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的主要估值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资产的主要估值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资产的主要估值方法

篇1

    关键词:金融资产;核算方法;商业银行;投资组合

    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核算,并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重新分类,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笔者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其混和计量的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进行了阐述,以期帮助报表使用者理解对金融资产不同的分类和核算方法对财务报告产生的不同影响。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其核算原则

    1.交易性金融资产

    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投资并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包括对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新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由于股权投资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仅指对债券的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应使用摊余成本法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也可以划分为这一类。对于贷款和应收款项也应使用摊余成本法对其进行核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可以看出,对于金融资产的核算,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混合计量的方法,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持有到期投资和贷款与应收款项。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

    1.公允价值计量能否避免利润操纵

    在新准则实施前,我国没有对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做出明确规定。企业按照成本法核算金融资产,由于成本法不能反映企业拥有投资的价值变动,企业可以选择适当时机报告盈利而不报告损失,为企业提供了操控利润的空间。那么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能否避免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呢?如果企业在对投资进行初始确认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公允价值的上升企业将报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当企业试图报告由于公允价值上升而带来的收益时,可以出售部分投资,将原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未实现损益转为实际损益。因此,通过对金融资产的划分选择,以及选择适当的时机出售投资,企业还是可以影响报告损益。

    2.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不难看出,不同企业由于应用不同的估值技术,对同一金融资产估计得出的公允价值可能不一致。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估值技术以及适当的管理控制体系,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3.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

    公允价值可以实时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动,而历史成本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只有在交易发生时才记录损益,因而公允价值能够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决策信息。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建立在其可靠的基础上,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可以得到;而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估值技术不同可能导致公允价值不可靠,进而影响其相关性。第二,金融资产使用的是混合计量模式,对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并不按公允价值计量,如果要使公允价值真正发挥作用,企业还需要披露其他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至少报表使用者需要明白并不是所有资产的价值信息都是“相关的”。

    三、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对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

    1.商业银行对投资的分类及其核算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分散化,控制经营风险以及满足银行流动性的需要。新准则实施前,不用对投资分类,银行对投资的会计核算与投资决策的关联性不强。而新准则实施后,银行如何划分其为满足流动性需要而持有的投资呢?

    对于银行持有的短期投资,如果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尽管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带来未实现损益的波动,但是由于短期投资将在一年内出售,那么分期确认损益和到期一次性确认损益对报表的总体影响不会很大。对于银行持有的中长期投资,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还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银行报表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对投资的划分应取决于银行持有投资的目的。上面讲到,银行持有投资主要是出于满足流动性的考虑,同时赚取一部分利息收入。银行为了满足流动性的需要,可能会将原本想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提前出售,这在新准则实施前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而新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前出售给予了重分类的限制。新准则规定,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而且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处置或重分类的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准则也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为满足流动性需要而提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并不符合新准则规定的例外情况。

    不论银行将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都是按照投资摊余成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说,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乘以实际利率来确定的,在整个持有投资期间投资收益是不变的。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仅有在到期前将其出售的情况下,才确认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将两者的差异一次性计入损益表。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要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每一年都会带来所有者权益的波动。随着投资持有期间的延长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加。要想避免报告权益的波动性,银行应尽可能地将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这样的划分又使银行面临着在到期前不能灵活处置投资的风险。为了保持流动性的需要,银行又不得不将部分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由此带来所有者权益波动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而这种波动是由于市场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商业银行无法控制。出于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不能“达标”的忧虑,银行可能会调整投资业务以避免未来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2.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对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影响

篇2

一、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

按照持有目的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金融负债分为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一)金融资产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主要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出售或回购而取得或发生的金融资产;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取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有效套期工具以外的衍生工具。第二类是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明确打算并能够持有至到期日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但以下金融资产除外:被企业从初始确认起就认定为按公允价值通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被企业认定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及满足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金融资产。第三类是贷款和应收款项,指具有固定或可确定支付金额但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的非衍生金融资产。第四类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即不属于以上三类的金融资产。

在实务中,如果持有目的发生变化,第二类金融资产和第四类金融资产可以重新分类。具体规定为: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一般为5%的比例,应当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金融负债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第二类是其他金融负债。

二、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一)初始计量

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采取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但区分不同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对交易费用采取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对第一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其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确认金额(注:交易费用指可直接归属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购买、发行或处置的新增费用,即如果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资产或负债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二)金融资产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是,对第二类、第三类金融资产,即:持有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应采取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在实务中,由于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贷款或类似债权基本不产生折溢价,因此名义利率即为实际利率,或者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差很小,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按名义利率确定摊余成本。

(三)金融负债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但是,第一类金融负债,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四)利得或损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金融资产减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第一类以外的其他三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这三类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客观证据包括: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等。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在实务中,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如果按照现金流贴现方法估算的损失率与按监管“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对应的损失率差异幅度超过20%,则对该笔贷款重新进行质量分类或重新评估未来可收回现金,以同时满足监管部门相关管理办法和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四、公允价值确定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按以下原则确认:

(一)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其中,企业已持有的金融资产或拟承担的金融负债的报价,应当是现行购买价(即买方出价);企业拟购入的金融资产或已承担的金融负债的报价,应当是现行卖出价(即卖方要价)。

(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首先参考类似项目市价确定其公允价值。

(三)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也不能参考类似项目市价确定其公允价值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五、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包括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

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如何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呢?

企业面临的风险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如不附任何保证条款的金融资产出售等。

企业面临的风险没有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如将贷款整体转移并对该贷款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1.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

(1)金融资产整体转移: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再减去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金融资产部分转移: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然后,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减去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再减去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不满足确认条件的

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六、套期保值的会计准则

套期保值(英文hedge,也翻译为“对冲”),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大陆会计准则将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并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

如果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能够抵消被套期风险引起的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80%—125%,则套期有效,可以运用套期会计方法。套期会计方法,是指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消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

(一)公允价值套期的计量

1.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

(二)其他套期的计量

1.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三)套期会计的终止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终止套期会计方法的运用:

1.套期工具已到期、被出售、合同终止或已行使。

2.该套期不再满足运用本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

3.预期交易预计不会发生。

4.企业撤销了对套期关系的指定。

七、金融工具列报

第37号准则:金融工具列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金融工具列示和金融工具披露。

(一)金融工具列示

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按照金融工具实质,以及金融资产、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将金融工具初始确认为金融资产、负债和权益工具。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消。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相互抵消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1.企业具有抵消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力,且该种法定权力现在是可执行的;

2.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转出方不得将已转移的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进行抵消。

(二)金融工具披露

金融工具披露,是指企业在财务报告及其附注中披露已确认和未确认金融工具的有关信息。

为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就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重要程度作出合理评价,企业主要应披露以下金融工具信息:

1.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如指定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以及计算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基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等相关会计政策。

2.披露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

3.将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时,应当披露该金融资产重分类前后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和重分类的原因。

4.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详细信息,包括前后两期可比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期初余额、本期计提数、本期转回数、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等。

5.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主要包括: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相关估值假设,如提前还款率、预计信用损失率、利率或折现率等;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等。

6.披露与每类套期保值有关信息,如:套期关系的描述;套期工具的描述及其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被套期风险的性质。

篇3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 股权转让 估值

当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依然是吸引外资的最多的国家。国外的大银行已经在纷纷抢滩中国无限潜力的市场,中国的农村合作银行不仅要面临着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还要面临着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后,拥有先进管理思想和手段方式的基金证券公司与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挑战。其中在我国银行业股权转让的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大量资金进入后的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引资时股权转让的定价估值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的概念

农村合作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指农村合作银行通过银行产权的有偿转让,出让全部或部分股权给其他机构资者的行为。目前,在我国,银行股权转让的案例中,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基金机构投资者。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银行引进外资,股权转让不能超过25%的上限限制。根据定义,银行股权转让时,当出让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收购银行获得了被并购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实现了资产经营的一体化即构成并购行为。

二、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常用的估价模型

目前国际上对于银行股的估值方法主要有两类,即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包括账面价值模型、调整账面价值模型、股息贴现模型、现金流量折现法模型、市场价值法模型等。

1、账面价值法

账面价值法就是用历史价值减去折旧后的价值。账面价值法是一种静态的估价标准,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忽略了资产的收益情况,也忽略了实际中资产的市场价值的变化与波动。在银行业的股权出售估值计算中,主要是以银行的账面价值为依据。每股的账面价值等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除以发行的股票数。

2、调整账面价值法

为了使计算出来的价值更接近实际价值,我们需要对账面价值法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方法有:清算价值法和重置成本法。清算价值法指以企业在停止运营时于市场上出售相似或相同获利能力之资产所能获得之价格,即假定将资产直接变卖所获的资产价值代替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估计之价格。此种方法估计所得出来的价格通常较低。如果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的阶段,那么企业就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企业价值只能是公司清算时所有财产的变现价值减去负债及清算费用后的净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价值适用于比较特定的情况,否则有失公允。所谓重置成本法指企业如要重置或重制相似资产所须花费之数额。以重置成本来估计无形资产之价值,即是以企业重置或重制相同获利能力之无形资产所需花费之成本数额。来估计其价值。

3、现金流量折现法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制定股权转让价格的原理是估计交易后可增加的现金流量和用于计算这些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对未来各年增加的现金流量用该折现率进行贴现后相加得出受让方银行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

4、市场价值法模型

市场价值法制定转让价格的原理是先选出一些在业务和财务方面与标的银行类似的银行。通过分析参照银行的经营资料、财务情况、股票行情和未来展望,选定估价指标和比率系数,再据此估计标的银行的价值。可供使用的估价指标可以是税后利润、账面价值、主营收入、现金流量等。选择估价指标要熟知各指标对银行的经济意义,从而选择出对银行未来价值有影响的指标。并且在确定比率系数时要注意它在各参照银行的稳定性。

三、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准确估值的难度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价值既不能简单地以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通常的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也不能单纯参照普通上市公司以净资产定价的方法来计算,双方在转让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与考虑等都给估值带来很大的问题和不确定。首先,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业绩良好。具有资本市场再融资资格,受让方通过未来的再融资,可有效增加银行的价值;其次,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后。可不受中国入世时在银行业对外开放方面在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客户对象等多种限制,提早进入中国银行业,掌握先发优势;第三,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一般来说股权轮为分散,受让方通过购买非流通股股东的股权,可以较少的资金取得银行的控制权;第四,从参股后的整合过程来看。政府一般会给予受让方多种协助与支持。因此,一般来说,转让价格应该溢价。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产权交易立法及监管尚未完善,外资股权交易时可能出现资产评估不准确和股权转让价格偏低的现象,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要尽快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引进外资的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估值的建议与思考

对于我国农村合作银行股权转让的股权转让的定价问题,除了对定价模型进行完善外。还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银行在股权转让过程的议价和自身水平,这样才能做到在规范定价行为的同时,提高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转让定价价格。

1、适度保护

当前,在金融自由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实行封闭的金融保护主义已不可取,况且适当引进金融资产确实能够起到对国内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市场化的前提下,监管当局要知道如何在在开放的条件下,合理的自己的强权特性,完善法律法规,在引进金融资产的情况下,既能吸取先进的敬仰,同时又能保护农村的金融业。因此对中国银行业中的股权交易可以实行开放条件下的适度保护策略,即确定金融资产进入的底线,只要资产没有触及底线,可以实行开放的自由政策。但一旦涉及底线,则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制。同时,遵循开放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实现监管与开放同步,有效降低股权转让对国内金融安全的冲击。

2、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银行金融资产进入的法制部分规则分散于不同层级的法律文件中。规则的适用范围有不同,使得立法缺乏系统性,法律的漏洞甚为明显。我们需要建立专门的“金融资产进入法案”来系统规范农村合作银行金融资产进入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比如要为农村合作银行引进金融资产确立统一原则和基本规则,以规范银行引进金融资产的行为,在银行引进金融资产法律规则的建立,必须重点关注引进金融资产审核批准的基本标准、审查的基本程序、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等问题,给与此项股权出售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如社会效应,长远的利益等。

3、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要解决农村合作银行未来的真正挑战,还要从自身找原因。这也正是此次股权改革最深远的意义所在,只有当这个历史问题解决了之后,才能发挥股票市场应有的融资功能,同时才能减轻银行的负担。(1)要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由技术性经营方式代替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国有银行应进行机构重组,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裁减职员,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技术投入,加速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缩小与国际大银行的技术差距和经营水平差距。(2)银行应对不良债权采取新措施,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呆帐准备计提的方法来冲销存量坏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通过提高经营水平优化资产运用,提高资产收益率减少增量坏帐,这应是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根本性措施。

4、拓展内部整合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型股份制银行建设,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农村合作银行可以通过互相股权出售重组或整合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方式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农村合作银行普遍具有机制灵活、经营行为规范、效益好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不利因素,还很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竞争,更不用说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因此,只有通过重组地农村合作银行,才可以迅速扩张规模,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竞争力。

作为高风险行业的农村合作银行,面临着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多种风险。防范风险不仅关系到银行的切身利益,员工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是银行的社会责任。因此,国有农村合作银行在股权转让估值管理中,必须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基础

1.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里被定义为企业在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中、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中,采用的原则和基础以及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就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选择特定的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甚至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处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运营金融资产时也客观存在着较大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不同会计政策对银行的经营和效益有着不同的影响。

2.新会计准则规定下的金融资产四种计量模式

财政部2006年2月份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在金融工具确认、金融资产转移等具体准则中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中前两者以公允价值计量、后两者则采用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量。金融资产的分类判定主要基于银行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和持有意图,还要结合金融资产的具体特征和外部市场环境来进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意义和影响

1.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评价指标

(1)流动性指标

反映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中长期贷款比例、备付金比例等。银行资金流动性最先通过流动比率指标反映出来,流动比率指标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对监督和防范银行资产流动性风险有重要意义。

(2)安全性指标

商业银行衡量安全性最关键的指标是资本充足率,它是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值,根据我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资本充足率为(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 倍的市场风险资本),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 倍的市场风险资本)。规定这两个指标的意义是抑制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过度发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通过这两个指标对商业银行资本进行管制,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办法》并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金额必须小于核心资本,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必须小于核心资本的50%。

(3)盈利性指标

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它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值。盈利性指标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获取利润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运营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良好的盈利性指标反映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2.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意义和影响分析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数据和报表信息,从而对不同的利益方和关联方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会计政策选择,必然是不同利益方博弈的结果,是要根据外部市场形势和内部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后的理性抉择。

(1)会计政策选择对流动比率、安全比率的影响

首先新会计准则不再仅仅以会计年度来划分流动资产的范围,而是将金融资产分类为按照公允价值或按摊余成本计量,由于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不同导致其是否计入流动资产,从而影响流动比率的计算,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意图随时可以卖出,所以将其归入流动资产,从而流动比率指标的计算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影响了银行流动比率的历史比较。

一种股票投资如果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会增加银行利润,而如果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则对利润没有影响,但却会影响所有者权益。尽管投资最终结果相同,但对于每年的财务报表有着不同的影响结果。如果归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为银行利润带来较大波动,而如果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则会在当期将这部分利润隐藏起来,可以在需要时,动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个利润蓄水池影响银行利润。

其次,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不同对安全性比率的影响。例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由于可以随时出售,该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要么计入当期损益,要么计入所有者权益,计量方法的不同会影响银行的账面资本,进而使监管资本发生波动,这样就会使银行面临监管上的压力。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由于契约的规定导致该类资产流动性较差,无法对利率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故而该类资产并不会对银行的监管资本造成波动,反而降低了银行的监管风险。所以银行一般会在流动性风险和监管风险间权衡,来决定金融资产分类的会计政策选择。

(2)会计政策选择对盈利性比率的影响

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股本,则增加了银行资本的波动性;而一些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受到利率、汇率、价格的影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从而影响期末利润的波动。

3.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应用现状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模式的选择

通过收集并分析我国部分商业银行2005年-2009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除浦发银行外(2005年8.53%,2009年7.1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资产在其他银行的比例都不超过1%,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比例,这些银行在这5年都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平均在4%左右,远高于前者。可以看出,银行在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中,多愿意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为这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可计入资本公积,出售时计入损益,银行可通过该会计政策选择的分类来调节利润,并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2)我国商业银行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实际运用

从报表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都比较谨慎,但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比例相对较高,由于一旦确定为交易类金融资产,就不能再重分为其他三类,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都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样的分类,可以有助于调节投资策略。但是我国银行在公允价值选择运用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比例远高于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比例,造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上的不对称,某项相互关联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这样的会计政策选择必然会引起损益和权益波动性的增加。另外,我国市场经济公允价值的估值体系还不够完备,估值技术落后,市场数据不全导致参考标准缺乏,所以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

篇5

关键词:企业;企业新会计准则;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73-02

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1.金融工具的分类基础不同。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按期限长短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如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对金融负债也采取按期限长短方式分为流动负债、应付债券、长期准备金和其他长期负债等。新准则改变了原来以期限为标准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的做法,改为以持有目的为主要标准,将金融工具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再将金融资产按持有目的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将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

2.对贷款与存款利息的初始计量模式不同。原来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存款都是按合同利率计提利息,确认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新准则规定,当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近似时,贷款按合同利率计量,当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不同时,贷款与存款按实际利率计提利息确认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按合同利率确认应收利息和应付利息,差额摊销“利息调整”。

3.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模式不同。原来商业银行对金融资产期末按账面价值计量,当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时计提准备。而新准则对不同的金融资产按不同的模式计量,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期末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不计提减值准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及应收款按摊余成本计量,若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对于非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需计提减值准备。

4.对贷款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不同。原来商业银行是按贷款质量分为“五级”贷款,按贷款质量等级分别按不同比例计提减值准备。新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不是分类按比例计提,而是以每笔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基础计提准备,并且对金额较大的资产要逐笔计提。所谓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指一笔贷款计提的准备为账面价值与未来可收回本息现值之间的差额。

5.取代表外核算,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以公允价值反映。原来银行将各项衍生金融工具,包括掉期、期权、期货和远期外汇合约等放在表外核算。新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并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要求对本规定试行之日前没有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衍生金融工具,应在本规定试行之日按公允价值入账,同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如衍生金融工具已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但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应在本规定试行之日改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二、新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金融工具的重新分类,改变了财务报告披露形式。按照《准则》,资产负债按持有金融工具的意图分类,财务报告在形式上将按此披露为交易性的、持有到期的、贷款及应收款、可供出售的。对贷款存量分类讲,银行只需将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合并反映即可。对投资产品分类讲,必须按规定要求将存量投资进行交易、持有到期或可供出售的分类,以符合计量要求。由于大量投资在历史初期并未明确其交易或持有到期意图,对于被列为交易的投资,当市价与账面价值差异较大,出现亏损时,按《准则》要求银行应确认其账面损失。但对银行讲,对投资产品分类的难度较大。同时,对于新增投资,银行投资部门在做交易时,应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合理预期,决定是持有到期还是随时出售,并且一经确定不能改变,否则审计将对已划分类别进行重分类。

2.逐笔计提减值准备,对银行资产和利润产生影响。《准则》关于减值准备的要求较为谨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操作起来相对复杂。首先判断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成立时,才能计提准备;其次,规定对于金额较大的应采用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逐笔计提,应考虑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抵押品价值、实际利率等因素,目的在于要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准备这一财务资源。我国上市银行目前基本上是按五级分类、按大类计提准备,定性的因素多,也尚未考虑抵押品的市价等。两种方法计提出来的准备金存在差异,对当期的资产和利润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

3.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带来了资产负债的波动,并改变了损益计算模式。按照《准则》,交易类资产、负债和可供出售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可理解为市场价值,这虽然提高了财务报告与市价的相关性,反映了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但在这种计量方式下,资产负债将会随市价而波动,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另外,《准则》要求报告期内将公允价值的变动带来的利得或损失直接确认为损益或权益,改变了传统的损益计算模式,形成未实现的账面损益,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会计与税务对损益认定的差异,如果按递延法,将产生更多的递延资产或负债。

三、新准则对我国银行业提出的要求

1.对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风险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价属性的引入,不仅仅是一项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且会给银行业风险管理观念、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因此,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银行业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其具体反映为银行业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2.要求信息数据及时,信息分类清晰。公允价值是有时效性的,要求系统处理信息的时效性要保障,市价采集标准也要统一,操作差错率要减少,否则都将反映在资产负债或损益表上,形成数据失真、损益失真。

3.要求建立合理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由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欠发达,很多交易产品无法取得合理的公允价值,按照《准则》,在缺少市价时,银行只能采用估值技术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估值技术包括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当前的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但估值技术应当是市场认可或实际交易价格验证可靠的,这要求银行一方面要拥有充足的历史数据,同时要掌握市场相关参数的配置。

4.要求较高的职业素质。《准则》引入了很多新的概念和技术,涉及银行多个部门,会计的概念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簿记,需要高水平的会计职业判断,现行银行内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急需加强国际会计准则的培训和风险管理基础的专业培训,以提高职业素质。

四、银行业应对新准则挑战的对策

1.加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商业银行财会人员对规定的理解。要贯彻落实新准则,商业银行财会人员的素质是关键。要学习现有银行的各项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形成的相关业务,理解业务的流程和本质,从而准确定义业务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必须掌握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培养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水平,及时掌握市场行情,避免出现计量的价值严重偏离公允价值的情况;另外,财会人员应与业务部门做好沟通,对现金流进行共同确定。

2.加大科技投入,开发信息系统。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要想准确核算有市价的资产和负债,必须有相应信息系统。可参照基金的估值办法,对于有市价的,通过相关系统与市场交易机构进行连接,实行自动计量;对于无市价的,由系统设计相关模型,输入现金流,计算其公允价值。

3.进行相关系统改造。银行是拥有数额庞大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企业,执行本准则没有系统工具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系统功能主要满足以下要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活期存款)公允价值提取计算与确认、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摊余成本(含减值损失计算)、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利息收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估值)模型。

4.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探索运用量化模型有效识别、判断、计量和控制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Study on Influence and Measure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to our Country's Bank

ZANG Shu-qing1,SUN Rui-min2

(1.NudanJing Branch,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Mudanjiang 157000;2.Xilinji Forest Bureau, Daxinganling Forestry Group Company, Daxinganling 165300, China)

篇6

一、相对于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改进

将涉及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三个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正式的准则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改进:语言更加规范;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增加了一些征求意见稿遗漏的重要条款。

1.语言更加规范。新准则将征求意见稿中使用不够规范的“会计处理”一词统一更正为更为规范的“计量”一词。因为“会计处理”可能包括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阶段的工作,而原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会计处理实际上只涉及到计量这一环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52条第2款“企业应当定期使用没有经过修正或重新组合的金融工具公开交易价格校正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并测试该估值技术的有效性”[1]中,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可靠性”改为“有效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2条“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2]中,也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收益”一词修正为“收入”,从而与句中的“费用”相对应。第24条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非现金质押物”改为“非现金担保物”。

2.改变了准则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新准则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中的做法,充分实现了同国际准则的趋同。具体而言:(1)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2)对于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不应转回;(3)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已经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不应通过损益转回,但归类为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增加,并且该增加客观上与减值损失计入损益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则应转回减值损失,转回的金额计入损益。在原来的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不允许减值损失的转回。

3.增加了一些征求意见稿遗漏的重要条款。新准则增加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1)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定义。征求意见稿采用的是2004年修订之前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定义。新定义将如下两项列入了金融资产的范畴:一是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二是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①。而且将与上述两项相对应的合同义务列入了金融负债的范畴。(2)增加了对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时产生的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规范[1].(3)增加了企业因卖出一项看跌期权或买入一项看涨弃权而对被转让资产继续涉入的规范[2].(4)更加严格规范了符合套期项目或被套期项目的条件[2].(5)增加了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一部分的利率风险公允价值套期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的规范[2].

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新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4)②的趋同。但仔细比较,还是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对IAS39进行了极大的简化,从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内容。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IAS39进行了很大程度的简化。IAS39包括准则正文和两个附录(实施指南和对其他文告的修改),伴随其一起的还有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等内容。附录构成准则的组成部分,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等内容虽然不构成准则的组成部分,但对于理解、应用准则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国的准则却基本上只涉及到IAS39的正文部分和部分实施指南,虽然剩余部分实施指南、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可以在随后以应用指南的形式进行,但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且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通过一个“中国式”的应用指南很难将它们较好地糅合在一起,即使能够做到或在稍后分别将这些内容予以,也不利于准则使用者的理解、学习和执行。本次的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其间只有短短的10个月时间,企业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适应新会计准则难度相当大。另外,从已简化的准则内容来看,新准则也忽略了很多必须的内容,例如缺乏评价套期有效性的方法。

2.公允价值选择权方面的差异。现行IAS39允许主体在初始确认时将任何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并在损益中确认公允价值变动[3].而我国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却明确规定,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1].可见,相对于IAS39而言,我国对于公允价值选择权做了较大的限制条件。这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待公允价值的谨慎态度。

三、新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的不足

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虽然已较为完善,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还存在着下列不足:

1.格式、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采取的是法律法规的条款形式,这是为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形式保持一致。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并无实质性差异,不同的是,我国一般没有将“定义”单列一章或一部分,而是将其置于某一定义所涉及的条款之后。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准则使用者对内容的理解,但也使得准则整体上显得比较凌乱,不能清晰地呈现出本准则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也不利于使用者查找。需要指出的是,某一准则内部各新准则之间也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为例,与其他准则不同,该准则将其中所涉及的三个重要概念(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单列一章(第8章)进行定义,但其他一些重要概念如金融工具、衍生工具、金融资产的四种类型③、活跃市场、实际利率、公允价值等概念却分散在各部分中。

在语言表述方面,虽然新准则相对于征求意见稿已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条将衍生工具定义为“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本准则涉及的”一词就是典型的赘词,难道本准则不涉及的具有准则所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就不是衍生工具了吗?该准则第5条提到“不可撤销授信承诺(即贷款承诺)”,但随后准则中都是用“贷款承诺”一词,因此应将“不可授信承诺”置于括号内与“贷款承诺”一词互换才更符合逻辑。再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第9条第1款和第2款有“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经营境外净投资”[4]一句,我们认为,虽然如此排列是与套期会计的几种类型相一致的,但经营境外净投资实际上还是属于资产,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列示。

2.概念不清晰。这主要表现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上。首先从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来看,新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1],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3].其差异主要是对交易主体的界定上,我国新准则将其界定为“交易双方”,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是“当事人”。前者实际上假定了交易只涉及到双方,而且排除了通过假定的第三方来估计资产公允价值的可能性,“当事人”则克服了上述缺陷,不但反映了通过假定的第三方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技术,还为负债的公允价值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因为,一般认为负债的公允价值应被定义为交换中的公允价值,即企业将不得不在资产负债表日支付给接收该负债的第三方的金额。如果还将公允价值定位为“交易双方”的话,负债公允价值就不可能被理解为“交换中的公允价值”[5].其次,从内容来看,新准则似乎没有认识到初始计量阶段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区别,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0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1].严格来说,应该是“按照所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或为取得金融资产而支付的对价(或因承担金融负债而收到的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计量”。前半句可以理解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计量,而后半句则是一个成本(历史成本)的概念。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将历史成本定义为“……按照为了购置资产而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可以看出,新准则并未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严格地予以区分开来①。

另外,虽然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也给出了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导,但并未深入分析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会计计量”部分也没有深入分析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及其与其他各计量属性的关系,而只是按照IASB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给出了各自的简短定义②。

3.金融工具的分类。为保持同IAS39的一致,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四大类③。对于IAS39而言,这隐含着两重含义:其一,将原来的“企业源生的贷款和应收账款”改为“贷款和应收账款”,使得任何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的具有固定或可确定付款额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贷款资产、应收账款、债务工具投资和银行存款)都可能符合贷款和应收账款的定义,即从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角度,扩大了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范畴。其二,这种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提供了基础,从而即使对某项原本可归类为贷款或应收账款的金融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主体也可以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基于可靠性和欧盟等一些国家的压力,IASB压缩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但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提出反映了其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的最终目标并没有改变。而我国虽然分类同IAS39完全相同,但由于对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行使给出了严格的条件,使得我国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要小于IAS39.这也反映出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对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担心。

4.理论依据不足。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概念的定义、分类、确认标准、计量属性选择等都没有给出一个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一些备受争议的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尚存在差异的问题。例如,对于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以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风险报酬分析法”到“控制转移分析”的转变,而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却是“现金流量收取权分析”、“风险报酬分析”与“控制转移分析”三者的结合。对于为何采用这种新的终止确认分析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却是只字不提。另外,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选择权做了严格的规定,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5.公允价值计量指导不够完善。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专门用了一章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但这些不够完善的原则性规定远不足以对实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有效的指导。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分为两个层次:(1)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2)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这一简单的分类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按照准则对“活跃市场”的定义①,如果被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可直接用其报价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不会存在没有报价的情形,因为根据定义,“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是构成活跃市场的要素之一。其次,从准则内容来看,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而采用估值技术时又分为三种情况:(1)考虑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2)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3)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从估计的第一层次即是否存在活跃市场来看,其划分标准是估计公允价值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但对不活跃市场进行再分类的标准却是估价信息与公允价值估计方法的结合。相对而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允价值估计层次的研究更为深入、更具指导意义。FASB在其《公允价值计量》最新准则工作稿中[6],根据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市场信息的可获得程度将公允价值估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信息是指反映报告个体在计量日能够进入活跃市场中的相同资产或负债报价的可观察的市场信息;第二层次的信息也是可观察的市场信息,但不是报告个体在计量日能够进入活跃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第三层次的信息是不可观察的市场信息,如通过推断外推法或内插法获得的但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数据支持的信息。以估价信息这一单一标准划分公允价值估计层次更有助于指导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和估价方法的选择。因此,这种划分标准更具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难点在于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计量以及其他估价技术的应用。我国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公允价值确定”部分却没有给出详细的指导,这对以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实施以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篇7

    一、问题的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有人认为,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放大了金融危机。因为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金融机构持有的相关金融资产市值大幅下滑,不得不对其计提大规模减值损失,引发市场对相关金融机构丧失信心,进而出现对其金融资产恐慌性抛售。

    金融机构陷入了交易价格下跌———提取准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准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在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资产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金融资产价值的低估。

    (一)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

    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尽相同。2006年9月19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价格或为转移债务所支付的价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的定义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似,只是作了“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进行交易”的补充。

    (二)目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压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目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计量方式、表内外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公众质疑的焦点并非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在于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流动性匮乏的市场上。流动性简单来说,就是指资产或者金融工具可适时交易变现的能力。这一含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可交易性;二是交易变现的能力。美国会计准则第157条款规定的公允价值计量,主要建立在市场活跃而有秩序的基础上。

    而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引发流动性收缩,进而殃及全球金融市场。其危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金融本身的发展带来阻碍和扰乱的后果,比如金融体系本身会在危机中遭到破坏,金融创新也会被监管部门更严格的抑制等。第二是打乱经济秩序并引起财富缩水效应和再分配效应,在这种坏的局势中某些金融资产会消失,其财富所有者受到损失。第三,对经济发展严重阻碍,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甚至引起经济的倒退。在金融危机面前,很多金融机构会为了尽快变现财产,在无秩序的市场上甩卖产品,出现”流动性黑洞”,如果再用市场价值来作为账面资产的计价方式,就会产生不公允的情况。

    在各种压力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出台新规:会计主体可自2008年7月1日起,以成本计价代替以公允价值计价,来计算非衍生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和债券)的资产价值。根据这一决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不必再按当前市值记录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将违约风险考虑在内对其资本进行估值,从而避免资产价值在市场动荡中被过于低估。2008年9月,美国监管机构已提出暂停金融机构采用“按市计价”准则。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政府决定修改欧盟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缺陷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确实有一定关系。如何看待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MarkettoMarke,t还是MarkettoAssets,这造成了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同时,由于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统计学中的点估计,点估计既不能够说明估计的准确度,也不能说明估计的精确度,而只是对价值做出的概括性说明,用以代表价值的一般水平,它能反映变量值的集中趋势,而变量值之间还有差异的一面,即离中趋势。这是许多人士抱怨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根源之一。

    (一)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规则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

    1、在活跃市场上,企业已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报价,应当是现行出价;企业拟购入的金融资产的报价,应当是现行要价。

    2、企业持有可抵销市场风险的资产时,可采用市场中间价确定可抵销市场风险头寸的公允价值;同时,用出价或要价作为确定净敞口的公允价值。

    3、金融资产没有现行出价或要价,但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企业应当采用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企业应当参考类似金融资产的现行价格或利率,调整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以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不是公允价值的,应当对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作出适当调整,以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在非流动市场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按照美国证券监管规定,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大量次级债金融产品及其他较低等级的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产品,每天应根据市场价值来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次级债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和市场价值直线下降,从而使得这些公司持有的次级债证券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迅速下跌。如果无法将债券继续销售给投资者,而不得不把这些债券留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那么,或者它们将可能出现资金短缺,或者巨额资产减记将严重侵蚀这些公司的资本金。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没有及时注资来补充资本金,这些公司很快就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出现“流动性黑洞”的非流动市场上,金融资产被大量抛售,整个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被抛售资产的价格急剧下跌与卖盘持续增加并存,金融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其内在价值。比如显着提高现金流风险的新型抵押贷款的性质和数量发生了变化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流动性的缺失会引起表面上资本充足率良好的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严重缺乏流动性,会计准则却要求各金融机构须将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按市值计价,从而导致重大损失。而金融机构则认为,由于住房等实物资产价格下跌的势头终将扭转,因而,这些损失只是暂时的,应根据对相关债券长期价格的内部估计来定价,而不应依照动荡市场下的价格。如果金融机构不必按市值给其资产定价,金融危机就会消退。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低估了在非流动市场上证券的真正价值,夸大了损失程度。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会计准则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改进建议

    对于在当前金融危机中受到越来越多压力的会计准则,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金融资产减计问题,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并不是由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公允价值计量及时反映了资产的状况,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金融资产减值并不能说明金融机构错误的估计了当时资产的价值。因而,即使是价值的下降,也应进行真实可靠的会计记录和充分有效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可能导致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失误。

    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实对市场信心和市场秩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予以改进:

    (一)增强披露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金融机构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导致收益的易变性”,而企业管理层需要追求收益的平稳性(或者稳定性),因此对超出管理层控制范围的因素(如市场因素)引起的收益变动不应进行报告。因此,区分由市场因素变动引起的未实现利得与损失、已实现利得与损失和由信用风险、合同约定的未来现金流量变动引起的未实现利得与损失便非常重要。当然,也应防止“人为的波动”或“人为的稳定”对投资者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扩大允许企业拥有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适用范围

    会计实务中,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这种混合的计量属性往往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表现出远高于经济实质的波动性。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拥有公允价值选择权,其目的正在于减轻企业财务信息的波动性,同时又豁免了企业为实施套期会计方法而必须准备的各种文档。

    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19条规定“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该条款同时指出:(1)企业仅能在初始确认时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2)一旦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就是不可取消的。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还规定了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

    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市场缺乏流动性,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因而,我国应扩大允许企业拥有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适用范围,在对金融资产初始初始分类后,可以允许金融机构在非常时期把非衍生金融工具调离财务报表中的买卖类别,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区分由市场因素变动引起的未实现利得与损失。

    同时要求企业管理层书面声明企业对相关金融资产的重分类的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按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充分披露。这样可防止相关金融资产价值因随市价调整而导致盈利更大幅度的波动,也有助于加强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增强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避免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篇8

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178-02

一、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存在问题

根据CAS 39,企业应当优先选择第一层次输入值计量公允价值,当没有第一层次输入值可用时,再考虑第二和第三层次输入值,它们的可靠性由强到弱。而根据金融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反映,我国企业大多使用第二、第三层次的输入值,这大大降低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从估值技术方面来讲,企业应当使用与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中一种或者多种估值模型相一致的方法来计量公允价值,而估值方法当中的估值模型和输入值都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另外,当使用不可观察值进行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时,就必须对估值技术进行校正,这一过程也给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带来了很大影响。

只有在经济环境稳定的时候,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才比较可靠真实。但是,如果遇到金融危机,公允价值所反映的价格就常常偏离实际价值,这就是所说的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例如,在经济发展迅速阶段,如果企业的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那么其价格就会上升,此时对企业利润就会有较高估计,市场风险也会被放大,最终导致金融泡沫的出现以及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降低;相反,当经济萧条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价格会不断下降,利润也会随之减少,之后会出现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下跌的情况,导致金融工具投资者账面出现亏损。这也体现出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的一面。

(二)估值技术存在缺陷,选择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企业在选择估值技术时,为了保证计量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结果是可靠的,一般优先采用市场法,这是因为通过可观察值计算得出的公允价值更接近实际价值。

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对落后,因此有时很难从市场中获得参数并利用其来估值。在现实操作中,如果同一金融工具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相关系数和风险的估计都会不一样。这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1)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估计出的系数风险就会有差异;(2)可供选择的方法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3)不同会计人员之间的职业素养差异较大。在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这一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估值者素质偏低和估值模型存在缺陷、不严格的监督管理、不健全的控制机制等都会削弱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三)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风险

公允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持续计量下,随着市场的波动,会存在许多风险。首先,在选择估值技术时,有些企业可能不能取得相同或相似的资产、负债的价格,从而无法使用市场法来进行计量,那么结果就不公允。其次,选择输入值时,很多企业选择的是第二层级的可观察输入值和第三层级的不可观察输入值,而这两个层级的输入值都没有第一层级来得更加可靠。另外,当企业计量负债时使用公允价值,还可能存在不履约风险。

在我国最新修订的2014版企业会计准则中,与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的规定,如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级等过于宽泛,没有详细的运用条件,因此,很多企业在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就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方法最适用于企业自身从而增大企业风险。

(四)金融工具分类不明确,公允价值计量会产生利润操纵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这种分类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不同的人分类就不同,而如果分类不同,那么采用的计量模型就有可能不同,因此企业有可能会抓住金融工具分类的漏洞来操纵利润,人为地调节财务报表。

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在这时由公允价值变动所引起的利得或损失会直接反映在利润表中。然而在该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这部分损益并没有实现,只有在该资产被出售时才能被确认。准则规定,企业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再将处置时的收益或损失与之前计入到所有者权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金额一并计入到利润表中。当企业确认这部分损益时,就会通过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获取利益,从而能够“粉饰”利润表,这就给企业调整利润提供了空间。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一)优化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环境

能否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应用公允价值,与市场条件和经济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仍然不发达也欠规范,在市场机制方面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工具中,很多都不存在活跃的公开交易市场,因此就要经常借助估值技术。在应用估值技术时,会计人员会对未来事项进行主观判断做出会计处理。这不仅让利益相关者在使用公允价值信息时产生担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允价值的可比性降低。

为了使公允价值能够在我国被广泛且有效运用,政府应当不断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拓宽市场交易渠道,加大信息披露和监管力度,争取建立一个公平、开放、有效、充分竞争的市场,并积极为各主体提供市场信息,减少信息披露和获取成本。

(二)改进估值技术,增加公允价值信息披露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成熟,因此很难从市场上直接获取公允价值,而估值技术却能够提供足够多且有用的公允价值信息,所以最重要是完善估值技术。如果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存在活跃报价,就可以运用当前市场上经常使用的估值方法;如果交易的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就应该选择类似的金融工具的活跃市场;如果交易产品既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也没有相似的金融产品可供参考,那么就需要使用行业内使用频率高又有较强可靠性的估值技术。

在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公允价值很难把一项复杂的经济业务转换成一个公允的数值。这不仅仅是对公允价值而言的,对其他任何一个计量属性而言也是都无法做到的。所以,很有必要详细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信息。但是,不能单单披露公允价值的相关数据,资产潜在的风险、估值模型以及波动的市场价格等要素也是披露的重点对象。另外,还要明确公允价值是通过活跃市场报价直接获得的还是使用估值方法计算得到的。

(三)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爆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不再公允,这使人们对公允价值产生质疑,公允价值陷入信任危机。为了保证公允价值能够真正反映金融工具的实际价值以及如何才能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认识到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着手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就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将二者相结合。第一,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政策程序,评估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明确高风险的范围,严格控制企业的风险水平。第二,运用公允价值时在政策上和计量方法上还应当保持高度一致。第三,定期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反映公允价值应用状况的报告,以反映公允价值应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海连.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内容、比较与展望[J].商业会计,2014,(15):6-9.

[2] 张君承.公允价值计量的革新――基于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4,(8):92-93.

[3] 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9,(9):22-28.

篇9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国际会计准则(IASC)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可以理解为,其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交换或债务结算的价格,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

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并比较全面地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导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规定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均可采用公允价值,并且给予了公司更大的自来调整其会计政策。不过,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还是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做了审慎的改进。比如,投资性房地产减少了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即在一些领域,要求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时,才允许相关性的进一步运用。

二、公允价值引发上市公司价值重估

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规定,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出售,该资产的利得或损失,将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而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因股改之后,可以拥有相对确定的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因此可以作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可以以公允价值计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会计准则的改变,将使得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由此引发上市公司价值重估。

从估值影响来看,如果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并未改变公司的现金流,则不会影响到公司的绝对估值。但是,在相对估值法普遍应用的今天,股票价格对公司业绩和资产波动比较敏感,而新准则的实施将使部分隐性资产增值显性化。由于新准则应用将产生对公司资产如何确定的问题,因此很多企业的价值将得以重估。事实证明,从近一段时期股市上的反应来看,新会计准则概念投资主题急剧升温。金融股、地产股等行业由于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的敏感性,已对A股二级市场产生了较大刺激,引发诸多相关个股持续上扬。2007年4月13日S*ST长控复牌上市、暴涨849%后被交易所紧急停牌,无疑是典型的新会计准则制度下的受益股。由于债权人豁免ST长控债务重组收益2.7亿元,按新会计准则计入当期收益。受益于新准则的绝不止此一家,雅戈尔、两面针等同样如此。

三、会计处理差异例证分析

以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两面针数据为例,截止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总股本15,000万股,持有上市公司中信证券股票4,563万股,历史成本为1.6元/股,中信证券股票2006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27.38元/股。根据新会计准则22号规定,两面针公司既可把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指定的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可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但一经确定不得重新分类。从会计处理角度分析看,这两种不同会计处理差异对两面针公司2007年一季度业绩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有很大差别。

(一)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假如两面针公司2007年3月30日前按中信证券1月9日至3月30日期间的均价37元已出售完业已公告计划出售的1,050万股。则两面针公司一季度的每股收益为:

[1050×(37-1.6)+3513×(43-27.38)]×(1-15%所得税)÷15000=5.22元。(未考虑两面针公司一季度其他资产的价值和投资收益影响)

(二)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由于两面针公司已公告,于2007年4月9日前出售1,050万股。所以该部分必须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余下的3,513万股才可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假如两面针公司3月30日前,按中信证券1月9日至3月30日期间的均价37元已出售完业已公告计划出售的1,050万股。则两面针公司一季度的每股收益为:

[1050×(37-1.6)]×(1-15%所得税)÷15000=2.11元。(未考虑两面针公司一季度其他资产的价值和投资收益影响)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问题与改进

一、金融危机触发的公允价值论战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并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冲击的同时,也触发了一场公允价值的论战。在危急中遭受重创的跨国金融巨头首先将矛头指向会计。他们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衍生产品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照市值减计,在账面上确认了未实现且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巨额损失。这些账面损失误导了投资者,导致他们的恐慌性抛售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反作用于金融机构,致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陷入 “ 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 的恶性循环中。公允价值会计和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具有严重的顺周期效应,在经济繁荣时期使本已过热的经济火上浇油,创造资产泡沫,在经济萧条时期使本已恶化的经济雪上加霜,形成资产黑洞;于是,以花旗、美林、瑞银、百士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开始责难公允价值会计,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实际损失,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完全废除或暂时停止采用公允价值会计。

面对各种指责和压力,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FASB)依然极力维护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会计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而是客观反映了金融危机的事实,而金融巨头抨击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为自己的过度投机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寻找替罪羊。无论这场论战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深入的思考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客观的分析其利弊并进行改革与完善。

二、危机凸显的公允价值会计的不足

1.市场价格不一定公允

虚拟化的金融产品,其价格虽然受价值规律支配,但与实物相比,其所受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价格的即时性以及人的心理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价格不公允。

价格的即时性。在金融市场上,价格是瞬息万变的,它作为一种市场信号,具有惯性,以其作为公允价值依据提供的信息预测能力取决于市场状况:市场处于正常情况时,预测能力较强;在市场处于拐点时,则毫无预测能力,通常还有误导作用。例如在股票市场中,牛市时,一个价格高点后市场通常还认为有更高点,而在熊市中,低点后通常认为还有更低点。而对于金融衍生品,价格的波动更大,期末市场价格只代表即时价格,因此我们该选择何时的价格作为公允价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交易的有序性假设并非总是成立。美国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假设将一项资产出售可收到或将一项负债转让应支付的价格”。这一定义中包含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计量所涉及的资产或负债均存在着一个有序的交易的市场。但金融危机表明,这一假设并非总是成立。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人的心理因素与情绪的传染效应叠加出现“羊群效应”,这一因素公允价值分析中显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例如,因为投资者极度恐慌和信贷极度萎缩,此时的市场参与者没有了理性的分析,有的只是恐慌的心理,他们不再是自愿的了(自愿销售者是指不过于着急出手、不准备在任何价格下都会被迫出售的销售者,他们不会抱着固定价格不放,而是理性地考虑市场状况(葛家澍,2007))。整个市场处于一个扭曲的状态,陷入困境的资产卖方处于甩卖境况和非理性状态,此时的公允价值根本就不再满足自愿性这样一个基本属性,公允价值的估价就存在问题了,就不再是公允的了。

2.参数缺乏,理论模型的可验证性差

公允价值按照市场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同类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的确定根据活跃市场的报价来确定(第一层);类似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并经过相应的调整(第二层);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管理层需要根据主观判断以及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来确定公允价值,主要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方法,而且采用的估值技术应该尽可能多的使用市场输入变量,最小限度的使用属于主体特有的参数(第三层)。2007年底,在美国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一至第三层次公允价值的占比分别为6%、72% 和22%,可见,绝大多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需要参照相似资产过去的市价进行调整或采用估值模型加以确定。当市场巨变和信贷萎缩导致次债相关产品从第一或第二层次掉落至第三层次时,FAS157未能就这种情形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提供技术指引,导致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差距很大。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取代过去的历史成本会计。但这种会计方法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不断下滑和低价出售套现,使金融稳定性进一步恶化。因为企业在泡沫时期的资产负债表水涨船高,容易采取进取扩张的策略;而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持有的投资工具(如基金、股票等可交易的衍生产品)大幅贬值,按市值入账将会产生巨额损失,企业在资产贬值、盈利下跌的情况下难以寻找到融资,放大了财务困境的程度。金融危机下人们对公允价值的抨击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这个时候如果还是坚持采用市场价格来作为金融资产的计价依据,得到的公允价值就不再是公允的了。此时应该采用估值模型,结合主观判断和市场情况来确定公允价值,其可靠性就取决于模型的好坏和所使用参数的级次。

一方面,在第三层次的估值模型中,市场输入变量少得可怜,参数缺乏,因此得到的价值主要是根据管理层的主观判断也就是使用了很多的主体特有的参数,这样的处理未能得到公认,在谨慎的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坚持下,管理层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甩卖价作为手中金融产品的价值,从而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美国国际保险集团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很多金融机构所使用的程序交易模型都是外包的,即大多数金融机构均使用了有少数金融工程式设计的模型,这些模型的实用性值得怀疑。两方面结合来看,复杂的金融产品定价被模型化,并掺杂人为选择的参数,结果是有多种模型估算同一证券价格,形成差异巨大的结果,并很难判断那种结果更合理,因此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不可比。再者,验证通过模型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对于外部审计、评级机构及监管机构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三、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的改进

虽然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技术性缺陷,但是不能阻挡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趋势。2010年3月26日,我国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未来几年的应用,将如洪水猛兽一样,无法阻挡! 我国应用的范围不会缩小,只会更加扩大! 因此对公允价值的深入研究极其重要和迫切!

解决非活跃、非流动、非理性的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科学计量的问题,减少或消除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 ”。IASB采取的改革举措包括:(1)改革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探索以预期损失模式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2)为缺乏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更详细的指引,允许报告主体在业务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3)赋予报告主体更大的公允价值选择权,以降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计量上的错配效应。2008年10月,IASB了市场不再活跃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一方面是提高当市场不再活跃时准则对金融工具估计的指导性,另一方面是更好地披露估值方法及相关的不确定性为解决非活跃、非流动、非理性的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应着力解决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应以目标为导向,统一诸多分散在各具体准则和指南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建立健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建立实施及应用公允价值的良好环境,提高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随着企业新业务不断涌现,未来会有很多业务涉及公允价值,因此,必须加快具体准则的制定步伐,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公平、开放、自由、诚信的交易规则体系。另外,由于公允价值估值的二、三层次对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加强会计人员估价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方估值服务,提高资产评估机构在公允价值计量上的参与度和规范性,因为对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会不同程度地介入主体的估价和判断,这些估价和判断受制于主体的利益取向,会降低估计结果的市场性,破坏计量的公允性,所以又必要发展具有独立性的 资产评估机构,使评估免受主体利益取向的影响。

3.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一个完善、公开、透明和有效的金融资产价格市场,可降低会计人员估价的主观性,减少信息不对称。而且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能推动市场发挥最大效应。对此,政府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资产评估机构建设,改善评估职业环境,加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另外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在金融、保险业中的公允价值的应用。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们不能说公允价值会计是罪魁祸首,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中认识到了公允价值计量确实存在技术性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的推广和应用仍将为社会广泛接纳和认可,公允价值会计的全面应用是大势所趋,所以为保证公允价值会计的健康发展,改进与变革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会计研究,2009,5.

[2]黄世忠. 金融危机触发的公允价值论战.中国金融,2009,15.

[3]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会计研究,2012,6.

[4]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会计研究,2009,8.

[5]汤湘希,赵彦锋,王昌锐.2010.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6]张晓琴.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化.湘潭大学学报,2011,4.

[7]隋海燕.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