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范畴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的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管理范畴 工程管理作用 城市化进程
工程管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概念最先出现在建筑业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就是指工程相关人员聚集起来应用科学化的理论、资源等对社会进行的改造与建设行为,在不断发展中演变为一种专业化的技术。包含的内容有: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这些内容的开展都是以各种学科为基础,比如,物力、化学、生物等,运用理论与实践经验做好生产计划、研究等。工程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做好工程管理能够提高资源、人员、技术的利用率,推动社会进步。
一.工程管理范畴
一般来说,一个工程项目要想顺利实施,必须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阶段的各项工作、生产工作等。而工程管理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起到约束、激励、监督等作用。
工程项目在实施建设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了提出项目、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评审、项目确定等内容。首先,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确立工程项目,要确保项目能够体现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此外,在项目具体实施前,还要做好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构成、资金比例等方面分析可行性;最后,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做出评审,主要评审的内容是考虑项目是否能够达到预定收益、决策是否恰当等。
工程在初步建设当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项目工程合同的商谈、审签、施工的设计、规划、调试等。首先,在完成项目评估决策以后,就可以开展工程设计,将施工需要开展的各项操作确定下来、确定设备、材料等;其次,要编写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合理、科学是确保施工顺利完成的关键。最后,就要对工程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在施工中顺利运行。
在工程项目投入运行时,首先要编制出投产的各项事宜方案,比如,投入的资金准备、应用到的技术准备、人员组织机构的准备等。在完成了各项投产准备以后就可以顺利实施项目。
一、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工程管理能够影响到后期的工程收益,并且,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理论、管理学等结合起来,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综合体。但是,在很多部门都将其看成是行政管理,职权划分不清、管理经验不足、决策失误等问题经常发生。为此,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就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要首先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团队中的管理人员要将自身权责划分清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针对某些问题,施工管理人员要能够到工程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定期做好工程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管理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使各项工作得以规范操作。下图1就是某建筑工程项目共走人员在进行测绘工作:
图1 工程项目测绘
(一)实现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因为各项工作较为复杂,为此,常会出现投入与产生不成正比的情况,而预算的成本与实际投入成本存在差异将容易使企业出现亏损,而在工程管理当中,成本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能够对人力成本、物资成本等进行控制,防止企业出现盲目投入。
(二)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当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很多建筑都缺少质量保证,人们对建筑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通过工程管理能够随时针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能定期对工程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此外,应用的材料、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与调试,防止了质量问题的出现,使施工质量得到了控制。
(三)风险控制
安全控制是存在于工程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指工程管理当中各项安全生产都要控制在规定指标范围内,减少威胁人员安全的操作内容,使各项工程能够有序、安全进行。管理人员都会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周围是否容易发生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电力系统布设是否安全等因素进行考察,在排除了以上安全因素以后,还要对使用的机械设备定期检修,防止其存在危险因素。最后,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工程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做好各项内容的监督与评估。
(四)风险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展当中,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是常有的事,要想将风险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就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对风险作出分析、风险等级的评价、风险的识别等。风险的控制能够在整体工程建设中实施,最终能够降低风险的损失,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效益。
(五)合同控制
合同管理是确保项目建设单位利益的最重要体现。做好项目控制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违约几率。并且,合同管理有诸多法律条例的支撑,能够对不规范的操作予以处罚。此外,企业在签订合同以前,可以及时发现各项不公平的条例、条款,并可以以此为依据有权让对方修改,从而维护了企业的利益。
结语:
本文主要对工程管理范畴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当中的重要性。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的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要想使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使企业利益得到保证就要做好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雪青,杨秋波,高若云等.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140-143.
[2]盛昭瀚,游庆仲,李迁等.大型复杂工程管理的方法论和方法:综合集成管理――以苏通大桥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5(10):193-197.
[3]吴子怡.工程管理的概念以及工程管理的特点与具体措施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20):380-380.
[4]刘人怀,文彤,闫婷婷等.系统论视角下的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刘人怀院士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4(11):3-6.
篇2
【关键词】工程管理;简介;范畴;重要性
一、引言
工程企业经济的发展,牵涉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度,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程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工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重视工程管理,明确工程管理的范畴,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才能高工程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获得更多的利益,本文就从工程管理的涵义等方面,对工程管理的范畴以及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二、简介工程管理
现代工程管理是在工程科学的角度上,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满足人类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组织地运用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创新改变或者改变事物本身性状的集成性活动。从工程的定义中可以得出工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造物工程、改变性状工程以及同时包括以上两种工程的工程。我们可以将工程理解为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改变事物的特性或者是形状,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可以说在进行任何一项工程活动时,无论最终目的是创新或者是改变事物的各种性状,都是需要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作为基础的,需要掌握这些技术手段的人不断地对各种资源进行有目的性的应用。在工程的概念中,最关键的两点就是工程的技术集成性和产业的相关性。所谓技术集成性,就是将与此类工程相关的或者是一个系列的各种技术应用进行集成与整合,形成特定的技术集成体。工程管理与一般的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工程和与其相关的技术和产业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作为工程的管理的人员,必须要在特定的工程产业环境下能够对特定的技术集成体进行管理。
三、工程管理的范畴
工程管理的范畴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对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对项目进行决策和评审、进行设计、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投产,下面就仔细介绍这六项的基本内容。
(一)、提出项目。项目进行的第一步就是对项目进行决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项目实施方案,同时对整个项目进行大概的估量,如果该项目不符合国家、地区、经济、产业的要求,要对其进行修改,直至项目方案符合要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但是该方案不需要十分完善,提出大体框架即可。
(二)、对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对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分为初步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两者存在递进关系。初步分析是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研究的阶段,还不能完全的肯定该项目具有投资价值,此时的方案还很粗略的,并不详细,条件也不充分。至于可行性分析,则是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又深入了一层的分析,这个阶段也关系到投资是否能够进行。在此阶段必须要对比工程技术的深度,还要对设计进行分析,对该工程的方案进行深度的剖析,这一阶段的分析内容就是比较全面的了,其内容包括工艺、水平、经济等多方面。一般来说假设该项目能够向银行申请到贷款,能够通过政府部门的审核,并且这个项目的设计还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那么该工程就可以进行,该项目便值得进行投资。
(三)、对项目进行决策和评审。在项目通过了可行性分析以后,就要对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项目主要是评审建议书是否合理,项目中的资料和数据是否准确真实等。评审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的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修改。至于决策工作,可以说决策的正确与否那个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行,因此进行决策工作时,一定要认真谨慎。
(四)进行设计工作。设计工作包括基本设计和对施工图进行设计。当可行性研究通过以后,便要进行最基本的设计了,基本的设计还是比较粗略的,但必须要给出主要设施的布置以及施工设备的配置。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出错,必须及时的和设备商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得到准确的参数和资料。完成基础设计工作后就可对施工图进行设计了,设计施工图是在基本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基本是施工设计的依据,所以只有等基本设计完成并且审核通过了以后,才能够进行施工设计,为了缩短设计时间,可以考虑将施工设计与基本设计重叠进行。
(五)、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在设计完成后,就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了,主要的准备工作是确定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可以要选择那些信赖度高、有信誉的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考虑施工技术、机械准备、设备准备、材料准备等,同时还有对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六)、投产。当确认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已经达到投资方的要求时,便可进行投产了,在投产之后还要经过试生产,确定设计达到要求之后,便可进行竣工验收了。这就是整个工程管理的范畴。
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可以说,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建设的转型时期。因此,一定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综合来说,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能够控制安全。管理者能够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减少和排除不安全因素出现的机率。对此,可以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使他们树立起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规范的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对设备、机械进行检修和维护,防止不安全因素出现,降低危害发生的几率,控制安全。
(二)、能够控制成本。简单来说,施工项目的成本具体分为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两种成本,一般情况下,用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相比较,就能算出企业是否存在亏损。可以说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控制成本,就必须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一系列的控制,这有这样,才能保证控制成本,增大效益。
(三)、能够保证合同控制。合同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整体过程,一方面合同能够保证项目建设的代表方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可能的防止产生违约行为,即使发生违约行为,也有据可查。合同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的文件,它还能够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防止施工方违规操作,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注意找出那些不利于自己的,或者是不公平的条款,从而要求对能够及时的修改,将合同中的漏洞处理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利益。
(四)、能够控制质量。控制质量主要是指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监测,当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改进,这样才能够提高施工质量。积极的进行质量控制,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篇3
(一)哲学思维
无论什么样的工程,无论工程的投资大小,它都由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阶段组成。我们有时往往把工程管理限定于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对这个阶段进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理工科思维进行分析。但对工程管理而言,它应关注工程立项、可行性调研、设计、施工、验收和移交等一系列环节所组成的工程生命全周期,它是一个统筹系统,对这个统筹系统的管理需要进行哲学性思考,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管理技能。
事实上,工程管理过程也是一个矛盾的处理过程,矛盾的种类很多,有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的矛盾,有项目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矛盾,有工程业主与施工单位的矛盾等等。哲学性思考对这些矛盾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才能体会到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个问题处理了,下一个问题又会出现。只有认识到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才会从中找到工程在不同时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认识到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从另一层面来说.工程本身是一个社会产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技术在产品中的集中体现,它更多地体现其社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管理不仅仅要管技术,还需要管资源,对这个庞大的系统,没有哲学性思考是不能统筹管理的。
哲学性思考是对事物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思维方法,它注重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在工程管理中的功效是事半功倍。工程管理是实施并完成一个产品,但完成这个产品涉及面极广.没有哲学性思考是不可能圆满完成任务的。哲学性思考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对立统一的分析,注意条件变化之后的矛盾转换。工程管理者如果不具有这些基本知识,其管理思想就会固步自封、不能提高,也不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抓住机会。
哲学性思考能从根本上回答一些在技术上不能回答的问题。比如在工程管理上我们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内行管理外行,还是外行管理内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需要哲学性思考。仅仅从技术专业性来讲,应是以内行为主。但从社会统筹角度,对社会化生产而言,需要跳出内行、专业角度来考虑问题。工程管理人员往往遗忘这一点,或者不注意这方面思想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工程管理是一种服务行为。为了提升工程管理质量,除需要技术管理作支撑外,还应从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比如代建制度的产生原因,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代建的前景发展等问题,这些更需要哲学性思考。
(二)理工科思维
从事工程管理的人员,首先需要有专业技术知识,其次还需要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不用质疑的要求。但仅有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科学管理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因为“工程管理”,既有具体的工程技术实体,也有对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所以从事工程管理的人员既要有技术经验,也要有科学思维。如果只懂科学技术、不懂科学思维,那么这样的工程管理只是为工程而工程,为技术而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程管理。
简单地说,理工科思维的“理”属于“是怎样”,是理论、知识体系的范畴,是事物的状态和认知它的基本原理;理工科思维的“工”属于“怎么做”,是项目实施的行动,是怎么做的问题。理工科思维是对一个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处理,它需要一个或一组量化的数据进行说明,对事物的表述具体而完整,对问题的处理方案清晰而可行。理工科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方式与道德无关,与思维者素质无关。可以说它是处理具体问题的良好工具。
我们所熟知的工程管理,特别是工程的后期施工阶段的管理,往往会面临许多问题,它们涉及各个不同的专业,每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都很具体。当系统工程包含很多子项、变得非常复杂时,问题会很庞大,处理起来也很棘手。但不论采取哪种处理措施,总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我们发现,对于具体的工程管理问题,终究可以归纳为研究“是怎样”和“怎么做”这两个问题。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研究“是怎样”和“怎么做”这两个问题叫作“理工科思维”
强调理工科思维,就是强调问题出现时就能对问题处理有明确的方向,并有具体的处理方法。理工科思维处理问题的思路,可以使问题变得很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工程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具体的工作。一个人具备理工科思维,才能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使问题浮于表层或一知半解,这样方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按理工科思维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工作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因为理工科思维处理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首先要知道“是怎样”,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然后去“怎么做”。长期形成这种理工科思维方式之后,它对工程管理水平会有飞速的提高和质的改变。当然,理工科思维只是在工程管理中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不能否认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确定的应用范围为工程实际管理。
二、现代工程管理的检验标准
一项工程实施完毕,往往进行验收后便移交使用,工程管理即告完成。但我们的根本目的不应仅止于此,如果仅是这些将无法提升我们的工程管理水平。我们在实施工程管理的同时以及完成工程项目之后,还应知道所采用的工程管理办法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了检验这些结果,就应该有个检验标准。
对工程来说.任何产品均应可检测,这也是理工科思维的体现。工程做出来的产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个人说了算,它是需要各种数据来证明它是否合格或优秀。如果一个工程产品不能进行检测,我们就无法了解工程质量的合格性和工程管理的先进性。可检测是工程产品的首要条件,但只有可重复的产品,才是符合科学精神的产品。可重复性是对工程管理质量进行提升的关键,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具体化、明确化和可量化。
篇4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问题;对策分析
前言
尽管目前国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工作质量尚未达到一定层次,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思想的约束。软件工程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正处于不断摸索阶段,为了使其实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对其管理与应用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究是极为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计算机软件工程涵盖的内容进行概述,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内容
一是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组织机构的管理工作,绝非是对软件研发人员的集中式管理,而重视的是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分工的明确性,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的顺畅性。二是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他们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主体,在软件程序编写、开发、推广、实施与后续服务等环节中均发挥巨大价值,而上述各项工作的落实需要多个部门人员的密切合作[1]。为了确保对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员管理质量,我们可以参照软件性能对人员岗位进行安置,使他们恪守其职、各尽其责;结合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等,合理安排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同时强化其业务技能与职业素养,为优质型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三是对计算机软件使用者的管理软件工程开发的目标就是协助个体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对用户的管理体现在获得客户主观需求、了解他们使用习惯等方面,积极地将上述因素融入进软件工程开发进程中。四是对档案资料的管理。将与计算机软件开发有关的各个流程信息整合进档案资料内,为整体效率的取得提供基础保障。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2.1管理
2.1.1组织结构层面纵观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全程,组织结构层面的管理对其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实工作中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组织结构层面管理存在的问题却没有被处理。例如组织结构管理的管理层划分上缺乏明确性,管理模式缺乏规范性,负责内部软件工程管理的人员的分工缺乏清晰性,在履行职责上存在缺陷,此时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效率势必会受到影响,使国内软件工程的完善进程遇到诸多瓶颈。2.1.2开发人员管理层面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人员管理层面的管理存在问题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员对其管理缺乏整体性以及开发缺乏深入性与针对性。上述问题的长期滞留,使被开发的软件在后续使用环节中漏洞百出,无法将实用价值发挥出来,资源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开发人员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同时与软件开发相关的指导文件缺乏理论性依据,这大大削弱了国内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的效率与其运转质量。在对计算机软件的管理进程中,根除开发人员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环节。2.1.3用户管理层面计算机软件用户,泛指那些应用某一计算机软件或者是程序开展某项工作的用户,其可以是团队,也可以是个体。做好计算机软件工程用户管理在强化其内部运行安稳性中体现出巨大应用价值[2]。但是目前国内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用户管理工作明显不到位,例如对其需求与习惯了解不深入,没有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反馈信息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计算机软件的实用性。2.1.4档案资料管理层面文档资料能够将被开发计算机软件功能呈现出来,其可以被视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研制的一手材料,为上述工作的顺利运转奠定基础。尽管如此,现阶段对计算机软件档案资料的管理过程该存在诸多缺陷,那么为了确保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运转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对与软件工程相关的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管理是极为必要的。
2.2应用
2.2.1应用人员的操作力不强目前,计算机软件在社会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操纵人员能力不达标的问题却屡见不鲜。例如计算机软件工程在新型农业运行进程中的应用,尽管其在创设科技型农业、绿色式农业方面体现巨大应用价值,但是基层大众在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农业生产操纵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而使其实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可见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使用者技术水平是极为必要的。2.2.2计算机软件应用范畴狭窄性尽管计算软件工程已大批量的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但是其作为一个“潜力股”,发展前景还是大好的。也就是说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方面体现出狭窄性,拓展其应用范畴是极为必要的,以达到提升其应用效率的终极目标。
3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质量的对策
3.1管理
3.1.1强化工程项目规划的清晰度与明确性这一对策的提出,针对的是计算机软件工程运行环节中工作量无法被精确估算的问题。为了降低人为因素、管理模式对软件工程管理效率造成的干扰,对项目开发平台进行整体规划是极为可行的对策,从而降低软件工程大批量开发环节中多样化软件开发平台的生成率。软件开发平台构建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例如应用互联网建设开发平台,或者是软件开发人员借助采集整合世界各国协同研制的计算机软件。在统一化平台中软件开发整体规划、阶段性规划以及开发进度得到有效的管控,管理工作体现出透明性、公正性、科学性、时效性等多样化特征。3.1.2增强风险意识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普通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风险产生率相对较高,所以深入对与之相关的管理理念与应用技巧进行学习与专研是极为必要的,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建设组织层面管理人员遵守的规范体制、建立健全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对计算机软件工程使用者进行严格审查、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紧密性、建立健全专门性机构对档案资料进行整体化管理等途径,达到降低风险产生率的目标。同时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在日常巡检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达到及时、精确地辨别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进程中存在各类风险的目标,此时组织结构管理层面人员职责被清晰化、软件开发人员技能水平被强化、软件工程档案资料等信息增加了完整性。3.1.3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密切性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是团队共同奋斗的结果,而不是个体工作的产物。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密切管理,打造一个优秀团队并对其严格管理是有效对策。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团队管理工作进程中,与职员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对其实况进行整体化了解的基础上,合理的配置工作任务,建立并推行责任机制、激励体制,这在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规范性、激发职员工作热情等方面均体现出巨大优越性[3]。
3.2应用
3.2.1强化计算机软件运用人员的操纵能力上述目标的实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软件操纵者自体能力,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操纵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与积累经验,强化对其应用能力;二是与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部门参照实况对部分软件流程进行更改,在维护其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尽量是简化其操纵程序,使个体在对其应用之时有得心应手之感,为计算机软件工程普及应用奠定基础。上述两方面的落实,在处理计算机软件用户能力低下问题等方面体现出巨大价值,此时计算机软件工程使用率也大幅度提升。3.2.2拓展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范畴上述目标的实现,重要内容是强化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中心的构建开发力度。这一措施的应用,在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对多样化环境适应能力方面体现出巨大优越性。此外,计算机软件新产品被研发以后,国家与有关的部门应该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广泛宣传。
4结束语
其实,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效率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例如社会各个领域积极应用新兴技术,强化对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继而强化计算机软件运转的规范性,为其高频率应用奠定基础。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践,为计算机软件工程发展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曹成琳.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完善研究[J].信息通信,2016.
[2]许晓晖,丁玉涛.关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
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已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升。但尽管建筑工程企业己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管理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既有助于工程的顺利竣工,又能保证工程质量。为此,建筑工程相关管理人员要注重对施工各环节的控制,对常见问题要提高警惕,并积极解决。
一、工程管理的内涵
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同时,工程管理领域既包括重大工程建设实施中的管理,例如,工程规划与论证、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等,也包括重要和复杂的新型产品的开发管理、制造管理和生产管理,还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管理,而企业转型发展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战略发展的研究与管理等,也是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领域范围。
在上述定义中,不仅表达了对于工程实质内涵的认识,即工程是人类为了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活动,也强调了工程决策的特别重要性,即对于特定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工程价值评价,以及工程过程中的各种决策行为,也是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1、具有系统性
从理论上来看,工程管理的系统性表现为工程管理就是一种实现特定目标的各种技术的有序集成,工程管理就是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各个工程系统相互协调,以实现工程整体目标的过程。在现代的工程管理实践中,系统理论和系统思想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是工程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2、具有综合性
由于工程是技术的有机集成,工程常常与特定产品、特定企业和相互联系,所以任何形式的工程管理必然是一种考虑不同技术协调性和不同产业特性的综合性管理,此外,工程管理的综合性也表现为工程目标实现所要求的多种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工程管理主体与工程管理环境的协调性上。
3、具有复杂性
一般来说,工程是由多个部分构成、多个组织参与的,因此,工程管理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每一个因素常常带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具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的生产管理。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设立齐全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然后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但事实情况是,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支出,随意撤销管理部门,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个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不正常现象。
2、管理形式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行业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我国劳务队伍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因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对劳务队进行管理,而且往往管理的效果一般。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量的资源被牵制甚至浪费,管理水平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
3、工程质量管理不严格
一方面,质量管理的有效体系尚不完善,在我国现有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仍是延续旧体制的基础逐步改善的,多少还存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而目前关于适应新的经营模式的质量管理方法尚欠缺,或者力度不够,进而形成了封闭管理的局面,监督体系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不利于制约机制的建立与执行;
另一方面,当前建筑工程的市场准入制度管理仍存在疏漏。一些地方及部门对市场准入制度松懈,导致施工企业出现了虚假的高资质低能力或者有资质无能力的不正常现象出现;或者在施工中没有符合规范的证件,以及借证卖照、违反市场规定、超范围承包工程、私下交易等,这些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4、工程进度控制受到限制
(1)工程控制的制约因素较多,通常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例如工程本身的管理、施工环境、劳动力施工情况以及计划的变动等,同时会涉及到风险问题、物资供应问题,有些工程的承包方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积极的解决措施,通常由于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影响了这个工程。
(2)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成本等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讲,加快速度的前提就是增加成本,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承包方没有考虑到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积极均衡。要么注重质量忽略了进度,要么赶进度忽略了成本。
四、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一个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管理制度要健全,就必须要对项目管理部门以及机构,进行优化配置,设置功能齐全,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来分配数量适当的人员,进而满足工程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要求。
2、创新工程管理的理念
要实现工程管理的创新,首要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加大经费的投入,做好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树立创新意识,改变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把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定位在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工作落实到位。最后就是要建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案,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符合现实条件的管理模式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创新。创新的方案要符合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体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在要求,又要能够反映时代潮流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1)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制,将企业的各项职能与质量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法可依、有职有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位,形成由线到面、各环节紧密相扣的有机整体;
(2)要加强施工管理者以及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同时建立并完善工程质量的领导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位;
(3)要强化市场准入的原则关
只有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与设备等条件,才能准许开工。同时,施工方还需具备建筑工程相关的资质等级及行业业绩,具有一定的装配水平及技术管理能力,并在其资质等级范围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严格控制无证工程及越权承揽工程。
4、加强工程管理的安全问题控制
在工程管理中,除了日常必要的安全检查以外,还应做到“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同时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对责任进行整改与监督,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施工场地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开展一定的安全知识教育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现场的作业程序稳定,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应做到“持证上岗”,经过业务培训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操作;实施安全技术交底的制度,在开展每道工序之前,由专职人员对安全技术工作进行书面交底,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各施工人员要认真进行贯彻、落实。
5、采取措施加快工程进度
(1)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人员例行会议,步步明确分解进度计划中的各个阶段目标,在现场管理人员头脑中形成牢固的进度计划和具体概念目标。
(2)深入施工现场,认真研究进度滞后的多种原因,与施工班组一道解决问题,对影响进度的施工作业和方法指出并监督纠正。努力钻研施工技术,掌握市场信息,实施高效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
6、加强规范维修养护过程中的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是工程维修养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各个争业技术门的一项复合性工作,要保证维修养护工程竣工资料完整、准确、系统、齐全,真实地记录和反映维修养护及验收的全过程,就必须不断加强水管单位、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一流的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资料,才能经得起各领导和部门的审查、考验。
结束语
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又是复杂的零碎的工作,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要常抓不懈,平时重视和强化管理,达到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齐抓工程管理的局面,努力推动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工程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寿荣.工程管理的范畴及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2002.
篇6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工程管理应用 计算机技术
1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工程管理,即建设工程管理,自古有之。但与过去相比,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建设领域专业技术在长足进步、专业分工日趋细化,改变了人们工程活动和工程管理的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就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征服自然”,转变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传统的工程管理理论和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必要重构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并梳理相应的知识体系。传统的工程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将工程视为一个基本投资单位,基于投资科学范式研究建设工程立项决策;二是基于系统科学范式研究工程实施过程管理,其把工程实施过程视为一种独特的一次性任务或过程,把工程活动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然而,1992 年,Koskela [1]认为项目管理已经过时,并借鉴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转化—流动—价值生产(Transformation FlowValue)为核心的精益建造理论。Turner 和Winch等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建设工程项目治理结构研究出发,以交易费用作为衡量治理结构有效与否的主要标准,以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实现工程项目治理目标的主要措施。杨飞雪等沿用公司治理研究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包括内部监控、外部市场监控和政府监控机制的公共项目治理模式的概念模型。沙凯逊、丁荣贵等的研究认为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模式的问题属项目治理范畴,不能与工程项目管理混为一谈[12,13]。20 世纪70 年代后提出的工程伦理学和工程哲学,则将工程管理理论和知识体系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2工程管理的应用举例
2.1三峡工程管理系统
三峡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数据和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大、管理复杂,迫切需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对其实行系统的、全面的、现代化的指挥和管理。为此,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决定引进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并与加拿大合作建设/ 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0。通过5 年多的努力,该系统已在三峡工程开始全面投入使用。三峡工程的建设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采用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通过对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管理现状的全面分析调查,结合西方现代项目管理的方法论思想,我们构建了三峡工程管理模型,其要点如下: 工程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对成本、进度、质量三大要素进行总体控制和协调;工程的管理和控制必须分解为若干个可以分配责任要素和控制目标的子项目进行;在分项目管理的原则下,实行分层授权、分层负责的综合控制体系;建立以施工建设为中心的矩阵式服务体系。
2.2江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系统[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拓展规模、向北延伸,在长期的江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管理实践中,江苏省己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江水北调管理体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要求,鉴于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有着诸多区别于其他线路、其他区段调水工程的鲜明特点,现行工程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管理的要求。构建与江苏境内工程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满足新形势新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这既是工程管理自身的需要,也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
江水北调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基于苏北地区水利工程的多功能性和不可分割性而需要统一管理和调度,供水对象的农业性而需要政府扶持,管理体制的延续性而不能全盘打破等因素,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2.3房地产工程管理项目
对于房地产工程管理不同于大型的政府投资项目和建设商的自建项目,房地产的工程管理更是房地产公司的产品实现的重要环节,如同制造行业的产品加工,涵盖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是针对市场进行的,工程建设安装是按照设计进行组织生产,这样就完成了产品制造的整个过程。、工程发包遵循招投标法,通过工程发包的方式进行过程承包。工程都是通过专业的监理公司进行管理。、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专项分包,有不同的分包商进行过程的建设。
3工程管理新的应用技术
3.1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全面普及,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的作用从电子打印机进化为具有计算、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强大功能。其发展随着软件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成为现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强有力保证。基于硬、软件技术,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上的应用仍然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如各系统、各单位信息接口的统一,各种应用软件的不断完善,将使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1.1计算机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昔日昂贵的电脑走进了工地,开始为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工程资料的制表、填写、录入数据直至打印,计算机都可以胜任。近年来,更是有人研发了专门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软件,为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减轻了资料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给工程资料的统一管理和备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1.2计算机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计价依据的编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内容,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搜集、整理、计算、测算、项目划分直至计算机排版输出,应是最基础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根据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进行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是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最为直接、最为普遍、亦是技术开发最为成熟的应用。工程造价专业应用软件可以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完成大量工作。
4结束语
工程管理学是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融合的结晶,是一种面向工程的管理科学。工程管理学是研究工程科学方法和管理科学方法如何有效结合以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改革管理体制、革新管理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及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Koskela,L.Application of the New Production Philosophyto Construction[R] .Center for Integrated Facility
篇7
【关键词】哲学;工程管理;理性;发展;自然资源;以人文本;环境;分析
从哲学思维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展开工程管理的最关键内容与根本性目的在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发挥其在推动工程发展与创新,深刻践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性指导职能。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新时期的工程管理思维应当立足于哲学高度,充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及工程发展需求,着眼于对工程管理的创新性思考,在此过程当中不断规范哲学性工程管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借助于此种方式适应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要求,这也正是工程管理哲学研究的关键与根本所在。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哲学视野下保持工程增长的理性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机遇与发展挑战,这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同样如此,最为直接的表现就在于工程投入的持续提升,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工程数量的持续增加。可以说,工程投入的持续提升成为了工程规模与工程数量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当中,工程规律与工程数量的提升应当以社会大众福利的提升为根本目的,在恰当的工程建设承受范围作用之下确保社会大众在严格自律与自控等约束行为下的相关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实现与充分满足。从工程增长的理性角度上来说,最为直接也是有效的手段在于针对那部分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而盲目性扩大工程规模的行为予以严格制止,针对“华而不实”的面子性工程予以坚决取缔,在这一过程当中,工程管理哲学应当针对工程管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内容均给予系统且全面的关注。
二、哲学视野下确保工程发展与环境的平衡分析
在改革开发持续推进,现代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之下,我国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进步,然而这些发展与进步却在不同程度上的牺牲着生态环境的发展,由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严峻的形势之一。很明显,生态环境失衡问题的长久性存在势必会对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整体稳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而言,单纯意义上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单纯意义上为生态环境保护而停止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同样是不可取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如何寻求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工程发展之间的稳定关系已成为哲学视野下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下,围绕工程绿色、循环以及节能减耗展开研究与探索也因此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三、哲学视野下确保工程管理的以人为本分析
对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稳定生存与长足性发展而言,工程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哲学视野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与基础就在于“以人文本”,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充分证实了人本思想的重要意义及价值。在工程管理思想的引导之下,“以人文本”思想的引入要求工程管理针对工程行为活动展开理性研究与系统分析,在此过程当中充分重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借助于此种方式逐步提高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工程管理哲学研究范畴下的工程建设根本性目的需要与社会大众切身利益充分结合,以社会大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满足为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当中促进全社会参与人员共同分享工程管理硕果。
四、哲学视野下确保工程发展中自然资源的保护分析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社会大众所处生态环境中的各类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的,不合理的开采与应用将加速自然资源的枯竭。基于哲学研究高度下,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于社会大众物质财富增长与利性需求之间的平衡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同时也针对社会大众物质财富实现及增长过程当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合理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其应当在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发挥其相对于自然资源保护与节约的推动性与监督性作用。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工程项目也应当借助于有效的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且高效开发,以节约意识的强化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确保工程管理引导下现代工程建设工作发展与完善的长期性与健康性。
五、哲学视野下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分析
从哲学思维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工程管理所面临的最关键任务在于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的持续且稳定提升。新时期的工程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特殊形态的多目标管理,这也就决定了在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其针对质量湖边以及矛盾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处理应当基于对辩证思维的认知与应用。工程管理不仅需要针对工程投资、建设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问题加以关注,同时也应当借助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合理控制确保整个工程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发挥,这才是工程管理哲学的根本内涵及其价值所在。
六、结束语
新时期的我国正处于现代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革新阶段,发展机遇的空前与发展过程中严峻的挑战始终存在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工程管理工作而言,长期性的自然资源及能源资源超负荷应用、区域性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自然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环境恶化诸多问题均是现阶段工程管理开展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最集中问题,同时其也是研究基于哲学视野工程管理的根本原因所在。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哲学视野中工程管理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成虎.韩豫.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02).36-40.
[2]盛昭瀚.游庆仲.李迁等.大型复杂工程管理的方法论和方法:综合集成管理——以苏通大桥为例.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 25.(10).193-197.
[3]张艺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为例. [J].科技信息.2011.(35).441.460.
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科学定位;创新;技术;发展;工程科学
1 工程管理的科学定位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已成为具有历史高度、全球角度的战略思想,在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同步增长的环境中,科学发展必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而科学发展的理念也会进一步加快工程管理的创新步伐,进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阶段。
我国是以投资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规模巨大,投资的结构和效益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指导投资建设的工作管理体系,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以,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工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途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程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工程技术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工程项目管理渐渐成为行业热点。做好一个项目的工程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双重专业素质的要求,而且由于工程管理责任重大,除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知识构架需要涵盖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经营、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几个方向。这样就需要我们这些工程管理人员成为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把这些多方面的知识都掌握好,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2 工程管理创新的方向与途径
现代社会生产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需要的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工程管理需要我们掌握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各类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因为工程管理本身的特性,它对我们工程管理人员也提出了相应更高更加新型的要求。根据科学发展的思想和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工程管理理念可以概括为三点:
(1)将不仅仅局限于项目的效益与风险,还应兼顾项目与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
(2)微观管理不仅仅局限于项目的实施过程,还要扩展到项目的外部和相关的环境中,从传统的刚性管理发展为辨证的柔性管理;
(3)形成完整,量化的方法理论体系,从难以重现的“精英管理”模式转变为结构化的“制度管理”模式。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实践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它在工程管理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方法论进一步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发展规律、提示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并以方法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形成了现代工程科学的体系结构。
在工程科学的形成过程中,实践的需求和方法论的研究,应用支持了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并在微观管理领域中,通过对产生技术方法的规律、标准和工具等的理论提升,逐渐形成了“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方法体系从词义可以简单解决为“产生方法的方法(平台)”。到目前为止的工程管理领域,对于方法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仍比较薄弱,以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例,人们学到的项目管理知识难以在实践中直接应用,或者表现为项目经理们在不同的项目实践中的差异较大。在科学研究领域,不能得到重复结果的过程往往意味着理论方法的缺陷,并认为这是判断“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之一。对于项目管理这类以实践应用为主的学科,缺少方法体系将难以形成一个完整、可操作的理论体系框架。
我认为,研究,建立和推广工程管理中的方法体系,应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工程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3 工程科学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经济建设领域实现科学发展应该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验证。所以,以科学发展的方法论为依据和出发点,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应用是工程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内容和目标。但方法论决不是具体方法的集合和简单叠加,而是依托长期实践,经过高度的理论升华形成的基本理论。随着科学方法论的不断完善,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科学正在快速发展,工程科学在大规模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超越自然科学的范畴,融合社会、人文、管理、政治等学科因素,并通过投资建设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快速、持续发展。
工程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全面、综合应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阶段,也是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领域。
工程科学大致由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技术两大部分构成。工程技术带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可能附带产生出资源、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工程管理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指导和控制工程技术的使用方向、决定工程建设整体效果。相对于工程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目前工程管理理论和应用均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这体现了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程管理涉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同时必须形成与工程技术的有效结合,并可能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历史时期中,呈现不同的实际效果。所以,工程管理的技术理论目前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期待创机关报的阶段。以理论的创新、发展带动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投资建设领域全面、均衡、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工程管理技术可以大致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宏观管理主要针对工程建设和自然、社会、宏观经济的关系,寻求,揭示工程建设的外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和政策措施,宏观管理还要关注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结构关系,关注重大项目的决策和过程监管。宏观管理技术的主要形式有法律、政策、区域和行业的监管等。微观管理主要包括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和项目过程的咨询,主要从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角度,从提高执行力的角度,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评价和组织监督。微观管理的主要形式为市场化的专业服务形式,在国内外以往的实践中,微观管理主要关注于提高具体项目的投资收益,减少建设风险。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现场规范管理的意义
民用建设工程同样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无论从事哪一类建设工程,其目的均是为了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建筑工程的生产者也就是承建单位必须在一个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下才能从事最合理的生产。以一栋民用建筑物的建成过程为例,生产者通过建筑过程获得了自身的生产利润,投资者通过组织各个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取得相应的销售利润,而使用者即购房业主通过购买房屋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建设工程管理能够在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方的建设行为进行约束;加之建设工程的目标实现不仅要求保质保量,而且有大幅度突破投资预算和不严重损坏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这要求整个建设工程必须从立项、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竣工等过程中,参建各方均能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实现这一目标如单纯依靠建设、施工两方的自觉行为,难以避免部分建设、施工单位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工程质量的行为。参照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彻底解决建设工程在投资、进度、质量的保证和自然、社会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除必要的政府干预之外,更好的手段是引入社会咨询服务体系的参与和管理,由于这种规范管理的形式不仅体现于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内在性,而且还表现为全过程的贯穿性,使得建设工程的现场规范管理和控制功能显得极为重要,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
2、建设工程现场规范管理的内容
按规范管理的原则,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参与,必须依循建设工程管理制的要求,规范地从事管理责任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项目管理机构、设施的建立;制定管理规划及管理实施细则;实施施工阶段的管理;规范施工合同的管理;建立施工过程管理资料的管理体系;设置设备采购管理并参与设备的监造。
2.1项目管理部门的确认必须经过招投标
这项制度直接影响现场管理的规范性,也体现了建设单位对项目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选择权力。有了这项制度,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等级、工期、投资数额以及技术特色等方面的要求,正确选择管理单位、总管理工程师,如有必要还可以细化到整个管理部门的基本组成和配套设施的使用。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管理目标的控制、施工合同以及供货合同的管理、参建各方决策机构的建立和信息的沟通,更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速公平交易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建设工程管理市场行为的规范化。
2.2管理规划及实施细则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制订具体内容
要按照《建设工程管理规范》及其配套的规范表格进行监督管理,其积极含义在于:能节省项目编写“规范”及“细则”的精力和时间;易于在同行中或与建设、施工单位间进行信息交流;标准规范的书写格式符合哲学上“形式上的相对,内容上的丰富多变”的范畴定义,也符合规范管理的要求。
2.3实施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是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仅就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工地例会、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竣工验收四个关键环节的内容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是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表现为建设工程管理对施工单位和对自身的事前规范管理特征,不仅能够体现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能力,还考验了其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控制能力。要求管理人员通过参与“技术交底”会议等活动,按各自的分工,熟悉项目的技术要求,掌握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合同管理”的相应要求,检查分包单位及施工队的资质状况;核实施工许可条件,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准备签发“开工令”。可见,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是管理签认开工令的必要条件。
二是工地例会。这一工作内容在管理工程管理工作中已形成相应的制度。作为管理,应正确地认识到它是信息交流和关系协调的重要场合,所以要做好会前准备,列出在执行合同发生分歧的问题的动议;签发召集会议的书面通知;注意引导甲、乙双方围绕动议进行讨论,并提出协调意见;做好会议记录,并作为重要资料备档。通过例会方式解决问题是强调透明化、规范化操作的基本方式。
三是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的实施过程,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引入管理机制,就是要让这一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建设工程管理的职责是在工程目标实现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使投资和进度不会明显地偏离事先设计的计划范围。由于控制工作的三个对象(投资、进度、质量)的创造和完成主体是施工单位,而不是工程管理,所以控制工作只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工作的特点是对施工单位的工作成果加以分析、认定和考核。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项目管理部门在此时的权力、职责,集中于对分项、分部施工和计划的完成情况、工程质量验收、各种报表以及各种上报资料的“签认”上。因此,控制工作是管理规范管理的主题,也是建设工程管理是否能够协助建设单位实现建设目标的基础考核依据。
四是竣工验收。该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的验收,其依据是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对质量不合格的分项和分部要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最后由总监和管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单位工程质量评估等竣工验收报告审核签字。
3、建设工程管理现场规范管理的落实与检查
3.1落实现场各项负责及管理制度
鉴于建设工程管理的高科技工作特点,要指定懂技术的专门人员开展管理工作,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仍是为建设项目提供质量保证,因而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是管理现场规范管理的重点。落实这一制度主要分如下三个工作内容:审查、监督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施工阶段各种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规范表格、资料的签署和记录;通过旁站、巡视、平行检验、见证取样等职责的履行,对材料、施工工艺等质量问题的发现和整改。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一直是建设行业各项工作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第六章即专为质量管理设置,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件》更是通篇为其专设,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围绕着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所设置的管理规章和文件则是年年皆出、不断更新,监督、检验、验收机构可谓之是层层重叠、名目繁多。但是,能对施工现场施行具体监控且负有连带责任者,仅是建设工程管理,可见管理在工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地位之重要。要建立现场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需求和人员的技术所长各有不同,可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建立项目管理部门专设的规章制度。常见的有管理人员考勤制度、具体人员的工作负责制度,例会或其它会议的记录存放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等,这些也是落实现场规范管理的保障。管理工作要讲求效果。对于管理工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有施工阶段的管理记录,包括对施工各类问题的发现及整改、解决措施的落实等情况;各项工作(特别是决策工作)的参与情况;项目完工备案时上交资料的完整与否。
3.2对现场规范管理的检查方法
现场规范管理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项目管理部门形象:办公场所和设施、人员到位情况;文字资料:管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合同备案情况、法人委托书、有关质量控制及报验资料、会议纪要等;文档管理情况;反映市场行为的记录:开工报告及开工令,对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及考核记录;其它情况的备案:工程量审批、进度计划审批等。
一是入库管理检查。当项目管理部门成立、领取到项目管理证时,管理部门应派人前往相关管理部门办理入库登一记,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等级,合同期限、管理内容、管理人员名单及资格状况等。
二是专项检查。由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政策要求,组织临时性、拉网式的大检查,仅对办理了监理证的项目管理部门实施检查,事先确定检查内容,检查工作完毕后,由组织单位进行抽查和讲评。
篇10
什么是当前管理工程师的人才标准,管理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先生描述为:“管理工程师是工程师的一种,是工程师殊的一种。工程师都有一个专业,专门负责某一个工种,如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化学工程师甚至电焊工程师、水道工程师,等等。管理工程师的专业是综合性的,是把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工作综合起来完成一项更大的工作。”“因此对他的要求是要体现出这个综合性和全局性,应该有下面三条:①能领会。领会就是搞懂,弄清。……为此,要有来自工程科技和人文社科相结合的广泛知识。②能协调。管理就是组织,协调。……为此,管理工程师首先要有合作的精神和服务的精神。③能说服。一个企业、组织的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为此,管理工程师要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2]刘源张院士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共识性。朱高峰院士则反思现状,忧虑地指出:“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①技术素质较强,但是知识面过窄;②基本素质方面缺乏事业心和科学精神,国际化素质较为缺乏;③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协调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资本运作能力欠缺。”[3]综上可鉴,管理工程师是指具有综合素质、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的特殊的工程师。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熟悉工程业务,又要有管理能力,可以协调上下左右的人事关系。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能像培养工业工程师那样专精,但是必须广博。所以在教育培养上,既要重视专业的学习又要讲究人文的素养。简言之,管理工程师需要理工文管等学科进行综合的培养。那么,大学对此如何应对和行动呢?我们的研讨准备从课程着手,因为,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它上连人才培养目标、下接教学计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地位。帅传敏等调查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14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文献解读,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和重视。
首先,技术方面课程比重大,人文课程成为技术课程的附属品。这些大学大多采纳了1999年7月在西安召开的建设部第三届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所讨论的四个专业平台课的方案,即专业基础课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四类课程设置。作为管理工程师需要熟悉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勿庸置疑的。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是下面这些问题: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应该吸收一些什么学科,它们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还是平等关系,怎么才能有利于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朱高峰院士认为当前的工程教育的问题主要有:①技术知识面不够广泛,缺少与管理的密切结合;②职业道德教育欠缺;③资本运作的教育不足;④实践性教学内容过少。[4]这四个问题都是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上与人才目标不符的具体体现。第一个问题反映了专业基础课程口径过窄,无法统合做事和做人两方面的知识;第二个问题反映了人文知识在课程结构中缺失严重,一是所需的职业道德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二是在专业基础课中没有列出人文学课程,经济、管理和法律是社会学课程,而非人文学课程;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都反映的是课程设置脱离实际需要,缺少实际操作。要克服以上问题必须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权重好专业技术与道德素质方面的课程比重,协调好科学与人文交融方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其次,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制“器”而忽视了育“人”。理念高于目标,并统率目标,是对目标的终极反思。《论语•为政》提出的教育理念“君子不器”,就是希望我们在设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能充分关照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课程设置对这方面的重视不够乐观,“从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都十分注重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计算机、外语、经济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的本领和谋职的手段,哲学、历史、文学、科学思想史等人文课程能引导学生对形而上的深层反思、追寻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永恒、感悟仁爱济世的情怀,能够使人远离浮躁、认识自我、体认自由,用来灵活方法、拓展视野、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其三,将“两课”代替人文学。在课程体系中“两课”常常被当作人文学课程,其实“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课”是专指理论、思想道德品质两门课程,准确地讲它是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哲学和伦理学的一部分,因为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它还只是哲学和伦理学中有选择性的很少的一部分。什么是人文学?人文学的知识是有关人生自我最切近的一种学问,最切近自己人生意义、价值、前途的学问。就是基础人文学科,甚至还包括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理科。哈佛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就是人文学,涵括了文、史、哲、艺术和自然科学,但不包括技术性工程课程。因此,在内容上,“两课”与人文学是有区别的,将“两课”等同于人文学,难免陷入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的误区。14所高校工程管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是,重视专业知识、实用知识、政治知识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通识知识、理性知识和人文知识。这样就出现了管理工程师的人才目标与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之间的不谐。目标定的是综合素质的音,课程唱的是专业技术的调。音调不和,必然会唱出嘈音、怪音。矛盾如何解决?美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美国的工科大学就很注重人文学科的发展。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工科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人文学的重要性。它的哲学系是美国最好的哲学系之一,有着像乔姆斯基这样声名卓著而又心系天下的哲学家;它的政治学、社会学,曾经有着像罗斯托这样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学者;它的经济学不仅有萨缪尔森这样的伟大学者,现在仍有像克鲁格曼这样杰出的支持人文理念的著名经济学家;它的历史系甚至早就开设了中国历史的课程。这样的学校还能把它理解为单纯的工程学院吗?而且这种取向在美国已相当普遍,加州理工大学、德州农工学院的文科和人文学教育都很强大,一般文科大学都很难比肩。
二、掌握知识,更要领悟智慧
进一步探讨工程管理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文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工程管理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汪应洛院士在《时代呼唤工程管理》一文中把“工程管理”定义为广义的工程管理,涵括工业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泛指对于具有产业依附性、技术集成性和组织协调性的各种工程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而在此之前,在我国工程管理是作狭义理解的,专指土木建筑工程管理。广义的工程管理提倡用发展的眼光、从系统论的角度一揽子处理有关联的项目工程,从源头开始,通盘考虑过程和目标,使有限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人财物各居其所,各尽其用,代表了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工程管理的发展中,管理的地位被突显出来了,可以说工程管理的精髓在于管理。因为它能将原来不太相干的、基本独立的单个工程糅为一体,成为一个相互协调、彼此依存的有机整体。管理首先是一门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指“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而科学代表着知识,是反映客观的稳定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科学性和知识性规定了管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规律,不断靠近真理。但是,假如管理仅仅是知识,是可以量化和复制的知识,那么工程管理的人才就太好培养了,只要将量化的知识按步骤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背诵、记忆、熟悉和复制知识,经过考核成绩优秀的是拔尖人才,成绩合格的是一般人才。
但现实中往往不尽如此,成绩一般而成就突出、成绩突出而成就平庸的事例俯身可拾。我们还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前面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不乏知识的,但是缺乏人文。通过这些课程培养的学生一定有成绩非常优秀的,对专业知识掌握得很牢很好,甚至能够熟练操作工程中各种技术设备。但是我们在这种人才方案和课程结构上培养出来的合乎国际标准的可以称得上是工程师的人才却很少。问题在哪里?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而智慧才是取胜的关键。因而,管理更需要智慧。与其说管理是科学,还不如说管理就是智慧。在人类古代,科学知识缺乏,但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对话。在我国唐朝行政管理制度已是十分完备,社会制度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国际间交流频繁、精神生活充实而有信仰。如果用当今的科技与之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谁能否认唐朝在管理上的成就。相反人类在科学知识强盛的今天,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自身的问题层出不穷,一点不比千年以前少,反而愈演愈烈。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给人类带来的是改造自然的工具,改造人自身还是需要更多的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力和创造力的综合。智慧甚于知识,远比知识重要。知识的可靠性取决于对特殊性和主观性的排斥,取决于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反复验证的普遍有效性,因为这个特点,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都不在知识的范围之内。智慧一定和主体有关,没有非主体的智慧。智慧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智慧的培养与体验、领悟有关;而知识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及作业考试来完成。智慧总是与人文一起,知识一般与科学相连。
培养智慧离不开人文。这是因为,首先,智慧本身就是人文,智慧总是闪现在人与物、人与我、情与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纠缠和矛盾中,人们只有在遇到这些纠缠不清的矛盾时智慧才会被召唤,有智慧可以化解这些矛盾,缺少智慧则会使矛盾加深,因而智慧就是感化自身、化解矛盾、进而“化成天下”的能力。而人文就是以“化成天下”为自身责任和存在价值。智慧和人文交织在一起,它们都是一种施化的能力。区别在于智慧与个人相连,人文与社会相系,智慧是个体中的人文,人文是社会的智慧。其次,智慧只能在人文的环境中生成。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可见,学问、文章、智慧不是端坐在书房里完成的,人的经验、阅历、见识、判断、决策、协调这些功夫都只能在充斥着人文的环境中学会,这个人文的环境就是我们现世的生活,这也是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先生一贯强调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的改造和改组”的见解一致的。知识,无论如何学习、掌握、运用,它终究是别人的体验、间接的经验;智慧,是将间接的经验通过自身直接的体验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所以学知识难以创造,学智慧方能创新。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的序中说过,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子所说的“节”与“文”,就是知识,是做事和做人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是小学功夫;而“道”才是智慧,是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这才是大学要旨。
三、哲学课程培养有智慧的工程管理人才
理想的工程管理人才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技术娴熟、技艺超人的专家;在思维、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培养智慧主要靠人文学,而且主要是哲学。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它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观点是一贯到底的。哲学是认识论,它不停留在对象的现象门口,也不为芜杂的现象所目眩,它要深入到对象的本质底层,去把握其固有的、必要的联系。哲学是辩证法,它既提供物质变精神的方法,又提供精神变物质的路线,是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武器。因而,要把人文装备成为工程教育的通用指标,学校要普遍开设以哲学为中心内容的人文课程。自然哲学,以宇宙、天体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揭示气与道的生化规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