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室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科室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科室管理

篇1

关键词 内科 质量 控制 管理

临床科室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科室要进步,医院要发展要生存,理所当然的离不开临床科室的尽心努力和贡献,与广大医务人员的奋斗和奉献精神是离不开的。因为内科是医院的大科室,遇到的病种多、杂,在加上床位周转率与使用率、病历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摆在我们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面前的问题就更为突出,自1992~2002年10年中,我科不论在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收获,但较外科低,主要原因是外科病人床位占用多,周转快。内科以慢性病人为主,少量为危重病人,床位占用少,病床周转慢,空床多,加之少边穷地区病人住院费、治疗费交不起,病情未好转就要求出院,在这种情况下,我科仍然能完成医院交给的工作任务,这些主要取决于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因此内科是医院的大科室,它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

科室质控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医患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人们自我保健和防病治病的意识的提高,病人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就更高。医疗机构对自己本身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医院发展,就必须严抓质量关,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全程优质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提高病历质量,制定出一系列的质控措施。质控是临床工作的中心,质控是质量保证的核心工作。我科自1990年起加强质量控制配合二甲的需要分为内一、内二、内三。内一为心血管,内二为消化神经,内三为呼吸、普内、中医,为专业科室的质控进入正常轨道,1995年创建二甲,1996年二甲达标后我院在质控方面更进一步重视,制定出了各项制度与卫生部的医院等级管理的有关内容紧密结合贯彻和执行,进行严格的三级质控,对科室的日常工作有科主任把关。一级质控为科主治医质控,二级质控为科主任把关,三级质控为院质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影响病历质量。三级质控完毕之后,汇总质控的病历,并登记打分评比甲级病历及乙级病历,乙级病历重新书写和整理以至达到甲级病历为至,每月总结评比,二季度病历评比,最优秀和最差病历和奖励晋升职称评先进优秀挂钩,这样以来,既提高了科室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又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病历质量逐渐提高,在医疗工作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加强科室管理为医院发展服务

医院的发展与科室的管理紧紧相连,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青年医师的政治思想、医德、医风与继续在职教育,提高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完善全程优质服务。③院兴科兴我荣,院衰科衰我耻。爱院爱科如家的意识,发挥集体主意精神。④病人为中心,爱医院爱科室求发展、求生存的宗旨。⑤加强各民族之间,医护患之间的团结,同心同德搞好各项工作。⑥提高医疗病历质量,加强科室的层次性管理。

加强医院医务人员之间的思想沟通和统一,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系统性管理要进一步发挥临床科室的作用。总之医院科室管理工作及医疗服务质量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上述质控陈述中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取决于广大科室人员的努力和奉献精神、思想意识、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态度,工作热情和医院科室的配合和相互支持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杨萍,张乐辉,马利,等.医院评审质量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4-6.

篇2

【关键词】药剂科;药事管理;特征;内容;医院管理;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一、药剂科药事管理的特征及其主要内容

1.药剂科药事管理的特征。(1)专业技术性强。合理使用药物是药事管理的重点,也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药剂科主要负责调剂、制剂、药品检验、药品贮存工作,这些工作技术性很强。因此,药事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药学理论知识和药学管理技术,且能够及时掌握不断涌现的药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2)咨询指导性。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剂科向医务人员提供用药信息、用药指导和药学科技咨询,并解答临床用药和药学相关问题,这些均具体一定的咨询指导性。(3)管理经济性。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经济管理性质,患者通过货币交换得到,该过程与管理工作是否合理、经济息息相关。因此,药事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合理计划、采购、分发、保管药品,从而为医院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

2.药剂科药事管理的主要内容。(1)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要求,建立完善药剂科药事监督制度,确保安全用药,提高药品使用效率。(2)根据医院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采购、供给、存储药品,并编制基本用药目录,以便检查药品使用情况,及时补充所需药品。(3)根据临床治疗需求对药品进行调制和制剂,合理准确的用药,同时加强监管药品质量,建立药品质量控制网络和管理制度,严防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院,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可靠。(4)建立用药咨询窗口,提高患者用药认识。(5)指导患者准确用药,并收集、记录患者用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形成相关药品用药分析报告。

二、医院管理中加强药剂科药事管理的主要作用

医院管理中加强药剂科药事管理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用药安全。药事管理人员有效审查药品库中的药品,及时清退劣质药品,并严格验收将入库药品,可提高药品质量,避免使用劣质药品;有效监督、管理药品各环节,如采购、分配、存储等,可有效避免发生药品管理暗箱操作不良现象,并在提高药品质量的同时减少采购成本,使患者能够安全用药。

(2)保C临床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药剂科药事管理的重点工作,为加强临床药学管理和合理用药,药剂科需结合临床药学,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确保及时了解药品信息和患者用药情况。临床医生所获得的药品具体信息源于药剂科工作人员,这些人员有责任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从而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医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对于需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患者。药剂科工作人员应有效管理和监督其用药,使其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并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取得治疗疗效。(3)提升医院形象。在药剂科药事管理中,窗口咨询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服务质量可有效提升医院形象。所以,药剂科药事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与药事服务相关的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服务管理以患者为中心,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在注重自身形象和行为的同时,给予患者优质的药事服务,并耐心细致的为患者答疑解惑,从而达到优化窗口咨询服务质量的目的,有效提升医院形象,使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三、医院管理中加强药剂科药事管理的措施

1.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对药事工作而言,窗口服务是药事工作的关键环节,所以应每月定期检查药剂科工作质量和日志记录,核查药品是否存在失效、破损情况,检查工作人员药学知识和用药处方。目前,人性化管理是优化医院药剂科窗口的有效措施,该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思想,,简化划价、交费、取药等过程,为患者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以良好的态度接待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相关知识和用法,对处方存在问题的患者,直接帮助其联系医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有条件的医院,应结合实际建立高效的大窗口或敞开柜台发药模式,使患者能直接向药师咨询药学问题,从而融洽药师和患者关系,增加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提高药剂科工作质量。

2.健全完善相关制度。首先身为管理机构的医院管理层应充分了解我国在药剂科药事管理中拟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尊重国家法规基础上制定本医院内部的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其次,药剂人员、医师在接受医院颁布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时,不但要考虑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的实用度与可行性,而且要充分权衡其与医院管理间的科学配合,从而保证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科学实用,并能有效落实、实现药剂科药事管理活动。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应立足于医院基本的供需关系,确保用药的科学合理。

3、加强人员培养。加强人员培养主要包括两方面:(1)对药剂科药事管理人才的知识培养,保证要使管理人员专业化、多元化,进而更好地为药事管理工作;(2)对药剂科药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提升药事管理人员的忠诚度,避免其出现“作奸犯科、贪污受贿”现象的发生。实现这两方面的全方位培养,无论是在专业程度上还是在个人意识上都能够实现完美的提升,也促进了药剂科药事管理“公平、公正、公开”管理策略的良好进行。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要设定一定的监管机构,实现对药剂科药事管理的实施监督,加大管理约束,提升相关法律的施行效率,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要令其明白自身工作重要性和惩罚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技术科室,是医院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部门,其具有政策性、学术性、技术性、实践性等特征,并且做好药剂科药事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患者健康和保障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段惠娟等.药剂科药事管理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药学学报,2014

篇3

关键词:药剂科 管理 蒙医医院 自身发展

蒙医药剂科是基层蒙医医院的一个综合性的职能科室,是蒙医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蒙医医院药品的供应并负责调剂、配制制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监督检查药品质量,因而工作性质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又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药品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药剂科必须从单纯的药品供应保障向药学服务的综合性多学科方向发展。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之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医医院的业务和经济活动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负责医院药品的供应、调剂、配制制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监督检查药品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经济的药品,指导正确的服药方法,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疗效以提高生存质量,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1]。如何加强基层医院药剂科的管理,使药剂科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是摆在药剂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主要仍以药品供应为中心。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药品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对药剂科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地位及如何加强其管理及自身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一、新形势下药剂科的战略地位

药品管理法赋予了药剂科重要的职责《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赋予了药剂科以下重要职责:①要认真贯彻药品法规,根据医院临床与科研、教学需要购、销合格药品、把好质量关;②开发、研制新的制剂,加强制剂室建设;③承担新药临床研究,参加药品评价;④考察所用药品的质量、疗效积极开展药检工作,建立和健全药品监控和质量检查制度,防止不合格药品用于患者,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⑤ 严格特殊药品的供应与管理,防止滥用与流失;⑥开展临床药学研究;⑦协助医师处理药物中毒急救工作,通过对毒物的分析,加速诊断和合理选用药物,或为中毒急救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⑧严格审核、评估、调配处方,认真执行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等。因此,药剂科已由生产、供应、调配、管理型逐步扩展到药学研究、教学训练、药品质控、药品监督、情报信息、合理用药等多方位管理职能,并成为医院药政管理的职能机构。

二、加强药剂科质量管理的建议

1.重视药品质量

提供好质量的药品是药剂科最基本的职责,因此药剂科应把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对药品质量的把关包括采购、验收和保管这些过程。

医院在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建立药品采购监督委员会、药品遴选专家和药事委员会,对临床使用的药品从集中招标网上,以公开、公平、公正、诚信交易的原则,既要考虑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质优价廉的品种并选择有实力诚信、证照齐全的经销商,同时应与经销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明确经销商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开展药品的电子化管理

药品的电子化管理是实现医院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实现药品的电子化管理,可以合理、全面、准确地以药品编码体系为基础,记录药品从入库到出库到各药房及各个科室的整个药品流通中各个环节所发生的事件,随时提供药库的库存、药品流向和消耗的全面管理,能根据现有库存,药品效期情况,提供采购计划或应暂停采购的信息。

3.开展临床药学研究

临床药学是近年来医、药结合的新兴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药师深入临床与医师密切合作,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协助临床医师选药与合理用药,维护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院的发展,医院药剂科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管理药品的部门,药剂科还应该引进并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开展广泛的临床药学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就目前而言,应着重开展的临床药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②开展血药浓度监测。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

4.重视窗口服务

当今医院之间面临的竞争不仅是医院技术的竞争,也是服务水平和服务特色的竞争。药剂科作为一个提供窗口服务的科室,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在窗口直接接触患者的药剂人员应规范服务语言,讲究服务的艺术性,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及语速,要让患者感到亲切柔和及心情舒畅。目前,在广大人群中已经形成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房”的局面,为适应这一已形成的形势,药剂科应成立咨询台,由执业药师负责接受患者的咨询,这样,患者可以直接从药房购买到一些自己需要的非处方药,以减少患者挂号、开处方排队等现象,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伴随着社会进步,医药卫生领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医院的药剂科也必须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一体化的重要职能部门。因此药剂科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在科学规范管理好药品的同时,更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安全 管理 认识与思考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质量管理成为当前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主旋律。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及遭受意外的人群,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是护理纠纷的高发区。针对急诊科护理不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使急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降低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1 护理安全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使疾病痊愈和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使病情向坏的方向转化。不安全护理带来的后果,如护理差错或事故,不仅给医院的形象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使医院成本上升,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医院额外开支,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

2.1 服务态度 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够,冷漠,语调过重,易引起病人不悦而引发纠纷;责任心不强,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到位,易引发纠纷。

2.2 院前急救 呼救电话接听不详,未问清地址、病情、伤员人数,导致未接到病人或延误病人抢救;出诊速度慢,未在预定时间到达现场,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出诊药品、器材不到位,护士技术不过硬或动作慢,如静脉穿刺数次未能成功,直接影响抢救质量;现场急救的一系列工作均在病人家属的视线和协助下完成,任何的失误和言语不当,交流沟通不及时,均可成为纠纷的触发点;对危重病人因无钱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抢救,工作拖沓致使病人伤残或死亡;出诊记录不认真或漏记、错记;转运途中未向病人或家属交待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如窒息、休克、血压下降、呼吸心跳骤停。

2.3 治疗室 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致拿错药,配错液体;基础理论不扎实致皮试判断失误;因忙于其他治疗错过看皮试时间致病人再次重做皮试;关心、解释不够,皮试或肌注前未询问是否空腹及有无过敏史,当患者发生晕针或过敏性休克时,引起病人猜疑“护士是否操作有误”;皮试时常取坐位,有反应时易跌伤头部;当医嘱不详,如医生处方开的药物剂量和病历上的剂量不符,用法不清楚,而护士不问清楚便机械执行引起药量过大或过小,间接或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

2.4 观察室 由于观察室病人周转快,而护士未认真查对,易导致打错针、加错液体或液体漏输。加液体时,有配伍禁忌的两种液体之间未用生理盐水冲管致输液管内呈白色混浊;不注意巡视,液体外渗时未及时发现;输液反应。

2.5 抢救室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恶劣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语言给病人造成心理伤害;对各种急救器材操作不熟练,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通知医生;医生不在场时,护士没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未根据病情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护理记录不认真或漏记、错记;洗胃时,一次灌入量过大致胃破裂;输血时不严格查对,引起溶血反应;止血带止血时间过长致局部肢体缺血坏死;吸痰时间过长造成病人窒息死亡。

3 安全护理管理与防范对策

3.1 强化法制教育 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增强法律意识。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制度、职责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是杜绝差错事故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使每位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病人和自我保护,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3.2 服务态度的转变 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做紧急处理,开通绿色通道,然后再补办挂号手续及费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热情服务,主动迎接病人,沉着冷静,迅速作出正确判断,保证病人快速有效的救治,对非急诊病人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求得理解与配合。

3.3 增强出诊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院前急救技术水平 每月坚持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抢救、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穿刺留置针、复合伤处理等急救护理操作培训和考核。认真接听呼救电话,应问清病人的病情、姓名、性别、年龄、准确地址及附近有无明显标志、特征或建筑物,备齐必要的抢救物资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诊,出诊记录应详细记录急救电话号码,接听时间、出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出诊人员,患者的相关情况、院前急救过程,并要求医患双方签字,使记录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

3.4 急诊科护士应加强“慎独”修养, 增强“自律”意识 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八对一注意”,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熟练掌握急诊治疗中各种皮试药物的配制方法、判断标准,做到各种皮试液现配现用,一人一针一管。在皮试和肌注前一定要问是否空腹,有无过敏史,勿错过看皮试时间,并准备好抢救药品以防不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不详医嘱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并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切勿盲目机械执行。

3.5 用整体护理思想指导观察室工作 密切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变化,多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加强带教管理,不可放手对学生无监督的独立操作。熟悉各种溶液及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及配伍禁忌,发现输入异常液体,立即换下所剩液体并封存待进一步处理,向护士长汇报,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防范输液反应,应重点检查液体澄清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治疗室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并认真学习输液反应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措施等。

3.6 急诊抢救室的管理 做到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到位,完好备用。病人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护理人员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抢救计划,逐条落实。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切忌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手忙脚乱,注意说话艺术,抢救时突出一个“快”字,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尊重病人的隐私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应记录病人到达时间、医生到达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内容包括病情动态的变化及执行医嘱的时间,生命体征的记录尤为重要。对于病人或家属拒绝接受的检查和治疗,要请病人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健全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如急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急诊护士行为规范、清创缝合操作规范、洗胃操作规范、护送危重病人规范等,使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

篇5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思考;问题;措施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如今,全球都在关注交通事业的发展,并在高速路建设发展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而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则成为了发展交通的重要载体,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进行宏观的指导,重点推进国家的重要交通项目,让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是我国推动交通行业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对我国现有交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是对施工、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的一种知识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主要内容有项目申报、立项、项目全过程管理及项目的结构管理等,其中会涉及到的人与物非常复杂,不仅有组织、人员,还有资金、科技的成果、资料文档和知识产权等。

虽然说,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施工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作者将重点就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较为分散

在我国,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仍采用层次结构的方式进行管理,让项目部门与职能部门共同负责,这样就导致了权责不清,沟通出现问题,而实际在工作中,没有真正负责科研项目工作的部门,这样在遇到问题时,解决起来就很慢,无法满足科研项目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工作性质,工作起来头绪多,涉及到的人事关系复杂。因此,监管起来常常不到位,也就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缺乏,那对于项目的检查而言就只是一个形式,无法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

1.2 规范化的系统管理不够

我国现阶段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管理模式,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还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因此,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调控能力有限,评估也就无法形成系统性。通常的方式是出现了问题才去进行调控,而这种管理方式,完全没有达到管理应有的预测性、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效果。

1.3 风险防范意识较弱

随着国家对交通事业的投资越来越大,对高速路的建设规模也日益越大,那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多个部门来共同实现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势必会出现因参与因素增多,而风险增大。但是,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应有的风险意识,更没有针对风险管理进行计划或者方案等。

1.4 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

在我国,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一直以来就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而对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与计划不符,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不合规范的行为都没有有效的处罚手段,这不利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成效。

2 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改进的措施

2.1 新管理模式

在我国,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是要求其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在立项阶段,要对立项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以及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竞争机制,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规范的立项管理。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在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科研成果。此外,要在项目的执行阶段实行中期评估,从而保证项目投资最终成果的实现,同时,也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实现动态管理。在项目的验收阶段,要做好验收前的工作,并对验收评估体系进行完善,以加强对未结项目的管理,对于一些验收成果低的单位要在其项目信用管理中进行备案。

2.2 完善项目管理监控体系

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这种高投放的项目,执行完善的项目管理监控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对制度的完善、程序的规范,以及主体职能和责权力的明确,达到对项目的规范管理。同时,在科技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这些文件去执行,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都要在规定下规范执行。对于科技项目的信用档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以加强对信息档案的管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从而,让那些信用状况不好的单位和个人为其失信行为负责。

2.3 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第一,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当中,要根据施工步骤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第二,因为施工过程中人员比较复杂,所以一定要做好对施工成果的维护、验收等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因为人为的原因而破坏了工程,对施工质量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损失;第三,构建起质量问责制度,把施工过程中各个路段工程质量完成情况都落实至每一个员工;第四,还要加大对施工教材的质量安全检测,以此提升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完成质量。

2.4 实现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

如今的互联网时,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实现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对于科技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将科技项目全方面、多层次管理的动态形势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项目管理中的各个层级人员对项目有一个动态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承担单位及时将成果转为经济效益,从而保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实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社会的交通事业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结合我国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完善项目管理的监控体系,并将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信息化,从而更好地保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全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也更有利于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清华领导力培训.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12).

篇6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注重管理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创新教学管理工作,使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切实加强了对教学全过程的严格检查、监控力度,搞好教学管理制度的“五化”目标,即“个人备课具体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分层化、单元测试规范化、质量分析制度化”。

2.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发展。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3.精心组织、严格落实教学各个环节,向管理细节要质量。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我校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工作的双“十字”要求,着力打造课堂。一个“十字”是:“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另一个“十字”,即“精讲、多练、勤查、多导、常夸”。我们把双“十字”要求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向课堂要质量,走素质教育内涵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则。

4.以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强化质量意识。“功夫花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中”是我校在实践“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出的行为准则。

(1)认真做好阶段性检测、补差过关检测等质量监测工作,逐步规范学生作业、教师批改等常规性工作,做到“四必”十六字,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各年级补差的效果。

(2)加强毕业年级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加强对初四学生的思想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好初四学生会、家长会和班级协调会、阶段性的学情分析会等,广泛收集信息,研究教材和教学策略;加强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二、 开展实效性的常规教研活动,大兴研究教学之风

1.完善集体备课制。在教研组中全面开展教师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七备”。“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授课教师;“七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课堂设计。集体备课过程中,要与教学案、导学案编写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备课质量和水平,真正把集体备课的过程变成教师学习、研究业务的过程,切实解决问题、收到实效。

2.强化听评课研究。我校在打造“高效课堂,有效学习”中坚持示范课引路、评优课激励、研讨课提高的三课并举措施,结合优质课评选活动、公开课选拔活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各类培训活动、教研活动、技能练兵活动,使“高效课堂,有效学习”在课堂中发起、在课堂中提高。在打造三课并进的同时,我校把推门听课常态化列入了周工作计划,全员参与,不仅领导干部要听、教研组长要听,教师也要听,做到有目的地推门听课,听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课,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目的。

3.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践性。本学期多媒体教室向全体教师开放,每位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上课的节数要不少于2节。

4.加大知识点梳理工作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深化导学案的使用。教师从学期初开始,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要逐步梳理出本学科各节、各章的知识点,并在导学案中做系统的归纳、总结、提升,使教学、辅导、考试命题更有针对性,增加教学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我校进一步开展 “定向目标——解疑探究——互测自结” 课堂教学模式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加强师资培训,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当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干部教师素质就成为阻碍发展的瓶颈,唯一的破解办法就是培养培训、提高素质。为此我校将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正确教育导向,培养校内名师,创建精品课堂;在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科、重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精雕细刻,培育出课堂教学的样板课,并在校内予以推广,供全校教师借鉴;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逐步构建发展性教学模式。

2.在打造师资队伍中,不仅要“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把笑脸多迎向弱势教师,把转化弱势教师放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多蹲下来和弱势教师说话,多把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提供给他们,多为一般、弱势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成长的平台。

篇7

关键词:教育学 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时间管理

提起课堂管理,人们总习惯把它和维持课堂秩序相提并论,殊不知,那仅仅是课堂管理的一个方面――课堂纪律的行为管理。此外,课堂管理还包括教学环境的管理和教学时间的管理。

教学时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分配时间,即课表规定的某一课程的教学时间,指全班学生参加学习的机会;第二层次为教学时间,即教师实际用于教学内容的时间,指教师在完成常规管理任务后用于教学的时间;第三层次为投入时间,即学生实际上积极投入学习或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它是每个学生实际花在学习功课上的时间;第四层次为学业学习时间,指学生完成学业功课所花的时间。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即投入时间和学业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教学的质量并不是花的时间越多越好,而是与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真正投入学习的时间成正比。所以,为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时间的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控,慎用自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策略,对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教课时比学生课堂自习时的参与性要高,这是因为教师在教课时能较大程度地对学生进行监控,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教师的监控增加,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也会增加。据统计,受监督的学生只损失5%的时间,而不受监督、自己独自学习、自定学习步调,则会损失15%的时间,并且从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还要花去10%的时间。因此.教师为争取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时增加对学生的监控,尤其是在使用自学法时,更要做到有效地监督,合理适时地指导.绝不容许有放任自流的倾向。

其次,要加强语言组织,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教师的语言是教育的媒介,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导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影响着教师对知识的传导,而且也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投人程度。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有效性,旨在使教师的课堂语言能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既要能清楚、流扬地把话说出来,又要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晰、有条理、有组织,让学生听起来能明白教师所提问题的关键,理解教师对概念原理的阐释,懂得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将要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如果教师的语言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颠三倒四、只言片语,不但达不到教学沟通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不知所措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三,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性。这是增加学生投入有效学习时间的最佳途径。

1、做到教学材料新颖、生动、富有吸引力。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并能使学生把这些时间投入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所用时间的质量。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态度。所以,教师要注重增加教学材料的趣昧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极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对教学材料还要做到组织有序,逻辑严密,避免学生茫然不知所叙而走神。

2、加强过渡,转换自然,使教学环节紧凑。在教学内容进行转换时,要避免“急转弯”,在从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个主题时,要给学生一个信号,使衔接自然流畅,如流水行云,学生也就会自然地随着教师的引导“水到渠成”地转移注意力,从而保持教学的紧凑性、流畅性。

3、始终使教学水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习的投入时间与教师所提供学习材料的多样性和挑战性有关。太容易或太难,都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证学习的投入时间;只有难度水平合适,通过一定努力学生能够完成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保证学习时间的质量。

篇8

1 加强科研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科研单位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研项目种类和内容繁多,财务需要按项目类别分别核算,因此形成的档案资料数量也较多。目前,科研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科学技术成果转让收入、贷款及合作引入资金四类。其中财政拨款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拨入专项资金、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基本建设资金等。财政拨款仍然是各科研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研究面临着重大转变。科研单位将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成为独立自主的科研经营实体,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收入将成为科研单位的最主要资金来源,科研工作逐步实现经费自给。会计档案可以真实记录科研项目或试制产品成本,据此准确定位成果转让价格,反映科研经济效果,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管理与利用科研单位会计档案,对推动和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 科研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归档资料不完整,管理不善 部分科研单位对会计档案材料管理不规范,注重纸质档案的存档保管,忽视了对会计电算化的财务核算系统、数据结构等磁性介质重要资料,没有按会计档案的要求归档保存。有的单位领导不重视,专业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不高,人员队伍不稳定,对档案室的投入不够。保管场所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2.2 保管不规范 财务部门缺少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不能按要求将会计档案及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会计档案工作观念陈旧,工作被动且缺少热情,为了自己使用方便,不愿意将会计凭证、工资册等会计档案资料移交档案室保管,以致超过了归档期仍迟迟不将这些资料归档。

2.3 重保管、轻利用 多数科研单位的会计档案工作仍停留在建档、管档、很少加以利用的状态,许多有价值的会计资源沉睡在档案室。会计信息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研快速发展的需要。会计档案作为科研单位会计信息的重要来源和载体,对科研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决策与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

3 加强科研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建议

3.1 提高对会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宣传帮助、引导单位领导与广大科技人员,正确认识会计档案资源的价值,将会计档案管理作为―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充分认识会计档案所提供的史料和证据对科研方针和策略的制定、经济问题的查证、预防贪污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会计档案,对科研资金运用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反映和监督,达到用最少的科研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利用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使会计档案服务跻身于科研、生产的第一线,开展特色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会计档案数据信息。

3.2 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做到正确的认识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档案,利用会计档案,通过检查监督,促进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规范业务行为,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注重对会计档案的深度挖掘,主动为领导或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

篇9

一、国土资源系统财务管理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

国土资源系统财务管理决不仅仅是一个记账、报账的会计工作,也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随着国土资源事业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总量将继续呈现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经济活动内容也将涉及更加广泛的领域。这就需要财务管理尽快走出传统的记账式会计管理和单纯性经费管理模式。

1.资金总量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艰巨

近年来,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征收、涉及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国家财政专项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各级财政对国土资源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如何提高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一个严峻挑战。

2.要确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适应国家财政政策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随着公共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措施的推进,从中央到地方,财务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检查和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国土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管理内容、管理要素、管理层次上与过去有较大的区别,国土财务管理工作接受监督的程度也比过去大大提高,特别是国家对各项费用的收取和资金运用更加严格、更加规范,以不同于过去,因此,国土资源系统财务管理也应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理财观念,创新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上有新的探索、新的实践。

3.财务管理需要尽快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国土的财务管理问题,各级领导也越来越重视,均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有关国土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强调要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切实保证政令畅通,要进一步强化财经纪律,科学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遵守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按章办事。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财务管理工作。明确提出规范为了发展,发展需要规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只有做到高水平的财务管理,才能实现依法治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土系统健康、有序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国土资源系统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工作滞后

已有财经制度既有执行尚不到位的问题,又有需要修订完善的问题。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不少问题,反映出现行一些制度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更不能满足今后工作的发展。如国家专项经费使用、收费、资源配置、矿业权成本的核算等制度;再如预算管理、经济活动和商业行为监管等,都需要新的制度给予支持。目前,国土财务实行的集中管理,一般仍属于“小财务”概念,对基建、资产等方面尚未做到有效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工作。

2.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主要体现在经费的使用上不能精打细算,导致国土资源管理成本过高;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困难;经费支出中重视资产购置,忽视使用过程的管理和效率的发挥;铺张浪费、超预算、超权限采购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3.资金管理中存在着违规现象

从近年来审计情况看,不同程度的出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私设“小金库”、现金的使用、专项经费收支管理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的现象依然存在。

4.财会基础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财务基础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会计核算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帐表不能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内部资产管理手续不完备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下决心通过深化财务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逐步加以解决。

三、新形势下强化国土资源系统财务管理的思考

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考量着国土财务管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财务管理要有新思考,要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有效。

1.提高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化财务管理对国土资源管理综合水平提升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国土财务管理作为严肃执行国家财经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国土资源系统从制度层面、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经济犯罪、避免财产损失的一项重要环节。各级领导不能简单地把财务管理工作理解为单纯的辅助服务性工作,也不能把财会工作理解为记个帐报个销,而是要视为是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保证,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基础和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工作,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守护者。如果财务管理工作做不好,管不好用不好财政资金,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改革发展。故应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观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更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面掌握本部门、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状况,结合单位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2.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多年来,在经济、财务管理体制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事业发展很快,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不少。如在预算、财务、资产、基建、项目管理等诸多经济活动管理部门形成怎样一个有机体,使之能够互相紧密联系、有效制约、相辅相成。要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待于探索。目前有的出现了资源配置浪费等问题,表面看是管理不严的问题,实质是体制问题。有的对外投资出现了风险隐患,一般归结为决策失误或决策不慎的问题,而其深层次的问题仍与管理体制有关。

3.加强财务管理的能力建设

财务部门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职能部门,也是实现国家财经法规微观细胞。因此,财务部门既要为单位管好财、理好财,又要为单位执行好国家财经法规把好关,其责任是重大的。加强财务管理的能力建设已不仅仅是如何必要的问题,而是应尽快成为整体能力发展和推进国家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一项紧迫性任务。

加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机构、队伍的建设,注重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要使财务管理机构岗位的设定、岗位的职能符合内控的要求,并对各个岗位的财会人员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力求通过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改善。只有使机构、

人员、岗位和职能真正符合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一支能应对挑战的财务专业队伍,才能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如何使已有的制度得到执行,除了部门、相关单位和个人增强法规意识外,还应从两方面工作考虑,一方面应从体制、机制上去研究,要明确财务部门内部各岗位和各部门的职责,并有监督、控制的机制,使各个岗位、各部门的职责能得到执行;另一方面要从提高财务人员、各部门相关人员履行职责的能力上去研究。同时,对于不符合现实的一些规章制度要作调整和修改。这样才更有利于彻底贯彻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

4.建立检查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创新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检查监督工作,把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与干部监督管理相结合(即任职、提拔结合),把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把主管部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并形成检查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使可能发生的问题得到预防、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发现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5.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督与管理

篇10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在新时期如何就高校的科研经费进行强化管理,科学规范地将科学经费发挥出最大作用,对提高科研经费的实效性意义重大。这些因素往往会直接对高校的科研质量和科研工作者工作的水平和积极性产生影响,进而对高校科研事业发展产生进一步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化、常态化。但是从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看来,在一定程度存在着一些管理制度上的欠缺,管理工作也缺乏效率。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可以更好的对科研经费进行强化管理提供借鉴,促进高校顺利的开展各种科研活动。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首先是过度的行政化,多数高校的科研经费由其主管行政部门所掌管,科研经费的各种相关审核环节都是主管行政部门进行操作,各种科研项目几乎是在行政命令之下进行的。其次是科研经费的预算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科研工作者在财务知识的积累上明显短缺,导致课题研究经费的预算编制不标准,对科研经费的成本不能全面的反映出来。最后是科研项目的管理没能和科研经费的管理相对应起来。实际的科研项目开展之后,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该项目,但一般不会对项目的科研经费进行同步管理。

另一个问题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上管理不够严格。在当前科研经费的使用中呈现出福利化趋势,高校科研项目以及科研经费上的拨款是衡量其业绩高低的重要指标。但是一些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对待所有合法票据都给予报销,并不要求工作人员对这些票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核查。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够严格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一些科研项目的责任人缺少经费管理经验和知识,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且多数情况下一个科研队伍有可能在同一时期兼任不同科研项目,导致科研经费的交叉使用甚至挪用现象。当科研项目进行收尾工作,科研经费结余的管理也不够严格。

再有一类问题是科研项目中资产的管理漏洞。科研项目中对高校的固定资产利用不足,使用科研经费购买的以及通过科研项目构成的固定资产是科研固定资产的组成成分。虽然在科研项目的固定资产购买时已经进行了登记并记账,但是实际上在项目验收手续上和项目的日常管理中都不够严格。科研项目的无形资产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其中包括科研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相关版权等。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包括了专利申请费和出版费等。科研项目的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也不高,高校中一个科研项目结束后,科研成果一般再无人问津,这就造成现实生产力的水平低下问题。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法治渗透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实践可以从强化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着手,用事实案例进行指导。在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的法治建设中,应当对各种违法违规操作进行责任确定。一般在科研经费的违规消费方式上有通过购买设备、购买个人保险、旅游消费等一些途径,还有送回扣和合作研究分赃等更加恶劣的行为。这些活动中涉及到的经费形式有贪污资金和虚报冒领,套取资金以及经费的吞占等。对这些违纪行为应该进行立案调查,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对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法纪道德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纪律觉悟。其次是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内部控制,再次明确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和科研项目责任人在科研经费上的使用和管理中的分工。对科研经费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进行确认和限制,要求其站好自己的岗,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管理工作,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方法,而评价工作也需要全面真实的数据支撑。主管领导应当将自己的绩效意识进行强化,并转达给下级工作人员,加大考核所占的比重,对科研项目开展的前中后全过程进行绩效检查,并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好坏进行相应的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审计

科研项目进行中所产生的科研费用可以划分为科研期间的费用和科研项目成本、业务费以及科研管理费用。各部分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的项目要求或者项目相关合同中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人员的经费使用,在多数高校设置的比例中仍然是最高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应该多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法,鼓励科研教师通过研究来争取更多的报酬。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离不开审计监督活动,在过去的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我们一直采取了粗放的内控制度,以课题负责人为经费审计责任人,缺乏了详细的内部审计施行办法。从完善高校财务审计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定期对校内的每一个科研项目进行内部审查,这样做可以及时发现科研经费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解决。坚决防止预算虚假汇报,科研经费被套取的行为。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应该独立进行,对科研项目的每一笔支出进行记录,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科研项目开展中的相关试验报告和数据以及原稿等资料要有统一的整体和保存,以备内部审计工作的同步核查。同时也要积极的开展事前审计,强化科研项目的预算审批工作,做好科研过程中的审计同步。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及其使用的合理性都对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对科研项目人员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也会产生作用。高校学风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也会因为科研经费的管理质量而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各相关部门应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及时的解决,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