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 施工技术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以及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开展,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对水利水电行业的需求也在趋向多元化和高标准化,因此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方面问题就成为水利水电行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文章就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建议进行了分析。

1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1.1 传统的施工技术

1.1.1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

混凝土基于自身的高强度和抗渗性等特性,在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广泛,在水利水电的施工领域中,为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混凝土作为外加剂被广泛应用,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帮助,不仅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抗渗性等要求,还增加了工程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1.1.2 围堰技术和施工导流技术

围堰技术和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应用广泛,而且施工导流方案的合理设置和选择还会起到保障水利水电施工的进程和成本的作用,提高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时人们对抗自然灾害的直接手段和方法,导流技术方案的好坏将会对整个工程的总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1.1.3 混凝土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也是在世界范围的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它是采用相关的震动碾压机械设施,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碾压和浇筑,从而增强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和防渗性能等。基于其施工速度较快以及经济成本相对较小的优点,混凝土的碾压技术多应用于大体积和大面积的混凝土工程。

1.1.4 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的锚固技术是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它主要的作用机理就是在建筑物受力变形之前对建筑物施加预应力,从而改变建筑物的受力条件和性能,达到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力强度的目的。与其他的技术措施相比较而言,这种预应力的锚固技术具有可传递拉应力的自身优势,从而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1.2 新型的施工技术

1.2.1 GPS定位技术

随着GPS这一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很多领域都引进了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的应用,不仅革新了工程测量的传统的计量方法,还对测绘的定位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基于GPS定位技术的高速度、高精度以及高效率等特点,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的领域中得到广泛重视,并为提高施工的进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1.2.2 AtuoCAD辅助技术

AtuoCAD辅助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的引进,为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做出了很大贡献,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和规划方案不仅起到节省工程成本的作用,还为工程施工的精确性和施工效率做出很大贡献,同时,也减轻了设计人员和工程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运营速度。

1.2.3 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项数据的测量和统计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大量的测量数据的应用和保持得到规范化的处理,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应用效率,并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查阅和修改,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和有力支持。

2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都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离开了管理的机制和手段,企业经陷入混乱的局面,员工也将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对企业的发展道路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水利水电行业中,管理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领导者和健全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带领员工努力奋斗,还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水利水电行业还存在着某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这些企业本身更多地关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改进,而忽略了整个管理机制的重要作用,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2.2 专业技术的匮乏

科技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发达情况是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利用,但就现阶段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来说,还存在着施工技术落后、专业设备老化等现象,落后的施工技术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势必会被市场和社会所淘汰,因此,专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得到现代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2.3 施工设备的老化

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投入占有施工全部投入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无论在建筑施工的那个行业施工机械的使用都十分必要和重要。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和环境不确定性,辅助施工机械的应用就更为广泛和重要,而施工机械设备的更新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但是现阶段的水利水电行业,还存在着施工设备老化、陈旧等现象,机械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检修和保养,先进的设备得不到更新和应用,这些都不利于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3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对策分析

3.1 优化管理机制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为提升内部的管理机制应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内部的管理效率,同时,还应对在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并强化他们的管理理念,接受西方先进管理方法的洗礼,并依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为确保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应建立辅助的评价系统和奖惩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表现和员工的行为反馈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就实际的情况与计划的偏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相关措施进行弥补,如此反复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为企业的长久而有序的发展做出贡献。

3.2 引进先进技术

任何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人才的引进,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确保企业竞争的优势地位做出巨大贡献。水利水电行业是一个注重施工技术的领域,技术的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技术创新机制并成立技术创新部门,为先进施工技术的引进、发展与应用贡献力量,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

3.3 增加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落实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技术部门的管理应更加重视,因为技术部门的创新和施工技艺方法的改进对于施工进度的保障和施工质量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技术部门的管理,建立严谨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保证技术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管理体系,做好各项记录和施工检查,为改进施工技术的改进与提高贡献力量。

4 结语

水利水电施工不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还是一项关乎国民大计的施工项目,合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及时发现现阶段水利水电施工的不足和缺陷,并采取相关措施,为提高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质量做出贡献,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卢佳仁.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3,(9): 23-24.

篇2

1、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具有在实际施工中应用广、效益好的优点,它既可以在新建设的水利工程中表现出它的独特功能,又能对原来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另外,由于这种技术能够传递拉应力这一优点,在国内外的工程建设中,它都会受到特别的青睐。预应力锚固是“用施加预应力的锚杆或高强钢丝束加固基岩或建筑物的技术措施,”算是一种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锚固技术。同时,我们可以结合GPS定位技术,使这项传统的技术能更有效地根据大小、锚固深度和设计所要求的方向,首先对建筑物或者基岩施加一个主动的预压应力,最终达到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标。

2、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解决导流问题的时候,就会经常用到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当施工的地点位于河流上游时,水工建筑在建造时就需要在干燥的岸坡上,这个情况下就可以采取围堰技术将水体引往预定的河流下游,从而起到疏导水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施工地点的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可盲目施工。当我们在流量较小或者处于旱季施工时,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导流工程的施工难度和作业量,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在进行施工导流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充分考虑河流的周期变化,以便优化配置工程项目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制订好具体方案和措施,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最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在场地条件和自然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最适用、最经济的方案就是分期围堰导流技术了。在工程中增加设置的围堰,主要目的就是为关键建筑结构的施工打下基础,在设计和施工之前,最先就应该开展水工模型这个重要试验,全面地对结构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围堰的安全性能进行对比验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规划围堰结构的布置地点,让其可以有效地降低航运排水带来的困难和压力,保证围堰的作用能够完全发挥。

3、碾压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筑坝技术中,有一项比较新的施工技术,那就是碾压混凝土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运用案例也非常多。这项技术的使用方法是用填筑土石坝的碾压机械,一般会利用压得很干很硬的混凝土,再用薄层碾压使之上升的建造方法。同时,碾压混凝土技术有着投资小、经济效益好、速度快的优点。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碾压混凝土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很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节约大量开支,而且还可以缩短工期,大幅提高经济效益。

4、GPS监控技术

在最近的两年中,GPS在我国的各种水电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GPS系统能够向全球任何用户提供全天候的高精度三维坐标。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网络GLS技术、GPS高精度RTK技术、网络摄像技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从而便形成一个大坝施工碾压的GPS监控系统,对各个地点的施工碾压过程进行控制和反馈,这就对提高堆石坝施工的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套监控系统的核心就是运用现在已经成熟的GPS测量技术,实时测量出目标的地理位置三维坐标,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出施工情况,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人员安全,目前这项技术在大坝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5、GIS三维动态仿真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GIS技术为水电工程技术人员与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大幅地提高大型的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管理的水平。本技术的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是:首先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模块,得到各个施工系统的有效信息,这其中包括主体和挡泄水建筑的形体面貌及属性,各个施工方面的开始和持续时间,水流的几何形状及属性。得到各个施工地点任何时间的情况后,再组合到一起,最终得到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系统在任何时刻的全部面貌,将它储存在水电工程的施工数据库中,并与其有关联的数据建立联系。当用户输入要查询的时间时,系统便会自动查找施工图形库中与之相对应的有关记录,激活与其对应的图像元素,利用GIS系统的条件查询功能和图形显示机制,最终再为用户显示出要查询时刻的施工导流场景和相关的导流信息。

二、结束语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GPS高科技;锚固;围堰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自古以来就负载着控涝防旱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又成为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起着保护再生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在现代高科技的影响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进行着改革,传统的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大体积碾压混泥土技术、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与现代GPS、GIS、CAD技术完美结合,运用科学技术改进传统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并且能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继续超前发展。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要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无忧的质量保证,首先应该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确保施工能够根据方案进行,并能及时发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应该概括总结水利水电的性质和特征。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小、周边的环境和地质地貌情况以及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等,既要研究相关的科学资料,也要在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变化,再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方案的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根据水利水电的种类和特征,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对比分析已有资料和现场所得资料之后,根据工程的具体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地运用各个现代技术,并将传统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保证施工的正确有序进行。

二加大高科技在施工中的运用

在以往的水利水电施工中,运用得更多的是劳力加简单机械,而高端科学技术很少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服务,不断地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运用能力和业务水平,用技术带动施工的发展。如在工程的监测方面,广泛采用GPS定位系统,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工程图形和绘制和计算方面,充分利用Auto—CAD软件,提高工程施工的准确度。

1、提高GPS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注重角度、距离的传统地面定位技术,已渐渐难以胜任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而在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的GPS技术则成为提高工程测量效率的首要选择。GPS不仅在效率、速度方面拥有惊人的优点,而且在精度方面也具有巨大的优势。利用GPS定位仪器,能够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彻底的变革,极大地提高工程精准度和效率。

2、绘图计算方面的跨越

在常规的水利水电工程绘图和数据计算中,往往通过技术人员手工的方式进行。如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形的绘制和其它图纸的绘制,断面积计算以及其它工程数据的计算,通常根据以往经验和公式进行计算,极大地浪费了时间,也难以保证计算的准备性。

Auto-CAD技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的应用型计算机软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能极大地提高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如能将新型应用计算机技术Auto-CAD技术广泛地运用与水利水电工程,则能极大地减轻工作量,并能很好地提高计算、绘图的准备性和效率。

3、数据收集和管理的现代化

建立在GPS和CAD技术之上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和绘图、计算,快速地积累了众多的数据和资料,而传统的数据计算和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数据管理的需要。只有运用GIS技术,建立一个合理的数据存储系统,才能将大量的测量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存储,同时,建立科学的三维地形模型,充分利用测量所得的有效数据,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应用水平。

三传统施工技术的革新和运用

除了现代科学技术纳入工程测量、数据计算和绘制图表之外,传统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仍然在施工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的水利水电施工中,应该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1、碾压混泥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传统的碾压混泥土技术到了现代已有所创新。大体积碾压混泥土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逐渐兴起的一项新的筑坝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加以运用,并逐渐成为一项世界范围的技术,是水利水电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是利用大型运输震动碾压机械,采用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方法,将刚硬的混泥土进行碾压。此种碾压方法投资资金相对较少,施工速度较快。对体积较大和面积较广的工程比较适合。将大体积碾压混泥土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能够很好地改进传统的大坝混泥土施工方法,碾压干硬拌合物,采用薄层铺料,震动碾压,使表面压实,更好地提高施工速度。

2、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固技术,具有较大的潜力,适用面也较广,在国内外受到广大施工人员的欢迎。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和混泥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可以在新建筑工程中发挥独特功能,也能够增强、加固原有工程。将GPS技术与预应力锚固技术进行结合,可以很完美地按着方向、形状和锚固深度,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岩施加预应力,从而强化工程的受力强度。

3、围堰技术的应用

在修建水库大坝和闸门时,需要进行施工导流。施工导流方案是否合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等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河道、水面上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导流是首要任务。传统施工导流方式通常是修筑围堰。围堰的修筑应该根据大坝和闸门修建的进度来决定。同时,应该全面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的地理环境,根据地形地貌,同时按着国家规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标准,确定具体的导流流量、导流时段以及具体的导流方案。周密的设计方案和高标准的围堰技术有助于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和闸门的安全高质修筑。

结语

总之,在现代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首先应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素质,广泛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同时革新传统施工技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固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吴绍章,胡玉初.水工混泥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魏朝坤.大体积碾压混泥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施工单位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配备高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通过现代式的混凝土施工管理知识进行专业指导,并严格依照先进的管理体制进行实施,争取满足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达到成本与安全等管理工作的目的。

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中产生裂缝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底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l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每一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是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否则的话,不但会阻碍整个施工工作的进行,也会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一份计划的编制是否合理,对工程成本、工期和质量目标的实现造成直接影响。由于施工计划的不合理,导致各个施工工序顺序错乱,工作层面不清晰:在一个工作面上,反复出现施工问题,严重影响了紧后工作的进行,这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比如说,在混凝土浇筑仓号准备中,由于事前关注不够,一些管路、线路、埋件没有安排好,待浇筑完成才发现问题,这显然为时过晚,就算是通过补打、补埋等补救措施,对工程质量以及成本费用无疑都是不利的。

为了避免这种施工计划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发生,编制计划者必须要具备充分的计划意识,针对工程中的各项工作的施工目标制定出详细措施,并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计划,在保证完成既定计划的同时,还要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工作包分解,制定出详密的施工工序网络图计划,在下达了施工计划后严格执行。当然,对于计划的本身,必须能够反映出工程的实际状况,切不能盲目地追求最短工期,导致制定的目标成为空中楼阁,使施工人员难以实现,也不能过于保守导致工期过长,有损施工效率。此外,在编制计划时还需考虑到一些突发事件,确保施工计划的可调控性。

3 水利水电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3.1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3.1.1 从材料方面,尽量选用发热低的低热水泥,或选用含MgO为3.5%~5.0%的中热水泥,使其混凝土具有膨胀型自生体积变形;为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温升,可通过掺高效减水剂和掺活性掺合料,如粉煤灰。有实验证明,在42.5级中热水泥中掺30%Ⅱ级粉煤灰,7d水化热降低约15%,掺40%时降低约25%,掺50%时降低约32%,掺60%时降低约43%。粉煤灰不仅降低温升,还具有消减温峰和推迟最高温升出现的时间。

3.1.2 从施工方面,一是在高温季节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控制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温度,对骨料进行预冷,采用加冰搅拌等方式。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晒,选择傍晚或清晨浇筑。二是合理确定浇筑的分层分块厚度,薄层浇筑有利于层面散热,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块的最高温升和内外温差,从而降低温度应力,减少约束。但薄层浇筑时,施工缝较多,对强度、抗渗不利,层面处理工作量大。所以应该合理选择分层厚度,目前我国多采用1.5-3.0m的层厚,美国大多采用1.5-2.3m的薄层。三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加快内部混凝土的散热,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四是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降期间,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合理设置温度伸缩缝,并在缝内填充符合要求的保温材料。

3.2干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3.2.1 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

3.2.2 选用低水灰比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3.2.3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3.3 塑性坍落裂缝的预防

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拌制混凝土。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四是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五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五是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根据所采用的振动棒的形式确定并不大于50cm,振捣过程要密实,不漏振;六是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合成纤维以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减少塑性收缩裂缝。

3.4 沉陷裂缝的预防

在对松软土、填土地基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严格做好压实度的检测;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防止地基被雨水浸泡和受冻。

3.5原材料引起的裂缝的预防

对每一批进场的材料要有合格证和检测证书,并且按要求对其进行抽检复验。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4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普遍,用量广泛的一种混合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及约束等一系列因素,使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裂缝尤其是那种深层裂缝的存在,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它破坏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影响其受力状况与稳定,易导致水工建筑物内部钢筋的锈蚀,降低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可能使建筑物发生渗漏,引起渗透变形,从而危及到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分析水工砼裂缝的成因,探讨防治措施,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娴,薛睿.浅谈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1).

篇5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BIM;AI;3D打印;建筑材料

1引言

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原始社会的依河而居,到农业社会的开拓农田、治水利民,再到现代社会的高峡出平湖、征服江河,都在围绕“水”这个主题地而变化发展,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类征服与充分利用大自然水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认知自然现象,到科学发现自然规律,进而衍生与推动技术革命,进而形成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在近三百年呈指数状的高速发展。其中,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也是在近一百年间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近几十年的水利水电建设中,不断有新的世界纪录被突破。但是万物皆有规律,水利水电以及其施工技术的发展,正在靠近现阶段“天花板”,我们值得去思考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在未来将何去何从。

2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的基础

正如上文所述,技术是自然科学的衍生,是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应用与表现。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的基础,就是自然科学。本文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的基础,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1建筑材料科学

毋庸置疑,修建水利水电设施的材料,或直接取自于自然界,或将自然界的物质进行提炼转化、形成可用于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因此,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技术发展的上限。例如钢筋、水泥等,依然是当今各大建筑物的主要材料,钢筋、水泥的材料性能,也决定了钢筋混凝土大坝工程规模的极限与水平。而土料与石料的材料性能,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石坝的物理极限。从此可见,建筑材料科学的对工程实体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围绕这些建筑材料而开展工作的施工技术,也会受到限制与影响。例如,水泥这种材料的缺点-水化热,尽管上百年来都在做努力减小其影响,但是水化热问题依然不能消除,那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不能避免,大坝混凝土每仓浇筑的厚度与体积就被限制,因此,建筑材料的缺点,从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施工技术的极限。

2.2设备与工具制造水平

在农业社会,人类用锹镐、背篓、推车等原始工具去修筑水利设施,用比较低的劳动工具水平去改造自然,这样也是为什么古代社会每当遇到大兴土木、开凿运河的时候,需要耗尽国库财富、动员举国之力、历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方可完成。当然,随着科学革命的进程,人类开始利用科学知识创造发明更高效的工具与设备,牵引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从人的肩膀逐渐向蒸汽动力、油动力、电动力甚至核动力发展。中国蕴藏着巨大的水资源,拥有着创造人类文明的大江与大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民是利用科学技术、勤劳与智慧,建造出一座座创世界纪录的水利水电工程。而在建设这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所使用的众多设备与工具也代表着世界最先进水平。从已完工三峡工程到在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巨无霸的大方量挖运设备,巍然屹立的起重吊装设备,横贯峡谷的混凝土入仓设备等,无不在书写着水利水电建设史的奇迹。如果说建筑材料科学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与施工技术的极限,那么设备与工具制作水平就决定了水利水电施工效率的极限。

2.3理论知识水平

这里所说的理论知识,指的是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各大力学、水文、地质、能源动力等方面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代表着人类认知自然世界规律法则的程度,当理论知识超前于现有生产力水平时,人类社会通过生产力革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增长态势,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空间的“知识储备”,相反,如果理论知识水平达到天花板,生产力革新遇到理论障碍、停止不前,那么整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均会放缓脚步,一系列社会问题频繁出现,甚至带来灾难。回顾工程力学发展,正是这些理论知识超前上百年的研究,我们才有更科学的导截流施工方法,才能更高效的爆破取材,才能将大坝横跨大江大河,才能征服自然界的巨大洪流。当然,现在理论知识研究并未停下脚步,逐渐从宏观到微观,从经典力学到非传统领域,我们坚信,将来会更前沿的理论知识为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提升做支撑。

3如何理解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之后的再次技术革命,信息化时代是人类发展史全新的阶段。在信息化时代,依托高速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智能制造、大数据、虚拟仿真技术等,综合融入并转化成新的社会生产力,以指数增长的速度颠覆改变人类生存的生存方式,也为人类未来世界带来了无限想象与无限可能。信息化时代,拥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高速互联网技术,尤其是5G技术,给万物联网带来全新机遇,巨量信息的高速、低延迟传输成为常态。(2)AI技术,结合设备智能制造技术,将对传统劳动密集型、数据分析型的领域带来冲击,伴随而来的将是大量劳动力的释放与转型。(3)VR技术,给人类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人类对未知事物的认知,从图纸、模型与计算机仿真,向身临其境的全新虚拟现实技术发展。(4)大数据,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环境的各种组成元素都将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对未来的分析与决策,也因此变得智能化。(5)BIM技术,将建筑3D模型带入向信息化时代迈,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

4信息化时代给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1BIM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影响

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优先发展起来,并在中国全面进入应用阶段,而在水利水电领域,BIM技术尚处于试验与试用阶段。虽然BIM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尚未普及,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久的将来,BIM技术也在水利水电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特点是,以3D建筑模型为基础,在建立模型与族库的过程中赋予庞大的信息数据(时间、空间、附加信息等),结合进度控制管理技术、数据库、互联网技术、VR技术等,给工程策划、建设管理、后期运维等阶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BIM技术将带来的全新的机遇,我们可以设想在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BIM、VR、GIS与进度控制技术,实现4D施工仿真模拟技术,如果在把工程量、工程成本与造价信息赋予BIM族库中,那么我们还可以实现水利水电5D施工控制,在工程没有实施之前,我们就可以凭借这些强大的技术,预演模拟所有施工方案,为我们动态分析与控制未来施工阶段提供强力支撑。(2)利用BIM、数据库与KKS编码技术,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构件、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备品备件等系统编码,赋予独特的“身份号码”,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大数据”,再通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对构成工程庞大数据的构件与设备等,开展过程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监测等立体全方面信息化管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水利水电施工工地”,为后文提到的无人化施工和3D大坝打印等前沿技术的诞生提供数字模型支撑。

4.2AI技术对无人化施工技术的影响

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也开展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扩散,例如金融投资分析领域、传统工业与制造业领域等。AI技术的本质,就是让智能计算机逐渐代替人类的常规与重新性的工作,解放传统领域的劳动力投入,逼迫劳动力向其他领域转型。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机械化的时代,但是所有的机械设备依然需要人来操作,部分施工领域仍需要大量密集劳动力参与,例如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施工质量合格率的高低依然受作业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人在参与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角度来看,AI技术进入水利水电施工领域是必然的趋势。在现阶段,中国的一些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开始研究并试验无人化施工技术,例如将以AI技术、GIS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结合应用到施工机械设备上,根据大坝3D模型、建筑材料类型、质量标准、设备行走轨迹等信息,实现土石坝的无人摊铺、无人碾压,逐渐颠覆原有的大坝填筑施工技术。我们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水利水电施工领域出现更多的无人化施工技术,例如:发明一种设备,实现钢筋的加工安装无人化,根据图纸尺寸,精准定位安装钢筋;或者,发明一种混凝土入仓与振捣形成智能设备,实现无人智能操控,确保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质量。除此之外,伴随着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将来水利水电施工运输车辆也可以实现全部无人驾驶,或许我们将来会看到无人导截流施工的场景。

4.33D打印技术颠覆现有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可能性

3D打印技术,给工业制造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小型、异形部件的加工,只要将3D模型录入计算机,那么计算机给3D打印机命令,利用可操控的材料进行精准铸造与雕刻。既然3D打印技术是工业领域发展的方向,那么我们也可以试想下3D打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的发展空间。我们在上文中已提到了BIM技术,BIM技术已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工程3D模型,那么如果我们想象力更大些,发明一种大型的3D打印机,计算机为其提供水利水电模型,在有可靠建筑材料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将大坝给打印出来。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么3D打印技术给水利水电施工领域乃至整个建筑施工领域带来的冲击,比无人化设备操控技术更加具有革命意义。人类建造一个庞大工程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社会发展与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速度将高速提升。

4.4信息化时代对建筑材料科学革命的反向促进作用

上文提到,建筑材料科学是决定水利水电施工极限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BIM技术、AI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全面进入水利水电施工领域,那么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与建筑材料的落后状态,就成为影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个矛盾,将是我们广大科研人员与工程师们的努力方向。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务必会反向促进建筑材料科学的。例如,3D打印技术,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既要确保为3D打印设备供应材料连续性,又要实现筑坝材料性能的单一性。现阶段,筑坝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混凝土、钢筋、黏土、石料等,不同材料分布的部位不同,各材料加工、生产、施工的工艺烦琐,为此,研发满足3D打印技术的新筑坝材料成为关键,这些材料既要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又要有较高的生产便利性,建筑材料科学可能进入二次技术革命阶段。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crease, and gradually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have very important meaning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je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must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roject,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前言

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除水害、兴水利,并且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努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是整个工程的根本,是保证整个工程能够按时按质完成的一项重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水利水电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联系,在这里,它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而已,它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品牌做出重要的贡献。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本文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的基础上,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环境保护。

1.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显著,适应面较广,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由于预应力锚固具有传递拉应力的特殊优点,在国内外业界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固技术。它能够根据设计的大小、锚固深度以及方向,对建筑物在变性之前加以主动的预应力,从而使建筑物得到加固或者改变其受力条件。

预应力相对于其它措施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传递拉应力。预应力锚固是由锚孔与锚束组成。锚孔是锚束的钻孔,而锚束就是施加预应力的主要部分。锚束通常是由锚束体、锚头以及锚固段组成。锚头处于锚孔的外边,主要用于支撑锁定预应力。锚固段在锚孔底部。连接锚头和锚固段的重要部分是锚束的自由段,它承载着预应力所施加的所有压力。

预应力锚固的技术步骤主要是采取五个步骤:造孔、编束、放束和锚固、张拉还有防护五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按设计要求进行,不能盲目套用。预应力锚束的方式有着机械式与黏着式两种方式。机械式采用胀壳式,黏着式采用纯水泥浆。

2.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

碾压混凝土是近20多年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筑坝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对于常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有着更多优点:1)采取薄层铺料;2)干硬的混合物;3)坍落度是零;4)碾压表面坚实;5)其方法接近土石坝的填充方法。在实践中,碾压混凝土也具有经济效益高、施工速度快的独特优点。目前,碾压混凝土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高粉煤灰掺和混凝土;2)贫碾压混凝土;3)砂卵石与水泥掺和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的材料,与普通混凝土材料一致,主要由胶凝材料、砂石骨料、水以及一些空隙气泡所组成。虽然材料一致,但是各种材料的组合比例有很大的不同。正因为此,碾压混凝土的混合物是非常粘稠的,需要通过碾压才能压实。它可以用于各种建筑工程。碾压混凝土的材料与一般的混凝土材料在配合上有很大的区别:1)碾压混凝土的粘稠度范围较窄;2)水泥量较少;3)掺有较多的粉煤灰;4)骨料的直径不能过大;5)含砂率比较高等。

根据运输、推铺以及碾压的具体情况,施工会对碾压混凝土有着不同的要求。碾压混凝土主要是采用薄层来碾压施工的。因此,碾压层之间是最薄弱的地方,它关系着工程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施工方法更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表面压实:而常规大坝混凝土施工采用柱状分块,插入式捣固。工程实践显示了碾压混凝土的优越性是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3.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施工导流也是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也非常常见的一种措施。选定什么样的导流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度汛,事先设计要做到周密谨慎。在水域上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要解决施工导流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都是修筑围堰。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通常我们要通过施工导流来对河床进行控制。好的施工导流还涉及到防洪、发电、搬运、供水等部门的利益。所以,对施工导流方案的设计要求格外严格,它甚至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的快慢。水利水电施工往往会受到施工当地的环境气候、地质地形等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了降低工程的造价,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因此,施工部队往往会选择在枯水期进行,这时就要完成大量的混凝土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方面的平衡。施工导流是与施工密切相连的措施,施工导流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要以现实为依据。施工导流必须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水利水电施工的进度,根据当地施工环境来进行围堰和导流。所谓围堰就是在干地上建立临时的挡水物,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正常地进行施工与维修。它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建筑,因此,工作条件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每个水利水电工程都需要进行围堰,不同的工程,围堰有所不同,有的只占用河床的小部分,而有的却要阻拦整个河床。由于围堰要占用一部分河床面积,使得过水面积狭窄,水流量增大,水速加快,对围堰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在修建围堰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固性与复杂性。

4.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在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中,坝面流水作业较为关键,流水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对坝面流水作业的方向和工作段大小进行划分时,必须与坝面面积相符,同时,也要与施工机械的正常作业要求相符。其宽度要大于碾压机械能错车与压实的最小宽度,通常情况下,宽度为 10m~20m;长度应该与碾压机械的作业要求相符合,通常情况下,长度为 40m~100m 。② 对坝体填筑工序的划分要根据主要的作业内容来进行,具体的填筑面积、施工强度、铺料方式和季节等因素决定坝体填筑工序的主要步骤。 ③ 应该把填筑土了的作业时间控制好,最大限度的减少作业循环时间,从而能够使冬季夏季施工过程中的热量的流失得以避免。 ④ 在流水作业之后,必须制定出流失作业程序的工序数目和流水作业的单位时间。卸料和平料等到流水作业完成后可进行。我国三峡大坝见证着中国的筑坝科技已成为国际水平的最新一轮代表。人们使用混凝土浇筑大坝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了。三峡大坝是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出现裂缝的大坝。大坝裂缝的类型有:① 贯穿性的裂缝。 这种裂缝使得大坝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具有非常大的危害,甚至对大坝安全形成了威胁。② 在大坝表面发生,很细很浅, 产生这种表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温度裂缝是最常见的。冬季,坝体内温度较高,而坝体外面的温度比较低,产生内外温差,从而混凝土发生了温度裂缝。世界性的难题就在于在坝体触水前,怎么才能不产生温度裂缝。对于三峡大坝来说,其是全世界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要想避免温度裂缝似乎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5.水利水电施工中环境保护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利水电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渣、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归纳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20-01

1.引言

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中期,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开始兴起,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了多种施工技术,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建筑行业已逐渐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众多重型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的同时,我国水利建筑工程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加大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

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囚此,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到影响,文章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 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也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施工技术,其在施工中进行应用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将起到很大的影响。预应力锚固是一种利用预应力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型锚固技术,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要求、设计大小、设计方向以及锚固的深度等囚素进行分析,向基岩施加一种预应力,对基岩的受力条件进行优化,更好的发挥锚固的效果。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更好的延伸性,这是其他施工技术无法比拟的,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应用方面对结构要求也很严格,主要有两种施工方式分别是锚孔和锚束。锚孔是放置锚束的钻孔,是预应力作用的基础。锚头应该放置在锚孔外侧,这样可以对预应力更好的进行锁定,在支撑作用下基岩能够更好的承受负荷,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加固型非常好,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质上巨。

2.2 施工导流技术

施工导流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是非常特殊的防护工程,对整体施工有直接的影响,保证施工导流的质量才能对整体施工质量进行保障。施工导流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围堰的修筑,其是一种临时挡水建筑物,可以对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在围堰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一定要进行重视,其主要是为了对河道的面积进行减少,囚此会出现流量很大的情况,对围堰的稳定性以及抗冲击性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为施工导流打好基础。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导流技术可以对河床进行很好的控制,对整个工程的进度以及安全有直接影响。施工导流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组织配合工作,对施工环境、施工地形等多方面的囚素都要进行考虑,做好施工协调工作。

2.3 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水库的土坝经常会出现渗水、潮湿的现象,这样会导致土坝出现渗漏、变形的问题,给水库的使用性能带来了威胁。因此,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处理,不然会出现更多的安全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土坝防渗加固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土坝的渗透和变形进行了治理,同时,能够避免出现渗漏现象,保证坝体的稳定性以及坚固性。对土坝坝体的劈裂可以进行灌浆处理,但是也要根据土坝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灌浆主排孔要沿着坝轴线来设置,副排孔要放置在坝轴线的上方,两排孔要分开设置,在距离方面也要进行控制,灌浆孔要穿透坝体,而且要达到坝基,这样才能形成防渗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确保防渗工程具有良好的效果,普遍选用防渗墙作为其施工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对其墙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小厚度、低渗透系数、强柔性及良好耐久性和造价单位面积低。在施工过程中,防渗墙施工工艺较多,如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锯槽法、链斗法、薄型抓斗、射水法和倒挂井法等。

2.4 外加剂的使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不仅仅能够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提高,同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能够对其外表进行处理,同时,对色泽也能进行改善,对表面的强度也要进行改善,提高混凝土抗变形能力。外加剂的使用对混凝土的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能进行保证。

2.5 坝体填筑技术

水利水电施工中,坝体填筑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主要是进行坝面流水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流水作业完成以后,要进行卸料以及平料工作,对工程的工序进行制定。坝体在填筑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辅料以及填筑工作。坝面在施工前要做好碾压工作,保证水坝的建筑面积,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热量的流失,对混凝土填料施工的时间要进行合理安排,对施工时间进行缩短。

2.6 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不仅仅对施工企业的利益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问题要进行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序非常多,而且在施工中也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前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在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按照施工要求对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种,相关的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也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工作观念,同时,对施工方案也要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监督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将问题解决。

3 结论

水利水电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以及建设进度的快慢,对于地方乃至区域经济及百姓生活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其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要进行重视,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至关重要,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直接影响,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期能够顺利进行,要对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发挥,保证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全面管理,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会应用很多的施工技术,对这此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找出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措施进行解决,因此,也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树峰,张会竞,李志彬.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313-313.

[2] 黄谋,岑耀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171-172.

[3] 李晓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141-141.

篇8

    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主要是指通过使用综合的工程设施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这一过程。一般施工技术具体实施的设备包括泄水和挡水建筑物构成的发电厂房、机电设备、水电站引水系统、水库等。通过引水系统把水库里那些高水位的水资源引到厂房之中。然后这些水会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推动,进而产生了电能。然后再将这些电能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在经过开关站和相应的输电线路,将电能输入电网。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过程中,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假如一个工程中只有技术和资金,却没有相应的科学的管理,那么这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地服务。所以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施工的管理工作,与技术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工程的作用发挥的最好,才能使其质量得到保障。水利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是十分环保的,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利用这个新资源的过程中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保证。要想顺利的竣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企业的基础构成就是施工的技术,它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管理和技术相协调,使两者都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起到更好的作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促进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相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我们都知道,只有将技术和管理充分融合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在对施工的技术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对日常的技术管理。使日常的技术运行工作的安全得到保障。这样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得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些管理的具体方式:

    3.1建立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保证安全生产。所以我们要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通过建立一个具有实用性的体系来对施工中的操作进行约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明白安全生产和自己的利益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自愿的履行相关的制度。一旦事故发生,还要对事故的发生进行彻底的调查工作,对引发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另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对那些危险进行治理,使得那些容易造成危险的隐患彻底根除。还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知识,通过提高整体素质来保证安全生产的实施。这种工程是技术密集型的,所以它对职工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还要了解相关机械的技术和维修工作。所以必须要提高职工的素质,才能保证安全。

    3.2提高操作职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由于这个项目是技术密集型的所以要对员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状况来进行科学的培训,并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我们可以和相关的技术培训机构合作,在企业开展技术讲解活动,可以对职工进行理论教育,并且通过实践中得以掌握。另外还可以让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习机构,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根据职工的水平,我们可以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学习和帮助,使得组员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国的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还有设备,但是企业的职工却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还是只会落后的知识,这样在工作中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更加卖力,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3.3组建并不断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应该积极组建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分级进行责任划分及管理。及时搜集技术信息,分析汇总并反馈故障相关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及经验交流总结会议,对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出切实可用的意见及建议。联合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对企业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不断创新。对日常生产经营中机械运行的情况进行监控、定期检修排除事故及故障隐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机械的利用效率,降低其损坏的机率,而且还具有节省费用支出等作用。成立技术档案管理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档案进行整理,保证技术资料完整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把技术相关的设计、调试、安装、文书、图表、施工、试运行记录、运行记录、检验记录、图纸、检修、试验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尤其要注意对散落在施工车间及班组中的技术记录情况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并归档,还应该探索快速的技术档案查阅方式。

    3.4加强机械在运行时的监控及管理

    水利水电企业在日常机械运行中必须落实两票与三制的方案,两票是指工作票和操作票,三制包括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与设备缺陷管理制。对机械的运行及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纠正操作人员不正确的运行方式。组建运行分析评估机制,对实际操作中的运行记录、仪表指示、机械巡检等各项情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掌握引发各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发生的规律、造成的影响等,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5加强技术监督、机械检修的监控及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企业一定要坚持安全与质量第一的生产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寻找技术更新改造的突破点。在机械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注重怎样改进并提高其性能,而不只是恢复其性能。增加进行检修的次数,确保机械最终的检修质量。企业在运行时要积极引进新技术,引导职工学习掌握新工艺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式。摈弃落后的机械检修方式,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研制机械检修网络方案,实现缩短检修时间、节省费用支出、提高质量的目标。在运行中,采用合理的科学试验形式对技术实施监控,定期对机械实施检验检测,掌握其技术的情况及变化规律,对仪表、绝缘、金属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工程具有优质的技术。

篇9

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混凝土结构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强度。由于施工区域的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各有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具体的外部因素,合理调节混凝土结构,保证工程在抗震、抗冻、防渗和耐久性等各方面符合安全和使用要求。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通常都是需要长期运行的工程,因此外部环境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而混凝土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老化现象,同时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载荷变化,这都将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到大坝、地基、防渗墙等关键设施的安全性。比如发生于2013年2月2日的黑龙江省农垦海伦农场星火水库溃口事故,据查正是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基础渗透破坏加之长时间违规超标准蓄水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而广东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的4、5月份和7、8月份都是汛期,汛期期间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增大,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是一个严峻考验。这就要求与广东省有着相似气候特点的地区在设计混凝土施工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防渗和耐冲击性。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大坝的分缝分块技术经过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及创新,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以大坝的施工技术为例,由于现在的大坝主体都采用混凝土浇筑,导致大坝不能一次性完成,促使了分缝分块浇筑技术的产生。将混凝土坝用纵、横缝和施工缝分成坝块和坝段,分层进行浇筑,进而实现了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比如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金安桥大坝,就是运用了分缝分块技术,使得温度应力明显降低,同时也减小了坝体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2.2大坝的接缝灌浆技术接缝灌浆技术一般使用水溶性胶凝材料,利用混凝土浆液输送技术将浆液关注到施工缝隙中进行填充处理,将各坝段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对大坝横缝的接缝灌浆技术通过对灌浆材料与原有的混凝土界面进行固化反应,保证了混凝土拱坝、纵缝和有其他整体性要求的大坝的完整性,该技术有效提高了坝体的防渗效果,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能,减少了竣工后的工程维护费用。比如在三峡大坝的施工过程中,就采用了单比级灌浆技术,极大提高了坝体防渗能力。

2.3堆石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由清华大学于2003年创新发明的堆石混凝土技术近些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将粒径不小于30cm的块石堆满仓面,然后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分离性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水泥用量和水化热,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投入,同时简化了施工程序,使得工程质量更加便于控制。从2003年该项技术诞生到现在,已经在山东蒙山水库、山西恒山水库等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体现了该项技术的优势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在前文中已经指出,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地域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构造,都有一系列与之对应的设计标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合理地调整混凝土各成分的配比,严格控制用水量,以期竣工后的工程能够适应其所处环境,确保工程的抗震、抗冻、防渗等方面符合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特殊时期,比如汛期和气温较低时期,要加大对工程的巡防力度,对工程的关键设施和易受冲击位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工程在任何时期都能安全、平稳地运行。对我国近些年来发生的水利水电工程事故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中小型工程都存在混凝土设计强度普遍偏低的现象,这与作业流程方式不科学有很大关系。为了控制成本,目前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环节都依靠手工操作,这就导致很大程度上无法保证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工程的抗震、防渗等性能得不到保证,在汛期等特殊时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大。现在在很多小型城市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很多都交由一些中小型企业承担,而这些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很多会采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而且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得不到保障,而且管理体系不完整,工程设计方案不科学,甚至单纯依靠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施工作业,这就极大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施工单位应该避开“遇到问题靠经验”的怪圈,充分认识到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性,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在工程的验收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深刻理解不合格工程的巨大潜在危害,对于不合格工程,要坚决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责令对工程进行整改甚至取缔,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源头。

4结语

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斜井施工技术;应用

一、斜井施工工作的具体类型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不断更新改造,使得每个项目的设计要求有所不同,斜井施工工艺的种类千变万化。例如说,施工斜井、泄洪类斜井、管道类斜井以及电缆类斜井等等。不同种类的斜井其施工要求有所差异。首先,对于施工斜井来说,在施工挖掘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倾斜角的角度低于25度,还要设计科学的镜面直径,目的就是使得施工放线标准更加符合要求。第二,泄洪类斜井的设计要求与其他种类不同,其斜井角度不得超过30度,它的设计主要是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要充分考虑运输安全等一系列因素。第三,在进行管道类斜井的设计时,往往是高压管道的设计,其倾斜角要在40-60度这个范围之内,斜井断面的直径也应当不得低于7.5米,只有符合以上两点要求,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管道斜井,进而保障运输通道的使用[1]。最后,在进行电缆类斜井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断面大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选择了合理的大小才能使得工程项目设计更加符合要求。

二、斜井施工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同的工程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为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其安全状况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问题,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就必须针对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遵守:一是斜井挖掘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为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完成这类工作,为此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只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精确的衡量出斜井的准确角度以及设计的精准性,最大限度的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促进施工水平以及施工质量的提高,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等。建筑工程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只有技术娴熟的员工才能使得工程的进度更有效率。二是对于井底的废品要及时的进行清除治理。三是在进行深井作业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时佩戴安全带,一旦发生落井现象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四是卷扬机最为施工过程的重要一环,其操作人员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必须要提高其技术专业水平,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保证该项工作顺利进行。五是对于挖掘技术人员来说,其工作危险系数极高,为了防患于未然要做好准备工作,进而使得整项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挖掘工作的过程中,其不确定因素极多,往往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施工现象,这就要求挖掘人员要及时的做好反应,为此,施工单位应当培养其随机应变的能力,避免出现经济情况所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斜井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斜井施工中挖掘以及支护技术

首先,工程施工的方式方法。如果想要使得建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就必须把握好斜井的角度。角度把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斜井施工的进程以及质量。如果斜井的倾斜角度较小,就需要大量的挖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倾斜角度在30-45度之间,那么支护工作的压力就会非常大,不仅需要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来进行挖掘,其方向也必须严格遵守由上及下的挖掘方向。一旦倾斜角度高于45度,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虽然减少了断面的面积,但是增加了挖掘的深度[2]。例如说,在甘肃某地区的斜井施工过程中,就遇到过类似问题,其采用了支护技术以及开挖技术两项技术的综合,才使得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在此次施工过程中,深度要控制在400米以上就需要运用反并的砖机对其进行操作。相反,一旦高度小于或等于300米,就需要支护技术的支持才能使得工程运行正常,因此,支护技术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运行。而且这两个施工阶段并不是同时完成的,两者在操作的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其施工必须要分开进行,才能使得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其次,对于施工地点的选择也要充分分析考虑相关因素。一个良好的施工地点的选择往往会减少施工的压力,此外,还能够有效的节约施工的成本,为此,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要符合施工地点的环境。只有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才能使得施工进程得以加快,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最后,支护技术是开挖技术的前提也是开挖技术的重要补充,只有建设好支护技术才能进行开挖工程的推进,为此,首先应当制定好对于斜井井壁的支护方案,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支护技术对于整个施工而言,其作用不可小觑,要做好对于支护技术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做好相关工作的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使得施工工作达到最优。此外,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也要十分严格,才能使得支护技术得以顺利进行。另外,每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有所差异,为此对于支护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根据需要及时的采取最为合理的方案。

(二)斜井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来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斜井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在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使用。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难度极大。由于水里水电工程项目主要在高处作业,采用的工具也主要是脚手架,只有通过分区域搭建手脚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挖掘工作。为此,其作业的难度系数十分高,而且容易发生危险,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好佩戴好安全绳。除此之外,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其跨度非常广阔,这就需要斜井施工技术发挥作用。由于较长的施工跨度,使得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周边环境的考察。在进行斜井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其对于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特点,对其加以分析,从而建设最优的工程布局。斜井井身作为斜井交通运输的通道,只有通过绞车才能将废物运往废渣场,才能保证建筑工地安全的同时减少废渣的恶意排放。此外,在挖掘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好挖掘的深度,绝对不能多挖,一旦挖掘的深度越大,那么这将会对地下岩石结构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宁可少挖也不能多挖。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一旦施工条件出现问题,那么施工的难度系数也会大幅提升,由于岩石的坚硬程度上升那么其施工的稳定性就会有所下降。此外,倘若施工单位顺利完工,但是对于后续的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施工环境的通风情况就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制约因素。为此,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通风,尽量减少这一问题带来的不便影响。由于施工环节的通风问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通风装置不全面,这将会为施工带来严重的困扰。通风装置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施工的状况,只有建设好通风装置,才能使得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个人行为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施工情况要做好详细了解,此外还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设计,对于施工的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转变,进而保障施工技术的质量。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施工中佩戴安全帽,对于外来人员的出入要进行登记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最后,再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废弃垃圾的处理。对于那些施工的废水以及废旧材料要交由相关部门统一进行处理,做好废弃物的排放工作,以保护好工程周边的环境卫生,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