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记数法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科学记数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发展;审视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是近几年快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科学发展观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科技创新精神,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辩论的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深刻的探讨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1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技术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前提下,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坚持发展经济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用高科技的产物来服务于人,满足于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类在提供脑力劳动,如何做到尊重人、相信人和发展人是现阶段企业领导的用人工作基准。在长期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影响下,能够充分调动人类的自我意识,这种强调个人意义的价值都会通过劳动体现出来,使人在极大地限度上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观是科技创新中又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是人类在面临大自然的惩罚时所换来的觉醒,是全人类必须坚持的走下去的必然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在满足现阶段人类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又不损伤后代人的发展。这其中包含在科技发展与环境承受能力的范畴、共同保护科技发展下的人类生存环境、绿色无污染为目标的科技发展等等方面。将科技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原则相结合,充分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有效的增强绿色科技的意义。全面协调是指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即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然保持满足人民的幸福感。协调发展是指经济与人、自然、科技相互配合,从而构造较为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利益的提高与社会效益收入并不是相矛盾的,作为科技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协调好科技进步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2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
2.1创新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以往的思维模式,转变成较为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思维模式。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以往危害人类健康和发展的污染品转化成健康的、绿色无污染的物品,从而造福于人类社会,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才能促进科技的创新发展,转变思维模式也是有效训练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训练大脑灵敏度和智力的开发都有助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培养。
2.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水平,才能从各个方面满足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创新科技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思想基础,构建了适合发挥人才创新精神的软环境。
2.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现阶段的社会是经济为主流的社会,也就是科技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科学技术对经济、环境和人文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的创新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技术不会枯竭,经济不会落后。科技的创新一定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创新科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发展中强调的重中之重,面对发展经济遭到破坏的环境,人类正在进行改善环境的补救行动,因此改善生存的环境也是创新科技的必然要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一直是科技创新下社会经济的必然要求,只有减少将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冲突才能真正的立足长远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一直是这些年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针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可以把发展的问题概括成为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为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协调社会建设、促进各种生产关系的基础。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生活进步的重要基础,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资源的均衡是现阶段全人类必须深思的问题,必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3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3.1实施社会经济战略的关键
根据党的十内容指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发展的主要目标。实施以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创新科技的基础,通过创新思想,转变经济理念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主要都是强调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科技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优秀的人才就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而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3.2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
科技创新不仅仅要求人才的储备,同时也需要提供共同进步的社会环境。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科技,转变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创新科技构建的经济社会同时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文化基础。培养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都为创新型社会起到了辅助作用。
3.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是一条长远发展的道路,对于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是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出。有效的科技创新措施可以再短时间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整个经济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对科技投入的自己你还不能和发达国家比较,但在国民支出上占有重要比例。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国还存着不足,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地方,及时的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人才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引导和扶持创新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的政策上对创新科技进行支持,以达到社会经济进步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4结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源于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只有不断的储备新型知识人才可以保证科技不会落后。我们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道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从而不断的创新科技。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新技术是长大国家实力的关键,科学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其中包括军事、国防、经济等等方面,满足了我国不断发展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本篇文章就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充分论证了科学发展观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建福.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10(08).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李志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刘相,朱健,田海花.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2).
[5]林忠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发展战略带来的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0(06).
[6]王云鸽,彭志君.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3)
篇2
关键词:数学分析;多媒体;课后辅导
一、引言
我校是一所由四个专科学校于2002年合并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合并至今,本科生的比例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专科生还是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的。由于近年来大学录取比率提高,目前招收的专科生相对来说中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与本科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的教学肯定不能同与以往,必然要有所改革。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学教育专业(此为专科)的《数学分析》的教学,在几轮的教学中也产生了自己对于这个专业的数学分析教学的几点想法。
二、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一切课程对于他们都是未知的,他们不知道每门课程在整个数学专业中的地位,不知道每门课程内容的深浅,除了原有的中学一直采取的学习方法外也不会知道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是有别于中学的,它需要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分析》的第一节课上,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数学分析的地位及该门课程与后继课程的关系,让学生对该门课程能产生足够的重视。另外还要介绍《数学分析》内容的整个框架和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他们推荐课后参考书。然后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数学分析》的发展史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奇闻趣事,充分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果能上好第一节课,对于后面的教学是大有帮助的。
三、细讲、慢讲、深讲第一学期的《数学分析》课程
《数学分析》课程贯穿三个学期,它的内容经典、抽象、逻辑性强。它不仅在内容上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它所体现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想、处理问题的技巧,在整个数学专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门课程掌握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甚至还会影响毕业后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数学分析》第一学期的教学,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同样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专科生也不能视同于考研的本科生,在教学难度上要仔细斟酌与权衡,尤其在那些难度较高的理论证明上,教师重在解释,最好能通过几何图形加以解释,学生重在领会,不可对其提出过高的要求。《数学分析》这座大厦建得怎么样,第一学期的教学就是在打地基,地基打扎实了,后面的楼房就可以一层一层比较牢固地建起来了。
虽然表面上《数学分析》第一学期有部分知识好像在中学学过,比如导数,但实际上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中学所学的知识:第一,不涉及知识点的理论渊源;第二,内容简单、直接、不深入;第三,只要求简单应用就可以了。这对于《数学分析》的要求而言,相差甚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醒学生不可掉以轻心,另一方面站在数学史的角度为学生介绍每一个概念都不是腾空出世的,都有它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实际意义的。这样学生对于概念就能有更深地理解了,从而更好地掌握概念。
对于每一个新概念,一定要注意在讲解与解释中数学语言的“通俗化”。每个知识点在定义与定理的叙述上都是严密、精确、不讲废话的,但我们可以用一些通俗的语言或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加以形象的解释,这样知识点就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了,也不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了。另外,从具体事物入手,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也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前接触的数学绝大部分都是计算题,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大部分只知道套公式、套固定模式做题目,要是题目稍微换个角度或稍微拔高一层就不知如何下手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数学分析》在这方面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因此在《数学分析》的第一学期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这就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定要注意讲证明题的方法和技巧。证明题在书写时是从因写到果的,但在分析时却是从果写到因的,从果到因逐步推导,每一步是为什么,有哪些定理保证,容易出现错误的分歧点在哪里,都要一一讲清楚,尤其要讲清楚我们是如何想到这一步的。
四、提高讲课艺术性,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一定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次要注意上课时的表情,没有哪个学生喜欢板着脸上课的老师,即便不能时刻面带微笑,至少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可蔼可亲的。再次要考虑到学生不可能一节课45分钟时时集中精神,所以要允许学生“开小差”。可以适当幽默地讲些题外话,活跃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写板书的时候,对一些重要内容、易错内容可以用彩色粉笔书写,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重视,但要注意颜色不可过多。
当然要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也是要适当利用起来的。多媒体图文并茂、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声色悦耳,可以吸引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定积分无限细分的步骤;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复杂图形来解决的题目,如计算三重积分;对于定义与定理比较冗长的内容等,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它可以将无限细分这一分割过程生动地在投影屏幕上逐一表现出来,可以快速准确地展现三维立体图形,可以帮助教师节约大量的书写定义与定理的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解释定义和定理,深化知识点。但要注意的是在用多媒体展示的时候,最好能逐字、逐句地显现出来,不要一步到位全部显示出来。
五、成立高等数学学习小组
作为专科生,到了大三,同学们主要是两种走向:专升本与考国编。不管是专升本还是考国编,对于高等数学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高等数学主要是强调数学分析中的计算能力,对于理论证明相对来说要求要低一点。所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可以根据班上人数的多少设立几个高等数学学习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学习比赛,交流学习经验,共享学习资料。对于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我们可以提出较高一层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加大练习量,提高练习难度。另外,对于有些章节,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他们课后展开讨论,然后进行讨论结果的PK。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小组成员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能力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另外通过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带动非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非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也会有所提高。
六、编写习题册,加强课后辅导
我们挑选的教材是华东师大编写的《数学分析》,这本教材还是很经典的,比较适合考研的学生,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专科生来说,有些理论内容难度比较大,超过了专科生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课后习题虽然难易有所差别,但主要是理论证明题,对于计算题,题型和题量都比较少。因此作为教师,不但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后还应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专科生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合适的习题册,让他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做题目。
另外,对于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在学习上他们尚未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再加上《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难度性,课后辅导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们可以每周抽出固定的业余时间来解答学生的课后困惑和疑问,当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工具和学生交流心得。
七、结语
《数学分析》是一门经过千锤百炼的课程,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对于这门课程也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反复地研讨,而它的教学方法也是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的。任课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反复钻研教材,要力求在每一届的教学过程中都能有所突破,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伟华.浅谈数学分析教学中的趣味[J].中国西部科技,2011,(2):70-71.
[2]陶玉杰,于淑芬.多媒体辅助“数学分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8):75-77.
[3]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3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不仅是信息转化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数学教师的感情投资尤为重要。我从不在学生面前询问调查他们在初中时的学习成绩,我认为这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爱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要真情地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地尊重每一名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都应当主动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洒向每一名学生。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应该以自己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把书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转贴于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青少年好好学习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应贯彻“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上,不应以完美无缺的解答作为评价学习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应对学生思路解答中的某一步乃至某一个数据、某一个符号的正确性都加以肯定的分析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化批评、指责为鼓励、表扬,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尤其对差生更要“错中找对”、“单项表扬”,为他们创造一些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重新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教学上任何巧妙的情绪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情感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成功是导致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而且事实上,往往是学习的某些成功或某次成功导致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的萌发,并在兴趣的推动下,取得更进一步的学习成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成功——兴趣——更大的成功——更浓的兴趣”的良性循环。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而如果利用多媒体就能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的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长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学习立体几何时,我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了各种立体图案,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们的目光,激发了他们学习这一内容的兴趣。
另外,教师可通过介绍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来引导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神州六号发射、嫦娥一号发射时,我都让学生观看电视直播,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航天事业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热情。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教学观念 方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ject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ge characteristics, I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dhere to the "roles of teachers,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in a few year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ave make some attempt, adopted the following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following a bit about my personal opinions.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dea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学生作为21 世纪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这一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1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初中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初中教学模式与小学的教学模式相比大不相同。初中是由小学的手把手教学逐渐变为更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压力油然而生,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在必要时还要扩充课外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将教材的用途发挥到最大化,还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举例说明,在计算机基础性知识教学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到搜索引擎的乐趣、作用,并让学生了解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体验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2 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最佳的听课时间是开课后的5 到20 分钟,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良好掌握,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保证教师在最佳时段内能完成课程的主要内容,解决核心问题,然后在课后通过习题练习、学生间的自主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2.1 熟悉学生情况,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要了解全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基础以及兴趣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课程大纲的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教授不同的知识。比如一些男孩子,不要只看他们调皮的一面,他们除了对电脑游戏沉迷,对计算机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授一些例如PPT自定义动画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等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学生团结起来,会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教师也可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获得学生更多的信赖与支持。
2.2 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有秩序而不失活泼,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时,可以适时的运用演示、讲授的方法;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如今的教学理念,如果仍然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了,所以运用分组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竞争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它巧妙地利用了青少年好胜的特点,更将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带入到学习的大军中。
3 加强过程研究,提供学习支撑
3.1 要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应该将课程内容的难度简化,运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开发学生动手机会和能力,只有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才会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教学生打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讲解一下打字的应用程序,包含哪些内容等,然后告诉学生打字的重要性,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就让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随心所欲的想练习什么就练习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打字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用口头描述方法更深入学生内心。
在进行Excel 的教学时,知识点繁复杂乱,这种情况下用死板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勉强学会方法,记忆力不深刻,也不会对Excel这门技术感兴趣。此时可以讲述一个空调销售的故事,再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利用Excel 处理了一组空调销售数据,同时显示出增长率与对比结果。这样的实例解析让学生印象极为深刻,也就被其中的Excel 功能吸引,从而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设计一项任务,比如用word 制作科普小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先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然后再向学生讲解Word 用法,最后布置一个任务,由学生自由命题,做一个科普小报。这样,整个课堂都会是学生热闹的讨论声,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尝到了乐趣。
3.2 益智游戏的合理利用
许多教师都反映,很多学生之所以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是因为可以玩一些小游戏,对此,一些教师的做法是将游戏删除。游戏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不能玩,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而且有一些益智型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大脑的开发,帮助学生熟悉键盘的运用、练习指法。比如,单一的打字练习很枯燥无味,教师可以让学生玩打字游戏,这样不仅学生练习了指法还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乐趣。
3.3 教育学生健康上网
篇5
第一条为加强对山西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研发资金为省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共同管理,省科技厅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科技研发资金的支持对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支持具有较强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包括转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其中用于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科技研发资金支持对象还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团体。
第四条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讲求效益的原则,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专家在管理与决策过程中的评议和咨询作用。
第五条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要按照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项目库,加强对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
第二章支持方向
第六条科技研发资金是山西省财政为支持科技创新与发展,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方向是:
(一)科技攻关计划。紧密结合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支持重大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形成和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为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础研究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和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以解决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以及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重大的基础性技术理论为主导,突出国家发展目标与科学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促进科学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培养和造就优秀的科技人才。
(三)科学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围绕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通过支持科技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研究与开发及相关培训等,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成果推广(含新产品)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星火计划。主要支持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开发和应用,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农村区域和城镇科技发展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和相关科技培训。
火炬计划。主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和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成果推广(含新产品)计划。主要支持重大共性和社会公益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服务体系;支持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对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主要用于支持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成熟性,经济上具有一定效益,对产业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建设。
(四)软科学研究计划。支持科技发展与改革中战略性、政策性问题研究,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研究,省内重大工程前期技术经济环境问题研究,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服务。
(五)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围绕解决山西省经济、社会以及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密切跟踪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海外专家,开展国内外科技人员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与开发,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或基地,推进山西与国际的科技交流。
(六)其他。支持除上述科技计划之外,经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确定予以支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其他计划或项目。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各方的职责与权限:
(一)省财政厅
1.负责核批年度科技研发资金总预算及各科技计划年度经费预算;
2.负责核批计划管理费预算;
3.会同省科技厅审定并下达项目年度经费预算;
4.参与配合科技管理部门做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的评估和评审。
5.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二)省科技厅
1.负责提出年度科技研发资金总预算建议和各科技计划年度经费预算建议;
2.负责组织项目预算的申报和评审(评估);
3.负责编制计划管理费预算;
4.负责审核安排项目年度经费预算并会同省财政厅下达预算;
5.会同省财政厅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项目组织单位
1.负责对项目申报单位编报的项目任务书及预算进行初审;
2.组织项目承担单位按项目实施进度执行预算,监督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及其他配套条件;
3.按照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的要求汇总报送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4.受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委托,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项目承担单位
1.负责编报项目任务书及预算;
2.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3.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4.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要求提供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有关财务资料。
第四章开支范围
第八条科技研发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项目费和计划管理费。
第九条项目费是指科技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差旅费、会议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人员费,指直接参加项目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性费用。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支付的不得在资助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
设备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及设备试制费。
能源材料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的购置等费用。
试验外协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测试等费用。
差旅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项目研究开发而进行国内外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会议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与项目研究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
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项目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使用费或折旧、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管理费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一般为5%。
其他相关费,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项目研究开发有关的其他费用。
鉴于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的科技研发资金在资金性质、用途、操作方式上的特殊性,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可以采取入股和债权投资等资助方式支持企业,探索科技风险投资的有效方式。
计划管理费,是指科技研发资金计划管理部门负责
管理和使用的,为组织科技计划和开展相关的全程管理工作所发生的费用。计划管理费由省科技厅负责具体管理和使用。
科技计划管理费的支出是在计划管理过程中开展规划与指南、项目调研、信息收集、项目评审、评估、招标、合作交流、监督检查、验收及绩效考评等工作发生的费用。一般包括:
专家咨询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支付给有关评审专家的咨询费用。
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出国及国外专家来晋考察、相互交流等支付的费用。
信息管理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书籍购买、资料印刷、文献检索、网络维护、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等支出的费用,以及各项管理信息建设所发生的费用。
评审评估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委托中介机构开展审计、评审、评估、招标、重大专项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设备购置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用于计划管理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等购置费用。
能源材料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差旅费,指计划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外出支付的住宿费和交通费。
会议费,指计划管理中直接组织的工作会、专题会和各类项目评审或评估会、招标会、验收会等以及参加的与计划管理工作有关的会议所支付的费用。
劳务补助费,指计划管理工作中支付的加班费、劳务费等。
其他相关费,指除上述各项费用之外发生的与计划管理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十条计划管理费年度结余,纳入下一年度预算计划,继续按规定用途使用。
第五章项目预算的申报、审批和执行
第十一条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时,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按要求编报项目预算,并提供相关资料。项目预算要求同时编制经费来源预算和经费支出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同一项目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经费支出预算包括与项目研究有关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第十二条省直各有关部门、各市科技局等项目组织单位,负责项目预算的初步审查,按统一要求汇总后报省科技厅。
第十三条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或择优遴选有关科技评估机构,对申报的科技研发资金项目进行评审或评估。需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及其预算的,按国家科研计划课题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省科技厅根据评审或评估意见,综合平衡后,确定年度科技研发资金项目计划,经省财政厅审核后,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下达预算。经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一般不作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按项目预算审批程序重新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批。
第十五条科技研发资金根据项目类型、课题规模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对项目按照成本补偿式和定额补助式两种方式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
第十六条科技研发资金项目经费的拨付按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的有关要求办理。
第十七条科技研发资金项目由省科技厅和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各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落实匹配资金,并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分年度执行的项目经费预算,应当按照要求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中期检查或评估结论作为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调整项目预算的参考依据。
第十八条科技研发资金形成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未完成项目的年度结余经费,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项目的结余经费,用于补助单位科研事业发展支出。
第二十条项目因故终止,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程序报经省科技厅批准后,将剩余经费归还原渠道,剩余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和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并对项目经费实行单独核算。
第二十二条项目组织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送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及项目完成情况的总结报告,并由省科技厅汇总报送省财政厅。
第二十三条项目完成后,应当按照要求进行项目验收或鉴定(评审)。在项目验收或鉴定(评审)时,项目承担单位除提供有关验收或鉴定(评审)报告外,还需提供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总结报告和项目完工决算表。项目验收委员会成员中应包括财务管理人员。
篇6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体现在提问的内容、要求、范围、措辞等各方面的准确性上,这是保证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
2 具体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段的要求,尽量采用具体化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具体了,学生才能明白思维方向才能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3 艺术性原则。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 提问方向明确。
提问时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失去目的性、针对性,出现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2 提问环境温和。
教师在平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行民主型的教学,师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自然可以很好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相反,如果平时教师对答错或不能回答的学生随意训斥甚至挖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学生对回答的惧怕心理,久而久之对提问不能回答、不敢回答。
3 提问语言精练。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坚持科学性原则能保证课堂提问的准确性。问题的表述要精炼、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
4 提问难度适当。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还可以做必要的鼓励和揭示。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5 提问对象合理。
提问时,相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问答对象,会得到不同的提问效果。教师平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个别差异,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象问答。一般的问题通常先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再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补充。为鼓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选择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能够回答出来,有一种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方法
1 导入性提问。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小学生已初步拥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触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心理共鸣,设计新颖问题引入新知。
2 游戏中提问。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增加一些“氧分子”,让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做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来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的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以便让学生当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练习。 转贴于
3 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是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比较、联想、推理等,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意识。
4 延伸性提问。
仅仅通过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来学习知识似乎还不够,还需要在课余时间利用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用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他们感到学习中充满了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篇7
一、关于教学中情境创设基本原则的探析
“思维自疑问及惊奇开始”。这说明合理的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情境教育是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重要的编写思路之一。“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应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是一种有情有趣有助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互动式的广阔空间。情境教育要服从教学内容、教材体系、课标原理、学生心理及生活情境等基本要素,特别要强调的是它应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转换、心理状态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
1.暗示诱导数学教育中的情境教育应根据数学教育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所教年级的学生特点,运用多媒体、相关图画、数字材料、数学史、数学模型等一系列感观材料,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数学场景,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当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并激发出对数学学习的独特情感,迅速地对数学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学生数学习潜能的重要通道。
2.情感驱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利用移情作用,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数学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概括地说,就是促使学生从关注数学到产生对数学学习及教育教学内容积极的态度倾向,最后达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的目标;然后,学生的情感就会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去;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数学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数学情感弥散渗透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心深处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稳定的情感因素。
3.角色转换
在优化的数学教育、教学的特定情境中,蕴涵着教师的意图,结合新教材特点所设计的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境特色,它既能引起学生对新教教材中相关角色的理解, 又能促发学生进入数学实践和数学体验的具体情境中去。其过程可概括为“进入情境――理解情境――实践情境――理论探求――交流评价――得出数学结论――在教师引导下生成具体的知识内容”。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
4.心理状态整合
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有意识的创设教育情境、社会情境、活动情境、知识实践情境、生活校园情境等。这样使学生的数学习空间得到有效的延伸,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去感受许多自然状态下生活空间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富有数学内涵的,富有美感的,充满数学智慧和数学情趣的生活空间――创设出多角度、多领域或多空间的数学学习情境。促使“情境――学生――数学知识”三者之间形成良性推进式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景,引发学生情不自禁地用“心眼”去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活动也因此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
二、情境创设原则的具体尝试与应用。
1.通过趣化教材,创设学习探究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多媒体教室。课题:正数与负数。老师出示画面:冬天的一个早晨 ,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一小朋友戴着帽子、围着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老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学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学生2:零下15摄氏度 ……
这样,就很自然地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也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2.通过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教室。课题:初一代数 同类项 上课了,老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老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学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约三分钟)。学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学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约二分钟后)。 学生2:一共8.3元
(学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学生3:一共8.3元。
老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袋硬币,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老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老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经过这一过程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3.结合数学美学,创设愉悦情境
一切美丽的事物总能给以赏心悦目的愉悦情感,板书工整,作图美观,有趣的多媒体展示,均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正如一位数学教学育家所说的:“数学知识从形式到内容均蕴含着满美感,它是一种理性美,是隐蔽、深邃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中所隐藏的数学美充分发掘出来,将它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愉悦情感。促使他们在愉悦情境下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八年级下“黄金分割”这一节,结合课本所提供的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和巴台神庙这些情境素材,介绍黄金分割的奇异美、和谐美。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的数学美感,充分利用数学美感对学生的心灵冲击促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当温度为23度时,人们的身心感到最舒适和和谐,因为此时气温与人的体温之比正好为0.618 。最优美的人体身段是身体的下肢与整个身长之比为0.618。黄金分割的奇异美、和谐美是数学美感的一个缩影,象黄金分割这样的奇异美、和谐美在数学王国中还有很多,当你一步一步走入这个神秘王国后,你一定会体会到你所想象不到的美感。学生在这样的愉悦情境下,不仅发了学习潜能,而且学习劲头十足,课堂愉悦情境十足,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课堂实录三:多媒体教室。初一代数 有理数的加法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学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 -1。 学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 -1。
老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 -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5.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教室内。 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老师:我们班一共有5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同学们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
(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老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老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老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篇8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演示教学法运用较多,它能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界面,直接引领学生们进入学习的重点。演示教学法在课堂中有其优势之处,但也存在局限性。
一、演示教学法的优势
1.直观形象,为教学铺路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幻灯片动画放映效果》一课时,运用演示教学法。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PPT中为艺术字、图片、文本、表格等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课时为一节课。从课堂目标和课时要求可知,学生要在40 分钟之内学会幻灯片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在设计本节课之前,我先制作了一张连贯前几节课内容的《成语故事集》幻灯片,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融会在《成语故事集》里。教学过程中演示《成语故事集》PPT,请学生感受幻灯片动画。演示过程中,学生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哇塞,这么好玩!”“字会转圈圈,还会翻跟斗。”“老师,你是怎么弄得呀?快点告诉我。”学生们的兴趣在演示过程中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再次用演示法教学幻灯片对象的设置步骤。学生全神贯注地看老师是如何把这些对象变得动起来的。演示之后,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开始了探索之旅。
2.方便高效,提升课堂效率
演示可以使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于理解。
教师主要任务是:
(1)传授必要的预备知识,唤醒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求知欲望;
(2)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
(3)通过解释、启发或说明,调控学生的认识过程。
演示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在教学省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认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这一节课的内容复杂,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对教学知识进行扩充。在复习旧知识环节,我用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演示了几张PPT,这几张PPT 都是学生们在往年的学习中曾经见过的,学生们感觉很熟悉,纷纷说:“郑老师,这些PPT 以前都见过了,怎么今天又放给我们看?”我继续出示课题:电子出版物、自动化系统、智能卡的应用,进行下一步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间断地运用演示法进行教学。用几张旧PPT 复习了旧知识,再利用演示法讲授新知,在教学环节与知识的连接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画龙点晴的作用。
3.规范操作,收效事半功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学生要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小学阶段则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辨别对错的能力相对比较差,而演示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方。因此,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非常注意操作的方法,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合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在许多学生眼里,教师就是范本,教师做的一定是对的。在这样的信任下,教师一定要规范演示,给学生一个正确操作的范例,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从小就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正确方法步骤,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例如,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学会保存文件,每个学生只有一个文件夹,文件都只能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除了可以改变自己文件夹中的文件以外,不能随意改动他人的文件夹。在教学保存路径时,使用演示法进行教学,学生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如何建立和管理属于自己的文件夹。经过学习,学生非常自觉地养成了建立、整理、规范文件的习惯,为学生到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演示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篇9
为促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装备分会组织力量编写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指南》一书,现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阐明了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学校图书馆的办馆方向,介绍了图书馆工作的流程和一些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经验。该书体现了当前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对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将有很大帮助。本文为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为该书出版所作的序言。
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中小学图书馆(室)达标建设的进程中,从事图书馆(室)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始终是关键的因素。提高图书馆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是学校图书馆(室)建设重要的保证条件。因此,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装备分会组织力量,编写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指南》这本书。
本书是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编写的工作手册,目的是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中小学图书馆(室)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价值,明确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任务,提高工作的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室)工作,为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书介绍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中涉及的基本问题,包括:图书馆基础知识、中小学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图书馆的文献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图书馆科学管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等。内容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以及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与现代管理发展趋势,是一本有助于提高图书馆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参考书,也可以当作中小学图书馆员业务培训的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教育学、图书馆学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和馆员的工作需要编写而成,具有较强实用性、针对性和示范性。它不仅对当前学校图书馆(室)工作有现实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后学校图书馆(室)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也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谈到图书馆的建设,我想到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教育家的阮冈纳赞所著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在该书中,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的五条基本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五定律阐明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指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原则。同时提出了关于图书馆建设的许多新的观点,如读者第一的观点、整体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尽管阮冈纳赞的这本书出版已经有80多年了,但至今仍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者兰卡斯特所指出的:“这五个定律表面上看起来很通俗,但实际内容却很深刻,它们从根本上阐明了图书馆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在今天仍像以前一样适用。”
《图书馆学五定律》对于今天我们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一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应该明确,中小学图书馆是为了育人而设的,绝不是充数的摆设。现代学校始建以来,学校图书馆即随之相生相长,与之俱进,达成育人的目标;课堂教学以课外阅读相辅,二者相得益彰,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学校,对师生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学校无不阅读的师生。对学校图书馆藏书的要求应该做到每本书都有师生阅读。图书馆开展的为读者服务工作,要方便和指导师生选书和读书。学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是使之成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我们应当努力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使它在教育、教学、科研及教育改革中,在提高教育质量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贯彻落实十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大好形势下,学校图书馆建设应该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我认为,当前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更好地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服务,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要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全面的教育,对学生育德、育智、育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图书馆,积极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服务。
学校图书馆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其工作要融入学科教学中,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要注意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馆藏特色,协助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第三,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图书馆,为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
近年来,我国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且还将进一步发展。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电教部门的责任,也需要中小学图书馆的积极参与,通过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有效地开发和使用好数字化资源,提升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程度,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在新技术环境下师生教与学的能力。
第四,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图书馆,为学校科研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服务。
篇10
关键词 系统发展观 系统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s' System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System Ability Training
LIU Xiaoy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System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system capabilities are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to master two vital skills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the system, while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posed methods and measures on how to train student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concept and system capabilities.
Key words system development concept; system capac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 前言
系统发展观作为嵌入式技术和互联网融合的结果,物联网旨在使用互联技术来整合服务。“系统”变得无处不在:万物的状态皆可感知、测量、监控;人与物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交流互动;智能系统使得各种事件的预测更加容易,各种资源的分配更加优化。由于嵌入式系统往往集成在大规模商业产品中,使得嵌入式系统必须有最优的性价比。嵌入式技术对系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计算机作为一门公共技术,其他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也在学习计算机,那我们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的优势在哪里呢?那就是我们我们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系统发展观的管理,用系统的观念去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相互之间的关联。在后PC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等计算机及其应用都对系统发展观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要不然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我们要把目光和焦点放在如何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的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的培养上面。
1 系统能力的内涵
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的关键内容是要在掌握相关计算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怎么样来构建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翻新、推陈出新,同时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创新能力也要加强。
而对于大部分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来说硬件设计能力不如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行业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不如其他相关专业学生、数学理论基础又不如数学系学生。而计算机系统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长,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能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 目前现状
我们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发展观认识的不够全面,甚至缺乏这样的一个系统发展观。学生不具备将每门课程之间的关键点联系起来。他们一般是分散地学习每门课程,而不知道课程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不具备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同时还缺少系统性较强的综合实践环节,这使学生理论上一知半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对于系统化培养方面考虑较少:(1)课程体系中缺乏一门独立的能够贯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课程。(2)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各类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3)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的具体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即:课程里的内容显得相对落后没有紧跟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4)课程体系中缺乏对于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考虑。如对于不同计算机类的应用系统需要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包含哪些相关内容?特别是对于课程实验内容。
3 建议与措施
(1)从系统观出发,培养学生的系统认知、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应用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去想问题、解决问题。将计算机专业中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要讲透彻。同时要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用系统的观念去理解实验、掌握实验。重视信息和计算,并将它们作为不仅仅可以适用于计算机的普遍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控数字世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系统层面的认知、设计、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如如何合理构架各类不同应用系统。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系统观的软/硬件贯通人才。
(2)系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总体思路。以系统发展观为主线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其中,分3个层次建设系统课程:①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basis(PF)、digital logic circuit(DLC)、Fundament of Computer System(FCS)。②新组合的核心课程: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COAD)、Operating System(OS)、Technique of Compiling(CT)、Computer Architecture(CA)。③扩展和提升课程: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ECS)、Computer Network(CN)、mobile computing(MC)、Parallel computing(PC)、Big data parallel processing technology(BDPPT)。
(3)我们要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整机的概念,即硬件+软件的整体概念,使他们摄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涵,同时要让他们掌握Hardware与Software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4)让学生深刻理解Language program design basis(PF)、Instruction Set System(ISS)、Operating System(OS)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计算机的指令是怎么样在计算机中运行的,如:计算机是如何取一条指令的、如何执行一条加法指令。假设一个程序由十条条指令构成,那么计算机就按照一条指令一条指令的顺序去执行,就可以完成这个程序。
(6)关于硬件的基本组成原理等要让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了解并掌握,如相应的TTL、MOS等电路。使他们掌握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原理。尤其是相关的逻辑电路的各种门电路、时钟、延时等相关概念。发现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硬件知识。如很多同学对相关的译码器、编码器、锁存器等器件不熟悉。
计算机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计算机系统各个不同抽象层的实现及其相互转换的机制,其抽象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4 总结
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普遍缺少的两项技能。本文从系统能力的内涵着手,分析了目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所存在的缺乏系统观的这一普遍现象。通过这些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志英,周兴社,袁春风等.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能力培养和系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9:1-6.
[2] 杨新凯.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48-149.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