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本质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经济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风险;长尾风险;功能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10-0038-05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蓬勃发展,尤其是2013年以后呈现井喷式发展,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5年互联网金融客户数量已可与传统银行“比肩”。据《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16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7.8万亿元。然而,互联网金融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风险不断集聚。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国内问题P2P平台占比高达1/3。如P2P平台“e租宝”,涉案金额达500亿、牵涉90万人。互联网金融监管缺位被推到风口浪尖。
自2007年国内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网贷发展距今已有9年历史。2011年国内最早的众筹网站“点名时间”成立,距今已5年。1999年,最早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首易信成立。互联网金融仅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人民银行2010年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其做出了一些规范,但仅为部门规章, P2P、众筹、网络银行等新兴领域均接近于监管真空。这一状况直到2015年7月才被打破,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初步明确了“第三方支付由央行负责监管,P2P网贷由银监会负责监管,众筹由证监会负责监管,互联网保险由保监会负责监管”。2014年末中国证券业协会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但因为争议较大,目前正式的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只在2015年9月纳入备案管理。2015年末《P2P监管细则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截至目前正式稿尚未落地。除2015年7月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外,总体上具体的监管细则均未出台,目前互联网金融监管仍然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还不成熟。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风险和有效监管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将从厘清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出发,着重分析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的风险,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的监管建议。
二、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和模式
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本质的理解仍存在较大争议。谢平(2012)是国内较早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传统的融资模式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具有融通资金的成本优势(王汉君,2013)。陈志武(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渠道意义上的创新,其产品结构、产品设计与传统金融产品没有区别,其没有改变交易各方的跨期价值交换和信用交换这一金融交易的本质。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是金融,其风险和传统金融风险类似(吴晓求,2015;许小年,2016)。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看来,互联网金融利用了现代技术,包括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范围、人数、金额和环境,但其本质仍是金融。因此,本文较赞同以陈志武教授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具有传统金融所具有的所有风险。
目前学界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也尚未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王达(2014)把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分为七类,即第三方支付、“余额宝”模式、大数据金融、点对点(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门户、信息化金融机构以及众筹融资。郑联盛(2014)把互联网金融分为金融机构信息网络化、第三方支付、网络信用业务以及虚拟货币等四大类业务模式。吴晓求(2015)把互联网金融大体归于四类:(1)第三方支付。(2)网络融资:一是基于平台客户信息和云数据的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二是P2P 平台贷款,三是众筹(Crowd Funding)模式。(3)网络投资:一是P2P和众筹平台融资的资金提供者,二是网上货币市场基金。(4)网络货币。
以上学者的划分标准不一。本文从新业态和监管角度出发进行划分,认为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网络支付、以P2P为代表的网络借贷、以人人投为代表的众筹融资和以网商银行为代表的网络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主要是渠道上的革新,风险可控,监管也比较明确,不包括在其中。网络货币在我国禁止流通,不包括在其中。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剖析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在于处理风险。互联网金融利用了现代技术,不仅具有传统金融风险所具有的突发性、传染性等,而且其风险比传统金融更具综合性和复杂性。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耦合,风险源发生了转型或变异,风险类型更加复合(吴晓求,2015)。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金融以及二者合成之后的三重风险,其碎片化、跨界性和传染性可能导致新的金融风险(王汉君,2013)。互联网技术使金融服务的技术风险、业务风险和法律风险更加凸显(杨群华,2013)。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金融和互联网两个维度出发把互联网金融风险分为两类:传统风险和特有风险。
(一)传统风险
除市场风险外,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均显著高于传统金融机构。
1. 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金融中依旧比较显著,信用风险依旧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大部分客户为银行等正规金融体系筛选过后的“次优客户”,风险等级较高。其次,长尾客户大多为“草根”阶层,收入及还款能力良莠不齐。再次,互联网金融尚未对接国家征信平台,对客户的身份认证、金融信息和生活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均存在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最后,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资金成本较高,正规P2P平台的客户年化收益率一般为8%―12%左右,远远高于银行3%―4%的资金成本。在资金成本高企情况下,贷款利率更高,加之经济下行,借款企业违约风险增大,个人违约率提高。
2. 从互联网技术风险角度制定监管标准。互联网金融高度依赖互联网技术,从技术安全角度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一些网贷平台设定技术门槛。对网络银行,应从安全体系、准入标准、身份和权限认证、法制体系和技术体系入手,防范互联网金融的独特风险(陈丹青,2009)。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规范互联网金融平台,如对操作系统、防火墙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等设定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如服务器必须设在国内等,可追溯其记录以达到有效监管。在金融交易的信息安全方面,加强基本加密技术、安全认证技术以及安全应用标准与协议三大层次的技术支撑(洪娟等,2014)。
3. 从金融风险角度构建监管原则。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潘功胜,2016),因此应注意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监管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谢平,2014)。一方面,从金融风险的角度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从防范系统性风险与保护消费者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审慎监管,如资本充足率、风险准备金等要求。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内控制度做出相应的要求,并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另一方面,要坚持监管一致性,防止监管套利。对相同的金融业务,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应采用相同的监管原则和业务标准。只有坚持监管规则的公平性,才能保证不同市场主体的公平、有序竞争。此外,加快出台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目前,除第三方支付领域有2010年人民银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其做出了一些规范且仅为部门规章外,P2P、众筹、网络银行等新兴领域的细则均未正式出台。法律层面的规定更是空白。我国初步构建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框架较薄弱,在立法层次、分类监管、备付金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大问题上需进一步完善和突破(巴曙松、杨彪,2013)。
4. 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市场自治的作用。长期来看,我国应建立官方监管、行业自律和市场自治三级监管架构。官方监管亟待出台措施,行业自律协会初步建立,市场自治尚有待培育。以英国为例,P2P监管以行业自律为主,P2P金融协会制定的《P2P融资平台操作指引》发挥了重要的规范作用。经过两年的筹备,2016年4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成立。一是行业协会应尽快出台行业相关规范和约束惩戒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互联网本身的平等、自由、开放基因,决定了行业自律比政府监管更加有效,其灵活性更高、反应更快。二是大力培育市场自治。借鉴电商平台,培育公共评价体系,规范互联网金融主体行为,提升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总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自治应保持动态平衡,应高度重视和发挥行业自律及市场自治作用,维护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经营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整个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注:
①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影子银行范畴。
参考文献:
[1]Allen,H.,Hawkins,J.,and Sato,S. 2001. Electronic Tr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ystems[R].BIS Papers Chapters with Number 07-04,November.
[2]Anguelov,C. E.,Hilgert,M. A.,and Hogarth,J. M. U.S. 2004. Consumers and Electronic Banking,1995-2003[R].Federal Reserve Bulletin,Winter.
[3]Chen,L. 2008. A Model of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obile Pay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6(1).
[4]安邦坤,阮金阳.互联网金融:监管与法律准则[J].金融监管研究,2014,(3).
[5]巴曙松,杨彪.第三方支付国际监管研究及借鉴[J].财政研究,2012,(4).
[6]李真.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法律监管逻辑[J].海南金融,2014,(4).
[7]刘士余.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J].清华金融评论,2014,(2).
[8]鲁政委.互联网金融监管: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镜鉴[N/OL].http:///a/20140505/12263885_0.
shtml,2014.
[9]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7).
[10]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经济,2015,(2).
[11]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4).
[12]王汉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挑战[J].中国金融,2013,(24).
[13]王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J].东北亚论坛,2014,(4).
[14]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金融监管研究,2014,(2).
[15]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5).
[16]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J].新金融,2014,(4).
[17]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18]欧阳卫民.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J].中国金融,2011,(2).
[19]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2).
[20]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21]吴晓灵.互联网金融应分类监管区别对待[J].IT 时代周刊,2013,(21).
篇2
在麦克卢汉看来,汽车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住宅是集体的皮肤的延伸,电话、电视等新兴媒介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这也就是人们不断寻求速度、加速智能化的一大动力,这是人体自身进化的需要。工具的不断演进中,“速度”和舒适对人们的理想观念与动作行为不断进行着洗礼。而这也是格力、360、乐视们杀入手机行业,做手机的一大推动力。
易观国际分析师马天娇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互联网+’反映的是这样一种趋势: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前互联网主要是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手段,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深入。而现在,互联网早已跨越信息传播的时代,甚至也跨越了传统电子商务的时代,它开始深刻地同餐饮、医疗、教育、旅游、金融等领域结合,产生诸多新的商业增长点,并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进几乎所有传统商业领域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一词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 ≠ +互联网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看病、打车、吃午餐、洗衣服、放热水……一切都可以在你的手机上完成。未来,科技红利的普遍服务若覆盖不到位,或许会形成互联网时代里的“信息贫富差距”。到时候的贫富差距不再是拥有金钱的多寡,而是你享受到了多少科技红利。
今年“两会”闭幕时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总理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中国经济会飞起来。提起互联网,大家都不陌生,但“互联网+”却是热门又新鲜的提法。
“+互联网”和“互联网+”,换了个顺序,差别在哪儿呢?
来看看近来很火的无人驾驶汽车,它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帮助下,可以做到辨认红绿灯,躲避行人,自动停车,让人们不用再担心疲劳驾驶、酒驾、路盲、安全事故等问题。在“互联网+汽车”的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更像是具有传统汽车功能的全新科技产品。在这些新的业态下,汽车出现的某些缺陷,甚至都不需要传统的全线召回了,比如最近,特斯拉为了解决电池续航里程问题,宣布通过在线软件升级来直接解决。这就是“互联网+汽车”的新模式。但仅凭拥有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大数据定向营销汽车,则只能算是“+互联网”。
生活中,我们可能已经看到了不少“互联网+”的影子。好比 “互联网+商户集贸市场”,我们有淘宝、京东, “互联网+短信和社区”,我们有了微信和朋友圈、 “互联网+出租车”有 “滴滴”“快的”;“互联网+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应该是一种深度融合,迸发出全新的平台、产业和生态。好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互联网可能也会像电一样,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工具。
当前,国家已经设立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而社会上还有上万亿元的创投资金,都为“互联网+”概念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协同效应。所以不要小看互联网后面跟了一个小小的加号,只有传统的思维,没有传统的产业,一个加号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触动经济版图
从“互联网+”战略上看,政府已经看到了大数据等几个互联网行业最热领域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事实上,互联网也正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工具。恐怕最重要的,政府希望互联网将来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
3月9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工业革命,这轮革命的工具是互联网。而我们所讲的“互联网+工业”就是德国人说的工业4.0。
当前,中国的工业3.0还没有完成,但要通过互联网抓住工业4.0的新机遇。冯飞提到,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二十多台,德国是二百多台,日本、韩国超过三百台。
回过头去看,过去的2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第一个十年里,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和平共处,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经济,比如门户、游戏和电商等。第二个十年里,互联网逐步开始改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比如广告主从在报纸上做广告到在网络上做广告。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其最大推手是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最典型的案例是京东的出现,逼着国美和苏宁开始转型互联网。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这个进程从2010年开始,其最大推手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典型的案例如小米。四是当下正在进行运营的互联网化,企业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
过去被互联网深度改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现在这种改变正在向第二产业甚至第一产业渗透。第二产业被互联网改变最大的,就是手机和电视产业,小米先是搅动了手机产业,又跟乐视网等一起去颠覆传统电视产业。这种颠覆开始蔓延到汽车领域,比如乐视网要造汽车了。颠覆还在向第一产业渗透,比如本来生活网,改变了农业的销售模式,让农民的产品直接在网上卖给北京的市民。
经历了20年的沉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优劣势已十分明显。
虽然发展迅猛,但中国互联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盘子里占额还很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一个数据是,目前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只有7%。
智能互联网崛起
在人类信息化的这场发展历史中,传统互联网已经面临了瓶颈,下一个机会将是智能互联网。
传统互联网一开始把传播当做自己的核心,它的商业模式是免费的,通过免费业务逐渐找到收入。智能互联网的核心业务将会是有价值的服务,是提升传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它本身就有商业价值,也具有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机会。
毫无疑问,智能互联网依然需要和传统互联网一样的高速度的网络,这个网络不仅需要高速度,它还应该是广域覆盖,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是实时和泛在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中,在野外,都有一个网络存在,他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个网络。高速度的网络是智能互联网的基础。
除此之外,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网络的理解。传统的网络还只是信息传输,我们只关注到信息的流动,而很少关注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网络,甚至生活的所有事情都在这个网络中进行,云存储记录了我们每一次网络活动,访问的网站,电子商务的交易、玩了什么游戏、导航去了何地、看了什么影片,所有的这些信息,都不再像传统世界那样发生过又消失了,在智能互联网世界里,云存储帮助我们记录了一切。因此,对这些数据整理、挖掘、分析,就具有巨大的价值。
而且,智能感应能力开始出现在智能互联网中,智能互联网世界不仅是信息传输,同时它还对人的感知能力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产品出现,大量的智能穿戴设备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力量,智能感应成为可能。
转型互联网必须免费?
3月29日上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各行业大佬围绕“互联网思维与商业的本质”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话。对于“互联网讲究免费,传统商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如果要转型互联网,是不是就得玩免费经济”这一问题,各位大佬观点如下。
曹国伟不这么看:“我们从来不觉得互联网应该是免费的经济,因为免费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挣钱的。”“我也不同意互联网改变了商业要盈利的实质。破坏的目的是要破坏性的创新,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最后目的还是要挣钱,才能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是不会变的。”
篇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与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在“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上抛出的上述观点,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同时也为那些对于“互联网+”战略含混不清的企业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各行各业只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互联网+”这场化学反应带来的是颠覆式变革而不是修补式升级。那么,“互联网+”究竟是靠什么来引发化学反应的呢?
互联网的自我进化:从工具转为基础设施
面对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首先完成了一次自我进化——从信息沟通的工具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这一进化正如刘多所说,就如同百年前的电力革命一样,具备了深刻改变技术、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能力,进而具备了引发化学反应的能力。
已完成自我进化的互联网,其作为通用技术的本质属性,对于引发化学反应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力为通用技术,借此解决了能源和动力问题;今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ICT技术,成为新的通用技术,解决的是信息和控制的问题”,刘多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在今天已成为除劳动力、资本之外的第三大生产要素,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之一;与此相应,能够解决信息和控制问题的互联网,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正是因为具备通用性,“互联网+”的跨界能力使化学反应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一行业,引发的变革必然是无边无界的。
互联网的共享性,则使其能够在共享经济这一新经济趋势下成为基础设施的最优选择之一。互联网的共享性,带来了个人、组织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并进一步带动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共享。而共享带来的是边际成本的极大降低,是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共享经济时代的媒介将主要是移动互联网。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则使其更有利于激发创新,而创新无疑是变革最重要的驱动力。刘多强调,互联网倡导网络能力、平台、信息的全面开放,更易于建立开放型的创新体系。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和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互联网无疑有着能够撼动世界的规模优势。互联网不仅聚集了海量的开发者,更聚集了如星空般浩瀚的用户,这使其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舞台,成为能够激发化学反应的最活跃阵地。
互联网+各行各业:创造新业态的化学反应
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互联网+”无疑会担当重任。而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各行各业尤其需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因为只有“互联网+”这场化学反应,才能够创造出全新业态,才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只有“互联网+”才能通过变革而驱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目前,很多企业把‘互联网+’当成了+互联网,这是理念的错误,‘互联网+’是化学反应,+互联网是物理反应,只有‘互联网+’才能够打破原有的格局,实现自上而下的颠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吴革强调。
“互联网+”,就是各行各业和互联网一起发生的一场化学反应。对此,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礻韦给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氢气和氧气简单地混在一起,它们还是两种独立的气体,但是一旦它们产生了化学反应,就能变成水,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他强调,“互联网+”正是这样的化学反应,不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利用互联网对所有行业进行再造,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互联网+银行、基金就诞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就带来了电子商务,互联网+制造业就推动了工业4.0时代的到来……
篇4
互联网作为一项技术,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影响着全球的金融业。不过,互联网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后台(比如支付)和渠道,并没有催生出任何新金融。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最早、最为成熟且应用领域最广的美国,并不存在所谓“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大行其道,主要源于中国金融体系中“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宏观背景,以及对“互联网金融”所涉及的金融业务的监管空白。所谓“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迅速发展,实际上是进行了比传统银行更为激进的监管套利。
互联网公司灵活而激进的运作模式,扰动了传统金融企业固有格局,它们正在倒逼着传统金融企业运营的市场化,以及利率的市场化。不过,中国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只是传统金融在监管之外的一种生存形态,互联网充其量只是一种工具。金融的本质没变,也没有产生可以叫做“互联网金融”的新金融。
如此看来,“互联网金融”恐怕是一个伪命题。对互联网进行的研究,应该认识到其作为技术的本质,及其作为技术的普遍适用性,包括在传统金融企业的运用。作为技术,互联网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客户体验,延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并帮助实现“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理念,“互联网金融”则是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美国为何没有“互联网金融”
美国是金融和互联网都最为发达的国家,但是美国却没有“互联网金融”的说法。
这缘于互联网作为技术的本质。互联网对金融的冲击,本质上就是机器与人力资本的冲突,其结果取决于机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取代人力,而这种冲突自金融诞生之初就一直在进行。在这点上,互联网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
互联网的特性,就是对标准化、数字化内容传输的便利性和规模化。在金融领域,这类信息(如交易数据)和流程多为业务的后台。难以标准化的人力资本(如商业关系)则储存于个体之中,很难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在历史上,金融领域的技术进步已经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轮淘汰。但有些信息注定难以用机器处理,而这往往是金融最重要的部分。
交易市场因为交易数据是标准化海量数据,因此受到互联网技术影响最深远。比如股票买卖,在业务处理上就是对股票所有权的登记和转让。这种所有权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储存于电脑中,便于以互联网的方式传输。美国的洲际交易所(ICE,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在上世纪90年代成立时,就是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建立一个能源交易市场。发展到今天,洲际交易所已经将纽交所合并而成为世界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在交易市场上,互联网还促生了Ameritrade和etrade等基于互联网的股票交易平台,降低了交易费用,为散户进行股票交易提供了更多便利,对传统的券商交易平台产生很大冲击。
支付领域的数据则更加单一和标准化。以货币为例,除了手中现金,大部分货币以银行记账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货币,绝大部分是数字化的借记和贷记关系。这种记账关系以数字化方式储存于电脑中,也非常便于以互联网方式进行传输。发展中国家在推广小额贷时,广泛应用的智能手机的支付转账功能就借助了移动互联网。
金融领域的其他信息,如信用信息和经济、行业及公司的研究报告等也多以数字化方式制作并传播。
那些基于互联网的社区和互动技术,则促进了市场参与者彼此交流,使交易变得更加容易,增加了交易的流动性。这同时还加强了金融交易本来就有的网络效应。西方交易所一直都积极采纳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技术。交易系统不断演化,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不断地跨国和跨市场兼并后,少数全球性大型交易所(比如洲际交易所)出现,能够多品种、多区域、24小时交易。
可以说,在过去20多年,互联网技术全面深刻地改变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业、尤其是金融交易市场的市场结构。不过,互联网对西方金融业的影响只能说是“静悄悄的革命”,金融在后台提高了效率,但在更多时候并没有喧宾夺主被注意到,而金融在经济体中执行的六大功能(支付、融资、配置资源、管理风险、提供价格信号、处理信息不对称)从未改变,互联网并没有派生出新的金融功能。从这点看,它与对音乐、电影等行业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
以洲际交易所为例,它推动了美国交易市场的巨大变化,甚至吞并了最能代表传统金融的纽交所。但是,并没有任何人将洲际交易所视为互联网公司。而合并后的交易所也没被称为“互联网交易所”。
再以股票的网上交易平台为例。Ameritrade等网上交易系统和交易所系统直接相连,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费用,增强了用户体验。但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看,后台交易系统的技术改进更便于实施既定的投资策略,但是他的投资收益来源依然是所司(股价变动和分红)。
股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也没有因互联网而有任何改变,投资者依然是根据公司运营和收益前景来决定投资与否。同样,对研究而言,互联网改变了研究报告的传递,但互联网本身并不能产生研究报告。
互联网作为一项技术,在美国的金融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互联网并没有产生新金融。这种认识上的清醒,使得西方市场没有产生所谓“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为何盛行中国
互联网在中国金融业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由招商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但互联网在中国金融界真正发力,也就是最近几年。
当前热炒的“互联网金融”概念更多是指P2P平台、余额宝以及移动支付等领域。它们的发展,主要源于制度因素。中国的金融体系长期处于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所描述的“金融压抑”之中,利率受到管控,资金主要由银行体系进行配置。而逐利的市场,必将试图利用任何由于管制而可能产生的套利空间。这就是目前所谓“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基本逻辑。互联网在其中只是个技术手段。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其实有着积极意义。这些企业和服务在客观上推动了传统金融企业的市场化,甚至倒逼了利率市场化。由于其业务主要是面向低净值客户和小微企业,它们还帮助解决了中国金融体系里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这是传统金融长期以来不愿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过,“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的根本,还是利用监管空白而进行的监管套利,而不是互联网。它们没有依靠互联网而产生任何新金融。
以P2P网上借贷平台为例。P2P借贷平台在美国有Virgin Money以及Kiva(2005年)、Prosper(2006年)和Lending Club(2007年)等,中国的P2P平台则有宜信和拍拍贷等。但是,除了Virgin Money和拍拍贷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所谓web 2.0的纯平台基础上,其他的P2P平台都提供本金甚至利息担保,基本都还是承担着传统银行的中介功能。
与P2P平台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小额贷公司,其贷款规模会受到资本金的严格约束,而P2P平台则规避了这种约束,在实际上进行着比传统金融机构更为激进的监管套利。问题是,同样是进行期限“错”配以赚取利差,P2P平台并没有任何制度性的保证以应对违约、挤兑等各种风险。可以说,在P2P领域,真正能够体现出“互联网金融”所隐含的金融脱媒功能的平台并不存在。相反,其监管套利活动如果发展太大反而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
最近谈论最多的是阿里集团的“余额宝”,这与“互联网金融”试图隐含的意义就更加偏离,也更易被误解。余额宝在本质上是货币基金,互联网只是其销售渠道。作为货币基金,余额宝的迅猛发展实际上倒逼了利率的市场化。对之分析,要回到货币基金和银行业务的本质。
货币基金的产生,源于美国政府当初对利率的管控。大萧条后,美国政府推出Q法规(regulationQ),规定银行不可向活期存款发放利息,以防止银行为争夺存款而发起恶性竞争。货币基金的出现,就是为了规避Q法规。作为存款账户的近似替代品,货币基金可以支付利息,从而成为银行的竞争者。
与银行功能相似,货币基金也是将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放贷,包括向银行提供资金。货币基金在发展起来之后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在投资领域只能投向低于六个月期限的流动性好的高评级债。美国政府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向货币基金提供保险,引发银行不满,认为会导致储户将资金转走。
货币基金在中国同样是银行的竞争对手。余额宝就是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货币基金。作为渠道,余额宝起到为其背后的货币基金融资的功能,使默默无闻的天弘基金几乎瞬间增加了超过2500亿元的规模,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基金。
余额宝强大的融资功能,引发众多关注及误读。其实,与股东、债权人和储户一样,作为银行竞争者的货币基金,同时又是银行融资渠道之一,在为银行提供融资服务。银行与工厂相似,同样是拿原料(资金),来做出产品卖(发放贷款),从而盈利。银行的资金有几个来源:股东、债权人(比如货币基金),还有储户。其中,从储户获取的资金成本最低。在中国现在具有“金融压抑”特征的金融体系下,老百姓的钱以极低利息放银行里,银行则从中较为轻松地赚取利差。
作为货币基金,余额宝吸引老百姓的钱,然后再投到银行去,从而改变了银行融资结构。由于资金更多来自市场而非储户,银行的融资结构被改变,融资成本被提高。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可以说是利率市场化情况下银行不可避免要做的转变。余额宝对银行的冲击,本质上是货币基金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与所谓“互联网金融”无关。
从基金的本质进行分析,余额宝的收益来源于其所进行的投资,比如短期国债等。余额宝的收益并非来自互联网。如果投资不力或风险没有控制好,其收益就会受影响。作为基金,余额宝带来的风险与收益(这正是投资者所需求的)并不会因互联网而改变。
与其他货币基金有很大不同,余额宝拥有阿里巴巴的巨大影响力,而且可以利用互联网很便利地吸引众多小额投资者,从而大大扩展了其客户来源。互联网,准确地说阿里巴巴,为天弘基金提供了一个其他货币基金都不具有的销售渠道。对余额宝进行的任何讨论,都必须围绕着它本身即是个货币基金的事实来展开。将之作为“互联网金融”,从而掩盖了其作为货币基金的事实,已经在众多讨论中产生了误导。
阿里巴巴挑选货币基金合作,亦有其道理。货币基金是最适合以互联网作为渠道来进行销售的基金产品。货币基金投资于流动性高且相对安全的产品,是所有基金里最具同质化的产品。货币基金因此收取费用低,在传统的基金销售渠道(银行、券商等)中不受青睐,也很难向小额客户推广。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众多客户,获取基金客户的边际成本趋于零,从而可以迅速做大。余额宝为这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质上是基金,互联网只是销售渠道。
对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剖析,同样要回归“传统”金融的本质,而互联网只不过是其在技术上的运用。这些“互联网金融”服务没有创造出特殊的,完全区别于传统金融的新金融。
互联网公司惯有的以烧钱来博眼球的运作方式,与传统金融所秉承的理念完全相反。金融在本质上是对风险进行经营,多遵循审慎原则。比如,投资可以说是以 “赚钱”为唯一目标的行业,但同样遵循首先是不输钱,然后才是赚钱这一原则。这与互联网公司的经营规则有根本性冲突。这种冲突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刺激了传统金融企业,使其更加面向市场和客户。另一方面,它的一些做法违背了基本的金融风险管理规则,可能造成行业的无序竞争,甚至积累系统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并非科学提法
迄今为止,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都集中于技术层面。这在中国更是如此。“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提法。这等于将后台的技术改进与前台的金融功能混为一谈。
在互联网和金融都最为发达的美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因互联网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学术界和业界都从没出现过“互联网金融”这个说法(用谷歌对Internet Finance进行搜索,你会发现其结果全部是有关中国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尽管提高了效率,但并没有产生新金融。将二者放在一起谈所谓“互联网金融”,从而将之当成一种新的金融形态的分析,是中国独有的。而在中国,之所以会有大批所谓“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存在,根本原因是金融管制形成的监管套利空间。
更广泛来看,在互联网商业化发展的20多年的历史中,互联网能真正产生冲击的都是渠道。那些因渠道被冲击而消失的企业,也都是那些经营着已经商品化了的无差异产品的企业。互联网可以将更多的内容提供者带入市场,也可将产品推向更多使用者。所谓颠覆式创新的互联网公司,也集中于渠道。比如谷歌,就依靠搜索而获得巨大成功。相对于一个特定商业领域的核心功能来说,消费者关心的终究是内容。渠道本身并不能产生内容。
以互联网冲击最大的领域音乐为例,互联网的下载功能改变了音乐的销售渠道。但对一个歌手(或唱片公司)而言,创作出受欢迎的音乐永远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在金融的支付领域,互联网使支付变得快捷方便,但它依赖的还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整个支付系统基础设施(比特币就因为获得不了中央银行的支持而屡遭挫折)。而支付背后的经济关系(如债务的产生和消除)更不会因互联网本身而改变。
媒体方面,互联网使新闻的传播更为快捷和民主,但当新闻已经同质化后,媒体最终赖以生存的还是内容。好的内容和分析才会真正吸引顾客,这从美版的《华尔街日报》和《经济学人》的演化就可以看出。同样,研究报告的传递因互联网而改变。但互联网产生不了研究报告。
对一种组织形式或商业流程来说,产生一个与实体相对应的虚拟的互联网概念是可能的,因为它们彼此的确有一定的替代性。但对某一特定商业功能,比如金融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互联网本身很难有什么创新。比如ATM的出现,使存取款变得方便,但是存款作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本质没有任何改变。ATM改变的只是渠道及其带来的业务便利性。
篇5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篇6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体现
互联网金融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延伸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金融领域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互联网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信息虚拟化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货币和资金的虚拟与信息化。在市场经济活动刚刚出现时,人们采取的交易形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物和资金都是现实的物品。但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交易的数额不断增加,有时无法通过现实的交易达成,所以互联网金融出现了这种交易形式的本质,是资金或货币所有权的交易,人们在银行存在实体资金,然后进行交易,随着交易的进行,银行存入的资金会相应的变化。这种交易形式,是货币的实体与功能的一种分析,是现代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经济运行更加高效
传统的金融模式会受到技术、信息、安全等因素的限制,在实现单笔交易中,其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其更加多样化,交易形式更加人性化,并在服务中体现出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从侧而提升了经济运行效率。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济运行的节奏也得到加快,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交易信息对称性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金融机构本身获取的主体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体现在金融机构对资金需求主体信息的获取上。人型企业的信息相对比较完整,在获取中比较全而,金融机构获取的成本比较低。但是小微企业刚刚起步,资金较少,金融机构获取其信息的成本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金融主体对小微企业的服务都一般f}除此之外,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比较小,金融机构的获利比较低,更加剧了这种情况。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要借助广域的互联网技术,获取其他主体信息,确保交易信息的对等,解决金融机构在信息获取中入不敷出的情况。
二、互联网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体现
(一)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
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在互联网金融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应重视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需要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挥其实效性。互联网金融企业应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形势和新问题进行学习和分析,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一直走在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共同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高效发展。
(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
相关单位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这种手段并不是限制互联网发展,而是更好的推动其发展,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监管的有效实行,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管情况有所放松,逐步完善了法律法规。我国经济与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这种监管形式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政府允许非银行机构开发电子货币,这种方式推动了信息技术企业与银行合作开发电子货币,从监督角度来看,相关单位对非银行机构,采取了与银行一样的监管机制,从而保证主体政策的有效性。国家应针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政策及法规,为互联网金融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实施环境。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应用技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
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度比较高,国家为了解决并完善金融业的网络安全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网上支付清算的需求,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一种安全处理异地支付等业务的应用系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内容有人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境内外币清算系统、电子商业票系统等。使用这个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各人中型城市之间的金融领域信息传输的问题,确保金融行业能够高效高速发展。
篇7
关键词 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注意事项;用户需求
中图分类号 F304.3;F7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348-0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关注。当前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同质化严重。面对当前的互联网发展现状,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值得思考。现对互联网销售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提供参考,增加农民收入。
1 互联网产品销售从“产品思维”向“用户需求思维”转变
以制作和销售一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平台为例,准备制作的平台会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用户需求,然后向品牌商提供用户分类数据,帮他们向用户精准推送品牌广告,而开发商则从品牌商处收取费用。对这款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应该考虑到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能够实现这种精准分析和精准推送的产品很多(如微信等),准备销售的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优势是什么。如何在自己的平台上积累用户资源也需要考虑。二是要对自己的目标客户进行调查,明确其需求。三是对用户的需求大小进行分析。用户的需求大小直接关系到其对产品的使用时间。用户的需求较小,使用网络平台的时间就较短,忠诚度不高;反之,用户就会花费较多时间在这款网络平台上。因此,进行互联网商品销售时,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我认为产品好,就想当然认为一定能大卖”的想法,至少做互联网产品不能依赖。这种想法是典型的“产品思维”,没有考虑用户到底需不需要,为什么需要。这种思维是站在“产品”角度考虑的,比如,只想着如何做出各种强大的功能,却没考虑这些功能为什么一定能吸引用户过来。自认为产品好,就觉得一定会很有市场。技术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已导致各种产品极大丰富,且同质化严重,竞争前所未有。这也就让垂直领域和细分领域产品更加的细分化[1]。其实,细分就意味着把原来某个大群体“看似”共同的需求切割成不同小群体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今天的互联网产品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生存的。因此,互联网产品只能更加艰难地挖掘小群体用户的需求,甚至又把需求打散分成好几类,然后抢占其中的某一小类需求市场。如今做互联网产品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的竞争和挑战。过去那种“一款产品通吃天下”“一个广告招揽所有人”的“大产品”和“大广告”的美好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也有人说“定位理论”已经失效,未必见得。只不过,如今的“定位”已经不再站在产品的角度去定位,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定位。二是“用户需求思维”应该主导今天的互联网产品[2]。尤其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用户对其看重的更多是“能否满足我的某种需求”,而对其“品牌”的重视要小于对传统行业中的品牌重视。这与传统行业有较大不同。在传统行业,一个新产品如果要脱颖而出,难度非常大,因为它面对的是与大品牌的竞争,并且在几乎没有知名度的情况下,需要大量广告投入才可能让消费者了解到它,经过反复广告后,消费者形成印象,从而可能去尝试这个品牌。此时,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路线是认知―情感―行动。人们更愿意相信“品牌”的价值。而互联网产品似乎是相反的路子,只要产品满足了用户的某个需求,那么,用户便会使用,使用后感觉好,便会在社交平台上告知分享给朋友,朋友体验好,又会告知分享给其他人,如此形成了口碑传播链条。此时,用户的行为和心理路线是:行动―认知―情感―分享传播。人们更愿意相信“满足我体验/需求”的价值[3-4]。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时,也要遵循“顾客思维“进行销售,而不能与传统销售过程相似,仅仅只是强调农产品的质量。要进行换位思考,在充分分析目标用户的基础上,找出其最大的需求,进而通过适当的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
2 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
用户本质需求是社会发展的 “拉力”。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解是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前提和基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销售。不同需要对用户的重要程度不同(触及人的痛点的程度不同),根据需要把用户的需求归为3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本质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通讯、社交、生理、本能的渴望或欲望等。第2个层次是附属性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价值观、意识形态、某种心理需求等。这个层次的需求并非人的必需品,但却依附在人身上,受到人所在的特定环境或社会境况的影响。附属性需求所触及的痛点程度要小于本质需求。第3个层次是边缘性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兴趣、爱好等。之所以称为边缘性需求,并非说这些需求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些需求虽然更多涉及精神层面,但在触及痛点的程度上相对要低于本质需求和附属性需求。在这3个层次中,本质需求是最核心、最根本性的需求。
农产品销售是满足人们本质需求过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5-8]。在销售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开展营销活动。
3 结语
总之,互联网的发展既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机遇,又使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面临着挑战。要做好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工作,既要懂得网络销售的知识,又要熟悉农产品行业。只有把握机遇,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较高的利润,促进农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綦卫平,王新艳.互联网技术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130-132.
[2] 王宇,于文静,管建涛.结缘互联网农产品“触电生利”[J].安徽农学通报,2015(15):135-136.
[3] 郭登安.舒城县“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5(15):135-136.
[4] 刘助忠,龚荷英.“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演化新趋势:基于“云”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新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9):91-97.
[5] 马莉.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农产品流通途径改善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农业经济,2015(3):122-124.
[6] 段美英,鲁绍坤,许亮,等.利用互联网促进云南农产品的销售[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增刊1):347-350.
篇8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交易信息对称性
就当前企业融资问题来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本身获取企业主体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对主体信息获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更容易全面掌握大型企业的信息,且所花费的成分通常更少,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金融机构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来获取他们的主体信息,加之,小微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往往较少,这使得不少金融机构均逐渐丧失了对小微企业的服务热情。但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通过互联网技术,金融机构更容易掌握各企业的主体信息,这使得以往的不对称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市场信息虚拟化
互联网金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其本质主要为货币和资金的虚拟化和信息化,最早的市场经济活动,人们在进行交易时,均是通过货币和资金来完成的。但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逐步普及,交易双方之间的距离和交易金额有了明显变化,再运用现实货币来进行交易,这无疑是非常不现实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推广,互联网交易的本质主要是指货币或者资金的所有权的交易,而在这些活动中,实体资金仍然储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但因起所有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货币的使用功能与其实体功能被剥离,而这种趋势也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经济运行高效化
因受到信息、技术以及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传统金融模式在进行单笔资金交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这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应用,金融活动形式也更加的便捷,同时自动化水平也显著提升,从客观层面来说,这使得经济运营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二、互联网金融对现代经济的影响
(一) 互联网金融给现代经济带来的促进作用
1、以网络理财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因成本因素使得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认购起点额通常较高,这使得中低收入群体无法参与投资。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以网络理财为主的金融模式较好的实现了对线下理财投资、低成本聚焦资金等的充分结合,这给传统金融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而网络理财产品则不仅能够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为其量身定做融资产品,同时还可提供小份额的投资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可通过客户资源以及网络平台等优势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可经由网络来完成对理财产品的发行,通过人口聚集化和低成本的优势,使得中低收入人群的投资愿望得到实现。互联网金融通过对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进行聚集,为企业资金筹集创造了更好的融资环境,可以说将闲散小额资金转变为了生产资金,这就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
2、互联网金融倒逼金融市场加快发展,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我国长时间处在“金融压抑”的状态下,利率长期以来受到控制,且资金主要是由银行体系来进行配置,这导致我国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资金沉积现象。伴随着经济逐渐进入到下行通道的过程中,长时间除于受压状态下的金融体系,将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调控,这就极易出现经济通缩现象。互联网金融可加速货币的流通速度,全面提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并对小额闲散资金进行吸收,更好的推动货币的快速流通。与此同时,经由互联网直接进行有效的金融资源交易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这就不在经过金融中介,充分展现了去中介化的特点。通过互联网,人们可根据个人喜好、资金数量以及时间的安排来实现资金的交换,这样一来就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对资金使用率的全面提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存款的分流速度得到了增加,这给垄断的资金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根据调查数据了解到,到2014年2月14日,余额宝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亿元。在这种局势的影响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受到了极易的影响,只有通过加速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来促使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 互联网金融给现代经济带来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新的盈利方式,互联网金融企业经由网络更容易获得各种低成本资金,而投资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逐渐将银行中的存款转移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中,这使得不少商业银行不得不向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取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致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不减反增,而商业银行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不得不进行高风险操作。而互联网理财所具备的及时赎回的特点,致使商业银行只能够进行短期的投资,在两种模式的共同影响,导致信贷资金的风险因此增加。
篇9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都是一个相对较为简单的内容,它指的主要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实施较为实际的管理措施,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为高效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管理的实质内涵并不是这么简单。企业管理是对企业发展的一个整体性的规划,其中包括了对企业大小事务的处理,并建立了一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企业的各种事务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当中,主要指的是对物力管理,通过对成本的节约,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冲击下,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遵循传统乏味的工作内容,有了许多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十分有趣,而且产生了相当高的企业管理效益。在现代化的社会下,企业管理已然成为了企业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同时,企业要想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在经济环境的融合下,所有的基本产品及成本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而需要从其他的地方着手。而企业管理无疑最为符合人们的思想要求,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的高。很多企业虽然对管理设备及制度进行了全新的优化,采用了较为广泛的互联网技术,但是其中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少之又少,所能产生的效益相当的低。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开始走向了创新型的发展阶段,需要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体性,给予他们一定的激励,促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益得到全面的优化。
一、企业的整体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当中,很多的经济学家已然对当前的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发展其中的企业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相当多,而且可以被着重发展的内容异常广泛。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想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必然需要对经济进行管理模式上的多重创新。而对于企业而言,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无疑需要考虑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员工的激励制度,对他们的工作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很多企业家认为,创新在企业管理当中的本质是为了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多样化的创新,而它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及条件进行全面的组合。在最后的阶段,企业管理也会融入全新的生产体系当中。相比于其他的企业业务而言,企业管理的创新具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在企业管理的创新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社会环境进行最为直观的调查,如果市场存在较多的不良因素,就必须生成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全新的企业管理必然需要结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针对各方面的内容,采取最为合理的企业管理方式,进而生成最为科学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所在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遇到了相当多的挑战,而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电子商务的挑战。现如今,我国的电子商务运行已然与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促使国内的企业也实现了迅速的转型。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其中的核心代表分别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他们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开创了全新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在社会多个行业之间的渗透。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竞争十分严重,很多传统的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已然与现代的互联网企业有了较大的差距,于是整体的经济效益也形成了一定的距离。而很多现代的创新型企业,在创新企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创新,整体的发展思路十分鲜明,而且较为有效和科学。
二、基于互联网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有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其不仅具有相当快的信息传播特点,还能够运用于现代社会的多个领域,不断颠覆着固有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如今,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不断提升,并提出了“互联网+”模式,它的出现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也能够直接推动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出现,给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并且优化了现有的企业管理流程。传统的企业管理,都是通过人为进行全程的管理,不仅不具备较为完善的合理性,而且经常会忽略一些内容,但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所形成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着最为本质的区别。首先,互联网技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具有相当广泛的管理范围,它能够对整体的企业项目实现完全化的管理。其次,在员工的管理方面,互联网技术能移动督促员工进行上下班的打卡并实施一定的考勤制度,使得员工能够随时查看自己的考勤状况,并做出一定的更改。最后是在整体的管理措施上。互联网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往往也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管理方法来支持,但是传统的企业管理,都过于注重了对物力的管理,没有对整个经济体系进行完善的管理。互联网的出现,较好的改变了这一现状,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相当的高。
三、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全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现如今,我国国内的市场竞争愈发严重,很多企业意识到,要想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必然需要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创新,尤其其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互联网时代,已然衍生出了一种全新的客户管理模式,它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模式,被广泛的成为“C2B”,它在整个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较好的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准确分析客户的各种需求,进而推动企业的合理发展。在许多的企业当中,都将客户是上帝作为主要的发展宗旨,这样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了较为完善的行业延伸,将许多互联网之中的内容衍生到了线下的各个行业当中,以美团外卖为例,主要交易过程在网上实现,而实质的物品又会送达客户的手中。这种方式已然改变了传统的电话预约方式,使得用户的就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此外,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效益是十分直接的,不仅改变了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还使得企业的团队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迅速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使得整个企业的发展走势一片良好。在较为传统的企业管理当中,管理者通常都会将管理的产品作为核心的内容,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不同走向,进行产品的多样化经营。而且十分注重对于产品口碑的建设,因而相当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必然需要随着企业的变化,形成最为实际的理念创新过程,以最为有效的满足可贵的具体需要。
(二)对企业品牌的创新管理
新时期企业的管理,不仅仅要从基础的管理措施着手,还需要对企业品牌进行创新型的塑造和管理。在现代化的企I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已经转变了内部的管理模式。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加重,很多企业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打造影响和品牌两条经营路线,并以这两种经营路线生成了全新的社会发展机制。在企业品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品牌进行基础的塑造,并以市场营销作为主要的经营策略。同时,也要与互联网经济有着一定的接轨。具体的表现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其次是所经营产品的质量以及市场的满意度。企业应当针对现有的经济内容,着重打造科学的企业品牌,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对于品牌的保护,也要实现较好的市场宣传,使得品牌在市场上的消费者心目中占有较高的地位。现如今,企业已然将重点的管理方向设定在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上,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当中,员工的工作效率决定了最终的企业管理方向。在较为传统的企业中,很多管理内容都没有关注员工的主体性,没有给予员工实时的关怀和帮助,因而也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同时,传统的经济管理没有切实的经济奖励制度,使得员工很难进行积极认真的工作,经常出现偷懒的状况,企业管理也就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对于这些内容的改进,企业可以优先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较为完善的激励制度,为员工创造多个方面内容的便利条件,比如基础的福利制度、工作环境等,都与员工的工作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其次,企业应当设定一定的奖励机制,适时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促使员工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很多企业员工在现有的激励机制当中,已然能够将自己对于企业的观点和建议进行冲动的表达,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有效性,企业还应当推动这一措施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高水平的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员工而言,企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个家园,他们十分渴望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但是如果没有切实的企业管理制度,很容易使得员工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为此,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根据员工得实际需求,进行最为有效的创新和完善,进而实现高层次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我国的信息技术以全新的发展姿态迅速进行着全面的发展,互联网也已然被较好的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而且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互联网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已然得到了全面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企业产品的直接宣传和品牌塑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企业发展当中,企业必然也离不开当前时代的互联网技术,企业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从而迸发出全新的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 卢涛,周寄中.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1(03)
[2] 林德昌,廖蓓秋,陆强,王红卫.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0(06)
[3] 苏敬勤,崔淼,张竟浩. 环境、氛围与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理论与案例[J]. 科学学研究. 2010(03)
篇10
如何全面认识 “互联网+”?
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一时之间,这个词热遍了整个中国。现在,我们在百度上搜索“互联网+”,得到的结果是亿数量级,这意味着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标题都读一遍,更不用提把内容看一遍。
杨学山曾在多次场合表示:这是一个潮流、一种趋势。现如今,几乎没有一个领域不在讨论怎么加互联网。大家对这一趋势既兴奋、期待,又心存焦虑和茫然。在此次论坛上,杨学山再次详述了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互联网+”。
首先,不能从概念到概念的角度去理解“互联网+”。如今有很多的新名词、新概念,如果从字面到字面、从概念到概念去理解的话,一定会把人们引到很多不可解的矛盾之中。所以,杨学山提出看“互联网+”一定要分成4个符号来找它的内涵、找它的外联。他说:“整个社会应该在变化中,尤其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中去看待‘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性产物是互联网。有了互联网以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我们如何应对也有一个标志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叫‘互联网+’。”
那么,究竟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究竟要应对的是什么样的变化?杨学山阐述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有很多,这些变化从本质的角度看有三个,也就是我们认识互联网+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联接。互联网让不能通达的地方能通达,不能联接的能联接。我们说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这个地球村就是靠互联网构建起来的。第二个关键点是信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互联互通,而且是巨大的信息量。互联网汇聚了让人根本不可想象的数据,互联网使得这个数据能不断的加快产业进程,每一个机构都成为这个庞大数据的最有意义的推动者。第三个关键点是平台,互联网不仅是联接,不仅是信息,还有无数的创新创业者创造了各种规模的平台,这些平台使得我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正是这三个最关键的变化,导致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系列‘互联网+’的基础。”
由此可见,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基础。互联网要成为基础,杨学山认为它必须要满足四个指标:带宽、泛在、安全、支付得起。
认识“互联网+”的第二个方面是加互联网。杨学山解释道:这是说经济领域的各行业、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以及老百姓生活、城市管理功能的各方面,能够把互联网提供的联接、平台、信息这三个东西利用起来,用以改变人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加互联网。所以加互联网,不是叫概念,而是利用这三个本质的东西来改变生活,不管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
认识“互联网+”的第三个方面是互联网加。杨学山说:今天已经进入互联网的企业,要进一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产业,使得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产生新的增长点。让社会发展能够变得更好,互联网用户能够变得更加普及,质量更加高,这是互联网加。
“互联网+”和产业转型升级是什么关系?
杨学山在演讲开始时说到了“我来到‘奔腾不息’的钱塘江边”。他说这句话是有含义的。“互联网+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就跟钱塘江潮一样。大潮是由于月球引力和海水表面张力的作用,引起了一天两次的潮汐。而产业转型升级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这几个主要因素在今天就像钱塘江的潮水一样。钱塘江的潮水是规律的、物理的、地理的,因为引力作用所发生的。产业转型升级是个永恒的命题,只要技术变化,需求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你一定要转型升级,这是永恒的。”
虽然杨学山说“我现在不知道把‘互联网+’比喻成一年几次天文大潮还是几年一次的三碰头的超级大潮”,但是对于“互联网+”带来的影响,他予以了肯定:“‘互联网+’对产业转型升级来说,确实是极其大的一次变化”。同时,他也提醒大家不要小看了“互联网+”的三个本质――联接、平台、信息,“这三个东西对于产业发展来说,不管是发展哪个方面,都会受到它们的影响。在一些领域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把互联网+引起的转型升级,可以看做是几年一遇的三碰头的大潮。”
企业该如何来应对“互联网+”?
面对600多位来自企业的与会嘉宾,在如何应对互联网+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问题上,杨学山站在企业的角度,从微观层面的5个层级予以了解答:
企业转型升级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产品或服务要先进。在给产品升级上,大家要注意三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在原来的产品里加上了芯片、数据,连上了网络,从而使得这一产品从原来的物质形态为主变成了物质形态加上数据处理的智能产品、网络发展产品。例如现如今的特斯拉、可穿戴设备等等。第二个变化是产品不再是单独的一个在发挥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在一个宏观系统中、在网络状态下发挥它的使用价值。第三个变化是很多产品或者服务已经不需要物质形态,它的发生、发展、流通、使用已经和传统的物质产品有本质上的不同。
要做的第二件事情要优化流程,做到智能化制造。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在一条生产线上,智能化的产物会越来越高,而且产品也会逐步走上智能化。在今天的制造业中,有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可以高级到从原料到产品出来、人只是站在旁边而不介入生产过程的程度。当然,智能化不仅仅是单指一条生产线的自动化,而是指整个企业、整个流程(从研发到生产、管理、销售、售后服务)联接在一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要做的第三件事情是改变企业的架构。管理对象、企业员工,在整个新的模式下的角色已经变化了。管理对象的变化,主体角色的变化,企业的架构也要随之而变化。
要做的第四件事情是创新商业模式。到目前为止,商业模式有了新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即服务提供者免费提供服务,服务使用者不需要花钱,但是服务的提供者仍然有钱赚,这也大家最感兴趣的一种模式。商业模式的第二个变化是垂直整合,例如大家都熟知的小米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它了工业革命200多年来总结出来的最主要规律,即社会分工分得越细,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成本越低,产品质量越好。其实垂直整合的远远不止小米,还有三星、苹果,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做垂直整合。杨学山也说道:“创新商业模式有很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有两点:借力和开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