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建设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建设的思考

篇1

关键词:权利;法治;权力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建立相配套的主导文化体系,即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因此对法治文化进一步思考,了解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一、法治文化概念

对法治文化,目前有各种解读。具有共识性的观点认为,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是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类型。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具体而言,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及历史因素,需遵循其固有规律顺序而积极推进。我国是个缺少法治文化传统的国度,培育法治文化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法制宣传教育应以切实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为中心目标,将法治"口号"内化为公民自愿自觉的行动,培养公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敬,形成法治文化和法律观念的现代化。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渗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推进普法教育,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一是要树立教育与服务相结合、以人为本位的理念。在普法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宣传者本位意识过渡到受众者本位意识,全心全意为受教育者服务。二是要树立动静法治(制)结合、以动态法治为主的理念。推进普法教育,不仅要宣传静态的"法制",更要宣传动态的"法治"。着眼于从人的内在精神层面的需要出发,规范、调整和引导人的行为,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三是要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以权利为本位的理念。"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法律规定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在普法的内容上不仅要普及现代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灌输现代法律平等、自由和权利保障的精神。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

(二)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促进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实现。但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观的真正形成,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举动祸害尤烈,因为后者不过是弄脏了水流,前者却破坏了水源。" 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实施为目的、为保证、为重点。虽然说整个法律的实施,是包括着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执法司法和公民群众的普遍守法两个基本的方面,但前者即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的执法和司法者却始终处在决定和影响法律实施的主导方面。因此,作为一个必须满足法治要求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实现执法和司法的公正。因为只有执法和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公正,而这显然是整个法治文明的基础。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文艺创作,着力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由于中国法治文化的缺乏,目前,对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西方的法治文化为坐标的 ,所以,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过程中,要注重继承吸收传统的法治元素,并大胆借鉴和移植"外来"的先进法治文化,同时使之民族化、"本土化"。加强法治文化培育和移植,一是要注意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批判。通过批判,使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成为一种"恶",从而使人们形成自觉抵制这种落后文化的心理和习惯。二是其他文化形态要保持与法治文化立足点、价值趋向等方面的一致性。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地位关系。如果是以"依法治国"来表达法治的话,就表明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道德只能服务于法治文化。要鼓励引导支持法治文艺创作,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重视发挥执法机关和专业文化团体、业余文艺团体、各级文化馆站的作用,贴近法治实践,贴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法制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让法治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以丰富生动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说服人,不断提升公民的法治文化修养,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法治文化的形成,能强化公众从思维认识、自身行为等方面对法治生活的文化判断力和约束力。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素,决定着我国法治进程和建设方向。

(一)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保障。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任何国家和社会一致追求的目标。加强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和体现,中国“法治”在几代法律工作者和法学专家的打磨下日趋完备。但法治似乎仅仅还停留在制度的建设上,离法治理想相去甚远。我们只有把法治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才能把法治的思想、观念、精神、思维等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治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次,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因此,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社会建设重要保障。

(二)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建设一个团结和睦、宽松自由、协调有序、运行良好的法治社会,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规范体系,而且更需要一个尊崇法治精神、敬畏法律权威、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的良好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就需要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法治文化来支撑和塑造。任何社会构建都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它的文化基础,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基础。主席也曾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由此可见,法治文化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必备要件,更是在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法治文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保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着力构建法治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和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和追求。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践行法治的基本活动,而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引导、促进和提高,只有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理念,才能保证社会管理创新的正确方向,才能保持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命力,才能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效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要充分体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和法治价值,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培育法治文化,提升全民的法治文化素养,使社会管理在“法律至上、崇尚法治”理念的引领下,实现从“应急治理”到“长安法治”的转变。

法治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国在法治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我们要坚信这条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我们会朝着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朱景文主编 法理学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篇2

(一)加强立法工作,保证法律的全面、公正和完整。通过法律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是法治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法治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要更好的调控社会和体现国家意志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使依法治国方针得到更好、更全面地落实。而一个法律文件制定得成功与否以至于最终能否被有效地施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法是否正确而深刻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它所要调整的那部分社会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立法必须提高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使法律充分体现民意,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法律的全面、公正和完整,也要避免各种规范性文件在调整社会事务时发生重复、冲突或疏漏。只有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深入系统地研究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提高法学研究水平,才能更好地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

(二)加强依法行政,营造法治环境。依法行政既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执法人员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进一步优化组织建设体系。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各级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科学界定职权范围,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二是建立健全保证行政执法规范的制度和措施。重点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和部门执法公示制度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公平、公正,不办“人情案”、“创收案”,树立法律的权威性。三是强化监督,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定期对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要加强对行政许可权、处罚权等公共权力行使的监督,强化对重大事项的听证监督和重大案件的个案监督。要把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四是加强乡镇政府职能建设,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尽职尽责、提高效率,实现权责一致,强化“两所一庭”建设与管理,积极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法治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社会环境。

(三)深化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群众和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一个“热点”。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以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是一个有效而又可靠措施;没有公正司法,就不可能依法治国。一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二是严格依法办案,体现司法价值,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法治的权威性。三是推进司法改革,满足司法公正的需要,把冤、错案减少到最低限度。四是加大生效裁判执行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维护司法尊严和权威。

篇3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一个社会发展模式的出现,必然或多或少对置身这个社会当中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带来影响,甚至是巨大的、革命性的影响,当然备受关注的我国律师业也不例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以及在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的社会现实后,我国律师究竟扮演或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不仅是我国律师业如何健康、积极发展的行业发展规划问题,而且更是事关我国社会何以达到、保持真正和谐的全局战略问题。

一、中国律师在和谐社会的职业形象

1.律师是公民权利的守护神。在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是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通过立法活动,在《宪法》和有关实体法中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并使之具体化、规范化,这是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前提。律师可以通过法律援助制度帮助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能够使得社会成员不因个体实力的差异而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使其能够顺利地行使诉讼权利,从而保护其合法权益,从根本上体现了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真正保护公民的权利。

2.律师是社会稳定和民主进步力量的化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原有的社会关系平衡被打破,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社会矛盾更趋复杂和尖锐,由此带来的各类纷争,集中凸现,社会的稳定受到制约。因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工程建设、劳资纠纷等引发的呈现持续高态势。法律服务致力于社会关系的协调、社会矛盾的化解、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在老百姓的内心深处,也希望律师能够成为社会的评判者和监督者,成为民众权益的守护人和代言人;借助律师的力量,利用律师执业广泛接触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优势,在最重要的权力机构里代表民众的声音,人们可以架设一道通向理想中的正义与公平的桥梁。

3.律师是智慧和知识的化身。律师职业是一种注重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特殊职业,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律师也是人,并且应该是一个比普通人更有理性与良知的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律师,必须处在他从事的法律职业的角度去进行分析思维,而不是依赖感性的道德判断。丰富的法律知识、冷峻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厚的社会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关系都是律师立足的关键因素。

二、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律师的作用日益突显。

1.律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调节器。律师通过充分发挥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和调解等服务功能,依法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将解决社会矛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2.律师通过参与经济活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是社会协调运行的重要因素。

3.律师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和谐社会的保护者。法治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律师应当是这个公平正义社会的维护者和捍卫者。

4.发挥律师在促进社会成员相互沟通、恰当反映各阶层要求中的媒介和传导作用。社会成员之间充分沟通,各阶层的要求得以顺畅表达,是和谐社会的应有状态,而律师通过广泛的执业活动,传导国家的方针政策,把国家对社会管理的要求传达给社会公众。运用律师特有的执业方式,正确、合理地表达社会公众的诉求。通过律师的执业活动,加强政府与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加强社会各阶层间的相互交往与理解。

三、构建和谐社会,律师任重道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律师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圣人孔子曾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法治理念的最高境界是消除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诉讼。人类社会不应有诉讼,有诉讼的社会不是一个好的社会,是一个出了问题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好的社会是不应该有诉讼的。孔子的法治思想是以儒家的道德为基础的,也一直是被我国法治文化取其精华的。我们可以不赞成孔子的“无讼思想”,但我们不能因为作为辩护人,就认为人犯了罪是件好事情。在现实的世界中,不能没有法律,如果离开了法律就根本不可能建立基本的社会秩序,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就不能保障,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如果仅有法律,那么处处都是冷冰冰的法律关系,这样就缺少文化的积淀、道德的支撑,这样的社会就不会有理想、有希望,也不会造就和谐的社会。真正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在纸上的,而是写在每个人心中的。法律,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有了道德作基础,法律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又提出以德治国,这是全面发展观的贯彻。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必须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篇4

【关键词】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思考

依法治国是国家繁荣富强的保障,建设法治社会是当今中国发展最重要的课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村庄规划的法治化建设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潮流,把握住时展的脉搏。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农村法治建设来看,其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法治化建设仍然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推进农村地区的法治化建设成为村庄规划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及其法治建设进程

(一)村庄产生及发展

大约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随着农业与畜牧业的逐渐分离,出现了最初的固定居民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村庄[1]。此类村庄具有一定的特性:在选址方面,大多数村庄都选择土壤肥沃或水源充足的地区;村庄的布局大都以氏族成员为聚集中心;同时,出于安全考虑,村庄周围大都设置土墙或护城河加以保护。

(二)城市产生及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手工业逐渐从农业当中分离出来,商品随之产生,市集开始出现,以致原始村庄的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原始城市。

(三)村庄和城市共同发展

在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内几乎所有经济活动都掌握在政府手中,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因此,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城市规划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村地区虽落后于城市地区,但其规划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村庄建设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中国传统的宗法制维系惯性,而开始了“公社化”建设。村庄和城市次年改成了二元化立法格局。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要求[2],把农村规划建设问题划入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当中。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期间,又进一步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问题。随之国家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从此结束了城市和农村分别立法的体制,同时也标志着城乡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二、我国村庄规划中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在观念上,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存在误区

1、片面夸大村庄规划的法律执行力。主要表现为对村庄规划的权威性过于自信,或者对于村庄规划过于紧张,稍有闪失便怀疑一切。

2、片面否定村庄规划的法律执行力。主要表现为认识不到村庄规划的法律执行力,或者即使是有所认识但不认真执行。

(二)在实践中,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缺乏谋划

1、村庄规划执法着力不均。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城市的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张,这就使人们的目光普遍集中到城市建设上来,同时,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也为城市带来了许多“城市病”[3],而农民的离开导致农村大量房屋废弃,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当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城市建设上时,村庄规划问题就必然被忽视,久而久之,城乡建设就会出现严重失衡。

2、规划缺乏统一机制,致使村庄规划盲目发展。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提出,村庄规划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其科学性、合理性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一些村庄规划缺乏上级统一的宏观调控,导致村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一些村庄缺乏长远目光,致使村庄管理不够科学。

三、加强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正确认识村庄规划的法律执行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赋予了我国村庄规划的法律执行力,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村庄规划仍然具有宽泛性和模糊性[4]。例如,在内容、范围和程序等方面,村庄规划缺乏足够的强制性;在有效时间方面,村庄规划也没有限期规定;在编制和审核过程中,村庄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程序规定。这些宽泛性和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村庄规划的法律执行力。为了加强村庄规划的法律执行力,相关部门应该认真了解《城乡规划法》所规定的职权范围,以此加强法律执行力,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应听取村民的意见,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这样才能既顺从民意,又能够保证有效实施。

(二)正确处理村庄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镇、乡、村各方面也得到了统筹发展,并且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5]。在这样的新格局中,村庄规划一定要做好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与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用地、土地使用权制度等之间的关系。

(三)严格遵守村庄规划的法定程序

由于村庄规划具有特殊性,因此其规划发展一定不能照搬照抄城市模式,而是应该走出一条适合村庄发展的道路。但是这种道路并不意味着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修改不受法律约束。《城乡规划法》已经明确规定村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一定要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并且在报送前要经过当地村民委员会的同意。这也就说明了,村庄规划受到严格的法律监督与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探索和完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科学的编制方法是规划的基础,因此,村庄规划过程应该遵循科学的编制方法进行,切忌照搬照抄城市模式。相关部门应该不断探索并完善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同时在经费、技术、人员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以此来提高村庄规划的水平。

2、认真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城乡规划法》中明确规定村庄规划要符合村民的意愿,要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6]。因此村民委员会应该积极向村民进行村庄规划宣传,动员村民参与到规划中来,激发村民参与的热情。

(四)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为了使村庄规划过程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相关部门还应建立法律监督体系,例如在县级人大内部设置监督小组,并且在县、乡两级政府设置监督机构,同时完善媒体部门的监督职能,通过这些方式来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实现村庄规划的合法化和科学化。

结束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提出以及《城乡规划法》的颁布,村庄规划的法治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规划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性,加之村庄规划还处于起步阶段,致使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村庄规划的法治化建设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城乡建设的保证,同时也是人民生活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曹春华.关于我国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问题的思考[J].现代法学,2013,35(2):108-115.

[2]陈峰.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法治化路径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115-119.

[3]唐绍洪,刘屹.建构西部村庄治理中的“法治”机制[J].理论视野,2011(11):36-39.

[4]吴群风.法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法治化探索[D].西南政法大学,2012.

篇5

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概括而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实现公平正义,保持安定有序。这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法制建设应当使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目前,在经济领域,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保护产权、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公平交易和市场秩序等制度的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制度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空间,从而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而在社会领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制度更为侧重于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主体主动创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法制建设应当有利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利益关系的平衡。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因此,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处理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兼顾公平正义,是制度建设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这些年,我国的法制建设是比较重视体现公平正义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比如,教育和卫生事业关乎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市与农村、城市不同群体之间受教育、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又比如,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的城乡收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扩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收入分配调节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法制建设应当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各得其所,安定和谐,秩序井然,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境界。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有:一是,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的制度不健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便捷、及时的反映,滋生不少矛盾。二是,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逐渐多样化,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呈现出利益性、群体性、危害性强等特点。及时化解纠纷、保持社会稳定,需要建立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在内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但还不够完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的压力过大,其他矛盾调处方式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成本很高。三是,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没有形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和事故灾难也逐渐增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年,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中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缺乏明确规定,公民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缺乏明确的法律救济渠道,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危机意识有待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

二、加强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工作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首先要求要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说,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就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法制建设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作用。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责任,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发展社会事业,并不意味着要自己建学校、办医院,而是应当充分运用经济扶持(花钱买服务)等手段,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事业主体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一些社会事业领域也要引入必要的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要妥善处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原则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 自主解决的事情,不要由政府管理,尽可能留给社会自律解决;应当主要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也要尽可能发挥社会自律的作用,彻底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充分考虑、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按照上述指导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力口强法制建设,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法制建设。要建立健全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和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加强科技制度建设,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要加快公共卫生制度和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完善社团、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管理制度。要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它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完善收入分配调节制度。要强化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切实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要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法,完善社会补偿、社会救济方面的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当前,要进一步抓紧制定、完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要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或者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我国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应当在明确各类社会矛盾解决方式性质、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它们在整个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处理好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保证整个机制有效运作。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制度,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及时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首先,要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支持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研究解决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其他民间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次,要完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行政机关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关于行政裁决,在完善有关行政裁决组织、行政裁决程序等制度的同时,要重点研究行政裁决与诉讼的衔接问题。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度建设和重大决策要切实做到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实珍惜民力。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在经济领域,要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致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社会领域,要切实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公共利益。需要强调的是,公平是再次分配的生命所在。制度建设要特别注意避免再次分配中的不公平,从根本上消除教育、医疗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现象,

二是,活力与有序的关系。活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序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缺乏活力的社会必然停滞不前,而没有秩序的社会则会陷入混乱。因此,制度建设必须体现活力与有序的平衡。要放松对社会主体的规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制度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不断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同时,要特别注意到,转变对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需要在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因此,发展社会事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秩序。

篇6

作为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的法制宣传教育,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新型公民,这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我们对广大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教育内容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对广大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必须在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法制宣传教育本身是一门面向人的应用科学。人民对法制宣传教育认识总是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是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它,克服“走过场”和“教条主义”,注重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系统性建设。所谓系统性建设,就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将法制宣传教育看作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强调依据“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顺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特点,开展目标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进,方法包罗万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新体系。

一、目标上的远近配套。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目标的实现时间、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等等。改进法制宣传教育,首先就是要分层次设置目标,要从公民各自不同的特点开始,根据培养广大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总目标。设计出切合不同群体的分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在不同群体的分目标下,各群体中的教育对象又分别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有的要着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有的要提高公正执法能力,有的要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有的要提高法律素质,有的要着力培养法制观念等等。所有这些分支目标、近期目标,都是对总目标、长远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他们都是最终指向总目标和长远目标并成为其基础。我们在确定目标时,就应该做到既立足现实找对策,突出针对性;又把握未来求发展,看到远近目标之间的连贯性,使二者上下相接,互相配套。

二、对象上的分层有序。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体,包括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是普法教育对象。按每一轮五年普法工作综合情况考察,可分为重点普法对象和一般普法对象。重点普法对象类别可分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司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级组织领导。领导干部还可分为地(厅)级、县(处)级、科级;公务员还可分为行政执法人员、无执法职能的公务员;司法人员还可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干警;青少年还可分为青少年学生、社会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还可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员工;村级组织领导还可分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般普法对象类别可分为工人、农(牧、渔)民、城镇街道居民、个体工商业者、常住外来人口。这些类别和层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表现在公民作为社会成员上,他们有共同的基本需求和行为规范;表现在公民作为独立个体上,他们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成功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就是要抓住公民的共同规律,把握整体性的同时,仔细分析公民不同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三、内容上的系统衔接。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确定,很大程度是受教育对象不同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具体到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就是一方面要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法治社会”的需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为公民的健康成长服务。根据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既要鲜明地体现时代特色,紧跟形势的发展,又要从实际出发,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就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而言,可以概括为四个大方面:一是要深入学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将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摆上日程,努力提高广大公民的《宪法》意识。要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进一步培养公民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二是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引导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营和管理,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公共卫生和文化,体育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推进文化和体育 事业发展。三是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同时,在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工作中也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四是要深入开展“一学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即:“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加强对公民守法和依法维权观念的培养,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进一步提高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的能力,促进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应该看到,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要素根据它本身所要解决的问题,又表现出等级有序的层次性。比如,同属法制教育对象的领导干部和农民教育就是两个不同的层次,领导干部是提高依行政的能力,农民是提高法律素质的问题,领导干部教育层次要高于农民教育层次。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就是一个有序递进的运动过程,它立足于公民不同特点的实际,有的放矢;又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

四、方法上的生动多样。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就当前而言,我们要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主线,以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原则,力求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载体,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形象化、生动化。具体至少要落实五项宣传教育载体:一是“法律广场”。在城镇人群密集地设立固定“法律广场”,如:休闲广场,影剧院露天广场等分别设立法律宣传处,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宣传及法律咨询解答活动。二是“法制文艺”。要与文化、剧团等部门共同创作编排一台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制文艺节目,在城、乡、村、屯巡回演出,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辐射面,推动“法律六进”活动有效开展。三是“普法专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普法专栏”,采取银幕字幕、宣传口号、法律条文、法律讲座、以案说法等形式,通过电视等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达到“家家户户是课堂,随时随地学法律”,以此解决人员难集中和死角盲区的问题。四是“法律大集”。在农村乡(镇)集贸市场设立“法律大集”宣传处,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县依法治县办统一制作一整套关于“法律大集”活动的形式,力求图文并茂、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到各乡(镇)巡回宣传。五是“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法律进乡村活动有效开展。不仅仅如此,还有很多方法,但各种方法的运用都应该与内容相适应,符合广大公民的认识规律和心里活动规律、要适时、适度、不能脱离实际,或千人一面,或生搬硬套。同时,由于广大公民特点不同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方法运用的多样综合性,既要针对不同对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要多路出击,优势互补,以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总目标。

篇7

一、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涉法上访动态。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群众的情况,是做好息访息诉工作的前提。因此,检察机关控告申诉和各有关部门工作中应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的动态情况,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一是建立涉法上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二是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应及时与本院其他部门联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相互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信息,尤其对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信息应及时通报和掌握。三是建立外部信息通报机制。各部门应该树立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积极建立工作大格局,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对于接待的应由其他机关和部门管辖的来信来访问题,应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移交和反馈,防止出现漏管失控。

二、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神圣使命。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接访工作日趋规范,工作人员接访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反映较好,许多群众对本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也到检察机关上访。因此,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使此类案件能够得到及时移送、妥善处理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和紧迫。一是建立外部案件移交分流机制。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进行移交和分流,不积案、不压案,并及时对群众进行反馈,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二是建立内部分流调控制机制,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对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涉法上访案件,应当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严格实首办责任制,形成全院抓的工作大格局。首办责任部门对于本部门承办的控告、申诉案件,应当及时指定首办责任人,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办理,并按时限将办理情况反馈控申部门。

三、建立案件多元化调处机制,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当前群众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中,不少是由于在初信初访中调处工作不扎实、不到位,致使矛盾激化,发生越级上访。因此,当前要切实做好工作,必须建立案件的多元化调处机制,认真扎实对做好上访群众的稳定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是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工作是领导干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检察长亲自接待,是提高检察机关形象,体现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途径,检察长接待能够增强来访群众的信任感;检察长接待能够减少工作环节,更便于协调检察机关各有关部门的整体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提高接访的效果;检察长接待,便于检察长更好地了解全院工作情况,解决检察机关内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是建立点名约访制。涉法上访案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些案件控申部门不了解,往往难以有针对性地、全面准确地给予解答,因此有必要建立点名约访制度。将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检察官的照片和简历在接访室公布,上访人可以通过控申科,点名预约某位检察官接访,一方面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办案人的责任感,保证案件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使上访人心服口服。三是建立巡回下访制。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上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因接访空档而发生越级上访,在部门应建立巡回下访制度。利用集市、逢会和节假日等时机深入街道乡镇巡回接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四是建立反馈回访制。对于已经处结和正在处理当中的涉法上访案件,应当建立反馈回访制度。对已经处结的案件要定期回访,防止矛盾反复、上访反弹;对正在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反馈,告知案件进展情况,防止矛盾激化,导致越级访的发生。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发展定位

[作者简介]朱小蓉(1967-),女,山西新绛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四川成都61010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27-02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1世纪以来,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教育与资源的整合优化,实现办学层次、办学规模跨上新的台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机遇,纷纷将区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成人办学机构等教育资源整合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升格与跨越。据有关研究成果统计,全国目前共建有各类高等职业院校1200多所,与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数量基本相当,仅四川就有各类高等职业院校46所,也与省内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相当。这些数据表明,当今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广大考生高考之后选报大学较为重要的选项,更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必将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强省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较,有较多的特殊性:办高等教育的时间短而规模发展又较快;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而承办实用性专业的类别较多;学科与专业建设普遍重视不够,而专业或行业特点较为突出。这些特点与问题的存在,就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举办者,尤其是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甚至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全面系统研究中国职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客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符合自身区情、校情的办学理念,并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入办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未来办学的行动指南。

一、办学理念的科学内涵

中外一流的大学之所以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究其根本原因都源于这些大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合乎教育规律与时代特征的办学观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也决定大学发展的方向和办学水平。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马元方教授认为:大学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最顶层的设计,理念不先进,定位不准确,必定引发学院建设过程中的诸多困难、问题、矛盾。大学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希望建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大学最顶层的设计,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方针。大学办学理念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规定这所大学的办学方向、办学方针、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建设目标等最顶层的内容。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全体师生的共同意志和行动指南,大学是以理念为导向的组织,大学的发展是在理念追求中发展,大学的改革也是在一定办学理念指导下的改革。大学一旦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便能把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集中到办学的实践中来。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把办学理念作为评估大学办学质量的第一个一级指标,要求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以师生为主体的教育人本观,以质量为生命的教育发展观,以创新为动力的教育改革观,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校长是大学的旗手,教师是大学的支柱,制度是大学的路径,学科是大学的主题,品牌是大学的魅力。由此可见,要办成一所优秀的大学,必先凝练并始终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大学办学理念是这所大学赖以生存并走向兴旺最积极最核心的生产力要素,是引领一所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繁荣的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了办学层次与办学规模的双跨越。这种跨越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贡献了力量,更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各类急需的技术型实用人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这种双跨越是在办学硬实力与办学软实力都还准备不充分,办学基础还较薄弱的状况下实现的,这就使得较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实现双跨越之后不得不在举步维艰的状态下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来不及对学院的顶层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与实现举措等诸多问题更缺乏系统而科学的论证。

1.较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缺乏或不明确或不准确。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这些不同的行业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实施办学,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等办学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缺乏系统 研究。这些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繁荣背景下,匆忙实现办学规模急剧扩张之后,从院级领导层到中层干部都忙于急剧扩张之后的日常教学工作,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之中,没有精力潜心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发展目标等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这样就造成实现了双跨越的高等职业院校要么办学理念缺失,要么办学理念不明确,要么办学理念与同类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雷同,要么对自身的办学理念定位不科学。办学理念缺失或不准确必然引发办学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问题与矛盾。

2.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办学规模扩张的教学需求而引发诸多问题。从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来看,21世纪初,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省、市、自治区都十分重视本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在这种宏观教育政策背景下,省、市、自治区所辖的地、市、州、县等地方政府按照教育资源整合的要求,纷纷将所辖范围内的中等教育资源、成人机构、行业技工学校等各类教育资源实施整合,合并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而合并之后的职业技术院校就办学条件来说,硬件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校园面积较为分散,面积普遍较小,实训设施功能普遍较为单一,图书情报资料数量少、质量不高,硬实力基础普遍薄弱。而这些高等职业院校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办学规模急剧扩张,较多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规模从两三千发展到上万人甚至两万人,学科门类从一个学科走向多个学科,招收专业从几个发展到几十个。这些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经费多数是由所在地的地方财政出资,而较多省、市、自治区所辖的地市州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这样,办学规模急剧扩张之后引发了这些高等职业院校的诸多问题,教学用房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实验设备功能不能满足所办专业教学、实训、实习需要,新办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学生教学需要,图书情报不能满足教师与学生从事教学、科研与学习需要,办学经费不能满足改善办学条件需要,所办专业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些问题与矛盾在较多地区的职业技术学院还较为突出,学生及家长对此意见较大,用人单位对一些职业技术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也有诸多的意见。这些问题社会关注,应当反思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举措。

3.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之需而引发学生及用人单位不满。从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来看,在合并升格前各类学校所办的专业数量较少且传统专业居多,而在合并升格之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校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申报开设了五花八门的新专业,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既没有应对这些新办专业的学历背景,又没有应对这些新办专业的知识背景,更没有应对这些应用型专业的工作背景,较多学校新办的应用型专业的授课教师是“赶鸭子上架”,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授课施行的还是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引起学生、用人单位的质疑。由此可见,办学理念缺失或不科学必然引发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实践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办学理念缺乏或不科学导致较多高等职业院校盲目申报新专业;盲目上规模必将引发办学实践中办学的硬实力与办学软实力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大,要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好高等职业院校的顶层设计,厘清办学思路,抓实办学举措,才能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推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办学目标。

三、先进的办学的理念对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者要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办学理念的地位与作用,组织校内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潜心研究自身学校现有的优势与特色,全面调研所在地区的办学资源与人才需求状况。尤其要认真分析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全校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从本校本地区的校情、区情出发,精心凝练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举措、办学目标。唯有如此,高等职业院校才能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才能准确凝练出体现自身特点的办学理念,才能科学确立准确的办学定位,也才能找到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经过科学论证和长期实践的办学指导思想融入所属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评价体系、考务管理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等系列的机制、体制、规章制度中去。高等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办学的行动指南。只有坚持符合自身校情的办学理念,学校才能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划好专业设置,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建设好课程体系,发展好实训实验基地,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知识与技能的正确关系,构建好考核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利用好校内第一教育资源与校内与校外第二教育资源,协调好办学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发挥好校内的办学优势与地方特色优势在办学实践中的作用。

办学理念是高等职业院校顶层设计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历史长短不同,所处地区不同,办学类型与层次不同,其办学理念都各不相同。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认真研究自身办学历史中的优良传统、优良学风、优良校风;认真讨论学校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社会服务面向定位;只有定位符合学校与区域实际才能科学制定符合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指导思想,才能推动和促进学校事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玉琼,刘毅,吴艳波.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何绍分.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地方学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7).

[3]马元方,谢峰,刘毅,等.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8(8).

篇9

然而,打击违法建设并非一件易事,由于违法建设存在多样性、历史性、隐蔽性等特点,在处置违法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难题与困境。:

一、乡村违法建筑性质复杂多样,存在多部门职权交叉的情况,容易造成管理的缺位、错位。

二、对于责令停止违法建设后当事人仍继续建设的,缺乏合法且行之有效的处置措施,在建工程的制止效率低、效果差。

三、对违法建设进行调查取证时若当事人不配合,则难以进入违法建筑内部进行调查取证,违法面积难以确认,违法证据难以固定,且调查询问笔录做不到,违法主体难以确认。

四、违法建筑执行程序过于繁琐,周期长,行政效率低,社会效果差。

五、执行过程中遇行为人阻挠时,缺乏对行为人有效的约束机制。

正如市委书记翁建荣所强调,“三改一拆”行动是一项等不起、避不了、拖不得、必须干、好好干的工作。面对诸多难题,我们须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对症下药,多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攻坚克难。

首先,鼓足精气神,树立必胜的信念。必胜的信念是我们干好事的重要精神支撑,面对打击违法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我们必须仍抱以乐观的态度、积极的心态,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信心,一鼓作气,打好这场攻坚战。

第二,理清职权责,明确职责与分工。针对乡村违法建筑的复杂性质,首先需要按具体情况分类确定处置主体,如违法用地上的违法建设则应由国土部门处理,国有土地上的违法建设则由城管执法部门处理。只有明确了责任主体、任务分工,才能避免管理的缺位、错位,便于进一步的工作。

第三,联合多部门,建立健全的机制。处置违法建设往往涉及到国土、城建、规划、街道、公安等多个部门,此时则需要各部门之间形成联动,相互合作。建立畅通的信息互通平台,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每一次执法行为都能够相互协调好、配合好,以顺利完成违法建设处置工作。

篇10

关键词:高职;社团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240-02

一、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社团的定位和功能

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社团应以高职教育教学为中心,立足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大学生活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弱,且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时间有限,不应将专业社团定位于学术研究的层面,应着眼于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专业吸引力,推动学风建设,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开辟新的学习场和实践场。只有这样,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才能形成特色,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步,在推动并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专业社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习的学风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成绩一般都处于班级的中下游,对学习兴趣有限,信心不足,加之高校大一年级开设的文化课较多,理论课有限,不能满足大一新生对专业学习的需求,因此很多学生便将热情投入到了各个专业社团,期望在社团中多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学习专业技能,并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去。学校做好了专业社团的建设,就能引导本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

2.专业社团能够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服务于教学。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是理论课加实践课,缺少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育,专业社团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缺失。对某一专业领域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参与到某个课题或者某项具体技能的学习中来,这样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而且能使校方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专业社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学生在参与专业社团的过程中,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人交往,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完成社团的各项工作的同时,提高了自信心,完成了自我升华。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应当把校园文化仅仅局限于某些方面。高职院校专业社团的发展能够立足专业特色,延伸学校文化的脉络,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二、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自主性不强,社团活动目的不明确。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学生才是社团建设的主体,但是经笔者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选择社团的目的中丰富课余生活和学习专业知识的比例是占相当一部分的,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是想通过社团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但是积极性不高、自主性不强,“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尤其在进入社团初期这种情况较多。还有一部分指导教师,仅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教学需要来安排社团活动,完全由教师来安排社团活动和内容,这样自然就打消了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学校对专业社团的建设支持力度不够。高校社团运作的整体规划不够,虽然每个社团都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但是担任社团指导教师的多为兼职或义务工作,在时间、精力上难以完全保证社团指导的质量。同时,由于场地设施、经费等客观原因,社团活动经常无法举行或无法举办高层次、高品位的活动。特别是一些科技性较强的社团,仅凭学生的热情而没有相应的场地和相关的器材,很难开展高质量的活动。

3.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底蕴不足。很多时候,专业社团都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倒挂现象较严重,即教师组织,学生参加,通过“定时、定点、定人”来确保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内容没有连续性,流于形式。有些社团只注重活动的频率,认为活动多才能维持社团的活力,却忽视了活动的质量,造成品牌效应的下降,影响社团的发展潜力。

三、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学生社团内部的管理机制。学生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在审批和成立专业社团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在社团管理上,尽量抓大放小,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发展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要从提高准入制及对社团的考核着手,定期评估,做好监督工作。另一方面,引入激励措施,营造高职学生社团活动的良好氛围,对于在社团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社F负责人在评优、入党方面应优先考虑。对于在社会活动种表现积极的同学,要通过加学分或者加素质考核分等形式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加强对社团的扶持力度。专业社团不同于普通学生社团,在活动设计上创意要新、内容要实、操作要活、点评要精,并且要能够紧密地和专业结合起来,或与专业教学同步,或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制定严密、科学的专业性实践活动,这就对学校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首先,学校要开放校内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能让专业社团真正地开展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更要创造机会,给社团学生进入企业实地学习的机会。其次,对于专业社团的指导,挂靠各个专业的教研室,这样在项目的选择和安排上能更好地结合专业或课程教学设定,同时可以组织申报各地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在平时的指导上,教研室可以根据项目和需要来安排指导教师,并计入教师的工作量和年终考核。除了学校内的专职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企业里的专家来担任指导教师,让社团成员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状况,从而更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最后,在资金支持上,学校应把专业社团定位为专业学习的实践阵地与第二课堂的学习平台,而不是一个娱乐性的团队,所以在经费分配上,应从教学和学生实习经费里划拨,有别与一般的学生社团。

3.重视社团的影响力,努力提高社团的整体实力与水平。专业技能型社团要学会努力以各种形式传播专业知识、技能,扩大社团影响,比如安排专家讲座,提高普通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热情,在校内外组织成果展、组织校际间专业社团技术竞赛、联合实地科研考察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扩大社团的影响力,让专业社团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同时,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整体实力与水平,让高职学生找到更多的为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效能。

参考文献:

[1]许纯昕.专业型学生社团与高职生素质拓展关系探究[J].科技信息,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