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教育研究

篇1

英文名称: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718X

国内刊号:11-4573/D

邮发代号:2-76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一、在渗透科学史中,领略人文精神

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历史长廊中寻找科学答

案,领略科学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讲到《谁选择了他们》一课时,我以大自然的食物链和淘汰法则引起学生的兴趣:宏观的表象下面因为微小的联系而密不可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改变正是由于要适应生存环境和优胜劣汰。1858年达尔文和华莱士发表进化论演说,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生物界的认可,认为其违反了遗传学。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后人的研究中,结合孟德尔定律形成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重要性。用科学史让学生领略科学史实,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激励人们发展自身的人文内涵,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在渗透科学史中,培养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如,在讲到《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些实验,比如在碘酒中加入淀粉会使溶液颜色变蓝;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变色,并且由无味变为焦糊味等既含有物理变化又含有化学变化的启发性实验,让大家在脑海常识和新知识的碰撞中引发

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大发现”的课后作业中,学生果然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和查资料解释了铁为什么会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为什么就会产生气泡、酒精为什么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等等科学问题,自主发现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渗透科学史实中,应采取非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护个性,尊重学生的眼光,欣赏其独到新颖的呈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科学史渗透中,领略科研方法

篇3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历史 比较 联系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教育教学研究,是探讨教育方面规律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活动,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指导性、决定性的作用;而教育历史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按时间先后有序的展开的发展过程,且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是教育现象的历时状态。

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教育历史并伴随着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1.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任何时期的教育现象都具有历史性,教育现象、活动、内容、过程以及教育制度等构成的教育系统,都具有历史性,并客观地隐含着教育系统运行的规律性。教育历史不仅是指教育现象的历史,还指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的历史。在任何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人类对教育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结果,本身就是教育历史的产物。每个时代的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都制约着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的程度,这种认识程度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就成为教育历史整体中的一部分,教育历史是一部教育系统的历史,又因为教育现象是教育历史,且是从教育历史中来最终又回到教育历史中去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

2.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始材料是教育历史,同其它学科的研究一样,实事求是,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灵魂。“实事”乃是教育历史的事实,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从教育历史的实际出发。18 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柯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首创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之先例,后来他的讲稿由其学生林克编辑成《论教育学》一书于1863 年出版。我们可以看到,假如没有康德的讲稿和举行进座这一教育历史的现象,也许就没有《论教育学》一书问世,甚至不可能有今天的教育学这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的诞生。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各种概念和范畴实质是人们对教育历史的发展过程的抽象概括。研究时只有在详尽的占有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做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分析哪些是现象,哪些是本质; 哪些是支流,哪些是主流:抓住本质的、主流的东西,才会掌握教育历史的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克服和避免主观片面和随意性的脱离实际的研究,而且研究者就只有把所要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放在教育历史中进行考察, 才能清楚的认识到“教育事实”的本质。所以, 我们必须从教育历史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科学研究的精髓。“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教育科学研究。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有大规模积累的经验来完成”。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践经验和思想资料的积累,近代自然科学的许多基础学科陆续从历史中分化出来,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也为教育学科的独立和发展提供了科学化的条件,只要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就会形成新的教育历史,新的教育历史的诞生将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内容。譬如,17 世纪初,受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影响,德国的教学法革新者就运用归纳法将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加以概括,然后编辑成一批有关教学法的著作。像拉特克1617 年发表的《新方法》一书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他就是通过经验分析与研究,然后再来构建和形成教育学理论的。我们可以知道,培根的教学法著作和拉特克的《新方法》一书就是教育历史的成果,同时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内容,这就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属性决定的,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活动,只要有教育历史的发展就有教育科学的研究, 并且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研究永恒的材料。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所有的教育家都是通过总结教育历史,进行研究和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从而推动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

3.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和方法也与教育历史有关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育逻辑也是以教育历史为内容的;教育逻辑是认识教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形式。列宁说:“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反作用的,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实都有它的个别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综合,从历史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可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历史发展的规律蕴含在它自身的历史过程中,它不可能自发的凹现出来。只有人们自觉地去感受它、认识它、理解它,才能把教育的规律从纷繁复杂的具体的零散的教育历史中凸现出来。所以说属于教育科学研究重要范畴的教育逻辑正是从辩证运动的角度入手,把握现实的教育的历史过程。另外,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中有两种重要的方法“历史法”和“经验总结法”,也与教育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教育历史是这两种方法的载体,这就更进一步说明教育科学研究依赖了教育历史。教育研究不得不涉及教育的历史,因为任何教育现实都是历史的反映,同时也都是教育历史发展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对教育现象问题的分析,还是对教育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来说,都是关于教育历史的科学观念。

4.教育科学研究伴随着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永恒的实践活动领域,它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用来指导教育实践而进行的研究,更应该是与教育历史密不可分的,一旦教育历史发展了,教育科学研究却停滞不前的话,那么,这样的教育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来指导教育实践或会对教育历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只有适应或超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研究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二、教育历史不可能脱离教育科学研究而独立存在

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从教育现象的研究开始的, 然后得出教育理论, 经过实践的检验以后, 从而得出教育规律,又重新指导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研究教育现象的目的就是形成教育理论和得出教育规律,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即其终极目标也就是促进教育历史本身的发展。如果失去教育科学研究这一个上升的台阶,教育历史就不可能发展,会失去教育的创新功能,就会永远停滞于原始社会,更不用说现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了,教育历史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2.离开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历史会失去意义

包括教育历史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不对它进行分析和研究,它就只能像一块天然的玉一祥,以一种自然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不经过教育科学研究的加工,教育现象就永远只是一种现象,教育历史只是纯粹的历史,是一些无用的东西,教育历史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教育历史,并随着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教育历史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而独立存在,二者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一对永恒的范畴,这才是二者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在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会真正使教育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40.4.

2.列宁:《列宁全集》,第23 卷,279 一280

篇4

关键词:科学教育实验;“做中学”

一、开放模块内容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在教学中应在认真把握“做中学”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模块。“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比科学课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开放性的使用模块内容。例如《三态变化》模块中《这些水是哪里来的》《水的三态变化和天气》等几课与天气气候有密切关系,应在天气相适应的时候,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自然环境里探究,效果会更好。此外,“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可根据学校实际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更科学更合理的开放性内容。主题模块中加入开放性内容,更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开放教学方法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的探究过程和在学习共同体中互动的过程。学生通过运用批判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对自己所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从而发展能够使他们理解周围世界的科学方面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推理发展探究技能和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应尽可能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探究全过程。学生能讲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尽量”:

1.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

讲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必须的,但是依靠讲解得到的“高效率”是以牺牲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创新为代价。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教师教学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结合生活实践并通过讨论、去图书室查阅资料,甚至上网,掌握了大量的资料,课堂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尽量让学生观察,获得第一手资料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3.尽量让学生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4.尽量让学生讨论设计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现在,在我们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处处是活动,可谓热闹非凡。但我认为有些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那就是──“思维不足”。“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中,要尽量让学生讨论设计,三思而后行,动手前要先动脑。

5.尽量让学生合作动手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自我发展主体。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生动手、教师参谋”。

6.尽量让课堂生成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中的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是有一定机动性的有机整体,是随探究活动的深入、展开,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的研究目标。教师要把握好活动,充分发掘模块教材的内涵,教学活动效率就得以提高,新知识也会随着教学的深入而产生。在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升华,鼓励和培养学生养成深入探究,主动把握问题的习惯,促使课堂不断生成。学无止境,一节课是否具有“生成力”还要看学生还想在课外探究什么。如果教师再利用一点激励法适当的检查、评价,效果会更好。

三、开放材料准备

良好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实验材料自身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效果。在做教学准备时,选择合理的多样的实验材料是教师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功课。准备材料时,教师必须先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善于研究每一个细小的细节,确保探究活动效益最大化。

四、开放问题情境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中创设开放的富有挑战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在活动中,我们应该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始终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问题,使教学活动无止境的进行下去,并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一节课下来,我们不要急着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使课堂留有悬念,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五、开放教学评价

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做中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方面,这是单纯以一纸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进行开放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开放式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例如在平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成长的记录本,或通过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考察研究,撰写考察报告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等。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

篇5

【摘 要】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科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将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了影响科学教育的一些因素,并进一步阐明了高中化学使用科学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科学教育方法;方法研究

一、什么是科学方法教育

一般来说,科学方法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用于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另一种也可以说是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是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种是抽象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特别是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方法是否正确将大大地影响学习的效果。比如说学化学就不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住那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各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是要多观察、多联系、多思考和探究。找对了方法才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从目前的研究看来,教育的科学方法还没有一个非常具体或者清晰的定义,但随着人们对这种方法的不断研究,它的含义也在不断的被完善。这种方法被用在教学上,主要是以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并且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用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不断的学习和获得新知识。

二、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方法教育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并且它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化学知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其自身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这是一种包含了化学特性的学习方法。比如说注重实验,以实验来阐明某种物质的本质特征,通过实验的探究和延伸,把一些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教育方法成为改革中的一项目标,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利用这种方法,那么,在教学中,就能更好地选取资料和组织各种材料,再结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

三、科学方法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的方法教育是发展科学的有效方法,本科学其自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的体现,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研究科学。科学方法在教育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来看,在全世界范围内,科学方法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肯定,并且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意义以及它的价值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使用科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指导,还能提高自身的学习以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使用科学方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教育也需要改革。社会更加注重科学技术以及人才的创新能力,学生更是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在我国,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长久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教育,这才是让社会和个人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另外,科学的教育方法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和思考的方法,通过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了解知识是这样得来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知识创造能力,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和接受知识,明确科学的本质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探究科学的精神。科学教育方法就是注重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知识的统一。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知识的有力保障,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那么,他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将很难坚持下去。如果缺乏科学的方法,那么研究和学习也很难探究到真理。一定的知识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将很难继续学习下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知识方法以及态度的统一,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再用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总的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是经过了有关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认可的。在我国,科学教育方法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这就更加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用适合学生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深入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芳.探索教学方法 开创化学教学新局面.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10期

[2]黎芸杉.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技巧.中国文房四宝,2013年4期

篇6

由于自然科学在探究自然规律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传统的思辨与抽象式的教育研究的不满,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标准,追求所谓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采用实验、测量等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范式,从而导致了一种唯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取向,这种科学主义“是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应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主张……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追求知识的信念。”它以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为榜样,以精确、定量、客观为目标,而不顾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不加任何限定和区别地把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全盘引入教育研究。这种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在教育研究中具体表现为:

第一,坚持追求外显化、可表征的教育规律,要求结论的普遍性、可移植性,排斥特殊性、偶然性等。这样的取向是合理的,但也存在过度分析、拆解的倾向,例如,把教育分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且分别研究其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把整体的知识分隔成一个个条块并写出各种“小规律”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建构性和不可拆分性。

第二,存在把教育物化的现象,忘记了人之生命的复杂、独特,把学生当成可以用规律支配的机器。“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对象视作物,就满足了科学以物为对象(即使对人进行研究也是对人的物质自然方面进行研究)和可以以理想化的方法加以处理的要求。”这样,学生就可以工业化生产的模式被大批量生产,无须考虑其个性、复杂性。把他们当成统一的原材料,从而在教育的大工厂里面制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另外,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取向主要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推崇教育实验等,认为只有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才能使教育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最后,坚持科学主义研究思维的学者大多坚持价值中立说,认为教育规律研究的结果对任何学者都是普适的,不存在所谓地域和时代的差别。

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之所以可以在教育研究中形成风气,原因在于教育现象确实具有某些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自然科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巨大的优越性,可以满足人们对规律的追求,提升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另外也在于这样的研究思维确实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建立。在这种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到了20世纪中后期,可以认定以科学为核心追求的实证主义的教育研究大获全胜。”“尽管实证主义在20世纪中叶以后遭遇了猛烈的批判,如存在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等都欲彻底摧毁实证主义,但实证主义思维方式至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教育学领域。”

从客观角度分析,教育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必然有许多与自然科学研究相通的地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许多研究方法。而且,应该说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不可能存在完全只对某种学科适用的方法。总的来看,教育研究在这种追求自然科学化的过程中,确实获得了巨大发展,促进了许多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育理论的建构。

但是,这种过度追求自然科学的研究思维取向,在实践中就会产生一些偏差,“这种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使教育研究在目的上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规范去追求教育内部的必然因果关系、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对自然科学的方法的崇拜和迷信,由此产生了科学教育学这种客观的追求。”这种模式的广泛应用,理所当然在现实中就有许多的表征:“重微观轻宏观,重应用轻积累,重技术轻原理,重定量轻定性,重现实轻历史,重事实轻价值。”而恰恰正是这样的科学主义式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在我们的教育研究领域非常普遍,影响深远。它“造成教育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内涵的流失,从而影响教育宗旨和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开始认真反思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思维的弊端,在对教育的复杂性有了明确认识后尝试作出改变。

应该说,教育研究不可能摆脱研究者的哲学观、人性观、价值观的影响而保持完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对自然科学而言,因为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外在于人的,研究者的价值中立比较容易做到,实验实证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然而,一旦涉及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种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因而体现了科学主义思维取向的局限。这些局限具体表现在:

首先,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而不是人类自身的问题,人类自身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包括教育科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完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自然科学成就的滥用,已经引起了许多失误,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例如人类集体智慧的成果――核武器的发明对人类安全产生的威胁、医学上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病毒的变异加速等。在教育领域,由于这种唯自然科学研究思维取向的深刻影响,要求教育教学的完全客观化、精细化,期望教师在掌握了所谓教育规律后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这个愿望离实现还有很大距离,反而催生了学生厌学、逃离学校、高分低能等现象。

其次,自然科学在研究时要求与研究对象保持距离,要求保持价值无涉,完全客观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说明并建构普遍适用的自然规律,这在教育中显然难以获得广泛应用,因为“没有一个纯粹的抽象世界,所谓的抽象的客观世界,只能是人类智力活动参与后的一种建设性结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社会中的个人,有主观能动性,都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动态地发生着各种变化,每次教育教学活动都因为各种原因有着明显特性,是教师和学生对现有知识主动进行智力活动的结果。因此,需要思考教育活动有没有普遍适用、价值无涉的规律,即使有,这种规律应该以什么方式表征,如何与教育的特性相吻合。

最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度追求客观标准规律的结果,使得我们对课程呈现出的知识进行过度拆分、细化,存在把整体的知识“剁”成一个个知识碎块,然后一点点地“喂”给学生的现象。例如,把所谓认字、组词、造句的规律都以一个个清晰的条文呈现给学生,把“五位数比四位数大”都形成条文化的规律等,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感悟性。

二、教育研究思维科学精神取向的意蕴

面对以科学主义思维为代表的当前各种思维取向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种种滥觞,我们需要对引导教育研究的思维取向进行转化,即抛弃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这就需要给出本文界定的科学精神取向的意蕴。所谓教育研究思维的科学精神取向,是指在对教育的复杂性有了充分而理性的认识后,一切以人之整体生命发

展为思考和探索教育问题的立场和出发点,以复杂性思维、理性批判和自主思维等为手段,以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旨归,努力建构美好教育生态的一种取向。它既吸收现有各种研究思维取向的合理性,又能够辩证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转换和整合,从而促进人的整体生命和谐发展。

教育生态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一种学生发展的条件系统或环境系统”。建构美好教育生态的内在逻辑需要从两方面探析。首先,从教育的内部角度讲,所有教育研究活动的目的,都是在建构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或提升现有的教育实践水平,都是为了使师生从繁重的教育事务中解脱出来,过上美好和谐的教育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学生想学乐学,教师善教乐教,教和学获得了完美的交融,成为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这样,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育生活就会成为完整生活历程中愉悦的构成部分,也获得了美好的教育生态。这时,整个教育都会出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欣喜局面,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宰者,从而由“要我学、逼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乐学”,由刻苦勤奋的外在努力转变为喜学乐学的内在努力。

篇7

教育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和教学方式的科学。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国与国之间教育科学研究的差距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教育的差距和研究的差距。现阶段,我们国家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而增强国家和民族在各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必须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1.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发展变革的需要

教育的优先发展需要有先行的教育科学研究作保障。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的先导,是教育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通过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变革教育生产关系,从而推动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渗入教育生产力要素,从而提高教育生产和管理水平。只有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才能准确认识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推进教育改革并预测改革结果。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先决条件越来越成为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革力量。在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是实现科学教育的先导。

1.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社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而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则是教育专业化的标志。就目前看来,教育的专业化最少包括教师的专业化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职业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既是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持续学习、不断追求的自觉行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在教师个人发展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教师作为职业要想提升到专业化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研究。教师职业化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育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知识更新和学习越来越成为培养专家型教师的主要途径。而立足岗位的行动研究则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关教育的决策问题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本质需要,要求教育管理向专业化发展。一方面,科学的教育决策要依靠专门化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要加强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立足实际、面向决策的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支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基础,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质量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质量作保障和检验标准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改进教育行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教育科学研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研究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科学研究体制,解决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是实现管理科学、培养专业化优秀教师的现实需求和紧迫任务。

2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守科学研究准则

科学研究是运用系统和实证的方法探索知识的活动和过程,具有调查思考、去伪存真、反复提炼、不断深化的特征。科学有共同的准则,第一是规律性,第二是普遍性,第三是可验证性,第四是有利用价值。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共同规律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起到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2.1教育科学研究服从科学研究的规范和要求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教育现象,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就要研究真问题,就要以事实材料为基础,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方法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得出结论,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运动变化的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类,教育科学研究要求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进,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是社会实践活动就需要做出理论说明和逻辑验证;需要科学假设和如实陈述研究问题;需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的系统观察设计和可靠的资料数据收集;需要科学和适用的研究方法;还需要依靠科学的逻辑性获得并呈现出可靠的研究结果。

2.2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规范

教育科学研究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具有不宜观察、因素复杂、普适性差、误差较大等特点,这是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无损于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因此,研究者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规范。1)科学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首先应当正确认识研究课题的属性和研究目的,针对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次,在研究过程中要采取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再次,研究者要处在中立的立场上,还原事物和现象的本来面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结果呈现上要如实表述,不能单纯追求标新立异。2)创新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普适性差的特征决定了研究中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的观点和创新的手段不可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3)实用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教育科学研究是针对教育问题有意义的探索活动,其研究结果要应用于教育实践、指导实践,切实做到研以致用。

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它在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1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实践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因此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决策、教育实践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共同构成完成的教育体系。从教育的发展形态看,教育活动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自为的过程,教育机构越来越专门化。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制度、活动、内容和成果的复合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任何人和组织都难凭传统经验和生活常识从容应对,必须依靠专门化的教育科学研究和专业人士。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决策者、实践者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增长,教育工作成为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广泛而持久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源泉,从微观的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战略管理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不再是少数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专利,而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3.2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具有人化特征和复杂性

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教育行为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人既是研究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客体,既是研究的方法手段也是研究的目的和服务对象,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教育现象充满复杂性,这就意味者不同的要素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存在明显的复杂性,许多研究项目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研究才能取得成效。

4结论

篇8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从教学实践角度: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教师课堂中的“问”怎样更精彩,更有效。

从一个一线操作者的角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1、积累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2、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爱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3、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这个问题达到了什么效果,可以怎样改进能更精彩更有效。4、创造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如果要激发学生兴趣,我应该怎么问,如果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该怎样问等等。5、精彩一问的分类研究:如何提问,如何追问,如何反问等。6、精彩一问的辅助研究:配合精彩一问教师在语气、表情、体态等方面应起到什么样的辅助效果。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积累法:积累在听课、讲课、研究课的过程中发现的精彩一问,让教师们首先能够分辨精彩一问,激发教师研究精彩一问的热情和信心。2、个案分析法:反复推敲名师的示范课及课题组教师自己的研讨课,研究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为什么这样问好?能不能更好?

3、文献资料法: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并把研究者的积累编辑成册,边积累边研究,为研究提供材料,为积累提高层次。

4、行动研究法:将积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问应用到课堂,反思所应用的问题和方法,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一问。

5、比较研究法:将同一时期不同教师的课做比较,寻找差距与不足,及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做比较,证明研究的有效性,让教师更有动力和信心。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xx.9-xx.12)

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物质准备。

(二)课题实施阶段(xx年.3-2010.6)

1、实施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周积累一个精彩的问题,要求有问题背影(提出过程)及入选原因(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问题好)

(2)每月四次集中研究,包括一次名师示范课研究讨,两次课题组成员课题课研讨,一次理论总结。

(3)每月将课题组成员积累的问题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装订成册,制成校刊,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份,在第二个月对第一个月的精彩一问进行应用反思,并将反思内容以札记的形式书写于校刊笔记处。

(4)每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小结,并形成自己的成果或论文。

(5)结合教学工作进行课题课展评工作。

2、做好反思总结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调整。

(三)成果形成阶段(2010.9-2010.12)

1、将所积累的“精彩一问”进行筛选,分科分内容整理,集结成册,编著《精彩一问》

2、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和组成结构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二十五位参与研究的教师中,80后就占到了十八位,年轻也许意味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相对较弱,可是,这是一支有活力,有干劲,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强烈渴望的队伍,他们可以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更快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进行双提升,而且,我们有像王金芝,齐艳丽,王晓斌这样的科研前辈,也有像潘明华老师这样的科研骨干,也有像孙晶,隋丽芳这样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这支队伍的科研能力会越来越强。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参加人员想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愿望强烈,队伍年轻,同时校领导骨干教师的加入,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2、本课题研究资料文献部分学校大力保障,积累部分获取难度不大,且教师积极性高。

3、所需实验仪器设备能够保障,录像刻录等设备齐全,技术有力。

4、虽然学校经济并不富裕,但能做到首先满足科研需要。

篇9

【关键词】教育研究原理;教育研究系统;教育信息;教育科学;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11―04

一 引言

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的创新工作,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把握其本质特征则是关键。当前普遍认同的是将教育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子集,认为教育研究具有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基本特征,其中教育创新性则是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1]。

上述教育研究特征的剖析,为教育研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不过,如果能够进一步系统化、模型化,对教育研究的研究无疑将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本文基于前期的研究工作,结合上述的教育研究特征,将提出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期望为教育研究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 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

在前期的研究中,笔者提出了图1所以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本质上是教育原理体系,是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各层次原理的统一,又以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为主导[2]。

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的研究,所以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教育原理应该是紧密相关的,在此,根据图1所示的教育原理体系,可推衍如图2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

图2所示,教育研究原理体系是教育研究哲学原理、教育研究情意原理、教育研究科学原理、教育研究技术原理、教育研究工程原理、教育研究实践原理各层次的对立统一,又以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层次原理为主导。若以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为主要层次研究教育,既有利于向教育研究工程原理、教育研究实践原理迁移,又有利于向教育研究情意原理、教育研究哲学原理迁移。

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层次原理又包含教育研究的控制信息系统原理、教育研究的数学原理、教育研究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等子层次原理,其中教育研究的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又是主导,这是因为基于控制信息系统原理研究教育,便于形成人与计算机隐喻而研究教育的思维定式。将人与计算机隐喻而研究教育,当前来说又是最为稳重可行的[2]。

三 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应用---教育研究系统的思辨

教育研究原理作为教育研究的最原初的道理,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根本指导。上述推衍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该原理的提出并不是目的,衍生更好的应用才是本意,为此,在此将基于该原理对教育研究系统进行思辨,也是该原理的一个应用案例。

在前期的研究中,笔者基于图1所示的教育原理体系,并以教育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为主导,推衍了教育系统,即教育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的一个系统[2],该系统中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人类社会知识文化信息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乃是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时间和经费等)获取最大的知识文化传承效果。教学则是该系统中一个个信息交互的具体活动,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教学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如图3所示[3]。

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的研究,是关于教育的创新工作。教育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的一个系统,教育起着传承人类文化的本质功能,但谁都会知道,如果人类文化只有传承,那么人类文化虽然有了世代的延续,最多也只能是保持不会减少的延续,而不会有进步发展,所以人类通过教育传承文化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创新人类文化,系统化地创新人类文化又称为研究。教育传承人类文化,教育自身又是人类文化之一,所以教育也传承教育自身的文化,即教育文化,传承教育文化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文化,系统化地创新人类教育文化又称为教育研究,或者说教育研究是人类教育文化创新的一个系统(也就是说教育文化属于人类文化的一个领域,而教育研究则属于研究的一个领域)。教育与教育研究结合,也就是人类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体现着人类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再传承,再创新…,不断上升发展,人类教育因而不断进步。

既然教育研究是人类教育文化创新的一个系统,系统由要素组成,所以教育研究系统要素的挖掘就是基本任务。在此基于图3所示的教学系统要素,推衍教育研究系统的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图4所示。

图4所示,教育研究系统包含教师、教育系统、教育创新信息、媒体、交互五个要素,认为教育研究可具体化为教育创新信息通过媒体在教师和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阐述如下。

(1) 教师、教育系统、教育创新信息、媒体和交互五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都可进一步嬗变,例如,教育研究系统应用于行政管理时,教师将迁移为教育管理人员,可对教育系统管理创新;应用于培训教学时,教师将迁移为教学工作者,教育系统迁移为培训系统,是对培训系统的创新,等等;总之这也是系统的层次观的具体体现。

(2) 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教育系统是研究的客体(对象),教育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师如何发现新的教育系统规律。

教育研究是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由于教育研究必须以教育系统为基础,所以教育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这与当前所强调的教育行动研究[4]正是一致的),教育系统是研究的客体(对象),教师与教育研究系统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教育系统为主体的辨证关系。教育系统是教育研究的对象,根据图3所示的教学系统,教育系统包含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媒体、交互五要素,所以这些要素自然也就是教育研究的对象,例如,教育研究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研究,可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进行研究,可对教学信息和教材等进行研究,可对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进行研究,可对教学信息的交互方法、交互效果进行研究、可对教育工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五环节进行研究,等等。

教育研究是对教育系统的研究,教育系统包含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媒体、交互五要素,所以教育研究可细分为对教育系统的这五个要素的研究;同时,还可从内容与方法的角度探讨教育系统,如图1所示,教育系统由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各个层次组成,所以教育研究也可细分为对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的研究。

还必须提及的是,教育研究内容还可以跳出教育领域,从教育领域迁移到整个人类文化体系的研究内容,例如,教育研究向具体学科教育的研究的迁移(如教育研究向艺术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各学科教育研究的迁移)、教育研究向科学研究的迁移(如教育研究向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科学研究的迁移),等等,深刻体现了教育研究与整个人类知识文化传承与研究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狭义的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系统的创新,研究对象是教育系统;而广义的教育研究则可认为是关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创新,研究对象是人类所有的知识文化。

(3) 教育创新信息这一要素是教育研究相对于教育来说的本质特征

教育研究强调教育文化的创新,是教育创新信息通过媒体在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教育强调人类文化的传承,是教学信息通过媒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所以图4所示的教育研究系统中的教育创新信息是相对于图3所示的教育系统中的教育信息的本质特征。只有创造了教育创新信息的活动才属于教育研究,而普通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属于教育研究。例如,第一个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并对其规律进行探讨的活动,是首创的,属于教育研究,而此后再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并对其相同规律进行探讨的活动,就不再属于教育研究,当然,如果是对不同规律进行探讨,则又属于教育研究,所以教育研究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广阔教育领域进行,促进人类教育发展。

(4)教育创新信息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是教育研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教师不断获取教育系统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创新发现教育系统的新规律,将创新信息输入教育系统,控制教育系统运行,改造教育,形成教育研究工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的迭代过程。然后,新一轮教育系统运行信息又被教师研究,不断循环往复,向前上升发展。这与当前的基于“设计”的教育研究观[5]是一致的,而且从“设计”进一步提升到了包含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五个环节的整体的教育工程观。

可见,整个教育研究原理体系围绕教育研究系统为中心而构建,考虑上述的教育研究工程,综合考虑图2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可提炼出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三维特征如图5所示,有利于更好地探究教育研究原理体系。

图5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三维特征,对人们研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系统、教育创新信息、媒体、交互是教育研究系统的五个要素,所以教育研究必须紧扣这五个要素;一切教育研究都必须以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工程、教育研究技术、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情意、教育研究哲学各层次原理统一指导,又以教育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为主要指导;一切教育研究的过程都必须以教育研究工程原理层次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为指导。

图5 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三维特征是对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进一步凝练抽象,当然,也可能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路抽象出其他的特征,是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

(5) 教育创新信息在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必须以一定的媒体进行

教育创新信息在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必须以一定的媒体进行。媒体可以是硬媒体或软媒体。硬媒体即实物媒体,如教育研究过程中涉及的获取教育系统信息的各种设备、计算机等,是教育研究中的物质因素;软媒体即信息媒体,如教育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数据、统计结果、论文资料信息等,则是教育研究中的非物质因素。

(6) 教育研究系统处于一定的环境,教育研究系统中的教师、教育系统将与环境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对教育研究系统的控制、管理

教育研究系统中的教师、教育系统将与环境进行信息交互。教师与环境交互信息包括教师从环境继承人类文化信息内化为研究能力,等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交互信息包括教育系统中的教师、学生等要素与外界交互信息,等等,正因为教育系统与环境不断地交互信息,所以教育系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教师对教育系统的研究也自然是动态变化的。

四 小结

教育研究原理是与时俱进的,本文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时代的教育研究原理进行了创新性的阐述,提出了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基本层次结构,从而推衍出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该原理的提出并不是目的,衍生更好的应用才是本意,为此,基于教育研究的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作为一个应用案例,本文还提出了教育研究系统,并对教育研究系统进行了阐述。这些阐述,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教育研究的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基本特征阐述教育研究来说,显得更为系统化、模型化,期望对教育研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基于控制信息系统原理,传统教育研究中的一些思维定式也将与计算机原理紧密结合,例如“非操作性变量、操作性变量”[6]向“只读变量、可写变量”转变[7],“研究对象、变量、值”[8]向“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变量、值”转变,等等,这样,研究者获取研究数据与研究者将研究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更将紧密保持一致,是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2] 黄景碧,彭宁,朱汝葵,刘秀娟.试论教育的科学技术原理[J].现代教育技术,2008,(5):19-23.

[3] 黄景碧.网络远程教学技术基础(含上机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

[4] 宋秋前.开展行动研究,提高教学实践水平[J].中国教育学刊,1999,(2):56-58.

[5] 杨南昌."设计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研究进展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08,(5):5-10.

[6]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39~140.

篇10

[关键词]脑科学;大脑潜能:教育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37―02

一 前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科学已成为21世纪国际若干重大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与欧洲分别提出各自的“脑的十年”计划以来,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并推动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而且还能推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教学观、评价观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已将脑科学研究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将脑科学与教育紧密结合,以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科学依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比如:脑功能发展存在关键期、受环境影响及终身可塑性等,对我们反思传统教育,探索更加完善的教育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指导意义

1 脑功能发展存在关键期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神经突触的密度低于成人,但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中,婴儿突触的生长极快,到4岁时突触的密度在脑的所有部位达到顶峰,并超过成人水平的50%。到青春期左右,剪除过程使得突触在数量上减少,这种减少过程持续到成年期,达到成熟水平。在突触的这一变化期间,大脑处于高度可塑性状态,大量的神经突触有待联结和修剪以形成高效的神经网络,因此,这段期间也正是儿童接受外界刺激及形成某种能力的关键期。另外,不同的脑功能有不同的关键期(如视觉功能的发展是在3岁前,听觉功能的发展是在幼儿期),且在关键期内的脑功能的形成有不可逆性和不可修复性。例如,具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在3~5岁时将白内障去除,无法恢复视觉,而成年人患有白内障通过手术可恢复视觉。

因此,教育者要抓住儿童各种大脑功能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及适当地给予刺激,以帮助他们充分开发大脑的潜能。以语言学习为例,母语学习的关键期在0~5岁。研究表明,1岁以内婴儿会辨认口语中的单词,并对母语的韵律产生敏感;6~9个月的婴儿能对语言输入的特征进行处理:9个月的婴儿能关注音位顺序;12个月左右的婴儿可说出最初的词汇;到2岁半时,儿童已会造句,且句子中的形容词、名词及名词短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等都能以与成人相类似的结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如能抓住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地给予语音、词汇和语法刺激,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样,第二语言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关键期,并且其语音、语法和词汇学习的关键期是不同的,因为词汇的学习基本不受年龄的限制,而语音、语法学习可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难度增大。因此,早期的第二语言学习,应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重点放在语音和语法方面。

2 脑功能发展受环境影响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发育并不是一个完全由遗传基因控制的预定性的过程,良好适宜的环境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神经元突触的形成,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发育。换言之,儿童的发展是其先天生理基础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在复杂和群居环境中饲养的动物,其神经元的毛细血管、神经胶质以及突触的数量要显著多于在贫瘠环境中圈养的动物。例如,与生长在空荡荡的实验室里的老鼠相比,从小跟其他幼鼠生活在一起并在摆满各类玩具的环境中生长的幼鼠,青春期后更少犯错误、更能应付复杂的实验任务,并且它们视觉皮质中每个神经元的突触拥有量比实验室老鼠高出20%~25%。总之,复杂的环境、杂居的生活使老鼠变得更聪明。另有研究显示,过强、过量的刺激会使大鼠的海马的突触功能降低,神经环路的形成发生困难。由此可见,只有良好适宜的环境刺激,才有利于大脑建立有效的神经环路。事实上,许多研究也已经表明,在“优良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成长的正常儿童的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而在“不良刺激”丰富或“单调刺激”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的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可能会被抑制。

因此,教育者应重视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生机、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在“优良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成长,以促使他们的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应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各种颜色、气味和声音刺激,多让他们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语言、视觉、听觉、运动及社会适应等各种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防止给儿童过早、过量、过速或失衡的刺激所带来不良后果,教育者应注意合适的刺激时间、适度的刺激量、适宜的刺激速度以及各种刺激之间的平衡等。

3 脑功能具有终身可塑性

脑功能的可塑性是指在外界的刺激下,脑神经系统中某些神经的结构与功能会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学习功能的重组是终身性的,一般不具备不可逆的和精确的时间表。换言之,脑的可塑性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年、童年和青年期,而是持续终身的过程。例如,有研究证实,曾有一位老人因脑溢血左脑损伤严重,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半年后其语言能力逐渐得到恢复,用光导测定仪测定他的语言中枢转移到了右半球;一年后再次测定,发现左半球被破坏了的语言中枢又得以恢复,此外,Maguire等人的研究发现,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区后部比对照组(非出租车司机)大,而对照组的海马区前部比实验组大,海马的体积与开车的年限具有相关性。这些研究都表明,成人脑的结构与组织也会因为学习经验而改变,具有可塑性。

长期以来,脑科学研究者一直认为,成年人的脑细胞不断凋亡,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脑的结构与功能缺乏可塑性。所以,一般而言,人进入成年后学习效率就会衰减,进入老年后就不大可能进行真正的学习。而大脑功能的终身可塑性意味着新知识的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在成人中开展智力训练也同样能使他们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脑功能的终身可塑性,不仅要求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也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另外,已有的研究也表明,特定的学习与经验影响大脑特定的区域。例如,空间学习主要改变海马区的结构,而运动技能的习得主要影响小脑的结构。因此,教育者可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活动,对大脑特定的区域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正常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而且对恢复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功能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4 脑具有多元智能结构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心智的结构是多元的,既不存在先天预成的智力,也不存在单一性的智力。而且,每一种智力或能力在大脑中都有相应的位置,如果大脑的某个部位严重损伤,就会有失去特定智力或能力的危险。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经过长期研究大脑及大脑对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的大脑至少由八种智力构成,这八种智能是:言语一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一般而言,每一个体或多或少都拥有这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而已,且都有自己相对优势及弱势的智能领域,如有的人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才,有的则表现出超常的数学天才。

因此,教育者要克服传统教育实践中只重视学生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而忽视其他智能培养的局限性,要从心智多元结构的角度来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上,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征是有差异的,因此,教育者应能考虑到学生的多方面智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并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最大地激发个人潜在的智力水平。在评价上,要树立多元评价标准,克服以偏概全的现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需要强调的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质并不在于将人的智能分成若干种,而是提示人们要重视以往被忽略的隐藏在每个人身上的巨大潜力,充分挖掘人的智力,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