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篇1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而且是信息网络时展的主动选择。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

目前,知识的快速更新,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地涌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加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办学体制等等。这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以往经验型的“教书匠”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时期的国防教育,需要的是集教学、科研、管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学者型”的教师。换句话说,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是当今高素质教师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各国对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时较强调进修和科研,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为实施自己的职责,必须不断努力研究和进修。”我国的《教师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二是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然而,高校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科研是科研部门、是专家学者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针对这样的状况,学校要通过专题研讨、请专家讲学、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向教师宣传,促使教师学习,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科研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是时代、社会、民族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崭新的要求,我们当责无旁贷。

二、以人为本,全面提高

一是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要善于抓好教育领域中最先出现的教育现象和本质,善于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思路,敢于向权威和假设挑战。科研型教师要有强烈的研究欲望,对自己教学中新的发现和思考,要积极主动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实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二是不断积累渊博的知识。为完成本学科教学所需的基础知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相关学科知识,社会常识、日常生活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科研知识、科学理论知识等。运用哲学原理来分析问题,指导科研;灵活运用,掌握系统、边缘和交叉科学等理论,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是培养获取和接受信息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同时,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学生求知要求也会愈来愈强烈,作为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获取和接受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使自己适应现代国防教育工作需要。

四是培养课题选择及设计能力。教育科研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对课题进行恰当地选择、合理地设计。要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形势,从国防教育改革的实践和部队实际需要中选择和设计课题,包括确定课题研究范围并提出研究课题能力,文献资料分析综合能力,提出研究假设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三、打牢基础,掌握方法

要努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科研的第一阶段是选课题、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教学实践或本专业部队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

科研的第二个阶段是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主题目的;二是课题的价值;三是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四是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步骤的设计、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等。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优化环境,激发能力

学校环境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多种学校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教学的评估体系等。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要素----创造型校长。创造型校长,其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热忱主动,不受常规所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圆满解决。具体而言,包括加强科学的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和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带头研究和解决学校中的创造性课题,善于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努力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与条件等。

二是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三是完善学校评估体系,注重考查创新教育能力。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所以注重评价体系中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导向、奖励,使之形成人人争创新的氛围。

五、交流展示,推广运用

篇2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87-02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是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高校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青年教师科研的重要性

目前,“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被实践证明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实力和水平成为了大学声誉和社会地位的主要衡量标志。振兴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没有教育科研,学校的发展便缺少生长点,没有活力,不可能持续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知识需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扩展自己的科学视野和知识领域,以科研带动教学。

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质,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规范表达能力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果缺乏科研或不具备科研的能力,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科研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它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及学术活动,积极大胆地将科研方法及成果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目前,各学科间相互渗透日趋明显,出现了很多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青年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技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青年教师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经验,科研意识较弱

当前,在青年教师头脑中存在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论”“教育科研无用论”等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也有部分青年教师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文章、发表文章就是稿科研等,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目前,仍有不少学校和教师依然以教学经验的多少作为判断教师水平高低的主要的或唯一的标准,做经验型教师俨然成为许多教师的追求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教师片面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总之,经验型教师重模仿而轻创新,重积累而轻发展,因而其多数只能成为机械传授现成书本知识的“教书先生”。

青年教师尽管在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过科研工作,但普遍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科研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一是青年教师对国家、地方政府的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重点缺乏了解,对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不了解,对各种科技计划的特点和要求不了解,往往造成对自身科研定位模糊,影响了科研选题、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青年教师普遍存在选题不够准确,这与掌握的学术动态、学术信息、理论基础及基本技能不多或不够娴熟有关。同时,青年教师也存在着申报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学术地位等不利因素。二是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过分关注自己能否主持科研项目,对参与的科研项目积极性不高,甚至长期游离在团队之外,这种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科研组织形式不利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从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看,青年教师发表的论文比例虽有一定的提高,但高质量的论文不多。从科研立项看,中标课题比例有提高,但课题层次不高,覆盖比较局限,这一点与全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相似,重要课题主要集中在知名学者手中,青年教师承担课题的层次偏低。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得以及时改变,将影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2 科研配套建设薄弱,科研条件不足

(1)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不足。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展,有的学校实际师生比早已经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18的红线,教学任务明显增加,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迫使青年教师花大量精力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无暇顾及科研。此外,青年教师通常面临结婚、生子、再深造等压力,也影响了他们在科研上的精力的投入。

(2)科研项目渠道少且竞争激烈,科研信心不足。当前,竞争激烈、资助率较低也使一部分青年教师申报的项目难以获得资助,从而丧失信心。长此以往,既不利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因此影响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3 科研梯队的配置不尽合理

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稳定和引进工作难度较大,造成教师梯队两头大,中间小,即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多,对教学和科研都有一定造诣的中年教师较少。老教师由于精力有限,以及难以掌握现代技术手段,不可能潜心投入科研。而年轻教师积极上进、精力充沛,思维开阔,但缺乏实践锻炼,缺乏科研指导。有的中年教师作用只是局限在个人的成功与发展上,主动承担科研团队研究的意识不强。

4 缺乏学术责任感

所谓责任感就是一个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教师的责任感是一所高校的精神支撑。有责任感的教师有着严于律己、刻苦钻研、严谨治学、执著追求的学术精神。但是,高校青年教师履行其学术责任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术剽窃、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屡屡出现,表明高校部分教师的学术责任感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

1 青年教师自身要培养科研意识,丰富科研经验

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的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

(1)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理论修养和理论思维往往是教师的弱项,因此教师应该坚持读一些理论书籍或刊物,学习科研方法,广泛地了解有关科研方面的信息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国际交流动态。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对其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疲惫心理,觉得没有变化。而一旦参加到教育科研中来,接触的知识多了,思考的问题深了,每天上课都有新东西,常教常新,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2)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形成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教师应特别注意从工作研究和经验总结中提出有新意的课题。青年教师要以科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和创新。青年教师应该从自己平常每一节课的教学与研究人手,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要尽量避免抽象的纯理论研究,避免大题目下作小文章,争取小题目下作大文章。同时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要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所成就,需要确立一个主攻方向,锲而不舍,长期坚持积累知识、收集资料,最后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青年教师应该积极与同行交流,要积极申请参加一些专家组织的重要课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子课题,比自己独立进行一项研究更能取得成果和提高研究水平。

2 加强科研配套建设,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学校应对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科研要求,适时适量地给教师下任务、定课题,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信心和经验。

一是改革考核政策,减轻教学负担。对于刚进校的青年教师要减少他们额定的教学工作量,使他们有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对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如不满额定教学工作量,可以适当减免部分教学工作量。

二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宏观科研政策,沟通科研项目计划信息,传授申报经验与技巧等。

三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机制限制,重点向青年教师倾斜。老教师和名教授申报的科研项目要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之尽早自我定位,确定研究领域和课题方向。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科研素质。

四是支持并鼓励中青年教师到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修,鼓励青年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或分组报告的青年教师提供部分注册费或国际旅费,对没有科研经验的青年教师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报销部分或全部版面费,并实行奖励。

五是要加强图书馆和资料室的配套建设,满足青年教师及时收录和更新国内国际科学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成果的需求。

六是学校可以每学年进行论文评选,并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让获奖教师交流心得。而对那些东拼西凑的组合文章或者抄袭的文章应给予提醒。

3 构建教师科研梯队,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合理配置人才结构和层次,使不同智能水平和特点的人,组成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这有利于实现人才群体效能。教师的科研梯队是以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等为标准,建立的以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师以及青年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梯形师资队伍结构,保证教师队伍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科研人才的脱颖而出需要良好的群体支持和合理梯队的配合。科研管理人员要重视中年教师的作用,发挥他们科研中坚力量的作用,肩负起承上启下的责任。调整人才结构,完善学术梯队,努力培养一批富有进取精神的学术带头人,以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是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师科研能力 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都纷纷提出了创办一流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目标,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成为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随着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地方大学也将发展目标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由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五个特征:一是在办学理念上,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工作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工作,但不能忽视或弱化科研工作。二是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达到较高的规模。三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点培养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四是在学科建设上,突出重点学科,加强优势学科,体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五是面对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

总结起来,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相比有着更多的科研优势,而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则需要承担更多的本科教学任务。因此,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既要注重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的转型,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又要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和谐,避免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

1)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型,科研成为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但就大多数教师而言,科研经验不足,独自承担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成功申报课题的机会较少;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科研是教授的事,和自己很遥远,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没有深刻的认识,片面认为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无关。

2)知识结构不完善。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复杂化的趋势,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研究的学科,而且要对一些边缘交叉学科有所了解。对于高校教师来讲,除了受自身专业的限制、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外,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方面也存在不足。

3)科研协作与团队精神欠缺。随着知识代谢周期的加快,学科知识不断渗透和融合,而学科又在不断地生长,各学科知识在不断细化的同时,又在逐渐走向融合,一些重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撑。因此,科研中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显得特别重要。但是许多教师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团队协作攻关的能力较差,造成科研成本大大增加,而且难以争取到重大科研项目,不利于多学科教师参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提高科研能力。

2.管理因素。

1)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许多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科研评价与考核上,对不同类别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科研任务要求,有的学校即使有,也缺乏督促和考核制度,制度上的缺失使许多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不足。同时,对教师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小,在学习机会、职务晋升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向从事科研的教师倾斜少。这种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容易挫伤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使更多的教师不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搞科研,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

2)教师培训制度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缺乏针对性。教学研究型大学都加大了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但缺乏对教师培养的总体规划,没有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很少针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送到著名大学或研究所培养的。

3.环境因素。

1)科研环境欠佳。一方面,很多学校图书馆,因为资金问题无法提供充足的核心期刊,尤其缺乏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这导致了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课题及其最新动态。另一方面,缺乏学术带头人与课题组织者,学术氛围整体性差,无法形成集体合力,以取得科研工作的较高成就。

2)科研经费分配不均。在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中,大量的科研经费分向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这类教师在科研立项的申请中占主导地位。科研经费的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3)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发展导致了师资力量进一步紧张,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此外,随着教学方式的更新,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就使得许多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显然,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科研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没有足够时间静下心来搞科研,更不用说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了。

三、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1.完善知识结构,加强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科研经验。

科研能够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系统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结合教学工作,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理论,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的需要。同时,在申报课题时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提高申报成功的机率,也为自己积累宝贵的申报经验。

2.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由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因此,大多数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不强,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有效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对教师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分别提出要求和考核办法,并作为收益分配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3.创建灵活多元的培养机制,形成有创新活力的科研梯队。

高校科研梯队由老、中、青年教师组成,这三个年龄群体比例适宜、素质合理,是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是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生力军,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科研创新梯队合理生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首先,学校应尽量根据需要定期选派一部分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校进行进修学习,这对青年教师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其次,人事管理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支持有需求的青年教师进行学历深造,担心教师外流而阻碍教师深造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摒弃。再次,院系作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层单位,应做好科研“以老带新”工作。

4.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土壤。高校要努力提高硬件水平,如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科研群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教师对科研保持热情、充满信心。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把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人才上,在强调个人贡献的同时,还要抓好团队建设,鼓励素质好、潜力大、层次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重点学科建设,努力构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学科专业互补、内部凝聚力强、具有创新活力的学术团队。另外,高校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科研方便,确保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对教师评聘尽量做到评价标准量化,公正科学,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个公正而又充满竞争的制度环境。

5.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减少科研经费分配不均的现象。

为了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高校应帮助教师解决在科研工作开始阶段的经费困难问题,为他们申报市级和国家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途径有三:一是争取政府投入,保证各级政府财政经费对科技的投入;二是学校安排资金投入,加大对科研的支持;三是其他投入,要尝试与金融部门实行科技贷款合作,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6.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高校教师素质所不可分离的两个主要标准。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带动教学的发展,没有科研为支撑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教师如果不具备科研能力,就会缺乏知识创新的源泉,就不可能保持高水平的教学,就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高校教师应完成好教学和科研两项工作,并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大力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应避免出现轻教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黄建晔.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分类指导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2]戴文彬,纪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J].科学研究管理,2008,(3).

篇4

【关键词】反思 高职院校 教师

科研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12-02

高职院校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事业中的重要力量,在高职教育改革急需理论创新作为引导的背景下,大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学者波丝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这给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路。高职院校教师要提高科研能力,除要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外,还要注重自己对科研工作的深入反思。

一、反思的内涵

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其著作《人类理解论》中提出,反思是指“观念”的反省,是人类以自己的心灵活动为对象的反观自照。反思行为是面对问题和反映问题的一种主人翁方式,涉及思维、问题意识、责任感、谦虚和执著等个人品质。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反思问题的人。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将反思界定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将反思看成是一个能动的认知加工过程,一般与实践问题密切相连,并且贯穿在行动之中。黑格尔认为反思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是一种事后思维,是跟随在事实之后的反复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以反思作为中介的改变,对象的真实本性才可呈现于意识的面前”,从本质上来看,反思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洞察其本质。总之,在西方哲学中反思一般是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

二、反思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养成是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将外在的科研理论、科研方法建构为自身心智模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的科研活动进行“元认知”,总结经验教训,理清优点缺点,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扬长避短,并如此循环往复才能真正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而这一“元认知”就是一种反思,它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诚然需要学校提高必要的条件和指导,但主要还是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在科研能力上实现自主发展,首先,要明确目标定位,确定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以及在课题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其次,要有明确的计划,围绕总目标制订总体学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分目标和时间安排;最后,要有自主监控的能力,就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科研训练,定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检查,对懈怠心理和过于偏离计划目标的行为进行自主纠正。以上这些高职院校教师实现自主发展的条件都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的现状和发展目标进行认真反思才能达到。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对自己的研究基础和专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合理确定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预期目标。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对自己的科研活动的状况进行认真检讨,才能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按照既定计划前进。

(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加强交流和借鉴。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除要依靠长期的实践摸索外,还离不开同行间、同事间的交流和借鉴。而反思的过程是主体寻找参照物,理清自身实践与他人实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取长补短的过程。这需要反思者突破自建藩篱,树立开放意识,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明确自身短处,借鉴他人长处。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科研活动的反思也需要参照物。这些参照物主要是同行专家和同事的科研行为、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反思过程中,一方面与专家或同事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科研方法或科研工作的经验等,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专家或同事的科研成果材料如课题申报书、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学习他人确定研究问题的方式、论文的谋篇布局和论证方法等,然后反观自身,见贤思齐,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三)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形成创新能力。科研的本质就是创新,高职院校教师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判断其科研能力大小的核心标准,而创新的基本前提就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对现有研究领域的反思,找出具有研究价值但暂未有人研究或现有研究有待深入的地方,并将这些地方作为自己科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实现科研创新;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对现有研究方法的反思,找出其不足之处,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科研创新。如目前很多社科研究成果都是一元化地运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往往导致研究结论的偏颇,高职院校教师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及时反思,在自己的研究中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将很有可能实现新的突破;此外,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对现有研究所选择的学科视角进行反思,尝试从新的学科视角来对相同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也是实现科研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四)促进高职院校教师超越自我。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深入反思自身现有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科研态度的不足,从而努力改进,超越自我,实现科研能力的提升。首先,通过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反思,不断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努力在不同学科之间建构起互补整合与建设性的对话关系,完善知识结构,为科研能力的提升奠定知识基础。其次,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反思,努力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习惯于运用聚合思维方式去分析事物,注重综合与比较。这对于再造性学习来说是合理而有效的,但对于科研创新而言,则是一种思维障碍。科研创新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求证,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发现。再次,通过对科研态度的反思,督促自己摒弃过于功利的科研价值取向和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从而为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师可通过以下几条路径来培养科研能力。

(一)在科研实践中反思。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在科研实践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在知识结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科研态度等方面的真实状况,此时应有意识地将这些情况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加以记录和总结,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反思对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可立足自身所在学科专业和教育教学实践,申报各级各类科研立项或参与横向课题。目前,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规划项目等项目立项中给予职业院校适当倾斜或设置职业教育科研专项,给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很多机会。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关注相关科研动态,积极申报,在长期实践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养成撰写科研日记的习惯,将自己在科研活动中选题的角度、思维过程、对科研方法的运用和体会及时记录下来,并结合科研工作的相关理论对自身的科研情况进行剖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借鉴。

(二)在交流与对话中反思。交流与对话是高职院校教师学习他人、反思自己以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高职院校教师要多与有较深造诣的科研专家交流。一般来说,科研专家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本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相当的敏感度,思考问题的视角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他们身上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会散发出独有的人格魅力,会对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强同事间科研工作的交流和讨论。学校应建立一定的组织形式来保证交流的效果。如教师学术沙龙、科研论坛等,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活动。总之,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强科研工作的对外交流,以知己之所短,学人之所长。

(三)在观察和模仿中反思。科研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将会揭示出他选题的方式、文献综述的方法、资料的处理和运用技巧等,高职院校教师可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步消除自身科研工作的不足,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正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费米和泰勒两位名师的科研过程,传承了费米崇尚实际的精神和泰勒相信直觉的风格,这些成就了他一生的科学事业。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往往摸不着门道,不知从何入手,这时观察和模仿不失为快速入门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的科研工作方式进行梳理和反思,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并最终形成个人风格。

【参考文献】

[1]毛亚庆,鱼霞.反思: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3)

[2]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5)

[3]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科研 学生创新能力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12-03

科研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是为新知识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因此,科研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现阶段产业变革时期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创造力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如何将科研工作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一、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攻坚单位,学院视科研工作为强校之本,在玉米、甜瓜等作物育种方面成果显著,是广西科技厅认定的第二批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也是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育种课题承担单位之一,同时学院在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学院80%的教师都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但学院教师也面临着教学和科研难以兼顾的困难。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高标准、严要求,项目研究时间长,尤其是作物育种等农类科研项目需要进行跨年度的连续实验,研究劳动强度大,耗费精力很多。虽然高水平的科研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能将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能会形成新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宝贵素材,但这些科研项目骨干研究人员既是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学骨干教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平均授课课程达到3至4门,年课时达到500多节,甚至600多节,此外还要承担指导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班主任或者行政工作等任务。因此,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精力有限,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科研项目研究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一再延期难以结题的情况。

此外,学院升格后对高职生科研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缺乏利用科研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与途径。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的传统氛围。教师科研项目很少吸收学生参与,只是教师自发组织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分担一些重复单一的实验工作。高职生主动参与科研的意识也不强,参与的学生数量也很少。另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学院没有引导扶持学生科研活动的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很少向大学生提供科研活动必需的经费、场所等条件,没有把大学生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和学院科研发展规划,学生的科研活动往往是自发和盲目的,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实际上涉及学生科研的教学环节也就是大三半个学期内完成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而这些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往往难以做深入研究,只是对一些表面的感性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罗列和文字描述,真正能深入做科研的学生比例很少,取得科研成果和奖励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高职生最多只能接触到科研的初步感性认识,谈不上通过科研培养其创新能力。

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有过精辟论述: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是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因此,探索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具有现实必要性。

二、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途径

篇6

科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创新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目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目前教育工作的主要课题,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提出:科学实验教学要能够以探究为学,要能够以实践活动为教学方式,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探究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要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但是我国科学实验教学内容却没有跟上科技的发展水平,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在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讲解一些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与实验内容,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新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活动,以此来使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不一定要将所有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教师要学会适当地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与设计创新的时间。在改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能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将验证型、演示型实验与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融合到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逐步提高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教师在一些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中要能够注重讲解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实验思维训练。而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教学中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留个学生更多的空间,要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独立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最近总结实验结果。如果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与实验的设计不一致,可以再次进行实验,要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目前,我国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大都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这是由于学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造成的。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要想实现这一教学任务,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先演示一遍实验过程,学生主要观察;之后学生再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进行实验,教师看到学生成功完成实验,那么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也都完全按照教师的示范步骤进行,学生没有设计创新的机会,长期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做实验的兴趣。改革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就是要能够转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地位,要能够树立学生是课堂活动主体的意识,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基础实验活动中,学生可以在预习课本的时候,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与实验办法,并记录下自己对实验结果的预估情况。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去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会提高观察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情况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指点,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综合型实验与设计型实验中,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之处,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活动的重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三、实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课程设计,需要建立在综合型实验与设计型实验的基础上,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是一项综合型的实验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两三门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题目,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进行实验操作、自行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然后整合资料写一份实验设计报告。最后,教师可以召开专题实验讨论会,将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处于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状态,这种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课程设计活动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学习作风,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合理控制实验课程设计的次数,最好是一个学期举行一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逐步提高实验的难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这有利于科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金成余.浅谈《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

篇7

1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实验素质的新要求

2010年以来,根据教育部规定,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物理实验部分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被重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命题,会发现高考对物理实验部分的考核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考核不仅越来越细致、深入,而且对基础性和方法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考核内容和形式更是越来越“活”,除了对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考核这样的常规考法外,近几年出现更多的是将实验的某个环节进行拓展,或者将几个相似的和相互关联的实验进行“拼装”合成一个综合实验来考核,也有只给出基本的目的或要求,由学生设计完成实验方案的情况.即侧重对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察.这些都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整合创新的更高要求.为达到这样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熟悉实验之间的联系,更应该具备改造实验、拓展实验和根据要求设计实验等综合实验素养.

而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就需要物理教师尤其是未来的物理教师自身首先具备这样的综合实验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2 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师范生的综合实验素养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是为物理师范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旨在强化他们规范使用中学常用实验仪器、处理实验故障等技能,同时提高他们灵活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改进实验方案的基本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未来物理教师――物理师范生的综合实验素养,笔者在教学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2.1 深入研究和挖掘实验原理

中学物理实验的原理往往对应于一个公式或一条定律,显得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人对此没有“深究”的习惯.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研究和挖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实验方案和实施细节,避免实验的盲目操作;深入探究实验原理还可以透析物理规律或公式的得出过程,其探究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的物理问题中去,对于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也是大有裨益的,更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方法和能力上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课程中引导师范生从实验原理的核心公式出发,把挖掘出来的问题绘制成思维导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师范生逐渐养成了深入研究和挖掘实验原理的习惯,也具备了深入研究和挖掘实验原理的能力,受益很大.

2.2 关注实验细节和实验间的联系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学生往往更加重视实验结果,而一些实验细节往往被忽略,以至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为例,一提到这个实验,学生很容易想到“平衡摩擦力”和“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悬挂重物质量”这两个关键步骤,但为什么如此、是否必须如此等细节问题,很多学生都不曾仔细思考.

为了提高师范生对实验细节的关注度和讲解能力,我们在《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中有意设置了关于实验细节的分析、讨论和交流环节.通过分析,以往需要刻意记忆和复习的诸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用什么力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是否悬挂重物连上纸带”、“怎样确定摩擦力是否平衡恰当”、“摩擦力平衡过大或平衡不够会出现什么现象”、“改变小车质量或重物质量时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什么情况下不必平衡摩擦力”、“什么情况下不必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悬挂重物质量”等问题变得水到渠成、迎刃而解;通过交流和讨论,师范生们还发现如果不平衡摩擦力,反而可以测量出接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达到深化和拓展实验的效果.可见关注实验细节,可以提高实验探究的深度、广度和精度,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整合创新的能力.

物理知识和规律通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物理实验也是如此,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等往往都是相通的.比如必修部分有多个实验都要用到“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等实验器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都涉及“平衡摩擦力”;很多电学实验都需要选择“分压式电路”等.关注实验间的联系,可以触类旁通,顺利地完成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切实提高师范生利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有助于他们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3 鼓励实验创新和教具研制,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教研能力

师范生是未来的师资力量,对于他们来说,“会教” 比“会学”更重要.所以在《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中,我们鼓励师范生以模拟授课的形式进行实验分析和交流,更引领和鼓励他们进行实验创新和教具研制,以培养和提升其实验教研能力.

3.1 拓展和创新实验内容或方法

实验拓展是实验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师范生比较容易实现的.实验拓展不拘泥于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的拓展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发散性,同时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意义.如超重和失重是《高中物理必修1》中比较重要又不太直观的知识点之一,恰当的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理解程度,但针对此知识点又适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不多,而现象直观明显的实验更少.师范生利用力学实验的拓展,将长木板和力学传感器相结合开发了半定量的“失重超重演示实验”(图1),将硬弹簧和串联电路相结合设计了“失重超重演示电路”.

在实验拓展过程中,往往还会派生出实验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设计.如 “天平法测量磁感应强度大小”实验和“楞次定律可视化展示”等实验都是师范生实验拓展时的创新型收获.

在实验创新过程中,师范生将亲身体验从“提出实验课题”、“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到“设计实验步骤”、“反复实验改进和创新方案”等研究过程, 其经历对今后的教研和科研都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3.2 以比赛为依托,改进、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

教具是展现知识(原理)产生、演变过程,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载体,同时也是促进知识的媒体.新课程离不开合适的实验器材和自制教具.近几年,笔者以“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示(比赛)”为依托,鼓励并指导师范生改进实验器材和自制教具.

篇8

关键词: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 科研型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素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逐渐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首先尝试开办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至今,本科小教专业已在全国100多所师范院校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1年至今历经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充分印证在一线教育中好的教师一定是个好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这样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就面临着新的课题,即职前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

我国的本科层次小教专业是一个源于中师的高等教育新专业,它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①。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双专性”,即具有一般师范专业的本科专业的共性、教师教育专业的个性和小学教师自身的特性。而本科小教专业和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最大不同在于,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教学型”的小学教师,本科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研究型”教师②。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本科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追求。

二、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科研型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及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要实现小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必须为此培养科研型小学教师。

科研型小学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了解自身教育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及时发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有过反思、学习、团队合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高师院校在培养本科小教专业人才科研素质方面的规格要求表述为:师范生掌握小学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开发的策略和方法,了解有关的学科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进行小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技能。教育科研能力需一定的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作为基础③。

三、本科小教专业人才职前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途径

1.从意识上重视。长久以来,高师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师范、重学科专业培养轻教师专业培养的倾向,对于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视不够。随着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提上日程,师范教育开始重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本科层次小教专业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几经实践和厘定,小教专业的定性、定位越来越清晰,在小教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上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在职后生涯发展中的核心能力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能力。所以,必须使小教专业师范生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素质在其职业的长足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小教专业师范生牢牢树立起教育科研意识是教育科研的灵魂的重要观念。

2.从知识结构上积淀。小教专业师范生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必须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全面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多能”,这既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又是秉承初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自然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全面性,在知识方面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各个学科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兼通。未来的小学教师还具有“双专性”,一方面是学科专业知识要专,一方面是教师教育知识要专。这要求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努力学习,扎实牢固地掌握未来职业需要的主体性知识,即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牢固掌握条件性知识,即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3.从课程上强化。基于小教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类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师范生学会开展教育科研必然要以跨学科知识为基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内容要丰富,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要适当,使师范生既学到广博的知识,又立足自身有针对性的弥补、丰富。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来是以学科课程组织和实施教育内容的,师范院校也不例外,顺应当前初等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加强综合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要给师范生设置与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综合类课程,特别是综合类的教师教育类课程。

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如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德育论知识、教育管理类知识、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要以本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本地区小学生的实际为生长点。

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产物④,它转化为师范生的教育思想和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一直是高师院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增强实践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切实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加强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从活动中锻炼。开展丰富的教育科研培训和讲座,建立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师范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评比,倡导教育科研导师制,让师范生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由导师躬亲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行动中完成积累,学会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5.从评价上激励。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师范生行动的巨大动力。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内在动机,使师范生具有教育科研兴趣,树立起科研意识。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细化的科研评价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的监督和监管,进行周期性的评比表彰,将师范生的科研活动参与度和科研能力纳入学期、学年的评奖评优体系,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从外部和内部激励学生从事教育科研。

注释:

①南京晓庄学院,晓庄试验: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初步探索[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②四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③申仁洪,黄甫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④[英]迪尔登.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J].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庞雪群,朱昆,庞晓晴.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中教师的科研素质[J].学术论坛,2006.8.

[2]王昌善.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谢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篇9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研究性教学 创新 化工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Study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 Teaching and

Creative Ability in Chemical Discipline

HUANG Yan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is an effective training of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guide student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issue 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teaching model and the path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the innovative ability to explore the largest chemical disciplines.

Key words personnel training; research teaching; innovation; chemical discipline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不断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研究性教学则是指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其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把科研的成果和过程转化为本科教学的实践。

历史上最早提出大学教学原则之“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学者是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nant von Humboldt)。他把科学和学问设想成为一个无穷无尽的任务,并认为这是大学的亟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教师和学生为此需要不停地探究。这种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的做法,导致了整个大学教学形式的变革。实验室教学、Seminar研讨班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广泛应用。欧洲的大学最早实践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本科生教育作为大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于研究活动之外。他们同时也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比如:英国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把跨学科与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教学特色,不断优化经验性学习、课题设计与问题求解的教学过程;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则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此外,还有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Roskilde University)的项目学习,奥尔堡大学(University of Aalborg)的面向问题的学习等。

美国大学创造性地继承了欧洲大学的做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是美国拥有的历史上第一所以研究为主导型的大学,它使研究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师的研究工作被大学过分强调,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原因使教学与研究从相互结合走向彼此分离,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知名教授几乎不给本科生上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为此,美国于1995年创立了旨在全面提升与改进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大学本科教育全国委员会”,专门研究应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政策与实施措施。

美国于1998年成立的博耶委员会(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首次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蓝图》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共同分享学校目标,以建立良好的大学研究生态”的教育理念,要求大学管理者从制度和政策方面重视本科教学,而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并且把本科生纳入大学的研究和发现体系之中。博耶报告的发表在美国拉开了重构大学本科教育的序幕,各个大学纷纷以多样的形式创设或者扩展了原有的本科教学计划。比如:大学生研究计划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工程实习项目((Engineering Internship Program,EIP)、综合研究项目(Integrated Studies Program,ISP)以及回归工程计划(Reengineering Projects,RP)等;此外,还开设了形式多样的研讨课程,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期坦福导读”课程,它是以小班Seminar课程为单元的一系列年级课程创新项目的集合;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高级顶点课程(Culminating experiences),它是为毕业班开设的回顾与巩固四年所学知识与所具备能力的课程;还有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设置的独立学习研究课程。

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许多大学也开始创建以研究为目标的本科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实践了本科研究性教学活动。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处于摸索阶段,而且有些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国外大学的模仿,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在大化工学科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教学与创新能力,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与实践:

(1)探索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展开大化工学科学生学习现状与特色分析,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层面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能力和效果,探索适合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把握大化工学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充分利用大学科优势,研究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变学科壁垒为优势互补,建设为学生提供充分学习、交流和发展机会的大学科平台;打好本科教育科研训练规划基础,充分发挥大化工学科教、学、研三位一体的传统优势,研究在大学科背景下通过层次递进的科研实践,对本科生进行科研思维的熏陶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育精英型化工人才的成长环境,依托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研究化工人才的学习特点,探索个性化的教育规律,为化工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2)建立由层次平台与社会平台组成的资源共享学科开放平台。构筑从认识,到实践,再到创新的层次递进平台,针对低年纪学生开设学科概述和研究方法等研讨课程,并采用引导型训练模式,利用科研过程动态模拟软件,建立科研实践实验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走进科研系列活动,采用研究型训练模式,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依托化工类大型企业,让教师和学生直接进入教育、科研与成果转化一体化发展的事业环境中去,实现教、科、产的有机结合,使教育和科技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激发创新激情,并依托大化工学科横向科研合作优势,充分聚集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研究与实践空间。

(3)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制订柔性培养方案。建立有利于学科融合的大化工学科特色课程体系,借鉴发展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和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体系,建立文理相互渗透、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多向发展、强调实践环节、突出科研能力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探索适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推进交流式、体验式、逆向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合作学习、对话学习等交往性学习实践,探索分工协作的接力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建立网上学习园地和仿真实验室,通过网络进行模拟实验,开设网上讨论室,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整合师资资源,提升研究性教学能力。实施大化工学科领域名师工程,培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设立大化工学科领域教学基金,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性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支持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外,依托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提高教师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注重优化整合存量资源,形成大化工学科人才培养的合力。

(5)建立自主灵活的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建立大化工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制度,向本科生全方位开放大学科内研究性学习平台。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及主辅修制,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实行大化工学科内转专业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学生科技活动支持体系,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保障。建立以科研实践综合平台为基础、研究型教学师资队伍为条件、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校园文化氛围为依托与动态管理机制为保障的精英型化工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篇10

【关键词】

病理生理实验教学;改革;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把能力培养作为医学教育目标。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以疾病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机能和代谢的角度来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越来越受到临床各科医师的重视。病理生理学实验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巩固本学科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程以动物实验为主,通过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和病理过程的模型,探讨其发生机理。作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的科学作风,创造性思维及开拓型的复合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形成更合理、更实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病理生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在积极实践与探索的问题。为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跨世纪医学人才,对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实施了改革,从而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1 普通高等专科医学院校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1.1 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

1.1.1 实验课时不足 对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一点体现在教学的安排上。很多人把实验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把实验教学放在从属地位。目前,普通高等专科医学教育学制为三年,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病理生理课,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总学时31,实验6学时,占总学时19.34%,护理、助产、中西医结合专业总学时19,实验学时0学时,未开设病理生理学实验。可见,实验课所占的比例严重不足。

1.1.2 实验经费投入有限 随着高校的扩招,医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原有的实验设备已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多数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实验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加强。这样的实验教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深入考察现象背后的实验设计思想。

1.1.3 缺乏自己的实验动物房 在我国本科及以上的医学院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动物房,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对于专科医学院校大多都是从其他本科院校购买实验动物,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学,而且增加了教学成本。例如:我校要开展病理生理学实验,就需要从兰州、天水等地购买实验用的小白鼠、蟾蜍等,路途遥远,并且有时也会受到天气影响,不能按照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进度开展实验,影响教学进度,给教学带来了不便。

1.2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依附于理论教学,以验证书本理论为主。目前,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采用首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使用实验动物、器材、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开始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辅导,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员为中心,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主要特征。

1.3 实验报告质量偏低

通过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发现:实验报告的质量偏低,内容僵化,对出现的实验现象没有很好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如果和实验结果不符,也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原因,并没有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

2 实验教学改革

2.1 不断创新,改革实验内容

从目前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时来看,实验课时不足,所占的比例不到20%。应加强课程改革,适当增加学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发现、创造的根本途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适当地考虑增加实验教学比例,改进实验教学题目和设计,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能够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提高实验教学题目质量。同时,也可以对已开设的实验进行改革。例如:我校开展“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缺氧”这两个实验,对于第一个实验需要使用小白鼠复制缺氧模型,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和机体状态来观察对缺氧耐受性影响;第二个实验则是使用小白鼠复制不同缺氧类型,观察不同缺氧类型机体皮肤的变化;对于这两个实验都要复制缺氧模型,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安排,将两个实验安排在一起,这样不但使同学们对缺氧加深认识,观察不同条件对缺氧影响、各种缺氧类型皮肤变化,加强知识之间的渗透、联系,并且可以节省一部分实验动物。

2.2 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

2.2.1 开设一次实验设计课,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思维不受限制的宽松环境,同时也需要积极参与的主动性。针对这一点,实验教学应着重结合实践,进行科研作风和思想方法的培养。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由学生作为主体,设计实验、查找资料、准备器材、配制部分试剂等全过程都让学生参加。让学生体会实验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探索性,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并实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增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2.2 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成效

在上实验课之前,对同学们进行实验做好预先的安排。第一,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以免在实验时对实验过程不熟悉,边看书边做,影响实验效果,浪费时间。第二,提前分好实验小组,分配好每个人所担当的角色,实验就可以有条不紊进行。对于每个角色,在做不同的实验时可以变换,使每个同学都能熟悉各种角色。第三,课中加强示教,加强辅导。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按照实验步骤认真完成实验,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对不正确的操作纠正。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加强,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2.2.3 采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录像等手段,应用多种教学辅助设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验前可以观看相应视频录像,熟悉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可以将实验步骤在幻灯上显示,帮助同学们熟悉整个实验过程。

2.3 加强实验结果讨论,注重实验小结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分析、总结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例如:在做水肿实验时,蟾蜍的灌流标本制作完成后,首先灌流任氏液,通过同学们观察发现,蟾蜍下肢变肿了,重了;再灌流20%葡萄糖时,又变轻了,变皱缩了。对此实验结果和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如果和实验结果不符,要分析原因。每次实验都能非常认真的思考、分析、总结,可以加深对实习内容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

2.4 仔细、严格批阅实验报告

实验课后,要求同学们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是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的基础,应当实事求是、认真准确地书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动物、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结果。重要的是分析讨论,根据所记录下的实验结果,联系所学过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教师仔细批阅,指出相应问题,从而提高同学们实验以及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5 建立学校自己的实验动物房及相应等级的实验室

为了便于学生上课,教师做科研,可以建立学校自己的实验动物房及相应等级的实验室,设专人管理,繁殖、饲养教学及科研相关动物,既能满足教学及科研需要,又可为其他兄弟院校及科研单位提供相应的实验动物及实验场地并获得一部分利润以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