知,科学研究的社会收益率为56%-99%[19]。本研究取r70%。根据计量公式(1)计算获得科研效益为11 200万元。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现已经成为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学生的实习、教育基地。近似地以教育费用、出版物费用及研究论文成本估算文化教育效益。经过咨询专家意见,文化教育的效益主要取决于科学研究论文的产出及科技出版物的发行。针对实际舍去了实习、参观等教育费用。根据陕西林业厅及国家图书馆统计数据,1980-2008年以秦岭七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题材正式出版发行的图书及音像制品共计300多种,29年的图书发行总收益为2亿元,年平均为689.66万元。的效益计量仍以支付成本代替收益,根据中国知网检索,1980-2009年,以秦岭七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题材的各类论文总计约2 000篇,其中学术论文1 700篇,毕业论文300篇(不包括未上网公示的硕士及博士论文),论文费用1 150万元。因此,文化教育效益为1 839.66万元。

综上所述,科研、教育效益为13 039.66万元。

4.2 人口素养效益(C12)计量

根据2008年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本研究的自然保护区群7大自然保护区全属林业部门主管。根据各保护区管理局给出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保护区群管理局从业人员统计结果(表2)。根据计量公式(2),人口素养效益计量结果为1 918.78万元。

表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林业系统大专以上

就业人员统计表

Tab.2 The statistical table for employed personnel with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in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注:本研究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作为林业系统的高层次人才;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均按照12个月计算工资。

数据来源:各保护区管理局资料整理所得;月收入数据由林业从业人员调研问卷整理所得。

4.3 人口文化脱贫效益(C13)计量

在研究人口文化脱贫效益时,剔除了城镇人口,因为这些人口整体文化程度要高于农村社区人口6.7年,本研究只计算周边农村社区人口文化脱贫的效益。采用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访谈问卷”中关于农户文化消费的统计数据,涉及7个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农户(总人口43 642人),共收到378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文教、娱乐等机电消费品支出费用为36.79元,书、报、杂志支出费用为34.51元,教育支出费用为346.80元,支出总计418.10元。因此,根据计量公式(3),人口文化脱贫效益为1 824.67万元。

4.4 社会安定效益(C14)计量

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为数不少的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通过开展我国自然保护政策宣传教育,使周边社区人群及游客保护意识增强,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大大减少(表3),与此同时,社区参与(社区共管)保护在保护区有效开展,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生态环境进一步恢复。根据计量公式(4),保护区群社会安定效益为:27.23万元。

表3 陕西省林业违法犯罪案件统计表

Tab.3 The statistical table for forestry criminal

case in Shaanxi

注:案均值 3 203.89元。

数据来源:陕西林业厅统计数据;保护区群林业案件统计数据位各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4.5 人口寿命延长效益(C21)计量

保护区平均寿命的延长可以间接反映保护区建立以来对当地居民身体状况的影响。秦岭自然保护区大部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的,由于保护区统计工作不完善的原因,保护区内及周边人口普查数据缺乏,因此,本研究采用2000年陕西人口普查数据。根据《陕西人口统计年鉴2008》可以得知,同时期,陕西省区域人口寿命呈现分化,其中全省平均人口寿命是70.07岁,陕南人口寿命为72.67岁,陕北67.89岁。本研究采用同省份,有林(陕南)和无林(陕北)区域人口寿命做比较。因此,对比显示,自然保护区群所属县域人口寿命要比无林的陕北相关区域人口寿命延长5年左右。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几道相关的题目来考察保护区区域内居民的因森林延长寿命产生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样本人群为保护区周边农村社区居民及县域居民,样本数为243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为:农村社区居民支付意愿为20元/年,县城居民支付意愿为50元/年。G取二者平均值35元/年。

根据计量公式(5),人口寿命延长效益为763.73万元。

4.6 疗养防病效益(C22)计量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2008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农村社区居民及城镇居民的年医疗支付分别为:农村108.75元/年/人、城镇180.21元/年/人。G取二者均值,G144.48元/年/人。根据中国2008年人口统计年鉴,我国全社会平均人口支付医疗费用270.55元/年。根据计量公式(6),疗养防病效益为550.19万元。

4.7 居民陶冶情操效益(C23)计量

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各管理局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保护区及周边生态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仅2008年一年保护区群及周边社区共接待游客62.18万人次,本研究通过2008年保护区群内游客问卷调查统计得出游客平均停留2天,各类人群人均平均收入为120元/天。

根据计量公式(6),居民陶冶情操效益为14 923.2万元。

4.8 劳动力就业效益(C31)计量

自然保护区进行的投资也必然带动保护区内劳动就业水平的提高,如为保护区群众免费提供树种、树苗,发展经济林;为保护区内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开拓,为农林产品增值服务。修建公路、桥梁,进行保护区建设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保护区劳动力就业。当然,就业有短期就业,也有长期就业;有是直接就业,也有是间接就业,本研究仅对近年来保护区吸纳就业人数进行了统计,据不完全统计, 2000年-2008年保护区群及周边吸收各类就业人员15.68万人(林业统计年鉴及陕西林业厅调查数据整理)。年均解决就业人员1.742万人。因此,本研究采用简单量化分析法进行评估,即按照劳动力的工资与代替其直接效益,2008年吸收劳动力就业平均工资是1 800元/月。则根据公式(8)计算获得,劳动力就业效益为7 627.2万元。

4.9 劳动生产率效益(C32)计量

本研究欲采用2004-2007年GDP增加值(表4),然后采用平均值得出年GDP增量。保护区存在对当地GDP的影响系数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本研究整理了陕西林业厅及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大学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最后采用各专家给出的平均结果,I取13.58%。根据公式(9),劳动生产率效益为35 862.88万元。

4.10 生活质量提高效益(C33)

首先,本研究在计量生产生活质量提高效益前,先分析一下实地调研的农户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对于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测度,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采用恩格尔系数来测度宏观或者微观主体的消费结构,并测度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根据2009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随机抽样,整理问卷得出2008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居民消费支出情况(见表5)。计算得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0.503。

表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县域GDP变化量

统计表(万元)

Tab.4 Statistic variation of GDP in surrounding counties

of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数据来源:各县《统计年鉴》统计数据。

表5 2007-2008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居民

消费支出情况表(元)

Tab.5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structure

ofsurrounding communities of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between 2007-2008

数据来源:调研问卷整理数据。

联合国贫富衡量的恩格尔系数标准:<0.2最富裕; 0.2-0.3富裕; 0.3-0.4相对富裕; 0.4-0.5小康水平; 0.5-0.6温饱水平; >0.6绝对贫困。为了更好地对恩格尔系数进行分析,收集资料汇总整理出我国恩格尔系数简表(见表6)。

综上所述,从计算结果来看,秦岭保护区群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较上世纪90年代有了较大提高,但尚处于温饱水平,今后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使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是我国各级政府应该考虑的方向。根据农户调查问卷统计,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从1997-2005年之间住房面积家庭户均增加了83 m2,年均增加9.23 m2。根据计量公式(10),生活质量提高效益为8 886.71万元。

表6 中国恩格尔系数简表

Tab.6 Chinese Engel’s coefficient

4.11 科技推广效益(C34)计量

根据自然保护区群内县域统计年鉴及调研的数据,调研组从陕西农业厅及林业厅处的专家访谈中获知,保护区群周边社区至少有1/3耕地应用了科技新成果,因此,本研究r1/3。由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得知,秦岭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耕地应用科技成果可增收粮食约为250 kg/hm2,粮食均价取值为1.5元/kg[20]。根据计量公式(11),科技推广效益为1 352.05万元。

5 计量结果分析

通过一手数据以及二手数据(主要是参考文献资料及保护区统计资料),对七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构成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进行了社会效益计量,最后得出了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相对值,见表1。

首先,由表1计量结果可以看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由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产生的年均社会效益(C)总和约为11.68亿元人民币。其中社会生产生活改善效益(C3)最为显著约为8.37亿元;社会文明进步效益(C1)与人类健康效益(C2)几乎差不多,分别约为1.68亿元和1.62亿元。因此,整体来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为当地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契机。

其次,从表1中个别社会效益计量指标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1)在社会文明进步效益(C1)中,C11 >C12 >C13 >C14。其中科研、教育效益C11相对来说是最大的(1.30亿元),占社会文明进步效益的77.57%,遥遥领先于其他社会文明进步效益指标,原因也简单,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物种基因,这为全世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教育下一代也是自然保护区群承担的另一项任务。社会安定效益是最小的(27.23万元),仅仅占社会文明进步效益的0.1%。这个计量结果还是比较小的,这与保护区群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系,毕竟地处贫困山区的群众离不开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偶尔发生一些偷采偷猎必不可免,同时这个结果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目前关系依然不和谐,有待政府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做出政策的调整。需要指出的是,人口素养和文化脱贫效益是差不多的,其中文化脱贫效益的计量结果也反映了周边社区文化生产的投入,这与保护区周边社会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

(2)保护区群对人类健康效益(C2)中,居民陶冶情操的效益所占比重最大,约为91.91%。这也不难理解,保护区群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全国各地的人民可以通过旅游享受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带给他们的愉悦心情,计量结果主要取决于全国有旅游支付能力的工作人群,他们愿意为这个放松的方式支付收入的一部分。另外,疗养防病效益及人口延长效益总体占到人类健康效益的8.19%,这部分效益主要取决于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它是在无意识中就产生的效益,由于没有直接计量的方法,本研究采取了周边社区环境支付意愿的计量方法,虽有主观性,但这种方法还是目前最适合计量这两种效益的最好替代方法。

(3)在社会生产生活改善效益(C3)中,整体比重是最高的,约为71.69%。在国内外很多关于森林社会效益的研究中,劳动力就业效益及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是最主要的考察指标,本研究的计量结果也不难理解,保护区群的存在,为中国特别是陕西地区解决了一大批人口就业(其中包括正式编制及非正式就业),其实这部分效益是难以用数字估计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区域GDP年增值,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将带动整个区域的劳动结构及生产形式的改变,社会效益显著。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周边社区农户生活质量提高效益也是保护区群社会效益一项很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关乎人们对保护事业的态度及积极性。本研究此部分采用一手调研数据,其计量结果显示,周边社区生活质量的确较以前提高了,但整体还是不太显著,仅占整体社会效益的7.61%。这也说明了保护区管理部分,特别是中国地方政府要注重关心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生活质量,只有社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与社区矛盾的根源,这也是中国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

6 结论与讨论

由于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计量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些学者做了些定性分析,但大部分社会效益分析还是针对森林这一独特区域展开的。对于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计量必须以经济学理论为主,同时兼顾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辅助,本研究的计量指标只是初步对秦岭地区社会发展能力的一种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标体系还有待完善,由于社会效益的计量指标数据获取还是比较困难的,采用替代法得出的结果或大或小,这也是本研究以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特别是计量公式(模型)的完善更有助于计量结果的贴切和被社会认可。另外,本研究在设计计量指标体系的原则中已经表明,可操作性是本研究必须依据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现实中自然保护区群所产生的暂时还不能实现计量的社会效益也是很显著的,比如由于自然保护群的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较以前明显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在家庭保护意识观念方面,保护区周边的农户也发生了极大的思想变化,由原来的被动保护变为现在的主动保护。这是因为,近年来保护区政府的教育、宣传,周边社区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农户传统上山安夹放套、偷采偷猎的行为大大减少。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群为对象进行研究的,不能适合所有类型的保护区社会效益计量。

致谢:感谢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贾建生副司长、陕西省林业厅动管处周灵国副处长对该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俊昌,温亚利,陈晓倩,等.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Liu Junchang, Wen Yali, Chen Xiaoqian, et al.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 Scale Investigation in Qinling’s Panda Habitat[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2008.]

[2]张建国,周晓峰.森林多效益的经济评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80-509. [Zhang Jianguo, Zhou Xiaofeng. Economic Assessment of Many Forest Benefits[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99:480-509.]

[3]张颖.绿色财富――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与核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Zhang Ying. Green Wealth: Foresty, Social Assessment and Accounting[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and Science Press, 2007.]

[4][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105.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1:23-105.]

[5]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1,23(6):5-9.[Xie Gaodi, Lu Chunxia, Cheng Shengkui. Research on Service Value of Global Ecosystem Evaluation[J]. Resources Science, 2001,23(6):5-9.]

[6]龚传洋. 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估算[D]. 福州:福州大学, 2005.[Gong Chuanya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of Forest[D]. Fuzhou: Fuzhou University, 2005.]

[7]王昌海,温亚利,杨莉菲.基于公共物品特征视角的自然保护区政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4):292-297.[Wang Changhai,WenYali,Yang Lifei. Study on Nature Reserve Policy on Attribute of Public Goods[J]. 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2010,30(4):292-297.]

[8]张明哲.社会效益:理论、指标体系与方法探索[D].兰州:兰州大学,2007.[Zhang Mingzhe. Social Benefit: Theory, Indicator System and Means[D]. Lanzhou: Lanzhou University, 2007.]

[9]郭春丽,吕素冰. 雨洪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体系研究[J]. 价值工程,2009,(6): 13-16.[Guo Chunli,Lü Subing. Study on the Indexes System of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o Stormwater Resources Utilizing[J]. Value Engineering,2009,(6): 13-16.]

[10]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4-89.[Zhu Qingfang, Wu Hanguang. Social Indicators System[M].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and Science Press, 2001:24-89.]

[11]王迪海.森林社会效益观测与评价方法[J].河北林业科技,1998,(3):22-25.[Wang Dihai.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 of Forestry Social Benefits.[J].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3):22-25.]

[1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State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ional Report on Biodiversity in China[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and Science Press, 1998.]

[13]徐蕊,王芹,王岩.森林社会效益内涵及主要指标的计量方法[J].林业科技,2009,34(4):70-73.[Xu Rui, Wang Qin, Wang Yan. Definition of Forestry Social Benefits and Measurement of its Main Indicators[J].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34(4):70-73.]

[14]张颖.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Zhang Ying. Evaluation on forest Biodiversity in China[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2002.]

[15]岳上植.森林社会效益核算[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6): 16-22.[Yue Shangzhi. Accounting of Forestry Social Benefits[J]. Shanghai Lixin Accounting School Journal, 2008,(6):16-22.]

[16]靳毅民.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Jin Yimin. Some New Knowledge on Labour Theory of Value.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06.]

[17]韦惠兰,张可荣.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Wei Huilan, Zhang Kerong.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ural Overall Benefit Evaluatio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18]石文建,何小玲,李喜宏,等.简论如何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J].中国轻工教育,2009,(B12):159-161.[Shi Wenjian, He Xiaoling,Li Xihong, et al. How to Improve the Transform Rate of Scientific Effect[J]. Chinese Light Industry Education, 2009,(B12):159-161.]

[19]程萍.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J].科技管理,2003,(1):23-25.[Cheng Ping. Sustained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 of Scientific Effect[J].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2003,(1):23-25.]

[20]国家粮食局. 中国粮食年鉴2009[R].2009.[State Grain Administration. China Grai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9[R].2009.]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Social Benefits in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Based on Connotation Analyses

WANG Chang-hai1 WEN Ya-li1 LI Qiang1 HU Chong-de2 SI Kai-chuang3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2.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Shaanxi Taiba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Meixian Shaanxi 722300,China;

3.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Shaanxi Zhouzh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ouzhiShaanxi 710400, China)

篇4

关键词:农林科研 财务难点 全面预算管理

多年来,我国坚持“科技兴农”的战略方针,不断加大农林科技的投入,促进了农林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林科研单位,都是上世纪末开始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由国家和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转制而来。总的来看,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滞后于行政体制和经营体制的转型,时至今日,不少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单纯科研型向科技经营型转化,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形势,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难点。笔者在农林科研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工作多年,对农林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难点有独到的视野,特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一、农林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难点的理性分析

(一)单位与部门经营目标异同

农林科研单位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实践中,单位和部门的经营目标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财务目标的差异。一般来说,单位比较注重社会效益,能够按照该地区党委、政府的农林战略规划制定科研计划,即使时间跨度长,要求高,难度大,也要上“好人好马好设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科研计划的完成。与此相反,部门较多地注重经济效益,在保证经济效益下才兼顾社会效益,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才进行社会服务。反映到财务管理上,在项目选择、经营运作、资金运作等方面,都存在单位社会效益与部门自身经济效益两者有机统一难的问题。

(二)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重点的异同

农林科研工作侧重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面向市场选择科研项目,加快研发进度,提高科研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以科研成果和提供科研技术服务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研的价值。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开发和研究。财务以全面财务管理为中心,通过财会制度和机制,强化财务规范管理,制定各种经济会计指标来促进科研工作责权利的结合。两者之间,由于管理角度不同,管理重点不同,在产生矛盾和冲突是必然的,需要不断地予以调整和统筹。

(三)资金来源多元化引发的财务管理难点

一是部门自主承揽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农林科研单位改制之后,都把科研项目开发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道,在政策制度安排和资金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倾斜。对部门自主承揽的科研项目经费,在管理制度、管理程序、批准权限都有所放松。仅对科研项目的数量资金规模进行考核,属于粗放型管理状态,从整个财务管理来看,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部门负责人往往突破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超过限额使用支配资金。单位也认为这部分科研课题经费是该部门争取来的,缺乏强化和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这部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和隐蔽性。

二是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企业负责人有很大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企业主自己的钱,这些项目一般采取合同制,在签订合同书,很少征求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意见,更不要说建立严密的财务监管制度。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往往采取不规范的财务处理方法,不能坚持原则,对企业不合理要求无原则迁就,因没有合同规定,无法约束处理违犯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做法。

(四)没有突出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面管理引发的管理难点

不少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面管理机制,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仍然是两张皮。仅对科研著作的发表级别、科研成果的学术理论评价等,对经费只进行投入和支出的核算。对经费使用全过程的预算完成情况,使用过程中执行财会法律法规的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只是作为辅助和参考因素。在这种现状下,科研经费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科研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合法不合规,特别是资金充裕时千方百计巧立名目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二、针对农林科研财务管理难点的建议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把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农林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重中之重,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预算。要克服绩效预算意识薄弱,凭经验估计,拍脑袋决策的不良倾向,要按照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项目的实际人力、物力和财力预期支出,根据当前的实际市场情况和项目实施期间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来编制预算计划,要根据需要制定课题项目预算评审评估制度,建立由各方面人员组成的预算评审评估机构,分别从学术角度、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市场需要推广的角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作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预算报告,要统筹解决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协调配合问题,突出以全面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思路,确保实行以资金为主线的全过程管理。

二是加强预算的权威性,提高预算的执行力。要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一般不再调整,发现问题确实需要调整修改的,要经过规定的程序,获得相关部门同意,经领导机构批准,才能修改预算。要强调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一般不允许随意变更预算,不允许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要强化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控制权和监督权,财务部门管理和监督预算的执行,对违反预算的做法进行制止,提出处罚建议,必要时有权直接纠正和处罚。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解决各种难点,最根本的是建设过得硬的队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工作经历比较长的财会人员,偏重于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工作经历比较短的财会人员,偏重于市场化的资金的管理模式和途径。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对财务管理熟悉,对农林知识缺乏,对农林科研的情况更是缺乏了解。当前,要把财会人员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把培养综合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的重点是进行农林科技研究和全面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的融合沟通。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医院;新医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新医改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医患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关系,真正改变我国医院长时间以来所占有的垄断经济利益。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发展,当前各个医院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市场当中,只有针对自身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的优化,才可以真正达成医疗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但是医院自身的经营管理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繁杂的工程,医院经营管理怎么实现以市场为经济导向、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就成为各个医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概述

(一)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医院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其在保健卫生活动当中的保健卫生成果同所耗费的劳动、资金的比值,实质上指的是有效产出与投入存在的比值关系。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但包括医疗服务成果的经济成效,同时还涵盖了医院自身的盈利、亏损以及卫生资源累计率。处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自身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

(二)社会效益

医院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医院充分利用各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通过自身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保健卫生服务,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医院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社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影响即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不仅属于医院自身的责任,同时又关系医院自身的形象与信誉。

(三)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属于医院经营管理工作当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倘若医院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完全不估计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经济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医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然而长此以往,医院必然会丧失大部分人员群众,最终致使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不断降低。而医院如果过于偏重社会效益,则会导致医院难以承载巨大的经济开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因此,医院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与最终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重要联系,医院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才能够保障医院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体系

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损失在所难免。医院自身的发展一般是依靠自身资金的不断积累,然而随着医院自身经济收入的不断削减,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核算意识,切实加大医疗成本的控制力度。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当积极降低医疗项目、医疗工作方面的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支出,从而有效保障医院资金的积累。

与此同时,医院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该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针对医院经济核算工作,应当积极采用全成本管理模式,将各个科室、全部类目当中的资金支出都计算到对应的成本中,通过全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高效控制,再保障医院自身社会效益的同时,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建立正确的效益观。正确的效益观属于指导卫生系统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利润是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社会当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经济是终极原因,倘若经济关系不顺,服务关系自然也不顺。满意的经济关系是形成满意服务关系的重要基础,即医院只有实现满意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满意的医疗关系。这就需要各个医院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观,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的宗旨,使得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正确处理两个效益。为避免损害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医院应当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主动权在医院本身,而社会与病人医疗效益的主动权同样也在医院本身。这就需要医院真正将谋求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当作最高准则,不仅要为医院自身谋利益,同时也应当为社会与病人谋利益。医院必须要在内部反复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医院应当要求广大员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当医院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时,社会必然会回报医院,其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

(三)提高医院整体素质

新医改政策主要是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然而其对广大医院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医院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因此,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各个医院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与传统优势的培育特色学科,通过与专科专病建设进行有机的整合,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应当避免人才的流失,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教育力度,在医院内部树立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得医院内部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人才机制下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扎实的操作、优质的服务获取病人的信赖,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医疗设施,加大与各个医院的合作力度,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实现医院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切实促进各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各个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够获得发展,新医改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医院自身的形象,使得更多的病人更愿意选择医院。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医院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导致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医院要想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在不断增加自身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应的资金投入,保障医院能够在市场调节下,充分利用增长的经济利润来填补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

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高度重视改革创新,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构建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员工进行科研课题方面的研究,通过不断拓展医疗事业方面的新市场与利润增长点,真正把能力创新与科技创新当作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处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发展,各个医院必须要继续保持自身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并且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通过建立健全医院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各个医院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将其转化成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的目标,从而有效保证医院能够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亚萍.新医改视角下公立医院管理探析[D].云南大学,2012.

[2]张娜.新医改背景下宁夏人民医院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徐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2(03).

[4]陈胜红.如何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5]李福忠,冯莹莹,杨海宁,王朝娟.加强医院经济效益分析完善医院经济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5(06).

篇6

科研作为高校主要管理职能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服务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科研考核作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保障科研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并有效激励了高校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但在实践管理过程中我国科研考核存在着问题。

一、高校科研考核的现状科研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服务于科研,推进科研的不断发展。科研考核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取得成绩的工具,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往往受到质疑。(一)科研考核目标偏差科研考核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与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在进行科研考核标准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考核指标。这使得科研考核目标出现了偏差。科研考核不在是为了科学研究进步服务,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利益强加于制度之上,使得制度缺乏客观性。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也只考虑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要求,而非考虑专业发展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了高校教师对于科研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情况,而科研整体质量不高。(二)科研考核标准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分类有12个,专业分类:一级专业达到了80个,二级专业达到了358个。其基本涵盖了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而每个学科的发展情况不同,专业研究的过程大相径庭,例如,人文社科的研究过程相对较长,而理工科的投入相对较多等,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对科研考核标准设定中并未考虑学科的不同而出现的科研成果产出不同的情况,所有专业考研考核一刀切,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质疑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三)科研考核模式单一科研考核中侧重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论文的发表和科研著作的出版,而往往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我国目前科研考核采取的是不同论文刊物的定级、不同课题项目的定级和著作发表的级别赋予不同的科研分,根据科研得分来判定一定时间的科研绩效。考核模式相对单一,且存在偏向性。偏向的科研考核,使得大部分科研成果只是理论上的可行,而往往在科研转化过程中变得不适用,大量资金的投入最后缺乏有效的科研产出,这不利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搞笑科研考核模式单一所导致的。

二、高校科研多元化考核特征多元化考核是在原有高校科研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的重点偏向于高校科研的实际成果转化,因此更能客观反应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一)考核目标明确考核侧重点向本原回归,重新将科研目标有原来的服务于科研工作者自身发展转变为服务于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这就明确了科研的本身的发展目标,这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推进高校产学研的发展,更符合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二)考核结果相对公平以社会效益作为科研考核的标准和目标,指针对理工科的成果社会转化。而针对文科等社会科学,主要根据社会评价结果和影响因子来判定。因此,多元化的考核考虑到了学科和专业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考核标准,因此与原先科研考核相比相对客观,考核结果相对公平。加入社会评价因子,使得考核主体也变得多元化,评判社会化能客观反应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判断缺乏主体,评判过程可能出现舞弊行为等。(三)考核模式多元化考核模式多元首先表现在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科研考核模式试图将社会评价主体,科研工作者评判主体和科研认证评判主体引入科研评判体系中,从多方评价能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客观性,同时也为科研下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多元评判将科研工作者变为科研评判者,科研评价更加公开,增加客观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但有可能增加考核的时间周期和考核的成本,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学院特点进行简化考核过程。

三、多元化科研考核体系构建多元化考核既有纵向的考核机制、也有横向的考核标准。纵向表现在过程性考核,即学科多元化考核。横向考核表现在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标准多元化等。(一)科研考核目标制定考核目标偏向于社会效益评价和社会影响,因此需要对原有的评价目标进行调整,增加社会评价的指标,例如企业评价指标、政府评价指标、NGO评价指标等。强调科研项目在社会实践的中转化效益,而非单纯数量上的增加。需要列出符合高校科研多元化评价的组织和部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科研被认定的人员进行科研认定社会效益认定的材料。这有利于出现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提高科研孵化的效率。从产学研角度看,有利于企业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有效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二)成立学术评价委员会目前,高校各学院都通过科研秘书对学院各项科研成果进行整理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定级,评价过程相对简单。由于个别评价标准存在着模糊性,因此需要进行集体评价,建议成立学术评价委员会,承担科研成果的评定和学术水平的评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凸显重大的、模糊性科研研究的时间问题,客观的赋予权重,增加其在科研评定的分量,并进行科学引导,鼓励科研工作者积极申报重大项目,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过程中,提高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转化效率。(三)对科研考核进行监控多元化的科研考核是全过程考核,因此需要建立多元考核的监控体系。该监控体系主要目的在于对科研考核系统进行有效性的监控,确保科研考核系统运行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需要适度对该系统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如果发现有偏差,应及时对该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修订,以符合客观评价的要求。同时需要对评价系统的评价成本和评价时间进行监控,适当降低评价成本,控制评价时间。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其评价的监控体系,实现多元监控。

篇7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利益;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22-02

国外对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比较成熟。Kazuyuki M.(2005)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对小企业生产力提高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大企业的影响[1]。T. Kodama(2008)也指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显然有助于中小企业从事如专利申请之类的研发活动 [2]。J. Bruneel等(2010)认为,与高等院校的长期合作以及高等院校或政府财政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大企业的影响[3]。国内一些学者也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问题做了大量有益研究。其中,有些学者着重分析产学研合作对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如刘晋华(2007)等;有些学者重点对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如樊霞、胡军燕、赵丹萍(2010)等。还有些学者着重探索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袁静、吴瑶(2009)等。还有学者探讨当地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应该如何发展,如顾继红(2010)等。可惜的是,上述文献都没有揭示出导致中小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或不合作的利益缘由。

一、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实困境

多年来,中国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虚华的表面不能完全掩盖合作实际效果的苍白和低下。Guan J.C.、Richard M.Y、Mok C.K .等指出,产学研合作对产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在中国还处于低效阶段[4]。造成这种现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事实:

1.利益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涉及企业(产)、高等院校(学)、科研院所(研)三方或两方组织,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因此在合作过程中会产生利益冲突[5]。从本质上说,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追求的是“高的超额利润”。而高校则是培养人才的社会公益组织,除了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外,还有很多别的非经济利益目标,例如开启民智等。对于科研机构来说,一方面科研机构希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出售出去,另一方面也希望获得社会及政府对科研的财政支持,得到社会的关注及重视。正是由于产学研合作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中国的科研与生产之间存在着较严重的脱节[6] 。

2.利益结合点缺失。中国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普遍存在合作“表面化”的现象,参与合作的中小企业大多为了从高校获得技术解决方案,或者为获取学校廉价的劳动力,高校及科研机构则以发表学术论文、成果获得政府奖励为评价导向[7]。之所以出现合作“表面化”,是因为合作各方利益结合点的缺失。当前中国,对于高校及科研机构来说,产学研并未成为其内在的迫切需求;对中小企业来说,利益的诱惑不太大,内外力量的推动也不够强。通过产学研实现自主创新并未成为中小企业内在的迫切需求。它们在产学研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未能顺利完成知识的转移过程,进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表面化”的合作导致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知识无法为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帮助,从而导致企业更无动力参与合作。

二、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利益动机的深层思考

1.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诉求。产学研合作涉及多个参与者,各个参与者都有其利益诉求。那么,发生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呢?合作的动因在于利益,但利益不应该是单一的经济目标诉求,而是多重目标的组合。产学研合作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利益主体,即中小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应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中小企业的利益诉求除了利润最大化外,还包括获取技术、人才及市场进入,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高校与科研机构则有相似的利益诉求,包括培养人才,获得经济回馈,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可及资助以及通过对企业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了解,发现企业或行业现行发展中的不足,进而激发深层次的科研创新。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导致产学研合作利益博弈的复杂化,增加了利益整合与平衡的难度。

2.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要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各方就得明确: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什么,是共同利益还是各合作主体的一己私利?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通过多个参与方博弈后形成的共同利益。这里的共同利益指的并不是产学研的整体利益,而是各利益主体相互兼容后形成的利益诉求。这是因为:第一,共同利益最大化是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的基础。产学研合作的本质问题是如何通过利益主体的优势互补实现创新[8]。产学研合作的形成、存在和发展都与利益密切相关。共同利益最大化有利于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减少合作的阻力和摩擦。第二,合作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产学研合作也是一个的竞合过程,必须减少利益冲突和利益之间的恶性竞争。其实,各方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有两个条件,一是产学研合作获得的整体利益要远大于未参与产学研合作之前所有成员独自获得的利益之和 [9];二是参与合作之后,各个成员所获得的利益要大于没有参与合作时所获得的利益。

篇8

[关键词]转型期高校学报市场化办刊理念

高校学报是科技和出版业的组成部分, 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种文化事业, 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即是学术, 又是产品, 高校学报有一定的载体和形式, 有其市场价值的体现,应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为其服务。高校学报创造的市场价值越高, 主办单位的物质保障条件就越优越, 其办刊的积极性就越高。但是目前高校学报发行量低, 学术论文专业性强, 高校学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之间的差距过大,读者量少,根本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都是靠高校全额拨款, 没有市场理念, 极大的影响了办刊的积极性。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等学校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高校的融资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由过去的国家办学,转变为国家、社会、集体联合办学。高校学报可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走高校学报市场化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校学报的运行体制应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高校学报应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高校学报界应面向市场,转变办刊模式,积极开拓营销渠道,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公开发行的期刊,有自己的读者群,有定价,并与其他刊物进行交换,都是一种商品的形式,高校学报应该在市场中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它也必须去适应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原则。有些高校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在办刊经费包干的基础上, 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以单纯创收为目的的市场化经营, 的确给一些高校学报编辑部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缓解了办刊经费的拮据, 提高了编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但有时学报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高校学报既要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运作模式, 正确的办刊方式应该是在主办单位投资的前提下, 整合办刊资源, 提高刊物质量, 增强可读性, 扩大发行量, 提高期刊的经济效益。

二、高校学报应有新的办刊理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高校学报应走出学象牙塔,改变过去片面的的办刊理念,使当前高校学报的论文与现实更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我们的特色学报,实现学术为现实服务、为读者服务。这样一来更多的读者才会关心高校学报,扩大读者群,增加高校学报的发行量。(2)高校学报应像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一样,宣传、推销自己的高校学报,不仅要在期刊学术界搞,还要扩大到学术圈外,提高高校学报的市场占有率。一方面增加了学报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报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提高学报的知名度、美誉度;(3)充分利用学术期刊资源集中的优势,努力寻求同企业合作办刊。将高校科研单位的成果及时传递给企业,使科研成果尽早转变成生产力。反过来把企业的需求反馈给本校的科研单位,使科研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三、高校学报应转变办刊模式

高校学报传统的办刊模式是实行高校内部稿件为主、外部稿件为辅的办刊策略,大部分高校学报都把本校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作为高校学报的关键任务。这样做使得高校学报囿于一地,忽略了外面的广阔的天空,严重的固步自封,进而造成学报的用稿机制竞争性脆弱。同时高校学报失去了自己发展的生机,学报的学术质量也会止步不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学报,要想吸引专业读者的注意,就要做到有自己新颖和独特的地方。我们学报编辑人员要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找差距,找不足,吸取先进期刊的办刊经验。面对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的进行选题和策划及组织专家深入研究,用多种手段增强学报的学术特色,以此来实现高校学报综合竞争力。

四、高校学报应注重选题策划,树立学报自己的品牌

选题策划是学报编辑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 创造性地构建一个由特定作者和读者群为系统主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系统工程。为了突出高校学报的特色, 各专业学科的高校学报在进行选题策划时, 要站在科技时代前沿, 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谋划前瞻性的选题。使选题贴近读者需要, 为读者所想。编辑人员要熟知科研新信息、新动态, 了解本专业最新动向和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 使不同层次的学科在选题策划上更具有科学价值 。高校学报界目前主要有两种办刊的倾向:一是办综合性学报;一是办专业化学报。综合的也好,专业的也好,总之把高校学报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是真本事,否则就是无意义之谈。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高校学报将如何做到拥有自己的特色。(1)从本院科研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优势项目,为自己的期刊定位,找好平台和立足点,做好选题和策划工作。(2)采用稿件要对特色稿件予以垂青,把期刊特色与期刊质量结合起来,不放松对质量的要求。(3)合理设计封面和期刊版式,提高学报的装帧质量,要吸引读者,做好学报的编校工作。

五、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高校学报界的机遇与挑战将并存,只要我们认真思考、耐心寻找、开阔眼界、努力搭建平台,高校学报的市场之路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宽广的。总体看来我国高校学报的市场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只要走市场化和规范化办刊的道路,加快出版周期,实现知识的迅即传播。高校学报应该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扩大读者群、加大期刊综合发行量, 办出高校学报的特色,创立高校学报的品牌, 这样我们就能实现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崔学兰.关于构建高校学报产业链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7( 3): 28-30.

[2]李鉴. 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期刊出版的统计[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14(5): 463.

[3]周淑霞.高校学报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6):182-184.

篇9

(1)医院科研经费收入、支出核算的现状。由于科技项目不同,资金的来源渠道也不同,对科研经费的核算和管理也不同。对于上级下拨的科研经费,有些单位放在专用基金科目核算,也有些单位放在往来款中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核算。对于一些企业赞助的科研经费,在其他收入、专用基金、其他应付款科目中均有反映。除了以上收到款项时的核算外,各个医院对经费的使用的核算方法也不相同,有的医院严格按专款专用的原则将科研经费分配到相应的科研项目上,有的医院则项目与日常经费支出之间、项目之间等相互挪用,造成项目进度与经费使用严重脱节。(2)医院财务部门参与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力度不够。医院的科研部门通常是由一些在医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临床科室牵头,科主任或者职称高、业务能力强的医生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是两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无论是科研项目人员,还是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都没有统一的认识,他们事不关已,各自为政, 两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及时的信息沟通,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3)医院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支出随意性大,管理过于松懈,缺乏监管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支出,没有明确的文件统一规定支出科目、支出标准。(4)医院对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缺乏规范核算和统筹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直接在科研经费中支出,没有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到财务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出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当科研项目验收结束后,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无人管理,造成资产闲置、浪费,最后变成国有资产流失。(5)医院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正确的科研导向,医院一些临床科室争取临床科研活动只是满足于、职称评审,还有的通过成果鉴定,不注重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使科研本身缺乏活力,造成科研项目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

二、规范医院科研经费财务核算和管理的建议

(1)规范医院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各种科研项目的经费应集中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科研经费拨入医院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建账。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科研项目收入,即医院取得的除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补助收入,应在“科教项目收入”科目中核算,医院取得的属于财政补助收入,应在“其他应付款科”科目下设立一级明细“XX科研基金”科目进行核算;对于医院自筹的科研项目经费,应在“专用基金-其他专用基金”明细科目核算。新《医院会计制度》还专门设立了“科教项目支出”,专门用于医院利用科教项目收入开展科研、教学活动发生的支出。(2)医院应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科研经费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医院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本职能工作,部门之间要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直到项目验收完成。科研部门要遵循统一核算、专款专用和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经费使用效能。财务部门要做好科研经费专账核算,规范使用科研经费,深入科研部门了解情况,灵活掌握、合理运用科研经费,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3)医院应加强科研项目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科研用固定资产,应与其他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一样,专门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凡用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购置前必须报相关部门批准,购置后必须经相关部门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财务部门记账后并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仪器设备等资产归医院所有,科研项目组使用,待项目验收结束后,科研设备移交医院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从而充分利用资产,杜绝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4)医院应重视科研工作,提高经费投入产出效益。相比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金的使用会更加考虑投入与产出比率。医院也一样,投资一个科研项目,既要注重科研经费投入,也要注重产出,更要注重科研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搞科研,要与临床紧密结合,多搞些技术、应用性研究,少一些学术性研究,真正让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让其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医院科技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做出贡献。

篇10

【摘 要】新时期,科技的发展与引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重新审视我国的科技引进策略,根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高质量的、生态化的科技引进发展战略,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科技;引进

科学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人的核心价值,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发展,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的需求性,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鉴于我国科技落后于国外的事实,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制定出科学的科技引进计划与原则,实现高质量的、生态的科技引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我国科技引进应遵循相应原则

科学发展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及为谁发展的问题,它抛弃了传统的将人当做发展工具和手段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不断的满足人们的种种需要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从而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目标不明问题。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我国的科技引进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及生态效益原则。

(一)社会效益原则

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技术引进的社会效益原则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要坚持社会效益的价值评估标准,使得大多数人获得利益,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二)经济效益原则

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科技引进所要遵循的经济效益原则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发展的最高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智力、体力、品德及审美意识的提高,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太低或过慢,都会给环境及资源带来严重破坏,例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为了维持必要的生存而不得不对周围的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采,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生态效益原则

生态效益原则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技术的引进有助于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应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要确保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起到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例如,电动车技术的引进,就是基于其是目前唯一能够达到污染零排放的机动车辆,不仅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交通便利,而且减少了尾气的排放。

二、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要以自主创新型科技引进为主

科技的引进,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引进及软件技术的引进两种基本形式。硬件设备的引进,是将成套的机器设备或关键性的设备部件引入,是一种低级形式的科技引进形式,它主要存在于科技落后,人才资源匮乏,科研资金不足的国家,由于不具备必要的人才、技术力量,因而只能够采取设备引进方式,以降低科技引进风险, 较快形成生产力。而软件技术的引进,则是对专有技术、管理技术或设计的引入,引进软技术的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人才、技术支撑,足以消化新技术,因而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技术引进方式。而根据对所引进技术的信赖程度,又可以划分为单纯的科技引进和创新型的科技引进两种形式,国外发达国家所实施的技术引进,大多是创新性的引进,即将所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研究与创新,从而生产出更为优质的产品,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我国的技术引进历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主要是以引进硬件技术设备为主,但由于硬件设备本身技术含量低,二次开发价值不大,因而很容易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之中。之后,我国对于技术引进方略作了重要改革和调整,重点引进国外软件技术,着重消化和吸收先进技。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水平有限,并不能对所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缺乏自主创新性,导致对国外技术存在严重依赖,而过度的依赖又引发了我国缺乏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需要支付大量资金获得西方技术专利许可。因而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科技创新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对引进技术形成二次研发和应用能力,努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三、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科技引进要以生态引进为根本

科学发展视域下的生态引进能够促进我国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等,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气、废物、废水,人类社会产生的生活垃圾等,也都对人们居住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而,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应该坚持生态引进这一根本,走生态化技术引进之路。要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合理的考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技术引进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结语

总之,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的科技引进,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原则,坚持以自主创新型科技引进为主,以生态引进为根本,立足于自主创新,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坚持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与创新,形成强大科技创新团队,才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引进作用,落实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