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

篇1

一、引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一中国境内的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包括“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等内容。但在全球以美国为主导、构建新自由贸易秩序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并重新确立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个关键使命便在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也只有进一步地推进各领域改革,将自身置于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进程中去,中国才能从自由贸易和投资所催生的经济效益[1]中获利。就此而言,“上海自贸区”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乃是,如何通过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程度来推进改革,以及促进发展,自贸区只不过是实现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不过,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固然可以给社会经济带来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争议的地方,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会不会影响环境的质量,尤其是影响到作为贸易输出国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

这个问题最初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那时,正值北美诸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在该协定生效后,有学者观察到作为协定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环境质量在自由贸易的推进过程中似乎经历了一个明显下滑的阶段(Grossman and Krueger),[2]由此,经济学界揭开了有关自由贸易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几个重要的效应和结论,包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污染者天堂效应及假说(PHE和PHH)。时至今日,随着发展中国家内部环境问题的加剧,譬如中国近期爆发大规模的空气污染事件(雾霾),这里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国际贸易上的成因。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审视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站在已经成立的“上海自贸区”的角度,它在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是否也会对中国的环境质量造成影响?进而,我们是否有可能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来扭转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让自贸区服务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环境保护目标?

二、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论与实践

(一)两种相异的意见

1.自由贸易不利于环境保护

有关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国际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自由贸易不利于环境保护,其理由在于“在不同的环境管制水平下,商品的国际贸易和流动必然会增加环境风险,并危及环境质量”,[3]以及“国际贸易会加速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譬如象牙的贸易危及大象的生存,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则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热带雨林地区的木材出口则又导致了森林的不可持续发展”,[4]由此,这个观点认为自由贸易对于环境质量的最大影响在于,为了在自由贸易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各国会倾向于削弱其环境规制水平,进而令其环境加速恶化,这个过程被归纳为“向底线竞争”(Race to the bottom),这里的底线指的便是“环境保护的底线”。

2.自由贸易对环境有改善作用

与上述观点相异的是,推崇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自由贸易不仅不会恶化贸易国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有改善作用,也就是贸易可以产生“收入溢出效应”,令贸易的福利效应扩散到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诸多领域中。具体到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的影响过程,这个观点提出了与前一种观点截然相反的论据,指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更容易获得清洁的环保技术,以及在愈加严格的环境规制条件下会反过来激励创新,并使得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相辅相成。[5]就此而言,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并不是“向底线竞争”,而是“向顶端竞争”(Race to the top)。

上述两种观点各有侧重,都有一定说服力,那么,自由贸易对环境质量究竟有何影响呢?综合各种研究,总体上,自由贸易的环境影响在效应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6]而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论,其来源也正是与这三种效应的对比关系有关。第一,当自由贸易的规模效应占主导地位时,它对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就比较大,因为更大规模的经济产出必然占用更多的资源。第二,当自由贸易的技术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时,自由贸易的环境影响就表现为正效应,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将提高环境的产出效应和保护程度。第三,当自由贸易的结构效应为主时,其结果则未可知,这是由于自由贸易如强化了一国现有资源禀赋的话,那么在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将继续扩大利用低成本的环境资源,从而恶化环境质量,而在环境规制水平较高时,则又会通过提高环境资源的价格,改变其贸易禀赋优势,进而优化环境质量。

从以上三方面的过程可以看出,自由贸易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环境实则取决于哪种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环境质量与贸易的自由化本身并无或正或负的关系,关键之处在于,我们在自由贸易的推进过程和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发展的路径或模式及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是不是扬长避短,主要发挥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种效应,譬如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等。

(二)发展理念的甄别

1.两种理念:增长至上与绿色治理

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理解,西方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曾经有过两种主要理念,其一是继续走资源环境密集型的发展道路(称之为A模式),作为最极端的增长至上论,这条道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由此,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的环保主义运动催生了第二种发展理念,那就是走“绿色”增长道路(称之为B模式),其中尤以1988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为代表。此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基本上认同这个理念,并切实地采取了各种政策与行动,对本国/本地区进行实实在在的“绿色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

到今天,整体上西方国家的环境优于发展中国家,而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便是借助于越来越便利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将本国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外转移,同时有限制、有选择地对外输出本国的“绿色清洁资源(即能源资源环境)”(譬如跨地区贸易一体化协议中对特定地区进行贸易品种类的限定)。尽管从结果来看,这似乎是全球化背景下,各种要素参与全球分工后使然,但如果所有的贸易都是真正双向自由流动的话,到目前,发展中国家实则不会接受这么高比例的污染产业,且完全忽略对于清洁产业的引进,而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也不会如此顺利。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全球范围内,西方发达国家各种形式自贸区的设定过程中,他们如何通过自贸区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来强化技术效应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结构效应,逐步修正自身的贸易优势,转而使发展中国家承担资源环境的高成本供给。

2.自贸区模式:负面清单与倒逼机制

一方面,自贸区,顾名思义肯定是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程度,让商品和要素通过这个管道真正地在国际市场上流动起来,然后推动本国禀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回报,这一点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但这却并非是自贸区的全部内涵,到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所谓的“负面清单管理”,这在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伊始时,是根本不敢做、也不敢想的事情,那时,担心的事情是怕没有外资进来,没有对外贸易可做。然而,30多年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却早就为自贸区设定了为数众多的“负面清单”,对贸易对象和种类进行了诸多的规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资源的扭曲配置”,即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政策抬高了某些贸易品的成本,而同时又通过“自贸区”的形式来降低其他贸易品的相对成本,从而创造以及凸显出某些贸易品所谓的禀赋优势。

事实上,现在大家都已经明白(或许大部分人还没有真正明白),这样的成本本来应该通过国内的价格信号进行还原,不过,要在国内扭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譬如需要国会、政府、市场进行反复博弈之后才能成行。而如果通过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形式来扮演价格信号的作用,那么就会减少很多的社会博弈成本,同时实现对贸易和投资流向的某种掌控。这便是自贸区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第二重意义所在,也可以将之理解为所谓的“倒逼机制”,只不过,更宽泛的理解是,自贸区倒逼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等主体,如果政策合理有效的话,它还会直接倒逼“资源环境领域的价格形成”。

就此而言,针对当前已经高度自由流动、并且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设计中,不仅应该继续执行原先已经出台的各种资源环境保护管制政策,而且还应该对此提高约束,让资源环境要素的流出越来越困难,同时促进这些要素的积极流入。反言之,切忌重复以前的教训,让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继续得以在“自由和开放”的名义下透过自贸区这个管道向内涌入。

三、自贸区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一)适度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A模式和B模式之外,同济大学的诸大建教授还提出了另外的一种发展模式,即C模式,[7]该模式强调的是“适度的”可持续发展,侧重于以扩大经济增量为主要的途径来逐步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性,其实质是建议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走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取一个“折中值”,认为环保的步伐不可过急,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在主要矛盾仍集中于“发展与落后”的时候,不可将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完全转移到资源环境领域上。应该说,这样的一种模式(或理论)比较符合中国1978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经验,那就是以增量改革的方式来逐步消除市场中的扭曲现象,通过增量来解决存量中的结构性矛盾。

不过,问题在于,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一旦启蒙,在最初阶段就会表现得极为“激进”,譬如美国,环保主义运动开闸之后,一时之间朝野各界无不以“绿色”来标榜自己,以至于任何领域的政策如果与“环保”相冲突便会遭到抵制,其中便包括“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反过来,也有一些国家,并未真正地启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任由资源环境条件继续恶化,最终则基本上都惨淡收场。就目前的情况看,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因素刺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关口,那就是,在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上,接下来究竟应该是“匀速”前行,还是“加速”前进?

(二)环保诉求与竞争力提高

客观上而言,国内的环保领域看起来很热闹,但在根本上,我们距离“真正的环保主义启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没有到要区分谁是“深绿”、谁是“浅绿”的阶段,不得不承认的是,仍有很多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受到增长至上传统思维的束缚,希望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该围绕经济增长展开,一切工作的评价也都应以GDP为标准,在此背景下,也很难说,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改革就没有诸如此类的考虑,即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及相关领域的开放来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外部资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从而继续做大规模。果真如此的话,那自贸区的开建倒是与上述C模式的发展理念比较契合,一方面,让经济继续加速前进,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利用速度则相对减缓,通过此消彼长的渐进方式来化解当前的资源环境困境。

但实际上,从中央的意愿和部署来看,如果自贸区仅仅停留在这样的一个目标和阶段上,这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调结构、稳增长和促转型”三者中,结构调整显然是重中之重,为此,无论是“五位一体”的发展定位,还是“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治”,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等,都可以看出中央为了顺应接下来一个阶段里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环保诉求”而在着手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果自贸区的发展态势依旧仅仅是促增长的话,那么就会与这样的努力相抵触,也不符合中央的施政意图。

(三)资本高地与一体化发展

自贸区究竟应该如何以自身的发展来辅佐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模式这个目标呢,除了本文第二部分所提的“减负”理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可能便是,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来获得自由贸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结构效应”,也就是促进要素禀赋的转变,以自贸区吸引资本,推动中国部分区域形成全球性或地区性的“资本高地”,让资本逐渐成为我们新的竞争优势,以更加“廉价”的资本替代相对“便宜”的资源和环境,如此,也可在不强行“减负”(规避污染产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齐头并进,抑或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竞争优势基础意义上的“减负”。其实,这也是为何我们必须要推动金融、贸易、航运等的一体化来对抗外部竞争的关键所在。

四、自贸区如何与“建设美丽中国”协同:政策及展望

(一)自贸区建设与“优化资源配置”路径的打通

从发展模式的选择来看,在上述A、B和C三种路径中,可供我们腾挪的战略空间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小,即便是走“渐进式可持续发展”的C模式在当下受到了政府的首肯,却也无法再坚持几年,这是因为,如其他国家的经验所表明,环保主义的启蒙和诉求并非会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在日益趋紧的环境恶化形势下,物极必反的结果是,极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从中央到地方掀起声势浩大的可持续浪潮,目前至少已经有一些迹象在证明这一点,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一切提高效率的战略、政策及举措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内生性相协同。就协同的根本性问题而言,其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同政策之间打通“优化资源配置”这个共同点。

如果要从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质是优化资源环境的配置状况,直接的表现是将被低估了的资源环境价格还原出来。怎么还原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通过管制来逐步提高它们的使用价格,一直提高到足以将资源环境的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止。其实相比于欧美的市场经济制度,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优势。不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不会让环境管制的努力如愿以偿,它会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抵消政府在环保上的种种努力。譬如,最为典型的便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抵制严格执行环境管制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形成所谓的“污染天堂”,即产业向“污染管制较轻,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也正是,30多年来我们屡治环境而却又无功而返的本质所在。说穿了,就是因为我们的资源环境产品及服务不如欧美发达国家来得贵。体现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便是资源环境要素大规模地从中国流向其他国家,从而造成了内外环境质量的失衡。现在,即便是作为资源环境输入国的欧美发达国家自身都要出台政策来反对环境领域的这种失衡(譬如在各种地区贸易一体化协定中专门规定了环境保护)。

由此,结合“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内外失衡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国际贸易是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所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强化内部环境管制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贸易条件的努力来扭转失衡。在此,自贸区就应该有所作为。

(二)自贸区改革与“建设美丽中国”诉求的协同

1.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失衡

同样,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设定“自贸区”的出发点本身就是为了消除内外部的各种区别和失衡,譬如制度成本的内外区别、商品和服务的内外成本区别、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内外成本区别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总体上而言,在大部分商品、要素上,内部的成本都体现为高于外部的成本,但唯独资源环境领域正好相反。这一点实际上足以给我们为了自贸区发展以及对外多变和双边自贸协定的签订提供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如何在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度、降低贸易投资各种成本的同时,让我们的资源环境成本和价格逐步与国际水平趋同。也就是说,自贸区和自贸协定能否为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失衡进行服务?这实则是“自贸区”改革与“建设美丽中国”诉求相协同的最大结合点。

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实际上,只要存在长期的失衡(成本和价格的不一致),所有的理论都在告诉我们,市场是可以出清这种失衡的。只是问题在于,我们将如何合理地借助于包括自贸区在内的各种方法来改善我们的贸易条件,并为资源环境要素争取更加自由和对等的市场基础。

具体而言,究竟应该如何在自贸区与“建设美丽中国”之间搭建桥梁呢?如果我们可以将自贸区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的某种功能区,那么,这个问题的实质便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并解决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问题。如前文所述,两者之间存在着两难境地,自由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尤其是扩大自由贸易、从而引入全球竞争的结果是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所谓的“向底线竞争”的环境管治和约束的放松和质量的下滑,但这并非是自由贸易给环境领域带来的全部功效,除了以上“恶”的一面之外,自由贸易对于环境还有着积极的一面。

2.带动资源环境利用的效率

对此也有很多理论予以解释,包括通过自由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之后,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能力,即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自由贸易如果真正实现了要素的自由流动的话,那么,在资源环境要素流出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会帮助发展中国家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引入环保技术和服务。还有,自由贸易所带动的市场化结果也会从制度层面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利用的效率,即提高环境的生产力。最后,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必将带动“思想”的流动,其中便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长期的环境治理中尤为重要,事实上,包括“可持续发展”本身在内的发展模式和认知其实就与全球市场的建立与扩大不无相关(19世纪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就曾断言“A free market of goods corresponds to a free market of ideas” (商品的自由市场必将与思想的自由市场相对应))。[8]现在看来,其中所提的Ideas,既包括非商品的“服务”(譬如环境咨询),也包括非商品的“理念及认知”。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处于不利地位中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自由贸易造成了环境污染,但自由贸易与“建设美丽中国”实则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看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法充分利用“再开放”的改革契机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3.配置资源环境保护的要素

落实到自贸区,将来要在进一步开放的格局下保护资源环境,那就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由贸易积极的一面。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化的原则来配置资源环境要素,也就是取消各种人为压制资源环境价格的政策,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把资源环境要素通过金融、贸易等手段放到国际市场上去流通起来,这对于提高我们国内资源环境要素的利用效率或者生产力是极为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让国际市场的动态性来平衡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要素上的价差;另一方面,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通过自贸区来发挥它在引入资源环境服务、技术以及知识和理念上的积极作用,也就是以此进一步来推进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能力建设。如此,那就可以与监管“环境污染排放”的“负面清单管理”相结合,真正发挥出自贸区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应有的影响和作用。

五、结语

中国(上海)自贸区已经在如期开建。就上海而言,实则已经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发展契机,即既担负起深化全国改革开放的重任,又作为身处改革的第一线,享受改革可能带来的各种红利。对此,除了从金融、经济、贸易、体制等角度来探讨自贸区建设的种种方面之外,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审视的是,自贸区建设究竟有无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某种价值?即,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对我们既定的“五位一体”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目标有何影响?

(一)“增量”与“减负”

首要的问题是,上海自贸区建设肩负的是深化改革开发的历史使命,那么这样的一个战略性举措究竟是在做“增量”还是做“减负”。就笔者看来,经历了前面30多年“重量轻质”的快速增长后,时至今日,实际上我们的社会经济积累了众多的“负资产”,其中包括过重的产业结构、低效率的体制机制等等,从而带来了诸如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后果,这些体现为“负能量”的发展在严重侵蚀着社会经济的机体。在此背景下,其实,继续改革向前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已经明了,那就是“减负”,将一些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全面发展的“负资产”清理掉是时候了,无论是“壮士断臂”也好,还是“削骨疗伤”,只要能让整个经济重新轻装上阵的都值得一试,尤其是能够真正让中国在经济结构上消除弊病的方法。应该说,这才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所在,也是选择并启动建设上海自贸区的最大背景,如果仅仅是为了重复30多年间所走过的老路,那么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建设自贸区。

(二)“从外向内”与“从内向外”

就此而言,要说自贸区在金融、贸易、产业等等方面的政策是一种改革和开发深化的话,那么,与30年前的改革开放以及10多年前的入世(加入WTO)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后者属于强化“从外向内”的流动性开发,而自贸区的意义则将更多是“从内向外”的流动性开放,说穿了,就是在相对比较封闭(从内向外的封闭)的围墙上,挖一个洞,这个洞的意义不再是所谓的“吸收”,而将是更多的“疏通”,通过这个洞,将内部的“负资产”疏导到外部去,减轻内部的重重负担,即为国民经济“减负”。

(三)“投资饥渴症”与“效率饥渴症”

如果明白了如上这些,那么就很容易真正读懂中央对自贸区设定的政策清单,表面上看,都是在做增量,即从制度上和产业上扫清一些障碍,但如果比对先前的政策,到目前为止,仍看不出这些制度和新增的产业还会对国际市场和资本产生多大的“虹吸”效应。而反过来,通过这些政策,众多的国内资本和产业却可以更加容易地找到一个“外流”的途径,这一点,从政策解读的一个侧面来看,似乎是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但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实则是在挤压国内经营最为粗放的部门、市场和产业以及资本。如果市场对自贸区的政策形成长期预期的话,那么这样的挤压程度还将逐步提高。换言之,这样的“减负”看起来似乎不利于国内的资本积累和效率改进,但从长期来看,“减负”将可以帮助我们挤掉泡沫,治疗国内的政府和市场以往所形成的“投资饥渴症”,改而转向“效率饥渴症”。就此而言,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减负”效应将有利于我们腾出手来真正地从结构出发来改善环境,提高能效,并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袁志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战略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

[2]Grossman,G.M.and A.B.Kruege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The Mexico-US Free Trade Agreement[M]. P. Garber,MIT Press.1993.

[3]Kevin P. Gallagher.Handbook on Trade and Environment[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10.

[4]Copeland,Taylor.Trade, Growth and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42,No.1(2004):7-71.

[5]Porter,van der Linde.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9(1995):97-118.

[6]Nicolas Korves.Is free Trade Good or Bad for the Environment?New Empirical Evidence,Climate Change-Socioeconomic Effects[M].Janeza Trdine Rijeka, Croatia,2011.

篇2

关键词:社会建设;环境保护;现状;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将一些新型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应用到了其中,这就使得社会环境保护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满足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下面我们就对环境保护在构件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途径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所谓的环境也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天然以及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的统称。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环境破坏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这样不仅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还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品的污染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化工生产、农药滥用等原因产生的,这就对水体、土壤以及农副产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化学产品的污染现象十分的严重,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大气污染十分的严重,尤其是各种废气的排放,这就导致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在面对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采用对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解决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第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人们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死角和盲区;第二,基层环保制剂不够健全,而且大部分读取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缺少执行能力,这就对环境保护有着十分严重的有影响;第三,在我国相关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其相关的法律规范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约束效果,这就使得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第四,环保意识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这就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环境环保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1.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各类投资商等的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得他们认清环境保护发展形势,逐步转变地区粗放的生产模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清楚地认识到在发展经济、投资项目时,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哪些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地区和农民群众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法律和政策及技术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特别是要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法规,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

3.建立乡镇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只有重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建设,充实环保机构的力量,才能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在坚持环境优先原则的前提下,严格环境准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的有效管理力度,加大强化对乡镇面源及企业污染点源的治理力度,从而有效制止城市、工矿企业向环境排放“三废”;同时要加强与当地乡镇政府、农业、林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充分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4.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要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要着眼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把握好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的两级投入制度。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环境连片整治,形成村村有举措、户户有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提倡使用绿色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偿还环保历史欠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5.大力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只有使农、林、牧、副、渔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系统,才能彻底改变资源浪费,废物污染的环境状况。各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可盲目追求单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适地发展。走出一条既适合当展要求,又能泽被后代的远大发展道路。发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杂草、人畜粪便制沼气的废物综合利用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养鸡、养鱼等养殖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以牧养农、以牧促农型生态农业;构建综合、立体、实用的生态发展构架。

6.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在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的大环境下,及时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掌握当前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外,我们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也要将一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环保理念应用到其中,进而有效的建设环境污染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民间环保;发展现状;问题;未来方向

民间环保组织是保护环境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由环境热爱者自发组织形成,它即为保护环境发挥了作用,也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探讨了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现状,现阶段遇到的困难,并且预测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对于更好地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具有积极意义。

一、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及成因

1990年以来,我国民间的环保组织开始自发形成发展,这些建立在非盈利基础之上的环保组织逐渐得到了官方和社会的认可,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民间环保组织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投入到其中。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分院”,简称自然之友,成立于1994年,是第一家经民政部门认可批准的一家民间环境保护团体。它的成立开辟了民间环保的大门,环保不再只是政府的责任,民众也可以参与到其中来,此后,我国许多省、市、直辖区的民间环保组织开始纷纷成立,民间环保开始有了基本的体系。许多著名的环保组织,如“绿家园”、“绿色江河”、“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等显示出了环保力量的增强以及民间组织的巨大潜力和力量。

二、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特征

1. 从活动的服务对象来看,民间环保组织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光靠政府与一些环保组织力量还不够强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积极动员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让群众都切身体会到环保的意义,也只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才会自发的维护环境。

2. 从组织成员构成来看,因为是民间自发组成的团体,所以人员的构成比较广泛,包含里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人士,除了具有环保专业相关背景的专业人才,也有许多学生,企业职工,政府部门的人员等还和其他的一些机构进行了合作,是环保的团体日益扩大,传播力、影响力日益增强。

3. 从组织的具体运作方面来看,多数环保团体宣传活动往往采取现场活动宣传,日常派发传单宣传环保,进行公益演出等各种方式多样性结合,来吸引公众的关注,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在与政府的合作方面,大多数环保组织都依照配合政府行动,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活动,遵循政府的规章制度办事,市政府的后盾而不是阻碍的原则。

(二)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 资金问题。大部分的民间团体资金方面都较为短缺,目前政府方面对于民间的环保组织还没有资助政策,民间环保组织的资金来源大多数靠自发筹集或热心人士捐赠,商务企业方面因为环保组织的非营利性而很少同意赞助,各种捐助基金对于环保组织的扶持项目也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这使得环保组织的发展举步维艰。

2. 自律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因为尚位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一些组织内部因为管理不善,人员制度混乱,有些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前景,因而民间环保组织想要长久发展就必须采取更高效且适当管理和方法对机构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促使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向合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我国关于环保政策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完善,这让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我国想要建立一个民间的组织并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主要是因为组织很那找到可以挂名的企业单位没有挂名的企业单位,有关部门的审核是就无法成功过关。因而有很多民间组织因为没有注册而法律程序上是不合法的,让环保活动的开展难以顺利进行。

三、民间环保组织发展趋势分析

民间环保组织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的环保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环境改善问题也有不小的推动作用。因为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扶持,民间环保组织的实力越来越得到加强,其影响力也日益甚远,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前景。近年来,随着发展的深入,民间环保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强强联合以及自身发展的不断进步,随着时间的积累,经验的增多,民间环保组织转变了发展模式,不再只依靠自己单独的力量,转而走向组织间进行联盟的道路上来,互相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流传递、彼此沟通,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联系全国范围内的志愿者,这样不仅扩大了交流影响,也降低了民间环保组织的经营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

四、结语

民间环保组织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的重要表现,我国政府要注重这样的巨大力量,利用好民间团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政策上有所扶持和帮助,鼓励建立这样的公益性民间团体。虽然我国的民间环保团体还具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我们必须承认它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当民间环保团体的发展日益完善和成熟时,它会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注民间环保团体的发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宏娜.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2] 林燕.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统筹城乡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56-01

从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角度出发,城乡统筹就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城市生态环境提到了进一步提高的今天,农村又陷入了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如果农村的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会给社会的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健康。

一.我国城乡环境问题分析

在我国农村,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口密度也相对较小,在环境问题上存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资源逐渐降低等等,环境污染并不是非常的严重。近几年,现代化进程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的环境在得到了逐步的转变,工业污染得到了初步的控制,而农村的污染问题却非常明显,大量的污染对农村人口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最终甚至通过水、食品污染等途径,对全中国造成了影响。

(一)污染逐渐转移至农村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受到污染的耕地面积高达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再加上多种原因被毁的田地,导致流失了相当比例的耕地面积,而重金属对粮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我国土壤被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砷、镉、铅、汞等,农田染污主要是化学农药残留,这些都严重的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安全隐患。

农药化肥等一些化学用品的不正确、不适当施用,以及一些废弃物等污染,对农村的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中我国农村有将近半数的地表、地下水没有达到最基本的卫生安全。

(二)工业转变为农业

农业的污染量占比相当高,是水体、土壤以及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对产品安全、生活健康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规模型的畜牧业会有大量的粪便,在2003年时,我国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0亿砘,而同年的畜牧粪便却已经高达31.9亿吨。有一些粪便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到了河流。我国北京、河北、陕西等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被这些粪便污染威胁,农田和畜牧养殖粪便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量明显从工业转变为农业。

(三)污染源向农村转移

对于我国的污染源转移状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工业染污、城市生活污染和旅游污染,这三类污染逐步向农村转移。我国城市对于环保进行了加强监管,导致大量的污染企业不能在城市中生存,因此,分分转向郊区和农村,形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转移;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等垃圾不能在城市进行消化,因此都堆放在郊区;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和交通污染,并且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影响到农村的环境。

二.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一)明确思路

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城镇焉乡村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不仅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体现,也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必然结果,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实施城乡环境保护的全面推进,工业农业污染共同防范治理。对于城乡的二元环境治理、环境保护进行改革,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需要将传统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剔除,实行城乡统筹,让农村与城市一样受到环境保护资源的重视。

城乡环境保护统筹必要以将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还要做到城乡之间的相协调,

(二)创新城乡环保政策

农村与城市的环境有着各自的特征,导致环境问题的因素也不一样,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作用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所以要对农村实施环境政策一定要对现行环境政策进行改革。首先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立法、市场等方法对受益、受损两给予公正合理的经济补偿。其次是要分层构建一套引导生环境政策体系,中国农村活动点逐渐细化,无法对一大批分散的生产行为给予监督。因此,政府需要将管制性的环境政策转化成为引导性,这也是农村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市场经济等一些方法对农民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其形成一种意识,自觉采取环境保护行为。

(三)统筹城乡环保规划

对城乡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将城市内的环保设施向农村逐步扩进,同时依照乡村自身的特征,进行有效的服务及配套,把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以最大程度的划分为城乡统筹内。与城镇相邻的村庄,生活污水、垃圾等排放物以最大程度的排入城镇收集,进行统一处理,稍远的村庄,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选择适合排污的治理模式。城乡统筹并不是将城镇与乡村进行统一,城乡一体化所指的是在利用城镇化发展,着重强调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将城镇的设施能够辐射的农村地区,实现城乡协调。

(四)提升对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急需建立乡镇环境保护监管系统。可以通过各级地方人事部门对监管系统给予高度的认识,加强研究,对环保机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加强基层的环保工作能力。在乡镇建立建立出环境保护机构,并且安排专项人员进行管制,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保障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彻底实施。

(五)加大投入力度

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资,我国应该做到确实加大力度。农村环保的资金编制,需要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各级内政部门必须要把农村环保归纳进预算当中,并且实施大力度的投入,做到真正的适应农村环境保护。

此外,统筹城乡环境除以上几个重点之外,还需要强化科技的支撑,无论是城市环保还是农村环保,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还要完善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对于违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从根本上防范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促进公众参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对城乡环保联动机制的完善,都属于统筹城乡环境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孙加秀. 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环境保护统筹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孙海彬. 统筹城乡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7,05:169-172.

[3]四川省双流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黄平.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改善城乡生态环境[N]. 四川科技报,2009-11-06A05.

[4]陈哲. 我国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测度与评价[D].西北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粗放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日益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较为突出,使得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农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推进,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目前生存环境状况。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 影响 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 工业 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化学品污染主要是指由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对水体、土壤和产品造成的污染。相关 研究 表明,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 目前 ,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整理 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另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化肥量已达360多公斤,分别是德国、美国的1.6倍和3.3倍,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25%~30%、磷肥利用率为10%~2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平均每亩农田使用农药量为150克左右,是欧盟国家的3倍,但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仅相当于欧盟国家的一半。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低、流失率高,不仅严重污染土壤,通过农田径流加重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威胁到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农村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和死角;二是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很不健全。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三是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不配套、不健全、不完善。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四是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现就如何开展和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农村人民群众、各类投资商等的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得他们认清农村环境保护发展形势,逐步转变农村地区粗放的生产模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清楚地认识到在发展农村经济、投资农村项目时,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哪些是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法律和政策及技术体系。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特别是要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法规,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

3.建立乡镇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只有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建设,充实农村环保机构的力量,才能加大农村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在坚持环境优先原则的前提下,严格农村环境准入,对农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的有效管理力度,加大强化对农村乡镇面源及企业污染点源的治理力度,从而有效制止城市、工矿企业向农村环境排放“三废”;同时要加强与当地乡镇政府、农业、林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充分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4.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要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要着眼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把握好当前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的两级投入制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形成村村有举措、户户有行动。开展农村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提倡使用绿色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偿还农村环保历史欠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5.大力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稳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创建。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环境的基础。只有使农、林、牧、副、渔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系统,才能彻底改变资源浪费,废物污染的环境状况。各农村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可盲目追求单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适地发展。走出一条既适合当代农村发展要求,又能泽被后代的远大发展道路。发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杂草、人畜粪便制沼气的废物综合利用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养鸡、养鱼等养殖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以牧养农、以牧促农型生态农业;构建综合、立体、实用的农村生态发展构架。

6.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在加大农村环境监察执法力度的大环境下,及时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掌握农村当前环境质量状况,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要加强农药在生态环境和食物链中残留,富积和迁移的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并以监测为基础,建立预警系统,预防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要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确定考核目标,确保农村人、畜、环境卫生的安全。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各项质量考核指标全面纳入到农村各类自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总体工作目标中。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 市环境及环卫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 《大观周刊》 2012年12期

[2] 贲智峰吴守中 浅议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能源与节能》 2011年9期

篇6

绿色,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纯净和环保的象征,意味着郁郁葱葱和天然健康无污染。什么是绿色机械制造呢?这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所提出的新概念。这种技术又叫做环保技术,是以传统旧工艺为主,继而通过和环境、生产技术、科学材料类等一些技术来进行的创新性先进技术。其目标是使产品在生产的全部工作链中的制造、包装、应用、后期处理等能够产生较小的影响。

文中所说的绿色制造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和特点:工艺技术设计合理、回收利用处理得很好、选择可回收材料、制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

首先,由于绿色环保和可利用性高,此种工艺是在21世纪中的主流推广技术。它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可利用性提高了,保留了传统工艺的优点,改进了其不足的地方,进行了高水平的一个提升发展;再次,它是一个全球性质的核心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顺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新型技术此起彼伏。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技术,它自然而然地承担了国家发展的重担。最后,它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它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以下是笔者根据绿色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在推广绿色机械制造技术,谋求新发展时应该采取的几方面具体措施:

一、选择绿色材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产品,或性能优质,或性能普通。但是在真正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过多地考虑到产品的性能和作用,然而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所用材料的再回收利用没有过多地进行考究。所以常常避免不了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使用后期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和资源浪费。所以,材料的选择方法和选用何种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理应选择对环境污染尽量少、利用率高的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在选用何种材料的时候应该在尽量满足功能的条件下选择绿色环保材料。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应考虑可持续发展。

二、选择绿色设计模式

在绿色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到如下几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方面的功能完善是现今的主要市场需求,大家会选择同价位、高性比的产品,因而也就产生了只重视工艺,不注意产品的回收利用以及绿色性。所以绿色设计就是根源,为解决源头问题,应考虑所有的因素。因此,在绿色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1)产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尽量简洁化以及可拆卸功能;(2)回收再利用设计。尽量能做到回收利用最大化,为环境保护发挥一定的表率作用;(3)产品运输方便性。总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绿色化的概念,提高回收利用率,在保证绿色的情况下也要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采用自动化模式

目前,自动化技术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种热门技艺,可以代替手工化的制造技术的主要性能是采用一体化的运作程序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系统化,可以直接用一种方式、统一步骤进行生产制造,省去了不必要的损耗。自动化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在将来肯定会更加简化甚至全自动化,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一体化工艺、现代化生产模式等诸多方面。

四、机械制造要绿色化

地球上资源的不断缺乏和资源告急,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各种保护部门的绿色环保意识。人们的追求也渐渐以绿色为主。绿色制造,简而言之就是,从生产到制造再到应用,后期的回收等都遵循环保健康的理念,能最大化地确保原材料和利用率的高效。这就是绿色化的重要意义所在。

总之,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只有顺应消费者诉求及高精度、高效率的绿色概念等,才能长久发展。现在有很多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绿化方面也取得新成绩。但在环境方面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对于今后的发展,绿色化、自动化、机械化是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只有以之为契机,才能更加快速地发展壮大。所以,机械制造业要有长远发展,必将以降低资源耗费,发展纯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永恒发展奋斗目标。

篇7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国际贸易 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基于环境保护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因此,寻找贸易和环境问题协调发展的出路,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冲突

1.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以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国际贸易应运而生,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某些限制性措施就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些产品的进出口被禁止或限制;出于环保压力很多产品被迫增加成本,从而影响其竞争力;生态环境被污染后,出口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甚至有些产品因污染不得不停止生产;由于各国理解、角度、利益的不同非常容易引起贸易与环境争端。

2.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造成资源与能源的过分消耗,由于各国的资源拥有量的不均衡,往往会产生一国对别国生态资源的依赖性,通常表现为环保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这样就加速了资源与能源的枯竭。因为一味地追求贸易的发展,导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以货物出口形式的转嫁污染,通过直接投资渠道转移污染密集型企业,这些不合理开发对环境形成了严重破坏。

二、制约我国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问题分析

1.出口结构不合理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是以初级原料型产品为主,企业生产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较大。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但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严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仍占较大的比重。粗放型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比如农药残留超标,化肥施用过多过滥等。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五分之一的城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三分之一国土受到酸雨影响。

2.进口贸易带来的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对进出口贸易的环境影响和风险评估的能力不强,进口了一些有害废弃物,一些危害环境和生物安全的产品也被带入我国,对我国的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比如广东沿海的一些乡镇企业盲目进口大量有色金属废渣、旧汽车蓄电池等有毒废弃物,其再生过程已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3.国外投资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外国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虽然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技术和污染控制设施,但也有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披着“投资兴业”的外衣,利用我国环境法规和标准的不健全,将一批批污染密集型产业(如化工、印染、电镀、农药等)向我国转移,如不加强环境管理,我国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避风港。

4.名目繁多的环境壁垒阻碍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

目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为名,通过立法制定各种环保公约、法律和法规,蓄意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目的是限制国外的产品或服务的输入。各种环境(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已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以食品为例,目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500多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制定了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加入WTO的10年间,我国出口产品中遭受的绿色贸易壁垒日益严重,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国,每年由于绿色贸易壁垒造成的出口损失占到当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因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而损失的出口商品价值近400亿美元,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我国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措施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高环境质量,坚持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提高出口国际竞争力,是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

1.政府要做好宏观层面上的统筹工作

(1)提高认识,成立相应的绿色壁垒研究机构

我国应积极开展关于国际贸易与环境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收集各国与绿色壁垒有关的信息,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严重影响的国外绿色壁垒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应对绿色壁垒提供最及时、最准确、最完整的有效信息,及早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对发达国家违反WTO非歧视原则,滥用绿色壁垒进行贸易歧视的行为,我国可以提出抗辩或采取相应的合理的报复行动。同时,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 向国际接轨,加强法制,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近几年来我国虽签署了一些与贸易直接相关的环境公约,但是,在国内没有直接的法律、法规加以具体化,而且很多还停留在行政立法的层面上,其立法层次也有待提高,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的一些法规和WTO基本原则的衔接。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志制度,一方面在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制造工艺和产品认证方面,应参照国际标准和准则,争取国际社会承认。另一方面,应加强进口商品的管理、审查、检测,坚决杜绝危险、有毒的废旧物资进口。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审批,禁止外资在我国兴建污染大、难治理的企业,尤其要杜绝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对现有外贸企业的污染问题要限期整治,必须符合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要求,不然令其关闭处理。

(3)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应该从全局出发,合理调配国家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限制附加值小的初级产品的出口。同时,要在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下,以环境保护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环保标准,增强本国产品、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利用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产品扩大出口贸易,形成可持续的出口能力。

2.企业要解决的微观问题

在我国政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确保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把握绿色浪潮中的商机。

(1) 树立绿色营销理念

绿色营销,又称环保营销和生态营销,是指企业以不损害人类自身及后代的未来需要为条件,运用营销工具,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环保需求的经营销售活动。企业应顺应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要求,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作为经营理念,放弃以往的以自身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以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将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等绿色理念贯穿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中,树立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经营宗旨,力求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成长。

(2)强化绿色管理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储存与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直至产品废弃物处理等环节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企业采用国际通用的绿色环境标志,获得绿色环境标志就是获得国际绿色通行证,通过绿色环境标志的使用,促使国内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和环境标准,降低污染排放,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其在国际的市场份额;加速我国对环境影响小的产品的发展,加快中国绿色产品走向世界,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作好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协调发展,才能规避发达国家对我们的绿色壁垒,真正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段丽娜 马云俊.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分析.《辽宁经济》, 2007.4

篇8

关键词 生态文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99-02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所引发的国际问题已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之一,它不仅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本文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主要经济指标的描述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统计描述,对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入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论述,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1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任重道远

1.1 国际气候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国际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博弈的一个焦点,不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

1.2 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瓶颈

进入“十二五”时期,如何突破高碳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制约,低碳发展和绿色增长是新的发展途径,要求国家层面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问题,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课题研究具有这方面的重点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总结归纳。

1.3 区域统筹矛盾突出

国有林区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亟待进行解决。

2 大小兴安岭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国际合作

2.1.1 争取国际森林碳汇援助项目

首先,可立法允许企业将其通过出资改造林、森林管理等方式获得的碳汇抵减部分工业排放,最大限度地让现有林业碳汇为企业所用。其次,可将碳汇抵消的排放额在研究中的碳税、资源税、环境税里有所体现,如购买碳汇项目后可减免部分环境税。第三,应建立林业增汇与工业减排互通的渠道,使二者建立联系。碳汇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也很重要。

2.1.2 建设区域性国际碳汇交易平台

为使我国碳汇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指标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应基于现有林业资源调查成果和其它基础材料,建立于国际接轨的全国性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

3 加强国际间成果交流

应参照国家的办法,成立森林碳汇专门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摸清底数,建立基础项目库,制定森林碳汇发展规划,搞好项目的设计和包装,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森工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对接,需求国际合作伙伴,力求取得突破。

2.2 提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2.2.1 争取国家战略发展项目

鉴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国家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尽早出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本区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项目支持,加快项目实施步伐。区域内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上给予支持,向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倾斜。

2.2.2 构建中央转移支付补偿机制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相关政策,延长天然林保护政策周期,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调减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木材产量,加大对天保工程的投入,完善森林管护补助政策,让国有天然林区继续得到修养生息,逐步实现可持续经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制度,向受益地区和行业收取一定的补偿基金,用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2.3 建立环境定价机制

森林的价值应当是林地价值、林木价值和林产品价值三个数据之和。禁伐的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价值可用相当的商品林的价值作为机会成本加上追加对森林的保护管理的经济投入作为定价的方法。

2.2.4 开展省际间的碳关税交易

在黑龙江省与发达省份开展省际间碳关税试点,用黑龙江省的碳汇额度换出口省份的关税额度,打通我国出口产品的绿色通道,并把黑龙江省的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本和生态收益,同时也维护发达地区高碳产品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2.3 强化省级推动

加快森工林区改革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的战略部署,加强区域统筹,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有国有经济为主向多元经济格局转变,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文化体系、比较完成的社会体系,真正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2.4 加强基层组织实施

2.4.1 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发展环境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青山绿水、林海雪原就是保护发展基础和优势,就是保护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起生态就是资源、财富、形象、品牌、文化的理念,从而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科学的理念促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2.4.2 把生态建设摆到重要日程

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加以推进。进一步完善各级生态办的机构设置,增强机构职能,提高其综合协调能力和参与决策的能力。统筹协调,建议建立省直有关部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和有关县(市)参加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各类资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整合,协调解决生态功能区开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2.4.3 以项目方式推动生态建设

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关键。在项目的推进上,应成立专题推进组,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定责任,各级领导包项目的机制,每个项目都形成一个完成的落实链条,建立一个完成的推进体系,出台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强化行政问责,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2.4.4 建立生态建设时间推进表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用40年~50年加以修复建设,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现代林区。

2.4.5 试点先行与典型引路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区域广泛,区域内各市(地)、县(市)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产业特点不尽相同,功能区建设的路径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点状发展的原则,区分不同区位,确定一定数量的县(市)、乡镇进行试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同类地区进行推广,进而推动整个区域建设的深入开展。

篇9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highwa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highway engineering,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environment; impact; evalu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按照交通部“十五”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5年,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全行业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环境治理标准,油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油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50%以上。

1 公路环境保护

1.1 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 公路环境保护内容。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 公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

1.4 公路环保功能。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1.5 公路环保措施。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5.1 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 生态环保。a.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b.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c.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d.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e.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f.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 噪声防治。a.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b.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c.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 大气污染防护。a.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b.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c.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 水污染防治。a.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b.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c.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1.5.2 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1.5.2.1 交通噪声防治。a.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b.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c.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1.5.2.2 大气污染防治。a.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b.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1.5.2.3 水污染防治。a.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b.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1.5.2.4 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a.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b.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c.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2.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目前只做前两项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

2.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2.2.1 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

2.2.2 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2.3 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

2.3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4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期限。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2.5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2.6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3 结语

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2012(2).

[2]国家环境保护部,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2009-12-23.

篇10

1.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环境是一个范畴广泛的名词或术语,它的内容随主体的不同而不同,有时为了工作需要,环境还有特定含义。我国环境法中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环境保护不仅是控制污染,更重要的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经济发展不能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所以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人类资源进行最佳利用的管理工作。

环境保护不仅是治理污染的技术问题,保护人类健康的福利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1.2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内容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图县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境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工程的基本任务公路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来消除和控制公路环境问题,重点是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公路工程、环境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综合方法,寻求解决道路交通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使道路交通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1.4公路环境保护原则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应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有关规范,为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执行环境评价制度

3.综合治理

4.技术经济合理

5.实行“三同时”原则

6.加强环境管理

1.5道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5.1空气污染车辆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微粒物质(TSP)等,给城市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从美国20世纪70年代城市空气污染物来源和分类统计中显示: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车辆排气。根据1998年资料,北京市因汽车排气及燃煤排放等原因已成为世界上空气污染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一。

1.5.2噪音污染根据有关资料调查统计,1979年至1988年10年间,我国城市环境噪音增加约10dB,平均每年增加1dB,进入90年代以来,城市噪声增加的幅度更大。道路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噪音干扰,其中交通噪声是主要污染源。

1.5.3公路施工期的环境问题公路施工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公路的等级,公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越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

1.5.4营运期污染公路营运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沿线地区民众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噪声扰民,汽车排气污染空气,服务区污水及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等,其中噪声影响最突出。

2.道路交通环境评价环境质量的好坏,以对人类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对人类健康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的标准,为了控制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造成重大的潜在影响,必须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1环境评价专题及其主要内容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题及其内容,由项目性质和当地的环境状况等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后确定。

2.1.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内容,由地区社会环境现状分析、项目影响预测评价和缓减影响措施三部分组成。

2.1.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主要包括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项目影响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等三部分内容。

2.1.3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方案该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地区土壤侵蚀(包括风蚀和水蚀)现状评价,项目影响预测评价,拟定水土保持方案。

2.1.4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该专题的内容主要由地区声环境现状评价,项目施工期噪声和营运期道路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敏感点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建议)等。

2.1.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专题该专题的内容由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和空气污染减缓措施(建议)等三部分组成。

2.1.6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该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地区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项目对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建议)以及交通事故风险分析等。

2.2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世界各国家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方法很多,道路项目环境评价常用的有数学模型预测法、类比调查法和图形叠加法等。

2.2.1数学模型预测法这是人们应用广泛的一种预测方法。在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交通噪声级预测、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测、水质污染物浓度预测和土壤侵蚀预测等,都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法。

2.2.2类比调查法当缺少必要的参数资料且获取他们有困难时,常用类比调查法来预测评价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该方法因简单直观而被广泛采用。

2.2.3图形叠加法图形叠加法由Mcharq于1968年提出。该方法首先将就地区分成若干各地理单元,在每个单元中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有关环境因素的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为每个环境因素绘出一幅环境图,这样可绘出一系列环境图。然后把这些图衬于整个地区的基本地图之上,做出地区的环境复合图。通过对该图的综合分析,就可对土地利用的适用程度和工程建设的可能性等做出评价,并采用颜色、阴影的深浅等形象地表示工程项目对地区环境影响的大小。

3.结语

按照交通部“十五”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8年,在交通建设施和应用。

3.重视企业基础数据的管理ERP系统是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它之所以能帮助企业进行高效管理,必须是建立在对大量全面、准确、实时的企业数据的访问、存储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ERP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必须重视企业基础数据的管理。首先,在企业实施ERP之前,应充分了解企业信息流的情况,从企业权利结构方面入手,分析严重影响数据输入、数据产生或数据管理等的原因。同时还需需要优化企业业务流程,促进业务数据的及时形成,以完善系统数据。其次,由于ERP涉及到财务、销售和生产等各方面的数据,数据结构复杂,数据源均来自于不同的二级部门。因此,应努力构建各个部门的数据通道,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先认真地考察各个业务子系统现有的数据结构,考虑其数据规模、数据库本身结构、接口设计优劣状况来确定哪些可以沿用不动,或变动较小。同时,应该明确规定各类数据的出处,保证特定数据具备确定的数据源,清理各部门之间数据管理重叠区,从而可以建立ERP的综合数据管理模式。最后,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可采用培训和过程跟踪方法来规范数据操作。培训即培训与基础数据处理相关的人员,让他们掌握基础数据处理方法和手段。过程跟踪即跟踪业务操作人员的业务处理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数据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数据维护上,要有对重要数据的变动情况进行及时的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