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文化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历史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历史文化

篇1

章安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所以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蟠就是来自章安,他的代表作众多,诗文大部分收录在《章安集》中,广为流传。杨蟠为进士出身,入朝为官后曾与苏轼共事,二人相见如故,对对方的文章都十分赞赏,成为知己。除此之外,唐宋家之一的欧阳修也对其赞赏有加,曾作诗“苏梅久作黄泉客,我亦今为白发翁。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风”来表达对杨蟠的赞美。台州现存最早的地方总志是南宋时期陈耆卿编纂修订的《赤城志》,也有称之《嘉定赤城志》。陈耆卿也是章安文人中比较著名的一位,而他最著名的就在于他为人正直硬气,敢于直谏,在朝中也为人称赞。和陈耆卿同时期的名人还有著名教育家石敦,石敦在章安创立了书院,亲自当教师教学,对于整个台州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也因此有“台州大儒”的美誉,为后人所称赞。章安在古代属于越州,而从历史记载来看,越人善于泛舟,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不断发展,章安就逐步成为了浙东沿海的著名海港,对于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航运都产生极大影响。从历史上看,台湾与大陆最早的大规模交往活动也是以章安为中心展开,这都来源于章安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位置。所以从这点看来,章安无论是商业地位还是军事地位,在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都是十分重要的。除众多的名胜古迹外,章安老街曲折回转,静谧而又历史绵长,也成为章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街道基本呈东西分布,弯弯曲曲。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中,老旧的招牌鳞次栉比,悬挂在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店面之上。而这些古老的韵味,都是章安这个古老城镇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章安人历史文化内涵的某种体现。

二、观今:小镇,昔日繁盛不复存在

1、辖区萎缩

从历史上看,隋唐时期章安开始从繁华走向衰落,最主要原因是隋唐时期台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章安迁至临海。所以章安的辖区因此缩小,包括土地、人口、资源等都遭到削减。同时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在章安地区根深蒂固,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到后来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萌芽逐步出现,章安在整个东南沿海各个区域的经济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没能把握时机,逐步衰落辖区。随着历史的发展,昔日的辉煌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2、遗迹依稀

虽然从今天看,章安已经不复当日的辉煌景象,但是从整个古镇的格局来看仍然保持了过去最常见的长方形格局,街道基本东西、南北交错分布。随着社会对文物古迹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已经列为区级(椒江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常乐寺、章安桥(或称赤栏桥)、蔡桥;重要的文物保护点有15处(章安遗存、摄静寺、梵音寺、叶家祠堂等)。但是光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这些文物的保护问题,从政府到群众很多人并没有从深层次上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所以一些城区改造或是居民群众自身仍旧在对这些古迹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这也是相关部门应当重视的。

3、古迹衰微

在前文已经多次提到章安有数千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气息,但由于多种因素,对这些文物古迹的破坏日益增多,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实在令人惋惜。章安桥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受到过多次修正,基本上很多朝代都对其有过不同程度的修建和改造,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章安桥是乾隆时期重新修建的,各种装饰、点缀都十分精美,无论从整体还是细节上,无不体现了其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由于气候因素以及回浦两岸的侵蚀,同时章安街为了经济发展也在不断扩建,极大挤占了本来桥身两端的空间,所以我们现在的章安桥与历史上记载的章安桥已经有很大区别,外人来到甚至不知道这是一座古迹,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而著名的摄静寺,原本香火十分旺盛,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到了清朝末年却开始慢慢落寞,到20世纪70年代最后两名僧人出走后,寺址遭到彻底破坏。现在的旧存基本上只有三处,但也是荒凉不堪,有些本来寺庙的地方已经成为了农田。但是在这些废弃的遗址上,仍然保持了一些雕像、石刻、石碑,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应当受到重视和保护,而不是荒凉立在地上看着历史变迁。同时,历史上著名的林氏贞节坊是雍正年间建造的,从外表上看由四根石柱和石坊构成,也是极具历史价值的,但是现在牌坊的顶部已经遭到破坏,坊身也被当地人作为房屋的一部分纳入房屋内。并且由于历史上章安的优越地理位置,地下古墓众多,但是在历史发展中却屡遭盗墓贼光顾,很多著名的墓葬已经被盗而且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展望:椒北明珠,再现古郡遗风

1、章安文化发展的契机

(1)章安文化产业的自身优势。章安文化项目大多故事性较强,如能修复一些必要遗迹,可读加可看,一定引人入胜。崇梵寺在智才法师的努力下,这些年化缘投入了不菲的力量,初具规模,很有品位。其中寺内中国佛教“第一放生池”,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所建,距今千余年历史,学术价值非常高。寺内在重新修葺过程中,专门为“第一池”立碑,既有介绍放生池历史的老碑文,又有为其重修解读之白话文介绍,极有文化厚度,也通俗易懂,连“80后”的年轻人都为之喝彩,争相留影。可预见,崇梵寺一定是今后台州城区一大亮丽景点和佛教圣地。这便是典型的章安文化魅力,其优势凸现。这也足给章安其他文化项目带来自信。(2)区域产业的发展现况,力助章安文化产业化发展。区域经济无不打上区域特点之烙印,章安不会例外。章安区域产业化发展的最大区位优势是“傍城市”,而最大的资源优势便是“历史文化”。立足当地文脉,构建历史文化风光带,打造“台州城市后花园”,将文化旅游产业立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当章安其他产业优势不明显时,既可以力助文化产业发展,亦可提高当地知名度和影响力,便利招商引资,这也符合经济规律。(3)当下的经济形态是发展文化产业化的好时机。日本的文化产业化高速发展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正好是日本国民经济停滞期,在长达10余年的经济徘徊中,日本许多大企业集团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转入文化产业领域,造就了日本文化产业在全球的位置。眼下,全球经济出现下滑,这是历史赋予章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据悉,仅椒江近期就有三家文化发展公司申请登记注册。(4)从修复历史文化遗迹入手,导入章安文化产业化发展。章安目前可以排得出的文化产业项目有:章安古街、汉制古墓群、章安首航台湾纪念点(包括纪念碑、纪念馆、出航纪念地等)、章安名人馆等等。一定要按照文化产业化的模式,尽快率先动起来,政府要出面撮合“产官学”各方,各司其力,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要把原先的规划深入下去,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做出详细规划,以便相关企业尽快导入,从而包装项目,拓展市场。在2005年8月,台州市为了保护章安古镇,出台了《台州市椒江区章安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方案》,并且召开听证会。终于在2007年章安被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街区保护区。历史在不断发展,而章安也终有一天会重新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展现给世人。

2、章安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开发旅游。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ctive Driving Tour Village Historic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 from the elements of protection, the protection level, spatial pattern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organic protection of historic features and the mountain traditional pattern.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临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幅员800平方公里,辖4镇4乡220个行政村,总人口20.2万。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35%、50%和15%,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

驾游村位于河北省临城县西部太行山中段,赵庄乡西北部。北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南距邢台市80公里,东距临城县城31公里。这个村子全村有人口一千多人,有万亩的山场,村里的人都是以传统农业和林果业为生。整个山村四周山峰高耸,沟壑曲折,古树浓密,苍翠欲滴,涧中溪水流银,环境十分深幽、静谧。驾游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2007年5月26日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驾游村概况

驾游村:传说在唐代时村子叫挟扭村,有个化缘的和尚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好山好水好风光,就留恋起来不走了,便在村子的附近建立一个寺院,后来人们把这个寺院叫挟扭寺。公元1103年,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来到挟扭村,曾驾临驻察寺院,观莲池,他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挟扭村也因皇帝的驾临而改为驾游村,从此,驾游村和白云寺也就一天天兴旺起来。

白云寺:位于驾游水系沟口,驾游村西2.5公里处,驾游村白云寺始建于唐末宋初,宋徽宗来到挟扭寺,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曾经是佛教圣地,香火鼎盛。白云寺现存石碑5块,诫勉延流石碑一块、重建白云禅院石碑一块、鉴公和尚塔铭石碑一块、重修碑志(断)一块百世可知石碑一块。相传皇帝走后,有一位赵县能工巧匠,雕刻了一块高2米、宽1米的石碑,记录了皇帝游玩的全部过程,在现存的碑文中记载着驾游村的四至(西至莲花岭、北至石楼分水岭、南至白云庵分水岭、东至岭西分水岭),修寺捐款名单和嘉庆年间修复寺院的情况。古寺在现在的寺南边约100米处,天历年间把寺院建到现在的位置。

莲花池遗址:位于白云寺沟头,分南池和北池,南池南北长63米,东西宽27米,为不规则的长方形,莲花池四周有高1.5米左右的砌石。北池距南池200米,面积有南池的二分之一。关于这两池的来历县志文献上无考,很可能是为一山泉积水而成,因佛崇拜荷莲,故曾在池中种植莲花,应是历史上白云寺一景。

特色要素

2.1村落景观风貌

驾游村地处于太行山中段的中山地貌,地区多中高山和低山,群峰耸拔,层峦叠翠,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森林茂密。

白云寺始建于唐代,北宋宋徽宗赵佶曾游历于此。与临城县现存的寺庙相比,建筑质量较差,保存已不完整,现存的建筑有北大殿和东大殿,除屋顶修过外,其它还保留原来的布局。

驾游村主要的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和具有独特风貌的古民居,受地形及自然条件的制约,驾游村村庄形态总体上呈现自然分散的状态,一条山溪从村中穿过,古寺、古民居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山溪中间,别有一番“世外桃园”的韵味。

传统格局是历史文化村镇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体现着村镇的选址布局的基本思想,记录和反映一古村镇格局的历史变迁,是当地居民与周围自然环境多年来融合的结果。传统格局一般包括村落的平面布局形式、轮廓、街巷、水系等要素的格局和肌理。

驾游村的传统格局是经过多年演变而来的,依山建房,后形成路。伴随着人口增长、户数增加而发生的自然扩张,从而一起格局的不断变化。村庄平面布局自由,依山势变化,和山势融为一体,较少人工痕迹。整体结构保护完整。从聚落到街巷空间再到建筑单体都保留了原有的尺度,整体形态随地形高低错落,空间环境变化丰富。村民生活在古老的石筑建筑中,延续着几百年来的生活场景和历史风貌。驾游村三面环山,有两条溪流从村中穿过,自然的山水环境衬托出了驾游村的太行山区古村落的特色。

2.2传统建筑特色

驾游村到处展示着石头建筑的风采,石碾、石磨、石桥、石路,很多的是石头民居,包括石山墙、石雕、木雕等。民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拾级而上,无论是建筑材料、建筑风格、体现式样都是代表了山区地方民居建筑群落风貌。

光荣的革命传统,时期,、、秦基伟、杨秀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而且这个百户人家的村子,就有150多人参军参战,40多人光荣牺牲在战场上,寺院的和尚和驾游村的青壮年积极参加革命,年老的僧人利用山上的草药帮助八路军救治伤员,本村因参加抗日人员较多,后改为“独立营”“区干队”。冀西报社、冀西指挥部、冀西专署、冀西党校、冀西民训处及一二九师兵工厂、皮工厂和三八五旅、十一旅、九连、七连、县独立营曾居住战斗在该村。

至今保存的建筑有:八路军冀西指挥部、八路军独立营、八路军冀西报社、八路军冀西军训处、八路军冀西惩审处、八路军冀西党校、八路军冀西特务连、八路军冀西专署。

3.3传统民俗文化

⑴ 驾游村的来历

驾游村:公元1103年,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来到挟扭村,曾驾临驻察寺院,观莲池,他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挟扭村也因皇帝的驾临而改为驾游村,从此,驾游村和白云寺也就一天天兴旺起来。

⑵ 民间手工艺

树编、草编、石雕、旋柿刀等。

⑶ 民俗民风

老鼠娶亲日;每年正月十二,是驾游村传统的老鼠娶亲日。那天家家户户包饺子,说是捏老鼠嘴,到了傍晚,儿童们到处拣拾旧笤帚堆积在一起烤火,俗称“烤老鼠爪”,据说谁家吃了饺子,烤了老鼠爪,一年之中家里不会有老鼠祸害。传说当天可以在磨盘眼里听到老鼠娶亲的吹吹打打的声音。

抢面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村民用蒸熟的黍子面捏成各种形状的灯盏(俗称粘面灯),插上灯捻,填上豆油或香油,点着后放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村里的儿童成群结队到各家将熄的面灯“偷”去,据说“偷”的越多越好,待到第二天早上烤柏棂火时,烧着吃,可以祛病消灾,保佑一年健康。

⑷ 生活民俗及建筑工艺

驾游村位于太行山深山区,石材资源丰富,因此石材就成了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制作石杆、石臼、石碾、石磨,作为生活器具。利用石材建造石头民居、石雕等,这些传统的建筑工艺都是应该保护和承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驾游村保护规划

3.1保护要素

规划保护要素由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组成。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聚落自然环境、传统生产方式所构成的景观、能够代表一定历史阶段的重要生产设施和建筑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宗教礼法、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字、民间文学艺术、历史地名等。

3.2保护框架

为了整体地保护历史文化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根据驾游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保护要素的构成分析,确立了“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点、轴线、区域三个层次构建”的总体保护框架。

对清代建筑群传统风貌地块进行重点保护。保护以一二层传统民居构成的背山面水、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的山地丘陵村落空间形态格局,以青、灰和木色为特点的古村色彩基调。对破坏村落肌理的地区、溪流两岸和进村入口地区进行重点风貌整治,对保护范围区域和环境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保护模式。

以建筑物、构筑物等为节点,以人们生活的主要通道和路线为轴线,把主要空间景点联系起来,并根据保护村落的需要,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通过节点、轴线和区域三个层次建构驾游村传统空间格局,充分反映和展示驾游村的历史文化内涵。

3.3保护内容

规划对驾游村进行分级保护,依据遗留建筑价值、保护现状和相关环境因素,将历史文化名村整体保护结构模式定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等级。三个等级所划定的区域,由内至外保护强度依次递减。

核心保护区是历史文化遗存比较集中,并能较完整地反映驾游村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区域。核心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是最大限度的包含历史文化名村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以及载有真实信息的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是名村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在核心保护区内应确保名村视觉景观的连续性,以形成“较完善的历史风貌”。这其中主要包括驾游村清代建筑、历史街巷及其自然环境等,是村落主要历史遗存的分布最为丰富的区域,也是村落历史风貌的集中展现区域。保护规划要求禁止在驾游村核心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除外。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时,应当与核心保户区的历史风貌相协调。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民居院落应当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改造整治过程中,在高度、体量、色彩、材料等方面应符合历史风貌。

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以内、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作为核心保护区的背景区域,能够对核心保护区起到衬景作用,其划定是为了延续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设的景观风貌,使得建筑风格和环境特色有效和谐的过渡。驾游村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和现状建成区范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保护规划要求驾游村建设控制地带内除保持历史建筑原有传统风貌外,要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体量、色彩,要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环境协调区是为了保护驾游村整体风貌,在建设控制地带需要严格控制自然生态和景观的区域,为保证整个历史文化名村风貌环境的完整性,环境协调区内的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山区古村落的生活延续性和环境协调性。保护规划要求在环境协调区内,保护各类农业生产用地、山体植被及其他部分山体景观等,禁止在山坡上大面积开垦农田,适度退耕还林,加大力度植树造林,丰富植被种类,改善生态,营造宜人的视觉观赏景观。

在划定保护区的基础上,对保护区内的每一幢建筑,通过综合评价其建筑年代、质量、风貌状况条件,划分建筑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建筑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整治措施。

空间形态

驾游村的山水格局是村落的显著特色,依山而建、沿水居家在北方村落中并不多见,更加突出的表现“山水意象”的个体特征,赋予其较强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其建筑布局也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山地丘陵村落整体风貌。因此,规划中应从整体空间形态来进行保护,加强村落整体空间格局与四周的地形、地貌、水体、农田、植被等自然景观要素协调发展,大力治理村落生态环境,重点对村内河道的环境进行治理,清除垃圾废物,严禁随意倾倒垃圾,恢复河道及两侧整洁的环境、结合河道治理,修建塘坝,丰富河道景观风貌。同时要对村外河道的环境进行治理,美化村庄外景观。对古树进行挂牌保护。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植被,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种植栗子、柿子、核桃等经济林木,既满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又考虑景观效果,做到生态、经济、景观的统一。对建筑物、构筑物要进行保护性修复,使之成为集中反应村落传统风貌的空间认知点,为维护驾游村的格局风貌,还需要对村庄建设进行高度控制,从建筑空间形态烘托山地丘陵地带村落的独特风格。

积极有效的保护开发

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也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展示其固有价值,并使他们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的目的。驾游村可采取文物性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使驾游村历史文化名村真正的走上在开发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在对驾游村的外观特征和内部布局不做根本性变动的情况下,保持村容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设施改造入手,进行综合治理,如完善水电设置和做必要的内部装修等,以满足现状生活的需要。其次,发展旅游,从临城县城西行,由石家栏转西北方向5公里即可到达白云寺,再向西行200米,即可到莲花山口。莲花山风景优美、有17条大小别致沟组成(也称17子沟)。区内峰峦叠嶂、沟壑曲折,树木葱葱,以奇、险、峻、野、秀、幽和历史文化著称。驾游村久居深山,交通相对闭塞。近年来,古村落相继接待了前来观光的游人、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前来写生的画家和有关专业师生,其保护与发展也逐步引起社会和当地政府的重视。通过发展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提取一定资金再投入到保护的事业中,走以保护促进旅游,以旅游养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结语

驾游村的地貌、河流、道路骨架、建筑形制、构造与装饰都有独到的特点,这些依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空间格局、古建筑群和历史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地丘陵历史文化名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山地丘陵历史文化名村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有机保护和延续山地丘陵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充分认识其文化特质,综合运用现代规划理念与技术手段,使其特有的山地丘陵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2008)

篇3

一、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重点文物保护不同,历史文化街区量大面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众多,因此无法像重点文物那样“完全”保护起来,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还要在那里生活,所以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内罗毕建议》提出,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1987 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华盛顿》更进一步认为历史城区的保护、保存和修复及其发展应和谐地适应现代生活的各种需要,同时也强调新的功能和活动应该与历史城区的特征相适应。可见在历史文化街区维护生活的延续性是被普遍接受的。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及保护历史遗迹的真实性。这一根本目标与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是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现实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真实性常常妥协于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这对矛盾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矛盾,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而在我国似乎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在我国通常是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整治,整治后整个街区“焕然一新”,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问题逐渐显现。

(一)原住民越来越少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大都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这类建筑的居住空间和居住设备与现代生活要求相差较大,大多数中青年人不愿住在老街区,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居住区,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商强大的广告攻势下,似乎不住在“高尚”社区就不是成功人士。在这种潮流下,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不断搬离老街区,老街就成了老年人和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地。政府的规划整治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如果历史文化街区在整治后,街区经济没有起色,则老街居民继续搬离。如果整治后成功吸引大批旅游者,老街居民在旅游经济上收益颇丰,则更加快了老街居民搬离的速度(如丽江古城)。

(二)街区经济日益萧条

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后并不能如地方政府所愿形成新的旅游经济,而原来的商业却日益萧条。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是原来城市的繁华商业中心,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大批更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新建筑新街区出现了,它们逐渐替代了老街的商业地位,使老街经济日益萧条。

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通常需要封闭进行,多种现代市政管线一般采取地下敷设方式,因路面开挖,街区的商业被迫停业,因而更促使了城市商业重心向新建成区转移,这也是影响街区商业繁荣的重要原因。

(三)保护老街区与改善生活矛盾突出

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是政府和专家的事,街区的居民并没有多少机会参与,最多只是象征性的参与,老街居民相对缺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损害到他们利益时,他们就很难赞成保护,他们宁愿自己的房子不被划入保护范围。对于低收入阶层,改善生活是他们最热切的愿望。老街日益萧条的经济,必然会使他们为改善生活而对老屋进行改造。改造的方便性与低成本是低收入业主首要考虑的因素,其后果是历史风貌的大量破坏。

(四)历史建筑破损日益加剧

在我国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整治主要是对街区建筑外貌的整治,而对历史建筑的内部加固改造甚少。近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砖木结构建筑敏感而且脆弱,建筑破损随时发生。历史建筑维修涉及面广,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施工工序复杂。并且传统材料日渐稀少,传统工匠更是难觅,其结果就是:如果要求历史建筑修旧如旧,其维修造价必然昂贵,而且如此老旧的砖木结构建筑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是难免的。显然如此昂贵的维修造价,中低收入阶层的业主都是难以负担的。整日忙于生计的中低收入阶层业主,通常放任房屋破损,没有及时的维修自然会导致老屋破损加剧。破损到实在不行了,业主们才会用廉价的现代材料修补一下。这种修补实际上是对历史建筑的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几十年后,我们的历史建筑恐怕是面目全非了。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祖辈千百年营造出来的城市物质形态,正是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才使得我们独特的区域气质和历史文脉可触、可感。街区的建筑已经从家庭遮风避雨的基础生活必需品,变成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保护这些敏感而脆弱的历史建筑需要知识、精力和财力,目前历史建筑的业主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阶层,他们欠缺的正是知识、精力和财力。从全国范围来看,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历史建筑的维修、维护方面欠账巨大,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式。

二、用“产权置换”改良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方式

实际上老街居民多数希望拆迁,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和财力来伺候敏感而脆弱的老屋,他们宁愿拆迁,拆迁了就能得到新房,新房在居住方面更舒适和方便,更重要的,新房似乎比老屋更值钱,所以他们希望拆迁。另一方面仍居住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居民,由于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经济底子薄等原因,实际阻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一)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的基本思路是:政府授权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用新建的现代住房产权置换历史建筑产权,然后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修,最后将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在产权置换模式中政府具体要做的事有:组织各类专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选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派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家协助并监督开发商;在财政上支持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如减免税收,提供低息贷款,承担一些必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选择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时,应注重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心的,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开发商。在产权置换模式中开发商要做的事有:首先开发商要投资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居住区;然后与历史文化街区业主谈判有关产权置换事宜,用新房产权置换老屋产权;根据政府编制的保护规划,并在政府的监督下具体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包括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整修历史建筑等;将整治后的历史建筑出售、出租或自主经营。

(二)产权置换的优点

1.有利于更好保护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古董的价值在于它的原真性及由此蕴含的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古董收藏品是一种投资品,它的价值也在于它的原真性,因此其所有者必然尽力保护其原真性。高收入阶层有精力、有财力保护好历史建筑,他们有能力聘请保护专家为他们出谋划策。

2.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在产权置换模式中,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投资主要由开发商承担,地方政府只需投资个别公共基础设施。这改变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程历来由政府买单的惯例。我国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都很紧张,地方政府需要投入的公共事业很多,地方政府更关心与基本生活关系密切的住房、医疗、就业等,因为这些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稳定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可能排名比较靠后,等地方政府投入可能要很久,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往往是迫在眉睫,因为街区的破损正在加剧。

3.调动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积极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涉及面广,需要政府牵头组织,政府积极的态度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至关重要。当开发商将整治一新的历史建筑出售给高收入阶层时,地方政府可以得到丰厚的房地产交易税费的收入。既能改变老街区破旧衰败的面貌,又能得到丰厚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何乐不为。实际上地方政府也看重投入产出,以往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整治历史文化街区,大都希望整治后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带来丰厚的旅游经济收入,如果希望落空,地方政府的投入没有回报,那么下一阶段的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通常遥遥无期。

4.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费时费力的历史建筑维修使老业主们不胜烦恼,老街居民更向往设施完备的舒适方便的现代居住区。所以只要补偿合理,他们愿意用老屋换新房。

5.高收入阶层得到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在我国投资渠道匮乏一直困扰着高收入阶层,可靠的投资渠道似乎只有房地产,但由于国务院的房地产限购政策,这一投资渠道也被限制了。历史建筑将为高收入阶层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渠道。

6.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开发商将整治好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由于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有限性,以及历史建筑所处的绝佳区位等,保证了历史建筑可以卖个好价钱。

产权置换使那些钟情于传统文化,且有精力有实力的人成为历史建筑的产权人,这无疑会对历史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起重要作用。产权置换使历史建筑得到更好保护,使政府支出减少,使开发商盈利,使老街居民得到他们想要的新房,使投资者多了一种选择,这是一个各方皆赢的解决方案。

三、关于活态遗产传承问题

有研究者反对全部搬迁历史文化街区原来的居民,认为这将完全改变了街区的人文环境,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全部搬迁原居民确会导致这样的后果,但现实是老街区里大部分高收入阶层和大部分中、青年已经搬离,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流动性很大的低收入外来人口,老街的人文环境早已面目全非。几十年内,老人们将相续离世,到那时更谈不上什么文化传承了。我们在努力保持老街区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传承,但结果却是活态遗产的逐渐消亡。虽然一些研究者为挽救活态遗产提出了不少建议,一些地方政府也做了诸多努力,但活态遗产逐渐消亡的基本趋势并无根本性改变。

反观现实中集中改造的老城区和城中村,动迁居民们集中搬迁到新建成区,由于相对完整保留了原来的邻里关系,我们看到原来的习俗礼仪、节庆活动大多保留下来。在现代居住区完成文化传承的意义更为深远,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这对把握传统文化未来走向极为重要。

产权置换将使老街居民居住在一起,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关系,并能吸引部分中、青年回流,因此产权置换将实际有利于活态遗产的传承。这种发生在现代居住区的传承更具有可持续性,对正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更有意义。

四、产权置换的可行性

(一)前期实践

类似产权置换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早就出现。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纳市(Savannah)至今保留许多19世纪的建筑。1954年非政府组织“萨凡纳历史基金会”(Historic Savannah Foundation, HSF)成立,该组织利用捐赠资金和银行贷款购买历史建筑并出售给愿意对其进行修缮的购买者,到1968年已保护了130栋历史建筑,事实证明这种运作在经济上也是成功的。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实践,2003年1月1日施行的《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在苏州政府的主导下已成功出售几处古建筑,但由于缺乏有效操作模式,苏州的古建筑出售进展缓慢。

我国各地历史建筑保护资金匮乏问题,近几年尤为突出。为了筹集古建筑的维修资金,黄山市政府于2009年12月21日出台了《黄山市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认保人只享有对其认保的历史建筑的监督维修权和对认保经费使用情况的咨询权,认保人几乎是花钱做公益事业。历史建筑的产权还是归属原来的产权人,认保人因为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所以在认保方面并不积极。黄山市的实践表明,如果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历史建筑钟情者的热情就十分有限。

(二)利益各方

产权置换模式中主要利益相关者有三方,即历史建筑原产权人、房地产开发商、历史建筑购买人。首先是历史建筑原产权人,多年的旧城改造证明,绝大部分老街居民愿意用老屋换新房。老街居民与开发商的谈判是自愿和对等的,这里没有强制征收的问题,也没有钉子户利用工期讹诈开发商的问题。如果开发商和个别居民谈不成,也不妨碍保护整治工程的进行。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商,其热情取决于历史建筑购买人,如果购买人踊跃,出价较高,则开发商必然热情高涨。最后是历史建筑购买人,高收入阶层是否愿意出资购买历史建筑是产权置换模式成功的关键,目前历史建筑投资市场还没有形成,是否有人愿意投资历史建筑确是未知数,以下分三个方面讨论。

1.历史建筑的投资价值

历史建筑具备古董投资品的特征,即数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并同样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我国有限的历史文化名城里,历史文化街区范围有限,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自然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岁月流逝,历史建筑已经从原来的普通生活必需品变成古董投资品,就像数百年前一个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青花瓷碗,到今日它已不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那样。历史建筑与一般古董的主要不同点是其不可移动性,因此历史建筑投资市场将是区域性市场,但这不会妨碍历史建筑成为投资品,就像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市场,我国目前各阶层主要投资品正是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可以到全国各地投资房地产,收藏家应该也会到全国各地投资历史建筑。

2.投资偏好

近几年在安徽徽州一带及江西婺源、景德镇、九江,浙江衢州、东阳等地贩卖老屋的生意十分火爆,由此可见历史建筑的需求巨大。历史文化街区位居城市绝佳区位,历史建筑大都“有天有地”,这些都是高收入阶层的投资偏好。

3.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投资者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开发商在原居民动迁和历史建筑整修方面的所起的作用,将极大降低收藏家的投资风险。如果政府再给予政策扶持,如规定历史建筑不在房地产限购范围之内,将进一步降低收藏历史建筑的风险,最终可以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产权置换是可行的,历史建筑将在收藏家手上得到较好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将迎来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房地产开发商和古董投资者代表市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引入市场因素应该是意义重大,远不是几次探讨就能解决的课题,本文希望能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对引入市场因素这一课题的重视,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阮仪三 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

篇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 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镇、村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确定该镇、村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议。

第十一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第十二条 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章 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四条 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六条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 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三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第二十四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五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七条 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第二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 审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审批机关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五条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

(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文物造成损毁的,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讯,4月30日《光明日报》)

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一、历史文化名村的概念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村落,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辖区内存有清朝以前年代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自2003年10月国家首次公布周庄等10个历史文化名镇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逐渐被各地政府所重视。

2009年,陕西省铜川市的陈炉镇因其1400多年绵延不断的制瓷史,成为第四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二、陈炉古镇概况与历史文化价值

陈炉镇位于陕西省的中部,铜川市印台区,镇区三面环山,呈“马蹄形”居山凹之中,内部沟谷纵横,梁坡陡峭。北、南、西、永兴四堡居高而建,拱卫全镇。陈炉镇自然起伏的黄土丘陵保持了完整的地貌特征、周边梯田如同神来之笔,画出陈炉大地一条条自由流畅的线条。

陈炉古镇拥有陶瓷古迹、制瓷技艺、瓷业习俗和古风古韵等原生态景观,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近千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陈炉古镇更因“陶炉陈列”而得名,作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窑场,它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同时,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也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炉镇几百年来的陶瓷器物废品、残片、废弃物成为陈炉人营造居住环境最易于获取的建筑材料。在长期的经验与随心所欲之中,这些废弃物嵌入和构筑了陈炉独特的、丰富的、有机的、古朴的生活环境,历经百年火的锤炼、时间积淀、艺术的砌筑,陈炉人为我们创造了世界独一无二、如斯如画的村镇景观,形成了以陶为居、以陶为业的居住、生产相互融合的瓷镇生活空间和历史环境。陈炉“层叠密如蜂房”的“陶砖窑洞”这一传统民居形态,在全国,在陕西,就是在铜川地区都是少见的民居村镇。

陈炉传统的民居建筑群与悠久的陶冶工业史相互展示、自我叙说着自己的文明历史――陈炉的先人在最初发明创建陶砖窑洞时,也同时发明了烧制陶砖的制陶工艺。创建陶砖窑洞,必须首先筹备陶砖作为建筑材料。这样,烧砖的冶陶事业必定先于创建砖窑的安居事业。如此周而复始,烧砖的冶陶工艺支持了建窑的安居事业,安居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冶陶工艺的发展,以致“陶炉陈列”遍炉山。历经“有巢营窟周陶复,郁郁千家烟火迷”几千年的演变,以至形成了如今这一“陶炉陈列”的独具特色的古镇风貌与名称来源。

三、古镇现状

1、旅游资源现状

目前陈炉镇共有元、明、清陶瓷地30余处,烧瓷窑炉40余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文化堆积面20余处。陈炉居住建筑以窑洞为主,窑洞一般宽5~6米深约10米,是当地居民家庭主要起居生活空间。由红砖箍成的窑抗压弱,窑背上不能负荷太重,只能做上户的场院,形成了“你家的窑背我家的院”独特的建筑风格,层次分明,极具观赏价值。同时,村民用废弃的匣体、陶瓷的残次废品,如:缸、坛、盆、花瓶等来砌墙,形成了一道道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的人文景观“罐罐墙”;利用匣钵、瓷瓦碎片铺砌的道路,实现了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采取随机铺砌,拼出了质朴优美的纹样图案,增添了陈炉古镇的特色,是陈炉极富观光价值的景观。

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瓷坊在陈炉古镇上随处可见,一般在家中设有烧瓷设备和陈列室,瓷器造型精巧、色彩缤纷、成为陈炉镇陶瓷文化旅游及游客参与陶艺制作和观赏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保护管理现状

陈炉遗址区内由于常年修筑梯田对文化堆积层的破坏,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镇区内居民自建房屋的无人管理,导致其延续性面临威胁。

陈炉镇传统窑居建筑群落及环境原貌保存良好,但约三分之一窑居建筑长期无人居住,有些窑居建筑残缺倒塌或危在旦夕,需要保护维修。在地面上的遗迹尚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问题突出。

3、利用现状

陈炉遗址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另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特色民居及人文景观,基本具备展示条件,且已全部开放展示。家庭作坊可接待少量游客参与现场制作体验,并有相应的农家乐等旅游配套设施。

四、现存问题与影响因素

1、景观环境需要治理

镇区内的用地杂乱,功能区分不明显。部分公共建筑及新建建筑的建筑风貌与传统风貌不符,对古镇保护利用影响较大。

2、 传统技艺需要传承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陈炉也出现了中国许多乡村所共有的空心现象。年轻人纷纷走出陈炉另谋职业,传统的瓷器制造业也因为利润低等原因日渐衰落。陈炉瓷器烧制技艺急需不断的传承下去才能使古镇活起来。另一方面,传统器型仍是陈炉现在的主要产品,缺乏艺术创新,外界现代化的烧制技术也对传统烧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成为古镇制瓷业发展的瓶颈。

3、旅游服务设施仍需加强

连接镇内与外界的交通只有镇域内的客车,不能满足游客的交通需求。且无大型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没有良好的食宿条件,造成了留不住游客的现象。

4、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镇内道路除中心区域外,多数为土路,影响交通同行;缺乏集中供水设施和排水设施,也造成了公共卫生环境较差;电线为架空线路,存在安全隐患,对古镇整体风貌也产生了影响。

五、陈炉古镇保护利用发展策略

陈炉古镇是一个围绕陶瓷文化形成的聚落群体,陶瓷是陈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陈炉的发展应继续以陶瓷文化展示为主。

1、开拓多样的展示方式

陈炉古镇的陶瓷烧制特色已经成为陈炉镇发展陶瓷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应结合目前的陶瓷手工加工业展示以及特色景观进行展示,进而逐步扩大展示范围与规模,对陈炉现存的活态陶瓷文化遗产及和由其产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进行完整的展示。例如,对窑址建设展示厅,采取多媒体参观方式;对罐罐墙应采取最自然、最原始的露天展示;对遗址进行标识展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现场展示及虚拟展示等。

通过这个过程, 可以清楚地认识陈炉发展、演变历程,使游客对陈炉的认知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2、增加特色的产品设计

在此所指的产品设计,并不仅限于陶瓷产品的设计,也包括能为陈炉古镇提高知名度及带来最大利润的各种产品,例如,有古镇特色的明信片、各种小挂件、钥匙链等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的产品。除此之外,陈炉应该在当地特色陶瓷制品之外,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努力与外部市场接轨,生产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碗、盘、盆、罐、瓶、盒、灯、炉等日常生活用具及其他的陈设器、供器、瓷雕等产品,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

3、开发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

陈炉古镇以其陶瓷制作的原生态工艺最负盛名,也是古镇被誉为研究中国古陶瓷“活化石”的重要原因,包括采泥、洗泥、晾晒、拉坯、上釉、烧制等多个程序。现在,古镇的陶瓷制作仍旧沿用古法,这会是参观游客和陶瓷爱好者极为感兴趣的项目之一。在瓷厂生产过程中,应开辟专门的场地与多个程序鼓励游客参与到瓷器制作的过程中来,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留下与众不同的深刻印象,间接增加宣传力度。这也是延续陈炉古法制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行之举。

六、结语

陈炉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将会为保护当地文化多样性提供多种方式。古镇地域范围较小,自身文化特征明显,适当的利用措施将会为古镇的重生提供契机。随着古镇的利用程度逐渐增加,陈炉古镇在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岗位增加及收入来源扩大等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为民所用。

参考文献:

[1]张向军. 陈炉古镇环境可持续发展浅析[J].山西建筑,2008

[2]王沙. 陕西陈炉聚落景观陶文化现象研究及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方晓晓. 生态博物馆在北方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以陈炉古镇为例[D]. 西北大学,2013

篇6

论文关键词:紫线规划,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1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在春秋时代,太原已建有城邑,称晋阳城。后相继为赵国都城、秦汉重镇、北齐别都、盛唐北京,以及后唐、后汉、北汉的宫阙之地,素有“龙城”之称,太原有史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年。从宋朝初年毁晋阳城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1000年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在于旧城。历史赋予旧城丰富的遗产,纯阳宫、文庙、督军府等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民居和宁化府、清和元、开化寺等老字号,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西水系、拱极门遗址等古迹传承着历史的记忆。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重缺乏。在太原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2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

1)依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主城区的紫线控制范围。从历史和现代情况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即主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层次;从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主城区范围是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故紫线规划控制范围为太原市主城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主城区范围以外的部分将来作为二期陆续进行编制。

2)通过现状调研和分析,从历史遗存的集中度、风貌的整体性以及规模的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对比,认为应将文庙历史文化风貌区、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和坝陵桥街区作为三个历史街区。

文物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历史建筑还包括一些非文物的古建筑和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界定一般是指从l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对它的评价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a.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b.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c.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d.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e.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这样主城区范围内划定73处历史建筑。

3)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历史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核心保护区;指历史街区中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应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包含历史街区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指为确保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控制的地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历史建筑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的73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院落式建筑,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前者多为文物单位,以传统建筑为主,采取建筑围合庭院的布局,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后者多为近现代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其绝对保护区应包括建筑本体和相对围合的空间(如工人文化宫),以及必要的通道和外围空间(如原市政府办公楼)。在划定绝对保护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历史建筑l临城市规划道路,有些城市道路红线与历史建筑本体有冲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建议局部调整红线或调整规划道路断面设计,缩窄人行道。2)个别历史建设与规划道路红线存在严重矛盾。如校场巷工程师楼、川至医院、博爱医院等。规划综合考虑规划道路的层次及调整的可能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采取了调整规划道路或历史建筑整体迁移保护的方式解决。3)对于其他矛盾,如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造等问题,依据紫线优先,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划定绝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而忽略周围环境,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索:

1)原则上要考虑历史建筑的观赏视线要求,避免新建建筑对历史建筑的视觉干扰,尽量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环境格局和风貌。具体划定时,要结合现状地形地物,提高可操作性,为严格规划管理创造条件。2)由于历史建筑尤其是文物建筑周边大多是危旧平房区,综合考虑历史建筑保护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一些具体地段,将风貌协调区划分为A,B两区,并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A类地带:是为保护历史建筑环境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地带内只准进行绿化、小品建设及修筑消防通道,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对现有违章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迁,一时难以拆迁的房屋,可以维修利用,但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提高建筑层数。B类地带:地带内建筑物的形式、体量、色调都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历史建筑高度。地带内邻近历史建筑一侧的建筑物和通向历史建筑的道路、视觉走廊两侧的建筑物,其形式、体量、色调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3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1)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将来制定《太原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提供技术依据,加强了对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画条紫线,划定了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要求、丰富了保护内容、完善了保护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城市传统文脉,构建太原城市特色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2)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根据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对每个单位进行深入地现状调查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区域、街道、院落、建筑各个层次,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保持风貌的整体性。

篇7

>> 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保护 区域视角下的巍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 “以旧纳新”思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 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下的旅游产业发展探析 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下) “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探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简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探索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兴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探析 低碳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初探 历史文化名城全面整体保护初探 文化规划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乐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乌镇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 分税制将会促进广东的发展[M]// .讲话实录: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 精心组织实施分税制改革 [M]// .讲话实录: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 徐彬.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失范与社会冲突衍生的关联性研究[J].社会科学,2012,(08).

[7] 赵中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2,(10).

[8] 厉以宁.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M]//胡舒立.中国2015看清新常态.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9] 杨伟民.新常态 大逻辑[M]// 胡舒立.中国2015看清新常态.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10] 曹昌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J].中国名城,2011,(03).

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Abstract: Hohhot is a clear water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the arch ring, numerous monuments has a long history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regional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unique to this beautifulcity of many urban talent showing itself, become one of the mostattractive city north.

Keywords: history and culture; prote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呼和浩特是一座碧水环绕、山林拱响、古迹众多的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域及人文景观使这座美丽的名城众多城中脱颖而出,成为北方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的城市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便,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对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认识和利用不足,出现了对古迹不够尊重、破坏严重、古迹周边土地开发缺少策略引导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不能够体现历史名城市的特色,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历史文化保护对于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呼和浩特市的形成与格局

呼和浩特地区是中原汉族文化同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的地方,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呼和浩特的建城历史始于公元前四世纪,至今已有二千三百余年的历程。呼和浩特地区也是我国北方较早的现城市和我国历史上建造城市较多的地区之一。根据呼和浩特市发展的历程,可将其划分为:云中阶段、盛乐阶段(包括唐代)、丰州阶段、青城阶段和呼和浩特五个阶段。

2、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特色

建筑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最能代表一座城市和街区的特色。

2.1、宗教建筑

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于13世纪初叶传入蒙古地区。明代在呼和浩特建设了许多召庙,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说法。召庙建筑在布局上完全采用了中原寺庙的方式。主要殿堂居中,两侧建设以中轴线对称布置。

大召是清代呼和浩特地区的七大召之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由四重院落组成,大殿位于第三重院落内,大殿是典型的汉藏结合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在藏式殿宇的平顶上加建采光天窗,高起于屋面,上履汉式歇山式屋顶。大殿整体前后有三个屋顶。由南向北逐步升高。大殿南部建有突出墙体的三开间两层门廊。大殿内因供奉皇帝牌位,屋顶改履黄玻璃瓦。

席力图召整体布局与大相似。其突出的特点是大殿建于宽阔的台基之上,正面有突出七开间柱廓。实墙面饰以孔雀兰玻璃砖面层,色彩华丽,特色明显。寺院东侧白塔在十三天上带双耳下重垂,造型精美,世上仅有。席力图召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本街区内除上述两坐召庙外,还有已修复完工的财神庙、扩建完工的观音庙、正在修复的宏庆召,以及喇嘛家庙一处。

2.2、民宅、商肆

由于山西等内地来归化城从事购销活动的“旅蒙商”的增多,归化城的民宅、商肆大多借鉴山西的传统建筑样式。

塞上老街集中保留了城街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商铺。而民宅在本规划范围内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没有保留价值已全部拆除。在席力图召仅存不完整的喇嘛住四合院一处及少数几栋民宅。在大盛魁旧址除保留了一处办事院落外,还有几处民宅四合院,其中有一处为老商号元盛德的四合院。

2.3、历史文化街区除塞上老街以外其它地段旧民居和商肆已荡然无存,原有街区格局和空间尺度已完全消失。

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确定

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及《历史文化城名街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也就是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由核心地段与建设控制地域两者组成。依据上述规定本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

3.1、塞上老街—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起大南街、北至新生街,南至文庙前街和鄂尔多斯大街,西至通顺南街,其中塞上老街两侧各30米,大召前街西侧60米,东侧至大南街,面积约20公顷为保护范围的核心区。核心区东西南北各向外延为建设控制地带。

3.2、席力图召—大盛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西至大南街、南至东兴旺巷及家庙以南,东至小召前街,北至四眼井巷的片区,为保护范围的核心区。核心区外西至大南街,南至西五十家街,东至小召前街和五塔寺北街,北至大东街和四眼井巷,面积约40公顷,为建设控制地带。

3.3、五塔寺—作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除确定建筑物本身的界线外还要划定风貌协调区,现划定五塔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为:东起石羊桥路,西至小召前街,北起五塔寺后街北30米,南至五塔寺前街向南30米。

3.4、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目前在塞上老街—大召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大召。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观音庙、文庙大成殿、弘庆台、财神庙。席力图召、惠丰轩、小召(牌楼,大殿及遗址)元盛德,大盛魁。在上述两个保护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均已修缮完工并得到了妥善保护。弘庆召目前还在修缮之中。小召原址现为小学校校舍,是否复建小召,文物部门上无计划。按照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均应按级别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开发商目前已开始在席力图召东侧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关部门急需确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便规划部门合理地确定建筑方案,保护好席力图召及其周围环境。

建设控制地带的控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要保护文物古迹本身,更重要地是保护其历史环境。

我市有些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缺乏必要的空间控制,如乃莫齐召紧邻汇豪天下高层住宅,使乃莫召如同一个“盆景”。钰景花园小区高层住宅位于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塔寺和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召牌楼及惠丰轩之间,严重地影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城市规划工作滞后于城市建设速度,没有及早地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

4、对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的评价

由于对历史街区保护缺乏力度。古城面貌遭到建设性破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旧城区改造不注意保护原有城市结构和环境风貌,历史地段面貌逐渐被新的建筑掩盖。

靠近席力图召—圪料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单位小召牌楼、惠丰轩的居住小区钰景花园从保护文物角度出发,只应建较低的建筑,不应建高层住宅影响历史街区的空间风貌。

4.2、存在建筑物超高现象,使相邻文物保护单位失去原有的标志性,使周围的环境改变了原有尺度和空间形态。高圪料街东口不远建起的高层建筑—古玩城,体态和造型严重破坏了整个历史街区的形态。尤其是该建筑顶部向上翘起的挑檐更是与本地古建筑形态很不协调,应加以改造。

4.3、历史街区质量较好的,有代表性的旧建筑因妨碍房产开发而被拆除。位于文庙街与大召前交叉路口东北的一坐二层拐角的商铺,原来保存的很完好,却被一栋三层楼所取代,使大召前街完全失去了历史面貌。

4.4、古迹“翻新”之风大盛,使古建筑失去古朴的风韵。本街区的召庙大召、席力图召、观音庙无论新建、改建的大小房屋屋顶都换成了黄绿色琉璃瓦,使建筑失去了原有古朴的风貌。

4.5、仿古建造的新建因受资金、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建造的形制和质量都与古建筑有较大的差距。大召广场南侧都的仿古建筑群,靠近广场的建筑质量还好,越向南质量越差,形制也逐渐没有了古建的风韵。大盛魁北区已建起来的仿古建筑大体上建筑质量还好,但细部上还是较粗糙。最令人不满的是建筑色彩。建筑群仿山西制式,山西一般宅院都很素雅。木构件都刷成黑色或深棕色。而本建筑群木构件均饰以大红色和彩画,失去了晋商大院的风貌。

5、保护与整治的原则与方式

5.1是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严格管理与保护。基本原则是应完整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空间格局与风貌。严格保护街区的明清及近代传统建筑风貌,维持保护区的整体空间尺度。

5.2、具体保护与整治的方式如下

5.2.1对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改造。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控制区以及周边地段都有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需进一步改造。圪料街内有教堂、厕所、平顶建筑等。邻近保护区的建筑有高层建筑古玩城等。

5.2.2对严重影响风貌的建筑应加以拆除。

席力图召东侧大盛魁北区临大东街的商住楼,大观园西侧临大南街的商住楼都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有严重影响,拟加以拆除,更好地展现历史街区的风貌。对历史街区风貌有影响的广告也应拆除。阿拉坦汗广场东北角巨大的广告牌对街区景观造成较大的破坏。

5.2.3保护街区内的绿地、小品、饰装等历史环境要素。

篇9

第一条为加强*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管理,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名城保护委员会),是*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协调机构。

各有关行政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并将保护、管理和编制规划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支持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义务,并有权对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议,对破坏*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九条对保护*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保护内容

第十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

第十一条*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包括:

(一)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

(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具有历史特色和风貌的历史地段。

(三)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历史建筑;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古树名木;

(六)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护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对具有历史传统风貌或格局的街区、建筑群、村镇等,应当认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文化名镇(村)。

第十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名单及其核心保护区的范围,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主管部门提出,经名城保护委员会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第十四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应当划定核心保护区,设置保护标志,建立档案,明确管理单位,制定具体的保护办法。

第十五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包括:历史河湖水系、传统街巷格局、历史构筑物、建筑高度、城市景观线、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古树名木等。

第十六条对尚未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反映一定时代特征、具有保护价值、承载真实和相对完整历史信息的建筑,应当认定为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名单,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名城保护委员会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第十七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八条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由市绿化委员会负责。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应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名城保护委员会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布。

历史名镇(名村)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保护委员会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镇人民政府予以公布。

编制其它规划时,应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协调。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保护的总体目标、保护内容、保护范围、保护标准、保护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等。

第二十二条专项保护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保护范围,保护原则,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保持传统风貌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控制指标,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不同建筑的分类保护和整治措施,保证保护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其他应当纳入专项保护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第二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各项规划草案,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意见。

第二十四条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各项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二十五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六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七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八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第二十九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条审批本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建筑的具体分类标准、保护和整治的具体要求,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后,经名城保护委员会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第三十二条市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和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消防设施、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保护的需要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公安消防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第三十四条城市建设中发现具有保护价值而尚未确定为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市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保护建议。市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步确认具有保护价值的,报由名城保护委员会审核,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五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应当按照有关保护规划的要求履行管理、维护、修缮的义务。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三十六条扶持与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鼓励传统文化艺术的挖掘和整理,扶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有关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

第三十七条支持举办迎会、咸水歌比赛、鹤歌鹤舞比赛、飘色等具有*市特有的民俗风情的活动,禁止封建迷信活动。

第三十八条支持继承和发扬*市的饮食文化,保持和丰富其传统特色。

第三十九条支持生产和展销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

第四十条支持民间保护古树名木,并向市绿化委员会举荐,以完善*市古树名木的详细档案资料。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

(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篇10

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1.1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解放前、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1)解放前———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开端。北京大学于1922年成立考古研究所,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此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局动荡,战争频发,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障碍。这个阶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政府缺少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各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多为官僚住宅,其维护由个人出资;居民为了生存,开始自发对住宅进行修缮和维护。我国最早的公众参与遗产保护便是由此慢慢开始发展。2)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奠定。解放后,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在资金上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与鼓励。这个阶段的公众参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政府的组织下,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二是由于人口的增长,政府将一些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提供给居民作为住宅使用,并鼓励和帮助居民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的投入与重视,奠定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基础。3)改革开放后———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在阮仪三、吴良镛先生等学者的推动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实践探索。此时的公众参与形式为“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合作的旧区改造,如北京旧城的菊儿胡同改造项目(见图1),主要的资金来源已由政府投资逐渐转为社会集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开发商成为了改造主体,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在规划阶段加入了公众参与的内容,强调社会监督。图1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图2丽江古镇这个阶段,由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宣传,民众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了历史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今后公众参与的进一步发展。

1.2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文化旅游热”的兴起,丽江(见图2)、凤凰、平遥(见图3)等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发展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不仅弘扬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也使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传统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过政府以及媒体的呼吁,我国民众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专家,更是当地居民的责任。政府也正式提出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并逐渐付诸于实践。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以及自发参与两种方式。1)由政府组织的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阶段:编制前期,通过实地踏勘以及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当地基础资料以及居民的各种意见,编写“基础资料汇编”;文本编写阶段,强调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及管理,如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居民自主修复住宅建筑;规划编制完成后,政府会通过报刊、规划网站等途径对规划方案进行公示,以收集公众意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较为薄弱,加之政府对于相关信息的传递滞后,且缺乏有效的引导措施,除非涉及自身利益,否则民众对于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对于公示的内容通常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虽然得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民众自发参与的历史遗产保护。自发参与是居民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当规划方案与民众意愿冲突时,居民往往会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抗争。例如,广州恩宁路改造事件。政府未公示规划方案直接对恩宁路启动拆迁,导致了后续一系列居民自发组织的抗争。随着公众舆论的扩大,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成立了由政府代表、专家学者、社区居民等多元力量组成的顾问小组,监督审查恩宁路改造更新项目。同时,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社会自组织逐渐形成,从不同方面推进恩宁路的保护。然而,由于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居民、政府、社会力量三方立场不一,很难达成共识,使得遗产保护缺乏持续动力。声势浩大的恩宁路改造事件虽未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但其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造模式,促进了公众参与渠道的开放,使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2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2.1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美国作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地,有着众多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机制。例如各地方政府主导历史遗产保护而非联邦政府,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历史保护国家信托组织(NationalTrustforHistoricPreservation),将“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和民间力量”三者联合起来,承担政府无法承担的历史建筑管理工作。当政府财政紧缺时,会有众多的NGO(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组织,将私人捐赠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196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历史保护法》,自此,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得到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之后,政府又将历史遗产的实际经营权交给民间保护组织,并给予其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2德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与国内现状有所不同,欧洲国家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公共责任。在德国,历史建筑的所有者负责其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公众良好的责任意识以及基金会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德国联邦政府还设立了“历史遗产开放日”,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使得历史遗产的保护在社会上影响日益深远。此外,基金会还一直致力于关于遗产保护的青年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基金会组织的工作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开展,是因为德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民间有强大的力量支持,同时,政府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2.3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日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为两类:一类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通过调查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为其保护提供资料与意见;另一类则由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组成,主要负责房屋建筑的维护、修缮和展示,以及传统手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专家学者协助当地居民,通过向政府反馈、呼吁等方法,促使政府决策的根本性转变。20世纪60年代的妻笼保护运动(见图4),使日本民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走向组织化。如今的“全国历史街区保护联盟”就是由当时各地组织联合成立的“历史街区保护联盟”发展而来。该联盟自1978年起,每年都组织各地居民举办研讨会,促使居民更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种依托于公众参与的历史遗产保护活动,使规划设计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使居民的生活更美好、社区的环境更宜人。

2.4我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差异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起步较早,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其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西方的民主理念深入人心,遗产保护运动由个人向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发展,形成的是“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而在我国,高度集权的封建思想持续了近五千年,在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我国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则是政府和专家学者;其次,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西方国家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公众参与中。

3提高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策略建议

3.1政府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中央政府应对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建立遗产保护的多层次责任体系,并积极推动权利的下放。加强地方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促使保护工作因地制宜的开展;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非盈利性的保护组织,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及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遗产保护的实践中。

3.2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由于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三方立场不一、缺乏沟通,少数利益代表的一元决策常常引来民众的抗议,导致项目难以进行。因此,成立独立的第三方民间组织,代表公共利益参与历史遗产保护,建立起三方沟通的平台尤为必要。拥有专业知识及团队能力的公益组织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仅可以解答社区居民对规划方案、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疑问,还可以向政府、开发商反馈居民的诉求,督促政府对规划方案进行完善。同时,公益组织的介入还可以建立起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平台。目前,我国居民参与历史遗产的保护往往只关注自己眼前“一房一地”的利益,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常常视而不见。公益组织深入社区,运用其专业知识,通过开展、组织动员活动将社区居民团结起来,达成共识,更有利于社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3社区居民、团体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生活在历史遗产保护区内与周边的居民是与历史遗产保护最密切相关的人群,但由于其对于历史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以及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且积极性不高。首先,应加强遗产保护的教育,通过设立“历史遗产开放日”、媒体广告、公益展览、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知识,激发民众对于自己居住生活的历史街区的自豪感,提高整个社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以立法手段,将保护遗产的责任分散到社会各阶层,使历史建筑的拥有者参与到遗产保护中,同时,政府应提供房屋修缮的专业指导意见以及建设资金补助。居民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获得了真正的决策权,很大程度提高了居民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4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参与,这不单是顺应社会民主发展的趋势,更是促进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虽然我国在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面上开始较晚,初期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政府人员、研究专家还是普通民众都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化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涉及到多个科学、多个专业,如何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更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中之重,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作者:杨隆治 单位:山西恒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阮仪三,丁枫.我国城市遗产保护民间力量的成长[J].城市建筑,2006(12):6-7.

[2]孙施文,殷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4(19):27-28.

[3]刘垚,田银生,周可斌.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8):101-111.

[4]刘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D].重庆: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