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8 17:4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篇1

关键词:会展经济 西安 发展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高效益、强带动、无污染的独特优势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正在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成为21世纪人们普遍看好和重点发展的支柱性朝阳产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会展经济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在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区域经济体系中,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地区繁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古城和旅游都市,具有发展会展经济的良好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把会展经济作为西安市的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是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正确决策。

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一般来说,只有当会展产业在一个区域的宏观经济体系中起主导和支柱性作用,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和资本增值的主要创造性力量时,才标志着该区域会展经济的形成。

会展经济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律区别于现有经济形态而独立存在。一方面,会展经济是多种生产要素和多个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等传统的有形生产要素,还涉及知识、技术、信息、商誉、市场环境、政府行为等无形要素;不仅涉及诸多的自然资源,还涉及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所以说,多种要素的组合和配置是会展经济形成和运行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会展经济以特定的空间和区位为依托,任何会展活动都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空间和区位而独立存在,并受区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

会展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0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地处欧洲中心、交通便捷的德国位居世界会展之首,每年世界上最重要的150多个专业展览会中有近120个在德国举行,世界四大展览中心有三个在德国,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都是国际著名的展览城市,它们都把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吸引参展商和观众。北美是世界会展经济的后起之秀,美国和加拿大的会展经济都相当发达,每年举办各种会展活动近万个,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展模式和风格,其中会展活动最为著名的城市有拉斯维加斯、多伦多、芝加哥、纽约、奥兰多、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波土顿等。相对来说,亚洲会展经济的规模和水平总体上次于欧美,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凭借地理上的区位优势和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世界会展领域占有一席之位。

会展经济带动西安经济全面发展

会展经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会展经济是一种高收入、高盈利的经济形式,一般来说,会展产业的利润率大约在20%-25%之间。全球每年国际性会展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法国每年展会营业额达85亿法郎。素有“展览之都”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每年超过1000万人的游客中,约有30%的人是参加各种贸易展览和会议的,有2万多个企业直接参展,有20多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在此签下订单。近年来,西安市通过举办国内大型的会展活动,各方面收益颇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展经济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国外专家测算,国际上会展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即会展活动如果使会展场馆的直接收入是1,则其他相关产业的收入是9。我国上海市测算,上海展览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的可达1:9,会展经济对上海的GDP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同时,会展经济不仅可以培育新兴的产业群,而且还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首先,各种大型会展活动的开展,必然使大量的外来人员涌入,客观上要求并促进了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的改善和发展。其次,大量的客商在参展的同时,住宿、就餐、旅游、购物,带动“第三产业消费链”,为这些行业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再次,会展产业的发展,需要电信、广告业、印刷业、装饰业、咨询服务业为之服务,与之配套,使这些行业收益,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此外,会展活动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1996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在香港,一年的会展活动可为香港居民提供大约9000多个就业机会。

会展经济为广大工商企业的营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方面,企业通过会展活动展示自己的产品,特别是推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寻找新客户,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销售额;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各种会展活动,能够快速、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地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产品结构,制定营销策略,提升综合竞争力。

会展经济在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更新观念方面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会展活动具有便捷性、集中性和快速性的特点,因而在推广新技术、展示新产品、新工艺、传播新理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会展活动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社会主体之间的沟通,从而起到论坛性作用。

会展经济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国内外都有不少的城市因展而兴,因会而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西安发展会展业的条件分析

根据世界会展经济的发展经验,开展会展活动,发展会展经济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会展活动不但不能顺利地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不大,而且还会带来消极影响。

区位条件

所谓区位条件,是指特定区域的空间位置、资源状况、地理条件是否满足会展活动的需要,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开展会展活动的基础。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商贸、医疗和教育中心,在西部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发展会展经济的地缘优势;西安历史悠久,中国历史上13个朝代在此建都,留下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历史人文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很快,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此旅游,从而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西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发展趋于完善,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经济实力

会展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可能举办一些大型的会展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以高新技术、旅游、军工、航天航空、高等教育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日益显化,区域经济结构日趋合理,骨干龙头型企业快速增长,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经济和企业承载的保障。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与管理水平是影响会展活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会展活动成败的关键。近几年西安市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有影响的会展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但总体上说还比较缺乏组织大型化、国际化、规范化的会展活动的管理经验。

专业性人力资源

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大型化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人才,是成功举办大型国际性会展的关键。西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居全国前首,但会展方面的中介机构和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会展经济的要求,制约西安会展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会展活动的开展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现代会展活动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就不可能举办一些技术性高、专业性强的会展活动,特别是一些与科技交流相关的会展活动,更要有足够的科技储备。西安在国内大、中城市中,科技发展水平较为先进,对会展经济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于西安发展会展经济的建议

明确定位,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要根据西安的实际情况,确定会展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是使西安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会展中心,中期目标是发展成为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会展产业发达城市并驾齐驱的国内会展中心。同时要发展具有西安自身特色的会展经济,在会展内容上应有侧重,类似于广州的广交会,上海的国际会议中心,北京的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大连的服装博览会等,西安应以文化、旅游、高科技为重点,形成特色,建立自己的品牌,以专见长,以专取胜。

以市场化运行方式经营会展业

在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以专业性的中介组织、企业为主导,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切忌以政代企,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营适良好的氛围和适宜的环境,建立和完善审批制度及市场准入,制定运行规则和行业自律,加强展会硬件建设,加强宏观性调控和管理,制定发展战略并监督运行,使会展经济的发展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和内在规律。

培育本土中介机构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坚持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开阔视野,夯实基础,使西安的会展业能够稳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01年第2期

篇2

关键词:农村发展合作;农业经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02

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基本上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种方式低下,新的农业技术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应加快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当地实际出发,选准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项目,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拉动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有选择性的在部分地区实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耕地集中、工业生产”,实施“耕地集中、工业生产”的农业经济模式,农业机械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的农业技术得到迅速应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力迅速提升。

二、建立新型农业经济模式中各级政府的职责

建立新型农业经济模式,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大变革,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从政策上对土地承租予以鼓励和承认

我国农村几千来沿袭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要让农民彻底走出狭隘的小农经济意识,这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上支持,思想上积极引导;对于“耕地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要及时进行疏导。土地承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同时,对土地承租的合法性进行认可和保护。

2.对于“耕地集中”后的工业化生产,政府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服务”二字上

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规划、协调等方面搞好服务、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扶持, 重点做好农业机械化和新型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工作。各级政府在建立新型农业经济模式的同时,要依据区位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凡是贫困落后地区,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都很薄弱,这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发挥财政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采取多种办法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4.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仅为30%左右,远远低于国际同等GDP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接近一半的人在本乡内就业 ,2/3左右在本县内就业,外出农民主要转移地也是县城。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促进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做好以下的配套改革:第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民进城限制,完全放开县和县以下城镇户口,让农民自由进入县城和农村中心镇,还要进一步放开大中城市,积极创造条件使进城农民能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第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更多的农民都有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实施新型农业经济模式,把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第四,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为农民增收提供根本保证。

随着农民专业化合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面对农民专业化合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趋势,农村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来自社会生产中的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调节这些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正在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点。这里边既有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但更多的是农民与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投资者、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乡村政府既要保护投资者和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更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使农民收益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同步前进,确保农民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三、几点对策和建议

1.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研究制定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从所从事的农业行业领域、农业劳动时间、生产经营规模、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认定,并作为培育和扶持的依据。拓宽培养渠道,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农业职业培训体系和绿色证书制度,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模,广泛开展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合作社带头人等培训。吸引和支持高素质人才务农创业。

2.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鼓励各地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探索不同生产领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加大扶持力度,对认定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其倾斜。实行以奖代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予以奖励。通过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调整财政扶持重点

财政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已经加大,并将继续加大。问题是目前这种支持办法,明显缺乏促进农村发展机制转变的深度效应。年年支持,农民当然年年高兴。但不解决发展机制问题,农民的真正致富和农村的真正现代化,永远不会完成。所以,财政支农应努力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与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机制转变统一起来,支持农民专业化合作和产业化经营。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财政对农村花钱,要重点花在支持农民专业化合作和产业化经营上。这样,既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又促进农村发展机制转变,一举两得。

4.是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建立示范社评定机制,分级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库和培训基地,着力打造合作社领军人才队伍和辅导员队伍。

5.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深入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合作社共舞共进共赢。

6.是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篇3

一、依据临港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功能完善的临港产业

通过多年来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联合《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及其中的各个子项目的研究与比较,其中,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里的测算与排名显示,产业经济竞争力是推动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的中坚力量。从全国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和省域经济竞争排名之间的比较来看,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升降与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升降基本同步,产业经济竞争力与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密切关系,表明产业经济竞争力是经济综合竞争力中的主要竞争力。因此,可以看出,临港产业是临港经济发展的核心,只有产业做强作优,临港经济的发展、沿海强省的崛起才能具有实体的支撑。

临港产业是指港口运转和装卸、过港贸易、仓储业、综合物流配送和信息处理、旅游业、衍生出的重化工业、建筑建材业、高科技产业等相关产业的总和。临港产业是临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要载体,临港产业的发展,应紧紧抓住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充分利用沿海临港地区的区位与资源优势,使临港产业成为河北省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培育重化工业制造中心的重要动力,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是发展港口直接产业,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港口直接产业是以港口装卸业为主的港口企业所经营的全部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由货主(企业)投资建设的专用码头和配套仓储设施,积极引入港口各类大宗货物中转项目。千方百计增加港口吞吐量,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二是发展港口关联产业,建设现代化大物流业。港口关联产业,是与港口主业有着前后产业关联的产业部门,如,海运业、集疏运输业、仓储业等,这些产业部门分布在以港口主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的不同部位。坚持实施多元化投资方针,加快以港口、仓储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业建设。通过引进外资,建起一批商用集装箱码头和通用码头。要根据各大港口的主要运输功能和运力,结合临港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发挥主导运输功能的基础上,超前发展运力运途各异的内外线综合航运网络。发展以保税功能为主的仓储业,提高仓储量,增加仓储效益。建立同港口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组建轮船运输公司,建立货运车队,完成内陆运输服务。此外,要加强港口通往内地的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增强集疏运输能力。

三是发展港口依存产业,建立稳定货源基地。港口依存产业是以港口条件为选择依据而设立的产业部门,如修造船业、贸易、钢铁、化工等。河北沿海地区具有重化工业的良好产业基础,建立临港工业区,发展钢铁、石化等产业,可以利用便利的海运条件,降低原料运输成本。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也可为港口运输业带来稳定的货源。河北要将能源、钢铁、石油化工、盐化工等受资源、环境状况制约的基础产业转移到沿海,依托港口加快临港工业的发展,提升港口“板块经济”效应。港口贸易业要争取本省、本市的出口货源在当地港口出口;同时要大力引入国际转口贸易,争取建立保税区;设立贸易型企业,不断扩展转口贸易对象,扩大进出口贸易。

四是发展港口服务业,扩大进出口贸易。港口服务业包括建立在沿海一定范围内的,与港口直接产业、港口关联产业、港口依存产业的经济活动有关联的金融、保险、房地产、饮食、商业等。发展港口服务业,通过对水电、通讯、保险、金融等服务业在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临港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强化项目带动, 建立外向型临港产业加工区

临港经济产业加工区是临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临港经济有着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可以较为便利地得到国外及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同时,也可以利用出口加工区内的加工工业的集聚和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工业更依赖于海运,从而使得港口兼有了运输和工业的双重功能。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港口大多建有工业区和工业专用码头,集储存保管、集散、加工、成交和转口于一体。因此,河北临港地区可以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建立具有明显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效率、生态化、现代化的临港产业区,建立加工基地,发展大进大出的加工工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一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力强、代表着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进入临港产业加工区。通过大项目落户临港地区,一批由货主(企业)投资建设的专用码头和配套仓储设施可以迅速崛起,在给河北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将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推动临港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临港产业发展在全省经济整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及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紧密结合国家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发展规划,对全省产业布局进行适当调整,重点在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的开发区和周边地区布局一些大型钢铁、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重点项目,在港口周边地区开发若干产业园区及加工基地,形成临港开发区、工业区、仓储区和商贸区,促进沿海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为了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充分体现河北沿海地区的城市风格和产业特点, 秦、唐、沧三市应按照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生态型现代化大项目精品园区的目标定位,启动临港产业加工区内大项目的建设。把临港产业招商作为重中之重,强化项目投资促进,以项目建设推动新型临港工业发展,在做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出台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在资金、税收、水电价格、土地批租等方面加大对跨国、跨行业项目引进的系列优惠政策力度,主动与有实力的国内外公司、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接洽,引进、开发和建设科技含量高的临港工业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依托主导产业,建立临港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原理,正确选择各阶段的符合区域优势的地区主导产业和一般专门化产业,并围绕这些产业相应发展与之配套的相关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各临港地区应该充分考虑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根据临港产业发展阶段,正确选择能发挥港口功能、关联度高、收入弹性高、技术进步大、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并通过前向、后向、旁侧关联效应,诱导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型原料等产业的出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和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临港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低成本运输优势,是许多产业集聚的基本动因和动力。定位准确的临港产业将诱导更多的前、后关联产业向本地区聚集,可以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的容量。河北沿海地区应依托临港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提高整个地区的区域竞争力。根据河北省临港地区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战略定位,以及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与市场条件,河北省临港地区应优先选择发展的产业领域是:现代港口物流产业、沿海石油化工产业、沿海钢铁产业、临港建材产业、沿海特色旅游业、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海水淡化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突出抓好综合性港口的建设和开发,促进市场急需和替代进口两类产品向下游拓展,尽早形成以炼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清洁能源、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先导产业群。要以发展产业集群的理念提升改造现有的工业园区,加快园区的头雁企业的入园,从而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要创新发展产业集群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培育产业集群,从而将优势产业做强作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的总目标,按照“1356”转型跨越发展总战略和“335”工作思路,立足实际,登高望远,主攻五大板块,打好三大硬仗,强化五大支撑,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现就沁水县经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方面内容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经济建设方面

沁水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农民增收幅度居晋城市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全市第一,并且取得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九名的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象农牧、力宇燃气动力装备、中电明秀瓦斯发电等一大批非煤项目的上马,有力地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那么如何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再上新水平,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一,沁水县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要大力依靠有条件的地方,比如在沿河、沿路地段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在沿山、沿沟地带发展经济林及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新兴工业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沁水县是煤炭资源大县,随着煤炭、煤层气等资源项目的不断落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装备的市场空间将更大,要多引进有实力、有规模的投资商,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第三,三产服务要以资源型专业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引进以配套服务设施蔬菜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同时建立大型仓促中心,农贸市场,形成供应、生产、销售物流相协调,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山西省委提出的“市域城镇化”、晋城市委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以及沁水县提出的“特色城镇化”的要求,应进一步打好 “城乡建设硬仗”,城乡建设要以县城为重点找准突破口:一是城市标志性建筑工程要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面貌。二是随着城市绿道、三河靓丽景观带等项目的开工上马、县城新面貌已现雏形。建设就要以最为紧迫的几个项目为突破口。三是要在乡镇建立专职的环卫队伍,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杜绝发生“突击式”、“应付式”的现象,使城乡面貌有一个持续的好转。

(三)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集中打响了农民增收硬仗,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不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包括偏远山区。就沁水县来说,第一就是要加大扶贫、移民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现状、生活模式,集中起来走集约化、规模化路子。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社运营、分红的监督考核机制。近年来,各类合作社运行日渐成熟,应对其运营、分红状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使合作社收入公开透明,分红公平合理,有效维护农民应得利益。第三,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合法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再次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大局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理清社会管理思路。一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类矛盾,重点要推行科学决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重点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民意“宜疏不宜堵”,群众上访其实就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只要我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主动接访也可以预防矛盾发生。二要坚持化解为要。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消除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矛盾纠纷有很多种方式,有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调解往往是本着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这样便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网格化建设。网格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矛盾、资源调配不优的问题,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协调推进。要依托现有党建、计生、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网格化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在机构、人力、财力、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做好管理的纵向协调和服务的横向协调。二是要通过缩小管理半径,提高管理反应速度。在村居、社区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以自然村或者村民组为单位,划分若干个责任网格,将人、地、物、事等管理对象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以便实现社会管理“零距离”、反应速度“零时间”,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

(三)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实现高效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实现高效管理,必须对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乡镇综治工作中心要实施综治办、、司法、调解、警务、民政、妇联、劳动、安全生产、应急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案件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工作体系。同时,在村、居、企业也要加快建立涵盖治保、调解、、安全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真正提供流程化、一站式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篇5

一、牢固树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激励区域经济增长为条件,以改善区域内部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是区域发展的最佳选择。它的基本内涵是使“区域保持长期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树立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要相互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应立足于以下三个基点: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可持续方式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速度;三是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这些物质的循环、吸收和无害处理速度。

二、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

(一)必须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

要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区域发展规划应建立在对不同区域等各方面情况的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反映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

(二)各地各行业在制订发展决策规划时,必须对规划进行环评

所谓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过去只注重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但建设项目只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建设项目环评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也不能指导政策或规划的发展方向,更不能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宏观影响、间接影响、二次影响、累积影响。

(三)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创建综合决策机制

战略环评的核心和目的,是使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样能在不同层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是实施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对潜在的危害和影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出适合长时期发展的各项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产业化是以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但是,如果不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而进行盲目经营,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应该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为此,第一,要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现有工业体系改造升级中要严格限制和禁止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企业。第二,从实际情况出发,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三,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过去人们治理污染物只是改变了特定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污染物的物质实体。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经济是一种生产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模式,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资资料在循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作为资源或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五、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环境准入

环境影响评价是把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关口,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一把“利剑”。强化环评制度重在落实,要以整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为突破口,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必须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未审批就开工、不审批也建设的局面,切实做到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控制新污染源,将开发区环境管理纳入正常轨道。同时,要建立环境监管的后督察制度,未执行环评审批和验收的建设项目,未按环保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而被环保部门查处的企业,坚决关停。

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关系

近年来,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注重城乡发展的系统性、互补性和协同性,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总体推进”的原则,引导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采取严格措施,有效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污染向郊县转移。特别要加大整治乡镇工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污染,解决农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要努力把握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律,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七、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绿色GDP考核制度

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政府环保责任的制度保障,是各部门依法履行环保职责的约束机制。必须明确责任,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引导各级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为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统计方法,使统计结果不仅反映实物变化,也体现出国民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的变化。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应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篇6

关键词:科技中介;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面临的商品化、产业化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也随之产生、成长和日益完善。其一,企业对于能够指导其更透彻地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政策导向,为其申报各类计划项目提供更专业的咨询辅导的科技中介的需求日益增强。其二,政府亟待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迫切需要科技中介机构参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帮助一部分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尽快摆脱困境,重树信心。加之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急需巩固,迫切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承担起加快科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责任。总之,面对这场金融风暴,面对急需全方位支持的广大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应当密切配合政府出台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一道迎接挑战,共度难关。

北京市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这里汇聚着众多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要将这一系列的优势转化为竞争的优势,实现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整体规模和服务能力都在稳步提高。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拥有超过7万多家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约150万人。我国科技中介迅速发展,为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十五”以来,北京市重视科技中介机构在转化首都科技资源、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制订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等30多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制度性文件。2007年,正式下发了《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启动实施了 “科技中介服务专项”,在国内开创了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先河。在实施“科技中介服务专项”的过程中,向社会推出了12种科技中介服务的典型模式,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北京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北京市科委的宣传,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成功转移了6项技术,技术交易额4000多万元。

1.2 自2005年以来,专项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8家、科技咨询机构81家,促成技术交易额约101.8亿元,实现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2.73亿元。为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产品,科技咨询收入达到44.7亿元。

1.3目前,北京本土的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经达到9000多家,相关协会16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多家,从业人员18万多人。年服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85家,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近1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涌现出了中科前方、北大纵横、新华信、清华科威和零点咨询等10多家知名品牌机构。科技中介服务业作为北京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实现增加值662亿元,占全市GDP达到6.3%,成为首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北京市科技中介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科技中介业发展迅速,为推动北京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整体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与首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离建设创新城市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面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任务,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全面客观地审视北京市在科技中介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1科技中介机构规模偏小,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2.1.1我国科技中介的诞生和发展始于20世纪末期。由于国家对科技中介的法律地位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对科技中介的正面宣传力度不够,加之中介机构发展初期不规范,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社会公众对其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认识存在偏差,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中介服务的认识和有效需求不足等等因素影响,造成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社会影响力弱,服务范围和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目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普遍经营规模较小,缺乏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据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市80%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年营业收入在50万以下,从业人数低于30人,这与国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年收入上亿美元、从业人数上千相比,差距之大令人感叹。

篇7

 

观光农业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一、西山区观光农业的类型

 

1、以农家体验为主的观光农业。所谓的农家体验,即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农家的生产体验、农作物种植体验、日常生活体验等,让旅游者得到身心放松和休闲娱乐。这种以“农家体验”为形式的观光农业由于体验真实而获得大量旅游者的青睐。

 

2、以“休闲娱乐”为主的观光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的主要卖点是乡村的碧空,清净的环境,绿树成荫的田园风光。远离城市的喧闹和环境污染,到乡村来看一看走一走,既一饱眼福,又陶冶性情、消除疲劳,是人们亲近自然、回归本性的最佳选择。

 

3、以“农业生态”为主的观光农业。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将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为特点的旅游,它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其特点是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吸引旅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它以“绿色休闲”为主题,以农业生产为发力点,农业和旅游业合二为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1、市场潜力大,参与面宽。在调查的几个片区中显示,参与观光农业的游客中,每个年龄段的数量都不少,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不影响游客参与观光农业。从性别上看,男的占了49%,女的占了51%。从年龄段上来看15岁以内的占7%,25-49岁以内的占43%,50-64岁以内的47%,65岁以上的占3%。从职业上看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48%,个体经营者占23%,离休者占9%,学生17%,其他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旅游者的性别、职业、年龄都呈现出相对均衡的趋势,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潜力大。

 

2、交通工具以自驾车为主。到一个地方旅游,交通工具是一个前提条件,对旅游者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我们调查的西山区观光农业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来看,自驾车旅游占了68%,徒步占了3%,自行车占了8%,公交车21%。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用私家车旅游的游客居多,主要原因是西山区的乡镇离昆明市主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乘坐公交车不是很方便,骑自行车很累,徒步太远。 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可进入性还有待加强。

 

3、旅游活动以群体为主,注重亲情。个人旅游除了有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外,还有诸多因素,选择哪一种出游方式,反映出旅游的心理需要。根据西山区参加观光农业旅游者的调查分析,单位组织的占21%,以家庭形式出游的占37%,以朋友方式结伴出游的占39%,个人出游的仅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以家庭形式和单位以及朋友结伴方式的出游是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

 

4、在旅游选择方面呈现多种选择方式。旅游者在选择观光农业时不局限某一个观光项目,旅游者在旅游项目方面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在被访问的旅游者中,选择农家体验的占35%,景点游览的占27%,果蔬采摘占12%,参与农事活动的占7%,滑草的占11%,其它的占4%。从这一组数据中可看出,西山区的观光农业从一开始就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三、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形式比较单一。观光农业产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西山区农业观光产品的类型不齐全,目前以观赏型产品为主,参与型、疗养型等产品形式很少。由于产品形式少,因此在满足游客多方面旅游需求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同时,农业观光产品开发水平低,“农”味不够“重复”建设严重。在我们所调查的西山区,我们发现农家小院90%都是盖着小洋楼,很少看到昆明地区传统的建筑“一颗印”民居。

 

2、卫生条件差,环保意识不强。农家小院居住条件很差,房间里的被褥发出恶心的臭味并且卫生条件急差,乱扔垃圾,就地排放生活污水,厕所设施简陋。“墙内鸟语花香,墙外白色污染”等问题比较典型。在“休闲娱乐”型观光农业中,游客在感受绿色生态的同时不具有环保意识,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部分旅游者喜欢野外烧烤,这种旅游活动一方面存在火灾隐患,不宜提倡;另一方面,烧烤的烟味和遗留下来的垃圾对环境有破坏。

 

3、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发展缺少政府的统一规划。各观光农业的服务接待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4、专业的旅游业经营人才缺乏。西山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员工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在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与游客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

 

四、 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开发多样化的观光农业产品。对西山区的观光农业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同乡镇的资源特色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比如有古村落的,那就通过古村落文化的打造,来发展古村落文化观光农业;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则通过民俗的展示和复活,来发展民俗风情观光农业。有典型美食的,则可以通过美食的制作和开发,发展品尝型观光农业。

 

2、重视资源保护,实现观光农业可续发展。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保护是第一。资源保护,人人有责。当地的政府、旅游经营者必须深深的认识到当地的农业资源是观光农业的生存之根。[3]政府应该从政策方面对资源保护的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当地老百姓应该从主人翁的角度,在自己做到资源保护的同时,对游客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劝和制止。同时,旅游经营者应该加强对旅游者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3、发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俗文化精品观光农业。昆明市西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内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6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民俗多样性得天独厚。以民俗体验为抓手,重点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出别样的游客民俗体验,是发展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一大特色。

 

4、政府主导,改善旅游交通。旅游业要发展,旅游交通是关键。只有旅游者的可进入性提高了,旅游业的各类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前往西山区的旅游交通一直是制约该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西山区政府应该在旅游交通改善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出面,对西山区的交通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建议开设昆明主城到西山区的旅游专车,设置固定的运载地点和固定发车时间,方便游客的出行。

篇8

前言

政府投资在地区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对市场经济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政府要有一定的投资政策和完善的投资体制,来确保地区产业结构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最大程度体现出好的影响。一旦地方政府投资影响了地方的经济增长,相关负责人员一定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政策。

一、地方政府投资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1.过渡招商。招商对地方经济的增长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也背负着发展当地经济与对抗其他地区竞争的双重压力,同时地方存量资本和资源的有限性又制约了地方财政增长,为了在较短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招商引资效率,致使各个地方政府推出大量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然而这些政策有些甚至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社会矛盾的加深。

2.盲目投资和重复性建设。近年来中央对财政实行了分权,所以地方政府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地最大利益,也推出了很多有利于扩大自身利益的发展政策,如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在任期内实现政绩的快速增长,更加倾向于增加项目投资和选择较大规模的项目,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规模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造成了大规模的重复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也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3.地区经济的粗放增长。由于地方政府具有投资审批的权限,所以对当地国有资本投资决择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多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站住脚,也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和政府搞好关系,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才能有更足的底气上项目,这种现象就会导致地方经济粗放增长起来。

4.低效益投资,风险加剧。不少地方政府主导进行的投资和建设通常都会受到预算和资源的约束,违背市场规律,缺乏可行性论证,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又缺乏明确的问责机制,这些都可能导致政府投资效益不高,出现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另外,在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资金短缺,在城市基础建设时不得不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如果举债投入的项目出现问题,那么政府所承担的债务压力就增大,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二、对完善地方政府投资的一系列建议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消除改革现有的体制障碍,才能真正使投资体制改革深入下去。经过多次改革,我国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职能转变也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改革体制的加深,政府在职能方面必然会面临更高的要求。在政府机构调整和部门职能划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促进政府职能的履行为前提,切实解决一切阻碍体制改革步伐的问题,政府的主要工作在于调控、监管和服务上,只有政府的职能真正得到发挥,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确定好地方政府适度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前,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财政情况,再结合产业结构是否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因为政府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所担负的责任很大,因此要尽量投资一些周期短、效益高和竞争性小的公共产品以及支柱产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强对经济效益好、见效快以及对环境污染少的项目进行政策性支持。投资规模上,应先综合考虑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资金,正确区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身份,政府自身应退出一般经营性项目,注重政策工具的运用,用较小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的注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3.对不同产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上,政府则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吸引资金,扩大资金的投入来源,积极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基础设施短缺的状况,如许多发达国家的民间资本也可以参与一些国家垄断项目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支柱产业的投资上,地方政府可以统一协调和规划本地的产业布局,增强投资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投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上;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政府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完善的股权投资以及一些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完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民间投资要进行积极引导,选择实力较大的公司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同时还可邀请海外风险投资进入地区市场。

4.打开融资渠道,解决融资困境。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属于民营,大部分的民间资本可以说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要想推动民间投资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为了体现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更好地获得信贷服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创新,如项目投融资模式;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但同时应完善制度,以规范融资行为。

5.建设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资服务体系。政府可设立担保机构,健全地方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将盈利性较强的资产整合并注入投融资平台,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产质量和信誉,同时,加强资本运作力度,筹集资金,使投融资平台实力增强;清理和区分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并进行动态的监测和评估,防范金融风险。

篇9

关键词:金融机构;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1-0087-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了半壁江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生产力的发展,对扩大县域就业和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障碍和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信贷支持力度小、服务品种少、金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一种趋势,也是势在必行的。县域金融如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金融与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本文主要探索的话题。

一、金融与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

1.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不规范阻碍了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一是缺乏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相当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以家族经营方式出现,实行的是“家长”式管理,存在管理的家族化与经营的专业化矛盾,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与经营管理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管理方式落后,科学性差,管理水平低,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二是规模小,素质低,竞争力弱。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以中小形式出现,自有资金有限,设备陈旧,经营条件较差,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三是经营行为不规范。由于经营管理人员“一家子”,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仍然停留在“作坊式”,财务制度不健全,相关财务账表存在着真实性问题。[1]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身条件,难以满足银行现有的贷款条件,影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的信贷支持。

2.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我国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慢,有关信用管理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基本没有,目前企业、个人信息被相关职能部门垄断与分割,给征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银行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人民银行作为《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构建者,县域人民银行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收集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封锁、不配合、不协调,信用信息采集难度大,采集的数据也不全面,大量已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因未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也未办理贷款卡致使其信用信息未能采集游离在企业征信体系之外,由于金融机构无法查询到这些企业的基本信用信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十分突出。

3.商业银行缺少支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热情。县域商业银行基本上为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这四大商业银行省分行远离县域经济,只盯着大企业、大项目和少数垄断行业,把县域分支机构视同“储蓄所”,片面地强调县域贷款风险大,即便是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之类,虽由财政担保基金提供了80%的风险担保,部分商业银行仍然认为其风险较大,不愿对县域分支机构授权授信。

4.银行不能为县域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所必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县域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对非公有制经济保持支持外,商业银行基本上从这一服务领域退出,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自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对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过服务。而国有经济大量从县域经济退出后,为银行留下的是巨额的不良信贷资产,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骤然放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危机感,出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的考虑,商业银行普遍上收了对县域银行的授权授信,一些银行出台的管理制度,明显约束了县域银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表现为:抵押贷款要求高,担保贷款要求严,信用贷款被封死;为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制定了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加大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责任追究。但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与贷款经营中的客观风险相悖,没有兼顾责、权、利的统一,强调对责任的追究,缺少相应的激励,制约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县域银行只能把存款上存,获取稳定的利差。

二、实现金融与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1.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立足于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破除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改变“任人唯亲”的现状,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合法经营,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增进银行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信息交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加快有关征信的立法,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个人信息资源的传递、整合,尽快将公安、工商、税务、保险、通讯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统一纳入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起一个数据齐全、资源共享的信用信息交流平台。其次,非公有制经济要强化信用法制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坚持守信为本,诚实经营;要主动参与社会诚信建设,立足于与银行之间构建长远的借贷关系,通过日常的业务交往,增进银企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3.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金融体制改革,这场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商业银行是否更具竞争活力,是否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商业银行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视为己任;央行和银监部门要强化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的引导与监督,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地方政府要主动与商业银行沟通,使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金融生态环境、司法的独立、公正等有新的了解,增强商业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是银行金融机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改革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信贷管理体制。县域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完善富于活力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在规范信贷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的同时,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特点,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高效的非公有制经济贷款审批机制,增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扩大县域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的空间。让农业发展银行承担更多的带有政策性任务的金融业务,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加工农产品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填补商业银行经营服务的盲区。[2]三是加快邮政储蓄的改革。县域邮政储蓄机构的存款逐年增加,如同“抽水机”把县域的资金抽走,因此,要认真研究探讨县域邮政储蓄机构存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办法。

5.金融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效支持,需要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和政策扶持。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快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扶持体系的建设,简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内容,做到多支持、少限制,多服务、少干预,多给予、少索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二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非公有制经济信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业、技术、产品市场等信息服务。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研究建立对非公有制经济财税扶持的长效机制,如对非公有制经济创业期、产品引入期、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等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对银行贷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产品开发取得的利息收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平抑贷款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四是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诚信经营,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的信用观念和守信意识,维护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切实保障银行合法权益。五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的、管理规范的融资担保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必要的担保。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县域经济;影响;建议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金融系统虽然没有受到严重冲击,但金融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下滑已经较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县域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类影响。笔者所在的安徽省明光市为欠发达地区,部分出口企业受到了直接冲击,订单下降,部分内贸企业受间接冲击,表现为产销不畅,对金融、税收、就业的影响均有一定的体现。

一、对企业的影响

1.对外贸企业的出口(尤其是对美国出口)影响严重。据外贸部门反映,以出口业务为主导的服装、水产等加工企业,出口产品量价齐跌。由于汇率波动,一方面造成企业汇兑损失,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降低了出口竞争力,内外需求双双疲软,订单萎缩,生产减缓。如某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对美出口占其出口额的90%,因金融危机影响,现在每月对美出口产品只有一个柜,而去年有10几个柜。某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继电器,因原材料价格的巨大跌幅,空调市场的严重不景气,导致产品滞销,大量积压仓库,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迫使企业减产和裁员以渡过难关。调查中还发现某出口企业12月份无订单,企业不得不暂时停止生产,仅保留部分管理人员为明年市场恢复时作相应准备。对欧洲出口企业表现主要表现为订单下降,但也有企业订单增长,如某香水企业表现为订单下降,而某食品企业对法国的出口还在扩大规模,其订单已订到明年。

2.部分内贸企业产销不畅。一是本地为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购销企业销售减少。因受广东等地相继有部分企业关闭或暂停营业影响,销售到沿海各地的大米、面粉、油脂等粮食产品竞争残酷,销量变小、销价变低、利润空间减少。二是矿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企业,由于受国际油价暴跌的影响,矿土、石英砂等价格下滑,且有效需求和市场景气度下降明显,库存明显增多,应收账款回笼较慢,企业流动资金较为困难。三是为大型企业配套的企业,受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其经营困难正在逐步显现,如某企业其产品主要为大型钢铁企业钢炉做配套,目前大型钢铁企业处于限产状态,从而影响到其生产。部分企业未受金融危机影响。如某消防器材厂,近期生产的订单,都是去年上半年以前的订单,由于钢材大幅度降价,企业利润反而上升了。金融危机对内贸企业的影响主要是订单在不断减少,且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企业对前景不乐观,特别是价格不稳定,企业不敢盲目生产。

3.对房地产企业影响严重。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一是体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明显不如预期值。房地产开发企业受冲击较大,开发企业的资金链吃紧,房地产业销售前景不容乐观,表现为几家较大房地产公司中仅有一家楼盘销售较好。二是从居民购房者看,由于受宏观经济及房价下降预期的影响,居民购房数量大不如去年那么积极踊跃,商品房销售明显下滑,成交量萎缩,有意购房户持币观望。受沿海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房价下跌影响,居民认为房市会继续下跌,同时,利率下调仍将继续的心理预期,也进一步引导客户处于观望心理。受

土地价格的影响,当地房地产价格下调的空间不大,房市供需之间的博弈将持续下去。

二、对银行业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影响总体较小。国有商业银行对本地企业贷款较少,发放的主要是房地产贷款,因当地房价绝对值较低,所以降价空间不大,商业银行对于借款人资金来源、收入来源及稳定性和可靠性也都有明确的要求,客户还贷能力总体较高,目前资产质量较好。但由于受沿海中小企业倒闭及裁员影响,可能会有部分客户还款能力下降影响还贷,目前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属关注类贷款比例较少,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

2.金融危机对农业发展银行的影响甚微。由于农发行贷款企业户数相对较少,仅有储备库及四家粮食加工企业,其中储备库承担国家储备、地方储备、代收调控粮、国家临时储备收购等任务,其执行的全部为政策性任务,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四家民营加工企业承担米面油加工销售等工作,他们的经营性质决定基本上都是采取以销定产,达不到盈利目的绝不轻易加工销售。所以金融危机对农发行贷款影响有限。

3.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影响较大。一是表现为信贷资金营销难。从信用社各项指标的发展情况分析,制约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千方百计组织用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没有市场,导致业务发展缓慢。即使按照2008年初核定的信贷规模,也还有近1个亿资金没有投放出去,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发展缓慢,很难找到更多的符合信贷投放标准的企业。二是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波动,企业经营困难程度加大,企业贷款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贷款风险有逐步显现的可能。

三、其他影响

1.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明显

从明光市看,近三年财政收入高速增长,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加20%。但与往年相比,增速下降,并且7月份和11月份单月同比去年同期收入下降。预计对2009年上半年影响较大。

2.对就业的影响不明显

一是因本地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新增失业人员较少。二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较少,有零星人员返乡。

3.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较大

因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担心,且实际收入增加较慢,居民更加注重节约,不愿意轻易消费,导致消费不旺。重点显示耐用消费品支出减少,如保险公司反映,2008年8月份以后,个人新车保险的极少,往年恰恰是新车购车险旺季,表明现在购新车较少。

四、政策建议

在国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方面首先要树立信心,清醒认识困难只是暂时的,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必将能战胜危机。各方面应积极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促进和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引导当地产业升级,从而减轻和消除金融危机对当地财政、就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1.企业应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合理安排生产

从受影响较大的企业来看,企业不仅关注世界经济受影响情况,也关注企业所处行业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需求及应变手段安排,如某企业进行了相关产品加工销售。对于受影响较小或未受影响的企业也应积极关注行业情况,确保生产经营正常。出口企业可以利用国家提高出口税率的有利时机,合理安排产品外销。企业应避免采用停产等极端方式回避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确保在市场恢复时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和劳动力。

2.利用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银企合作,促进企业渡过难关

金融部门和企业应充分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强银企沟通与协作,促进银行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暂时困难银行予以贷款支持。如银行可以对当地有竞争潜力特色产品进行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包括通过创新贷款担保、抵押方式,提前做好授信,积极关注企业经营状况,通过适当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减少贷款需要的时间等支持企业发展。企业经营良好,银行才能获得经营效益,资金安全性也能有保证。

3.利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一是利用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政策,做好基础建设。如村村通工程、渡改桥、水利等各项新农村建设,要积极筹措安排配套资金,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做好规划、征地等工作,从而为当地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各类建设项目,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对于已批和在建项目要做好项目管理、资金专款专用,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4.积极招商,鼓励创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