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表述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素养表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国际资格框架;专业认证;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21-06
一、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
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即如何认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如果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理论[1],以及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实践看,已被普遍认为应该遵循工作(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工作(行动)领域的逻辑路线。这一人才培养逻辑在本质上是工作逻辑,对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来说,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要义。然而,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是“科学知识与技术”[2]。按照应用型人才概念辨析,“应用”的关键在“应”和“用”,“应”即技术工作的实际,是逻辑起点,“用”是技术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是逻辑终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工作领域――技术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技术工作领域,而逻辑终点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领域。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不同的是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需要技术领域的过渡,这是在进入学习领域之前,需要对工作领域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这是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最大区别,因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工作过程),更是一个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过程”[3]。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也应该是相同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技术工作的实际,但其学习领域并不能直接由工作领域转换而来,必须对技术工作所依存的技术领域(技术系统)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其中区分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术,这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一般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区别。首先,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g符合米切姆关于技术的哲学认识,技能的技术表现为对“技术客体”的“做”和“意志”,知识的技术包括所有技术原理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经验知识。其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即技术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将取决于技术系统中技术单元、技术关系,以及技术原理、技术价值观与技术思想。由于产品生产取决于技术流程及流程中的所有技术要素,任何生产岗位的技术工作都需要在技术流程中得到技术描述和解读,每一个岗位上的技术工作都要与诸技术要素发生各种关联。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的不只是工作岗位,而是岗位工作背后的整个技术系统。所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领域确定并不能仅仅用岗位的工作描述,而是需要通过岗位技术工作,描述出所有相关的技术要素,及其背后的技术知识,而关键在于对技术核心概念(包括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和权衡、过程、控制等)的理解和认识[4]。
从认识逻辑学看,上述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包含了两个认识论的重要概念――“知识与信念”,其中,逻辑起点的工作(行动)领域以及逻辑路线中的技术领域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做出了规定,而逻辑终点的实践领域则表明了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信念”。按照认识逻辑的理论,“当知识是完全时,信念就转换为知识,此时知识和信念是等价的”[5],显然上面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描述中,关于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事实上组成了学习领域的全部知识基础,而实践不仅作为教育的信念,同时也通过实践让实践本身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知识。这样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梳理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将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连接起来[6]。
这里还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上述讨论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及其路线问题,不等于人才培养逻辑,即不等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路线,在实践层面,人才培养必然需要通过课程来具体实现,而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将有助于我们在课程实践层面讨论相应的课程逻辑[7]。二是关于教育的认识逻辑问题。由于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会涉及更多、更复杂的非学术问题,包括文化、历史传统、国家政策等,很难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逻辑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当以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看待技术与职业教育时,应该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
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基于IET的认识
(一)工作领域――工程技术活动范围
我国目前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从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术活动出发,对其主要的职业技术工作进行表述,其特点是直观、直接、易表达、易理解。但是这样的表述对于相应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缺乏定性的认识和描述,相应地对技术能力的特征和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对技术实践训练的设计,缺乏技术思维能力和技术文化能力要求的指引。引用国际工程联盟IET对工程技术教育毕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般性和通用性标准的相关描述,将有助于我们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工作领域和能力要求的理解和认识。IET是按照工作的难度来区分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工程师、技术师、技术员)所对应的工作领域(活动范围):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广义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定义清晰的技术活动领域。具体地,不同层次的工程或技术活动领域(范围)的描述,是通过对工程技术活动领域的技术或非技术特征来描述的,见表1[8]。这些特征属性分别是:工作所涉及到的资源(人员、资金、设备、材料、信息和技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诸因素之间的作用水平;工作对创新的要求;工作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水平;工作所涉及的经验范围。正是上述特征的技术或非技术属性,对不同活动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者所需的能力、知识、态度,需要提出相应的特别要求。另外,上述特征的属性描述与《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所界定的技术核心概念一致,即对技术活动的认识应该是基于技术核心概念的认识: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与权衡、过程、控制。
作为国际普遍认同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IET关于工程技术工作领域(范围)的属性特征描述是定性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对于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来说,除了应该有工作岗位(群)的描述以外,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透过职业技术工作的表象,对工程技术活动涉及的技术或非技术要素(因素)有一个基本的属性特征认识,进而对相应工作领域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有质性的认识及描述。
(二)技术应用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要对技术应用能力作出定义似乎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并没有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给出确定的定义,学术界也没有对技术应用本身作出过普遍认可的界定。为此,我们在这里仍然要引用IET对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技术师(Engineering Technologist)和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专业技术能力的相关描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应用能力。IET对技术师的专业能力界定包括以下13条[9]:理解和运用体现在广泛接受并且被运用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理解和运用他(她)特定工作范围内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识别、明确和分析广义的问题;对广泛定义的问题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评估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的成果和影响;确认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对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的合理并可预见的一般性影响,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承担参加这些技术活动的责任,以避免对公众产生危险;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能够符合所有法律和法规要求,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从事遵循道德的活动;在一种或多种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中,能够承担一部分或全部的管理;与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沟通;有足够的维护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以确保自身的职业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处理宽泛定义的问题,并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判断力;能够在一种或多种被广泛定义的活动中作出决定,并承担一部分或全部责任。
在上述专业能力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专业能力包括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理解与运用、问题分析、技术判断、设计和解决问题、技术评价、技术管理)、文化能力(社会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通用职业能力(^续学习、沟通)等。上述IET的专业能力标准是原则性的基本表述,对于具体的能力要素内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为细致的说明,对于不同的专业还需要给出特别的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ET关于知识能力的表述是理解与运用,所有能力的表述体现了个体的素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基于国际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的认识
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认定,包括学历、学位、证书等有着严格规定,同时对高职教育还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则制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由此构成了国家教育和职业资格体系。但是由于两种体系只是在纵向各自形成,在横向却没有相互对比和依照,而且各自在纵向是分别按照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所建立,缺乏一种能够反映教育的学术标准和职业的资格标准相互对应的规格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统一的教育体系下,对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没有可以比较培养规格的基本毕业要求(学业标准)体系。而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仅有许多成熟的国家高等教育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还有近几年来形成的国际资格框架和高等教育认证协议,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统一性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标准的深入了解,更加清晰地认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一)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10]
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是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以有利于学习者的学分转换及对先前学习的认可,而将原有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和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FHEQ)进行对比后,所作出的学业比对性测量框架。这里我们只就相应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和高职教育(专科)的层级,来认识QCF的相关等级描述,进而形成对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表2是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中4~6级的资格(规格)标准描述,其中4级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6级相当于我国的大学本科,5级在专科与本科之间。从该表对不同等级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才规格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可以是范围或程度性的。例如:在认知和理解力维度上,4级的知识表述是“实用性、程序性”,5级的表述是“实用性、技术性”,解决问题表述分别是“明确又较复杂非日常的问题”和“较复杂环境”,理解力的表述分别是“解释和评价”和“分析、解释、评价”;在应用和实践维度上,4级需解决的问题的表述是“明确又较复杂”,5级的表述是“明确但复杂”,6级的表述是“有限解释但涉及因素复杂”,而相应的问题解决要求分别是“运用适当的调查”“运用相关的研究”“运用和设计研究”。
(二)欧洲资格框架(EQF)[11]
欧洲资格框架(EQF)通过涵盖各教育阶段8个级别的资格标准,用以认证各种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结果,该资格标准是用知识、技能、能力来表述的,按照对能力与技能概念的理解,欧洲资格框架中的“技能”一词应该是专业技术能力,而“能力”一词属于通用职业能力。表3列出了欧洲资格框架4~6级的资格(规格)表述,同样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到本科教育。该标准在知识维度对4~6级的描述分别是:“广泛背景的事实和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化、事实性的理论知识,以及某些跨学科的认识”;“高级知识,包括对理论和原则进行批判性理解”;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描述分别是解决“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和不可预测问题”,等等。
(三)美国ABET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2]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 and Technology,ABET),是美国著名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对全美高等教育的工程类专业(EAC)和技术类专业(ETAC)进行评估认证工作。ABET也是《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的正式签约会员。ABET认证的技术类专业并不是按照学科分类,而是按照技术领域分类,比如空调/制冷/采暖/通风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化工/工艺/设备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技术、制图/设计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等专业类。专业认证标准包括一般性标准和具体专业的专门性标准,其中一般性标准是所有专业都必须遵照的基本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教育机构向社会公布的)、学业标准(副学士、学士学习成果)、持续改进、课程、教师、设备、学校支持等共八项。表4是技术类专业本、专科学业标准的一般性规格要求。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专科学业规格的主要差异在于:职业技术工作领域的一般性和广泛性;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般性或广泛性;技术原理应用要求,专科更多依赖于经验性知识,本科更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程和系统性;本科还要求社会和全球视野下的知识。
(四)认识与启示
1.培养目标的素养导向和技术应用性
从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来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例如在标准中使用了以下表述:“选用相关的方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运用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某个工作和学习领域内解决具体问题,或抽象问题,或复杂、不可预测问题”;“应用知识、技术、技能和使用现代工具”,“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ABET要求课程体系的技术内容“着眼于科学和工程必须的应用方面”。另外,从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以及《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表述看[13],与技术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例如:
技术文化――“了解、理解工作或学习领域的各种观点、方法和学派思想”,“知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全球性范围内的影响”;“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实践中,应能够合理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技术思维――“能够识别、分析、解决广义(广泛性)的工程技术问题”,“分析、解释和评价相关的信息、概念和理念”,“用包括实验的方法分析、解释问题,……对复杂问题的预测、建模,并理解其局限性”。
技术行为――“能够进行标准测试和测量、实验分析和解释,并应用试验结果改进流程”,“评述方法、行动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态度――“在可能发生不可预知变化的工作和学习情境下,进行自我管理”,“理解和承诺职业(专业工作)道德的责任,包括对多样性的尊重”。
从上述具体并可理解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技术素养并不是不可具化和不可测量的概念目标,而是可以表达为可具体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关于态度目标表述为“理解”“承诺”与“责任”,这是与我们现行的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中素质(态度)表述的最大差异,尽管这是专业教育目标的一般性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达成评价中,“理解”与“责任”是可以被测量的。
2.学业要求的规格差异性
从上述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盟的国家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知识、能力的规格性要求来予以区别,这样的规格区别仍然是定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但却是带有根本性的核心描述,对于我们在制定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本科与专科层次的规格性要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上述资格和学业标准的表述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专科规格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区别。
知识领域:广泛的、事实性的/全面的、专门化、跨学科/特定的、高级的;实用性、程序性、理论性/实用性、技术性、概念性、原创性。
认识、认知水平:了解/理解/批判性理解;解释、评价/分析、解释、评价/批判性分析、解释、评价。
问题解决领域:狭义的(有限性)/广义的(广泛性);熟悉的问题/不常发生的问题;技术规范之内/技术规范之外。
题解决难度: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而不可预测问题;明确但较复杂/明确但复杂/有限解释并复杂;基于经验的分析/需要抽象、独创的分析。
应用性:技术应用/原理应用;经验的程序和方法/理论出发超越经验的。
3.课程体系
美国ABET技术教育认证标准除了对技术类专业的副学士、学士课程提出应用性原则外,还要求:技术课程的学分应该在总学分的1/3至2/3之间,包括一门为以后逐渐复杂的技术课程学习做准备的技术核心课,技术训练课程应该能够发展学生使用技术设备和工具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基础科学内容应该包括物理和自然科学实验训练的课程;本科还需要提供综合性或一体化经验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具有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技术和非技术的能力;需要通过企业实习和校企合作的形式提供学生的经验性课程学习;课程设置及学习目标设计须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和毕业生代表共同参与[14]。上述ABET对课程体系要求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则:一是技术教育的课程应该以技术课程为主;二是技术设备、工具的使用、维护能力训练课程是重要的技术实践;三是技术教育应该有实践性的科学训练课程(如实验课),这样的训练是观察、分析、研究的思维训练;四是解决问题(技术或非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课程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中非技术性能力应该包括文化能力、管理能力等。显然这样的课程原则与我们提出的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可以成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决策和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或依据。
四、结语
提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问题,对于正确定位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必要的,其关键是对于技术领域和工作领域的认识。对此,欧美工程技术教育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体系所描述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视角,并且对于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完善与实践探索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实现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素养转向,建立我国不同层次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以及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的统一资格w系,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33.
[2]孙善学. 高校转型的语境整合与路径选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5-11.
[3]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1.
[4]国际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瑞胜, 等.认识逻辑(1)关于知识和信念的逻辑框架[J].计算机学报,1998(7):627-637.
[6]陈运贵.关于认识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兼评张盛彬教授的《认识逻辑学》[J].皖西学院学报,2009(4):40-42.
[7]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简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8.
[8][9][13]IEA.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Version 3: 21 June 2013)[EB/OL].[2016-06-07].http:///IEA-Grad-Attr-Prof-Competencies.pdf.
[10]董显辉.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研究与汲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9):59-63.
[11]谷峪, 李玉静. 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3(25):84-89.
[12][14]ABET.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ams 2016-2017[EB/OL].[2016-06-03].http:///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criteria/criteria-for-accrediting-engineering-technology-programs-2016-2017.
Several Understandings on Nurtur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Cheng Yikang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Higher technolog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just about labor process (overall process of work), but also about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refore, the overall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shall b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work-technology-learning-practice. As descriptions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literacy requirements st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training goals of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at different levels are technological-literacy-oriented and the training standard shall depend on what fields of technology are concerned and what levels of technology are required.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
一、中职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与统一。语文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
二、语文教学现状
最近几年,职业学校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办学活动中注重专业技术课程,轻视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出现了重“专”轻“文”的现象。
1.语文基础知识薄弱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是人文素养的基本。中职学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很多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在社会上工作过几年,发现自己缺乏专业的技术技能,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术。因此,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于语文教学没有过多要求,从而导致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大多数学生词汇积累量少,语文能力较低。由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匮乏,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欠缺,不会运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建立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2.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
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是整个教育的垫脚石,而中职学生学习语文没有自主意识,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课上不认真听课,不记笔记,考试应付,学到的语文知识少之又少,没有主动探究的精神,没办法理解和体会语文作品所表述的丰富文化内涵,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阻碍了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人文素质的培养
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1.转变思想观念,认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必然,同时更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是专业人才的教育,更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缺乏基础的人文科学知识,不仅会影响以后的生活,还会影响思维的发展和个人的前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由此引起学生的重视。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各方面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以科学的态度,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观念,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3.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中职教育要完善其教育制度,不能一味强调以就业为目标,而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人文素养就是必需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关爱等有机统一的综合素养,这是现代人身处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时必不可少的素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文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4.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全部心理特征的结合。心理素质是人文素质的第一要素,心理素质的良好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职学生大多意志力差,缺乏进取心,很难持之以恒,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是关键。
中职语文教学应依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针对学情,根据实际需要统筹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理实一体化;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94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与传统的理论课、实习课的区别甚大,它主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统一,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与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体化”一词的英文为“integration”, 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西欧,牛津英语词典解释是“将几个部分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成一个整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一体化概念的描述又有了新的约定,并应用到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领域。对于“一体化教学”,教育界的学者和专家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表述为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进行日常教学的一种方法,类似于实践教学;第二种表述为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同等对待,边教学、边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查阅一体化教学的界定,课题组将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定义为:一体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实现“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活动。
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相互影响,有效避免了二者的分离和脱节;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严格限制,从而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统一;在师资队伍上,教师既要克服三种不适应,还要成为“T”型知识结构的,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学生评价上,要注重六个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高分低能”到“高分高能”的转变,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的设计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与传统的理论课、实习课的区别甚大,它主要强调理论教学、实习教学的统一,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与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素质教育与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整体化的感悟和反思,来实现“三维一体”的统一。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专业教室内围绕预先设定的任务,通过学、做、练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课程相对应的教材,课程主要以“三主二辅”为主,即以教师用书、主教材、学生用书为主,电子课件和网络课程为辅。以往教材都过多讲解了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背道而驰。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了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教学任务,把每个知识点划为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认知,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在探索中寻求答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在专业知识方面,要紧密联系目标培养的要求,以够用、实用为基础,删除“繁难编旧”的理论知识,加大技能培养。二是教材编写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采用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让教材富有时代性。三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章节的安排上强调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育评价方式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以成绩为主的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不再适应市场化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只有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之相对应,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学生评价体系是当前较为实用的评价方式,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适应企业的新要求,在组织教学中要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检查和评比,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二)过程性原则
过程决定结果,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只有注重发展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全面性评价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将“三维目标”贯穿始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四)多元化原则
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有书面检测和考试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只有运用静态和动态的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计量工具,才能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与改进。
(五)“因材施评”原则
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程度,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程度,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六)主体能动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特殊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21-02
一、从宏观国家层次的培养目标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看,宏观国家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它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的性质而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培养目标明确规定,一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二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适用性遭到某些学者的质疑。有学者认为,“高级专门人才”的表述存在着“易导致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办学模式而忽视人才成长的个体差异、易导致一味强调专业技能和‘现成专家’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等问题”。该学者同时指出,从社会实践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高级专门人才”范围只限于硕士学历以上,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基层和第一线的生产、管理、服务部门的劳动者,并不属于“高级专门人才”[1]。该学者的观点得到其他学者的支持。另有学者认为,此培养目标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提出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该作出相应调整,“一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心整体上要降低,更多地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二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多样性。”[2]
至于这些学者的观点正确与否,暂不评价。但是,他们提出的观点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改革理念,比如,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主体个性化、培养模式多样化、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并重等,却极具有时代感。尤其是,坚持重心下移原则,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仅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新时代使命,更是本科教育的应有之意。
二、从中观学校层次的培养目标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高级专门人才”是一个十分抽象、概括度较高的概念,其是不同层次类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总称。“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包容所有的专业领域”[3],它们只是选择其中某一层次类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制定培养目标的前提是,对“高级专门人才”进行分析、分类,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人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由于大学“是以知识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学者的社团”[4]。因此,从知识生产过程的视角审视人才类型符合本文研究目的。一个完整的知识生产过程始于新知识的发现,止于新知识转变为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其生产流程大致可以描述为:客观规律科学原理设计方案或图纸产品。根据知识生产的性质不同,整个知识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知识发现和转化运用两个阶段。知识发现阶段是指,从客观规律到科学原理阶段。转化运用阶段是指从科学原理到产品阶段。据此,我们可以将人才分为学术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性人才是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其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5]。“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其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5]。其中,知识转化阶段包括将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图纸以及把设计方案或图纸转化为产品两个阶段。相应地,应用型人才又可以细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负责将学术性人才发现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等。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负责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其中,后者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图纸或方案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前者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组织管理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的人才”[5]。
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哪种人才?潘懋元教授的高校分类法给出了答案。潘懋元教授将我国的高校分为三种类型,即“研究型的综合性的,大体是我们国立的重点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和“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6]。显然,为各行各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根本所在。如果按照所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同进一步分类的话,应用型人才可以细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等。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属于本科层次。那么,地方院校培养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高等教育法》中关于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来看,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定位于技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
三、从微观专业层次的培养目标看,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
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再结合专业性质等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7]。本科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师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是特殊教育职业本质特点的要求”[8]。那么,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规格?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考察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特征。
1.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有别于高职高专面向岗位或职业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属于专业应用型,对应的是职业群或某个行业[9]。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具备‘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特征”[10]。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表现为:
第一,在知识方面,本科应用型人才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不仅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甚至包括基本的管理、法律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形成复合性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在满足“够用”和“实用”要求的同时,还要达到“基础扎实,增强后劲”的未来发展需要,不仅要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操作性要求的知识,还要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以保证他们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在能力方面,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复合能力,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前者包括“以成熟的技术、专业规范为基础,具有某行业或职业群所共有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后者是指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三,在素质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因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责任心、世界观、道德观、身心发展等非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
2.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表述及解读
专业形成的依据是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特殊教育专业即是通过整合有关特殊教育学科知识,培养特殊需要教育社会领域需要的师资。根据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以及特殊需要教育领域的特点,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如下:
培养目标: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养的特殊教育教师。
培养方向:特殊教育教师
使用规格:应用型
规范与要求:
(1)知识:系统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较好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方法;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新发展有一般的了解。
(2)能力:具备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具备符合高等教育专业要求和特殊教育需要的基本文化能力和操作技能;具备特殊教育教学必需的能力和操作技能(精通某一专业方向(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够胜任其他专业方向(学科)的教育教学);具备初步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特殊儿童观和良好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玉祥.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吗?[J].江苏高教,2007,(5).
[2]雷庆,赵囡.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3]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6.
[4]柯文进.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社会定位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5-03-05.
[5]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6]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7]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0.
[8]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
篇5
论文摘要:学前教育的发展备受期待,幼教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笔者从幼教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职语文新课改要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就必须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紧扣幼师岗位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将学前教育列为发展重点,幼教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培养的主阵地备受关注,提升幼师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无疑是当务之急。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学内容和结构上更突破性地将职业模块作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有效推动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但目前来看语文教学中的“职业化”特色并不明显,为专业服务的意识也不强,教师在授课时无视学生的专业属性,其结果必然是让语文陷入教师叫苦、学生痛苦的尴尬境地。要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学用脱节的问题,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在有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职业能力,从而认同语文教学,提高学习兴趣,这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得到了有力证明。
1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观念革新势必先行
中职语文教学要走出当前困境必须先从观念上除旧布新。
(1)摈弃会考及格=合格。原本职高学生语文基础就薄弱,加上课堂教学时间又被专业技能课挤压,职高语文真可谓“先天不足,后天失衡”,当语文课也不可避免地变成“鸡肋”的时候,帮助学生会考过关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而一线语文教师都明白,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题库加上适当改造作文范例就可以轻松过关的会考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太大的意义。
(2)明确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统教学重知识传递而轻能力培养的弊病在职教语文教学上表现特别明显:我们给学生讲了很多语文课文,却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去解读;我们让学生写了很多作文,却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交谈、去表达。学生被动阅读,表述不清,用语不当,书写杂乱,错字连篇。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已经退化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2 深入行业广泛调研,提炼职业能力需求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的“拳头”专业,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家长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大势所趋,为此我们深入幼教行业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进一步明确该行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对区内外15所不同层次的幼儿园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幼教行业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要求很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职业需求,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具备较强的幼儿文学作品的解读领悟能力。
(2)口语表达能力——能根据语言环境,借助语气、表情、肢体动作恰当地表情达意。
(3)语言交际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准确、清晰、得体、有条理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4)文字表述能力——能根据岗位需求,正确编写教学案例以及相关的应用文体,格式规范,用语准确。
(5)活动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教学活动项目,引导幼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 依据职业能力需求,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课改之必要与艰难。我们认为,要体现职业能力需求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进行整合。
3.1 调整教学结构
主要体现在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见习活动相结合、常规必修课与能力训练选修课相结合、阅读教学课与实践活动课相结合的多元模式,既不失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又能落实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比如《自我介绍》这一节课,学生通过小组教学方案设计评比和语文老师课前辅导两个环节,最后由幼一(5)班的张同学来任教,该生广泛查阅资料,多次修改教学活动设计,最后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可。最终,张同学还被其他语文老师借到平行班上课,也深受好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更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作为场外指导调控课堂节奏,真正实现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3.2 优化教学内容
一本教材要满足所有专业的能力需求显然是不现实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对现行的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我们的标准是舍弃那些远离时代背景又脱离专业能力训练的,增添一些既能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又贴近学生兴趣的内容,并按照阅读理解、口语表达、语言交际、文字表述、活动设计五种能力训练的模块层层深入,逐步推进。为此,我们立足专业需求,开发了一系列专用校本教材《职高幼师专业课外读本》和《职高幼师专业写字课教程》,并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等。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既不失语文课高雅的文化品位,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职业能力不同层次的需求。
3.3 强化实践活动
《新大纲》明确提出:教师要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运用语文的能力,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作为本次改革的重点,我们着重通过强化实践活动,注重挖掘教学活动中的专业要素,并对实践活动进行项目化改造,把语文教学嵌入到专业能力训练中去。比如教材《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一文后有一个实践活动,要求调查宁波的老街和老屋。针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后服务的对象是幼儿的这一特性,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拍摄主题图片并制作成PPT的形式来进行汇报展示,要求图片的解说词要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性。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的特性,从而培养了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最终,学生富有表演性的解说赢得了阵阵掌声。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新理论、新思想,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信念,因需施教,强调实效,努力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适应职业需求负责。当然,我们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在能力培养的过程,我们更看重学生参与热情和责任意识,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Z].2009.
[2] 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三商”教育观 营销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86-0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当以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市场营销领域的分析、人才市场的分析为前提,以生源分析和办学条件分析为基点,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检验标准,按照“适应与超前”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各行业和各企业有关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初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高级营销人才是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试提出“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商人素质”(简称“三商”)人才培养观和概念模型,分析“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并给出“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
一、“三商”营销人才的概念和模型
为了整体表述对“三商”人才的认知结果,通过对十几年销售工作经验的整理、几年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知识的学习心得和几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市场营销“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注:1.商业技能是“三商”人才的基础、商人素质是核心是灵魂、商业头脑是发挥才干的中枢。2.商业头脑是知识与实践的结晶,商业技能是能力的表现,商业素质是知识与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3.商业头脑是思想力、商务技能是行动力、商人素质是胜任力。“三商”人才就是具备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人才。
其中,商业头脑即商业思考力,是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能够准确的判断市场发展趋势的智力表现;是正确分析市场、捕捉商机的能力;是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准确分析制定正确的营销策划方案的能力。商业头脑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判断力);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策划能力)。商业头脑的习得需要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磨炼。商业头脑的具体表现是懂经济、识时务、明法理、熟悉行业、了解市场。
商务技能是从事商务活动因具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收集、分析的能力,市场调查和分析的能力,商业策划能力,商务沟通、谈判、推销与签约的能力,商品采购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公关宣传能力,商业经营与管理能力,贸易能力,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一个具备了这些商务技能的营销人员有可能会成为优秀的高级营销人才。
商人素质是经商者把知识和能力与商务活动规律有机结合内化于身心形成的一种优秀商人特有的品质和素养。人格素养(诚信、责任、同情心、重义轻利、独立品格等);精神素养(创新精神、意志力、竞争意识、激励力等);道德素养(家庭伦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法治思想、民主意识等);文化素养(学习习惯、文化修养、科学素养、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工作态度、实效观、敬业精神等);身心素养(生命观、生理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美学等)。商人素质中很多都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优良素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才必须要加强商人素质的修炼提高个人的素养。从我国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人格素养中的重义轻利和诚信、精神素养中的创新精神和激励力、道德素养中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思想、文化素养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养中的敬业精神和身心素养中的社会适应力。
二、培养“三商”人才教育的意义
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而一个优秀的商人则一定是优秀的营销人才。营销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先做人后做事”,这句话也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营销人应当遵守的原则。培养“三商”人才就是即培养学生做事也培养学生做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把“知识、能力、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国际教育界则提出“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知识需要通过学习去积累,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素质是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培养具有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营销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国内教育观和“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人”国际教育观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现。
三、营销专业“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
篇7
1 职业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能力分析是构建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基础。为进一步明确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岗位的主要工作项目,每一工作项目所包含的工作任务,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探索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的标准体系,以便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核心课程的开发提供合理依据。通过对深度合作企业,尤其是对正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企业以及部分高职院校师生的广泛调研、座谈、工作现场观察与访谈、工作体验、企业专家交流、职业能力分析会等多种途径,总结提炼出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形成了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进而形成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分布汇总表,明确每一岗位所要完成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以此为基础,确定相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构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依据,为科学编制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奠定基础。
2 职业能力分析的组织与实施
2.1 职业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①文献分析法。在职业能力分析会召开之前通过查阅、分析100多篇论文、10多部著作,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专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相关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如英国零售学徒职业资格标准、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等)等诸多资料,整理出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的基本框架,后期在专家座谈交流、企业调研、问卷调查等环节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通过文献研究,丰富和完善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②实地调研法。先后通过企业调研、兄弟院校调研、学生实践岗位调研等环节进行实地调研,共调研深度合作企业12家,兄弟院校13所,走访50多位正在企业岗位培养的学生。
深度合作企业现场调研。与企业管理人员座谈的形式开展调研,调研的内容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展开,调研的对象包括企业的运营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门店店长、片区经理、运营督导等。调研的结果经过汇总梳理作为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兄弟院校调研。着重了解其深度校企合作形式、合作内容、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具体实施、职业技能及其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先后调研的兄弟院校有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10多所院校。
③问卷调查法。主要是针对历届毕业生、历届订单班学生、部分校友、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等设计不同类型的调查问卷展开调研,着重了解从事营销岗位工作所需具备的相应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调研所得内容经过整理作为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资料。
④工作体验法。每学期至少派出一名教师到深度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专职企业实践,至今已有7名专任教师先后在企业实践。专任教师通过具体的岗位工作体验和实践,能真实地、具体地掌握营销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各项能力要求,并且在岗位工作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也能收集到大量的一线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的信息。这些是职业能力分析最重要的、最真实的信息来源。
⑤座谈法。1)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市场营销专业每年组织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专家进行座谈,围绕就业岗位、岗位能力需求、人才培养等展开研讨,形成了本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的重要材料。2)订单班及现代学徒制学生座谈。每学年组织一次企业订单班座谈会,每3个月举行一次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座谈会,邀请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运营部经理、门店店长、全体学生就订单班、学徒制运作情况、人才培养情况、岗位能力培养情况等展开研讨,这个活动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积累了丰富的原始材料。3)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每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专家、校内外专家就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涉及到的人才培养定位、就业岗位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人才培养实施等方面展开论证和研讨。4)百果园职业教育联盟研讨会。2015年底,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百果园公司发起,联合境内外15家院校和行业协会,联合成立了百果园职业教育联盟,搭建了一个行校企协同育人的平台。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会议,专门就职业店长的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合作等进行研讨,这些研讨的内容也为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⑥案例研究法。市场营销专业与百果园公司及其他企业已开展多年的深度合作,有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就业,通过对部分毕业生职业成长路径的研究,梳理出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百果园公司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下企业实践锻炼的专任教师至少跟踪研究5个优秀的店长、5个表现一般的店长、5个表现稍差的店长,通过对其每个月的工作报告、职业发展情况、公司及员工评价,并通过对其进行个体访谈了解职业店长的科学成长路径。截止目前已跟踪研究个案80多例。
⑦头脑风暴法。举行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行业专家研讨会,通过头脑风暴法,行业专家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畅所欲言,围绕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业务岗位及职业发展路径自由发表个人见解,会后项目组工作人员进行汇总、梳理。
2.2 职业能力分析会的组织
①确定分析岗位。通过前期的调研、座谈和文献研究,分析得到了市场营销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职业发展路径等,确立了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市場调研、产品销售、客户服务、营销策划四大类别,主要集中在产品销售岗位,每一类别的岗位根据其工作内容及工作复杂程度可分为4~5个层级,根据行业企业的对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人员能力的要求得出如表1所示的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发展路径表。
表1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但是如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话,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由于是和特定的行业或企业开展合作,在进行联合培养之前已定向了学生的学徒岗位、培养目标等,所以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的岗位类别就比较具体,而不会呈现如表1中所列举的那么发散;二是由于现代学徒制学生实施在岗培养、在岗学习,学生边学边做,工作即学习,学习的内容非常具有指向性,所以其职业发展年限就大大地缩减和提前。
在前期的调研中,针对国内10多所兄弟院校市场营销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得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销售类,为此,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结合表1中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发展路径,制定出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发展路径,如表2所示。
②邀请行业专家。根据分析的岗位,按照以下标准来选择职业能力分析会的行业专家:1)有营销一线工作经历,目前从事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与培训等岗位工作。2)熟悉和了解营销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职业发展路径。3)具有营销、管理职业素养,工作严谨。4)能用语言精炼地表述营销岗位任务需求或所需具备技能。5)能很好地与人协作。6)工作期间能全身心投入。
根据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岗位特点,筛选出18位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并发出邀请,提前告知职业能力分析会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等,并将相关资料如职业能力分析表格、行业专家职责、工作流程、职业能力分析表述用语等,提前发给行业专家,以做好充分的准备。
③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邀请职业能力分析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第一场职业能力分析会着重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岗位类别及不同学历层次职业发展路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岗位技能要求。第二场职业能力分析会着重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形成了职业能力分析表。
④整理职业能力分析表。通过研讨,把市场营销通用能力与指向性非常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养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技能,如表3所示。
2.3 职业能力分析表的制定
借鉴德国的BAG职业能力分析法和北美的DACUM职业能力分析法,选用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根据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向的培养层次,适当调整了学习水平栏目,制定出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该表由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工具等)三大部分构成,职业能力除了专业能力外,还包括了职业素养,并对每一职业能力也进行了程度标识。
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制定的过程如下:
第一,整理职业能力专家在两场职业能力分析会上的意见,使用规范的职业能力术语和表述进行修正,形成初步的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第二,结合本专业积累的已有相关基础资料,通过进一步梳理,结合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英国零售业学徒标准、合作企业等公司营销岗位说明书及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分析表。
第三,将整理出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发给相关企业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对相应任务和能力点进行再次确认,形成最终的职业能力分析表。
第四,为了使制作出来的职业能力分析表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现实情况,选择了商贸流通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百果园、名创优品、麦德龙、百安居等公司开展进一步的调研,并咨询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的相关人员,根据行业企业反馈的意见对职业能力分析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职业能力分析报告。
第五,根据专家提供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如表4所示。
3 职业能力分析的结论与成效
3.1 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基本内容
通过制定职业能力分析表,得出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并确定了在学徒培养期间4个职业岗位及毕业初始岗位共31个工作项目,118项工作任务共计519条职业能力。另外,通过分析还确定了各岗位所共同需要的13项60条关键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分别为职业规划、沟通交流、数字应用、革新创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责任(安全)意识、组织能力、其他等。职业能力共分为5个级别,具体详见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3.2 职业能力分析的效果
①提升了专任教师对行业企业的充分认知和了解。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大大提升了专任教师的行业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商贸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各项能力需求。
②明确了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学徒期及期满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在前期的调研中,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和企业的反馈,项目组得知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为产品销售类、营销策划类、客户服务类、市场调研类,并找出了各类别岗位群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基于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稍有不同,主要原因是学徒是通过在岗培养的,所以针对其面向的商贸流通行业企业,其职业发展路径相较于非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下的学生要有所不同,主要體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合培养企业会专门针对学徒设计一个岗位(比如储备干部);二是其晋升速度会较快,学徒期满后80%的都可以走上营销管理的工作岗位。这就决定了其整个职业发展的路径是不同的,为此,需要在培养期间根据岗位工作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训练和培养。
篇8
缺少了职业化的素养,单纯的规范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实质性的贯彻实施;同时,职业化的技能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最终的价值诉求。所以,必须要关注职业素养的问题,必须要强化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是法律职业化正常发展的必备条件,更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不可或缺的内容。法律职业者的素养有两个层面:其一是基础层面上的素养,即与法律相关的最基本的素养,并非法律职业者所特有;其二是在更专业层面上的素养,即完全基于法律职业的特殊性而对应的特有的素养,是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所在。显然基础层面上的素养是一般意义上的要求,也是法律职业素养根基性的所在;但特有素养却是法律职业素养的核心所在,也最能体现法律职业素养的价值以及诉求。我们称之为法律职业者双层面的法律职业素养。
一、法律职业者的基础素养
1.法律职业者要有对“法治”的信仰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正如伯尔曼所说,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实的遵守。我们认为法治是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来自于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法律的透彻领悟。法律职业者必须信仰法治,必须对“法律至上”“人人平等”“权利本位”“程序正义”等法治的基本理念抱有深刻的甚至是刻骨的信念。信仰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崇尚和追求,更是从法律职业者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以公平正义为内核的法治精神的敬畏。
2.法律职业者应具有清晰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法律意识对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一直是我国依法治国理念下的目标之一。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更要在以上方面表现出清晰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还应当比普通人更为强烈。
3.法律职业者应具有不断更新完善的专业知识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对法律的精通都是最起码的职业素养,这不仅仅是法律职业本身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国家在法治路上前进的基石之一。例如法官这种职业,“定纷止争”是其工作的核心和实质,那么为了实现这一职业目标就必须对有关争议的实体法了如指掌,同时为了能够真正地平息纷争,其在矛盾和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又必须审慎地履行各种程序法上的要求和限制。
4.法律职业者在行使职责时要掌握“法律方法”所谓“法律方法”一般认为包括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法律论证等等,另外也包括法律程序技术、证据运用技术、法律文书制作技术等技术性手段。这些方法与技术具有鲜明的专业化特性,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便能掌握和适用。相反,对于法律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且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积累与实务性的操作训练。法律职业者正是通过各种法律技术和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才能把成文法和司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才能更进一步和更形象地展示“法”的面目和精神。
二、法律职业者的特有素养
1.法律职业者要具有现代司法理念理念是比意识更加清晰、更加坚定,比信仰更加客观和理性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是思想状态。作为法律职业者,在信仰法治和具有法律意识的基础之上应当再进一步升华为具有现代司法的理念。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实际上是极其丰富的,例如司法的公平、公正、独立、中立、民主、及时、清廉以及程序正义等。可以说,现代司法理念包含了对法治的信仰,实行法治的宗旨和法治的价值追求,因而是法律人的灵魂,是衡量法律职业者够不够格的重要标准。
2.法律职业者需掌握“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是从法律的逻辑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法律职业思维有自身特点,比如:借助于法律概念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程序进行思考;注重缜密的逻辑,谨慎地对待情理因素等。法律思维实际上也是一种惯性的思维,但是这种“惯性”来自于“法律之上”“权利保障”“公平正义”“程序正义”等法治理念,同时也来自于法律的逻辑,强调对于社会事务的看待和评价一律以“法”为统一和唯一的标准。更进一步来看,法律思维讲求的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思考问题的基调,以程序正义为衡量的基本标准,以注重合法性和普遍性代替注重客观性和特殊性……概括起来,法律思维就是“重形式正义、重秩序、重形式意义的合法性思维”。
3.法律职业者特定的职业道德是其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法律职业道德指法律职业者在其职务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其内容主要体现为对法律的恪守、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对自身职业操守的维系等等。当然,在法律职业者内部,由于具体分工不同,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职业道德并非完全一致,但从整体上来说它们仍具有高度的共性。而且随着民主法治的建设进程,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对法律职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必然越来越严格。
4.法律职业语言的掌握和适时运用是法律职业者重要的特有素质法律语言是与司法机关、司法活动性质相适应的法言法语,也就是民族共同语在长期的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服务于一切法律活动并且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一种社会方言,是在法制发展过程中,按法律活动的要求逐步磨砺、逐步构建的一种有别于日常语言的“技术语言”,它包括表述各种法律规范的立法用语和为诉讼活动、非诉讼的法律事务服务的司法用语。法律正是通过法律人专用的法言法语向公众语言转化,并成为我们称之为法治的生活方式的规则。正是由于法律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化特点,所以以纯粹和精准的法言法语来进行相关活动不仅是职业化素质高低的体现,更能很好地向公众传达法的精神,促使人们形成对法治的信仰。
5.法律职业者与众不同的气质风度是其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之一“气质”一词在《辞海》里的解释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我们将这样一个本不带有任何专业化、职业化特点的词用在这里是为了强调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且与其职业特点相匹配的内在个性,并且时刻外化显现的风格气度。这种气质风度并非定型的或者唯一的,但至少应让人感觉到正派、沉稳、细致、严谨、诚信、无私和执著。#p#分页标题#e#
三、法律职业者特有素养的培养
篇9
[关键词]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
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其他各专业护理的基础,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是学生护理学习主要的工具书。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1][2]。然而,纵观当下,在诸多高职院校中所使用的《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教材的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着制约作用,亟待加以解决。以牟铁文、韦桂源主编的《基础护理学》为例,分析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再开发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促进高职护理教育发展与进步。
一、《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意义与价值
(一)《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的意义
当前护理事业已然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3]护士地位也日益提高。护理工作已逐步从单一的工作向更专业、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等,以此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其一,基于高职护理教育与护理工作过程的关系,深化“三教”改革以促进护理人才适应护理职业发展需要。对护理学基础进行教材开发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其二,学校护理专业的教育要与临床护理的岗位需要有机匹配,实现护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需要实施教材改革。其三,护理工作领域已经从医院护理延伸到社区护理,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具有创新型、信息型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更加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在“三教”深化改革期,如教材不能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必将制约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四,国务院在2019年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基础护理学》与1+X证书中健康照护、母婴护理等证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能让护理专业与1+X证书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对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的价值
从微观来看,通过教材改革,可让学生学习更加充满热情,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学校发展也能更加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从中观来看,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以基础护理学教材改革为抓手,带动其他护理课程改革。高职学校为医院、企业不断培养具有高技能、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护理技能人才,高职护理在社会中的地位将稳步提升,护理职业教育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从宏观来看,通过护理教材改革,带动其他课程改革,临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地位将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护理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现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版本教材、参考书之间对同一知识点表述不一致
经过多年基础护理学一线教学,基础护理学诸多版本中,教材基本结构布局与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对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在不同版本《基础护理学》教材及其他相关医学教材中却存在偏颇。如针对医疗与护理文件处理中,对呼吸记录,高职教材中提到“如果体温单呼吸栏为表格形式,即用蓝(黑)色墨水笔在体温单呼吸相应栏填写呼吸的次数,相邻两次上下错开”。而在部分教材中则是这样表述“用红色笔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1][4]在轮椅的使用中,基础护理学中要求在放置轮椅时“使轮椅椅背与床尾平齐”。而1+X老年照护教材中则要求“轮椅与床夹角成30°~45°”。[5]在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治疗饮食中明确指出肝性脑病需要给予低蛋白饮食,而尤黎明、吴瑛主编的第6版内科学中针对肝性脑病的饮食治疗中并未明确提出应予以低蛋白饮食[6]。以上仅仅为其中的部分举例,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材在同一问题上出现了不同之处,一方面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惑,不利于学生进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编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严谨。
(二)教材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知识及其内在逻辑,对护理岗位技能重视不够,没有按实际工作任务编排教材内容
在以往教材编写中,我们发现教材内容更加侧重于以章节形式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章节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学生学习期间对整个《基础护理学》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然而临床护理工作注重实用性与实践性,注重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临床护理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中学科教育理念与临床护理岗位能力培养出现了矛盾。《基础护理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不能适应新时代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同样也就无法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三)部分知识点滞后于护理工作过程需要,新知识没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护理新方法、新设备、新技术已在临床广泛运用。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生进入临床后完成基本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但事与愿违,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学内容多年没有改变,而临床早已摒弃不用,对于新的技术、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涉及。如教材中的铺床法,临床护理中已采用了更为有效的方式,但在院校内却仍作为重点在讲解,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无菌操作中无菌手套的打包,部分院校还在采用布类方式打包,此项内容在临床已无处寻觅踪迹;病人的清洁护理中床上洗头、头虱虮除灭的方法,在教材中仍然有大量篇幅的介绍;常用静脉输液法,在2021年已经有最新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但教材中却一直沿用旧的标准,与此同时,对一些最新的静脉输液方法提及甚少,有些版本的教材甚至没有提及。最后,在诸多护理技术操作中,仅仅对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对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的方法提及较少。如注射过程中病人出现了虚脱应当如何处理;留置导尿管拔管时,导尿管拔不出的处理方法;静脉留置针周围出现感染的处理方法等等。
(四)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对能力素养培养不够
当前,对职业教育的培养不仅要求其掌握知识,更需要技能型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护理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但就近年来的教学效果总结来看,护理职业教育对能力素养培养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进入医院后,医院带教老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整体评价不高;(2)学生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较弱;(3)创新能力与临床应变能力不够。
(五)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趣味性不足
高职类学生更符合形象思维认识的特点。单一的教材表现形式,特别只以文字的形式组建的教学内容,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当前学生为“00后”,对新鲜事物更加向往,这就需要教材的开发能与时代接轨,尽管当前的《基础护理学》教材中也有提供一些外链资源,但多以外链的课程PPT形式出现,对课文内容的视频讲解、动画模拟、图片展示等资源不足,这样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较少,学生的趣味性不足,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职业教材。
三、现行《基础护理学》教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优秀的《基础护理学》教材需要具备高质量的内容,能适应护理岗位的需要,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质量的内容是实现教材价值,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核心因素,也是教材开发的努力方向与目标。在工作中通过访谈与调查发现,导致当前《基础护理学》在教材编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
纵观当前市场中的各级各类《基础护理学》教材,在教材中编写结构与内容大同小异。版本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更新,但内容仍然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最新的护理发展技术,教学内容不能实现对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当前的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不了解,对高职护生的学情不熟悉,仅仅依靠已经出版的教材或网上资源作为参考依据。二是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缺乏对护理岗位需要的了解。如此一来导致各类教材同质化严重,拼凑痕迹严重,结构安排不科学、不合理,整体职业性凸显不够。
(二)教材开发团队不合理
通过查阅各类《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编写单位了解到,现行的编者主要来源于院校,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对临床护理最新技术、材料等内容了解不深,基于现有经验开发教材,对护理职业岗位操作规范准确性把握不到位。由医院开发的教材,编写人员主要来自医院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缺乏认知,教材编写结构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缺乏综合素养培养。这与当前教材开发中强调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专家、教研机构课程专家共同参与,多元主体开发相违背。
(三)教材开发团队成员信息素养不够
高职护生学习用书的呈现方式仍是以纸质教材为主,教材配套资源缺少、立体化程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教学媒介不断涌现,无论是从配套资源内在还是外显来看,各类案例导入分析、工作场景再现、学习App、小程序以及教学平台、虚拟仿真等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传播、技能传授的有效手段,成为高职教材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教材建设中已经有了运用,但还相对薄弱,有待加强。
四、《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思考与建议
(一)开发适合临床需要的教材
基于护理临床工作过程需要,基础护理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基”知识,待进入临床能完成基本护理工作,处理临床基础护理问题。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临床需要,学校骨干教师与临床专家合作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与解构。如门诊中可侧重于对生命体征的测量,预检分诊;急诊则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操作,住院部则根据具体科室不同提炼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使每个学习任务都能涵盖岗位实际工作的内容。
(二)教材开发注重教材之间的有效衔接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医学教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1+X证书等有效衔接,教材之间结构关系更加明确,教材内容中相同知识点尽量不重复出现,教材中关键内容及数据应统一。
(三)教材开发需加强外链资源的开发
在教学过程中,仅依靠一本教材不足以让学生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也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过程中,对相关外链资源、音频、视频、最新标准、最新指南、虚拟仿真等开发不能忽视。一是可以为教材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自主学习辅导材料,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有力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兴趣。三是实现“互联网+”与护理职业教育有机融合。
(四)教材开发应优化教材开发团队,提升团队信息素养
为实现临床工作过程与教材有机融合,教材开发过程中需要临床护理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组建教材开发团队,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发挥临床护理专家的参与作用,共同对护理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智能化、“互联网+”等开发立体化教材,以多种方式培训、学习提升教材开发团队的信息素养。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学情特点,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材应该具备其独特性,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对《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应当以培养护生适应护理岗位需要,完成具体护理岗位工作任务,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把“做”变成教学的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材开发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多项教育学理论作为框架,才能科学进行教材设计,最终开发出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容的新型教材。
参考文献:
[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202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3-8.
[2]许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教材开发[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刘燕萍.中国护理的世纪回眸(四)[J].当代护士,2001(8):12-13.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冯晓丽,李勇.老年照护(初级)[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9.
篇10
能力素质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麦克里兰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预测工作业绩的人员评价方式,经过项目实践,他奠定了能力素质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能力素质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西方企业的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文化适应程度、人力资源差异以及基础管理能力的局限,该理论应用到国内企业时,应当在指标的选择上做出一定的修正,并选择适用于自身企业的合适的方法。作为新兴产业的客服中心,其人力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运营特点使得该理论在客户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颇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一、能力素质理论及其模型
能力素质(Competency)又称胜任素质,即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绩效为目标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流程。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McClelland)(1973)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提出,他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依据单纯的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是不合理的,要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即胜任素质。在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基础上,其他学者经深入研究,提出了两种素质模型:即素质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与素质洋葱模型(Onion Model)。
素质冰山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在《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提出,他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与动机五个方面(如图1)。他认为个人能力素质具有层次性,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不具有决定意义,而在水面下的冰山才是区别成功者与普通人的关键。
洋葱模型由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提出,他认为胜任素质的核心要素由内至外分别为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如图2)。在素质洋葱模型中,知识技能等外层要素易于培养和评价,个性和动机等内层要素则较难评价与培养。洋葱模型与冰山模型本质相同,但更突出层次性。
冰山模型与洋葱模型是适用于各行业的通用意义素质模型,是对能力素质的高度概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些素质模型的指标层面需再细化分解。因此,麦克利兰自1989年起,通过对200多项工作的能力素质研究,在不同行业特征和职业特点基础上提炼出21项通用能力要素,构成了能力素质词典(Competency Dictionary) (如图3)。
二、客户服务中心员工能力素质指标体系构建
1. 能力素质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步骤
首先,员工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要根据客户服务中心所在企业的营运特点与业务范畴来梳理出客户服务中心的运营职责及岗位架构,可借助麦克利兰能力素质词典等方式对各项能力素质条目进行定义,初步构建适合的能力素质库。
然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专家研讨等方式确定各要素评价标准与方式,表述出各要素在不同程度和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划分不同等级。例如“团队合作”的初、中、高程度分别是什么表现,指标表述旨在为等级评价提供标准,例如“沟通能力”的初级描述为“表达基本能抓住要点、观点与传递信息基本清晰、愿意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谈话”。
最后,通过专家评议等方式最终确定员工能力素质项,并基于上述员工素质指标维度,糅合形成员工的能力素质视图或画像。
2. 客户服务中心员工能力素质指标体系示例
客户服务中心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客户服务中心的运营特性以及未来竞争环境与态势,并符合所在企业的文化要求。指标的选择既要考虑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整合,又要考虑绩效表现,并且是可观察和测量的。对于客户服务中心而言,其员工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构成应为以下几个部分:岗位倾向、基本素养、知识与技能、绩效表现(见表1)。
(1)岗位倾向。岗位倾向即员工性格特质偏向。根据冰山模型与洋葱模型的研究理论,个体素质中的冰山下层或洋葱内部的核心素质最为关键,因此人员的聘用应当与待聘岗位相符合,即所谓的人职匹配。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人格分为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职业倾向由个体受教育程度及生活环境决定,体现出对某种职业类型的追求与偏好。客户服务中心作为知识密集与人员密集型行业,岗位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在人员选拔时应充分借鉴候选员工的不同职业倾向,有针对性地提拔或培养。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对员工进行职业倾向测量,能够测出测量对象每一类型的得分情况(如图4)。
蛛网图(如图5)描述六种职业类型的关系,距离越近,说明相似性越大。例如现实型和常规型、研究型的性质最接近,和社会型工作差异最大。在某维度上的六边形顶点越接近0,表明员工A在该类型上的偏好越弱,应避免安排对应岗位。根据霍兰德的理论,个体的职业兴趣影响其对职业的满意度。个体潜能可以在从事与兴趣匹配的岗位时彻底发挥,业绩更显著,因此客户服务中心在选拔与培养员工时应尽可能考虑个体职业倾向。
(2)基本素养。基本素养即思想品质与道德观,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工作态度等,位于冰山模型次底层、洋葱模型的中间层。基本素养的评测可以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来开展,例如可以按照直属主管、平级同事、下属这三个管理层级划分,分别赋予532的权重,在一定周期内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基本素养评测。
(3)知识与技能。根据客户服务中心业务运营范畴,知识素质可以分类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可分为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知识素质可以通过业务测试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专业技能评测可以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内部评测部门如质量检测部门来评测,也可以通过模拟测试的方式来测试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管理技能、沟通写作能力可以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开展,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专用的逻辑思维能力试卷进行测量评定。
(4)绩效表现。绩效数据则是通过一定时期内员工在管理层计划考核的核心指标上的数据表现。对于客户服务中心而言,可以是外呼营销量与成功率、电话评分、接听量、业务差错、投诉量等等。
三、能力素质模型在客户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 岗位设计
基于员工能力素质模型视角,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岗位系列和序列划分。岗位系列是由多个岗位组成,是工作性质相似的岗位集合,例如管理类、操作类、技术类、行政类等。序列指将组织结构中相近能力素质要求的岗位归为群组,每个序列具有独特的能力素质,例如高级管理序列、中级管理序列、技术支持序列、生产作业序列等。岗位系列和序列类似于职业通道,为不同岗位倾向和能力素质的员工开拓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管理者应当将客户服务中心的不同岗位特性进行提炼归纳,形成岗位特质要求模型,并在蛛网模型上将不同类型的特征标注,例如岗位说明书应注明职业倾向要求、知识能力要求,制作形成客户服务中心岗位地图(如图6)。
2. 人员招聘
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能够让客户服务中心在招聘环节就重视对企业成功最为重要的素质的考察,而不是仅仅基于一般性的基础知识笔试与面试来评价人员。因此,在招聘环节可以依据岗位素质模型来选择面谈、量表测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方式等,确定应聘者是否与岗位期望的素质特征匹配。这种基于能力素质的招聘使得企业能够全方位考察应聘者的能力素质,区别于以往注重知识技能的考量,更注重员工性格特质与核心素质,从而能确保企业获得合适的员工。
3. 考核激励
基于能力素质视角,在考核激励中应当将绩效表现、知识技能、性格特质区别对待。一方面,绩效表现应当与薪酬挂钩,但不能完全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绩效与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低能力也可以带来高绩效。因此客户服务中心在制定绩效指标时切忌将能力要素作为关键指标,而应当将直接工作表现作为考核指标,如话务量、工单量等;另一方面,人才的选拔也不能仅仅以绩效表现为单一衡量指标,应当根据员工的性格特质与岗位的拟合程度,将员工绩效表现与知识能力作360度的衡量(如图7)。
人职匹配是充分发挥人力潜能的重要条件,可以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高绩效,因此客户服务中心在员工选拔时应首先以员工的岗位倾向作为员工发展通道选择的依据,充分参考该员工的知识能力以及绩效表现,对于双高的明星员工应继续激励并委以重任;对于高能低效的潜力员工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着重关注其工作与生活状态,可通过谈话、观察、走访等多形式深究其低绩效原因;对于低能高效的实干员工应予以重点培养,充实其知识,发展其能力,可以将能力培训作为激励手段;对于低能低效的问题员工,企业应基于能力素质视角,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或者是根据岗位倾向程度来调换拟合度更高的岗位。
4. 个性化培训
客户服务中心应当以能力素质模型为依托,打造立体化课程体系,可以按照素质模型中涉及的素质要求设计各种培训课程,并设置初、中、高三级培训路径,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又要根据员工的不同性格特质与绩效表现设计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实施个性化培训,并形成培训档案,作为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能力素质模型界定人才,识别有潜力员工、问题员工、实干员工需要加强的方面,并为其提供培训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服务中心人才梯队。
5. 个人职涯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职业生涯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