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要素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分析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财务管理机制,是指财务组织形式、职责范围、财权划分、管理方式和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财务变革要求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是解决当前财权分散和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目前医院的财务工作,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设立经济管理部(结算中心),改变职能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重新明确各职能机构工作职责和权限。将经济管理、门诊收费、物资统供、正常财务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职能机构纳入经济管理部,实行财务集中归口管理、物资集中采购和资金集中支付。形成一个机构管理、一个银行账户收支、一套账目核算的经济运行模式。经济管理部是医院财务工作的主管部门,由院领导直接负责。主要担负财务工作的组织计划,经费保障,监督检查,参与医院的一切经济活动。这种管理办法,有利于加大解决财权、财力分散问题,增强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力度;有利于工作协调,防止工作上的推诿扯皮现象,提高整体保障效益,促进医院全面建设和发展。
创新用人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首先,建立合理的军队医院财务领导培训机制。适时对医院财务领导进行岗前培训与业务、管理培训,不定期组织医院财务领导到军队或地方相关单位参加高端培训,参加财务管理领域的高峰论坛,切实造就一批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的领军人物,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其次,构建科学的军队医院财务人员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财务人员考评措施,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岗位测评,切实将考评结果与个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挂钩,优秀者不仅能够优先晋升,而且适度拉大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等经济激励的差距,同时还要对不合格者实行惩罚,形成合理的对比。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熟练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高超的统筹分析水平,开放的观念、创新的思维、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的军队医院财务队伍。最后,建立良好的军队医院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机制。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更加科学严密,对军队医院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军队医院财务部门事杂人少,一直困挠着他们业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抓紧解决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的问题。一是举办短期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操作和管理能力,促进业务过程规范化、管理方法科学化。二是抓好财务人员业余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促进知识结构合理化。三是开展评比竞赛,通过交流、观摩的机会,互补有无,促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
实行成本核算,加强内部控制
实行成本核算,加强内部控制是军队医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一是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军队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三个层次”。“两个系统”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体系,由财务部门中财务会计负责对报告符合财务规范的成本核算情况,由管理会计运用合理的技术方法开展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工作。“三个层次”即根据军队规定的医院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和做法,结合军队医院现有的机构特点,把军队医院内部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决策层、机关职能层和科室执行层。由财务职能部门按照各个层次相互服务的流程不同,进行逐级分配,医院各科室定期向财务部门上报收支情况报表(门诊和住院部每日还要上报现金收款情况),并分析本科室本期收支情况及与计划的对比情况,医院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并向院领导汇报。二是建立各科室成本管理员负责制。医院职能部门、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各编配成本管理员一名,由医师、技师或护士兼任。主要负责本科室的收支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工作,为核算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核算网络和成本控制体系。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医院把分配给各科室的奖金与其业绩挂钩。一方面,医院根据各科室全年业务量和收支的完成情况制定全院的奖励分配方案并向下分配到各科室。另一方面,科室主任可以根据科室成员的工作业绩和态度,采取绩效结合的方法对科室人员进行资金分配,报医院统一审批后进行分配,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在加强内部控制方面,要以军队财务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为依据,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及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还必须严格管理各种收费票据,管控印制、发放、登记及回收各个环节。
建立创收机制,多渠道开源节流
尽管近年来军费有所增长,但军队各级经费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军队医院仅靠上级来平衡收支困难较大。因此,要走出经费有限甚至不足的困境,必须从加强财务管理入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走自我发展之路。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技术和人员优势,充分发掘潜能,通过拓展对外医疗实现创收。抓好医学科技研发和成果推广,将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效益。在资金供给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借鸡下蛋”、“借窝抱崽”或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扩大技术攻关、成果利用的范围和能力,扩大创收源泉。二是引进和建立成本管理机制,把创收效益和个人利益挂钩,明确责、权、利,充分调动医院所有人员的创收积极性,开展节约型医院建设,树立节约意识。实现少花钱,多办事,最大限度的开源创收。三要加强预算管理,精打细算。通过科学的谋划,合理编制每年预算,做到切实可行,大力缩减不必要的消耗性开支,控制基础建设投资和医疗设备投资,集中财力、物力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开支,不仅要做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而且要尽力实现结余。
加快网络建设,实现智能管理
篇2
关键词: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决策;控制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79-02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从上世纪中期从会计中分出来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以一定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来进行监督和核算,财务会计是一种报账性质的会计;而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中的一种,他们通过提供各种非强制性财务报告以外的财务或者是非财务信息,来满足其企业的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它可以按照企业的管理需求,使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或者是程序,来规划企业的未来和控制一切经济活动,这是属于企业经营型的一种会计。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一、基本理论
要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首先得做到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然后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具体概念是很多人模糊的,这也就导致了人们不能认清它们具体的职能,所以这些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1.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1]作为会计的一部分,相比较与管理会计而言,更多的使用了传统的会计模式,所以又称之为传统会计。财务会计的工作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部相关方面提供需求,所以又称之为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企业以往的交易或者是信息。通过一定的程序,然后对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整理成财务报告的形式,来给企业的内部利益基团提供有利的经济信息。在这种交易过程中反映了企业在以往的资金运作。
2.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管理会计[2]的核心是决策研究,因为决策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核心和最主要职能,建立一个更严密的概念也成为了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管理会计是采用一些方案将财务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进行整理和计算,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分析提供给企业内部利益集团,协助企业领导做出一定的决策,以达到规范和控制企业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服务的,其工作的目的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同时协助管理者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预测,判断经济形势,找到更好的投资和经营方法,规划企业内部责任问题,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最终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所以为了满足其工作的需求,管理会计通常都会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作为其决策或者是预测的手段,通过预算的形式把管理会计的决策表达出来,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以责任会计制度为预算的控制体系。管理会计按照职能还可以细分为控制会计和计划会计两类,此外管理会计的职能还包括业绩的考查。由于管理会计只服务于本企业内部,能满足本企业在管理上的需求就可以了,所以没有很多的限制条件。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同点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尽管有着很多的不同,但是二者提供服务的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企业会计管理的总体要求,它们为实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目标以及利益相关者服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组成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占据最核心的位置。在现如今的经济情景下,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新科技都已经在会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两种会计制度共同组成的会计系统,已经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的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属性相同。会计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服务而诞生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着相同的属性。它们都是管理活动会计,都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是通过对收集的信息处理、加工,然后利用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来掌控经济活动。在整个过程中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的记录以及总结;而管理会计是通过根据已有的经济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应的决定,其侧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以及决策。两者作为现代企业会计的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企业管理服务而存在的。
2.目标相同。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属性都是会计,所以它们都有着会计的基本职能,那就是对企业运营的监督和反映。管理会计通过一定的手段或者是技术,来对企业运营中的活动或者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财务会计的核算是为了通过所得到的信息,来对人们的行为或者决策产生影响。所以两者都是为了服务现代企业会计的总体要求,他们都为了满足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3.针对对象相同。会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是通过人的加入、设定目标、收集、加工以及利用经济信息,进而做到对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和调控,促使利益相关者或者是管理者对利弊分析更明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的两部分,所以两者所针对的对象从整体而言是一致的,那就是以价值运动和物资的运动作为基础的,信息运动作为其运行的纽带。
篇3
企业信用评价是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由于贷款企业多层次多样化,因而要求企业信用评价方法既科学可靠,又简单实用。财务报表分析是分析企业信用时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通过一系列财务分析步骤,提取相关的财务数据,为评价企业信用提供直观具体的参考。
一、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信用和企业信用评价。企业信用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涉及企业历史、现状及前景等多方面。信用评价又称信用分析,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经营的核心内容,目的在于评价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即商业银行由于贷款人不能或不愿偿还贷款而遭受风险的可能性,为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它是通过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变量多、机制复杂、不确定因素作用显著等特点。因此,影响企业信用等级的因素不仅多,而且一个因素往往具有多个层次,对贷款企业的信用评价,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
(二)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说,应该包括信用评级的要素、信用评级的指标、信用评级的标准、信用评级的权重、信用评级的等级、信用评级的方法等6个方面内容。信用评级的要素决定了信用评级的指标,信用评级的标准及信用评级的权重决定了企业信用评级的等级,信用评级的方法是贯穿在整个信用测评工作中的,不同的企业,由于其所在行业及自身特点的不同,信用评级的要素及其指标、标准、权重、方法也是不同的。
1、信用评级的要素:西方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借款人的信用评价,并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衡量标准。国际上传统的信用评估要素有:“5C”、“5P”及“LAPP”三种形式。“5C”即品德 (Character) 、才能 (Capacity)、资本 (Capital)、担保品 (Collateral)、经营环境 (Condition);“5P”为个人因素(Personal)、目的因素(Purpose)、偿还因素(Payment)、保障因素(Protection)及前景因素(Perspective);而LAPP则是指流动性(Liquidity)、活动性(Activity)、盈利性(Profitablity)及潜力(Potentiality)等四要素。
2、信用评级的指标:即体现信用评级要素的具体项目,一般以指标表示。指标的选择,必须以能充分体现评级的内容为条件。通过几项主要指标的衡量,就能把企业信用的某一方面情况充分揭示出来。例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加以体现;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加以体现。
3、信用评级的标准:要把信用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这就要对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明确标准是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关键,标准定得过高,有可能把信用好的企业排挤出投资等级;反之,标准定得过低,又有可能把信用不好的企业混入投资等级,两者都对信用评级十分不利。因此,标准的制订必须十分郑重。一般来说,信用评级的标准要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总体水平来确定。
4、信用评级的权重:指在评级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信用评级的各项指标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中不可能等同看待,有些指标占有重要地位,对企业信用等级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权重就应大一些;有些指标的作用可能小一些,其权重就相对要小。
5、信用评级的等级:即反映信用等级高低的符号和级别。有的采用 5级,有的采用 9级,有的采用 4级。有的用A、B、C、D、E或特级、一、二、三、四级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 prime1、prime2、prime3、Notprime表示。一般来说,长期债务时间长,影响面广,信用波动大,采用级别较宽,通常分为 9级;而短期债务时间短,信用波动小,级别较窄,一般分为 4级。在国际上还有一种惯例,即一国企业发行外币债券的信用等级要以所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为上限,不得超过。
6、信用评级的方法:通常有自我评议、群众评议和专家评议三种。如由独立的专业评估机构评级,一般多由专家评议。如由政府机关统一组织评级,也可采用自我评议、群众评议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至于评级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或定性分析方法,也可两者结合运用。在定量分析方法中,还有功效系数法、分段计分法、梯级递减法等多种。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信用评价中的应用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同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连环替代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等。由于比率分析法具有计算简单、可比性强的优点,因此在企业信用评价中,该方法使用较多,即用企业财务比率从不同侧面定量反映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来说,运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信用,具体应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一)确定企业所处行业的经济特征。确定企业所处产业的经济特征是有效财务分析的第一步,是企业财务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基础,同样的财务报表放在不同产业的企业中,它所体现的经济意义和财务特性很可能完全不同。只有了解和确定一个企业所处特定产业的经济特征,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财务报表的经济意义,并发挥财务分析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透过产业经济特征的确定,一方面为理解财务报表数据的经济意义提供了一个“航标”;另一方面又缩短了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与企业信用测评体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财务分析的信息对企业信用测评变得更加有意义。
(二)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净化。财务报表净化,是指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中的关键项目所作的调整,以增强其可靠性和公允性。在净化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主要方面:(1)不重复发生项目或非常项目。这些项目对盈利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在评估企业真正的经营业绩之前应重点考虑剔除。(2)研究与开发等支出。研究与开发、广告、人力资源培训等支出的人为安排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盈利,在财务分析时,对这些支出的人为安排保持一定的警惕是十分必要的。同样,在评估一个企业的持续的经营业绩时,对这些人为的安排进行调整或许是需要的。(3)盈利管理。实证研究表明,在企业中存在大量的盈利管理行为。例如,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提前确认收入和延迟确认费用;又如,在对固定资产折旧和工程完工进度等会计方法的应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时点的选择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过程中刻意去迎合管理当局的要求,这些盈利管理都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偏差和不准确。
(三)选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指标。财务指标有很多,一般根据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美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破产风险中,资产收益率最有用,其次是现金流量与总负债的比率,最后才是营运资本与总负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因此,必须以实际的资料为依据,进一步研究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与企业信用测评的相关性问题,正确选用财务分析指标。如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一般采用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资产利润率等指标衡量,且一般拿本期指标值同上期或计划指标进行对比,来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这能从某一方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但为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还需要分析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因而需要将该企业的指标与行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更全面的分析结论。
(四)采用合理的财务比率和财务比对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很多,在运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比对”,也就是比较标准的问题。由于企业的不同行业,同行业企业的不同规模及企业在不同的经营时期,资产的情况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应合理运用财务比率和相关比对方法。如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运用最多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是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一般认为这两项比率的比值越高越好,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不过,当企业资产不变时,流动负债很少或者没有流动负债时,这项比率也会很高,但实际上这样的企业经营状况一般不是太好。因而合理运用财务比对方法是客观得出企业信用等级的关键环节。
(五)对企业信用做出客观评价。为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信用测评中的作用,必须运用以上四个相互关联的步骤,构成有效的财务分析模型,进而为分析人员的科学评价提供从产业经济特征、企业战略到净化的财务报表等方面的合理假设,并从财务分析本身为管理决策服务提供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理性指南,确保了对企业信用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三、运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信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财务报表分析和企业信用评价的关系。贷款企业信用测评体系的建立及其具体内容,决定了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信用测评中的具体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在贷款企业信用测评中处于从属地位。否则的话,财务报表分析将只是一种数字游戏。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建立在企业信用测评体系与具体财务分析相融合的基础上的。虽然企业信用测评体系的建立是有效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但具体财务分析方法是企业信用测评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两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篇4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分析
引言
医院具有事业单位性质,长期以来发展是医院的主旋律,因此医院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财务管理显得简单粗放,一旦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医院就容易产生各种风险,甚至出现重大经营危机。医院财务部门应根据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全面把握资源要素,认真做好财务分析,以突破财务管理的瓶颈,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服务。
一、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做好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是指搜集各类财务信息,对医院经营状况、经济活动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2010年财政部、卫生部了《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指出医院应开展财务分析,从而能够准确掌握当前经济状况,衡量经营成果,及时总结出制约医院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为进一步调整医院财务指标、优化资产结构、全面提升医院竞争力提供依据和保障。医院的药品采购、基建投资、工资分配等都是建立在财务管理基础之上的,财务分析能够揭示医院经营管理的漏洞,从众多会计信息、管理记录中找出运营薄弱环节,从而提前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为医院管理层正确决策提供支持。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1.明确医院财务分析目标
我国医院普遍不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财务管理仍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等核算工作,很多医院只是在应付外部财务检查或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时候才进行财务分析。事实上,财务分析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财务分析能够发现经营管理缺陷,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因此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开展财务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现代财务分析包含信息搜集、资料整理、财务指标分析、基本因素分析、战略分析、综合评价等步骤,最终出具财务分析报告,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医院应明确财务分析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财务分析机制,制定财务分析方案,定期实施财务分析,为医院经营管理服务。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目标应与医院经营目标相结合,财务分析指标与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
2.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分析主要包括成本、费用、损益、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价值评估、投融资决策、成长能力等内容,不同的医院,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医院,财务分析的重点和层次不同。例如,在盈利能力指标方面,初创期医院主要分析毛利率、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生存期医院需要增加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而发展期、成熟期医院需要再增加主营业务收现率、总资产收益率指标。总体来看,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涵盖如下方面:(1)预算管理指标,包括预算执行率、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2)成本管理指标,包括每门诊人次收入、每门诊人次支出及门诊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收入、每住院人次支出及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3)收支结构指标,包括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4)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包括业务收支结余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5)资产运营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发展能力指标,包括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
3.大力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从本质来看,财务分析是广泛搜集各类财务信息,利用相应的方法判断医院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找出现有的薄弱环节,并且挖掘资源潜力,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财务分析大致经历了手工处理、计算机处理、网络处理、大数据分析等阶段,数据量不断增加,处理量越来越大,分析水平越来越高。医院应培养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建立更加智能的财务分析系统,逐步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财务分析方法很多,可以分别以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财务要素为主体展开分析,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医院经营管理目标,以财务指标为核心,借用目标、预算等参照值来进行分析。财务分析人员应深入前端业务,重视实时分析、中间分析和过程分析,熟练掌握各种分析工具,培养自己敏锐的判断力、分析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财务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4.有效利用财务分析结果
医院开展财务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具财务分析报告,而是有效利用财务分析结果,总结成绩、发现问题,然后实施相应的奖惩,进一步落实责任,并建立不断改进的机制,以激发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医院应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把财务分析结果融入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与奖惩相结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实行奖优罚劣,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为战略发展提供支撑。医院应加强风险防控,重点关注各类经济活动风险点,对于一些关键流程和重点环节可设立预警指标,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责任,进一步加强约束和监督。
三、结语
财务分析不只是一种会计技术,更是系统化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财务分析评价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服务,成为现代医院的标准管理手段。当前新医改深入推进,已触及医院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医院应认真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有效应用财务分析,对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剖析,以改善管理状况、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袁晓娟.对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作用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10).
[2]李灏.医院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体系的运用[J].中国经贸,2014(19):206-207.
篇5
众所周知,IBM的财务管理流程及制度在业内有着极好的口碑,一向以严谨著称。以下结合笔者在IBM的工作经验,浅析一下财务分析工作在IBM所处的位置及IBM是如何利用财务分析来预测企业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可能的规避措施,通过财务价值链为公司创造价值的。
透过财务分析预测企业风险
IBM(中国)维持着一个相当规模的财务分析团队(Financial Analyst,FA),团队成员加入IBM之前在各个行业,如制造业、会计师事务所、汀服务商等的知名企业都有着很深的经验和行业背景。与之相匹配的是复杂而严密的财务管理流程,在IBM许多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业务问题都需要FA的意见乃至批准。
IBM涉及的行业较广,既有目前的三大核心业务:硬件、软件、咨询服务,也有正在逐步退出中的制造业,但IBM的所有业务对销售成本和收入的财务指标都极为关注,因此以下将以这两项指标为例,从中管窥IBM的财务分析之道。
财务与业务深度结合
在IBM(中国),企业高管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财务目标(Target),以及每个季度要实现多少销售收入和利润,这些数字都是他们对亚太总部(AP)的承诺。这些承诺的实现是由在整个大中华区内,由不同的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PM)负责的数百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以及销售人员不断开发争取的新客户可能带来的新的收入来源促成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财务的可控性,IBM通过将财务与业务深度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销售目标的实现。
IBM(中国)将整个市场分为六大行业(Sector),每个行业都有一位资深的财务分析师(Financial Analyst,FA)负责为该行业提供财务支持。每周各行业的执行官(Executive)都要举行例行销售会议,由地区领导(Country Leader)和合伙人(Engagement Partner)及该Sector的财务分析师参加,分析检讨目前的销售形势,核实每一个销售机会的发展进程。各行业FA在会议结束后会和执行官讨论确定预计本季度合同签单量的最新版本,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当季度新的收入。
之后,根据Executive的意见,FA会拟一份行业销售预测报表送交高级管理层作为决策支持。在整个过程中,FA会和自己所支持的行业内的项目经理保持着密切联系,随时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状况及可能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理解把这些业务信息转化为财务信息,从而得到该项目的最新收入和成本预测(Assessment),项目经理会在第一时间收到FA制作好的每个项目在各会计期间收入与成本的预测,并及时予以确认,保证项目收入和成本如期发生。当项目上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如客户对某阶段工作有异议,可能拒签此阶段完工报告,或由于客户管理层的突然重大变动,导致项目经理无法按合同规定按时向客户开出发票,或是发现项目的成本可能有超出预算的可能,项目经理都会及时通知负责自己项目的FA,以确认由此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
基于财务分析师和各项目经理之间的沟通保证了项目收入和成本的预测是基于实际业务情况的判断,避免了财务分析部门自己闭门造车做出脱离实际的数字报表。
每周末,财务分析部门会整合所有FA提交的预测报表,制作出大中华地区的营业收入预测报表,并和月初的营业收入预测报表相比对,找出有重大偏差的地方,看哪些项目的收入预测有重大的上升或下跌。财务预测上的重大偏差,如果排除掉财务分析部门预测工作的失误之外,那就是该项目在业务上已经出了问题,存在着重大的风险。CFO将首先审阅这些重大差异及其原因,然后制作出路线图(RoadMap)(如表1)。使那些风险已经或可能对月初的财务预测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哪些潜在的机会可能在当初的财务预测之外带来新的收益一目了然。
公司高管会在月中举行的高级经理会议上讨论这一路线图,对表中所列出来的风险和机遇项目逐一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由专人负责,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促使机遇尽早转化为现实收益。
在整个流程中,由于财务分析部门可以准确地从数百个项目中找出风险和机遇所在,并揭示发生的原因和提出初步行动方案和建议,管理层就只需要认真考虑那些被挑出来的少数项目并及早做出决策即可,从而保证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小化,项目的财务状况始终都在管理层的掌握之中,使之在准确把握财务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对于能不能实现自己全年的财务目标,离目标还差多远就能做到心里有底,并做出相应的战略或战术调整。
无论是具体从事财务分析的工作人员还是作为企业高管的CF0,都不应该将自己局限于财务部办公室内,既要随着业务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也要从业务出发,自觉去了解整个企业价值链中相关的部门,相关的业务,加强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自己的业务意识(businesssense)。
差异分析控制风险
在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设立财务分析部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加强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以尽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在所有成本和费用中,诸如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因为所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小,不是分析的重点。而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则是最重要的成本。
IBM每个月都会制作管理报表(ManagementReporting),分门别类地对人员工资、原材料消耗、生产报废等成本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实际成本与企业标准成本的差异。当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偏差,尤其是逆差,也就意味着企业在目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出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管理层的期望,如果不能迅速找出问题并解决,那么这个差异可能就会越来越大,在财务报表上看是企业没能达成自己的财务目标。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些差异数字的背后隐藏的是企业未能察觉的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整个企业经营失控的危险。例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明显偏低意味着企业把更多的资金积压在了存货和应收账款上,一方面这将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严峻挑战,企业为了筹措其资金缺口将可能向银行借款,被迫付出额外的借款利息,另一方面如果经分析销售状况没有大的变化,存货周转率的降低如果是来自存货数量的大量增加,超过了企业的正常消耗水平,则可能意味着企业的
相关采购政策和采购人员出了问题,这种问题如果不及时检讨并解决的话,决不只是多付一点银行利息的问题,很有可能拖垮整个企业。
因此,从对比标准与实际的差异出发,再横向对比实际成本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纵向去看成本结构中各项成本要素比重的此消彼涨,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效率比指标,从而找出有差异的地方,通过成本控制等手段来解决差异背后隐藏的问题,及早化解企业生产营运过程中的不利成本因素。基于准确及时财务分析,制订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方法,以保证企业的成本在可控合理的范围内。
企业实际经营中的财务分析当然不只限于对收入或成本的分析,它涉及到企业
财务状况的方方面面,如企业现金流,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辅助生产部门外包……甚至还衍生出独立于财务分析之外的客户信用分析专家(CreditAnalyst)。
可以说,在市场变化如此迅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已经越来越倚重财务分析。从审查客户的信用资质、合同风险的控制、产品和劳务提供过程中成本与费用的控制、供应商的选择、重大投资决定到合并兼购等等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财务分析的作用已经走出财务部一隅,贯穿于企业整个价值链之中。这一变化是企业管理层从实际的业务出发,力求及早地察觉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潜在的财务相关风险对财务分析提出的需求。
以笔者多年的工作体会,无论是具体从事财务分析的工作人员还是作为企业高管的CFO,都不应该将自己局限于财务部办公室内,既要随着业务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也要从业务出发,自觉去了解整个企业价值链中相关的部门,相关的业务,加强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自己的业务意识(business sense),这样,任何业务上的异动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都能敏锐的感觉到。IBM的财务分析体系之所以会对业务发展起作用也是基于财务与业务的深度结合。
财务分析价值
虽然IBM的财务分析确有值得推崇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财务分析。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中,仅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因为有项目经理或会计管理部门,尽管没有专门的FA部门的存在,项目仍然会照例运行,会计结账也不会耽误。
任何试图“加强管理”的做法都必然带来成本的额外支出,如果财务分析不能让企业认为其“物有所值”就自然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财务分析部门,财务分析能为企业做什么?好的财务分析的标准是什么?
洞察企业风险
从IBM的案例看,IBM所属的IT业从来就是高风险行业,竞争异常惨烈,即便暂时处于行业之首,只要稍有不慎仍然会被后来者拉下马。因此,IBM与竞争对手、与客户、与第三方下包商等之间关系的任何一点微妙变化,都会使得其收入确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财务上就表现为每个月/每个季度的合同签单量,项目的收入,成本实际结果可能会和之前的财务预测有明显的差别,有时这个差别甚至会很大。这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很大的经营风险。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没有人愿意去投资一家看不懂的企业。投资者要看得懂企业,首先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看得懂。一家营业收入总是在每个财政季度间跳上跳下(个别季度性较强的行业,如礼品制作,果类加工除外),其他各项财务指标时好时坏,毫无规律,让人无法相信其销售预测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企业很难让人信任。
投资人和企业管理者最希望看到一家企业的收入在每个季度间平稳上升,签单量节节提高,各项财务指标都在健康的区域内移动,因为这表示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在管理层的掌控之中,一切都会按照他在年初承诺的财务预测目标逐步实现,而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的利益都可以放心地得到保障。
因此,对于从事高风险行业的企业来说,当企业发展步入成熟阶段,规模也比较庞大的时候,它们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都相应放大,因此,这样的企业需要有专门的财务分析来为管理层揭示相关的风险与机遇,以期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规范管理
因为财务分析的下一步必然就是财务控制,较好的管理水平能为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土壤。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庞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时候,作为加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应运而生。
行业风险较小或行业利润很高的企业相对的财务分析工作会简单一些,而处于竞争激烈和毛利率较低的行业,对于深层次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高水平的财务分析专家,往往也就是从这样的企业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重点指标重点分析
不同的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并不一定面面俱到地将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全都用上就是好的财务分析。比如著名的杜邦分析法中的13个财务分析指标,在笔者经历过的几家企业的财务分析报表体系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但没有一家是把所有指标全都用上的。
在制造型企业生产基地,由于其销售订单往往是由集团中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或由地区总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下达生产订单任务,很少能由自己控制或决定,因此对于销售和市场相关的指标并不太敏感,更是少有相关的分析,因为那不是它们要关心的重点。知道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单价,销售收入基本就确定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制造业工厂对成本和费用极为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对成本的分析,尤其是存货,诸如存货周转率之类的指标,都看得非常细,因为传统制造业一般行业毛利率都较低,成本要素也极为复杂,如果任何一个成本要素控制不好的话,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亏损的困境。例如手机代工行业,毛利率(GP%)大概在2%~3%之间,而材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95%以上,如果存货采购过多,每个月仅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就可以吃掉全部的GP。因此,通过财务分析来预防此类成本相关的风险,及早提出财务控制的改良意见,就成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咨询服务业,成本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都是与人相关的开支,但咨询服务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收入确认非常复杂,收入实现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销售收入的预测成为重点,准确的预测出当前月份和以后月份的销售收入,找出哪些服务项目的收入确认将存在重大风险,为管理层描出路线图,管理层据此通过调动公司各类资源,如市场、客户关系、销售,以期规避风险,确保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趋势。
篇6
[关键词] 企业 财务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
财务分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财务分析程序和方法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财务分析应该就哪些方面进行,本人认为企业要进行独立的财务分析,必须将财务分析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
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和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具体来说,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
1.外部分析内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
2.内部分析内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另外内部分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二、企业要构建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
1.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内涵
财务管理能力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组成单元,其本身又是由更小的能力单元组成。我们将这些更小的能力单元称为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是进一步识别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学习能力、金融关系能力、财务控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1)学习能力。学习是一个知识获得、共享、利用的过程。学习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的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并存在于员工的战略规划、组织规划、文化氛围之中。财务管理能力的关键在于使财务管理部门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地发挥“干中学”,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金融关系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在资本市场的外在表现。金融关系是企业在资金的筹集、调度过程中与有关金融机构形成的合作关系。金融关系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且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的主要依据。金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是企业在与金融机构的不断交往中通过信息的不断双向传递所形成的企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从资金供应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也是企业重要的客户。与金融机构的交往,凭借的不单纯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管理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完整的金融关系是财务管理人员对资本市场的知识,对金融机构信息的了解,对企业经营活动准确把握的集中体现,其中也包含了财务管理者在资本市场上的公共关系。良好的金融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为企业摆脱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在企业资金充裕时寻找最佳的投资渠道。在企业与金融机构长期的交往中所建立的金融关系,是企业对金融机构不断深入了解的结果,也是金融机构对企业不断了解的结果,更是财务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长期交往并在资本市场中努力的结果。
(3)财务控制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集中体现。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独有的基础性和全面性特征,财务控制不仅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施的有力工具。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实践证明,绝大多数战略的失败都发生在其实施阶段,战略实施过程实质就是控制,而企业内部能够从全局角度进行控制的只能是财务控制,巴林银行破产本身就说明了其财务控制能力的缺乏,财务控制能力对企业未来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2.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从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关系看,它们的相同点在 “财务”,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职能与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与分析,属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与管理,属决策系统。
(2)研究财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侧重于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3)结果的确定性不同。财务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因为它主要以实际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结果有的是不确定的,是根据预测值及概率估算的。
(4)服务对象不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内部经营者.
由上看出,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过去把财务分析仅仅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其意义是很狭隘的。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分析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财务分析学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适应现代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以上相关学科中,有关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不是对原有学科中关于财务分析问题的简单重复或拼凑,而是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在相关学科基础上构建的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财务分析学有着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而且随着财务分析学的产生与发展,财务分析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完善。我认为,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由目标、环境、假设、原则、内容、方法及指标各要素构成。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财务分析学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
第三,财务分析存在系统、客观的资料依据。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和主要的资料是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体系结构及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为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财务分析不仅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依据,而且还参考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市场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使财务信息资料更加真实、完整。
第四,财务分析具备健全的技术方法体系。财务分析实践使财务分析的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既有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又有财务分析的专门技术方法。趋势分析法、比例分析法等都是财务分析的专门和有效的方法。
第五,财务分析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财务分析的目的由于财务分析的主题不同而不同,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者各有其不同的分析目的。至于财务分析的作用,它不仅可分析过去,而且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这些目的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完全达到的。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1)设置的原则。前面我们探讨的财务分析原则,是用来指导整个财务分析工作和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性和全面性,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第一,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含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尽量协调衔接。
第二,公开信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题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今天,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设置的要求
第一,指标的主要框架。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干指标,它们能从总体上该略地反映企业状况,还应在主干指标的基础上,设置起补充作用的细分指标,从而形成一个主辅结合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二,指标的定变结合。财务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随分析主题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而作相应增减。特别应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需要探讨更加实用有效的指标,适当补充指标内容,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调的指标体系。
第三,指标的灵活可调。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适用于某一财务分析主体,即经过调整后指标可使用不同信息主体的需要,运用于各财务分析主题。
(2)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的规定一些指标。
第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债务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在此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的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
第二,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可评价企业经营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
第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警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
第四,企业投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在投资阶段为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可设置内含报酬率,为考察投资的收益可设置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现代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掌握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思路、方法和程序的重要性。通过有效地做好企业财务分析,使之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服务,以此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树: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1999.1
[2]阎达五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控制体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张志杰: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会计,2006.2
篇7
【关键词】财务分析;利润;资产
引言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主要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传统的财务分析以旧会计核算体系为基础,以利润为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以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这种分析体系注重企业的利润指标,容易导致短期行为,而且企业往往操纵财务报表,虚构利润数据,因此分析结果往往不准确。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不仅对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重新界定,更是对企业重要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构建了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财务报表体系,形成了以着重反映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会计信息系统。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财务分析内容也应以分析企业的资产为导向,在分析企业资产的质量和结构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以便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合理的长期决策。
一、传统以利润为导向的财务分析
旧会计准则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和成本费用,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以此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安全性和盈利性,通过构建相关评价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评估。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评价营运能力的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等,而发展能力则主要通过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进行反映。这些指标大都与利润表中的项目有关,核心是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利润并以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利润为中心的财务分析和评价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而且利润的核算人为操纵的空间很大,因此企业出于各种目的虚构利润,报表存在虚假成分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而影响财务分析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企业资产的质量和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决定企业执行能力的核心要素,但传统财务分析体系忽略了这方面的内容。因此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分析基于历史信息进行短期业绩分析,与企业长期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脱节,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新变化
新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核算资产价值和成本费用,对一些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进行了重新的界定,构建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旧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新信息系统在以下两个方面有重大创新:
(一)注重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和结构,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交易性房地产等企业用于交易而且在市场上比较活跃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期末根据公允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企业自用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但期末要根据资产状况计提减值准备,根据投资所占股权比例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非货币易和债务重组形成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共同控制下合并资产采用账面价值,非共同控制下合并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等等。这些核算原则更加强调资产质量的客观反映。不仅如此,新准则确立了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财务报告体系,改变了长期以利润表为主的旧核算体系,限制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和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新会计核算体系在关注企业经营利润的同时,更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
(二)注重企业创新能力,引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靠企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任何创新的成功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同时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会计核算体系通过制定相关业务核算原则体现了创新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新准则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资本化,这样企业一方面不会因为顾忌大量的研发投入影响当期利润,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关于职工薪酬。新准则明确界定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指出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但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同时还制定了职工薪酬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核算原则。新准则还规定某些特定行业的固定资产的计价应将弃置费用计算在内。这些核算原则充分体现了企业创新投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不仅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目标,更要强调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结构以及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会计系统为分析和评价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所需的信息。
三、构建以资产为导向的财务分析新模式
(一)基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决策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更重要的,它是一个组织学习、知识积累和增长以及管理沟通的过程。因此财务分析的根本任务是对价值创造的过程和效率进行分析,以提高价值创造的质量和效率。它不仅应该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为管理者报酬与激励等提供决策支持,更应该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工具。新会计准则从会计政策上强调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财务分析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部分,应为企业长期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服务,应将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不仅分析企业的历史业绩水平,更要注重分析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能力。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尤其是异质性资源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但企业要在变化莫测、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则应注重识别、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但对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源的观点是一致的。核心竞争力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性的价值,能使企业获得核心专长从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它是独一无二的。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核心竞争力内生于企业,但它是在企业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企业的资源以及企业应变能力等变量高度相关。
(二)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基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培育,是企业对文化、知识、技术、管理等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沉淀以
及与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等适应和调整的结果。影响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资源优势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三者应是新准则下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1 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
企业创新能力是培育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新会计准则制定的无形资产和职工薪酬的核算原则,鼓励企业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投入,为对企业引进和激励创新人才减少财务障碍。财务分析应注重分析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绩效。创新投入能力分析可以通过设置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研发经费增长率、研发资金来源构成比例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创新绩效分析主要分析创新产出能力,反映创新绩效的财务指标通常包括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新产品盈利占企业总利润的比重、新产品收入或盈利的增长率、新技术下单位成本降低率等。
2 企业资产质量和结构分析
按照会计学中的定义,资产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的资源。是企业资金的占用,在价值上等于企业的资金来源。根据资产战略理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行关键在于资产的质量和结构。尤其是异质性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基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分析必须把资产质量和结构分析作为主要内容。衡量企业资产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是该项资产能够带给企业利益的大小。因此资产的质量不仅与其成本相关,更与其获利能力高度相关。而一项资产是否能够增值,与其他资产的整合密切相关。因此单项资产的质量和总体资产的结构是企业未来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每项资产的计量方式、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化、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日常核算是否合理,以此判断资产的质量,分析各项资产的性能和功能并分析流动资产结构和总资产结构,结合企业行业特征和长期发展战略分析和判断资产结构的合理性。
3 注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分析
篇8
财务分析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财务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本文分析了传统财务指标及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缺陷,针对现代企业面临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模式、生产要素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质量及管理水平,对现有财务分析方法的完善及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财务分析;缺陷;建议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及生产要素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企业仍以传统的财务指标及分析方法进行财务管理,就无法满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如何改进企业财务分析,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是我们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现有的财务分析存在的缺陷入手,试论述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完善。
一、现有财务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
现有的财务分析方法有单项指标分析法及综合指标分析法。单项指标包括净资产、营运资本、净利润等的绝对指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权益乘数等的相对指标。综合分析法最具代表性的是杜邦财务分析法。现有财务分析方法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
(一)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与从管理角度进行财务分析需要的财务信息存在差异财务分析是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根据会计准则为依据,在一定的会计假设下,对企业发生的交易及事项采用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形成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例如:企业存货发生了减值,根据会计准则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存货是计提跌价准备后的净值,但从管理的角度进行财务分析,可能需要的数据是存货不计提跌价准备的金额,所以双方存在差异。此外,以下原因还可能导致不实的财务信息:企业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中需要使用判断和估计的专业手段,实务中一些财务人员可能乱用会计估计或对交易和事项进行不当的专业判断导致错误的会计处理,形成错误的报表数据;企业因为业绩考核的需要或市场退出机制的压力等原因,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如果从上述财务报表直接取数进行财务分析,就无法满足财务分析的管理需要。
(二)缺少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使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主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企业发展能力,缺少现金流量指标反映企业的现金获取能力。一个企业虽然创造了较高的利润,但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入,那么利润仅是企业账面的数据,如果存在大量的应收款项,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不高,支付及偿债能力也存在问题。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不足,很容易引起企业现金流断裂而无法持续经营的风险。当然,很多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目前,涉及现金流量的指标仅有“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及“现金流量比率”,而这两个指标更侧重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现金流量指标还是很缺乏的。
(三)缺少非财务信息的分析指标财务报表是一个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活动形成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而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研发及创新能力等非财务信息却在财务报表中无法体现出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更重在知识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人力资源的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发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决定了一个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能力。这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价值的体现,但却难以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及计量。如果仍以现有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很难体现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也不能对一个企业做出客观的评价及正确的管理决策。
(四)传统的综合分析法更注重短期利润的指标,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杜邦分析法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的综合分析法,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指标的乘积,利用相关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杜邦等式: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传统的杜邦分析法更注重企业的利润指标,指标体系无现金流量指标,也无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一方面,企业的利润很容易被人为调控,以利润指标作为综合分析的核心指标,很容易因报表数据的不实做出错误的分析判断;另一方面,以利润指标为目标,很容易引起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更重要的是,现代企业若立足于市场,更需要的是提升自身潜力及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创新与发展才能赢得未来。所以传统的综合分析法需要改进。
二、现有财务分析方法的完善及改进建议
(一)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从管理的视角恰当使用报表数据财务分析是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而财务报表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形成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量化反映。财务分析如果直接从报表取数,分析的结果可能偏离企业真实情况,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所以需对财务报表进行恰当调整或甄选相关数据后,再纳入分析,结果更真实、合理。1.将财务报表调整为管理报表。管理资产负债表,将经营性流动负债作为经营性流动资产的减项,经营性非流动负债作为经营性非流动资产的减项,调整后,报表左边为净经营性资产合计;将金融资产调至金融负债下作为金融负债的减项,报表右边为净金融负债和股东权益。管理利润表,先列示经营性收支及净经营利润,再列示利息费用、净利息费用,两者之和为净利润。以调整后的管理报表再计算各项财务指标,例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准确度更高。2.合理使用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应结合报表附注,合理使用报表数据。例如: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报表上存货是以净值(存货余额-跌价准备)填列,如果企业当期计提了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报表上的存货净值减少,如果直接从报表取数计算存货周转率指标,就会高估企业营运能力的判断,因为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报表存货净值,并不是存货占用的减少引起的效率的提高。而报表提供的信息有限,必须结合报表附注等资料详细获取财务信息,恰当使用报表数据。
(二)重视现金流量指标企业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容易被人为操控。但现金流量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及流出情况,财务分析引入现金流量指标,与以利润表为基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比较,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的质量,揭示被利润掩盖的潜在风险。企业应重视以下涉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反映现金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反映利息偿付能力);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该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质量。
(三)重视非财务数据的分析指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技术及知识性人才储备、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的应用、顾客满意度、业务流程等非财务指标是衡量一个企业未来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财务数据更多说明的是企业过去经营管理的结果,非财务指标代表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力,所以将非财务指标引入评价指标体系,才使财务分析指标更加完善,更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财务分析中应重视以下非财务指标:研发投资、研发人才数量、技术性及知识性人才占比、专利权及专有技术数量、信息系统的应用、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员工培训支出、员工收入增长率、业务处理时间缩短率等等。
(四)完善综合分析方法,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分析体系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分析体系更适应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目前业界针对传统的杜邦分析法存在的缺陷已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有一种做法是以可持续增长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分析过程如下:可持续增长率=权益报酬率×留存收益率其中:权益报酬率=资产报酬率/财务杠杆系数×权益乘数×(1-所得税税率);资产报酬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销售息税率+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边际贡献率×(1-所得税率)×安全边际率;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股东权益=经营活动净现流×权益负债比×债务总额/经营活动净现流经过逐层分解后,可持续增长率不仅与传统分析体系下的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相关,还与成本管理的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以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不仅以可持续增长率为核心指标,还引入了成本控制、现金流量的相关指标,从新的财务分析视角,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也更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三、结论
传统的财务分析已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管理需要,完善和改进现有的财务分析模式及方法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新的财务分析模式及方法应该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以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为核心,引入现金流量指标、非财务指标的新财务分析方法是科学、有效的,也更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庞锋利.论管理视角下企业财务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5(3).
篇9
【关键词】财务比率分析 内部控制 应用研究 比率指标
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可以正确的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并且能精确的考察企业的经营的业绩,能挖掘企业的内部潜能,还能提高经济的效益。财务的分析还能为决策层控制并协调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经营者还能通过强化对财务系统的分析从而加强对其他部门的工作管理[1]。财务数据和内部控制有高的关联性,从财务报告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与执行状况,还能为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源,并且还能发现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财务比率分析研究背景
(一)现实的研究背景
当前,经济发展使得各国联系变得密切引起全球经济的震荡,甚至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家影响较大的企业发生危机而导致的。
在2013年7月11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一部分高层管理员因为涉嫌贿赂被立案侦查,这一事件就像导火索一样,迅速的就在国内外医药界炸了开来。在事情发生以后,通过该公司的公开承认,此事的时间对中国的业界造成的非常严重的损失。
这样的事件,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外同样也是不少,而发生这样的事情,像是挪用公款、商业贿赂还有财务造假等等都与企业内部的控制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强有关系。造成这些事件发生参与的人员,不仅是企业高层管理员,也有可能是一般的小职员,但不论是谁,造成的伤害确实关系到企业的生与死。
鉴于此,不仅国外,我国同样也开始看中内部控制这一方的建设。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先后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08年5月22日)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2010】11号,2010年4月15日),这两者之间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结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不仅是为企业建立了晚上的内部控制,还增强了企业的防风险意识和提高企业的整体的管理水平,从而保持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还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给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由此看来,每个国家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形成是这个时张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及、提高企业资产的运营的效率,从而实现各国战略目的的产物。
(二)财务分析与内部控制关系文献
内部的控制及财务的数据变动运用了拟合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张丽达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证明了内部控制和财务数据正相关的关系[2]。
第一,较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有助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及可靠性的,当然还有完整性,同样也能优化各财务指标,也就是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在财务数据上体现出来;第二,如果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有缺失,不能有效的实施,那么,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些财务数据显示。
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通过问题数据的反方向查找出来的,还有内部控制的改进效果同样可以用财务数据监测。
李子威在文章中指出了有效的内部管理及控制,第一点就是需要对企业的情况有深入的更全面的了解,这些就包括采购活动和生产、销售活动,还有企业的筹资、投资及资金运作等等。由此看来,财务分析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3]。
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能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的条件,财务分析是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试看财务分析和企业内部的关系,可以发现,财务报告能为内控提供数据,还能量化内控的评价、评估内控制度的效果。
财务分析的特点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及准确性,能将企业的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细致化,并且融入企业内控管理中,进而使得企业的内控效果及评价说服力更强。
高明远则在文章中点明了财务分析对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及促进作用,要综合的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及现金流量状况等等信息,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得到,同事也能帮助企业提供控制管理的效果[4]。
高明远在文章中介绍了部分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其中有: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并指出这些方法是可以交叉使用,综合分析的。而且各种方法之间也没有优劣先后之分,要根据其目的和企业的整体状况来定。
二、财务比率分析和内部控制
(一)财务比率的分析
财务报表是能显示大量的数据的,如果将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组合及计算,就可以得到企业运营许多方面的财务比率,由此可知,财务比率是个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他们内在的联系。因为财务比率是相对数,所以其好处就在于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能用来比较不同的规模企业的收益及风险,这样就能帮助报表的使用人做出理智全面的决定。
财务比率分析可用的指标是有很多的,由于不同的分析目标,则会选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本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指标分析,最后利用杜邦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1.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包括:运营资本、流动比率、运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从时间这各期限看来,所有的债务都有到期的时候,都是需要偿还的。厂区偿债能力的指标实际上就是体现了总资产、总负责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常用的比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这四个指标。
2.营运能力的分析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是用计算运营能力比率来衡量企业的资产管理的效率。其经常用到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比率能揭示企业对经济资源的管理及运营的效率的高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其流动性就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越强,其资金获取利润的速度就会非常快。
3.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反映企业营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销售净利率(代表了每单位销售收入为企业带来的净利润)、总资产净利率(代表了每单位销售收入为企业带来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了每单位股东权益获得的净利润)。
4.综合比率指标的分析。杜邦体系是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简称,其核心的财务指标指的是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各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全面分析,综合的体现出企业的运营情况。
净资产收益率除了有较强的可比性以外,还有很强的综合性。以上的三个分析指标,不论从提高哪一个比率,净资产的收益率都会提高的。
销售的净利率显示出,每一块钱的销售收入都会为企业带来净利润,其直接影响是要控制好活动和成本费用,所以当杜邦分析体系中的该指标不正常时,就需要考虑企业的活动控和监控是不是有效。
权益乘数同样影响资产收益率,该指标显示的是企业负责程度和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的经营活动的程度,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有没有效,可以通过其反映出来,同样也能反映出信息和沟通的方法是不是合理。
杜邦分析体系一直都被很多公司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一开始也有一定局限性,但通过对财务分析体系和财务报表不断的进行更新,已经逐渐形成新的更实用的模式了。
在对财务比率分析中,由于方法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分析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在计算不能保证其计算结果的严谨性;还有就是各指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分析判断时也会有影响;最后一点就是指标本身的局限性,就像是杜邦体系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对企业竞争有力的因素。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的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从而达到既定管理的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5]。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一共包括五个大目标、五个原则和五项要素。
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五个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五项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良性的好的发展,就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的,较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缺失或者是无用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危险。内部控制不仅是对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及保障资金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还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
三、结束语
由分析可知,内部控制和财务分析两者之间的有相互关系的,他们不仅相辅相成更是相互促进发展,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有一项是专门针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可想而知,内部控制的彻底落实是有利于形成完善的财务信息的。
内部控制完善的建立所提供的数据来源就是企业的财务信息,而财务的分析方法是有很多的,其中财务比率的分析是比较常见的,并其还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常用的财务比率的计算和比较,能给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每个企业最希望的就是能得出正常完善的财务分析结果,但是人无完人,事事常常并不是十全十美,总会出现失误。财务数据的差异会经常出现造假的原因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及有可能和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内部控制之外的原因,像是经济波动和经融危机等等原因,两种原因都有也是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郭永春.财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2]张丽达.内部控制与财务数据变动的相关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李子威.财务分析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5):125-126.
[4]高明远.财务分析法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3):105.
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步骤;方法
财务分析在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可以为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较大的帮助。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务分析已经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现根据本人从事财会工作的实践和体会,粗浅地谈谈财务分析工作的体会。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与作用
财务分析即财务报告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力对象、以企业财务报告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从顺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其二,财务分析是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其三,通过企业财务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营能力的大小等,可以了解投资后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必要的信息。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虽然财务分折是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具体分析程序和内容是根据分析目的个别设计的,不存在唯一的通用分析程序,但是分析过程的一般步骤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类似性。财务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分析目的。财务分析人必须事先明确分析目的。二是设计分析程序。在明确分析目的的基础上,财务分析人要根据可以取得的资料及分机人的习惯来设计分析程序。设计分析程序的工作包括:根据分析目的确定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根据所需回答的问题确定主要的财务指标;确定分析时采用的技术方法;确定分析到什么层次为止;确定比较时采用的比较标准等。三是收集有关信息。收集资料是指根据已经确定的范围收集分析所需的资料,是我们进行财务分析所需要的基本资料。四是分析。通过分析提供基础。五是综合。通过综合,把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六是得出分析结论。将上述分析和综合过程中得到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分析结论。比如,该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应否为该企业提供贷款、收益串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是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在开展财务分析时,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3.1 比较分析法
一是按比较参照标准分类,可分为趋势分析、同业分析与预算差异分析。趋势分析就是分析期与前期或连续数期的项目金额的对比,是一种动态的分析。通过分析期与前期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金额的对比,可以从差异中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改进工作。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项目的比较,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揭示出当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判断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性质是有利还是不利,发现问题并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业分析是将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指标或同行业中的先进企业指标对比,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成绩。与行业平均指标的对比,可以分析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有利于吸取先进经验,克服本企业的缺点。预算差异分析是将分析期的预算数额作为比较的标准,实际效与预算数的差距就能反映完成预算的程度,可以给进一步分析和寻找企业潜力提供方向。
二是按比较的指标分类,可分为总量指标、财务比率和结构百分比。总量指标是指财务报表某个项目的金额总量,例如窟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等。由于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总量比较主要用于历史和预算比较。财务比率是用倍数或比例表示的分数式,它反映了备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同性或能力。结构百分比是用百分率表示某一报表项目的内部结构。它反映这项目内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
3.2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折法也是财务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一是比率因素分解法。比率因素分解法是指把一个财务比率分解为若干个影响因素的方法。例如,资产收益卒可以分解为资产周转卒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比率的乘积。财务比率是财务分析的特有概念,财务比率分解是财务分析所特有的方法。在实际的分析中分解法和比较法是结合使用的。比较之后需要分解、以深入了解差异的原因;分解之后还需要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其特征。不断的比较和分解,构成了财务分析的主要过程。
二是差异团累分解法。为了解释比较分析中所形成差异的原因.需要使用差异分解法。例如,产品材料成本差异可以分解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差异因素分解法又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连环替代法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井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即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四、结语
总之,财务分析在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可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比较大的帮助。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务分析日益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它不仅可用于评价过去和反应现状,更重要地是可以谋划出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与趋势,从而为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测提供必要信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晓娟,季英波. 谈企业财务分析的误区[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8).
-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 下一篇:市场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