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电缆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电缆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电场:故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电力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如何避免电力电缆终端头故障,首先有必要搞清电缆终端头故障可能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法、预防措施,把预计会出现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更好地确保电缆安全正常运行,供电可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缆终端头故障多发点及原因

1、电缆终端头故障多发点:

(1)单芯电力电缆终端头最容易出现故障点多在电缆终端头应力管附近;

(2)三芯电力电缆最易出现故障点多在三指套附近;

2、电缆终端头故障产生的原因

(1)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工艺造成的电场分布不均

制作过程中,如果半导电层爬电距离处理不够,制作时热收缩造成内部含有杂质、汗液及气隙等,在电缆投入运行后,都将使其中的杂质在强大电场作用下发生游离,产生树枝放电现象。对电缆终端头来说,电场畸变最严重处为金属屏蔽断开处,造成电场畸变的主要原因是:在电缆屏蔽的切断处,会产生电应力集中现象,电场强度最大,是整个接头的薄弱环节,同时,由于作业现场运行环境较差,半导体层与主绝缘表面结合处不可避免会侵入灰尘、气体等杂质,众所周知,杂质,气隙,尖角毛刺是造成固体绝缘介质沿面放电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电缆制作工艺方面可能导致电缆终端头绝缘击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剥切内护套时,划伤铜屏蔽层,造成断口处电场强度增强,导致放电。

2)剥切铜屏蔽时,用力不均,划伤半导体层,存在气隙,导致放电。

3)剥切电缆半导体层时,用力不均,使主绝缘层表面有伤痕,存在气隙,导致放电。

4)铜屏蔽断开处和半导体层断开处有尖角毛刺未处理平整。

5)电缆半导体屏蔽层剥切后,没有清除干净,其半导体残留在主绝缘层上,或清擦时未严格遵循工艺要求,反复擦洗,或主绝缘及铜屏蔽断口处未用硅脂填充,留下隐患,导致闪络放电。

6)安装附件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接少于20mm,交联电缆因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存在气隙,导致放电。

(2)电缆终端头的金属屏蔽接地不完善造成的电场分布不均

对电缆的金属屏蔽而言,在一般交联电缆上要有两点接地,且接地电阻值应小于规定值,其目是为了限制感应过电压,保护电缆。如果接地电阻值超标很多,当电缆及接头受到过电压时,会感应产生更高的过电压,进而引起绝缘部分的老化击穿。同时,电缆的接地故障引起的系统过电压造成电缆的再次故障的可能性也仍然存在,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

二、电力电缆电场分布原理

1、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也就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 从(铜)导线沿半径向(铜)屏蔽层的电力线,没有芯线轴向的电场(电力线),电场分布是均匀的;

2、在做电缆终端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易击穿的部位;

3、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 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

4、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终端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外半导体层,同样也是消除铜屏蔽层不平,防止电场不均匀而设置的;

5、为尽量使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应力分散,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

6、热缩套管: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最后外护套管。

7、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消除电晕。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预制管外面同热缩的一样,半导体层和铜屏蔽层,最外面是外护层。目前35KV以上电压的基本上都用预制式电缆附件。

三、电缆终端避免故障和异防对策

1、严格控制电缆剥切尺寸,每剥除一层不可伤及内层结构。

2、剥切铜屏蔽层时,应用细扎丝或扎带扎好,使断口处不产生尖角毛刺。

3、半导体层断面应光滑平整,与绝缘层的过渡应光滑。

4、电缆绝缘层剥切后,应用细砂纸仔细打磨主绝缘层表面,使其光滑无刀痕,无半导体残点。清洗绝缘层表面必须用清洗溶剂从线芯向半导体层方向,严禁用接触过半导体屏蔽层的清洗纸清洗主绝缘层表面。

5、打磨和清洗主绝缘时,清洗剂和砂纸不得碰到外半导电层,以免清洗剂溶解半导电层,砂纸打磨遗留杂质清除不干净导致放电。

6、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体层断口处的气隙以排除气体。

7、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尺寸配合要严格符合规定的要求,适当的过盈量,特别是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接不少于20mm,以防收缩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脱离。

8、在制作电缆终端头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清洁,同时应尽量缩短制作时间,电缆剥切后,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长,侵入杂质,水分,气体,灰尘等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影响终端头质量。因此要求在施工之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制作时不间断,一气呵成。

9、35kV单芯电缆应采用一端接地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35kV及以下三芯电缆应采用两端接地方式。

结束语

要熟练掌握电缆终端头或中间头的制作,除了严格执行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外,还要增强对交联电缆结构及附件特性的了解,从本质上了解其工艺要求,并加强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剥切力度和制做细节的把握。

参考文献:

1、《电力电缆线路基本知识与实用技术介绍》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 杨荣凯

2、《电力电缆实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于景丰 赵锋

作者简介:

篇2

    论文关键词:用电检查;题库;考核

    随着中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在电源建设、电网建设和用电客户的增长上,都向前迈了一大步。用电检查作为用电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电网经营企业依法行使对用电客户受电装置进行检查的企业行为,是国家电力法律赋予电网经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近些年来,大部分地方用电容量和客户量比以前增长一倍还要多,而用电检查人员数量基本没有增加,在人员数量配备跟不上发展需要的现实条件下,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素质就显得迫在眉睫。为了大力实施国网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提高国网用电检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由国家电网公司策划,吴琦同志担任主编的生产技术培训专用教材——《用电检查》,目前已在国网内部全面推广开来。为公正客观评价用电检查人员的职业能力,改进培训考核的方式及效果,帮助受训人员把握培训教材要点,根据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统一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开发一套与《用电检查》相配套的能力考核标准题库,对用电检查人员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系统用电检查背景

    1.用电检查概念

    用电检查就是电力企业为了保障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和公共安全而从事的检查、监督、指导、帮助用户进行安全、经济、合理用电的行为。

    2.用电检查现状

    目前用电检查主要呈现以下特性:

    (1)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对电力安全管理缺失,用电检查管理职能基本消失。由于客户用电安全长期缺乏监督管理,客户用电安全形势恶化严重,导致客户用电设备故障比例逐年增加,已经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社会舆论导向片面强调供电企业服务社会的义务,却忽略了电网安全需要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共同维护的事实,影响了供电企业维护电网安全和用电秩序,导致电力设施破坏和窃电事件逐渐增多。

    (3)用电检查人员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提出的安全用电合理要求与客户自身经济利益以及电力优质服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电检查协调工作的难度,使电力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满足客户要求,则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如果不满足客户要求而以安全为先对客户施加压力,则带来了客户对电力优质服务工作的不满,影响供电服务形象。

    3.做好用电检查对供电企业的要求

    目前,违章用电、窃电方法繁多、并呈高技术化倾向,而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相关检测设备难以满足要求,致使一些隐蔽性的、高技术性的违章用电、窃电行为难以被查到,这就需要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日常的用电检查工作中,部分用电检查人员往往只注重检查结果而忽略检查程序,致使客户怀疑检查的合法性,反告供电企业侵权。用电检查人员在开展用电检查过程中,对用户线路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应及时帮助用户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服务广大用户的能力。

    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已经取得相应的用电检查资格。聘为一级用电检查员者,应具有一级用电检查资格;聘为二级用电检查员者,应具有二级及以上用电检查资格;聘为三级用电检查员者,应具有三级及以上用电检查资格。经过法律知识培训,熟悉与供用电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以及供用电管理规章制度。

    二、用电检查题库开发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从当前用电检查的现状可以看出,提高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综合素质,对提高供电检查工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用电检查》教材的推广,针对用电检查人员对自身职业能力水平的考核也成为目前给予解决的重要问题。怎样能够公正客观评价用电检查人员的职业能力,改进培训考核的方式及效果,帮助受训人员把握培训教材要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小组根据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统一人才培养的工作要点,针对《用电检查》培训教材开发了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能力考核标准题库。根据这套标准题库对用电检查人员进行全面考核,设立考核标准,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争取做到通过制定标准的考核体制来有效的考核,评价用电检查人员从而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

    1.用电检查题库开发的目标

    建立覆盖用电检查应具备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职业素养、相关法规和条例等知识;涵盖用电检查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专业和相关操作技能;以培训教材为依据、以培训模块为基础的考核题库。题量和难度将满足对用电检查人员不同等级员工进行能力评价和各类培训项目考核的需要。对各网省公司考核题库的开发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型的研究。命题思维方式实现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技术规范型的转变。

    2.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

    在制定题库开发大纲时,考虑到用电检查人员的职责有所不同,针对不同职责的用电检查人员进行不同考点的考核,因此对其按配电与营销两部分制定考核模块与考核标准。

    为了考核尽可能的全面,因此,用电检查题库应做到涵盖面尽可能广,因此,用电检查题库的开发主要包含以下题目类型:实操题、识图题、计算题、综合分析、案例题汇总、以及理论知识五部分。

    3.考核题库开发的基本原则

    在确定考核项目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保证所选考核项目的典型性与代表行。做到全面反映用电检查标准的各个等级的技能水平。二是保证所选考核项目的涵盖面尽可能广。在命题时,尽可能的将用电检查的主要内容全部涵盖其中。三是坚持统一性与针对性想结合。考核项目的开发上,对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要规定统一的内容和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型用电检查人员在考核内容上侧重点有所区别。这样既统一了基本考核的标准,又适应了不同类型用电检查人员的职能所在。

    三、考核模块的设定

    用电检查题库从考核方式上主要分为机考题与实际操作题两部分。机考题主要考核用电检查人员对用电检查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机型考核。实际操作题,则对用电检查人员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进行考核。用电检查题库从考核题目类型上分为单选,多选,识图、判断、计算、案例分析以及技能操作这几种类型。

    1.配电部分考核模块设置

    配电部分考核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低压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低压配电设计知识;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知识;配电变压器;高压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接地装置;配电线路的基本知识;配电线路常用材料及选择;配电线路常用设备及选择;电杆基础;电杆组装和立杆;拉线及其安装;导线连接;导线架设;弧垂观测;接地装置的安装;接户线、进户线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选择及电气元件的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与调试;无功补偿后用户负荷的确定;10kV配电所主接线方式;导线直接连接方法;导线接续管连接方法;通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常用安装工具的使用;灭火器的使用;电气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万用表、钳型电流表的使用;绝缘电阻表的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使用;单臂、双臂电桥的使用;登高工具的使用;脚扣、登高板登杆操作方法和步骤;工程常用十个绳扣的打法;拉线制作、安装;接户线安装;架空导线紧线、放线操作;导线在绝缘子上的绑扎、线夹上的安装操作;服务程序和行为规范;营销服务礼仪;动力箱(盘)安装;低压成套装置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安装;接地装置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选用、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和维护及调试;低压设备运行、维护;低压设备检修、更换;低压设备常见故障处理;低压电气控制原理图;低压电气接线图;照明施工图的识读;动力供电系统图;高、低压配电所系统图;配电线路路径图;配电线路杆型图;杆塔组装图和施工图;配电线路地形图;电力用户功率因数要求;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在配电网中的任务和作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主保护、后备保护与辅助保护;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0kV配电网中线路保护配置;电力变压器保护配置;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低压开关电器安装;低压电器选择;低压供电设备验收;导线的选择;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安装;电动机几种较复杂控制电路安装;电动机无功补偿及补偿容量计算;10kV配电变压器及台架安装;10kV配电设备安装;10kV配电设备常规电气试验项目及方法;编制配电设备安装方案、验收方案;10kV配电设备巡视检查项目及技术要求;10kV配电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10kV配电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10kV开关站的运行维护;10kV箱式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农网配电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室内照明、动力线路安装;照明器具的选用和安装;照明、动路回路验收及技术规范;电杆基坑开挖要求;电杆组装工艺要求;起立电杆工器具的选用;起立电杆操作方法;杆塔组立施工方案的编写;10kV配电线路施工方案的编写;10kV配电线路竣工验收;10kV配电线路导线架设;10kV绝缘配电线路导线架设;10kV配电线路导线拆除;配电室、配电箱、箱式变电站电气接线;配电线路巡视检查;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配电线路缺陷管理;配电线路事故抢修;经纬仪的使用;经纬仪在配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电力电缆基本知识;电力电缆的敷设施工;10kv电缆头的制作;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维护。

篇3

关键词:配电网;管理模式;调度管理;限制负荷;转换功率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10-0095-02

电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了电力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现代化生产的逐步推进,电力作为基础动力将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电力供应,以避免由于停电跳闸给地方经济建设带来的问题和麻烦。目前我国的配电网的自动化主要是以调度为基础进行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变电所内设备进行遥控、遥信、遥测及遥调,而面对开关跳闸的原因,如何清除线路故障,恢复正常线路的供电,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如何采取更好的配电网管理模式将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模式一

(一)配电网概况

某供电公司年市区售电量约15亿度。配电网均为10kV电压等级,4个配电网处于独立状态。市区配电网有10kV线路377条,开闭所28座,开关站5座,环网柜5座,10kV电缆分接箱252台,联络、分段、分支柱上开关438台,配电室99座,箱变420台,杆变646台。配电网有10kV线路135条,开关站1座,联络、分段、分支柱上开关286台,箱变9台,杆变1969台。

(二)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电网调度管理模式。该市电网有50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5座,110kV变电站20座,110kV开关站1座,35kV变电站3座,上网35kV、10kV小水电共16座。针对配电网,调度中心仅调管10kV联络线和分段柱上开关(含电缆分接箱和环网柜)。市区配电网内的开闭所由配电工区调管,线路公用配变和两户及以上的10kV分支柱上开关、跌落保险等设备也由配电工区调管,而单户的10kV分支柱上开关、跌落保险等设备则由客户中心协助用户调管;配电网除调度中心调管的10kV联络线、分段柱上开关和小水电分支外,其它相关设备都由县公司配网值班室调管。

第二,问题分析。首先,调度中心在进行电网电源调度和管理由于跨度比较大,造成了调度工作人员不堪重负,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力调度的效率和质量。另外由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调度需要更为全面的知识,因此如果调度员不能全面掌握调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就容易导致调度的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其次,开闭所与生产区电力调度没有实现合理配置,资源整合,从而不利于公司电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再次,该模式在市区、市郊线路管理不妥当,比如配变(含箱变及配电室)和两户及以上的10kV分支柱上开关、跌落保险等设备由配电工区、郊区公司内部调管,从而不利于公司配电调度和管理。一般来说配电工区、郊区公司值班室不是一级调度机构,下达配网调度操作命令极不合适。

二、模式二

(一)配电网概况

某市区供电公司负责主城区几百万客户的供电任务,其任务完成主要是通过4个分公司来完成。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在2009年公司的电量销售为220亿度。下面以这家公司的一个分公司为例进行分析:10kV配电网K型站184座,配变150台,配变总容量230MVA;K型站517座,配变658台,配变总容量607MVA;WX型站800WX型,配变801台,配变总容量473MVA;变电站所变1座,配变2台,配变总容量2MVA。合计配电站共1502座,配变1611台,配变总容量1313MVA。线路240,36km,杆变1740台,杆变总容量723MVA,杆刀596把。

(二)管理模式及优势

第一,电网调度管理模式。该市区电网内一共有4座发电厂和270座35kV以上变电站,配电网共拥有配变、杆变25295台。市区电网调度管理组织机构是1个地调中心和5个区调中心,其中地电调度中心负责调管变电站35kV母线及以上设备,而区调中心则负责调管变电站35kV出线及以下设备。

第二,优势分析。首先,该模式中地调中心调管设备在跨度比较合理和均匀,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度工作的开展,而且调度人员也可以及时掌握电力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不但可以为地调中心提供更为可靠及时的调度信息,从而确保主网的安全。其次,配网所有10kV跌落保险和配变由一级正规调度调管,使配网的现场工作更加安全,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调度中心随意停电。再次,区调中心调管配网所有10kV跌落保险和配变的主要技术支撑:一是生产管理系统PMS应用成熟,所有配网接线图和设备参数情况由运行单位随时维护;二是在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应的用比较科学,配网调度员远方可监控到配电变压器各相电流、电压等实测数据。

三、模式对比分析与建议

(一)两种配电系统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第一,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模式一和二当中供电公司都为大型的供电企业,模式一中由于调度不合理,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了供电公司的电源耗费比较重,而模式二由于设计合理,模式运行科学,从而使市区供电公司所供负荷基本均匀,运行质量得到了保障。在供地面积上模式一和模式二基本上是相等的,但是模式二客户总数要是模式一客户总数的1.6倍,而电销售量却是模式二中供电公司的1.3倍,原因是模式一中的供点公司仍然是10kV线路主上进行电力资源调度,手拉手的方式显的不够给力,而模式二当中的实行的是开闭所等型站进行联络为主,“手拉手”十分给力,并且配电网终端“箱变、杆变”数量是模式一中市区配电网对应设备的3~5倍。

第二,模式二相比模式一在电力调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模式二由于分工比较明确,从而避免了由于工作人员调度不力而任务繁重而导致的调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模式二通过将配电网终端“箱变、杆变”纳入了正规的调度体系。模式一中由于调度中心跨度比较大,而且调度位置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市区配电网分支跌落保险、杆变等设备调管不规范,电力资源调度不够合理。

(二)对模式――中配电网系统管理模式的建议

第一,可以将电网调度中心进行分组,可以分成主网调度组和市区配网调度两个组。变电站,变电站0kV母线以上可以由主网统一进行调度和管理,而10kV母线以下的则可以通过、配网主线所有设备及配网柱上开关由配网调调管;

第二,应逐步的对生产管理的PMS电力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管理,要把属于市区可以配变的设备都纳入到调管范围。对配电工区以及值班室拥有的电力调度权实行取消,通过明确县供电室的方式来提高其自身配电和调度的效率。

第三,市区配网调成熟后可以实行电网调度中心成立统一的县配网调,从而最终完善市区的电网调度系统。

四、结语

有效管理配电网对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配电系统管理的目的就是有力地降低由于管理不科学带来的电网损耗,保证电网的供电能力。要通过合理的配电网管理模式来减少停电的概率,通过提升设备的运行质量以及配电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来提升电网自身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实施科学的配电模式不仅有利于减少配电过程中的资源和资金浪费,更可以提高配电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当地企业和居民生活可持续的电力,有效满足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朱杰,孙楷淇,浅谈10kV配网电力电缆运行的有效管理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2] 陈青对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1)

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忽略;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经济能力的迅速提升,现在的项目都是成片的开发,而且地形也逐渐由平坦场地发展到了山地丘陵用地,建筑师没有透彻了解总图专业,很容易忽略一些总图的问题.以下从总图的历史由来及其工作内容以及其中易忽略的总图问题详细作一介绍.

1、总图的由来及发展

我国于1952年创建冶金部鞍钢设计处---钢铁系统设计机构的前身,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工业建设提到很重要的高度.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建设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当时情况下,从前苏联引进 100 多个项目,并从中了解到前苏联的工业建设工程设计的专业分工有所不同,从提供的设计文件看,我国当时缺门较多.为了适应引进项目的需要,国内许多设计单位增设了有关设计专业.总图运输专业也由此应运而生.

到了 1956 年,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置了工业运输学科,后发展为总图运输学科.

化工部于1960 年首先成立总图运输技术中心站,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也相应成立了总图运输技术中心站.

1982年全国成立中国工业运输协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总图运输专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

2、总图专业工作内容

总图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主要反映新房屋的位置、朝向、标高、道路和绿化的布置、地形、地貌以及原有环境的关系和临界情况等,是新建房屋施工定位、施工放线、土方工程以及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的依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道路交通、绿化布置、竖向设计、室外管线综合设计以及指标计算等几部分的内容.

3、建筑设计中易忽略的总图问题

以下根据总图主要工作内容分别说明各部分易忽略的总图问题.

3. 1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首先就是通过用地红线坐标的输入确定用地的位置形状,为什么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即 Autocad 坐标系 X 轴、Y 轴对调了位置?即使过去学过测量学也忘了其原因在于: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内,规定 X 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这种规定与数学上的规定是不同的,数学上用的是笛卡儿坐标系,横轴为 X 轴,纵轴为 Y 轴,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测量上取南北线为 X 轴,即以南北线为标准方向,主要是定向方便:而象限采取顺时针方向编号,其目的是便于将三角学上的公式直接应用到测量计算中,不作任何改变.现在由于全站仪的应用,使用测量坐标划地,定位已十分普及,而用坐标定位又同建筑设计关系密切,再不学点测量学的基本知识,仍然不明白测量坐标为什么同数学坐标不同,在初学电脑制图时难免仍会走点弯路,输错了坐标,虽然最终会将测量坐标 X 与 Y 值反过来输入电脑,但不知其所以然[1].

3. 2道路交通

小区车行道尽可能的平直圆滑,方便车辆行驶.

人行道可依景观自由布置,约束力较小.

道路宽度:居住区道路不宜小于20m,主要考虑车辆交通行驶要求以及管线敷设需求.

小区路红线如需敷设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组团路红线如需敷设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道路转弯半径为道路交叉口内缘转弯半径,而非道路中心线转弯半径.

道路最大纵坡度,最小纵坡度:

建筑师常以为地下车库的设计限坡15%可用到小区道路的纵坡上.而道路设计规划规定道路最大纵坡度为 8%,多雪严寒地区最大可设计为 5%.

为满足场地道路排水,最小纵坡度不得小于0.2%,平坦场地需设置锯齿形边沟.

3. 3绿化布置

目前绿化布置一般都委托专业景观公司设计,但绿地面积及绿地率指标的计算是必须的工作内容.

现在的项目大多有地下室,且地下室范围基本上都超过地上建筑范围.由于规划部门对项目绿地率的要求,地下室板顶标高就需要结合当地绿化覆土厚度要求确定.如北京覆土3m 以上,绿地 100%计入绿化面积,覆土 1.5m-3m,50%计入绿化面积.覆土不足 1.5m,不计入绿化面积.另外,绿地计算范围,建筑外墙外1.5m,道路外侧 1.0m 方可计入绿地面积.

此外,作为紧急消防通道或扑救场地的绿化用地内不布置高大树种、花坛等影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且地表承载力应大于消防车辆的压力.

3. 4竖向设计

未学过测量学的技术人员一般不知道全国有这么多个标高系统,更不清楚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56 黄海高程(0m),85高程基准(-0.29m),吴凇高程基准(+1.688m),珠江高程基准(-0.586m).

如何确定建筑室内±0.000m设计标高?依据建筑物功能布置要求、交通联系方便通畅、重力自流管线的衔接、景观环境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的原则,根据室外地坪标高和室内外高差求出±0.000m设计标高.并不是所有出口的室内外高差都一致.有地下车库的项目室内外高差为0.3m,地下车库出口标高应依场地竖向设计得出,而非想当然的-0.3.如某项目建筑室内外高差为 0.3m,而其地下车库出入口标高为-0.75m.

3. 5室外管线综合

因建筑师没有做过室外管线综合,对于敷设管线通道宽度没有概念也没有数据经验.一般管线主通道由于管线种类繁多齐全且管径大,一般需要10m~14m.

次通道一般考虑为 8m~10m.

管线敷设深度:雨、污水管线为重力自流型管线,一般埋设最深,其余的压力管线或电力电缆管线相对浅一些.如在地下室板顶上敷设,需板顶覆土达到 3m~3.5m

3. 6指标计算

大部分项目都有这样一些面积:总征地面积、代征城市道路面积、代征城市绿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所有指标计算都是以建设用地面积为准.另外容积率的计算一般都是以地上建筑面积除以建设用地面积计算,而非总建筑面积除以建设用地面积.机动车配车指标一般也是按地上建筑面积配车,因为地下建筑一般为设备用房或者本身就是汽车库.

结束语

以上仅对建筑设计中易忽略的总图问题作一简单的总结,希望各位同仁在工作中注意以上问题,共同提高总图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文蔚.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进行总图设计[OL].中国建筑学会2003 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 50 周年.

2、曹兆麒,李长虹.建筑规划应重视总图设计[J].经济师,2001(5):199.

3、卢林波,李之鹏.总图运输专业来去之管见[J].甘肃科技,2004(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