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传媒业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传媒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而范围经济则指增加产品的种类或拓宽经营范围而节约成本的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的属性和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地方、大学、专业四大类出版社各据其长,互相竞争,集体和个体图书经营者开始更多地涉足图书出版业的各个环节。为了抢占市场制高点,各出版单位纷纷追求规模效应,出书品种和规模成倍增加,确实有效降低了出版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许多出版机构寻求摆脱单一依靠增加图书出版品种和规模的老路,开始逐步由单一的内容编校加工向内容创作、发行零售、印刷及物业等渗透,并与网络、手机传播等新媒体互相融合,向着涵盖多种经营,集团化多元化趋势的范围经济逐步过渡。出版企业整合出版资源,全力以赴壮大出版主业,对经营性资产进行改制,积极参与图书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如图书发行零售、电子商务网上销售、户外广告、培训旅游和教育物业等,发挥范围经济的优势。
一、出版业的规模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出版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出版规模和经营方式等方面有了质的变化,迅速实现了出版业的规模化。1980年全国出版图书种不足万种,2010年中国出版各类图书近20万种,增长20余倍;1980年全国只有105家出版社,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78家。快速发展的出版业,在市场化的过程 中竞争逐渐激烈,并呈现出集团化发展的明显趋势。其一,出版社之间开始联合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如中国出版集团拥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各级子公司、控股公司等法人企业96家;中国教育出版集团整合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形成教育出版旗舰;江苏凤凰集团等整合省域范围内出版单位,形成规模,抱团竞争。其二,较大的出版社通过板块划分而组建成为出版集团的,如科学出版集团由原科学 出版社中的高教出版中心、职教出版中心、工程出版中心、龙门书局、期刊出版中心、数字出版中心以及科学时报社等共同组建成为科技出版的排头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整合旗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音像出版,构成新的集团,共用统一的服务平台,各自业务板块相对独立开展业务。出版社通过集团化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产业规模的飞跃,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总体部署,若干年后全国将形成销售码洋超过百亿的新闻出版集团,实现出版资源的集约化发展。出版业的集团化在市场竞争和“走出去”战略中,获得了抱团的优势,出版规模不断上新的台阶。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传统出版很难有质的突破,数量众多的出版集团一味地在狭小的图书出版市场混战,不利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因此,随着传媒新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转变发展观念,跟随产业发展趋势,走范围经济发展的道路。
二、出版业走向范围经济
出版业范围经济也是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所不同的是范围经济中的产品是多样化的,而规模经济较为单一,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则都可投资增加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文化市场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大,高复制性允许文化产品不断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排在生活需求之后,在可比的短期市场中,百姓用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总额增长有限。改制后的出版业,特别是大量出版企业实现上市后,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对股东负责的一项重要指标,出版社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行业内竞争优势,但市场规模毕竟有限,为了突破发展瓶颈,解开行业恶性竞争带来的种种弊端,很多出版企业开始走外延发展的道路,谋求范围经济效益。特别是出版企业上市后,融得大笔资金,面对投资人保值增值的要求,走范围经济发展道路更为迫切。
范围经济最大的障碍是体制不独立。体制决定经营方式和经营思路,在企业法人体制下,出版社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又承担着各项文化事业功能,受各级行政事业主管部门约束,不能独立展开高效灵活的市场行为。当今世界已进入“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受制于行业的行政约束,出版社不敢放手大干,瞻前顾后,决策程序缓慢,势必丧失众多发展机会。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内容垄断优势,但数字出版领域的各种尝试却不断败给网络、移动等新媒体运营商。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新媒体有自身技术优势;二是这些新媒体传播者是技术的拥有者,也掌握其传播规律和方法,应用起来驾轻就熟。但出版业者失败的根本原因,恐怕还要从自身寻找,长期的垄断生活,让其丧失了市场嗅觉,对市场反应缓慢,缺乏适应市场的生存动力,在犹如温水煮青蛙式的安逸生活中一步步地落后了。出版业者不懂技术,但新媒体运营商同样在出版组织上存在短板,且人家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终于在数字出版领域闯开一片天空。如果出版业者重新定位,突破自己的传统业务,其上下游业务领域积极寻找机会,或许也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
出版社编辑业务重心向排版公司、编校公司转移。在市场竞争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各社为了生存,都全力以赴地展开了市场争夺,社内考核等因素也都围绕市场展开了。
三、实现范围经济的重要意义
出版中最重要的作者资源具有流动性,作者的出版喜好,读者的阅读偏好随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很大,而且出版业呈现出同质化现象,传统的品牌优势很容易在市场中被破坏,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构筑自己竞争的护城河。多数出版社采用的是凭借出书品种规模和出书质量来占领市场和持续地刺激读者的阅读神经,从而培育读者对出版社的品牌忠诚度。对于未来出版市场,出版业务变得越来越简单,同质化趋势加重,这种策略已不足以拒竞争者于营门之外,需要更多的技术壁垒,防止出版企业卷入无休止的无序竞争中。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主要包括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加技术含量。多方位全面的技术服务和多元化的产品,能够让读者随时随地受到出版社文化的浸润,同时全面而大规模地多元投入,使竞争者短时间内难以模仿。例如,图书盗版问题非常严重,打击盗版投入和回报可能并不成正比,以多元化服务为特点的新型出版,可以让盗版图书不能同时取得所有出版产品使用特性,增加其盗版成本,从而引导读者购买正版产品。
篇2
论文摘要:分析了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效应、新途径,归纳出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特点,提出了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六个新概念,即“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规模经济的虚拟性、规模经济的动态性、规模经济的开放性、规模经济的效率性、规模经济的模糊性,为指导高科技企业的规模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中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力和影响途径也产生了如下重要变化:
1.新技术装备之“柔性”淡化了规模经济效应。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最大区别在于:新技术之“新”主要体现在大量取代和大幅度扩充了人脑的功能,形成了具有人工智能和自适应能力的柔性生产系统。基于刚性的、固化的技术系统而得出的影响规模经济的原因,如生产规模的大导致组织协调成本上升,品种的频繁更换导致生产准备、结束费用提高等,在柔性生产系统中已变得微不足道。由于现代技术中“软技术”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技术含量的高低、技术贡献的大小不能简单地与技术装备的数量、价格挂钩;新技术革命使企业平均规模变小、使许多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成本差异变小已呈明显趋势。
2.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直接影响成本的作用强化。技术影响成本的渠道,分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两类,其直接渠道通常是指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而导致的成本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重点领域就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这些领域每次产生的新成果都会导致一次“成本革命”,即大幅度、迅速地降低成本,不断涌现的新成果导致生产成本呈现“阶梯状跌落”现象频繁发生。相比之下,技术影响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这种间接渠道对成本的影响幅度和影响速度远远小于直接渠道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新技术革命的环境下考虑“技术一一成本”关系时应将直接的“跌落成本”放在首位。
3.人际交流手段和管理技术的空前进步导致交易成本和组织协调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他们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都基于一个假设,就是信息不完全,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导致企业发生大量的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协调费用,当这两部分费用在总成本中占到一定比重时,就会对企业的“规模——成本”特性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假设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就逐渐站不住脚了,这是因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空前进步,每个人都有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获得足够完备的信息,并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和利用非常便捷的工具与他人交流,使交易费用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交易内容多么复杂都能降到极低水平,使内部管理费用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大幅度降低。信息经济的这种“零成本、低物耗、高收益”特征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学用以分析企业规模经济现象的基础。
4.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空间观念,使孤立的讨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变得毫无意义。新技术革命最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成果就是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它使得人类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网络经济”。这种网络经济既是一种全天候运作的经济,也是一种全球化经济,它把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程度;网络经济又是一种“虚拟经济”,它把一部分经济活动转移到以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进行;网络经济还是一种“直接经济”,它使得处于网络两个端点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使社会经济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由于上述“网络经济效应”越来越强烈,故处于网络时代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将自己孤立于网络之外,必须把自己看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将企业规模经济问题放在网络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研究。
5.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使讨论静态经济规模变得毫无意义。由新技术支撑的新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它的经济节奏大大加快,其典型表现是技术创新和开发周期缩短、技术淘汰率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且每一次较大的技术更迭都会迅速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对经济形成一定的“技术冲击效应”。因此,我们再也无法孤立、静止地去研究某种技术关系或技术条件下的规模经济现象,只能将技术看作一种时间效应,将技术在一定时段内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作为研究规模经济的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
新技术革命催生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企业(在我国也称“高新技术企业”)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特点,上述关于新技术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导致在高科技企业里的规模经济现象与采用传统技术的企业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笔者将关于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型企业是最高效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规模大就能使产品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使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强,于是,“大就是好”成为了一种占主流地位的规模价值观。然而,当社会跨人知识经济时代后,大型企业易患的“大企业病”将变得更加突出且危害更大,如反应迟钝和决策效率低使企业不能适应多变快变的市场环境,多层次金字塔型组织和庞大的官僚机构扼杀技术创新。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高科技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却越来越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市场适应能力强、生产经营惯性小、内部机制有利于创新,特别是技术进步缩小了规模对成本的影响,由先进的小型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同样能以极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规模价值观应由“大就是好”向“小就是好”转变,企业的组织规模“为了强大而变小”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作思路。
2.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当企业组织规模缩小以后,如果遇到超出自身规模实力的市场机会时,企业是否需要通过扩充组织规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呢?答案是:大可不必。在网络经济时代,小型企业照样可以经营大项目,其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国际互联网来放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同时“变小”又“变大”——组织实体变小为适度规模,同时通过网络整合外部资源以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于是出现了诸如“网络企业”“电子空间企业”“虚拟企业”等新名词。这种跳出物质实体空间到网络虚拟空间来放大企业经营规模的思路和做法,笔者将其称之为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其实质是给规模经济现象赋予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
3.规模经济的动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构建的规模经济分析模型中,假定技术因素和其它经济变量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考虑它们的时间效应和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在技术变动速度不快的环境下,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活动的差距是不大的。但是,这种静态假设用在高科技企业就行不通了,其原因在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变化速度很快,很难分清技术的边界。因此,必须以一种动态性概念来理解高科技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高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不能保证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静态或“线状”变化特征,企业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的选择范围不是一条“线”,而是具有一定“弹性带宽”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规模——成本”特性既可能产生“阶梯状突变”,也可能产生“连续状渐变”。按照此种动态性概念,高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柔性”和“自适应”能力,应尽量采用“软手段”来调整规模,而不是依赖新建、改建、扩建等“硬手段”来调整规模。
4.规模经济的开放性。在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中,是将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这两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复杂问题按封闭性假设作一个简化处理,割裂两者的联系并将它们分别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来讨论各自的特点。此种做法用在开放程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是可行的。然而,高科技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不但其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而且它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这种开放性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开放性相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开放的空间范围更大,是一种全球化的开放;二是开放的深度和关联度更大,是一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全方位、高关联度的开放。当经济空间的开放程度达到这种高度时,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割裂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去讨论内部规模经济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必须跳出企业这个小圈子来认识规模经济现象,用“聚集经济”“企业集群规模经济”等新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规模决策。
5.规模经济的效率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已不是单纯的利润目标,而是综合的、可兼顾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广义效益目标,高科技企业就更是如此。因为企业目标体系的改变,所以我们必须相应地改变关于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用一种关于规模经济的“效率性”标准来取代传统的“赢利性”或“成本性”标准。这种“效率性”标准,是成本降低率、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知名度、企
篇3
关键词:水泥企业 并购 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98-02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量持续走高,水泥行业成为各地方争相投资和发展的行业,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当前,水泥行业已被国家明确定义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规范和限制。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从2009年第四季度就开始提速,旨在清理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拟建项目、严控新建项目的国务院38号文,终结了水泥行业数年来“新建为主、并购为辅”的发展策略。以大吃小的并购戏码不断上演,而大企业间也是暗潮涌动,大企业间的并购正在酝酿。水泥行业虽然说是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行业,但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仍然受制于企业的合理规模;另外,水泥市场受运输半径的影响非常大(100公里通常为水泥公路运输的最佳运输半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水泥企业的过大规模必然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如果并购后水泥企业由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那么企业就应该停止并购。因此,对并购重组背景下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的探讨具有一定意义。
一、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
(一)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概念
水泥工业企业的合理规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满足水泥消费需要为前提的企业最佳规模。它是随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合理规模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概念。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标志应该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单位产品投资最小、原燃材料消耗最少,技术装备最合理,劳动生产率最高,单位产品市场成本最低。从宏观角度看,符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物流顺畅合理,工厂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二)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
决定水泥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业布局、市场需求、地区经济、运输条件及水、电条件等;内部因素包括矿山资源、技术装备、生产组织等。选择合理的规模就是把上述两类因素统一起来,保证在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达到最低的劳动消耗和最好的经济效果。现将主要影响因素分述如下:
1.工业布局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合理的工业布局是提高社会生产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工厂规模是体现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厂规模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工业布局。改善工业布局不仅包括对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调整,也包括对企业规模的调整。因此,工厂规模应服从国家或地区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2.水泥消费量与工厂规模的关系。在符合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水泥工厂的规模,首先决定于在经济运输半径范围内的水泥消费量。可按下式计算:Q=πR2q其中,Q:工厂规模(吨/年);R:水泥的经济运输半径(公里);q:水泥消费密度(吨/公里2年)。q=q1q2。q1:按人口计算水泥平均消费量(吨/人年);q2:水泥消费范围内的人口密度(人/公里2)。
水泥消费密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工厂规模一般比消费密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要大。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大地区的工厂规模较小,或在水泥消费密度较小地区的工厂规模过大,都是不合理的。
3.矿山资源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原料资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和硅铝质原料,尤其石灰石矿山资源对工厂规模起着最直接的制约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有关地质部门统计,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平方公里(未包括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因此建厂规模一定要与资源条件相适应。
4.运输条件与工厂规模的关系。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由水泥生产到市场消费直接按运输条件及运输费用决定工厂规模极为重要。不同运输方式的运价率不同,其合理的运输距离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公路运价率最高,铁路次之,水运最低。因此,采用公路运输时合理的运距应小于水运。在相同的水泥消费密度下,工厂规模增大,消费半径就增大,运输费用也随之增大。当运输费用的增大超过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则应适当缩小工厂规模。如何衡量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三)合理规模数学模型探讨
昃向祯在他的文章中通过借鉴瑞士学者罗伊斯(AK.Reuss)计算水泥工厂的最佳规模的方法,对他的公式进行修正,从而提出了适合中国水泥工业最佳规模的计算公式。
昃向祯认为,罗氏模型以水泥消费为基础,从水泥生产成本加上运输费用的最低值来确定最佳规模的思路是可取的。但他认为按该模型计算出的最佳规模偏高,原因可能是国外的运输费用及劳动力价格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昃向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对罗氏模型公式的常数项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Q=255 000q0.34906。
(四)2009年中国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统计
根据中国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口数据,以及数字水泥网上的水泥产量,计算出中国2009年六大区域水泥工厂合理规模。全国六大行政区工厂平均合理规模可分为六个层次:华东最大,西南最小。依次是:华东(256.1万吨)>中南(211.9万吨)>东北(143.5万吨)>华北(139.4万吨)>西北(86.3万吨)>西南(25.5万吨)。全国平均153.9万吨。除了华东和中南的平均合理规模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上,其他四个行政区都在全国平均合理规模之下。东北和华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不大,但是西北和西南的平均合理规模与全国平均合理规模相差甚远。但是,企业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区域的规模本来就应该有差别。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规模没有可比性,但是能为每个行政区域内的省市提供一个借鉴。另外,具体到每省每地而言,工厂合理规模的大小也要按照具体条件确定,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如靠近大城市或沿江沿海水运方便的地方规模可大些,相反消费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地方规模可小些。而且合理规模是一动态概念,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消费密度不断上升,合理规模也应随之变大。
二、并购重组过程中水泥企业合理规模的思考
水泥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也是为了发挥出水泥企业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说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对产量或收益的影响。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小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当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大于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当这两种比率相等时则是规模收益不变。根据规模经济理论,通过并购活动使其资产、管理能力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得到不断下降的LAC曲线。但是LAC曲线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这说明作为特定的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适宜的生产规模受到并购后企业资产存量、管理能力、人员分工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生产规模一旦超出了最优状态,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以企业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应该是合理规模和其他影响企业业绩如文化、技术和管理等因素起协同作用的时候,而且企业拥有合理的规模还是基础条件。试想,如果水泥企业为了发挥规模经济一味地追求企业规模扩大,以为企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就越明显,忽视了合理规模,那么企业并购后的绩效也是可以预见的。要想提高竞争力,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注意企业的合理发展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往往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才会出现,所以在中国水泥行业第二轮大企业间的并购即将开始之前,水泥大企业应该考虑并购后是否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此外,水泥是一种体重、量大、低值的“短腿”产品,运输费用在水泥的商品价值占了很大比例,所以需要考虑运输的经济性。运输的经济性通常以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不同国家允许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允许水泥运输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发展中国家一般控制在30%以下。根据中国的运输条件,水泥的运输费用对生产成本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在考虑水泥企业规模的时候,既要考虑规模经济的充分发挥,以降低单位平均成本;又要考虑水泥产品区域性特征。因为过大的企业规模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会被过多的运输成本所抵消,甚至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还不及运输成本的增加。
三、建议
并购是把双刃剑,它只能是做强企业的手段,而不能是目的。现在很多水泥企业一味的忙于扩张,忽视了并购后企业的合理规模的问题。水泥企业的合理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并购过程中水泥企业要注意规模的合理性扩大,而不要为了并购而并购。规模经济的发生需要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的有效整合,但也需要企业合理的规模。企业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发生。当然不同省份的合理规模不一样,而且同一省份不同城市的合理规模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规模。
参考文献:
[1]祁绍平,肖强,刘文.水泥业务并购:是馅饼还是毒药?[J].中国建材,2010,(2):64-69.
[2]王燕谋.关于抑制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J].中国水泥,2010,(1):7-8.
篇4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数量与规模一直是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笔者利用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企业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产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呈现时序递增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数量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越是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对产出的弹性越强,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应当重视企业与产业的培育,而不是片面强调“做大做强”。本研究还为理解地方政府与国家产业主管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上的冲突提供了区域经济增长角度的解释。
关键词:工业企业;数量;规模;区域经济
一、引言
从亚当・斯密开始,分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就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劳动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投入,通常情况下,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与劳动力、资本的投入量和增长速度正相关,而且根据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存在投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Fujita,Krugman and Venables,1999)。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较大的企业数量常伴随着较大的经济总量。但企业数量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平均意义下企业规模的下降,导致规模经济的损失。通常管理学研究企业规模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对其市场竞争力与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学中对企业规模与数量的研究主要归属于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主要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不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整体,关注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产业经营绩效与发展阶段(钱德勒,1999)。管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结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区域层面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数量,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对企业空间集聚效应的研究。以后产业集聚的研究得到较多的关注,成为区域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区域经济学很少关注企业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从企业与产业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区域层面?举例说,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呢,还是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经济更重要?根据管理学的研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数量与规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投入期与成长期的企业需要重视量的扩张;对进入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深入挖掘其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水平(黄修权、顾银宽,2004)。那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差异确实存在,是否有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有相关性、又是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区域经济的?以上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结构如下:在提出问题后,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数据的来源与处理;第四部分将全国作为一个区域,分析企业数量、规模对经济的影响;第五部分对全国31个省级单位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所以分省进行研究,主要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汇总数据可能会损失个体信息;二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面板数据的分析可能揭示出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篇5
摘 要 现代运输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现代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有效手段;运输规模经济是促进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出发,分析研究了运输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新途径和举措。
关键词 运输 规模经济 集约化 举措
中图分类号:F550.6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实现实质性的飞跃,道路运输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善的力度在日益加强,不断地出现新的运输服务项目和服务类型,同时运输需求多样化程度不断增加,因此,道路运输业的改进是巨大而深刻的。在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地存在着规模经济现象,推动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合理、适度的促进运输业规模经济的发展。运输企业对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进行投资,只要提高自身运输能力、拓展与相关同类企业的合作,加强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巧妙地采用现代运输组织技术并加强现代技术应用等,实现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经营,发挥运输规模经济效应。充分发挥运输规模经济效应,加速运输企业规模化的发展,实现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从而推动整个运输业高速发展,是今后发展运输业的重要的思路和趋势。
1运输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而最终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公司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运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运输总产出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运输业规模经济的概念与一般工商业的规模经济的概念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规模经济都是指产量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降低,不同点是由于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的,而这个特殊的多产品行业使得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并使它们通过交叉方式共同构成了运输业的网络经济,因此,将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可概括为:随着运输企业经营规模或服务区域及密度的增加,服务的平均成本逐渐降低,盈利水平明显增强的现象。
2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粗放型是指企业投入产出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扩大资本投入、劳动力的投入,而不是主要依靠应用技术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种资源耗费大、资金周转期长、社会损失浪费大、生产效率低下的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不断提高、要素含量的逐渐增加和要素投入的不断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不断优化,从而使得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的经营方式。
具体到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经营是指,通过对运输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将运输网络、运输工具、运输场站设施、资金以及劳动力等各项生产要素的更有效的组合,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具有发达的专业分工水平和高效协作运转的综合经营方式,使运输企业最终实现管理集中化、经营高效化、生产专业化、运转统一化、发展规模化。
运输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主要是以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为主,企业的发展以严重的资源消耗和较高的成本为代价,导致规模经济效应较差,因而盈利能力较低,发展缓慢,所以,集约化经营以其自身的合理性和明显的优势,成为了现代运输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集约化经营的合理性和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集约化经营的核心是提高运输活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2)集约化经营必然要求运输体系内运输结构的不断合理优化,促使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3)集约化经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可以使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3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新举措
3.1提高运输市场集中度
我国运输市场集中度偏低,规模经济效应较差,为适应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增加市场壁垒;提倡经营者联合发展,以便实现运输市场的集中化;促进大型运输企业的形成,使其成为市场竞争机制下的经济主体,逐渐实现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运输市场集中度越高,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就越能更好发挥,通过对运输市场结构优化,充分发挥运输规模经济效应。
3.2鼓励运输企业向综合运输集团发展
在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前期下,以现有运输企业为基础,鼓励企业联合发展,组建大型综合运输集团。统一企业的管理行为,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发展,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企业要从整体和长远着眼,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有效的资金整合、资源的共同利用、良好的分工协作、相互的密切配合实现共同提高经济效益。
3.3实现运输企业网络化经营
应该加快运输网络化建设,形成快速、高效、优质的运输网络体系,改变运输市场独立经营的现状,提高运输效率。鼓励运输企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向全国拓展,形成以干线运输为主,各种服务一体化的多功能运输网络体系。充分应用现代互联网、通讯技术,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运输企业的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J].综合运输,2004年第06期.
[2] 马煜华.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3] 郝敏.运输规模经济与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J].知识经济,2013.8.
篇6
【关键词】虚拟企业 经济 特征 相互关系
一、相关概念
(一)虚拟企业的含义
虚拟企业是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联盟,这些企业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分别为该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世界一流竞争能力,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它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结构图,可能也无层级、无垂直一体化组织。
(二)速度经济
速度经济(Speed Economy)是指企业因为快速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从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
(三)规模经济
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此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四)集成经济
每个在组织中的企业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共识下,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并非处心积累地使自己做的大而全,企业间相互利用对方的互补性资源以弥补自身资源、能力的不足,这使得其中所进行的每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达到最优,并通过整合使原来的工作因为良好的配合而更加完善,从而合作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最终使企业在合作中实现自我超越。
二、虚拟企业的经济性特征的相互关系
(一)虚拟企业的规模经济与速度经济互相促进
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至少要以年计算。一般来说,一项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会经过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在新产品介绍期企业往往以高收入和性格较为开放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市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此阶段可采用高价策略以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竞争者也日益增多,产品的价格也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蒸发”。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压扁”。这样“规模经济”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就受到时间的稀释。
可以说,规模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模式很难再走下去。
但是由于虚拟企业的出现,对企业的规模的界定变得不稳定了,虚拟企业成员由于能够利用其他企业成员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各方面都显示出整个联盟大小的企业才能办到的能力,就像小企业原来的规模边界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整个联盟大小的边界. 虚拟企业合作运营,确保了企业在不扩大自身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的条件下,拓展了企业组织能够利用的资源范围。形成了全新意义的规模经济。
网络经济中高技术虚拟企业以其快速的联系手段和灵活的组织方式,极大地节约企业运营各环节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特别是高技术虚拟企业通过相关企业的核心优势的贡献和整合,形成了相关企业共同抓住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力,达成单一企业难以具有的速度优势,同时,由于现在通信技术的极大发达,虚拟企业能够做到以前没办法做到的实时沟通,把以前必须要以串联的形式联系起来的流程,变成了不需要等待直接就同时开展,并在需要的时刻能够把各企业的成果组合在一起的并联式企业流程。因此,虚拟企业企业的反应速度相比传统实体企业来说明显更加迅速,而且这种提升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顾客在产生需求,到需求被知道,再到需求被新设计生产的产品满足这一个阶段变得短暂了很多,从而形成独特的速度经济。
由于虚拟企业特有的企业之间互相组合的形式,虚拟企业作为一个动态联盟体,可以随意的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新的分拆整合,达到更好满足市场要求的目的。因此,速度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再是矛盾的,要被取代的关系,而是在虚拟企业这种整合企业的形式下达到了统一,互相促进的状态。
(二)集成经济促使规模经济的壮大
传统的规模经济是要靠企业不断的通过自身更大规模采购原料,聘请更多的员工,对沉没成本和公共成本作更大程度的分摊而获得的规模效益。但是对于虚拟企业而言,由于虚拟企业是通过与其他企业有机联合的集成方式进行合作的,因此企业往往能够超越单个企业自身的规模重视,就像企业的规模变得比实际上要大,企业规模的界定条件不能再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虚拟企业联盟的整体角度来看。可以说,虚拟企业的集成的组合形式,使的原本单个小型企业的规模经济能够轻松,迅速的达到传统企业需要多年发展才能达到的程度,获得该程度的规模效益。
篇7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与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与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与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与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研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问题: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篇8
[关键词]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控制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0-02
随着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战略成本动因控制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有效实施战略成本动因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协调战略成本动因各因素,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企业长期的战略目标。然而,由于受外部市场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的制约,如果集团公司错误认识或不能合理运用各战略成本的驱动因素,战略成本动因控制将会面临许多不可预料的风险。因此,为了准确把握风险的变动趋势,及时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有必要从战略角度对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一、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面临的风险
(一)企业规模经济与经营多样化难以协调
集团公司在实行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时,成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特点是员工队伍庞大、商品库存较多和投资金额巨大,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集团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并获得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但是,集团公司也有生产调动不够灵活、固定资产处理过程繁复、员工调动复杂等弊端,这些使建立在规模经济之上的集团公司投资较大,转型成本高昂。在考虑生产成本的同时,企业还须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随着时代变迁,消费者需求正朝着追求个性和时尚方面变化,这就需要产品向多样化发展,若企业一味追求大规模、大批量生产便会导致商品积压。因此,企业规模经济与产品多样性的矛盾将导致企业规模动因与多样化动因难以协调的风险发生。
(二)技术创新可能使经验积累失效
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依靠现有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的竞争对手被迫不断寻求新的技术体系来取代旧的技术体系。一旦某个产业的技术体系获得创新,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追求会使得该产业领先企业在本技术领域的投资和积累失效,因此成本优势荡然无存,无法如数收回对大型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产业内各企业间的相对成本地位也会发生显著变化。
(三)企业成果易被模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技术创新,可能采取学习或模仿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成本控制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行业新进入者或追随者为了取得成本优势并快速占领市场,也可能通过模仿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些都将使被模仿企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相互竞争的企业间的管理与技术差距将逐渐缩小,原企业难以继续维持其成本优势地位。
(四)纵向整合风险
纵向整合是集团公司在上升发展阶段和现有行业背景下的选择之一。纵向整合可以整合企业所需的所有资源,集原料采集、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于一体,但是也应注意到在实施纵向整合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风险。
1.市场整体风险。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整体风险可分解为特定行业风险和经济周期风险。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很难防范某些特定的行业风险,因为对于实施纵向整合的企业来说,前后关联产业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互动关系,有时甚至会加剧风险。
2.经营杠杆风险。由于规模经济效应,通过纵向整合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但总体管理成本会上升。由于经营杠杆作用,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利润会有更大幅度提高;但在企业亏损的情况下高昂的管理成本可能成为企业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产生更大幅度的亏损。
二、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市场调研和企业规模控制
市场调研是通过实施系统、客观的方法识别、收集并分析消费者市场的信息,从而掌握市场变动情况,进而调整生产策略、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市场调研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长期、有效的开展才能取得关键市场信息,使企业的产品行销对路。在企业规模控制方面,集团公司必须严格控制每个项目公司或子公司的规模,通过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产销计划,对于升级较快的产品,应加强成本动因控制,不能任其发展,要在达到成熟点之后逐渐缩小规模,进而节省资金,寻找下一个成长点。
(二)提升差异优势
差异优势是企业实施差异领先战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通过差异领先战略,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差异优势的主要特征包括独特的产品性能、杰出的产品质量、高水平的服务、独享的价值感受、较高的研发能力。苹果公司是差异优势的领跑者,当人们购买苹果产品时,通过使用可以享受到其与市场同类产品的差异优势,包括质量、服务和性能等诸多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感到物超所值,因此,差异战略是战胜技术创新的方法之一,但也应当认识到,企业本身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任何好的产品如果在技术方面落后终将被市场淘汰。
(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保持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密切相关,以苹果公司为例,ipad平板电脑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创造了销售奇迹,而平板电脑技术并不是苹果公司首创,其他电脑公司也曾设计研发过平板电脑,但由于其体积和质量方面的局限性,在技术领域长时间无法取得突破,纷纷搁浅了此项技术。苹果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研发,一方面用高端处理器优化了传统平板电脑的产品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用时尚的外观搭配高端技术,引领了消费需求,开拓了国际市场,并依靠核心技术优势迅速抢占了成长中的市场。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新产品研发动力,并转化为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进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四)充分发挥纵向整合中的学习经济效应
“学习经济”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从对方获得知识和能力,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创造更大的价值。纵向整合风险是固有的,但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加以弱化和抵消。学习经济效应可以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战略资源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结论
集团公司应该重视和防范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风险,分析自身所处的市场地位,尽量选择相互促进的成本动因,对于相互对抗的成本动因则应区分重要因素和非重要因素,通过特定的分析方法在几种成本动因之间权衡取舍,分析各自对总成本的影响而决定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万寿义,王政力.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应用模式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5).
[2]杨雪梅,唐艺.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3(4).
(上接第78页)
处于第二代水平。
(三)“港口供应链”理念异军突起
港口供应链是指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将各类服务供应商(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配送,甚至金融、商业服务等企业)和客户(包括付货人和船公司等)有效整合一体。其功能逐步由“贸易的后勤总站”向“经贸活动的调度总站”转化。
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港口资源,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和配货的功能,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服务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产业集群良好发展的态度下,可以把物流园区发展政策与产业集群政策统筹考虑,使物流园区的发展真正立足于现实的物流需求,这是市场化运作最本质的体现。在物流园区的网络规划中,可以围绕产业集群做文章,打造一批服务产业集群的特色物流园区,在此基础上在交通干线建设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为各个产业集群提供共有的物流服务,进一步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降低物流园区的运作成本,形成良性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原因 条件 效应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资本运营为世界各国企业包括处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我国企业所认同和重视,以企业并购为主要形式的产权资本运营已发展成为目前及今后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取向。
一、企业并购发生的原因分析
1、企业并购发生的宏观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始终处于变动的矛盾状态。这种矛盾状态决定了社会产业结构的不稳定性,因而也决定了各个产业中的企业在竞争和“适者生存”的规律作用下,时刻经受着兴盛或衰落,新生或倒闭,组合或分离的考验。因此,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是企业并购发生的宏观原因。
(1)需求结构的影响。需求结构包括居民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消费品生产结构的变化,而且也会间接影响为消费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的制造业结构的变化。投资结构会通过促进或延缓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速度来调节社会的产业结构。
(2)资源结构的影响。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这种变化必然影响到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3)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会改变原来产业部门的状况,而且会形成许多新的产业部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越快,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也就越快。
(4)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常常受着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以及战争等因素,也都会对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很大的影响。
(5)政府调控的影响。由于国家所具有的经济职能,会使其根据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指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整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也是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从而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2、并购发生的微观原因
(1)企业扩张的要求。企业扩张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投资新项目;二是并购。虽然二者都能够实现企业的扩张,但是并购具有投资新项目所没有的优势。一方面,并购可以发挥被并购企业存量资产的作用大大缩短企业扩张部分的建设周期;另一方面,并购可以利用被并购企业已有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降低并购企业进入自己原来不熟悉行业的学习成本。
(2)追求垄断利润的要求。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减少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对手,从而形成垄断并使企业通过控制价格获得垄断利润。
(3)企业发展战略动机。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发展战略动机包括:一是分散单一化经营的风险,实现多元化经营的动机;二是产业转移的动机,即当企业所处的行业产品处于产品寿命周期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时,企业为了谋求发展而必然考虑向新行业转移。
(4)企业上市的途径。一个公司取得上市资格往往要经过许多周折,支付很高的成本,有时甚至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取得上市资格。这样的企业可以通过“买壳上市”的途径,即通过并购上市公司来使本公司上市。
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还有规模经济效应动机、人才需求动机和实现个人理想动机等原因。
二、企业并购发生的条件
企业并购的有效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所需要的条件不具备,将导致企业并购或者不能实现,或者并购实施后不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而失败。企业并购有效进行的条件包括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
1、宏观条件
(1)市场条件。企业并购需要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的完善。因为这些市场能够为企业并购提供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交流条件。
(2)法律条件。企业并购是复杂的市场行为,需要一套严谨、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来协调、规范与监督,法律条件不是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
(3)中介机构条件。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中介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寻找、评价并购目标企业、可行}生研究、确定并购价格、财务安排,到参与谈判、达成交易、清理资产、并购后的资产重组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有专业性的中介机构。
(4)社会保障条件。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员处理问题。需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等方面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的社会保险居于核心地位。
(5)政府的作用。国家的经济职能决定了政府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的作用不是违背市场规律,强行干预企业并购,而是发挥宏观的保证作用,即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企业并购向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2、微观条件
由于企业并购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因此企业在做出并购决策之前,必须充分论证企业并购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并购能否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以获得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并购,仅当企业通过并购其它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的效果,这种并购才能成功。
(2)企业并购能否获得促进企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以获得技术和人才为目标的并购,在并购前必须对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
(3)企业并购能否在财务上带来效益。以获得财务效益为目标的并购,应该对并购可能产生的财务效益进行精确的计算和预测。
(4)企业并购能否在分散风险,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的并购,在并购前必须对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论证。
(5)企业并购以后能否进行有效的管理。无论以任何目的进行的并购,都必须对并购以后企业的管理能力进行预测,即分析并购后管理成本的增加是否低于并购前的交易成本。如果企业并购后管理成本高于或等于并购前的交易成本,这样的并购就没有意义。
三、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
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运营活动,并购的直接动力源于追求资本的最大增值。由于企业所处国别、行业及周围环境不同,并购的动机也就有别,相应地就产生不同的并购形式,最后导致不同的并购效应。
1、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分析
经济学认为,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达到最低的市场成本。因此,追求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成本就成为企业并购,特别是横向并购的主要动力。
(1)平均管理费用因分摊范围的扩大而降低,因而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
(2)销售渠道的同一化以及销售范围的扩大导致节约销售费用。
(3)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增强。
(4)企业扩大后其借贷和筹资变得相对容易,单位产品的筹资费用得以降低。
(5)强大的企业财力可以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和垄断的力度。
并购在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时,也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利的效果,包括:并购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增加,使得管理的难度加大;并购后企业间的磨合需要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并购的整体经济效应;由于竞争激烈,产品生存周期大为缩短,加之并购后企业规模的惯性作用往往导致产品积压,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并购后,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和行动速度减缓,特别是并购后的以裁员为代价的“革命式”而不是“渐进式”的组织重建,常常会使被并购方的员工对公司运行感到不知所措,使并购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并购的这些负面效应,要求企业在实施并购时必须明确并购并不仅仅是企业规模的简单扩大,并购并不一定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如果没有正常的系统管理和运作的顺利整合,那么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将有可能逐渐消失,结果反而会导致“1+1
2、并购降低交易费用的效应分析
交易费用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对许多经济现象的合理解释为众人认可,成为企业并购尤其是纵向并购的动因。通过并购降低交易费用主要体现在:强化生产和服务各方面的配合,以利于企业内的协作;缩短供应和生产经营周期,节省资源流动费用;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
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并购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主要有:协作化经营固然促进了企业间的相互配合,但也导致企业管理幅度和层次的增加,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并购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但也会导致其片面依赖现有资源,降低其创新动力;经营规模的纵向扩大固然能提高企业整体实力,但也使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减少企业对市场产品和服务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
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经济欠发达的阶段,物耗性生产经营企业仍占主要地位。一方面,行业纵向规模扩大,协作化生产要求上、中、下游相关企业尽可能实施并购;另一方面,并购后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幅度和层次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受阻,导致了部分企业并购的效应难以发挥。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并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反应力,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3、并购的功能互补效应分析
篇10
论文摘要:市场结构合理化的实质是要实现有效竞争,尝试在垄断和完全竞争中间寻求平衡,以提高竞争的效率。本文拟从市场结构理论入手,分析了不同并购模式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什么是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怎样形成这种市场结构;最后说明企业并购是实现市场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一、企业并购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一)市场结构理论
“竞争与垄断是市场结构的核心问题,它决定了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产业组织理论中考察市场结构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市场集中度、产品的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和规模经济等方面。而企业并购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并购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的市场力量,以及这一力量的变化能否最终导致垄断产生”。现阶段对于该问题基本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企业并购必然导致产业集中,当产业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削弱竞争,促使企业占据垄断地位。这些企业不仅攫取了高额利润、破坏了经济效率,也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主张通过一些量化指标来鉴定企业并购是否会带来行业垄断,并对高集中度的并购进行限制,以保持市场力量的均衡。衡量市场集中度的常用指标主要有:CRn指标和HHI指数。
另一种则认为高的市场集中度是激烈竞争的结果。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设计、规格、质量、价格、配送、售后等方面)上的较大差异导致竞争持续存在,企业并购不仅不会形成垄断,反而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福利。
(二)三种并购模式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尽管企业并购和市场结构的问题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上遵循的是结构、行为、绩效即SCP的研究范式,但考虑到我国市场结构形成的特殊背景,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府干预引导企业并购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因此,我们将从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的有关内容切人,分析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对市场结构影响的差异。
第一,企业并购对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经济的影响。
无论哪种并购模式,直观上看它都会提高集中的程度。就横向并购而言,当大企业收购若干小企业或小企业合并,产业内的生产能力便会相对集中,市场份额相应增加,原本众多小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也会被新企业的较高利润率代替,从而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并购也必然会扩大企业规模。原若干企业的生产要素、生产能力整合成一个企业运行,解决了产业内整体产能扩张速度与市场扩张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另由于并购使得市场资源统一规划成为可能,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又不会造成生产过剩。而在纵向并购中,企业更容易实现“供应链管理”,企业上游和下游资源的整体运营不仅不易被竞争对手控制,在效率上更能发挥协同效应。这种纵向一体化的并购模式往往使企业具有“连锁效应”,进而提高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第二,企业并购对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影响。
在纵向并购上,当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都掌握在并购企业手中时,其余的企业会在生产中处于不利地位。比如一体化企业会限制某些重要生产要素的供给,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再借机提高价格或降低生产要素质量,以此影响竞争对手的经营;再如对那些企图进入的企业而言,除非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形成与现有企业相抗衡的企业联合,否则无一例外会遭受到相同的情形。而形成这种实力的资本也就成为新企业进入的壁垒,对于中小企业更是如此。混合并购对市场力量的作用方式相对隐蔽。企业混合并购的目的是,多样化的经营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其资产,实现范围经济、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它的出让方多是与其产品经营领域有关联的企业,在生产要素供给、技术管理和后续销售方面可以共享的企业。事实证明,混合并购增加了新企业的进入壁垒。一方面规模的绝对扩大提高了原企业对供应和销售渠道的控制,增强了产品的市场力量;另一方面,其多样化的经营能力产生了排挤竞争对手的能力,它们有足够的实力通过压低某种产品的价格使对手退出该生产领域,又可以通过其他产品的盈利补贴排挤的损失。
二、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并购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减少过度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又有不利的一面,它会限制竞争,带来产生行业垄断的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探讨究竟什么才是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怎样形成这种市场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企业并购的作用以实现市场结构合理化。
(一)什么是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按垄断和竞争的程度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中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卖者,企业提供无差异的产品,它们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相互自由竞争。这种市场虽然充满竞争活力,但缺乏规模效益,并且容易引发经济动荡和经济危机。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只有一家企业提品,企业拥有定价权,剥夺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将其转化为生产者剩余,获得垄断利润。这种市场结构对消费者是最不利的,虽然充分实现了规模经济,但由此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也是最大的。而垄断竞争和寡头型的市场结构中,市场主要是由一些产品彼此有差异、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都较高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企业构成,在大企业之间展开竞争。因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指的是规模经济与竞争相兼容的垄断竞争型和寡头型市场结构。
(二)有效竞争的实现形式及其政策含义
我国企业并购规制所追求的市场结构应该是一个产业内适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也就是说市场集中度处于适中的水平,企业之间充分竞争,既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可以增进消费者福利。这种市场结构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市场集中度适中。具体各个行业的适度集中区间应该有所不同,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行业,适度集中区间的上下限应该高一些;规模经济不太明显的行业,适度集中区间应该低一些。二是存在着主导企业,通常是指市场份额较大,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支配力的大企业。这些主导企业对市场定价、产品的产量和标准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主导企业因市场势力较强,通常形成产业组织的核心层,一些小型企业围绕这一核心层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是实现有效竞争市场结构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样也能实现寡头主导型的有效市场结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梅森等人提出的有效竞争理论,这种效率表现在:(1)市场上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称之为技术创新效率;(2)在费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价格将能够向下调整,称之为社会福利效率;(3)生产集中在不大不小的最有效率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但未必在费用最低的规模单位下进行,称之为规模效益;(4)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是协调的(即无慢性的设备过剩),称之为企业组织效率;(5)可以避免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应当借助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和法律制裁三种方式实现优势企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防止经济力量的过分集中。在政策引导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公司并购向健康方向发展,并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产业发展顺序做出规定,为企业并购提供指导性方向。市场调节方面,主要依靠市场的竞争机制,特别是通过企业并购机制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在法律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企业的并购行为通过法律加以界定和明确,对不符合规范的并购进行纠偏。
三、企业并购是实现我国市场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