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的责任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经理的责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责任制;财务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的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建筑行业集中度愈发明显,迅速成长出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建筑企业面临着营利能力和管理能力差、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随时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做大做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理念,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推行,绩效考核指标的落实,财务管理精细化等措施,降低各项责任成本费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的重要课题。
一、建筑行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1.流动性突出
建筑施工企业涵盖面非常广泛,其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分支机构分布省内外,甚至世界各地,施工项目的流动性十分突出。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转移生产地点。同时,从事施工活动的项目经理部也是变动的,即非常设的。一个项目结束时项目经理部随即解散,新项目开始时,新组建的项目经理部也即组成并工作。人员的变动,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变动是经常的。
2.建筑工程生产周期长,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
施工项目周期通常超过一年,有些隧道、桥梁、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期甚至长达三至五年,整个工程全周期成本与期初成本预算相比会存在较大变动。建筑材料价格在项目周期内也会可能存在较大波动。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施工,涉及的行业、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同,人工成本和施工要求也不同。这些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存在较大变数,难以完全仅依靠期初预算控制,对成本过程控制有较高的要求。
3.会计核算管理的特殊性
建筑业一般按单项工程为对象核算和控制成本,但是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归集责任成本却是一个难点。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经营中存在项目间主辅材混用、施工机械设备折旧分摊、施工人员交叉作业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导致人财物等责任成本难以准确归集,给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商务合约的签订、施工进度的达成率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认为抓好运营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部门属于后勤部门,主要工作限于付款、报销、发工资之类的文案工作。对财务管理观念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财务管理在经营分析、资金运用以及经营风险监控等方面的作用,多数企业未给予足够重视。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职能弱
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但要么内容过于简单,往往侧重于成本费用支出类及审批流程等制度规定,要么不够科学完整,对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工作没有充分落实。有的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形同虚设,往往是公司领导一支笔制度,无法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3.项目成本控制难度大,责任成本难以落实
成本核算对象的划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材料混用、施工人员混合作业,项目成本间难以准确精细的核算。成本核算对象周期长,责任成本难以落实到人。很多施工企业对成本预算的制定和实施流于形式,普遍存在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两张皮的现象,而由于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和工期的变化,导致材料价差、设计变更、签证变更、施工纠纷等方面与初期工程预算差异较大,难以做好动态成本控制,最终可能造成亏损。
4.资金管理不顺畅,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大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施工地点不固定,造成资金分散,影响了资金的调配和使用效率。一边是下属单位资金闲置,沉淀严重;另一边是新开工项目为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筹集资金,增加融资成本。
另外由于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结算纠纷较多,以及对甲方的资金实力缺乏及时监控,容易造成较大资金回笼风险。一些企业对工程款催收不及时,未建立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资金回笼奖惩机制,造成资金占用和呆坏账的发生,易产生严重的经营风险,影响企业运营。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经营紧密结合
在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下,财务管理工作不能仅仅作为管理者的出纳角色,而是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工作的出发点,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要将企业的运营纳入财务管理的内容,积极参与经营决策,将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在管理层和横向部门会议上,在项目资金安排、成本控制、审批授权、内部控制流程上起主导作用,及时针对财务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2.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
对于内部经营责任制,目的是明确企业、管理层、员工三者的责权利关系,达到三方共享经营成果。而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要结合经营责任制中的各项考核指标,尤其是财务指标,如年度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资金占用成本、费用控制率等指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核算规范。财务核算是实现经营责任制的基础工作,在核算科目的设立,核算成本项目、成本要素的设置都要考虑责任成本的要求,及时准确实现财务数据的动态获取。财务核算的设置不能闭门造车,要与业务部门沟通配合,使之能够提供核算所需的基础数据。要建立项目责任成本动态控制、责任成本精细化核算、资金监控、监督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措施。在制度建立上,要涵盖企业经济活动方方面面,从人员委派、薪酬制度、物资采购、招投标等方面要加以规范。此外,建立制度是为了企业运行有法可依,但最终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才是制度的最终目的。为此,企业高层尤其是主管领导要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和文化,率先成为制度遵循者,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保证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落实。
3.实现责任成本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
责任成本在财务上的体现,就是按照经营责任制方案的要求,在核算上要求各部门在申请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前,必须分清其成本所属核算对象和责任归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避免成本相互混用造成成本核算不清的情况,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纳入责任成本管理范畴,不能存在考核和不考核项目同时并存的情况。在各项成本要素核算时,责任成本管理要分解到位,保证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材、项目管理等成本要素都能独立核算到经营承包单元,避免出现项目间成本项交叉混淆,财务主观分摊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求现场管理人员主动做好人、财、机的需求计划,避免物资相互借用和人员交叉混合作业发生,充分调动员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
4.建立信息平台,做好财务经营分析
经营责任制下,建筑企业责任项目多,承包人员对财务数据准确度和及时性要求高,这对财务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除了指导业务人员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基础资料和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外,还要建立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以保证各项经营责任制下的财务基础数据,能够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记录完成,并形成实时动态财务数据报表。这样可以保证经营责任的各项数据能够按月及时与经营责任人核对沟通,对数据差错得以及时发现和修正,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形成财务分析汇报机制,定期将动态经营财务数据完成情况向管理层汇报,找出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做好动态指标过程管控,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
5.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应收款回收制度
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之一是资金运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流动性,转部分外部融资为内源性融资,减少了融资规模,降低了资金成本,改善了企业资本结构,同时还实现了企业对资金的有效监控。
同时,要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企业要树立“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以现金流来作为经营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现金流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工程款资金回笼绝对额和时间设置专项考核,作为经营责任制中财务指标考核中必要的重要节点,按月做好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并汇报管理层,对可能发生的呆坏账要及时汇报,并能落实责任人。对于材料、人工和分包工程支出,按重要性和金额大小建立分级授权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将现金流管理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6.加强财务内控工作,建立持续监督机制
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内控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同时要对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尤其是在经营责任制下,各项考核指标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更需要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独立审核。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持续监督必不可少,要把内部审计和财务监察相结合,在财务管理上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护网。这样对经营责任制下的建筑企业,兼经营管理的积极灵活性和财务监督管理为一体。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精细化的责任成本核算规范,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高效的资金运用水平,有效的财务内控监控体系。在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下,加强财务管理能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宋胜利: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9(09).
[2]肖芳林 仇俊林: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7).
篇2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规划财务部,河南郑州 450008
[摘要] 目的 公立医院通过建立财务经理人制度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方法 建立财务经理人制度,并介绍财务经理人在医疗费用控制中主要承担的职能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同时从资源配置、经济效应、信息利用、激励相容、患者满意程度等五个方面出发,对财务经理人制度作出评价。结果 实施财务经理人制度后,实时控制的效果、医疗费用的动态都明显的提高了,并且资源配置、经济效应、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结论 财务经理人制度能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对医院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
关键词 ] 财务经理人制度;医疗费用控制;公立医院改革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69-02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如果公立医院的成本仍然在高速的增高,并且无法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高涨,那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得人们带来的好处将会被稀释掉[1]。2013年我院建立起了财务经理人制度,利用我院财务科里现有的人员,选举出财务经理人,并建立起与相关科室的关系链,从而使医院的管理系统运行起来,将运行成本降到最低值[2]。本文拟就新医改的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路进行探讨。
1 财务经理人制度的引入
1.1财务经理人制度的提出
在财务联络员制度获得成功的同时,我院财务科也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迅速跟进,进一步拓展财务的职能,并且于2012年推出了财务经理人制度,它是为适应新医改而建立起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财务经理人制度充分利用我院财务科现有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细致的分工,目的是使医院的各种措施和手段都能在我院的各科室发挥有效的作用,并达到组织的目的,是组织结构中的一种改进性设计[3]。长时间以来,医院集权式的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院的运行成本,也严重影响到了我院的管理效率。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医院各个科室的主任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所以导致其缺乏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和成本的控制的有效方法[4]。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我院首先建立起了财务经理人制度,并在医院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及应用。
1.2财务经理人所承担的主要职责
目前,我院财务经理人所承担的主要职能包括:加强与我院各科室之间相互的沟通和紧密联系,并且认真的收集我院医护人员对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劳务分配等方面的建议,然后再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来完成各项的财务工作;财务经理人需协助各个科室调整薪酬的分配;财务经理人还应协助该财务科室做好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内部控制的建设,比如均次费用的控制和成本的控制,赋予财务经理人与该科室主任相同的权力;财务经理人还应向院外宣传本院的财务规章制度、财务业务的工作流程以及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的动态。
1.3财务经理人的选派
目前,医院的财务经理人都是从财务科里的专业人员选举出来的。财务经理人不但要完成财务经理人应该完成的工作,而且还要完成以前在财务科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人员的选派还应该考虑到现财务科人员的综合素质特点,再根据因岗设人的原理,将现在财务科里的人员按照其自身的工作特点,来为他们安排适合的部门,同时运用自身所学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协助该科室主任进行工作的安排,并制定合理且正确的方案。
1.4财务经理人的工作规范
为体现财务经理人提高了管理的效果,医院对其制订了一些相关的工作规范:①例会制度:财务科每个月都需召开财务经理人例会,财务经理人向财务科的领导归纳、总结和汇报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②报告制度:如果财务经理人遇到不能立刻回答各个科室提出的问题,那么财务经理人应该及时的向财务负责人汇报此次的情况,并将最终的答复结果通知给各个部门。③项目跟踪制度:对重要的项目进行决策时,财务经理人应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的报告,并且负责跟踪此项目。④考核制度:财务经理人需联系各个科室的人员填写《财务经理工作测评表》,最后根据财务经理人所做的工作报告和总结,对其进行考核,从中选出优秀者。⑤培训制度:培训财务经理人医院管理和医疗的知识,其中包括定岗培训、专题培训以及外出学习。
2财务经理人制度的具体实践
财务经理人制度在医疗费用控制中扮演着宣传员的角色,向医院内的工作人员宣传医院应该怎样有效控制高消费器材的使用以及病人检查项目的次数,从而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改善医院的服务流程,以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加强过程中的监管,将目标责任落到实处;运用绩效分配的手段控制好医疗费用;提高均次费用和业务量,达到经济效益取得和均次费用控制的双赢[5]。
3实施财务经理人制度后所取得的效果
目前,我院已经在儿科、妇产科、超声科、检验科、放射科、骨科、手术室等重点科室实施了财务经理人制度,我院经过一年的实践,在资源配置、激励相容、经济效益、信息的及时反馈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我院有了继续实行此制度的动力[6]。
3.1提高了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实效
财务经理人制度实行后,由于财务科可以“远程”控制医院内各科室的业务活动,并将医院内的业务、信息以及财务等一同联合起来,使我医内部资源的配置流程化了。同时,由于财务经理人积极并主动的协助该科室主任制定相关的制度,弥补了该科室主任对于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相关知识的不足之处,已使得我院管理的实效有了很大的提高[7]。
3.2激励相容,培养了一批财务管理人员
财务经理人制度的设计为组织局部均衡的设计。管理的具体实践使财务经理人融入医疗管理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以培养财务经理人的管理能力。管理的具体实践不仅提升了我院的管理水平,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财务经理人[8]。1972年赫尔维茨提出了的“激励相容”理论,“激励相容”理论说明财务经理人制度不仅满足了医院的需求,也使得财务经理人利用该制度来实现个人职业的目标,从而达到了激励相容的目的[4]。经过几年的具体实践和培养,所有财务经理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均得到显著的提高。
3.3医疗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满意度高
财务经理人制度实行后,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缩短了病人预约的检查时间,解决了入院难的问题,明显提高了经济利益,并且医疗费用的增长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9],随之,医院的社会形象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逐渐升高,医院的公益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4医院经济效益取得明显的成效
实施财务经理人制度后,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因此医院的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效,并且有效的遏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使得医院与患者出现了“双赢”的现象[10]。2012年与 2011年相比较,出院的病人数增长了11.4%,手术次数增长了7.9%,业务总收入增长了13.0%,收支结余额连续两年均位列省属医院的第一名。
[
参考文献]
[1] 金明广,蔡战英,王振宇,等.财务经理人制度在医疗费用控制中的实践与探索 [J].中国卫生经济, 2012, 31(12):81-82.
[2] 金明广.医院财务经理人制度的设计及效应分析 [J]. 卫生经济研究, 2012,(12):56-57.
[3] 郑大喜.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医药费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 [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8):48-53.
[4] YIN Huajun,CHEN Chaowei,CAI Zhanying,et al. Explorations in Broadening the Functions of Hospital Financial Department [J].Hospital Management Forum I Sept, 2013, 30(9):50-52.
[5] 刘磊.农村信贷联络员研究: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J].区域金融研究,2011(1):71-74.
[6] 姚毓春,刘元胜. 激励相容视角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J].中国卫生经济,2010(12):26-27.
[7] 张春丽,马伟杭,陈海啸,等. 当前医疗费用控制策略与实施效果—浙江等地典型案例解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12):11-14.
[8] 张柠,赵牧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研究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J].2013,27(2):17-18.
[9] ZHENG Xiaohua,HU Jinliang,QIAN Enkui, 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ories and M ethods of Medical Expenditure Control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J]. Chin J Evid-based Med,2009, 9(11):1193-1999.
篇3
分公司财务经理作为集团总部派驻的财务责任人,他肩负着监督和服务的重要职能。所谓监督就是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监督分公司的财务运作,调控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保证财务物资的安全;服务就是服务于分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以促进分公司开拓市场、增收节支,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监督与服务是统一的,监督促进服务,服务为了更好的监督。我认为:忠于职守、厉行监督、诚信服务是做好分公司财务经理的基本要素。
忠于职守:财务经理作为会计人员要忠于职守,忠实地执行财务法规和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财务经理作为部门负责人要忠于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团队建设。要善于与领导和员工沟通,做好总经理的参谋,及时报告资金、费用的发生情况,并主动作出预测,提出改进意见供总经理参考。同时对员工耐心解释有关政策制度、保护他们的合理利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定期组织学习新的政策制度,讨论分公司财务运作所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调整,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操作流程。我们杭州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及控制模式》、《应收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厉行监督:会计监督是财务经理的重要职能,我们杭州分公司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的:
1、建立监督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应收款的监督,我们制定《应收款管理规定》对货款回笼的期限、流程、上缴的方法、责任人及奖惩有明确的规定。保证了货款及时、安全的上缴。
2、内部牵制制度:财务人员的分工及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要分工明确并带有互相制约性,从制度上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费用支出的合理,对违规违纪的行为起到了预警作用。
3、执行制度要铁面无私:不以个人的好恶而手轻手重,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而树立起监督责任人的权威。
诚信服务:财务经理既是一个监督人又是一个服务人,要树立诚信服务的理念。杭州分公司在费用支持与控制中采用ABC法,即分公司的业务签单按不同性质的签单分为ABC三类:
A类——指业务量大、签单多、到款及时,诚信好的订单,在其费用申请时要大胆给予支持。在某些环节上财务还可以主动与其进行探讨,或及时与总部相关部门预先取得联系,全力配合业务员签到大单。
B类——指业务量、签单、收款均一般,且诚信程度也只一般的订单,在费用使用时,应采用先申请后使用,先预算后安排资金。合理控制资金的流动和时间的流动。
篇4
关键词 财务风险;财务分层管理;风险分层控制
引言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观目前有关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公司财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而,规避和控制的手段也是全方位、多角度,成本高、耗费大,但效果不明显,且缺乏层次感,二是受传统部门财务观念影响,将财务风险控制的主体定位在财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理所当然应该对企业的所有财务风险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将财务风险作为一个由财务部门加以控制和防范的整体,往往权责不清、目的不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同管理层次所拥有的财权和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一、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与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公司财务管理是分层次展开的,管理主体及相对应的责权利是不同的。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三位教授分别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财务经理的财务观以及财务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这一理论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主体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其中,出资者财务是以股东及股东大会决议名义直接行使的对重大公司财务事项的管理,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其所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经营者财务是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行使对公司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重大事项的制定权、执行权,其管理对象是全部的法人财产,经营者既要承担对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又要承担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财务经理财务则是经营者财务的具体操作性财务,它属于较低层次的财务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公司财务风险是否具有层次性特征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能否采用分层管理的关键。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和财务分层管理理论,我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具有层次性特征的,理由如下
1 财务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财务目标有着不同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具体到不同管理层次又有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出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目标不同,风险各异,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层次目标有着不同层次的风险,尽管某些风险影响因素可能影响各个层次,但每个层次对这些因素的反映以及应该发挥和所能发挥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2 财权在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分配决定着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不同。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不同管理层次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职责权限不同,各个管理层次的财务权限不同,承担的职责也就不一样,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3 导致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层面不同也表明财务风险具有层次性。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因素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由于企业各个财务管理层次上权责清楚,职责明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各种风险因素发生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深度不同。
笔者认为,公司财务风险可以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层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和财务经理财务风险三个层次,公司财务风险应该是各个层次财务风险的总和,各层次的目标不同,存在各自的风险,他们的风险累加起来构成了企业财务总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将财务风险层级化并不否认某些风险因素自上而下影响各层各级;也不排除某一层次风险控制不力而加大其他层次风险,产生连环效应;更不排除在对待某些风险时各层级之间的协调作战。强调分层管理,我们认为更有利于分清职责和各层次实现目标的业绩考评。
二、不同层次财务风险的特征及责任主体
基于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和上述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将风险管理理论和分层管理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财务经理财务风险三个层次进行分层管理就成为解决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权责不清、效果不理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也是现代企业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后管理更科学的必然要求。
(一) 出资者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这里所说的出资者财务风险仅指出资者与特定受资企业之间形成投资与受资关系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不包括出资者自身经营活动和其他投资活动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资本经营财务风险、获取股利风险以及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五个方面。
首先,财产所有权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经济权利,企业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和扩张。因此,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其风险程度在企业中是最高的;其次,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生产经营活动交由经营者决策和执行,出资者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监控机制来实现。因此,出资者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过程,所以,这种风险具有一种静态性,再次,由于出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参与程度低,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手段来实现,因此,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制度性风险。针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的特点,我们认为,出资者应对上述五个方面的风险负责并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二) 经营者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经营者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经营者财务决策失误或财务组织不当或财务协调不妥所带来的风险。其中,财务决策最为关键,财务决策中诸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政策等长期财务决策是经营者财务的管理重点,由此而产生的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投资活动风险和收益分配活动风险就成为经营者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与出资者财务风险相比,经营者财务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企业经营者担负着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和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因而必须从出资者和债权人双方角度综合考虑企业财务风险。其次,经营者财务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流转的各个环节,风险存在于现金流转的各环节中,由此引出的经营者财务风险管理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次,经营者财务权既包括了企业出资者财务决策的执行权,又包括了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决策权和操作权。因而与出资者财务相比主要是制度性规定不同,经营者财务是制度性与操作性的综合,与此相适应。经营者财务风险包括了与企业财务相关的制度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
(三) 财务经理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财务经理财务注重日常财务管理,是经营者财务的操作性财务,其目标是保持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正如詹姆斯·c·范·霍恩所说
篇5
综观目前有关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公司财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而,规避和控制的手段也是全方位、多角度,成本高、耗费大,但效果不明显,且缺乏层次感,二是受传统部门财务观念影响,将财务风险控制的主体定位在财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理所当然应该对企业的所有财务风险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将财务风险作为一个由财务部门加以控制和防范的整体,往往权责不清、目的不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同管理层次所拥有的财权和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一、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与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公司财务管理是分层次展开的,管理主体及相对应的责权利是不同的。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三位教授分别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财务经理的财务观以及财务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这一理论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主体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其中,出资者财务是以股东及股东大会决议名义直接行使的对重大公司财务事项的管理,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其所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经营者财务是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行使对公司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重大事项的制定权、执行权,其管理对象是全部的法人财产,经营者既要承担对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又要承担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财务经理财务则是经营者财务的具体操作性财务,它属于较低层次的财务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公司财务风险是否具有层次性特征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能否采用分层管理的关键。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和财务分层管理理论,我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具有层次性特征的,理由如下
1财务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财务目标有着不同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具体到不同管理层次又有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出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目标不同,风险各异,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层次目标有着不同层次的风险,尽管某些风险影响因素可能影响各个层次,但每个层次对这些因素的反映以及应该发挥和所能发挥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2财权在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分配决定着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不同。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不同管理层次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职责权限不同,各个管理层次的财务权限不同,承担的职责也就不一样,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3导致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层面不同也表明财务风险具有层次性。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因素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由于企业各个财务管理层次上权责清楚,职责明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各种风险因素发生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深度不同。
笔者认为,公司财务风险可以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层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和财务经理财务风险三个层次,公司财务风险应该是各个层次财务风险的总和,各层次的目标不同,存在各自的风险,他们的风险累加起来构成了企业财务总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将财务风险层级化并不否认某些风险因素自上而下影响各层各级;也不排除某一层次风险控制不力而加大其他层次风险,产生连环效应;更不排除在对待某些风险时各层级之间的协调作战。强调分层管理,我们认为更有利于分清职责和各层次实现目标的业绩考评。
二、不同层次财务风险的特征及责任主体
基于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和上述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将风险管理理论和分层管理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财务经理财务风险三个层次进行分层管理就成为解决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权责不清、效果不理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也是现代企业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后管理更科学的必然要求。
(一)出资者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这里所说的出资者财务风险仅指出资者与特定受资企业之间形成投资与受资关系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不包括出资者自身经营活动和其他投资活动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资本经营财务风险、获取股利风险以及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五个方面。
首先,财产所有权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经济权利,企业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和扩张。因此,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其风险程度在企业中是最高的;其次,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生产经营活动交由经营者决策和执行,出资者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监控机制来实现。因此,出资者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过程,所以,这种风险具有一种静态性,再次,由于出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参与程度低,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手段来实现,因此,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制度性风险。针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的特点,我们认为,出资者应对上述五个方面的风险负责并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二)经营者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经营者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经营者财务决策失误或财务组织不当或财务协调不妥所带来的风险。其中,财务决策最为关键,财务决策中诸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政策等长期财务决策是经营者财务的管理重点,由此而产生的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投资活动风险和收益分配活动风险就成为经营者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与出资者财务风险相比,经营者财务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企业经营者担负着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和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因而必须从出资者和债权人双方角度综合考虑企业财务风险。其次,经营者财务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流转的各个环节,风险存在于现金流转的各环节中,由此引出的经营者财务风险管理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次,经营者财务权既包括了企业出资者财务决策的执行权,又包括了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决策权和操作权。因而与出资者财务相比主要是制度性规定不同,经营者财务是制度性与操作性的综合,与此相适应。经营者财务风险包括了与企业财务相关的制度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
(三)财务经理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篇6
[关键词] 财务人员 法律风险 根源
单位或单位领导发生经济犯罪,财务人员常会受到波及,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财务人员面临法律风险的情形,还有部分情形则是财务人员故意犯罪而使自己面临了法律制裁。从根源上讲,财务人员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三种情况:故意犯罪、被迫和无意行为。
一、故意犯罪造成的法律风险
毋庸置疑,任何人故意犯罪都会带来法律风险和法律制裁,并不只是财务人员如此。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其故意犯罪多表现为贪污、挪用、侵占、提供虚假报告、偷漏国家税款等行为,如某出纳截留收入,某会计私刻印章将单位资金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某财务负责人在公司办公会提出以为职工谋福利为名私分国有资产并得以通过、实施等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财务人员私欲膨胀、铤而走险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故意犯罪都会带来风险,这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不是现实中财务人员产生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绝大多数财务人员都不会主动犯罪,给财务人员带来法律风险的主要是被迫和无意行为造成的。
二、财务人员因“被迫”而造成的法律风险
这种情况是财务人员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的大多数情形,多数财务人员仅是为了能有一个工作而不得不屈从于单位领导的压力,比如某私营企业会计在老板的强制要求下将部分收入不入账而偷漏税款、提供虚假报表骗取银行贷款等。这种情况,用财务人员的话说就是“肚子安了,良心不安;良心安了,肚子不安”。
在法律上真正的“被迫”并不会遭受法律处罚,但问题是财务人员常常并不清楚如何才能有效自我保护,没有有力证据证明“被迫”这一事实,因而为自身带来了风险。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某有限责任公司因涉嫌偷税被当地税务局立案稽查,后将该案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在获取该公司偷税罪的充分证据后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总经理孙某、财务总监李某和会计钱某依法逮捕,后经当地检察院,最后法院判决:该公司犯偷税罪,补交税款并处罚金;对孙某、李某和钱某分别判处了有期徒刑。在庭审中,财务总监李某和会计钱某称其偷逃税款均是受赵某指使,但却无任何证据,最后法院没有予以认定。
至于为何在这个例子中,法定代表人没有判刑而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被判刑,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李某没有证据证明偷税行为是受法人代表授意或指使而为,法律对责任人员的认定只能依据能够被现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认定公司的经营管理包括偷税行为均是在李某指挥下运作,从而对李某判刑也在意料之中。
三、财务人员无意行为造成的法律风险
外部没有人强迫,财务人员自身也并非故意要这样做,但却惹来了麻烦,这本质上是由于财务人员知识或经验的不足即无意行为造成的。笔者曾经历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家公司,总经理在一天上班的早上,交给单位出纳5000元的餐费发票,说是前几天陪客户吃饭的发票,要她拿去帮着把票贴一贴,这种事财务人员其实干得多了,是并不为怪的。这个出纳拿到票后,自己找了“票据报销单”和“粘贴单”贴好后,找财务经理签字,和财务经理说明这是早上总经理拿过来的,要帮忙贴一下,财务经理也并不怀疑,就把字签了,然后拿着去找这位总经理签批,自然很顺利就签了字,之后她从她的保险柜中拿出5000元直接给了总经理。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出纳只是让老总在“批准人”一栏中签了字,其他报销人和领款人都是出纳代老总签的字,其实她是出于好心,想既然是老总安排的,并且已批准了,其他“小事”就帮着做了吧。这是她的严重经验不足。后来,这位老总离任,公司做离任审计,大家知道,在离任审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查一下总经理在任期内所报销的所有事项,包括金额、内容等。审计人员最后拉出一个清单,要总经理确认,这位总经理发现有一笔5000元的餐费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审计人员说这好办,立即就把那笔5000元的报销单子找出来了,总经理仔细一看,马上就说“报销人和领款人虽然是我的名字,但都不是我签的字。”这时审计人员也发现“批准人”一栏的字体明显和“报销人”、“领款人”的字体不相同,又把财务经理叫过来,财务经理一看就说这是出纳的笔体,那就把出纳叫过来,出纳一看就知道这笔单子是怎么回事,说这是那年那月那日总经理交给的餐费发票,要我帮忙贴一下,我贴好领出钱来就给老总了。但现在的问题是老总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不承认领过这笔钱。这可真把出纳给急坏了,因为总经理说是出纳自己把钱领走了,还要报案,而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对出纳是很不利的,因为出纳并不能证明他将这笔钱给老总了,而“领款人”一栏又确实是他签的字。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到财务人员的一种风险类型。
四、现实中的风险根源更为复杂
通过上面的分析,读者可能会说,我们把这三种情况研究透了,财务人员风险的问题就解决了。然而,现实中的情况要复杂,它常是三种情况的汇合,多数先是被迫,然后又搀杂进财务人员的主动和故意,其中可能还会有无意行为。比如笔者曾查处的某单位小金库案例,某公司的省级分公司领导曾让财务经理以收取地市级公司参会人员会务费的形式搞一个小金库(实际上该省级分公司的会议费已得到总公司批准并将在分公司管理费用中全额报销),收上来的钱都由财务经理保管,很多单位的小金库就是这些搞出来的。开始财务经理并不同意,但在领导的坚持下也不得已这样做了。由于小金库现金量较大,财务经理就用他的名字开了个账户,专门存放小金库的资金,后来总公司进行内部审计,该财务经理知道肯定会盘现金、查财务室,就把那个存折和记录本藏起来了,这个时候,其实他的风险正在转化,由原来的完全被迫转化为有意隐藏。等审计查完财务室后,他认为安全了,不会再查财务室了,就把那个存折和记录本又拿出来了放到他的抽屉里。可是,没想到我们搞审计、纪检的常用的一招就是“回马枪”,在一天上班的早上,突然再查财务室,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将自己的抽屉打开,所有的铁皮柜打开,这样很快就找到那个存折和记录本了。这里面,就是财务经理一开始是被迫,后来成为主动藏起来,再后来则是因为经验不足而暴露。可见,财务人员的风险成因,其实是很复杂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真实案例的介绍,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不论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层级,所有的财务人员都会面临风险,从最基层的出纳到高层的CFO、总会计师、单位财务负责人;第二,不论企业的规模,所有的企业都可能会产生财务人员的风险,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风险,小企业有小企业特有的风险,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压力主要在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这些考核的压力,小企业的主要压力主要在于尽可能快地、尽可能多地使股东得到好处,这些也压力常常是财务人员风险的导火索。
因而,作为财务人员要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风险,并对其产生的根源有一清醒的认识,这样才可能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篇7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关系的基本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必须建设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目前许多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仍停留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尽管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已有多年,但我国大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依旧是会计和财务不分、财务仅是作为会计的附庸而存在,其对象仅限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内容充其量也只是成本费用的控制而已,而对如何按公司制度的要求筹集资金、用好资金、合理分配利润等,则研究不够。
二、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依据
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其科学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要求,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不同企业、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不同,其财务管理的方式也不完全一致。只有在充分考虑其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基础上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才具有可操作性。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顺利进行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目标,进而实现企业目标。公司共同的理财目标,一般可理解为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无论各利益主体之间发生何种利益冲突,其他利益主体(包括经营者、债权人、劳动者等)的利益最终要服从于出资者的利益。因此,出资者需要,服从出资者利益,实现出资者(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成为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
(一)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框架
企业财务活动及其管理是基于一定的企业制度而建立的。在公司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作为股东的出资者,具有终极财产所有权;作为代表股东利益的公司董事会,其有完整意义上的法人产权;公司的总经理,具有公司的经营权;公司的财务经理,则具有公司决策的执行权和公司资金的日常管理权。在公司制模式下,股东作为出资者,为保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一般通过间接控制,来行使其监督权,在财务上形成以出资者的管理主体的出资者财务行为;在公司内部董事会和总经理通过行使法人产权和直接经营权,全面而直接地参与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在财务上形成的经营者为财务管理主体的经营者财务管理层次;公司的财务经理,行使财务决策事项的执行权与日常管理权,在财务上形成以财务经理为管理主体的财务经理财务管理层次。
监督权、决策权、执行权三权的分离、有利于明确权责、有利于公司财务内部纺束机制的形成。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体系
1、出资者财务规范体系,主要是指股东在何时何种状态下对何种财务事项进行何种决策。一般而言,由于对剩余收益权的关注、有关公司分红及配股方案的决策,是出资者财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2、经营者财务的规范体系。
有关董事会的财务规范。董事会的财务规范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董事会的财务权限;二是董事会对经费管理者财务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有关公司经营者财务的规范。公司经营者受董事会委托负责日常经营决策与管理,它是公司重大决策事项的执行主体、同时又是日常非重大经营的管理事项的决策主体。应明确公司经营者在财务审批、签订合同、提供对外担保等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具体财务权限和为履行出资人受托责任所应承担的财务责任。
3、财务经理财务的规范体系。财务经理受公司经营者委托对公司的日常财务运作进行管理协调,主要有以下内容:
选择适宜企业特点的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明确公司内部各有关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和职责,建立财务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做好内部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内部财务管理的分项管理制度,包括筹资管理制度、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和利润分配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制度。
四、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必须由集团公司董事会确定、由总经理负责实施。一方面是由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性,涉及生产经营方方面面,一方面是为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必须由集团公司董事会确定,由总经理负责实施。
2、实施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需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和配备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人才。实施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在单独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基础上,应建立财务总监督制度,主持和监督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
篇8
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1
1、会计在校行政的领导下开展财务工作。
2、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会计检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基本原则,按财经纪律、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办事,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
3、年初认真编制预算,准确地预算出会计年度内所需要的各项经费;年末做好决算的各项工作,分析全年资金使用情况,计划执行情况。
4、每月将学校的经费向领导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5、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办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6、参与财务上的决策会议,协助学校领导管好财产物资,做到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实相符。
7、按时编制会计报表,妥善保管好会计档案。
8、坚持业务学习,逐步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水平。
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2
1.负责审核出纳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是否账实相符,并与ERP系统相核对。
2.负责现金收支单据的审查。审查单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大小金额是否相符,有关签名和盖章是否齐全等。
3.负责复核仓库实物账务的准确性以及存货盘点表的准确性,保证账实相符、保证仓库实物账与总账、明细账数据、金额相一致。每月审核成本会计编制的盘盈盘亏报告表,盘盈、盘亏报财务经理和总经理审批后,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4.负责定期对已审核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凭证处理,并定期传递给财务经理审核,经审核无误后,将其做为正式会计凭证登账。填制记账凭证应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账物相符。
5.负责公司费用的核算,认真审核相关费用单据。并按部门归集、分配各项管理费用,编制各部门费用明细表,定期进行纵向分析。对公司费用开支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给财务经理或董事会,促使各部门杜绝浪费,自觉节约。
6.负责公司往来债权债务账目的定期检查,包括与集团公司往来账务的检查核对,按时与往来应付、应收会计核对明细账目,发现呆账及账实不符情况,及时上报财务经理或董事会处理。
7.负责公司日常财务核算,负责公司各项固定资产的登记、核对,按规定计提折旧,建立固定资立台账。
8.负责编制和登记各类明细账、总账并定期结账。
9.负责编制会计报表以及编制报表明细表,并进行财务报告分析。应在每月15日之前提交上月份的相关报表给公司财务经理、董事会审核。
10.负责整理会计资料。对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应按月进行整理,装订,做到单据完整、凭证整洁、美观、易查。
11.监督月末、年末存货的盘点工作。
12.负责指导及安排总账助理人员日常工作。完成财务经理安排的其它工作。
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3
1、进行会计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记账、算账、报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收支情况;
2、进行会计核算,及时地提供真实可靠的、能满足各方需要的会计信息;
3、执行财务分析。分析各项财务数据、资金流向、往来款项等;
4、负责凭证、帐簿、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5、根据公司具体要求及时准确开具各项目税票;
6、进行税务申报;
7、公司各个资质、证件的年报;
8、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任职资格:
1、财务,会计,经济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2、有助理会计师证职称以上;
3、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财务软件;
4、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和统计报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5、有责任感,原则性强,踏实肯干,思路清晰,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4
1)参与经营决策与财务核算策略,并协助领导搞好日常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 依照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原则。要敢于坚持原则,监督资金运用执行情况要查漏补缺,如发现问题及时申报领导纠正处理。
2) 原始凭证是会计做帐的合法依据,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凡不符合手续的凭证一律退回,根据 合法的凭证依据合理运用会计科目与账户填制记帐凭证并记入有关账户。必须做到帐帐相符、帐款相符,正确反映经营成果。
3) 积极配合领导加强会计核算,财务审核监督,当好领导参谋。
4) 保持与金融部门及业务单位良好的关系
5) 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6) 负责纳税事宜。
7) 负责收入费用审核签字。
任职要求:
1、具有3-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年以上大型企业同等职务工作经验;
3、熟悉财务管理、财务核算、成本控制相关专业知识。懂会计法和税法知识。精通财务核算。
4、人际关系良好,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很好的创新能力;
5、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5
1) 负责内部预算和核算工作;
(2) 负责编制内部管理报表;
(3) 负责内部考核数据审核和分析工作 ;
(4) 负责对各相关部门提供有关财务数据及配合其他各项目申报及验收工作;
(5) 负责配合外部审计工作;
(6) 负责本职位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任职要求:
1、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财务实务工作经验;
2、熟悉国家金融政策、企业财务制度及流程、会计电算化,精通相关财税法律法规;
3、较强的成本管理、风险控制和财务分析的能力,精通EXCEL、ERP;
4、善于处理流程性事务、良好的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
5、工作细致,责任感强,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
相关文章:
1.成本会计岗位职责
2.成本会计有哪些岗位职责
3.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4.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5.成本会计主管员的岗位职责说明
篇9
财务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xx年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20xx年的财务个人工作计划,计划如下:
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 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二、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个人见意措施
要求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借改革契机,继续加大现金管理力度,提高自身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报务于公司。为我公司的稳健发展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财务经理个人工作计划在20xx年,我来到贵公司,对与、于贵公司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会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了解部门工作目标、范围、职责:
1)通过沟通领悟公司高层对财务部的期望,以作为日后工作关注重点。
2)通过公司制定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来了解工作目标、范围、职责。
二、了解下属工作目标、范围、职责:
1)采用单个约谈方式,了解每一个下属的具体分工和工作内容和流程。并要求其在近期内提供一份书面的岗位分工操作流程。
2)通过公司制定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来了解工作目标、范围、职责。
3)通过约谈和观察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和思想情绪问题。
三、了解公司和本部门相关业务:
1)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
2)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和公司、部门的工作流程。
3)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财务核算制度、账务处理、成本核算方法。
4)了解公司的产品、设备、工艺流程。
四、阶段性日常工作安排:
1)在了解公司和部门基本情况的的同时,还需要迅速开展起部门的日常工作,监督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
2)稳定现有财务团队,保证日常工作开展。
3)依据公司高层要求或配合其它部门处理相关工作。
4)定期召开部门周例会,在会议上了解更多的信息,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5)加强与下属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部门的凝聚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6)定期将近期工作情况向直属上司汇报,争取公司高层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通过前期对公司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人员等情况的调研,形成前期调查报告向直属上司汇报。
五、后续工作计划开展
通过阶段性工作状况的分析,进行合理资源整合,开展工作计划如下:
1)依据需求重新梳理财务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分工。
2)依据需求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流程,规避经营和税务风险。包括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存货管理、筹资、成本费用等。
3)依据需求制定和完善适应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4)建立财务报表体系(包括财务报表、成本费用报表以及各种供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制定和下发财务分析报告撰写规定或者说经营活动分析撰写规定。
5)依据需求制定和完善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帮助职员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6)依据需求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并按期开展培训课程。
篇10
一、企业集团财务领导体制的选择
1.企业财务领导体制的一般形式。企业集团的财务领导体制同单一企业的财务领导体制有着内在联系,但不能把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对象不是单一企业的财务活动,而是一个企业群体的财务活动。但研究单一企业的财务领导体制是确立企业集团财务领导体制的基础。
企业的财务领导体制因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实现了公司法人制度的典型企业中,财务领导体制一般有三种类型:
(1)财务总监负责制,即由董事会授权,由董事长直接委派财务总监,在财务总监指导下设立财务会计部门。其优点是直接体现董事会的授权,代表着投资者或股东的利益。缺憾是财务总监直接插手企业财务工作,容易造成新的所有者代表和经营者权责不清,同时权力过于集中财务总监,也容易影响经营者特别是财务经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总会计师负责制。即在总经理下设置与副总经理平行的总会计师分管企业财务工作,在总会计师下设立财务会计部门。其优点是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专业性与决策中专家意见的权威性,是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组织形式。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明确在职权上总会计师与副总经理平行,但客观上给人以“专家”之衔而非职位之感,因而其实际享有的职权容易因总经理的意愿而定,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受到影响。
(3)财务经理负责制。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在财务经理下设立财务会计部门。其特点是财务经理具有和其他副总经理平行的、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对上直接向总经理负责,直接参与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对下直接向财务会计机构,从而组成了由总经理挂帅的企业资产运营和内部经营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经营者实现其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的保证,从机制上明确区分了与董事长领导的产权管理系统的权责界限,同时又便于企业内部实行分工负责的经济责任制,因而这种财务管理领导体制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一种较好选择。
2.集团核心企业财务领导体制的选择。从组织结构上看,企业集团是围绕核心企业组成的,由核心企业、紧密层企业、关联层企业和松散层企业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的企业群体,其中核心企业即集团公司在企业集团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核心企业的领导机构就是企业集团的领导机构,因此,确立企业集团的财务领导体制,实质上就是确立核心企业的财务领导体制。
如果核心企业已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化改造,建立了公司法人制度,其财务领导体制则宜采取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财务经理负责制。因为这符合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法人企业中,企业法人主体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主体,企业法人主体在企业法人财产权限范围内,自主行使其对法人财产占用、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息我发展”的经营约束机制进行自主理财。而董事长直接领导下的财务总监负责制则容易混淆出资者的产权管理职能与企业法人主体财务管理职能的界限,造成新的出资者代表与经营者权贵不清。至于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总会计师负责制,尽管从表面上看它与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财务经理负责制仅仅是形式上的差别,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已势在必然,因此,在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后,是否还需保留这一形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集团紧密层企业财务领导体制的选择。企业集团的紧密层企业即核心企业的子公司,尽管从法律观点看,它们不是核心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宁个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但由于它们在人事、计划、财务等方面皆受制于核心企业,因此紧密层企业的财务领导体制采取何种形式,是由核心企业决定的。
核心企业在确定紧密层企业财务领导体制时要着重考虑核心企业与紧密层企业之间的集权与公权关系。严格地说,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中,不存在绝对的集权型管理,也不存在绝对的分权型管理,而是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办法。不过在实践中,有的企业集团偏重于集权型管理,有的偏重于分权型管理。一般地,如果集团核心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偏重于集权型管理,则对紧密层企业的财务领导体制应选择董事长直接领导下的财务总监负责制;反之,如果集团核心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偏重于分权型管理,则对紧密层企业的财务领导体制则应选择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财务经理负责制。至于核心企业对哪些紧密层企业应偏重于集权,对哪些应偏重于分权,则受许多具体因素影响,如紧密层企业的经营规模、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种类、业务范围、分布状况等,其中核心企业持有紧密层企业的股份比例是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核心企业对全资子公司一般不设董事会,对财务主管人员也是采取直接委派的做法,以实现其财务控制;而对于控股子公司特别是相对控股的情况下,核心企业只能通过董事会操纵经理人员来实现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活动施加影响。
二、企业集团财务组织的设计
1.企业集团财务组织结构的特点。企业集团是由众多法人企业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的企业联合组织,这决定了企业集团财务组织结构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①理财主体的多元性。企业集团是由众多成员分业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其中每个成员企业皆因是独立法人而成为理财主体,这些不同的理财主体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组织,②财务管理权责的差异性。尽管企业集团内部存在众多的理财主体及相应的财务管理组织,但它们所享有的财务管理权限与承担的责任却是不同的,其中集团公司及其财务总部享有居于支配地位的财务管理权限,同时也承担着与其职权相对应的责任;③财务组织结构的多层次性。在企业集团内部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财务组织层次结构:一是由集团公司财务总部与基层单位如分公司、事业部等的财务部门构成的层次结构,从业务上它们是上下级关系,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是集团公司财务总部与控股子公司的财务部门构成的层次结构,从业务上它们不是上下级关系,但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后者是企业集团财务组织结构所特有的;④财务组织机构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在集团内部,由于核心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一般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不属于上下级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建立在行政命令基础上的,而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人事参与及利用各种财务调控手段等形式。
2.企业集团财务组织设计的目标。组织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配置组织要素,使组织运行得更有效率,这是任何组织设计的共同要求。对于企业集团而言,企业集团是由众多既有利益一致性又有利益独立性的成员企业构成的企业群体,如何协调集团内各成员
业的利益关系,统一各成员企业的财务行为,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整体优势,这就是企业集团财务组织设计的目标。
在企业集团财务组织设计中为体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则:①集权、分权适度原则。集团公司财务总部集权过多,会影响子公司的理财积极性,但分权过度,也容易出现失控现象。通常的选择是首先保证集团公司财务总部集中必要的财务管理权限,特别是重大财务决策权,花此基础上实行适度的分权;②权责利均衡原则。分权能否达到目的,与权责利关系处理密切相关。给予子公司、分公司的权限大但承担的责任小,就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的现象;反之,给予的权限小但承担的责任大,则不利于调动子公司、分公司的积极性,因此权责应是对称的、均衡的。同样道理,责任与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应是对称的、均衡的;③机构的设置要与集权、分权的程度相适应。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哪些职能部门,应与享有的财务管理职权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这也是财务部门履行好职责的重要保证。
3.企业集团财务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式。根据上述原则及企业集团财务组织的特点,一个理想的企业集团财务组织应该是集权分权适度、权贡利均衡、多级分层分口控制系统。所谓多级分层分口控制系统,从纵向看,在成员企业间存在着“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多级控制关系,而在每个成员企业内部存在着“公司总部+分公司(或事业部)——分厂(或车间)”的分层控制关系(这种分层幅度因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经营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从横向看,在每一控制层级中又按其职责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资金、成本的归口管理和控制。
具体地讲,第一层级控制设在集团公司财务经理直接领导下的集团公司财务总部,负责整个集团的资源分配、资金运用、投资管理等总体计划的安排。财务总部为履行职责至少要设置如下职能部门:①投融资筹划部。其主要职责是研究、策划企业集团的筹资方式、筹资渠道、投资方向、投资方式等战略问题和重大财务决策问题,它仅在一级控制中设置,即为企业集团的投融资中心;②成本策划部。负责集团战略性成本管理、主导产品的成本策划工作、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同时对分工协作单位(子公司、分公司、关联公司等)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③财务预算部。负责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与分析,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等,其日常工作的重点是对下属单位(分公司、事业部)及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④营运资金管理部。主要负责集团公司与外部及内部(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一般成员企业间的往来结算、存贷款事项及运营资金收支平衡的管理等。资金运营管理部同时还兼有对分公司、子公司资金运营的财务监督和业务指导责任,具有纵向控制职能。
二级控制一般设在集团公司的有独立对外经营权的分公司(或事业部)及控股子公司,它们属于企业集团的利润中心,在集团公司总体计划内安排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构。在机构上主要设置有财务预算部、销售结算部、成本控制部、日常运营资金管理部等。
第三控制层级级在作为生产单位的分厂、车间或站队及其他费用单位,它们一般属于成本控制中心,对本单位的责任成员负责。通常在此控制层级不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但可设置专职的会计人员如成本核算员负责目标责任成本的分解、控制、核算、分析等。
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
l.授权任免制度。授权任免制度是实现财务管理决策机制的保证和基础。企业集团一般是由若干公司系统组成的,通常这些公司系统分别采取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和关联公司等组织形式。我国《公司法》明确董事会行使的职权有:“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具体的权责分工制度应由各个企业结合自己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确定,从而形成一个财务经理挂帅,主计长(会计主管)和财务主任辅助的权责明确、财务关系清楚的财务会计运行系统。
当然,企业集团是一个由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的企业联合体,要建立高效运行的企业集团的财务运行机制,不但要使每个成员企业形成一个权责明确、财务关系清楚的财务会计运行系统,更重要的是,要使整个集团形成一个权责明确、财务关系清楚的财务会计运行系统。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集团公司及其财务总部处于支配地位,子公司的财务领导体制采取何种形式,子公司的财务领导采取何种方式任免,哪些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于集团公司财务总部,哪些财务管理权限下放给子公司,都应通过授权任免制度作出明确规定。
2.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是在《企业财务通则》和各行业财务制度的统驭和指导下,结合本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与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它是规范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财务行为的准绳。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具体包括筹资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存货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收入分配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分析、考核制度,财务检查及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风险监测及规避制度,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等若干规章制度。对这厂制度的更深层次划分,应该既有锌一环节的筹划决策制度,又有具体操作运行制度,还应有跟踪反馈制度。作好上述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财务管理实现其自我决策机制、自我调节机制、风险防范及规避机制等的重要保证。
企业集团作为企业群体,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整体性,离开了整体性,企业集团并无优势可言。因此,企业集团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时,要对资金融通、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利润分配等作出统筹安排,根据分级、分权原则,明确规定各成员企业财务管理权限、范围及责任,以确保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3.激励约束制度。企业集团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整体性。要使企此集团的整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集团核心企业对一般成员企业的吸引力问题,二是核心企业对一般成员企业的控制力问题,而这两方面的问题又是统一的。因为控制力体现的是一种管理行为机制,而吸引力反映的却是一种对客观的认识并相应采取某种行动的行为机制。有效的管理行为机制可以提高生产率,而生产率的提高又促进了企业集团的发展,进而为满足成员企业的利益及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加大了吸引力。而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就是要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