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院感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6-08 17:3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室院感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领导高度重视,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第一注重依法管理,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断学习法律、规范,贯彻执行《 传染病防治法 》 《 消毒技术规范 》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和各项政策法规,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科、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第三把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 充实保健院感染组织机构
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的院感工作人员,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医院成立的院、部、科室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起到了有效的职能监控作用,按照职责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同时各科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每月向院感办报告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消毒隔离监测情况,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检查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等。
三、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营造氛围,院感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院内感染培训,并利用互联网及时了解国内外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原则,控制方法的新进展,对全院医务人员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2011年全年对我院医务人员及后勤人员培训考核4次,试用期人员培训考核2次,实习生、进修生培训考核2次。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在全年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提高我院的院感工作质量和成效,制订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我院各科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综合评分细则》,《院内感染自查质控反馈》,《院感质控员月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罚则》。定期或不定期对照我院的院感制度、规范、细则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评估、评分,查制度落实情况,查操作规范,从环节上层层深人。院感办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掌握我院感染状况,发病情况、病种、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等有关资料,根据《院感感染诊断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院内感染监测登记报告制度》。当医务人员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或者感染趋向时,必须及时送病原学检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要求如实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单,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由院感负责人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协助控制病情的扩散,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召开研讨会,消除隐患,确保医疗安全。为保证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可靠性,院感办将不定期抽查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和漏报率。对科室内隐瞒,漏报的情况进行摸底,一经发现,除在全院通报批评外,对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也要按规定进行处罚。同时,医务人员要警惕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院内感染病例的漏报,也是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发现有感染暴发倾向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院感办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院负责人报告。
篇2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体会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科室,凡是需要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消毒灭菌的岗位都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因此,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协调配合。社会不断进步,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迅速应用于现代医疗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社会老龄化程度增高,老年人较之年轻人更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而且随着人民群众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院感染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专职或兼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和培训,是基层医院,也是基层医疗机构各级领导急需重视的问题。笔者于2001年参与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院十几年来医院感染工作的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汇报如下。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点
1.1医院领导重视不够 基层医院在刚开展医院感染工作的初期,大多数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具备相当条件的、要创等级的大医院才做的事,基层医院只要保证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杜绝差错事故,保证有患者就医,医院能发展就行。院领导不参加任何院感知识培训,感染管理理念滞后,只有在上级部门检查工作以及全国或某地区发生某种疫情,上级部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院感监测管理时才忙于应付,事后又将医院感染工作抛于脑后,思想上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涉及消毒灭菌方面的投资不愿意花钱,认为医院感染只有投资无回报。
1.2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制度的完善以及健全情况 大多数基层医院感染工作无专职人员,一般由其他科室人员兼职。我院于2001年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临床医疗、护理、医技各派一名医务人员兼职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由业务院长分管。因兼职人员有其本职工作岗位,而各科室负责人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安排相应的时间给兼职人员去落实日常的医院感染工作,职责不清,工作难到位,因此医院感染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初期,基层医院没有完善的医院感染相关制度、职责,只有向上级医院或同级其他医院学习,有些制度对本院并不适合,也限制了制度的落实。
1.3全院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认识不足,院感知识相对缺乏 由于医院感染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基层卫生人员对这一工作领域了解少,认识不足,不像对医疗护理工作那样重视。并且由于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使院感工作所制定的制度措施难以持续,给医护人员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院感工作只是每月或每季例行监测,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验收。由于错误的认识,使相应的培训无法及时跟上,全院人员对院感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从事医疗、医技特别是后勤人员错误的认为,院感工作只是护理方面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表现出不主动学习,不过问,不了解,自我防护意识差,各种诊疗操作不规范,院内感染病例漏报,滥用抗生素,给医院感染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阻力。
1.4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监管不力 以完成经济指标为目的,加之医院感染管理职能下降,不能有效指导和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临床个别医生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不严格,导致抗生素滥用。同时对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掌握不够,联合使用抗生素欠合理,给药方式不规范,用药疗程过长,忽视病原体检测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查。
2医院感染工作体会及对策
2.1领导重视,改变管理理念 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要求,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我们本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医院感染工作,将其纳入每年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组织各种医院感染培训班,请省级专家讲课,并规定必须由院领导带领院感工作人员参加学习。笔者是院感小组负责人,也经常与院领导进行沟通交流,甚至据理力争。院领导通过参加培训班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室的建设,使我院的医院感染工作逐渐见到成效。
2.2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2.2.1健全组织机构 随着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我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我院院感兼职人员已扩展到全院重点科室。由业务院长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疗科主任、护士长、重点科室(包括医技科、病房、供应室、口腔科、外科、妇产科、药械科、卫生防疫科)骨干人员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兼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负责监督各自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各科室每周安排1 d时间给兼职人员整理院感资料。每月安排2 d时间全体院感小组成员由业务院长带领对各科室进行院感工作质量自检。根据标准,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打印成书面资料,再反馈到各科室。第2 d检查各科室整改情况,并根据整改情况,按照相应奖惩制度给予适当奖励或处罚。每6个月进行1次工作总结,年底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的各级医院的考核验收,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2.2完善管理制度 通过不断的向上级医院参观学习,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我院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重点部门和特殊仪器的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方法,各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自查标准等。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不在于数量文字的多少,必须根据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才是最好的。制定好的制度不应长久不变,而应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而非停留于表面。
2.3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更新观念 我院每月组织一次院感知识讲座,全院人员包括后勤科室,除值班和请假人员,一律必须参加学习。首先要讲解医院感染法律法规知识,列举实例,告诫医务人员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将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给医院造成恶劣影响,并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提高全院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一种人人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控制的氛围。其次要讲解医院感染理论知识。我院定期选派重点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医疗、护理骨干人员参加全国或省内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班的学习,回来后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传授给全院人员。例如: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具体措施,如何防止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具体处理措施和流程,手卫生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各种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和处理,医疗锐器的处理方法,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等。通过坚持学习,大大提高了全院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诊疗护理活动中。
2.4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而且会诱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增加,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1]。我院专门成立了抗生素使用管理小组,由医疗科主任担任组长,会同药械科定期检查临床用药情况,指导和监督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建立抗菌药物分类及分级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从而控制和减少滥用抗生素现象。
3结论
基层医院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很大困难,但只要领导重视,高度认识到医院感染监控工作不仅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支持并组织全院人员积极参与此项工作中,建立健全医院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措施,靠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惯性运行,加强医院感染专职或兼职人员的培训,关注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的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基层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同样能得到规范运行[2]。
参考文献:
[1]徐凤琴,叶枫,张灿婷.898例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224-225.
[2]王鹏,李金波.关于基层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9.
[3]余桂珍,曾琨,陈慧.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8,40(9):711-713.
[4] 郑翠玲,翟德翠,张志刚.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32-33.
[5]侯岩芳,刘云英,慢性心力衰竭控制症状发作的自我护理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 ,2009,17(9):694-695.
篇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814-8824(2007)-4-0023-01
摘要: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从90年代成立以来,通过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2、加强培训,提高广大员工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保证院感工作质量;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院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4、把好灭菌质量关,做好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工作;5、把好进货渠道关,保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质量;6、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全院质量监控体系,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发展。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控制院感
我院是一所拥有床位598张,集内、外、妇、儿等于一体的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从93年成立以来,通过不断的的持续改进,强化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在各级各类检查中均获好评。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与安全,在院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健全组织,强化职能,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1名副院长任主任,部分职能科室、临床大科主任共33人为委员,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专、兼职人员8人,各科室成立质控小组,形成了完整的三级管理体系,为实现管理目标打下了基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对全院各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质控、汇报质控结果,总结经验,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院感科专职人员,对全院各科实行周质控,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各科质控小组常规开展不定期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院“质控办”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这些管理监控的职能作用,落实了各项制度与计划,保持院感工作持续改进。
2 抓好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员工对院感管理工作的认识,保证院感工作质量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医院行管、后勤、医、药、护、技等几乎每名员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必须人人知晓,为提高知晓率,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编印《院感通讯》,派人外出学习等形式,对各科人员以及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等进行培训和考试,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的环节质量及各项制度的落实。
3 健全各项制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湖北省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标准》及《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我们制定了各级人员职责,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继续教育制度等十项制度,成立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专家组”,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 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做好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工作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一环,各科护士长是负责消毒灭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消毒工作的方法与环节质量控制,院感科负责监控消毒灭菌终末质量,保证灭菌物品合格率为100%。坚持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普通病区空气、物表、手及消毒剂每季进行一次监测,对手术室、产房、口腔科、ICU等特殊区域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追踪、反馈、处理与整改。每半年对各科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进行监测,每根灯管都有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及强度监测登记,及时更换新灯管,保证消毒效果,做好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工作。
5 把好进货渠道关,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安全
物资供应科必须严把货物质量关,每次采购的物品必须“三证”齐全,对每批次产品的消毒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期限、生产厂家、产品名称、数量、规格等,保管人员建立专门的登记本,每批进行登记。对输液器、注射器进行数量管理,对低价值的一次性用品进行热源监测、无菌试验抽检,检查合格方可向科室发放,检查各科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保管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用品的安全,并监督供应室统一发放与回收,并有登记。
篇4
【关键词】 新生儿室 院内感染 预防 体会
新生儿具有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差、对外界适应能力弱等特点,早产儿、低体重儿常因使用暖箱、反复吸痰、使用呼吸机或侵入性操作、应用抗生素等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近年来,国内外新生儿病房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时有报道。因此,新生儿室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各环节管理,及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保障。
在预防新生儿室院内感染方面,我科主要从制度落实、流程指引、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大力度,规范了新生儿室的做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布局合理,设备配置齐全
2010年初,我院对新生儿室进行异地扩建改造。新建成的新生儿室区域独立,专用走廊,并设置了家属探视间,安装了电脑可视系统,家属可坐在探视间利用电脑观看其宝宝的一举一动,既满足了家属的需要,又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新生儿室还采用环保易消毒清洗材料,便于墙面、地面清洁消毒;安装了纱窗;安装了双制空调、空气消毒机、臭氧消毒机、电感应水龙头(洗手使用自动流注消毒皂液)、干手机等设施;每床、每箱、每枱放置了快速手消毒液;每台温箱配备了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吸氧及吸痰等设备,为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制度全面,流程指引明确
2.1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隔离新生儿室感染预防制度》、《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手卫生制度》、《新生儿出入室制度》、《新生儿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
2.2制定了新生儿室相关的工作流程指引:如新生儿沐浴、配奶、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运送,温箱、光疗箱、呼吸机等仪器的使用、消毒操作指引,使大家的工作有章可循。
3 规范做法,管理措施到位
3.1人员管理
医护人员是防止医院感染各个依赖因素最重要一环,责任重大;是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措施执行者及监督者。新生儿室实施全封闭式管理,护士长具体负责,互相监督,感染管理科抽查。严格病区出入管理制度,入室前穿专用服装、鞋、帽子、口罩及严格洗手方可进入。重视手卫生管理,强调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工作服、入室鞋每日清洗。病区人员相对固定,每年体检,新进人员工作前体检。患有传染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皮肤病变等暂停在新生儿室工作。
3.2设备物品管理
3.2.1使用中的暖箱、光疗箱,每日用清水擦拭内外面,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拭;温箱使用达到七天,常规更换;湿化水使用无菌蒸馏水,每天更换;保暖箱、光疗箱、婴儿床做好终末消毒,先用消毒液擦拭,再用臭氧消毒机进行消毒。
3.2.2布类做到“三专”,新生儿衣服、被单用后专袋收集,专机清洗,专柜存放。尿布采用一次性,质量严格把关,用后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3.2.3在奶具清洗、灭菌、储存、配奶等环节中,应注意环节管理。奶具、垫嘴小毛巾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做到无菌保存和取用。
3.2.4空气消毒和通风,每天最少两次;地面、枱面、仪器表面、门把手、洗婴水池等每天清洁、消毒;听诊器、体温计等仪器物品尽量做到专人专用,终末消毒;院感科每月对新生儿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人员手等细菌检测。
3.2.5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使用中的呼吸机,其表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使用完毕,严格做好终末消毒。
3.2.6使用中的负压吸引器,其管道及储液瓶每天更换、浸泡消毒。
3.3医疗废物管理
3.3.1新生儿室的垃圾严格按规定分类放置,每部治疗车及垃圾存放点都设有有盖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及锐器盒,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3.3.2垃圾严格做到班班清理,垃圾运离科室前,做好垃圾交接工作。
3.4隔离新生儿室管理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必须穿专用隔离衣,戴帽、口罩、手套,物品专用,实行双消毒灭菌,废弃物密封收集送焚烧处理。新生儿离室后严格终末消毒。
4 加强培训,提高整体水平
4.1医务人员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爱心、耐心和扎实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是新生儿感染预防关键,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联合每季度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三基三严”、院感知识等培训和考核。
4.2科室根据医院的培训计划,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拟定科室培训计划。
4.3科室核心小组按照科室计划定期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新上岗、进修、实习人员实行院感知识岗前强化培训。
5 加强质控,及时反馈整改
5.1医院感染管理科把新生儿感染预防作为重点工作,按照质量考核标准,每周小查每月大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责令改进;做好每次记录评分,纳入医院质量综合考核进行奖罚。
5.2护长、科室院感质控员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对各个环节进行质控,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时进行整改,并把检查结果列入医疗质量考评范围,与个人奖金挂购。还利用科室早上交班或科会、周记等形式,反馈给科室的其他职工,引起大家的重视,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6 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使我科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科新生儿院感率从2009年的2.8%下降至2010年的1.5%,新生儿室平均住院日从2009年的8天下降至2010年的6天,病人满意度从2009年的 90%上升至94%,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7 体会
7.1只有医务人员的法律和消毒隔离意识提高,工作中能自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的依从性提高,才能有效的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7.2管理者要注重环节管理,不要忽视每一个关键性的细节。
7.3院感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院时间越长,院感发生率越高,降低平均住院日,可降低院感率。住院日的降低,相应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病人家属的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科室的声誉。
参 考 文 献
[1]芦岩,林自兴.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追踪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08).
[2]胡小云,邓泉珍,肖伟秋.新生儿病房285例医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
[3]李月君,曲松梅,彭小丽.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和消毒隔离管理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23(05).
篇5
采用不记名填表方式,在随机抽取100位住院患者后,向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要简易方便,最佳方式为画对勾选择。调查表内容包括入院介绍、卫生宣教、服务态度、科室管理等项目,评价标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调查表应留有空白处供被调查人员填写满意和不满意的具体内容及改进方法。调查表可由患者本人填写,也可由患者家属填写,调查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向被调查人员讲解说明调查表各项内容的意义以及调查目的。
2结果
通过对2012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在我科住院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4.5%,满意度一般的为服务态度和科室管理。(见表1)
3讨论
内科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
3.1入院介绍工作不具体:护理人员如果没有对患者详细讲解介绍医院相关情况,如住院须知、住院环境、陪护制度和探视制度等患者所需知识,将会造成患者归属感的丧失,会存在护理安全(即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心理、生理、损伤、功能性的障碍和死亡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外的事件[2])隐患、会造成患者心理乃至行为上的不配合治疗。
3.2护理人员对卫生宣教工作不重视: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可知,因护士健康教育理念和能力与患者的要求相差很多,所以护士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常识的宣教力度弱,是患者及其家属难以以更加健康的方式生活。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护士没有意识到健康宣教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有所懈怠;
(2)护士相关专业知识薄弱,难以深入浅出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健康知识,深浅不容易把握,针对性和实用性差;
(3)护士缺乏积极主动学习新药、新技术的知识,难以跟上科学的飞速发展。
3.3护理服务质量不高: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常常着重于护理生活不能自理者,忽略生活部分自理者,则没有被优质护理的生活部分能自理者对护士产生不满。另外,护士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也大大影响了患者满意度,例如,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不能做到成功率百分之百,使患者增加了痛苦,造成患者的满意度下降。
3.4科室管理制度不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对整个科室日常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制度不完善,那么很多工作就难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如值班制度如果安排不妥善,就会造成部分时间段无人工作的现象。
4解决办法
4.1重视入院介绍:详尽的入院介绍,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拉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距离,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亲和力和信任程度。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就应立即给病人或陪人介绍住院环境、入院须知、卫生制度、探视陪伴制度、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等。做到病人入院有人接,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切实履行“热心接、细心问、耐心讲、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使病人熟悉医院环境,尽早消除患者新入院时的不安和恐惧等不适心理,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亲和力、信任感和协作性让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保证以后的医护工作顺利开展。
4.2加强卫生宣教:加强卫生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可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促进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根据住院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习惯、性格、需求等早期向病陪人主动讲解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仅能使病人更加了解自我保健知识,而且能极大满足患者对医护措施的知情权的心理,使之更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其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降低返院率。
4.3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和开展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法制教育、护理质量安全教育,树立爱岗敬业“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护理服务不仅要满足病人的明确需要,而且要满足其隐含的需要;护士不仅要协助治疗、护理,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改革就是要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得到优质、安全的服务。
篇6
【关键词】 开业初期问题;应对措施;具备素质
消毒供应室是集技术性、科学性、操作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向医院各科室供应无菌器材的重要场所,与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有密切关系,其发展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分析我院开业初期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达到把供应室建设成为适应发展的、广大就医患者健康需求的供应室。下面来具体谈一谈供应室开业初期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 我院供应室在开业初期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层次配置不合理,我院开业初期大多数是年轻护士,他们临床经验较少,身高、学历偏低,高职称护士较少。
1.2 专业知识不扎实,外出学习机会少,与外界接触较少,缺乏自学精神,工作缺乏积极性。
1.3 自我防护意识差。供应室每天都有大量的、污染的器械需要清洗、消毒、包装,但自我意识防护观念差。
1.4 未认真学习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工作时个别人不按制度流程进行操作,缺乏严格的自我质量监控。
2 应对措施
2.1 加强全院对供应室的重视度,充分认识供应室在医院发展中重要性,增加充足的高资质后备护理人员加入我科专业护理工作。
2.2 认真学习规章制度 ①组织管理制度:各级人员职责;物资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②质量管理制度:各区域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2.3 护理部及科室组织专业知识讲座,积极争取外出学习与培训机会,使护士重视自己及专业,循序渐进,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热情。①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增加上级领导督查次数。②创造良好氛围,互相学习、互相关心,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科室的凝聚力。③打造良好的专业形象:以扎实的业务素质使自己成为“专业人士”、“预防感染小专家”。
2.4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在各个环节上严把质量关,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防范措施,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消毒灭菌物品。
2.5 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素质
2.5.1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事业观 举办相关职业素质拓展培训,通过培训来培养高度的责任心意识,爱岗敬业精神,使他们有职业荣誉感,了解专业角色的需求,建立稳定的职业心态,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2.5.2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精准的记忆力 准确掌握器械的数量,敷料的性能、用途等专业知识,消毒物品的日期及保管等管理方法。每位护士掌握好各科室的需求,保证供应。
2.5.3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困难、委屈、挫折或误解、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时,做到排除干扰,约束言行;注意及训练自己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沟通能力,避免误解与差错。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是消毒隔离质量的基础,医院对供应室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着影响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因此总结、反馈我院开业初期供应室存在问题,引起了领导层足够的重视,对我科作出必要的投入。大德在医,善行于民,我们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加强社会科学、护理相关边缘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把好关。
参考文献
[1] 郑柏湘,戴李中.供应室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
篇7
【关键词】救护车;院内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49-01
由于急救的特殊性,救护车成为院内感染的源头之一。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救护车抢救器材及车内环境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与控制,可有效避免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1 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制度,做好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
做好救护车的消毒管理,是控制各类急危重病人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1],消毒管理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护理人员对救护车使用后的消毒情况是否科学有效,是影响救护车院内感染管理控制效果的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在科内设专职院感监控员一名,定期对救护车使用后的污染情况,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价,定期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对消毒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通过院感监控员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薄弱环节,风险易发时段、易发人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2]。做好救护车消毒隔离工作的持续质量管理监控与跟进,救护车的环节质量监控和终末质量控制,形成当班护士-专职消毒员-护士长多层次的消毒管理监控,可有效降低救护车院内感染的发生。
1.1 急救设备坚持执行定期消毒、使用后即时消毒和传染病专项消毒三结合消毒制度
救护车上的呼吸机、简易呼吸器、吸痰器等急救设备坚持固定每周一次彻底消毒。急救仪器使用后,按分类进行即时消毒,如止血带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开口器、舌钳清洁后环氧乙烷灭菌等。接触传染病病人后则按传染病物品消毒管理要求进行物品的消毒处理与更换。
1.2救护车急救内环境固定专班每天一次常规消毒
救护车是抢救病人的临时场所,救护车内环境坚持固定专班每天一次定时消毒管理。包括用含氯消毒剂湿式拖扫地面,紫外线车内空气照射消毒,含氯消毒剂擦拭座位及各类仪器表面等。
1.3急救搬运工具坚持护士-清洁工双环节消毒管理监控
消毒班每周对救护车上的搬运工具进行定期消毒,并做好记录。搬运病人后,出诊护士要督促科内清洁员对担架用含氯消毒剂抹布擦拭消毒,被血污染处应先在血渍处洒上消毒剂,经预处理后再按常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清洁员执行完消毒处理后,在《救护车消毒登记》上登记记录,当班护士检查确认后在记录本上签字。
1.4根据物品性质使用频律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对于使用频律较低的物品,如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备用器械,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常规高压蒸汽灭菌有效期时间较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可有效减少物品的消毒周期,避免因对物品灭菌有效期的忽视,成为医源性感染的源头。
1.5一次性物品无论过期与否每周更换
救护车内的一次性物品,如果放置时间过长,表面易粘染灰尘,固定消毒班每周对救护车上的输液管、注射器、吸氧管等一次性急救物品进行更换,无论过期与否,可保证一次性物品的表面清洁与绝对效期,提高和保证一次性物品使用的安全性。
2 授权科内院感监控员对本科室消毒隔离工作检查、督导和处罚权限。
护士长在科室的消毒安全管理中应学会授权于科内院感监控员,让监控员负责指导、监督本科护理人员自觉遵守救护车各项消毒管理制度:如定期消毒制度、即时消毒管理制度、救护车持续质量管理等各项消毒管理制度。按照“五常管理法”[3]对救护车消毒实施持续质量管理监控。通过授权形成多层级的消毒管理,加大救护车抢救器材院内感染控制管理的力度,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3 讨论:
在救护车的消毒管理中,通过实行护士长-科内院感监控员-护士多层级的管理方式,急救设备坚持执行定期消毒、使用后即时消毒和传染病专项消毒三结合消毒制度,使得各项消毒管理制度的落实得到了一定的保障,通过急救搬运工具坚持护士-清洁工双环节消毒管理监控,救护车急救物品根据物品性质和使用频律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等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消毒管理方式,使得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工作得到较好地落实,有效降低了救护车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宪梅 1 2 0救护车污染因素分析及消毒管理对策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0 7年第 4卷第 3期 69页
篇8
近年来,我院针对重症监护室陪伴探视引起的种种纠纷问题,本着“以人为本”,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
1 纠纷主要原因
1.1 科室自身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不严,对待探视人员不能一视同仁,引起大多数陪伴不满。
1.2 监护室设施过于单一:病人探视只能靠进入室内才能看到,没有观望台或电视监控设备,给探视带来了极大不便。
1.3 时间安排欠合理:24小时只允许探视1次,陪伴与病人见面机会少、时间短,特别是有的陪伴从很远的外地或农村赶来,不能及时与病人见面,造成心情焦急,甚至情绪激动化。
1.4 探视人数上存在争议:从院感及病人病情考虑,监护室探视病人每次只能进入1个陪伴,但有的根本不听医务人员劝告,违反探视管理规定和正常医疗秩序。
1.5 陪伴管理难度大:有的陪伴,缺乏起码的医学常识,不戴帽子、口罩,不穿隔离衣、鞋套,就进入室内,全然不顾其它病人安危,严重影响医疗安全或院内感染管理规定。
2 方法
2.1 制定强有力的陪伴探视管理制度或处罚规定,特别是针对本院职工或上级部门领导的熟人,要求一视同仁,不搞特殊,科室与职能部门一起做好协同管理,保证制度落实到位。
2.2 改善科室环境设施,新增电视监控设备及对讲设备,方便陪伴及时了解病人情况。
2.3 建立合理的工作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科学、合理、人性化布局,严格遵照院内感染管理规定,进出监护室按工作流程进行,病人区域之间设物理隔离屏障,避免影响其它病人,每区标识醒目,路线及人流、物流、气流单向流程,各行其道,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得交叉逆行。
2.4 凡在探视时间内科室指定专人维持秩序,由工作人员引导陪伴更衣、戴帽、戴口罩、套鞋套等再进入室内,对违反规定者一律拒之门外。
3 措施
3.1 建立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探视制度,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灵活掌握,既考虑陪伴需要,又要保证不违反医院医疗秩序或院内感染管理规定,让医、陪双方都能遵照执行的可行性管理制度。
3.2 搞好宣传教育,将重症监护室工作概况,相关知识、管理流程、注意事项及要求,做成精美温馨提示卡,便于陪伴随时取用,熟悉并掌握进出重症监护室的管理规定,自觉维护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配合医务人员维护好正常医疗秩序,自觉服从管理。
3.3 医院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或家属着想,积极改善环境和条件,满足陪伴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内安装了多功能旋转式电视监控设备,并采取分时、分段、个体播放,及时解决陪伴探视难的问题。
3.4 提前做好帽子、口罩、鞋套、隔离衣等物资发放准备工作,并按顺序叫病人姓名再进入,避免出现秩序紊乱局面,医疗安全或院内感染得到了有效保障。
篇9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参观制度,进出入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以及20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与手术流程。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与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离方面: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5cm,柜内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无积灰,并有相应的明显标志;无菌物品清洁、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内,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位置固定并有明显标签,无菌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包内有3m指示卡。包外3m胶带贴在封口处。
2、一次性无菌物品集中定点专柜放置,包装无破损,均保持在有效期内。
3、灭菌物品的盛器均有侧孔,消毒后侧孔与下孔均已关闭,储槽开启后有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开启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时内。
4、无菌持物钳缸镊配套,消毒液面按规定高于镊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镊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时内。
5、手术间每日用XXmg/l有效氯擦拭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台手术毕均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无影灯,桌面台面与地面,连台手术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总消毒,房间通风,消毒液擦拭手术床、各桌面、地面与物体表面,乳酸熏蒸房间,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并有登记。紫外线灯管累计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强度定期监测。
6、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并每日测试消毒液的浓度,各类物品浸泡时间、浓度,方法正确,浸泡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关节打开,消毒液定期更换。
7、每月进行空气培养,无菌物品、物体表面与手术者手的细菌监测,合格率达100%。
8、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拖把有标识并悬挂,定期进行浸泡消毒。
9、腔镜按灭菌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定期进行检测细菌培养并记录。
三、药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与药品定放置,湿化瓶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时进行浸泡消毒后擦干处于备用状态并保持功能良好,抢救车保持清洁,急救物品药品与示意图相符,定点放置,专人保管,数量统一,药品均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清点登记。各种仪器设备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监测,及时进行维修。
四、护理文书书写方面:
按要求填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所用器械与敷料均两人核对认真记录,无涂改,刀刮,胶粘,涂黑等,术前,术中,术手均有清点并记录。各种登记本及时登记。
五:业务培训方面:
每月组织学习院感知识,输血制度与相关知识,各种手术的配合与新知识,新技术。组织操作练习并考核,定期与手术医生沟通,紧密配合。并及时参加院里组织的各项学习与培训。
六:存在的不足:
1、尚未建立与手术病人,手术科室的沟通的制度;
2、术前,术后病人随访不及时;
3、缺少手术院感控制的制度。
七: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与手术病人,手术科室的沟通的制度,并认真执行。
篇10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院感染;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0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67-02
医院是患者的集散地,具备疾病传播的三要素[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高新技术的发展,是防范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和保障广大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针对医院感染预防及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组织机构不健全部分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有的医院领导认为院感科可有可无,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表面上看不见经济效益,因此医院领导往往不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资。部分医院感染委员会未履行委员会职责,未按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及开展相应的工作。有的医院虽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但并没有实际运行实施[2]。
1.2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规范消毒灭菌用到的医疗器械、物品敷料的消毒灭菌未达到要求,很多医院都未采取器械集中清洗,多数医院无专门清洗消毒的供应室,都在科室作清洗打包再送高压灭菌。清洗步骤以及流程,内镜的清洗、消毒处理均不符合规范要求,无高压气枪、水枪,而且未使用酶洗,内镜数量不够,达不到消毒灭菌的时间要求。外加无菌器械超期使用,医护人员工作中不注意消毒洗手。
1.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临床医师未正确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去执行,导致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等,缺乏应有的药理学知识,不仅会造成卫生资源浪费,还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引发其他疾病。目前,我国现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上不合理现象很多。首先,乡镇医院条件比较简陋,大多数医院不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而出现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其次,医院关于感染的管理不严,专职人员结构不合理,得不到医师或药师的效指导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部分医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外科系统科室手术后预防用药,无论手术大小,抗菌药物使用已成常规
1.4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只重视本科室业务,轻视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分配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督导检查力度不够。此外,大多数医院缺乏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无法较好的落实管理制度
1.5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不到位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不到位,大部分基层医院由护理部主任兼职感染办公室主任,管理及业务知识欠缺,未开展对消毒、灭菌效果的有效监测,未对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2对策
2.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是集管理职能与业务于一体的独立科室。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医院领导不能使管理人员一身多职,应设独立的科室,不断提高专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医院各个科室专业,需要各级人员的协调配合。
2.2加强督导、检查加强持续质量改进大多医院感染管理单位检查之前,被检查单位已接到通知,在检查之前就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检查时就很难发现问题,从而起不到督导作用。因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要根据制度、标准要求,不定期的深入科室,督导检查抓措施落实,持续抓质量改进。对个人及科室,奖惩分明,并出书面整改意见每月进行反馈,年底奖优罚劣。
2.3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基层医院必须宣传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多进行全员培训,让人人了解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废物管理意识、手卫生意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水平,进而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医院感染控制技能。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由多学科相互融合的新学科,多数在医学院校没有得到系统的理论教育。从而需要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培训方式,结合医院院内的实例进行宣传教育。
2.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建立医疗废物暂存的设施设备,使用标准包装物和容器;要分清医院废物和医疗废物。医疗废物交由指定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严防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事件;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可设在办公区以及病房区,要有防蝇防鼠的安全措施。对医疗废物进行全程规范管理,并且将其纳入长效管理体系。
2.5全面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掌握监侧相关的知识,建立细菌室,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普通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科室每月监测一次,院感科每季度抽查监测一次。此外还要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为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
2.6强化标准预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标准预防及七步洗手法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时戴口罩、帽子,接触感染性标本时要戴手套,严格清洗处理废弃标本。此外还要加强医务人员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2.7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采用X2或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果
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后,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所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要明显少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只有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医院的工作效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执行,努力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加强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为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依据。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后,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所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要明显少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尤为重要。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意识,减少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是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当做到的。对现代医院感染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模式,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根据新的标准和要求,依靠相应的科技手段,加强过程监督和指导,依法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