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训练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本科生科研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本科生科研训练

篇1

1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巴德年院士强调“加强临床医学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水平[6]。缺乏科研支撑的临床技术会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7]。目前医学领域存在着不少需要攻克的难题,例如许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还不清楚[8];许多疾病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9],这些都需要医学人才来从事相关的研究,才能推动医学的不断进步。因此,加强本科阶段医学生的科研训练,尽早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技能,有利于挖掘他们的科研兴趣[10],为培养将来致力于攻克医学难题的人才做准备。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其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备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诊治病人的能力,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去发现新的问题,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探索和分析新的问题,最终解决新问题,从而提出新诊治和预防疾病的方案。医学院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为主,注重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安排的实验课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致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低[11-12]。为了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就要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其学业和职业的发展[13]。通过参与科研训练,能够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得学习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并能学以致用[14]。对于毕业后要深造的学生来说,本科阶段参加过科研训练的学生不仅更受导师青睐,还为其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表明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校毕业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15]。除此之外,通过科研训练,可以增强医学本科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锻炼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培养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而这些都是促进其迅速成才的优秀品质,对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

2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形式

由于医学本科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还要接受临床技能训练,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科研训练中,为了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一般学校会安排几名学生共同参与一项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每个学生进行一个独立的子课题。由于指导教师对该课题理解深刻且经验丰富,能够给予相当大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学生的迅速成长。我们会先向学生简要地介绍该课题所属的研究领域如帕金森病,其中包括该病的研究现状、临床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等;然后介绍该科研课题要解决的是什么科学问题,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还需要进行哪些研究,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课题以及研究领域有个初步的了解。科研训练的形式多样,一般分为文献阅读、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

2.1文献阅读

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例如,如何选取关键词、常用的哪些数据库来检索;接着,考虑到读英文文献对于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会建议学生先读一些该领域的中文综述,以便尽快地熟悉该领域,当然也有少数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可以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然后,我们会帮学生选取几篇该领域具有代表性且高水平的英文文献,并逐步地指导如何阅读文献的摘要、图、讨论等各个部分,并了解各个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指导如何进行精读、泛读以及如何带着目的去读文献;最后,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检索并阅读该领域的文献。在阅读文献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从中找出科学问题、理清科研思路,还要善于学习其中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能学以致用。此外,还要求学生进行文献汇报,就是由学生以PPT报告的形式向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解文献。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精读文献和查找相关资料来真正地理解文献,还要能归纳和整理作者的研究思路。汇报过程中,报告人与听众展开互动,对文献的内容展开提问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和加深对文献的理解。通过文献阅读和文献汇报,学生可以了解领域的研究进展,学习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拓宽科研思路,锻炼科研逻辑性,提高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精读和略读大量的英文文献,学生的专业英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16],这就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使得学生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受益。

2.2开展实验研究

这是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之后才能进入的环节。首先是课题设计阶段,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在对所研究领域和课题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假设,并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方案。为了提高课题设计能力,学生需要精读文献,关注其中的前言部分是如何提出科学问题的、以及其中的实验结果部分又是通过什么实验方法来探究该科学问题的。接着是实验操作阶段,会先让学生学习实验技术的原理,之后观摩学习别人如何操作,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般由老师指导着学生做上两次实验,学生就可以独立动手操作。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操作,这就要求他们在过程中要一丝不苟。一旦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的原理推测可能的原因,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时,如果即使曝光半小时,目的条带还是很弱,就可能是因为该蛋白在样品中含量本身就少,就需要通过增加上样量和提高抗体的浓度的办法来解决。最后是结果分析阶段,会指导如何对数据进行定量,并对多次数据进行总结归纳以及统计学分析。同时,要求学生定期对所做的研究工作以PPT的形式做工作汇报,汇报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展示出该课题的背景、科学问题、总实验方案以及现在进行的实验是为了回答什么问题,接着要展示现在的结果能不能回答该问题,如果不符合预期,该如何解释,下一步该如何进行。通过开展实验研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做事严谨的工作态度[17]。

2.3撰写学术论文

这也是科研活动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来并予以发表不仅是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认可,也是让别人了解你研究工作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18]。首先,学生将自己所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所有数据进行定量和统计学分析,把结果以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学生按照结果、方法、前言和讨论的顺序撰写论文的初稿;最后,我们指导学生反复修改论文,并挑选杂志进行投稿,之后还要面临着修改、投稿被拒、再投稿等多个环节。从做完实验到将文章发表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学生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力。同时,通过这个环节,还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3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遇到的问题

大部分医学本科生在刚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时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显示出很高的热情,但是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先是一部分学生开始找出各种理由不完成指导教师交代的任务,接着便逐渐地不参与科研活动,最终能坚持到撰写并的学生只能占少数。常见的理由如下:英文基础薄弱,读英文文献比较吃力;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不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很难处理好学习和科研的关系;学生表示课外时间还要参加其他的活动,对科研的兴趣不足,不愿意把大量的课外时间花费在科研活动中。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当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想中途放弃[19],这其中当然是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例如害怕遇到挫折、意志力不坚定,但也不能忽视客观方面的原因。医学本科生的日常课程安排的特别满,几乎每天上下午都有课,只能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来参与科研活动。例如,一套免疫组化技术的标准流程需要1.5天可以完成,但由于医学本科生平时很难有连贯的时间来学习完整的实验操作,他们经常需要2~3周的时间才能学会。我校的医学本科生是从大三开始到医院学习并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之临床医院与校本部的距离较远,使得他们更难继续参与科研训练。此外,尽管学校鼓励医学本科生要参与科研活动,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致使学生没有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

3.2解决措施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变现状:第一,建议医学院校在给医学本科生排课的时候,专门安排出一个月时间,可以称为“科研活动月”,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这段时间参与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熟悉所研究的领域,掌握要用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他们一入门,之后便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开展科研工作。第二,建议医学院校应该制定出医学本科生科研奖励的政策,加大奖励的机制。例如,发表科研论文是学生申请奖学金和保研的加分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觉得完成科研工作是有意义的,即使中间遇到一些困难,他们愿意去想办法克服。第三,建议在医学本科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同时授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介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培养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篇2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自主学习;实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26—05

0 引言

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学术创新意识。近15年来,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继提供了大学生科研立项、实验室开放计划、创新性实验等科研机会。对本科生科研实践的经费支持在不断增加,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人数不断攀升,一些大学已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效果。近年来本科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少数论文甚至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中发表。然而在少数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的同时,本科生的整体学术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例如本科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中存在大面积的学术不规范行为。

来自本科生科研实践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本科生参与科研立项的积极性很高,但完成立项的比率却比较低。如2007、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立项结项率仅为20%—30%。部分学生反映,学生缺乏必要的科研技能是导致科研立项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部分指导教师反映,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学术修养,几乎不具备参与探索型科学实验的能力。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高水平大学在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基础科研素养的培养,既给高年级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又给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术写作、文献引用规范、田野调查等科研方法训练课程。作为给本科生讲授基本但必要的科研方法知识的尝试,笔者于2007年9月至今,在华中师范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公共素质课程“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该课程已讲授10次,选课学生共924人。以下根据7个学期的教学经历,讨论国内大学如何为本科生提供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讨论中国和美国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模式差异;第二部分介绍“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三部分展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第四部分对该课程的推广提出建议;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1 中美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模式比较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提供了诸多机会。目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仅经费比较充裕,更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美国的大学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了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以下是其三个特点:(1)新入学的本科生通过阅读大学的“荣誉规则”或“学术诚信规则”,就可以了解基本的学术道德,以及违背学术道德的严重后果。(2)对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术写作、口头报告、田野调查等科研技能培训课程。有些学科的著名教授甚至也讲授该类基础课程,如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Donas E.Knuth教授曾在斯坦福大学讲授学术论文写作课程。(3)关于科研方法训练的教材数量丰富、质量很高。Donas E.Knuth教授参与撰写的关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论文写作方法的教材,对如何描述数学公式等有极为详尽的说明。该教材在互联网上免费了多年,如今仍是该领域论文写作的经典资料。

国内一些大学也开设了关于科研方法训练的课程,例如:科技文献检索、学术论文写作等。国内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大致分为两种形式:第一,对特定专业的学生展开培训,如教育学、医学等专业对此尤为重视;第二,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普及性训练,如清华大学开设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开设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IT下的研究与论文写作”。总体而言,国内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类课程数量较少,且大多只关注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多数本科生缺乏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

2007—2009年,笔者在“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课堂中展开了5次匿名问卷调查。表1显示出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训练的状况:约半数的本科生缺少基本的科研方法训练;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专业课学习中,获得了一些科研方法训练:少数对科研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科研方法训练。笔者曾就此向武汉其它几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些教师展开口头调查,均反映本科生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可见,绝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并不是某个课堂、某所大学的特有现象,而是国内大学的普遍现象。

多数本科生盼望有机会获得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表2是在华中师范大学的5次问卷调查结果,一半以上的学生很期盼接受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几乎无人认为科研方法训练是不必要的。在以上5次问卷调查中,都有不少学生提议:应对大一学生以必修课方式展开科研方法训练。他们认为,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课开设得越早,越能有效提高本科生的学术修养,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参与科研活动。

2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篇3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医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11-02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世纪90年代成为国外本科教育的亮点。“教学”和“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两翼,国内诸多学校汲取两方面的精华,以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模式将教学和科研融合于学生培养。本文将在介绍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和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阐述其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1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起源

美国和英国等欧美国家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将其做为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按英文来源也可翻译为“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追溯根源,UROP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 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1865年,威廉・罗杰斯在创办MTT时将教育方针确定为:培养与工业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MTT一直秉承这一理念,重视为本科生的教育中提供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1965年,负责本科教学的马格利特・麦克维加总结MIT教育理念和辉煌成绩,提出为本科生提供UROP,旨在让本科生入学后,尽早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充分发展其潜在的创造力[1]。美国教育学者欧内斯特・博耶199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以下简称《蓝图》[2]。《蓝图》中详细阐述UROP和MIT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突出成就;研究型大学不能将自身的价值限定于教师高深的科学研究而忽视本科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应与教学相结合。在MIT提出UROP时,哈弗和剑桥等著名研究性大学也在本科教育阶段为本科生提供多种形式参与科研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UROP已经成为国外本科教育的亮点。概括而言,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起源于科研型大学;学生角度而言,个人潜力得到充分发展;施教角度而言,引导学生探索比传播知识更重要;教育管理角度而言,教学活动要与科研学术相结合。

2 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开展情况

与国外相比,我国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起步较晚:1996年,清华大学启动“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SRT);1998年浙江大学建立“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 research train program,SRTP);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提出“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URP)[3]。上述国内重点大学引入了主旨和组织形式上与UROP相同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由大学制定相关制度并提供活动资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2000年后,类似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从研究型大学,进入到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甚至部分专科和职业教育学校[4]。但在活动的主旨和组织形式上有变化:在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强调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除学校制定计划外,更多以院系或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设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出现。概括而言,与国外和国内重点大学的UROP相比较,地方大学、教学型院校更重视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能提高创新意识,积累一定实验技术和方法,同时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3 医学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但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不同,医学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即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属性[5]。医学主要探讨生命、健康、疾病以及预防疾病的客观规律,临床医学则采用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将医学理论研究转化为疾病诊疗的实践。因此,以自然科学规律和科学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具有典型的自然科学属性。人类对医学的探索始于5000年前,经历了原始医学、经验医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医学阶段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知识更新迅速,形成丰富的分支学科。近30年来,医学发展呈现广泛的学科交叉和生物医学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趋势。新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学教育要将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仅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

从事医学事业的主题、被服务的对象均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医学诊疗服务也隶属于社会服务体系中。因此,医学具有明确的社会医学属性,在医学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将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列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综合素质内涵涉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人的能力和素质多方面要求。就医学的社会属性而言,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要求人要发挥创造潜力和主观能动性,适应诊疗过程中人和事务对应的社会关系。包括新的医疗管理制度,所涉及伦理、法律和经济等规则的变化。此外,优秀医学人才的素质还包括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力;稳定的心里素质和坚韧的性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本质而言,综合素质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固定的课程学习能解决知识传授的问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

4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教育资源有限,人才培养数量增加,如何提高人才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倍受关注[6]。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本科生参与科研,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从科研选题、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和判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科研选题的题目和完成过程具有异质性,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有充分的空间发展;第四,小组合作解决困难的过程,促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此外,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人文素质往往也在科研训练中得到集中锻炼。

尽管UROP进入地方院校,演变为各种形式而出现。纵观其发展和演变,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均保留其核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培养,个性化发展潜力。在医学人才培养中,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James R Killian.The Education of a College President:A Memoir. Boston[M].MIT Press,1984:175.

[2] 美国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朱雪文,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73.

[3] 刘炳,尚航.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理念与制度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8,2:95-98.

[4] 文衍宣,吕小艳,龙云飞.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2:38-41.

篇4

关键词: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57-02

大学经历了历史发展和现代超越的阶段,被人们赋予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较为公认的职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的三种职能都密切相关,我国明确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目标,对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能力有了更大的期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但是,根据目前的实践来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还未形成成熟可行的体系,培养途径也缺乏科学的梳理和总结。因此,以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合理的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一、加强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1.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的科研训练课程。课程学习是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有目标的设置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科研训练课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树立科研意识,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训练。理工科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教授学生查阅、整理、归纳、翻译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制图以及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科研素养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使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2.重视本科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具有重视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本科生培养的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少专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思考能力。

为了使得本科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其实验水平和能力,良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极其必要的。构建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应当从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开始,加大实验课时比例,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完成,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探索和创新能力。[1]

3.重视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课程,实现本科课程内容与专业前沿的结合。学术讲座是讲座人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活动。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种方式[2]。进一步说,“研究若想有所创新,就需要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的关注,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3]高校应当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将与本科生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明确规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参加相应次数的讲座或组会,完成作业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在学分制的激励下,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不仅能够了解到专业前沿知识,也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

二、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

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导师和导师组的作用不容小视。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导师制和导师组制,但本科生鲜有固定的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其科研活动。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并非导师单纯的对本科生某一个科研项目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是把有兴趣参加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融入到导师实验室和课题组,由导师和导师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

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本科生人选,其次要给本科生确定明确的科研内容和目标,同时还要合理的规划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时间。本世纪以来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多元的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目前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继续深造,专门从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在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的基础上,由导师和导师组作为负责人,在低年级本科生中确定部分有科研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帮助他们规划参与科研的时间,拟定科研计划并有计划的指导本科生进行实验、文献阅读、成果总结汇报。尽可能的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降低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师生比,保证本科生切实可行的参与导师和导师组的科研项目和组会汇报,从源头上培养理工科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1.运行理论与实践统一,传授知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重视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引入,在实践中培养本科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和创新热情,教学组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前沿知识讲座、科研基础知识教授、专题讲解等形式,分阶段将有兴趣从事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动中来。

对于刚刚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确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应当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应该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巧、文献检索和撰写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在实验实施和成果总结过程中,理应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操作,导师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并和学生进行探讨。[4]

2.鼓励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内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多数情况是由学生临时找导师指导立项和完成。通过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系统、有计划的科研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积极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科研活动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体现。以个别指导的方式,导师和导师组帮助本科生明确具体的科研目标,确定可行的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参加科研实践,也为科研活动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组会制度。科研组会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中执行和推行得并不彻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定期参与到组会活动中,听取报告并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和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学生应当定期坚持组会活动,在活动中汇报近期的文献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并与指导教师及组会成员探讨前沿动态,科研问题,找出进一步研究的路径、方法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1.确定学分保障制。课程学习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学分制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开设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前沿讲座课程、实验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组会课程作为本科培养的内容,对选课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者获得相应的学分,是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常规化的重要途径。

2.必要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下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学院和高校可以通过接受企业资助、导师资助等形式保证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劳务补助和假期从事科研活动的生活补贴。以双选的形式为入学的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科研训练,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导师计算工作量并对导师进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动在经费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

3.开放性项目和实验室保证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平台。针对理工科本科生设立开放性科研项目和实验室,接纳本科生尽早的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实验室中来,是目前有些高校促进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举措。开放性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本科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题、最快捷方式。[5]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系统的培养模式和制度保障下对部分有科研潜质的本科生进行引导和指导,不仅仅有助于本科生自身的提高,也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有待于学生、导师、培养单位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赵吉.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178-181.

[2]谭寨璐.关注研究生学术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46.

[3]肖川.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3.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平台;创新成果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实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浙江大学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培养能力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积极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学生科研成果。

一、本科生科研平台的构建

1、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本科生科研活动有序开展

为了有序地推进各类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学校自1998年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以来,一直注重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并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如:“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管理暂行办法”、“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浙江大学‘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浙江大学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若干规定”、“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奖励暂行办法”等,成立各种学生科研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类项目的管理与组织机构、立项与实施程序、成绩和学分认定管理等,使得各类学生科研和创新活动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拓展项目途径,扩大本科生科研活动参与面

学校不断加大本科生科研专项经费投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学生科研训练途径,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体系。其中学校层面开展的校、院二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于1998年首次设立,立项数逐年增加,近两年来学校和学院每年投入经费200多万元,SRTP立项每年均在2 000项以上,参与SRTP的学生人数占同年级学生的70%-80%。2006年,我校成为全国10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高校之一,有63个由学生自主申请的项目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学生近200人。2006年,有42个学生科研项目获得首批浙江省“新苗人才培养计划”立项资助。据统计,2006年校院二级SRTP项目立项2021项,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科研立项159项。同时,学校还积极拓展学科竞赛种类和参赛层次,目前开展的学科竞赛有: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程序设计、机器人、创业计划、电子商务、多媒体作品、财会信息化、演讲比赛、英语演讲、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广告艺术和智能汽车竞赛等15个各级学科竞赛,其中多个学科竞赛项目已发展到省级、国家级和国际性竞赛,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多,2006年达3000多人次。

3、加强硬件建设,创造本科生科研活动良好环境和条件

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为此,学校积极规划和组织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环境,从导向和投入上支持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学科竞赛基地和教学实验室建设。投入3000万元用于校内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基地建设,促进校内实践基地由单一的教学基地向综合性、创新型、多功能的本科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发展;结合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和新校区建设,投资2亿多元在紫金港校区建设了十多个以本科实验教学为主的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和五个公共教学服务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实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向学生全天候开放。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我校共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和课程基地14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30余个,校内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本科教学实验室40余个,为本科生广泛开展科研训练等活动,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硬件支撑条件。

4、改革教学方法,创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积极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校在2002年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修订学籍管理条例时明确规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参加各类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发表学术成果等方式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同时,为促进学生更快地了解研究、高效地进行研究,全校95%以上的专业开设了研究型、讨论型等能力培养课程。还开设了由各学科专业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名师和教授担任主讲的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导论课程,该类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使本科学生更好地了解各学科专业以及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2006年共计开设学科导论课367门次,新生研讨课34门,选课学生分别为71268人次、519人次。在本科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探索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在实验课程中的比例,积极营造良好的本科生科研创新环境。在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资助下建设的生物、物理、电工电子、机械4个基础实验中心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研究实验组成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各基础实验中心的基础实验项目更新率分别达到87%、77%、84%、72%;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开设多个平行实验,不仅让学生在课程开设的多个平行实验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还鼓励学生对同一实验提出不同的实验路线、方法,提倡学生自带实验和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到实验室去具体实施自己的设计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5、制定激励政策,促进学生科研活动可持续发展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广大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为此,学校制定奖励政策,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在各类项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对各类人员的奖励政策:对学生的奖励包括学分奖励、 成果奖励、获奖奖励、科研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论文)、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奖励等;对教师的奖励包括指导项目立项津贴奖励、指导获奖奖励、指导获得成果奖励、考核津贴奖励等:对项目管理人员也视其业绩分别给予适当奖励。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保障了学生科研项目和创新训练的良好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2006年浙江大学以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共计63人,其中47人最终确定为07届免试研究生:2006年学校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的奖励津贴达50万元。

二、本科生科研活动取得的成效

1、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的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等综合优势,初步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了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主体的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平台。在此平台中,学生可以自主提出科研项目,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或组织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形式参与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研究性、交流性、搜索性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各级各类学生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本科学生中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氛围,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如参与SRTP的学生人数从1998年第一期的156人增长到2006年第九期的近6 000人次,每年寒暑假都有数千名本科生继续在实验室和科教实践基地开展科研活动;各类学科竞赛的参加学生人数也从1999年的348人次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3000多人次。根据对SRTP实施效果调查,学生的科研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高。

3、学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本科生通过实施SRTP项目正式约600多篇,其中在国外SCI、EI发表85篇,国内500多篇,申请专利20多项,研制与开发软件30多项,科研技术鉴定2项,获奖20多项; 2006年,生命科学学院的2002级陈晓辉同学在国际生物信息学最权威杂志BIOINFORMATICS上发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

篇6

(一)定时召开组会

我们导师制小组每周都举行一次“组会”,要求本科生务必参加。初期,组会内容主要是由导师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内容和前沿动态,为同学们扩充基本知识,并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具有一定基础之后,导师逐渐引导学生确认自己的兴趣方向,并给学生讲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如有的学生对指导教师的科研领域不感兴趣,导师将会帮助学生联系其感兴趣的导师,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二)研究生的言传身教

除为本科生开展专门的学习讲座外,本小组还将本科生引入到研究生日常的学习和科研中,参与研究生组会,一起进行文献研习和课题分析。经过不断摸索,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本科生,以研究生的言传身教,对本科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此,我们已经成功构建了“本科生—研究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二者的创新能力均有帮助。

二、成果

(一)获得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资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考验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虽然学校倡议主要由2~3年级的学生参赛,但为了检验我们小组导师制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构思、参与科研项目和促进科研合作。我组2014级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邓宇、卢宇婷、张如月三位同学联合其他小组的周勇和姜维两位同学(均为大一新生),申报了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题为“H4K16ac调控Ras信号诱导的乳腺瘤细胞迁移、增殖能力机理研究”。全校总共收到23个院部的237个申报项目,学校最终决定对140个项目予以立项,并择优推荐了71项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邓宇等同学的课题即为其中之一(课题编号:X2014010)。经过激烈竞争,我们的课题再次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2014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编号:201410081035),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评选。全国有117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上报了项目,经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核通过了25474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1718项,邓宇等同学申报的项目名列其中(编号:201410081035)。我校获得的国家级立项的35个项目中,只有4项是由大一新生申报的,该课题也是我院仅有的2项由大一新生申报并成功立项的项目。

(二)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

我组的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不但积极参与了本科生导师制,而且还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将自己参与的过程和见解撰写了教改论文,成功发表在《高师理科学刊》,题目为“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识与感受”[3]。

三、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显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与其他管理制度冲突

学校现在实施“学分制”,学分多少与学生评优直接相关。导师制的开展,尤其是科学研究需要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会对学生选上其他课程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有望在导师制正式确立为一门选修课程并给予一定学分后得到解决。

(二)师生对导师制的概念模糊

学校对导师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和教师对导师制度概念模糊,影响导师正确发挥作用。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不知道要与导师合作开展什么学习内容,不清楚导师制对其学习和就业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导师制仅仅是对课余时间的管制方式。

(三)学生对科研主导型的导师制不认可,不愿接受指导

篇7

以“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培育理念,依托国家唯一的中药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中药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汇集优势平台资源,创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组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协会,举办本科生科研学术节、出版学生自主科研期刊。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学生主动性,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中药学科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创新人才,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

中药学;本科教育;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中药学本科生、第一个中药学硕士、第一个中药学博士,接纳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奠基现代中药高等教育。秉承全国著名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品、质、性、效、用”系统中药思想,依托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教育部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科教平台,以国家唯一的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为主体,构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1秉承“系统中药、医药结合、实践创新”理念[1],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论

针对中药基础研究创新人才需求,依据学生个性特点,构建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具有中医药原创思维,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的融贯中西、德才兼备的中药学创新人才。“系统中药”思想是在凌一揆教授创造性提出“大中药”概念下,历经继承创新,逐步形成的完整理论。中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包含中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中药基源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药理与毒理、中药化学等五个方面的系统知识。我校中药本科教育之初,就逐步开设了《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草药化学》(1987年改为《中药化学》)等主干课程,为建立中药本科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医药结合”:依据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学院秉承以中药效用为核心,在中药的研究为阐明中医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突显医药结合,将《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课程纳入专业基础中。“实践创新”:在强调“早实践,多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以“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技术平台、实习实训基地”为一体的中药本科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和完善中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系统中药、医药结合、实践创新”理念贯穿于我校中药学本科生教育始终,亦成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构建的基石。

2以“中药基础基地项目”为支撑,奠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基石

1996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学基地班)。2012年,学校将中药学基地班正式更名为“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旨在围绕“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中药学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全面掌握中药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为本科提前批次招生,每班30-60人次。班级实行“全程导师制”,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匹配,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即开始完成科研实践,确保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基础理化试验操作与创新研究融会贯通。2014年,由彭成副校长牵头药学院申报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中药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并获得资助,资助力度400万元,鼓励一线教学骨干,通过科研立项,全额用于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按照基金委的要求以及项目申报书、任务书的计划,学院对科研训练项目实行滚动资助,以学院的六大研究方向的正高职称且承担有部省级以上课题的教师科研项目为基础,第一期确立了23个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组,第二期确立11个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组,每个项目资助10万元,为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及实践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3以各级优势平台为助推,推进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

学院推进以“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训练基础平台,搭建了“统一化、网络式、综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强理论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互通,实验、技术与实习实训平台的互补。以“省部共建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训练创新平台,以“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为训练开放平台的建设工作,并成功获批教育部“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深化“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形成了基础强,规格高,功能全,设备新的“学生科研训练平台集群”,大力提升中药学本科学生科研训练质量与实效。学院同时整合资源,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打造以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相结合,以“创业计划大赛”、“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品牌活动为载体,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体系,营造整体创新的环境,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科技产业园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园是以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为主要特色,以“一园三区”功能布局为主体,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区、中医药企业孵化区和中医药产业区,形成研发、生产、健康服务、医药商贸的产业集群,打造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识经济圈。结合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全面负责大学生创业中心的管理工作,制定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心受理大学生入园申请,统筹规划和落实创业中心的相关工作,聘请校内外专家、专业教师、创业人士等为学生创业公司提供管理、营销、技术、法律、财务、心理、工商、税务、信贷、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咨询和发展指导。

4以本科生自主提升为主体,深化科研创新及实践学术氛围

药学院以学院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包含组织机构、学术期刊、科研项目、学生活动的本科生自主科研实践能力提升模式。

4.1自主培育机构-本科生科研创新协会

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本科学生直接参与科研的兴趣。为有志于从事科研学术工作的本科生提供一个参与科研、师生沟通、学术交流的平台,药学院筹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协会。协会由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学生为主体,聘请学科各方向专家作为学术指导专家。协会将作为自主培育模式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以高年级学生及部分研究生为骨干,担任科研团队组建、科研期刊筹备、科研活动筹划等任务。

4.2自主培育期刊-《本草新悟》

中药学基础基地学生自主创办、编制的学生学术期刊《本草新悟》,距今已有三年的刊龄,累积发表了学院本科生科研论文500余篇,以学生学术交流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探索广袤药学天地,用创新思维打造全新学术平台,已成为本科学生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展示的有效阵地,在行业内兄弟院校中备受赞誉。《本草新悟》将作为自主培育模式的期刊载体,学生在学院指导下,自主投稿、自主编纂、自主运行。目前,期刊运作良好,并呈现出投稿低年级化、普及化的趋势。

4.3自主培育活动-科研学术节

科研学术节是药学院一年一度的学术类品牌活动。学生活动以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科研学术节通过举办系列学术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率,营造浓厚科研学术氛围。科研学术节包括“百草园”学生学术论坛,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管理者和企业家开展相关领域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如王永炎院士、刘昌孝院士、胡之璧院士等知名专家,国家药品安全评价中心主任杜晓曦、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处处长吴锐等管理者,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广州奇星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柏华等企业家,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及时了解到中医药和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相关政策法规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领域的现状,切实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双基”实验技能操作大赛,以“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全国药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为导向,设置笔试、试验操作两个环节,借此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为“全国药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大赛”选拔储备人才。除此之外,科研学术节还包括“慧眼时珍”中药鉴别知识大赛、学术论文撰写大赛等活动。

4.4自主培育提升-重大讲座及开放活动

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石,注重契合中药学发展前沿,在例行举办学术讲座之外,以学校举办国内重大学术会议为契机,组织本科生积极参与,拓宽科研思维与方法、了解本领域重大研究进展,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系统中药,传承创新”品牌开放活动,以基地应届毕业生为主体,适当吸收全国优秀药学类学生,通过“名师讲堂”、“导师面对面”、“野外资源考察”等活动,将理论纳入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创新集中训练模式,提升集中科研训练实效。

4.5自主培育平台-学生开放式自主创新实体平台

学院构建学生开放式自主创新实体平台,根据系统中药学思想,创新平台包括公共理化实验单元,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研究单元、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单元,中药药性、药效研究单元,中药炮制制剂研究单元,共享分析仪器单元6大子平台,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该创新实验平台可自主进行药学系统科研探索与研究,能开展样品前处理,中药资源与鉴定研究,中药材有效部位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方法,常规药理实验等研究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可独立自主进行中药科学实验探索的实体空间。

5以创新奖励及学术论文为代表,产出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成果

模式推进以来,本科生科研训练取得实效,学生科研能力显著提升:近三年来,参加国家级比赛多次,获得十余项奖励,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前茅;发表SCI文章7篇,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充分展示本科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6讨论

6.1学生课堂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相结合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培育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中夯实基本技能,学、药理、药植与鉴定、炮制与制剂等专业技能融汇贯通,使学生系统掌握中药学的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高年级学生通过自主培育模式,主动参与学科中药理论及应用研究,中药药效和毒理研究,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开发研究,中药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研究、中药炮制和新制剂、新剂型研究、中药药事管理六个方向进行实践创新。

6.2学院主导科研训练与学生自主科研能力培育相结合

药学院有深厚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中药学基础基地在中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体系、课程设置、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被教育部有关专家誉为中药学本科教育的“试验田、排头兵、辐射源”。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培育模式将成为学院主导科研训练的有益补充,以学院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主动性,全方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育实效。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农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环境的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不断修订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具体表现在:(1)教育理念陈旧,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2)培养方案设计中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3)高校教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上,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4)学生对实践教学缺乏兴趣,动力不足。虽然目前的培养方案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怎样安排,学生就怎样做,最后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思路来执行,这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学生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1)实验室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缺乏,许多实验开展不了。(2)校内实习方面,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校内用地越来越紧张,实践教学用地越来越小,能开展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少。(3)校外实习方面,实习基地数量不足,管理不规范,进入基地的高层次科技人员少,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农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就要开始找工作或准备公务员考试,参加考研的学生主要精力也放在复习考试上,因此实践课程学生到课率偏低,毕业实习也不用心,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强化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

    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6]。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目标定位

    结合农学专业的特点和培养方案,本研究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两个基本能力。一是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二是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农学专业理论基础,学会实验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科技论文撰写等的方法,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具备一定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内容体系

    对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翟云龙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教学实验、农事认知、专业劳动、公益劳动、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构成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4]15。周可金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九大环节,即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实践课程的教材、实践教学研究、实验中心建设、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实践教学改革等[7]。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论文、科研训练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农事认识、专业劳动、公益劳动、军训及其他活动等12项。其中,前6项侧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后6项侧重于通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思路

    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应坚持“市场需求约束下的培养模式”,其现实选择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环境下,围绕学生的毕业取向(即就业和读研)的能力条件,将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专业实践能力和通用实践能力两部分,以这些能力培养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编制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将各项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四年大学教育的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见图1)。在图1中,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通过农学专业四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实践技能,包括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田间诊断能力和科研素质能力四部分[8]118。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比较农田生物典型时期的形态特征,训练学生的鉴(识)别农田生物种类的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农作物主要生育期相关的农事操作技能;田间诊断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能力;科研素质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数据采集与整理、结果分析、报告撰写”的能力[8]119。通用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进入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社会生存能力,包括环境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提升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包括:(1)强化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农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田间作物生长季节进行。要转换教师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角色”,教师从传统的专家转变为学生实验的向导与合作者;改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建立学生教学实习评价标准;强化教学实习的组织与管理。(2)完善生产实习。建立校内标本园,使学生初步掌握大田作物种植的基本环节和田间档案构建流程;将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建立校外农技推广示范站,使学生掌握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流程;建立学生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强化生产实习的组织与管理。(3)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校院两级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强化实验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到实处;实行中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锻炼制度,提高其实验技能;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带供试实验材料完成实验项目;允许学生主持的科研训练项目进入实验室。(4)强化课程论文的撰写。本科生撰写课程论文是锻炼其论文写作能力的基本方法,要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明确基本要求,尤其是要掌握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等基本思路和技术要点。(5)建立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机制。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可以到校外实验室、相关实习农场基地、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应加快制定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是在规定学制内所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部署和总体规划,要突出其针对性和应用性。首先,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要与专业总培养方案、作物生产阶段、教学规律和学生基本条件相适应,尤其要注意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相互衔接;其次,要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要求,将整个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实践项目,确定每个实践项目的学时数及考核办法;最后,根据教学日历将总课时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根据教学目标串联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实践项目供学生进行训练和学习。

    (三)实施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改革学生专业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将现行的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改变为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并制定实践考核的标准,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四)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审核机制

    本科生毕业论文要实行导师负责制,论文答辩要实行评阅制,评阅通不过的不能参加答辩;答辩过程要严格程序,答辩不合格的可以组织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若通不过,不授予学位。

篇9

关键词 本科生科研 新进教师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本科教育是大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站,是打好专业基础的重要阶段。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讲,专业与将来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绝大多数同学的中学阶段是在数学、语文、物理、英语等少量几门课程的反复题海战术中度过的,不得不放弃了体验生活与工作的各种机会,因此本科阶段成为了很多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与做事态度的关键时期。

现今的本科教育普遍采用大量上课、修学分的方式进行,某同学一门课程的分数通常是根据与其他同学的相对优劣决定的。在每学期都有大量课程需要学习的前提下,即使各门课程都非常突出的同学在任意一门课程中所掌握相关知识与其所提交的作业与报告也难以保证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科研工作需要的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需集中大量精力拼搏一件事情甚至一个细节,这正是现阶段本科生素质培养中比较缺乏的一环。因此,通过某些培养环节让本科生适当从事科研工作,将非常有助于弥补现阶段本科教育的不足之处,更能提升本科生的敬业精神与综合素质。

做科研其实是一种培养模式,并不是说只有学习刻苦的学生适合做科研,也不是说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必须专注于科研,但是,借助“本科生科研”这种模式却可以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即使是学习成绩普通且余力较少的同学,将他们与研究生融在一起、让他们与指导老师定期交流,也将有助于他们随时接受团队正能量的熏陶、获得精气神的培养。此外,对于有志于出国或在国内继续读研的同学来讲,本科阶段尝试性地从事一定科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储备与经验积累,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也可能让未来导师更好地认识其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潜力,为接下来进入更好的环境深造并获得未来导师的重视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有不少同学表示非常希望本科阶段尝试一下做科研,但是感觉自己专业基础知识还不充足,怀疑科研距离自己还非常遥远。也有一些同学希望通过参与导师课题来获得一项小小的科研成果,以期这有助于自己接下来的学习与发展,但总听说“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果”,因此担心自己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看不到回报。科研确实没有捷径,非常辛苦且可能做很多无用功,这与本科阶段的整体培养套路难以一致,也与大多数本科生对未来发展需要尽快体现出自身优秀之处的需求难以一致。那么,本科生应该如何适当从事科研呢?

事实上,同学们需要的首先是找到一个有能力并愿意带领自己进行科研的指导老师。而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应该能够认准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出成果的微型课题,且需要经常为学生“披荆斩棘”,使其课题进展顺畅一些,增加其自信心以形成良性循环。鉴于此,新进教师可以是带领本科生科研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刚刚经历过博士、博士后阶段的科研熏陶,积累了许多想做却没有时间与精力实现的科研想法,同时,刚刚任教的老师一般都充满激情,有足够的精力与意愿积极地指导本科生。但是,新进教师同时也存在经验不足、公信力不够等问题。

根据作者进校数年来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了如下一套方法,对新进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并提升本科生科研兴趣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尽早接触导师、唤起学生科研意识

顺利完成科研成果的首要前提是尽早开始。经验告诉我们,大一就可以让学生适当接触科研,比如:通过《通信导论》等课程或“入学专业指导”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本专业、本研究所的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进展情况,并让学生了解高年级师兄师姐有哪些通过努力在本科阶段完成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跟他们讨论跟着导师做课题所需的知识储备等前提条件,以便让有志于在本科阶段就适当尝试科研的同学在大一、大二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新进教师的科研方向通常不被同学们所熟知,因此需要主动承担入学专业指导、班主任等工作,以便与大家增进交流,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自己。

大二与大三阶段应充分利用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方式为学生补充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要向学生阐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明白将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环节与进一步科研探索连贯起来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科阶段找准一个专业方向、跟定一个科研导师的必要性。经验表明,创新项目对本科生科研有着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适当拆解与降低课题的难度,充分发挥本科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有时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2专业课教学与本科生科研的一体化

教学与科研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共存共生的。不从事科研工作的老师,其教学内容是死板的,年复一年地重复几乎相同的课程内容虽然在备课环节上简易了许多,却失去了课程的生机与活力。同样地,教学是老师的天职,不从事教学工作的科研人员失去了将其科研课题与成果梳理清楚并向大家讲解清楚的机会,错过了将纷繁复杂的科研成果简化为初学者通俗易懂的知识的升华过程。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让课堂内容变得前沿、生动、有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科研的理念与一些科研方向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创新大作业、创新小报告等方法作为课程的平时成绩。创新大作业指的是学生在任课老师(或其研究生)制定的微型小课题中选作一题,这些小课题可以是实现某算法的编程题目,也可以是书写某课题或技术的调研报告。创新小报告指的是根据老师上课讲到的前沿知识或者学生自己在创新项目等培养环节中接触到的前沿知识给出自己的见解与创新思考。实践表明,学习刻苦且基础较好的学生通常可以完成精美的算法程序、写出比较全面的调研报告或提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创新性想法。新进教师此前一般没有讲授过太多课程,所接课程大部分需要从零备起,这反而有利于将该课程的内容与自己的科研方向适当结合,许多课程从原任课老师转给新进教师之后,完全可能由于新进教师的改进与创新使这些课程焕发新气象。

3结合导师项目与课题方向确定研究计划

科研工作几乎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对于任何一个课题来说,前人以何种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未解决的细节等等都是初学者应该学习与掌握的。但是,调研清楚一个课题的相关研究进展通常需要数月的专心投入,对于初涉科研的本科生来讲,很难在短期内对以上问题调研清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项工作。最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是结合导师科研项目立项的需求与当前课题正在进展的情况,由导师帮忙确立一个相对比较恰当的研究方向与思路,先沿着该思路走一段,找一找科研的感觉,再逐渐加入并探索一些自己的想法。简言之,导师在本科生从事科研的起步阶段要将其“扶上”巨人的肩膀。新进教师在这一点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刚刚经历过博士、博士后的研究阶段,脑海里一般贮存了许多创新性想法,只是未必有充足的时间将它们都实现出来,指导本科生将这些想法完成并最终发表出来可谓顺理成章。

对于个别创新思维特别活跃且能力突出的同学,需要充分考虑启发其进行自主创新与为其设计好研究思路之间的辩证关系,沿着“中庸”的方式,让其游走在自己的思路与导师给予的思路之间。既要保护这些同学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又要避免其过度走向一个错误的思路而栽一个大跟头。本科生对科研探索失败的心理准备可能不足,一旦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发现自己的思路完全不靠谱的时候,导师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帮他们重拾信心。

4毕业设计成为冲刺成果的关键阶段

进行了有效的科研尝试,还需要一段相对较充足的时间将提出的创新性想法完善并采用恰当的数学、仿真工具进行验证,这项工作可以在毕业设计期间完成。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时间比较充裕的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有四至六个月的时间,少量自愿提前开始的同学则时间更为充分。可以让做科研课题的毕业设计学生与研究生融合在一起,采用一种从形式上到实际课题进展都融入团队氛围的方式。这将有利于这些初学者充分学习周围师兄师姐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从而加快他们攻克技术难点的步伐。

需要注意的是,在理论与专业技术技能上,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毕业设计期间导师需要给予频繁的指点,根据自己的经验随时纠正合理性较差的思路以节省时间。本科生面对科研困难的心理素质一般不如研究生,况且他们也没有必须的毕业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导师注意观察大家的心理波动,通过讨论、谈心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给大家鼓劲。有时也需要身先士卒或者采用安排研究生帮忙等方式为他们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对于新进教师而言,这样做可以提升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公信力,也可以提升同学们毕业设计阶段集中精力做出成果的信心与既来之则安之、绝不气馁的决心。

5毕业设计成为冲刺成果的关键阶段

科研的难点在于创新。与工程应用中的创新不同,科研的创新需要更强的理论基础,其竞争对手也必然具备更强的理论技能。对于本科生来讲,要想在自己所从事的课题方向的创新中超越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成果,其难度可想而知。经验表明,科研创新绝大多数都不是轻松完成的,总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反复煎熬与挣扎的过程。很多同学回顾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表示,自己的创新性想法是在一段废寝忘食的经历中突然“蹦”到自己脑海里来的,也许这段反复煎熬与挣扎的过程便是通往科研成果的“黎明前的黑暗”吧。

科研的结果是对成果的发表,“半途而废”就像,是一种沾染了便很难戒掉的极坏习惯,进而影响将来的生活与工作。俗话说,Publish or Perish,没有最终形成成果并发表的科研工作等同于枯萎与消亡。当然,由于完成一项有效科研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对于没有经验的本科生来讲,很多人其实都倒在了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这时,导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各种方式正确地引导大家坚持不懈,新进教师可以把自己博士或博士后阶段的心路历程作为实例多向大家讲解,让大家认识到这是科研的必经之路,也要让大家明白人生道路上也会有太多太多类似的“黎明前的黑暗”。那一刻,我们需要的是坚守,而不是放弃。

参考文献

[1] 俞林伟,施露静,周恩红.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

[2] 董.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几点探讨[J].科教导刊,2015(11).

篇10

关键词:培养制度;本科生;创新实践计划;军队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29-02

一、引言

为了充分调动本科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本科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他们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在一至三年级本科学员中积极实施“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计划,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校级创新训练(创新性实验)项目。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由教育部高教育司于2006年11月设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的创新训练项目加以重点支持。2012年,我校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校级创新训练计划中分别立项100项、19项和4项。

二、如何提高本科生培养水平

本科生的培养水平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本科生培养的最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富有激情,紧密结合相关科研课题和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员在专业课程上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员做到学以致用,即从书本中来,回书本中去。

1.加强科研在本科生课程学习中的导向作用。本科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书本知识只是机械式的掌握,并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这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最大的弊端是学生学得快,同时也忘得快,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起来,而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把科研中的相关内容引进课堂,结合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爱好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习惯。例如,在空气动力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低速翼型或超声速气流中燃料与空气的混合过程等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并采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论力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国家载人飞船对接等案例进行讲解,并有针对性地留下疑问给学生。

2.增强本科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自信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习或与社会的接触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针对学习过程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和短期学习目标,并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从定性目标到定量目标的过渡,加强对他们成就感的培养和自信心的树立。同时,鼓励学生定期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在小结的过程中,分析他们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方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改进。

3.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本科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全程导师责任制,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切实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教师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荣誉感和责任感,并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补充相关应用背景的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个人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培养他们查阅文献和发掘新知识的能力,鼓励他们参与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培养他们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专家的交流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三、创新实践计划与本科生培养的关系

创新实践计划的实施必须与本科学员的专业课程学习进程密切联系,同时,创新实践项目的研究内容应尽可能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专业研究方向密切相关,这是保证学生能深入开展研究的关键。

1.创新实践计划是促进学生自信心提升的良药。创新实践项目是学生自主申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并完成项目结题报告的撰写。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定量目标,督促他们对研究成果勤总结、多总结,并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这是培养他们良好科学思维和科学习惯的关键和必经之路,也是促进他们自信心提升的良药。

2.创新实践计划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创新实践项目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科研问题,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途径。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根据研究内容的实际需求,可以在老师的指引下,查阅相关文献,拓宽相关领域知识面,完成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

3.创新实践计划能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力。如今,学科竞赛、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在本科生的保研政策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术活动。而从本质上来说,创新实践项目更能锻炼学员的能力,能进一步增强知识向学术成果的转化,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实践项目能让学生更快更早地进入科学研究殿堂,当他们取得研究成果时,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心理优越感,增强他们竞争意识的培养。

四、创新实践计划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

1.增强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创新实践计划的实施与本科学员的课程学习密切联系,项目是学生在兴趣驱动下自主申请,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整个研究和实验过程。项目的实施,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创新实践项目的全部研究内容都是学生通过采用自己所学知识或查阅文献学习相关知识来完成的,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无形之中就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拓宽了自身的知识面。

2.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在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撰写项目申请书、答辩、撰写项目结题书、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等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思维,养成了良好的科学习惯。同时,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科学思维和科学习惯的培养,必须让学生从一个科学问题着手,提出问题,并采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完成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凝练,指导他们严谨认真地撰写学术论文并发表。

3.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本科生只有真正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有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去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来获取创新成果。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建立在学习兴趣基础之上的,兴趣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了解了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背景,增强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法宝,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结合创新训练计划,提高军队院校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习惯,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是军队院校本科生培养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经历,围绕如何提高本科生培养水平、创新实践计划与本科生培养关系、创新实践计划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强调在本科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课本教学与科研课题研究内容的融会贯通,让学校充分认识并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对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2]王华,蒋利龙.谈大学生科研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实施[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增刊):20-22.

[3]刘允,张雅芳,于华.构筑课外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70-73.

[4]刘英,李佳,徐兆军,华洁.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25-27.

[5]黄伟.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4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