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竞争力调研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牌竞争力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加大调研力度,提出政策建议。围绕我省九个重点产业,开展培育品牌产业集群调研,提出调研报告和工作建议。组织编写《*品牌战略报告》。
2、做好名牌产品培育工作。发挥名牌在产业振兴中的推动作用,确定100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提升质量上水平,争创一流品牌”活动;确定200家重点名牌培育企业,开展百名质量专家进企业送管理帮扶活动;开展“建标准、树品牌、提质量”活动,加大服务业品牌培育工作,创建一批现代服务业名牌。通过培育名牌产品,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在促进自主品牌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中的作用。
3、加大产业集群名牌培育力度。确定10个重点产业集群开展质量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测评,分析其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就集群中企业在人员素质、工艺装备水平、研发能力、产品标准水平、检验检测能力、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对比,找准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完善由培育名牌产品过渡为培育企业名牌、产业集群名牌的培育模式。
篇2
关键词:对外贸易;品牌影响;问题;策略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其交易额逐渐增多,但自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困难重重,由于我国商品具有低附加值、低成本、低利润的特点,因此,极易造成贸易摩擦,而外国商品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为了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发展,急需打造中国品牌,本文结合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旨在满足我国外贸企业发展需求。
一、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根据发展实践可知,外贸企业的品牌营销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1.偏低的品牌化水平。据统计可知,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仅有35%标有我国品牌,其余商品基本无品牌或标有外商品牌。在国外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随处可见,通常情况下,其价格低廉,但难以发现标有中国品牌的商品。对于商品而言,品牌是其作为关键的部分,如果缺少品牌支持,则会降低商品的竞争力,进而不利于占领国际市场。当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外贸易商品唯有拥有品牌,其发展才能够拥有稳定性与有效性,如果一味采用外商品牌,此时,我国企业扮演着外商加工厂的角色,不仅收益甚微,还影响发展。
2.欠缺的保护意识。在对外贸易中,商标抢注问题十分严重,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由于缺少长远投资战略,导致其未能关注商标注册,即便少数企业对其给予了关注,但由于抢注者所要商标转让费过高,或者企业过于关注眼前利益,从而丧失了品牌注册机会。例如:中华牙膏由联合利华控股,大宝由强生公司控股,乐百氏由达能收购等。
3.较低的附加值。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低端地位,其中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同时,由于我国外贸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导致产品竞争力及附加值偏低,而低端、低价格产品,难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任何商品而言,其均可借助品牌力量,增加了自身的附加值,品牌作为无形价值,可为消费者提供附加值体验,从而满足了其消费需求。例如:LV、卡地亚、爱马仕等品牌,其经典款产品均成为奢华的象征,因此,品牌增加了产品附加值。4.单一的营销方法。当前,我国企业营销主要以价格、广告、服务等方式为主,上述手段可让企业迅速壮大,但传统营销方式,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品牌营销的方式日渐丰富与多元,如:网络营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但我国外贸企业不具备品牌营销意识,未能综合运用不同的营销方法,在此情况下,其难以适应激烈国际市场竞争发展需求,其品牌也会丧失全球化与现代化特点。5.偏失的品牌定位。外贸企业在确定品牌时,应对相关的影响因素给予全面关注,如:产品、消费者等。但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品牌定位存在明显的模糊与偏失问题,常见羊群效应问题,即:企业过于关注潮流,在其发展过程中,未能展开市场调研与生产评估,紧随潮流趋势,此时其营销方案具有暂时性与临时性,难以适应企业长期发展需要,一旦企业频繁调整营销战略,则会使消费者逐渐丧失对品牌的信任度。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策略
在明确我国对外贸易品中品牌营销问题基础上,应采取如下对策:
1.注重质量。任何品牌的树立,均要以质量为基石,为了增强品牌生命力,各企业应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借助优质产品,以此逐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而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于我国外贸企业而言,在打造自我品牌时,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与要求,如:IS09000标准,并且要通过第三方认证,此后,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更加巩固。外贸企业应加强产品创新与优化,待树立品牌后,将其用于国际市场,并销售适合出口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此发展战略在转移无形资产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生命力,延长了企业品牌寿命。在品牌延伸策略运用过程汇总,外贸企业应关注商标注册问题,为了防止恶意抢注问题的出现,各企业应树立品牌保护理念,充分发挥相关法律法规的作用,以此有效保护我国品牌及产品。
2.细化市场。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企业均难以独占整个市场,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积极开展市场调研,选择适合的出口市场,并结合出口国消费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与针对性的产品,通过合理选取与不断创新,以此保证品牌营销成效。以海尔企业为例,它对海外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欧美冰箱市场发展趋于成熟,但在学生消费者方面,缺少适合的冰箱产品,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海尔企业出口了适合学生使用的小型冰箱,从而迅速占领了欧美学生市场。同时,在细化市场过程中,外贸企业还应关注多品牌战略,此手段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灵活性,通过主次要品牌的联合运用,特别是在恶意竞争方面,不仅可有效维护主要品牌,还可限制、打击竞争对手,同时,还可控制营销成本,进而利于增加企业效益。
3.丰富营销。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应积极探索品牌营销方法,以此巩固与拓展市场份额。具体措施如下:第一点,企业应充分发挥既有营销方法的作用,特别是国际展销会或国际博览会;第二点,企业应创新新型营销手段,特别是网络营销,借助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广泛的覆盖范围,促进品牌的有效建设,该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低成本、高收益,因此,各企业应给予高度关注;第三点,企业应综合运用不同营销,传统营销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直接的体验,让其对企业及产品的了解更加直观与深入,网络营销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先进的平台,以此满足了其网络购买的需求,同时也会全面掌握企业与产品信息。
4.明确定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品牌创新是必要的,特比是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多样的消费群体,为了适应时展需求,满足新时期消费者需求,外贸企业应借助市场调研结果,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的品牌,在实际更新过程中,应从多角度出发,如:形象、管理与技术等,品牌形象、管理体系及技术创新等均要结合竞争需求与环境变化,通过逐步的修正,才能够保证品牌定位的清晰性与准确性,同时要不断挖掘产品特点,借助再定位,以此增强品牌生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制约着我国外贸企业发展,影响了民族品牌产品推广,本文分析了品牌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相信,在各项措施落实基础上,我国对外贸易的成效将更加显著,各企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幅度提高。
作者:武旭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吕超琦.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商,2015,49:98.
[2]刘泽毅.论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策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119.
[3]邢芮.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3,7(29):23-24.
篇3
全球开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红帽公司(NYSE:RHT)宣布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由政府牵头建立的云计算中心的技术提供商。这是红帽公司旨在促进开源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应用而发起的开源协作创新力计划(OSCI)项目的一部分。
广东云计算中心是由佛山市南海科枝局依照中国政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化的政策创建的。中心设在广东金融服务与高科技区,为当地汽车、家具和陶瓷等行业的公司提供服务。
红帽公司总裁兼CEO卫赫士说:“红帽对于成为中国第一家由政府牵头建立的云计算中心的平台提供商深感骄傲。在全球范围,红帽因为其红帽企业Linux极为适合云计算环境而在云计算中具领导地位,同时也致力于建设充满活力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生态系统。当前,多数顶级云提供商都选择了开源,而且像广东云计算中心那样,采用了红帽技术。”
红帽技术为中国第一家政府云计算中心提供动力
2009年8月1 5日上午,由《银行家》杂志推出的“2009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在北京盛大。来自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的代表200余人出席了盛况空前的会。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等权威专家为获奖银行颁发了奖项,到会嘉宾还就“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由《银行家》杂志主编,自2005年首份评价报告以来,该评价指标以其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等日益受到业内外的关注和认可。
上海版“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
目前,权威调研机构中怡康时代市场调研公司了2009年1-5月空调市场销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国产变频市场占有率超过75%,三倍于外资品牌;在国产品牌中,美的以24.9%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为格力与海尔两品牌之和,在国内外品牌中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在变频空调畅销型号排行榜中,美的占据了四强。由于2009冷年即将结束,业内普遍认为此时出炉的这份报告显示2009年变频空调行业大局已定,国产品牌以绝对优势完胜。
根据家电下乡信息系统显示,美的下乡空调销售额第一。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系统登录数据显示:截至6月50日,美的空调以33.53%的市场占有率雄居家电下乡空调销售额第一位,河北,山西、江苏等众多市场美的下乡空调份额高达50%以上,吉林等地占有率更是突破80%,实现绝对垄断。近日公布的家用空调运行研究报告(北京智信道咨询公司)显示,从去年9月到今年5月期间,格力电器销量为1184万台,美的电器达1135万台,青岛海尔307.8万台。
篇4
关键词:房地产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必要性发展策略
房地产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行业,既是人们生活所需,也是一种投资手段。除了建设环境、位置、房价等因素外,品牌文化也是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房地产品牌建设中要注重品牌文化与消费群体、消费市场、社会环境的融合,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消费者需求
房子作为消费者一生重要的投资之一,价格昂贵、交易时间长、增值空间大等因素造成了消费者的不安心理。房地产品牌是对房地产产品的一种承诺,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再通过消费者口碑推荐和示范性购买,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销售质量。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
品牌建设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度的手段之一,房地产行业的集约化加快了房地产产品的同质化。城市化、交通条件、市容建设等因素减弱了地理位置对房地产产品的制约性,仅依靠产品特色、卖点、价格难以打动消费者,而品牌建设突出了企业特色,区分产品差异,满足不同客户的住房要求,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拓展产品销售范围
房地产品牌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吸引力、增加产品知名度、扩展产品销售范围。现阶段商品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相继涌入市场,如何在短时间内占有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必不可少。成功的品牌有效扩展和延伸产品业务范围,扩大企业销售规模和销售业绩,抢先占取房地产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收益。
二、房地产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文化建设形式化。一些企业把文化建设与环境建设、企业形象相混淆,对管理机制、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不予重视,没有真正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价值。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但很多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取决于领导决策,没有考虑员工建议,导致员工不愿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影响企业文化建设进程。第二,企业文化定位不准确。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政策精神,不能反映企业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号召力、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价值。第三,房地产企业文化缺乏策略性。企业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不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销售产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仅靠标语、口号约束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建设个体特色不明显,拿来主义明显,企业领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限,导致企业品牌特征不突出。
(二)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房价不断上涨并没有带动房地产品牌效应的发挥。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看,有很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忽视了品牌建设。一些房地产企业只重视品牌建设,忽视了品牌后期维护,不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造成企业品牌形象受损。目前房地产行业竞争主要集中于产品供应环节上,竞争力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牌效应,进而造成房地产行业品牌建设意识淡薄。品牌建设需要有准确的市场地位,与消费者所需、品牌竞争不同,更加注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和信任。在房地产品牌建设中,房地产商通过品牌来提高企业销售额,但企业对品牌建设还不够清楚,导致品牌宣传的笼统性。部分房地产品牌建设缺乏建设性,忽视品牌评估的重要性。地方性企业在开拓异地市场时忽视了本地房产的开发,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一些房地产企业将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混为一谈,依靠项目品牌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导致项目知名度不高,产品销售困难。小型房地产企业,试图借助项目品牌冲出房地产市场,结果却适得其反。
三、房地产品牌建设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展现
(一)明确企业品牌,树立企业文化
房地产品牌建设,首先要思考:树立什么样的企业品牌、怎样树立企业品牌、怎样突出品牌特征等,进而保证企业品牌的有效性和统一性。就目前房地产行业品牌建设来说,品牌标志定位不准、形式简单,没有起到宣传、推销产品的效果。有些企业分不清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的区别,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削减了品牌影响力。因此企业发展中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树立企业形象,进而规范企业品牌,丰富品牌内涵,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竞争了和经济效益。
(二)提升品牌价值,规范企业文化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仅依靠广告、产品难以塑造品牌形象,如何保证企业品牌效应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增强企业行业认可度和市场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内在价值,是品牌建设的关键。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品牌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房地产品牌是消费者对住房产品的评价,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因此在品牌建设中要树立服务意识,贯穿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根据消费者所需,提高不同形式的产品服务。在工作中逐渐树立品牌形象,规范企业文化。
(三)革新品牌理念,充实企业文化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享受。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在品牌建设中加强市场调研,了解不同生活水平消费者的住房需求。不断革新品牌理念,准确定位产品市场,考虑到消费群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强调品牌设计新意、体现企业文化内涵,追求品牌个性化特征,突出企业品牌效应,积极营造利于企业、员工的文化氛围,丰富房地产企业文化。
(四)打造企业品牌,丰富企业文化
品牌建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时,要根据消费者水平准确定位品牌,品牌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既要讲究地段、价格、质量,也要重视设计、装饰、绿化。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应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购买能力进行调研,确认开发规模、销售价格、消费群体,保证产品的销售范围。在销售过程中注重品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伍冠玲.努力建设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J].上海房地,2009(9)
[2]王为峰,尹得刚.强化品牌塑造提升房地产企业竞争力[J].商情,2008(11)
篇5
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从目的来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需求
数据需求是企业竞争情报需求最普遍的表现。一般来说,企业获取竞争数据,主要是为了对市场进行季度或是年度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对自身品牌以及竞争品牌进行评估。
以一跨国公司为例,其亚太区主管需每月向全球营销总监汇报亚太区市场情况,需要各品牌的数据来反映市场表现,但他只了解自身品牌的情况,无法掌握竞争品牌的市场数据。数据从何而来?一般的市场研究公司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后来他找到了一家情报调研机构,每个月为其提供竞争对手相关数据,帮助其对亚太市场进行竞争分析。以数据为基础做的分析报告,在总部得到了好评。
(2)营销指导
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所谓树大招风,A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自然引起竞争对手的群起而哄之。如何能在这场硝烟战中提高竞争力?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是提高竞争力的利刃之一。
据闻,该公司把销售区域由原来的几十个细分到目前的三百多个,在管理还是营销策略的制定上都将增加一定的难度,因为制定总体的营销战略,总要兼顾各个区域的发展。在得到某情报调研机构的支持后,每月他能得到每个区域的竞争对手数据,包括最新的营销活动等信息。这样的长期监测与持续性的分析能为总部提供更好的决策基础,做到“不遗漏一方”的有效营销。
(3)投资收购
WTO开放以来,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频频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这就涉及到了收购一事。收购方必然需要对收购对象的财务、经营情况等做一番详细了解,经过横向比较后选择最好的投资收购对象,这样更有利于企业进行真实的价值评估及成功的投资收购谈判,避免盲目收购后成为企业发展的“拖油瓶”。
以赛立信竞争情报事业部近年接触的客户来看,为投资收购而做的尽职调查案例有增加的趋势。
(4)市场进入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必然需要进入新的区域市场和新产品市场。企业在扩大产品生产线以及开拓新市场时,必然要对各类市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快速打开新市场缺口,或者是避免投资失败。
市场进入可分为两方面:进入新产品市场和进入新区域市场。对于即将进入的市场,企业除了一般的了解行业信息外,利用竞争情报调查方法对该行业的原有经营者进行深入调查,可以让新的市场进入者少走很多弯路。
(5)标杆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企业的经营之路复杂多变,企业经营者更要善于学习竞争对手较之自己擅长的领域。包括管理、销售、创新、各项流程等。
标杆学习,企业确定了标杆对象后,需要对标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探讨企业成功背后的原因。在近年的竞争情报服务中,像家电行业海尔、美的、格力这样的企业无疑是行业标杆,也是很多企业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6)产品研发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 集群品牌 建设
在当今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集群发挥作用的不可估量。可是,令人担心的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品牌建设还很薄弱。正如像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区域和区域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品牌的竞争,谁有品牌,谁有市场,谁的品牌过硬,谁占领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同样适用。
一、中小企业集群品牌的内涵
中小企业集群品牌,就是指在这个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众多的小品牌凝练和浓缩的精华,并且展示着这些企业和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特色,并被该区域范围内的大家所认知的品牌。中小企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比如它持续的品牌效应、规模经济优势、相对来说风险更小价值更高和具有公共物品性。集群品牌形式上是聚积企业,实际上它是把集群内各个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聚积到了一起。使得集群品牌更持久,更安全。
二、中小企业集群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集群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各方各面的配合协调,具有社会化的特征,具体说来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建设:
(一)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
1、确定区域集群品牌策略
从一开始,地方政府就应该认真调研,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目标消费顾客,消费习惯,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定位。尤其是要首先确定下来该区域品牌战略定位,制定出品牌策略,进而推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正所谓纲举目张,下来就是围绕着这个战略策略来策划,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活动载体进行形象塑造,如何提高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的成功率等等。
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地方政府首先要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硬件是基础,只有硬件条件具备了,才能吸引本地和外地企业家来投资建厂;对高成长性产业和企业,政策上扶持;从开始就要注重培育大企业,大品牌,不是小打小闹;努力完善区域的市场环境,优胜劣汰,始终培养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注重营造舆论环境,通过各种媒介来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3、推动专业化的教育培训
政府要安排一定的财政支出,用于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设施,尤其是相关的职业技术院校,目的是通过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对集群企业的教育培训,为集群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4、制定限制淘汰产品生产的措施
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措施,来鼓励中小企业集群淘汰落后产品,开发全新产品。比如一些医药器械产品或者是电器产品都有相关的安全标准,严禁生产不达到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如有生产加重处罚。这些措施促使集群企业主动进行产品质量和技术方面上的创新,这样就为集群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的保障。
(二)企业自身要加强品牌管理
1、中小企业集群品牌要准确定位
首先应当进行充分的集群外部调研,了解顾客、供应商、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看法,调查竞争对手及其他相关产业集群的状况和策略。其次进行集群内部调研,分析集群自身的特点、资源优势和区域特性。通过内外部的调研,中小企业必须进行SWOT分析,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了解自己的短处,同时又要把握住外部的机遇。因此,集群品牌定位应该明确具体,既能充分发挥集群优势,又能符合区域特性,发挥比较优势。
2、中小企业集群要有品牌意识
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环境,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都应该打破各自的门规,与其他同质化企业联合起来围绕一家龙头企业组成配套联盟,大家一起树立一个统一的品牌,用统一标准规范各企业,不断的提升内在质量和经营水平,只有这样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和产业链资源整合,才能以小聚大,形成一定的较大规模,逐渐具有了规模经济,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所以,中小企业从集群开始的第一天,就应有品牌意识。
3、集群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应发挥带头作用
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要通过产业链资源整合实现群体联盟规模,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壮大自己。因为自己是龙头,所以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集群规则遵守、企业形象提升等方面起表率和带头作用,尤其是在集群品牌建设中更应当一马当先。
4、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品牌营销
要想扩大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那么塑造集群整体形象,注重集群品牌的营销就必不可少。我们要整合各种各样的营销方法,向社会各个层面宣传、推广、渗透集群品牌。常用的营销方法有广告;集群组团联合参加国际国内的会展;新闻会;赞助公益事业;举办博览会、专业会展;建立品牌信息网站进行宣传等。我们要有选择的选用恰当的方法,争取做到事半功倍。
5、集群品牌应当保护
集群品牌的保护方法主要有,建立集群品牌质量认证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集群品牌质量认证应特别注重产品保真认证和产地认证,这是保护集群区域品牌的基本手段;当外部市场出现非法盗用本集群品牌,损坏本集群品牌的正面形象时,要正确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及时、正确的维权来维护集群品牌的形象。
(三)中介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
1、切实发挥组织和服务功能,
中介组织要通过合适的措施,来发挥其组织和服务的功能。比如设定集体行为的规范和合作报酬机制,以此来平衡企业间的利益,使其不至于太过悬殊;减少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及时公布行业竞争相关的信息,尽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维持企业之间良性竞争;想方设法为集群内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援助。
2、切实发挥协调和管理功能,
中介组织还要发挥其协调和管理功能,通常的采取的方法有:开展行业自律,规范同业竞争,着力维护企业的权利和行业利益;为了避免只顾短期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要建立起一种惩处机制和程序;依法维权,协调管理,加强行业质量监督与管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服装;品牌建设;解决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35-01
一、品牌之我见
(一)品牌的价值
一个成功的品牌,蕴涵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以往的经营模式只是将商品的价值反映在它的价格上,而企业也只是习惯性地制定销售指标,下达生产数量,并找一个懂市场的设计师,作一些相应的广告宣传,并在生产成本和价格大战中一拼。这种模式费力不小,可却使产品附加值变得微乎其微。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己经改变,选择品牌的基本属性也变得丰富起来,消费者需要从多方面来体现自我价值,而服装就是作为代言人的最为直观的表达方式之一。
(二)品牌的内涵
服装如同人的躯体,文化则是人的灵魂。品牌中没有文化的积淀,就如同人没有思想、灵魂一样,服装品牌作为现代服装的一种运作方式,使服装向更广阔的方向,并将人们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层面。服装给人的感觉不再是拿来一块布料,经过加工后变成成衣那么简单,人们总是试图从品牌服装中寻求出一种与自己某些地方相似的精神归属元素,这便对品牌服装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品牌中要有文化内涵和思想的含金量。
二、我国服装品牌出现的问题
(一)培育自主品牌快速成长的大环境尚未有效形成
尽管各部门都在大力推进服装品牌建设,但尚未形成凝聚力,难以对现有资源进行集中整合。某些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急需加强。外国服装在中国大范围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盲目崇拜洋品牌的现况,都让我国服装自主品牌的建设步履艰难。
(二)企业建设品牌的实力仍然不够
企业建设品牌的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才两个方面。我国服装企业想在外国得以生存,首先必须维系海外市场的营销成本。只有通过专业的服装管理人才科学地按照品牌的经营模式,合理地完善品牌市场网络建设,才能让优秀的服装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永存实力,在百花绽放的服装世界中体现出自己的魅力和独特的风采。
(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
虽然在国内服装市场上也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但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显得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和稳固的消费群体。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国内的品牌几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价格战。然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应该体现在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上。我国服装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迟缓,又形成了对市场反应能力低下的状态,这两点直接影响了我国服装核心竟争力的形成。
三、打造服装品牌的对策
(一)周密的市场调研,准确的市场定位
对于服装生产商而言,基木功是能够通过科学慎密的市场调查及可行性研究分析,给予服装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营销的本质就是满足自己的目标客户的需求,在品牌林立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己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所以,这就要求经营者能正确看待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精确划分目标市场,深度挖掘消费者的心理。能够根据自己目标客户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以及服务,树立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将是服装企业目前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二)坚持一贯的品牌文化建设
作为服装企业最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品牌是一个让人垂涎三尺,却又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原因在于品牌是无形资产,是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东西。品牌资产的积累需要很多的方法,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品牌文化是一个累积品牌资产的有力工具。它作为一个服装品牌的灵魂,应该贯穿于品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广告宣传、店铺零售等,每一环节都要体现服装品牌文化的内涵。
(三)追求建立在市场调研基础上的前瞻性设计
品牌服饰的诞生首先是为特定的消费群体而设计,这些消费者能在众多商品中找出与自身身份相吻合的服装,于是便使得购买行为简单化。当消费者认定一个品牌适合自己穿着时,便对其情有独钟,于是对这种名牌有了感情上的依托,因此,名牌的真正存在意义是一种情感的存在,至少是一种能激发人们情感的形式而存在。服装的设计意识是品牌的核心部分。在准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服装行业项目的开发,则应服装设计先行。
四、结论
我国服装企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己经进入转型、调整和更新时期。由于前期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空间,产生了企业扩张过快和生产的盲目性。同时,拥有较高美誊度和领先管理水平的国外品牌进入,使我国的服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应把注意力紧紧地放在品牌建设上,打造优秀的国际名牌,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篇8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集群竞争力;集群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8日
一、旅游产业集群概述
和产业集群一样,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也有“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企业集群”和“旅游集群”等多种称谓,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都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界定:从产业集聚的目的角度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提高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而形成的服务体系或有机系统。从产业集聚的结果角度,认为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从产业集群的特征和功能角度界定旅游产业集群;麻学锋借用产业集群概念和旅游产品的特性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界定;聂献忠等从集群企业关系和集群功能角度提出了主题旅游集群的概念。从国内目前关于旅游产业集群及与此相关的概念来看,尽管表述方法不一,但在地理集聚、集群组成、专业化分工及竞争和合作关系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旅游产业集群(tourism industry clusters)以旅游为主导,由旅游带动或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横向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与产业群体的聚集与集成,这个集群由旅游核心产业(旅游产业本身)、旅游相关产业(为旅游产业提供基础支持主要体现为纵向联系的产业)和旅游支持产业(为旅游增加体验消费型产品主要体现为横向联系的产业)三部分构成。简而言之,旅游产业集群是以旅游业为龙头,以旅游消费需求为驱动力形成的产业集群。
二、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不同机理及其分析
(一)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不同机理
1、基于规模经济、外部经济视角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其结果主要有:(1)通过收益递增降低旅游企业的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从而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开展低成本战略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获得低成本旅游竞争优势;(2)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有利于树立旅游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相对于旅游产业集群,单个旅游企业的生命周期可能是短暂的,品牌塑造与延续难以持久,但旅游产业集群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持久和知名度高的优秀旅游品牌是某区域旅游发展的珍贵的无形资产;(3)旅游产业集群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带动了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多群体联动,形成了旅游发展合力;(4)旅游产业集群内分工专业化、劳动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与扩散速度极快,成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2、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动力机制。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旅游产业集群横向规模效应实现的重要保证,政府的指导有利于旅游市场秩序维持。在产业集群过程中,政府通过政策的实施与权力的运用,并与企业双向沟通等方式,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保障其稳定运行的重要外部条件。
3、产业发展动力带来的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要素为复合型架构,包括了交通、餐饮、娱乐、游乐、观光、购物等服务性以及旅行车船、旅行装备、旅行服装、旅游酒店配套用品、旅游纪念品制造等生产性两种不同性质的产业类别及多种要素。每一要素,都能单独构成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在泛旅游产业整合的架构下,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
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形成本地化产业的集聚。比如琼海试水的温泉鹅、嘉积鸭、粗粮小食等作为乡土特色餐饮,基本都依托于旅游的带动,形成优势化的集群产业。
(二)旅游产业集群演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分析
1、客源市场。旅游消费者是旅游产业的主体,旅游产业中的任一环节都需要围绕着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者偏好来进行。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掌握市场的结构以及各个结构的消费者需求偏好和购买力,明确目标,对企业和旅游产品进行正确的定位,制定规划,选择最佳促销手段,制定合理的价格,有针对性地开拓自己的客源市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1)消费者购买力。中国旅游业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倘若消费者实际可用资金较多,那么消费者除了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外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头就会增加获取满足自身精神上的需求,也就使旅游产业集群有了生存和支撑下去的动力。在旅游淡季,旅游业就会萎靡和停滞,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造成阻碍。
(2)消费者结构。消费者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他们的旅游选择。而消费者消费的季节性和无形性也增大了旅游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难度。旅游企业必须根据客源市场的细分情况,进而针对不同的旅游群体对自己的旅游项目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创新。根据不同的变量可以把消费者市场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体,以便了解不同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和需求,进而确定目标市场。
2、资源禀赋。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像楼房的地基。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品味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旅游业的规模和水平。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会造成对旅游者不同的吸引力。拥有全国甚至全世界吸引力的核心资源就必定会吸引相关的资本,围绕旅游相关产业的建设形成集聚现象。资源禀赋的优势仍是核心旅游产品中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像黄山、张家界和九寨沟等这类世界闻名的旅游资源四周所形成的旅游产业集聚也正是资源区位集聚现象。因此,最大限度地挖掘旅游景点的美学观赏价值、科学文化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作用。
3、交通区位。在一定的引力和外推力的作用下,游客流量与距离影响力是成反比的。在旅游效果影响因素中,与住宿、饮食、景点和其他服务消费项目相比,60%左右的人将交通列于首位。由此可见,旅游景区的交通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旅游景点普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差异性大的情况。旅游高峰时交通运营不能满足旅游需求。交通拥挤、无序等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出游心情,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4、旅游信息化。旅游信息化是指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充分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以信息化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业的信息化程度决定了这个旅游区的便利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实现旅游业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利用信息化对传统旅游业加以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
三、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对策分析
目前,制约集群演进的既有企业方面的因素也有集群整体的因素,本文从旅游企业、生产要素、环境、制度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重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从企业管理层面来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三是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能力;四是公司创新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五是企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价值增值性、延展性和时间性的特征,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根据其特征有目的的培育。
(二)强化提升生产要素竞争力。首先,要整合旅游集群内所有资源,根据市场需求,转变观念,创建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借助自身独有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其次,要彰显区位优势,持续加大旅游交通投入,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再次,加大融资和引资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最后,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当前,人才是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旅游企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不断提高环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涉及的是旅游产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它通常间接地对旅游产业形成影响,如技术环境渗透到集群各个企业,对旅游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起放大作用。环境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但在众多的环境影响因素中旅游的营销环境的作用最为直接,作用更为明显,故旅游的营销方式不容小觑。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层次和品位的提高,原有的旅游营销方式已不适合当前市场需求,因此要转变旅游的营销方式,才能提高其竞争力。
(四)充实提高制度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对旅游产业集群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只有科学的制度才能促进集群的形成,引导集群的良性发展,使其竞争力不断提升。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区域集群,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增加产业集聚度。政府要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平衡各方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各城市的主管部门应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制定详细的体育旅游开发规划,力求实现区域内旅游集群的旅游产业、市场、信息、管理制度的一体化;其次,应加强相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力度。通过不断地调研发现政策的落实情况,在调研当中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和出台新的政策以应对新情况。通过与相关旅游研究机构、大学以及各地旅游局协调合作,与旅游公司结合,并建立旅游产业调研基地,通过实地调研观测,了解旅游产业开发的新进展,以检查政策执行状况。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玲,邬永强.广州市会展旅游产业集聚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13.2.
[2]陈梦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
篇9
关键词 中小企业;外贸出口;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2-0147-03
作者简介 张清秋,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饶贵生,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江西 南昌 330099)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总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国民经济和外贸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当前剧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面前,中小企业在扩大外贸出口中遇到诸多困难,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当前外贸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在外贸出口中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1、人民币升值,出口成本上升。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至今历时两年多,人民币已升值9%以上,2007年12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3983元,人民币汇率再次创下新高。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对中小外贸出口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对纯外贸出口的小企业影响更大。人民币升值意味美元贬值,直接导致出口成本直线上升,价格上扬,竞争力下降,对企业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国家出口退税下调。从2007年1月1日起,国家多次调低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遇税率,因而导致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对自营出口业务、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商品及产品销往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影响更大,特别是对纺织业。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3%左右,中小企业则更低。
3、国家限制“两高一资”商品出口。近几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调控。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我国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今后,我国还将加强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限制,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手段,包括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资源税、污染费等,有效限制这类产品的大量出口。国家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及加工水平低的产品加工贸易,使数万家中小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严峻考验,一些企业面临着产业转移甚至倒闭的风险。
4、各种原材料及费用水平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最突出问题。今年二季度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与一季度相比明显上涨。上半年,在国际市场石油、有色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双重拉动下,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铜价从每吨三万多元飙升到九万多,国际原油价格也已接近100美元/桶,原材料的涨价与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刚性恰如一双铁钳,紧紧地钳制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随着发展中国的经济崛起,原材料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长,价格也必然会持续上涨。
5、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中出现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这些贸易保护措施的目的主要是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适应本国政治目标,保护本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维持在国际竞争中的支配地位。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大了我国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使中国外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亿至400亿美元。此外,世贸组织少数发达成员还不断制造、翻版和传播“中国”,通过多边和双边途径对我国施压,蓄意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之间搬弄是非,这些做法诱发了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在更大范围内滋长。
6、对中国商品打压和歧视。中国商品最近在西方发达国家突然遭遇了一场“寒流”:从玩具到水产品,从牙膏到橡胶轮胎,仿佛一夜之间,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在西方主流舆论中都变成了“问题产品”。近几年来,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挫折,对中国企业的威胁在不断增加。中国商品遭受打压和歧视,对我国中小企业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近年来,标示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中国制造”因其物美价廉,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也遭到一些产业工人、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抵制。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市场竞争力不强、管理方式陈旧、融资困难、人才匮乏、信息不畅、产品单一、技术设备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1、实力不够雄厚,抗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信息滞后、融资能力差和管理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资金不足严重妨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数中小企业仍以传统工业和基础产业为主,高科技企业所占比例少,经营规模一般不大,经营时间短,经营的连续性不强,经营业绩不稳定,加之中小企业主要靠自我积累创业发展,自有资金较少,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份额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的经济增长以前较多地是依靠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性增长,这是一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保持企业技术性经济增长。许多中小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方面的速度不尽如人意,开发创新能力仍是主要问题。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没有成为多数企业的自觉行为,企业作为技术开发创新的主体,市场目标不明确,还没有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取胜之本,品牌产品很少,缺乏主动从外部获取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3、职工队伍素质不高,人才短缺。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当前中小企业职工中,具有大专和本科以上文化素质者仅占10%,中专占20%,中专以下占60%。人力资源的匮乏是造成中小企业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企业职工由于自身素质问题,对新技术管理知识不了解,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甚至面临着残酷而痛苦的被淘汰局面。
4、内部管理松散,调控措施不力。一些中小企业依然缺乏公司制运作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缺乏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企业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不少母公司总经理仍由上级行政部门直接任命或提名;一些企业由于资产控制方式是在公司母体对子公司没有真实投资关系条件下产生的,这些企业之间的利益难以有效协调,并进而制约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督激励作
用,导致企业的资本扩张力萎缩;三是“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老三会”(党委会、职代会、工会)之间关系未理顺,“六堂会审”导致相互掣肘和碰撞现象时有发生。
5、信息收集不够及时,反应较迟钝。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很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很低,甚至还沉寂在发贴或从黄页上获取信息的做法。市场信息流通不畅和不及时严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同时,在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到10%,运用MRP系统的不足2%。落后的技术水平和滞后的信息化建设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6、对国际惯例不了解,应变能力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必须依法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但是出口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对WTO规则和国际惯例不了解的现象。企业经营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比较差。
三、对策与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要提高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发展,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和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市场调研包括直接和间接调研两种形式。直接调研主要是根据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了解市场上竞争对手产品的品质、包装、性能、价位,充分收集有求新求异观念的消费者的资料,分析这些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市场反应,包括已有产品在市场销售上存在的优劣势和消费者潜在的市场需求。间接调研主要是将市场业务员和经销商反馈的新产品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后得出结果,包括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的反应。
中小企业应成立一个由总经理挂帅,总经理室策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市场调研指挥部;组建一支以销售人员为主体、中间商为助理的同盟军,充分了解市场调研的一般规律。中小企业虽然人、财、物等方面比不上大企业。但若把有限的精力、财力、集中于一点,谋后而动,就能推陈出新,创造新优势,开拓新市场,谋求新发展。
第二、要加强研发力量,不断开发新产品。中小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谋求发展,必须加强研发力量,不断推陈出新,开发适销对路新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让企业获得新鲜血液,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活力,企业发展要有前瞻性,新产品的开发问世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增强发展后劲。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供应、生产、技术、财务、销售等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不是每种产品都适合中小企业出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理想的产品策略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企业有足够的生产和供给能力的产品。中小企业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要量力而行,不要出口那些超出企业生产能力的产品。其次,出口的产品有一定特殊性,能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市场上各种特殊的需要能做出快速反应,大企业由于更注重标准化,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而小企业则可利用其小、快、灵的特点生产满足顾客特定需求的产品。最后,出口的产品必须有竞争力。出口产品的性能要么比同类产品好、要么有特色或者价格比其他厂家产品价格低。
新产品设计完之后,企业不能进行盲目的产品市场投放,而是和营销策划人员、市场业务人员一起,重点研究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的策划方案,内容包括:如何将新产品投放到目标市场,如何进行新产品的铺货,如何消除消费者的顾虑使其尝试新产品,千方百计防范风险,避免失误,力争使新产品上市一举成功。
第三、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以质量和品牌取胜。中小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是当务之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企业的贴牌加工厂,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竞争的基础和潜力。“价格战”的老路已经行不通,现在消费者关心更多的是商品的质量、科技含量以及品牌。推行新退税制度后,小企业应尽快认清这种形势,目前在与原有的合作商保持稳定关系的同时,尽可能地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创国际名牌产品,提高产品地位,争取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能公平竞争。品牌产品不仅能卖好价,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也更容易打开国际市场。
第四、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出口成本和费用水平。企业要发展必须在强化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必须练好内功,固本强基,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内部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管理环境、管理目标、管理技术三方面的。因而,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管理环境,明确管理目标,改善管理技术,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内部管理的效果,着力降低出口成本和费用水平,使企业的经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第五、要加强对外联络,用好用足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对外联络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企业对外联络和宣传是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辟多种渠道,搭建交往平台,为走向世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篇10
[关键词]中国;老品牌;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17-02
[作者简介]杨玉新(1979-),女,满族,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广告。一、品牌营销概述
(一)品牌营销的含义
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品牌营销则是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对产品质量、独特性和文化进行宣传来打造产品和企业在用户心中的形象,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的营销策略和过程。品牌营销把企业的形象、知名度、良好的信誉等展示给消费者,从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品牌形象。
(二)实施品牌营销策略的意义
1.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品牌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组合,是商品“符号价值”最好的承载体,有助于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产生认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附加值,产品附加值则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认同。因此,好产品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但只有基础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品牌营销实现产品的价值,构建产品的差异性,传达品牌独特的价值,才能使消费者对商品产生认同,提高品牌忠诚度。
2.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品牌不仅是企业、产品、服务的标识,更是一种反映企业经营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无形资产。拥有知名品牌是企业具有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的产品与世界知名企业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角逐,单纯依靠产品竞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因此,积极开展品牌营销,由产品创造到品牌创造,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二、中国老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品牌缺乏创新度,个性不够鲜明
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是企业根据社会文化环境,针对自己的目标客户,不断对企业价值进行升华。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否具有吸引力,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不断对产品、技术等进行创新。老品牌在传承企业文化的同时,更应通过品牌创新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将创新理念通过品牌营销传达给每个员工以及目标客户,以产生共鸣。
诚信可靠、质量有保证是老品牌给消费者留下的普遍印象。然而消费者对同类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却是不甚了解,同时也说明老品牌的品牌个性特征不够鲜明。为了能够从行业中脱颖而出,老品牌应该在打造和突出品牌个性特征方面下功夫。对消费者来说,能够使他们产生消费欲望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在消费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满足。消费者的对产品品牌的印象和记忆将成为影响其消费意愿的重点。
(二)老品牌盲目扩张带来品牌风险
知名品牌推出新产品可以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中国很多老品牌积极实施品牌延伸,开拓新的发展领域,但是品牌扩张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品牌风险。盲目将老品牌扩张到不熟悉或不协调的领域,反而容易使老品牌遭遇生存危机。
(三)缺乏成熟的品牌营销策略,现代营销传播手段运用不足
老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多依靠良好的品质和口碑生存,低调沉稳,但是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老品牌却表现得缺乏活力,许多还保留着固守着陈旧的营销理念,缺乏适应现代市场体系的现代营销策略和手段。
一些拥有老品牌的企业很少运用现代的广告、公关等营销手段,其创新产品至今很少成为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对老品牌来说,除了依靠曾经的成就或是“传奇”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近几年在品牌推广上鲜有大的举措。目前,老品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品牌不需要维护和巩固就可以永远转化为销售。
三、中国老品牌维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行品牌规划,提升老品牌竞争力
老品牌企业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规划。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科学的品牌调研,分析研究市场环境、目标消费群、竞争者以及企业本身情况,为品牌战略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炼高度差异化、清晰、明确、能触动和感染消费者内心世界的品牌核心价值;其次,研究制定现阶段适合老品牌发展的品牌战略;第三,进行理性的品牌延伸扩张,避免“品牌稀释”现象的发生,追求老品牌价值最大化;第四,加强老品牌管理和维护,避免品牌危机事件的发生,积累品牌资产,塑造强势老品牌。
(二)激发品牌活力,重视塑造品牌精神
中国老品牌蕴涵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百年的沧桑将这些元素传承至今,所拥有的优势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但在当今互动营销新时代,老品牌应该对品牌文化进行重新整合,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将现代的新元素注入到品牌文化中去,塑造更适合当代文化的品牌精神,激发老品牌的活力。
“百年品牌”是老品牌在进行品牌宣传时的一大卖点,但仅专注于宣传品牌的悠久并不能给企业品牌营销带来实质性的效果。老品牌应结合现代市场的特征和消费群体的诉求,注重对品牌精神的塑造。老品牌应该注意到现今的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已经不仅仅限于产品质量,消费者希望选择能够与其精神层面产生共鸣的产品,只有塑造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品牌才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老品牌应该在挖掘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结合品牌个性特征,力求让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享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和历史风韵所带来的超值感受。
(三)多维媒介整合营销,多渠道宣传推介老品牌
多维媒介的整合营销,使受众和品牌的接触点都可以成为品牌的传播通道。在品牌的传播过程中,应该选择恰当、有效的传播媒介,充分发挥其长处,并在品牌的传播过程中优势互补。
1.广告。对品牌而言,广告是最重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老品牌应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对广告的需求,在找到好的“卖点”后运用广告传媒来宣传和美化自己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2.新闻。老品牌可以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制造“热点新闻”,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与兴趣,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并最终促进产品和服务销售的目的。
3.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传播活动。老品牌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关系。同时,老品牌应该打造一支优秀的公关队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护老品牌与社会及消费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远.中国国际化的品牌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2]彭传新.品牌叙事理论研究:品牌故事的建构和传播[D].武汉大学,2011.
[3]刘巨钦,田雯霞.老字号企业品牌文化创新研究[J].商业研究,2012(64):64-68.
[4]陶骏,李善文.基于品牌延伸的品牌复兴研究——中华老字号的探讨[J].企业经济,2012,9(1):13-17.
[5]金刚.浅析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J].现代营销,2012(9):61-62.
[6]刘祖轲.品牌营销三境界[J].销售与市场,2012(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