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最基本的权利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师最基本的权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师最基本的权利

篇1

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同时,在以往,罚站也很少招致社会、学校、家长批评,学生又承受得了。因而,只要有学生违规,有些教师就随时让学生罚站。须不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管是否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其行为是违法的。

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人身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学生也享有此项权利。在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所实施的一些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表面上是出于对学生的惩戒,实质上是教师借用“教育者”这一名义进行的违法行为,尽管每一次体罚未必触及学生的皮肉,但这种伤害却是心灵上永久的痛楚。

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受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基本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因违犯校规、班规或劳动纪律,被教师逐出教室,罚站或以劳代学等不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行为,剥夺了这些学生在教室听课的机会,致使他们不能享有和其他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人格尊严是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教师群发学生罚站照,是将自身人格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该教师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侵犯了未成年人的肖像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名誉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篇2

安全教育是保证职工生存权利的重要举措我们大家都知道,一旦发生了事故,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从事工作的职工本人,轻则财产受到损失,重则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保证铁路运输事业的长久发展,更是为了使职工的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

无数真实的事实告诉我们,违章去工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违章地作业只是偶然间发生的,但是一旦引发事故它所导致的事故却是必然的,也许会损害企业的利益,更有甚者还会威胁到作业者本身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能够从客观上使职工自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以来,安全系数能够得以大大提升,因此安全教育是保证职工生存权利的重要举措。班组管理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主要体现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一个单元,做为企业的一个细胞,处于企业思想、技术。

文化等各项教育的最前沿,进而成为企业的所有工作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与最终的落脚点。尽管班组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最小的单元,但却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基础。班组的管理情况能够从一定情况上反映出这个铁路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与企业运行的安全息相关,从而影响到企业运输工作的质量以及它所创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只有进行了好的班组管理,在每一个企业细胞中进行了好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得安全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从而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以来,人的各项安全素质比如心理因素、群体因素、生理因素等等才能处于最佳的状态,进而使得安全生产变得可以控制,生产能够有序的进行。

二、目前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安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安全教育依然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很多企业依然把它当做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很多主观领导都认识不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的甚至认为安全教育只会干扰当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很坏的结果:很多安全教育,都被糊弄而过,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角不是业务骨干,反而是一些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学习专业户”,从而使得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获得的成效大打折扣。另外,部分主管领导,甚至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明确,他们认为只要加大管理力度,通过一些惩罚手段就可以杜绝事故的发生,这样的想法处于很大误区。进行安全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看问题我们首先要看这个问题的现状,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教育工作归这个单位的职教部门管理,而这样的部门在小的单位中通常只有几人,在大的单位中也不过寥寥几十人,而这一小部分人却要负责整个企业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各种繁琐的教学工作如出卷、判卷等等。他们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此外,职教这个部门一般对于基层部门而言都是一个地位不高的部门,和技术科、安全科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所以抽调的员工大多年龄较大,已经过了事业的巅峰期,他们很难将工作做好。

教学方法急需改善现在企业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大多采用的讲授的方式,使用的主要工具还只是黑板、粉笔和讲义,上百号集中在一起,老师讲,学员听,而且讲授的目的只是完成目标,学员未必能够掌握所讲的内容,即使掌握了,所学的东西也未必能够在实际运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更何况,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古板,很难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不愿意去学习,也就无从去谈论什么学习效果和心得了,所以这样的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白白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三、结语

篇3

论文摘要: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主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过程。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殖的过程。

在教师教育中,教育的对象——教师,无论是现实的“教师”(在职),还是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学生)都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教育活动之中。在教育活动中都是被教育、被塑造的对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是“依照法律法规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具体教育部的建立了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围绕教育机构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学习者的身份构成的社会群体”。这一社会群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既然教师教育的对象——未来的或现实的教师总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教育活动中,与教师教育中的教育者——“教师”构成一对基本的教育法律关系,那么教师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从何而来呢?我们以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来自于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

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教育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传承人类文明,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进步的基本功能与作用始终未有变化。相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的功能日益显现,教育现象也越来越复杂。然而,要想使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如愿达成教育目标.就必须使教育活动始终处与可控状态。这就必须要对教育活动进行监控,而监控的前提首先是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只有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并使“评价——修正”不断进行,成为一种动态过程,才能最终达成教育目标。因此,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应有之意,也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也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评价”,教育活动就无法开展。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来自于法律的规定

正因为评价是教育活动问题中应有之意.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所以相关法律在对此进行了诸多规定.以确实保障和维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使评价这一专门教育活动上升为教师拥有的一项专门权利具体说来,相关法律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的评价权进行了规定:

2.1宪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与基本依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是政府权利与人民权利的契约。宪法的产生使人类社会利益安排的现实发生了彻底变化。世界各国宪法都有关于教育活动的条款。作为教育立法的依据,我国现行宪法不仅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还直接规定了一些有关教育活动的具体条款。如《宪法》第l9条规定了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与性质:“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第46条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47条规定了公民有从事教育、科研的权利。

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中,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重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我国宪法关于教育的规定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法律依据。

2.2《教育法》在对学校权利的规定中间接规定了教师的评价权

《教育法》第28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权“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由于学校属于事业组织,其职责只能由其工作人员来实施,而教师是在各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育法》第3条),因此,学校的职责是通过教师来完成或履行的。

教育教学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活动组织事实教教学活动,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最基本权利根据此项权利,学校有权根据国家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规定,根据自主教学的宗旨、任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3《教师法》以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对教师的评价权进行了明确规定

2.3.1作教师权利的评价权

《教师法》第2条第1款规定:教师有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在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改革和实验的权利。具体说来.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身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并不断根据学生特点渊整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教师法》第7条第3款更明确规定:教师有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

教师有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学习、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这项权利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教师有权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且,学生要想德、智、体、体全面发展,就必须依赖于教师经常、不断地,正确、科学、公正的评价与指导。这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2.3.2作为教师义务的评价权

权利与义务是一对基本矛盾。权利与义务的区别之一是权利是可以放弃的而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不仅作为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法律还以义务的形式从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权进行了规定。《教师法》第8条第2款规定:教师有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第4款还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4作为学生义务的评价权

教育法律不仅从教师的方面以权利、义务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评价权作出了规定,还从教育的对象——学生方面以义务的形式间接地对教师的评价权进行了呼应。《教育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第2款规定:学生必须“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包括课程安排、课后作业、学历测试、课外活动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规定的学业,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学生要想达到国家要求,完成各项基本任务,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学习,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教育,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科学、健康、全面的发展。这其中自然包含着接受教师评价的内涵。

总之,相关法律从学校、教师、学生;权利、义务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系统而全面地规定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教师的评价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教育活动的本质,为教师顺利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保障。

3教师对学生评价权使用中的隐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是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障,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与基本内容,得到了相关法律的多重保护。然而,评价权的使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教师使用评价权的过程中不仅应做到客观、公正,还应谨慎、科学、注意分寸。如果使用不当,则很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给教育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与阻碍。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教育评价就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所谓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中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而总结性评价则是教育活动发生后对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教师教育评价就涉及范围来说,涉及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就学生评价来说,涉及到思想品德、专业学习、性格态度、身体发展等方面。其中一些内容很可能涉及学生的隐私、名誉,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对学生这方面权益的侵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人身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基本建立起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刑法、民法为基础.包括行政法、劳动法等法律部门的人身权保障体系。其中宪法是核心,它提供了一系列人身权保障的法律原则,比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原则等。尤其是在2004年修宪,将人权保护写人宪法,使我国的人权宪法保护在与国际社会接轨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而隐私权又是人格权的一种,“隐私权为公民以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禁止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英国《牛津法学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

隐私权是人格权,有人身性、真实性和隐私性,其性质是绝对的,任何人相对与他人的隐私权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隐私权包括以下几种权能: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支配权、隐私维护权。所谓隐私隐瞒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隐瞒,使其不为人所知。对于无关公共利益的个人隐私,无论对权利人是否有利,权利人都有权隐瞒,这是权利人维护自己人格尊严所必需的:所谓隐私利用权.即权利人可以利用自己的隐私.满足自己精神或物质上的需要。如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文学作品。但这种利用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所谓隐私支配权,是指权利人有权支配自己的隐私,准许或者不允许他人知悉或利用自己的隐私。权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公开自己的部分隐私,准许他人对自己的个人活动和个人领域进行察知,准许他人利用自己的隐私等,这是隐私权的核心;而隐私维护权,则是当自己的隐私被侵害的时候,权利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依法保护。

在我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民事诉讼法》第120条、《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和《行政诉讼法》第45条都规定:“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妇女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统计法》第14条规定:“属于个人、家庭的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等等。这些法律的规定.对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隐私保护观念到了积极作用。

尽管《民法通则》没有明文规定隐私权,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解释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使人们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多少留有些遗憾,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立法的不断完善。

篇4

关键词: 图书馆;环境质量;职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313-02

0 引言

图书馆收藏着古今中外文化科学技术的精华,汇集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量信息。图书馆的任务之一是创造良好的审美环境,满足读者的美感需要,从而影响读者的行为,同时进行审美教育,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陶冶和塑造人的心灵。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根本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环境直接关系馆员与读者的身心健康,但是许多高校存在着只重视图书馆外部的建筑装修等,而忽视了馆内环境质量的改善。由于图书馆是大学生及老师最常光顾的场所之一,那里人口集中、人员流动量大,使图书受到严重污染,整个馆内空气味污浊,入馆时间长了,人会有胸闷和昏昏欲睡的感觉,馆内环境质量差给馆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装修、化工处理等产生的污染对读者与馆员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加强读者及馆员健康保护。

1 健康权与读者及馆员

1.1 健康权 人的权利主要包括健康权、人格权、财产权等。健康是人的第一位要求,是金钱买不来,是最珍贵的。有了健康,生命才又质量。它是“和谐社会”理念的精髓。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以其身体组织的完整和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及完善发挥,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内容的人格权。

1.2 健康维护权 健康维护权是指自然人保持自己健康,并排除他人不法侵害其健康的权利。健康维护权的内容有二:一是保持健康的权利。保持健康不仅是自然人维护自身生命、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利益、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需要。二是排除不法侵害的权利。当自然人的健康权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依法予以排除,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请求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等。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有健康才有生命,才有个人的发展。健康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健康可以给个人带来谋生和体面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劳动能力和个人发展潜力。健康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受到国家法律规范的严密保护。

1.3 健康权与读者及图书馆员 图书馆一直被人看作是环境整洁高雅的场所,但是在这样整洁高雅的环境中却隐藏着许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极大的隐患,大家却浑然不觉。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人员密度大,流动性高。图书馆被围起了绿色的防护网,图书馆被罩住密不透风,各种环境污染、噪音和灰尘混合在一起,使整个图书馆的空气质量和服务环境很差,图书馆服务受到很大影响。

2 图书馆工作环境污染对馆员健康的危害因素

2.1 图书在印刷材料中含有铅与油墨,而且越陈旧的书,含铅比新书多,许多图书用油过重或油墨调配使用不当,大量的油墨铅味弥漫在空气内,对人体造成危害,有人检试过,书的封面的含铅量超标13.6倍,报纸中的铅含量超标2.3倍。铅的危害众人皆知等。图书在印刷中不得不使用各种带有污染性的印刷材料,如油性上光材料、油性覆膜、油性油墨等,它们会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如油性上光材料使用的稀释剂主要是有毒物甲苯,人体吸入一定量的甲苯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发生病变,是一种致癌物质值得高度警惕。

2.2 图书馆装修造成有害气体超标 图书馆装修往往会大量使用人造板、大理石、乳胶漆等装修材料,这些材料所挥发出来的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氡等有毒有害气体会随着呼吸进入人体,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并随血液循环进一步入侵肝脏,损害肝脏的功能,对馆员身体造成危害。

2.3 书刊中的微生物——细菌及病毒 大致来源于:①书是在很多个读者手中流通,特别越流行的畅销书及一些热门专业的图书资料的流通率就越高。②书库中藏书密度大,通风不畅加之光线暗,滋生了多种霉菌生长,尤其是温暖和潮湿更容易细菌繁殖。

2.4 电子电磁尘埃污染 ①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电子读物大量增加,特别是电子阅览室的兴建,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行业,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了,拥有几十台甚至几百台计算机的大型电子阅览室里,由于封闭条件好,计算机特别是不合格的计算机所存在的辐射干扰特别严重。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②图书馆的复印机发出的有害气味。研究表明:复印机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臭氧、化学粉尘和苯类化合物。③电脑器件在机器加热启动后会放出各种废气与电离子,使工作环境中空气的负离子显着减少,电脑显示器内的高压产生的臭氧也会危害人体健康。据了解,臭氧是一种活化性极强的气体,空气中含量若达到0.01~0.02ppm,将有刺鼻的感觉,达到0.25ppm,则会刺激眼睛及上呼吸道。④附在书籍上的灰尘,如室外来的飘尘、粉尘、悬浮微粒等无孔不入。

3 加强图书馆员环境保护以维护读者、馆员健康权

篇5

电话机的出现

一天,角色游戏正在进行中,突然听到红红家的“爸爸”荣荣大叫起来:“刘老师,平平打我。”我循声来到“娃娃家”,原来红红家和兰兰家是用一个游戏柜隔开的,中间有个窗口,荣荣从窗口把头探到了兰兰家,而引起了兰兰家“爸爸”平平的不满。我听见荣荣也很委屈地嘟哝着:“我只是想和兰兰家里的人打个招呼。”多好的一个想法。正是推动游戏发展的一个契机。于是,我把娃娃家的孩子们召集起来,先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况,特别将荣荣的委屈告诉了大家。随即我让大家展开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和你的邻居打招呼?”孩子们有的说可以到邻居家里去;有的说可以与邻居约好在小区里玩;也有的说可以打电话到邻居家。我顺势就拿出了电话机,并请平平和荣荣通过打电话向彼此问好。打完电话后,一直闷闷不乐的平平和荣荣便和好如初了。此后,每天娃娃家里的电话铃声不断,孩子们用小小的电话机串起了娃娃家。正因为我及时抓住了个孩子们游戏的价值增长点,适时提供了游戏材料,才使游戏的内容丰富起来了。

镜子的出现

“理发店”游戏是最近才开始的主题游戏,孩子们对“理发店”的经验并不那么丰富,所以,我们只提供了理发用具等基本材料。我发现刚开始时大多数孩子只对理发工具感兴趣,会将些工具拿在手上摆弄,并没有出现理发的情节。渐渐地,孩子们的兴趣逐渐发展到使用些工具给同伴洗发、理发、吹发等方面了。而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给理发店提供镜子,我正思考着什么时候提供镜子比较合适。终于,有一天,清清作为顾客来理发店理发,航航是理发师,只见航航一会儿拿剪刀剪,一会儿拿小梳子梳,一会儿又拿吹风机吹。清清很配合地让航航摆弄自己的头发,结束了,清清正想起身离开,我走过去问:“清清,航航给你剪的发型你满意吗?”听了我的问话,清清便东张西望地寻找起什么来。“你在找什么?”我问。“我在找镜子,我想照照镜子。”就样,理发店的镜子就自然地挂出来了,从此以后,孩子们理完发就会在镜子前面照一照,说一说自己的发型,评一评理发师的手艺。

吊针固定板的出现

篇6

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我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通过本次师德师风活动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遵守各项有关规定,规范自身的从教行为,以德立教、严格从教。 

篇7

一、 课前三分钟演讲,还学生自我展示权

我的语文课开篇不是老师声情并茂的导读,而是学生绘声绘色的课前演讲。每节课上,我给学生3分钟的演讲时间,2分钟让其他学生点评,最后我再用一两句话来进行总结性评价。

对于演讲质量的要求,我不搞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学习优秀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字正腔圆,并且要有合适的恰当的肢体语言;学习成绩较好但较为吃力的同学,要求他们能够做到字正腔圆,中间不卡壳;对于那些学习后进生,本来学习就比较吃力,我就要求他们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内容,要有话说。一轮的课前演讲下来,我发现学生们基本能够接受这种展示形式,并乐于积极准备和表现了。

至于学生点评,要遵循由浅入深、优劣并举的原则。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学生往往会从一些较为肤浅的角度去点评,套路大多是“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叙述了一段怎样的经历”,这个时候我就引导学生继续追问“这个故事有没有深刻的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在行文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在表现手法上或者表达方式上或者修辞手法上有没有独到之处”,“这个同学演讲得是否口齿清楚、字正腔圆,是否用了一定的肢体语言来辅助他的表达”,“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演讲的技巧,或者应该吸取哪些教训”等等,长此以往,学生演讲的水平提高了,思考点评的水平也提高了,学习起课文来越来越轻松,也不愁阅读分析和写作了。

我觉得:课前3分钟演讲,给了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权利,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还学生自我思考权

近几年来,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可谓风起云涌,我们学校也积极实践,并逐步探索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5+1”育人策略。“5”是课堂五步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巩固提升、反馈评价。其中:合作探究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看法,多人的看法碰撞,又会引起每个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在一轮轮的思考辩论中,小组内部形成统一的意见;而小组展示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意见统一了,还要能准确无误的进行意思表示,要用一定的技巧阐明自己意见的正确性,让其他的小组心服口服。随着课堂“5+1”育人策略的推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习惯,课堂氛围越来越好,也给了学生越来越多的自我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权利。

三、课堂讲解小老师,还学生毛遂自荐权

语文课本的编排,往往是按照文体的特点进行编排的,同一个单元中的文章有很多相似点,如果老师都去讲解既费时又费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一般带着学生详细学习前几篇文章,待学生摸着这类文章的学习规律了,剩下的一两篇自读文章就让他们自己来讲。先通过每个学生的自主预习,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补充,整理出这篇文章的要点,并推荐出本小组的发言人到讲台前为全班同学进行讲授,第一个小老师讲完,其他小组的小老师就只能进行纠正或者补充了。

经过实践,我发现启用课堂讲解小老师这个方法还比较奏效,即让学生自己梳理掌握了学习一种文章的要领,又给了学生毛遂自荐的权利,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课外活动多样化,还学生口才发展权

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学校主要通过组织不同主题的演讲比赛和辩论会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提供发展自己口才的良好环境。

篇8

下午好

在这个新组建的班集体中,我很荣幸地成为其中一员。大家相处不过2周时日,部分同学可能还不认识我,也不了解我。请允许我先作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姓,名?乃取不同之意。我来自于原高一(3)班,原任其班班长。总体上讲,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领导能力。

攻读学业,提高自己,接受高考的检验,走向美好的未来这一共同的目标,使我们相聚在一起。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协调一致,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紧张有序,舒心向上的学习环境,结成一个勇于攻关,不惧挑战,众志成城的战斗集体,对我们这些憧憬明天的高中生来讲至关重要。同学们六十多人,想法各异,爱好不同,要使学校的安排得到落实,各项活动能正常,优秀地进行。就得有同学站出来做这一组织协调工作,为班集体的稳定、团结与发展做出实事。

此时,一定有人想要问,我为什么愿意担任班长一职。

其实,要长篇大论地言辞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多为班级体做点事,多用自己的力量做出贡献。例如,上学期多次集体买书,每次总能以1元或半元的优惠拿到书。或许对于个人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但于我而言我觉得不论多少,那却是通过自己能力与努力为同学所省下的钱。这钱也可以拿来充班费啊。这是一种成功感。

我想我该当个实干家,不需要那些美丽的词汇来修饰。工作锻炼了我,生活造就了我。成功学家卡耐基说:“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有资格认为自己能担任这个或那个职务。”自信是第一步,罗曼罗兰告诉我,只有你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此处指的是“自信”而不是“自大”或“自恋”。我之所以今天能站在这里,大部分是源于我的自信。当然,能力也很重要,我的信心与能力永远是成正比的。

班长一职,需要较好的领导能力和责任心。

具体来说,首先最基本的是态度,在工作中敬业奉献、敢于管理、敢于负责。还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团结同学、平等待人。作为一个学生干部,更要的是以班集体利益为重,主动为同学服务,为老师分忧。而不能光从自己的私利出发点为学生服务。服务意思是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要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地,要肩负起一份责任,热爱工作,自愿牺牲一些时间和精力,坚持到底。没有责任心的干部绝对不会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有良好的责任心与之相适应的是策划能力与协调能力。策划能力,学生干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善于思考。学校许多重大活动都是由学生组织实施的。学生干部要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怎样才能干得更好,这样才能控制、改进和创新。其次是协调能力。这如同剂一样可使你和领导、老师、同事及学生关系更融洽。要善于真心地微笑,因为这样可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三个臭皮匠总胜过一个诸葛亮吧;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哪怕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细微之处也总关情啊。

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每一个重要的职务所获得的相对权利都来自于大众的信任,所以每一个获得更多权利的人更应该看清楚的是自身所肩负的义务与使命。我竞选班长,一旦成功我必将肩负起为同学办事实谋权益的使命,做为一个班级的领头人物,必将做到慎权、慎独、慎微,自觉的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我决不信奉“无过就是功”的信条,恰恰相反,我认为一个班干部“无功就是过”。 我将与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在一起,指点江山,发出我们青春的呼喊。当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一定明辨是非,敢于坚持原则。特别是当教师的说法或做法不尽正确时,我将敢于积极为同学们谋求正当的权益。如果同学们对我不信任,随时可以提出“不信任”提案,对我进行弹劾。你们放心,弹劾我不会像弹劾克林顿那样麻烦,我更不会死赖不走。

做班长,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知道这条路上有许多挑战,但我自信我有能力担起这副担子,因为我的热情,我的毅力,我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如果我有幸当选,我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大胆地管理班级事务,使同学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流星的光辉来自天体的摩擦,珍珠的璀璨来自贝壳的眼泪,而一个班级的优秀来自班干部的领导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

篇9

一.信任不是一句空话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朋友、亲人之间更需要信任。信任是人的情感归宿,是人的心灵的港湾;信任能给人一直被尊重的感觉,给人一种激励。

信任,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下面讲的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事情发生在一个学生和他的母亲之间。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去一个学生家里上课。刚进门我就听到那个学生在跟他母亲争吵。事情的原委是这样:他的英语老师给他了一些资料,而这些资料只能在电脑上用word文档看。可电脑里面没有这个程序,他母亲就责备他说:肯定是他在下载游戏的时候把程序删了。母亲多唠叨了两遍,儿子因此与母亲争吵了起来。而当他母亲再一次向我提起此事之时,他突然跳起来,锤桌踢凳,大叫:“我没有做!”因此,母子陷入僵局。对于学生的行为我很生气,我开始教导他。他突然说道:“她不是我妈,哪有妈不信任自己小孩的?”是啊,哪有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小孩的呢!他告诉我,他母亲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电脑―看他是否玩过电脑。晚上十一点钟了还要来翻自己的被窝――看他是否在玩电动。

换了是我们,会如何感想?

现今,父母对孩子给予的物质享受太多,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却太少。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我这个学生的母亲的行为与其“老师”的身份却显得格格不入。现在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一部分不就是由“不信任”引起的吗?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能激发他们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交流。这就涉及到家庭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信任。

信任不是一句话空话。作为长者、为人父母应要用行动做出表率,而不是“鸡毛蒜皮没小事”―小题大作。在家里,如果父母对小事情都不能做到对孩子给予信任,更何况大事呢?长此以往,亲子关系自然恶化,于孩子成长不利。

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否做到了信任我们的学生呢?叶澜教授在其著作《回望》中说道:教育者会因为学生暂时的知识“欠发达”而不相信儿童具有平等的“对话”和“探索”的权利。教育者会因为学生的频繁出错而取消他们自由言论,自由探索的权利。教育者一旦剥夺了学生“自由言论”的权利,那么学生就不得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如此,学生自由探索的权利被取消,只剩下“死记硬背”、“接受知识”、“记忆知识”,而失去了自由和创造的快乐。

爱是信任学生的前提。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作为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一个教育者要在“爱”字上下功夫。爱学生,才能去接受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冰封的心灵世界,与他们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只有教育者做到爱学生、信任学生,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爱,赢得学生对我们教育者的信任。

同样,学生更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给予宽容态度。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一个学生如果被教师认定已是“无可救药”,那么这个学生就可能因同学和老师的“看不起”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但是如果一个聪明的老师认为他不是真正的“笨”,而是缺乏有效的指导而不断地开导他,那么他可能把老师的鼓励化作一种力量,从而自我反省,变成一块可以雕琢的璞玉。

信任就是从小事做起,给予孩子宽容和激励,而不是一句空话。

二.学生作为“人”的权利

上面这个案例,若从“人”的权利角度来谈,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思考:这位学生的权利在哪里?他有作为“人”的权利吗?为什么连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学生也是人,是一个社会人,更是一个需要我们家长、学校、教师去悉心呵护的人。

可是,现今我们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何在?对于家长,孩子的日记已经是公开的“作文”了,家长可以不经过孩子的允许而随意翻阅。然而家长的这种行为却深深地刺痛了孩子的心。孩子稚嫩的心灵需要我们的呵护,每个学生的心中也需要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在这块领地上,他们可以自由畅想,自由翱翔。这是不容他人侵犯的。

我们的学生有受尊重的权利,这是学生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不要因为我们是家长或老师,而就认为可以对学生不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是脆弱的,他们更需要呵护和尊重。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时刻地反思: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是开口大骂,还是耐心地开导呢?

我们的学生也有受到“公平对待”的权利。《吕氏春秋・贵公》中讲“公则天下平矣,平行与公”。墨子也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不要以成绩的好坏来否定学生人格上的平等,不要在学生之间加上人为的藩篱,更不要在不知不觉的工作中宠坏了一半而伤害了另一半。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的教育在这一点上却做得不够。学校往往以成绩来安排学生的座位,对家世好的学生以特殊对待;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学生的父亲因为是大官而被老师任命为班长。难道我们的教育还有“世袭制”吗?在今天的社会中,虽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制还需很大的改善,而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好坏的做法可以说一种扼杀行为。在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教育者的眼中都不应该有“差生”。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而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者却不懂雕琢之法。

同样,我们的学生亦有“玩”的权利。面观现今教育,学生跟上班族一样,难有“双休”,甚至“单休”也成了一种奢望。做不完的家庭作业,上不完的兴趣班,等等,以致现在的学生谈“学习色变”。正如涂艳国教授上课时经常对我们讲的:现在中国学生在大学不想学习是因为之前学怕了。我们强调的所谓“全面发展的人才”,难道只是什么都会的学生?一位平凡的高中地理老师曾讲过,本来布置一道题就可以掌握的知识点,为什么偏偏要让孩子做一整套题呢?难道是我们自己太过恐惧吗?

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上述案例中,这位学生的母亲当然有不对的地方。可是换个角度来讲,这个学生也不应该对自己的母亲有如此行为。当我教导他要尊重父母时,他脸上没有露出一丝的悔意,而是一脸的麻木。这是我们当前教育的悲哀――过分重视智力培养,忽视情感教育――是一种本末倒置。现今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聪明”,然而这种“聪明”却淹没了道德和情感的品质。他们对如何做人、爱人和尊重人更是毫无概念,这不能不使人担忧和后怕。

一个人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健全的人格,失去了完善的人文教育。那么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会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的利器。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是面向人文和人性的教育,面向“真”、“善”、“美”的教育。而今天,我国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无疑,这为我国人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叶圣陶老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中说:若有人问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那么我们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是教书?就像夸美纽斯所说: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现在的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窒息。如果我们的教师只是授予学生以“鱼”,而不是授予学生以“渔”,那么我们的教育只能是“夸父追日”。

作为教育者,在学生短暂的学习生涯中,到底要交给学生什么呢?难道一个语文老师仅仅是教学生写几个字词语句?一个数学老师只是教会学生做几道数学题?一个英语老师只是教会学生认读几个英语单词?不!不!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已经失去其真正意义了。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学会怎样去欣赏优美的文章,领略文字的意境之美;通过数学的学习,发掘数学这门学科的严谨特点,学会处事的严谨之态;通过英语的学习,学会去感悟外国文化的品质,领略不同文化的精彩。

篇10

[关键词] 保守教育 中学教育 保护 双赢教育

前段日子,8岁的儿子在发烧当日就住进了县医院,住了5天后,依然高烧,第五天晚上,输完液后,体温又上来了,医生给用了降温帖,脑袋下面又放上冰块,体温计显示39.8度。看着满脸通红且昏睡不醒的儿子,心中真是有种说不出的痛,立即转到了市中心医院。确诊为大叶肺炎,经过15天的治疗后出院,又继续服用了1个多月的营养心肌的药。为什么普通感冒又没耽搁还引发了如此严重的疾病呢?后来,回想起住院的几个场景,感到这与医生的治疗方案太保守有关。一是在县医院住院期间,因发烧不退要求医生换药时,医生说“你要求换就换吧!”二是当我们要求转院时,医生长出了一口气说“你愿意转就转吧!”按说病人住院后就把自己交给了医生,他有权决定治疗方案,只有需要手术时,才要和家属协商并让家属签字。为什么一个感冒还非要家属提换药要求时才换呢?若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应和家属协商,为什么还要家属提要求呢?为什么医生如此谨慎?在医院里呆了那么长时间,感觉到医患关系太紧张,才明白了医生出于自我保护,不敢用一些药或治疗方法,治疗不好病人一转院就和该院该医生无关系了,反正不会给自己惹到麻烦。由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影响着医生,束缚了医生的手脚,使患者的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受了罪,多花了钱。

我猛然意识到,这和目前的中学教育有极大的相似性。针对一项调查,目前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仅为49.2 %,师生关系空前紧张。沈阳一六五中学朱老师打学生事件,让老师失去了教学岗位;今年高考,一位监考教师因学生违纪而用手指触了一下学生,就面临着学生及其家长的;又闻6月12日,当着课堂上55名初一学生的面,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儿子,江苏阜宁县一对警察夫妇纠集其他三名亲属,对一位年轻女教师实施殴打,致使被打者受伤出血,大便失禁。而原因就是反感老师说他孩子不完成作业。

现在,中学学生在学校闹事,胁迫老师,侮辱甚至打骂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师生摩擦,责任认定完全在教师。各种各样教育法规的出台,不但没增加对教师的保护,反而又给教师套上了许多无形的枷锁。“监考教师禁跑令”又无情地践踏了教师的生命权。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逆转的宝贵载体,人的生命权利也是一切权力之根本,生命理应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平等保护与敬畏,不能以地位贵贱,年龄长幼,知识多寡而进行“呵护级别”的主观人为排序。在死亡面前,权位,虚名等可谓一钱不值。虽然这只是一个缩影,但却真实的表达了中学教师艰难的生存状况,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无法得到保障,都可以被某些领导的政绩文件随意地戕害,教师还能渴望有什么权利。因此,在目前形式下,教师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从事的教育工作是有强制性的,中学生又是人的一生发展中反抗意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教育面临的压力与危险越来越大,既有来自学生方面的,又有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还有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拍脑袋文件”。教育的基础是纪律,教学活动永远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趣味,“因材施教”在这种集体性的教育中永远只是一个努力的目标而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教师的责任感也主要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感,而不是对一个具体学生的责任感。学校教育永远是建立在纪律之上的,它的自由是在纪律之上的自由,自由不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个别孩子在家庭中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学校教育的实施又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教育者的保护,致使学生的不良习惯在学校里又相互学习而日益加剧。加之一些家长的不理解而导致学校的教育步履维艰。在沈阳朱老师的事件中,就有一位家长如此留言“谁要敢打我的孩子,我就先费(应写为废)了他。”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弹性很大,成就一万个学生可能没什么功劳,但只要赶上一个这样的学生就前功尽弃,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一个永远心痛的句号。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不大,但都有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宪法的规定,在这一点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样的,谁侮辱了别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教育的强制性又要求教师必须侵犯个别学生的“权益”,如上课不能高声谈笑,不能随意走动……如果学生不理解,他就会采取某些不正当手段对抗教师,甚至侮辱或谩骂教师,教师能采取什么手段有效控制课堂而又不侵犯学生的权利,一无所有,有的也只能是忍让、再忍让,而教师无限制的忍让又有什么结果,只能使个别学生的气焰嚣张、再嚣张……神圣的校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暴力,有老师打学生,有学生打老师,还有学生家长带人狂殴老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忍受形式主义和各种弄虚作假之风的折磨,功利色彩在学校里也越来越重,教师内心的良知被消磨得奄奄一息,但还在苦苦地挣扎着。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 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超过半数的老师出现了心理障碍,中学阶段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这就不住为怪了,并且是责任心越强的教师内心越是痛苦,越是容易受到各种伤害,心理问题越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