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危险评估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灾害危险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灾害危险评估

篇1

关键词:地质灾害 危险评估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综合评估

1、场地概况

场地位于西安市北三环路的北侧,东邻北三环大明宫建材市场,西邻吕小寨村,原老洼滩村内。拟建工程总用地面积98065.12m2,建设内容主要有:村民安置楼、村民生活保障楼、商业房、幼儿园、商品住宅及附属配套设施。

2、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与水文特征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暴雨多出现在每年的7~9月,暴雨持续时间短,强度大。拟建工程场地较近的河流主要有渭河及其支流灞河、浐河。

2.2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渭河南岸一级阶地。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373.01m~374.60m之间,高差1.59m。场地内未发现任何冲沟和沟壑,总之,调查区内地貌类型单一。

2.3 地层岩性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黄土状土、粉质粘土、砂土,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粘土和砂土,中更新统冲洪积(Q2al+pl)砂土。岩土体类型单一,均匀性好。

2.4 地质构造

场地处在大地构造部位为西安断凹区域上。西安地区分布有渭河断裂、长安―临潼断裂、浐灞河断裂、沣河断裂以及次一级的小断裂。断裂走向以北东、近东西、北西向分布,以正断层为主。断裂对场地影响小。

2.5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场地东北侧为大明宫建材家居批发市场,场地西、南侧均为居民区,总之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条件影响较强烈。

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根据本次调查,评估区地形较平坦,不存在突发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隐患。评估区主要有两种地质灾害:地裂缝和地面沉。

3.1 地裂缝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目前分布在155km2的范围内,已发现的地裂缝带有14条,总体走向NE70°~80°左右,根据现场调查,场地以南已确定的隐伏地裂缝f1距离拟建场地最近,垂直距离约8.3km,按照有关规定,地裂缝对拟建场地无影响,现状评估地裂缝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2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根据西安市地面沉降资料,建设场地处于沉降速率小于50mm/a的区域,远离地面沉降主沉降区,现场调查发现场评估区内地面沉降的危害较弱。因此,现状评估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1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拟建工程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有地裂缝和地面沉降两种,由于距场地最近的地裂缝的垂直距离约8.3km,建设工程遭受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由于西安市加强了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措施,地面沉降处于减速沉降期,这种均匀缓慢的地面沉降对拟建建筑物危害不明显。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危险性小。

4.2 工程建设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由于距场地最近的地裂缝的垂直距离约8.3km,建设工程加剧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建筑物对地面增加荷载会引起地基局部下沉,但这种沉降是微量的且在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加剧地面沉降的破坏作用,因此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加剧地面沉降灾害的危险性小。

4.3 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本建设项目以居民楼及附属配套设施为主,不会大填大挖且不会大量抽取地下水。因此,预测建设工程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综合考虑场地地质灾害现状、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结果,本建设工程评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1个等级1个区,即整个评估区为危险性小区。如图1。

图1 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6、结束语

本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属于二级评估。建设场地现状无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工程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场地适宜建设。

参考文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394号令)

篇2

1.1研究区概况

川滇黔接壤地区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攀西地区(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和川南地区(宜宾市、泸州市和乐山市的马边县),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昆明市的东川区、禄劝县和曲靖市的会泽县、宣威市、富源县,楚雄州的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丽江市的华坪县)和贵州省西北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和遵义地区的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共75个县(区、市),面积19.36万km2,总人口3840.31万人,GDP总量3793.90亿元。川滇黔接壤地区地处大西南的中心区位,成昆、贵昆铁路和长江—金沙江水道在此交汇,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联合开发的核心区和纽带。由于受自然条件、区位和历史因素等影响,该区发展仍十分落后,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52%,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平均水平的83.00%。同时,该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震,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灾害分布广且发生频率高,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西部众多老、少、边、穷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中国8个特困连片区扶贫开发区之一(乌蒙山区),研究其自然灾害综合特征,对于开发扶贫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研究区自然灾害特征

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冰雹灾害、低温冷害等广泛发育。作者于2010年、2011年两对该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与当地主管部门进行座谈,获得了该区域详实的自然灾害资料,为研究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奠定了基础。

1.2.1地震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带东缘附近,地壳抬升幅度大,活动断裂带密集,破坏性地震频繁。历史上,该区域共发生震级7级以上地震11次,震级5级以上地震非常活跃。其中以康滇地轴东缘中南部安宁河深大断裂与甘洛—小江深大断裂附近地震灾害最为严重,地震烈度在Ⅷ度以上,冕宁—西昌—普格和巧家—东川—寻甸一线地震烈度超过Ⅸ度,成为中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2.2滑坡、泥石流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不稳定岩土体广泛分布,脆弱的地质环境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该地区降雨集中分布,局地暴雨和区域性大雨时有发生,高强度降雨过程是激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加之区内人口密度大,陡坡垦殖、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地形强烈扰动,造成天然植被减少,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活动。据统计,川滇黔接壤地区共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22万个,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总人数高达100.37万人。其中,区内的小江流域号称“世界泥石流博物馆”,在138km2河流长度内分布着140条泥石流沟,蒋家沟泥石流平均每年爆发10次左右,最高达28次,堪称世界之最。

1.2.3洪涝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区内植被覆盖度较低,水源涵养能力弱,在局地暴雨和区域性大雨发生时,坡面迅速产流,极易发生历时短、强度大的山洪灾害。2010年7月13日,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特大山洪灾害,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另外,区内的金沙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安宁河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流域性洪水,严重威胁河流两岸的城镇、厂矿和村庄。

1.2.4干旱灾害受季风气候影响,川滇黔接壤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率大,春旱、夏旱、伏旱、冬旱时有发生。由于春季干燥少雨,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川滇黔接壤地区春旱尤为严重。2009-2010年西南地区冬春连旱,2011年西南地区春旱,2011云贵高原伏旱和2012年云南、四川春旱,川滇黔接壤地区都是重灾区。

1.2.5冰雹灾害冰雹灾害是川滇黔接壤地区破坏性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但发生频繁,而且影响范围广,损害程度十分严重。其中,黔西北和滇东北的乌蒙山区和凉山州西北部的木里、冕宁等地是冰雹灾害重灾区。以毕节地区为例,其年平均冰雹次数可达1.7次,年最多冰雹次数在7次以上。

1.2.6低温冷害在川滇黔接壤地区二半山区(1800~2500m)和高山区(>2500m)气温变异大,经常受到低温、霜冻、冻雨等灾害,是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自然灾害。其中,黔西北和滇东北的乌蒙山区以及川南的大、小凉山地区是中国冻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年平均冻雨日数10~30d,年最多冻雨日数可达50d以上。贵州省威宁县号称“中国冻雨之乡”,年均冻雨日数达48.4d,每年12月份和次年1月、2月是冻雨的高发季节。

2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方法

2.1危险度评价方法

自然灾害危险度是一个概率概念,只能在[0,1]闭区间内取值。在实际评价操作中,这种概率很难进行估算,特别是针对自然灾害的综合评价。因此,一般从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出发,设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开展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获得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式中:I为自然灾害危险度指数;Ik为第k种灾害的危险度指数;Iki为第k种灾害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Wki为第k种灾害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k为第k种灾害的权重;n为评价指标个数;m为灾害种类。本研究选择川滇黔接壤地区比较严重的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综合评价研究。

2.2评价指标及权重

根据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特点,共选择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等7个灾种进行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针对每个灾种,考虑其孕灾环境特征,选择评价指标,如泥石流灾害就从地质、地形、气象和地表覆被特征选择岩石风化程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9个评价指标。全部7个灾种共选择42个评价指标(表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层次总排序、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因子以及各个灾种的权重(表1)。

2.3自然灾害危险度分级标准

中国学者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研究一般将评价结果分为5级或6级,表示自然灾害由弱到强的趋势。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分为低度危险、轻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5级。自然灾害危险度的分级标准一直是自然灾害综合评价研究中的一个难点。作者认为自然灾害危险度分级应以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并参照研究区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和政府、公众对自然灾害感受理解进行综合考量,藉此确定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划分标准。通过研究区的实地调查和灾害数据分析,东川、巧家、宁南是区内自然灾害危险度非常高的3个县(区),可以划入极度危险区,这个县(区)危险度指数的平均值计为Imax;泸县、南溪、龙马潭是区内自然灾害危险度非常低的3个县(区),可以划入低度危险区,这个县(区)危险度指数的平均值计为Imin。其余县(区、市)与上述6个县(区)比较,确定危险度分级。定义分级指数P,其计算公式如下:

2.4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单元

在区域自然灾害综合评价中,一般选择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进行评价。GIS工具的大量使用使得以栅格单元进行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成为一种主流形式。本研究选择100m×100m栅格单元进行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综合评价。

3结果分析

3.1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

据表1,首先构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评价指标数据库。主要数据来源如下:断裂带、地层岩性数据来源于1∶50万四川省地质图、1∶250万中国地质图;地震动参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形数据由1∶5万数字地形图生成DEM;气象参数通过研究区内的气象数据统计获得,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冰雹和低温冷害数据来源于《中国气候资源地图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土壤侵蚀强度数据为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四川、云南、贵州土壤侵蚀强度图。然后将各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到0-1之间,得到评价因子,进而计算出自然灾害危险度指数。依据式(3)计算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分级指数,并划分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

3.2自然灾害总体特征

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表现出“两线一区”的基本格局(图2、图3)。第一条线自滇东北至凉山州的东川—巧家—宁南—普格—喜德—冕宁一线,与安宁河深大断裂和甘洛—小江深大断裂的走向一致,这是一条以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和滑坡灾害为主的极度危险区。第二条线自会理县起始,沿金沙江一直延伸到雷波县,形成一条带状的自然灾害高危险区,这主要是由于金沙江深切河谷地貌为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高强度的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灾害是导致该区域自然灾害危险度高的主要原因。而乌蒙山区(毕节西部、六盘水、昭通、曲靖等地)则形成一片集中分布的自然灾害中、高危险度区域,该区域自然灾害是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低温冷害等多种灾害共同造成的,特别是干旱灾害、冰雹灾害和低温冷害在该区域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自然灾害“两线一区”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了川滇黔接地区自然灾害发育和危害特点,同时也对整个西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如2012年发生的四川宁南“62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四川凉山州锦屏“830”群发性地质灾害、“97”昭通市彝良县地震等。结合区域地质和DEM等资料可以看出,宏观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控制了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高度危险区和极度危险区的基本格局,它不仅对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起决定作用,而且通过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了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冷害的分布格局。按式(3)给出的方法对川滇黔接壤地区75个县(区、市)的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进行了划分(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低度危险的县(区、市)数量分别为14个、26个、16个、6个和13个,分别占18.67%、34.67%、21.33%、8.00%和17.33%,其中极度危险和高度危险的县(区、市)就达40个,占53.33%。这说明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普遍比较高,特别是“两线一区”经过的区域。结合图2可以看出,川滇黔接壤地区只有东北部的宜宾、泸州、遵义市北部、毕节市东部自然灾害危险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低,以丘陵为主,地质构造比较稳定,这也进一步说明宏观地质灾害构造和地貌形态是影响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安宁河谷、盐源盆地、龙川江河谷、昭阳盆地等地势平坦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也相对较低,从而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3自然灾害危害分析

使用川滇黔接壤地区75个县(区、市)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低度危险的县(区、市)的总人口、GDP总量等指标(表4)。表4显示川滇黔接壤地区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的国土面积达11.83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09%;总人口数量达1933.15万人,占研究区总人口的50.34%;GDP总量达3793.90亿元,占研究区GDP总量的51.42%。由此可见,川滇黔接壤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相互叠加,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自然灾害高危险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威胁巨大。以位于东川、会泽间的小江流域为例,仅泥石流沟就多达140条,泥石流沟流域面积1878.58km2,占小江流域总面积的61.73%。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经常堵塞小江,仅蒋家沟自1919-1968年50年间堵江10d以上就多达7次,最长达6个月。再以乌蒙山区腹地的威宁县例,这里号称“中国冻雨之乡”。《威宁县志》记载:“黔为漏天,乌撒尤漏”,“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这是对黔西北地区冻雨灾害最生动的描述。表4还显示出随着危险度升高,人口密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揭示:第一是自然灾害危险度越高,生态环境越脆弱,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越匮乏,在漫长的迁徙、繁衍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如东川大桥河泥石流沟原有良田5040亩,5个村落135户农舍,经历几次大规模泥石流后变成荒坝沙滩;第二是川滇黔接壤地区多数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该地区的开发扶贫力度,但是由于频发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返贫率很高,如凉山州高山区(海拔>2500m范围,多数属于高度危险以上等级)贫困发生率达到96%,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该地带脱贫人口稳定情况很差,每年返贫率高达20%以上。扶贫—返贫恶性循环造成该地区贫困深度大,农民稳定增收十分困难。当然,人口密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下降的原因不能全部归咎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但自然灾害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人均GDP受自然灾害影响则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内有若干县(区、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为当地GDP贡献巨大。人均GDP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比结果也显示出川滇黔接壤地区的广大农村地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加敏感。因此,在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扶贫开发规划时,特别是在推进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山区开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影响,加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力度,促进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自然灾害对川滇黔接壤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从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内的国土总面积、总人口和GDP总量来看,自然灾害已经成为该区域资源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

4结论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市场秩序,保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质量,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实施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对建设工程和规划区遭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估,具体预防治理措施的活动。

第四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第五条国土资源部负责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

第六条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活动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

第七条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

(二)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五

十名,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或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五年以上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

少于十五名、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三十名;

(三)近两年内独立承担过不少于十五项二级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四)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监测、测试、物探、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

第八条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以上;

(二)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十名,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或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五年以上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八人、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十五人;

(三)近两年内独立承担过十项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四)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测试、物探、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

第九条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八十万元以上;

(二)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少于十名,其中从事地质灾害调查或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五年以上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两名、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五名;

(三)具有配套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测量定位、计算机成图等技术装备。

第十条除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

(三)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或者环境地质高级技术职称,技术人员中外聘人员不超过技术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

第十一条取得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一、二、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取得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二、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取得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

第十二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级别。

(一)从事下列活动之一的,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级别属于一级:

1.进行重要建设项目建设;

2.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区进行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

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二)从事下列活动之一的,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级别属于二级:

1.在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地区进行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

2.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区进行一般建设项目建设。

除上述属于一、二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外,其他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级别属于三级。

建设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分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申请和审批

第十三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机关为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申请的具体受理时间由审批机关确定并公告。

第十四条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应当在审批机关公告确定的受理时限内向审批机关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资质申报表;

(二)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文件、设立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或者有关部门登记的证明文件;

(四)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以及任命、聘用文件;

(五)资质申报表中所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

(六)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主要业绩以及有关证明文件;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业绩以及有关证明文件;

(七)管理水平与质量监控体系说明及其证明文件;

(八)技术设备清单。

上述材料应当一式三份,并附电子文档一份。

资质申报表可以从国土资源部的门户网站上下载。

第十五条申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资质单位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资质证书自始无效。

第十六条申请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申请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向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

第十七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资质审批工作。逾期不能完成的,经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的审批结果,应当在批准后六十日内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八条审批机关在受理资质申请材料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时限内。

对经过评审后拟批准的资质单位,审批机关应当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七日。

公示期满,对公示无异议的,审批机关应当予以批准,并颁发资质证书。对公示有异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申请材料予以复核。

审批机关应当将审批结果在媒体上公告。

第十九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证书,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监制。

第二十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活动的,应当于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内,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延续。

审批机关应当对申请延续的资质单位的评估活动进行审核。符合原资质等级条件的,由审批机关换发新的资质证书。有效期从换发之日起计算。经审核达不到原定资质等级的,不予办理延续手续。

符合上一级资质条件的资质单位,可以在获得资质证书两年后或者在申请延续的同时申请升级。

第二十一条资质证书遗失的,在媒体上声明后,方可申请补领。

第二十二条资质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的,应当及时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需要继续从业的,应当重新申请。

资质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三十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资质单位破产、歇业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业务活动的,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注销手续后十五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被检查单位应当配合,并如实提供相关材料。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资质单位的条件不符合其资质等级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对其资质进行重新核定。

第二十四条资质单位应当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成果和技术人员管理制度、跟踪检查和后续服务制度,按要求如实填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手册,如实记载其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十五条资质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技术成果和资质图章管理制度。资质证

书的等级编号,应当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有关技术文件上注明。

第二十六条资质单位承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资质单位应当停止从业活动,由原审批机关对其资质等级进行重新核定。

第二十七条资质单位应当在签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合同后十日内,到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资质和项目备案。

评估项目跨行政区域的,资质单位应当向项目所跨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资质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其他评估技术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培训。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资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不及时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注销手续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篇4

【关键词】ArcGIS;地质灾害;空间分析

1 引言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地质灾害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GIS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地质灾害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与变更等。

本文以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徐家沟煤矿(以下简称“徐家沟煤矿)为例,叙述在全国二调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矿区的三维地形图、高程图、坡度图以及坡向图的工作流程,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基础图件及数据资料。

2 研究区概况

徐家沟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矿区的东部,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管辖。始建于1958年10月,1966年3月建成投产,至今已连续生产40余年,目前生产规模0.45Mt/a。

该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台塬区的铜川长梁亚区,地表为广厚的黄土覆盖,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表相对高差215m,为黄土梁峁沟谷地形地貌景观。南部边缘为奥陶纪石灰岩的潜伏山脉,北部是石千峰组,在两塬之间发育较深的“V”形冲沟,中部为较低的煤系。自西向东有兴家塬、固县、任家塬、胡家塬等黄土塬,塬上地势平坦,为良好耕地。

研究区内沟谷纵横,大沟以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南北向和斜向沟谷将黄土塬切割为许多块段,北部的白石河汇集溪泉流水形成河漫滩,河谷两岸梯田成行。北部黄土塬宽阔,南部低且地形复杂,区内除白石河外均为季节性沟谷。

3 数据源选择及工作流程

3.1 数据源选择

本文选择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该数据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且数据库建设标准,数据处理相对简单易行。后面所有的应用分析都是基于该数据进行。

3.2 数据预处理

主要是运用ArcGIS软件完成研究区原始地形数据的矫正、裁剪、赋高程、格式转换等预处理工作。

3.3 创建TIN

TIN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的简称。它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TIN常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

在ArcGIS中利用研究区地形数据创建TIN的步骤如下:点击ArcToolbox3D Analysiscreat/modify Tincreat Tin from features,在弹出的“creat Tin from features”对话框“high source”选项选择“高程”,“Output TIN”中选择输出目录,OK,生成TIN文件。

3.4 创建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三维、高程、坡度、坡向等数据均可由DEM派生。

在ArcGIS中利用TIN创建DEM的步骤如下:打开ArcToolbox3D Analysis ToolsConvertTIN to Raster,在弹出的“Convert TIN to Raster”对话框“Attribute”选项选择“Elevation”,“Output raster”中选择输出目录,OK,生成DEM文件。

至此,即可以在研究区DEM数据的基础上生成各种需要的图形。

4 结果

4.1 三维地形图

三维地形图,又称三维电子沙盘,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它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仿真等高新技术的结合。它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三维地形图主要以一种三维电子沙盘的形式反映研究区的地形起伏情况,根据高程的不同赋予不同颜色值,制作出三维地形图,用以表达不同的地形起伏情况。

在ArcGIS中利用DEM创建研究区三维地形图的步骤如下:点击ArcScene,添加TIN文件,实现三维可视化浏览。

4.2 高程图

高程图主要是对由离散数据生成的“.GRD”格式数据进行等值线分析产生的。经过分层设色后,不同高程的范围值被赋予一定的高程数据,显示不同的颜色值,来反映不同的地形起伏情况。

在ArcGIS中利用DEM创建研究区的高程图的步骤如下: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sifyclassifica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method”选项选择“natural breaks(Jenks)”,“classes”选项选择“10”,即将研究区的高程分为10个级别,OK,“Output raster”中选择输出目录,OK,生成高程图(图一)。其中1~10分别代表了10个高度区间。

4.3 坡度图

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它是描述地形特征信息的重要指标,能够间接表示地形的形态起伏和结构特征。

在ArcGIS中利用DEM创建研究区的坡度图的步骤如下: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 Analyst ToolsSlope,在弹出的对话框“input surface”选项选择DEM文件,“Output raster”中选择输出目录,OK,即可生成原始坡度图。

在ArcGIS中根据需要对研究区坡度重分级步骤如下: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sifyclassifica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classes”选项选择“3”,即将研究区的坡度分为3个级别,Break Values分别定义为8、25、70,OK,“Output raster”中选择输出目录,OK,完成对坡度图的重新分级(图四)。其中,1代表≤8°区域,2代表8°~25°区域,3代表>25°区域。

3.4坡向图

坡向是描述地貌特征的重要参数,它反映坡面所面对的方向。

在ArcGIS中利用DEM创建研究区的坡向图的步骤如下: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 Analyst ToolsAspect,在弹出的对话框“input surface”选项选择DEM文件,“Output raster”中选择输出目录,OK,即可生成原始坡向图。

在ArcGIS中根据需要对研究区坡向重分级步骤与坡度重分级类似: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sifyclassifi ca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classes”选项选择“8”,即将研究区的坡向分为8个方向;Break Values分别定义为45、90、125、180、225、270、315、360共8个方向,OK,“Output raster”中选择输出目录,OK,完成对坡向图的重新分级(图二)。其中1~8分别代表了8个方向。

5 结语

徐家沟煤矿地形复杂,梁峁沟谷交错发育,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研究区内居住人口较多,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地形分析的意义重大。本文利用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出了各种地形分析图,为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篇5

1.1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以及第四系残积层组成。土体以人工填土、淤泥质土、粘性土、砂类土多层土体为主。底部隐伏基岩为古近系华涌组(E2h)泥质粉砂岩。

1.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二种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类土层中,属承压水,地下水埋深浅,水量贫乏,地表水系发育。

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在评估区范围内有4处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产生裂缝、房屋产生裂缝破坏等。

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沉降和崩塌或滑坡2种。

3.1地面沉降:选取6个钻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应力面积法计算路基沉降量,公式为s=ψss′=ψsnisioEP1(ziαi-zi-1αi-1)。计算结果为:工程沿线各孔最终沉降量为71.5mm、194.4mm、46.4mm、43.6mm、127.5mm、82.2mm。全线沉降量小,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3.2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

隧道基坑开挖深度0.5~11.0m。可用2种方法分析。

3.2.1坡率法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八篇第四章边坡工程中的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表,拟建隧道工程基坑开挖U型槽和框架段为垂直开挖,挡土墙部分为1:0.25坡率开挖,均大于其最低坡率允许值,本拟建工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不稳定。

3.2.2计算法

根据瑞典条分法,总应力模式计算天然和暴雨工况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K2+180截面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78和0.66,K2+280截面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94和0.76。坑壁不稳定,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大,此段整体开挖深度较大且局部地段地基有软土分布,总体评价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大。K2+180截面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94和0.76,基坑坑壁较不稳定,由于此段开挖深度较小,总体评价其危险性中等。

4.评估结论

预测拟建项目在工程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有2种:地面沉降和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

4.1地面沉降

工程全线沉降量小,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与危险性均小。

4.2基坑边坡崩塌或滑坡

工程沿线K1+895~K1+953.472段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小;工程K1+953.472~K2+280段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大;工程K2+800~K2+379.66段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其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5.工程建议

篇6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方法

Abstract: geological disasters seriously threaten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ecurity, to strengthen geological disaster forecast, can lower the bad harm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hazards assessment,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basic basis and guidance documents,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 Geologic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Assess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又称地质灾害灾变评价,是在在查清地质灾害活动历史、形成条件、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的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程度以及规划、部署、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主要任务是:

1、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判定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和评估级别;

2、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

3、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分析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4、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价;

5、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或另选场地的措施与建议。

二、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式方法

(一)做好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在相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坡高、坡型,岩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挖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应为调查的重点。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的冲沟,因为调查的重点。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范围,应作为调查的重点。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围,可作为调查的重点。对线状及区域性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段和危险区段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作为调查的重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潜在不稳定斜坡等不同的地质灾害,都有不同的调查内容与要求。

(二)控制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的精度

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务必方法正确,满足精度。

调查工作要以地质——地貌调查为基础,重点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类型、分布、规模、活动特征、诱发因素、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主要地质环境要素及所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地段必须有调查点控制。调查工作底图采用最新地形地质地貌图。地质地貌图能满足精度时,可只进行核查或补充测绘,没有地质图或地质地貌图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质-地貌测绘。调查工作底图,线状及大区域工程项目,比例尺一般为1:10000-50000。非线状工程,比例尺一般为1:5000-25000。线状及大区域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其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点控制密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小区域或点状工程项目,不作调查点控制密度要求,但要满足调查精度要求。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般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对于点的危险性评价和对于面评估。

1、对于点的危险性评价,一定要弄清地质灾害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地质环境,地质面貌,形态特征,边界条件。采用经验法与灾害活动的动力分析和条件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力学平衡的计算,得出稳定系数(K),用来指示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在计算现状环境下斜坡稳定系数时,应根据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设定相应的参数,计算稳定系数,从而确定导致斜坡失稳的因素,这些因素出现的频率多大,进而可以确定灾害发生的概率。最后根据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稳定性、危害范围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的结果,对整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危险性分区。

2、对于面评估特别是区域评估的危险性评价,首先要分析灾害产生的因素,即岩体工程条件,构造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以这四种因素作为危险性评价的基础。评价方法一般可采用单元面积评价法,即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单元,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单元逐一评价,然后再作整体评价。危险性评价的统一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对各地质灾害群成生原因及新出现的灾害活动特征进行研究,找出地区至灾因素而实现的。评价时,将此四项因素用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求出各自的权值,然后以专家评分方法,将分值乘以权值,求出各单元的危险性指数。再根据本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考虑到可能发展为灾害的现状及预测的内容,将该区危险性分为极重、重度、轻度、无危险四级。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类方法

(1)滑坡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构成要素及变形的空间组合特征,确定其规模、类型、主要诱发因素、对工程的危害。对斜坡地区的工程建设必须评价工程施工诱发滑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对变形迹象明显的,应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2)泥石流评价必须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流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确定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规模、活动特征、侵蚀方式、破坏方式,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3)崩塌的评价应查明斜坡的岩性组合、坡体结构、高陡临空面发育状况、降雨情况、地震、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确定崩塌的类型、规模、运动机制、危害等,预测崩塌的发展趋势、危害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4)地面塌陷的评价必须查明形成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确定塌陷成因类型、分布、危害特征,分析重力和荷载作用、地震与地震频率、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塌陷形成的影响,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范围、危害。

(5)地裂缝的评价必须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地裂缝的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及动态变化。对多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判明控制性因素及诱发因素。评价地裂缝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除地震成因的地裂缝外,对其他诱发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分析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采矿活动、人工蓄水以及不良土体地区农灌地表水入渗、松散土类分布区潜蚀、冲刷作用、地面沉降、滑坡等作用的影响。

(6)地面沉降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所处区域地面沉降区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如抽汲地下水、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抽汲卤水、构造沉降等)、沉降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以及拟采取的预防及防治措施。对评估区不均匀沉降应作为重点进行评价。

(五)加强调查资料的检查验收

详实、全面的野外调查资料是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质量保证和基础资料,典型的灾点、隐患点、不良地质作用等必须跑到、看到,记录齐全完整。凭借粗燥、甚至虚假的野外调查资料编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必将是沙滩楼阁,隐患无穷。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野外调查资料的检查验收是保证评估工作质量的早期和基础措施,尤为重要,不可缺少。检查方式可分为编制单位的内部审查、管理机关的抽查等。

结束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能够降低地质灾害对人们影响的有效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水平,还必须要加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更好的确保人民的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梅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关问题的探讨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09(26).

[3] 宗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半定量评价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

篇7

关键词: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P623.1 文献标识码:A

一、评估级别的确定

东港合隆风电场工程静态投资:41447.55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42426.97万元,风机轮毂高度80.0m,加上风轮直径 93m,构筑物高度126.5m,属高耸建筑物,本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两种地貌,地形条件复杂,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简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和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综合确定本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二、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评估区主要地形地貌属丘陵区,海拔高程在100-339m,最高标高为339m。东港合隆风电场风机机位为山顶或山脊,总体上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工程建设。

根据区内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进一步划分地貌单元为剥蚀丘陵和丘间坡洪积谷地。

(1)剥蚀丘陵

分部在全区,丘顶多呈圆顶状、浑圆状,丘脊呈长垣状、梁状,山体总体呈东西分布,最大相对高差239m,地面高程100-339m。丘坡较缓,自然坡度15°-25°,主要由中生界印支期侵入岩组成,风机全部分布于该地貌中。

(2)丘间坡洪积谷地

分布在丘间、丘前,呈宽缓谷地,谷地呈南东向和南北向分布,标高多为140—150m;宽度在100—200m,评估区北部谷地由南向北扩展倾斜,坡度3—5°近坡麓坡度加大。评估区南部丘陵间谷地,由北部向南部倾斜。谷地周边冲沟发育,有向源和侧向侵蚀,冲沟沿丘陵周边坡麓发育,裙裾状放射性分布,与沟谷相联。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貌有两种类型,地形条件复杂。

2、地层岩性

评估区地层为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大石桥组(Lds)和盖县组(Lgx)、中生界侵入岩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1)新生界第四系(Q4pl+dl)

分布于丘间谷地,坡洪积成因,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砂砾石,厚度2—10m,由山前到谷地厚度递增。

(2)中生界印支期侵入岩

该层分布于评估区大部分范围,岩性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强风化带一般厚度2-5m。

(3)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大石桥组(Lds)

岩性为菱镁大理岩 、方解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二云片岩、变粒岩。分布于评估区东南侧。

(4)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盖县组(Lgx)

岩性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分布于评估区东北侧。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层岩性较复杂。

3、构造与地震

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一级构造单元的中朝准地台(Ⅰ),二级构造单元的胶辽台隆(Ⅰ1),三级构造单元的营口—宽甸台拱(Ⅰ13),四级构造单元的凤城凸起(Ⅰ13-1)

(1)构造

区域构造受中朝准地台断裂体系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之辽宁省区域地质志介绍上述断裂为非活动性断裂构造。经过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评估区内没有断裂构造通过。

(2)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第四代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该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25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区域地壳稳定性一般。

4、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有两种地貌单元类型,一是剥蚀丘陵,二是丘间坡洪积谷地,分布的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坡洪积层底部砂砾石、碎石层,孔隙赋水,地下水埋深1.5-4.0m,富水性小于100m3/d。矿化度小于0.5g/L,属重碳酸钙型水,含水层厚6-8m。

(2)基岩风化裂隙水

含水层为花岗岩风化裂隙赋水,根据区域资料富水性弱,单井出水量小于50m3/d。矿化度小于0.5g/L,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型水。

综上所述,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5、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通过现场对切方地层断面进行勘查,按地层的上下顺序进行描述:

(1)残积土:黄褐色,稍密,稍湿,含大量的植物根系,厚度:0.3—0.5m。

(2)花岗岩:黄褐色,强风化,呈块状,局部碎块状,结构较完整,岩质较硬, 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

场内标准冻深为1.0m,最大冻深1.2m。

综上所述,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6、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评估区中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果树栽种,没有破坏评估区内总体的地貌形态,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综上所述,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经对评估区范围及周边地质环境实地调查,评估区基本处于原始地貌,地形坡度<5°,不存在崩塌、滑坡等危害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现象。

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分析,风机、箱变的基础建设有引发基坑坍塌、弃土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道路建设有引发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较轻,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遭受其工程建设本身引发的地质灾害。本次工程建设有遭受基坑坍塌、滑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性较小,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小的。

(3)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评估

经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分区、综合评估,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地质灾害危险小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一般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轻微,治理措施简单,所以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内为适宜工程建设。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工程建设引发遭受地质灾害有基坑坍塌、滑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

篇8

[关键字] 水电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地质环境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69-3

0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建设的日益繁荣,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趋紧张,中小型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我国电力资源的需求紧张局面起到了不可替带的重要作用。为此加强对水电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更好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辽宁省凤城市石桥水电站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浅谈一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工程建设概况

石桥水电站工程是一座无调节的径流式水电站,采用水力自控翻板闸坝型,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4839km2,水电站正常蓄水位46m,总库容4001万m3,电站总装机容量9600kW,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136万kw.h,年利用小时数为2225h,工程建设永久占地8.1095hm2。工程枢纽建筑物由左岸电站厂房、冲沙闸、水力自控翻板闸等组成。枢纽工程等别为Ⅲ等,永久性水工主要建筑物(拦河坝、冲沙闸、电站厂房等)的级别为3级,永久次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属较重要建设项目。

2 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条件

2.1水文气象

工程建设区气候属北温带湿润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处爱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8.1℃,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最冷。区内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021.3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雨量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夏季7、8两月,占全年57%左右。流域内多年平均蒸发量1237.2mm,5月份相对湿度小,气温上升快,风速大,是蒸发量最大时期,11-3月为结冰期,蒸发量最小。流域内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及地形影响,最多风向为NNW,初霜期一般在9月下旬,终霜期一般在5月上旬。流域内降雪期长,初雪期最早在10月21日,最晚终雪日在4月29日。流域内累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63.7℃,累年极端最低地面温度-37.5℃,最大冻土深度为138cm。

坝址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5.35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0.38m3/s。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1400 m3/s,1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16700 m3/s。

爱河流域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上游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水土保持状况良好,是辽宁省的少沙河流,年均入库泥沙体积为63.7万立方米。

2.2地形地貌

工程建设区地貌属辽东低山丘陵区,坝址位于草河与爱河汇合口下游2.6km左右峡谷段上,周围山丘高程均在300m以下,地形坡度一般在17°左右。左岸地形较完整,山丘多北东向展布,最高丘顶约为230m~262m,右岸地形较破碎,除近岸地段见有293m两山丘连绵成帐外,其它地带最高仅121m,多为高50m~70m,宽3km~4km的破碎分水岭。两河汇合处地表平坦开阔,阶地有两级,漫滩多存留于堆积岸,其后为丘陵,两侧山体多北东向延展(见照片1)。

2.3地层岩性

工程建设区内地层除新生界第四系外,侵入岩大面积分布,是构成库区与坝址区的唯一地层。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水系两侧、山间洼地和山麓地带,呈条带状展布,厚度不等,主要有砂卵石、粉质土、耕植土及局部崩积物等;侵入岩主要有前震旦纪辉长岩、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晚侏罗系花岗斑岩及晚侏罗系花岗岩。前震旦纪辉长岩主要分布于坝址两侧坝端;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岸处;晚侏罗系花岗斑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岸处;晚侏罗系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

2.4构造

工程建设区主要构造为新华夏系压性断裂,大部分在早元古代混合岩、印支期花岗岩及燕山期花岗岩中通过,总体走向北东约20°~30°,倾向南东。总体上工程建设区从区域上看库区及坝址区没有大的断裂构造通过,从断裂的走向看,局部断裂构造从深部有可能通过库区,因此工程建设区内地质构造不甚发育,未见有大的断裂构造存在,工程建设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

2.5地震

工程建设区地震区划属华北地震区,海城-丹东-朝鲜西海岸北西向地震带和鸭绿江北东向次级地震带交汇处,重力梯度和地壳厚度有一定变化,区域地震活动主要受鸭绿江断裂带活动影响。据现有地震资料记载,工程建设区内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地震活动性微弱。工程建设区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属于区域相对稳定的地区。

2.6水文地质特征

工程建设区地表水系较发育,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和运移特点等因素,将工程建设区内地下水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河谷、漫滩、坡麓及沟谷地带,赋存于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好,水交替作用强烈。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及大气降水变化显著,含水层厚度不均变化较大,由坡顶至沟谷厚度逐渐增大。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及晚侏罗系花岗斑岩和花岗岩等基岩裂隙和风化裂隙中,其含水性受岩石的风化程度及成岩时的孔隙、裂隙的空间大小所控制,主要受季节性降水及松散含水层补给,含水性较弱,富水性不均,受出露部位、地形切割程度的影响,往往以短途径流、点状泉等方式排汇。

2.7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建设区内岩土工程地质特征主要按库区、坝址工程区、电厂尾水渠工程区进行说明。

(1)库区工程地质特征

石桥水电站库区河谷成U字型,两侧阶地有两级,山体多南北向延展。左岸坝址线地势陡峭,岩石面积较大;右岸坝址线为低缓丘陵区,植被发育,覆盖层较厚。

库区基岩均为侵入岩,其中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坝址两端;花岗斑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岸处;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侧低山处;少量辉长岩分布于坝址两侧坝端。

库区第四系地层以粉土、粉细砂、砂卵石为主,主要分布于河床两侧河漫滩与沟谷及Ⅰ、Ⅱ级阶地上。砂卵石厚度一般为5.0m左右;粉细砂一般在3.0-4.0m左右。

库区内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右岸及左岸均未见通往库外的断层。

库区两岸,新鲜岩石坚硬完整稳固,但沟谷冲蚀地带及表层岩石风化较强烈,其承载力相对较低,岩土体工程参数与坝址工程区基本一致。

(2)坝址工程区工程地质特征

坝址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为耕植土层,分布于右坝端;细砂层分布于河床左侧与左岸山丘之间的台地上;卵石层主要分布于河床右侧河漫滩,岩石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等,磨圆度较好。

坝址区基岩均为侵入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分两期侵入,广泛出露于坝址区,是坝基的主要岩体。坝址区未见断层通过,坝基岩体二长花岗岩发育有三组节理,节理面大多闭合-微张,泥质-岩屑充填,结构面起伏粗糙。

坝址区强风化岩层较薄,多为弱风化岩石,两岸坝端岩层风化浅,河漫滩处风化较深。第四系以下基岩顶面为强风化岩,其中最大厚度2.3m,最小厚度0.5m。坝址左坝端岩石为弱透水,河漫滩段岩石为中等透水,右坝端岩石透水性为弱透水-中等透水,应对整个坝基岩体尤其河漫滩段坝基基础进行帷幕防渗处理。

(3)电厂、尾水渠工程区工程地质特征

电厂区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细砂和山麓堆积物,电厂厂基岩性有辉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强风化岩体破碎,弱风化岩体较为完整,厂区内无断层,地基承载力为3000~1000KPa;尾水渠区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细砂,基岩有辉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上游段有弱风化岩,下游段有强风化岩。整个电厂、尾水渠岩体透水性均为弱透水。

2.8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

工程建设区原始地貌保持较好,地表植被较发育,人为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河谷区Ⅰ、Ⅱ级阶地的农业种植,县乡间便道的建设、引水工程的建设、村居民区建设及小规模的采石、采砂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小,工程建设区人为工程活动一般。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经实地调查,工程建设区内潜在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

3.1崩塌、滑塌

在库区左岸坝址工程区、电厂尾水渠工程区边坡多见岩体,坡脚见有倒石堆及崩落块石,由于地形坡度较陡,岩体长期遭受自然风化剥蚀,在强降水入渗、地震、人工不合理削坡等激发因素的作用下或某一主导因素的作用下,均存在倾倒式或滑落式崩塌的危险隐患,其危险性小。

3.2滑坡、泥石流

在库区两岸边坡地带,小型溪流沟谷较为发育,河谷阶地及山坡农业耕作地带植被破坏较重,坡面水土流失现象较多,加上区内其它工程建设切坡扰动土体现象,使得本区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沿河两岸部分沟谷、斜坡地段有小型滑坡、泥石流的发生,给工程建设带来潜在危险,因此,在丰水期洪水的冲击下,区内有滑坡、泥石流的危险隐患,其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将对库区及周边地带内的地质环境条件产生影响,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库岸坍塌、滑塌、浸没、水库渗漏、坝基坝肩渗漏等问题。

4.1枢纽建筑区

(1)崩塌、滑塌

在坝址左右两岸的枢纽建筑工程区,由于工程建设人工开挖边坡,形成高陡边坡,尤其在左侧坝肩枢纽工程切坡地带可能引发小型岩土体崩塌、滑塌,给工程建设带来危险,并对本区地质环境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工程建设的实施,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在自然及人为等因素激发下,两侧边坡及人工切坡地带均有可能发生小面积的崩塌、滑塌,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2)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

在坝址区,由于坝基岩体透水率多以中等透水为主,局部岩段较为破碎,岩体完整性较差,可能发生坝基渗漏;在右坝肩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相对左岸较差,可能发生坝肩绕坝渗漏,应根据坝基及坝肩透水性分带特征及基岩透水性特点,在大坝施工过程中,应对坝基深厚覆盖层及下伏岩体做防渗墙和防渗帷幕,否则水库蓄水后易产生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4.2库区

(1)库岸坍塌、滑坡

水库蓄水后,水位抬升,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地表及地下水径流条件发生变化,并对库区两岸边坡地带的岩土体进行浸润,在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坡体自重应力、强降水等自然和人为工程活动因素的作用下,库区两岸边坡地带可能发生库岸坍塌、滑坡,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2)泥石流

库区所处流域水系较发育,库区周边有多条溪流沟谷、冲沟存在,沟谷、坡麓及坡谷地带多为农业耕地,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尤其在库区左岸坝肩上游有一较大冲沟存在,沟内有人工扰动土体及多处水塘存在,该沟区亦是工程建设的砂石骨料加工区,工程施工势必加大对沟内岩土体的扰动,增加松散物源,在雨季强降水入渗、冲沟水流的冲刷及自身重力和暴雨突发引发山洪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激发作用下,在沟谷中均可能引发小型坡面泥石流和溪沟泥石流,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3)水库渗漏

库区岩性单一,均为侵入岩,没有碳酸盐岩分布,岩体透水性弱,水库两侧与邻谷分水岭山体宽厚,无低矮单薄分水岭和低邻谷,地下水分水岭高程远大于正常蓄水位,无穿越库区分水岭通向库外的断裂构造,水库封闭条件较好,不存在向邻谷产生永久性渗漏问题,故水库渗漏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小。

(4)水库泥沙淤积

库区所处流域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上游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土保持状况良好,但流域悬移质输沙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约占全年的99%。由于库区所处流域上游,山地面积大,流域内山高坡陡,河道比降较大,属于少沙河流中推移质沙量高产区,因此推移质及库区塌岸和泥石流等所产生沙量占悬移质的比值较一般地区高,年均入库泥沙体积约为63.7万m3,故水库发生泥沙淤积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5)水库淹没及浸没

电站正常蓄水后,库区及周边地下水位抬高,对位于正常蓄水位附近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如一、二级阶地等,可能产生浸没问题,但因库区周边松散堆积物质多为砂土、碎块石土、卵砾石土等,透水性较好,库区周边阶地上的耕地,因库水抬升受毛细管作用,局部可能产生浸没现象,但分布范围较小,受水库浸没影响不大,库区发生淹没及浸没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6)水库诱发地震

工程建设区地震活动微弱,库区及周边无可溶岩分布,不存在规模宏大的活动性断裂构造,局部断裂未与库区发生直接的水力联系,电站水库蓄水后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小,但应对坝址工程区进行监测设置,确保坝体等枢纽工程与水库的安全。

5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5.1崩塌、危岩、落石等灾害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中应采取如绕避、刷坡清除、镶补勾缝、加固支档、修筑拦石墙、排水沟、预应力锚索、架设安全防护网、采用安全坡率法施工等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应严格控制爆破用药量,采取预爆破措施来保护基岩不受损害,发现危石应及时清除或支撑加固,对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岩体空洞、裂隙应及时进行镶补勾缝,要拦截疏导斜坡地表水和地下水,作好边坡及其以外集水面积内的排水和防渗体系。对区内的永久性边坡地带,尤其是左岸枢纽工程区的岩质边坡,必须修筑永久性安全防护治理设施,保证边坡安全稳定,雨季应加强坡体稳定监测,及时发现隐患,采取科学防护措施,保证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失。

5.2边坡失稳、滑坡的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中及工程建成后,区内高边坡段应采用台阶及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全断面边坡防护,或采用下挡上护措施,必要时可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手段;低边坡段,可采用坡面防护,下设挡墙、脚墙的防护措施;同时上述地段尚应做好防、排水工程,避免地表水渗入岩土体内。斜坡地带,在坡积层上填方加载时,可能会导致坡积层沿下伏基岩面滑动,可采取路堤挡土墙、路肩墙进行防治,挡墙基础宜置于基岩中一定深度,确保坡体稳定而不危害工程,并做好坡体稳定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5.3泥石流灾害防护措施

加强对区内沟谷溪流、河流的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所需砂石料要科学合理堆放,禁止随意乱堆乱弃,特别是严禁在主沟槽内堆积存放,尽量少占压河床,并加强导流工程设施建设,采用恰当的工程防护措施如固稳、挡储、排导等,生物防治措施如封山育林等方法,控制地表径流,防止坡面侵蚀,消除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在雨季强降水期应加强对可能发生泥石流沟谷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5.4水库坍岸的防护措施

石桥水电站蓄水后,将对库区两岸分布的岩土质坡体及松散坡积物堆积体产生浸润剥蚀,在边坡防护中,应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挡墙、抛石或干砌片石与挡墙相结合的库岸防护或路基防护措施,同时对抬高农田分布的地段采取永久防护堤等工程措施和种草、植树等生物措施,严格禁止一切破坏岸坡的人类工程活动。

5.5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的防治措施

坝基工程建设基面为弱风化二长花岗岩,对坝址、坝肩区引起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的透水岩段,建议采用帷幕灌浆至隔水岩层的方式处理,确保坝基及枢纽工程的绝对安全。

6 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现状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对本区自然地质及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小。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属弱发育,危险性小。

随着工程建设区枢纽工程、库区等各项人为工程活动的实施及自然激发因素的影响下,将破坏该区现有岩土体的稳定平衡条件及地表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可能引发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发生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

6.2建议

(1)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科学合理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尽量减轻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避免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2)坝基及边坡开挖中要注意施工方法,做好安全防护,边坡要控制在安全坡角内,全面进行坝基及坝肩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雨季,以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

(3)电站主体工程施工开挖,要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在坝基、坝肩高边坡开挖地段,应确定合理的开挖坡比,进行边坡防护及布设截排水设施等,防止边坡发生渗透变形与滑塌,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布置必要的边坡变形监测措施。

(4)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施工区、库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对库区及冲沟、河道进行治理,避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库区及周边地区要进行绿化、美化工作。

(5)工程建设及运营期,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坚决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7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蓬勃发展,我们更应着力强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确保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可靠运行,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要有充分的前瞻性,既要认识历史灾害过程,又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

参考文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

[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4]69号.

[3]《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S],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发[2004]198号.

[4]《辽宁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S],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发[2004]198号附件

[5]《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技术培训资料,2006.

[6]《辽宁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办法》[S],辽省国土资源厅发[2007]42号.

[7]《凤城市石桥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

[8]《石桥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

篇9

关键词:地质灾害 滑坡 崩塌 采空区 危险性评估 防治措施

1.建设工程概况

延安至延川(陕晋界)高速公路是陕西省“2637”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7条横向线之一,延水关至吴起高速公路的东段部分,路线全长116.67公里。设计行车时速为80~100km/h,路基宽度24.5m,拟建桥梁178座,总长45326.2m,占路线总长的 38.85%;隧道15座,28464m(以单洞计),占路线总长的12.2%。

调查区位于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东部,公路沿线地貌主要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河谷阶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非常发育。

2.地质环境条件

调查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东部,公路沿线地貌可分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河谷阶地区;调查区出露地层主要发育有第四系冲积、洪积松散堆积物,其中二级以上阶地上部覆盖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山麓及坡脚处有薄层的第四系残坡积、崩积层;黄土塬梁峁区为典型的风积黄土区。调查区线路走廊带的基岩主要为新近系粘土岩、砾岩,侏罗系、三叠系砂泥岩,岩体分为软硬相间互层状碎屑岩类和粘土岩类;土体主要为粘性土、砂砾类土和黄土。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黄土孔隙裂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三大类。

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升与河谷切割侵蚀,与破坏地质环境有关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煤炭开采、石油开采、削坡建窑、修路开挖、淤地坝建设等,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

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

3.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1.1滑坡

本次评估,滑坡规模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J064-98)标准确定,见下表

调查区内的159处滑坡,主要分布于黄土沟壑内,即白家沟、牛奋沟、丰富川、前丈子沟、党家沟、五川沟、张罗沟、寨子沟、蒿岔峪、吕家沟等支沟及延河、清涧河岸边。沿线平均每公里分布滑坡1.36个,主要为牵引式黄土滑坡。因此,调查区内滑坡主要为黄土滑坡,地貌上表现为自前向后逐级下滑,在滑坡体地表可见逐级下错的台坎。滑坡大都保留着滑坡形态,后缘和侧缘黄土,壁面较陡且土体;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滑体形态较杂乱,其上冲沟发育,部分滑体被改造成梯田、乡间便道和油井路等;滑坡下滑后,中后部常形成反倾台地,降雨在洼地汇聚并向两侧排泄,逐渐形成“双沟同源”现象,在后壁陡坎常形成连续分布的落水洞;滑体内部特征主要由黄土状土组成,滑动时土体松动解体,后又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压密固结,在沟谷流水侵蚀作用下,滑体物质不断被搬运流失,部分滑体已消失;滑体前缘多被沟道内季节性流水侧蚀,形成陡坎,表现为小的崩落;调查区内滑坡的控滑结构面主要为土岩接触面,其次是在黄土层内错动。

区内发现的159处滑坡中:按规模,大型21处、中型72处、小型66处;按物质组成,均为黄土滑坡;按稳定性,稳定性好的118处、较差的38处、差的3处;按危险性,危险性大的2处、危险性中等3处,危险性小的154处;诱发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冲刷浸润坡体和河流侧蚀坡脚。可见区内滑坡以中型、稳定性好和危险性小的黄土滑坡为主。

3.1.2崩塌

调查区内的85处崩塌,主要分布于黄土沟壑内,即白家沟、牛奋沟、丰富川、前丈子沟、党家沟、五川沟、张罗沟、寨子沟、蒿岔峪、吕家沟等支沟及延河、清涧河岸边。沿线平均每公里分布崩塌0.73个。地貌特征表现为崩塌均沿沟谷两侧的陡坡分布,坡体一般上下陡中间缓,后壁坡度一般大于45°,坡脚前缘受河流侧蚀一般呈陡坡状;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崩塌体多沿坡脚呈裙状展布,崩塌粒径不等,有的崩塌体被二次固结,后壁在黄土节理和基岩裂隙的卸荷作用下,多被切割成彼此分离的块体,有的被充填;崩塌体内部特征主要由黄土状土和砂泥岩组成,崩塌体岩土体松动解体,后又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压密固结,在沟谷流水侵蚀作用下,崩塌物质不断被搬运流失,有的崩塌体残留部分较少。

区内发现的85处崩塌中:按规模,大型16处、中型49处、小型20处;按物质组成,基岩崩塌为28处、土岩崩塌4处、黄土崩塌53处;按稳定性,稳定性好的2处、较差的23处、差的60处;按危险性,危险性大的3处、危险性中等18处,危险性小的64处;诱发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冲刷浸润坡体和河流侧蚀坡脚。可见区内崩塌以中型、稳定性差和危险性小的黄土崩塌为主。

3.1.3 采空区

根据拟建工程压矿报告,调查区内分布有三个煤矿,全部位于陕北三叠纪煤田东南部,横山韩岔—延安蟠龙找煤区内, 该区在整合前,分布有若干开采规模不等的小型煤矿,在区内形成一定范围的采空区,成为采空区地面塌陷隐患,根据本次野外调查,调查区内分布有4处采空区地面塌陷隐患,区内发现的4处地面塌陷隐患均为煤矿采空引发,规模为小型,目前地表未发现变形迹象等。

3.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篇10

【关键词】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关键 探讨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现状

据查新检索结果分析,目前对环境地质灾害评价、评估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较多,但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之类的文献寥寥无几,仅获得6篇相关论文,没有专著或专门的参考书籍,更无可供操作的、专业的行业规范。赵志祥、李树武根据某工程已有资料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了探讨,对区域构造稳定性、水库诱发地震、泥石流危险性、水库滑坡涌浪预测、坝址区滑坡、卸荷岩体和崩塌体的稳定性、厂房开挖高边坡的稳定性、库区煤田采空区地面变形及塌陷等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趋势预测。

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方法

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应抓住以下几个主要环节:(a)抓实基础工作,多搜集社会经济、地质地貌、环境水文地质、物探工程等方面的资料,系统分析建设场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有针对性地科学布置和开展各专项调查、勘测工作;(b)对调查和勘查所得到的资料,做系统的分析和准确的判定,对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描述,并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指标,进行评价;(c)将有关信息尽可能地用图表等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表达,避免文与图表表述不一致问题的出现。

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作用及意义

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作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近几年国土资源部在申请建设用地方面的一项新的规定。但其作用决不仅仅是征地报批的一个例行手续,其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是地质作用对受灾对象造成严重影响的结果。 没有受灾对象,构不成灾害, 这就存在工程选址问题。

(二)、为建设单位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大部分建设工程受各种因素制约,是无法完全避开地质灾害的。因此,必须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三)、为金融机构投资风险估算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损失的特点之一是不可预见性, 金融机构在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时,都希望得到稳定的投资回报,因此要求建设单位提供详细的建设方案,以确定投资风险。

(四)、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必要程序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政府行政审批程序的一部分, 政府行政工作要逐步实行公开化,评估报告及认定结果也要在互连网上向社会公开。

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意义

范围是极广的,地质灾害防治也涉及到各个部门。 在以往的地质灾害防治中,各部门、各建设单位各自为战,从本部门、本项目和地方的实际利益出发,采取了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还由于不同行业在技术要求上的差异等,这样做难免有考虑不到之处,留下后患的可能性很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的意义就在于:首先,评估工作不仅仅为工程服务,同时也为保护当地地质环境提供依据;其次,评估工作在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改变了以往轻预防、重治理的被动局面;第三,评估工作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角度,多部门、多学科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综合管理国土资源的职能;第四,评估工作发挥了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的技术优势,提出的防治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可以预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将成为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有力手段。

四、地质灾害评估中关键技术探讨

1、评估级别的划分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392号文件附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中规定,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中重要性两个指标进行分级。

(一)、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

(1)市政工程项目市政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城市防洪、城市环卫、城镇规划建筑、燃气、热力等工程项目。

(2)铁路工程凡新建、扩建铁路工程均属重要建设项目,铁路工程中车站、货场等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可根据市政建设项目中建筑类重要性划分标准确定其重要性级别。

(3)其它工程对公路工程、水利等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划分在“技术要求”中比较明确,在此不作叙述。

(二)、评估级别

通过对上述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进行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就很容易确定评估级别。

2、估范围的确定

评估范围的确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对工程项目有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在这一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可直接导致该工程受到危害,如工程受到周围滑坡、崩塌直接影响的范围。

(2)对工程项目造成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如泥石流沟间接影响到泥石流沟内堆积的范围,现有采空区或未来可能进一步发展的采空区范围等。

(3)在对工程项目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评估范围,必要时对直接影响范围做重要评估,间接影响范围做一般性评估。

3、危险性分区

危险性分区可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划分,应重视以下几点:

(1)根据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险性实际情况划分,符合哪一级就划为哪一级。

(2)防止危险性分区扩大化。如有些灾害由于工程施工开挖造成边坡失稳,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较重区主要集中在工程沿线或仅限于河谷等特殊地带,在危险性的分区划分时,可能将划分范围扩大到范围,这样是不合理的,要避免危险性分区范围随意扩大或缩小。

4、评估区环境条件综合分析

环境条件综合分析是认识评估区基本环境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环境、讨论拟建工程环境效应的重要基础。

5、现状预测及综合评估的关系

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中心环节。3 项评估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在认识流程上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综合的过程。

(一)、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的侧重点是评估区叠加了拟建工程影响后,预测拟建工程和环境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具体评估内容应回答3个问题:

(1)不受拟建工程施工和运营扰动,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现有灾点可能对拟建工程造成危害的危险性评价,对危害方式和危害后果作出预测。

(2)在拟建工程施工和运营扰动情况下,对可能加剧活动并产生危害的现有灾点进行评价,分析工程扰动形式、加剧灾害活动的机理,指出可能受到危害的对象(包括拟建工程和环境),预测危害程度,指出危险区范围或位置。

(3)在拟建工程施工和运营扰动下,对可能诱发的新灾点进行评价。

(二)、 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的侧重点是在前两项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和潜在地质灾害成灾的可能性和成灾后果的严重性,对评估区(或分地段、分工程部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定

6、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论是评估工作的落脚点,结论的得出应该建立在两个判据之上。

(1)地质灾害危害后果严重程度。对此不能局限于对拟建工程影响的分析,也要考虑拟建工程加剧和诱发地质灾害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2)地质灾害防治难易程度。此评价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难易程度,也要考虑防治费用的投入,经济上的合理性。

五、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财产及国家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做好地质灾害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建设用地,我们应该给与更多地关注,因为建设用地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所设建筑的使用寿命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建设之前先对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