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篇1

一、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分析

根据二元经济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等发展经济学理论,本文选择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等8个方面15项指标构造扎兰屯发展水平和发展活力综合指数,以此判断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

(一)单项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2013年,扎兰屯非农人口比重为39.4%,大大低于呼伦贝尔69.7%、内蒙古58.7%的平均水平。①城镇化水平偏低,不利于第二、三产业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采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指标以消除人口因素对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2010—2013年,扎兰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呼伦贝尔的70%左右、内蒙古的58%左右,其增速分别高于呼伦贝尔和内蒙古2.4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①第二、三产业比重。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区域产业重心将逐步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2010—2013年,扎兰屯第一产业比重由28.4%下降至25.6%,下降2.8个百分点,调整幅度缓慢。2013年,第二、三产业比重达77.4%,分别低于呼伦贝尔(81.6%)、内蒙古(90.5%)4.2和13.1个百分点,但提升速度快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速度。②城乡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既能反映地区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又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扎兰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6404元增至2013年的10450元,2013年比呼伦贝尔市高出460元,比内蒙古高出1854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5713元增至2013年的22822元,比呼伦贝尔市多1340元,比内蒙古低2675元。③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既反映区域筹集发展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又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2013年,扎兰屯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14481元,而呼伦贝尔市和内蒙古分别为26064和30674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反映了区域经济实力、发展潜力以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0—2013年,扎兰屯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1917元增至2268元,2013年人均财政收入比呼伦贝尔市低3703元,比内蒙古低8375元。⑤可见,扎兰屯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自我积累能力尚薄弱,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力有限。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该指标反映了改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能力。2010—2013年,扎兰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总额由82.02亿元增至150.01亿元,人均数由1.91万元增至3.56万元,反映出扎兰屯投资力度在加大。但其投资规模依然偏小,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呼伦贝尔(1080.03亿元)的13.9%、内蒙古(15375.7亿元)的0.1%。⑥科教文卫支出。技术与教育水平不仅影响劳动力素质及县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县域整体发展的基础,并影响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上述单项指标,从多侧面反映出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活力。为使单项指标更加直观,本文把以上各指标按不同构成方法合成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活力综合指数。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活力综合指数1.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扎兰屯各项评价指标值在呼伦贝尔、内蒙古的比重作为权重,各权重之和乘以指标项目数的倒数即为综合指数。指数小于1,表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指数大于1,则表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好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详见表2)与呼伦贝尔相比,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0.72,表明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呼伦贝尔的72%;与内蒙古相比,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0.67,表明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内蒙古的67%。因此,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2.经济发展活力综合指数。经济活力是指一个区域发展中所具有的发展能力与潜力,预示着发展潜力与开发价值。以经济发展水平8项指标为基础,把各指标2010—2013年发展速度与呼伦贝尔、内蒙古发展对比,得出各指标增长活力指数,而后对各增长活力指数求几何平均数,得出经济发展活力综合指数。指数大于1,表明扎兰屯该指标项增速快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指数小于1,表明扎兰屯该指标项增速慢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与呼伦贝尔市比,扎兰屯经济发展活力综合指数1.04。与内蒙古,扎兰屯活力综合指数0.90。表明2010—2013年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高于呼伦贝尔平均水平,接近于内蒙古平均水平。3.结论参照克劳森区域类型划分法,以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潜力综合指数把扎兰屯划分为四种发展类型,如表4。分析得知,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呼伦贝尔、内蒙古水平,综合指数与呼伦贝尔比较为0.72、与内蒙古比较为0.67;而发展活力综合指数与呼伦贝尔比较大于1(为1.04),与内蒙古比较小于1(为0.90)。因此,扎兰屯在呼伦贝尔、内蒙古均属于发展中地区。

(三)经济发展阶段分析1.从人均GDP指标判断钱纳里发展阶段划分法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标准模式,即根据人均GDP水平,把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的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依据上述模型,[1]参照全国人均GDP增幅,利用回归法得出:2013年扎兰屯人均GDP为39298元,相当于1996年工业化发展阶段标准的3188美元,①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2013年扎兰屯工业仍以食品、建材等初级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农畜林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8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77.4%,实现现价产值164.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1%。故可判定扎兰屯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从产业结构指标判断2010—2013年,扎兰屯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8.4%下降到25.6%,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46.1%上升至52.3%,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5.5%下降至22.1%,根据配第-克拉克、库茨涅兹关于三次产业划分法把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理论推断,扎兰屯第一产业比重为25.6%,高于20%标准。②故扎兰屯县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3.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指标判断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地区工业化水平提高,社会劳动力将逐步由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高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呈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工业化水平越高,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越少。按此规律,将工业化划为三个阶段:当农业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人数比重在45—60%区间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当比重在30—45%区间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比重小于30%时,将达到工业化最高阶段。[2]2010—2013年,扎兰屯农业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人数比重分别为54.9%、64.1%、63.8%。③表明扎兰屯县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4.从城镇化水平判断根据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理论,工业化发展会带动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集聚效应又会促进工业化更好发展。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城镇化率在30—70%间;工业化高级阶段,城镇化率在80%以上。[3]2013年,扎兰屯城镇化率仅为39.4%。④表明扎兰屯县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5.从社会消费水平判断根据霍夫曼定理,恩格尔系数低于48%时,即进入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3]2013年,扎兰屯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4%,均低于48%。①表明扎兰屯正处于刚刚进入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综上,扎兰屯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属于经济发展重要转型期。

二、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扎兰屯是呼伦贝尔向南对接东北三省的门户,绥满(绥芬河—满洲里)发展带上重要节点城市,更是扎兰屯—莫旗—阿荣旗发展轴上的龙头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联通南北之功能。随着国家加快“沿边开放”战略、向北开放战略升级,中俄蒙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扎兰屯与俄罗斯之间铁路运输便捷,是俄蒙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节点,具有建设对俄蒙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先天条件。2.机遇优势。国家对我国西部和东北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内蒙古也提出支持东部盟市加快发展思路。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规划中对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也给予了重要支持。这些政策为扎兰屯培育产业基础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政策支撑,为其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将使扎兰屯后发优势加快释放。3.区域发展格局需要。从东北区域发展格局来看,东北已形成了以“哈大发展带”为一级主轴、“绥满经济带”为二级次轴的“T”字形发展轴带。扎兰屯位于绥满经济带中心城市哈尔滨与满洲里之间,向东对接哈尔滨,承接辐射;向西对接满洲里,后方协作。从内蒙古区域发展格局来看,扎兰屯是满洲里至大连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向西通过滨洲铁路满洲里口岸与俄罗斯对接,是发展对俄出口的后方基地;向东通过哈大线铁路连接至大连,形成通俄达海大通道;从呼伦贝尔区域发展格局来看,扎兰屯与东北三省联系便捷,是呼伦贝尔对接东北的重要区间。4.县域综合实力优势。在呼伦贝尔岭东地区,扎兰屯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财政收入均高于阿荣旗和莫旗,区域中心地位已然形成。扎兰屯是岭东地区交通枢纽,是其经济、文化、科技、金融等的聚集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汇集地,生产型和消费型服务业基础较好。

(二)主要问题分析表明,扎兰屯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农业大市、工业弱市、城镇小市、财政穷市依然是其基本市情。一是经济总体水平低。其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在呼伦贝尔所占比重小。2013年,扎兰屯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呼伦贝尔的11.6%,地方财政总收入仅占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11.2%。②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扎兰屯三次产业比例为25.6:52.3:22.1,呈现工业化初期阶段典型的“二一三”型结构。传统农业比重大,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工业企业规模相对偏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结构单一,层次不高。服务业结构中,非营利业比重偏大。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矛盾比较突出。商贸物流企业尚处于多、散、小、弱状态,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偏低。三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心城区和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13年扎兰屯城镇化率仅为38.9%。比全国的53.7%低14.3个百分点,比内蒙古的58.7%低19.3个百分点,比呼伦贝尔的69.7%低30.3个百分点。③四是自主增长能力弱,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2013年,扎兰屯高中(中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共占18.6%,低于呼伦贝尔市域(24.2%)和内蒙古(25.3%)平均水平。④财政收入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与建筑业拉动,增长途径单一、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偏高,持续增长能力不强。2013年,扎兰屯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为4.27%。①

三、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根据要素禀赋结构,突出区域特色,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构建核心增长极,提升区域增长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是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一)加速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确定绿色无公害主导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专业化发展方向,构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牧业,发展农牧业基地、农牧业设施,突出特色农牧业和观光农牧业,提高现代农牧业生产比重。发展高效现代畜牧业,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规划建设现代化牧业园区,提升畜牧业生产集中程度。扶持壮大优势农畜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畜林产品加工转化率,拉长产业链条。鼓励农村服务组织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

(二)突出项目驱动,加速壮大特色工业经济一个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都是立足于资源禀赋,走资源开发型路子,从而保持一定时期的市场竞争优势,构筑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5]扎兰屯县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需进一步汇集产业资源,强化项目支撑,加快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集聚,培育优势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加速工业向精深加工、链条终端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和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和北药资源,发展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做强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集群。优化发展煤电产业,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能源、化工、建材、冶金、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扩大与齐齐哈尔等地区装备制造优势产业的跨区合作。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三)突出品牌拉动,加速做强特色旅游产业以打造内蒙古东部的重要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深度策划和创意,集中培育度假休闲、观光体验、民俗风情三大系列旅游产品,优化构建优势资源突出、冬夏季节互补、旅游精品纷呈、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品牌,带动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四)突出园区聚集,振兴升级商贸物流业以建设内蒙古东部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为目标,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努力提高产业档次和服务水平,提质升级商贸流通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以扎兰屯及周边地区物流集散、市区货物配送和大宗货物运输功能为主体,利用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高起点规划建设岭东商贸物流园区,建成为呼伦贝尔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

(五)突出城镇化带动,推进城乡统筹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重点小城镇为主体、其他小城镇点状分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健全城镇化发展机制,建立城乡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机制,并加强对城市发展空间的管制和资源保护,建立促进和规范城镇化发展导向的协调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城镇经济,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吸纳周边地区人口、资源、产业、经济活动等重点向中心城镇集聚,打造城乡一体的特色经济,形成紧密协调的联系网络,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六)突出区域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与毗邻旗县和东北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集聚,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把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来,把更多产品推出去,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推进对俄蒙开放与交流合作,扶持发展外向型企业。以承接东北和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为主,广泛开展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企业资产重组,整合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发挥作为呼伦贝尔地区对接黑龙江的前沿区域优势,做好与毗邻地区间的合作,着力打造“哈大齐呼”经济协作区重要节点城市。

篇2

关键词:传播的特点; 趋势; 经济发展

从传播学诞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以及社会背景不难看出,传播学研究从第一天起就带有较为浓厚的商业色彩和实用气息。“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人类传播从符号和信号时代开始演进,经历了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到现在的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不知道移动传播是否可以独立出一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知识、信息的急剧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都对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劳动市场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时代引起的结构性变化已经出现在各个领域中,不仅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还影响着现代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传播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原来还是电视、报纸等媒体是主导是强势媒体,那么在未来几年内,电视媒体的优势将减弱甚至消失。例如,《纽约时报》在前不久已经停止了其纸质版的印刷和发行,只数字版读物。再如,近期,在很多媒体上都出现了这样的信息,影视公司抱怨演员片酬太高,每集电视剧演员的成本占到了50%甚至更高,一集电视剧的成本从09年90万一集算高成本上升到了现在几百万一集都是平均成本。在这样的情况背后,从经济的角度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首先,除了CPI上涨的成本,电视剧成本的提高的前提建立在有人买单的情况下,如果卖不出去,发行不出去,有价无市,也无法将电视剧的成本水涨船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看似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的发生呢。原来,电视剧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电视台,市场价一般一集70、80万,网络媒体的销售一般都放到了第三第四轮,一集也就2万甚至更低的价钱。现在,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法律规范后,通过兼并重组的主流视频网站相继融资、上市,热播剧变成了视频网站、电视台共同争抢的资源。竞争出现后,视频网站之间为了竞争互相抢占资源,购买电视剧的版权,使得热播电视剧在网络领域一集也可以卖到了上百万,电视剧收益增加,成本自然也就可以承受这样的上涨。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正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传播本身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去定义传播的类型,如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微博为例。很明显这是一个在网络时代下的传播工具,如果A的微博一名关注者也没有,所写的内容只能视其为内向传播。如果A在微博中和正常社会关系类似,有关注对象也有关注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A一条微博,被200个人看到,这是人际传播。被200个人看到并且转发,转发后又被转发,最后形成上万次甚至百万人次的阅读,这就形成了大众传播。再如英国前一阵发生的烧、砸、抢、烧恶性事件,就是极端分子通过Facebook等社交工具进行的群体与组织传播。社交媒体对传播体制的颠覆不仅仅体现在传播类型上,还反映在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传播过程不再单向化,或者只有通过一定培训的媒介从业人员才可以进行传播。传播者普及化,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电台、电视台、杂志、网站……动车追尾事故中不再是从电视、报纸上得到现场的第一情况,而是乘客通过微博发出的第一声求救,被数百、千万人进行传播,使得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人们获得现场最真实的声音。有关北京天气的PM值在微博上被美国使馆,引发了人们对北京空气质量状况的质疑;“微博打拐”、“解救大龄青年”等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改变,就意味着经济行为的改变。淘宝网自2010年11月11日为了推广淘宝商城,推出的购物狂欢节,在当日,创造了6亿多人民币的销售业绩,该业绩相当于北京所有商圈一个黄金周的销售总额。在去年淘宝一度出现网路拥堵、物流乏力的情景。2011年11月11日的淘宝显然做了充足的准备,用户可以提前收藏、充值,到11月11日打折当天进行购买。由于去年淘宝的辉煌,今年的“光棍节”还有诸多电商,如京东、当当等也加入战团,据非官方统计,2011年11月11日当天,淘宝的销售额达到了30多亿人民币!这一数字的出现,不仅是由于淘宝的公关、宣传推广团队的精心策划,背后也反映了人们消费习惯的迅速变化,从青睐传统购物模式到电子商务成为主流,这与社交媒体覆盖程度、智能手机的发展、APP井喷式的、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概念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时隔仅仅一个月,淘宝又在策划一个全民狂欢购物节,支付宝推出了“充100返100”活动,2011年12月12日开始,不知淘宝又会创造怎样的电商奇迹。

在微博上,有人这样总结了2011传播业的关键词:“1、微,‘微’营销、‘微’公关、‘微电影’;2、限,‘限广令’;3、互联网视频,版权费用飙升;4、穿越,除穿越剧,还有胡戈操刀的病毒视频;5、罗西门,公关的乏力;6、电子商务,京东飚得央视2亿元的广告时段;7、多屏合一;8、App,技术与创意完美结合的平台;9、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全新的商业模式”。总结的可能不够全面,不过我们从其中不难看出在网络传播发展的大时代下,每一天的生活都可能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书店可能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亚马逊;商场的功能进一步转变,由购物中心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服装和其他生活用品展示的橱窗,人们更多的购买行为转移到了网络;传统纸媒、电视进入快速转型期,资源为王转成信息为王的时代……

现代传播方式的改变,影响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进一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调整。例如,在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公关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行为。上到跨国公司,下到普通民众,都需要公关。例如著名的“3Q”大战中,腾讯糟糕的危机公关导致有理也不被人支持,最终通过政府的干预化解了这场战争。再如演员范冰冰工作室的公关小组,近几年成功的通过网络、电视为范冰冰树立起了独立、自信、勤劳的女强人形象,摆脱了之前诸多负面报 道的困扰。公关公司就成为广告公司之后的后起之秀,吸引了众多传播人才进行公关活动。苹果Ipad平板电脑的兴起,几乎影响了全球所有的公司,众多公司纷纷推出App,在苹果App Store上进行销售或者免费下载,进行企业的推广宣传。进而大批新公司诞生,服务于市场,提供App设计制作服务,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交互设计、IT等等熟悉新媒体技术的人才都在市场上产生巨大需求。苹果公司某员工今日因为通过Facebook发表有关公司的言论而被苹果公司开除,这样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以及对品牌构建的重要性。

现代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相较而言网络传播其时效性最强,往往事情刚刚发生,就被传播出去,可以真正做到24小时随时更新其传播内容,对重要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做到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零时差,这点在动车追尾事故中已经体现的较为明显。从保存性上来讲,受众通过网络获得的符号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并储存,它的保存性强,受众可以像阅读报纸一样反腐阅读、观看、收听,同时以比报纸更方便的形式将各种信息储存下来,还能提供非常强大得信息检索功能。网络传播的选择性较强,受众可以随时决定浏览的内容、顺序、速度等等。超链接为受众在各种内容之间的选择提供了便利。现在受众通过社交网络可以真正参与到整个传播过程中。毋庸置疑,在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这一指标上,网络媒介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开放,用户可以通过发表评论、分享、转发等方式进行互动和反馈。

基于以上特点,网络传播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超时空性和交互性,随着SoLoMo概念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网络的覆盖程度的加强,网络传播一定是大众传播格局中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媒介。网络传播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在保存性、选择性、时效性上比报纸、广播、电视胜过一筹。笔者认为传统媒介和互联网不应该被定义为竞争的关系,事实上互联网不但没有挤压传统媒介的发展,还为传统媒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纸媒被大众最熟悉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深度分析;互联网在发展初期总被人诟病良莠不齐,权威和可信度不高,但是如果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以官方形式信息,不但扩大了阅读范围,还保存了纸媒核心的精神。笔者认为,网络传播的发展,为其他媒介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三联就及时的将网络付费、订阅、电子书、App应用等在互联网上开发,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于广播现在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伴随性,随着我国网络的覆盖程度不断深化,广播的伴随优势不再,那么其与网络融合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90后”数量约为1.4亿,零点研究针对5个城市2099名“90后”的调查显示:虚拟社会成为“90后”习惯的生存空间,24.3%的人“比起和人们在一起,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上网”;网络消费方面,42.2%的“90后”至少有过一次网购经验,但消费观念趋于理性。虚拟社会作为一种生活的状态,实实在在的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未来的传播格局会被打破,传播类型将被重新定义,今天的网络只是搭起了台子,网络为大规模互动和互惠利他带来了机会,如何将传统的互惠利他真正带到互联网上不仅仅是IT技术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网络传播的内容与百年前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区别是传播范围更大、传播方式更便捷、传播速度更快。

参考文献

篇3

一、地区间差距较大且不断扩大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3%、21.7%、20.9%和14.1%转变为55.3%、18.9%、17.4%和8.5%,东部地区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8、3.5和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见表1),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41元、291元、261元、508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东部地区的45%、41%和7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大。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无明显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尽管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再从人均GDP增长速度看(见图1),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没有明显的差别。然而,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他地区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见图2)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保持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尤为突出。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三是从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看(见表2),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48993.01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60%、14.06%、14.02%和13.33%。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

2003年,四大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最快,东北地区增加最慢。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83%、18.25%、15.25%和8.67%,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超过了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地区之和,区域间差距仍然很大。

四是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四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西两大地区的差距最大,其绝对差距为110元。2000年,绝对差距为2638元,2007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达到5935元。

五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东西部之间差距,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1倍。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其它3个地区,且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1.90倍,2000年为2.25倍,2007年为2.26倍,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地区间、省际间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存在差距,还表现在地区内省际间差距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用Theil(泰尔指数) 分析一下各地区内省际间的差距变化,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不大,然而,从2000开始,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西部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差距,然而这种改善在西部地区内部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近年来急剧增大。

一是从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7864.1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4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前4位,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8017.81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58.54%。、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后3位,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015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1%,相当于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四省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7.20%。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全国人均GDP为17896元,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超过全国水平,新疆接近全国水平。西部地区12省市区中,内蒙古的人均GDP最高,贵州最低,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37.67%,相当于内蒙古的26.38%,两省区之间的差距极大。

三是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为18804.20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位居西部地区前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0.81%、14.59%和13.53%;三省总和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8.93%。、青海和宁夏位居西部地区的后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0.15%、1.83%和2.02%;三省总和为752.36亿元,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极大差距。大致而言,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发展相对较快,而、宁夏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特点:不平衡、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上面四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不仅四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而且各地区内部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首先,就其多样性而言,一方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看,四大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而且这种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从地区内部的发展看,各地区内部省际间经济发展也不同步,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各个省、自治区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指标上。正因如此,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篇4

经济一体化极化作用辐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三大经济圈,即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在新时期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但从近年发展过程来看,京津冀地区不论是在整体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上,都明显地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本文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增长极在带动其腹地地区共同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帕鲁于1955年提出来的。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发生在所有的区域,而是有选择地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其周围地区扩散,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增长极正式从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地域空间概念,以后的学者纷纷引用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二)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作用

由于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比周边的腹地地区要快,因而在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腹地地区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趋向转移到核心地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减少了腹地地区发展的机会,使得极核地区与腹地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地扩大,极核地区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现状

(一)第一产业

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的合作有着很长的历史,长时间以来北京和天津一直就是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工商业中心,第一产业的功能弱化,主要依靠环京津的河北地区提供粮食、蔬菜等生活资料。随着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合作会不断加深,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在目前,第一产业的合作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二)第二产业

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产业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受到种种问题的干扰,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就目前的主要成果来说,主要是京津地区一些传统的工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依赖于资源能源的产业不断地迁到河北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区域整体的产业协调和合作。

(三)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的合作上,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比如说在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打破原有的旅游市场壁垒,共同推出一些著名的旅游线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在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资本的流通服务、通信领域的合作也都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增长极地区和腹地地区的互动机制不健

全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联动性不强,核心地区与腹地地区缺少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交通方式的便捷,使得核心地区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腹地地区的依赖。双方的交流很少,经济的互补性开发认识不足。

(二)行政区划协调有待完善

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两个直辖市和一个省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在地区发展前景的问题上,都尽可能追求自己辖区内利益的最大化,对区域整体的协调、综合效益的考虑比较滞后。一方面,北京、天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招商引资、国家的大型项目建设方面,处处都占有绝对优势,相对地减少了河北地区在利用外来资本技术的机会。

(三)区域内产业分工链条断裂

京津冀地区目前也存在很多颇具实力的产业,比如说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的生产等,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产业,但是经过相关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强势产业并没有能够与其腹地地区实现产业对接,对带动区域联动发展的作用有限,比如说同在汽车领域,著名的汽车生产商北京现代在中国共有40多家的配套企业和提供零部件企业,其中有十几家是现代集团原来在韩国的配套企业在北京建立的合资或者独资的公司,还有二十几家是分布在上海、昆山、江阴等长三角城市的企业。

四、政策和建议

(一)寻找利益共同点

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被上述种种问题干扰,使得目前要想从根本上进行产业合作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说从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看,京津冀地区最终还是要往经济整合方向发展。笔者觉得可以从区域各种利益共同点出发,深挖产业链。

(二)创新区域内制度体制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研究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时多集中在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考虑,忽略了对制度体制的深入考察。而制度体制的障碍是影响地区发展最大的因素,因为制度体制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通

区域内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本、技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腹地与极核地区的联系。因此,必须实施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的政策。例如,出台方便异地消费和异地购买的政策;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及时清理已经过期、不合时宜的部门封锁和区域封锁政策;积极实施反垄断、反区域封锁的政策;建立能够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的企业组织体系;规范市场的进入和退出行为;放松劳动力的流动限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各项政策等。

参考文献:

[1]赵国岭.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现代景观艺术;新技术;艺术表现形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现代生活理念的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运用,带给我国景观设计诸多新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在于各元素的捕捉和塑造,以形成系统的景观艺术。在新技术的运用下,传统的景观理念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景观的追求,而新技术下的景观更强调了景观的科学性、美观性和文化性,这点充分显示出我国景观设计逐渐发展其自我特色鲜明的景观艺术。同时,新技术下,我国景观设计呈现出统一性的格局理念,为我国景观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创造了很好的平台。

1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景观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尤其是新材料的运用,带给景观设计更多的时代元素和文明元素,这些都是新时期下,景观设计的主体元素。同时,新技术中的装饰技术、照明技术等,带给景观设计全新的视觉享受,迎合了现代人对舒适、低碳理念的追求。所以,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更适合于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1.1景观新材料

现代景观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的运用。并且材料是景观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承载着景观的设计元素。在过去的景观设计中,材料的运用主要基于天然材料的利用和简单加工,也就是说,过去的景观设计更多地是注重自然元素的体现,给材料更多的自然气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景观设计的理念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关于低碳环保、舒适的景观材料成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宠儿”。并且,现代新材料从多视角展现出不同艺术形态下的园林景观。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材料成为了设计理念的传达者,景观的内涵需要基于材料的艺术形式,进行巧妙地转变,进而成为设计元素的表达面。

现代新材料,在运用于景观设计之时,设计师注重材料与建筑的的合理搭配,在景观色彩、质感、光影等方面,形成系统的景观元素。所以,现代设计师在运用新材料的手法上,更加体现出人文情怀,以多变的表现手法,形成不同感受下的视觉冲击。同时,新材料的使用,带给景观设计更多的理念,尤其是现代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多元化的新材料,这些新材料中融入了社会元素,更有助于突显景观设计理念。并且,现代新材料逐渐普及化,在装饰施工与维护上,比较方便简洁,适合现代人舒适大方的生活追求。

例如近期新兴的透水路面,包含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是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的道路材料。在上海世博指挥中心、波兰馆、世博江南广场等项目中已经先期采用。该路面的透水性,能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城市热循环,反向蒸腾,缓解热岛效应。又比如彩色防滑路面,这是一种在现有的路面上粘结3-5毫米厚的高磨光值的彩色骨料路面,形成具有较大构造深度及摩擦系数的路面面层。这种材料表面为粒子状颗粒,防滑效果好,经久耐用。且骨料可做成多种色彩,满足设计师多变的需求。其优良的防滑效果,使其不仅用于非机动车道、跑步道、景观道路等设计中,更被推广用于人行天桥的路面铺设中。在上海的陕西北路天桥、南路天桥、江苏路天桥项目中,已被投入使用。

1.2景观装饰技术

现代景观设计飞速发展,新兴的技术亦不断涌现,现就几个新装饰技术展开论述。

1.2.1绿墙技术

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渴望绿色。因此,如何在高密度人居环境中充分合理利用绿地,改善绿化结构,提高总绿量,是所有园林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墙面垂直绿化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墙面绿化以其新颖的绿化概念,和对传统绿化空间的崭新突破,它将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成为未来绿化的一种新趋势。

现今发展的绿墙技术,利用铁架、卡盆式花墙板或垂直绿化箱,再植入培育好的植物,形成效果类似大自然覆盖植被的垂直山体,比以前单纯种植爬藤类植物所产生的效果更自然、生态。且不用等待植物较为漫长的生长周期,效果立现。绿墙中都自含喷灌系统,置于顶部的水管可接到每只储水箱,当顶部第一排储水箱满后依次往下一排储水箱流水,由吸水棉带吸水到介质,解决了灌溉、施肥(液态肥)问题,降低了养护的成本。

墙面通过绿化后,可以降温6°C~7°C,空气湿度增加10%~12%,噪声减少25%左右,可起到净化空气、阻隔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1.2.2人工生物浮岛技术

人工生物浮岛是一种利用有机体或合成材质作为载体而漂浮于水面,其上栽植植物,用以形成生物群落,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一种特殊构筑物(见图1)。浮岛的设置丰富了局部水环境的生物链结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局部环境的生态平衡。浮岛上种植的植物不仅形成了优美的环境景观,更可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消减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进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一般的水生植物都能适合在生物浮岛上种植,常用的品种有:美人蕉、旱伞草、香蒲、石菖蒲、鸢尾、凤眼莲、大漂、浮萍、紫萍、槐叶萍等。

(图1)

1.2.3干垒块挡土墙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是从加筋挡土墙延伸出的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物,由自嵌式植生挡土块、加筋材料、滤水填料和墙后土体组成(见图2)。自嵌式植生挡土结构是依靠自嵌式挡土块干垒而形成的柔性挡土结构。主要依靠自嵌式挡土块块体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达到稳定的作用。此结构无须砂浆砼施工,依靠带有凸缘的块与块之间嵌锁作用和自身重量来防止滑动倾覆。自嵌式植生挡土块因其后缘槽口的存在自然形成12°的坡度,使墙体重心偏内,增加墙体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的抗倾覆能力。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水性和抗冻性,适用于河道护坡、挡土墙、花坛等等。

(图2)

1.3景观照明技术

篇6

“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这是对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长期陷于困境的生动写照。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根本)途径。内蒙古杭锦后旗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辖10乡6镇,总人口30.2万,属典型的粮食大县,曾以拥有大面积的“吨粮田”闻名遐迩,被国家农业部专家誉为北纬40°的奇迹,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发展缓慢。到2000年底,在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占46%,工业增加值仅占21%;在全旗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7%,在占23%的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一部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近些年来,我国生产农业发展遇到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是摆在杭锦后旗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旗委、政府认识到,不加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生产,杭后经济只能停留在温饱的低水平上;不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只是一句空话。为此旗委、政府从杭后地缘特点、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工业立旗”的口号和“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三化’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此拉开了杭锦后旗“三化”建设的序幕。

几年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杭锦后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2004年,全旗生产总值由17.67亿元增加到31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收入由1.19亿元提高到2.58亿元,年均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410元提高到6520元,年均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07元提高到3751元,年均增长11.7%。以上数据表明,杭后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认为,杭后为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以“三化互动”为根本,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是推进城镇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杭后在加快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旗域突破为统领,坚持“工业立旗”战略不动摇,举全旗之力,重点抓项目,集中抓引进,突出抓效益。先后引进了重庆飞亚、草原兴发、浙江大好大、新疆屯河、上海浩森、长沙磕里香、伊利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杭后;如期完成了河套就业集团、河套木业公司、鸣兴脱水菜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近20个技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增长极作用。2000年至2003年三年间,全旗工业增加值由5.24亿元增加到12.13亿元,年均递增44%;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依托龙头企业,全旗已形成了以奶牛、肉羊、肉鸡、实用葵、脱水菜、番茄和速生丰产林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带动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法律、社区、家政服务、文体娱乐为主的新型产业,使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过程。2003年与2000年相比,全旗第三产业增加值由5.72亿元增加到8.1亿元,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8亿元增加到5.51亿元,年均增长11.5%;到2003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2.7万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又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搭建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三化互动、城乡统筹、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杭后在“三化互动”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二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品牌形象。

二、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优化经济环境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特别是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胸怀。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协作链,夯实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目前,杭锦后旗在招商引资上发挥了两大优势,即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先发优势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形成的草原兴发、伊利河套、大好大、百联带动的五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在河套地区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是地区的龙头,继续努力就可以形成河套地区垄断性优势,控制河套地区绝大部分农畜产品资源。杭后要特别重视业已形成的这种先发优势,加快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达产达效和规模扩张。后发优势就是河套地区还有许多优势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如玉米淀粉、生物制药等。大家都有开发意向,如果杭后不开发,别人迟早会开发,那时就被动了。而杭后这些年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已经占据了先机,所以要在别人还没有动手之前抢先介入,或在别人还没有形成规模以前,加快发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一句话就是瞄准高增长潜力的产业,先发制人,加速扩张。

杭后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以整合资源优势为重点,把培育壮大农牧林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二是以优惠政策为依托,促进招商引资快速发展;三是以联大联强为目标,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四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构筑招商引资新平台;五是以治理经济环境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基础,全力营造招商引资宽松环境。我们不难看出,杭后要在更大范围内不断寻求新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招商引资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三、以品牌战略为重点,提升经济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造和提升企业独立品牌,形成县域经济的整体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是一帖无可争辩、立竿见影的良方。实施品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县域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杭锦后旗的重点工业企业是全旗工业骨干队伍,占工业总量的79.5%,抓住重点工业企业就抓住了工业发展的主动权。通过扶持发展,河套酒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知心仁、大好大、伊利、屯河、河套木业等企业也在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

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规模经济

杭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突出搞好县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积极以园区为载体,将乡镇企业集中起来,发挥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加快机械、造纸、食品、纺织、建材等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扩散的趋势,在明确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杭锦后旗按照“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规划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一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食品工业为主的大顺城工业园区;二是以科技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河套酒业工业园区。2002年,政府共投资3300多万元,实施了大顺城工业园区“六通一平”建设,并成为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园区建设中,按照“政府造环境,法人办企业,共同经营园区”的原则,实行“封闭式管理,市场化经营”,由管委会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除税务部门外,其他部门未经政府同意不得随意进入园区,更不能拉赞助,全力为企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对水、电等能生产经营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交由企业建设经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创业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到园区投资办厂。目前,两个园区共引进企业11家,引资18.9亿元,2003年,仅汇源一家就投资7.8亿元。而且,工业园区已聚集了全旗53%的工商企业、财政收入68%的税源及45%的就业岗位。2003年,杭锦后旗又投资1100多万元,对河套酒业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两个园区基本上实现了“一年起步、两年发展、三年见效”的近期目标。之后,以北二环路为纽带,将大顺城工业园区和河套酒业工业园区合二为一,建设更高水平的河套食品工业园区,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区的基本条件,使软环境更“软”,硬环境更“硬”,为企业和项目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发展和支持项目建设方面重点选择能源资源消耗少的节能型项目,重点投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五、以特色经济为主导,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创新和培育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向。发挥各地资源、技术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毒无污染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杭后新型工业化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加工引导种植业特色化、市场化,建立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项目为抓手,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培育规模经济,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产业化;信息化

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经济的发展管理更是会对国家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的自身利益。为了确保农业经济向着健康方向发展,需要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全面了解、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让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由于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导致管理力度严重不足,且执行力也明显不足,使得无法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并严重制约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2)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且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导致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农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不能更好的适应农业社会的结构调整。而在这种欠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很多经济活动也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管理执行力严重不足,严重阻碍到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3)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都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不断流失,加之原有的农业经济体系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导致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阻碍[1]。另外,在农业管理上,由于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并存在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无法真正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在执行力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较为单一,且经验不足,也导致执政能力严重不足。

2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农业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而社会经济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而农业经济的管理理念,要真正渗透于农业经济中,还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包括种植、深加工等,提高对农业产品质量的以及生产中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让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2)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其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农业经济管理也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规模开始不断得以拓展,并逐渐渗透于农业经济各环节中,而要将农业成果转变成农业生产力,还需要发挥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并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而农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及农业科研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为农业经济以及生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农业科技得到不断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性发展。3)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管理不断向着产业化发展,除了可以加快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步伐,而且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3]。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利益联结的形式,让产业化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并让其标准化的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让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来,以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效益。

3结束语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信通过不断的调整及规划,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徐春园 张雪威 徐晴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孙雪妮,姜佑静,孙宝珠.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6(12):83.

篇8

[关键词]东部山区县;县域经济;高州模式;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083 ― 02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最基本单元,可以划分出蕴藏资源、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外贸型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条件差异性可能会导致相同模式产生不同效果,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某种模式。高州市与其它欠发达山区县存在类似的区域状况,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然而它能通过改革摆脱各种束缚条件并取得较大成功,其经验模式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的。

一、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高州是广东省茂名市辖县级市,于1993年6月撤县建市,地处粤西南,与广西北流市接壤,毗邻省内的电白县、信宜市等市县。全市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5%,丘陵占31.9%,现辖23个乡镇和5个街道,总人口176.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县。〔1〕改革开放前,高州仍是一个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山区农业县,但如今已是一个拥有多项“全国百强县”荣誉的山区县级市。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2〕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U30.4U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3〕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4〕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山区县普遍存在资金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不足条件,此时更应加强与区外联系合作,利用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建立紧密联系的商贸市场和产业联动机制。作为粤桂交通枢纽,高州加强与省内的湛江市、云浮市等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消除商品流通的各种障碍,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收区外转移的资金、产业和技术。

〔参 考 文 献〕

〔1〕张新红,张志斌,李鸿飞.中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研究―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2〕高州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综述〔EB/OL〕.高州市人民政府网,2010-11-8.

篇9

【关键词】油田水平井 钻井技术 超薄油层 大位移井 深层水平井

1 引言

在以前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定向井技术的运用比较广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水平井钻井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扩大油气层面积,不仅能够提高油气井的产量,还能够显著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效果,是现在运用得比较广泛的钻井技术,由于其优势明显,在将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中,该技术会取得进一步发展,并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2 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与推广运用,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取得了发展和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改变了运用常规的水平井技术难以实现对超薄油层有效开发难情况,它的运用,大大推动了超薄油层的有效开发,目前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2)大位移井钻井技术。该技术主要运用于“海油陆采”钻井,在井身轨道设计和轨迹控制上采用了悬链线剖面,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欠平衡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欠平衡井中运用水平井钻井技术能够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但是增加了钻井难度。经过对相关技术改造之后,形成了配套钻井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4)分支井钻井技术。该技术起步较早,经过技术攻关和研究,该技术越来越成熟,并取得良好的开采效果。

(5)丛式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益和勘探开发效益,一些油田运用该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显著的提高了钻井的综合效益。

(6)其它技术。除了上述技术之外,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还包括: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复合大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阶梯式水平井钻井技术、井间剩余油开发技术、双井连通水平井钻井技术、短半径、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随着技术的攻关和研究运用,这些技术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收到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3 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现状,并结合当前水平井技术研究的实际情况,可以预知该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

(1)FEWD、LWD的应用将更广泛。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大型整装油田已经投入了开发,在开发中,如果使用直井技术或者常规定向井技术,开发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佳,一些地区存在着大量薄油层储量,在开发这些薄油层的工作中,为了找到油层,保证油层的钻穿率,必须采用随钻地层储量评价技术,而FEWD、LWD是实现油田精细开发的重要保证,在将来油气勘探中必将有着更为广泛的运用。

(2)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将得到发展。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海岸油田的开发,在这些地区进行油气资源开发,由于水深比较浅,海上钻井平台不能适用,运用滩涂人工岛的投资太大,并且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正好适应了这些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3)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会取得突破。该技术是位移井的核心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先进的钻井技术,随着技术的公关和突破,该技术将逐渐被运用到勘探开采实际工作中,并将形成配套技术,海油陆采、海上平台钻井是该技术的主要运用领域。

(4)深层水平井钻井技术将得到新的发展。油田的勘探开发将从浅、中深井向深井、超深井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采用直井开发效果比较差的储层,水平井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要想推广水平井技术,必须在耐高温、耐高压、测量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且形成配套技术的情况下才能推广和运用,并且,测量控制技术是将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5)分支水平井技术将有新的进展。该技术既能够提高单井产量,又能够提高钻井的综合效益,它在现场试验和运用的基础上,必将取得新的发展,并形成配套技术,该技术未来重点的攻关方向是进一步提高完井级别。

(6)开窗侧钻水平井将得到更普遍应用。由于油气井会发生损坏甚至出现报废现象,为了保证勘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老井进行修复和侧钻将会受到不断的重视,水平井在侧钻井中将会有新的发展,并为老井修复、死井复活提供技术支持。

(7)多井联合SADG开发技术将会普遍应用。实际运用表明,该技术能够使产液量明显增多,将单井蒸汽吞吐变成了连续开发生产,不仅提高了油气的生产能力,还使得油气采收率大大得到了提高,因此,该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重点发展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将来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中,要想有所突破并实现有效开发,必须以先进的工程技术作为保障,而水平井钻井技术正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是将来应该重点发展的技术。

(2)钻井技术需要突破和创新。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勘探区域不断扩大,开发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这无疑对钻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情况,需要对钻井技术进行创新和突破,其中,水平井钻井技术是重点发展的方向。

(3)水平井为钻井技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实际推广运用,一些油田拥有了多项钻井配套新技术,并且以水平井为代表,这为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4)将来必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在国内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与国际先进的技术接轨,就必须加大创新的力度,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彦祺.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腰英台油田的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09(1)

[2] 张辉,张振华.海拉尔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应用效果[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6)

[3] 张桂林.胜利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钻探技术,2005(2)

篇10

关键词 个别化教育计划 困境 发展趋势

分类号 G760

1975年,美国颁布了《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of au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简称EHA),即94-142公法。该法案首次提出要为每位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并对IEP的功能、内容、制定人员与程序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从此,美国学校开始依据法律的要求,为每个残疾儿童制定IEP。虽然在随后的30多年间,EHA(1975)经历了几次大的修改,但依然把为特殊儿童制定IEP作为实现适当教育的重要保证。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而言,没有比IEP更为重要的文件了。IEP的制定是“保证所有特殊儿童的有效教学、学习和更好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定IEP为美国特殊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纷纷立法要求为特殊儿童制定IEP,而且这些国家(地区)IEP的功能、内容、制定与实施过程等也基本遵循美国的模式。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很多学校开始尝试通过制定IEP来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各个国家(地区)IEP的发展却逐渐陷入困境。人们对IEP有效性的质疑声四起,有些人甚至呼吁取消IEP。本文试图总结IEP的现实困境,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探讨IEP的未来发展趋势。

1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现实困境

1975年,美国94-142公法颁布时,人们对IEP颇为狂热。研究界关注的主要是如何制定出合乎法律要求的IEP。随着时问的推移,IEP制定与实施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而且,不同国家(地区)所出现的问题基本一致。IEP的发展陷入了负担重、制定与实施难而收效却不确定的困境。

制定与实施IEP给教师和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法律对IEP的基本内容、制定、实施与修订的程序做了严格的规定,所以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编写一位学生的IEP需费时6小时以上。此外,为准备IEP会议等工作,教师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文案工作,有些教师甚至花在文案方面的时间与其为特殊儿童制定具体计划的时间一样多。过多的文案工作甚至成为一些教师离开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同时,学校也因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问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美国94-142公法把IEP作为为特殊儿童提供免费适当公立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家长对特殊教育适当性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对IEP适当性的质疑。自94-142公法颁布以来,美国特殊儿童家长与学校进行司法诉讼的数量增加。2005-2006学年,全美共有19042个(因特殊儿童家庭与学校的矛盾)而召开听证会的申请。这说明学校处于与家庭产生冲突的危机中。打官司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破坏了法律所期望建立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另外,制定IEP,也需要特殊儿童家长、其他专业人员花费很多的精力。

尽管学校、教师等为IEP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人们对此项工作成效的看法却并不一致。

一些研究认为,制定与实施IEP的确有积极的作用:(1)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了家校合作。由于制定IEP必须由家长、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参与,因此,家长有机会和教师一起讨论、规划儿童的教育计划,监督儿童的教育进步。大多数参与制定IEP的家长对IEP的制定程序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样制定的IEP是能满足儿童需要的好计划。家长还可以带来很多教师无法了解的儿童发展信息,并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儿童达成相关目标。(2)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制定1EP的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关注儿童,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评价,全面规划其在一学年要达成的目标。一些教师认为IEP对制定长期教育计划是有用的,即使法律不要求,他们也会继续制定。大多数普通教师认为IEP是准备特殊儿童课程的有用工具,并积极参与IEP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有些教师对IEP是否有用的看法比家长还积极。(3)IEP是提高学校特殊教育绩效的重要管理工具,有助于显示教师的教学绩效及学生的进步情况。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IEP的制定与实施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IEP的制定质量差,不能达到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IEP没有建立起儿童现有水平评估――课程与教学目标――成效评价间的联系:长期目标、短期目标都与评估缺乏联系;没有报告儿童的现有成绩水平,直接影响其随后的目标制定;目标模糊、不具体,目标间缺乏连贯性,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目标;过于关注儿童的弱势与不足;目标不可行,评价标准和方法缺失。(2)制定的IEP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按照法律的意图,IEP作为概括性的课程与教学、相关服务的规划设计,应该直接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然而,大量证据说明IEP并没有发挥预期的功能,在“特殊教学设计”方面表现无能。IEP与教学间没有建立联系。教师更多的是把IEP作为法律的要求,而不是指导教学的重要计划,并没有使用IEP来指导日常教学。(3)实施IEP的成效差。很少有研究证明IEP提高了特殊儿童的教育成效。制定与实施1EP以来,特殊儿童的成绩并没有变化[21]。有人甚至认为IEP不管在记录儿童成长还是在促进儿童进步方面都是无效的。IEP的现实与理想脱节。

2 个别化教育计划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由于制定与实施IEP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其收效却并不确定,因而有些人开始质疑甚至抛弃IEP。笔者认为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客观分析现实中IEP出现多种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寻求前进的方向。

致使IEP的制定与实施出现多种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IEP自身的因素,也有管理者、教师等执行者的因素。

2.1 相关法律对IEP的功能、结构、制定与实施过程等方面的规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IEP的功能定位不够适当,特殊教育的发展过于依赖IEP。美国94-142公法把特殊教育定义为满足儿童的个别需要而特别设计的教学。每个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有资格得到免费、适当的公立教育。而免费、适当的公立教育是指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处于公

众监督的、遵照IEP的教育。可见,IEP对达成特殊教育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法律希望经教师、家长等多人讨论制定的、作为正式法律文件的IEP可以促使学校为每个特殊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问题是“特别设计的教学”并不等同于个别化教学,特殊教育的内涵远比个别化教学宽广。当特殊教育的重心变成以制定与实施IEP为主导的个别化教学时,教育的适当性、有效性并不必然能实现。IEP不能保证特殊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并最终拥有满意的生活和一定的职业能力,也无法切实提高学校的绩效责任。基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个人的评价使得管理者、公众对学校、地区特殊教育总体质量的评价变得更为复杂。这种转变把学校教育的整体责任转向关注学生看似特殊的地方。除非学校确实要对所有特殊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否则可能仅仅提供一些表面上“个别”但并不充分、适当的教育。通过IEP来促进学校、教师的绩效责任,其实反映了政府对教育者的专业承诺和判断缺乏信心,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IEP的制定过多地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致使其指导教学与评价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94-142公法颁布的年代正是美国特殊教育深受行为主义影响的年代。IEP的制定也在很多方面遵循着行为主义的理念:在学年的开始就要预设学生整个学年所要达成的目标,而且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能达成的、现实的、有时间限制的(SMART)。长期目标要按照行为主义的任务分析法分解为若干个短期目标。这样制定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预设目标,其实是假设教育者提前知道儿童应该学什么、能学什么以及将以什么样的速度进行学习。每个IEP在描述儿童的发展目标时都用“该儿童将会……”的字眼,这种保证是令人恐怖的。因为如果没有儿童的选择与配合,这种保证将难以实现。教师唯一可以保证的是他们将做什么。因此,教师只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施加影响,而不是控制与保证。目标具体、可测量、能在限制的时间达成的要求,使得教育者的视野狭窄,只关注那些易明确评估的、易写成具体目标的、易达成的领域,而没有顾及学生的整体发展。长期目标按照任务分析法分解为短期目标,则是把学习看作是线性增量的过程。这种行为主义模式是不利于教学实践的。学习过程远远比对某个规定任务的简单反应要复杂。有效的学习是学习的发生、变化、学生的自尊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产品。过于关注预设的目标,可能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目标,忽略学生所获得的非预期但却重要的发展。

第三,IEP制定、实施与修订的过程过于刻板和复杂,致使IEP失去灵活性,难以适应教学实践的快速变化。美国94-142公法规定,作为促进家长、教师等不同人员沟通的工具,IEP必须由教师、家长、专业人员、特殊儿童(如果适当的话)等组成的小组以召开IEP会议的形式来共同制定、修订。法案还对IEP制定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单独改变IEP目标(包括短期目标)的权利。然而,学习是个协商与分享的过程。有效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调节者,帮助学生从不知到知。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不能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的IEP目标必然是没有活力的,是无法指导教学实践的。

2.2 管理者、教师等执行者在制定与实施IEP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管理者更注重特殊儿童是否“有”IEP,注重IEP中目标的数量,所以导致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存在重制定、轻实施的倾向,一些教师甚至使用计算机制定更多的目标以应付检查。由于IEP是说明一个特殊儿童的需要以及学校为其提供服务的唯一文件,法院把制定与实施IEP的情况作为“适当”教育的证明。IEP成为保证儿童得到适当教育的主要法律问责工具。一些法院在判断儿童的特殊教育绩效时主要关注学校是否严格执行了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定与实施IEP,而很少关注儿童的具体教育结果。顺从法律规定的程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要绩效评价机制。由于IEP试图涵盖特殊儿童的诊断与评估、达成的目标及为此所提供的服务、对学生进步情况的评价等多个方面,这使得IEP的结构非常复杂。制定与实施IEP的复杂程序要求,迫使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文本工作上。制定与实施IEP这一政策工具,迅速成为一件官僚、耗时、低效的事情。

第二,教师、家长等IEP小组成员在制定与实施IEP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IEP的实际成效。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管理者、教师、家长、专业人员等组成IEP小组,共同制定IEP。其中,教师和家长承担着最为重要的任务。IEP小组成员在制定与实施IEP时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能力不足。制定IEP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专业能力。实践中,一些特殊教育教师甚至也不能对特殊儿童进行全面教育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参与融合教育的普通教育教师由于缺少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缺乏特殊教育专业能力,普遍对教育特殊儿童缺乏信心。一些家长可能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参与制定IEP的能力。(2)态度不积极。一些教师和管理者厌恶IEP,认为其很少有教学价值。甚至一些特殊教育教师也对IEP持消极态度。(3)缺乏合作意识。特殊教育教师缺少与普通教育教师的合作是IEP没有达到预期成效的重要原因。在融合教育的大潮下,很多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普通教育教师却很少参与IEP的制定与实施。IEP被看作是特殊儿童的附加课程。普通教师,特别是中学的学科教师认为实施IEP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事情,自己没有责任在教学中实施IEP。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校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家校关系,家长并没有在发展IEP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有的教师觉得与家长接触是额外的负担,有的家长可能不熟悉特殊教育的相关程序,不能理解学校和教师在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时所受的限制,从而质疑学校支持和服务的适当性。

3 发展趋势

3.1 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依然需要IEP

IEP费时但成效却并不确定。目前,认为1EP的制定与实施存在很多问题的研究远远超过IEP有积极作用的研究。IEP尽管受执行者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其自身的确也存在很多问题。那么,我们还需要IEP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高质量的特殊教育需要IEP。

各国IEP在名称、形式上稍有差异,但其主要功能是基本一致的:IEP是满足特殊儿童个别需要的教育方案,是促进家长、教师等不同人员进行沟通的工具,还是评价学校与教师教育绩效的重要依据。IEP所承担的功能对特殊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没有其他形式可以替代或完全替代。

特殊教育之所以存在且在融合教育的大潮下也没有被普通教育所取代,是因为特殊儿童有着与普通儿童显著不同的个别需要,如果不提供特殊的教育服务很难满足其发展需要。即使同一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

问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尽管个别化不是特殊教育的唯一特征,但无疑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不能满足儿童个别需要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特殊教育。接受特殊教育的个体的唯一差异是其所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差异。满足特殊儿童的个别需要,需要依据特殊儿童的现有水平、发展可能性和发展需要,制定个别化的课程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课程。其中,个别化的课程是关键。尽管有人质疑特殊儿童是否该有个别化课程,认为适合普通儿童的课程同样也适合特殊儿童,觉得教师可以运用同样的教材对特殊儿童进行差异教学,帮助特殊儿童达到适合其个别需要的目标,实质上这种做法很难保证儿童学习的系统性和适当性,特别是当普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完全不适合特殊儿童时,基于普通课程的差异教学成效甚差。普通课程难以回答每个特殊儿童的课程需求。所以,满足儿童个别需要的特殊教育需要个别化的教育方案。

特殊教育是个难度大、影响因素多样的复杂体系,需要与之相关的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家长、专业人员等的积极合作。其中,普通教育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最为重要。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普通教育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共同制定与实施IEP无疑是提高教育成效的基本保证之一。家长的参与也很重要。家长能积极参与的特殊儿童往往有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更低的青春期高危行为。不论家长的种族、民族、收入水平和教育背景如何,都是如此。尽管也可以有其他的合作平台,但IEP小组成员每年有机会一起讨论、制定与修订特殊儿童的IEP,无疑是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机会。IEP会议制度化的规定,有助于提高交流、合作的质量。

特殊教育的绩效评价与特殊儿童发展的评价一致是特殊教育领域的难题之一。由于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不同特殊儿童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很难单纯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与教师的工作、对特殊儿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1997年,美国颁布的《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mion Act Amendments,简称IDEA(1997))规定,特殊儿童要与普通儿童接受统一的学业评价,但特殊儿童接受评价的类型及程度还是由制定该儿童IEP的小组决定的。该儿童的IEP必须说明儿童接受统一评价的情况、需要接受的调整。对不能接受统一评价的儿童,IEP须说明原因及怎样接受选择性评价。而特殊儿童功能性目标的评价则主要依据其IEP。IEP仍然是特殊教育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为止,我们还找不到比IEP更能满足上述功能的形式。而IEP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来加以改善或消除。因此,未来我们依然需要IEP。只是我们不会再像以往那样过于依赖IEP了。IEP作为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形式之一,将会在一定范畴内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3.2 通过改革使IEP更加科学有效

首先,避免目标制定的随意性,制定能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课程目标。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施加给学生的所有影响,应涉及学生发展的多个方面。单纯强调个别需要,往往容易使IEP制定者过于关注儿童的缺陷和不足,制定的目标范围狭窄、数量少。而且,由于缺少约束和规范,一些教师制定的IEP过于随意。因此,一些国家(地区)近些年来开始规范IEP目标的领域与范畴。2003年,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施行细则》(修订)规定,学生各项能力现况应包含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行动能力、情绪、人际关系、感官功能、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国文、数学等学业能力之现况。要以“全人教育”的理念设计目标,IEP目标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意三大类别。以往因难以测量而较少出现的情意目标开始作为特殊儿童IEP的重要目标。2004年美国颁布的《障碍者教育改进法案》(Individuals with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2004))规定,在评估儿童的现有水平时,要关注儿童的功能性、发展性、学业的多方面信息。IEP目标既要有学习普通课程的学业目标,也要有促进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功能性目标。

第二,改变IEP的设计取向,从单纯的目标模式转向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相结合。原有的IEP过于注重目标的预设,难以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1994年,英国开始简化IEP形式,以纲要式(outline)陈述为主。2003年,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施行细则》(修订)规定,IEP目标包括学年教育目标及学期教育目标,不再强制规定制定短期目标。2004年,美国IDEA规定,除了严重障碍儿童,绝大多数特殊儿童的IEP只需要制定年度目标。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地区)的IEP设计取向正在发生变化。学年初,只制定概括性的长期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方面的因素制定、生成更具体的短期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最终能达成的目标,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

第三,减少IEP制定与修订过程的刻板化和复杂性,增加1EP的灵活性,使IEP目标更能适应教学实践的变化。2004年,美国IDEA规定,在IEP的年度审查会议之后,经家长与学校同意,教师可以不召开IEP小组会议而对IEP进行微调。鼓励教师加强IEP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及时调整与修订IEP目标。其次,改变会议方式。除了面对面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方式召开IEP会议,以节约时间。另外,改变所有IEP小组人员须参加IEP制定会议的规定。如果家长和学校都认为,某个小组成员的专业领域与会议讨论的信息无关,那么可以不要求其出席。即使所讨论的内容与某个小组成员的专业领域有关,如果家长和学校同意,并且该成员能在会议之前向1EP小组提交书面报告,那么他也可以不出席IEP会议。

3.3 减轻制定1EP的负担,提高实际效率

由于制定一份IEP,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IEP小组成员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所以,一些国家开始注重减轻IEP制定负担,提高效率。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种措施:(1)制作电子版IEP。20世纪80年代,美国IEP的发展进入“技术反应”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软件来制定IEP目标,减轻文案负担,节省精力和时间。尽管有人质疑运用计算机软件制定IEP可以减轻负担却对提高质量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由于它可以显著减轻文案负担,所以在美国之后制定IEP的一些国家(地区)还是在开发计算机软件、制定IEP方面做了很多尝试。(2)减少IEP的数量、缩小IEP的规模,只为特别需要IEP的特殊儿童制定IEP,IEP只涉及到某些特别需要个别设计的方面。2002年,英国开始尝试不再为每个特殊儿童制定IEP,而是为有相似需要的特殊儿童制定小组教育计划(group education plan,简称GEP)。只有那些课程与他人有差异的特殊儿童(附加的课程或不同的课程)才需要制定IEP。2004年,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定,IEP要描述普通课程所没有的而该特殊儿童又特别需要的一些课程领域的目标,不是记录所有的学习目标。(3)延长IEP的有效时间。2004年,美国IDEA增加了一个试验计划,给15个州的家长和教育管理人员选择用3年的IEP代替1年IEP的机会。一次可以为非严重障碍儿童制定3年有效的IEP。

第一种措施可以减轻IEP的沉重工作负担。第二种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工作负担,而且与教学实践更加贴切,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今后这两种措施还会继续发展。第三种措施自出现以来就备受质疑,一次制定3年的IEP,难以保证制定适当的目标、提供适当的特殊教育服务,也限制了家长等合作、参与的机会。这种为减轻负担而牺牲特殊儿童适当教育权利的做法应该难以长久。

3.4 转变管理者的评价取向,提高教师、家长等制定与实施IEP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