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5:2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改革毕业设计的立题、选题形式。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为顺利就业,大部分学生在七、八学期忙于复习考研、在用人单位实习和参加各类招聘面试,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环境设计专业对过去的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再经学院组织专定审定,最后由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毕业设计立题形式进行了改革。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拟指导的学生人数与毕业设计的方向,再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定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研究生阶段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等,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毕业设计的初定题目和设计任务,初定题目和任务经系和学院审定后可最终确定。这样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以及以后可能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与毕业设计的矛盾。
2.积极探索校外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学生申请,并提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人员、拟就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实施计划以及所具备的设计条件,学院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审批后,可由校外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院指定校内相关教师协助指导,并具体负责与学生的定期沟通与联系。这样既可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又避免了学生在外实习,校内指导教师鞭长莫及的无奈局面。
3.提前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初,让学生充分利用第六学期和第三学年暑假,完成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题目、确定实施计划、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为毕业设计扩充有效的开展时间。
二、坚持毕业设计“seminar”,强化过程管理
1.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一个指导教师单独组织或几个指导教师联合组织,组织自己所指导的所有学生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每位学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相互借鉴。对于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seminar”;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外较多指导教师,也可组织网上“seminar”。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seminar”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毕业设计成绩。这样既对学生可进行有效地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前期不做,后期突击应付的问题。
2.坚持每月一次的指导教师“seminar”以教研室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指导教师“seminar”,通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态度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共同研讨解决办法与对策。
3.严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及人数、检查时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组织管理以及检查不合格的处理意见,并明确中期检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检查时所有学生必须以PPT的形式汇报参考资料查阅情况、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进度安排。检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并在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三、细化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改革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1.细化毕业设计撰写与打印规范在毕业设计开展的中、后期,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与规范,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单独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说明撰写与打印规范,按照设明撰写的先后顺序,将总体框架与要求、具体的结构安排、每一部分具体的撰写内容、字数要求,打印规范等以表格或视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往届设计说明中所出现的结构混乱、条理不强、文字表述词不达意、打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形式改革以学生答辩汇报表现确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考核形式,将毕业设计答辩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答辩和第二次答辩,第一次答辩在毕业设计展览的现场进行,由相关教师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汇报,回答教师与其它学生的提问,答辩小组现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规定20%~30%的学生不合格,命其限期整改参加第二次答辩。第二次在教室进行,答辩委员由学院指定,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毕业设计相关情况,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成绩进行重新评定,答辩通过则毕业设计成绩合格,不通过者则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不具备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资格。这样既解决了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时间上的紧张,又有利于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并进行打分,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发展需要,防止毕业设计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与主观臆想,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使毕业设计更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
四、为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亮才现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1.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每年在毕业设计答辩前举办由学校牵头,学院承办,并邀请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参加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对已参加国内其它竞赛获奖的或获得专利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交流、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
2.推荐学生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申报专利学校积极举办艺术设计大赛、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机会的同时择优推荐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级艺术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亮才现艺的机会,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创新性强,设计水平高的作品,学校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外观设计专利,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
篇2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项需全面调度,和谐并进,各要素互相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的系统工程,如老工业基地改造中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实体的转制,技术、资金、人才的引进,政策、制度、环境的保障,社会的稳定等。这些要素的综合状况如何,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展和成效,丧失或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制约或阻碍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其中,法治环境的保障是振兴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振兴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本文试图就法治环境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现实状况对法治环境的迫切要求、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应着力解决的相关问题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目前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中,人们普遍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资金和项目的引进,经济指标的提高,却往往忽略和轻视人文环境,法治环境,人的观念、意识等软环境的建设。而这些要素既能反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果,又对老工业基地振兴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各种要素的作用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要素的作用。这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全国和谐发展的要求;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科技、人文、法治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样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片面地认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指标,这是不可取的。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央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工业基地要加快市场化进程,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赖于完备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几乎无所不在。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造关系密切。实践表明,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改变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内部化的财务预算硬约束机制,是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这场伟大的制度创新,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调节和保障功能。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区域经济民营化的同时,需要运用法律规范来调节政企关系。在国有资产运营、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方面,要尽快建立明确的法律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小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制止化公为私、逃避银行债务等现象出现,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其次,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法律的制约。政府职能转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中的关键一环,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方案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为此要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和法规、规章等方面上来,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给投资者、创业者以稳定预期。政府应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应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好《行政许可法》,完善重大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切实放开搞活企业,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切实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各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中有的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妨碍经济发展,妨碍振兴,应及时加以改进。
第三,大力引进民营资本涉及诸多法律与制度问题。近年来,老工业基地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民营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总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势头。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老工业基地的民营经济总量小、规模小、效益不高。事实表明,振兴老工业基地商机无限,老工业基地的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很大;同时表明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域外民营企业资本的参与。事实上,国家作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后,许多南方民营企业跃跃欲试,到东北考察咨询,洽谈投资,政府应予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大型民营企业没有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融资困难,缺少复合型人才等等,制约着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而一些民营企业偷税漏税,产品质量不高,缺乏诚信,不正当竞争,劳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认真引导和规范民营企业的行为,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民营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还应做到严格执法,遏止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
第四,健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需法律制度的完善。老工业基地的就业问题不同于工业化过程中普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需要特殊的制度与政策扶持。为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一方面要用好普惠性政策,确保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就业援助、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针对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落实好特殊政策。在研究制定政策时,要切实把着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放在就业和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上,强化对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衔接配套起来,形成具有合力的政策制度体系。从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消费动力出发,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
第五,促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需要法律与制度的完善。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老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难,诚信的缺失就是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之一。某些领域出现的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重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伦理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当务之急。重新构建诚信伦理,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完善失信的惩治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诚信的有效奖励机制。为此,应构建全国性的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专门的信用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综上所述,振兴老工业基地有不可缺少的各种要素和条件,加强法治,实现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有效调整,依法振兴,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有效保障老工业基地的顺利振兴。法治环境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证稳定的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秩序。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经济发展,可能有各种直接的影响因素,如经济犯罪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犯罪影响振兴;违背市场规则和法律,侵害市场主体的各种民事权益影响振兴;行政机关违法行政,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侵害管理相对人的利益影响振兴。解决这类问题有教育和管理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法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充分运用体现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才能排除影响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种违法犯罪因素的干扰。第二,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也是法治的经济。市场的竞争,应是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环境下的竞争,只有公平和公正,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假如没有公平和公正,情况将会如何?坑蒙拐骗,欺行霸市,市场何以存在和发展?若要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必须加强法治。第三,创新有效运行的机制和科学进步的制度。一方面,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包括了法律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
二、现实状况要求加快法治环境建设
如何评价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笔者认为应当重点考察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程度和水平是否与全国法治进步的程度相一致,是否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①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完善程度;②行政机关是否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严格执法,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服务群众;③司法机关是否能准确、合法、及时、公正地适用法律,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化解矛盾,解决纠纷;④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公职人员是否能带头遵守法律,抑制特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⑤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能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既能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能进行法律监督,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⑥通过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实际调整,使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应有惩治,社会关系和谐,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
为此,笔者专门调查了东北某市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上述相关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行政执法和司法状况进行简要评析,这可以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的。
1行政执法的现状分析
(1)近年来该市行政执法的改进和取得的成绩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该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正努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消除和减少各种“低级执法”现象。近年来,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执法环境的形势下,各级行政部门在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同类权限”集中管辖的改革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同类权限”集中管辖,是指将原来的两个以上行政部门对某一行政事务均可行使管辖权的管理,归口为一个部门管辖。其特点是:集中行使的处罚权范围广、项目多,执法重心下移;量化执法指标,执法行为程序化;机构精简,执法效率提高。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执法领域存在执法机构多、处罚重复、职能交叉、多层多头执法、执法随意性大等弊端。从“同类权限”的集中管辖的特点可以看出,它能解决一些执法中的“顽疾”。
(2)行政执法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历史、人们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原因,一些行政机关和部门在行使执法权力和职能的过程中,出现各式各样的偏差、漏洞甚至违规违法行为。它不但背离法治的主旨和精神,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引发执法纠纷,而且还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伤害民众对政府和法律的信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执法程序“随意化”。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执法均有规范的程序,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机关的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胡乱执法、口头执法、以言代法的行为和随意处罚的情形比较常见。当前行政执法纠纷的另一个热点是,超越法律授权行使所谓的执法权,或者无限扩大法定的权限,严重偏离法治精神。第二,执法行为“利益化”。尽管行政执法机关财政基本实现收支两条线,极大地遏制了以法谋“钱”的行为,然而由于其中大部分单位实行按比例返还或超过基数返还的办法,即上缴的越多返还的也越多,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收入仍然与个人奖金息息相关,因此仍存在过度执法、乱执法、乱罚款等现象。还表现出在一些公共服务性、没有经济利益领域的“不作为”方面的问题。
2司法现状的分析
(1)近年来该市司法改革取得的成绩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过程中,该市的各级司法部门正积极努力工作,围绕“振兴”的主题,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发展和振兴上,努力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振兴老工业基地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司法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具体表现为:执行程序中的改革取得突破;审判监督中的责任体系形成;基层法院的基础工作出现新局面。
(2)司法实践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审判质量和效率仍有较大差距,审判作风上的问题尤为突出。有的法院积案仍然较多,裁判错误、人为拖延、隐性超审限、消极不作为的问题仍明显存在。出庭不准时,接待不守时,庭审不规范,精力不集中,对当事人语言粗鲁,态度蛮横,办关系案、人情案的仍大有人在。
二是审判管理监督机制仍不完善,完整科学的工作质量考评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些部门落实审判监督责任的规定不自觉、不认真、不敢负责任。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质量评价参数不完整,有漏洞。
三是以人为本、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仍需完善创新,加大力度,持之以恒。一些法院不注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部门和单位的消极落后现象乃至违法违纪人员不敢管。
四是基础工作仍是影响法院整体水平和形象的主要问题。虽然多数基层法院的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对有的法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仍然意见较多。其主要原因不是物质装备条件差,而是领导班子的自身作用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审判的质量和队伍的廉洁文明程度比较低,在率先垂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应重视和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法治环境的改善,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不仅相关国家机关、职能部门要负起责任,全社会都应积极介入。在法治环境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可直接服务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的虽直观看来没有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仍不可忽视。
1努力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1)对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如果原则性较强,需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才具备可操作性的,地方人大和政府应及时制定相配套的法规、规章。此项工作做得好,既有利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地方的法律适用。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要及时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对于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中出现的特别的法律关系需地方立法调整的,应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果国家法律已有原则性规定,应以已有规定为基础,适应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特殊要求,制定具体的法规和规章;如果尚无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则应以宪法和其他法律精神为指导,制定出符合宪法精神和其他法律精神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3)对于国家目前尚未立法,现实又迫切需要强制性规范来调整的,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法律关系,应加以研究,适时制定出新的法规、规章。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及时调整新的法律关系,解决矛盾和冲突,做到有章可循,还有利于为国家的立法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制定全国性的法律奠定基础。当然,此类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应避免盲目性,既要探索,又要稳妥;要符合宪法精神和其他法律精神;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2努力建立执法、司法机关的良性工作机制
如前所述,行政机关的执法与司法机关的司法适应改革的要求,特别是为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曾做出很大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同时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这些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当前,在建立良性工作机制上,应重视解决如下问题。
(1)关于行政执法“随意化”、执法行为“利益化”的解决机制。目前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属“低级执法”行为,完全脱离了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其状态的形成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执法者自身利益的因素,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准确限定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空间过小,将限制行政执法行为,自由裁量空间偏大,将为随意执法创造条件,适度的自由裁量空间的规范,应是努力追求的目标。当前的自由裁量权偏大仍是主要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法规规章自身的冲突、因利益驱使所作的利己解释、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等。
第二,要努力破除特权思想。执法机关运用权力、行使权力,较易形成特权思想,传统观念的影响也较易为特权思想寻找到根据。因此经常能看到,一些行政人员对已实施的法规、规章不严格落实,一些行政官员在不准公众抽烟的场合随意抽烟等。如果行政人员将自己作为法律的化身,那么在行政执法程序上的“随意化”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要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当前针对行政行为常设的监督机构有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各级政府法制办。由于职责分工和隶属关系等原因,目前其监督作用仍很有限。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这些监督机构的作用;还应加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以及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从法定程序上,要充分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作用。
(2)关于执法、司法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问题。法律赋予了执法、司法机关对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干预。执法、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执法、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才能使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得到公平的实现,才能使行政、司法人员的执法、司法水平受到客观的评价。但目前干扰因素较多,如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干预,同级其他机关的干预,某一机关内部领导的干预、部门之间的干预、同志之间的干预等,都影响司法的独立性。应当建立一种良性机制,排除干扰和不良影响。
(3)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问题。司法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办错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如主观恶意的枉法裁判,因业务能力较低导致的对事实认定的错误和对法律理解、适用的错误等。无论何种原因,出现错误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是视具体情况承担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和减少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的质量,增强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目前尽管有责任追究的制度,但作用有限,效果有限,对错案的抑制程度有限。应当建立更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使司法人员谨慎从事,使他们认识到,如果出现错误,就将面对不利的后果,而不仅仅是扣发奖金了事。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司法人员的流动机制,多渠道选拔司法人员,不称职的、出错较多的,应及时调离,转到其他岗位。
(4)关于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问题。目前人们对超期羁押、超审限办案的情况意见颇多。一方面,司法人员抱怨工作量大,无法按期办案;另一方面,司法人员在工作时间进行各种应酬,不在岗位的现象大量存在。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何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是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此类问题,重要的仍然是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解决的方式也很多。其中,解决法官超审限、提高审判效率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法官当庭裁决的机制。即改变目前的开庭、休庭、择期判决的状况,由合议庭将多数案件庭审后当庭判决。其意义主要表现为:①当庭裁决明确了主审法官的责任,有利于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②当庭裁决方式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增强裁决的公正性;③当庭裁决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节省诉讼资源。
(5)关于加大执行力度问题。人民法院对判决的执行难,是目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而如果判决得不到执行,将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法院的威信,影响法律的尊严。虽然人民法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在媒体上曝光、对当事人拘留等,但效果仍不明显。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仍需加强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3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
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尽管近年来各级国家机关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不能满足于已有成就,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实际,法治教育仍需加强。
首先,在对教育对象的法律认知程度的评估上,应坚持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总体上评价,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年增强,对法律的本质、功能和作用的理解逐渐深化,对法律的应用趋于理性。同时,不同主体的法律意识是不同的,法治教育应因人施教,突出重点。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既要对有些法律进行重复性教育,又要注意对新颁布的法律的宣传教育。曾经进行过的教育,如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虽然曾是法治教育的重点,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时间较久而导致有效性弱化等,对于有些教育对象,仍有继续教育的必要。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或者修改后重新颁布的法律,应当有重点地选择与教育对象和现实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措施
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指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准确来说,它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政府部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奈德首创合作教育。当时处于联合培养人才和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的阶段,而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出现在“二战”时期。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界和企业界科研的支持力度,许多高校进入军事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后,国外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已经很普遍,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实践上也成功地形成了适合本国、行之有效、特色不同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如今,校企合作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我国的校企合作发展得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得到重视并且广泛开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这促使校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成长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天大天财等,各地也兴起了高新科技园,企业与高校之间开展了密切、稳定的交流合作。当前,国内的校企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构建方面,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跨学科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模式和具体专业合作模式等的构建,最常采用的合作方式是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导入课堂教学、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社会性质的行业比赛、聘请企业专家到高校兼职等,合作领域涉及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形式等。
二、校企合作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根源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教学,虽然国内一些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校企双方缺乏更深层次的合作,仍处于浅、中度的合作阶段。调研发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学校“热”而企业“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的教育模式与企业的经营模式之间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双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
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是双方合作的难点所在。企业的经营往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往往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放在第一位,可以不依赖高校的实习生而正常运营;而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合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等的支持。因此,双方的合作往往缺乏坚实的基础,部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企业是学生就业的方向,但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等机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学术、轻应用”的倾向。这导致学生缺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设计项目质量不高,大多“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加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可能一味迎合高校的教育模式而不顾市场效益,这就使合作中的高校往往是被动的。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这同时反映出高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是有限的。
2.双方合作的动机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如设计公司)规模不大,接纳能力有限,难以接纳成批的高校学生实习。一些企业因为生存问题,在短期不能看到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往往缺乏与学校进行长期深度合作的热情和动力,主动寻求合作办学的企业更少。还有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往往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或者希望借助高校宣传自己。因此,校企双方合作的动机不足,缺乏合作的教育理念。
3.高校缺乏对师生参与企业实践的鼓励制度
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大多较为年轻,其中一部分是由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直接转变来,“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少企业项目实践经验。由于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存在参与项目实践少、缺乏设计能力的问题,其在校企合作中难以为企业提供项目研发能力和实际设计、技术、策划等方面的服务,难以了解和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查发现,虽然高校对师生参与企业实践是支持的,但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这就使高校师生难以真正走进企业,也导致校企合作下的毕业设计在形式上具有单一性、参与度缺乏深层次性。以上因素导致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巨大优势与实际作用,没有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本意,使校企合作陷入了困境,合作的可持续性较差。随着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才能使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保证校企合作有效、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改善措施
针对校企合作下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层合作,进行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创新,提出符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1.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要使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真正发挥作用,首要问题是根据社会行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企业、设计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是行业动向最直接的反映。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社会角色作用,参考行业人才标准,在与企业的交流中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发展和服务方向,即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以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一体化模式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流程、技术规范和考核标准做出具体规定,综合提高毕业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与工程意识,使毕业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工程需求,解决教学与社会要求脱节的问题。
2.推行“双导师制”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指导教师队伍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可以借鉴一些西方高校的教学模式,依托高校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实行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明确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责任与职能。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以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加强高校和企业间的多元共商、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教学环境和资源,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实现高校与企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源共享、知识结构优势互补。校内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应该与学生建立长期的联系与交流,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与合作企业进行专业沟通、解决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按时完成;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解决学生在工程设计项目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协助校内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3.构建校企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是毕业设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仍是以校内专业教师的评价为主,设计公司、企业的设计师参与的社会评价较少,评价系统的开放性不够;另外,以往的文科或理工科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主要是任务评价、成果评价模式,缺少过程性评价,难以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以真实设计项目为表现形式的实践。因此,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答辩程序和评价标准,由校企导师共同参与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答辩环节的具体方案是,聘请校外合作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专家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并由校内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答辩主席。同时,要求指导教师遵循“回避制”原则,即不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对于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实施过程性考核,按照学生的设计方案、实物模型、设计报告进行考核。在答辩过程中,企业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专业设计交流。结语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不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校企双方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困境,高校需要整合校企双方资源,不断探索与创新,充分调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注: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S[2016]GHB1272)。
参考文献:
[1]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2]李梦玲.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
[3]陈薇薇.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大学(研究版),2015(6).
[4]李安.校企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艺术教育,2016(5).
[5]吴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设计,2014(8).
[6]黄玉海,刘长慧,尹四倍,张帅.毕业设计作品化考核体系实证研究.电子世界,2016(22).
[7]李海海.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一体化模式探讨与实践.艺术品鉴,2016(4).
[8]孙常华,尹四倍,孙宪良,毕耜帅.校企合作实施毕业设计作品化的改革与实践.职业时空,2016(4).
篇4
艺术管理系:孙徽、张翌、王帅、范宇、刘瑞雪、聂西铜
主观评价——是音乐声学测量中常用的1种手段,即用人的听感对音乐信号作出定量或定性的评价。
主观评价测验
o 影响主观评价的方面很多:例如个人生理条件所决定的听觉敏感程度、从事与音乐相关职业或受过相关专业训练,个人的喜好等 。
o 请听音乐
o 第1段:《塞维亚的理发师》,1988.6录制于波隆纳剧院
o 第2段:《魔笛》,录制于大都会歌剧院(the metropolitan opera)
o 第4段:《胡桃匣子》2002年现代版
o 第5段:1段民乐录制于保利剧院
客观评价
o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YJ125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是作为1个电声扩声系统完成后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o 1.最大声压级
o 2.传输频率特性
o 3.传声增益(dB)
o 4.声场不均匀度(dB)
响度
混响可调时间
o 公式:赛宾公式T60=0.164V/aS
o T60为混响时间;V为厅堂体积;S为厅堂内部面积;a为该面积的平均吸声系数。
o 影响因素:厅堂内表面面积、吸声系数和 厅堂体积
o 举例
o 保利剧院
o 初建:1984年立项并开始施工,保利剧院最初的声学建筑设计是按照“综合型剧场”设计的标准。
o 改建:2002年,北京建筑设计院的项端祈先生设计,通过翻板来改变混响时间。
剧场上下层共有16组翻版,1面是光滑的,翻转180度以后另1面是粗糙的布面(里面带有腔体),翻板可控面积
约有1百
平米左右
声场不均匀度
声场不均匀度——要低于8DB(+/-4)
1些剧院在墙壁上做了好多有棱的表面,是为了声音的扩散,不要让它有规律,让声音充分的扩散开,分布比较均匀
亲切感(直达声)
o 听众对直达声的要求更多,因为直达声能给人亲切感。
o 前期反射声,50毫秒以内的反射声,接近于直达声;从距离来讲是17米。
o 矛盾的是,听觉上的亲切感和视觉上的亲切感往往难以统1
立体声、环绕声的应用
扬声器的布置方法
请见图:扬声器的布局
中央扬声器
前补
侧补
后补
篇5
关键词:纤维艺术;室内环境没计;纤维艺术品
纤维艺术集古典与现代、浪漫与沉稳、工业文明与传统手工于一体,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它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用编结、环结、缠绕、缝缀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纤维艺术包括传统样式的平面织物、现代流行的立体织物、日用工艺美术品,以及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用各种纤维材料表达造型语言的作品。
1 纤维艺术的质感对室内环境设计的影响
纤维艺术品是表现质感与制造质感的物品,它不论在视觉或触觉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视觉魅力。纤维艺术品的材料选用非常广泛,几乎各类纺织纤维都可适用。采用不同的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或采用不同结构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质感。质感是由物体特有的色彩、光泽、形态、纹理、冷暖、粗细、软硬和透明度等等众多属性所构成。构成的属性多样,组合的方式繁复,质感也就会变化无穷。同时,质感又是属于视觉与触觉共同感知的材料特质,材质与质感互为表里,各种材质都借着质感来显露其真貌,并透过质感来表达材质的特性。室内的纤维装饰品透过触觉感官而给予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软硬、粗细、冷热等。同时建立在视觉感知的记忆中,唤起人们对物象不同的心理知觉,分辨出质感的特性。现代纤维艺术是对传统的突破和超越,主要表现为对纤维这种材质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运用方面。传统的纤维艺术作品,主要以天然纤维为制作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丝、毛、麻、棉等。现代纤维艺术所用的材料,已经突破传统的限制。这里的“纤维”不再只是棉、麻、毛、棕、藤等传统的纤维材料,还包括化学纤维和经纬编织的软硬质材料以及所有的线状材料,甚至一些金属纤维也受到艺术家的青睐。如美国纤维艺术家南希的作品《金色的波》采用了羊毛、铜丝和粘胶纤维作为材料。保加利亚纤维艺术家万曼的作品《经与纬》采用了塑胶管和毛线作为材料。现代纤维艺术从对绘画性的追求中超越出来,开始注重于表现材质本身的美、纤维材料的自然形态、丰富的肌理、不同纤维材料之间刚与柔、直与曲、杂与纯、明与暗、轻与重的对比以及给欣赏者带来丰富的审美感受。纤维艺术历来被称为编与织的艺术。缂织是传统纤维艺术主要的工艺。但现代纤维艺术的工艺手法已经无法尽数了,例如编织、环结、缠绕、缝缀、拼贴以及染、绘、喷、印等等¨。许多艺术家还将科学技术引入到纤维艺术的创作领域。美国艺术家辛西亚的《奔流》、《湖雨》利用电脑织机为创作工具,使用三层经线的方式创造独特的空间效果,在织物的肌理和结构方面展现了无尽的想象力,不同种类和色彩的线叠加与覆盖,产生了传统工艺无法达到的多层次的微妙的变化。还有不少艺术家,利用现成品来创作,也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动人效果。例如现代纤维艺术的先行者——美国资深艺术家雷诺女士,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为纽约联合国大楼设计制作的巨型纤维艺术作品《白色飘动纤维》。这件艺术品从该大楼室内6m左右见方的屋顶向下垂直悬挂了无数条白色纤维,这一束束的纤维随着微微轻风摆动,既轻盈又宽厚,既单纯又含蓄,它揭示了一种朦胧和内含旋律状态的美的境界。这些作品通过挖掘并利用材质本身的美并使之与环境相融合,从而达到了寻常装饰之美无法企及的艺术境界。
2 纤维艺术的雕塑性对室内环境设计的影响
与传统纤维艺术相比。现代纤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雕塑性。传统的纤维艺术如地毯、壁挂、缂丝等作品,毕业论文 主要是平面作品。自上世纪60年代起,纤维艺术逐渐由平面到半浮雕,直至出现完全空问化的三维作品“软雕塑”~一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雕塑。一些艺术家在设计作品时考虑更多的是作品整体的空间态势所带来的装饰性。波兰艺术家阿巴康诺维兹的作品《红色的阿巴康》是壁挂走向雕塑,走向空问的里程碑式作品。向前锐进的尖角与其后饱满深厚的卵圆形,形成强烈的对比,像一股抑制不住的激情勃然喷发。1992~1993年间施慧[2]创作了以《巢》为代表的作品,她将化好的纸浆浇淋在呈扇形展开的竹片上,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效果。循着这条思路,她作品的空间更加广泛了,她创造出《缠》、《链》的系列作品。除纸浆、竹、木外,又使用了麻纤维。在《柱》里,她开始追求作品的一种向上伸展的效果。如果说,以上这些作品在室外空问更能给人以神奇、新鲜的视觉感受的话,她的《结》和《框》系列作品,则营造出来室内空间的一种奇诡、神秘、尘封的效果,它们给人的是有关一个遥远年代的遐想,同时又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当代幻影[2]。施慧的一系列的创作打破了画种的界限,将新的材料艺术以及过程的艺术引入雕塑领域,扩大了雕塑的边界,这种积极的努力对于改变雕塑的架上思维,打破封闭状态,开拓视野,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寻求雕塑的发展空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纤维艺术品与建筑的结合
纤维艺术品作为一种象征温暖、柔和、亲切的符号,在与建筑结合时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大约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问,现代纤维艺术品开始被建筑师运用于被认为是冷漠、缺乏情感的建筑中。70年代出版的《超越手工艺:现代纤维艺术》和《纤维艺术:主流》两本书中就明确的阐述了现代纤维艺术品在建筑空间与各种公共空间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纤维艺术品已渗透到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各个方面,已经进入现代人的家庭中,通过与其他室内装饰材料的有机组合,相互照应,用它的造型、质感及排列组合,点缀并强化了室内装饰的艺术效果。它主要是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表达现代设计观念和现代人的生活情趣,同时柔合了现代装饰的造型、色彩,并且考虑与墙面、室内环境、空间的关系。纤维艺术品能够增添空问艺术美感的效果,易于创造富于“人情味”的自然空问,从而缓和建筑和室内空间的生硬感,起到柔化空间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建筑与室内空问的色彩,给人以舒适和谐、实用完美的感受[3]。由于纤维材料的特殊属性,纤维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温馨、亲和、舒适等综合享受,加之其从造型到色彩、从平面到立体、从题材到文化内涵都有非常广阔的表现空问,因而发展十分迅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居室的装饰中。纤维艺术品作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能够点缀空间、丰富环境、表现文化,而且能够与建筑内部空问的色彩、照明、材质建立起一种有机的整体,使人性化的艺术气息与建筑空问相互融合,从而使建筑内部的环境得到一种温馨幽雅的艺术境界,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性空间。纤维艺术与建筑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促使一些艺术家考虑在作品整体的空问态势所带来的装饰效果。
4 现代纤维艺术品与其他室内装饰材料的有机组合
建筑的室外空间与室内环境同样重要。为充分享受良好状态和隐私的需求,人们对居室的舒适度要求不断增长。壁挂和软雕等纤维艺术作为室内装饰品,硕士论文 在欧美及发达国家的应用相当广泛。人们视毛织壁挂与油画、钢琴等为一种财富的象征,将其放在室内装饰与陈设的重要位置。它们分别以毛、棉、麻、丝为原料,或数种软质材料混用,以纺织、缠绕、环结、缝缀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和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克林卡姆为美国西雅图双树套房宾馆设计的空问织物是“软雕塑”的代表作。这幅作品尺寸巨大,布满了整个建筑物的内部空问。巨大的向不同方向伸展具有不同弧度的曲面,让人们的在视线随着曲面和线条而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一份放松的感受。雷诺阿的《秋自然的垂落》也是这样的一幅作品。在国内的宾馆、饭店、高级住宅已越来越多采用织物、墙布来美化居室。采用织物装饰墙面,织物本身的厚度及视觉厚度附于墙上,给人们增添一种温暖感,为家居增添华丽气氛E43。?室内环境色彩对室内的空间感度、舒适度、环境气氛、使用效率,埘人的心理和生理均有很大的影响,室内环境的色彩是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最先闯进我们视觉感官的是色彩,而最具有感染力的也是色彩。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好的色彩环境就是这些感觉的理想组合。人们从和谐悦目的色彩中产生美的遐想,化境为情,大大超越了室内的局限。那些可以移动的家具、织物等中等面积的色彩实际上是构成室内环境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构成各种色调的最基本的因素。在室内环境中最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彩,如壁挂、靠垫、摆设品等,往往利用最为突出的强烈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现代纤维艺术品已经不断进入王见代人的家庭中,通过与其他室内装饰材料的有机组合,相互照应,用它的光色、造型、质感及排列组合,点缀并强化了室内装饰的艺术效果;并且利用色彩的强弱变化和范围的控制,收到了突出和渲染室内的主调中心和空问层次比例,增添空间艺术美感的效果,给人以豪华气派、舒适和谐、实用完美的感受。
5 结语
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可以是天然纤维、合成纤维、金属纤维等;技法可以是染、绣、编、结、缠、绕、缝、缀等;形态可以是平面、立体、空间⋯⋯它依托不同的形态,与空问环境融为一体,使人的视觉、触觉等感知得到更多美的愉悦。一件精美绝伦、品味极高的纤维艺术品,能够建立起更宜人的室内环境氛围。在现代室内设计环境中,纤维艺术品已经正在成为现代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家庭装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雷.纤维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 林乐成.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能启迪学生心灵,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开好主题班会,不仅是辅导员管理水平的体现,更是整个学生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个别问题及分析
1.主题散乱,形式呆板。
有时开主题班会,一时没有合适的主题,辅导员就找一些文章、故事、新闻等带领学生一念了之,真正成了“学习型班会”。有些班会把饮食、卫生、纪律、请假等情况一一列举,琐事一堆,没有理论,只走班会的形式,没有针对性内容,即“形式型班会”。有些班会辅导员只强调“上大学机会来之不易,同学们要珍惜”、“现在一定要认真听课不能迟到、早退”等内容,只有教师干巴巴的说教,没有学生的参与,成了“说教型班会”。
2.缺乏调研,方向不准。
有的班会在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讨论学生的求职面试等问题,而到了毕业时却在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求职面试及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不错的班会主题,但教师缺乏调研,安排时机出现了偏差,就达不到班会预期效果。还有的主题班会上,针对大学生上网问题一味强调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要求学生为保证学习时间杜绝上网。这就产生了方向性错误,辅导员面对网络问题宜疏不宜堵。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通过网络是获取信息最集中快捷的方式。辅导员应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分辨能力。
好的主题班会应该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共性,挖掘学生思想深处的普遍性问题,使多数学生感到老师是在讲自身的问题、在帮助自己解决困惑,这样同学们才能敞开心扉互相对话、交流。好的班会应是辅导员经过实际调研确定的主题,从实际问题入手的主题班会才能促进班级和谐,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主题班会要注意形式多样,在班会过程中注意把握班会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班会主题选取
主题是班会的核心,选择主题是班会前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主题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学生年龄、年级、心理等特征,根据大学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大学生活比中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除学习外,团日活动、生活问题、社会形势、实事热点等都是很好的班会主题。
1.大学初期阶段。
为帮助大学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班会应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及生活的主题教育为主。适应教育主题包括环境适应,学习适应、安全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环境适应包括了解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文化精神;明确大学的概念;了解大学学习及生活的特点。学习适应包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学位授予制度、评奖评优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安全健康教育包括校内外活动及安全消防;生理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选择好该阶段的班会主题,能尽快地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2.大学中期阶段。
大学中期阶段是大学生活的主要阶段,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需合理进行班会主题的设置。该阶段的班会主题主要包括学习方面、生活方面、拓展技能方面等。学习方面的班会主题如“如何有效利用课堂80分钟”、“如何通过四、六级”等。生活方面的班会主题如“如何看待大学恋爱”、“正确面对网络”、“感恩家庭社会”等。拓展技能方面包括“如何参加社团活动”、“怎样上好选修课”等。大学中期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时期,要选取合适的班会主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3.大学后期阶段。
大学后期阶段,主要是指大学的最后一年。在该阶段学生即将踏入工作岗位,主体班会要及时在求职方向、面试技能方面展开。该时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找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主题班会要考虑到学生实际,进行离校纪律教育、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业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实习、求职创造较好的条件。
三、主题班会设计
主题班会设计是主题确定后,对班会的形式、过程、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指导主题班会的召开。在班会形式上要改变单纯“学习型、形式型、说教型”等班会形式,采取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方式。可灵活运用演讲讨论式、辩论式、参观表演式、咨询答疑式等。在班会过程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班会过程。在环境设计方面可以引入多媒体工具,如主题幻灯片、影片素材,帮助完成主题班会,也可模拟公司场景进行面试指导等。如在召开名为“感动在身边”的主题班会前,我提前两周把班会内容告诉了同学们。学生们通过拍照、录像、采访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素材,并制成了幻灯片、影片、娱乐片等,有的同学根据身边的事迹编成了演讲稿、快板、诗歌、歌舞等文艺节目。召开主题班会时,同学们通过才艺展演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在班会前后的工作中,同学们热情高涨,气氛空前活跃。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又锻炼了交往和沟通能力,还被身边的人和事所感动,思想受到了启迪。
四、主题班会总结
成功的主题班会不仅需要充分组织准备,更需要及时总结反馈。主题班会结束后,通过调查班会组织的得与失,认真总结,解决班会后续问题。班会后,同学们会有不同的反响,有的同学受到了内心感染和启发会与老师交流体会,有的同学有想法和意见会跟老师反映。辅导员要抓准班会后的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思想教育,强化班会效果。
五、结语
主题班会无论是主题选取、内容组织,还是总结反馈,其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题班会是高校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载体,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12-05
收稿日期:2014-05-17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价值观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研究”(14YJAZH043)。
作者简介:钟玲俐(198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和高等教育研究。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在规模、数量、结构、层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而且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托人权普世价值观带来的软实力优势,在与他国进行的教育合作项目中……构筑起一道无形却坚不可破的防线[1]。与此同时,在教育价值观方面中西差异明显,导致合作双方在教学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冲突,特别表现在传统文化的固守性和西方文化的排他性冲突。本文试图区分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内核,透视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剖析其具体应对策略,为双方教学文化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最大效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从中西教育价值观差异审视教学文化的不同特性
教育价值观即主体对教育价值的根本观点及看法,是驱使人们教育导向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教学管理行为。教育价值观呈多元性,它既是时代要求的反映,又是对时代要求所作的应答[2]。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受现有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反之,教育价值观也会促进或阻碍教育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表面上看是两国教育方式的不同,本质上则体现为教育价值观的极大差异。通过梳理中西教育价值观方面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可以看出以下中西教育价值观差异内核下教学文化的不同特性:
1. 教育价值目标的差异
价值目标(Value target)着重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主体通过价值追求、价值尺度等表现出来的价值态度。具体可从人才观、道德观、评价观这三方面进行考量。(1)人才观方面,我国大学教育注重学历、看重文凭,这种单纯以学历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使得我国大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西方更注重学习者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2)道德观方面,我国注重道德教育的说教与社会教化。西方强调自主精神建设,教师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教育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律能力的培养。(3)评价观方面,我国对于教育的评价指标较单一、内容较片面、过程较简化,大多将个人的主观评议或学习成绩作为评定人才的标准。西方把学生需求作为教育评价的着眼点,评价标准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
2. 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教育的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指教育主体的价值判断并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是人们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价值取向注重如何培养人,具体可从教育的价值本位、办学理念、知识观、课程观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教育的价值本位方面,我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仍偏重儒学群体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提倡凡事以学校、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主张个人服从集体。西方明显偏重人本位教育价值取向,把人的价值视为高于一切,教育目的之根本所在即“为人”。(2)办学理念方面,中方注重因袭求稳。西方倾向于灵活创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开拓的进取精神。(3)知识观方面,我国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西方注重创新教育,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思想,努力创造民主的、平等交流的平台。(4)课程观方面,我国注重学科本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西方注重能力本位,尊重生命,课程设置从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实际需要出发。
3. 教育价值理性的差异
教育的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是指教育行为在价值上是理性的,是人们通过教育想要达到的一种特定价值[3]。价值理性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可从教育观、价值观和教育基础观三方面来比较。(1)教育观方面,我国学校教育大多只注重科技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弱化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西方注重人文导向的价值,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2)价值观方面,我国注重形式和分数、考试、名次等外在的衡量标准,对于社会生活与学习从来都是割裂对待的。西方教育核心价值把学习视作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把了解社会、快乐生活作为学习的目的。(3)教育基础观方面,我国生存性教育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师生们整日为“资格”而奔忙。西方关注对学生实施发展性教育,从个人价值出发,在尊重学生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4. 教育价值规范的差异
教育价值规范(Value standard)是在长期的生产和交往实践中,根据人们的需要、兴趣、理想、愿望和信仰等约定俗成的规定,包括为达到某种教育目标所采取的具体保障措施。我们可从教育价值规范中透视到教育行为背后的社会规范系统,从而触及其价值核心。(1)范式标准方面,我国是权力集中的范式标准,强调政府的作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各个环节管理严格。西方是权力下放的教育范式,地方和学校具有很大的自,注重各部门的分工合作。(2)管理观方面,我国是基于政令的管理观,立法的缺失制约着教育的管理。西方是基于法令的管理观,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教育的实施,社会各方自由协调发展,使地方办学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育价值观差异明显,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利益主体教育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矛盾及冲突
教学文化既是课堂文化,又是关系文化,同时还是一种显性与隐性相互交融的文化。和任何一种社会文化一样,教学文化形成之后也具有文化惰性和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习惯以一种稳定的方式传承运行。当新的教学文化侵入时,原有教学文化会本能地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和行为,引发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教学文化冲突不是教学的偶发事件,而是教学的存在方式[4]。近二十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彰显了不同教学文化之间的矛盾及冲突。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在与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5]。中外文化“渊源”的相异性为双方教学文化冲突准备了可能性,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实质性接触和互动则为直接引发教学文化冲突提供了必然性。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具体表现在教学物质文化、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1.教学物质文化冲突
教学物质文化是指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创造的所有物化文化产品的总和。作为教学文化的基石,它是形成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的前提和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商业性比较强,其教育价值观差异下的物质文化冲突涵盖了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合作双方一直在教学物质文化的各个层面――资源、权力、目标、利益等方面存在争夺,有争夺就会有冲突。如中西方的教学环境差异明显。在中方课堂上,班级学生数多,班额太大,课堂文化是整体划一的,其格局即正前方是高高在上的讲台,下面是按“插秧式”分布的一排排的座位。无形中构筑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师生间易产生心理屏障,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参与、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西方的课堂学生人数少,是完全开放式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积极互动、平等对话。座位排列的方式应课程需要而变化,如圆周型、方型、马蹄型、马鞍型、品字型等,学生不仅具备质疑反思精神,也在提出与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思考能力,培养了个人综合素养。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固守己有的教学环境,对对方的方式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其深层都隐含着价值选择的意义,反映了真实的教学空间中的权力和资本运作[6]。
2.教学精神文化冲突
教学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及精神风貌。作为教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是形成教学物质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的基础和支柱。精神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科研习惯等学术生活核心层面。如教学内容方面,西方坚持采用己方原汁原味的国际教材和课程。
3.教学制度文化冲突
教学制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摸索、选择、积淀下来的教学管理思想和理念,是经过与学校文化渗透融合验证后的规范精华,充分展示了学校悠久渊源的文化传统[7]。作为教学文化的管理机制,它是塑造教学物质文化和教学精神文化的坚实手段和可靠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价值观差异下的制度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教学管理、教育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如,中西双方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2+2”模式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将获得双文凭,中西双方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要求不同。西方对本科生仅要求修满相应学分、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合格的实习报告即可毕业。中方则要求本科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因而外方的学生很难适应我国的论文撰写时间及流程安排等。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渗透在教学管理与实践的各环节各层面,使合作模式下的整个教学系统文化冲突日益明显。
三、融合: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培育
教育国际化应是无国界的全球化,中国的教育以基础扎实著称,西方的教育以个性创新见长,“中西合璧”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要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应抢抓机遇、乘势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双方各持己见的传统教育思维方式呼唤教学文化的培育,呼唤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消除隔阂、偏见、民族优越感和克服本位主义的思维。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和践行上,须以尊重为前提,沟通为纽带,移情为手段,融合不同的教育经验,和谐价值追求,主动参与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重建。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特色文化,积极建设不同于母体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西合璧的第三方教学观和教学文化。通过争取新文化重建“话语权”,强化合作关系,促进合作双赢。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培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 构筑新型教学物质文化
构筑新型教学物质文化,涉及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改革离不开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基础,教学物质文化是保障新模式下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中外合作办学双方要促使合作后的教学改革和谐、有序地开展,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大加深彼此的合作领域,均衡配置教学资源,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使之得到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的支持,为教学文化体系整体的改善提供条件。(2)在班级设置、教室布置、教学设施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层次和水平,既不能一味采取中方循规蹈矩的旧模式,也不能完全像西方国家一样,不分班级、学生不固定教室,主要依据个人意愿和课程热门程度安排课表。对于部分课程,可以先试行“学科专用教室制”,因课程而异进行安排,充分发挥师生的合作精神来布置教室。(3)合作双方应该相互妥协,摸索最佳相互接受、相互适应的第三方新教学物质文化,注意观察和总结学校现场出现的问题和获取成功的环境条件。双方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确保教学经费优先到位,注重现代化条件建设,保障课程体系实施。
2.构建新型教学精神文化
构建新型教学精神文化,涉及正确教育价值观的树立、新教学理念的变革与实施,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选择和教材的使用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等。其载体和基点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中外合作双方从教学文化冲突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力图打破僵局,改变原有封闭、僵化、单一、主导、固守的教学文化旧式,构建合作、开放、多元、民主和创新的第三方新教学精神文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应对:(1)在增强教育价值观的文化适应性方面,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创新价值目标;融合不同的教育经验,和谐价值追求;人文与科学相统一,深化价值理性;政府与社会相促进,合理价值规范。(2)在增强教学内容的文化适应性方面,无论是在选择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方面,还是在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方面,都应该将教学内容的文化适应性作为选择评判的首要标准,以人为本设计课程体系,注重人才培养的整体功能;强化通识教育,拓宽课程体系基础,实质性地引进优质课程;内容选择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情境教学。(3)在增强教学过程的文化适应性方面,教学过程要注重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生人格;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正视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在增强师资的文化适应性方面,应加强双师型高水平师资的培训力度,着重培养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要求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师既熟悉本国教学文化,又熟悉国外教学文化。在引进外方师资方面,应尽可能对外籍教师的文化身份和背景提出要求,并定期组织双方员工参加教学研讨会,以增进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达到调和及化解教学文化冲突的目的。
3.创建新型教学制度文化
创建新型教学制度文化,涉及合作模式下教学管理、评价系统的调整、改进和完善,建立多方参与的发展性多元评价体系。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1)以人文本,健全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更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尤其是对外籍教师的管理。(2)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常规,建立新型的教学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3)理解对话,共同建构新课程体系评价制度,强调发展,关注过程,随时调整。(4)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构建以评价为中心的教学文化。如,可取消对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用实习报告代替等等。
概而论之,对于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中外双方都需积极去调整适应。要致力于打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容忍并能正确对待异质存在,消除双方之间的恶性抵抗,增加员工对合作办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教学文化应建立在双方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学术人而言,应该和而不同;对管理者而言,应该兼容并蓄;对学生而言,应该博采众长,以双方的整体文化来化解和协调冲突[8]。
四、小结
教育价值观差异下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不容忽视。教学文化的保守性和惰性,是文化固有的自我保存的要求和属性的表现。如果没有相互的理解和宽容为支撑,合作关系就可能被冲突所完全摧毁,也就没有了合作办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没有了文化适应和融合后的新生,也就无法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目的[9]。由此,合作双方应该通过深层次价值共核、交叉式融合和扩展式融合等方式共同致力于构建新的教学物质文化、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实现第三方教学文化的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学系统各主体,包括双方教学管理人员和所有师生都应该致力于共同选择、建构共享的教学价值观念系统和教学文化,使教育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一切面向学生。秉承“团结求索,开拓创新”的办学宗旨,不断发展和超越,才能使中华教学文化与国外教学文化由理解、磨合,最终走向融合,即两种文化相互吸纳,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陈小伟.作为第一防线:美国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0(5):16-21.
[2] 李纯.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我国新教育价值观的完整体系[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3] 邓华丽.中美成人教育价值观的差异比较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8.
[4]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29-32.
[5] 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2-74.
[6]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6.
[7] 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17.
[8]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4.
[9] 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冲突与超越[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10):384-392.
On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Culture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Values
ZHONG Ling-li LI Ming-qing
篇8
一 设计学特点及实践教学的范畴
设计学主要包括那些与造型艺术表现相关度高的应用型专业,如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公共艺术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方面的需求上升,因此艺术学于2011年成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其中“设计学”由于跨学科边缘交叉缘故,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在经济升级与转型的大背景下,要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提升社会软实力,设计学的社会需求急剧攀升。社会急需具备创造性、综合性的设计人才,然而我国现行的设计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设计学毕业生进入市场,某些设计行业人才接近饱和,另―方面高品质的设计人才稀缺,形成了很矛盾的局面。从培养高品质人才的角度出发,需要分析设计学的特点,探讨实践教学的体系与质量之提升。
设计学专业大体上有三大共同特点:
①综合性:设计学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直觉审美与理性技术的综合,设计学是一门“羁绊的艺术”,这是它区别于纯艺术的特点。
②实践性:设计学服务于社会经济,需要解决众多特定的设计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技能与经验的积累。
③创造性:与单纯的技术操作不同,设计学往往强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服务于经济,同时也通过创新开发新的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设计是在各种因素(机能的、美学的、直觉的,生理的、 心理的、共性的、个性的……)的限制中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创造活动。设计学既包含了大量的理性科学知识,又包含大量必须通过自身文化修炼与动手实践获得的人文理念与表现技艺,正如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所言:“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缄默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难以表述的知识。
学习是缄默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唯有通过个人的亲身实践,才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个人体验,形成个人思想与语言。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从某一学科的概念、范畴与原理出发,循序渐进的展现知识的逻辑关系,学生则跟随教师的讲演,理解识记知识体系。被动的听讲,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处在认知浅层,不利于缄默知识显性化。相对而言,实践教学则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的投入智力,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以及有目的的现场体验,不论是思维实践还是行为实践,都能达到“拓展思维、发展技能、提升能力”的教学目的。如果一种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的互动过程,不论这种互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还是同探究对象之间的,只要是学生的思想、技能以及经验得以提升,都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事实上,实践教学不仅与理论教学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同一教学活动周期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
二 设计学实践教学的特征
实践教学既可以依存于理论课型,又可以独立存在于实践课型之中,其核心观测点及判断依据就是要看是否体现出大学实践教学的根本特征。只要教学能起码体现出以下特点之一,就可以纳入实践教学体系的范畴。
1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探究的主要特征在于激发学生自发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明确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疑问是探索的内在动力。设计学是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问,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的起点。设计学本身既包含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类知识,又包含材料学、结构学、力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类的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思维过程往往就是对不同学科知识的高度综合性活用。问题探究是一种思维实践训练,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问题探究能够很好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才能实施,因此教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以及引导至关重要。
2 深度体验
不论是学习设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专业技能,只要学生不是停留在设计理论或技能的表面,而是通过身心的主动投入,进入知识或技能的深处,努力掌握更高深的专业理论或技能,呈现出设计学教学的学术性,那么这就是一种深度体验教学,它可以作为实践教学范畴。如果师生为了应付考试,仅就学科理论与简单技术进行教学,没有深入探究知识来源、知识关系与知识价值,尽管采取了活动的方式,也不能纳入实践教学范畴。如设计学专业的材料学课程,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理解书本知识体系,采取验证实验的教学方式,独自演示材料性能实验,学生没有亲身投入实验进程中深度思考,这种方式就不能纳入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学课程有案例学习的环节,如果学生仅限于通过网络或书籍收集案例,而不是亲自考察、观测实景实物,这样也不能归结到实践教学。设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是课程理论+课题设计,在课题设计的环节,尽管学生有亲自绘图、做模型等实践行为,但是学生面对的课题情景往往是虚拟的,学生也只能通过自我想象进行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这只是一种浅度实践;如果学生能参与真实的课题,面对真实的环境、人、材料等要素,这就具备了深度体验的特征。设计学教学的质量往往与深度体验有密切关系,欧美等成熟的设计学院,在引进行业设计家开设实践课题、建设实训中心、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经验可供借鉴。
3 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一种思维的模式,对于任何主题、内容,或者问题,思考者去提高其思考的质量,通过巧妙地运用思维内在的结构和用智能标准对思考施加影响。批判思维对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创新离不开批判精神的支持和帮助,在面对旧思想和旧技术时,创新者要破旧立新,实现设计理论突破和技术革新,就必须具备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胆略;具备寻根究底的强烈好奇心和高度自信心;具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精神;具备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没有批判精神的驱动,创新意识就难以孕育成型,创新过程就不能启动并持续下去,创新成果也就不能最终完成。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度理解设计理论知识,获取专业技能,只是教学的浅层目标,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唯有通过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具备更优秀的社会伦理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产生更具思想性和创新性的设计作品。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为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非纯粹的知识传承,如果大学教育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社会只需配置足够的图书馆就可以达到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针对案例及现象进行归纳、发表评论,强调逻辑思维的训练;或者课题设计结合社会现实,通过调研,设定设计目标,通过思维方法训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可被归结到实践教学的范畴。
三 设计学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
一般来说,大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前者教师处于指导者地位,学生是主体,主要通过实践探索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使课外、校外活动成为其显著的空间模式。但是空间模式的转换并未能决定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教学质量的根本评判点在于思维模式的转换――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主动探究、体验和批判,从而拓展思维与技能的广度及深度。很多设计学专业开设在综合性大学,其课程体系大多都受到大学整体课程体系的影响,会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实践教学的学分。但是设计学的课程体系比较特殊,除了设计史、设计心理学、设计材料学、艺术哲学、设计科学等纯理论课型之外,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是由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构成。由于没有充分考虑设计学的特点,这些实践教学的课程往往形式大于内容,仅限于空间模式的转换,而未能实现思维模式的转换,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相对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活动空间较为复杂,涉及课堂、课外、校外多个场景;目的也更为多样,涉及知识架构拓展、技能提高与伦理提升多个目的。这就决定了设计学实践教学具有多样性,而且不同场景及类型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结构体系。从大学教育目的以及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来看,设计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某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技能结构;其次是某一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设计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训练,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技能,增强学生的专业伦理与职业适应性;再次是社会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伦理,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设计学实践教学是一个以设计学学科专业为平台,以课程实践教学为主体、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为两翼构成的逻辑体系。
1 课程实践环节
课程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某一具有明确知识框架的课程,旨在增进理论知识理解,提升专业思维应用能力而采取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教学方式。由于专业课程涉及学科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每―平台的具体课程都可能存在实践教学的方式,其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而有所区别。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
(1)探究与辩论:设计学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创造性的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形成个人的逻辑体系。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专业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出发点,打破空间限制、思维限制,拓展知识框架。教师可在课程中以小课题的方式留出自由探索与思考、讨论的空间,学生通过梳理文献、实验探索,主动完成相关课题的探讨。教师也可围绕某些问题,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辩论的方式深化对特定问题展开探讨。在这个类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思维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转换教学模式,实现由无问题教学转向问题式教学,发展学生批判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2)实验与体验。根据课程需要,设置实验环节与体验环节。实验环节主要针对科学性问题深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采取带有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形式。根据实践教学的本质,实验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演示性实验,不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因为这种实验以教师为中心,其目的是理解程序、记忆知识,学生缺少动手操作,缺乏深度的理解。另外,针对设计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或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拍照、测量、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以及情景体验等方式,熟悉生产流程及技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则属于体验的范畴。
2 专业实践环节
受时间与空间、师资等条件的影响,设计学的专业课程带有明显的相互隔离的特征,使得学生缺乏学科专业系统的观念,这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学科专业综合教育。因此,一方面需要在传统分门别类的课程教学中,确立专业系统的整体观念,梳理知识点,设置合理的教学顺序,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另75面需从特定课题入手,适当增加综合性实践教育课程,增强专业教育的系统性以及专业应用性。专业实践教学是依托综合性的专业实践课程或问题而实施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
(1)综合性问题探究:综合性问题探究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参与国际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竞赛、创新设计营、毕业论文与设计等。这种形式区别于某一门课程中的小课题探索,体现了学科的多元性与交叉性,从课程模块进入学科专业领域。其根本特征需要体现专业性与前沿性。比如毕业论文与设计,如果与专业课程的虚拟课题没有差异性则浪费教学资源,需要更多的引进社会现实课题,同时引进企业导师进行指导,或者针对前沿理论的探索开展综合性、创新性的设计应用。
(2)职业实践: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该专业的社会应用状况,深化专业学习、弥补专业缺陷。通过带有职业模拟或现场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感受相应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职业发展作好相应的准备。职业实践最好能再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大多学生对职业市场不了解,对个人职业也无从规划,往往从事的实习工作不能体现专业性与职业性,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提供相应的信息与发展建议,使学生能自主思考个人发展道路。在实践项目多重压力下,多看、勤思、多问,拓宽知识面,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培养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职业实践不仅仅完成设计任务和获得经济效益,从教学角度来讲,它是课程设计的补充与延伸。
3 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旨在于使学生开阔视野,接受更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处理交叉学科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职业选择更加多样。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
(1)课外实践教学:立足于校园空间,以兴趣小组为基础自由组合,在课外进行跨学科交流,如大学社团活动,围绕社会问题、学术问题以及生活问题进行讨论。也可参与不同专业教师组织的跨专业的学术讨论活动。
(2)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区参与、社会体验、问题调查、艺术采风、志愿活动等形式。学生走出学校,通过无目的游历或有目的观察,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体验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了解当下的社会问题与现实诉求,增进社会问题意识与责任意识,积累相应的社会实践知识。在志愿活动、科普服务、文化传播等多种服务中,调查研究,提升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
篇9
(1)见习教师能够了解见习机构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对该过程进行反思。
(2)见习教师须参与教师专业化的活动,学会应对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冲突和需要做出判断的情境。
(3)见习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课堂与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
(4)见习教师须了解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内外的学习过程。
(5)见习教师须掌握儿童学习成就与能力发展的激励原理。
(6)见习教师须了解异质性与多样化,已成为学校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
之一。
(7)见习教师能够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判断并进行评价。
(8)见习教师能够认识到交流、互动与冲突解决等活动是教学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9)见习教师能够从教育学、教学法及教学实践的角度,与各类媒体打交道。
(10)见习教师须了解教育体系的结构及其发展历史,同时了解单个学校的发展过程。
(11)见习教师须了解教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能够对教育研究的结果进行阐释与利用。
以上11条行为标准涉及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教学法的运用。
一、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时间分配和主要内容
1.听课、试教与个性化选修课程(第1~6个月)
在第1~6个月,见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指导教师的陪同下听课,听课后递交详细的听课报告,分析执教教师专业教学法的使用和教育学知识的运用,表达个人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与思考。指导教师应重点观察见习教师听课过程中的行为与判断,共同分析课堂上能够反映专业教学法和教育学知识的师生行为,评估见习教师的个人能力是否符合教师职业的要求。
而且,见习教师要在指导教师的陪同下完成2~3节课的教学任务。试教前,见习教师要递交备课报告,详细陈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判断,以及专业教学法的使用等问题,获得指导教师批准后才能试教。试教后,见习教师要和指导教师讨论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指导教师书面阐述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需要加强的地方,包括讲课时的说话方式,所提问题是否合宜,作业布置是否合理,站姿和体态是否恰当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改进方式。一般来说,指导教师会要求见习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听课观察,或者到教师进修机构选修相关的培训
课程。
这一阶段的见习结束后,两位指导教师和见习学校的校长要出具书面材料评估见习教师,评估内容包括试教情况、听课过程中的思考和判断以及见习教师在学校的表现,他们共同决定其是否通过这一阶段的见习。通常会有5%~10%的见习教师不能通过评估,需要再进行6个月的见习,经历第二轮6个月的见习教师中仍有50%不能通过评估,这部分见习教师不再有机会从事教师工作。
2. 独立授课、必修课程与补充课程(第7~18个月)
这一阶段,见习教师每月独立授课10~12节。州教育部会邀请有独立测评教师能力的机构派出人员每3个月到见习学校听见习教师上3节课,通常会提前一周告知,请他们做好准备。听课后,测评机构的人员也会与见习教师讨论教学情况,指出问题和改进方法。专业教学法指导教师在这一阶段也要不定期地去听见习教师的课,并提供指导。
除此之外,见习教师要到州教师进修学院完成各105个课时的专业教学法和教育学知识学习,重点解决见习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借助相关理论模型与实践案例提升见习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州教师进修学院还应设置各类补充课程,提供全方位的培训,使见习教师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建议下自主选择。
3. 独立授课与第二次国家考试(第13~18个月)
对见习教师的测评,即第二次国家考试从见习期的第13个月开始,历时6个月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整合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法撰写毕业论文;(2)四项口试:两门专业教学法,一项教育学,一项学校法;(3)见习学校管理层的评估报告。表1为各类考试内容所占权重。
每项考试赋1~5分,5分为最低分,1~4分即可通过考试。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后,见习教师可以拿到注明各单项成绩和总成绩的考试证明。凭借考试证明,见习教师可以向州文教部或直接向学校申请教师职位,每年均有7%~8%的见习教师未能通过考试。
二、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特点
1.课程体系清晰完备,为见习教师提供规范系统的培养平台
听课评课、试教与反思、独立授课是见习教师走向教学生涯的合理路径。见习教师“渐进式”地走进教学过程,会降低他们面对新环境的焦虑水平,有助于从大学生到新教师角色的平稳转换。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要帮助见习教师发现、梳理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见习教师也可依据自身问题自主选修课程来补充理论知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为见习教师的能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规范系统的培养平台为见习教师提供了畅通的成长路径,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问题,自主发展能力。
2.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集中指向见习教师的教学行动能力
德国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目标,重视培养见习教师的教学行动能力。其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学科密切相关;“个人能力”被认为是教师教学行动力的核心,涉及教师的自信力、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调节,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即作为一个个体,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和工作,70%的见习教师未能通过考试就是因为这项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是指对社会生活的感知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专业教学法的能力;“沟通能力”是“社会能力”的一个侧面,和“运用工具的能力”一起都是指教师作为个体接受、使用新事物、新工具的能力。
指导教师观察见习教师的听课、上课,重点考查他们对专业教学法的运用和教育学原理的运用。见习教师在教师进修学院的培训课程会指向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考试内容与见习期培训课程内容高度一致,均指向见习教师的教学行动力。从微观层面看,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展现出实践性课程内容的严谨周密。
3.课程结构彰显选择性,着力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帮助
每位指导教师只指导2~3名见习教师,听课、讨论都是“一对一”的,容易发现见习教师个性化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教师进修学院同时开设多门“附加课程”,为改进方向不同的见习教师补充并提供学习资源。例如,有些见习教师沟通能力比较差,研修学院会借助沟通能力理论模型设计课程,采用情境模拟、播放视频的方式再现教师需要面对的沟通场景,在具体情境中指导见习教师的谈话技巧,促进其沟通能力的提升。类似的课程还有课堂讲授知识的技巧、课堂教学的神态与体态等,内容大多指向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教师进修学院还会针对见习教师的兴趣、爱好及个体差异设置“附加课程”,以供其自由选择。
课程设计的丰富性和实践性,教学指导的个性化与及时性,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高度关联,这足以说明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选择性特点极为突出。
4.课程实施采用“陪同式”,及时发现见习教师教学行动力的“生长点”
前6个月,指导教师始终陪在见习教师左右,和他们一同听课、讨论,这一过程既是指导教师观察见习教师的过程,也是指导他们运用专业教学法的过程。指导教师与见习教师一起面对共同的教学场景,为见习教师及时补充学习内容,提供学习资源,指出其认识有误或不足的地方,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指导教师与见习教师在共同的情境中产生不同的体验,而体验和认识的差异转变成重要的学习资源。这种“陪伴式指导”有助于见习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感知他人,使他们在具体的问题上得到具体的帮助,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补充新的理论,汲取新的经验。指导教师的陪伴还能避免见习教师产生焦虑情绪,让他们在安全的心态中走进新的职业体验,确信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具体帮助,处在“面对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心态平和,步履从容。入职前,由于“陪伴式指导”已经为见习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指导教师的注视下,他们稳步走向职业生涯。
5.课程评价协作推进,真正形成“培养共同体”
在见习期的18个月,见习教师“行走”在见习学校和州教师进修学院之间,两方均为其提供帮助与指导。表2为见习教师在学院和学校的时间分配情况。
学校和学院的合作确保见习教师从理论导向转为实践导向。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双元制”在教师培训中的体现。与此一致的是,在第二次国家考试中,教学试讲与见习学校校长的评估报告均占比较大的权重,课程实施与考核评价主体一致,充分体现出见习学校与教师进修学院的通力合作。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校图书馆 用户教育 自主学习
[分类号]G252
用户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对其用户实施的提高信息检索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使用户能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传统的用户教育方式主要有新生入学教育、文献检索课讲授、数据库知识讲座等形式。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人们传输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极其方便、快捷,用户需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知识化的特点,原有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用户教育的需求。就用户教育的形式而言,建立多元化的用户教育模式是推动信息用户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多元化的用户教育模式中,用户自助教育方式的正式确立是传统用户教育模式向现代用户教育模式转型最为突出的特点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用户自助教育是指用户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自我认识和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包括新型馆藏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收集、鉴别、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自我参与的用户教育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论及到,并对这种理论进行筛取后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高校图书馆用户自助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1建构主义是用户自助教育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是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信息输入。学习者的背景各不相同,他们会从不同的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帮助下,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和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新信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通过教师或他人帮助,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对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自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用户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图书馆老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用户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1.2用户自助教育的根本原则是自建构原则
用户自助教育提倡的是用户自主学习,它是目前教育界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基于人本主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是指由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形式。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进行。在图书馆用户自助教育中,用户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图书馆各种形式的教学或讲座,而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而有选择地根据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习策略等自身因素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其信息素质。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是相一致的。所以说,自主学习,让图书馆用户开展自助教育是建构主义的现实应用,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知识意义上的自我建构是有效开展图书馆用户自助教育的根本原则。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图书馆用户自助教育的特点
2.1用户自助教育的主体:以用户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图书馆开展用户自助教育强调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针对图书馆不同的用户其需要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实际上是不同的,比如刚入学的新生他们需要的是对图书馆的一些感性认识;对于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则希望能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学习文献检索知识;四年级学生则希望能提高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与提高信息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师等科研人员则希望能获取更精更深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的自助教育以用户为中心,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开展不同的教育形式。针对新生用户,图书馆可以以馆藏推介、网页导航、在线图书馆基本知识讲座的形式向他们介绍一些基本情况,重在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进行多方面的体验,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针对中高年级的用户,图书馆可以制件网络教学课件,课件的编制从面向群体的、共性化的教学转向侧重个性化的自助式学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自我学习;针对科研人员,图书馆重在挖掘资源并进行整合,以在线指南、使用手册等形式及时向科研人员推介。
2.2用户自助教育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随着同化和顺应的循环,形成了对知识的建构。
图书馆用户自助教育强调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用户自主地去学习图书馆提供的教学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比如文献检索知识的学习就是结合专业课程,图书馆可以与本校院系专业联合设计,进而在常规专业课程中嵌入文献检索教育内容。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设计有利于主体性教学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包括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导航系统、测试系统、答疑系统、讨论系统及管理系统等;可将从网上下载、收集和设计好的信息资源上传到校园网的服务器上;还可以设计针对所教内容的专题学习网页等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3用户自助教育强调“协作学习”,加强合作化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图书馆的用户在图书馆员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交流方式,营造协作式的学习氛围,体现一种互动的虚拟学习环境。
用户自助教育大多依托网络进行,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为实施用户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比如高校图书馆的BBS论坛、图情论坛、主题讨论区为开展用户教育营造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加强用户与图书馆员间、用户与用户间、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功能,体现“课件学习+互动社区”的教学新理念。
2.4用户自助教育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重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丰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CM及网络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的用户教育,其实践基础就是图书馆一方面具有面向知识获取的网络基础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整合,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2.5用户自助教育的目标: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建构,从而提高其信息素养能力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通过用户自助教育,最大限度地引导用户参与自主学习过程,确立用户的主体地位,培养用户对信息知识主动建构和主动应用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能力。根据美国2003年修订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新》的定义,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必备的一种能力。通过用户自助教育,用户可以建构自己的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最终将信息素养能力应用到专业学习、毕业设计和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去。
3 用户自助教育的实现模式―以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
3.1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现状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的用户教育由新生入学教育、文献检索课和电子信息资源使用培训组成。新生入学教育包括举办新生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讲座和对新生进行图书馆远程查询系统利用和数据库的使用培训;文献检索课包括理工科文献信息检索、社科文献信息检索、计算机信息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电子信息资源使用培训是传统的“一小时讲座”,主要包括数据库使用培训、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等内容。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化的普及,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我校图书馆准备利用网站和网络教学平台对上述教学内容与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以期能够引导用户进行自助教育,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3.2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用户自助教育的实现模式
3.2.1建立虚拟图书馆使用导引 目前,我校图书馆主页上有电子版的“读者指南”供新生入学使用,我们拟采用Flash交互动画来模拟现实场景,为读者提供一个逼真的图书馆场景。该场景向用户显示图书馆馆藏主题、图书馆的布局和地图、服务项目、使用规范、开闭馆时间以及与其相关的图片、文本和声音等,读者在虚拟场景中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图书馆中的各种设施以及如何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通过Flash交互动画方式可以显示图书馆的馆藏布局,用户进入该动画如身临其境,可以从一个场景进入另一个场景,并能在场景中模拟资源利用情况,如:如何查阅图书,如何办理外借手续等。如:清华大学主页的“新生专栏”里就有“读者指南电子书”、“走进图书馆视频”。
该导引直观、简便、有效,是用户了解图书馆最直接的方式,也能够有效代替新生入学教育、图书馆利用知识讲座等。
3.2.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制作课件,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我校图书馆准备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与院系专业联合设计,进而在常规专业课程中嵌入文献检索教育内容。具体形式可以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课程在线”,图书馆负责为课程编辑资源目录并提供资源,与专业教师一起设计课程作业。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专业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课程在线”的内容,结合某一专业,撰写专题文献,或就某专题撰写学科动态。用户在一定的专业“情境”之下,带着具体的专业问题,自主地对文献检索知识进行学习,更容易对自己原有的认知进行更新。
目前,国际上WebCT和Blackboard是功能最为完善、最广为使用的两大网络教学平台。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引进或自行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如深圳大学图书馆利用流媒体技术制作了网络课程《电子信息资源检索》,通过深圳大学网上课程中心(WebCC)进行网络教学,学生在线学习并通过作业系统提交作业,教师通过作业系统批改作业,教师和学生通过答疑与交流栏目进行互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都开发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开发课件,并能够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热情,营造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加强用户与系统间的交互,为用户提供实时操作练习和答案反馈。
有关用户教育课件制作的模式,已有不少的文章介绍。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冯白云研究馆员在《网络化、远程化自主学习模式》一文中提出信息用户教育课件的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于静在《图书馆网络教学课件设计研究》中介绍了北师大和北大图书馆网络培训课件的情况。
不管是何种模式的课件制作,重要的是要体现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用户能借助网络课件开展自助教育,能有测试系统、答疑系统、讨论系统及管理系统,适合用户开展人机互动形式的自主在线学习。
3.2.3建立在线素质教育网站建立在线素质教育网站是图书馆开展用户自助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我校图书馆着手将分散在图书馆网站的“读者指南”、“本馆简介”、“常见问题”、“读者需知”、“文检课教学”、“读者之友”等栏目进行整合,建立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网站,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互动式的自助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网站设置如下栏目:网页导航、信息素质教育、BBS论坛、电子信息资源使用培训等,栏目的设置体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TILT(Texas Information Liberacy Tutorial)是在德州大学系统数字图书馆的资助下,由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发的,基于Web的信息素质教育在线指南。其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性和互动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已成为使用最广、评价最好的美国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指南之一。
国内,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开设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园地”网站,复旦大学图书馆开设了“信息素质专栏”,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开发了基于TILT的BJUTILT,注重教程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结合国内用户教育的特点制作了用户自助教育教程。
3.2.4以合作的形式开发用户自助教育的统一平台
用户自助教育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为实施各高校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但因缺乏权威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各高校间缺乏合作,教学课件的制作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造成重复浪费。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以其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寻求与同一地区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和皖南医学院图书馆学科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作。各高校可以共同制定课件开发标准并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教学评价活动等,这样既有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有利于协作式学习氛围的营造。
犹他州各个大学图书馆在犹他州大学图书馆联盟的协调下开发了网络导航课程(The Internet Navigator Course)。国内,CALIS也正在积极筹备开发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统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