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对策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的招生规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各类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中职生在严峻的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在中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利于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和明确人生目标,使学生顺利就业。但是,在实际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进行规划,然后依照这种规划,有目的地为提升个体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统称。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个体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从而使个体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规划,是实现个体顺利就业和提高个体技能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随着我国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中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合理,没有上进心,这导致中职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1]。
2.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2.1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业的定位模糊不清。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对所学专业的选择很盲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需要学校和社会对中职学生进行指导。
(2)没有很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都比较薄弱。
(3)存在较低程度的自我认识。很多中职学生对择业存在过高的期望,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自我认识的程度不高,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2]。
(4)就业环境的认识不够具体。很多中职学生在择业时,其观念受家庭或其他环境的影响较深,不重视职业自身的价值,对所选的工作的环境认识不够具体。
2.2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影响因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实际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观念和方法比较落后,对改进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没有提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
(2)家庭成员在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中指导不足。很多中职学生出身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另外,还有一部分中职学生的父母与子女之间较少存在交流,很少与子女讨论职业生涯规划。
(3)中职学生自身素质不高。这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较差、依赖性较强、专业知识不足和缺乏理想等。此外,中职学生还缺乏主见,在择业时逃避现实,不脚踏实地[3]。
(4)现在的中职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在父母的保护和决策下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没有自己的选择,未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择业,在报读职校时一般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所报专业以后就业的薪资水平和福利等方面。
(5)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高谈阔论,把未来想象的过于美好,对自己未来工作的预期太过理想,不切合实际,基本停留于空谈的状态,一出社会,职业生涯就变了。
3.加强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加强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
(1)争取社会、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请求得到政府的支持,让政府创造条件以提供给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例如: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和促进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等。
(2)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引导家庭教育。具体的做法包括:第一,编写相关的教材,规范和引导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第二,与学生家庭充分交流,把学生所报读的专业及其相关情况告知学生和学生的家长,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第三,开展相关的会议,让学生和家长同时参加,既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良好地沟通,又可以使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开拓家长的思维[4]。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针对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第一,职业醒悟。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方式。第三,职业探索。第四,职业生涯规划实施。
(4)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避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一纸空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督促,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撰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第二,学生上交职业生涯规划书,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第三,教师督促学生按照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内容,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第四,可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社会实践,初步践行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内容。第五,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
(5)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化和多样化。全程化指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渗透到中职院校的各个年级,教师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多样化指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4.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未来的择业和就业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职学生应重视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本文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述、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和加强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三个方面对影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对策和进行了思考,希望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2,39(10):901-902.
[2]邱小禾.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89(12):890-892.
篇2
关键词 航海类专业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7.38;U675-4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双重推动力作用下,我国海员劳务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航海类大学生为使自身占据一席之地,必然要充分重视未来的职业规划问题。航海类院校也需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使之能够在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并成功走向职业岗位。
1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的职业、职务、职位的发展过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对一个人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预期和计划,是在测定、分析、研究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为自身制定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选择相应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计划,制定基本措施。如:进行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近规划、确定阶段目标、进行职业定位等。
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中,影响因素众多,包括个人需求、心理动机、家庭影响、教育背景等,职业生涯则需经历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工作初期-工作中期-工作后期-企业结束期,因此需系统地进行个人的职业规划,在充分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特点以及能力的基础上,关注时代特色,进而确定个人发展的职业方向、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计划,提升就业成功率,确保自身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2航海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航海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本次研究中,搜集了大量航海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实施情况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通过资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整理,归纳总结了航海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大学期间,正是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此阶段,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活充满向往,但对于职业的理想思考和规划却很少。在航海类大学中,大部分学生并未能充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该问题存在,也必然会对大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造成一定的影响。
2.2自我认识不充分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自我认识不充分,致使其在面对职业选择、职业定位等问题时,都十分茫然,无法确定正确的努力方向。而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对于大学生职业岗位定位意识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航海类大学生还存在缺乏自主思考和判断的问题,自我分析能力十分欠缺。
2.3未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航海类大学生而言,其既是引导大学生成长的指向标,也是督促大学生不断突破自我的动力源泉。本次调查中,发现仅有27% 的大学生为自己制定了具有一定系统性的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而这部分大学生多是在接受先关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后,才逐步尝试为自己制定个人事业生涯规划的计划。其余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认识模糊,未能在大学生活中明确定位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对于未来职业认识的缺乏,也致使航海类大学生无法为自身制定正确的、具有引导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为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职业准备缺乏
当前,我国大部分航海类院校已经在学院内开设了职业指导的选修课,这使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流于表面,多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尚十分模糊,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初期也信心百倍期望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大学生渐渐得就会失去起初的热情和耐心,并将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当成一次课堂作业,并未付诸实际行动。职业生涯规划属于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目标不同,职业生涯规划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充分满足自身职业发展需求。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后,付诸行动是关键,为达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大学生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自身职业发展决策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而在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临近毕业才开始着手准备,而这根本无法满足自身职业需求。
3航海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针对航海类大学生职业生涯中存在的问题,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四点:
(1)大学生自身问题: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欠缺;
(2)航海类院校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制尚不健全;
(3)大环境问题:不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4)发展中的问题:当前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尚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以航运企业对航海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本文提出了航海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步骤。
3.1自我评估
职业生涯规划属于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自我认识是迈出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因此有必要对自身的兴趣、性格、情商、智商、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掌握的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并能够在航海职业规划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在对航海类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时,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在指导过程中,通过询问的方式,使大学生深入地思考关于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优势等问题,是否适合进行远航工作,在远航工作中自己具备何种优势,如何在今后的航海工作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同时,注重对航海类大学生思考方式的引导,使之能够客观征询教师、家长以及朋友的意见,客观看待来自家长、朋友的评价,理性看待自身的优点的和缺点,能够在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中扬长避短,使自身职业生涯目标更具现实意义。
3.2职业生涯路线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确立意味着又向职业生涯规划迈进了一大步。发展路线不同,各阶段的要求也不同,需完成的目标也各有差异,必须做出抉择,以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因此,航海类大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之初,必然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向哪一条路线发展。这就要求航海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分析自身情况,在充分考虑航运业发展情况和自身从事航运类工作的利弊情况后,为自身制定能够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最佳路线。如:大一,加强专业认识和自我认识,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大二,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就业体验岗等活动,提升自身的航海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从事远航工作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为大学生向社会人角色转换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做好从事远航工作的准备工作。对于航海类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模式相对固定(普遍晋升模式:见习驾驶员-三副-二副-大幅),在学习过程中,只需一步一步坚定走下去,必然会有所收获。
3.3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可使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定位与规划中免于盲从,同时可有效防止在毕业后产生茫然无措感,能够更为坚定地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中囊括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目标设定时,需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两相结合,明确短期目标的完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长期目标,长期目标的确立是为了敦促短期目标更好地完成。航海类大学生可由日目标的制定出发,进而制定周目标、月目标……循序渐进,以逐步完成自己的长期目标。
3.4行动计划的制定
职业生涯目标确立以后,行动是关键。远航工作艰苦、流动性大、危险性高,这也要求航海类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满足国际性、国防性、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还需将目标进一步细化,落实为具体的措施。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也需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途径逐步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例如:航海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重视航海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则要注重更具远洋船员的职业要求,进行知识的重组,以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满足职业需求,将自身所学知识的整体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因此还要适时进行自我评估,并根据时代需要与自身需要,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篇3
【关键词】综合管理;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管理
一、个人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职业生涯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个人职业需求和生涯管理相结合,通过职位描述,设计,持续的培训等方式,帮助员工进行职业选择,让每一个员工发挥自己的强项,同时发挥已有的潜能,施展才华的事业空间。
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通过对外部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以及把握,对自己要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和规划,管理,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积累知识,以及增强技能,最大化自我实现的过程。
综合个人和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需要二者有着明确的规划发展和融合。
二、个人和企业的综合职业生涯管理要点
企业要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成长中的计划,执行,沟通辅导,再修正式执行,帮助个人在成长中的职业生涯管理,在企业与员工互动过程中营造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不但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并且一直有着正确的管理周期进行回顾和提升。
企业建立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为个人设计了一条经过努力可达到个人目标的道路,内容涵盖个人情况、阶段性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中的偏差和努力方向,有效地将公司发展和个人目标实现结合起来。具体为:
1.公司与个人能共同成长
公司与个人能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第一个步骤是公司所“要求的工作”与个人的“可发挥的能力”能够有所配合。在这之中,个人必须磨练自己的行为和能力,增加工作的成效。个人有积极的上进心,自我能力与工作的成效就会不断地提升,最终能使公司成长。只要能够不断保持向高的目标去挑战,去争取新的职位,公司与个人就会持续不断地成长。
2.公司与个人的定位
为了达成将来的目标,“组织”是实行战略的一个手段。每一个组织都有连接性的使命存在,这个就是组织的最终任务。
正如员工的质与量决定公司的价值一样,为了持续达成任务,让能担起此任务的员工配置到适当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有才干的员工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个体的能力,并且本身必须保持充分的动力,对工作充满热诚且能清楚规划自己未来和展望。
思考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存在意义是什么,这个工作对自己来说是否有兴趣等等。综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每一个人能够清楚的意识这些问题与目标,让自己往更高的职位发展而形成的。
3.公司与个人的对等关系
上司与部下尽量是对等的关系,让公司的未来与个人的未来能够朝同样的方向前进,让每一个人所创造出来的成果以及自我成长同时转化为公司的成果与成长,这个便是综合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思想。
对等关系中个人清楚了解自己现在必须做什么,接下来必须做什么,成为高度自律型人才。因此,必须要保有对等关系,个人能够主导自我,开发自我,能够充分理解人与组织关系,并运用组织平台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作基础,让公司与个人能够一起共同追求成长,这就是综合职业生涯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4.个人的自律性成长
个人必须考虑公司与个人的两者关系,在适应工作的实践与变化中,展现自己的阶段性的业绩与成果,并且对将来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清楚了解自己现在做什么,接下来必须做什么,这种自律性的人才才是职业生涯管理中的最佳体现。
5.促进上司与个人的交流沟通互动
个人和组织综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上司与个人共同思考并实现将来目标的过程的一个架构体系。
运用综合职业生涯管理里的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等要求,上司通过沟通交流激发个人对工作热诚,重要的是必须以职业发展目标为基准来一起沟通讨论设定现在与未来。
领导层必须协同倾听部下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作深层的了解以后,与部下一起思考后续的实现过程。另外,个人必须将自己的人生观以及自己对人生规划的想法与上司共同分享,并拥有自主性。
6.拥有个人的目标和人生规划
能够明确地描绘自我的未来人生称为个人的长远目标。这里面包含了更具体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规划,这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中的个人主导自我发展的基础和同时需要在动态的工作进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
为了将员工所有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使其能达到最大的发挥,不仅仅只是让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还必须让其能够清楚了解自我本身的人生观以及对工作的价值观等,确保正确的观点。统合个人的目标与人生规划,不只优先考虑每个人的状况,而是必须要让每一个人所拥有的力量能够发挥到极限。
总之,从个人的规划目标,迎接挑战,根据组织的远景和目标,给与平常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在对等性的基础上进行公正的评价和回馈,提升自律性,再重复新的一轮目标设定和计划、执行、回顾重复,这是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上下级的互动,更是个人和组织的互动,依据在工作的实际业务中来完成行为偏差的沟通,互动,修正和努力,通过公司对员工的一贯连续性的支持和员工自身的努力来达成最终真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第二版).
[2]崔佳颖,吴冬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
篇4
【关键词】初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91-01
一 引言
作为2008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实验学校之一,我校启动实施了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年来,在自治区教科所和南宁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对进行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作了初步探索。认为职业规划要趁早,人生设计在少年,在初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
二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我校主要以2008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实验教材《人生成功早规划》为蓝本,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教育:
1.全面地认识自我
这不仅包括认识自我的兴趣、爱好、天赋、价值观及人生志向等内在禀赋,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所在地区等外在因素。通过分析以上因素,得出自己在学业完成后,打算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借助自我反思,认真思考及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学习及生活经历,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比较得心应手;其次,可以与同学、家长及老师交流,通过他们帮自己回忆及分析做什么比较擅长;最后,还可以通过心理测评来帮助认识自己。通过对学习及生活中一些问题的判断,帮助学生分析评估自己的兴趣及爱好,理性地认识自我。
2.广泛地了解职业
这一工作其实在整个初中阶段都要进行,通过实地体验、现场参观、职业讲座、上网查询、参阅图书报刊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在他们确立职业理想及人生志向时,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参考。
3.科学地规划人生
学生在基本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交流,在心中确立起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真思索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导师、父母及长辈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1.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日常学科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的相关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职业素质塑造、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将来选择职业的满意度。
2.实行导师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我校制定了“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制”方案,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双向选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师生结对名单。导师采用集体活动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学校还从校外各界成功人士中聘请导师,给学生做讲座,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职场体验去感悟教育学生。
3.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网络已成为学生会聚思考、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在学校主页上链接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网站,引导学生登录官方网站学习相关知识。
4.丰富辅导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测试、主题班会、报告、参观、采访、调查研究与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并增强对不同职业的亲身体验。如通过职业倾向测试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树立理想;通过采访身边的亲朋好友让学生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体会职业的甘苦等。这一系列活动,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感性体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家庭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组织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光想不做不行,不做分析、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行。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让他们自己来做未来的职业规划比较难。我们主要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初中生基本能编制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方案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措施及时间安排等。
四 结束语
在初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大的选择方向。初中生初步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迈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但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
如何在职高政治课教学中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力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作为职高政治教师,要想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课程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呢?
长久以来,职高生的任务都是简单地学习知识,应对高考,对未来就业,很少有人考虑,更不要谈规划了。所以,就导致一些考上大学的学生不知道该报什么专业,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未来要向哪方面发展;而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很盲目,没有方向,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只能听从家长的安排。更甚之,面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将来希望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要从事这份职业,自己有什么优势等等,很多学生都不清楚。对于职高生来说,即将走上社会,盲目的发展只会让学生多走弯路,是不利于学生健全发展的。所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正确地分析自己,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进而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二、多样化方法构建高效职业生涯规划课堂
1.自主学习
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所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自己、分析自己,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为自己的将来做出一份有实际价值的规划书。
例如:在教学“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时,该节课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所了解,而专业的选择对自己将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授课时,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了解“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生涯发展”等相关知识来分析自己现在所选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努力方向,进而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也为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组讨论
小组学习是课程改革以来广泛被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应用小组讨论模式呢?如何让学生在激烈的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效率呢?在教学“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尽快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我选择了小组讨论法进行授课,目的就是要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中了解其重要性,进而端正学习态度。首先,我向学生讲述了下面几则小故事:岳飞学艺、华佗拜师学艺、邓亚萍苦练球技等等,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学生的理解,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懂得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而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3.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使学生在自觉的、主动的求知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例如:在教学“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不如某个专业好等等,这种心态是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其实,行行出状元,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出路和发展方向,所以,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这一点,他们才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我的专业中的名人有哪些?②我的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如何?③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行业中的明日之星?……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提高竞争力。
此外,情境教学法、案例剖析法等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效果。
总之,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该学科的重要性,并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同时,也确保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职业生涯 变革与思考
一、高校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的社会意义
高等学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或就业率高低,不只是毕业生个人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规划、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使用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实际检验。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就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形成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抽象到具体、由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高中到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职业理想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自主意识发展迅速,并开始摆脱对老师、家长的依赖,独立地走向社会。他们已经掌握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随着接触社会增多和对社会职业的进一步了解,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职业前景,并对职业进行价值评价。此时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我,认识职业,了解社会,使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系统化、科学化,并开始为实现目标努力。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了发展目标,才有了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高等学校学生只有有了明确的职业理想,才会为了职业目标的实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进一步付诸实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乐于从业,在毕业生就业和从业过程中起激励和导向作用。当人们把职业理想作为自己职业生活中具体奋斗目标时,其具体选择职业的行为将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并产生激励作用。纷杂的社会职业中,不同的职业理想将引导人们选择不同的职业。一个合理而恰如其分的职业理想能以巨大的感召力指引人们正确进行职业选择,并唤起人们从业的热情和勇气,在成就事业的征途上奋力拼搏。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冲击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能力进行了重新界定
个体能力是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个人能做什么或通过培训后能做什么。知识经济时代对个人的能力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个人不仅要掌握本民族通用语言,也要掌握世界语言、计算机语言;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掌握网络技术,否则,个人的活动和交往将受到语言和技术的约束。现代文盲的定义,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的人。
知识经历时代,对大学生的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是社交能力的要求。在团队中,要通过沟通,辨别对方的态度,明确对方的真实意图,采取相应行为进行交流。其次,是应变能力的要求。信息量的增大,知识和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在获得相应信息后,要求个人必须对信息快速做出反应。再次,是对创造力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充满创造性的时代,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职业生涯规划的背景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导致组织结构的缩减、重组和重构不断发生,使得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弱。员工和企业的心理契约发生了变化。过去,组织变更速度较慢,雇佣双方都比较稳定,雇员以忠诚、遵从和努力作为条件换来工作稳定感,组织给个人较多的发展机会,以留住员工。在新的心理契约下,员工认识到企业不可能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个人追求的应当是自身的发展和提高。顺应这种变化,企业在员工任职期间向他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三)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机构向扁平化发展,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观发生变化
职业生涯是个人生命运行的空间,但又和组织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个人的职业设计得再好,如果不进入组织,就没有职业位置,就没有工作场所,职业生涯就无从谈起。组织是个人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唇亡齿寒。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内的沟通机制变得更加灵活,再加上顾客导向的要求,组织必须更加亲近顾客,使得组织日益扁平化。扁平化使过去强调个人的权责利分明的直线式管理组织逐渐向相互交织的网络状组织发展。传统的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是沿着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上爬,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能够提供的职位越来越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个人和组织的变化,使得个人会经常性地改变自己的职业。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的价值观应随之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职业生涯的价值观是心理成就感,心理成就感指达到了目标而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职业生涯指导的变革与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上转变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一)职业生涯指导要从大一年级入手,并贯穿学习的始终
高等学校加强职业生涯指导要从大学一年级入手,并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一方面,由学生个人职业理想的发展和调整过程决定的。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谋生期望、未来的就业从业目标还不确定。尽管每个学生都至少涉及过两次以上未来职业的选择,包括高中阶段选择文理科,高中毕业选择高等学校及选择专业等,都体现了他们未来的职业理想。但这一阶段的职业理想是不完善、不稳定的。在今后的学习生话中,随着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增强.他们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政治上、思想上、心理上逐渐成热,能够把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条件同社会现实协调起来。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学生的职业理想受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必然有目的性与层次性之分。刚入校的高等学校学生,若按公益观、公益观与功利观兼而有之、功利观、利己观的四个层次来划分一般是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随着学校教育和指导力度加大,教育得法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思想观念中的这四种状态会发生向上变化的趋势,职业理想的层次也就越高。所以,职业生涯指导,需要先期结合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二)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模式转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并创造知识的经济。在知识更新周期和科学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创新”已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作为传播、发散、创造知识的重要基地,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培养源,如何提高智力资本,培养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型人才,要求高校要建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模式转换。把教育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使教育而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育转向启发式教育。
(三)从企业需求出发,培养目标型人才
企业是个人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学校应该更多的将企业需求和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相联系、相匹配、相协调。帮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发展,尽快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传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变。高校作为联接学生和社会的桥梁,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柳君芳.职业指导的概念与基本内涵[J].北京成人教育,2000,(1).
[2]石庆华.知识经济时代职业生涯管理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管理学研究,2000,(6).
[3]宋冬梅.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问题的思考[J].管理探索,2006,(10).
篇7
现阶段,桐城望溪职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质量差、教学设备落后、教师力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中职生正处于思想变化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成功,却又对未来感到迷茫。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做才可以取得成功?我该选择怎样的工作?”其实,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的那一刻,就代表他们已经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迎接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学校想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内部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思想品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聘请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担任学生职业规划教师或辅导员;对学校原有的教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利用,例如,培养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补充兼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在校内加强专职教师培训,在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同时,加强教师职业资格考核,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
2.加强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入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创想。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外面的世界,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无限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引进一些优秀案例,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收集职业规划方面的资料,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3.组织中职生在校期间的竞赛活动
自2009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中职生竞赛活动,如“创业之星”征文活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就业热情。
在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竞赛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学校要竞赛内容进行设计,待内容确定后组织全校师生参加,让学生针对活动内容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小型创业计划书,并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教师进行评选,对参与竞赛的优秀计划书和创业书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竞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其次,在班级组织各种职业规划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这类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邀请语文老师和心理健康老师共同参加,让两位老师在活动中分析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最后再结合专业知识辅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4.将实习与教学相结合
中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主要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到企业之后主要是从阶段实习到顶岗实习。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很快地从“学校人”转化为“职业人”,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很多学校不能慎重选择实习单位,很多学生在实习时,遇到一些挫折,就会情绪消极,影响了职业方向的确立;很多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一旦学生到企业实习之后经常出现被欺负的现象,这就很容易让学生对未来进入社会产生恐惧感。针对上述两种情况,中职院校在为学生选择实习企业的时候,要认真进行考察,淘汰一些管理较为混乱的企业;其次,要检验学生在校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与企业发展方向一致,提高职业岗位匹配度;最后,再通过学生的实际实习情况适当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三、小结
篇8
关键词:医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234-02
为了解我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理想的实现,根据医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5份,有效问卷380份,其中涉及护理、助产、口腔、眼视光技术等专业,男生240人,女生140人。笔者用SPSS软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深刻
职业生涯规划涵盖了确立职业理想、正确认识自我、设立职业目标、评估职业环境、制定行动计划、付诸实际行动和自我评估修正7个内容,医学生能全面、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不足一半,在选项中只有确立职业理想和设立职业目标是大部分同学所认同的,评估职业环境和自我评估修正被很多同学所忽视。部分医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同起来,42%的医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含糊不清。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做生涯规划就是“纸上谈兵”,认为订立目标、写出规划只是一种形式,没什么实际意义,没有目标照样可以工作和生活,把目标用文字写出来太麻烦,不愿为此煞费苦心。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有实际意义的还不到75%,超过25%的医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很淡漠。调查显示仅有17.6%的医学生做过个人未来3~5年的职业规划,35.3%的医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但未坚持实施,说明医学生的执行力不强,落实规划的动力不足。
1.2 对专业的选择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专业选择是个人就业的起点,影响就业者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专业选择的实质就确定自我的职业方向和领域。调查显示,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趋于主动选择的只占18.5%,32.4%的学生报考所学专业是因为父母的期望,11.6%的学生是因为亲朋好友或老师的推荐,23.5%的学生是因为该专业热门、报考人数多、好就业,7.5%的学生是因为该专业对应的职业社会地位高,10.5%的学生是因为该专业对应的职业收入高,还有3%的学生是因为其他原因。不难看出,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父母有严重的依赖心理。
对所学专业及其发展前景认知落后,只有5%的学生清楚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具体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入校前对所学专业的关注较少,因而对所学专业今后对应的工作了解不够,大部分同学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来自父母或者亲朋戚友,对职业世界的认知途径单一,对职业的发展前景的认知不全面。同时,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较低,调查显示,只有12.5%的学生对所学专业非常满意,32%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比较满意。
1.3 对个人自我特质的认知模糊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和出发点。在对自身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特长、职业兴趣有了较为全面而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才能真正做到“知己”。这也是真正实现人职匹配的前提和关键。从调查情况得知,在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特长、职业兴趣、优势劣势五个选项中,很清楚和较清楚的均不到50%,说明学生对自我剖析不够深刻,平时较少自我反思,在自我认知方面也未做过专业的测评,甚至有学生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对自己进行定位。
1.4 职业价值取向理想主义色彩浓厚
职业价值取向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在学生中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知很多受到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的影响,部分同学普遍欠缺吃苦耐劳、为人服务的奉献精神,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滑坡现象令人担忧。
大部分医学生过于崇尚物质报酬和个人享受,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职业价值观比较狭隘。部分学生只考虑主观意愿,比如我想到什么样的单位就业,我希望将来的单位能给我提供什么等,关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考虑较少,过于重视主观感受,没有意识到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较少思考怎样的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择业时比较看重收入、稳定性和社会地位,希望进入知名度高、稳定、收入可观的大型三甲医院工作,还有一些同学比较看重单位是否能为自己提供较好的发展平台,而对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医学生普遍存在为难和排斥情绪,对未来职业的期待过于理想化和功利化。调查显示,医学生关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不清楚和没有考虑过的接近40%。
1.5 职业生涯成功的认识和归因片面
篇9
李想 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
摘要:现如今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而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其能帮助学
生准确看清自身情况,明确自身需求,在职业生涯中找到与自己相合适的工作与职位,并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和设计职业生
涯能力。同时,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也是促进“学生以学校为荣,未来学校以学生为荣”教学想法的实现途径,争创优秀学校出全能型
人才。在此,本文将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设计;学生;教育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和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
如何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就业,是职业教育者应该深思的
问题。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培养社会实用
型的技术人才,帮助学生找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协助学生
进入社会更快捷,使学生对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并带领
学生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拓宽对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认知。逐
渐建立起正面的职业意识和态度。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一)职业教育的实质任务
国家把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任务投放到了中等职业教育
里面,从学生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就已经确立了自己未
来的职业归属,等同于一锤定音基本不会再有变化。所以,老师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本身的想法和对自己所选专
业的认识。以便学生熟悉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挖掘自身
个性,对未来职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
价值观。并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相对的目标,慢慢从学生这一角
色过度为职场工作人员,同时理清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使学生
学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跟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给自己
定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掌握及时调整和加强专业方向是顺应
时代的必然需要和追求。
(二)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市场的需求
有很大开发空间而就业也成为人才市场最头疼的问题。根据这一
基本国情,改变以往职业教育理念转向以就业和人才为发展中
心。也是配合国家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给予中等职业学校目标的
历史要求。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完成自己职
业生涯的设计、实施为职业生涯所做的计划、管理并实现自我职
业生涯的价值,满足学生对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不能
单单的解释为教会学生知识、得到一份工作,而是让接受教育者
在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既有效又不浪费。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对策
(一)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开设
很多时候社会带给我们的经验是能力重要但职业道德也很
重要,必要的时候加强对职业道德的培养是顺应社会需求。应对
学生进行教育、建立爱国主义思想、传播法律制度、
心理健康咨询、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和规范行为意识等义务。执行
新入学学生的入学教育、毕业生实习前的教育、毕业与就业的教
育。选择正能量传播法,寻找学生毕业后成功的典型让学生认识
到职业道德和职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
成为勤奋负责、踏实进取、热心工作的优秀职场工作者。
(二)针对职业指导和就业成立服务机构
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面建立职业指导和就业的服务机构,
使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简单而富有选择,例如开设讲座、召
开报告会、组织社会实践等等。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给出详
尽的回答以及处理方案,及时将学生信息与企业就业信息紧密联
系,并采取各种形式推荐毕业生就业。给学生提供完善的指导和
就业服务机构,帮助学生增强对职业规划的认识。
(三)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教学融会贯通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的专业的目的
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使学生明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学习一门
知识,而是学会一种生存的技巧。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学
生自身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合理明确的配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就比如说,数学的逻辑思维运转、语文的人物自传、
护理的道德操守、道德思想的案例指导、体育的意志和抗打压教
育等等一起合理运用。
(四)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教育能力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上
面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从上学开始,与教师在一起的
时间最多,所以教师的言语与想法同时是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
都说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关键的引
导作用,而学生自己也会深受老师启发。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职业
规划有一个崭新的认识,那么在师资培训的时候应该加强教师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注度,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培训
关于职业规划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挖掘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分析目前社会的就业情况和自己本身的教学实践能力。
(五)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与职业教育规划的引领者接洽协商,为学生创建关
于职业教育规划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活动
或者竞赛,比如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竞赛、广东省举办的职业
教学指导会、广东省职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学校文明风采活动、
职业生涯设计比赛等。根据活动主题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分
析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今后发展的方向,也让职业教育
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不同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树立榜样力量,
经历实践加强自身的信念,深刻了解自身的发展潜力,逐渐走向
成熟。理智的规划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生活不是随便决定。
三、结语
有目标、有理想的计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场上也就成功
了一半。它也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拓宽职业生
涯的技能,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也很重要。通过全方位的再教育
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关于职业生涯的活动,学生对职业生涯
规划形成了初步的雏形,在自我职业选择上面学会了比对分析,
想通与未来自身去向的联系,同时仔细思考自身的潜力和缺陷,
努力造就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
析[J].职教论坛,2004(31):61-64.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措施
一、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促进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在引导大学生政治方向、激发其精神动力、塑造其个体人格和调控其品德行为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高校培养适应个体特征、满足个体和社会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指导力度不够
1、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或知之甚少。多数高校未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大学生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如何解决该矛盾,是目前高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项重要课题。
2、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缺乏实用性。目前,许多高校视职业生涯规划为鸡肋,平时不花力气抓,只有当上级检查或兄弟院校观摩时才临时应付。部分高校偶尔组织专家讲座或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工作成绩,但实际上起不到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随意性强,不规范,缺乏针对性。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情况不同,有的高校安排专业指导教师,有的高校则靠社会力量,能对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促进作用,但会出现辅导内容重复,即相同的内容由多个单位来讲,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学生接受更多有用的信息;大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不能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
4、缺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专业人员,但目前多数高校的指导教师都由学工老师担任,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力不从心。有些高校有意培养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但往往因为时间、经济等因素被搁置。
(二)大学生盲目从众
由于社会风气浮躁和市场经济观念消极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就业观念上表现为急功近利,在价值观上功利主义倾向突出。多数学生缺少找工作的经验,会经常借鉴同系、同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经验,照搬他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将此定为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克隆他人的职业规划是片面的,忽视自身的性格、智力水平、管理、协调、组织能力以及特长、学识、技能、思维方式、道德水平、创造力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
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
(一)强化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克服从众心理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应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我内在的质的特性和外部的差异性,有侧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依照自身特点,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最适合自己。同时,要考虑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特性,即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众多,且每个因素复杂多变。两个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不能共享同一职业生涯规划。
(二)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普及力度
我国近年来出现就业难等问题,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传统的就业指导已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需要,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应以课程的形式列入高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地位应等同于大学生的必修课。除学校应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外,社会及家庭也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责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建议:跨度为四年(本科生),分为四阶段:
1、第1阶段(1年级):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开展自我探索,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引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思考。
2、第2阶段(2年级):进一步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专业与兴趣、专业与职业的问题,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了解自己的“职业锚”,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
3、第3阶段(3年级):了解用人市场的需求情况,并结合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市场预测,调整或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同时掌握一定的求职技能。
4、第4阶段(4年级):熟悉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完善求职材料,检验所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可行,考虑是否就业或继续深造。
(三)构建基于发展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1、个性化服务体系。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需要,提供职业测评、职业规划个案辅导、求职技能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档案管理等个性化服务,以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由专业人员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对低年级学生,利用心理测量技术对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测评结果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给予科学客观的解释,使每个学生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价。由具备职业指导师或职业规划师资格的辅导老师接受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案咨询,运用职业生涯理论及技巧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识,澄清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增进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选择。对高年级学生包括简历制作训练、求职礼仪训练、模拟面试训练、角色转换训练和社会适应性训练。学校统一建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记录学生的基本资料、成长经历、职业目标及修正记录表、成就感事件等在校期间的生涯成长历程。为检验学校职业规划辅导的实效性提供参考,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自我对比和借鉴。
2、课程辅导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全面了解其理论及内涵,掌握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职业环境认知、职业素质培养、择业创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认证考试指引等模块构建网络学堂;邀请社会名流、人力资源专家、企业高层、杰出青年、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开讲座;以大学生职业生涯社团为载体,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集会,使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展望。 转贴于
3、社会化实践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融入社会,系统地开展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四)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
1、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以辅导员为代表的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2、提高认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清晰职业生涯规划的不确定因素,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动态评价。
4、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加强诚信、心理健康和敬业精神教育,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教育,调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观念。
5、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于日常活动。如邀请往届毕业生做现身说法,利用召开班会等时机进行择业技巧的传授和指导,找学生谈话等方式对学生一对一指导;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面试、求职洽谈会、求职简历设计大赛、 开展个性化求职方法与技巧讲座等。
6、全程指导与个性化咨询相结合。兼顾社会需求、所学专业及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因人而异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五)职业生涯规划应注重实效
高校应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所遇到的问题。
1、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和意义。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会议、校园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鼓励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使全校教职工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该课程包括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潜力、需要和志向,培养自控和自主能力;制定个人未来发展计划;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渗透到学科中,使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能力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等。
3、尽快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队伍,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应具备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并逐步实现专业化、专家化,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辅导。
4、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同时,运用人才测评、情境模拟和心理测验等手段,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测试,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和客观的参考。
四、结束语
大学生行之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高校有必要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投入,并加强专业基础上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应该搭建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台,由学生自主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刘荣军,黄文浩,李向明,黄明睿.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2、郑苗.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规划[J].教育研究,2009(2).
3、李辉山.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研究,2009(5).
4、李洪雄,朱廷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2009(1).
5、黄朗,黄含.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6、康胜.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
7、李向明.构建高校学生职业规划辅导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