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财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机关财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法案形式决定预算
各州宪法都有这样的规定,财政预算由行政机关编制,立法机关决定。立法机关决定财政预算,必须以法案的形式由一院提出,在一院通过后可由另一院进行修正。美国学者认为,财政预算以法案形式提出,依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人们把它称为预算法。行政机关只能执行,无权更改;如果更改了,就被视为违法。由此可见,在美国,财政预算有很大的权威性。
美国国会决定预算的权力超过西方其他国家。一般地说,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提出的预算案很少变更,不能在行政机关请求的拨款项目和数额以外增加新的项目,或增加拨款数额。美国没有这种限制,国会对于总统提出的预算案可以任意修改,不仅可以减少或增加行政机关请求的拨款,而且可以取消行政机关请求的拨款项目,或增加行政机关没有请求的拨款项目。各州议会虽然做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全权决定顶算的权力,包括税收范围、税收等级以及税种、税额和税收的增减或豁免,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的项目、数额等。伊利诺斯州宪法规定,州议会全权负责征税,不能放弃、中止或缩减这种权力。当然,也有些州规定议会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置州长的预算案。马里兰州宪法规定,议会不得增加或补充州长的行政部门项目,但是在通过州长的预算之后,可以用特别法案形式作出增补。鉴于预算法案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议会决定预算时有特殊的考虑。一是州长提请议会决定的预算案,在院会审议前必须先由两院联合财政委员会审查提出可否同意的报告。联合财政委员会的工作受到议会财政署的帮助。该署为委员会简要摘录预算法案的要点,可能替代的政策,以及所需费用。两院联合财政委员会将其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联合财政委员会两主席可以是任何一个小组或所有小组的成员。采用这种特别方法的目的,主要是为联合财政委员会对州长提请的预算法案进行调查提供便利条件。二是两院联合财政委员会交错安排内部会议和公开听证会,以便对预算案进一步作可行性研究,并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在领导层统一认识。内部会议亦称干部会议,成员主要是多数党和少数党的头目,在会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提交议会审议。公众听证会,一般在预算法案引入数周内举行。与一般公众听证会不同的是,预算案听证会要在每个地点举行多次,时间要延续数周乃至数月(一般议案听证会只安排―次,约数小时)。在威斯康星州,议会每年会议初期安排大约两个月的委员会工作时间,允许联合财政委员会召开公众听证会。1989届议会,听证会从2月28日持续到4月13日。1991届议会,听证会从4月4日持续到5月1日。听证会在全州各地举行,同时在国会收集证言。州的每―个机构,不论其大小,都被安排听证,给其提供解释他们的需要和要求、提请新项目以及其他政策问题的机会,亦便于委员会成员有机会直接询问该机关首脑关于预算的要求和州长的推荐,同时可以直接听到利益集团成员和一般的证言。经过一系列工作,联合财政委员会以替代修正案的形式提出对预算法案的报告,交院会审议。三是以特别顺序的方式安排院会审议决定。所谓“特别”,是说它的程序不受常规程序的限制,参加会议的法定人数和表决人数都比―般议案的要求高。威斯康星州宪法第八条第八款规定,参众两院任何一院通过财政议案,均须以全体议员的五分之三为法定人数。该州宪法第五条第十款规定,通过任何州长反对的财政议案或拨款法案的任何部分须得出席参众两院会议法定人数的三分之二的议员的同意。预算案经第一院通过后则以正式写成的样式交付印刷,并以同样的程序在第二院进行审议。第二院审议通过后,对预算案进行最后誊清,并准备提交州长签署。
州议会除了以法案的形式决定预算外,还对预算的执行负有监督的责任。经常性的、连续不断的监督,主要依赖议会常设委员会。在议会编制预算中负主要责任的议会委员会,以及为了辅助议会编制预算而设立的专门机构,都是预算控制的机关。美国各州议会有权控制预算的机构有:(1)预算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对预算进行综合考察,包括收入部分、支出部分,以及各种支出之间的比较。它向议会提出建议,规定预算的支出、收入、盈余、亏空、公债总额。(2)拨款委员会。议会决定预算案主要根据这个委员会的建议和报告。拨款的数额基本上是拨款委员会决定。由于行政机关的部门众多,拨款委员会必须分工,下设若干个拨额小组委员会,实行对口监督。(3)拨款小组委员会。拨款委员会向院会提出的报告和建议,主要根据小组委员会的报告和建议。拨款小组委员会掌握实际的拨款权力。小组委员会经常注意它所主管的行政部门的全部活动,了解它所主管部门的计划和需要。小组委员会在决定拨款数额之前,要举行听证会。如有必要它还派出专业职员,甚至委托议会外的专业人员对某一项目进行调查,提出报告。(4)议会预算处。议会编制预算的辅助机构,由专家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向议会提出年度预算报告,对各项计划的费用进行客观估计,进行经济预测和财政政策分析,记录支出和收入法案,进行特别研究。
它们控制预算的主要渠道:一是规定拨款数额。它们审查行政机关的预算时如发现浮夸现象和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就报告议会减少行政机关的项目请求。行政机关以往的活动经费浪费严重,或缺乏效率,他们就提出减少对行政机关的拨款的方案,或者建议议会对某项拨款附带地规定使用的限制和禁止,或附带其他条件。有时还提出取消某项拨款作为制裁的建议。二是控制行政政策。议会对政策的决定不只在立法阶段,还要延伸到执行过程中。这种政策主要通过有关的立法委员会和拨款委员来实现。三是监督行政活动。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拨款委员会中主管某一行政部门的小组委员会,就其主管部门的活动进行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范围不限于财政方面,还包括行政机关执行的政策、计划、工作方法和成绩。小组委员会认为行政机关的活动有缺点时,就在向国会提出的拨款报告中,公开提出批评;在拨款的条款中附加限制,制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要求行政机关对某一事项进行调查,或举行听证,向议会提出报告或改进措施;削减或停止行政机关的拨款。
审计机关的辅助控制
议会控制预算,除了依赖常设委员会经常性的、连续不断的监督,还需要审计机关的辅助控制。因此,美国各州宪法都规定,州财政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亏盈如何,有无浪费公款现象,必须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美国审计机关是一个非政治的非党派的附属于议会的机构,代表议会审核行政机关的财务活动,并向议会提出审计报告和改进财务管理的建议。联邦审计机关称审计署,负责人称主计长;州审计机关称审计处,负责人称总审计员。与主计长的产生相类似,总审计员的产生,多数州由议会任命,少数州由选民选举。无论任命还是选举,按照法律规定,州长都不能以官方名义提名候选人。任免和选举进程也有严格规定。比如,伊利诺斯州宪法规定,参众两院各五分之三的代表同意,州议会任命候选人为总审计员,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或撒掉总审计员。总审计员任期10年,报酬是法定的,在任期内不能减少,只能酌情增加。审计处按照需要可以雇佣若干专业职员。职员管理实行功绩制,论功行赏。从80年代开始审计人员不受行政人事局管辖。职员都是终身职业。中高级职员,一般情况下不再变动工作岗位。高级职员也不是通常意义的政府官员,不受行政部门和政党力量变动的影响。这样的规定和做法,其目的在于保持审计机关的相对独立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篇2
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律师事务所的设立,加强对律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设立并取得执业许可证。
第三条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加强内部管理和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活动,不得侵害律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司法行政机关依照《律师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律师事务所进行监督、指导。
律师协会依照《律师法》、协会章程和行业规范,对律师事务所实行行业自律。
第二章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
第五条律师事务所可以由律师合伙设立、律师个人设立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
合伙律师事务所可以采用普通合伙或者特殊的普通合伙形式设立。
第六条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律师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律师;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且在申请设立前三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处罚;
(四)有符合本办法规定数额的资产。
第七条设立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书面合伙协议;
(二)有三名以上合伙人作为设立人;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
(四)有人民币三十万元以上的资产。
第八条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书面合伙协议;
(二)有二十名以上合伙人作为设立人;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
(四)有人民币一千万元以上的资产。
第九条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
(二)有人民币十万元以上的资产。
第十条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除符合《律师法》规定的一般条件外,应当至少有二名符合《律师法》规定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
需要国家出资设立律师事务所的,由当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筹建,申请设立许可前须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核拨编制、提供经费保障。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律师业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本办法规定的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特殊的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和个人律师事务所的设立资产数额,报司法部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设立律师事务所,其申请的名称应当符合司法部有关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的规定,并应当在申请设立许可前按规定办理名称检索。
第十三条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人选,应当在申请设立许可时一并报审核机关核准。
合伙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应当从本所合伙人中经全体合伙人选举产生;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由本所律师推选,经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意。
个人律师事务所设立人是该所的负责人。
第十四条律师事务所章程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和住所;
(二)律师事务所的宗旨;
(三)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四)设立资产的数额和来源;
(五)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职责以及产生、变更程序;
(六)律师事务所决策、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
(七)本所律师的权利与义务;
(八)律师事务所有关执业、收费、财务、分配等主要管理制度;
(九)律师事务所解散的事由、程序以及清算办法;
(十)律师事务所章程的解释、修改程序;
(十一)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其章程还应当载明合伙人的姓名、出资额及出资方式。
律师事务所章程的内容不得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律师事务所章程自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决定之日起生效。
第十五条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合伙人,包括姓名、居住地、身份证号、律师执业经历等;
(二)合伙人的出资额及出资方式;
(三)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四)合伙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职责以及产生、变更程序;
(五)合伙人会议的职责、议事规则等;
(六)合伙人收益分配及债务承担方式;
(七)合伙人入伙、退伙及除名的条件和程序;
(八)合伙人之间争议的解决方法和程序,违反合伙协议承担的责任;
(九)合伙协议的解释、修改程序;
(十)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合伙协议的内容不得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合伙协议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并签名,自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决定之日起生效。
第三章律师事务所设立许可程序
第十六条律师事务所的设立许可,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受理设立申请并进行初审,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准予设立的决定。
第十七条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立申请书;
(二)律师事务所的名称、章程;
(三)设立人的名单、简历、身份证明、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人选;
(四)住所证明;
(五)资产证明。
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还应当提交合伙协议。
设立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应当提交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核拨编制、提供经费保障的批件。
申请设立许可时,申请人应当如实填报《律师事务所设立申请登记表》。
第十八条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设立律师事务所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按要求补正的,予以受理;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事项明显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申请人拒绝补正、无法补正有关材料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受理申请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决定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可以征求拟设立律师事务所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对于需要调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也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核实。
经审查,应当对设立律师事务所的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材料是否真实齐全出具审查意见,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受理申请机关报送的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审核,作出是否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的决定。
准予设立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
不准予设立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用于办公场所悬挂,副本用于接受查验。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应当载明的内容、制作的规格、证号编制办法,由司法部规定。执业许可证由司法部统一制作。
第二十二条律师事务所设立申请人应当在领取执业许可证后的六十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完成律师事务所开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刻制的律师事务所公章、财务章印模和开立的银行账户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作出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决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撤销原准予设立的决定,收回并注销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
(一)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准予设立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设立决定的。
第四章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终止
第二十四条律师事务所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的,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报原审核机关批准。具体办法按律师事务所设立许可程序办理。
律师事务所变更住所、合伙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十五日内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报原审核机关备案。
第二十五条律师事务所跨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变更住所,需要相应变更负责对其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的司法行政机关的,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将有关变更情况通知律师事务所迁入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律师事务所拟将住所迁移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当按注销原律师事务所、设立新的律师事务所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六条律师事务所变更合伙人,包括吸收新合伙人、合伙人退伙、合伙人因法定事由或者经合伙人会议决议被除名。
新合伙人应当从专职执业的律师中产生,并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但司法部另有规定的除外。受到六个月以上停止执业处罚的律师,处罚期满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合伙人。
合伙人退伙、被除名的,律师事务所应当依照法律、本所章程和合伙协议处理相关财产权益、债务承担等事务。
因合伙人变更需要修改合伙协议的,修改后的合伙协议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报批。
第二十七条律师事务所变更组织形式的,应当在自行依法处理好业务衔接、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务承担等事务并对章程、合伙协议作出相应修改后,方可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变更。
第二十八条律师事务所因分立、合并,需要对原律师事务所进行变更或者注销原律师事务所、设立新的律师事务所的,应当在自行依法处理好相关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衔接、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务承担等事务后,提交分立协议或者合并协议等申请材料,按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成立三年以上并具有二十名以上执业律师的合伙律师事务所,可以设立分所。设立分所,须经拟设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律师事务所分所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不能保持法定设立条件,经限期整改仍不符合条件的;
(二)执业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三)自行决定解散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律师事务所在取得设立许可后,六个月内未开业或者无正当理由停止业务活动满一年的,视为自行停办,应当终止。
律师事务所在受到停业整顿处罚期限未满前,不得自行决定解散。
第三十一条律师事务所在终止事由发生后,应当向社会公告,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算,依法处置资产分割、债务清偿等事务。因被吊销执业许可证终止的,由作出该处罚决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向社会公告。因其他情形终止、律师事务所拒不公告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向社会公告。
律师事务所自终止事由发生后,不得受理新的业务。
律师事务所应当在清算结束后十五日内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提交注销申请书、清算报告、本所执业许可证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由其出具审查意见后连同全部注销申请材料报原审核机关审核,办理注销手续。
律师事务所被注销的,其业务档案、财务帐簿、本所印章的移管、处置,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律师事务所执业和管理规则
第三十二条律师事务所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建立健全执业管理和其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本所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
律师应当接受律师事务所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律师事务所受理业务,应当进行利益冲突审查,不得违反规定受理与本所承办业务及其委托人有利益冲突的业务。
第三十四条律师事务所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应当指导本所律师依法执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建立承办重大疑难案件的集体研究和请示报告制度,对律师在执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五条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收费,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及时查处有关违规收费的举报和投诉。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及激励机制。
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纳税。
律师事务所不得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经营活动。
第三十六条合伙律师事务所和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为聘用的律师和辅助人员办理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
个人律师事务所聘用律师和辅助人员的,应当按前款规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
第三十七条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执业风险、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基金。
律师参加执业责任保险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十八条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
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特殊的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律师事务所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律师事务所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律师事务所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个人律师事务所的设立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第三十九条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负责对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活动和内部事务进行管理,对外代表律师事务所,依法承担对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的管理责任。
合伙人会议或者律师会议为合伙律师事务所或者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的决策机构;个人律师事务所的重大决策应当充分听取聘用律师的意见。
律师事务所根据本所章程可以设立相关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协助本所负责人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十条律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对本所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为律师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四十一条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投诉查处制度,及时查处、纠正本所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调处在执业中与委托人之间的纠纷;认为需要对被投诉律师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报告。
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者严重违反本所章程及管理制度的律师,律师事务所可以与其解除聘用关系或者经合伙人会议通过将其除名,有关处理结果报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备案。
已担任合伙人的律师受到六个月以上停止执业处罚的,自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至处罚期满后三年内,不得担任合伙人。
第四十二条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制度,按照规定对本所律师的执业表现和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定等次,实施奖惩,建立律师执业档案。
第四十三条律师事务所应当于每年的一季度经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提交上一年度本所执业情况报告和律师执业考核结果,直辖市的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报告和律师执业考核结果直接向所在地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提交,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年度检查考核。具体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由司法部规定。
第四十四条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承办业务的案卷和有关资料及时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四十五条律师事务所应当妥善保管、依法使用本所执业许可证,不得变造、出借、出租。如有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向原审核机关申请补发或者换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遗失的,应当在当地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
律师事务所被撤销许可、受到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由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缴其执业许可证。
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的,应当自处罚决定生效后至处罚期限届满前,将执业许可证缴存其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六章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六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律师事务所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二)监督律师事务所执业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三)监督律师事务所保持法定设立条件以及变更报批或者备案的执行情况;
(四)监督律师事务所进行清算、申请注销的情况;
(五)监督律师事务所开展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和上报年度执业总结的情况;
(六)受理对律师事务所的举报和投诉;
(七)监督律师事务所履行行政处罚和实行整改的情况;
(八)司法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开展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对发现、查实的律师事务所在执业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对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或者有关律师进行警示谈话,责令改正,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对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处罚建议;认为需要给予行业惩戒的,移送律师协会处理。
第四十七条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掌握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和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的情况,制定加强律师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二)指导、监督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对律师事务所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对律师事务所重大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
(三)对律师事务所进行表彰;
(四)依法定职权对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依法应当给予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处罚建议;
(五)组织开展对律师事务所的年度检查考核工作;
(六)受理、审查律师事务所设立、变更、设立分所、注销申请事项;
(七)建立律师事务所执业档案,负责有关律师事务所的许可、变更、终止及执业档案信息的公开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负有前款规定的有关职责。
第四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律师事务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二)掌握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开展情况;
(三)监督、指导下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对律师事务所的专项监督检查和年度检查考核工作;
(四)组织对律师事务所的表彰活动;
(五)依法对律师事务所的严重违法行为实施吊销执业许可证的处罚,监督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工作,办理有关行政复议和申诉案件;
(六)办理律师事务所设立核准、变更核准或者备案、设立分所核准及执业许可证注销事项;
(七)负责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有关重大信息的公开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十九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律师事务所实施监督管理,不得妨碍律师事务所依法执业,不得侵害律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五十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实施许可和管理活动的层级监督,按照规定建立有关工作的统计、请示、报告、督办等制度。
负责律师事务所许可实施、年度检查考核或者奖励、处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有关许可决定、考核结果或者奖惩情况通报下级司法行政机关,并报送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五十一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律师协会的指导、监督,支持律师协会依照《律师法》和协会章程、行业规范对律师事务所实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协调、协作机制。
第五十二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将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组织、队伍、业务情况的统计资料、年度管理工作总结报送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五十三条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律师事务所设立许可和实施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司法部备案。
第五十五条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此前司法部制定的有关律师事务所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律师事务所设立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律师;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执业经历,且三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处罚的律师;
(四)有符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数额的资产。
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新修订的《律师法》于20xx年6月1日实行,根据新《律师法》第15条、第16条和第20条的规定,我国的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合伙所、个人所和国资所三种组织形式。新律师法实施后,合作所开始退出律师服务历史的舞台。
当你在法律上遇到疑难问题时,你就可向律师请求帮助。在中国,律师服务机构称为律师事务所,它是中国律师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当你上门询问时,就会有律师接待你,你可向他提出你的疑难问题,律师会根据法律如实解答。当你感到有需要请律师帮助你解决问题时,你应填写如下文件:
1.授权委托书:该委托书是证明你委托律师作为委托人,你去完成一定民事活动的书面凭证。授权委托书一定要写明委托权限,授权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
篇3
一、指导思想
按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培训计划,围绕公务员分类管理、聘任制公务员、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工作和政府“服务年”、法治型政府建设以及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等中心工作开展培训;立足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需要,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抓好四类培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提高培训有效性,不断创新培训制度和方式方法;发挥人事主管部门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的指导、协调职能,推动各行政机关落实培训工作计划,保障公务员享受参加培训的权利、履行参加培训的义务。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改革初任培训制度。
1.出台公务员初任培训改革方案。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结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制订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初任培训改革方案。
2.制定初任公务员能力标准。市人事部门牵头制定初任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各用人部门结合业务需要制定专用能力标准。
3.建立初任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和考试考核制度。按照初任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要求,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各用人部门和培训机构,建立初任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并统筹安排建立初任公务员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弹性学习制度,以及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
以上三项工市人事部门牵头负责,第三季度前完成。
4.建立导师制。各用人部门按照初任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要求,指定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业务骨干为专项能力职业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行专业化职业训练。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市人事部门督促,第三季度启动。
出台指引和办法,引导各机关推行导师制,并对帮带工作表现突出的导师,在年终评优、职务晋升、提供进修机会等方面予以倾斜。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第三季度完成。
开展导师制试点。选择1至2个区、1至2家综合管理部门、1至2家行政执法部门和部分专业技术职位进行试点。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并逐步市推广。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第四季度启动。
(二)在任职培训中,探讨分类分级培训新方式。
1.探索把正处级领导职务与其他处级干部任职培训分开实施的新方式。改革以往将所有处级干部组织在一起参加任职培训的方式,将正处级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单独编班,并针对正处级领导职务特点,建设专门的培训课程体系,重点强化领导艺术、人力资源开发和财务管理等综合性能力训练;培训形式以课题研究和讨论交流为主,教师的主要职责要由“教”转变为“导”。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市行政学院于2011年下半年完成试点,2010年起进入制度化运行。
2.新任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实行组合式培训。自2011年下半年起,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实行“通用+专业”的组合模式,专业课程由各用人部门自行组织,通用课程培市行政学院组织。鼓励各个垂直管理系统和行政执法系统按照专业化要求组织科级干部任职培训。
此项工市行政学院、各个垂直管理系统和行政执法系统完成。
(三)在专门业务培训方面,着力围绕重大改革工作开展针对性培训。
1.开展公务员分类改革相关知识培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2.开展聘任制公务员相关知识培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以上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3.开展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相关知识培训。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围绕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市公安局,市公安系统处、科级警官和所有人事干部,开展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相关知识培训。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市公安局配合。
4、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知识培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此项工市编制部门负责。
5.推动各用人部门大力加强专门业务培训。行政机关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2007-2010年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规定完成培训任务总量60%的要求,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并于每年一季度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公务员主管部门要严格培训计划备案管理,督促各部门将培训计划落到实处。
此项工市、区人事部门督促,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完成。
6.鼓励行政机关各部门就本部门主管业务市人事部门组市各相关部门公务员举办专题研修班。经市人事部门同意的跨部门专题研修班,可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专项经费资助。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市人事部门落实。
7.鼓励行政机关各部门组织公务员参加自选培训,自选培训视同专门业务培训任务。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落实。
8.举办高级研修班。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继续联合国内名校举办经济发展、公共管理、行政绩效考核及节能减排等高级研修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高级研修班市人事部门组织的调训任务,各部门要按照要求选派合适人选参加培训。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配合。
(四)在职培训方面,着力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普及性培训。
1.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市政府“服务年”活动方案,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组织服务型责任政府大轮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2.市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要求,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组织法治政府大轮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3.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要求,组织珠三角规划纲要全员轮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以上3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4.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中心工作,2011年将邀请参加2008年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所推荐的优秀师资来深举办不少于10场大型专题系列讲座(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5.鼓励各区、各部门举办的专题讲座市机关公务员开放。对因扩大讲座对象需增加的费用,各区、各部门可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专项经费资助。
此项工作由各区、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
(五)在涉外培训方面,重点推进赴港培训。
1.努力推进赴国(境)外培训工作(具体培训班次将在国家外专局审批审核同意后另具文通知);继续市外事部门,组织公务员参与新加坡等国家举办和资助的境外培训项目(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此项工市人事部市外事部门落实。
2.重点推进赴港培训。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按照深港合作的部署和深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重点围市管理和社会发展等主题,组织赴港短期研修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各区、各部门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选拔重要、关键岗位的优秀年轻公务员赴港开展短期研修。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3.“境外专家鹏城讲堂”推出重点面向公务员的专门板块。市人事部门将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境外优质培训机构,推出以香港专家为主、重点面向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的系列大型专题讲座。2011年举办不少于8场。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4.在涉外培训中,继续坚持强制预培训和培训成果“分享法”,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受益面。
此项工作由赴境外培训的组团部门负责落实,市人事部门负责督促。
(六)探索网上学习新方式。
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依托现有内网资源和即将建成的人事编制业务网,借鉴香港“易学网”模式,探索网上学习新方式。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视人事编制业务网的进展情况适时推进。
三、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保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从2011年起,市直行政机关各部门要建立兼职教师制度,从本系统选拔优秀科、处级及以上干部担任兼职教师(可以与初任培训的导师同步推进),为本系统、本单位公务员就专门业务培训授课。
此项工市直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2011年三季度前完成。
2.自2011年起,市人事部门将统一组织兼职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2011年组织2期。
3.市行政学院会同公务员主管部门出台制度,定期安排专职教师到机关研修,加深专职教师对机关工作了解,提高教学针对性。
此项工市行政学院负责、市人事部门协助。
(二)加强教材建设。
市人事部门将统一整理部分培训班次的研修成果,按照出国(境)培训班、赴港实习交流、学习国外经验、国内名校高研班等专题,分别编辑成册(重点以电子书为主,通过内网供学习),作市公务员培训参考资料。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2011年出版3-5册。
(三)加强培训经费管理。
按照国家、省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公务员培训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公务员主管部门配合财政部门督促落实。
(四)强化培训纪律,端正学风。
1.对初任公务员继续坚持不参加初任培训、或参加初任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办理试用期转正手续。
初任培训改革政策出台后,行政机关各部门应当结合部门实际,市人事部门推进改革,以促使初任公务员尽快适应机关工作需要。
2.对处、科级领导干部坚持先培训后任职,或者任职后1年内必须参加任职培训,以提高其领导力和执行力。2011年起,凡未参加任职培训、或参加任职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办理试用期转正手续。
以上2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督促落实。
3.坚持依法培训,保障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权利,督促公务员履行参加培训的义务。对不安排专门业务培训、不组织公务员参加在职培训、不完成调训任务的单位,市人事部门将给予通报批评;对不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一律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市、区人事部门督促落实。
篇4
改革应当对症下药,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白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到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纵向结构上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存在着问题。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次则普遍存在着偏多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有4到5级的管理层级,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职能上的重合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还带来了大量的超编制人员,给我国的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纵向结构还体现在管理幅度上。管理幅度即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与指导的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学者一般认为3-9或4-12个为好。不过,在中国省一级,改革前均管辖70-100个县(市),为此,自1983年实施地市合并改革以来,增加地级市一个管理层级,试行市管县体制;然而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又往往存在管理幅度偏小,“官多兵少”现象。同时,纵向结构的不合理还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此外层级过多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横向结构上看,中国的部门结构即同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平行分工关系有着很多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每个部门各自的工作的范围内,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好的业绩纷纷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这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竞争,也消耗了很多无谓的竞争成本;在每个部门职能有交叉的范围内,各个部门又会互相拆台,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往往会踢皮球而采用无作为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分工作,这样,显然会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不利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行政组织编制及其管理混乱。行政组织编制是指法定行政组织的人员定额及职务的配置,必须根据职能的需要来设置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目前,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很多岗位因人而设,编制因人而定,这会导致编制本身过大,而且在编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该岗位最需要的人。这样必然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会滋生腐败。同时,由于对编制确定的不严肃,还会带来很多编制外的人员进入行政管理部门。这使得官僚机构越来越膨胀,而根据帕金森定律可以知道,行政机构作的工作数量和人员的数量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人消耗了纳税人越来越多的钱,却做着越来越少的工作。
3.行政监督明显不足。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主要由系统内部监督和系统外部监督两大部分。系统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由于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所以要求上级行政机关能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监察机关虽然有法律赋予的监察权,但由于监察机关只能处以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而且由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监察机关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机关这些年影响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审计监督只是审计机关依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财政(务)收支、个人收入、财经法纪等方面情况实行的一种专门性审核活动,它的职能范围仅限于财务方面的审核,所以也很难全方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我国的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监督、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参政党、政协的监督以及公民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执政党实际上承担了很多行政职能和其他公共权力行使的职能,因此,它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位置去监督行政行为;同样,目前的中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地位还是无法和行政机关同日而语的,它们也很难切实地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的监督都必须还要借助法律的途径,并不是最直接的手段。可见,我国的行政行为是缺乏有力监督的。
4.行政法制不健全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我国的行政领域上还有很多法律空白,比如行政审批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各地都有不同,这方面就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规定。较之无法可依,其实有法不依的危害更为严重。我国的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这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认同感。
二、关于行政制度改革的个人看法
1.从行政机构入手,努力推进行政机构设置的改革。在纵向结构上,适当的减少我国行政管理的层级,比如江苏已经开始逐步撤销地级市,这样有利于政令的畅通,还可以减少很多行政成本。
2.严格我国的行政编制,真正做到由岗定人,杜绝因人设岗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还有利于选出最适合岗位的管理人员。编制的制定应当合理,对于编制外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数量。
3.努力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首先要完善系统内部监督,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威和影响力,逐步做到对政府的每个重要行政行为实施监督,进一步加大审计机关的审计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立法、行政、司法外第四大权力的作用,积极监督和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协助政务公开的推进。参政党、人民政协和全体公民也应提高参政意识,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力。相信,有了强有力的行政监督,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完善立法并加强依法行政意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很多行政领域的法律空白,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更有现实意义的则是,提高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依照已有的法律办事,增强行政行为的权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规范化的机构设置。我们应当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促使我国政府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治理型政府;从官僚机构臃肿的政府转向实干而精简的政府。
总之,我们应当努力促使我国的政府从棱柱型向衍射型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同时又不过多的干预经济和市场。只要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能向这个方向发展,政府一定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相反还会成为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障我国人民、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工具。
篇5
关键词:行政复议;缺陷;原因;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317-05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请求复议机关对原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做出复议决定的法律制度。
自从1991年实施《行政复议条例》以来,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日趋完善。先是1999年开始实施的《行政复议法》,接着是2004年又颁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再者是2007年实施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这些立法举措使行政复议制度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提升了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矛盾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提倡维护社会稳定的形势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现代民主政治与追求行政效率双重价值的选择结果。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行政权力极度膨胀,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迫在眉睫。公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制约则发展缓慢。相对于强大的行政权力,私权利非常弱小。“无救济则无权利” 要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行政权力的侵害,就须赋予他们救济的权利。行政诉讼过程中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监督非常有必要,但因其程序繁琐、费用高、效率低等因素致其难以适应现代行政追求效率的基本需要。而行政复议制度则可通过行政系统内快速裁决有效地救济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及时纠正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行为。然而自实施行政复议法以来,对行政复议制度方面的定位、受理范围、实施效果等都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运行现状及缺陷
1.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接不畅,协调方式滞后。通常情况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有四种衔接模式:一是复议前置,二是复议终局,三是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两者选择后复议终局,四是复议与诉讼方式并列选其一。在这四种方式中司法诉讼方式具有最终裁决效力。烦琐的选择模式让相对人无所适从,不利于监督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及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第四种模式占的比重较大,即相对于人一方面可选择先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再提起行政诉讼。另一方面也可不走行政复议程序,径直提起行政诉讼,获取司法判决。这种权利行使方式赋予了行政相对人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利,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但对于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限比较短,通常做出行政复议决定后15天须提起行政诉讼,一旦错过将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保护。
另外设置行政复议前置原则很多是部门立法、谋求条块利益所致。与当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氛围相悖,妨碍了行政相对人的维权方式选择。法律规定部分事项必须先经行政复议,然后才能。如税收征管法中的复议前置制度。这样产生行政争议纠纷时,行政相对人通常没有选择空间,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限制了当事人自由选择行政诉讼或者行政复议的救济权利,导致纳税人与行政机关间的失衡和不对等。笔者认为,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发生行政纠纷,应赋予申请人自由选择的权利,避免实行“前置主义”原则损害对相对人的合法利益。
2.行政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公正是法律的价值追求和应有之义,但是公正既包含实体公正也包含程序公正,程序是实现公正的重要保障。《行政复议法》第3条规定了行政复议机关,具体是指行政机关内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其实质依然是行政机关的一部分,摆脱不了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是公正最起码的要求。它主要在于防止行政行为的做出或纠纷的裁决受机关或利害关系的影响。”[1]“不能做自己的裁判”,这个法律原则使人们明确建立独立的复议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行政复议机构的产生和行政复议职能的履行一定程度上都难以摆脱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容易导致严重的程序不公,公正自然难以实现。比如日常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问题,当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提起行政复议时,复议机关通常是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是同系统的上一级机关,实践中为了维护本系统利益难免会做出不公正的行政复议裁决。
考察各国行政复议机构设置方式,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行政复议机构。如澳大利亚设有行政复审委员会,英国设立了行政裁判所。我国行政复议机关通常是政府内部负责法制工作的部门,相比之下国外的行政复议机构独立性更强,一般行政机关干涉程度更小,更加有利于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公正、有效解决。
3.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范围过窄。《行政复议法》第6条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范围,使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范围过于狭窄,阻碍了行政复议制度价值的充分实现。当前,行政复议主要针对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将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准行政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排除在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之外不合适。一方面,《行政复议法》第7条虽然规定了案件受理范围包括部分抽象行政行为,但不包括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案件范围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抽象行政行为违反上位法的案例频频发生,破坏法制统一原则,现行纠正机制却无法启动;其次,抽象行政行为制订过程中缺少外部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也缺少行政相对人的参与,因此缺乏可操作性,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再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缺乏制订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一程序规范。”[2]另一方面,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与保护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一样,都应该有充分的救济途径和手段。行政机关对公务员实施的侵犯权益的内部行政行为,如行政处分、工资调动等决定时也会给公务员的权益造成极大的损害。将行政内部行为纳入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范围同样迫切。此外,还有准行政行为和行政裁决行为,这些行为尽管并不直接给行政相对人设定权利义务,即对行政相对人同样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和实际影响,这种实质性的影响,就使得这两种行为具有了可诉性,应该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4.行政复议法中关于适用调解结案的情形太少。行政复议经历了由不能调解到可以调解的两个发展阶段,但到目前为止允许调解结案的案件范围仍非常狭窄。当时的立法者认为: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职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即使和被管理的行政相对人发生行政争议,其都无权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处置手中的权力。而调解结案有时双方不可避免要做出让步。所以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基于这样的考虑,1991年1月1日实施的《行政复议条例》规定案件受理不适用调解方式处理。
但是笔者认为,行政行为有的是羁束性类型,有的是自由裁量类型。作为行政主体对部分行政行为可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根据实情酌情处理。所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裁量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并非是弱化行政权力而是更加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了调解结案的范例。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50条规定了两项可调解的情形。这是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行政复议可调解结案。但是规定可调解结案的情形太少,调解范围比较狭窄。
5.行政复议制度潜能没有完全释放。部分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分管领导法律基础知识欠缺,没有完全掌握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的步骤方式或者采取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干预行政复议工作、或者消极应付了事或互相推诿扯皮,不懂得充分运用行政复议手段解决行政争议纠纷,致使许多矛盾难以及时处理或难以让众人心服口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复议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6.综合保障水平差。虽然行政复议机构通常是法定的行政主体,但当前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和保障,与其所承担的行政复议工作任务难以相匹配。一方面人员编制少。通常县一级政府法制机构很少有专职的人员编制。至于政府部门配备专门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更是少得可怜。很多单位的行政复议人员由行政部门的办公室人员兼任。且许多工作人员都是非法律专业,业务水平差,加上兼顾其他工作任务,往往顾此失彼。加上行政复议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待遇低,有门路的工作人员通常找机会调走,行政复议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是经费缺乏。经费难以与受理的案件相适应。许多县级政府没有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安排行政复议专项经费,没有为法制机构办案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有的法制机构连办公电话费用都不能保证,差旅费也无法报销。即使有单列此项经费的,也可能会占用、挤用、挪用。不一定专项用于行政复议工作上,从而挫伤了行政复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上述办案条件与办案任务不相适应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行政复议工作的正常开展。
7.复议人员处理案件的能力不强。行政复议案件包含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也不仅仅是行政法律关系。而且随着国家立法进程的加快,每年都要制定出台很多新法律法规,在新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办案人员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明显的相对滞后。要准确地把握案件、正确地处理案件,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不仅要精通行政法律,还要熟悉民事、刑事、诉讼等法律,了解诸多学科的知识。在具体工作中,但是,在行政复议实践中,我们发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不勤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说外行话,个别的甚至做事不依法、说话不讲理,难以保障行政复议案件的质量。为此加强行政复议人员能力建设,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素质,逐步推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势在必行。
8.社会公众的认知度不够。行政复议法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保护公民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的侵害。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行政机关是强者,公民或其他单位是弱者,《行政复议法》,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强弱不平衡造成的不公正问题,但是由于行政复议法的宣传不到位,使社会公众对行政复议的认识程度不深,在人们的意识当中,解决行政纠纷的途径只有上访和诉讼,对行政复议这一救济渠道认识模糊甚至没有认识,对行政复议法的相关知识、行政复议办理程序、注意事项、文书样式、审理流程图等内容更是知之者甚少,造成行政复议的实际应用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行政复议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当前行政复议法存在上述缺陷和不足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成的,主要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错位。通常我国立法上对行政复议的性质认定是不清晰的。行政复议制度究竟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还是公众的权利救济制度?《行政复议法》第1条规定:“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规定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认定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因此行政复议制度自然很容易按照“行政化”的特点来规制和运行。通常,为提高行政效率,人们只注重行政复议的行政内部审查职权,而没有注重发挥其行政救济职能的功能。从行政相对人方面来说,行政复议是一种救济途径;而从行政机关角度来说,行政复议已从一种监督机制逐渐转化为内部考核机制。对此,学者们对行政复议的性质认定也不尽相同。而行政复议制度的救济功能正在被逐渐的淡化[3]。
实践中,由于对行政复议性质行政化的粗浅理解,一些被实践反复验证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司法制度,如回避、公开审查、合议裁判、质证等合理制度,都被行政复议程序挡在门外,剥离了这些保障基本公正价值实现的基本内容,行政复议制度裁断行政纠纷的公正性就很难保证,办案质量就更不用说了。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通常我国行使行政复议管辖权的机关有:县级、市级、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垂直管理系统的上一级机关。县、市、省级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一般是法制局等政府部门,通常我国的行政复议机构则是一个体系庞大的行政附属部门。这些承担行政复议功能的部门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没有独立的复议权。虽然表面上法制工作机构不同于行政机关内部的其他执法机构,设置相对独立。但在复议审查过程中复议机关与被申请人的身份难以分离,很难保证自然公证法则的落实。因而在承办具体复议事项时难免受行政机关系统内的上下级领导关系影响,其复议活动的公正性难以保证,许多裁决也难以独立进行,复议审查中的公平、公正立场受冲击。
3.配套制度不完善。尽管行政复议制度在处理行政纠纷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其未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目前还有许多配套制度不完善。
首先是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3 条规定,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以原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限期内没有做出复议决定,相对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讼的,以原行政机关为被告;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的,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可见复议机关很多情况下为避免本单位成为被告,通常做出维持原来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这样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复议机关成为了被告,诉讼案件败诉了,复议机关追究责任的制度也不是很明确。这样对执法人员失职行为还是缺少威慑力的。
其次是行政复议过程中缺少直接言词、质证辩论制度。通常行政复议机关是采取“书面审”的原则,不用召集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导致复议机关一时难以了解案件全貌。且审查案件证据也没有双方当事人的质证,尽凭复议机关一方,难以甄别证据真伪,自然难以查清案情,难以获得公正结果。
再次是缺少案件合议制度。复议机关通常由案件复议机关的法制人员单个人处理。毕竟单个行政复议人员的知识面宽广程度制约了复议案件的正确率。特别是重大复杂案件,单个行政复议人员更是难以胜任案件处理这个重任。容易导致错案发生,如能引进法院审判案件时的案件合议制度,将增强案件处理的民主性、客观性和正确性。有助于提高案件的质量水平,防止专断和侵犯公民和其他相对人利益的案件发生。
三、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具体对策
针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应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全面推进行政复议法的高效实施。
1.简化行政诉讼和行政的选择模式。通常情况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只存在两种模式,即前置主义或选择主义。考察世界各国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历史,早期各国通常以行政复议前置为原则。但是后来通过司法实践总结发现:严格的前置程序在行政复议程序过程中给相对人造成了许多维权障碍,增加了维权成本。所以越来越多国家逐步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而赋予相对人在救济程序的选择权。笔者建议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衔接的模式应采取自由选择模式,采取这样的模式有利于行政相对人事先选择好解决行政纠纷的途径,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成本,又便于复议机关快速复议和法院快速判决,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增强了社会和谐因素。
2.加快建立行政复议机构独立体制。为了减少行政复议案件受上下级政府关系的影响,建立独立于政府组成部门而又隶属于政府的复议机构,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独立组成部门。有点类似于审计部门,直接听命于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复议机构复议案件时应严格遵守以下原则:“一是独立审判原则;二是专职原则;三是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地位和职权;四是必须保持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化和相对独立性。”[4] 实现这种模式就需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既要确保复议机构专项财政预算、又要提高复议人员准入门槛,最好行政复议人员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等。最大限度确保行政复议案件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3.扩大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范围。目前行政复议范围主要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笔者认为应将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准行政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当然,考虑到我们国家法治发展水平不平衡状态,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应循序渐进,分步推进:首先,可考虑将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其次,随着法制的完善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再考虑将地方性法规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再次,等到法制更加成熟的时候,可将行政法规也纳入行政复议审查范围之内,监督所有的行政行为。这样有序推进,才能稳妥的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督,对公民的权利予以更加充分及时的保护;对于公务员被行政机关侵犯权益的内部行政行为,也会给公务员的权益造成极大的损害,如采取行政复议的救济方式却会比目前的申诉制度更加有效。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更为妥当、高效。
4.推广调解制度。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具有灵活、高效、缓和矛盾的优点。推广调解制度是政府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的要求,也是提高公权力执行力的有效途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虽然已涉及到行政复议调解制度,但规定的线条比较粗,原则性较大。调解应作为与行政复议决定相并列的结案方式。其规则体系应该细化,如行政复议调解应遵循的原则、适用范围、调解程序的具体步骤、调解结果的拘束力与救济方式等方面都应全方位规定,方便基层操作。但目前行政复议调解仍只是行政复议机关的一种可选择的处理程序,并不是行政复议的必经程序。建议在构建行政复议调解程序制度中首先应考虑调解对解决行政争议的作用,可将调解程序设定为特定案件的行政复议必经程序,充分发挥调解制度的功能性优势。
5.全力推进行政复议效能建设。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既包括工作机构硬件建设也包括人员队伍的软件建设,其中提高人员素质又是重中之重,为此建设高素质的行政复议人员队伍势在必行。一方面,强化行政复议机构硬件配备和财务保障。行政复议的财政预算应列入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对必要的开支认真做好财务计划。同时应给行政复议机构配备好电脑、传真、电话、打印机等办公必要设备,为提高行政效能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配备好高素质的行政复议人员。认真把好行政复议人员准入门槛,要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水平高、法律功底好的人员充实到行政复议机构中来,最好规定行政复议人员应持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防止错案发生。同时必须加强队伍培训和人员管理。建立定期学法和轮训制度,不断充实和丰富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知识,条件允许的可定期邀请行政复议领域专家办讲座,加强对行政复议理论的指导。全方位、多角度提高行政复议人员对行政法理论、工作技巧等方面的认识,确实提高学习效果。
6.探索简易审理方式,建立质证、合议制度。一方面,对于案情明确、争议性不大的案件,如符合简易程序的,在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前提下,按照“能省则省,能简则简”的原则进行审理。运用简易程序,启用快审快结机制,提高行政复议案件结案速度;另一方面,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应引入案件证据质证、合议制度。这样便于明确违法事实概貌、掌握案件证据真伪、处罚尺度,同时可以增进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满意率高,化解矛盾的效果。
7.整合宣传资源,强化宣传,增强效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辐射作用,组织地方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采取开辟专栏、学习辅导、专家访谈、法律咨询、案例评析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行政复议知识,做到报刊常年有文章,电台不断有声音,电视经常有图像,通过反复宣传行政复议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行政复议法就在自己的身边;另一方面,要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将行政复议法列入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通俗易懂、易于人民群众接受的宣传方式,宣传行政复议制度,努力营造人民群众自觉运用行政复议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良好氛围,推动法治建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应松年.依法行政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王宝明,赵大光,任进,高秦伟.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
1.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可从狭义与广义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首先,狭义的行政单位所代表的即为我国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它所肩负的是承担政府职能的角色,例如税收机关和财政机关等等;其次,广义的行政单位所指的即为我国的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其他利用公共资金的部门单位,例如审判机关、人大机关等等。
事业单位所指的即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从事业单位的职能角度来分析,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公益事业单位、经营事业单位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这三种。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政府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同国家政府的内部控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为突出的差异即为控制主体的不同。首先,国家政府开展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各级政府肩负起公共责任,从根本上杜绝贪污浪费与等行为的出现。国家政府的内部控制主体为各个地方上的政府以及相关的从属部门;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所针对的是自身和相关的从属单位。简单的说,国家政府的内部控制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宏观控制,它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各级政府,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则是微观控制,它需要将各个地方上的具体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工作目标。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
(1)产权关系
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现代企业来说,其不仅产权关系明了清晰,而且内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联度还比较高,能够直接运用契约的形式来展开约束。然而,行政事业单位的产权关系却是模糊不清,内部利益关系之间的关联度非常低。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者为纳税群体,因此在具体的内部控制工作会遇到国家政府与单位管理层的“双层”制约,比较容易出现约束机制不完善与内部控制不良等现实问题。
(2)控制要素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内部控制这五项组成部分。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虽然也是按照这五大要素来开展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与企业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控制并没有关于结构治理方面的内容,而在控制活动环节中又额外增加了几点单据管理和归口管理等行政内容,大大增加了内部控制的工作难度。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1.规范单位的内部行为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环境是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笔者总结出了如下几点实现内控目标的规范要点:首先,单位管理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完善会计控制系统,严格明确好会计凭证与账簿等控制步骤,并且还要定期针对单位的财产记录与资产管理情况展开审查和控制,从根本上杜绝贪污浪费与挪用公款等问题的出现;其次,单位领导要加大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力度,经常性的在内部展开教育和培训活动,确保财会人员可以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最后,要在单位内部进尽快落实经济责任制度,要将责任风险与单位的决策层紧密的管理层紧密的管理到一起,并且将在责任管理细则分别落实到每位领导身上,让内部控制工作成为衡量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政绩的重要参考标准。
2.坚持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
首先,单位领导要将不相容职务彻底的分离开来,从根本上实现不相容岗位和机构之间的权责分明和共同监督,将内部控制工作的风险与错误降到最低;其次,单位领导还要针对原有的会计处理程序展开进一步的完善,严格按照会计处理标准、手续控制标准来进行作业,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真实性;最后,要针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展开及时的复查,主要工作包括了业务行为的合法性、会计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单位资产的安全性等等。
3.建立新的信息与监控系统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通过对现有的纵向与横向指标展开数据分析,将存在于财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曝光”,同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第三章第十八条中做出了如下的规定:“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信息系统虽然能够促进内控措施的不断深入,有效避免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内控失效,但如果信息系统出现了错误和漏洞,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内控失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基于此,单位领导要经常性的对信息与监控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能够处于正常的状态中,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57-62.
篇7
法医鉴定个人工作总结20xx年,我省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在司法部统一部署和省司法厅党委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深入开展“规范管理深化年”暨行风建设专项活动,全力推进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鉴定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质量建设,推进司法鉴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全省共有342家司法鉴定机构,2070名司法鉴定人,全年共完成司法鉴定业务10.5万余件,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严格依法审批,规范资质管理
一是依法规范审核登记。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对《湖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作出重要修改,对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侦查机关内设鉴定机构不得向当事人收取鉴定费、委托社会鉴定机构的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明确。20xx年共审核登记机构12家,变更登记49家,延续登记21家;审核登记鉴定人159名,变更登记59名,延续登记376名。目前,在册鉴定机构342家,鉴定人2070名。二是依法编制公告名册。《鉴定名册》20xx年版按期编印发行。在名册审核中,依法注销了3家鉴定机构和68名鉴定人,注销了5家鉴定机构的6项鉴定类别。同时,按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的要求,及时上报了编制全国鉴定名册所需的材料,确保了我省鉴定机构顺利进入国家名册。鉴定机构、鉴定人的基础数据库已建立并进入动态管理。三是依规开展备案登记。完成了检察机关所属司法鉴定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在《湖北日报》进行了公告;完成了国家安全机关所属司法鉴定机构的重新备案登记工作;多次与省公安厅刑侦部门会商,指导其按照备案登记要求调整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目前公安机关所属司法鉴定机构正在加紧调整。
二、严格执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
一是制定规范。制定下发了《湖北省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及岗位职责(示范文本)》,内容包括执业行为规范、业务办理工作制度等17项制度和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守则、负责人工作职责等6项岗位职责,涵盖了鉴定机构内部管理的各个流程、各个岗位。二是深入督导。开展了司法鉴定专项督导和鉴定文书质量评审。分5个组对xx个市州、43个县市区的79家鉴定机构进行现场督导,首次设置了7项一票否决内容,抽查评审鉴定档案395份,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79份,确定16家司法鉴定机构为优秀等次、57家为合格等次、6家为基本合格等次。三是加强指导。在全省建立了司法鉴定基层联系点制度,要求各级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每一名管理人员都要负责联系鉴定机构,帮助其实现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严格法定程序,规范投诉处理
一是超前防范。为了预防和减少司法鉴定中的争议纠纷,制发了统一的《司法鉴定风险告知书(示范文本)》,将风险告知列为必经鉴定程序,纳入司法鉴定文书档案评查内容。二是三方协同。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市州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的主渠道作用,避免矛盾激化、矛盾上交;顺利启动行业惩戒,省司法鉴定协会制定了《湖北省司法鉴定行业惩戒暂行办法》,赋予市州协会以行业惩戒权;发挥司法鉴定机构在投诉处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和解、主动纠偏等方式,把一批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专题培训。首次组织全省司法鉴定管理人员及所有类别鉴定机构负责人近400人,开展了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及风险防范专题业务培训,由鉴定和法律专家重点对典型个案进行研判,从中发现深层次和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全年共接受来人来电来信咨询1000多人次,受理投诉32件,其中30件已处理完毕。根据调查核实违纪违规情况,对2名鉴定人实施了行政处罚。
四、严格质量控制,规范质量管理
一是开展能力验证活动。全省94家鉴定机构(不含拟申请鉴定机构单位)参加了xx2个项目的能力验证,取得“满意”评价的有100项,取得“通过”评价的有31项,满意率为70.4%,通过率为92.3%,通过率创历史新高。其中,58家鉴定机构参加了法医临床损伤程度鉴定集中测评,取得“满意”和“通过”评价的57家。二是启动省级资质认定试点。与省质量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湖北省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了我省司法鉴定省级资质认定试点工作,确定了不同类型的6家鉴定机构为首批试点。20xx年,武汉平安、宜昌仁和两家法医类鉴定机构顺利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认可评审,另有一家鉴定机构正在准备迎接评审。三是制定技术规范和示范文本。制定了包含11项内容的《司法鉴定档案(示范文本)》,全面统一了全省“三大类”鉴定档案文书格式。编印了《湖北司法鉴定规范管理手册》和《司法鉴定技术规范(法医类)》,下发所有鉴定人学习贯彻落实。四是开展文书质量评选。举办了20xx—20xx年度全省优秀司法鉴定文书评选活动,在首届“宋慈杯”全国优秀司法鉴定文书评选中,全国仅18份获奖文书中,我省就取得了一等奖、三等奖各一个的优异成绩。
篇8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县有关开展廉政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一是按照“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廉政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工作目的、落实时限和具体措施。二是不断完善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严格财金纪律,充分发挥本办财务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每季度或半年公开一次,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三是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转变作风、司法为民”、“群众满意窗口创建”活动等主题相结合,突出廉政文化时代特征,不断改进廉政文化传播手段,丰富廉政文化创建内容,有效整合廉政文化建设力量,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股室、进基层、进家庭。
(二)建设阵地,丰富活动。我局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整合资源,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建设法制园地。通过设置宣传栏宣传法制和廉政文化内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把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延伸,营造全社会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举办正反典型教育和廉政讲座。组织干部职工认真观看警示片,积极进行以案说法、以案说纪。把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与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借助“12.4”法制宣传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在全国法制宣传日之际,我局在“12.4”法制宣传日前后开展法制文艺演出、法制电影周等活动,增强了法制宣传的新颖性,更多地用文化的氛围去感染广大群众,提高其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着重培养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认真贯彻以为核心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规定,推进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等制度的落实。要求党员干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群众的心声,关心群众的疾苦,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办公室始终将提案建议办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注重在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一大批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并实现了办理工作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的转变,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二、不足之处
目前,我局廉政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困难也相继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和困难,是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及时解决的,也是我局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认识不够到位。有的同志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等认识不足,认为搞廉政文化建设是“务虚”的事。
(二)协调配合不力。党风廉政建设虽有“责任分解”,但部门主动配合抓廉政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不够高,廉政考核流于形式。
(三)规范程度不够。目前只有廉政文化活动的一些方案,尚无具体制度,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责任、督查、测评、奖惩、保障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规定。
(四)质量有待提高。一是单向灌输式教育为主,双向反馈式教育缺乏;二是司法行政特色廉政文化建设不够;三是深入实践、深入群众的力度不够。
三、改进措施
文化的作用体现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抓实各项制度,防止形式主义,结合工作实际,参照其它地区、其它单位的工作经验,提出下列改进措施:
(一)充分发挥制度管人的优势。以党风党纪教育和强化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教育为重点,每个季度或半年开展一次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政廉政,创造性地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执行《廉政准则》规定的8类禁止、5个不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强化权力运行的制度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制度,政府办凡属重大决策、干部任免等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
(二)不断完善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要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行政办公室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严格财金纪律,充分发挥本办财务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每季度或半年公开一次,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
篇9
第一条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勤政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效能建设。以加强思想、作风、制度、业务建设为内容,通过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实施行政绩效考核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的目的综合性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效能监察。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的活动。
第四条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第五条监察机关依法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本规定所指监察机关是指区监察局。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范围是全区行政监察对象。
第七条行政效能建设实行“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群众积极参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全区各行政机关是行政效能建设的主体,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是本单位行政效能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与依靠群众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奖励惩罚相结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第九条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加强与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各相关部门应依照职责做好行政效能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监察机关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职责与内容
第十条监察机关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职责是
一)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监察对象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和行为的投诉;
二)检查、调查监察对象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和行为;
三)根据检查或者调查结果。
四)指导本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向区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报告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五)总结、宣传和推广运行高效的行政管理经验;
六)履行其他法定职责。
第十一条监察机关检查、调查监察对象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和行为时。
一)否依法履行职责。并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顺序合法;
二)否依法公开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有关事项。否履行法定告知义务,依法应当听证的否组织听证;
三)否按规定或约定时限完成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完成的工作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及取得预期效果;
四)有关行政效能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科学并得到有效执行;
五)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运转是否协调、有序、规范;
六)其他影响行政效能的事项。
第三章行政效能监察的方式和方法
第十二条监察机关应当根据下列情况确定行政效能监察事项:
一)根据法律、法规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确定检查事项;
二)根据区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布置和要求确定检查事项;
三)根据区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确定检查事项;
四)根据区人民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和资金、专项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的情况确定检查事项;
五)根据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行政效能问题确定检查、调查事项。
第十三条监察机关按下列方式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一)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落实工作、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二)对监察对象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三)对具体的行政效能投诉进行调查;
四)对涉嫌违反行政纪律、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进行调查。
第四章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顺序
第十四条行政效能监察实行立项制度。
行政效能检查事项应当由监察机关负责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机构填写《监察机关行政监察事项立项申请表》提请监察机关负责人决定是否立项。
必需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和上级监察机关备案。重大的行政效能检查事项立项。
第十五条对已经立项的行政效能监察项目。
一)检查的目的
二)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三)检查的方法、方法和措施;
四)参与检查的人员组成;
五)时间布置;
六)工作要求;
七)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应当报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检查方案经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检查方案变卦。
第十六条监察机关进行检查前。但不宜提前通知的除外。
监察机关可以视情况将检查方案作为监察通知下发被检查单位。监察通知书应当载明检查的主要内容、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对涉及范围较广的行政效能检查事项。
监察通知书应当由监察机关负责行政效能监察业务的机构签发。
第十七条监察人员在检查或调查中。收集证据,查清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八条对存在影响行政效能问题的检查或调查完结后。
第十九条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结项前。
第二十条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第五章行政效能监察的措施
第二十一条监察机关履行行政效能监察职责。
一)对检查或调查事项涉及的单位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有权进行询问。监察人员可以列席被检查或被调查单位的有关会议,解有关情况;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限期就检查事项进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
三)要求被检查或被调查单位提供与检查或调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财务账目及其他有关资料。必要时,有权依法暂予扣留、封存;
四)要求被检查或被调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就检查或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五)责令被检查或被调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纪律的行为;
六)责令被检查或被调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其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害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
七)责令被监察部门和人员退还非法收取的费用;
八)建议有关机关暂停有严重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执行职务;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二条监察机关可以根据检查或调查结果依法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监察决定或监察建议应经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三条监察机关依法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无正当理由的应当采用。
将执行监察决定或者采用监察建议的情况书面演讲监察机关。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自收到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之日起30日内。
监察机关有权对被检查、被调查单位执行监察决定和采用监察建议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二十四条有关单位和人员对监察机关依法提出的监察建议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异议:
一)依据的事实不存在或者证据缺乏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三)提出的顺序不合法的
四)涉及事项超出被建议单位或者人员法定职责范围的
五)其他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对监察建议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监察建议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监察建议的监察机关提出。
篇10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经济环境的改变,财政改革在近年来逐步加深,每个部门的预算执行中都开始融入“四项改革内容”,即部门预算、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这四项内容相互贯穿,并在预算执行中相辅相成。十以来,我国更加明确了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以及依法治国的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审计机关如何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如何在各部门、各单位中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是目前审计人员需要深思的。
一、预算执行审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执行审计是依法设立的审计活动,随着社会对公共资金管理使用关注度的提升,尤其十以后,国家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力度,严格管理规范和管理行为,一定程度上有效推进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向着严谨、规范的方向发展,但是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价值行政体制存在漏洞,因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仍旧存在以下问题。
1.权限设计不合理。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权限由地方同级审计机关对本级的财政预算执行进行审计,尽管预算计划是由地方财政部门拟定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看拟审计部门对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实际上是地方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的审计,因为财政预算都要由行政首长决策。这种权限设计实际是非常不科学的,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审计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人事、财政等管理权限都在政府,这种同级审计执行监督的方式不利于财政预算审计的执行。由本级政府向人大作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机关不能直接向人大汇报,审计结果中部分内容被“过滤”,或者是表述含糊笼统,这样的审计结果无法被人大充分利用,影响了人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审查效果。
2.审计时间滞后。目前针对行政机关、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实践是每年年底,这种年度审计的方式只能算是事后监督,是对年度财政预算执行进行的总结,其审计结果大多被用来为下年度预算安排、分配、执行等决策提供参考。年度审计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财政预算方案确定后,其执行时间往往无需一年,因而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就无法有效实现每笔预算执行的实时监督,滞后性明显。
3.审计范围具有局限性。财政预算涉及范围相对较广,不但包括政府机关的各个部门,还包括政协、常委以及人大、税务、人民银行等机关、组织机构,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的使用不单单针对单位,还会辐射到企业及个人,但是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在进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并没有对辐射部门进行监督审查,因此其审计范围具有局限性。
4.审计评价么有明确标准。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报告需要公证、准确的审计评价结果,这是审计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但是相比较于一般会计审计的审计评价,预算执行审计评价标准具有特殊性。我国目前对于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并没有完善评价标准,因而审计结果往往存在纰漏,降低了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5.审计结果权威性差。规范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是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点主要任务。但是由于目前预算管理审计结果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而工作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都不重视审计结果。很多审计类型在得到审计结果后都将该结果同被审核人的相关利益联系起来。但是目前分析预算执行审计,其审计结果并没有同资金分配、人事任免以及考核联系在一起,因此权威性受到严重影响。
二、优化对策
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并依照实际结果对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而对审计组织方法进行优化可以充分提高预算执行审计质量,发挥该审计工作在财政管理中的作用。
1.建立新的组织方式。要改革现行审计本级监督的方式,实行上级部门为主、本级审计部门为辅的联动审计方式。凡是本级党委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税务、财政、审计部门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都由上级审计机关进行监督,本级政府其他组成部门的审计由本级审计机关执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审计的权威,有利于监督“实权部门”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审计目标和重点,统一组织和实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既减少。要建立审计机关直接向人大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制度,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2.建立全面完善的审计机制。对年度预算进行审计,并通过动态审计加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从而实现预算分配的控制。全面审查财政预算执行不仅仅要控制预算分配,而是应当以分配预算作为重点,通过对预算、执行、决算的审查分析,完成年度财政预算执行的审查,并且这种动态式的审计机制,不但能够实现全面监督,并且规范了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行为。
3.完善审计评价标准。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应当对国民经济运行、税收、财政等宏观数据进行整个分析,充分了解地方财政发展同地方经济进步之间的关系,并对地方财力发展受限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同时深入研究经济发展中财政扶持的作用,并针对相关政策审计提出建议。对财政收支结构进行分析,监督政府在产品提供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是否公平公正,在此基础上对预算执行进行全面的审计评价。
4.将审计结果同奖惩制度联系起来。将审计结果同个人绩效、单位资金分配相挂钩,若行政机关或单位在预算执行审计中森机结果不合格,那么就适当扣除该单位的预算资金,并且单位主要临到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受审计结果的影响,不得参与评优,审计当年单位负责人不能晋升,该单位的考核成绩也会受到审计结果的负面影响。此外,针对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连续两年审计结果均不合格的单位,应当依照相应的惩处制度追究负责人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