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风险点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的风险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生产的风险点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69-01

一、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内涵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综合管理,企业通过采取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置,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为目标的科学管理方法。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在发现问题以后,能够对问题及时地处理,而对于一些隐患,应该将其控制在事物发展的萌芽状态,进而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呈现一种良性发展。

二、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原则

1. 全员性原则

全员性原则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将风险控制渗透到电力企业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树立全员风险控制意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共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2. 全过程原则

风险控制不是针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个部门,而是针对电力生产的全过程管理,以电力安全生产周期为基础,将风险控制纳入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才能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 持续性原则

电力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电力设备不断完善,电力营销环境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而日益复杂,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持续增强自身防御风险的能力,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开展持续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1. 树立风险控制的理念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风险控制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生产者,都应当树立正确的风险控制理念,将其渗透到电力安全生产活动中,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要将风险控制作为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项目应用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根据电力生产的进度和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有效性。

2. 构建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控制是贯穿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管理工作,因此需要构建全面的、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将其有效的运用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从而达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将风险评估工作渗透到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而且不断完善风险评估机制,避免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风险评估结果发生偏差。建立风险控制监督体系,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应用风险控制的过程有效监督,保证风险控制的流程顺利实施。

3. 密切结合风险控制与电力安全生产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需要将风险控制与电力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相应的管理方案,保证电力生产的顺利进行。风险控制与电力生产的有效结合,应当与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电力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并且根据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现场管理方案,将风险控制与电力生产作业有效结合,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4. 明确组织管理责任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生产环节,因此需要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组织与设计,而且在风险控制方面强调的全员参与,但并不是要所有人都掌握风险控制的办法,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具有明确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全局的角度对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明确生产部门与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责任,做好明确的分工,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需要从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两个角度同时开展,在此基础上对风险控制的资源进行拓展与整合,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才能充分发挥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

5. 采取一定方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5.1 隔离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在解决电力安全风险解除中,除代替法、控制法外,还有一种就是隔离法。隔离法是电力生产中对危险实施隔离的一种方法。由于电力安全风险中有许多种危险源,对于有危险源除采用各种各样的隔离手段而达到有效隔离的目的。进而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工作人员在对电力设备实施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检修的规章程序进行,将检修的设备从正在运行的生产线上隔离开来。比如:①在拉开刀闸时,应该将需要进行检修的设备完全从运行的设备中分离开,然后进行检修。②在进行检修过程中,需要在作业区和运行设备之间用安全围栏和安全网隔离。③将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资充分地隔离。比如氧气、氢气和乙炔,以及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将其放置在距生产地点50m之外,保证危险和生产区有效地隔离起来。

5.2 控制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电力安全风险控制法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控制方式。由于电力生产极具危险,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危险源存在,比如地沟盖板、井、及洞、孔,还包括旋转机械的异常运行、压力容器泄漏,除此之外还有导线绝缘破损、栏杆缺口这些危险源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生产。对于这些危险源,在进行排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控制。但是采用控制法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源,不能够做到对其风险进行控制。所以往往需要将其与多种风险控制方法进行综合利用。

5.3 用代替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为有效解除风险,处理控制意外,也可以采用代替法。也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运用低故障率和低风险的装备代替高风险装备。作为供电企业,应该从本企业效益和安全角度积极出发,根据实际状况,对本企业的设备进行更新,将一些先进的技术用于产品生产。及时更新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就成为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的途径。例如,在辖区内,可以用空气开关代替传统开关,或者采用真空开关。另外,还可以用自动控制系统代替手动调节。进行这样的改造以后,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一些设备的可靠的运行性能,积极达到工作人员进行一些操作的风险以及劳动的强度。而在进行清洗轴承等一些零件过程中,同样可以采用代替法:将汽油清洗用新型清洗剂代替。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易燃易爆物引发火灾之险。

6. 建立专业的团队,并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建立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可以用原有安全生产管理团队的人员,如果规模比较大的电力企业,则建议增加人员,明确权责,合理分派任务,但是要进行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风险控制的理念,并且不断创新方法,可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辅助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电力行业各企业要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各环节的自动监管,在这个基础上设立检查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人员,与编程人员共同配合,不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风险控制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地工作,不以个人的主观态度进行工作,但是要注意人文关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对此这就要求广大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采取一些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此保证电力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会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当前收益与长远发展。所以,电力企业都必须充分重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做好风险管理,进而有效地降低生产风险,提升生产的安全性。

一、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面临大量风险,进而影响到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影响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也就必须要积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所谓的风险管理,即为管理主体(包括企业与个人)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与手段,科学地识别、分析并且处理在企业生产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从而有效地防范风险,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主体的安全性,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进行。按照有关的规定可以将风险管理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按照管理主体的基本性质,能够将风险管理划分成政府、企业与个人等风险管理;二是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能够将其划分成意外事故、火灾与地震等方面的风险;三是按照事故实际遭受的损失,能够将其划分成职责、人身、利润与财产等方面的风险。

二、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1.风险识别。所谓的风险识别,即为在风险事故出现以前,采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风险事故的潜在原因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其中包括风险事故的种类,了解风险存在的重点部位与关键环节、风险日常监督控制措施等。

2.风险衡量。所谓的风险衡量,即为借助于先进科学的技术,对特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可能会造成的损失等进行科学的衡量。

3.风险控制。所谓的风险控制,即为在完成对风险的识别与衡量工作以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4.风险评估。企业要充分明确风险评估的关键性内容,之后再选择使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风险展开评估工作。

5.风险处理。在此项工作中主要包括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反馈回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其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妥善对风险进行处理。

三、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那么就必须要从安全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入手,尤其是要充分重视人员因素。要充分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安全业务知识,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以及辨别能力等。要使其能够充分地掌握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对于关键环节的监控措施等。在对风险进行评估时,要合理地采用定量以及定性有机结合的方法。在处理风险时要充分重视对评估结果的反馈,要评估关键风险。而且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妥善地处理反馈结果,从而努力提升电力生产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为了能够使得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高效地进行,那么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价机制,首先,电力企业要严格地根据电力行业安全监督规范,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体系,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以及法律的贯彻落实,要加强生产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另外,要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要根据科学的评价指标完成对安全生产过程的全面、综合性评估。要及时、准确地发现在电力生产中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3.加强风险管理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为了能够有效地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充分地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那么就要将风险管理和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将实际的工作经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充分地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加强与一线员工的交流,耐心地听从其意见、建议与想法。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以及安全事故的类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风险管理的效用,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4.加强现场生产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现场生产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的风险,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所以,企业必须要充分加强现场生产风险管理工作,进而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其培训与教育,使其可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与标准进行安全作业。其次,要加强对现场生产环境的管理。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巡查工作,及时、准确地发现在生产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处理,进而营造出一个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从而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5.加强电力生产设备的风险管理。作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生产设备管理工作也会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关系到电力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电力生产设备的风险管理。首先,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测生产设备。例如,检测变压器等是否存在放电、短路以及绝缘等故障。一旦发现其中存在故障,那么就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排除。另外,还要严格地检测各种仪器表,积极地做好对其的校正工作,确保仪表的精确性。另外,要充分地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科学分析,要准确地识别、研究生产安全风险的各种因素,并且有效处理危险因素,充分确保电力生产设备能够持续地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总之,电力生产的安全性是确保人民正常生活,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就必须要充分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此项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就要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监督制度,从而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风险,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何兴,李建超.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

[2]陈金亮,马亚南,郭延江,等.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通讯世界,2015(21):85-86.

篇3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电力企业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执行者。在电网运行维护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1 变电运行的含义和基本状况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它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

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中国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近5年的研究与实践,在结合电网企业特点,总结多个供电局试点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的。整个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包含了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控制、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体系、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和考核等9个管理单元与51个管理要素、159个管理节点和480条管理子标准。所提出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与方法,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平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好安全生产中“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为提高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水平,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和电网安全稳定,提高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云南电网公司按照“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应用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结合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编制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完善标准和规章制度,深入探索适用各层面的规范化生产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生产管理模式的规范和统一,实现安全生产的集约化、流程化、精细化管理,为安全生产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坚实基础。

3 变电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

3.1 变电运行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变电运行中经常发生的故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设备故障和系统故障。设备故障可能发展为系统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系统故障又能使某些设备损坏。

3.2 存在安全风险的原因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认为,所有安全事故的根源都在于安全管理的不完善或不到位,缺乏控制,缺少科学性,因此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管理失误。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 解决安全是不现实的,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安全管理而言,安全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

3.2.1 管理不到位。管理中对有些重要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视,并层层弱化管理要求。未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工作许可制度、 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制度,现场安全措施未得到落实,在工作中未进行认真有效的过程监督。例如:a.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精力不集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操作的严肃性;b.无票操作,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操作后补开票以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c.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责职,实际上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d.未执行逐项打钩、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e.操作时不核对保护定位,不检查保护压板;f.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对设备的运行方式;g.未认真审核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操作票,未认真核对调度令和操作票;h.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3.2.2 防范措施不到位。企业管理者贯彻落实防止误操作事故的措施未到位,如值班员可以不经车间管理人员许可就使用接地刀闸机构箱的机械挂锁的钥匙。在执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工作方面存在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并没有真正落在实处。

3.2.3 缺少员工安全培训。职工培训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职工安全素质及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工作要求,没有真正使安全制度、 要求和措施深入职工日常工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过去长期养成习惯性违章行为未得到根本性纠正。

3.2.4 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电气设备从出厂到安装投人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老化,超过使用寿命年限,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变电运行涉及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新改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4 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以上我们已经描述了变电运行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其原因,下面就要讨论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4.1 提高变电操作人员的素质

篇4

我国已经着手将电力企业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并大力提升了发展进程。在建设工作开展期间,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管理系统的研发成了我国电力行业研究员的工作重点对象,其中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更是重中之中。下面本文首先针对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议论。

1 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因素

1.1 分析安全风险因素的必要性

安全风险因素是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一大隐患,供电公司是向社会输电和供电的重要机构,一旦在生产运行中出现安全风险,将不仅仅会使供电公司本身造成巨大损失,更会造成电能的传输中断,从而严重影响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造成诸多商户的经济损失,使经济在受影响地区的发展动荡的情况。所以,分析安全风险因素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针对一个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考察与评估,全面总结其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1]。

1.2 设备安全风险因素

1.2.1 火险威胁因素

在供电公司的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很多电气设备在传输电能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是电气设备的散热性降低,导致温度过高,就可能造成其导电性增强,甚至造成短路问题,从而引发火灾的隐患,这无疑会给供电公司生产带来不容忽视的威胁。除此之外,运行设备的着火点、耐热性以及老化程度都是巨大的火险威胁因素[2]。

1.2.2 设备故障风险因素

目前,电力产业发展迅猛,电气设备的市场需求量也随之慢慢增大,在市场经济急速流动的情况之下,由于生产订单的堆积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生产商对其规格与质量的把关出现漏洞,从而使市场上流动一些生产并不是十分符合规格的设备成品,一旦被供电公司所应用,那么就会出现设备故障风险。

1.2.3 漏电的安全风险因素

对于供电公司而言,由于引进组装一批供电设备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会耽误生产运行的正常工作,所以在供电公司的所有大型供电设备的使用时间是非常长的。众所周知,所有的机器在运行工作的过程中都会有损耗,那么电气设备更是如此,设备的渐渐老化会导致其导电与绝缘性能的改变,对于用于输电的电气设备而言导电性的增加会造成漏电的风险,甚至造成整个工作系统瘫痪的结果。

1.3 自然环境安全风险因素

在面?ξ夜?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的窘境下,自然灾害频频席卷我国各地,例如:地震、龙卷风、泥石流以及雪灾等等,这样的自然灾害会严重导致线路中断,从而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并且这种威胁目前看来只增不减。所以全力防护自然环境的安全风险因素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3]。

2 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1 大力度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

通过以上对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可见设备风险是威胁整个供电系统的一大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要重视起来,大力度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从而保证供电公司在整个生产运行中的安全性。

首先,要从引进购买设备环节做好严格把关,针对供电公司本身的实际情况考虑进行全面调研与性能分析,全力引进高质量、高性能的一批电气设备;接着在真正投入使用之前,供电公司需要对新引进的设备进行使用,确保其安全性;最后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维修排查设备故障,定期全面检查所有投入生产运行中的电气设备,以防设备故障造成严重的危险后果。

2.2 完善日常的工作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本身就是供电公司的一种日常管理,那么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会使整个管理体系变得专业且更加具有说服力。为加强供电公司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就必须从日常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入手,全面严格制定日常的工作管理制度,让公司员工重视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严格约束自己的大前提下,全力为供电公司的安全工作进行防护,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使其能够做到公司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同时所有工作人员务必要做好风险来临的防护措施,大力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篇5

【关 键 词】车 务 站 段 风 险 控 制 管 理

铁路安全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安全隐患,其中许多是具有不可预见性的,这也是一 直是困扰铁路管理者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将安全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通过按照季节、时间、岗位、人员、工种等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提前介入和事先防范,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平稳有序。

1 安全生产风险概述

1.1 概述

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产是指全面分析研究铁路车务站段运输生产中所遇到的多发性或者偶发性事件,将这些事件列为安全生产风险和风险源,同时针对这些风险和风险源所制定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保证运输安全。

1.2内涵

铁路车务安全生产风险的内涵涉及到安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以及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所制定的各种经济考核手段和职工思想动态教育引导等科学。

1.3 外延

铁路车务安全风险的外延涉及到铁路车务运输站段的安全和生产组织各个层面。

2 自然风险

2.1常见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产中经常性遇到的不可抗力的风险之一。自然风险中的有泥石流、水害、塌方、落石、雨雪冰冻等恶劣自然天气和气象灾害,对铁路安全生产的威胁也是最大,是铁路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性防御工作。

2.2 特殊自然风险

特殊自然风险是指地震、暴风、大暴雨、沙尘暴等极端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的灾害,一 旦发生涉及面极广,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也是难以预防的。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开行和投入使用,这类自然风险的危险系数不断加大,给铁路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威 胁 。

2.3主要作业风险

2.3.1调车作业

调车作业安全一直是长期困扰运输站段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虽然铁路总公司、路局等各级组织和部门就调车安全问题展开各类整治活动,应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路仍然发生多起因作业人员惯性违章等原因导致的调车事故,“看惯了、干惯了、说惯了”等惯性的思维,调车作业往往嘴上一套、实际一套,运输任务大了松一点,安全形势紧了严一点,对安全生产控制存在疏忽麻痹。

2.3.2 非正常接发列车

接发列车特别是非正常接发列车做为铁路车务安全生产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安全风险,始终是路局、站段接发列车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是,运输和运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在很多特殊情况下不能单纯的靠停车进行相关的检修和维护设备,只能边维护、边行车,利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标准进行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同时非正常情况下行车涉及的人员较多,一旦发生人为疏忽或者简化作业程序等问题,将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3.3 危险品及装载加固运输

危险品和超限运输是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 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点。铁路运输具有运输时间长、运输距离长等特点,长时间的疲劳磨损会对在途的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品和超限运输的物资和设备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品和超限运输的物资和设备涉及的工种多、部门多,需要路局、车务站段从各个作业环节采取严格精细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确保危险品运输的绝对安全。

2.3.4 其他风险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调车作业简化程序,作业标准执行不力,劳动安全标准执行不到位,施工安全措施制定不到位,分路不良区段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执行不到位,列尾管理不到位,调度指挥不当,路外安全存在隐患,干部履责不到位,调车机车运用操纵不当,调车机车保养保洁不到位,货物装载加 固不良,危险货物安全卡控不力,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不到位,货检 作业标准落实不力,货场防火管 理及秩序维护不力,货运劳动安全卡控措施落实不力,杂物清理不彻底、排空(重)车辆车门开启,集装 箱运输管理不力,消防安全,客运及行包作业安全等等。

2.4 综合风险

2.4.1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技术规章滞后安全生产实际需要,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流程不适应一线的安全生产需要,某项作业标准存在疏漏、错误操作 、简化流程等技术层面造成的风险隐患,存在不易被人发 觉的特点。因此,技术风险具有隐蔽性、不易察觉性,往往是在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或是发生了严重的安全生产违章,或在大规模的安全反思活动中查找到安全生产隐患时才能得到发现和纠正。

2.4.2 设备风险

主要是铁路安全生产一线的干部职工,尤其是操作人员对投入使用的新设备、新装备存在掌握不熟练、操作不正确、应用不恰当,或者是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在关键的时候发生故障,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设备风险最大的弊端在于操纵设备的人员仅仅只是知道操作环节,而往往不掌握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流程,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缺乏针对性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操控新设备的技能,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4.3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是铁路安全生产中管理层面和管理干部自身存在的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滞后,不适用实际安全生产的需求,应该修订完善或者细化的措施没有落实。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全面、不能全面掌握运输方面的规章技术,同时缺少一线生产的经验,应急判断能力不强,在出现非正常情况时指挥失误,或者错误判断,延误抢险救援,导致事故扩大等等管理层面的风险因素。

2.5 人为风险

2.5.1 纪律风险

纪律风险主要包括劳动纪律和技术纪律,如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偷懒、麻痹大意、疏忽、粗心、思想不集中、班前未进行充分休息;班中打盹、睡觉,看书、看报、玩手机等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等,涉及到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的各种安全生产危险源。

2.5.2 情绪风险

情绪风险主要包括职工家中出现问题而负气上班,班前、班中饮酒,不执行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同管理人员、同事发生言语冲突;以及职工家属亲人死亡、职工本人患病、职工岗位调整、职工本人受到处分或者是经济上被考核等导致情绪剧烈波动的诱因。

2.5.3 人身风险

违反《铁路人身安全标准》,涉及到顺线路行走、横越线路、绕行车辆、翻越车辆、在车辆的闸台上;恶劣天气下的作业;上下班途中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各种有可能造成职工个人出现重大意外伤害等各种安全因素。

2.5.4关键时段

因为铁路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根据个体差异都存在薄弱时间段,也就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间段,主要是后半夜、午后、交接班前后等特殊时段,上述时段的职工生理上疲倦,精力不集中,极度容易出现不按标准化作业,简化作业程序等情况;同时交接班、饭前饭后等特殊时段,职工心理上也会出现松懈,盼望下班或者刚接班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安全隐患,

3安全生产风险控制

3.1 风险源点

3.1.1 查找风险源

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就是要查找风险源,结合岗位特点、人员特点、作业特点、时间特点、季节特点等各种重要因素查找各自的安全风险源。结合各个基层站段安全生产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将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延长安全生产事故周期,确保安全生产的平稳有序。

3.1.2 区分风险点

安全生产风险源查找出来后,还要区分不同的风险点,逐一对照检查和防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生产的事故和隐患。如接发列车安全风险源,就可以细分为(1)旅客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未接入固定线路;(2)错传、漏传、漏交调度命令;(3)未办或错办闭塞(预告),错办方向(区间)、车次等;(4)出站信号开放后,违规关闭信号、取消发车进路时接发列车等风险点。

3.2 安全风险控制

3.2.1风险分类控制

安全风险控制首要的任务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只有分清安全风险的因果来源,弄清安全风险的种类,才能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一般来说,铁路安全生产中安全风险地域性差别较大,如自然风险中南方多防洪抢险类,北方多雨雪冰冻类。因此,对铁路安全生产要实事求是地深入调研和认真排查,把真正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类风险按照自然、技术、设备、管理、人为等类别认真分类,便于针对性的进行安全防控和采取措施。

3.2.2 风险岗位控制

铁路安全生产中不同的岗位、工种、员工个人、不同月度的风险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安全风险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因此,铁路的安全风险控制要按照岗位的特点研究制定,如车务站站段的安全风险控制就可以按照车站值班员、助理值 班员、信号员、调车区长、车号员、扳道员、清扫员、防护员、制动员、连接员、调车员、货运员、货检员、货运安全员、货运值班员等岗位进行专门的分类,以保证安全风险控制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效果。

3.2.3 风险人员控制

铁路安全风险在积极推行岗位控制的基础上,要适时科学合理的进行风险的人员控制,针对关 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安全风险控制,才能形成一个闭环,把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如新员工就细分为新定职职工、新入路职工、新提职职工、新调入职工;潜在风险人员就分为职工发生严重违章违纪的、职工亲属出现死亡的、职工情绪激动的、职工家庭遭受重大灾害的、职工班前饮酒的等等,这些不同于平常安全生产的人员,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风险,是安全风险控制中人员环节要的一个环节。

3.2.4 风险环节控制

铁路的安全生产是由一个一个的作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相互衔接。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下一个环节带来影响,有的时候就会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安全风险控制要重视 作业环节的控制,把安全生产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隐患和环节梳理出来,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控制,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相互支撑和对策的控制,如接发列车风险中就可以将后半夜、后半天、交接班时段、非正常情况等几个关键环节作为安全风险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盯控,防止这些重点环节上出现疏漏。

3.2.5风险事先控制

生产中有时违章不一定造成事故,但事故一定是违章引起。因此,生产中要格外注意安全风险的事前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手段和保安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如针对职工班前饮酒、班前未充分休息等安全风险,可以通过建立车间、中间站代班间休室,让夜班职工到车站休息,有效地防止班前饮酒和班前未充分休息的风险;对职工当班打盹,可以采取前后半夜轮班的办法,保证后半夜职工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

篇6

关键词:大型矿区生产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大型矿区,安全风险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大型矿区存在的风险也很多,从总体上看,矿区生产属于高危岗位,重大死亡事故比较多,严重影响大型矿区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大型矿区中导致风险出现的问题很多,自然问题和技术问题都是导致风险出现的重大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大型矿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复杂,随着开采的年限增多,风险问题也在随之增多的。因此对其进行安全风险控制,是保证大型矿区生产的重要问题。

1 大型矿区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采年限的增加,大型矿区开采的越来越深,很多矿井已经由以往的低瓦斯矿井区转变成为高瓦斯矿井区,有的矿区甚至已经向突出矿井区过渡,矿压在逐步增高,矿区生产中存在顶板困难,难以实现安全生产。经过系统的分析,笔者总结大型矿区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具体1。人员问题,包括员工技术素质、员工安全意识、员工生理状况和员工安全操作。机械设备因素,包括采掘机安全问题、运输安全问题、材料安全问题、防护设备安全问题和机电设备安全问题。环境因素,包括瓦斯安全问题、煤尘安全问题、顶板安全问题、微气候环境状况(温度照明噪声)、水温地质安全问题和作业空间问题。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管理执行力、安全管理组织协调性、专业管理人员资质和安全投入。

1.1 人员问题 方面

大型矿区企业员工是从事大型矿区生产活动的主体,是激发大型矿区事故的主要问题。行为安全理论认为,关注工人的安全行为能够减少其冒险行为,从而最终减少意外事故和伤害。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视为人因失误的一种,是在大型矿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因失误。

1.2 机器设备问题

煤炭资源多深埋于地下,大型矿区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人与机器设备相互配合完成的,大型矿区生产机器设备是大型矿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绝大部分生产活动要经过大型机械设备完成。在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的运转和人的不科学操作行为等原因,必然会引起机器设备的零部件磨损、腐蚀和老化,进而影响到机器设备的安全程度。此外,由于机器设备长时间重载荷和交变载荷工作,很容易在运行时产生各种事故隐患。因此,在大型矿区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应该对机器设备运行状况的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的检修和更换,使其具有完好的性能,保证运行的正常,为大型矿区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1.3 环境问题

作业空间内还配备有多种机器设备,约束了人类的生产活动。随着开采过程的不断推进,作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多数是不确定的,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型矿区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因此,在对大型矿区安全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突变问题、重大危险源对大型矿区安全生产的影响,要充分分析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其他安全问题的影响,力求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以达到“人――机――环境――管理”的最佳匹配。

1.4 管理问题

大型矿区安全事故的发生固然同自然条件、机器设备等问题有很大的关联,但从历年来发生的事故统计及调查证明来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安全管理和监督。大型矿区事故致因理论也强调指出:管理失误是导致大型矿区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管理贯穿于整个大型矿区生产活动之中,影响着其他生产问题的状态。随着大型矿区开采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不善已经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头号杀手”。

2 大型矿区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存在问题的控制对策

2.1 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设计技术能力

对新建矿井、技改矿井、重组矿井等大型矿区生产矿井的设计基础资料、矿井设计质量和设计内容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提高设计和整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源头上使大型矿区安全隐患最小化。

2.2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与制度

强化企业自身的管理 。大型矿区企业是从事煤炭生产活动的主体,其自身安全管理对大型矿区安全生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型矿区企业必须从安全本质抓起,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大型矿区安全隐患的预防和评价,将每个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效率。

2.3 强化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大型矿区企业应加强员工的技术基础培训,熟练其操作技能。大型矿区生产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技能,因此,员工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对地质测量和预测、安全技术、装备设施操作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只有不断的强化技术基础培训,才能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操作,从根本上减少大型矿区事故发生的隐患。另外,在大型矿区生产过程中,各种机器设备的操作、环境因素的处理都需要人为的干预,每个员工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安全操作技能,才能切实保证生产的安全。

2.4 加大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能够为大型矿区安全管理提供了长期的资金保障。加大安全投入,保证大型矿区企业的安全生产,通过加大安全投入,能够建立保证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加大安全投入,能够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要素的投入。先进设备设施的采用可大大提升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大型矿区企业要保证其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和更新各种安全生产设备,改造落后的、不安全的机器设备,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安全生产设备完好、有效地运转,提升大型矿区安全生产抗风险能力.

结束语:

大型矿区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关系到矿区企业的发展,文章虽然系统的介绍了矿区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狂气的特点,才能使矿区安全风险控制达到最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洪亮.油田矿区燃气管道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4,(12):113-115.

[2] 许晓东,韩贵财,廖燕等.安全管理从细节抓起[J].中国化工贸易,2014,(2):325-325.

篇7

一、 风险识别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风险为“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的客观存在,使我们有时不得不去面对,对工程项目来讲,该项目一旦形成,那么项目所附带的各种生产风险亦客观地存在着。所以风险管理的第一环节,应是识别风险,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发生的有害事件是什么?认清将要面对的风险是首要关键。我们可根据该项目的地理、气候、施工环境、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生产流程等进行判别、识别风险。知道即将面对或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如人员的、环境、机械、材料、施工工艺、社会等方面可能的危险。只有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测,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方法、对策对风险进行管理。在这个阶段可用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意见征集法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取得相关信息。项目单件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个项目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属性,有针对性的、重点突出的分析判断是风险管理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地认识各种危险因素,才能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同类型的项目具有不同的风险,相同类型地项目在不同的社会、自然环境、工艺手段下,安全生产风险也各有不同,这便要求我们及时总结、整理各种情况下的危险因素,不断丰富个人乃至企业的风险数据库,更新风险的识别,特别是“四新”技术等所带来的新风险,建立项目安全生产风险清单,并根据生产进程的推进和变化,不断更新补充新的风险要素。

二、 风险评估

施工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量大面广,项目管理是在一个合理科学的人力、机械、材料等资源配置下,应用规章制度、规范等约束,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不可能动用太多的资源进行太过细致的组织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对所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事实上,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完全控制危险的发生,因为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这便要求我们要抓重点,这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风险的评估在这里便显得重要。基本上风险的评估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发生引致的后果如何?通过风险评估对风险出现的可能生大小、危害程度、风险出现的规律、风险的层次进行认识和评估。亦可根据科学的手段对风险量化,力争的有的不确定生和风险都经过充分、系统的考虑。从而寻找现实目标的较优的方案。可利用各种测量风险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通过风险评估,得出项目面临的危险因素大小,事故发生的概率,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高空坠落、土方坍蹋、电击等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风险评估之后可判断项目的总体见险大小、风险之间的关系、出现的顺序等。以便我们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 风险应对与控制

项目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便是风险应对与控制。这是一个全过程的实施过程,风险应对与控制就是如何对可能遇见的见险进行妥善处理。

根据风险的性质,可以有具体的几种应对方法,以控制见险的发生的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如风险回避、降低损失、风险自留自何、风险转移等。

风险回避是风险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可使我们不面监风险,好比是绕道而行,但有时风险回避是不可行的,回避了这个风险却将面对更大的风险。例如:井架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在工地的使用过程中的高风险的,不用井架作为运输工具当然能回避井架使用的风险,但是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往往考虑成本、项目大小等因素,不得不使用井架,这时风险就是不可回避的。另外,就是条件应许,使用了其他运输工具如塔吊、电梯等,这时便回避了井架使用的风险,但又会面临使用塔吊、电梯新的风险。而且塔吊、电梯的高额使用费又对项目造成利益受损,所以回避风险就是一种消极的处理方法。对工种项目来讲只有不可承受的风险,才使用回避的方式。

降低风险损失是项目管理的难点,也是检查企业是否具备应对各种大小风险能力的体现。必须运用企业内部形成的各种的规章制度对风险进行具体的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种各样的操作规程、安全人员的合理配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搭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形成多样的安全检查、目标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安以及各种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都是项目为了减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尽量减轻损失的程度而进行的各种风险管理。目前,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不规范、经营体制的多样性,造成责、权、利分配不合理,生产管理体系事实上未得到有效的运行。在当前状况下,项目各级人员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便显得非常重要,项目部应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教育,增强员工的自觉性与能动性。降低风险损失的过程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是有效防止危险发生和减少风险损失的重要实施过程。项目有关管理人员应根据各个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的特点认真作好每一环节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好施工用电、三宝四口、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施工机具、外脚手架、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等方面的管理,作好防范危险发生的各种教育、警示、防护。

如果企业有足够规模财力、能力承受风险损失时,可以采取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自行消化风险损失。风险自担就是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就是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基金。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将安全生产的风险损失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即使发生安全生产风险损失,项目不会因此而导致计划利润得不到实现甚至出现亏损。但是有时在单个项目中充分考虑该项目可能的风险,会造成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劣势,这时企业便可利用风险的偶然性,在企业内部运用预留风险金等财务手段来均衡项目的安全生产风险压力,提高企业综合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项目抵抗安全风险的能力,同时又不会导致安全生产风险包干费用太高而失去市场竞争力,所以风险的自留自保应视具体情况灵活应用。适当的风险自留与自保在健全的项目管理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因为风险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当亦是出高效益的。

篇8

针对企业中安全问题存在的问题隐患和缺陷,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经验,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企业政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让企业中的政工人员进行进修和培训,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企业政工人员在接受安全培训之后,要根据单位相关单位对企业中从事生产的操作人员进行辅导和培训,帮助其了解企业中安全问题存在的隐患和缺陷,时刻注意和提高安全生产,尽最大努力降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二是,企业中的相关负责人,要根据企业中安全生产问题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合理的安全生产解决方案,安排企业政工人员进行执行。另外,企业中的政工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规定和准则,进行详细的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上报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批,经其批准之后,下发到车间或者生产部门开始操作。

三是,企业中的相关负责人要根据企业中存在的现状进行认真地分析,加大力度淘汰落后、陈旧的机械和设备,尤其是那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备和器械,降低企业生产中的风险。

四是,企业中的政工人员要根据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相关制度,落实监管力度,不能只停留在监管工作的表象上,要落实到实处。对那些企业中的混岗混编,无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管的单位负责人要严加管理,进行适当的行政处罚加以约束。

企业的发展和前进,必须由企业的安全生产来保驾护航,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根据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和条款进行违规操作,势必会酿成大祸,导致企业破产,所以负责企业的政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企业的相关制度,奖罚分明,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企业中导致生产过程中无法高效、有序的生产的原因很多,

一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力度不够。少数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

二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还不到位。尽管已经连续多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但事故隐患依然存在,个别隐患整改难度大,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篇9

关键词:化工企业 安全生产 事故特点

中图分类号:TQ23 文献标志码:A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企业对于相关产业均有着很大的影响。此类企业的突出特点就是生产安全风险高,管理不到位,极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企业自身必须认识到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并在生产过程中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一、新时期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特点及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一)事故特点

1.与物料关联密切

化工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或者产出一些比较危险的物料,这些物料普遍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甚至有的物料还具有毒性。由于目前化工企业实行的物料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这些危险物料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高。

2.破坏性大

化工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产生的影响一般都不局限于经济损失,往往还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和污染问题。例如,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压力容器,一旦出现爆炸事故,就会产生极为强劲的冲击波,不仅会破坏周围物体,还会威胁到附近人员的生命。含有硫化氢的化工产品如果出现泄漏,很有可能会造成爆炸事故,致人死亡。

3.诱因复杂

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伴随一些副反应,原因多与工艺条件改变有关。工艺条件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可对其产生干扰的因素无法细数。在受到干扰因素影响时,工艺参数就会出现变化,进而引发事故。此外,生产中使用的机械本身存在缺陷或者操作不当也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在事故诱因多的情况下,防控工作难免会有疏漏,这也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二)安全隐患

1.设备隐患

对于化工企业而言,无论是扩大规模,还是提高产量,都需要考虑设备的影响。但很多化工企业都存在设备老旧的现象,甚至部分仪器已经出现了失准问题。如果企业不及时更换这些设备,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就会加大,出现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就增加。同时,因设备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与新员工不熟悉设备操作有关。有的设备由于引进的时候把关不严,本身就带有一些缺陷,性能不够稳定,在使用中也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要想降低上述因素带来的风险,企业就要注重在实际生产中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通过更换老旧设备、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对新员工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等方式来减少因设备因素引发的事故。

2.工艺隐患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实施时存在反应失控风险,极易引发爆炸事故。此类事故在化工企业出现的所有事故中占比较高,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事故类型。所以,化工生产中必须加强对此类事故的预防,强化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工艺参数实施严格,以此来降低事故几率。例如:在进行投料的时候,必须保证比例合理,防止该项参数超出安全范围。这样做能够降低仪器爆炸风险,是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保证工艺合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但化工企业目前对于工艺隐患的认识明显不足,管理缺乏比较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少始终认为工艺隐患就是操作不当。这种狭隘认识造成工艺安全缺乏保障,使得生产中存在大量隐患。

3.设计隐患

结合产品生产流程,设计属于基础工序,这个环节的工作与产品质量直接联系。要想做到安全生产,必须要保证设计安全。设计安全就是要在设计环节中严格把关,减少因设计而导致的事故。为了达到设计安全的要求,具体操作中就要注重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应涵盖化工生产中的全部原料、废料、中间产物以及生产条件、使用的设备,评价主要是针对物料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危险程度而言。

4.操作隐患

化工生产中存在多项操作行为,如果这些操作不够规范,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便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出现的多起化工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这足以说明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很多操作人员本身就存在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没意识到操作失误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再加上一部分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与安全事故风险均比较高。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有操作规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照规程执行,这是事故风险偏高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很多企业不重视员工培训,致使新员工在不了解操作要求及要点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增大了安全风险。

二、新时期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对策

新时期,国家对化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企业面临更大的管理挑战。当前阶段,化工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仅是出于保证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是落实国家规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对操作实行更为严格的要求

鉴于操作不当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就要将保证规范操作作为重点,以减少由于此类原因导致的事故。结合化工企业的实际,其生产中经常牵涉到多项有关安全操作的程序,遗留下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极高。所以,企业要重视操作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也要重视从管理上对操作加以规范。在具体措施方面,需要强调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在管理中应建立执行保障机制,确保相关的技术要求及安全规程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二是确保生产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并通过强化监督检查等方式,减少违规操作现象,以防操作不当引发严重后果。三是在物料保管及运输中树立风险意识,以防保管方式或者运输方式不当引发事故。

(二)改进设备管理

设备对化工生产效率及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所以,要想做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就必须要将设备因素考虑在内,并通过采取相应的设备风险控制策略来减少设备方面的安全隐患。具体措施有:(1)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当前,出于扩大生产及优化产品质量的考虑,化工企业大多都十分重视新设备的引入,但却普遍忽视了对老旧设备的管理。由于工作年限较长,这些设备中有很多都存在指示不准、可靠性下降等问题,使用风险较高。所以,为了防止设备老旧引发事故,管理中就必须要注意及时更换。(2)对于引入的新设备,应在保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之后再将其投入生产,以防由于操作因素导致事故。(3)对特殊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并确定恰当的检修周期,指派专业人员负责维修保养工作,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三)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

化工生产中安全风险的高低与员工的安全意识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出于保证安全生产的考虑,企业应重视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以帮助员工树立、强化安全意识。为此,化工企业应注重以下几点:(1)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员工的利益关联。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考虑。(2)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管理方式,保证最终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切合实际。(3)将产品生产作为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以减少过程中的安全隐患。(4)对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均进行培训,使企业全体都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视具体培训对象确定内容的侧重点,以保证培训的实际意义,应将一线员工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象,并实行定期培训。对这类员工实施的培训,应以知识普及为主,使其了解相关产品的特性及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并掌握一定的应急处理方法,以防其在意外情况发生时不知所措。

(四)健全规章制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属于重要依据。因而,企业有必要将完善规章制度作为重要任务,为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为了达到此项目的,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化工企业必须认清自身属于高危行业、生产中存在多项安全风险等客观事实,并明确避免事故需要依赖于有效的管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摒弃侥幸心理,踏踏实实地做好管理工作。(2)企业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开展生产活动,对于法律不允许的行为应坚决杜绝。在完善规章的过程中,应以现有规定为准,并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以保证最终确立的制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3)对于已经确立的制度,应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安全管理中推行“一票否决”制。(4)健全并落实责任制。责任制有助于减少安全隐患,企业可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对部门责任进行划分,以形成系统的保证体系,确保所有环节的工作都有据可查。

三、结束语

新时期,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出,不仅不利于化工产业的发展,对和谐社会建设也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在国家大力提倡“安全生产”的今天,化工企业也必须响应号召,立足实际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改善生产管理,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可以为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尽一分力,也是每个化工企业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白元.自动化技术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18):151.

[2] 陈国平.浅谈检验分析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3):149.

[3] 杨永红.化工安全生产普遍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3):166.

[4] 任涛.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联阐述[J].低碳世界,2016,(17):234- 235.

[5] 王燕.如何开展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控制工作[J].山东化工,2016,45(10):142- 143.

篇10

关键词:作业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局势;电力安全;监督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B

随着电力事业的高度发展,我国在电力安全管理方面也朝着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也初步完成,面对如今社会局势的不断变化,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激励了电力企业在作业方面的安全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信念,并在长期的现实的教训下,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经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滋生,需要结合各种手段和科学技术完善各方面的设施和理念,有效保证电力作业风险控制局势的稳定。

一、我国电力作业风险控制局势的具体现状

(一)关于我国作业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电力企业中得到有效推广和发扬,这主要是由于其对风险管理的核心作用决定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预知、衡量和识别,并结合现实手段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对其产生的后果要结合具体的、合理的、经济的方法进行处理,实现较为科学的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经过规范的技术处理和系统的识别方法,有效做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预测和评估方案,针对其具体的波及效果,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实现风险的提前控制效果的提升,尽量降低实际工作中的风险指数,保证事业有效、长期的发展。

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相关作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总结以往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知识,在作业的执行过程中对该任务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专业有效的评估,并在接下来的处理工作中,掌握各工作的危害因素和将要面临风险的具置,并对各位置产生风险的情况进行预测和总结,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尽量保证接下来的处理工作能避免此类危险事件的发生,把可能带来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风险管理具体实现了对风险认知的量化和具体化,将风险进行具体的分类,并对作业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进行有效的整理和记录,以保证接下来的电力安全管理作业能在有效的处理经验下,建立系统的、专业的安全督查系统,完成关于作业安全管理的全面应对方案。

(二)我国在电力安全督查工作的表现情况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电力公司在生产的安全方面的认识不足,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也不是十分充足,使得安全生产理念达不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整个企业都盲目于生产效率,忽视了安全知识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安全督查的工作范围和力度决定的,因为安全督查涉及的处理内容比较复杂,而专业技术处理的员工也非常稀少,在电力生产的整个流程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论后盾,而实际电力建设方面的现场作业比较多,使得整个工程难以全面覆盖和有效达成,这样的局限性,使得我国在电力安全督查方面的工作漏洞百出。

对安全督查的侧重工作点没有深刻认识,只处理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对安全生产管理几乎不闻不问。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意识不能在各部门达到一定的共识,涉及的安全处理工作多而繁琐,便造就了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理的极不认真,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局势下停滞不前。大多数仍旧保留传统的工作理念,安全生产多数停留在一种文件和口头上的表达形式,相关部门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去整合落实,即便是安全督查发现一些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和处理,这种懒惰的工作处理态度极度蔓延,并成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传统,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各个工序和部门内部之间,便影响了我国作业风险评估和电力安全管理的发展,不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新发展,因此在这方面的改革和处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是时候全面落实和贯彻了。

二、关于电力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现实分析

(一)电力安全管理中风险评估的主要思路

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推广和落实,它主要是通过通过借鉴科学合理的预测手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达成风险的超前控制效果,尽量做到最好的风险降低效果。通常这些手段要结合一定的经济原理,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承担能力,量力而行,以实现企业高度发展过程中的最大保障的科学管理手段方案。

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比较接近,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建立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企业能做到统一完整的生产方案的规划与落实,带动经济等各方面科学、全面的发展。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的主要体系包括:事故调查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其中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电力企业长足有效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针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中的对于经济建设滞后的影响有了一定的改进,在充分规划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内容之前,已经做好相关事务的预测和统计,关注事前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并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具体实现主动、超前、动态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体系格局,具体实现安全生产中各个工序内容的有效制定和规划,确保安全理念的内容能够全面的落实和贯彻,具体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和应对。

(二)具体的应用方案

面临如今经济格局的改变,各企业都需要做适当的改革,而作为电力公司的主要管理理念,安全管理的控制与风险评估的手段等更急切的需要改进和贯彻落实。安全监察部门应做好事先的作业风险情况的资料搜集,并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一定规律的排列,根据实际资料的记录,进行安全应对方案的讨论,将督查工作的重点放在风险较高的作业任务上,由于督查任务自身也伴随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处于督查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要仔细结合现实因素开展相关风险辨识预评估工作,重点落实在地面物体伤害、设备的错误触碰等现状上,对于人员不专业的工作行为要及时督促和纠正,防止违章工作行为可能带来的意外风险。

另外,要根据作业风险的评估结果制定督查方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排列,实现逐个的细节管理,重点检查风险工作要及时标明并处理。督查工作人员要综合各种督查信息进行比对和考察,防止漏查造成的风险,具体可以实现作业风险评估的结果与现场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对照,结合作业风险评估的专业思路进行细节观察,补充完善作业风险评估的实践经验。对于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参与各部门的讨论与反馈工作,为下次作业风险评估做好一定的准备和铺垫,收集更加丰富的危害和风险数据资料,同时各部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传授最新的风险培训知识,进行相关专业理念的培训,令员工充分培养安全生产的理念和意识,并结合实践经验,采取适当的应对和改善措施。

作业风险评估的工作应该具备具体的系统理念做基础,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做充分的分析和准备工作。在作业危害、风险的分类上要结合具体参考数据进行归档、分类、记录和分析,通过现实因素对比,发现问题的根结所在,收集更多的风险纪实数据进行比对,找到相关处理的经验方法,使安全问题等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而纠结与以往的传统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违章工作行为进行统计、调查和分类,没有具体衡量风险后的影响,即风险的全面性分析工作落实不到位,也就不能有效做到风险预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就不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不利于建立专业、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和体系。因此,要全面关注安全风险的前后影响关系,针对以往好的经验进行更全面的应对方案的落实,切实维护电力公司的各项事务的处理,保证国家电力系统工作得到完整的规划,以适应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的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新时期人们不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结语

通过对以往我国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手段,和具体安全督查中的应用方法的考量,总结目前我国在电力安全管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具体的现实因素的比对,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通过科技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培养包括作业方面等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安全管理理念,深刻落实到电力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对风险控制加强认识,通过作业风险评估方法的结合,为安全督查工作做好适当的铺垫和准备,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监察的理念创新,并作好以此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系统,有效预测各个工序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真正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全面提升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田珂.电力企业省集中模式营销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吴海林.节能调度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分析模型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3]辛清影.电力企业止亏任重道远 本轮煤价下调杯水车薪[N].中国电力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