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课题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科能力 体育教学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关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讨论焦点逐渐从对体育的功能和教学目标的主次转移到对“体育学科特性”的认识和研究上来。体育教学应同其他学科一样,培养体育学科应培养的能力,明确什么是体育学科能力,并将其具体化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已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对有关体育学科能力的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的研究情况做扼要综述。
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研究
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先行研究并不多见,所以关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国内几位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毛振明(1996)在《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一文中,从学科能力的含义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在体育学科中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独自的能力构造,是为了使体能和技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实践能力”。但这个时候他还未能对体育学科能力提出明确的概念。随后毛振明(1999)在其发表的《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一书中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可以被称为“体育实践能力”的能力结构,是学生终身从事身体锻炼和运动娱乐时应具备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庞标琛(2000)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及技能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赵子建(2004)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的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客体特征结构,主体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多数学者都是从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学科能力的含义角度来给体育学科能力下定义的,学者们都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但是具体是包含了哪些要素,学者们持有不同的理解,在界定体育学科能力内涵时,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
二、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研究
王伯英(1990)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体育学科能力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五种基本成分组成,其主题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王占春(1994)认为体育学科能力包括获得知识的能力、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制定身体锻炼的健身计划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和自我锻炼、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毛振明(1999)认为体育实践能力包括从事运动的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观赏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学者们虽然在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内容的提法和归纳上表现出很大差异,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归纳到体能、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的范畴。但是,由于学者们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上的认识有所不同,所以在确定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时还是有较大的差别。
三、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研究
庞标琛(2000)通过模糊集合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彭小伟(2015)阐明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以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体育健身原理运用表现为主体的体育学科能力测评的内容框架,并认为在实施体育学科能力测评工作时,还应结合具体的测试环境与学段要求,制订测评指标和标准。
四、小结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活跃,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研究已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前提。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努力研究和探索,(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提出和讨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概念和内容结构上却一直不明确,在概念上,学者们的角度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结构的确定上,很多学者还是没有说清是按照何种依据划分的;(二)研究多局限于我国的体育学科研究,缺少和国外的对比研究;(三)由于在概念和内容上的不明确,怎样才算是达到了具有体育学科能力,因此体育学科能力的评价体系也尚未形成;(四)不同学段应具备不同的体育学科能力,在体育学科能力的划分上还缺乏相关系统研究。
我国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探讨时间不长,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学科目标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目前我国体育学科能力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学科能力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将会从更多的角度展开,相信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会不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9(1):25-30.
[2]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庞标琛,郭邦士.高师学生体育学科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4):32-34.
[4] 赵子建,许瑞勋.体育学科能力研究的哲学思辨[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24-26.
[5] 王伯英等.中学生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体育[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 运用方法 运用技巧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外在的技术动作,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活动,通过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身体文化的交流,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言代表人的思想、品德、性格和风度,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确的使用语言,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而加快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进程;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运用体育教学的语言技巧,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变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育教学语言的类别
1.介绍性语言。教师的教育教学,周而复始,往往每接一个新的班级,都要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定下课堂常规以及体育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良好的开端,会给以后的部分奠定成功的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精神饱满,寓于激情的运用鼓动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使学生信服体育教师讲授和指导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乐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努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课的顺利进行影响很大。教师的语言简明,准确生动,合乎逻辑,使学生感觉到教师既平易近人又和蔼可亲,纪律严明。
2.指令性语言。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由于视野广,空间大,要求教师的口令要刚健响亮,张弛适宜,力度得当,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调动队形和组织教学。因此,动令和预令要开合有度,比例适当,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节奏要明快,语言要协调。如喊“齐步―走”时,预令要拖长,动令要短促有力,是声音在一定空间内有相当的力度。
在课堂上指挥学生开始或停止练习,要求学生如何做或不该怎么做时,语言必须果断、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优柔寡断。
3.讲解性语言。讲解的目的要明确和有意义,讲解的内容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课堂讲解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根据课的各部分的授课任务有的放矢的选讲内容,使学生明确重点和难点,较好的了解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中通常以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比喻动作要领。比喻的恰当、语言的生动形象、通俗形象,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讲解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简明、准确。为此,教师必须认证钻研教材,熟悉各身体练习的要领。编成简明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在讲解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时,可以归纳为“转体、挥臂、抖腕、拨指”这八个字;讲解前滚翻时,概括为“低头含胸把腿蹬,身体团紧不放松”。这样,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便一清二楚,有助于学生掌握动作。
4.教育性语言。学生的能力、志趣、性格等方面均有个别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或循循善诱,或直接了当,或因而不发。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适当采用限制性和严格要求的语言。反之,则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以便调动他们积极锻炼的主动性。上课时,既要严肃又要活泼,处理问题要层次分明,令人心悦诚服,切忌语言唠叨反反复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搞“定势论”。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教育,切忌打骂、体罚,以致伤害学生自尊心,在练习中表现不积极,应付了事。
5.指导性语言。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初学动作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肤浅,不可能全部领会其动作要领,这就需要教师将动作要领加以整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关键环节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例如在教授侧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过程中,将归纳为“由中开始,自下而上,转蹬、蹬转”指导学生,最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二、体育教学语言运用的要求
1.口齿清晰,字正腔圆。体育教师的口令要准确、清晰、果断、节奏感强。洪亮的口令能使人精神振奋,动作协调整齐;反之,会把一个队伍指挥的松散无序。教师的语言必须吐字清楚,发音准确,要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这样,教师可以迅速的组织调动队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时刻井然有序。
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教师在教学中,对技术概念、动作要领要讲解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纠正错误动作、评定动作质量以及科学术语的运用均要正确。例如:“踝关节”不能说成“脚脖子”、“送髋”不能说成“挺肚子”,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形成错误概念,又能收到语言美德教育效果。
3.讲究逻辑,寓于哲理,具有激励性。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哲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美育的熏陶。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术语和共同的哲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对体育缺乏正确地认识,锻炼积极性不高,可用“生命在于运动”等语加以引导;有的成绩不理想,又想一口吃个胖子,可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等加以安慰;有的同学完成动作干净利索,美观大方,可用激励性语言加以表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要善于利用它,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4.语言精练,重点突出。体育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教学时,要在短时间内紧紧围绕教材的中心,讲清重点,解决关键。避免东拉西扯,言之无物的空话。
篇3
【关键词】公众;科学;信任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开始注意到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并且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开拓性研究。然而,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在最近十几年才真正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概括。
一、PUS研究中对信任问题的强调
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Science,下文简称PUS)是最近30年在国外兴起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其最先的研究宗旨在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名为《公众理解科学》的报告有典型体现:“科学总是好的,公众对科学有更多的理解也是好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越多,他们就越支持科学,所以社会各团体组织都应该积极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而努力。”但是到了2000年,英国皇家学会在《科学与社会》的第三报告中却对“公众理解科学”的提法提出了质疑。英国文化协会甚至干脆认为PUS“过时并潜藏着危险”。同时在第三报告别强调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以及信任问题。
事实上,PUS成为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是与布赖恩・温内在1995年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所做的批评是分不开的,他认为,PUS研究忽略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及科学自身的一些问题。在温内看来,公众在信赖科学的状态下才可能接受它,否则就会拒绝,这不是公众的无知或者误解,而是信任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温内的研究激发了学者们对信任问题的兴趣。在此之后,公众信任问题很快成为PUS研究者的一个关注点。1995年底,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题为“公众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国际会议。尽管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但是大部分学者都各自独立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理解或接受科学与技术问题的核心在于对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价值与效用的信任。
还有一些学者强调,在公众与科学的关系之中,“信任”比“理解”更为重要。维也纳学者U・菲尔特在《为什么公众要“理解”科学》一文中指出,在20世纪,公众对科学家及其发现的信任的必要性愈发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人们应该理解大众科学的细节的这一要求则逐渐被挤到次要的位置。学者内丹特也认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似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用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来代替对科学的理解。此外,美国学者格雷戈里和米勒也认为,信任问题是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专著《公众中的科学》一书中,他们总结到:“如果本书突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主题,那就是,信任是公众与科学的关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信任的建立需要双方积极的协商,而不是通过权威或事实建立起来的。”
二、公众对科学专家的信任问题研究
近年来,公众对科学专家的信任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学者就公众对科学专家的信任状况、信任度下降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理论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公众对专家的信任。他的主要思想是:现代社会由多重专家系统构建而成,专家系统的本质是脱域,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脱离出来,通过跨越伸延时――空来提供预期的保障。脱域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所有的脱域机制都依赖于信任,因此对专家系统的信任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吉登斯更强调了信任是由社会机制保证的,在他看来,公众对专家的信任有赖于科学体制正常、有效的运转。
“你可以欺骗多数人于暂时,你可以欺骗少数人于永久,但你不能欺骗多数人于永久。”林肯的这句名言用在科学家身上同样适用。尽管从事探索研究的科学家有多种多样的性格和品质,诚实却是个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科学家却辜负了公众的信任,陆续披露出来的大量的令人震惊的科学家的不端行为不仅使被视为天生诚实只为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崇高形象毁灭,而且进而使公众认识到其背后的深层次的科研环境和体制不再是无可争辩的。
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科学专家逐渐失去了公众的信赖,甚至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对此,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在其所著《信任的逻辑和局限》一书中从更大的层面把公众对科学家信任度下降的原因归为三点:第一,科学家对公共福利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第二,公众越来越要求价值平等;第三,公众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多的知识。他进一步分析到,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在于对其技术能力和信用责任两个方面的期望与信赖。而公众对于科学家有技术能力的可信性并不担心,因为他们眼中的科学家的技术能力一定是很强的。但是,公众认为,科学家在为公共福利服务的信用责任方面是成问题的。公众认为科学家置公众和社会的价值于不顾,把本来应用于造福人类的手段当成了最终目的,他们只关注有技术能力的行为,蔑视这种能力应当服务的社会目的。比如,公众指责科学家为了发现和研究原子连锁反应的秘密而倾向于做原子弹的试验,为了了解毒气对人体的影响倾向于拿人来做实验。
随着科学研究的商业化与政治化,以及现代科学的不确定性增强往往使得科学专家也无力解答公众的疑问。班尼海林在《怎样恢复公众对科学的信任》一文中讲到,“‘科学是政策的唯一仲裁者’,这一声明无疑中削弱了科学分析概念的可信度。使科学的权威性下降的罪魁祸首不一定是科学家自身,而是企业家或政治家”。而且,他指出,简化的方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所遭遇到的高度复杂的情况,使得科学家无法预测负面效应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影响了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美国学者亨利・N・波拉克在其专著《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同样地把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度下降的原因归为科学技术在应用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他讲到,“当科学家承认,他们不知道诸如‘疾病在一个生态系统传播’这样一种复杂自然现象的所有方面时,公众有时会将此理解为科学家对这一事件一无所知。这样就会导致公众对科学共同体能力的不信任,而不信任的副产品是普通公众更加频繁地对一些狂人、吹牛者和十足怀疑论者所的毫无价值的谬论怀有兴趣。”
三、科技风险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全球性风险社会的到来使得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置身度外,尤其是科技风险与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密切相关。面对风险,公众常常身不由己地陷入无法自拔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公众对生物技术等高风险领域所提供的各种未知的可能性深感不安,公众的风险感知和科学专家的风险评估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有时也会表现出极大的怀疑;而另一方面,风险的管理却离不开公众的信任,比如,信任对于风险沟通非常重要,公众对专家、决策者及相关机构的信任是其界定风险的前提。
以布赖恩・温内和艾伦・尔文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公众在日常经验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有很好的理解,若有合适的信息,人们通常能够权衡风险和收益,评估不确定性,并做出明智的甚至是老练的判断。依照他们的观点,造成公众不信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位于知识前沿的原理科学未能公开承认自身的不确定性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比如,将天然的和转基因大豆、玉米不加区分地混合在一起销售的做法,不仅意味着把科学当成了唯一利益攸关的选择,还意味着科学足够可靠,消费者无需选择。
信任会影响到公众的风险感知从而在风险沟通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学者莱斯把1975――1984年划为风险沟通的第一阶段。他指出,在第一阶段,精确的数据是专家们在风险评估中最为关注的东西,他们相信,公众会认为建立在科学专业知识之上的精确评估才是唯一正确的评估。但是,公众的表现却并不如专家想象的那样,事实上,他们并不认同专家评估。专家认为公众的表现是非理性的,他们对公众进行公开的嘲讽。这引起了公众对专家更强烈的反对,公众指责他们自大而且自私,指责他们看似客观、科学的语言背后暗藏着投资方的利益。
温内、莱斯等学者认为,风险沟通中公众和专家的这种矛盾是由于公众信任的缺乏而引起的。温内早在1980年就明确指出,风险感知及风险冲突的核心不是技术风险等级的问题,而是信任的问题,对相关管理机构信任感的不同是造成公众和专家风险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心理学研究者保罗・斯洛维克也强调了风险认知中信任的重要性。他在《风险感知:对心理测量范式的思考》一文中讲到:“当我考虑最迫切研究的问题时,信任感排在首位”。他指出,在专家风险评估与大众风险感知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和风险管理问题方面的严重冲突可以认为是信任危机的反映,这种信任危机深刻破坏了科学界、政府以及化学技术、放射技术的产业管理人员的信任感。而理解信任感的本质以提高社会和制度的决策水平并重建这种至关重要的但却脆弱的品质,非常必要。
如今,在科技风险研究领域,信任问题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乔治和雷戈纳主编了《社会信任和风险管理》一书,这本书的大部分作者都在寻求更加宽泛的视角来理解信任,分析信任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把信任看作中介――允许别人替我们做出选择,为我们承担风险,保护我们的中介。比如,约翰逊指出,赢得信任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征程的开始。也有一些学者指出,信任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它可以“”关系,但并不能使得人们仅仅闭目等待“好结果”,而完全不去注意被信任者在具体行动过程中的表现。
除了定性分析外,不少学者对与科技风险相关的信任问题进行了定量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比如,约翰等对和转基因食品有关的公众的信任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公众的信任对象分为三类:评估者、监视者、商人。公众最信任的群体是评估者,即科学家、大学、医学教授;较为信任的群体是消费者协会、环境组织、媒体;最不信任的群体是商人,即零售商与零售商店、工业和农场主。伍特等就影响公众对基因技术等五个风险技术有关的公众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信任的因素除了能力、责任、公正、公开等外,价值共同对于信任的产生也具有重要意义。斯劳维克等的调查研究发现,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对信任有更大影响,由此得出结论,信任的破坏比信任的建立更为容易。
定量调查分析虽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也招致了一些学者的批评。温内讲到,“我们可以用‘似乎’的方式来更真实地看待表面上的信任。如果人们感觉到自己在获得安全或者其他宝贵的东西时依赖于特定的机构,那么他们也学会觉得自己需要以信任这些机构的方式行事,甚至当有人用怀疑的眼光打量自己的行为,以获得支持或否定‘信任假设’的证据时也是如此。由此说来,把信任具体化为某种客观的参量,认为它与理解一样可以被测量(和操作),这样的做法从根本上是错误的。”迈诺尔夫・迪尔克斯与克劳迪娅・冯・格罗特也指出,“信任感和可信性不能作为一个一维结构进行测量”,他们认为,定性研究应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四、结语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信任问题在公众与科学的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很早就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的注意,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些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在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却是远远不够的。整体而言,我们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这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李正伟,刘兵.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研究: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3).
[2] [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克劳迪娅・冯・格罗特编.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德]班尼海林等.怎样重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J].世界科学,2000(2).
篇4
关键词: 中高职 课程体系 衔接 研究综述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基础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只有做好课程衔接工作,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才能更有效。
一、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
李丽珠(2012)在《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一文中指出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大多中高职学校仍以学科中心,课程结构陈旧单一。虽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力度较大,但是教学内容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学科本位的框架,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则相对滞后[1]。存在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课标研制难度大,教学内容不规范。普通教育的课程标准已比较统一、完整,而职业教育只是对课程设置做出一些原则性规定,没有完备的课程标准,尤其缺少统一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标准。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少专业出现课程标准雷同、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使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受到影响[2]。此外生源结构复杂、师资力量不足也增强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孙惠芹(2012)在《应用电子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探索》一文中指出,中职课程设置与高职教学要求存在文化素质层次的脱节现象。中职教学中专业课占比例大,挤掉了文化基础课程,降低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进入高校后,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等学科明显基础不扎实,适应不了高职教学要求[2]。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的研究
孙惠芹(2012)在《应用电子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探索》一文中指出,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差别。中职教育强调有一技之长,核心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型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两者相比,高职学生有更深广的专业理论基础,更高新的技术水平,更强的适应性及创新能力[2]。文中还提出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电子信息类产业的岗位群,明确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典型产品或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培养产业需求的人才。文中指出从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科学定位,以能力为本位,合理制订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促进应用电子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避免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中高职整体办学效益,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2]。这对其他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同样适用。
曾仙乐(2012)在《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设想》一文中指出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之一是课程与课程标准的衔接。在统筹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还需明确课程衔接体系及相应的课程标准,以实现中高职真正的无缝对接,使其跨越区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顺利进行。由于现阶段还没有开发出全国性的中高职课程分类标准,也没有像国外某些国家一样对课程内容做出明确划分。我国中高职院校在同一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重复率高。目前中职教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已实施课程改革,编制了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明确了教学课时,并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基础性课程的应用性,为中高职的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中职学校应该贯彻实施。就专业课程而言,各校开设的课程与选用教材可以发挥各自特色与优势,但应明确划分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招生考试的备选科目。同时可以先在某些专业试点,研究划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层次,或者在有合作关系的中高职学校中研究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与教学资源的浪费,特别是智力资源的浪费[3]。
鲍伟等(2012)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包括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一致、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衔接、中高职教学计划的衔接及课程考核的衔接[4]。
李传双(2012)在《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的思考》一文中针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衔接方式提出一些设想,这种设想在其他专业也是可以尝试的。其一是纵向衔接与横向衔接结合。纵向衔接指课程按纵向发展序列衔接起来。根据课程衔接的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衔接应按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技能形成先易后难的序列排列。课程内容应直线式地陈述主要课程要素,但应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横向衔接是指将各种要素按横向发展序列衔接起来[5]。其二是学科逻辑顺序衔接与工作逻辑顺序衔接结合。课程内容的工作逻辑顺序衔接指按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过程的特点组织课程内容,这也是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原则要求的。而学科逻辑顺序衔接是根据学科本身系统和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衔接讲究科学的逻辑顺序与工作逻辑顺序的统一,体现连续性和顺序性[5]。其三是直线式衔接与螺旋式衔接结合。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直线式就是把课程内容从中职到高职组织成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不重复。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螺旋式则是在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阶段上使部分内容重复出现,但逐渐扩大范围、加深程度。直接式衔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而螺旋式衔接则容易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温故而知新,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5]。
三、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有效政策的研究
单慧芳(2012)在《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及其实现途径》一文中以旅游专业为例就课程衔接实现途径进行了论述,这对其他专业依然适用。文中提出组建旅游职教集团并实行中高职“3+2”衔接式教育体制,同时建立“3+2”衔接式体制下旅游专业“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模式[6]。
徐国庆、石伟平(2012)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一文中总结,中高职衔接的具体内容要在同一专业范围内实现课程内容的区分与相关,而其核心目标指向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与行动必须改变过去习惯的“局部试点”方式,整体规划,发挥出体系效应[7]。
戴真(2012)从教材建设的角度对中高职的无缝对接进行了论述,对中高职教材进行了对比,得出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有利于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此外,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统筹管理,加强中高职学校间的联系与沟通,实施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全面贯通,教育部门全面衔接教材,实现教学内容衔接等具体措施对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实现都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李丽珠.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J].职教通讯,2012,(12).
[2]孙惠芹.应用电子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
[3]曾仙乐.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4]鲍伟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2).
[5]李传双.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6]单慧芳.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7]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篇5
自2011年11月承担该县级课题以来,本课题组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我们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现将阶段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1.积极做好课题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并着手进行课题准备。事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对各自的分工做了具体的布置,研讨了课题实施方案。
2.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了对以下内容的研究和探讨:
七年级:(1)探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3)利用几何画板学习三角形有关概念,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
八年级:(1)利用几何画板的画图功能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探索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
(3)利用几何画板学习三角形的重心。
(4)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分式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的教学。
九年级:(1)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1)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通过系数a的变化总结二次函数图像-抛物线开口大小的变化规律。
2) 利用几何画板的作图功能及动态效果让学生比较y=ax2与y=a(x- h)2及y=ax2与y=ax2+k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规律。
3)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探究相似三角形和位似。
1)利用几何画板演示三角形中一条直线的平移的动态过程,归纳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图形,进而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推理方法。
2)利用几何画板研究几何中的动点问题。
3)利用几何画板探索位似的性质。
3.取得的成绩
通过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王时玲、和锡超、贯琦睁、潘洪庆的论文都在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有机、有效整合在学生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诸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其直接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反思与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向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迈进。信息时代数学教学具有两重性,兼具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实验数学的属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验数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促进了数学形态向学生可接受的教育形态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我们参与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数学教学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与老师的合作、探究和反思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积极的思维。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变为学习工具,不断地进行反思,力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科学性、有效性。
由于我们南桥镇地处苏鲁交界处,外出打工的很普遍,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自治能力较差,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工作难度增大。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大不利因素。
5.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打算
新教学策略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通过教学研究,整理新课程初中教材中所有与信息技术整合点,配置整合教学建议、课件和典型课例,写教学体会和教学论文。
篇6
【摘要】本文综述单克隆抗体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研究进展;综述
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g)不仅能反应血吸虫感染程度而且能及时评价抗血吸虫药物疗效,成为目前血吸虫诊断研究的一个热点。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寄生虫学者已把单克隆抗体技术引入到血吸虫病诊断,可以定性或定量检测宿主血清中的循环抗原[1]。
严自助等[2]研制了抗CCA-McAb-3D8A直接Dot-ELISA试剂盒,诊断急性、慢性及晚期病人阳性率分别为90.6%、83.2%和30.7%,初步试用于现场,效果良好。dot-ELISA检测CAg,操作简便,可用目测判断结果,可望成为基层诊断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新阶段。
郑南才等[3]以制备的2E12单抗用Dot-ELISA检测血吸虫病人,急性、慢性和晚期病人血清中CAg检出率分别为93.0%、80.9%和33.3%。晚期病人检率低可能系虫体已经死亡所致。动物实验中,CAg检出时间早于粪检虫卵时间,2只粪检一直阴性的感染兔血清CAg检测阳性。说明该单克隆抗体及其所采用检测方法在临床和现场查病中将可有较大应用价值,拟于现场作进一步应用。
娄文娴等[4]将抗血吸虫CAg不同组分的单抗进行组合,以夹心ELISA用于CAg检测,其敏感性比一般用单一单抗提高4~8倍。
娄文娴等[5]将针对日本血吸虫不同抗原表位的McAb进行组合后检测相应的循环抗原,结果提示敏感性比单株McAb可提高4~8倍,针对GAA和SEA的McAb叠加,在低流行区的慢性病人中CAg的累计检出率明显提高。
娄文娴等[6]应用3株抗SEA-TCA和AWA-TCA单抗进行组合,定量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CAg,获较满意结果,其中2个单抗A9和H11在免疫电泳中与SEA-TCA均能形成沉淀弧,提示它们为抗重复表位的单抗,但其中任何单个单抗作为捕捉抗体和标记抗体,其检测结果均不及组合单抗效果好。因此应用单抗的合理配伍作为探针,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血吸虫的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存在于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与血吸虫的糖酵解代谢有关,检测血吸虫的该酶抗原可提示是否有感染的存在。朱荫昌等[7]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纯化的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TPI表达蛋白(rSjCTPI),并以此免疫小鼠,制备出高效价的抗rSjCTPI单克隆抗体,以酶标的抗rSjCTPI单抗为检测系统的ELISA法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CAg,显示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血吸虫病诊断提供了又一有效工具。
裘丽妹等[8]用多抗和单抗夹心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在受检的150例血吸虫病患者中,敏感性平均为84.7%;40例健康人未出现假阳性反应;74例其他寄生虫感染者中,有2例并殖吸虫病患者阳性,其余均未出现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循环抗原检测方法。
Chen等[9]用构建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的方法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以获得抗血吸虫的一种单链可变片段抗体(Sc一Fv),所构建的文库用ELISA以日本血吸虫成虫代谢抗原来检测,结果显示了Sc一Fv在血吸虫病的辅助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同时也为大批量制备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张恩英等[10]在已建立ELISA的基础上,应用3个针对日本血吸虫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血吸虫抗原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otimmunosoldfiltrationassay,DIGFA)。抗原和抗体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反应,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观察结果,同时以Dot-ELISA和夹心ELISA作对比,检测69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循环抗原,阳性率为60.9%,特异性为95.2%。和ELISA相比,DIGFA除了省去底物反应步骤外,更主要的是便捷迅速,同时可单份检测个别病例,不需任何专门设备,故工作人员不需经过特殊培训就能操作,且检测效果、敏感性及特异性与ELISA相近。
Deelder等用单克隆抗体结合ELISA进行检测时,循环阳极抗原(CirculatingAnodicAntigen,CAA)可使灵敏度达到0.8 ng AWA-TCA/mL,对于EPG≥7的曼氏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可达90.9%[11],而采用时分免疫荧光法其灵敏度可提高10倍以上[12]。
De Jonge等用生物素标记单克隆抗体(IgM亚类)的夹心ELISA法检测,循环阴极抗原(Circulating Cathodic Antigen,CCA)最低检出量为1.0 ng AWA-TCA/mL,提高了灵敏度[13]。此法可检出轻度感染曼氏血吸虫病患者。
Fu等[14]以抗虫卵抗原的多克隆抗体为捕捉抗体,以抗虫卵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为标记抗体进行夹心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循环Sj70抗原,结果95例慢性和12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中分别有93例和12例出现阳性反应,35例慢性患者经吡喹酮治疗6~12个月后,有33例Sj70抗原转为阴性,另2例Sj70抗原水平也有明显下降。
李剑瑛等[15]采用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McAb-RIHA)检测正常人血清,假阳性率为2.17%;对急性、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阳性率分别为99.39%、84.00%、28.57%。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体内循环抗原含量高于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反应滴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13.3和36.4倍,而不同感染度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体内循环抗原的滴度与每克粪便虫卵数无明显关系。表明McAb-RIHA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尹东等[16]将单克隆抗体JPG3,以JPG3 Sandwich-ELISA检测62例血吸虫病患者不同年龄组感染者,经吡喹酮化疗后不同时期的CAg阴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JPG3单抗Sandwich-ELISA在评估血吸虫病经吡喹酮化疗后的疗效考核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吴玉龙等[17]以纯化的鸡抗SEA 卵黄抗体为捕捉杭体,以酶标抗SEA单克隆抗体 NP28-5B 进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ELISA)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并与常规检测杭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A-ELISA法做比较。S-ELISA法检测急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100%慢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84.4%;健康人的特异性为96%。两种方法对血吸虫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ELISA法可用 于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
曾小军等[18]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血吸虫单克隆抗体,建立夹心酶标法(S-ELISA),并检测血吸虫病人及其它类型人群的血清。结果S-ELISA对急性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为88.64%;慢性血吸虫患者和正常人的检出率分别为75.00%和6.00%,与肝吸虫和乙型肝炎血清的交叉反应为0,肺吸虫的交叉反应为10.39%。说明本方法操作简便,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适宜于对血吸虫病的检测。
李雍龙等[19]用兔抗纯化31/32 kDa的多克隆抗体及抗31/32 kDa单克隆抗体建立的检测循环31/32 kDa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法,对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和间插血吸虫病的检出率分别为88% (n=69)、80% (n=56)、100% (n=40)、94% (n=65),而检测正常的中国人和非洲人以及患旋毛虫病、肺吸虫病、囊尾蚴病的中国人均呈阴性,提示该法有诊断人类所有重要的血吸虫虫种感染的价值。
张素娥等人[23]用抗虫卵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GZ为标记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U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结果对慢性血吸虫病的阳性检出率为95.4%(83/87),检测正常人血清222份,其中n例假阳性(5.00/0);检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人群622名和低流行区人群1099名,阳性率分别为22.5%和4.6%。对血吸虫病疗效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治疗后3月循环抗原阴转率为54.2%、6个月为70.0%、1年为97.7%,可见这检测系统能较好区分过去感染和现症感染。
Hassan[21]等人以单克隆抗体128C3/3/21建立的捕获抗原一ELISA来检测35位现症埃及血吸虫病病人的循环抗原,结果其阳性率为10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5%,经吡喹酮治疗后血液中循环抗原的含量剧烈下降,但治疗后依然有16位病人呈阳性。由此说明此单克隆抗体128C3/3/2l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方法简便、快速。
陈红根等[22]制备TM5.28抗日本血吸虫肠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建立单抗一生物素一链霉亲和素检测系统,对各类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系统对慢性血吸虫病人和正常人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94.0%,该系统对血吸虫病人检测显示了较高的诊断效能。
陶如华等[23]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作为抗原,进行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血清抗体,与用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照,检测100份急性病人血清,NP30检出率为95%;GAA为92%;SEA为97%,三者无显著差别。实验结果提示:NP30可望替代虫源性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循环抗原的灵敏度,迄今已筛选出数株具有体内、外高保护和特异性的单抗,但敏感性差异较大,重症和急性感染的敏感性高,轻度和慢性感染的敏感性偏低。今后仍然要在血吸虫病诊断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其他相关诊断试剂和免疫诊断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娄文娴,关耕耘,张恩英.单克隆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19(3) :220
[2]严自助,王 文,吕再婴,等.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0,8(3):167~169
[3] 郑南才,蒋作君,徐 镜,等.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卵循环抗原的研究医科大学学报[J],1997,32(1):81-82
[4] 娄文娴,盛 婪,杨士静,等.9种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特性鉴定及其组合试验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5,7(3):141-143
[5] 娄文娴,张恩英,俞安洲,等.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循环抗原动态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14(1):5~10
[6] 娄文娴,吴琛耘,张恩英,等.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19(3):220-222
[7] 朱荫昌,管晓虹,杨小红,等.抗rSjCTPI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0,13(4):285-287
[8] 裘丽姝,冯 正,张永红,等.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2):92-93
[9] Chen DX, He A, Zhan XM,et al.Schistosoma japonicum:construction of phage display antibody libra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mmunodiagnosis of infection[J]. Chin Med J,2004,117(11):1697-1703
[10] 张恩英,吴深耘.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16(6):454-456
[11] Deeler A M,De Jong N, Boermun O C,et al.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circulating anodic antigen(CAA) inSchistosoma mansoniinfected individual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Am J Trop Med Hyg,1989,40:268~272
[12] De Jonge N,Boerman O C,Deeler A M. Time-resolve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TR-IFMA)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schistosome circulating anodic antigen.Trans R Soc Trop Med Hyg,1989a,83:659~663
[13] De Jonge N,Deeler A M,Boermun O C,et al. Detection of the schistosome circulating cathodic antigen(CCA) by enzyme immunoassay using biotinylated monoclonal antibodies.Trans R Soc Trop Med Hyg,1990,84:815~818
[14] Fu C.Detection of a circulating antigen in human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using a monoclonal antibody.Am J Trop Med Hyg,1990,42:347~351
[15] 李剑瑛,颜萧,曾小军,等. McAb-RIHA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 19(2):147-148
[16] 尹东,陈红,许雪萍,等.单克隆抗体JPG3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探讨[J].中国共患病杂志,2004,20(8):726-678.
[17] 吴玉龙,张炜明,刘文琪.抗SEA 鸡卵黄抗体用于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的初步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2):2416-2418
[18] 曾小军,陈红根,谢曙英,等.血吸虫单抗夹心酶标法(S-ELISA)的建立及其检测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J],江西医学检验,2005, 23(5):402-404
[19] LiYL,Idris MA,Corachan M,et al. Circulating anti-gens in schistosomiasis:detection of 31/32 kDa pro-teins in sera from patients infected withSchistosoma japonicum,S.mansoni,S.haematobium,or S.interca-latum.Parasitol Res. 1996,82∶14
[20] 张素娥,施晓华,汤益,等.多抗一单抗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7,9(2):814
[21] Hassan.MM,Medhat A,MakhloufMM,et al.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antigen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schistosomahaematobium infec-tion[J].Am J Trop MedHyg,1998,59(2):295一301
[22]陈红根,曾小军,葛军,等.单克隆抗体一生物素一亲和素系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4):244-247
篇7
关键词关键词:在线学习;课程资源编列;学习资源;进化计算
DOIDOI:10.11907/rjdk.171024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5019905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进化计算方法应用为代表的智慧学习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智慧学习[1]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线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使学习者能获取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在为学习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学习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筛选符合自己学习需求的资源,因此“资源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2]。此外,由于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学习者迫切期望能获得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学习资源序列和资源内容[3]。
在线学习环境中,为了从众多的学习资源中发现、导入、组合以及分发给学习者适合的资源序列与资源内容,需要为学习者设计智能化、动态化以及个性化的资源处理工具,从而产生了在线学习领域的课程资源编列问题(Curriculum Sequencing Problem)。从广义而言,课程资源编列指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学习资源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4]等,从而提高个体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从狭义而言,课程资源编列指按照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课程层次要素组织课程学习资源序列。
在线学习系统应用成功的关键是提供的学习资源能否适应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和学习需求[5],其中课程资源编列问题是在线学习系统中实现智能化学习的核心。在传统的学习系统中,学习资源是固定、预先存储的。然而,在智能化学习系统中,学习资源可以动态的增加、移动和删除。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课程资源编列的算法,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进化算法(又称为演化算法)与传统的优化算法相比,进化计算的自适应、自学习等特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课程资源编列问题。
1课程资源编列问题
1.1课程资源编列问题描述
Brusilovsky[6]认为在线学习系统应提供教师导学功能,并给予学习者个性化的服务支持。但由于学习内容和服务需求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特异性,海量的学习资源容易使缺乏经验的学习者无所适从,因此要求学习系统能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管理策略。
目前绝大多数数字化学习系统采取固定的资源管理策略模式,提供的学习资源以及资源序列都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偏好、需求以及个性特征。在线学习者人数众多且存在特征多样性,学习者的需求也会在学习进程中不断变化,在线学习系统应该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动态、个性化的资源序列和内容,不应把为初学者准备的引导性学习资源推送给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习者,同样也不应把为有编程经验的学习者提供的程序设计学习资源推送给无编程经历的学习者。
课程资源编列即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序列,使其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课程资源编列涉及学习者相关特征和课程学习内容,具体包括学习者的背景、先前所修课程学习内容、学习动机、成绩以及学习能力和风格等。即使是确定的学习者,随着其学习内容的增加与能力的提升,该学习者的实际学习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对应的学习资源会被加入或者剔除,这些都是课程资源编列所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在线学习应用关注的重点不同,课程资源编列问题也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个性化学习路径及资源推荐、课程学习资源排序以及课程学习资源组合等问题。总之,为学习者指定适合其学习所需的学习资源序列和资源内容是课程资源编列问题研究的宗旨。
1.2课程资源编列问题模型构建
课程资源编列问题可视为一个NP难问题[7],即针对特定学习者遍历课程资源的所有可能序列并寻找最优序列是非常困难的。假设课程学习内容包括n个课程学习资源,如果不考虑各种约束条件,所有可能的课程资源序列为n!,但课程学习资源很多时候很难得到所有可能的序列并寻找最优排序。如果考虑到学习者先前所学的知识、学习能力、背景、学习风格等约束条件,可行的编序则会缩小。因此,课程资源编列问题可构建为约束满足问题模型或者多目标最优化问题模型。
1.2.1约束满足问题模型
约束满足问题(Constraint Satisfaction Problem,CSP)广泛存在于人工智能领域。一般而言,CSP问题可定义为P=(Q,E,C)。其中,Q是n个变量(Q1,Q2,…,Qi ,…,Qn)的集合,E是n个域(E1,E2,…,Ei ,…,En)的集合,Ei是Qi可能取值的集合,C是变量Q之间的约束关系集。
当满足约束问题中存在元组排序需要时,被称为排序满足约束问题。一个排序满足约束问题可以定义为:(X,E,C,P),其中(X,E,C)为一个满足约束问题,P=是X元组,且|X|=n。解集S必须包含一个满足约束问题(X,E,C)和一个完全排序问题P。
课程资源编列问题模型转化为一个排序满足约束问题(PermutCSP)模型[8]。例如:假O有N个课程学习资源,则排序满足约束问题的解集S={1,2,3,4…N} (其中所有的学习对象必须是有顺序的)可以被定义为:
X={x1,x2,x3,x4…xN}
E(Xi)={1,2,3,4…N} xi∈X
C={xi+1-xi>0:xi∈X,i∈{1,2,3,4…N}}
P=
1.2.2多目标优化问题模型
在优化问题中存在多个需要同时处理的优化目标时,则成为多目标优化问题(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多目标优化问题是由多个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组成的优化问题。课程资源编列问题可构建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9],其中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如下:
(1)学习者参数:①{L1,L2,…,LK}代表K个学习者;②{A1,A2,…,AK} 代表K个学习者的水平,其中Ai,1≤i≤K,是学习者Li的学习水平;③{H1,H2,…,HK} 代表K个学习者期望的学习目标。每个Hi 有 M 个二进制值,Hi={hi1,hi2,…,hiM},其中 him = 1,1≤i≤K 且1≤m≤M,代表期待的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概念 Cm,否则 him=0;④约束tl_i,1≤i≤K:学习者Li学习期望时间的下界;⑤约束tu_i,1≤i≤K:学习者Li学习期望时间的上界。
(2)学习资源参数:①M个学习概念{C1;C2… CM};②N个学习对象{ LO1;LO2… LON}。一个LOi 可以涵盖多个学习概念(1≤i≤N);③学习对象难度水平{ D1;D2… DN}。Di 代表学习对象LOi的难度(1≤i≤N);④学习对象涵盖学习概念{R1;R2… RW}。每个 Ri都是M个二进制值的向量(1≤i≤W)。Ri={ri1;ri2;… ;riM },如果学习对象LOn涵盖了学习概念Cm,rnm = 1,1≤m≤M,否则值为0;⑤学习对象LOn的学习时间tn,1≤n≤ N。
(3)决策变量xni,1≤n≤N且1≤i≤K。如果学习对象LOn是学习者Li课程总序列的一部分,xni = 1,否则xni =0。
课程资源编列的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1)F1:学习对象和目标之间学习概念的平均差异。
F1=∑Mm=1∑Nn=1xni|rmn-him|∑Nn=1xni,1≤i≤K(1)
(2)F2:学习对象难度和学习者能力水平之间的平均差异。
F2=∑Nn=1xni|Dn-Ai|∑Nn=1xni,1≤i≤K(2)
(3)F3:全部材料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者期望时间的关系。
F3=maxtli-∑Nn=1tnxni,0+max0,∑Nn=1tnxni-tui,1≤i≤K(3)
(4)F4:学习概念在所安排课程中的平衡性。
F4=∑Mm=1him∑Nn=1xnirnm-∑Nn=1∑Mm=1xnirnm∑Mm=1him,1≤i≤K(4)
当4个目标函数F1、F2、F3、F4值达到最小时,表明课程资源编列的序列最符合学习者需求,即:
Fmin=F1+F2+F3+F4(5)
因此,课程编列问题即可定义为同时满足F1、F2、F3、F4 4个目标函数的最优解问题。
2进化计算
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ing)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为基础,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人工智能技术,其过程包括:选择、重组和变异。常见的进化计算算法有: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s)、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等。
遗传算法是由美国Hooland J H[10]教授参考生物进化论和遗传定律的思想并改进后提出的进化计算算法。遗传算法的3个步骤分别为:选择、交叉和变异,通过上述3个步骤完成个体的更新和重组;蚁群算法是模仿蚂蚁的觅食过程,由意大利Dorigo等[11]提出的。蚂蚁行走的路径上会留下信息素,其它蚂蚁可以通过信息素的多少判断路径正确与否;粒子群概念起源于对简化的社会系统的模拟。1995年,Kennedy和Eberhart等[2]提出粒子群算法。粒子根据当前群体最优粒子的位置和自身历史的最优位置来判断自己的飞行方向,具有速度快、操作简单、鲁棒性强等特性,适用于处理优化问题。
3进化计算解决课程资源编列问题分类
国内利用进化计算解决课程资源编列问题的研究数量不多,而国外相关研究工作开展较早,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也较多。图1是对最近10年进化计算解决课程资源编列问题文献数量的统计汇总。目前研究问题主要集中于课程资源结合个性化在线课程生成、移动学习路径生成、学习资源与学习路径推荐等领域。
在线学习领域中学习者要从学习资源中获取所需的相关知识,从而完成定学习领域中具体课程的学习内容,而学习者自主寻找与自身当前学习状态相符的学习资源是非常困难的。基于进化算法的课程资源编列服务可以根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学习目标、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从学习资源中提取合适的学习资源片段,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向导服务。因此,利用进化计算算法解决课程资源编列问题是在线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线学习领域应用较多的进化算法有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以及数据挖掘等。
通过整理课程资源编列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解决此问题时是否关注相似经历的学习者,可以将此类问题分为:基于群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Social Sequencing)和基于个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Individual Sequencing)[12]。
3.1基于个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
基于个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研究的关注重点是个体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而不是多个学习者的整体表现。与基于群体的课程资源编列不同,学生个体模型和学习目标是基于个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方法的基础。基于个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研究中使用的进化计算算法主要有遗传算法、文化基因算法等。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基于群体的编列不同,基于个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中涉及学习资源概念关联度、学习资源难度、学习者背景以及学习顺序等因素,强化了对于个体的关注度。该研究领域中应用最多的进化计算中的遗传算法可生成满足学习者的课程资源学习内容编列。
分析近几年的文献可以发现,遗传算法被用来解决个性化网络课程构建、学习路径优化以及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构建等问题。如陈华月[13]利用遗传算法来获取学习资源特征,分析用户个性特点,使在线学习智能化,并设计了学习资源推荐系统模型;李浩君等[14]将遗传算法用于移动学习路径研究中,提出了移动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优化策略,并在网络工程综合实验课程学习中加以验证,证实了其有效性。
此外,很多学者通过对遗传算法的改进,优化了问题解决策略。Shen等[15]为了解决课程难度和学习者表现的动态变化之间的匹配问题,对遗传算法加以改进,提出了PCE-GA方法,给出了PCE-GA架构图,实现了个性化课程的动态生成;Chang等[16]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with Forcing Legality)实现个性化网络课程构建,并对PSO、RPSO和GA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作为推荐算法效果更好;Huang等[17]针对现有在线学习系统忽略了学习者能力与课程难度之间匹配程度的问题,利用案例推理法重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网络学习效率;傅伟司[18]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GA-Based POLS),该系统在综合考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利用遗传算法对学习资源进行智能化推荐,推荐的结果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
遗传算法是进化计算在各个领域应用最频繁的算法之一。遗传算法应用在课程资源编列问题时,基因就是课程知识领域的概念,染色体是课程资源编列,通过选择(从新课程编列中选择适应度值小的序列,淘汰适应度值大的序列)、交叉(课程内容编列重排)、变异(个性化课程的概念序列中某一核心概念序列的改变)来得到优化的课程资源编列。基于遗传算法的课程资源编列问题解决思路如图2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遗传算法在解决课程资源编列问题中应用十分广泛。研究者在利用遗传算法时,有些利用算法提取用户兴趣,也有结合其它方法,如案例推理等进行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的构建,完成了具有编列功能系统模型的建立。此外,遗传算法用于移动学习领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问题也已得到关注。
3.2基于群体特征的课程资源编列
基于群体的课程资源编列借鉴了电子商务中的推荐系统概念。电子商务推荐系统能分析不同用户的需求,在为用户提品信息的同时给出购买建议,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在线学习领域中基于群体的课程资源编列依据不仅有学习者个体特点,还有相似学习者的学习历史记录以及学习效果表现等。群智能方法(Swarm Intelligence Method)通常被用来寻找相似学习者并安排学习内容给潜在的学习者,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蚁群算法。此外,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结合数据挖掘算法也被用来解决此类问题。
蚁群算法是基于群智能算法的课程资源编列问题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算法之一。如表2所示,类比蚁群中蚂蚁的集体行为,基于群体的编序参考标准中包括了其他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学习风格以及学习者访问历史等因素。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到,蚁群算法被应用于解决学习路径推荐、资源检索、学习资料动态选择等问题。Valigiani等[19]用实验揭示了学习者的行为不同于人工蚂蚁。标准蚁群算法是通过类比“ant-hill”的行为得来的,而学习者的“man-hills”的行为则与之不同;吴彦文等[20]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资源检索模块。该模块可以挖掘用户日志,获取用户使用特征。通过模拟蚁群算法建立概率模型,并按照概率值对资源进行降序排列。实验表明,采用蚁群算法后提高了系统的查准率,减少了资源检索开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干扰因素,算法的准确度还有待提高;Dharshini等[21]在利用蚁群算法生成学习路径中,重点改进了信息素更新策略,使利用蚁群算法的学习路径推荐结果更加准确;Wong等[22]利用蚁群算法实现自适应学习路径生成,并开发了DYLPA(Dynamic Learning Path Advisor)系统。其中,信息素的计算是基于校友的学习路径和他们所达到的成绩。对系统原型的验证表明,该算法更加适用于时变领域,即对于课程不断更新,学习指导、工具和学习者特征不断变化的网络学习有较高的适应性;Semet等[23]利用蚁群算法使学习网站可以智能、动态地显示学习材料,同时提供给教学团队一个精确的审核工具,以帮助他们确定教学材料的优劣之处。
在算法改进方面,通过加入贝叶斯网络、特征等提高了系统精确度。Marquez等[24]利用特征模型、贝叶斯网络和蚁群算法生成学习路径,将贝叶斯网络和蚁群算法同时应用于适应性函数,使系统更加有效地生成学习路径;Yang等[9]利用基于特征的蚁群算法系统(AACS)实现自适应学习资源的推荐,该算法是蚁群算法的改进,改变了信息素更新策略,从学习者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两方面更新信息素,并使用该算法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学习门户(FORPA);程岩[11]为解决学习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蚁群算法,该算法推荐的指标为:学习路径评价、学习者知识水平和学习者学习风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高。
从文献梳理中可以发现,粒子群算法用于解决课程排序、资源导航、课程构建等问题。DeMarcos等[25]利用粒子群算法解Q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顺序问题,即将元数据和能力作为学习资源之间的联系,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资源推荐。实验结果显示出粒子群算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良好效果;黄永青等[26]利用蚁群算法分析使用者的浏览日志,并提出一个导航路径挖掘算法,帮助用户提高其资源搜索能力,并为其提供个性化资源搜索服务;肖会敏等[27]根据学习目的和知识水平寻找相似的学习者,利用粒子群算法实施学习路径推荐,推荐过程中主要参考相似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评价,并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此外,很多改进粒子群算法也被用于课程资源编列问题的解决中。Wang等[28]提出了一个复习课程建构系统,在系统中使用离散粒子群最优算法快速挑选出与学习者意图相匹配的学习资源。此外,还使用了贪婪算法对选出的学习材料进行排序。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可满足学生需求;Sarath等[29]利用基于数字信息素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生成个性化网络课程。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相比其它粒子群算法有一定提高;杨超[30]在解决学习资源推荐问题时,先构建了知识点网络图,再分析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以及能力水平,应用粒子群算法筛选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给学习者,其中加入了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念图理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收敛性,学习资源推荐效果能够达到学习者预期。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属于群体特征的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关键在于算法模型与学习模型的匹配。而能够通过利用知识概念构建知识点结构图等方法获取不同学习者的目标和能力是应用算法的基础,也是提高算法精确度的关键。
4研究展望
进化计算目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学习者模型优化。在应用进化算法实现课程内容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学习者模型始终是算法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在实际学习场景中,对学习者特性的准确建模有一定挑战性,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对学习者特性的评估方法准确性还有提升的可能,需要更多领域的学者参与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用户模型。
(2)进化算法优化。随着研究的深入,为了提高课程资源编列的效率和准确度,对最新的进化算法进行改进以适应要求,尝试使用新的改进进化算法,如:云变异粒子群算法、Tent混沌粒子群算法、均匀搜索粒子群算法等,可满足推荐效率和准确度方面的要求。
(3)应用领域扩展。随着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增长,在移动学习领域同样面临着学习资源序列推荐问题。与传统的网络学习相比,移动学习中移动学习情景的变化也增加了资源编列的复杂度。进化计算应用于此类问题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在后续研究中,应从用户模型及算法性能等方面提高编列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引入新型算法、拓展应用领域也是新型学习方式的必然要求。
5结语
进化计算作为求解最优化问题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参与。将进化计算技术应用于课程资源编列问题领域,能克服传统学习系统学习资源固定、无法动态生成的问题。通过这种具有高鲁棒性和广泛适用性的全局优化方法,使在线学习系统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在分析课程资源编列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基于进化计算的课程资源编列问题研究现状和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吴洪艳.智慧学习视角下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 (6):127131.
[2]赵呈领,陈智慧,黄志芳.适应性学习路径推荐算法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 (8):8591.
[3]赵铮,李振,周东岱,等.智慧学习空间中学习行为分析及推荐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100106.
[4]曹良亮.在线学习中学习路径分析及学习行为特点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4(4):2530.
[5]张家华,张剑平.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2):1820.
[6]BRUSILOVSKY P.Adaptive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for webbased eduction[J].Special Issu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leteaching,1999(4):1925.
[7]ACAMPORA G,GAETA M,LOIA V.Hierarchical optimization of personalized experiences for elearning systems through evolutionary models[J].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2011,20(5):641657.
[8]DEMARCOS L,GARCA A,GARCA E,et al.An adaptation of the parliamentary metaheuristic for permutation constraint satisfaction[C].2010 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2010:18.
[9]CHU CP,CHANG YC,TSAI CC.PC2PSO:personalized ecourse composition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Applied Intelligence,2011,34(1):141154.
[10]葛继科,邱玉辉,吴春明,等.遗传算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10):29112916.
[11]程岩.在线学习中基于群体智能的学习路径推荐方法[J].系统管理学报,2011,20(2):232237.
[12]ALMUHAIDEB S,MENAI MEB.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pproaches to the curriculum sequencing problem [J].Natural Comput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10(2):891920.
[13]华月.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设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8):2324.
[14]李浩君,徐佳程,房邵敏,等.个性化移动学习路径优化策略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3944.
[15]TAN XH,SHEN RM,WANG Y.Personalized cours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 (Computers & Electronics),2012,13(12):909917.
[16]CHANG TY,KE YR.A personalized ecourse composition based on a genetic algorithm with forcing legality in an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J].Journal of Network &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3,36(1):533542.
[17]HUANG MJ,HUANG HS,CHEN MY.Constructing a personalized e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casebased reasoning approach[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7,33(3):551564.
[18]傅伟司.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19]VALIGIANI G,BIOJOUT R,JAMONT Y,et al.Experimenting with a realsize manhill to optimize pedagogical paths[C].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CM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ACM,2005:48.
篇8
关键词: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综述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120-08
1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1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研究
虞重千、刘志民等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中指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属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融入我国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中后,我国竞技体育才有出路,才能持续发展。该文还指出,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的“金字塔”塔基过宽,塔身过大,“金字塔”塔型比例失调,高投入、低产出造成的后备人才缺乏和教练员群体“近亲繁殖”遗传等,是阻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李飞、李菊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战略构想》一文中认为:运动项目结构与布局不平衡、体育科研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队伍效能不高、经费短缺和人才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制约因素,作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卢元镇教授在《从体育的“协调发展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文中提出:支持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根支柱:一是科教兴体;二是后备人才培养;三是体制创新与改革,该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1.2 我国竞技体育单一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薛春林、解卫国在《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提出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明确田径运动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调整项目结构;创新举国体制,加强田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田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改革赛制,加强法制,坚决打击违纪行为,普及与提高并举;加大田径硬件建设;逐步把田径项目推向市场。
刘明辉、黄海涛、张卫东在《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针对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1.3 关于各个省、市、自治区贲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奥运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战略、最高战略,包括了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各个层次,并形成一个相互统一的体系。在奥运战略的影响下,我国一些省,市、自治区开始对本地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刘玲在《2010年广西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章中提出了广西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四优战略”,即项目设置一优势战略;人才培养一优才战略;资源配置一优化战略;科教兴体一优先战略这四个战略。
何步文等《对甘肃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认为2l世纪甘肃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贯彻举国体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加强对外交流,走出去,引进来-实现人才互补;(3)充分利用亚高原地理优势和民族体育资源,发展耐力和特色项目(中长跑、自行车、柔道、摔跤、武术);(4)多元发展学校体育,形成竞技体育人才金字塔发展趋势;(5)借鉴和探索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之路。
2 关于我国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研究
2.1 对我国奥运会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研究情况
谢亚龙、王汝英的著作《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中从外在表现与内在动因两方面着手分析,总结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有乒乓球、女排、体操、跳水、跳高、举重以及若干项目上进入世界前列的游泳。著者还对各个优势竞技项目的发展规律与制胜规律进行了探讨,使之上升为科学理论,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997年辛沂在《浅析我国奥运会重点项目的布局》一文中提出了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竞技体育的实际状况,按照集中全国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首先抓好奥运会项H中我国优势项目和经过努力在短时间内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的论点,并对我国奥运会重点项目布局产生的效益、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发展和完善进行了探讨。
白海波、郭权在《我国与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比较及其发展对策研究》对我国与各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的特点、项群归属、成绩稳定性、优势程度、可持续发展空间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布局主要集中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和隔网对抗性项群。笔者还提出为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在如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1)巩固与保持现有优势项目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加大力度发展潜优势项目和提高男子竞技水平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2 关于各个省、市、自治区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研究情况
刘锡梅在其硕士论文《论竞技体育战略抉择一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探骊》中对湖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布局与战略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1)“精品项目”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项目,即优势项目,如湖南省的体操、羽毛球、举重、跳水等项目;(2)湖南省的经济状况和内陆省份的地域是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制约因素,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3)“女、小、轻、巧、水”运动项目的合理布局是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的核心内容,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实施是“精品工程”战略实现的保证,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是“精品工程”实施的保障。
湖北省体工队的彭道海在《关于湖北省重点体育项目设置和确定重点项目的思考》中根据“项群理论”结合湖北省参加历届全国运动会优势项目的分析,提出了本省重点项目的设置和确立重点项目的设想:一是综合性大赛中创造好的成绩不在于项目多少,关键在于有优势项目,有拳头产品;二是该省适合于首先发展技能类表现难美性及隔网对抗性的项目和体能类耐力性中长距离项目,其次是技能类准确性及双人格斗对抗性项目和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三是在重点项目中要紧紧抓住体操、赛艇、跳水、皮划艇、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拳头产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增加和保证,扩大编制,实现一、二、三线一体化管理,在全省业训布局上建立起项目对口,层层衔接,实力雄厚的人才梯队。
2.3 关于福建省竞技体育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竞技体育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能应对激烈的竞争与巨大的挑战,福建省重视和加强了本省竞技体育的研究。
体育科研所周晓东研究员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试论福建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及其强化》中通过统计福建省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的1974年一1986年四届亚运会获奖项目及奖牌数等外在表现,总结认为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排球、体操、水上项目为福建省优势项目。笔者还以强化优势项目为目的,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建议。
篇9
【关键词】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作用;问题;对策
前 言
我国工程咨询业是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善投资决策并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它的成长历史不算长,但它在为有关部门和投资业主,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咨询服务,为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在投资决策前进行全面技术经济研究的一项综合性研究工作,它是综合多种科学成果和手段对拟建项目技术、经济和财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拟建项目有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计算、论证项目和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选择最优方案,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国际上确定项目建设时普遍采用的方法,被视为投资项目前期的一个重要程序和投资决策的依据,称为“决定工程项目命运的关键”,只有经过可行性研究认为可行的项目,才能依次进行设计、施工。所以,项目可行性研究已被公认为是保证项目发挥投资效果的重要一环。
一、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一)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确定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把原由政府财政统一分配投资的体制变成了由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多元投资格局,打破了由一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面。因此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主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评价结果,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是项目建设单位决策性的文件。
(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的依据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其他投资者的合资理由根据。凡是应向银行贷款或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的项目,必须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银行或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并认定项目确实可行后,才同意贷款或进行资金补助。如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我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要求把提交可行性研究作为建设项目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
(三)可行性研究是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
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研究对所要建设的项目规划出实际性的建设蓝图,即较详尽的规划出此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总体布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劳动定员、三废治理、建设工期、投资概算、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并为下一步实施项目设计提出具体操作方案,初步设计不得违背可行性研究已经论证的原则。
(四)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
综合部门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由于建设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考虑的因素多,涉及的范围广、投入的资金数额大,可能对全局和当地的近、远期经济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更加详细,可作为计划综合部门实际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管理和编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五)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确定实施策略的依据
近几年来,国家提出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过去那种普遍存在的条块行政隶属关系和无经济责任的状况已大部分被合同经济关系所代替。项目法人及项目主管部门可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同国内或国外有关组织和生产业主签订项目所需的原材料、能源资源、运输、工程设施、工程发包、水电供应以及资金筹措等协议合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拟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供需采购计划的依据。可行性研究中对拟建项目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已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论证认为可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可依据可行性研究拟定的新技术引进和采购新设备的计划。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向国土开发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的依据。因为可行性研究对拟建项目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的设想提出了办法和措施,国家开发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可根据可行性研究具体审查用地计划,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可行性研究为确保项目达到环保标准,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办法,这些信息可作为环保部门对项目进行环评、具体研究治理措施,签发项目建设许可文件的主要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因为运用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一旦有关地形、工程地质、水文、矿产资源储量、工业性实验数据不完整,不能满足下一个阶段工作需要时,负责初步设计的部门就需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进一步开展有关地形、工程地质、水文等勘察工作或加强工业性实验,补充有关数据。
二、现阶段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出现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或者说绝大部分在建设施工阶段。在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作方面做的不够深入,对于项目的报批只是应付审查,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工作不全面。或者是某些部门重视该阶段的工作,然而,由于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或是思想观念落后使得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不能准确的预见工程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现象在当今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中还很多,这就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研究成果一般体现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由于在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投资者不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不考虑承担投资风险, 缺乏搞好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的主动性。咨询、设计单位隶属于各级行政部门,往往受“长官意志”或本位主义影响,高估效益,低估投资。这些原因往往使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使这一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难以达到投资控制效果。
(二)可行性研究周期短,缺乏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由于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间较短,往往无真正的替代备选方案,研究工作仅作为惟一方案的“可行”而开展,或仅凭主观倾向性确定项目的技术路线, 缺乏深入论证,衡量方案是否可行往往只凭少数几个静态指标,缺乏科学性,容易出现决策失误。一个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三)开展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由于基层单位缺乏信息手段,技术经济人员数量质量不高,信息不灵,往往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使研究方案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 所有这些原因,造成投资控制的方案缺乏可信性。
三、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出现问题的对策
(一)对于项目前期管理投资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对现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开展社会主义竞争,与市场接轨,使投资者转变其不重视前期投资控制的落后观念,使投资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加强政府的机构改革,达到“政企分离”以避免由于“长官意志”和“本位主义”影响造成的高估效益,低估投资和“可批性研究”现象的发生。
(二)对于可行性研究周期段的问题,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学习国外经验,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指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基本要求是:一、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二、与国际工程咨询业的要求接轨。三、根据本行业部门的特点尽量细化有关条款。
(三)作好人力资源工作和健全信息网络
建立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强调内部牵制,如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业务复核制度、授权制度等,并加强内部审计。
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成熟的网络技术,建立高度的信息共享系统,使其在市场占领和时机把握方获取领先一步的优势。
篇10
关键词:高科技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模式 风险
西方经济学对信贷融资模式与风险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分别以信息不对称、生命周期、不完全合约等角度对信贷融资模式及风险进行了研究。
(一)信息不对称角度的研究
Masako Ueda(2004)从项目评估、筛选与所有权独占角度的研究得出结论:信息不对称和产权保护水平决定了企业选择银行融资还是风险资本融资。产权保护越弱,信息不对称越弱,企业越愿意选择信贷融资。
Massimo G. Colombo(2006)研究了信贷市场的不完善程度,发现信贷融资金额偏小,而初创阶段高科技公司的每一笔私人股权融资金额要比信贷融资金额大得多。高科技中小企业缺少抵押、担保,巴塞尔协议II客观上强制性地使银行将这些初创公司定为高风险级。银行审查流程判断公司业务计划的完善程度和创业人员的能力,从而发放贷款。由于筛选和监控高科技初创公司困难大,成本高,银行就通过减少贷款金额来限制暴露的风险头寸。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减少信息不对称,如高科技初创公司的运营更加透明,创业项目的预筛选,不需要银行面向高科技公司信贷风险的积极态度等。
郭嘉(2004)指出,近30多年来,发达国家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创造了多种信贷评估技术(如信贷评分、抵押品价值分析和管理)、多种金融服务产品(如信贷承诺、应收账款融资)以及多种信贷风险控制技术(如信贷配给、契约管理、期限管理、长期关系、信息共享、贷款定价)等。
谢沛善等(2009)认为关系型贷款有利于克服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提高获取信息的质量,从而达到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质量的目的。
陈玉娟等(2009)在肯定抵押和担保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了倡议:其一,知识产权、股权、企业固定收益都可以质押。其二,建立评级体系,奖励守信单位,并惩罚失信单位。其三,建立科技交流平台,利用现代交流工具降低交流成本,增加交流频率。
仲玲(2006)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与实践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比一般分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众多优势例如交易成本优势、外部经济优势等,特别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二)不完全合约角度的研究
Jensen M C等(1976)指出,债务契约赋予债权人的特定权力将会产生成本,包括监督成本、破产重组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等,人们可以通过契约的设计和履行降低成本,消化风险。Ahgion P.等(1992)提出,控制权应该分配给创业者,并且使用优先股融资。目前这种观点已经演化成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以保证在融资的前一阶段的控制权为创业者掌握,而同时又考虑到投资者的后期利益。
秦兴俊等(2009)、谢涛(2009)将高科技创业形式分为三种,专利人不参与管理、专利人参与管理、专利人创业。不同的创业形式有着不同的契约安排,不同的契约安排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为了获得外部资金的支配和使用权,企业家必须将一部分产权让渡给外部投资者。企业家让渡“剩余优先索取权”和“赎回权”,留下了“最后剩余索取权”。而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实现与否最终要看控制权(决策控制权和经营决策权)的配置和执行状况。资产专用性和非人力资本投入大的人(Williamson,1975;Dow,1993)和团队中处于监督地位的人(Alchian,Demsetz,1972) 应获得“决策控制权”,要素贡献估价难度大、更不易观察和确认从而也更难监督的人(Holmstrom,Tirole,1989;张维迎,1996),间接定价成本高的人(杨小凯,黄有光,1994)和最能影响企业资产价值变化的人(Barzel,1997) ,应该获得“经营决策权”。
马永强(2004)将人力资本分为技术创新型、管理创新型和投资创新型三种。合约对人力的资本的激励较为困难,风险与收益的分摊较难。因为有限理性(西蒙,1961;阿罗,1974)、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三者导致了不完全合约。创业者和银行在合作前以及合作过程中尽量降低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即最小化事前的签约成本与事后的激励成本之和。
(三)生命周期角度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C Weston & Brigham提出了企业金融生长周期理论。叶山梅(2007)分析了不同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种子期和成长期的“资金互助会”融资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资金互助会”将很多中小企业费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短期、小额的方式进行放贷,入会的会员都有机会申请到数倍于会费的贷款。成长期可以利用票据贴现融资,以及商品与贸易融资。成熟期可以申请银行贷款,以私募或可转换债券等形式发行债券。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模式及风险
将现有信用风险模型进行整理,得到图1。
(一)专家分析法
“5C”包括:信用(Credit)、品质(Character)、企业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抵押物(Collateral)。
“5P”包括:个人条件(Personal)、目的因素(Purpose)、偿还条件(Payment)、保障条件(Protection)、前景预测(Perspective)。
“5W”包括: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和如何还款(How)。
(二)统计方法
Altman & Narayanan(1997)提出了Z-score模型:Z=1.2X1+1.4X2+3.3X3 +0.6X4+1.0X5。其中,X1,X2,X3,X4,X5分别为营运资本/总资产比率,留存盈余/总资产比率,息税前收益/总资产比率,股权的市场价值/总负债的账面价值比率,销售收人/总资产比率。
(三)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方法包括模式神经网络(MNN)、概率神经网络(PNN)、扩展的学习向量器以及多层感知机(MLP)。Coats& Fant(1993)、Odom& Shard(1990)采用美国银行信贷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信用评分模型,实证认为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效果很好。
(四)非指标模型
Majd et al.(1987)讨论了分阶段投资期权的定价问题。在银行信贷评估方面,杨辉(2005)从银行角度出发,探讨了实物期权在信贷评估过程的作用。王文柯等(2010)则针对项目信贷,详细介绍了分阶段信贷期权价值的计算方法。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将失业率、经济增长率、长期利率等当前宏观经济变量的值与违约率和信用等级转移概率联系起来。违约概率是一个变量为宏观经济变量的Logistic函数:
。式中,X1、X2...X是宏观经济变量。
Credit Risk+模型是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债务人要么违约,概率P,要么不违约,概率1-P。不同债务人是否违约彼此独立,整体违约数目服务泊松分布。CSFP Credit Risk+模型利用了财险精算的计算风险的方法。
KMV模型是美国旧金山市KMV公司于1997年建立的用来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它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对于本研究来说,该模型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无法应用该模型。
(五)综合分析
马欣等(2009)从风险定义、风险驱动因素、信用变动、回收率、数值方法等方面比较分析了VAR、Credit Portfolio View、CSFP Credit Risk+、KMV等风险管理方法的异同,并将实物期权引入了信贷风险评价,而分阶段信贷就是一种期权。对于将实物期权思想引入分阶段信贷,还有徐冬冬(2009)。
韩岗(2008)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有个体因素、地区、行业、宏观经济因素四个因变量,行业i、地区r的企业j在第t年的违约概率Pj,i,r,t是自变量。
云俊等(2006)在做信贷风险评估时,既考虑了定性因素,也考虑了定量因素,共七大类因素。主客观评价后得到23个评估点的值,再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终得到一个唯一的数值。根据数值大小所在的区间,可以对风险做出判断。
政府主导的信贷风险宏观配置体系
(一)政府引导的主要模式
投资公司模式,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形式。肖卓(2005)提出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自筹为主体,银行贷款为后盾,并以深圳为例。1996年,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的引导下,深圳的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建立了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开发支出占销售额从3%(生产型)到10%(开发型)。深圳市的博士后流动站也设在企业。印度的政府投入占R&D投入的90%,这意味着我国也应要加大政府对高科技的投入。
科技金融机构模式。Dorothea Schafer、Axel Werwatz、Volker Zimmermann(2004)研究了德国政策性科技金融机构KFW向金融中介发放再融资贷款的资助机制。银行按照KFW的条件发放高科技贷款,VC、私人投资者、银行、公司可以向高科技企业进行权益投资。
董彦岭(2000)详细研究了中小企业政策性信贷担保机构。对信贷担保公司普遍缺乏规范的担保保证金制度、再担保制度、集体审核制度、风险内控制度、运行监测制度、代偿制度和债务追偿制度,以及担保过程中的行政指令、人情担保现象表示忧虑。
小企业管理局模式。范肇臻(2008)在研究美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金融支持时,发现以下规律:
小企业管理局(SBA)与全国7000多家商业银行合作,直接发放贷款、协调贷款或是担保贷款。这些贷款,从3-5年甚至到25年。1993年,美国通过一个法案,规定银行向风险企业贷款可占项目总投资的90%。如果风险企业破产,政府负责赔偿90%,并有权拍卖风险企业资产。美国每年用于国防科研的资金占国防费的10%左右,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与国家研究发展经费的10%要用于小企业的技术开发。
政府提供综合服务的模式。倪杰(2008)认为政府要:确保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市场发挥作用的法律法规体制及市场维护制度,放松养老金、保险金等的投资限制,以扩大创业资本的供给,创新公司制度,允许设立有限合作制公司等。在信息服务体系方面,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交流机会。例如建立创业投资者网络,设立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评估机构,制定为企业进行技术定级的标准和办法等。
(二)比较研究
企业信用担保模式的比较研究。潘楚楚等(2007)利用张卓琳(2005)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型假设,推导出在政策性担保机构、互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中,互担保机构较为有效的结论。
中英中小企业融资的对比。Javed Hussain等(2006)在对比研究中英两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时发现:在企业发展的前五年,英国人更多地依靠金融机构,而不是自己的储蓄。按照“啄食顺序”理论(Holmes and Kent,1991;Scherr et al.,1990; Mayers,1984),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是:个人金融资源、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权益融资。中国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统一和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难以向金融机构融资,其社会服务系统需要升级,税收需要改善。
对现有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可行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是建立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的,需要宏观配置、微观技术、合约等方面关键要素的组合,以缓解甚至解决信贷融资风险问题。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综合研究。
一方面,发达国家如美国有着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评估风险,为市场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也有着宏观进行风险配置的机制,再加上不完全合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所给予信贷双方的指引作用,从理论上说,高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规模能够得到提升,风险能够得到控制。这些值得我国借鉴。
高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我国仍处于政府与市场皆不完善阶段,美国处于政府市场皆比较完善的阶段。对于从不完善阶段过度到完善阶段的问题,应完善政府宏观配置信贷风险的机制,为市场发育配置信贷风险的能力撑起一片空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条件是需要我们研究的),市场配置信贷风险的能力得到发育,如市场公平竞争、市场规模足够大等。
参考文献:
1.Dorothea Schafer. Axel Werwatz. Volker Zimmermann,The determinants Of debt and (private) equity financing: The case of young, innovative SMES from GE,lndustry and lnnovation, Volume II, Numher 3. 225-248,2004
2.Saman Majd and Robert S. Pindyck,Time to Build,Option Valu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7,18(3)
3.Jensen M C , Meckling W 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4)
4.Ahgion P , Bolton P. A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 [J ]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59(200)
5.Massimo G. Colombo, Luca Grilli. Funding Gaps? Access To Bank Loans By High-Tech Start-Up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7)29
6.MASAKO UEDA,Banks versus Venture Capital: Project Evaluation, Screening, and Expropri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LIX, NO. 2. APRIL 2004
7.Javed Hussain, Cindy Millman and Harry Matlay,SME financing in the UK and in Chin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Vol. 13 No. 4, 2006
8.Cong Cao ,ZHONGGUANCUNA ND CHINA'S HIGH-TECHPA RKSI NT RANSITION, Asian Survey, Vol. 44, No. 5 (Sep. - Oct., 2004)
9.PETERSEN M A, RAJAN R G. 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 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 [ J ].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4,49(1)
10.[美]安东尼·桑德斯等.信用风险度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1.[美]约翰·B·考埃特等.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2.马永强.高技术企业融资:合约的选择与再安排.西南财大博士论文,2004(3)
13.董彦岭.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3(10)
14.韩岗.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与实证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7)
15.云俊,陈虹,张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
16.潘楚楚,杨宜.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作模式的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17.马欣,黎朝晖,李岱松.高科技项目信贷风险控制方法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18.马欣.高科技项目投资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9.王文轲,赵昌文.高新技术企业信贷动态多阶段决策研究.科学与经济,2010(4)
20.薛永基,李健.初创科技型企业债权融资与治理机制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1)
21.侯建仁.高科技创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政策设计与现实发展.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3)
22.仲玲.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4)
23.郭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比较与选择.特区经济,2004(9)
24.叶山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周期及其融资策略.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25.陈玉娟,朱发仓,吴伟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途径研究.特区经济,2009(6)
26.肖卓.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模式.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2000(5)
27.范肇臻.国防科技工业金融支持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税务与经济,2008(3)
28.秦兴俊,申明浩.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模式与融资契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8)
29.许跃辉,万伦来.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以安徽三晶公司为例.经济管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