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古建工程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古建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古建工程

篇1

论文关键词:国家示范高职;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

目前,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已完成建设任务,经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承载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是我国高职教育全面推进的一项试点,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在示范项目验收后,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决不能浅尝辄止,还需要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引领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功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培训的基本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基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合格验收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功能,为高职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平台、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一)继续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高职教育要改变买方市场现状,必须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内涵[1],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供需双方都来关心学生培养质量的局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需要政府根据本地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布局,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配套,建立一套刚性制约机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需要政府主导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政府明确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明确行业制定区域性的职业分类标准、职业人才规格、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区域性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符合行业标准;需要政府搭台,建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各建设学校均搭建了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的建立,为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建设期短,管理平台的架构还不尽完善,平台的内涵建设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

1.建立“多元化”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架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政府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表现为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共建学校的办学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二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行业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三层次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根据“双赢”原则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办学管理平台架构的层次性决定合作的力度和效果。

2.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从学校层面,需要继续争取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完善三个层次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制度建设,使合作办学制度化,而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从专业层面,应该充分依托学校搭建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在形成的机制和建立的制度保障下,进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搭建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有的专业可依托专业的场地资源、人才需求优势等“引企入校”,形成利益共享的管理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专业,还可根据行业对特殊岗位人才急需的情况,采用“订单培养”方式,根据企业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专业的教学管理平台。

二、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时间短,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专业的比例较低等原因,重点建设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尚需要进一步深化,况且重点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在学校其他专业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因此,将阶段性建设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性的实力,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院校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专业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基础。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要根据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的特点,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的产业布局,准确定位高职专业的服务行业,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找到行业背景。二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人才需求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充分研究服务地方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情况,只有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有需求的渴望,才可能存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变闭门办学为开放式办学,掌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摸清所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脉搏,动态地优化专业结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实施的行业条件和需求基础。

(二)专业要采用“校企合作”的建设模式。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实现专业建设的“六个共同”,即:校企共同定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共同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评价;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推行 “六个共同”的专业建设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尽管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努力方向。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同进行的专业建设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可以凝练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满足三个设计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高端”和“技能型”可以理解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复杂程度较高,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同时满足三个设计目标,即“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二)树立两种课程观念

课程体系设计一是要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为设计依据,以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获得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体系。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积极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以达成课程的目标。

(三)遵循一个生成机制

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职业岗位群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即先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接着分析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需要职业能力和素质,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来开发课程。这样,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课程体系设计可采用两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一是职业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融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二是能力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职业岗位群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支撑岗位群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四、推行“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就成为高职院校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具体工作。

(一)深化“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

“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是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高职课程的建设方式。校企共建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兼职教师熟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熟悉岗位员工的职业成长规律,便于开发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专职老师熟悉课程的教学规律,便于开发适合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中,专兼职教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保证高职课程“工学结合”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可实现高职课程从学科导向课程向工作导向课程的过渡。

(二)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以“工学交替”等形式实施,在实践中可以是传统课堂和实训室的交替,也可以是传统课堂与企业车间的交替。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工”,是把实训实习当作课程的一部分,当作课程来实施,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运用“工”的途径,达到“学”的目的。同时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考核评价,建立以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作品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五、建设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

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物质载体,师资和实训条件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古建筑工程技术集中式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各地要引导示范院校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依据教育部文件精神, 2010年我院开始申报古建专业,结合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同期启动,集中授课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学生能力为目标。现就本教学方法教学特点,试点教学实施过程,推广意义作总结说明。

剖析高职建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量化技能训练时间和评价标准。将课程转化为任务链。

高职建筑类专业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将建筑类专岗位技能转化为课程任务,分组完成教学任务,集中式技能训练。分析建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和高职职业岗位技能,将每种能力量化到对应的课程中,把课程内容转化为递进的任务链,通过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按学生的兴趣点组成团队完成任务。以集中时间、强化训练来实现技能的掌握。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巩固和强化专业岗位技能。例如,岗位基础能力中的色彩协调能力绝大部分是在美术基础课中完成的,我们将色彩协调能力转化为三个任务:单多色渐进、色块组合、色调变化。此三项任务分三周完成。按兴趣和能力分组的学生完成单向任务时会产生集体荣誉感、促发团队精神。在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水平有客观的评价。并在比较和合作中促进了学生追求进步的信念。这样就实现了专业能力提高的同时感受岗位气氛,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就业能力。

能力集中授课是指将古建专业的职业基础技能课程和岗位实践技能课程集中时间,连续强化训练。将传统教学中以周别为单位的授课顺序,根据课程性质及职业能力需要,改为分任务、分阶段集中训练,将传统教学中各门课程教学时段平均分配,改革为集中时间连续教学集中时间,打“歼灭战”。

实践技能课程是推动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源动力。就古建筑专业而言,美术基础、彩绘作、油漆作、木作、瓦石作、古建测绘等课程对学生从专业的感性认知到进入学习状态最终掌握职业岗位技能都起到指导性作用。我们将这些课程集中时间、师资教学,深入、深刻、深层次的挖掘专业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学到最有用的“渔”而非“鱼”。以期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拓宽学习思路,拓展后续学习空间和提高学生自主后续学习的目的。

二、依据职业岗位技能目标,以集中授课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倡导学生自主式学习。

古建筑专业是一门自成系统的学科,是一门融艺术与科学为一体的专业。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古建筑修缮和仿古建筑市场日渐繁荣,在古建筑行业中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规范和良好的行业竞争机制。高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据有良好的后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市场紧缺,高校的古建筑专业培养方案和思路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就业。国内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基本延续中专或本科教学模式。我国高职高专学制一般为三年,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让学生一技多能 ,拥有岗位职业技能和后续学习的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集中授课教学法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教学强度,强调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思维习惯。所有教学内容直指岗位技能。集中授课教学法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对于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有推广意义。

三、针对岗位需求的教学实践进程,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按兴趣点和任务目标分组教学。

古建专业集中授课教学思路

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中,以彩绘作为例,建立工作室制,每个教师有固定的实训室,在完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后教师可以按个人风格安排教学内容和传达个人绘画技巧。保证学生技能掌握的和审美趋向的多样性。具体教学按学生兴趣点和教学任务目标分组进行,第一周为学生讲解彩绘作的制作流程和工艺样式,将学生随机分为几个小组,教学内容以造型基本手段和彩绘三大样式为主。目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建立基础能力。第二周将前一周兴趣和基础能力表现一致的学生分配成一组,教学内容三大彩绘种类任选其一,重点突出和表扬学生的表现技能。第三周重点辅导每组表现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使掌握较好的学生作业有质的飞跃,较差的学生能加快进入研究状态。第四周安排学生依据个人所长作业风格自由组合,教学内容以技法巩固和体现个人风格相结合。四周的教学以每个小组完成指定任务情况给予客观评价,成为学生结课成绩。同时教学中另一方面是为学生说明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对其今后专业学习的作用和指导性。使学生建立长期有效的专业思维习惯。保持良好的专业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

在每个阶段都进行小组教学观摩和公开作业讲评,教学观摩可以让学生开阔眼见,客观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公开作业讲评是让学生了解评价的多元方式,增加学习的自信。有成就感就会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评分以鼓励学习为目的,以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目标。

四、 建筑类专业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是体现高职技能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古建类专业集中授课教学法是在教学实践中分析职业基础能力及职业岗位能力中进行的。古建类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的实践性训练方法和感受性进步方式允许其可以集中授课。集中时间和精力的学习,对技法操作的掌握和专业思维习惯的形成都非常有好处。尤其是一些实践性课程连续的强化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其次,集中授课使课程学习周期缩短,产生学习的紧迫感。从教与学双方宏观效能来看,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整合了教学资源,集中了教与学双方的精力,教学效能显著提高。从教学微观层面对比,集中式授课对绘画课程技法的掌握巩固以及专业学习的连贯效果更加明显。对于任何一种学习来说, 最大的动力莫过于自我对学习本身的内在需要, 也就是说, 对专业的酷爱是自我学习的最好教师。由于集训时学习成绩明显,业绩是兴趣的导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来看,集中式授课亦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同时也发现了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结束后的巩固也是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否则会出现学过即忘的结果。另外,精力和时间的集中,绝大多数学生较入学前有了明显得提高,尤其对一部分入学前和基础较弱的学生效果明显,成绩的进步也增强了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其今后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有约百分之五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造成这部分学生进步滞缓的原因可能是操作的技术性问题,亦或是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篇3

关键词:古建园林 修建 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投入与加大,各旅游地区也开始注重特色的修建。而古建园林的修建是各地追求的重点。它不但反映了当地文化特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古建园林工程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古建园林修建工程的造价管理,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建园林的特点

1.1 古建园林对自然环境有着特定的要求。

在我国各地区古建园林中,对自然环境有其特定的要求。如江南地区其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其古建园林幽静雅致,既生活在城市之中,又可享受山水林泉之乐。

1.2 古建园林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园林之中的建筑,具有居住、游憩、娱乐、赏景与造景、理政,甚至举行宗教活动的功能。而古建园林更多加了其历史性。每个阶段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审美,也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

1.3 古建园林的教育性与传承性。

在我国古建园林中,它体现着我国古代特有特色,对我们认识历史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历史文化有着传承性。古建园林的存在与修建,要保留其历史概念,不能因为后来的修建就将其历史性磨灭。

针对我国古建园林的特点,就对我们古建园林工程造成一定影响,也使得古建园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困难。

修建古建园林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前期决策阶段对造价管理工作的忽视。

与一般工程不同,古建园林的修建其意义在于保存和体现古建筑的历史、科学价值。因此,古建园林的前期造价管理工作对其整个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忽视了对前期决策造价管理,使得一些工程在施工到一半时由于对前期造价管理的不到位遇到一些问题,从而增加了项目整体费用,对施工单位造成影响。

2.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古建筑园林的修建工程是经过可行性研究批准后才能工作的,它的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修建工作的质量和造价。但是由于古建园林修建工程的涉及面广,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可是现在我国古建园林设计人员不能完全达到这种需求,也使得在设计阶段就对整个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了隐患。

2.3 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

 就古建筑园林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

2.4 主动控制古建园林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在古建园林工程项目中事前主动控制小,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2.5 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在古建园林修建造价工作中,造价人员应参与工程实施过程的现场管理。但是由于造价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在古建园林工程施工中,造价人员由于对施工现场的不注重,使得施工变更加多,返工浪费现象严重,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到位。

3. 加强古建园林造价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决策阶段,对古建园林造价的管理。

在决策阶段,首先要着重史料的考证,看其是否具有保存和修复的意义,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增加项目成本。其次,要确定建筑的修建标准。合理的古建筑修建决定了修建的质量,关系着古建筑的造价。最后,要根据建筑规模和修建的措施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修建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不利因素,使投资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3.2加强设计人员的素质。

在古建筑园林修建中,设计人员要有非常丰富的设计经验,要对传承和发扬古建筑价值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古建筑园林遗迹的勘察调查工作,努力研究其历史,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设计人员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实地勘察,进行必要的检测,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在古建筑园林设计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从而为古建筑园林工作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3.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如果还是维持以前的状况,只是满足于识图、计算、套定额、取费、计算总价等古建筑园林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状况,就不能满足当前建筑业必须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进行管理的新的要求。所以,对古建园林从业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以及业务知识的更新教育,并严格监督,执行实施,使广大建筑领域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

3.4古建园林的修建要与实际相结合

在古建园林修建工程中,要结合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工程的社会重要性,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中,重点介绍主体结构和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在管理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保证体系、劳动力、机械的配备,以及工期、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要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带领多次紧密合作的施工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连续考核,以确保本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施工企业的利益。

3.5全面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古建园林工程项目成三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和班级经济核算等。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毒害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要使古建园林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在有效的控制之下。

3.6 加强对古建园林造价管理体系

在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同时,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的市场机制,打破关卡壁垒、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主义。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要一追到底,决不姑息,该用法律制裁的坚决制裁,决不手软,从法律角度震慑古建园林建设的相关人员。

总结

古建园林的工程造价管理比一般的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复杂化,它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着对社会存在的意义。在施工中要加强造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古建园林工程更好地发展,也可以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保存与传承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大勋.浅谈古建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民族建筑,2011,(11)

篇4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古建筑改造工作是一个长期工程,特别是在一些维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保留价值的古代文物,修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文物保护,尽可能修复后的古代建筑,保持和原来的一样。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注意总结古人的经验,从质量、材料、技术等几个方面的严格控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从而确保我国园林古建筑被长期保存下来。

一、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认真遵守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

2004年,《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一章第三条有这样的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原则,保护文物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纵观国际和各个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大多数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限度地维持原貌原则”。根据上面的规定,在进行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已经出现损坏的部分加以修复,使其正常运转,同时不得擅自扩大建筑的修缮范围及随意改变建筑本来的历史信息。

2、古建筑修缮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出现破损的构件,基于“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限度地维持原貌原则”,如果能够通过修补维持正常运转的构件,尽量要避免更换。如果确实无法修补,必须用新材料来弥补,而新材料的选用应注意与原构件的颜色、质地等方面保持一致,切勿破坏整个建筑的感觉和风格。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建筑的一部分已经缺失,在修缮时未与原构件进行对比,尽管如此,在选用代替材料时,应当切实找到相关的史料,并以此为依据,来对材料的外形、色彩乃至质地予以选择,而不能简单的凭借主观的猜测。

3、古建筑修缮的管理具有创新性

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并不同于普通构件的修补,应当如同新建工程一样,在修缮之前需要进行立项、规划、设计、监理、招标、现场施工和竣工交付,这些工程必须由专业的建筑团队来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及施工。考虑到古建筑的历史价值是无限的,而修缮关系到其重大的历史价值,但凡出现任何差错,往往均会造成古建筑的缺陷,导致历史的失真。因此,为了保证古建筑的修缮,其管理要具有创新性。在常规的工程管理方法基础之上,有效结合古建筑修缮的实际特点,进而找到全新的古建筑修缮的管理方法,全方位完成古建筑修缮的工作,以便于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

二、园林古建筑修缮的基本原则

1、按照古代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文化进行修缮

在对此园林古建筑群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对古人的思想进行保留,了解并尊重古人的观念和思想,以此来保证恢复古建筑的原貌。比如,在不同的时代,古建筑的摆放和建筑的风格是不同的,在和平年代,讲究的是左养右阴、左雄右雌,在战争年代往往更加注重左右相应、阴阳相合、文武对应,在门口摆放的狮子一定是左雄右雌,对联也讲究的是左前右后、左上右下等,这些东西在修缮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弄错位置。

另外,在古代建筑过程中,对风水格局是非常重视的,几乎涉及到建筑的规划、选址、营造和设计中的所有方面,不仅是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灵魂,风水包含了古人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总结以及易学的理念和观念。但是,当前在对古代园林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淡忘了风水方面的内容,大多数人对此非常轻视,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因此在对园林的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古建筑的建筑理念,就需要熟悉风水学,只有这样才可以体会到古人的建筑思想,对古建筑进行原样修缮

2、按照原样进行修缮

在对此园林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建筑的原貌进行修缮,所有的古建筑都蕴含着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可以让人们看到过去的历史,所以在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要对各个时期历史留下的痕迹进行保存,而不是根据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历史。不允许出现对古建筑进行大面积的重建和拆迁。文物是一个无法再生的资源,不管是民式建筑还是官式建筑都属于文物,都是我国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我国古老的文化。古建筑可以将当时社会的艺术风格、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情况反映出来。在修复的过程中,如果修缮失败,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对此园林古建筑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要对构造的建设特点、损毁规律进行分析和考虑,要对修复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尽可能的原状化修缮。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对修缮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延长古建筑的使用保存年限。

4、遵守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殊性

1.1同现代普通建筑工程相比,古建筑修缮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现代建筑公司建筑工程大多数是为了享用建筑的使用价值,例如:住宅,办公,娱乐,购物等等。而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我们对其进行维修,并非是为了古建筑的价值,而是为了保存这些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资料,进而利于相关学者深入的研究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从而帮助子孙后代正确的认识历史,全面了解祖先的过去。价值取向的差异,决定了最终的衡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单纯的经济效益来对古建筑的修缮进行评价。

1.2相比于新建的工程来说,古建筑在修缮之前,古建筑本身就是已经存在的。也就是说,在修缮之前,相关的施工队伍就应该对古建筑的整体状况进行详细地了解,同时对于要修缮的部分进行实际的考量,并逐一反映在图纸之上。找到修缮的部分还要及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而新建工程,只需相关的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对现场地质、周边的环境进行勘测,以此大幅度减少工程量。

三、加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古建筑修缮前期的准备工作

古建筑修缮即是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复原,古建筑修缮前的准备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有着又要意义,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加强修缮前期施工准备。一方面,应当落实原古建筑的原貌记录工作。记录工作的主体是即将修缮的古建筑原貌,在进行记录时可以采用拍照、绘画以及摄影等方式,同时在古建筑原实测图的基础上记录古建筑受损部位和受损程度,同时对古建筑的每个结构环节和相应的建筑元件在图纸的相应位置进行标明,并辅以文字记录,促进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注重古建筑修缮的相关资料收集。古建筑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可能在不同朝代进行了修缮,因此,应当注重古建筑以往的修缮资料,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参考。

2、保障修缮施工中文物安全

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在对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注重文物的安全保护。在古建筑修缮中,现场施工人员文物安全意识淡薄、机械选择、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等因素都能直接威胁到古建筑的文物安全。因此,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规范作业场地的安全施工,注重相关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尽量避免由于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不当而导致文物受到破坏,同时还应当制定古建筑修缮时突况的相关预防和解决方案,降低在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的破坏。

3、注重修缮材料质量

在古建筑的修缮中,使用的新工艺相对较少,施工工艺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施工材料便是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质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古建筑物修缮时,应当注重修缮材料的质量,保证古建筑修缮使用的石料、木料以及漆料质量,必要时应当对使用材料进行特殊的加工工艺处理,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古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施工工程,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性,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应当加强古建筑的修缮。

参考文献

[1]俞孝.浅议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7)

[2]吴文琳.古建筑修缮的原则与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15)

篇5

关键词: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管理;探讨;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管理探讨

(一)土建工程的特点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地铁土建工程存在施工(设计)单位多、结构类型多样、地质变化幅度大、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复杂、工序多、施工空间小等特点。

此外,目前地铁土建工程建设现状中存在如下问题:建设单位更多关注的是地铁尽快投入运营,主观上存在压缩土建工程施工工期的做法,工期不够合理;建设、施工单位往往更注重节约投资资金或片面追求效益,忽视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或降低安全措施费用;为了追求建设进程,部分城市地铁建设存在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情况,设计、施工单位只能套用相关工程方案,不能拿出针对性强的、合理的方案;分包队伍监管不到位,部分土建工程项目出现“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现象。

(二)重大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土建工程施工工艺的不同,重大安全风险源主要有深基坑开挖、暗挖区间施工、旁通道开挖、承压水控制、盾构穿越建筑物或江河流域、盾构进出洞、盾构转场、古建筑保护、地下管线保护、沼气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等。

(三)强化土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由于参建分包队伍的施工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工,其稳定性查、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加之地铁土建工程固有的特点与现状等因素,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此外,随着建设工程形势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体制的变化、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安全生产管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和敏感,故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保护人民人命、物质财产的需要,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的措施

(一)建设单位在关注投资、建设进程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工期制定的合理性与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合法合规性。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的监督,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机具等安全性能。

(二)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建设工程设计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充分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强化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对关键部位、工序工点设计人员要亲临现场指导、检查、核实。

(三)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控制措施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有效进行安全生产指导、检查、监督、落实的组织保证。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决定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安全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职责与权限的界定,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责任追究的基础依据。因而,施工单位务必强化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方案的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组织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在编写过程中,应结合本工程特点、重难点、安全风险等,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作业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纳入其中,并经相关部门会签,上级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对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实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

3. 监测、检测手段的运用

地铁土建工程施工,潜在的安全风险较高,例如深基坑施工、区间暗挖作业,施工过程控制不当,轻者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构筑物)开裂、管线变形,重者建筑物(构筑物)倒塌、管线开裂,甚至出现人员伤亡。故基于土建工程的特殊性,施工单位必须利用日常监测、超前地质的探测等超前技术指导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每天查阅监测、探测资料,分析相关数据,预测事态发展趋势,若出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分包队伍的选择与管理

分包队伍是施工作业的主体,随着地铁工程建设不断增加,一些内部管理混乱或不具备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队伍,通过非法取得或借用、挂靠其他单位资质承揽项目,扰乱了建筑市场固有秩序,同时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重大隐患。故在分包队伍的选择上,施工单位要制定相应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标,严格资格审查,优先选择信誉好,得分高的队伍;分包合同要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及权限,项目管理人员在分包队伍组织协调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对违反法律法规、公司及项目规章制度行为,从严处罚,情节严重的按照合同规定,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5.安全技术交底与教育培训

由于地铁土建工程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相对比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理论知识极其贫乏,项目技术、安质人员就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复杂的工艺,要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讲明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个人防护等,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要分专业进行交底;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结语

目前,面对地铁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和地铁工程固有的特殊施工区域、不同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周边环境等特点,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甚至政府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千变万化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挑战,如何避免或遏制地铁工程建设中突发事件、事故的出现,是地铁工程参建各方,特别是施工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

[4]何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议[J].科级资询.2007(12)

篇6

关键词:古建筑改造施工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改造方案规划阶段

古建筑修缮工程不同于一般新建或改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设项目。它是在保留原有环境和风貌的基础上,以确凿的历史文献为依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按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原做法进行维修加固,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实践活动。由于古建筑修缮项目不仅具有一般项目的建设周期长,生产要素繁杂多变的特点,而且更具有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安全隐患多,施工质量要求苛刻等特殊性。使从事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企业在进行经济评价和成本控制时都要花费比现代建筑更大的精力。从事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企业如何做出正确的经济政策和管理策略,是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所在。

二、招标采购控制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在古建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由招标人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实行“量价分离”,这也是与定额计价模式根本的区别,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和明确招投标双方的责任。这种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标招标人不需要编制标底,消除了编制标底给投标报价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而敦促投标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企内部管理,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和对市场各种因素的分析及建立企业内部价格体系中去。使企业宝贵的工程数据不会随工程的竣工而消失,企业也能越做越强,从而使整个建筑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分项工程单价在工程设计变更计价、进度报表计价、竣工结算计价时,在一定范围里一般是不会改变的,这样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预结算编审工作就大大简化了,提高了工作效率。招标人通过招标的手段,利用投标人之间的竞争,进行“货比三家”、“优中选优”,达到投资省、工程或设备质量高、工期短或供货快等目的。另外,投标人在中标后,为进行技术优势互补,以确保工程质量。

招标与投标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从项目建设程序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工程招投标所处的位置以及其重要地位。项目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项目造价逐步细

化和逐步接近实际造价的过程,工程招投标阶段形成的合同价格在整个项目造价

工作中有其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程序和造价计价方式关系如图 1

三、施工阶段控制

亲临施工现场,把好工程质量关,工序关。深入贯彻执行(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推行质量目标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质量监控力度。由于旧房工程的维修改造是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要亲临现场, 主要是完善工程管理程序, 明确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标准, 做到心中有数, 并做好现场记录, 特别是拆除项目的工作记录, 这对以后的工程量审计有很大的帮助, 减少扯皮, 也遏止了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量现象。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部分。当前,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的必由之路。下面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出发,针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合理调度、安排等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1、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涵

施工现场管理被喻为“企业素质的活广告”,主要指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及方法,力求针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如人、机、料、环境等),合理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实现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达到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目的。通常来说,施工现场管理包括物料供用计划、变更及储存管理,企业与业主的合同管理,质量检查和验收管理,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

项目管理体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生产方式的变革结果,多年来在各行业部门管理机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针对当前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如何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推动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及项目综合绩效的全面提升,已成为工程项目负责人所需思考的主要问题。

2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关键环节

工程项目负责人如何合理安排配置各环节的现场管理人员,是决定现场施工管理细节成败的决定因素。

2.1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2.1.1 基础性管理原则

现场管理作为企业组织施工、生产的第一线综合管理,属于基础性管理。只有不断强化基础管理,对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记录、统计核算等日常工作狠抓落实,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项目合同中各项目标及时的保质保量的实现。

2.1.2 综合性管理原则

现场管理可依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以下几类:目标管理与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技术性管理与经济性管理;企业行政性管理与政府法制性管理。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应从系统的目标管理角度出发,贯彻落实各施工环节的工艺标准和管理标准,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最终完成施工现场管理的整体优化。

2.1.3 动态性管理原则

动态性管理即针对处于动态变化状态的人力资源、材料、技术、设施设备、环境、资金这六大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从动态、运动的视角不断优化要素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或变化。

2.2 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在于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流程及关键环节的把握程度。项目负责人应要求现场管理人员从系统的、全局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施工

现场的主要管理过程,如作业管理、质量管理及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因此,优化现场管理、充分发挥现场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能,应结合以上

三点基本管理原则,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加以把握:

首先,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施工生产、交易活动一体化的特征,在工程投标、合同管理、施工、验收等环节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密切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其次,结合施工各阶段管理内容的差异性特征,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到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施工效率、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应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与心理准备。这主要表现在因施工生产的流动性特征而可能存在的露天工作、物料管理困难及工期普遍较

长等多方面不利因素,且施工活题进行及时处理,就技术难点及处理措施对全体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有计划、分批次的培

训,严格做到持证上岗;重点培养责任心强、技术素养高的员工,将其逐步安排至适合其技术特长发挥的技术管理岗位。

3、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以人为本,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前所言,施工现场管理存在复杂性、阶段变化性的特征,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难以保证现场管理的每个细节、每个突况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尤其是施工现场的愈发庞杂,工种岗位的细分、工期的缩短及管理层的不断压缩,都要求项目负责人落实现场管理人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在管理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断提高员工整体思想素质及技术素养的同时,调动激发全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企业责任感。此外,加强现场管理队伍建设,实现现场管理队伍整体性优势的发挥,同样也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措施。从中层管理者到直接承担现场管理任务的班组负责人,都要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使其逐渐成长为业务精通、思想坚定、能独当一面的现场管理人才。

3.2 立足调度机构调整,优化施工组织协调系统

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立足于对工程规模及相应生产要素的分析,恰当选择组织形式,明确部门、岗位的权责;重点关注调度机构设置,合理配备调度人员,并以此为基础,实现调度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初步形成完备的动态控制体系;重点把握班组建设,搭建项目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间的沟通桥梁。

3.3 结合技术经济指标,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之源,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而二者都依赖于技术经济指标的体现。因此,企业应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切实通过

保障施工质量与实施成本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稳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就此,项目负责人在管理中要注意强化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文明

施工、职业道德等教育;组织技术骨干及现场管理人员针对施工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就技术难点及处理措施对全体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有计划、分批次的培训,严格做到持证上岗;重点培养责任心强、技术素养高的员工,将其逐步安排至适合其技术特长发挥的技术管理岗位。

四、结算审计

1、竣工结算审计的目的

竣工结算是完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同及经济关系的最后结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它反映了建筑安装工程量和实物工程量的完成情况,编制竣工结算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既要严格地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又要正确的反映建筑安装工程的经济利益。通过几年来对工程结算审计的实践施工单位的结算普遍存在高估冒算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通常所做的结算都大于实际工程量,所以结算审计对企业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内部审计监督必须进行结算审计。

2、竣工结算审计遇到的问题

建筑工程结算编制的准确与否,直接与施工单位做的竣工结算计算的工程量套用的定额准确程度有着密切联系,而施工单位往往在编制结算书时有意加大工程量或巧立名目,高套定额,提高取费标准,故意错取费用等等,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违反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算、多算或少算工程量。

1)违反规定,混淆各分项工程的尺寸界限,重算工程量;2)违反规定,应扣除的工程量不扣除;3)不同规格的分项工程混合计算;4)按规定应合并计算的工程量分开计算;5)定额中已包括在一起的工作内容分开项目,另计工程量;6)预算中已计算的工程量实际未施工,结算时不扣除;7)由于计算疏忽造成工程量漏算。

②违反定额规定,高套定额,多计工程直接费。

1)违反定额规定,同类分项工程高套定额;2)定额中包括的工作内容、工程量分开计算,套用两个定额单价;3)结构相似而定额分别定价,则就高不就低,高套定额单价;4)不同规格的分项工程,工程量混合计算,造成高套定额;5)自行提高定额单价强调材料规格与定额不同;6)建设单位提供的水电费用在结算中不扣除;7)定额允许换算的分项工程,任意提高材料消耗量,造成换算定额不合规定;

③违反取费规定和标准,乱计取费。

l)违反规定,随意套用取费基数多取费用;2)材料差价不实事求是计算;3)不允许计算直接费的材料价格也计算在内,加大取费基数提高工程造价;4)同一项工程不同专业不能按其中一个专业同时取费。

结语 :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模式下如何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古建的投资控制,预防甲乙双方结算纠纷,确保略有盈利,成为我们造价管理人员研究的重点方向。造价工程师必须本着一个科学的、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细致地、全方位地、有重点地去搞好清单模式下的古建工程建设投资的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1)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建设难、建成效果不理想。园林景观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如果在建设施工前,没有专门人员对园中土壤性质进行考察,造成后期误把喜酸的植物种植在碱性土壤上,则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园林工程对审美的要求比较高,艺术性较强,但是建设工序多、技术复杂、部门配合有间隙,造成设计效果无法充分体现,这也是当下园林建设的难点之一。

(2)园林景观施工涉及专业较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园林景观的工程建设,均涉及假山假石叠置、亭台楼榭建设等的古建工程;园路铺装、景观小品等土建工程;景观给排水、水景喷泉等安装工程;苗木种植养护、盆景盆栽修剪摆放等的绿化工程等。专业种类要求更多,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同时需要更多的全才来进行总体协调。然而就目前来说,建设人才市场仍处在建筑专业人才相对较多甚至过剩,而园林景观相关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的状态。

(3)园林景观工程各环节的配合不易、工期难以控制。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各行业协调配合的并不理想,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商、施工人员、质检人员之间的配合生硬缓慢,过程时间长。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因某一环节出现差错或纰漏,而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进度甚至导致整个工期的延误。

(4)园林景观中的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绿化是园林景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良好的园林绿化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自然的熏陶。尽管近年来,绿化施工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高精尖人才依然很少,绿化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园林绿化工程需要绿化人员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去进行采购选苗、运输幼苗、种植施肥、修剪养护、防治虫害等工作。园林绿化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建设的不科学和后期管理的不严格。在施工建设上,园中植物搭配不科学、种植位置不协调;在后期管理上,苗木花草的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没有定期对其进行修剪施肥,也没有科学的防治虫害的措施,或是已经制定好比较完善的规定,但是却疏于实施和管理,这些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和管理都会影响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2针对园林景观施工管理难点的对策

(1)做好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建设施工前,房产商要派遣专门的人员对建设地区进行考察,以便得到全面真实的材料。房产商在了解建筑工作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源、风向以及人口、交通、电力、经济、文化、政策等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进行园林景观和建筑住房的设计与建设。房产商与设计者在建设前就应当对未来的施工技术和审美标准进行预测,据此设计图纸,避免后期在建设过程中因更迭图纸而停建。比如因为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节能环保,所以工程项目组在建设前期就要考虑到建设的节能环保问题,并做好相关的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

(2)培养专业人才、创新人员管理制度。对于园林景观工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相关人才稀缺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增加前期的教育投资成本,给予员工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建筑企业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协调配合,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遇到的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建筑企业可以请教行业内的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建筑企业公司还要创新人员管理制度,实行奖罚制,即对于工作质量好、效率高、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工作懈怠,拖慢施工进程的员工给予通告批评。建立严格的赏罚制度和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3)加强监管,各部门协调配合有序施工。因为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涉及技术面广、施工范围大、工作场所分散,不易集中进行管理,所以容易出现工程混乱、部分部门偷工减料的现象。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管部门,实施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还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监控和统筹方案,注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相互协作,使工程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以达到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缩短工期,精简成本的目标。

(4)加强园林景观绿化管理。工程施工开始后不久就要采购选苗,采购人员需要有一定的采购幼苗的知识和技巧,选取无病虫害的优质幼苗。工作人员在运输幼苗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植物幼苗的根部,以免根系受到破坏影响植物后期的正常生长。绿化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好工作地的土壤,为移入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绿化人员在栽苗时要注意根据植物属性,种植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深度,还要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养护修剪等工作。所以说,绿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了打造绿色园林、宜居园林,必须坚持对园林绿化的长期管理,这也需要周边居民的密切配合。

3结论

篇8

有“月光城”之称的独克宗古城遭遇了火灾。在近2000名军警民的全力扑救下,火灾已被全面扑灭,幸无人员伤亡,受灾百姓得到妥善安置,但损失令人心痛。

这是古城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火灾,曾经繁华的街市被倒塌的残壁覆盖,泥泞不堪。在古城四方街,曾经熟悉的银器店、客栈、酒吧、锅庄广场等面目全非,一根根被烧断的木梁横七竖八倒在地上,轰隆的挖掘机正在清理火场。

在古城一家客栈帮工的妇女阿荣咪说,11日凌晨,她和往常一样和女儿在客栈里看店。“大概2点钟的时候,我接到姐姐的电话,说起火了。我赶快去把两间客房的6位客人喊起来。”阿荣咪说,“走的时候什么财物都没有带,不久后大火就烧到了客栈。”

从事文艺演出行业的杜先生,火灾当时紧急赶到了火场帮朋友抢运货品。“本来我在睡觉,后来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古城着火了,我就过去帮他搬一点东西出来,我是凌晨5点钟到的,但是外面几条街还没有烧到。后来火势有点控制不住,我们也不敢待在里面就出来了,被烧掉的大概有个十多万吧,把相对值钱一点的东西能够抢救出来的就搬出来了。”

火灾使古城内的部分文物、唐卡等文化艺术品也被火烧毁。杜先生在香格里拉土生土长,对此事非常痛心。“现在已经毁了,没有办法了,肯定每个人心里都很难过,全国各地很多朋友都打电话发短信过来问,本来是文化遗产嘛,现在一场大火就把它毁了。”

他同时认为,造成大火迅速蔓延的原因是房子的结构和当地冬季的天气。“因为这边的房子大多都是木质的,房子之间的间隙比较小一点,天气比较干燥,风比较大,火势控制不住的原因应该是。自然因素也在,香格里拉晚上的时候就是零下,水都结冰了,冻住了。”

火灾发生后,当地政府紧急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扑火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调用10余台挖机等大型工程设备,出动消防车39辆,组织了近2000人的扑火队伍,在现场开展扑火救灾工作。

香格里拉县在古城停车场及月光广场设置后勤保障点,及时向救灾和受灾人员发放盒饭、水等急需物资。此外,根据云南省政府要求,11日18时云南省财政厅已紧急下拨火灾应急补助资金500万元。2600多名受灾群众已经通过投亲靠友、入住由政府安排的酒店、返回家乡等方式得到安置。

目前已查明,火灾原因为独克宗古城池廊硕8号的如意客栈经营者唐英,在卧室内使用五面卤素取暖器不当,取暖器引燃可燃物所致。

当地政府正在开展详细灾情统计工作,全面核实灾情损失情况,为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云南省政府也紧急召开会议,对下一步做好恢复重建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火灾蔓延的疑问

由于古城大多为土木结构的建筑群,消防安全本应是重中之重。但火灾为何蔓延如此快速?

迪庆州常务副州长张志军介绍,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独克宗古城内的建筑大多数是土木结构,加之风力较大,造成火势迅速蔓延。其次,古城内部道路非常狭窄,大型消防车辆无法直接进入受灾核心区。第三,由于天寒地冻,气温极低,造成消防设施水压不足。张志军介绍,一方面是有些消防设施水被冻住,有的是水压不够,或是取水点比较远,给扑救带来极大困难。

“虽然供水方面有局限,但古城消防安全的弱点在于以木质结构房屋为主,一旦发生火灾,局势难以控制,加上天干物燥,风力较大,造成火势迅速蔓延。”张志军说。

“当时现场的专业救援力量已经达到近2000多人,加之火势凶猛、情况复杂,不让群众扑火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这次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说明对火灾的处置是科学的。”张志军表示。

独克宗古城的大转经筒、龟山大佛寺和省级重点文物单位纪念馆由于保护得力,没有遭受火灾。在古城各个角落,消防、森警等扑救力量仍持着水枪在清理余火,严防死守。

一些群众质疑,“在古城救火的时候发现消防栓没有水。”

迪庆州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陈天昌对此介绍,独克宗古城的历史悠久,以前没有消防设施,近年来考虑到独克宗古城的消防安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下大决心改善独克宗古城的消防条件,新建大批消防基础设施,包括室外消防栓系统。

由于室外消防栓系统是后来新建,不能破坏古城原貌。“整个消防管道在室外。入冬以后,香格里拉气温为零下十多摄氏度。为了防止冻裂,消防管道里不能充水,发生情况以后再放水。由于水从高处下来,消防管道充满水要有一定时间。”陈天昌说。

“这次消防栓的阀门是关着的。否则,在寒冷气温下会被冻爆,里面的水也会被冻成冰坨,造成来水也放不出来。”陈天昌说。

此外,不排除一些居民没有掌握使用消防栓的方法。“在古城的转经筒附近有室内消防栓,有群众说没有水用,我自己把消防栓的水放出来用于救火。”陈天昌说,“消防官兵展开扑火时,管道里是有水的,大概15分钟以后,处于高位的消防栓压力不足。”

一些人质疑,“报警之后30多分钟后消防车才过来?”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说并不属实。

“1点37分接警,辖区消防中队1分钟就出了警,4分钟后迪庆州消防支队接到报警。消防车开出来后,就看到古城火光冲天。接到报警后,同时一共有三个消防中队在出警。”陈天昌说。

“我到场10分钟后,就向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请求就近调集大理、丽江消防来增援。随后消防总队启动跨区域消防预案,启动大理、丽江来支援。”陈天昌说,“在接警5分钟内,主力中队已经到了现场扑救。”

“虽然报警时间是凌晨1点37分,但在开展调查中发现起火时间在1点左右。群众报警的时候,火势已经较大,已经很难控制了。”迪庆州公安局局长和振东说,“并非消防等扑救力量赶到以后火势才无法控制。”

张志军说,到凌晨三点多,古城的火势已经冲天,扑救力量开始紧急调集挖机等大型工程设备,挖掘近2000多米的防火隔离带,最快速度对道路两侧房屋进行了拆除,确保了扑火车辆和设备的进入,防止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我们对独克宗古城大火感到心痛,也对个别人对消防官兵的误解感到心痛。”陈天昌表示。

中国古城保护再度敲响警钟

无论是古城的土木建筑结构,还是道路狭窄的交通道路布局,都并非新问题。在这次火灾中,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终于爆发,日常防火措施未能防患于未然。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云南大理古城、丽江大研古城等,兴起的客栈、酒吧、食肆与老建筑犬牙交错,建筑群大、耐火等级低成为古城安全的通病,一些小规模的火灾时有发生。而此次独克宗古城大火,再次为中国古城保护敲响了警钟。

独克宗古城大火并非孤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从湖南洪江古城到云南丽江古城,再到重庆风雨廊桥,脆弱的古城和古建筑频频遭遇灾祸摧残。

各种消防难题几乎是共同的,灾后的解释也是“振振有词”的。但是,公众更想知道的是:针对长久以来客观存在的此类“短板”,各地在重视的旗帜下,究竟是否制定出了真正有效的消防方案?如果经不起实际的检验,种种所谓的“专门预案”是否有流于形式之嫌?

人们清楚地看到,不少古城、古建筑,或向游客收取固定的维护费,或直接收取门票,但这笔费用最终去向何方?用往何处?是否有专门的消防支出?在频频燃起的大火中,这样的追问显得格外迫切。

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历史载体,古城和古建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他们恰如一部部沉甸甸的史书,穿越古今。一座古城池、一间老寺庙、一条石板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气息。透过他们,可以知晓一个地域的特征,一个族群的文化。历经风雨的他们,还是我们间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一旦损毁便再难重现。

从原则上讲,不管是古城还是古建筑的开发所得,应首先服务于对他们的保护而非他用。但在现实中,一些古城和古建筑却陷入“重开发轻保护”的尴尬。一些地方热衷于招商引资迎客上门,游人如织、商业浪潮席卷的背后,是各类隐患日渐增加。

篇9

关键词:园林工程管理;项目前期;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95-03

园林工程在广义上讲是综合的景观建设工程,包括项目起始到设计、施工、养护的全过程,而狭义上则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园林设计要素进行工程处理,即现场施工的过程[1]。园林工程管理包括了项目计划立项报批阶段、组织计划及设计阶段、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以及工程验收竣工阶段,从计划立项报批到设计阶段是园林工程管理的前期工作,为后期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园林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日益提高了对园林工程管理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依法依规有效完成工程管理前期工作,为后期赢得更多施工时间,是业内频繁碰到的问题。在中国知网对“园林工程管理”进行检索可知,目前国内针对园林工程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和养护管理方面,较少从建设者的角度分析探讨前期阶段工程管理的特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多年的园林工程管理工作经验,系统梳理项目前期工作的流程,归纳分析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和重点环节,总结并提出高质量完成前期管理工作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1园林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一般流程

园林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流程如图1所示。

1.1项目类型不同,流程存在一定差异

多数项目一般都需要执行的流程(图1中灰色标识部分)构成了整个前期报建流程中的主线,主要包括提升改造类、绿化或包含亭廊建设等简单园建构筑物的项目。大型综合性项目常常涉及地下管线及较复杂功能性建筑,报建流程则更加复杂,需要执行民防、消防、建筑节能设计等多项备案,以及施工许可、排水许可等多项报建流程。

1.2前期阶段工作内容

在前期报建流程主线中,从项目建议书编写、报批到施工、监理招标都属于本文所探讨的园林工程项目前期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部分属于项目计划立项报批阶段,“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招标”部分属于组织计划及设计阶段。

1.3新增建设用地项目需进行国土、规划报建

流程图中“*”标记的为国土、规划报建环节,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需执行此流程。多数园*林工程项目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改建或扩建,如在现有公园、景区范围内,或对街旁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等城市公共绿化进行升级改造,该类项目可不进行用地预审,亦无需申报规划选址或规划设计条件。

1.4前期工作的作用

前期工作保障了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对整个项目的成败优劣至关重要。国土、规划报建及申领各项许可证让项目依法建设施工。获取、完善设计基础资料,听取多个主管单位的意见,进行适宜调控,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减少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拖延等问题,保证竣工后接管单位正常使用项目和可持续运作管理,让项目的合理性得到充分保障。另外,对项目投资进行多次审核,将资金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以保障资金的经济性。

2园林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特点

2.1多个流程多项工作多线并进

园林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各环节存在多条线索,除属于主线(图1灰色标识部分)的一系列流程外,还有国土规划报建、水务类许可以及民防消防等多项备案环节。多条线索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需要多条流程共同推进。例如: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复后,可同时进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价、排水设施咨询意见;勘察招标、设计招标完成后,可同时进行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初步设计文件编制、防空地下室报建(民防意见)及消防设计申报;初步设计评审获得批复后,可同时进行施工图编制和概算评审工作;获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可同时进行申领建设用地批准书、申报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可同时进行消防设计备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结果备案、施工图审查备案以及申领施工排水许可证。

2.2 各流程重点工作同时推进

前期工作各环节工作重点不同,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需要项目管理者具有较强的综合沟通能力,同期协调完成各环节的工作。前期阶段管理者除与设计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外,还需要与发改委、国规委沟通协调,涉及水务相关的排水设施咨询环节需与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沟通,水务类报批需要与市水务局沟通;概预算评审工作需要与财政局沟通;各项招标工作需要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沟通协调;消防设计审核、民防意见、节能备案以及施工图审查备案等各项备案工作需要与公安消防、民防办、节能办、城乡建委等单位沟通;此外各项报建工作还需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各类报建资料等等。

2.3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工作兼具并融合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虽为管理性质的工作,仍需要有较丰富的专业背景支撑方能顺利进行。前期管理工作中涉及国土、水务、规划等环节通常需要深入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规范、条例;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以及概预算文件编制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则需要掌握园林绿化专业知识;立项工作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管理更是需要对政策环境、社会背景及专业知识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4 每个项目流程具有独特性

各地区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政策条款不同,流程会有差异,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调整或简化总体流程,提高项目推进效率。以广州市为例,投资估算不同,立项报批程序也不同。投资在3 000万以上的项目需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在1 000万以上、3 000万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仅需编报项目建议书,但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则要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又如,建设工程项目办理完成用地批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施工招标、监理招标手续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等法律法规,应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申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而根据《广州市重点项目报批绿色通道若干规定》(穗府〔2012〕16号),纳入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审批、尚不具备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应提交全部材料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工前,可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管线工程)“临时施工复函”。

项目的建设内容不同,具体流程也会出现差异。如提升改造类项目通常不涉及国土、规划报建流程;未列入环保部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3]的项目可无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如项目未涉及建(构)筑物,则无需进行防空地下室报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结果备案、申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流程。

3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3.1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安排计划

合理、高效安排项目进度计划,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准确控制工程建设的总体方向:二是合理安排各环节工作、并线推进。首先在方案阶段确定项目的定位、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基本形式,并通过专家评审、征求社会意见等方式充分论证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其后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则从技术角度深化、完善方案,为概念的实现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如无特殊情况,后期原则上不应再对方案设计做大的改动。许多园林项目在前期阶段并不重视设计方案的推敲和论证,在图纸深化甚至施工阶段不断调整,导致最终完工的成果和最初的设计方案截然不同,难以保证建设成果的科学合理,更可能影响工期以及投资的合理使用。其次管理者必须熟悉各个流程、环节,充分考虑、合理统筹安排各环节计划、并线推进;在符合法规政策基础上,同时进行报建手续,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如2015年开展的“临江大道生态景观带提升工程”“阅江路轻轨沿线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在概念以及总体方案前期阶段进行了细致思考、多番论证,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均未对方案再做大的调整;进度安排方面,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同步征求各专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初步设计评审完成后同步进行概算评审和施工图的编制、审查,这些措施都大大压缩了前期工作时长,为后期施工建设争取了时间,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

3.2 严禁违法违规建设

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无施工许可证进场施工,属违法建设,城管执法部门会对建设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产生工程建设额外费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建设项目急于开工,往往无视规定。管理者针对每一个项目的特殊性,应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完成必要的报建工作,避免产生违法建设罚款以及因此造成的工期拖延,同时坚持原则避免无证开工。

3.3 重视投资估算及其细致性

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议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议书做进一步深化完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是当前工程管理中实施“限额设计”制度的基础[4]。如投资估算出现遗漏,可能导致后期部分报建环节缺乏相应资金、难以顺利推进,因此在立项阶段,务必对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投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估算。如“广州市儿童公园(二期)建设”,申报建设用地批准书需提交有相应资质单位测绘的出让(划拨)宗地平面界址图、建设用地批准书附图、建设用地套图、地理位置图、正射影像图等,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需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技术审查机构出具《建筑工程放线测量记录册》,如果前期立项阶段未考虑这些项目,投资估算未预留相关资金,后期项目推进过程中将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3.4加强专业技术的提升与渗透

前期管理工作兼具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特点,对管理者的经验和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目前前期管理工作重点多放在各个流程的顺利申报和进度推进,往往忽略对项目的专业把控,例如:征求专业管理部门意见或方案申报的环节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对项目的合理性起到调整作用;对设计方案的把控常常忽略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所以,管理者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素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将科学理论、专业知识渗透到前期工作中,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如“增豆园升级改造建设工程”涉及层面较多、综合性强,建设内容包括平台、广场、廊架等园建设施以及绿化提升、仿古建筑建造等等。管理者除了解一般的园建、绿化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古建设计及以新做旧等工艺的技术特点,才能正确把控项目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3.5充分考虑后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应在前期工作中充分考虑项目交付使用后运营管理的连续性,避免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各行其是、缺乏沟通,致使项目因养护管理不善而杂乱逐渐荒废,降低使用率。在前期工作阶段应尽量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针对园林工程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特点,还应充分了解竣工后接管单位运作和养护的实际需要,配合项目的特点在设计方案中明确后期养护要求,并制定完善的养护计划。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前期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的综合管理工作,是后期项目成功实施和运行的根本保障,需要缜密、系统、专业的计划和全方位的协调沟通和行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多快好省、如期达到目标。

本文图1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田建林,陈永贵.园林工程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N].人民日报,2011-11-21(016).

篇10

关键词:局部改造;利旧;拆除施工;协调沟通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必须进行改造。然而,很多项目因租户或业主使用的需要,只能进行局部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要确保用户的正常使用,这就对我们在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州越秀山体育场的机电改造工程就是一例, 下面将该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同行共同探讨。

1 案例工程简介

越秀山体育场是属第16届亚运会比赛场馆,本改造工程包括正门楼地下室、首层至三层(四层至六KTV包间、七层属办公用楼,不属本次改造范畴,在改造期间确保正常使用),棋室、1号看台底部用房、27号看台底部用房、主席台贵宾休息室及计时计分用房等的改造工程施工,面积为13942平方米;具体内容为改造及新建工程范围内原有机电系统设施的拆除(部分原来设备继续使用:下文统称为利旧设备)、电气系统改造、空调通风系统改造、给排水系统改造等工程。

2 改造工程特点

2.1 改造工程往往是楼龄较长,业主提供设计院的原始资料不齐、不准确,造成设计图纸不全面、不准确,设计图纸存在问题较多。

2.2 由于是局部改造工程,同时要确保部分业主的正常使用,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

2.3 由于是局部改造,要确保在改造后质量和观感达到优良难度大。

3 场地交接应注意的事项

3.1 首先应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投标清单、施工图纸等列出属于利旧的设备清单,并注明设备的数量、部位、型号等,并发文给监理、业主确认。

3.2 根据三方确认的利旧设备清单,要求监理、业主、施工单位三方一起到现场确认利旧设备的参数、完好情况,并做好文字和影像记录。

3.3 做好利旧设备的保护方案,并根据方案及时做好利旧设备的保护。如:本案例中的消防自动报警控制主机、消防广播系统功放设备属利旧设备应及时拆卸并保存好;对不易丢失、破损的利旧设备应在醒目处挂牌标识。

4 拆除施工

4.1 拆除施工准备

4.1.1 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进行施工现场堪察,编制确保业主要求正常使用部位的用电、用水、用气、排水等保障方案,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1.2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1.3 对拆除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1.4 为拆除作业人员准备齐全安全防护用品。

4.1.5 拆除工程施工区域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

4.1.6 项目经理必须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应安有关规定设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4.1.7 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应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4.2 拆除施工方案及措施

4.2.1 做好拆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围护。在拆除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施工标志牌、安全警示标志牌,采取可靠防护措施,实行封闭施工。

5.2.2 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或拆除方案实施拆除施工作业。拆除前,应先切断电源,并关闭天然气。 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拆除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不得冒险作业。

5.2.3 在拆除施工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不明电线(缆)、管道等应停止施工,必须排查清楚。

5.2.4 拆除时对拆除物应采取有效的下落控制措施。

5.2.5 拆除管道时,必须在查清残留物的性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施工。对消防栓系统、喷淋系统立管的接驳部位应做好记号,同时在拆除之前应先核对原来的消防立管与喷淋立管是否存在上下楼层错接的问题。在本案例中就出现四层以上(不属改造范畴)的旧系统的水平喷淋管接至消防立管上去的情况。

5.2.6 在拆除电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现场设备的实际状况,确定出设备之关的联系回路,对需要保留的设备、电缆做好详细记录。

(2)将拆除设备各方的电源断开,拆除有关联系电缆,并做好记录。对以需要保留的回路应做好明显的标记并做好安全隔离措施。

(3)对以需要拆除的控制电缆应首先从两端进行核对,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拆除,拆除电缆应从两端开始逐段切割。严禁从中间没有见到电缆端头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切割,严防切错需保护的电缆。

(4)在拆除电缆后,对于电缆桥架上保留的控制电缆,需要及时进行整理固定,并保持整齐美观,严禁对保留电缆乱拉、乱摆、乱放。

(5)拆除的旧设备应根据合同要求进行统一回收。对以可回收利用的设备,在拆除时应认真细致,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各种配件应统一进行拆除,并及时交给甲方处理,同时做好书面移交记录和影像资料存档。

(6)拆除的废旧物品应按指定地方进行存放,拆除现场应及时整理,保持施工现场整齐、卫生,防止影响保留电箱、电柜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安装施工

6.1 前期准备工作 前文提到由于改造项目存在业主提供设计院的基础资料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造成设计图纸问题较多,为及早发现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必须做到更细更全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着重注意:

(1)对利旧设备的核查。不能因为合同约定或图纸标明属于利旧设备,就将该设备放在仓库,需要时拿来就用。必须查对利旧设备的功率参数、风量、流量、容量、控制电源电压等相关参数是否满足现有设计图纸的需要。如本案例中的消防报警主机、公共广播主机按设计图纸就属于利旧设备。但经我们核查发现利旧报警主机容量并不能满足现施工图纸报警末端容量,利旧公共广播主机功率、功能也不能满足现施工图纸的需要。这些设备由设计、定价、采购到设备进场要较长的工期,如没有及早发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2)对关键设备房如配电房、水泵房及卫生间的空间尺寸,梁柱位置要认真核对是否与设计尺寸一致。本案例中也出现,低压配电房、卫生间的尺寸与设计图纸严重不符的问题。

(3)除了对机电各系统各专业之间的图纸要认真审查核对,同时机电与装修专业的图纸也要认真核对。

6.2 施工配合、协调以及工程质量的控制 由于是局部改造,涉及的专业有仿古建筑、给排水、强电、弱电、绿化、装饰工程等。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专业中的配合、协调以及质量的控制成为关键。

6.2.1 工程中的配合、协调 由于本改造工程包括强电、弱电、给排水、空调、计时计分、大屏幕显示、场地音响、装饰、仿古建筑工程等是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但又存在施工图纸先天不足问题,因此各工种与设计院、各施工单位高度的协调与配合就更为重要,协调的好坏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做好技术协调。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尽早在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必须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做好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上下功夫,项目部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与业主、监理、设计院以及其他参建单位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各专业施工管理人员参加协调会议,协调解决碰到的新问题。

6.2.2 工程质量控制 (1)施工班组的选用。选用施工班组应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有改造施工经验、人员配置齐全、稳定的施工班组。

(2)材料的选用与控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看样定板制度,严格把好材料的进场、发放关,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测制度。在本案例工程中没有出现一宗材料质量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

(3)施工技术要求和细部施工的控制。在工程施工中,我们注意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细部施工的控制。对每项技术交底,都将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行交底,同时对各工序都实行分项检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