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与施工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与施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的地质复杂,很多地方那个天气多变,而很多时候建筑施工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受环境制约很大。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往往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和工期的长短,所以环境必须被高度重视,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利的环境因素对建筑施工的影响,最好能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不完善质量检验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但在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中,质检工作力度不够,检测范围不全面、不及时,质检的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烈,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不能够及时发现、处理,种种的监察措施不能够完善起来,没有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原因所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2.1对于人员的管理
对于人的管理控制,首先要有一个健全合理的人员编制制度,无论是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还是实施人员,不但要求其拥有专业的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领导者,要求其要有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要能够以长远目光看待问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和全局掌控能力决定了施工质量的高低;对于技术人员,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执行力,这样才能保证计划方案在通过审查之后能够准确无误地实施;还有,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于一些施工建设人员技能掌握欠缺这一情况,施工方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和监督,最大程度上杜绝因施工技术问题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产生影响。总之,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的使用,即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保持好对外的形象。
2.2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工程施工场所的施工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工程中最要的物质条件就是建筑材料,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采购人员个人的专业问题,很多时候容易在采购施工材料的时候,采购人员不能够做到对材料的各项指标了熟于心,更不能够做到按照流程去测验材料的质量,所以很容易让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其次就是在现在社会,经济至上的环境下,各种违规和以权谋私现象层出不穷,材料采购环节中对采购人员的各种诱惑往往导致采购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选用职业操守坚定的采购人员非常重要,要求采购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在采购的时候做到对材料的鉴定,以保证施工材料的合格使用。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还要做好材料的使用及保管措施,要建立健全的材料使用及消耗制度,做好监管措施,健全奖惩制度。并且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察,对材料使用过程中违规操作现象应进行处罚。
2.3对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高度充分重视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气象灾害等因素,尽量避免高温、狂风、暴雨、寒潮等天气的影响。在施工前,根据建筑工程的当地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针对建筑工程所在环境做出一系列预防方案,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作业。同时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工作,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4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在每一份项工程施工前,要做到方案预先通过审核才行,并且要针对方案的做出系统的、严格的审核措施。方案审完后,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建筑施工的一切都是按照方案进行的,所以方案的审核以及样板的修改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有计划的,科学的进行检查,要完善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专项整改,及时修改方案,不断完善,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脱离方案的现象出现。
2.5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工作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筑公司首先要做到完善监察制度,建立健全的监察及奖惩措施。并且将这种制度从始至终的执行起来。监管制度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应加快推行监管制度,提高建设工程监管地位,同时还要完善监管制度的各项配套设施,以法制加强对监管的约束,实施质量奖惩制度,加强对监管人员资质的审查,对滥用职权、严重失职的监管人员,要立即取消其监管资格并追究责任。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责任主体和相关监督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建筑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水平。
篇2
建筑工程安防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建筑安全性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安防系统的结构分析,从视频监控、中央控制、监测系统、网络互联系统对其进行了探究,对建筑工程安防系统的应用与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为现代建筑安防系统的施工提出了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防系统;施工
1建筑工程安防系统结构
1.1视频监控系统
1.1.1数据压缩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主要是指H.264音视频压缩技术。H.264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以及ISO/IECJTC1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开发。项目合作的努力被称为联合视频团队(JVT)。ITU-TH.264标准和ISO/IECMPEG-4AVC标准被共同维护,使得它们具有相同的技术内容。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H.265和MPEG-H第2部分是由相同组织开发的H.264/MPEG-4AVC的后继者,而较早的标准仍然被普遍使用。H.264可能被称为蓝光光盘的视频编码标准之一,所有蓝光光盘播放机必须能够解码H.264。它也被流媒体互联网广泛使用,例如来自Vimeo、YouTube和iTunesStore的视频,诸如AdobeFlashPlayer和MicrosoftSilverlight之类的网络软件以及地面上的各种HDTV广播、电缆(DVB-C)和卫星(DVB-S和DVB-S2)。H.264由各方拥有的专利保护,涵盖H.264最重要专利的许可证由专利池MPEGLA管理。MPEGLA允许免费使用H.264技术来为终端用户免费提供流媒体数字监控视频。
1.1.2音视频编码
高级视频编码(MPEG-4AVC)是基于面向块运动补偿的视频压缩标准,截至2016年,它是录制、压缩和分发视频内容最常用的格式之一。H.264/AVC项目的目的是创建一个能够以比以前的标准低得多的提供良好视频质量的标准(即,MPEG-2、H.263或MPEG-4的第2部分),而不会增加设计的复杂性,以至于不实际或过于昂贵的成本。另外一个目标是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使标准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网络和系统上的各种应用,包括各种比特率、各种分辨率的视频、广播、DVD存储、RTP/IP分组网络和ITU-T多媒体电话系统。H.264标准可以被视为由许多不同的配置文件组成的系统标准。解码器规范描述哪些配置文件可以被解码,H.264通常用于有损压缩,尽管也可以在有损编码的图像内创建真正的无损编码的区域或者支持整个编码的无损使用。
1.2中央控制系统
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是一种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和图形用户界面进行高级过程监控管理。通过SCADA监控计算机系统来处理使得建筑状况能够被监测,中控调度台可以发出过程命令。实时控制逻辑由连接到现场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网络化模块执行。SCADA系统被开发作为远程访问各种本地控制模块的通用手段,这些模块可以来自不同的制造商,允许通过标准自动化协议对建筑的情况进行监控。在实际运行中,大型SCADA系统已经发展成与功能上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非常相似,并且具有多种与建筑设备数据传送接口的手段。它们可以控制多个建筑设备的过程,并且可以远距离进行监测。通过在硬件上建立智能机制,利用可能的现有传感器和嵌入式单元网络的存在,可以最佳地管理单元和网络层面的可用资源,并提供扩展功能。例如,可以设计智能技术来管理嵌入式系统的功耗。现代嵌入式系统通常基于微控制器,即具有集成存储器或接口的CPU,但普通微处理器使用外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的芯片也是常见的,尤其是在更复杂的系统中。处理器可以是从通用目的到某些类别的计算类型的类型,或者甚至是针对手头的应用定制的。专用处理器的标准类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由于嵌入式系统专门用于特定任务,设计工程师可以进行优化,以减小产品的尺寸和成本,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1.3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的核心在于传感器,主要有以下两种。压力传感器。当燃料通过传感器时,可以机械地触发压力传感器。在其基本形式中,压力传感器显示连接到传感器的拨盘上的读数,但也可以将读数电子传输到MES应用程序。活塞压力传感器,来自生产线上的燃料的压力可以推动压缩弹簧的活塞。弹簧的运动可以指示压力。隔膜受到少量压力的影响,并在表盘上显示。Bourdon管当施加压力时被拉直。它可用于测量压力差。流量计是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线性,非线性,质量或体积流量的仪器。当选择生产线的流量计时,需要了解有关流体的信息,运动速度以及如何记录流量。差分流量计识别流量,并将其转换为可测量的压差。流量计根据流量的影响测量流量,这可以是由流动移动的简单的转子臂,转子运动越快,流动越快。力传感器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施加的力和扭矩。这些传感器通常包含应变仪,并可以传达力测量所需的信息。力传感器可以是机械、液压或电气应变仪。弹簧的偏转与所施加的力成正比,因此如果运动显示在刻度上。液压称重传感器,当施加力时,液体压力增大,测量由显示压力的表盘进行。应变计是一个金属圆筒,当施加力时被压缩。可以测量气缸中的收缩导致由施加的电流测量的增加的电阻。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转换为另一数量,例如表盘或电压的机械运动。热电偶通常用塑料或玻璃纤维材料彼此绝缘。温度变化会导致液体膨胀或蒸发,因此传感器变得加压,显示在简单的压力表上。当两个金属刚性地连接在一起作为双层带并被加热时,膨胀率的差异导致条弯曲。对于生产线上的传感器,条带被扭成管内长的细线圈。一端固定在管的底部,另一端转动并移动表盘上的指针。
1.4网络互联系统
利用目前最流行的千兆以太网技术实现数字监控网络为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全方位支持数字监控的信息处理与交换的传输、操作和策略服务。网络总体结构分为网络互连、核心节点、楼层交换三个层面,一般采用交换,必要时实现路由隔离。网络根据业务用户分布和数据的流向,合理的进行网段划分。允许采用虚拟网技术(VLAN)。实现各数字监控网络系统的互联,形成公共信息的交换环境,为数字监控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共享,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以推动办公自动化,根据楼宇办公场合不同,网络平台分别设计出内网和外网平台,两网之间采用物理隔离的技术手段实现问题。
2建筑工程安防系统的应用
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入侵报警系统的构成一般由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外)区域/空间防护和实物目标防护等部分单独或组合构成。系统的前端设备为各种类型的入侵探测器(传感器)。系统的终端显示、控制、设备通讯可采用报警控制器,也可设置报警中心控制台。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SCS,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本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各种类型的摄像机(或视频报警器)及其附属设备,传输方式可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或光纤传输;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显示、记录、控制、通信设备(包括多媒体技术设备),一般采用独立的视频中心控制台或监控-报警中心控制台。
3建筑工程安防系统的施工
3.1设备选用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系统应具有的总体功能,技术性能,技术指标,所用入侵探测器的数量,型号,摄像机数量,型号,摄像机镜头的要求,云台的要求,工作环境情况,传输距离,控制要求等各方面的要求以文字形式写出,并作为给设计方的基本依据。传输距离远,摄像机多的情况,宜选用光钎传输,射频传输,视频平衡传输,远端视频切换方式等。
3.2图纸设计
在大型的安防系统中,根据设计任务书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图纸,方案设计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划出防区的区域;第二步根据防区的划定,画出整个系统的布防图;第三步根据布防图确定具体防范手段和采用的防范措施(报警探头,摄像机,门禁,电控锁以及其他防范方式);第四步认真检查,核对,计算布防图及防范手段的形式有否漏洞或死角;第五步根据前几步设计,绘制出由前端(探头,摄像机)至控制中心的信号传输系统以及其他所有设备,部件的系统构成框图;第六步根据系统构成框图做出设备、器材明细表及其概算;第七步做出工程总造价表;第八步根据上述各个步骤,写出设计说明书。
3.3施工顺序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安装步骤及顺序:①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准备齐全,这些文件和图纸应该是已会审和批准的。②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程特点),设计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③设备,仪器,器材,机具,工具,辅材,机械以及有关必要的物品应准备齐全以满足连续施工的需求,④熟悉施工现场,⑤准备好施工现场的用电,对所用各类施工材料对表清点,分类。
4总结
建筑工程安防系统的建设综合了各项技术,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安全性,需要结合实际的建造经验,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才能让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关锡强.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关系研究[J].中外建筑.2015(05).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措施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建筑的规模逐步扩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措施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研究
(一)问题之一——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是由于在一些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使得剪力墙与筏板基础施工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给接下来的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很难满足质量检测的需求;二是在一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混凝土施工操作人员在缺少专业的混凝土浇筑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造成整个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大量浪费与成本的增加等问题。
(二)问题之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裂缝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有些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期间对混凝土的特性缺少必要的分析与研究,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流程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很多件建筑工程的实体出现了裂缝问题。其中裂缝的种类包括预应力裂缝与温度裂缝等。再加上施工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施工人员对这些裂缝进行必要的控制与修补。这不仅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同时也给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隐藏了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三)问题之三——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存在问题
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是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养护细节的关注度不足,混凝土养护技术也不成熟,这种现象的存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二是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操作人员由于对混凝土浇筑前期水泥水化整个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力的变化缺少正确的认识,对混凝土的变化没有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诶出现了变形或者裂缝等质量问题。
二、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
(一)措施之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程序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程序,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在混凝土浇筑的前期,施工操作人员要对建筑工程模板的高度、尺寸、强度以及刚度进行系统化的计算与测量,给混凝土的浇筑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二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要遵循相关部门的规定从高向低进行分层的浇筑,建筑工程每一层的混凝土浇筑状况要根据建筑工程整体的结构与配筋状况来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操作人员要对浇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模板构件进行仔细观察,对于其中一些变形或者移位的模板,要及时地采取应对之策,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浇筑的正常进行。
(二)措施之二——做好混凝土的搅拌与配料工作
要做好混凝土的搅拌与配料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混凝土配料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混凝土所需的水泥、水、添加剂、砂石以及矿物掺合料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很合,进而形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混凝土;二是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混凝土搅拌工艺中的各种搅拌技术标准与要求进行搅拌,并利用先进的混凝土搅拌机器,为提升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与减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的几率。
(三)措施之三——强化混凝土养护方面的技术问题
要强化混凝土养护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明确混凝土养护技术是混凝土浇筑之后的一项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手段,其方法包括自然性的养护技术、标准性的养护技术以及热养护技术等;二是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要定期定时对混凝土浇筑的位置进行施水,以保障充足的水分使得水泥进行正常的水化处理,另外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中水分的扩散与蒸发,需要运用一些棉布或者塑料薄膜进行短期的覆盖,从而有效保持混凝土中拥有充足的水分。
三、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
(一)采取措施科学选择混凝土施工的材料
要科学选择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科学的选择骨料,即在选择粗骨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骨料的质地、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级配以及最大颗粒的直径等,最为合适的粗骨料直径为一到四厘米,在选择细骨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骨料的细度模数、质地、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及级配等,细度模数需要控制在0.7-1.5之间,而有害物质的含量需要控制在2.1%之内;二是要科学的选择水泥,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与要求以及对水泥强度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品种与型号,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混凝土多选择硅酸盐性质的水泥,但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水泥的质量与性质进行试验检测;三是科学的选择外加剂,在选择外加剂的过程中需要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与质量合格证书进行检验,并选取一部分样本送到专门的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以保障外加剂的质量安全。
(二)采取措施做好混凝土的运输工作
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对于在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多采取双轮手推车或者小型的翻斗车进行运输,而在楼地面上进行施工的工程,混凝土运输多采用手推车的形式,对于垂直运输混凝土的需求,需要采取混凝土泵、塔式的起重机或者提升架进行运输;二是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保障混凝土的均匀特质,降低沁水、离析、混凝土流动性降以及砂浆流失等问题的出现,同时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周转次数。
(三)采取措施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
要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最后环节,其中振捣的方式分为机械振捣与人工振动两种方式,当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振捣方式为振捣棒振捣,施工人员需要用手紧握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迅速地插入到混凝土中,振捣同一部位所需要的时间为二十到三十秒之间;二是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快插慢拔原则,插点需要按照逐点运动、均匀排列的顺序进行,尽量降低漏振问题出现的频率。
结语:
混凝土因其具有价格低廉、取材广泛、成品的抗压能力强以及可塑性强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建筑的施工中。但在混凝土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寿命。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措施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提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吕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防裂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4) .
[2]高绪兵.浅谈建筑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3]李峰.现浇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J].科技资讯,2010(20) .
[4]张海峰.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
[5]叶臻,楼贾.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 .
篇4
1.1边坡修理存在问题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边坡修理的顺利进行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挖多或挖少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并且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等。因此,边坡修理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
1.2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差别较大
在深基坑支护中施工过程本应与施工设计保持一致。但是在许多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具体流程与施工设计存在较大出入,例如在水泥掺拌过程中实际施工时的水泥掺量往往会与设计方案中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严重影响了水泥土的支护强度,并会促使水泥土出现裂缝现象。另外,在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也会造成施工效果无法满足当初的施工设计,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的提升。
1.3土方开挖存在问题
土层开挖存在的问题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有着较大影响。但是这一影响是相对的,例如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这一施工过程相对不容易存在问题,而当土方开挖的技术含量较高时其施工较为容易出现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土方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并且容易出现抢施工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现场管理混乱、施工险情出现、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差等问题,从而给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带来较大影响。
2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施工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主要体现在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原则应用、信息反馈的合理应用、基坑护壁抢险技术的有效应用等技术措施的应用上。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
2.1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原则应用
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原则的合理应用是促进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分层分段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从局部开始进行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范围的逐渐扩大。除此之外,当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过程中某个部位的土体应力达到其强度最大值时其突破点就会开始破坏并会引起周围的土体力学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另外,随着我国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使得在基坑深度施工的边坡也越来越陡立,并且边坡的坡度通常会大于90°。因此,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原则的有效应用可以对整个坡面的稳定程度进行极大提升,同时也为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划分层段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原则的有效应用,并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工程施工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2.2信息反馈的合理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信息的合理反馈对于提升工程施工流程度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来说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信息反馈的主要内容包括坡面开挖过程中对暴露出来的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的变化及未知地下建筑物等信息的合理反馈,同时包括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对边坡位移及应力监测的相关信息反馈。在这之中当工程人员进行信息反馈时应当注重对土力学的模糊性、土层面的结构多变性、施工影响因素、物理力学性能等信息进行合理考量后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促进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的有效加快并有效减少施工的不稳定性。
2.3基坑护壁抢险技术的有效应用
基坑护壁抢险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如同上文所述,深基坑工程中期破坏率较高。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是应当注重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例如当工程施工人员发现基坑护壁失效时应当注重停止开挖或回填土方等方法的有效采用。除此之外,在支护设计或确定施工方案时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基坑护壁抢险措施的有效应用。如基坑护壁帷幕漏水化学灌浆抢险技术的应用具有便捷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因此,对于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结语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控制 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对建筑施工项目而言,质量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质量第一,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1.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 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工作相当重要,是施工现场收集的第一手基础资料,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工作具体收集的资料包括:地形与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震级别、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条件以及当地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 运输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它不但可以作为地质勘察报告不详部位的补充,而且是编制合理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2) 核对设计施工图,提出施工图疑问,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项目部要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等专业进行施工图纸审核,图纸审核要注意专业之间的交叉和结合现场施工条件,针对各专业提出的施工图疑问进行整理,并将疑问递交项目业主及设计院。由项目业主召集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会议,在会上由设计人员介绍设计意图,讨论各方提出的施工图疑问,由设计人员进行答复,形成会议纪要,作为施工的依据之一。这样可以解决施工图中各专业设计之间的矛盾、错误和遗漏,为施工扫清障碍,有利于控制施工质量。
1.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校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经理部查验认可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质量。材料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造价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前提。要对供应商的材料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并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建立材料运输、储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应分类标明其来源、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部和场所。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报检、准用关,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质量。
1.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其整理归档按C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规定执行。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各方主体参与的竣工初验、验收程序。
二、工程管理与进度控制
依据施工合同、施工项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施工进度控制。项目部与建设单位针对进度安排和甲供资源做好事先沟通和签认,为施工过程中资源落实和进度盘点分析创造条件。按照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编制不同深度的控制性、指导性和实施性的进度计划,按不同计划周期的进度计划,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进度管理目标,进行严密科学的施工组织,为施工进度管理做好基础。依据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管理,设置进度管控点,当现实与计划出现偏差时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施工进度的自检与控制要贯穿工程始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关键路径的有效识别和控制,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以便及时发现进度落后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以保证工期。根据进度计划相应分阶段提出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设备计划、周转料具计划,满足施工进度的情况下人员不窝工,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料具不闲置,资金不占用。劳务分包、水电安装分包、消防安装分包、门窗分包等各分包方进度计划相适应,达到相互配合、协调施工、加快进度的效果。
三、质量管理与控制
3.1明确质量目标,落实责任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计划的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而项目经理部是质量贯彻落实的基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计划的工程总体目标实施分解,确定工序质量目标,并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设置质量控制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列为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对项目质量计划实施情况的检点,要放在对质量计划的监督检查上。质监部门要围绕质量计划不定期地对项目部进行监督和指导,项目经理要经常对质量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质量计划考核时,保证奖惩分明,使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2加强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过程控制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制度,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专业人员都应按技术交底的要求,向直接操作的班组做好有关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的交底工作,并按规定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设置质量控制点,从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多方面实施连续的监控,必要时,针对建筑物特定的部位和分部工程开展OC小组活动,进行质量攻关。要贯彻执行样板制度,大面积施工之前,必须先做样板间等,在对样板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再全面展开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加强过程控制,以日常检查为主综合检查考核。质量检查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合格工序的主要手段,要严格执行技术复核制度、进料制度、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样板制度、质量奖惩办法,通过这些过程检查控制,将有效地防止不合格工序的产生,并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3.3重视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只有高品质的原材料,才能建造出优质建筑工程。因此,要对材料计划的编制、招标采购到进场后验收、复检的所有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要严格按程序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危及工程质量。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施工技术
一、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我国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时间不长,尚属于监理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但是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已基本应用于各项目工程的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逐步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监理方向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主要针对于施工阶段的监理为主。建筑工程监理的片面性与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及建设单位需求和监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等原因有很大关系。但是随着各地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完善,工程建设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发展方向。
2、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专业化、技术化、正规化的要求。另外,工程建设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3、逐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也要遵循这一经济规律。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仍然相对比较落后,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必须适时作出调整与提高,进而实现以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促进施工技术发展的新目标。
二、现代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下的施工技术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下,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多方面、相对复杂的具体工作。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责和重要性,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气候、环境、资金等多方面因素,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技术的组织与监督工作。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将工程的管理模式以网络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小到大、由点及面,确保将每一部分项工程纳入到受控范围之中,只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建筑工程的计划理念和工程奖励要求,才能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另外,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组织形式,还要在具体的工程管理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工程管理工艺。
目前,在国内建筑工程行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普遍较差,很少有人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难以适应现代建筑行业对施工技术应用的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必须督促施工单位通过开展有效的施工技术培训,使工程技术人员及时熟悉和掌握新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特征,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操作,进而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以专业化、客观化、公正化的监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任务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相关质量要求。建筑制度的确立并不是简单的管理与监督,而是要求监理单位要积极协助施工单位顺利的完成工程项目。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弊端和缺点,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将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整理成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及时发送给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以便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迅速采取措施,严把工程施工技术关。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中,还要深入了解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整体目标,为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不同的工程项目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监理单位要在综合分析、科学探讨的基础上,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建筑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
三、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应相互促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地区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渐的增多,而现代建筑工程也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施工,我国建筑工程正逐步向科学化、高新化、智能化、全能型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和管理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监理工作是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理,并且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如何引导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从工程质量方面来看
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与施工技术是否达到标准,都可以依靠工程质量来衡量。工程监理单位为了圆满完成对于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必然会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督与管理,而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的协调与监理下,也会有针对性的对施工技术作以有效的改进与完善。单纯从工程质量方面来看,监理单位在对施工技术的监理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立理论,这对于监理行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施工单位在不断的更新和改善施工技术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强了自身的施工水平和社会影响,并且施工技术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而且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2、从工程进度方面来看
现代社会是一个强调经济效益与时间观念相协调、相统一的时代,建筑工程项目也是如此,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对于工程的经济收益是很重要的,并且其意义也较为深远。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只有严把工程的施工技术关,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进度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或提前完成。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也是离不开施工技术保障的,现代化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障之一。现代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进度的强化和促进,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以及建筑工程监理行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3、从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方面来看
在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崭新时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只是依靠施工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来实现施工技术的提高,显然是不合理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出现与兴起,恰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与需要,监理单位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监理单位以全新、科学、系统的建立理论与措施,有效强化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行业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行业的整体社会地位也自然会有所发展。监理单位是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与产物,他的发展与成长,更多的需要依赖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监理单位的强化施工技术监督与管理,不但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监理单位的长足发展。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一、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以投资方、承包方和监理方为代表的三大独立建筑主体格局。工程监理机构作为监督维护投资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单位,同时还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现阶段我国监理制度刚刚起步,发展还很不完善,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监理常常被用作为监督,但实际上来讲监理的作用绝不仅仅如此。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监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监理制度必将获得更大的应用前景和空间[1]。
(一)逐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监理重点全部投放在施工阶段,全方位监督、管理工程施工环节,却忽视了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以及施工竣工验收环节的监理,导致监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不能达到施工工程整体质量的管控和约束效果。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监理单位必须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监督、管理,这也是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得坚持以高新技术作为导向,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遵循这一经济规律。
(二)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工程建设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都层出不穷,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专业化、技术化和正规化的高要求。监理工作人员是执行工程监督的直接对象,监理工作人员水平对于监理工作成效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纵观我国各大建筑监理单位工作人员能力,业务处理能力普遍相对较低,专业水平较差,技术能力不够[3]。其次,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加上工程技术标准不断提高,监理人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三)实现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自我完善机制
自我机制是监理行业实现自我约束的重要制度,只有具备完善的自我机制,才能为监理行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保障。监理企业应当不断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合理条件企业自身的结构,有重点的把握各类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内容。加强企业内部结构建设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利用先进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考核和激励,重视员工技能的培训,有重点的向员工灌输监理工作的本质和精神。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相对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而言相对滞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技术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各大施工单位应努力创新、改革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想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然少不了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二、现代监理制度下的施工技术管理
(一)监理人员工程监理的主要任务与监理现状
监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的重要参与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质量保障过程中的重要职责,认识到监理工作对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能够充分的将自身职责与工程项目的气候、环境、资金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从而认真的做好施工技术的组织和监督工作。监理人员在从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确保每个部分工程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工作原则[4]。只有明确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情况,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但就目前来讲,我国监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还不够高,还无法对所有的工程施工做出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建筑监理单位应当充分的认识到这点,并通过强化监理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来促使监理人员及时掌握和熟悉新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下的新要求,为现代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工程监理单位在技术检查中的主要职责
专业化、客观化和公正化是监理单位从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时应当坚持的专业原则,只有确保监理原则的贯彻执行,才能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各项施工任务符合国家及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筑单位为了更好的做好监理工作,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将这些问题和不足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条件,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改进方案。通过将应对措施和改进方案及时传递给施工单位,才能切实的严把施工技术关。
三、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工程监理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这种相互促进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讲,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监理制度发展趋势,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善监理自身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极大的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5]。
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工程监理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对施工技术创新也同样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一般而言,当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上去了以后,施工技术创新必将获得更大的突破。而施工技术的创新,显然有利于施工质量的发展,有利于施工监理单位利用新的技术和工具,为工程质量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第二,立足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技术创新和建筑工程监理两者的结合是对建筑工程发展的一种促进。只有工程监理制度提高了,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从而期待更高的技术水平应用与施工成本的降低和施工效率的提升,促进施工进度的加快。
(二)工程监理与建筑行业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具有共同发展的关系立足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而言,建筑工程监理的不断完善和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监理是建筑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监理单位通过施工技术管理的强化,不仅能够极大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利带动整个建筑监理单位的迅速壮大。
结 语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建筑工程的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实现互相促进,而且能够获得同时发展。我国监理制度起步较晚,虽然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发展速度较快,但相比较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监理制度仍旧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监理的完善和施工技术的创新角度,寻找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和突破口,从而促进整个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波.引导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之我见[J].城市建筑,2014,36(04):192,209.
[2]马成龙.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34(03):140.
[3]杨晓华.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4,38(01):174.
篇8
关键词:建筑装饰 施工环节控制措施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现今时代,随着人对物质产品的追求,建筑产品从仅仅使用,逐渐转化为满足人的感官、舒适存在的一种产品。同时精装修行业应运而生。从最早的家装,到现在的楼盘整体精装修、酒店装修、工装等各种模式。但精装修在大批量展开时,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造成施工控制困难。
施工过程中,环节复杂而多变,技术人员、施工机械、材料采购、施工环境、政策变化等等,这些因素的变数都将影响工程的优劣。工程人员做为决定工程成败的最基本因素;从感官、效率、安全方面来讲,合格的机械设备所能满足的效果是不合格产品所达不到的;材料因素对装饰工程影响最为复杂,其运输效率、生产效率、外观效果等都会直接影响最终质量;最后工程中涉及到建设、监理、施工、设计、规划等许多单位及部分,这些外部环境同样影响施工的进程和质量。
装饰施工企业立足于建筑行业大的发展环境中,要想要一个工程做成样板、把企业做成品牌,就必须对每一个工程严格把关,对成本、质量、人员、机械、材料等多个环节进行合理控制,才能保证自己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装饰任务,给工程建设项目画上完美的句号。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对装饰施工的控制及应对措施。
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如何适应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成为企业兴衰的主要课题。然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管理的意识落后,从装饰企业与项目经理部管理层面来说,部分企业没有从企业管理层面加以控制,由于建筑工程推行项目法施工,各工程项目分散于不同的施工区域,企业管理层属于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无法对工程成本施加影响。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就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效益向生产低头的典型表现。第二,内部成本管理层面缺乏沟通与合作,部门之间以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不进行成本分析考核,离开成本管理抓效益的做法,是造成一些单位管理粗放、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发展缓慢的主要症结。第三,应变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近年来,建筑市场招标竞争激烈,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结果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应当从科学观念、合理机制、平衡关系等多方面着手,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观念,确实把企业的各项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来,同时树立科学决策,化解市场风险的责任意识,决策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决策中集思广益,分析深透,对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及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要有充分的思想估计,把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之内。
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决策、运行、控制机制相配套的成本制衡机制。完善内部的成本激励机制,按岗位责任、工作目标、成本内容与每个人的工资奖金挂钩,上下浮动,促使全体员工在实现各自成本责任目标的同时,实现整个企业的成本利润目标。
再次,平衡效益与质量的关系,以工程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为蓝本。加强质量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质量成本的综合值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
2 、装饰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施工控制是指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在产生不合格品之前能够采取措施纠正可能的偏差,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成品进行适当的保护,以确保向业主提供满意的装饰质量。施工控制的范围包括从进入施工现场,以及收到所需的原材料与零部件时起,直到成品保护并使顾客满意接收为止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施工控制强调按“规范”施工,以“工序”为控制点,以“预防”为目的,以创建“精品工程”为目标。在施工现场,强调对质量进行预防与控制。预防性的要求是针对整个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的全过程,而不是针对这一过程的个别阶段。
3、工程过程中人员与机械的控制
人作为质量工程的基本因素,其组成分为:建设单位人员、设计单位人员、规划单位人员、监理管理人员、施工单位人员等 。笔者一直认为,人的素质决定工作最终的效果,所以选择优秀的人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基本。在项目开始之初,各单位领导层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因为好的领导会带出一批出色的员工,同理出色的员工会带出优秀的施工团队,这样装修工程的质量问题就可以从最基础的方面规避;而装饰工程行业一线技术工人的基本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力保障团队。
工程机械的维护在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装饰工程,所利用的机械没有主体单位那么大,但危险程度还是存在的。机具的维护不仅影响装饰效果,还能造成安全方面的影响。维护不到位,安全方面产生了影响,那么质量方面就同样会送到很大的影响。“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工程闭环因素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4、严把材料质量关,做好材料质量检验
装饰材料是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正确地选择,合理地使用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装饰材料既要内在质量,又要外观质量;也就是说内要结实,外要漂亮。目前装饰新材料层出不穷,品种多,种类复杂,材料来源也往往变化较多。
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成本的降低,往往会购买一些低价的板材。而购买此类板材所带来的影响是,板材中携带的胶水所含有害气体超标,较长时间存留于住宅内。并在竣工的环境监测中,无法通过,造成工程无法交验乃至重新拆除等经济损失。因此,所用的材料(包括半成品),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材料标准规定,严防以次充好,以假代真,确保材料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对进场的材料要加强检查验收,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若发现材料来源变化、技术指标差异或质量出现异常要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的选定要从源头抓起,材料品牌大,造假就多,那为什么不抓紧时间进行相应审核工作呢。做好材料的审核,即对客户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建筑装饰的效果直接反映人们对建筑美学追求的品位,而建筑装饰理念是建筑装饰的精髓,所以建筑装饰的个性要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所处的环境相协调。要针对不同情况控制实施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提高装饰工程的质量,以满足人们对美化环境的需求,并达到装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继秋、唐慧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李莎浅谈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商情》2008年第23期
篇9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
一、绪论
近年来,中国愈加重视生态问题,决不能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年)》与《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中已经提出了关于建筑节能的明确规定,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列为2016年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目标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求,在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与环保的共性问题进行探索,以提升建筑能效、品质和建设效率,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建筑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
二、国内建筑能耗状况分析
数据表明,中国的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的47%,建筑垃圾占社会垃圾的45%。在如此庞大的数据下,建筑业的发展模式岌岌可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周福霖在中建一局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的建筑工业化程度仅仅为3%~5%,这样的数据是足够令人警醒的,如此大的建筑行业规模仅有这样的发展水平。[2]与西方相比,欧洲工业化程度有75%,瑞典更是高达80%,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也有70%,从此类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建筑领域发展及其不平衡性。全球化的当下,中国本土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波及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频现,影响的是全人类的发展。联合国多位成员曾要求中国为其能源环境问题支付巨额修复问题。建筑作为占比重如此之大的行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建筑施工质量低下,规范要求力度弱,建筑垃圾,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中具体的建筑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在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能耗方面,机械化的进度的高低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化程度高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力财力,因而在现场施工中,机械化程度也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但是,大量使用的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机械的运行周期长且能耗大,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消耗是相当可观的一笔账,除了自身投入生产的消耗,浪费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举个例子来讲,在基坑抽水过程中,抽水设备常处于一种不关闭的状态昼夜工作,除了工作需求外,一定的情况下设备是空转的情况,监管不力在这里需要承担到很大的责任。并且在现场施工中,往往由于赶工期,施工方均将重心放在工期进度中,机械设备仅是为了工程服务的想法是它的位置总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加上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大型机械的频繁应用管理却不够完善,重型机械一般处于超负荷运转,本身对于机械来说就有很大的损耗,因此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必定会加速机械设备的老化,这样就对于能源的损耗大大的提升,除了消耗之外,机械设备也会因为超负荷运转提前进入报废期,这都是能源浪费的叠加。
其二,建筑施工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电力消耗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呈现出疯狂的圈地行动,对土地的利用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土地资源紧缺,施工企业便会在实际工程中,通过一些手段增加地皮的利用效率,其中不乏采用缩小楼间距,增加楼层,进而出现采光问题,照明需求便是一个长期且不能缺少的能耗消耗反映。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建筑物模式处于传统高消耗,家用电器,冷热设备大力应用,为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即便是三峡一整年的发电量也覆盖不了建筑电能的消耗。
三、施工技术优化方式分析
建筑能源控制需从施工过程中即刻进行,优化施工技术要求及标准,是进行建筑能耗控制的不二法门。合理的采用一些优化模式,在理论值上可降低至目前能源消耗的1/3。在硬指标方面,从照明情况、机械设备电力、建筑卫生、场地规划、施工规划等方面进行控制,高效利用能源。在弹性指标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约束力,并合理的应用现有资源与人工的安排,使工程项目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下开展。
其一,做好土地Y源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作为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关注环境与能源消耗问题。照明用电可通过提高建筑物透光率,提高工程采光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夜间施工,控制电力消耗。建筑物内部空气流动性要好,降低空调的使用,不少用户对于住宅质量的要求提高,自行安装新风设备,新设备的应用确实有助于住宅内部环境改善,事实上,这也是当前环境恶劣发展下的无奈之举。若在施工中便能够将室内的基本问题用大自然的力量化解,这也是节能的一大壮举。
其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应用。能源消耗的重点就是能源枯竭,人类将有可能从这个星球消失,地球重新轮回,就如同人类不曾来过。既然,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生存所需的光和热,就应该在生活中把这些馈赠应用起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是降低能源消耗的举措。新技术应用于住宅中,对于企业及业主双方都是一种提高。
其三,施工过程能源消耗控制。大型设备注重保养、维修,降低其损耗率。在采购和租用设备中侧重于选择能耗低,效率高的设备,即使租买价格略高,但从长远而言,这是为企业节约开支的良好手段。在建筑材料的采购中,多做市场调查并关注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力求选取优质又环保的绿色新型材料、建材、反光玻璃、保温材料等的应用,降低对其他家用设备的依赖性,从源头处改善目前的消耗模式。
四、降低建筑能耗的新技术分析
建筑行业在多年的发展中,技术与材料不断更迭。目前,能够广泛应用且具有良好反馈效用的几类施工技术,如混凝土施工的新材料――钢纤维砼、新型防水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这些技术对建筑节能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掌握新技术的核心用法,对于企业发展及社会发展有着长足的作用。目前数据披露,国内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占据到全部类型能耗总和的1/3,这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并且更甚的是,是气候相近国家的两到三倍,所以在G20峰会时,我国才会收到别的国家的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谴责。建筑节能的脚步不仅不能停歇,且更应该加快,这是与环境争分夺秒的改革。
五、结语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生产力的推动,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上行的不二选择,国民产业――建筑业要想从传统的僵化的模式中脱离开,就亟须改革,这不仅是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中国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与建筑能耗的降低是必须要向前迈进的一步。
(作者单位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黄宥睿(1994―),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工系学生,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058-02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所在,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都贯穿其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根本所在。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信誉以及能否在竞争市场上存活等。就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科学且先进的技术条件和设备,与此同时,先进的技术条件以及设备也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来支撑。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节较多,比如建筑工程的分类繁多,建筑工程的规模标准和相关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多工种交叉作业,各项施工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其他工序搭接影响较大,因此,必须要求施工企业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技术管理体系,以严格的技术管理工作为重点,保证建筑工程正常的进行,进而达到工程所预期的要求,有效的减少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
2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2.1建立完善且科学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能否达到相应要求的关键所在。对于工程建设中相关的技术指标和法规一定要认真的执行。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层的强制性标准培训,有效的提高施工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一些违背强制性工作的不合理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并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则的员工施以惩戒。
2.2对图纸审核力度的加大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必须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对项目核心的关键部位的质量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项目中标之后,在做好项目开工准备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地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做好开工前的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查看地质资料、施工图纸是否齐全,各专业工程之间是否有矛盾等,通过一个良好的协商有效的解决工程施工图纸中的设计缺陷问题。总的来说,全面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熟悉工程各个部分的施工图纸,消除设计隐患,统一认识、减少工程变更、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就是对图纸审核力度加大的意义所在。
2.3对建筑工程责任的落实
建筑工程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技术负责人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技术等问题担负其相应的责任。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的解决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无论是质量上的还是技术上的,都需要其做到准确的将设计图纸落实到施工现场。同时,对其测量的计算数据应该严格的复核,对施工的材料和半成品等质量在施工环节进行强有力的控制。总而言之,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所对应的责任囊括了工程技术与管理等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进展的所有问题,最终完成项目工程的成品和项目之间的交接。
2.4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及一线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方面的培训;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主要放在施工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一些安全隐患、劳动保护用具的问题,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放在对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掌控上。坚持每日的例行会议,因为例行会议可以有效的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只有提高管理层和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
3.1对工程技术的交底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工作可以有效的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其作用毋庸置疑。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分部工程还是分项工程,都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或者是需要保护的成品材料或部位加以注释,并在交底的过程中郑重的提示相关人员,除此之外一些基础性的技术要求,如新型材料的采用、新工艺的技术要求等也应该作为技术交底工作的内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该对项目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项目部的施工技术人员对各工种的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了解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总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后可以满足施工合同上对质量、使用功能等要求。
3.2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坚持预防为主,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要想控制并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就必须以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所规定的质量目标作为施工的基本准则。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大多取决于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设备等多个方面。工程施以新的工艺时,新工艺设计的单位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建立一个攻关队伍,必须提前做到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预防,进而保障工程的质量目标。建筑工程的材料包括成品和半成品,在材料质量管理上必须落实到责任人,材料的储存及进出库建立台账制度,确保材料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内找到责任人。无论工程存在的问题大小,都应该认真的检查出现问题的部位,并制定好可行的方案进行维修。
3.3施工现场工程进度以及成本的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现场工程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能否按期竣工的关键,做好施工现场工程进度的管理,必须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需经常检查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并确定调整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地在合同工期内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进度拖延的现象,如果不能按期竣工,根据合同约定将面临着工期索赔,同时增加人工成本、机械成本、周转材料的使用成本和财务成本。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
4工程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在最后的竣工阶段,必须要运用各种合理且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中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和功能的检查,并将这些数据进行记录。然后将测定的数据信息经过专业人员的计算,与合同上的数据、设计图纸上的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准确的对建筑工程判断,判断其是否满足质量和使用功能等要求。如果检测的结果和预期的数据一样,说明该建筑工程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如果出现不符合的情况,就应该对质量不符的部位进行二次施工或者加固等补强措施。如果检测出的结果符合优良的标准指标,那么该建筑工程就有可能被评为优良建筑产品,然后根据竣工资料的管理要求将竣工图、设计变更、各种材料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文件等竣工资料收集整理,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规定移交给发包人。
5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度也是越来越大,所以施工企业不单单要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还要持续培养新型的技术管理人才,并科学的运用其在管理方面的职能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伟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5(4):160-16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