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电站营销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伏电站营销方案

篇1

关键词:中部地市光伏发电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TB857文献标识码: A

1 中部地市光伏发电产业规模

相对于东部发达省市,中部地市光伏发电相对滞后,光伏发电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黄石市已并网光伏发电项目17项,总装机容量18.0709MW,其中通过10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运行有1个站点,装机容量7.169MW;通过 0.38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运行有13个站点,装机容量10.8349MW;通过0.22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运行有3个站点,装机容量0.017MW。另黄石网有2个光伏发电并网项目未投产,其中之一容量6.684MW,通过10kV线路直接并网运行,正处于施工阶段;另一50MW中型光伏电站规划通过220kV变电站的110kV母线并网运行,主要为利用矿业废地。

2 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分布式光伏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按照黄石公司目前光伏分布式电厂并网及运行情况及对周边地市的走访与调查,光伏电站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分布式光伏电站信息接入难度大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国家电网科[2011]663号文件要求,光伏发电站向调度端提供的信号至少应包括:1)光伏电站并网状态、辐照度、环境温度;2)光伏电站有功和无功输出、发电量、功率因数;3)光伏电站并网点的电压和频率、注入电网的电流;4)主变压器分接头档位、主断路器开关状态等。

2.2 并网运行光伏电站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将逐步凸现

目前黄石市已并网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8.0709MW,报装的并网项目布点及容量分散,且不具备规律性配电网中光伏电源和普通用户纵横交错,电网结构复杂,用户和系统的安全亟待有力保障。配网侧光伏电站的调度、操作、运维模式亟待规范,目前缺乏有力的技术保障,仅能通过各种协议对停送电、事故下各方行为进行约束,来保障电网及设备、人身安全。

2.3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工作亟待规范

根据《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和规范(修订版)》国家电网办[2013]1781号文要求,地市公司发策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审定35kV、10kV接入项目,营销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审定380V接入项目。

中铝铜板带光伏是黄石电网第一个通过10kV电压等级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鉴于当时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政策仍在不断调整之中,省内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迅猛,并网服务工作还未规范,中铝铜板带光伏接入系统方案仅根据用户需求、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确定,未考虑电网的运行管理等因素。中铝铜板带光伏接入用户降压站10kV母线并网运行,非地调直接调度管辖设备,需用户、光伏电站、地调签订三方协议进行调度运行管理,管理模式繁琐。

对于目前黄石已投运的中小型光伏电站,用户侧现场运维管理仍欠缺。首先是光伏电站运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培训。其次是部分电站无现场光伏电站的运维规程。再是调度对分布式电站的管理仍处于十分粗矿的水平。部分用户对光伏电站带来的系列安全等问题认识不深刻。

2.4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保护配置的影响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为了减小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其它用户的影响,系统侧保护采取先切除故障、后重合闸的方式。即故障后解列装置先切除含有光伏并网的线路,待光伏退出后系统侧线路重合送出负荷。一方面故障解列装置以及线路PT加装,从技改项目立项到施工所需时间长,跟不上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节奏;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在线路加装PT前即并入系统运行迫使线路重合闸退出运行,从而降低了普通用户供电可靠性。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保护整定配合上需要同时考虑受电及发电两种情况。为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系统继电保护时间由上而下逐级配合,达到配电网后时间裕度极小,导致保护配合困难。同时,相关文件规定10kV线路一般不考虑光纤保护,但对于我公司个别光伏由开闭所接入方式的相关线路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失去方向及选择性,亦造成或非计划孤岛可能性大幅增加。

如果分布式光伏集中区域布置,对于多个单电源点而言或仍满足分布式条件,但对于单个系统站而言则属于大型地区电源。该情况下防孤岛问题,目前仅由接入系统时25%的接入容量控制来规避,公司文件和标准均没有指出具体技术措施。

2.5 配电网发展滞后,接纳分布式能源限制多

尽管最近几年,黄石地区都在进行配电网的改造,但是相对于现有的配电网的薄弱网络结构,并不能完全满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的要求,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缓慢推进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对于目前配电网对光伏电站接入方式、容量的限制,仅靠防孤岛等保护实现解列的方案、以及配电网及微电网安全等问题,我们寄希望于配网的智能化来解决,目前黄石公司配网智能化方案还未具体实施,且就目前的智能化手段,亦无法全面解决以上问题,而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限制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如在一些光伏电站的接入方案上,我们往往需要考虑光伏电站接入对后续的智能化改造的影响。建议加快配电网深度智能化的研究及实施。

3 中部地市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工作思路

3.1 推进标准化精益化并网管理

对接入电网分布式电源调度运行、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检修等环节进行统一规范。编制技术规范覆盖审查、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等各环节,提升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跟踪国家最新的相关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及时修订已的制度规范,落实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各项标准。

3.2 加强分布式光伏调控运行管理

在项目的并网协议、台账管理、检修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对公司各部室、二级单位、用户开展相关运行管理的培训。指导用户制定现场运维规程,提升光伏电站现场运维水平。地、县两级调度统一开展分布式电源调度运行管理,组织地、县两级调度针对分布式电源联合事故处置的要求,提升地县两级调度对光伏用户服务水平。

加强分布式能源对电网影响的分析,对于已接入系统运行的电站加强监测,对电压、频率、谐波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方案,对已接入系统或正在开展接入系统方案的项目开展安全评估,进行相关稳定及自动装置的立项建设或改造。

3.3 引进区域分布式电源调控及运营平台

充分分析现有自动化系统及通信通道技术条件,考察光伏管理先进地市,结合地区电网现状,引起分布式能源调控及运营管理平台。开展已投运光伏电站的信息接入系统,积极探索光缆、电缆、无线网络等多种方式信息的接入,在安全与效益、效率上作出适当平衡;对已并网发电但不满足信息接入要求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调控、营销等部门要积极与用户沟通,逐步完善该类分布式光伏项目的信息接入,为调控运行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待平台试运行完成后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集成,实现发、用电信息采集、PMS、OMS、气象等数据的交互。

篇2

2018年,在上级发展部门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公司发展建设部围绕综合管理、电网规划、农网建设等中心工作目标,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划引领,确保电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1、按期完成电网规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公司部署,4月中旬出色完成了《****县“十三五”典型县规划》滚动修编工作,完成重点中心村建改方案及全县中心村摸排、上报工作。6月底完成****现代产业园及梅山镇目标网架规划,完成****镇、吴家店镇典型乡镇规划,8月份,会同县发改委联合编制《****县“十三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并通过县政府审定后上报省能源局备案。9月份分别编制完成《****现代产业园供电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县电力专项规划(2018-2030年)》,将电力专项规划纳入县政府规划报告中,确保电力设施进得去、落得下。并通过省公司发策部组织的市县公司供电专项规划互查。以规划引领“十三五”期间电网建设,统一规划,逐步实施,有序推进县域电网建设和改造。

2、强化项目前期管理。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工作,与运检部、供电所紧密联系,对规划库内的项目时序调整及时沟通,确保将最急迫的项目优先安排初设并通过初设评审、入库。2018年共开展了5个批次282个10千伏项目初设评审,储备项目资金达到2.3亿元,确保储备充足。

3、积极推进“一村一图”工作。10月份,省公司布置开展一村一图工作,****公司迅速成立工作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并排定了工作计划,全面启动基础数据收集和图形绘制工作。目前****、吴家店2个典型乡镇的基础数据收集和10千伏条图、地理接线图绘制工作,其他乡镇的数据收集和图形绘制正在推进中。

4、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积极配合县政府相关单位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选址、接入方案确定等工作,配合省市公司开展新能源消纳分析等研究,主动应对新能源快速发展对电网的影响。

全程跟踪服务中心村建设,2018年****实施库区移民搬迁和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在全县新建288个中心村居民点,搬迁群众11000余户。公司全面完成了全县196个中心村、292处的中心村电力杆线迁改任务,共迁改35千伏线路1.5千米、10千伏线路95.5千米、低压线路204千米、迁改电杆4600余处,全力保障全县中心村建设。目前,涉及中心村永久用电配套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统筹协调,如期完成电网建设任务

1、主动服务大电网建设,积极配合省、市公司做好220千伏古碑输变电工程、220千伏白塔畈汇流站工程、110千伏郑岭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朝阳山和东高山送出工程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其中,110千伏郑岭、220千伏古碑输变电工程已按期竣工投运,220千伏白塔畈汇流站工程、110千伏朝阳山和东高山送出线路工程正在实施中。

2、全面完成年度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任务,至2018年9月份全面完成2015年度农网升级工程建设转资任务,并顺利通过省市公司复核验收电网建设规模,完成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增容扩建变电站7座,新增主变9台/变电容量8.78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10条、36.688千米;建改10千伏线路298.99千米,配变263台/62720千伏安,低压线路1538.16千米。通过工程实施,一是电网结构进一步增强。消除单主变变电站7座。二是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11个35千伏项目的建设,提升了35千伏电网供电能力,35千伏容载比达到3.61,消除了35千伏变电站重过载现象。全县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底的1.51千伏安提高到1.72千伏安。三是保障了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和脱贫攻坚。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消纳、接网及输送瓶颈,保障了扶贫效果。同时,35千伏油店变升级改造和张冲变2号主变扩建两项工程被省公司评选为优质工程。

3、有序推进2018年中心村和电网基建工程建设,2018年第一、二批次农网(中心村)项目共3个,分别为35千伏响塘变1号主变增容改造(第一批农网)、沙河变2号主变扩建工程(第一批中心村)和关银π入南溪35千伏线路工程(第二批中心村)。目前3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计划在12月中旬完成35千伏响塘变1号主变增容改造和沙河变2号主变扩建工程建设任务,在2019年6月份全面完成关银π入南溪35千伏线路工程建设任务。

(三)、强化指标管控,“五项”措施提升同业对标水平

****公司2018年第一、二和三季度同业对标综合评价分别为D段(58名)、D段(51名)和C段(44名),整体对标位次在稳步提升,其中生产管理、队伍建设2个专业指标较2015年度提升明显。****公司落实五项措施扎实提升同业对标指标水平。一是制定年度对标目标,分析预判5个专业36个专项指标排名水平,确定年度综合评价对标目标。二是围绕年度目标细化分解,将36项指标责任到部门,落实专人管控,分别制定季度/年度提升计划,做到主要领导亲自布置,分管领导抓过程管控,确保指标得以提升。三是定期开展指标评价和诊断分析,不断查找指标差距,重点分析制约弱势指标的关键因素,预判并制定补救方案,着力将短板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四是强化基础管理,确保基础数据闭环、动态更新,开展生产、营销、人资、财务等基础管理专项活动,建立完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和责任落实,打牢基础,不断优化指标数据。五是公司建立同业对标考核机制,针对指标水平并结合实际制定考核办法提升方案并将36项指标责任到部门,管控到专责人员,做到主要领导亲自布置,分管领导抓具体,确保指标有人管控。实现年度保D争C的目标得以实现。

(四)综合管理工作:一是扎实开展技术标准评价工作,对照“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技术标准实施评价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召开启动会、健全工作网络和编制工作方案,如期完成技术标准实施评价工作并通过市公司组织检查。二是规范集体企业管理,强化和规范公司集体企业资金使用、物资和非物资招标采购以及关联交易行为,健全考核分配制度,及时布置和落实集体企业安全管理、车辆管理等工作,3月份顺利完成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三是强化管理创新,公司年初开展了一期2015年度管理创新及QC成果会,通过沟通、交流、指导等措施,边总结、边修改,坚持围绕课题、解决问题,做好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开展QC、管理创新课题的选择和申报引导员工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努力解决企业管理难点和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难题。2018年安徽省管理创新成果题为“全面优化物资服务机制保障农网工程建设管理”已按照要求进行申报。四是按照市公司统一部署,常态开展综合计划协同监督、线损同期管理和示范区建设、制度标准化、经济活动分析和业绩指标管控工作。

二、工作亮点及创新做法

抓短板促管理,提升指标水平。2018年公司同业对标在全省72家县公司综合评价显著提升,主要做法:一是年初定位制定合理的目标,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加强日管控紧盯指标不放松。二是将指标责任到部门,细化到专业,明确到人员,适时监测通报指标完成情况。三是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做到小指标让大指标,以抓核心指标,落后指标为主。四是建立诊断分析,按时召开会议,分析研判指标落后原因、整改,对长期落后指标建立约谈机制。五是注重宣传引导,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重奖重罚,同时纳入个人绩效,实行双重考核,并将指标考核延伸到基层、到班组。由于措施有力,安全、生产和经营、服务方面成效显著,2018年度公司同业对标排名实现进段升位。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电网规划和项目支撑与地方发展需求需进一步协调。一是2018年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将****县列为全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和发展机制创新示范先行先试县。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县建成可再生能源总装机57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320万千瓦、水电160万千瓦、风电80万千瓦、生物质能10万千瓦。在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地面光伏电站建设周期短,往往选址确定后半年即可投产,而公司系统电网配套项目前期工作流程较长,与光伏电站协同起来比较困难。二是****现代产业园区北部区域路网基本形成,下一步将陆续有企业落地,需要及时配套电网项目。

解决措施:一是新能源发展方面,提请政府做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创建方案的细化分解,排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时序。汇报上级公司适时滚动修订配电网规划和项目计划安排,确保电网规划与新能源发展规划有效衔接。二是现代产业园区方面,提请政府对现代产业园区电力布局规划尽快评审,加强与园区对接,跟踪招商引资企业落户情况,提前做好园区可能新增负荷点的配套项目前期储备。及时向上级公司汇报园区负荷增长情况,争取电网配套项目落地建设。

四、2019年工作计划安排

1、认真开展同业对标工作。一是做到指标管理项目化,针对短板、弱项指标,尤其是长期落后的指标牵头组织制定提升实施方案、分阶段有效制定提升计划。二是优化并明晰工作流程,对关联指标的监测管理牵头各专业制定有效的工作流程图,能够清晰的看出是因哪个环节出现堵塞而导致。三是细化公司同业对标考核办法,根据指标权重、完成的难易程度和关联责任分解实施考核,建立协同监督预警机制,同时引导各专业延伸考核到人。

2、做细做实规划计划工作。一是坚持将配电网规划与地方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将配电网规划、布局规划纳入县总体规划,将园区布局规划纳入园区详细规划,将十三五规划期间规划的变电站、开闭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将十三五期间要解决的网架完善、供电能力提升措施纳入规划库,并实施开展项目可研。三是树立问题导向,以政府关注的中心村、扶贫、新能源发展以及电网运行中暴露的薄弱环节为重点,及时将上述问题纳入问题库,做细做实项目计划储备。四是强化前期工作管理,对问题库、规划库中项目按照轻重缓急排序,按期开展项目可研工作。

篇3

中国光伏产业从“娘胎”出来,还没练习“爬”就被放到德国市场,跟“武功高强”的竞争对手同台竞技,在欧洲市场练就国际化的工夫,建立稳定的团队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10年英利在南非世界杯赛场上打出“中国英利”四个汉字时,很多人说英利为国争光,但其实是英利沾了国家的光。借助中国加入WTO10年以及全球经济低洼效应,人们对中国十分关注,这才让英利更受关注。

中国经济过去是外向型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打破了全球能源分配格局,导致中国产品出口受阻,所以中国经济要通过转型来拉动内需。2011年以来,欧美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确保欧美在未来战略性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利益。

在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业“双反”之后,英利和国内其他光伏企业一样,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英利坚持不裁员、不减薪、不停产,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如果2012年公司停产,一方面会给政府造成很大压力,影响2万多户家庭、10多万人的生计,更会打击银行对光伏行业的信心,对整个光伏行业造成致命打击。英利两次面对行业危机时,不减员、不降薪虽然付出很大成本,但稳定了员工,增长了员工的士气和归属感,使员工对企业的信心越来越强,也增强了企业拓展市场的战斗力和面对危机的抗击打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生命力。

为适应全球光伏市场的剧烈动荡,有效调控市场,英利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主动抢占新兴市场。英利把全球光伏市场分为欧洲市场、美国和新兴市场、中国市场三大区域,并根据不同的市场制定针对性更强的销售策略,开展全方位营销,这种快速反应机制让英利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争取到大量订单。

从2011年到2013年,英利先后在日本、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10个新兴市场成立办事处。同时,英利根据形势调整国际市场份额目标,2013年的目标为欧洲40%、中国18%、美国18%、新兴市场24%。过去一年,英利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全年组件出货量保持较快增长,超过8GW的英利产品为人类提供着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当前,中欧已就光伏案达成价格承诺安排,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将有所下降,但不会导致颠覆性的产业损害。目前光伏行业出现了一些状况,这是每个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危机未必意味着行业不行了,而是意味着行业整合加速。出现危机后,比拼的是企业是否有市场、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经过行业洗牌后,好的企业会更加健康。英利已做好准备,首先,新兴市场已经成长起来;其次,国内市场成为主攻发展目标之一,这样的布局也能倒逼欧美市场,给欧美企业增加压力。

当然,国内市场的启动需要经历培育、成熟、发展等阶段,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行业企业一方面苦练内功,另一方面加大市场开拓力度。2013年以来,英利坚定了向下游走的战略目标,大力调整了管理构架,成立了五大产业集团,新兴市场取得新突破,电站建设布局全面展开,公司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朝着英利的梦想和产业报国的理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2013年,英利销售总公司旗下成立云南、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省级公司,因地制宜在这些地区进行下游电站的开发。

英利对国内市场的考察差不多是日夜兼程,我曾经半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跑了8个城市,2013年7月有22天在出差。英利的目标是两年后进入国内下游发电前两名,全球除欧美市场,在新兴市场的综合指数要进入前十名。

英利要在“稳中求进、步步为营、变革发展、防风控险”总基调的指引下,在扩大公司经营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软实力;以巴西世界杯为契机,更广泛地传播英利品牌,建立公司口碑,为资产扩张、整体设计能力输出、未来发展等提供支撑;加快培育五大产业集团,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全力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渗透和布局,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产品升级,继续控制成本,用差异化产品和差异化的服务,提高利润水平;扩大光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建设规模,加快转型步伐等。

中国企业要走向全球化,必须有更多的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大胆宣传,积极推动,到国际舞台上亮相,争取利用10~20年的时间,建立更多国际化品牌,在全球提升中国“智”造的可信度。

2014年必将是光伏产业充满机遇的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今后国家将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的产业脊梁,像德国就因为制造业实力雄厚,在几次金融风波中并未受到过多冲击。制造业要发展,有两项主要工作:一是大胆使用创新人才、科技人才;二是有不间断的全员技术创新做支撑,才能适应全球市场的发展。

另外,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也为光伏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国务院2012年7月出台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点,并明确提出,2013年~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此后,光伏发电的并网、电量收购、补贴、土地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为光伏企业转战下游,进军发电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撑。

目前中国与欧洲光伏产品“价格承诺”的分配格局已然确定,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国内光伏制造业中的低效产能将加速挤出,伴随着光伏企业进入门槛的提升,未来产业收益将更高效。

篇4

一、前言

近年来,大数据迅速发展成为工业界、学术界甚至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即资产”的核心理念已成为各个行业的共识,大数据具有4V的特点:一是数据容量巨大(Volume),二是数据类型众多(Variety);三是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四是处理数据的速度要求非常快(Velocity)。相关研究预测标明,2015-2020年是大数据行业高速发展期,到2020年中国的大数据市场规模为454.33亿元,增长速度为20%。互联网行业、政府、金融、电信、零售等典型行业率先启动大数据产业布局,传统行业也积极收集行业数据,引入外部大数据,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展跨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实践,不仅使行业内部运行效率得到提升,加速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而且已经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016年7月28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大力推进数据资产化和资源化,优先开放政务和民生保障服务相关的数据,随着政策红利不断发放以及大数据共享机制的逐渐完善,毫无疑问,大数据将更加深刻地推动产业发展。

二、跨行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图1)

电信行业通过将行业内部的B/O/M域数据、上网日志等和外部金融、旅游、政务等行业数据进行结合,已经实现了端到端网络分析优化、精准营销、用户体验提升、地理位置服务、智慧旅游、智慧城市、行业分析报告等场景应用。例如国内三大运营商基于上网日志分析和外部数据综合分析,解决用户上网流量投诉,提供行业指数,并与金融、公共服务、位置服务等在大数据应用进行合作。

金融保险行业整合个人特征数据、资产数据、保单数据等行业内部数据和互联网行为数据、地理位置信息、个人消费数据、征信数据等行业外部数据,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客户洞察、互联网征信、投资预测、风险控制、极速放贷、电信诈骗拦截等创新应用场景。

医疗健康行业通过将个人体征数据、个人特征数据、基因检测数据、电子病历、遗传数据等医疗领域数据和互联网用户搜索数据、地理位置数据、气候数据、环境数据、人口流动数据等行业外数据融合和分析,可实现疾病预测、个人健康监测管理、癌症诊断和预测及早产儿病情诊断。

文化传媒行业通过将消费者数据库、影视基础数据、影视评分数据、用户视频播放行为数据、电视节目收看行椤⒕缂播放设备、剧集播放时间等行业数据与互联网搜索数据、社交网络数据、线上购物数据等进行融合,进行投资风险评估、受众定位、影视精准营销、票房预测。

旅游行业通过将个人特征数据、景区数据等行业内部数据与气候数据、地理位置数据、运营商移动用户数据等行业外数据结合,实现旅游指数、景区客源分析、个性化推荐、景区预警等。

能源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也开始将行业内部的企业生产数据、勘探大数据、油气管道数据、风电场实时流体模型数据、光伏电站数据、气象数据、地理数据等和外部地理位置数据、环境数据、气候数据、风速数据、海拔数据、大气温度、日照数据、周边救援方案数据、地震数据、能源输送数据等进行结合,开展了自动化矿井值守、精准化油气开采、井位确定、安全监控和预警、油气管道腐蚀点预测、风电场自动化选址设计、风能发电量预测、光伏电站健康度检查、光伏电站精准运营等创新应用。

零售贸易行业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了生产数据的计算速度,还通过将销售数据、人力成本、物流数据等内部数据和突发事件、交通数据、气候数据等外部数据相结合,实现货品摆放营销设计、物流成本控制、销售数据分析、产品溯源等应用。

农林牧渔业通过将农业生产数据、养殖数据、质检数据、消费者评价数据、生产/设备监控数据、土壤数据、人力成本、物流数据、销售数据、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内部数据和突发事件、交通数据、气象数据等外部数据相结合,实现可视化农场生产管理、农场耕作精细化管理、物流成本控制、肉类/乳品安全溯源体系、种植灌溉差异化、防灾预警等。

汽车行业通过内部汽车企业运营数据、汽车企业研发数据、汽车销售数据、车辆行驶状况数据、车联网传感数据、座椅压力数据、汽车配件数据等行业内部数据和互联网舆情数据、用户群体行为数据、实景地图数据等外部数据结合,实现产品人性化设计、无人驾驶、汽车网站用户导流、精准广告推送、汽车防盗、行驶安全预警。

化工行业通过将物流管理大数据、销售数据、人力成本数据、ERP系统数据、订货数据、加油站销售数据结合行业外部的气候数据、交通数据、网上支付数据、个人互联网用户行为、个人位置信息数据等,实现石脑油原料操作样本建模、石化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安全预警指挥、环境应急预警、客户识别、精准营销。

公共事业领域利用公共设施监测数据、维修记录、交通监测数据等进行公共设施危险预警和事故追踪;通过对患者数据、疾病数据和诊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帮助医院进行智能病症诊疗;公安部门基于交通信息、旅游数据、安防数据、地理位置、道路监控数据、用户真实信息等多方位数据结合,可以实现人流、车流的实时监控,以及异常人群聚集预警等。

此外,房地产、冶金、教育培训等领域也进行了非常多的行业大数据应用探索。可以看出,充分挖掘产业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可大大促进产业服务质量和效能提升,加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三、电信运营商跨行业合作方向建议

篇5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为实现电量采集、数据统计分析及电量考核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人工抄表模式的弊端,同时通过系统的深化应用,为电力管理提供现代化的手段。2010年,宁夏电力公司按照坚强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关口变电站的采集建设,率先实现了关口变电站 “全采集、全覆盖”。然而由于采集系统的主站功能开发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系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和设计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文献1为基础,结合计量工作现场实践,研究并探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厂站计量异常监测中的实现。

电量采集系统的在计量异常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在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之前,宁夏电力公司主要应用调通中心的电量计量系统。该系统是北京煜邦公司于2006年2月开发建设,并于2007年8月通过实用化验收,其采集的厂站包括所有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站和部分110kV变电站(作为光伏电站上网侧的变电站)共计107个厂站,其中发电厂(火/水/风/光)53个,变电站54个。电量计量系统由于只召测4个表码量,系统实用化后主要向公司各单位和部门提供基础数据,作为公司上下网电量、负荷实测、母线电量不平衡统计报表的基础和电量结算的依据,但对计量异常的分析与处理一直处于空白。

2010年宁夏电力公司开始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该系统涵盖了35kV及以上关口变电站和计量点。为了规范化建设采集系统,公司的主站功能开发严格执行国网公司相关的技术导则和规范。由于文献2~文献4均未明确关口的采集建设,对采集的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及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接口函数未做定义,致使目前厂站侧的采集应用工作停留在自动抄表和线损分析的层面。另外由于采集系统的统计报表的开发未及时面向各应用单位,因此目前采集系统的应用还无法替代电量计量系统。

然而采集系统的应用并非是简单的自动抄表,如何利用终端对电表信息的抄收来实现计量异常的分析与监测,不仅可以将计量异常的分析与处理由事后向事前、事中控制,降低计量异常或故障对设备、结算电费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可以实现计量设备的“状态监测”,为计量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可能。

计量异常的监测分析与实现

计量异常的监测主要是对电能计量数据信息进行过程监测和分析管理。通过厂站采集终端提取采集数据,然后对数据综合分析统计生成监测数据,最终据监测数据对计量装置和客户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电能计量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并制定出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案。

异常数据的来源

随着国网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的出台,智能电能表的事件记录功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扩展。首先增加了存储容量,对事件记录的总次数提高到10次;其次是增加并规范了电表的异常事件,失压、断相、失流、逆相序、开盖记录等异常事件在字段上得到了统一,有效地杜绝了各厂家电表事件记录格式互不兼容的现象,为采集系统的计量异常判断提供了硬件技术上的保证。另外采集系统的计算功能可以通过对遥测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计量设备的基本异常和故障的判断,有效提高计量异常的监测水平。

异常数据的监测与实现

异常数据监测主要实现电能表与互感器的在线状态监测分析、电能计量线路平衡和母线平衡监测分析,对存在问题的监测数据给出处理方案和应追加的电量数据,同时通过SVG图形的展示,实现设备状态的查询与数据浏览。

电表与互感器的在线状态检测

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在线状态检测是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监测数据及事件记录, 判断出各 个计量点设备的运行状态。 电能表状态及互感器的监测实现原理:(1)终端遥测量分析判断法,该方法主要是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判断,具体判断方法如下①如果高压三相三线电能表Uab、Ucb不接近于100V(注以下同上有10%的浮动),高压三相四线电能表Ua、Ub、Uc不接近与57.7V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表Ua、Ub、Uc不接近与220V,说明该点电压不正常;② 在电流不为0的情况下,如果三相三线电能表Ia与Ic不接近或三相四线电能表Ia、Ib与Ic互不接近,说明电流不平衡,特别是对不平衡电流中有一项电流为0,说明一次短线,二次短线/开路故障。(2)电表事件记录判断法,主要根据电能表的失压、断相、失流、过压、过流等事件来分析电压和电流回路的异常及异常期间电能的有、无功总电能值,该方法需要对电表各事件的门槛阈值做以充分的判断,以免影响事件误判等情况的发生。

以上两种实现方法互为补充,特别对于采用DL/T645-97的电能表,由于规约只对断相事件做以定义,必须采用方法(1)判断设备状态,如果采用DL/T645-2007的电能表,应优先采用方法(2)进行分析判断。

母线平衡原理与实现

母线平衡监测实现原理:

上图是一个两进一出线路的母线示意图,箭头代表电流的方向(规定以母线流出的方向为正向), 图中方块代表 3 个不同位置的计量点,每个计量点包括 33 组监测数据,对于母线平衡只需测正向有功总电量或反向有功总电量,如图所示供入母线电量W入=W1+W2,供出母线电量为W出=W3,因此母线电量不平衡率为:

ץ= (W入-W出)/W入×100%

按照国网公司相关要求,35kV及以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应控制在±2%的范围内,110kV及以上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应控制在±1%的范围内,因此在采集系统中按照母线电量不平衡公式去维护各级电网母线的供入、供出模型,通过系统的电量监测数据实现对母线电量的不平平衡监测与分析,触发相应的业务流程。

2.2.3 SVG图形展示及实现

SVG可缩放矢量图形(Scaleable Vector Graphics)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用于描述二维矢量图形的一种格式。SVG严格遵从XML语法,并用文本格式的描述语言来描述图像内容。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厂站一次主接线图系统虽然采用了SVG的图形展示方式,但由于绘制模板、器件类型的不统一,绘制出的一次主接线图千差万别。另外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属于非实时系统,其一次设备的状态显示无法同步与现场实际设备状态,这些方面都会造成降低一次主接线图的SVG图形展示效果,而按照国网公司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图形共享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建设要求,电网GIS平台将站内一次接线图用CIM/SVG传输格式,通过ESB总线传至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系统再通过服务调用传送相应数据文件,实现电网模型的可视化和实时性展示。目前公司GIS系统已试点上线,下一步可通过开发接口函数实现两个系统的信息共享,达到即可实时展示设备状态信息,又可显示电量信息浏览的双重目的。

系统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件记录的功效未全面发挥

事件记录功能是分析电能表和互感器在线状态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由于现场电能表大多采用DL/T645-1997规约,该规约除明确定义断相事件外,对其它类事件都未做说明,而各表厂虽然扩展了97规约,增加了失压、失流时间,但由于扩展定义兼容性差,导致现有的厂站终端无法正确采集电表的事件记录,通过事件记录去监测计量设备的状态也会大大折扣。建议对厂站侧关口电能表分批次进行轮换,将电能表全部更换为DL/T645-2007规约的,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能表的事件采集与分析功能。

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功能有待开发

目前采集系统的新装、修改、更换等流程中已与“SG186”系统实现级联。然而由于计量异常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设备、线路等异常数据的监测分析,最终在“SG186”系统中触发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自动形成各类运维工单,这些工作内容目前在采集系统中还未得到体现。另外系统的建设没有考虑与GIS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变电站SVG图形的展示与应用五花八门,致使现有的采集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限制了系统的应用,建议在系统开发中紧密跟踪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特别对于各类专业系统,应更多的考虑信息共享以实现系统应用成果的最大化,避免因重复建设而带来的资源消耗。

系统的深化应用工作不足

在上文中已描述了系统在计量异常中的监测与实现,然而由于系统设计过程中未及时征求各单位的需求定义,致使采集系统的深化应用工作无章可循,特别对于目前中调的电能量计费系统,虽然其数据信息量没有营销采集系统完全、完整,然而由于其关联了公司各单位的需求报表,因此其重要性目前还无可替代。建议在下一步的系统应用中,应先征求各单位的需求定义,分析并整理出需求模型,作为系统深化应用的依据,以次扩大系统的应用面。

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厂站侧的应用为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和运维提供了先进的分析手段,然而目前系统应用还处在试运行阶段,在功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和设计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认真分析研究,不断总结现场经验,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计量异常的在线分析、优化决策等高级应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Q/GDW 378.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主站设计导则【S】,国家电网,2009

[2]Q/GDW 378.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技术方案设计导则【S】,国家电网,2009

[3]张超.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J】应用科学2008(24):121

篇6

关键词:新型农网、智能化、电网建设

Abstract: better and faster rural construction, promote enterpris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to a strong and intelligent level higher power supply network, to better meet the socialism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long-term strategic sense keywords: new rural, intelligence, and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以“坚强、智能”为特 征的新型农网,是新 时期国

家对农电工作提出的新 的目标任务, 也是实现 农网与各

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必然 要求。 目前我国农村电 网存在着

科技含 量低、管 理水平粗 放、投 融资体 制不顺 、应对 农村

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能 力弱等亟待解决的问 题, 这些问

题的存在与当前农村的 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 , 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 展。 因此未来十年,更好 、更快地

建设农网,推动农电企 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把 农网建设成

比较坚强且智能化 水平较高的供电网络, 更好地 满足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 能源发展的需要, 具有重 要的现

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1 目前我国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

(1) 一直以来存在重视城网建 设,轻视农网建 设的观

念。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电力瓶颈制约,所以在电力发展

上一 直存 在着 注重 外延 发 展和 发电 能 力建 设的 指导 思

想,由此 也形成 了电力系 统长期 存在的 “重视 城网、 轻视

农网”的传统观念。

(2 )农村 能源问 题。 我 国农 村能源 短缺且 农村 用电

难,导致农村生活用能 过度依赖生物质能,且 以直接燃烧

为主,热效率低,污染严重。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则存在损

耗高,窃电多,收费难等问题 。

(3 )农村电 网结构 薄弱, 设施 老化、 发展不 平衡 等问

题突出。 农村电网多为辐射网,环网供电范围小,10kV 馈

线较长,通常达到十几 千米,且以架空线为主,支 线多,电

力负荷分散,负荷密度 小,负荷受季节影响大 。 其中最主

要的是设备老化和超负荷运行。有资料表明,2009 年农网

调查的样本中有 20.3%的公用配电变压器 超载运行,31%

的中低压配电线路过载运行。

(4 )农网建 设资金 缺乏, 尚未 建立一 种长效 、稳 定的

投资机制。 农村电网一般是 3~5 年进行改造建设,目前国

家取消了供电贴费的收 取, 各个省级电力公司 还贷压力

比 较重,难以拿出大量资金 投入农网改造;而县级 供电企

业 经营的核定原则是“保本 微利”,企业利润空间很 小,自

我投资发展的能力较弱 。

2 新型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对策

新型 农 网智 能化 建设 应 立足 农村 供 电的 特点 和 需

求 ,研究 解决智能 化建设 中的投资 、营销 、配电 网及 调度

管理模式等关键性问题。 农村配电网与城市电网相比,在

网 络结构、 一次设备和自动化技 术的应用上都有 很大的

差距。 因此,农网智能化建设不能完全照搬城市智能电网

模式,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不同选择其智能模式。

2.1实现农网配电自动化

配电 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 技术、 通信技术 及计

算 机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 相结合, 将配电网在正 常及事

故 情况下 的监测、 保护、 控制、计 量和供电 企业 的管 理工

作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提高供 电质量, 与用户建 立更密

切 、 更 负责的关系, 以合理的价格 满足用户要求 的多样

性 ,力求供电经济最好,企 业管理更为有效。 现阶 段我国

县 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一 般采用就地控制模式 、 计算机

集 中监控模式、 就地与远程监控 混合模式等 3 种 应用模

式。 其中就地控制模式通过变电站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

在 线路发生故障时, 按原来设定 的程序完成对故 障区域

的 隔离,恢复对非故障区域 的供电;计算机集中监 控模式

即 设立控制中心, 馈线上各个 自动终端采集的信 息通过

一定的信 息通道传回主站。 当发生故障时,由主站根据采

集 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将故障段 切除并实施恢复 供电方

案 ;就地与远程监控混合模 式采用了断路器、智能 型负荷

开关等设备,且各自动化开关具有远程通信能力。 该方案

可 以及时准确地切除故障 ,恢复非故障段供电,同 时还可

以 接受远方监控, 配电网可以积 极参与网络优化 调整和

非正常方式下的集中 控制。

2.2信息通道的建设

配电通信网是发 展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 。

智能配电

安排的依据,具体 包括农村电力市场需求预 测、农网改造

通信网的建设 目标是利用经济合理,

技术 成熟的通信技

升级的目标和任务、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电价测算。

术,

满足智能配电 网发展各个阶段对电力 通信网络的需

由此可见,

中央政府从制 度上对农村电网 改造升级

求,支持各类业 务的灵活接入,为电力 智能化系统设备提

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根据智 能配电网通信 业务需求 ,如图 1 所 示.其主要

是以光纤通信 实现重点保障,无线通信实 现广泛覆盖,载

波通信作为补充方案。 其中 110kV 变电站、 纵联保护装

置、配电网自动 化检测节点、分布式能 源站、独立储能站、

重要负荷管理 节点需要覆盖光纤通信 , 实 现装置之间和

到配电调度 之间的光纤通信通道。 智能 电表台区集中点

和设备运行状 态检测节点在光纤通道 之外的节点采用宽

带无线通信或 租用公共无线通信方式 。 智能电表到台区

集中根据距 离远近,采用载波等方式 灵活接入,实现智能

电表的广泛接入。

配电调度中心

光纤网

络通信

项目的 管理过 程中将会 遇到的 一些问 题进行 了规范 ,这

为新一轮的农网改 造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 是 建设新型

智能化农网的坚强后盾之一。

2.4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是指发电 功率在 30~50 兆瓦以 下的小型

模块化 、分散式 、布置 在用户附 近的高 效、可 靠的发 电单

元。 分布式发电的优 势在于可以充分开发利 用各种可用

的分散存在的能源 , 包 括本地可方便获取的化 石类燃料

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分布式发电的电

源主要 包括微 型燃气轮 机、燃料 电池、 功率较 小内燃 机、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池和风力发电等。

在农村地区,各住户一 般是独立居住,比较 理想的分

布式电源是光伏发 电和风力发电,如图 2 所示。 虽然 这 2

项技术还不是很成 熟,距离实际应用还有 一段距离,但它

们是利用可再生清 洁能源发电, 而且国家正在 大力发展

这 2 项技术,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前景很被 看好。

图 1

智能配电网通信方案示意图

图 2

光伏、风能发电系统示意图

2.3

深化融资体制改革,畅通资金渠道

2010 年 11 月 10 日,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 布关于印

3

结束语

发《 农村电网 改造升 级项目 管理 办法》 的通知 ,其中明确

了农村电网改 造的范围、 投资资金来源及 投资计划的实

广 大农 村是 我 国未 来经 济 增长 的重 点 地区 ,

同 时

施。

《办法》规定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 资金按照“企业

也是 用电 负荷 大 幅增 长的 潜 力地 区,

具有 很大 的 发展

为主 、政府支 持”的原 则多渠 道筹集 ,中西部 地区 项目资

空间 。

近 年来 ,随 着我 国经 济的 快 速增 长, 农村 电 力需

金原则上由 国家安排,

东部地区项目资本 金由项目法人

求增 势强 劲,用电 量年增 长在 10%~15%,经 济发达 地区

农村 用电量 甚至达 到 20%~30%。 面 对这样 的高速 增长

自筹。

《办法》提 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指 变电站、线路

等农村 电网设 施的新建 ,以及对 已运 行农网 设施 局部或

整体就 地或异地建设 、增容、更 换设备等。 《办 法》还明确

提出,表箱和 电能表改造投 资纳入投资 计划,表 后线及设

施由 农户提供 合格产 品或出资 改造。《办法 》提出 ,各省

(区、市 )农网改造 升级规划将由省级发改委组织编制,报

国家发改委审 批。 省级规划将作为申报 投资计划和项目

趋势,农 村电网面临巨 大的供电 压力。 构建网 架坚强、网

络智 能的 农 网, 可 以 有效 解决 目 前农 网普 遍存 在 的网

架结 构 相对 薄弱 , 供 电能 力 不足 、 自 动化 水平 低 等问

题。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给农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

网争取 在这一 波电力大 变革中 “弯道超 车”, 实现跨 越式

篇7

而从前50强的整体排名看,这些企业的三年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349%,相比去年调查的613%增长了一倍以上,这得益于名列前三名的企业的骄人成绩。天合光能(27542.27% ),北京开拓天际(9408.89% )和上海润星网络(4510.56%)均超过去年榜首的博奥生物4229.16% 的增长率。

同时我们也看到,除了软件,半导体、通信/ 网络、互联网、新能源、生物技术/ 制药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成长最快的五家公司来自江苏常州、北京和上海,集中在新能源、通信/ 网络和互联网行业。

名列首位的是位于中国江苏的太阳能制造商――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2006 年12 月19 日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常州天合从1998 年1 月创建以来迅速发展,公司的主要产品单晶棒、硅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逆变器等,出口到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公司在过去三年中取得了27542.27% 的收入增长率,荣居2007 年高科技、高成长50 强榜首。

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开拓天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年收入增长达到9408.89%。该公司以掌中传媒为手机传媒品牌,被媒体誉为基于位置的无线营销专家。从2006 年开始互联网广告行业复苏,手机媒体的发展也成为亮点之一,掌中传媒由于其创新的运营理念和独特的技术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小区短信服务在中国的开创者和先行者。

上海润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久游网)名列第三。该公司定位为网络游戏综合门户网站, 集各类网络游戏服务、游戏资讯服务、全球搜索服务、虚拟图形换装服务(AVATAR),基于图形换装系统的各类互动社区服务,游戏移动增值服务及其他特色增值服务为一体。久游网三年的收入增长率为4510.56%。

第四名的唯晶科技专注于研发高品质的跨平台游戏,三年的收入增长率为4145.04%。承袭其前身风雷美术风格与企划能力,唯晶科技于2004 年1 月正式宣布进军网络游戏市场,相继有多款包括大型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天方夜谭Online”在内的产品问世,并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

第五名是来自上海的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的第九城市,该网络旨在通过世界“第九艺术”――游戏艺术,为都市人创造一种全新的在线娱乐生活方式。过去三年收入增长率为2734.22%。第九城市去年以几乎相同的增长率荣获高科技、高成长50 强活动的第三名,连续两年闯入前五名。第九城市选择的“精品战略”不仅有效的抵御了行业的兴衰周期,而且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活力。

2007 年度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 强中来自软件行业的企业份额为30%,与去年32% 的份额基本持平,依然占有显著比重。为不同行业和领域提供丰富软件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通信/ 网络与互联网这两个行业所占的比例持续下滑,从2006 年的26% 和14%, 下降到今年的16% 和8%。而今年新增加的细分行业新能源则以8%的比例成为排行榜中的一大亮点。

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大城市的入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76%,与去年的80%基本持平。这也与三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正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入选的软件企业中,北京占79%,说明北京在中国的软件行业占绝对的领先地位。另外在入选通信/ 网络企业的地区分布上,深圳企业以37%,北京企业以24% 位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在2007 年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 强企业中,非上市公司有35 家,与去年比例相同,私营企业的增长势头依然迅猛。

篇8

论文关键词:供电服务;用电信息采集;互动化营业厅;智能台区

近几年来,浙江海盐县供电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市局各项营销工作部署,以营销“智能型”、“精益型”、“服务型”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营销管理跨越年”活动,全面推进营销集约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标准化作业,坚持不懈抓好电费管理工作,全面深化营销精益化管理,全面实施“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积极唱响红船品牌、打造光明驿站,全力推进标准化示范营业所建设,稳步推进20千伏和智能电网建设,深化重要客户供用电隐患治理,全面提升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我局加大对科技的应用,全面建成基于智能表计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成为浙江省公司用电客户“全覆盖、全采集”试点单位;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理念,实现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运行和营销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全面开展双向互动用电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提升服务质量,为电力客户提供灵活互动、友好开放的全方位和多元化服务。推动智能家电、智能用电小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改善终端用户用能模式,提高用电效率。通过强化科技应用,全面提升我局的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减人增效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用电环节智能化工作的基础。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在客户服务方面,可以实现对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控,帮助客户及时掌握用电消费状况;在内部管理上,可以实现电费收缴的全面预控,支撑智能电费结算等营销业务的实施,为推进双向互动营销奠定基础。

2009年10年,我局完成了智能配变终端建设;2009年10月到2009年12月,我局顺利完成了省公司“基于公网通信采集电能信息”项目的试点工作,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截止到2010年底,已覆盖用户260万户,此项目获得了2010年度浙江省电力公司县级供电企业科技成果一等奖;承担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光纤到户”的试点工作,取得成功;2010年10月底我局利用多种采集方式,如全光纤方案、无线采集器方案、专变终端方案、公变终端方案、载波微功率、无线宽带载波PLC接入系统完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在12月底将13.2万户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全部上传至SG186平台,实现所有电力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成为全国首个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的县供电企业。

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促进了我局的组织模式的集约化,全局三个供电营业所的生产岗位再次定岗定员,台区岗位工人均管辖用户数从1200户提升到1800户,城镇岗位工人均管辖用户数从3500户提升到4500户;低压抄表时间从原来的1-10日共10天,暂压缩到4-9号共6天;营配工对管辖区域进行竞聘上岗。同时,全覆盖给我局的电费集抄集收工作创造了条件。

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也为我局的线损实时系统开发带来了可能,通过整合原来的变电所电能采集系统、专变负荷管理系统、公变采集数据、低压采集数据,我局正在开展线损实时管理系统建设研究,进行线损的实时计算。

二、强化科技应用,提升服务品质

1.开展互动化营业厅建设,推出“三厅一队”营销新模式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互动化营业厅是以服务智能化为出发点,以可靠通信技术为支撑,以营销业务应用等相关系统为基础,对实体营业厅(指有人值守传统营业厅)在内的传统服务渠道进行整合,部署实体互动化营业厅内容,拓展自助、网上、手机营业厅等新渠道,构建综合性的互动服务平台。互动化营业厅建设是智能用电环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多样化用电服务需求,提升用电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互动化营业厅是基于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的理念,通过“人机交互”和“远程交互”办理各项电力业务,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柜台式面对面服务窗口的概念,让客户既可以自助办理业务申请,也可以发起双向视频及语音对话和电力客服人员实现虚拟的“面对面”交流。通过系统的建设,客户可以24小时办理各项用电业务,也可以24小时缴纳电费而不必受制于银行营业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电力客户。互动化营业厅配置电力自助查询终端、自助缴费终端、自助业务受理终端等24小时自助设备,同时辅以安防系统及后台客服人工服务系统。以集约化、低碳化、全面化的理念和方案,有效解决目前电力业务办理上的种种不足,同时达到“分散网点建设、集中业务办理”的效果。用户可自助式办理电费缴费业务;可自助查询电量电费、业务办理进程、停电信息、用电百科知识等信息;可自助办理相关用电业务、投诉、电力求助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进行语音交互、视频指导等“面对面”的交流,让客户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使之形成实用新型的营销技术。在此基础上,我局制定了互动化营业厅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并成功获得互动化营业厅的国家发明专利。24小时互动化营业厅在省公司营销稽查监控中心挂牌剪彩时作为亮点展示给省公司主要领导,获得好评。

2010年我局已完成全县各乡镇8个互动化营业厅的建设。随着乡镇互动化营业厅全覆盖的实现,购置纯电动流动服务车组建“流动营业厅”服务队伍和传统营业厅三者有机结合,开启了海盐电力“三厅一队”(人工服务营业厅、互动化营业厅、流动营业厅和红船服务队)的全天候立体化服务新模式。并将逐步实现95598工作站、业务稽查及营销信息监控平台运行人员多岗合一,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实现了电力服务的历史性革命。2011年我局承担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互动化营业厅”试点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同时开展“五厅一队”的建设(五厅是在原来三厅的基础上增加手机营业厅和网上营业厅)。

2.开展智能台区建设,及时掌握终端客户用电情况

借助原有的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讯网络,通过新型的智能型电子漏电保护器485接口,将漏电检测、电流电压检测、功率检测、电能检测、跳合闸控制、RS485通讯、载波通讯、声光报警、手动试验等功能进行上传和远程控制。共建成四个智能台区的建设任务。

通过智能台区建设,能及时掌握终端用户的用电情况,提升用电服务水平,并降低用电维修成本,提高用电的信息化水平。及时了解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状态,提高故障判断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了解配变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了解电容器的投运状况。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让电力客户享受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减少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减人增效提供技术储备。

3.开展智能语音用电服务系统建设,探索催费新途径

建成智能语音用电服务系统“华忠告诉你”,针对不同的客户在不同的催费时段设置不同内容的语音提示,通过自动拨号系统自动向客户播放缴纳电费的语音提示,告知客户用电量和电费。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开通停电信息的语音、短信通知功能,实现停电信息及时传达。另外还可设定不同的用户群,对其实施不同的个性化服务提醒。

强化科技应用,我局在提升营销服务品质上下足功夫,2011年,我局在新的“五厅一队”的服务模式下,不断创新,借鉴兄弟局工作室的成功经验,推出“华忠工作法”,成为营销工作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三、开展智能用电示范,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1.尝试建设智能用电服务系统,迈出智能小区建设步伐

智能用电服务系统是实现电网与用电客户之间实时交互响应、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智能电网用电服务系统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对用电的需求,打造更为舒适、便利的生存生活环境,同时通过智能用电系统提供各类服务和建设智能家居,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倡导能源消费向“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模式转变。

通过对用户智能用电管理设备的研究,实现电力客户用电设备的智能识别、现场智能监测管理、智能用电策略执行、远程控制和安全认证等,促进智能楼宇、智能社区的发展和智能城市的建设。目前,我局已建成智能用电服务系统80户。该研究项目“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的高度评价。

2.开展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建设,引导客户绿色消费

研究电动汽车在不同发展阶段采用的充电服务模式、充电基础设施以及规划布点原则,从小规模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根据省公司、市局的统一布署,建设完成4个充电桩的建设任务。同时,通过内部纯电动车辆的示范运行,引导社会车辆逐步应用纯电动汽车。

3.小容量分布式能源建设,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即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组合。太阳能极板、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风机电子负载控制器、风机并网逆变器和预付费双向智能电表共同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板产生直流电;风力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通过风机电子负载控制器转化为直流电,这两股直流电通过各自的并网逆变器转换成220伏交流电,供给家庭负载,如果发电量供给家庭负载还有剩余,则通过双向智能电表就近并入当地220伏网络。

我局通过在海盐韩家桥试点家庭安装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建设,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

篇9

一、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能源科技与装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一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对能源需求依然保持旺盛势头。今后一个时期,预计年均能源消费增长率约为44%,为传统能源装备创造了市场空间。二是我国已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到2020年,水电、风电、核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3亿千瓦、15亿千瓦、7800万千瓦。到2015年我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将达到15%,给新能源装备制造带来契机。三是我国将继续加快大型现代化煤矿、大型油气生产基地、高效清洁发电、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省输变电设备、核电主岛设备等形成产业优势,必将推进能源科技和装备快速发展。不利因素:能源科技突飞猛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对能源科技与装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省支撑性大项目少,自主创新能力弱,扶持政策不系统,综合竞争力差,加快能源科技与装备制造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能源科技与装备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高能源科技水平和能源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壮大能源装备龙头企业,着力打造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面促进能源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以扩大增量与调整存量为重点,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以培育新的增长点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具有综合竞争力新的产业支撑。

坚持自主创新与战略合作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科研投入,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坚持培育龙头企业与推进产业聚集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骨干核心企业,增强整体竞争力。依托基地园区,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高综合配套功能,促进产业聚集。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扶持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能源科技与装备制造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应用风险机制,引导能源科技与装备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能源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到2015年,大型煤矿回采工作面机械化采掘程度达到100%,高效安全煤矿产量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发电煤耗降低4%以上,高效清洁火力发电技术全面推广;风力发电5兆瓦大容量机组投入运行,并网技术实现突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高3-4个百分点,光伏发电实现规模化。

做大做强能源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全省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25%),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达到40%左右(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力争英利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左右,晶龙集团、天威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左右,新奥集团、国电联合动力公司、光为绿色能源公司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产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光伏电池和风力发电整机生产规模均达到600万千瓦以上。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能源科技

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煤炭,重点推广大型矿井快速建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煤矿灾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电力,重点推广超超临界发电、亚临界发电机组综合提效、燃煤电厂资源综合利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智能化电网、大型风力发电、高效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核电主岛和部分配套装备完全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石油,推广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突破超重和劣质原油加工关键技术。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省煤炭科学研究院、省电力研究院、中核第四研究设计院、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省石油化学工业研究院等公共平台建设,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加快国电联合动力公司风电设备及系统技术、英利集团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新奥集团煤基低碳能源、中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分院页岩气、煤机公司煤炭采掘机械装备等国家级重点研发机构(实验室)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天威集团、中航惠腾公司、青县华油钢管公司、煤机公司等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煤炭清洁转化、天然气长输管道、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能源装备

太阳能利用装备。以英利集团、宁晋晶龙集团为龙头,提高晶硅材料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太阳能级硅材料生产成本;做大做强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积极开发非晶硅、微晶硅、非硅等薄膜太阳能电池。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并网逆变器、控制器、自动跟踪器等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产品,推进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生产设备、薄膜电池生产线、电池组件层压机等生产装备研制和产业化。积极开发光热利用装备,重点发展槽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装备,包括自动太阳跟踪仪、定日器、吸热气、储热装置等。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培育光伏发电装备产业基地,着力推进英利新能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天威集团非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宁晋晶龙集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新奥集团薄膜太阳能电池及薄膜电池生产线产业化、任丘永基公司铜铟镓硒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

风力发电装备。支持骨干整机企业尽快形成经济规模,进一步做强叶片,积极发展永磁直驱发电机、主轴、轴承、回转支承、轮毂、变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并网控制系统,延伸产业链。建设、曹妃甸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着力推进天威集团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曹妃甸冀东水泥集团兆瓦级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中航惠腾公司叶片扩能改造、中钢邢机公司风电主轴等项目建设。

输变电成套装备。以天威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750千伏、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变压器及电抗器、互感器、全封闭组合电器、电瓷、电缆等配套产品,巩固国内领先地位。着力推进天威集团输变电设备成套能力提升项目、高压电瓷公司高压电瓷、任丘河北新华公司高压复合绝缘子等配套项目建设。

高效发电装备。重点发展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E级和F级燃气轮机,加快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配套装置产业化。大力发展核电站专用阀门、管道、泵、制氢、核电安全设备等配套产品,打造核电设备制造基地。着力推进哈电集团公司核岛主设备和燃气轮机、新兴能源装备公司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装置、盐山河北沧海管件集团核电管道、阀门一厂核电阀门、中冶京唐公司核电高温高压阀门铸件等项目建设。

煤炭采掘装备。重点发展具有煤岩识别功能的薄煤层综采机组、瓦斯欠平衡钻机、刨煤机、掘进机、刮板输送机等煤炭采掘装备,全自动控制液压支架、渣浆泵、井下辅助运输车等配套产品,以及大型高可靠性煤炭分选成套装备,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争取进入国际煤矿装备制造先进行列。着力推进煤机装备园、煤机制造基地、国华科技公司高效清洁煤技术装备等项目建设。

油气开采及储运装备。重点发展地质勘探钻机、新型大吨位石油物探可控震源、大型车装特种石油钻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井控及测修井设备、石油钻杆、抽油机及油管等油气开采装备,大型储气容器、长输油气管道、油罐车、天然气运输车、油轮等油气储运装备,形成较完整的油气勘探、开采、储运装备产业链。着力推进富邦德公司大型车装特种石油钻机成套设备、任丘华油荣盛公司井控设备、新兴能源装备公司储气容器、山海关造船公司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和油轮等项目建设。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继续加大跑办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国家能源装备自主化项目等资金支持。在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时,统筹考虑对能源装备制造重点项目的支持;对生产和使用省产首台(套)能源装备的企业和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和风险补贴。

(二)着力拓宽融资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融资。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加大对重大能源技术装备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省内外投融资公司、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对符合条件且有发展前景的重大能源技术装备项目进行先导性投资。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重点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园区进行对接,研究制定融资方案,提高整体融资能力。

(三)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支持有关单位建立网络平台,积极举办和组织参加国内外能源专业展会,大力宣传、推介我省名优能源装备产品。加强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与煤炭、电力、石油、新能源企业的对接,努力开拓能源装备市场。大力推进政府采购,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优先选用省内能源装备产品,在规划、设计、咨询评估、审批核准、设备招标采购等抓好落实。建立由项目业主、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保险机制,为重大技术装备的应用提供风险担保。引导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用足用好国家扩大装备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巩固和扩大国外市场。

(四)继续推进战略合作

鼓励能源生产及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与煤炭、石油、电力等装备使用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拥有方的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努力实现再创新。进一步加强我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煤、中电投、国家电网、兵装、中船重工、哈电、新兴铸管等国内大集团和国际知名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建设一批能源科技示范项目和重大能源装备制造项目。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立省外境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

(五)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加快能源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引进步伐,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落户河北,以能源科技攻关和重点建设项目聚集人才。支持高等院校根据能源科技和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快专门人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留住人才。强化职工培训,加大企业对一线职工的培训经费支持力度,建设高素质的技工队伍。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将能源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列入省重点科技创新计划,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优先进入省级工业聚集区、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符合条件的重大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列为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优先保障建设和实施条件,在立项、规划、征地、环评、建设、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便捷、优质服务。对重点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优先配置水、电、气、热、煤、油、运等生产要素。

五、组织实施

篇10

【关键词】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发展

0 前言

作为一项新兴的电力技术,智能电网较传统电网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其强大的可观可控、安全可靠、自愈和环保节能特性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还能够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可以说智能电网将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

1 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就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等多个优点。

智能电网的特点可归结为:自愈、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绿色。

1.1 自愈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是“自愈电网”,具备强大的“免疫功能”,是智能电网的一个突出特征,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质量。“自愈电网”进行连续不断的在线自我评估以预测电网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现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纠正。“自愈电网”确保了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电能质量和效率,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个人用户的用电安全。

1.2 兼容

支持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正确、合理的接人,适应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做到“即插即用”,可以容纳包含集中式发电在内的多种不同类型电源甚至是储能装置,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

1.3 交互

智能电网是“交互式电网”,能实现电力公司与用户的双向交流,以达到电力供给的相互适应。在智能电网中,用户将根据其电力需求和电力系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平衡来调整其消费。同时需求响应计划将满足用户在能源购买中有更多选择的基本需求,减少或转移高峰电力需求的能力使电力公司尽量减少开支,通过降低线损,实现更大的环境效益。在智能电网中,通知用户其电力消费的成本、实时电价、电网目前的状况、计划停电信息以及其他一些服务的信息,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自己的电力使用的方案。

1.4 协调

与批发电力市场甚至是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有效的市场设计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可靠性管理水平,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电力市场竞争效率的提高。

1.5 高效

引入最先进的信息和监控技术。优化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提高单个资产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实现网络运行和扩容的优化,降低其运行维护成本和投资。

1.6 优质

在数字化、高科技占主导的经济模式下,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电能质量的差别定价。

1.7 集成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1.8 绿色

智能电网可将边远地区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负荷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用户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开发分布式清洁能源,作为家庭用电补充形式,同时可将多余能源向电网输送,未来困扰我国的“各地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将得到较大程度缓解,使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2.1 先进的发电与储能技术

从能源的角度来看,在电力生产中,发、输、配、用四个阶段实际上完成的是能源转化、传输和使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排量最大,同时也是最具减排潜力的无疑是发电环节。这也是智能电网非常强调风电水电等多种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原因。分布式能源(DER)包括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其中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等;分布式储能装置包括机械蓄能(包括抽水蓄能技术、飞轮蓄能技术、压缩空气蓄能等方式)、电磁蓄能、蓄电池储能、超导储能等。配电网中的DER由于靠近负荷中心,降低了对电网扩展的需要。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因此被广泛采用,特别是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在许多国家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增长。在我国以风能、太阳能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式是在沙漠、戈壁滩等偏远地区大容量集中开发,但其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不均匀,易受天气影响,而且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会对可靠供电造成冲击,当地电网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集中开发和利用,这就需要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间歇性、不确定性问题,保证电力的大规模接入和远距离送,这将是接入各种可再生能源电源和分布式能源电源面临的一大挑战。

2.2 能够降低损耗的输配电技术

2.2.1 特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在500kV及750kV交流和500kV直流之上采用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包括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和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国外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其目的仍然是继续提高输电能力,实现大功率的中、远距离输电,以及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互连,建成联合电力系统。

2.2.2 高温超导输电技术

超导特性是指部分道题在某一特定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特性。1986年以前,超导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一直处于设想和实验阶段。直到1986年,IBM实验室科学家发现一转变温度高于30K的多合金超导材料,随后美国、中国科学家相继发现转变温度高于90K的超导体,开始了液氮温区超导体时代,由于液氮价格相对较低,这使得超导体有实验室走向了应用阶段。随着临界温度高于77K的高温超导材料的卡法及低温冷却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温超导体电缆已成为超导电缆发展的主流。与常规电缆相比,高温超导体损耗少,污染小,占用走廊宽度低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电力系统应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几乎全部使用了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各种新型的高性能多电平大功率变流器拓扑和DSP全数字控制技术,包括可控硅并联电抗器、多功能固态开关、智能电子装置(I EDs)、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有源滤波器(APF)、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故障电流限制器(FCL)、以及高乐直流输电以及高压直流输电(HVDC)所用装置和配网用的柔性输电系统装置(如SVC和D-Statcom)等。

2.4 智能变电站技术

变电站是电网中通过变压器转变为不同电压等级,以降低电能的传输损耗和方便使用的一个环节,智能变电站是指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的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支撑。

智能变电站以智能一次技术(包括智能高压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电力变压器,一次设备在线检测与智能诊断技术)、智能二次技术(智能继电保护技术,在线式五防技术,网络通信检测分析技术,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技术)和高速可靠的光纤网络技术(网络结构划分)为依托,实现高度自动化,为智能调度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2.5 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调度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调度的智能化是对现有调度控制中心功能的重大扩展,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则是智能调度研究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提升调度系统驾驭大电网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纵深风险防御能力、科学决策管理能力、灵活高效调控能力和公平友好市场调配能力的技术基础。

调度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网络保护和紧急控制一体化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协调电力系统元件保护和控制、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紧急控制系统、解列控制系统和恢复控制系统等具有多道安全防线的综合防御体系智能化调度的核心是在线实时决策指挥,目标是灾变防治,实现大面积连锁故障的预防。

2.6 自动集抄系统和需求侧管理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所以电网的智能化首先需要电力供应机构精确得知用户的用电规律,从而对需求和供应有一个更好的平衡。因此目前国外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一般以构建高级量测体系为切人点。

自动集抄系统(远程自动集中抄表系统)由安装在用户端的智能电表、位于电力公司内的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和连接它们的通信系统组成,近来,为了加强需求侧管理,又将其延伸到用户住宅内的室内网络(HAN)。这些智能电表能根据需要设定计量间隔,并具有双向通信功能,支持远程设置、接通或断开、双向计量、定时或随机计量读取。同时,自动集抄系统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系统范围的可观性。不但可以使用户参与实时电力市场。而且能够实现对诸如远程监测、分时电价和用户侧管理等的更快和准确的系统响应,构建智能化的用户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问基本的双向互动管理与服务功能以及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运行。

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来的智能电表还可能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的整合。

2.7 高级配电自动化

高级的配电自动化(ADA)将包含系统的监视与控制、配电系统管理功能和与用户的交互(如负荷管理、量测和实时定价等)。通过与智能电网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协同运行,ADA既可改善系统监视、无功与电压管理、降低网损和提高资产使用率,也可辅助优化人员调度和维修作业安排等。

西方发达国家的配电自动化已经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实现重要线路故障自动隔离、自动抄表等;第2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作及馈线自动化、营业自动化、负荷控制的试点工作;第3阶段,从20世纪末开始,伴随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发展以及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以配电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用户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自动化成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方向。1999年原国家电力公司《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正式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工作,目前基本处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中的第2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