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政工作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民政工作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6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158-0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理念不断深入,相关政策也不断推行,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移民安置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实现移民安置工作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稳步进展。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要做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需要当地政府、工程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及建立单位的共同努力。现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移民安置相关政策法律及标准不统一
在我国移民安置相关政策法律中并没有针对征地补偿补助制定统一的相关法规与规范,甚至有的是同一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但由于在不同地区省份,其补偿标准也不一样,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征地补偿的公平性,易导致移民形成攀比心理,严重制约了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开展不够合理
导致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不合理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阐述,首先,从政府角度出发,我国部分地区政府对移民安置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未出台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导致水电企业在移民安置前期工作中无法可依,影响了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从设计单位角度出发,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规模较大的系统工程,其移民安置工作也较为繁琐,设计单位没有针对移民安置问题做出合理规范,造成了移民安置工作的混乱景象;再者,从水电施工企业角度出发,我国还有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移民安置前期工作中存在重工程,轻移民的状况,为了尽早地获取核准项目,就会尽可能的压缩移民计划设计以及安置周期,严重忽略了该地区移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最后,从监理单位角度出发,监理单位本应对移民安置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但就目前移民安置工作的开展现状而言,监理单位并没有发挥其职责作用,工作流于形式化,部分监理人员缺乏责任感。
1.3 移民安置工作实施组织管理不够完善
移民安置工作不仅仅是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的责任,还需要各级政府及项目业主之间的相互配合,各级政府、项目业主及工程企业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常出现一些不合理因素,比如职责分工不明及角色错位等现象,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移民安置管理工作,对移民安置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视性,且移民安置管理制度不具有权威性,从而致使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移民安置工作实施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1.4 移民安稳致富存在较大的难度
在移民安置工作中部分移民由于自身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门路较窄,面临社会生产资料贫乏等状况,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严重损坏了移民的切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移民情绪不稳,影响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制约移民安稳致富的目标与实施脚步。另外,在移民安置工作中需要足够的基础设置及配套设施,然而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企业为了降低安置移民的资金投入,购置基础设施较少,根本无法满足移民安置工作中的需求,影响了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2 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要想工程建设稳步开展,就要正确对待移民安置工作及工作中的问题。上述已经全面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1 统一相关政策法律标准,构建高效的工作机制
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及强制性,因此要保证移民安置工作的有效开展,相关政府就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移民安置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统一性与合理性。在移民安置工作中仅靠水利水电工程企业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国政府及工程项目业主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应针对移民安置工作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对其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不仅要妥善安置移民,同时还要为移民创造一定的致富条件,确保移民以后的生活质量。
2.2 严格遵循先移民后建设的工作理念,保证移民安置
工作的顺利推进
做好移民安置工作是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两者有着互为连带的关系,移民安置工作开展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开展,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应严格遵循先移民后建设的工作理念,明确合理开展移民安置工作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那么要从根本上解决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使移民安置工作合理开展,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及用地顺序,确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范围的移民搬迁顺序,并准确拟定移民安置工作所需要的周期。另一方面应制定移民安置实施计划,从而使移民安置工作有序开展。
2.3 建立综合移民安置体系
合理安置移民是确保社会生活稳定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移民安置工作中包含了诸多工作内容,工程企业应建立综合移民安置体系,打破传统移民安置方式,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应遵循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听取移民本身的意见,采取复合安置、农业及非农业安置等多种方式,确保移民后期生活的稳定,从安置、就业及保障三方面入手,全面维护移民的利益。
2.4 建立移民安置的长效机制
移民安置工作需要合理的实施计划与严谨的管理制度,因为其中牵涉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居住、移民就业等多种问题,因此政府、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应商讨建立完善的移民安置长效机制,将移民安稳致富作为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任务,结合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移民安置的合理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推进。
3 结 语
移民安置效果如何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紧密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为了避免移民安置工作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政府应对移民安置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水电企业积极面对移民安置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在移民安置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与规范移民安置,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杨荣华,王迪友,王鄂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几点思考[J].人民长江,2013,1(2):112-113.
篇2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县乡镇民政工作得到一定加强,民政助理员队伍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大部分民政助理员工作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安心热爱本职工作,整个民政干部队伍基本稳定。但是,随着民政业务的深化发展,以及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实施,面对民政工作量的不断增加,民政办规范化水平不对称,民政助理员人员数量不足、整体力量薄弱,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等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和制约整个民政事业的发展。从调查了解情况看,目前在乡镇民政办规范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一)专职民政助理员配置不足,兼职情况比较突出。
一是民政办人员力量不足。全县现有人口49.1万,目前22个乡镇有民政助理员53人,其中:属专职的仅33名、兼职的20名;男性32人、女性21人;公务员有20人、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4人、事业编制27人、临时人员2人。在22个乡镇当中,只有1名助理员的乡镇有3个,分别是茶地、珊瑚、太拔;有2名助理员的乡镇有13个;有3名及以上助理员的乡镇有6个。二是兼职情况比较突出。民政助理员极大部分助理员都兼职乡镇残联等工作,并同时负责包村(居)等中心工作。专职民政干部缺口较大,个别乡镇民政助理员配备与人口规模不相称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民政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出现“四偏”现象。
一是年龄偏大。由于长期以来对民政工作的职能、任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极大部分乡镇在配备民政助理员时,把那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充实到了民政工作岗位。在目前在现有民政办工作人员53人中,30周岁以下的4名,占7.6%;30-40周岁的15名,占28.3%;40周岁以上34名,占64.1%。最大的已达58周岁。二是学历层次偏低。在民政助理员队伍中,工作前学历为中专以上的28人,占52.8%;工作前学历为大专以上的只有4人,仅占7.5%。部分干部经过党校、电大、网络教育后,目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7人,中专(含高中)学历的24人,大专学历的16人,大学本科学历的6人。三是新手偏多。民政助理员队伍不够稳定。工作时间长的均为一些年纪大的同志,调整岗位比较频繁,从事民政工作1年以内的有10名(其中4名刚上任民政办主任),2—3年的有7名,5年以上的有26名,最长时间23年。新接触民政的同志由于民政工作量大、业务性强,一时难于适应。四是民政院校或民政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比例偏低。目前全县22个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中,仅有1人毕业于省民政学校,占总人数的1.9%,与当前民政工作要求的社会工作者比例相差较大。
(三)民政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一是部分干部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思路和方法陈旧,习惯于老一套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研究和思考。对民政的地位、职能和任务停留在以前狭义的认识上,适应并融入现代民政反应比较缓慢。特别是随着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难于适应用现代手段做好民政工作,30%以上的助理员由于各种原因还不会操作使用电脑,60%以上的助理员不会网上办事,大部分乡镇民政干部无法较熟练使用电脑办公。二是少数干部工作责任性不够强,主动性不够。“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和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牢固,个别不安心本职工作,怕繁、怕难、怕苦的情绪时有流露,作风不扎实,造成工作质量的不稳定。三是少数干部由于年龄、自身学习、身体状况等因素,加上大部分民政助理员没有参加系统的民政业务培训,对民政有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缺乏钻研,掌握了解不深;面对面广、量大、实打实的民政工作,无法经常性入村入户了解实情,在及时完成任务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难于胜任其工作。
(四)乡镇民政办办公环境普遍较差,与民政对象的需求相差较大。
1、乡镇民政办办公场所情况。据调查,全县有17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属于独立办公室,有5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属于非独立办公室。大部分乡镇民政办没有救灾物资仓库。只有8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所处房屋建于2000年以后,部分乡镇民政办还在70年代建成的破旧简陋房屋办公。大部分乡镇只有1间办公室,且只有20-3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10平方米。办公场所普遍偏窄,不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要求。
2、乡镇民政办办公设备方面。(1)2006年县民政局为乡镇民政办配备的电脑、打印机和数码相机使用情况:①目前电脑可正常使用的有18个乡镇,不能正常使用的有4个乡镇(其中被乡镇政府挪作其他部门使用的有2个乡镇,分别是步云、泮境)。此外,有7个乡镇的计算机不能上互联网。②打印机可正常使用的有13个乡镇,不能正常使用的有9个乡镇(其中被乡镇政府挪作其他部门使用的有2个乡镇,分别是步云、泮境)。③数码相机可正常使用的有10个乡镇民政办,不能正常使用的有12个乡镇(其中有1个乡镇的数码相机被盗)。(2)配备复印机、传真机、电话、空调、风扇、交通工具情况:22个乡镇均未配备复印机、传真机。已配备电话的有8个乡镇。只有1个乡镇安装有空调。有9个乡镇有电风扇。所有22个乡镇均未配备交通工具。(4)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橱情况:办公桌椅不但很不规范、整齐和统一,而且数量偏少,其中办公桌椅2003年以后购买的有6个乡镇,大部分乡镇是90年代甚至是70年代购买的。档案橱大部分是70、80年代购买的,不但数量偏少、陈旧简陋,且大部分是木质档案橱,只有3个乡镇是铁质档案橱,与当前民政工作的档案、文件量极不适应。
3、乡镇民政办制度上墙情况。有7个乡镇没有做到制度上墙。有上墙的乡镇,除才溪镇外,其他绝大多数乡镇只简单张贴工作职责、没有办事程序,且不少还是80、90年代上墙的制度,既不整齐,又不规范,影响办公场所环境美观。
二、加强乡镇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目前我县乡镇民政办规范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配足配强专职民政助理员队伍,逐步建立村级民政协理员制度。各乡镇根据人口规模和民政对象数量,配置3—5名专职民政助理员,建议按照人口数在2万人以下的乡(镇)配备专职民政干部2人以上,人口在2—5万的乡(镇)配备专职民政干部3人以上,兼职民政干部1人以上。人口超过5万以上的乡(镇)配备专职民政干部3人以上,兼职民政干部2人以上。每个乡镇民政助理员至少有1—2名具备国家公务员身份,其他民政助理员应由全额拨款事业性质人员担任(为正式编制人员),在工资、奖金、福利和提拨任用等方面与乡(镇)其它相同身份的干部职工同等待遇。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要配齐专职人员,减少兼职。各乡镇要按照上述条件及时对本乡镇民政助理员进行调整,民政办主任调整时应报县民政局审核同意。今后,民政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要优先招聘到乡镇民政办工作。各乡镇要充分考虑到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直接面对群众、政策法规知识和工作经验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要选派热爱民政事业、政治业务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的同志担任民政办主任。民政工作人员中,至少有1人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备大专以上文化,会熟练使用和操作计算机,以适应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民政助理员按规定要求配备到位后,要保持适当稳定,除提拔重用外,至少在3年内无特殊原因不作工作上的变动,以保证干部的稳定和业务的连续性。同时,探索建立村级民政协理员制度,延伸民政工作的着落点,提升基层民政办事效率,积极争取参照福建省现有“六大员”制度,由县级财政对村级民政协理员给予适当补助或列入财政转移支付范围。
(二)改善办公条件,确保工作经费。一是落实场所。乡镇要积极为民政办提供不少于面积4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主要满足办公、群众接待、档案资料存放的需要)。,并切实保障好乡镇民政办的工作经费。救灾物资储备仓库1间以上,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二是配备设施。为了保障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为广大民政对象服务,适应工作规范化、信息化、高效化的要求,乡镇民政办应统一完善配齐和更新计算机、民政信息网络、电话、传真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空调、铁制档案橱等办公必要设备,办公家具,要有一套接待群众来访或办理事务方便群众就座的沙发及其他用具,以全面适应群众办事需求、民政工作信息化办公及档案管理的要求。鉴于基层民政工作经常走村入户的特殊性,建议各乡镇为民政办配备1辆摩托车。规范化建设一次性投入由县、乡镇财政按按1:1比例统一分担解决。
(三)建立健全民政工作制度。按照政务公开和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以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为出发点,应根据乡镇民政办主要职能,制定各项规范化制度,民政办工作职责、民政业务操作流程图、各项制度必须上墙,统一制作后上墙公布。同时设立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布县民政局监督举报电话、聘请的行风监督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同时,对现有的民政办规章制度、各项业务工作的操作流程、表格资料和办理时限进一步完善,尽早制作成《民政办工作手册》,通过在上杭民政网站上公布和印制成手写本,使广大基层民政干部言有遵循,行有规矩,工作更加准确规范,确保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
(四)搞好业务培训工作,逐步完善准入机制。一是要倡导建立学习型民政队伍,科学制定民政业务培训规划。除积极推荐乡镇民政干部参加省市民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县民政局要建立民政助理员定期培训制度和新上任民政助理员业务培训制度,每年举办一次新业务培训班,时间不少于3天。通过开展系统业务培训,使民政助理员及时掌握民政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二是逐步实行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每年分别组织乡镇民政助理员进行业务考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同时组织乡镇民政助理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称职称考试,改善非国家公务员编制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逐步收集整理和完善抚恤定补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对象、五保对象、水库移民、老村干和灾后救济对象、老龄工作对象等各类民政工作对象的资料,做到档案齐全,登记造册,情况清楚,建立完善规范、实用的民政工作电子台帐。
(六)加强系统内微机网络建设。要尽快实现全县民政系统内微机联网步伐,落实各种不信息材料网上传输的要求,确保各种电子文档管理方便快捷,各种信息报表传送及时高效,各种办事程序规范明了,各种抚恤救助发放公开公正,树立良好民政的形象。
篇3
一、市民政基本情况
市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余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0余万。全市共59个乡镇,23个街道办事处,1618个行政村,164个社区,43个居委会。目前,全市共有民政对象100余万人(其中低保对象14万多人,五保户2.5万余人,优抚对象20余万,残疾人18万,老年人43.8万,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的35%)。
历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早在2001年就在全省率先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聘任了231名专职低保员,充实到每个乡镇(街道)、村(社区)。2002年,又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救助工作网络。2009年以来,以省民政厅全面推进基层民政能力建设为契机,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民政工作的意见》,从制度层面破解了民政工作基础不牢的问题,为全省树立了典型、提供了样板。同年10月,全省民政工作中期分析会议召开,我市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做法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得到了兄弟市州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市基层民政机构建立到了乡镇(街道)一级,基层民政队伍拓展到了村(社区)一级,基层工作条件大为改善,工作经费来源稳定,各项民政工作任务在基层的落实有了坚强保障。
二、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情况
1、基层民政机构设置情况
我市县市区民政局均为正科级行政公务管理机构,并按照业务设立相关股(室)。所有乡镇(街道)全部成立民政所,内设社会救助站,实行城乡社会救助工作“一站式”服务。每个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2、基层民政队伍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基层民政工作人员2944人。其中,县市区民政局配备民政干部269人,乡镇(街道)配备民政干部309人,村(社区)配备低保员330人,配备民生服务员1618人,配备综治员428人,基本建立了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职责明确的民政工作队伍。据此计算,全市平均每个乡镇(街道)配有民政干部4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人),配有民政工作人员32人。这就意味着,全市每9708人中配有一名乡镇(街道)民政干部(符合省定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要求),每1020人中配有一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每340名民政对象配有一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
从年龄结构来看,基本上形成了老中青相搭配的梯次结构。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384人,占13%;年龄在36-45岁的有901人,占30.6%;年龄在46-55岁的有1659人,占56.4%;年龄在55岁以上的有105人,占3.5%。
从文化结构来看
县市区民政局民政干部以大专及以上文化为主体,乡镇(街道)、村(社区)民政工作人员则以高中、中专文化为主体。在县市区民政局民政干部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97人,占73.3%。其中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79人,占29.4%。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民政工作人员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有1102人,占48%;大专文化程度的有557人,占24.3%;本科及以上文化的有220人,占10%。
从人员编制性质来看
基层民政干部的编制得到较好地解决,行政编制、参公事业编制的民政干部占66.9%。在全市578名基层民政干部中,有258名解决了行政编制,占44.6%;有129名解决了参公事业编制,占22.3%。还有84名属于差额拨款事业编制,有107名属于自收自支的编制。其中,有295名乡镇(街道)民政干部纳入了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有35名工作时间较长,政绩突出的乡镇(街道)民政干部享受副科级以上职级和政治待遇。
从从业时间来看
拥有3年民政工作经验的人员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中,从事民政工作时间在3年以上的有2129人,占72.3%;从事民政工作不到3年的有920人,占27.7%。
从性别结构来看
有女性民政工作人员678人,占23%;从专兼职结构来看,有专职民政工作人员908人,占30.8%;从党员所占比例来看,有党员民政工作人员2438人,占82.8%。
3、基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我市基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基本按上级要求做到三齐全。
一是办公设施齐全
全市基层民政机构共有办公场地76892平方米,有办公用房2794间。平均每个乡镇(街道)民政所拥有4间办公用房(60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一应俱全。平均每个基层民政干部拥有办公场地26平方米。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共为基层配备了1272台电脑,4101张办公桌、4456个文件柜。平均每2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就有一台电脑,基本满足了基层民政工作有序开展的需要。有条件的乡镇还配备了打印机、传真机、空调等办公设施。目前,民政所成为了全市各乡镇(街道)站办所中办公条件最好、设施最全、基础最实的单位。
二是信息公开平台健全
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部建立标准统一、内容齐全的民政政务公开栏,将民政的有关政策、申请审批程序、审批结果等内容进行公示,促进民政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三是民生档案健全
我市动员和组织民政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清困难群众底数,建立详细的民生档案,实现“村(社区)有专袋、乡镇(街道)有专柜、县(市)区民政部门有专室、市民政部门有专室”的目标,做到分户建档、一户一档,确保民政工作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4、基层民政工作经费配备情况
1997年我市城市低保实施之初,在全省率先为每个居委会每年安排民政工作经费1500元。当时,居委会年工作经费仅3000元,加上民政工作经费1500元,每年4500元,民政工作经费占三分之一。2009年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市民政部门工作经费由财政部门按上年度安排民政资金总量的2%列入财政预算,县(市)区按5%列入财政预算,乡镇(街道)的民政工作经费也作出相应安排,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民政部门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确保民政专项资金的安全运行。按照比例测算,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应安排民政工作经费2477万元。而实际上,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民政工作经费2534.5万元,比规定多安排57.5万元。2011年,市、县两级财政应安排民政工作经费2496.9万元,目前市、县两级财政已预算安排民政工作经费2533.2万元,比规定多安排36.3万元。乡镇(街道)民政所的年均工作经费达到2万多元。
从以上我市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统计情况看,我市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注重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无论是基层民政机构设置、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基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基层民政工作经费配备,都情况较好,基本达到和实现了省定标准和要求,基层民政能力居于全省前列,为开展各项基层民政工作,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情况较好,基层民政能力居于全省前列,但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和日益增长的基层民政工作任务,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差距,当前着重需要解决的有以下四方面问题。
1、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编制仍然偏少
近年来,民政职能不断增加,服务对象不断增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细,基层民政工作队伍建设与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市民政部门承担着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老龄、拥军优属、维稳等多项工作,民政服务的对象由几万人增加到100余万人,年发放资金量由200余万元增加到3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街道)常年管理和服务的民政对象一万余人,管理和发放的民政资金超过360万元。我市平均每个乡镇(街道)民政所已经达到4人,这个数字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数量,但相比于日益增加的民政工作任务与民政服务对象,仍显人力不足。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治和福利待遇低
目前,我市基层民政队伍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73.6%以上,年龄在46岁以上的民政工作人员占59.9%,特别是还存在部分55岁以上年龄较大的同志。乡镇(街道)民政所只有较少部分人员解决了政治待遇,福利待遇也比较差。同样是走村入户开展工作,乡镇纪检、计生、公安、司法、农技干事等都有一定的办案津贴或岗位补贴,民政干部走村入户的时间和次数最多,但无一分钱补贴,这对同是乡镇(街道)干部的民政系统人员来说,有失公允。
3、财政紧张,工作经费配备困难
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保障。我市目前财政每年需配套万的民政专项资金,需安排2500余万的民政工作经费。这对属于吃饭财政的我市来说,安排这样大数目的资金已有难度,要再增加经费是难上加难。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镇一级财政捉襟见肘,民政所的工作经费无法保障,这对乡镇民政所开展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
4、民政发展观念与服务理念有待提高
基层民政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了解群众需求不够细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较少,不能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在注重群体需求研究的同时,对个体需求关注不够,为了操作简便,政策细化不多,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二是保障群众权益方面做得不够。民政工作要在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存权的基础上,向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并重转变。目前由于民政自身资源有限,在保障发展权方面没有大的作为,需要进一步开拓。三是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民政人员对服务对象特别是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缺乏深厚感情,没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自觉地以“施恩者”、“管理者”的身份落实政策、开展工作,致使有些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踏实,对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信息掌握不够、不到位,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意见
1、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满足日益增长的民政工作需要
我市民政服务的对象由以前几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00余万人,年发放资金量由以前200余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街道)常年管理和服务的民政对象一万余人,管理和发放的民政资金超过360万元。目前,我市乡镇(街道)民政干部除完成自身民政工作任务外,还要承担乡镇(街道)分配安排的其他临时工作、中心工作、突击任务等,工作任务较为烦琐、繁重,常常顾此失彼。为此,可考虑适当增加乡镇(街道)民政干部人员编制,从目前的万分之一增加到万分之一点五,即每个乡镇(街道)在增加2人,达到6人,这样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民政工作需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搞好民生工作,获得服务对象的满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基层民政干部素质
要加强对基层民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党风廉政等方面的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廉洁高效的基层民政干部队伍。要强化基层民政干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等“四个”意识,提高和改进基层民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加大对基层民政干部的业务培训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培训,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知识业务结构,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宗旨教育,提高对基层民政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力度,确保清正廉洁,做到干净干事,实现基层民政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民政工作的满意度。
3、增加民政经费,加大改善民生力度
要改善民生,势必要增加民政经费。为此,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前民政专项资金和民政工作经费紧张、短缺的实际情况,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全面安排,根据财政收入的递增,适当增加民政经费。特别要针对税费改革后,乡镇一级财政捉襟见肘的实际困难,加大对乡镇一级民政经费的拨付,增强乡镇一级民政工作活力,夯实乡镇民政工作的物质基础。
篇4
一、对2009年工作的回顾
纵观2009年的民政工作,在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领导班子的统一指挥下,在机关各科室(局)、局属各单位尤其是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民政工作紧密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紧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既注重了当前民政工作的落实,又着眼了未来民政事业发展的趋势。可以说,着眼当前有一定力度,面向未来有一定深度,推进民政事业发展有一定广度,有许多经验、体会、启示可以总结,这无论对当前和今后都是有益的。
第一,主动融入大局,凸显民政职能,保持了民政工作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2009年我市民政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了主动意识,强化了大局责任,以“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分层分类救助”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成为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以养老社会化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成为建设幸福铜陵、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要指标,以“四优”为目标的和谐社区建设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以落实政策、维护权益为原则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成为维稳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些都凸显了民政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带动了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在巩固“333一线工作法”、“解决问题月”成果的基础上,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组结合向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多方征求的113条意见和建议,梳理归纳了“思想观念不完全适应、体制机制不完全适应、履职能力不完全适应、发展水平不完全适应”4个大方面问题、23个具体问题,制定实施了市民政局整改落实方案,特别是对群众急需和当前能办到的整改事项,做到了“马上去办、边整边改”,使学习实践活动自始自终取得了较好成效,不仅群众满意测评度较高,也受到了省市督导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第二,坚持以民为本,注重改善民生,维护了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2009年,我市民政工作认真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按照保民生的要求,圆满完成了省、市赋予的8项民生工程,其中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城区居家养老等补助类项目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在全省属于领先水平;城乡养老托老机构、“四优”和谐社区建设等基建类项目进展顺利,除个别项目因地质原因等不可抗力因素推迟竣工工期外,绝大多数已经完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七位一体”城市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还被民政部授予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按照保稳定的要求,切实发挥城乡社区的功能,圆满完成我市社区居委会统一换届选举工作,并呈现四大特点:即全部实行直选;实行登记选民制度;全部实行差额选举;实行选举“观察员”制度。目前,全市已有近20%的社区被授予“四优”和谐示范社区称号,我市铜官山区还被民政部授予全国首批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委、省政府近期将在我市召开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同时,不断完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按照促发展的要求,注重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围绕优化地名服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地名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了“铜都地名大家谈”地名命名金点子征集专项活动;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村行政区地名设标工作。围绕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积极做好我市与省农垦集团公司合办江北工业园等有关区划工作。
第三,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推行积极的民政政策,完善了现代民政事业的发展策略。
以倡导改革创新为重点,2009年开展了民政“创新年”活动,共收到县(区)民政局及街道社区、市局机关科室(局)和局属单位申报的创新项目32个,其中新出台的规章制度或规范性文件6个;新出台的管理措施13个、新出台的服务项目6个、典型工作经验3个、专项课题研究与运用1个、其他项目3个,在全系统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创新的意识。以推行积极的民政政策为重点,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规范性文件制订工作。2009年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铜陵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向市政府上报了《铜陵市公墓建设规划》(目前仅有《关于进一步做好驻铜部队干部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尚未正式出台)。通过加强理论调研和规范性文件制订工作,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民政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以推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为重点,我局在全省率先提出和实施了“规划驱动、项目带动、政策推动、整体联动”的现代民政事业发展策略,完成了铜陵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5510”民政工程(即实施市老年公寓二期等5个带有全局性、重点性的建设项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社会福利、双拥优抚安置、专项社会行政事务5大体系,确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四优”和谐社区达标率等10个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进展有序,部分指标有望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逐年推进,通过“规划驱动、项目带动、政策推动、整体联动”,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第四,加强协调争取,创优政治生态,改善了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的发展环境。2009年突出了协调意识,强化了争取成效,打造出民政事业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支撑力度,使民政工作更加轻松、从容、快捷地跟上时代步伐。一是通过协调争取,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发展社会组织、开展“三认”活动,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慈善和福彩事业,进一步扩大了民政工作的社会开放度,促进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二是通过协调争取,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城乡低保资金、社区建设资金、优抚安置资金、救灾救济的配套以及民政专项经费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三是通过协调争取,民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2009年11月6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倪玉平和副市长叶萍专门召开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我局提出的加强民政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12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市编办研究并提出意见。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军休服务中心易地新建工作圆满完成,市老年公寓二期工程近期可望完工并尽快投入使用。四是进一步加强作风、行风建设,我局在连续多年保持全市机关作风评议良好位次的基础上,被授予全系统文明行业称号,一县三区婚姻登记中心全部实现“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创建目标。五是以培训、管理、监督为重点,突出了能力意识,强化了素质建设,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肯于吃苦、团结向上、躬身为民的优秀民政干部队伍,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扬。总之,通过改善民政工作外在的环境,打造了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为民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对2010年民政工作形势的分析
(一)从国家宏观经济大局来看,2010年的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据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企稳回升,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将明显好于2009年,各级政府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改善民生。要求我们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二)从全省民政事业发展来看,各市民政工作你追我赶,创造出很多新的特色亮点,甚至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社区建设、“三认”活动等铜陵优势品牌项目上,差距正逐步缩小,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争先创优。
(三)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建设幸福铜陵的战略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政事业的推进描绘了一个广阔的蓝图。民政工作在加快奔小康进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
(四)从民政部门自身建设来看,当前民政基层基础工作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夯实基础,奋发有为,科学发展。
三、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继续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更好地发挥民政工作促进公平、维护稳定、增进和谐的核心作用,全面实现“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个四”:
第一,工作要求,要体现"四个着眼"。
一是着眼工作围绕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能否摆上重要位次,关键是看民政工作能否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0年是谋划我市经济社会及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日前,市发改委已发出文件,正式委托我局开展“十二五”民生保障体系研究。我们要积极抓住机遇,积极将民政事业更加紧密地纳入到全市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以“规划驱动”为龙头的现代民政发展策略的作用。二是着眼工作连续性、统筹性、实效性。近年来,我们按照刘健厅长“大力推行积极的民政政策”的要求,先后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逐步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生活待遇的若干意见》、《关于解决我市公民事实收养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铜陵市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铜陵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等13个规范性文件,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规范性文件的落实和完善,不仅要写在纸上,还要落实到行动中,不断提高工作的连续性、统筹性和实效性。三是着眼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决定民心向背的关键。抓住了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个着力点,民政工作就有了坚实的依托,发展民政事业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各项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四是着眼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社会服务。现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建设幸福铜陵的目标。民政部门在健全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要尽心尽责,扎实工作,不辱使命。以上这"四个着眼",是从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上提出的。包含了工作要体现大局,要体现重点,要体现持续,要体现作用。
第二,工作布局,要体现"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传统性业务工作的规范、运作、完善。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规范上,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阳光救助制度,实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在运作上,要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配套,完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便民化、即时化、准确化、科学化。在完善上,要积极推进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和专项救助工作,完善集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就业、法律援助、重大节日生活救助“七位一体”的临时救助制度,通过分层分类救助,实现救助保障常态化,促进救助体系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二是注重新拓展业务工作的谋划、实施、评估。将民政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是近年来新拓展的业务。在谋划上,要抓住各级政府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契机,注重超前考虑,科学安排,将民政重点工作和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各级民生工程项目和基本建设计划。在实施上,要集中人力物力精力,科学调度,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省、市赋予的年度民生工程任务。在评估上,要以吸取经验、查找差距为重点,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客观评价民政惠民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大宣传,积极营造民政为民的社会形象。三是注重整体业务工作的统筹、兼顾、发展。民政工作业务繁杂,难以均衡发力。要善于捕捉机遇,审时度势、见微知著、适时发力,善于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发展需要,找准民政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中发现和捕捉发展的有利时机,迅速将机遇转化为推进民政工作思路和方案,并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以赴、抢占先机。四是注重问题的发现、剖析、解决。现在各级都要求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民政部门也不例外。现在我们一些科室,习惯于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等到问题发生时才“临时抱佛脚”,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补缺补差,逐步完善。以上这"四个注重",是从业务工作现状提出的,体现了民政工作的特点,体现了民政工作的实际,虽从不同角度提出,但需要面对现实、分类研究、整体谋划。
第三,工作思路,要体现"四个结合"。
一是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比如在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方面,一方面要抓好当前的完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省、市出台扶持养老服务的政策文件,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实现社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二是落实任务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不仅要关注一时一事的解决,更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前不久在南片十市民政局长座谈会上,刘健厅长就肯定了我市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的作法,称赞这是一条好路子。三是总体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对一个区域而言,如何把上级对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对下级的分类指导结合起来,是促进民政事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对一县三区,我们在工作重心、指导重点上都要统筹考虑,分步安排。四是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当前民政工作的内容很多,一方面要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抓住新的增长极。就我个人的理解,现阶段除了牢牢把握社会救助这杆大旗外,促进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应该是民政工作新的增长极,在这几个方面,民政工作大有文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以上这"四个结合"是从思想方法上提出的,也是依据民政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民政工作存在区域、城乡不平衡;民政工作业务繁多多元;民政工作要有政策法规支撑的实际。
第四,工作重点,要体现"四个关注"。
一是群众关注的问题。如困难群体生活救助,前期狮子山区民政局和矶山街道低保审批工作被市效能办“曝光”,这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要直面矛盾,化“危”为“机”,在困境中寻找办法,在挑战中寻求机遇。二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现在新闻、网络、热线电话等各种媒介十分发达,经常会有人反映民政部门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上作为不力,要高度重视,改进方法,加大宣传,使我们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更多地向社会展现。三是党政关注的问题。如区划调整、地名服务等,要以各级领导的重视为契机,多方争取理解和支持,为推进工作创造条件。四是自身关注的问题。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集中财力办大事,争取一年完成一件实事,三年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使民政工作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以上这"四个关注",是从民政工作要为大局服务、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上提出的。体现民政工作要"为中央分忧、"要"为百姓解困",要为社会服务,要做强发展自身。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民政部门的形象,都会影响民政作用的发挥。
第五,工作措施,要体现"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上与下的合力。要加大与部、省的汇报争取力度,不仅要资金,还要项目、政策和其他各类支持。二是着力内与外的合力。在民政系统内部,要善于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在民政系统外部,要充分利用领导视察、业务论坛、领导小组会议、工作例会、联络员制度,善于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民政工作中来。三是着力工作与政策配套。一方面要推进工作,形成特色;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将特色作法以政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四是着力政府与社会互动。特别是养老、慈善、福彩、三认等项活动,要善于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发展民政事业的良好格局。以上这"四个着力",是从落实和推进工作的角度提出的,也是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得出的结论。包括了落实推进民政工作的力量、落实推进民政工作的支撑条件、落实推进民政工作的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基本要素。新晨
篇5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我局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极端重要性,并达成如下共识:
(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民政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落到民政工作中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民政的本义是“为民行政”,突出体现了以民为中心的特点。民政部门联系的社会成员广泛,扶助的困难群体集中,与人们的利益关系密切,民政工作的基本主线是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可以说,民政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直接相关。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好民政工作,更好地解决民生保障和发展问题;只有认真做好民政工作,着力解决好民生保障和民生发展问题,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民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为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头脑,着力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科学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的推出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民政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民政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破解民政发展难题,突破工作薄弱环节,为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加强民政自身建设提供难得机遇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强调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培训、更加注重深入调研、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更加注重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为我们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提高自身素质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民政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创新等能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回顾和存在问题分析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自觉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主要表现在: 1.民生福利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救助工作从单一的低保制度,发展到以低保制度为核心,包含医疗、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专项救助的综合救助体系,保障率达100%。社会福利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优抚安置全面落实。建立和完善了优待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协调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家属优抚率和退役补助金发放率和兑现率均达到100%。2.社区基础建设得到较大提升。基本建成了以“一站式服务”为标志的社区事务工作站。推行“居务公开”制度,积极探索“居站分设”、 “老新村业主自治”等举措,,!有力地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每个社区“一居一房”500平方米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全面达标,各种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数字化信息化社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区50%以上的社区装备了数字化设备,100%实现了信息网络覆盖。社区扁平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和谐社区建设评分标准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到目前有21个社区被评为__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点,其中19个社区被评为无锡市和谐示范社区,5个社区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3、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以构建“便民、乐民、育民、健民、安民”五个十分钟服务圈为抓手,协调推进生活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学习教育、治安安全为主要内容,以街道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睦邻中心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平台的社区服务,服务平台得到合理配置,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4、社会事务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大力推进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从登记管理向培育监管、发挥作用全面推进。在我区登记的社会组织共38家,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出婚姻登记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以及免费婚检,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5、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为构建社工体系,建立了社工组织机构,推进进社工体系平台建设,6个服务领域建成服务基地和场所。加大社工从业人员培训,80名社会工作者通过全国资格考试,服务于社会各领域。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社会工作的体系框架,为社工发展壮大提供了机制保障。注重培育社会民间组织,支持引导开展社会工作,初步走出了新路。在看到民政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还有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尚待破解。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重从发展观念、发展现状、发展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认真检查、梳理分析、查找根源。
1.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就是尊重人的需求和发展。尽管对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体现在具体民政工作别是如何尊重人的需求和发展,认识理解还不够深刻。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服务时,不自觉以“施恩者”“管理者”身份出现,带着真情服务的意识不够,有些工作做得不够实,不够细;在实施民生保障方面,站在全局高度把握民政工作不够,往往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自身资源的局限性,依赖上级保障比较多;在推进民生服务中,往往以行政方式和手段推进多,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做工作少,以至于民政工作在社会功能方面体现上不明显。
2.发展状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以科学发展观为参照,民政的发展状况还存在以下差距:
(1)民政事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专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人少事多,知识老化,手段传统,影响着职责的高标准履行。
(2)对人民群众的不断增加的利益诉求和不断增强的民主参与意识缺乏应有的预见和判断,民生保障措施对策相对滞后,特别是对因拆迁、突发家庭变故影响居民生活的救助保障不能到位,对因物价上涨、生态灾害类等因素影响生活,救助力度还比较有限。
(3)基层社区管理还需理顺。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各项工作都要求走进社区,使社区事务工作站承担着越来越繁琐、越来越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和制定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推进和实行“居站分离”,从体制、制度上解决基层社区的问题,使社区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
(4)民政业务不断拓展,民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基层民政力量较为薄弱,民政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还需提高。民政事业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执法难,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3.发展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民政工作的基本作用将由解决基本民生向改善民生转变,服务领域逐步由特定群体向社会公众拓展,布局安排将由注重发挥单项优势向注重整体规划、合力推进转变,管理方式将由行政管理为主向行政监管为主转变,可用资源将逐步由松散多元向规模效益集结,工作力量将由政府力量为主向政府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扩充。按照这些发展趋势,民政工作还有以下差距:一是综合协调能力有待加强,民政工作大多是协调性工作,尤其是跨部门的工作机制体系的建立,需要配合实施,(和谐社区建设、社工体系建设)难度很大。二是民政工作社会化有待建立。民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本身没有可支配的资源,仅靠政府也不够,需要引导挖掘社会资源为民政所用,吸引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这就需要政策制定加以引导。三是对传统民政业务创新和拓展力度不够,新增民政业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但主观因素是多方面的:(1)思想保守、方法传统,是制约影响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障碍。有的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特点规律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不够,活力和动力不足,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上进,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2)学习不刻苦、能力跟不上,是影响民政工作高标准落实的重要因素。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热衷于做好事务性工作,对机关事务疲于应付,满足于不出问题,没有认识到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紧迫性。(3)团结协作、统筹兼顾不够,是制约民政工作高效运作的方法问题。民政工作体现方方面面,靠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不可能做好,离不开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的支持配合。有的工作之所以做得不完善,主要原因是有的不善于沟通和交流,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少集体荣誉感,有的工作没有计划性,不善于从全局把握工作目标要求,干得很累,效果却不明显。(4)制度滞后、措施不力是影响民政服务水平的根本因素。尽管市级制定下发了不少民生保障文件,但从区级层面配套措施不多,总是依赖上级拿政策给办法,影响了工作效率。对遇到的具体问题,侑于条条框框的束缚,解决得不到位或不完善的情况并不少见,缺乏探索创新精神。(5)调动民政系统人员积极性不够,是影响民政发展不容忽视的因素。民政工作大多在社区落实,需要街道和社区民政工作人员的支持,从目前看,民政工作虽事多面宽,但街道无专门机构,无专人负责的较普遍,反映出我们只交任务,不关心基层工作人员思想生活的情况,调查研究不够,对基层反映的问题不重视,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人员、经费等难题。
三、努力方向和工作举措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加以整改。
1、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民政工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工作,涉及多个领域,横向关联度高。做好民政工作, 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发展民政事业的工作格局。
2、强化统筹整合能力。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城市基层民政工作,实现社会保障、社区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等多项民政工作的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民政工作内部运行机制,努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套、运转灵活、服务到位的民政网络体系。
3、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加大对民政事业财政主渠道的投入,推动建立民政事业经费与公共财政增长或财政支出挂钩的增长机制。研究提交保障措施,加大对民生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
4.大力推进“数字民政”。在全面推进社区数字化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开发完善社区包括民政系统在内的综合信息系统,有效利用市级民政信息平台,建立社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市、区、街、居四级联网,实行无纸化办公,网上申报审核、电子存档备案,减轻民政特别是社区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局领导班子成员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分析查找的问题,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把领导班子
建设成为一个发展型、学习型、和谐型、廉洁型、务实型的坚强集体,带领全区民政系统推动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发展型班子。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领导班子成员在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将带好头、做好表率。班子成员将树立发展观念和创新的精神,讲究科学,遵循规律,以理性的思维深入研究民政工作的新任务,积极谋划民政事业发展新思路,扎实开展民政工作的新实践,并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工作氛围。
(二)提高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班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加快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强化民政干部讲学习的自觉意识、讲正气的政治意识、讲大局的责任意识、讲团结的和谐意识、讲廉政的忧患意识、讲务实的亲民意识,带动建立一支能打硬仗、肯于吃苦、团结向上、躬身为民的高素质民政队伍。
(三)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设和谐型班子。完善民主集中制制度,对于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实施,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见,相互信任;顾全大局,相互支持,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发挥整体功能;取长补短,相互宽容,营造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篇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执政党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而民政工作民政工作事关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殡葬、婚姻登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等工作,无不贴近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因此,民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块基石,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深入第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诚心诚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谋利益,使他们共享发展的成果,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所以,科学发展观对于民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全面推进民政事业的发展。
一、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民政工作面对的是各类社会群体,所以做好“管理变为服务”这篇文章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社会救助工作而言,特别要把困难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可否认,现行低保对象的两次公示制,确实涉及到申请人隐私问题,但在目前家庭收入核查手段有限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权宜之计。但根本解决的办法是建立一个由金融、劳动用工、税务等多部门联动的核查网络,这有待于上面政策的支持。如能做到,真正使实现了尊重人、关爱人、维护人格尊严的目标。在现阶段,一是做到与民政对象在心灵上相互交融,切实做到想民政对象之思、急民政对象之忧、解民政对象之难;二是在情感上零距离。把民政对象当亲人,换位思考想问题,竭尽所能施援手,真正做到为民政对象服务有热心、有诚心、有耐心。
其次要树立大民政观念。要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把准民政工作发展变化的新趋势,着眼于民政工作功能作用的延伸和强化,提升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实现思想观念从传统狭隘的民政业务向大大拓展了的现代“大民政”转变。具体来讲,民政工作要从过去主要为传统民政对象服务,向为城乡困难群体为主的广大群众服务拓展;要从过去主要保障困难群众生存权,向既保障群众生存权,又注重维护他们的发展权和民主政治权益拓展;要从过去以农村为主,向城乡并重拓展;要从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和服务并重拓展。现阶段就本职工作而言,要根据变化的形势,把社会救助逐步向适度社会福利方面转变,积极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真正使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普通的人群。
再次要树立“三度”的思想观念。就是民政工作要努力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比如要加大社会公示力度,对福利金、救灾款、低保资金的分配和社会捐助款物的使用等事项,要向社会定时公布。要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重大工作决策要有专家论证,也可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征求意见。
二、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上。比如,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涉及到到老年福利、儿童福利等,仅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而言,就涉及到诸多部门,所以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工作方式上,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上。要带头经常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应对的思路和措施。要突出重点,解剖典型,解决难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篇7
市劳动局、市对口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劳务扶贫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加强劳务扶贫管理工作的意见
近年来,我市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国务院对对口支援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指示精神,开展了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口劳务扶贫协作和库区移民工作,陆续从贵州省和四川省组织劳动力来甬务工。这对落实中央确定我市扶贫协作和库区移民任务,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劳务扶贫协作和库区移民工作,加强对跨省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有序管理,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劳务扶贫工作的要求,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列入对口劳务扶贫和库区移民的地区范围:
(一)按照宁波市与贵州省对口帮扶与经济技术协作书确定,我市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2个县(见附件1)实施帮扶协作。根据我市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和用人单位要求,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动力到我市务工。
(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关于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意见报告的通知》(〔1994〕58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的通知》(甬政发〔1997〕128号)规定,我市重点支援对象为:四川省万县市五桥区的7个乡(镇)(见附件2)。
(三)经批准确定的其它扶贫地区。
二、劳务扶贫协作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是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组织开展劳务扶贫工作的职能部门,按照全市帮扶协作协议,在有关部门(单位)配合下,组织实施劳务扶贫协作工作,落实对口劳务扶贫任务,指导用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招收扶贫和支援地区的劳动力,并加强对输入劳动力的管理。
三、加强对用人单位招用帮扶(支援)地区劳动力工作的管理服务工作。
各县(市)、区劳动部门在开展劳务扶贫工作时,应根据本市劳动力供需状况制定劳务扶贫规划,在落实用人单位时,要选择生产任务相对稳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又便于对劳务人员集中管理的企业单位。企业单位招收劳务人员时,必须严格遵守招工规定和程序,制订的招工简章报当地劳动部门审核批准,实行对口定地定量、双向选择、自主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与劳动力输出地有关部门商定,指定带队人员(或在劳务人员中选定)配合用人单位参与对劳务人员的管理。用人单位负责组织劳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教育,按有关规定同输送单位订立劳务协议,并同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劳务人员的各项劳动权益,对不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务人员应予以清退。
四、用人单位应积极承担和完成劳务扶贫任务。
开展劳务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解决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也能解决我市部分行业劳动力不足的需要。企业因生产发展需要,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允许招收外地劳动力后,应优先招收对口帮扶(支援)地区的劳动力。对招用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劳动力的用工单位,经审核按实际使用人数减免缴纳使用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安置费。
篇8
今天召开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段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情况,研究部署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把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推向深入。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自3月底正式启动以来,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第七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局属各单位认真安排落实,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各项任务。现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局学习调研活动进行总结和对分析检查活动进行部署。
一、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总体来看,第一阶段工作准备充分,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做好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通过第一阶段的活动,我们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武装了头脑,为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达到了预期目标。总结回顾第一阶段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领导重视,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召开后,局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动员大会精神,成立了市民政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配备办公场所,配置电脑等办公设备。及时研究制定了《*市民政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并下发了第一阶段50天的学习计划表,对学习调研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解,从时间安排、主要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安排部署。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层层动员、层层发动,以党支(总支)部为单位成立了活动组织机构,制定了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迅速在全局系统内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二是确定活动主题,积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活动中,局党委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围绕活动主题,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增强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加大宣传力度,把好舆论导向,营造浓厚氛围,各单位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开办学习园地,展示心得体会。在市民政局网站上设置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为全局党员干部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实践活动交流平台。编发市民政局学习实践活动信息简报11期,及时反映民政系统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三是完善学习制度,确保科学发展学习效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督导检查制度、领导联系制度。积极采取集中学习、自学、领学、领导干部辅导、以考促学、讨论交流、展评笔记等学习形式,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单位制作学习园地,统一配发书籍、签字笔、笔记本,制定学习考勤册,学习纪录册,营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建立了局领导班子基层单位联系点,局领导按要求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研、检查和辅导,保证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四是组织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我局在学习活动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一是领导带头。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局党委成员和局属各单位党政领导带头看读本、带头记笔记、带头谈体会、带头搞调研,带头作交流,为全局系统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二是全员参与。为保证全局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对集中举办的学习活动,实行签到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对因工作没有参加集体学习活动的党员干部,由学习实践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督促其进行补课,确保学习时间的落实;三是专题辅导。作了题为《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辅导讲座,增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也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积极准备题目、教材,轮流开展科学发展观的专题讲座。四是以测促学。为检验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测试活动,印发放测试卷120余份。达到了以测促学、以学促用的效果。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向局系统老干部、老同志征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意见和建议,确保局党委的决策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五是深入调查研究,突出民政发展实践特色。为认真分析查找我局民政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提出了14个备选的调研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调研。每位班子成员,分别就更新思想观念,促进民政工作发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政福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体系,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等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发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出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矛盾、破解难题的建议和对策,为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六是围绕主题,开展解放思想讨论交流。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在强化学习,深入调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局系统解放思想交流会,进行集中交流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克服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等思想,开创思想解放的新境界。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增强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思路和胸襟,在什么是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新共识。
在学习调研阶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充分肯定前一阶段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一是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不平衡,个别支部没有处理好工学矛盾;二是少数支部、少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够重视,联系实际不紧密,三是局学习实践活动办的工作仍有一些差距,一般要求多,具体指导少。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总结回顾第一阶段的工作,我认为这一阶段的工作可以说是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注重创新、载体丰富,突出特色、成效明显。我局学习调研阶段工作之所以健康有序,成效明显,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党委重视,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准备和学习调研环节,局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处处带头,率先垂范。党委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带头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带头参加中心组和支部(总支)学习,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建言献策,带头开展大讨论,带头边学边改,注重实效。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上下整体联动,才能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是坚持自选动作有创新,突出实践特色见成效。在学习调研活动中,我局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进一步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实践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问题。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举办网上论坛、专栏、黑板报、学习园地等,交流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举办以“解放思想,促进民政事业大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交流会,进行集中交流,联系实际,分析形势,着眼工作、讲述见解。突出实践特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局领导联系点制度,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单位,指导联系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5月初,由局领导率队前往竹溪县新洲乡烂泥湾村,开展对口帮建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并首期筹措资金10万元,解决该村的人畜饮水问题,逐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三是加强“回头望”指导检查,确保活动质量。在学习调研活动中,局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回头望”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回头望”活动和局领导督导检查,及时查找了学习活动中的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学习形式比较单一、信息宣传不够到位、调查研究深度不够、营造氛围不够浓厚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各单位及时整改补救,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局学习实践办共编印了简报11期,在*市民政局网站开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和论坛。同时,局系统举办各项学习实践活动,邀请新闻记者参加,把我局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宣传介绍出去,还踊跃向新闻媒体和省民政厅投稿。局属各单位积极出台信息宣传奖励办法,充分调动了各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调研的积极性。
二、扎实做好第二阶段分析检查各项工作
按照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我局学习实践活动从今天开始进入分析检查阶段,原则上到2009年6月底基本结束。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既是对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成效的检验,又是搞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我们要准确把握分析检查阶段的目标任务、进度要求和重点环节,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务实创新,组织上加强领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搞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围绕主题,认真查摆问题。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题,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的重要依据。查清找准当前民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看我们的民政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是否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是否以促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首要任务;是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是否统筹兼顾,以推动我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凡是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不适应,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民政理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都应视为突出问题,必须坚决地予以摒弃和纠正。我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从发展意识、体制机制、思维方式、工作措施、干部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认真分析主客观原因,清醒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符合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是精心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能不能发现问题、找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最终成效。会议召开之前,要坚持发扬民主,开门纳谏,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开通电子邮箱、电话、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汇总和梳理,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个人反馈。民主生活会前,局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谈心,交换看法,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撰写发言材料。民主生活会上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各支部要组织党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生活会上,全体党员要认真分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多谈问题少谈成绩,多谈缺点少谈优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三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紧密联系实际,在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查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等。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和分析这两个环节,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既要实事求是地肯定近年来我市民政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成就,更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查找和梳理了民政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民政事业自身建设与现行财政配套制度存在着的一些矛盾;新时期民政工作日益增加的工作量与现行民政机构、民政队伍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民政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要求与现行民政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不相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与传统的办公思维模式之间的矛盾等等。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初稿形成后,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党委或支部会议充分讨论后,反复修改完善。
四是组织群众开展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参评人员既要有本单位的党员和群众,也应有一定的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代表。要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员参加。参加评议人员可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评议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评议方法,可以“请上来”,召开座谈讨论会,邀请基层单位和党员、群众代表当面开展评议;可以“发下去”,将分析检查报告下发给部分基层单位和党员、群众代表,书面收集评议意见;可以“走出去”,由局领导带着分析检查报告深入基层单位、普通党员群众、服务对象,直接听取评议。各单位还可结合实际,探索其它评议方式。要尊重群众评议意见,把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来,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要通过组织群众评议,使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更加广泛地形成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科学发展上的共识。
三、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中要把握的几点要求
检查分析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否取得实效,是否群众满意,能否解决问题,关健在于要把问题找准,把原因查透,把措施订实。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检查分析阶段的重要性,要认真按照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干部作好表率。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切实负起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不走过场。同时,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认真把握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促进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单位支部要紧密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制定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措施,召开转段工作会议,精心组织部署。特别是局领导班子和局属单位领导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认真对照有关要求认真查摆、分析检查。要开好民主生活会,认真进行民主评议。努力形成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理论学习,巩固学习调研成果。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塞县调研时强调:坚持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切实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总书记的讲话,把搞好学习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讲得很透彻,我们要深刻领会,继续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有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认识、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民政工作的理念、政策和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为民服务中去,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三是做到边查边改,突出实践特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终极目标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把解决突出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征求意见中,对征求意见和建议要进行认真的汇总和梳理,涉及到局领导班子集体的要反馈给党委,涉及到局领导的要反馈给领导本人,涉及到各单位的要反馈给各支部,涉及到党员个人的要反馈给党员本人,确定解决问题时限,落实责任人。对于能解决的要立即着手解决;对于一时解决有困难的要制定解决问题规划,创造条件尽力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说明情况,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变成解决群众困难、为民办实事好事的过程。
篇9
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针对县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政风行风问题,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县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会议精神,紧密联系民政工作实际,针对查找出来的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问题不整改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通过”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扎实抓好集中整改,建立健全民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民政核心职责,按照“依法、规范、阳光、优质、高效”的要求,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努力塑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效型、和谐型、廉洁型民政良好形象,为建设和谐幸福新提供良好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举一反三、改进工作”的态度,严肃对待,认真梳理。确属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整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耐心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
(二)分类整改的原则。对民政方面政风行风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对不属于政风行风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一定的形式向群众和有关方面做出反馈;对民政局职能职责解决不了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机关反映;对属于其它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及时函告相关部门并积极协调解决。
(三)纠建并举的原则。对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做到限时解决;对暂时无条件解决的问题,列出整改计划,尽快解决。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从源头上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做到谁的问题谁整改。对涉及多个股室的问题,明确牵头股室总协调,其它股室积极配合。
(五)注重实效的原则。将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作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整改措施,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民政部门整改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责任领导、责任人及整改措施
1.存在的问题:有一些村里的福利,低保特别不公平问题。
2.推进措施:一是认真组织镇街民政干部、村(居)委会干部学习《省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法纪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二是进一步严肃有关纪律规定,严格执行低保对象的申请、受理、核定、审批等制度。三是加大对城乡低保对象排查核查力度,通过上户核查,及时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人员。四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各镇(街)民政所务必提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督促村(居)委会,对新增、新申请人员低保户严格做好上户调查工作,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依法依规处理,确保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3.责任领导:
4.责任股室:社会救助股;
5.完成时限:11月底前完成。
四、方法步骤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整改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10月25日至11月25日,认真进行整改,狠抓落实。各科室要根据整改的内容,突出整改重点,落实责任,确保效果。
(二)11月26日至11月30日,完成建章立制,自查总结。一是继续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边整边改,边纠边建,制定出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强化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二是及时总结整改情况,对近期整改内容和中长期整改情况进行认真的自查,实事求是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整改阶段工作小结。
五、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改工作是整个社评工作的关键,关系到社评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民政改革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全局及各镇(街)民政所一定要统一思想,端正态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社评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各项整改工作抓好抓实。
(二)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以局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责任股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整改工作机制,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有关股室要将整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整改任务。
篇10
市委、市政府在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召开了提高我市机关行政效率工作会议,目的是解决机关作风效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政府流程再造,彰显发展环境优势。最近,按照市的部署,民政系统要开展“三服务一满意”基层评议机关作风及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刚才,李伟钊副调研员和陆瑞芬副局长分别作了动员和部署。我想,这两个活动和这次提高机关行政效率工作会议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我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和两个活动精神,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民政系统改进作风,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情况
近年来,我市民政系统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改进机关作风,提升行政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积极推行网上审批,节约审批时限。我局是全市较早实行网上审批的单位之一。民间组织审批年审等全部可实行网上办理,通过简化程序,民间组织登记只需一个许可环节即可实现;市婚姻登记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率先在地级市中实行网上预约结婚登记,当事人最快可在15分钟后拿到结婚证,极大方便了群众。积极推行低保管理系统,低保工作实现了无纸化、瞬时化办公,审批效率大幅提高。二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民政对象困难。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在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低保对象住房难问题、农村敬老院建设滞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实行减免优惠措施,降低收费标准,让利于民。殡仪服务对全市的低保对象、特困户全额免除火化基本费,取消加班费及骨灰代处理费等。四是创造条件,挖掘潜力,提供便民服务。市婚姻登记中心将登记范围扩大到全市,并在星期六上午提供网上预约登记服务;在民政信息网上,向群众提供地名查询服务;在严寒天气、节日派出专车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市光荣院、市殡仪馆、市福荫园公墓等为广大群众参观拜祭提供便利服务;市福利彩票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等深化服务形式和内容,提升服务水平,等等,这些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二、对今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强化政务公开工作,树立阳光民政形象。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最新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利用新闻媒体、市行政服务在线、门户网站等多个途径,把法规政策、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投诉方法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向人民群众公开,让群众了解并监督执法、办事的全过程,增强和群众的沟通,树立阳光民政的良好形象。
(二)依法做好审批登记工作,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在民政工作中,涉及审批登记的事项很多,如最低生活保障、区划地名、民间组织登记和年检、收养登记等,各类审批要从方便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对报审材料合理简化、分类,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依法办事和开拓创新巧妙的结合起来,坚持便民、效能的精神,提高办事效率。根据这次会议要求,民政系统有关审批登记事项的科室和直属单位,要对本部门的审批项目、办事制度进行一次梳理,对可以改进的集中清理整改。要按照市的要求,能够实行网上审批的项目,要在年内实行网上审批。市监察局已正式启动了网上在线监察,因此,对于已实行了网上审批的,要严格执行审批的时限要求办理,不得超时办理。同时,要认真研究审批流程设计是否便捷,审批时限能否缩短,对能够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要大胆提出来。
(三)加强内外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内部沟通协调。民政工作比较繁杂,各科室和单位的工作相对独立,在工作中要加强民政系统各部门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全局性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与外部单位的沟通协调。民政工作有很多业务,如老龄、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双拥等,要靠多部门的有效协调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所以要从大局出发,主动加强和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在按照分工做好部门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其他单位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形成责任明确,办事高效的良好局面,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 上一篇:科研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下一篇:交通安全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