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

篇1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发展迅速,它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凭借着人才聚集的优势,以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形成更多的知识产权,为国家科技创新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因此,高校正逐渐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可见,做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能保障高校科研的顺利开展,还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高校科研的不断发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也不断增加,但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机构不健全。虽然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日渐显现,国家对科技创新逐渐重视,与高校知识产权有关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使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对知识产权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校普遍还存在着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有些高校未根据自身的科研实际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些高校未设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而是将相关工作职责交由科技部门代行,有些高校未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使高校知识产权的综合价值大打折扣。

(二)知识产权流失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人才流动更加频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1、人才流动导致知识产权流失。大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曾参与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活动,毕业后将其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带入社会获取利益;高校教师也大量涌入高新技术企业或自主创业,带走了在校期间所形成的知识成果。2、科技成果转化导致知识产权流失。在对外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成果转让过程中,没有规范知识产权的条款,容易造成知识产权流失。此外,高校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着重技术成果轻知识产权的观念,对科研活动形成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对知识成果的保护。

(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程度不高。高校虽已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较多的科研成果仍仅处于理论层面,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仍然很低,并未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政府政策扶持却不够,资金投入也不足,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助推力。同时,科研成果转化体制还不健全,科研成果还欠缺一个好的转化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现有的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失,科研成果的转化对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并不大,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是只是埋头于科研工作,并未意识到科研成果转化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就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高校首先应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制度,特别是保密保证制度、知识产权评估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奖励激励制度以及成果转化制度等,从制度上保护与管理高校知识产权,同时兼顾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激励其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次,应当设立专门的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机构,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同时配备稳定且专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队伍,负责处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以形成完整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体系,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篇2

关键词:无形资产;资本化运营;增值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一、引言

无形资产本身并不具有实体性,它的存在主要通过知识形态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资源。由于企业资产的组成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企业可以通过对其所拥有的多种无形资产进行谋划与运营,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的增值。结合电科院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对科研成果资本化运营、科研成果增值交易等可以使电科院的科研成果得到增值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电科院可以通过使用其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独资创办企业,合办企业,科研成果入股,利用无形资产资本扩张等方式进行资本的运营,使电科院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增值。

其次,电科院可以灵活对其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市场化交易,使无形资产得到增值。其方式包括通过对其科研成果的转让以及科研成果的许可使用,为电科院带了收益,完成无形资产的增值。

二、科研成果的资本化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1.利用科研成果自办企业。科研单位自办企业,是科研单位使用自身已有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并且出资办企业,将其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技术产品的生产,并将生产的产品通过一定的渠道出售从而获得收益。

电科院有着坚实的科研基础,经过多年积累,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科研资源。同时,电科院的研发队伍,具有学历、水平较高、科研思路先进这一特点,并且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科研技术。经过长时间累积,使科研设施和科研手段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了改进与提高。目前科研单位通过自办企业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用取得的效益来补充科研经费的不足,这一方式得到了国家鼓励和支持。电科院具有国企的背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不大,从银行得到贷款的速度相对较快难度相对较低,企业的资金链便得到了保障,保证了企业日常的良好运转。因此电科院应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转化科研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为目的,创建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面向市场,为电科院获得盈利。

由于电科院创立的公司系国有独资企业,不设股东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1]。股东会职权的行使以及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均由董事会操作,董事会成员由电科院派出;监事会进行监督与控制,其成员来自公司委派的成员和职工代表;战略的进行和日常事务管理有总经理负责,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电科院改变过去由院长管处长,处长管经理的模式,通过派出董事会和监事会代表、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等手段加强对自办公司的监管。

对于电科院来说,出资创办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技术优势,将与电力相关的技术产品作为其未来重点研发方向。同时可以利用所拥有的科研成果通过取得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办理相关注资手续,并向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提交相关的材料进行注册,完成相应的程序。

电科院自办企业,其益处体现在:(1)电科院自行实施产业化,不存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模式,所以其新的科研成果转化生产的速度较快,并且有效的减少了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障碍。(2)因为电科院有着强大的科研团队,在企业的对技术支持和后续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通过快速的对科研成果进行优化升级,更好地迎合市场。

电科院自办企业这一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1)如果电科院自办企业,那么电科院必须解决如建立销售渠道、良好的生产管理、资金的筹措和运作等实际问题。(2)电科院自办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很多来自于科研战线,许多人缺乏企业管理的必要知识与经验,即使具备良好的态度与热情,但大多数都无法成为合格的管理者。(3)电科院自办企业在发展初期,其自身资源,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与电科院的特殊关系却束缚了经营者的胆略,使企业和管理者失去了做大做强的气势。

2.利用科研成果合作创业。科研院所可以将评估后的科研成果作为资本投入进行企业创业,即合作创业。电科院可以通过合伙制合资企业这种方式进行科研成果的合作创业。合伙制合资企业这种合作形式是通过合同形式而不是股权安排来明确合作中的责任和关系,例如技术研发、管理合同和特许专营权等,其实施共同控制的程度依其合同条款,取得利润也依据合同条款分配[2]。

电科院合作创业的益处体现在:(1)通过签订契约进行合作,其合作方式灵活,能够促使科研成技术快速的产业化。(2)电科院与他人合作能够使电科院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他人拥有资金、渠道和经营企业经验等优势形成良好的结合,从而有效避免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中技术障碍、市场销售障碍的出现。

电科院合作创业这一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1)公司分裂。当电科院与其他投资者合作设立企业,当企业效益下滑时,其内部双方就会产生矛盾,某一方很可能去做有损害企业利益的事。甚至个别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利用非常规手段而侵害公司的利益。(2)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如何确定以及升级优化后的技术成果权属分配,这些问题容易引起电科院与合作企业之间的纠纷。

3.利用科研成果入股。科研成果入股是指电科院将其所拥有的科研成果,经过专业评估之后,以股份的形式与其他企业进行利益共享,承担共同的风险,形成一个联合体,同时其利益和责任根据股权结构来明确。

电科院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等科研成果,可以将科研成果作为非货币资产对一些需要电科院技术的企业进行作价出资,去获得一定的股份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按股权获得收益

电科院利用科研成果入股这一模式的益处包括:(1)电科院拥有企业股份,全程参与企业的经营,能按期得到分红;(2)对合作企业来说,面临的风险较小,合作企业所支付的股权知是一种虚拟的价值,如果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不好,企业收益情况不好,技术股权虽然什么收益,但企业几乎等于没有支出[3]。

电科院采用科研成果入股这一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1)只有当科研成果的价值足够大,在企业中所占股份才能达到一定比例,电科院位才能获得公司决策管理的权力;(2)技术价值评估困难,公允的技术评估价值难以获得,因此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无法准确预测。

三、科研成果的交易增值模式研究

1.电科院科技成果的转让。科研成果的交易可以通过出让、许可使用权等方式,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增值。权利人在技术型知识产权研发成功后可能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权利人可以通过出售、租赁等方式实现技术型知识产权的价值。

电科院也在长期的工作中掌握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因此电科院可以在对科技成果的运营时通过借助签订、合同进行有偿转让,这是电科院将其所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资本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转让等方式允许受让方使用该种无形资本的一种商业交易方式。在这一种模式下,电科院既获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又得到了继续科研的资金支持,并且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题和困境得到了解决,实现了资源的最大优化率。而企业借助高校的科技成果改进技术,优化结构,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实现最大投资回报率和获取高额利润[4]。

电科院科技成果转让的优势体现在:(1)这种模式实现了技术成果创造与实施转化的分离,有利于研究创造者与实施产业化者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2)交易程序较为简单,电科院与合作的企业只需就价格等相关事宜进行谈判,签署合同就完成了合作。(3)对电科院说,迅速获得现金收入,可以解决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小[5]。

电科院科技成果转让的问题主要是:(1)该技术成果往往只能有一个买主,这使得买家要支付较多的费用,但电科院所得价款却并不多。(2)科研机构的科研与市场实际需求不对口,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可能十分的复杂,其超出了电科院的科研能力。

2.电科院科技成果的许可使用。因为电科院掌握了大量科研成果,因此电科院可以继续对其所有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进行使用,同时授权许可其他企业在使用该专利技术。这种方式下科研成果所有权不转移,企业通过支付使用费获得科研成果使用权,高校通过收取使用费获得收益。

电科院科研成果租赁的优势在于:(1)实现了技术成果创造者与技术成果使用者的分离,更好地发挥创造者与使用者彼此的优势。(2)电科院可以向多人多次转移科研成果使用权,同时被许可人交付的科研成果使用费相对较低,而电科院的收费总量却较高,大大提高了双方合作的满意程度。

电科院科研成果租赁的所面临问题是:(1)如果过度许可他人使用技术成果,会造成高技术使用泛滥、被许可人生产的产品滞销。(2)另外,购买方在购买一些保密的科研成果时,必须要对该项技术有全免的了解以及详细的认识,才能够有效地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消化。

四、结论与建议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电科院可以通过使用其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独资创办企业,合办企业,科研成果入股,利用无形资产资本扩张等方式进行资本的运营,使电科院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增值。

参考文献

[1]左猛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28.

[2]朱双庆.技术入股型公司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6-50.

[3]林东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的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14.

篇3

探索新机制谋求新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月新日异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农业科技工作处于一个需要创新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的时代。面对严峻的形势,州市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究竟依靠什么来实现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为了实现彝州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中心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内部改革,创新推广思路,探索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模式。回顾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如下六点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我中心的农业科研工作始于1962年,42年来,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紧紧围绕全州农业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针对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成功选育推广了经省州审定合格的48个粮作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全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到目前为止,科研工作先后获得了166项农业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48项,地厅级奖116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九五"以前,我州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成立州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乡农业科技推广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和业务指导。其次,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弱,农业科研和推广割裂现象明显,农业技术创新流程不能相互衔接,利益关系不明,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都不能很好适应农业创新的需要,造成了我州取得的科研成果"州内研究、州外推广"、"墙内开花、墙外飘香"的情况,构建适宜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研推广体制势在必行。

"九五"以来,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和推广优势,促进彝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楚雄州农科所积极向州委、州人民政府争取,于1998年4月经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楚雄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州农科所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开展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初步搭建了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雏形,为目前形成的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科研是基础

近几年来,围绕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我们在科研方面强化了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市场需求,搞好选题立项,有的放矢地开展选题立项和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来,我中心所有的农业科研项目必须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状况来选题立项。具体情况为:以优质种源为基础,面向市场和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重点研究优质"楚粳"水稻新品种和糯性好、食味佳的"楚单"系列杂交玉米品种,着力推进长荚大粒蚕豆新品种的选育,并根据市场需要,加强高蛋白、高湿面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使新品种的选育上档次、创优质,推动全州粮食生产向优质化方向转变。开展适用综合栽培技术及特种蔬菜、果树苗的引种与繁育研究,开发新肥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强科研推广后劲。二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先后五次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1994年,由国家农业部立项投资,在我所青龙桥基地建成了省内第一个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1998年,省计委和省农业厅立项投资,在我所基地内建设高原粳稻原种扩繁基地。1999年,农业部将我所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十五所科研院所之一,给予立项投资,对我所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仪器设备进行更新。2000年,省政府投资建设组培中心。2002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投资建设高原粳稻良种繁育基地。以上项目的投资建设,使我所的农业科学研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稳定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培养科技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和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调查了现有学术带头人中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根据需要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改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客观环境,同时在继续发挥老年专家作用的同时,委年轻人以重任,努力提供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机会,从而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较好的科技队伍,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近几年来,以优质为前提的科研工作己初见成效。如"楚粳香1号"、"楚粳22号"、"楚粳23号"、"楚粳24号"、"楚粳25号"、"楚粳26号"、"楚粳27号"、"楚恢7号"、"楚恢12号"、"楚恢13号"、"楚粳优1号"、"楚粳优2号"、"楚紫优1号"以及引进的"云恢290"、"红优1号"等优质稻品种。"楚粳香1号"经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监督中心分析测定,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米标准;"楚粳24号"在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省粮食局联合组织的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审会上,被评为优质稻品种;优质小麦新品种"繁19"、"96鉴-4"的育成推广,填补了长期缺乏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空白;玉米"大白单1号"、"楚白单4号"等新品种的育成推广,解决了鲜食玉米的需求,提高了全州的玉米生产水平;土肥等其它科技措施的研究推广,有力推动了全州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抓好推广是关键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于科研工作的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争取政府重视,加强体系建设。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的"瓶劲"问题,理顺了州、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体系,从体制上保障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发科技成果。在每年的小春生产中,与州面粉厂合作,在我州小麦生产重点乡镇推广种植"96鉴-4"等优质小麦新品种,由州面粉厂按既定订单收购,使粮食加工企业在获得优质原料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大春生产中,结合优质米基地建设的实际,与优质米加工企业合作,大力推广"楚粳香1号"、"云恢290"等优质稻品种。其中"楚粳香1号"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0.50元,"云恢290"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1.80元,农民种植优质稻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彝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广大农村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兴农意识不强,科技应用水平较差。贫穷落后的县乡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在自然条件、科技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科技推广普及层次较多且量大而面广,增大了科技推广的难度。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我们加强了农村科技培训,指导和支持各级农业科研推广部门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召开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现场会,建立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热线,在乡镇集日宣传科技成果,让广大农民对先进科技成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接受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四是认真抓好全州常规农业技术的推广。通过州县乡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逐年得到了加强。全州每年平均完成水稻旱育秧12806亩,其中塑盘简化育秧3307亩,共移栽大田38.418万亩;推广壮秧剂27吨,秧田应用1120亩,移栽大田16800亩;推广水稻抛秧31101亩;推广摆秧23282亩;完成水稻双龙出海条栽88.036万亩;推广优质稻62.01万亩,其优稻21.95万亩;推广玉米育苗移栽15.355万亩;推广旱作立体间套种16.807万亩;实施地膜玉米13.013万亩;推广"沃土工程"示范样板103490亩,辐射带动837470亩;推广平衡施肥技术1594808亩,推广作物专用肥618553亩,推广中微肥805898亩,推广种植绿肥218199亩,秸秆还田519458亩。

四、成果开发是重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的延续和涉农部门利益机制的约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科研推广部门难以将新品种和新技术等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在种子开发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合实力提高缓慢。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增强科研成果开发的自主性,使科研成果的开发为农业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我所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依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于199年申请,200年农业部授权保护了5个农作物新品种,拥有独立的新品种权。其中,水稻新品种为楚粳23号、楚粳香1号、楚粳24号,玉米新品种为楚白单4号和楚单7号,2003年前获新品种权保护的数量占全省总数的50%,居全省农业科研院所之首。2003年已申报四个品种(其中水稻3个,玉米1个,水稻品种为楚粳26号、27号、楚恢7号,玉米品种为楚单8号)。2004年,拟订申请保护2个水稻新品种(楚恢12号和13号)。

通过申请新品种权的保护,为独立自主和高效地开发科研成果,增强自身实力打开了新的局面,品种权对育种的反哺作用已初现端倪。第一,拥有独立的品种权后,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经营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充分保护了我所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果。第二,有效改变了部份推广部门长期以来忽视知识产权,无偿开发经营的状况,规范了拥有品种权新品种的开发。第三,在开发经营中,我所把开发拥有品种权的新品种作为带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的突破口,依法委托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及州内外个体户经营"雄丰"牌种子,走出了一条育繁推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即保护新品种权,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开展经营服务,提高整体实力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以明确"责、权、利"的方式,与州内外开发商广泛合作,加大开发力度,极大地提高了新品种的开发效益。2003年以来,己有3家州外的种子部门、6家州内的种子部门签定了开发协议,带动我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年平均利润突破了100万元。已授权品种在州内外的推广面积逐年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现。

虽然我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省内外"中海拔"稻区在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中,授权品种被侵权的现象广泛存在。为此,我们在维权工作中重点强化了以下方面。一是对授权品种被侵权的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向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作了汇报,得到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二是针对州内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就"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座谈,并就进一步强化授权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共识。经协商决定,在2004年以后授权品种的开发利用中,开发单位必须向提供品种的单位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开发每千克种子支付0.07元,并逐步统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针对州外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指导下开展了维权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部份种子企业及科技推广部门已前来协商合作开发授权品种有关事宜。四是每年的4月26日,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品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五是在维护授权品种权益的同时,主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依法积极生产经营推广应用授权的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科学管理是保障

为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及其它各项工作有序、规范、高效地进行,我所在市场经济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针对全所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管理出科研成果,管理出经济效益"方面的教育,使全体科技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全面、系统、综合的农业科技管理新观念。与此同时,在涉及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经济核算、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考勤管理、履职考核、利益分配等各项工作中,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管理的杠杆作用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向管理要科研成果,要经济效益的规范化管理新局面。通过推行科学管理,推动了我中心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技术推广稳步推进,成果转化明显加强,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兴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全面发展是目的

篇4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于1984年,是学校处级建制管理单位,1985年进行工商注册取得学校全资的企业独立法人资格。为促进学校科研项目的转化,1992年科技开发部并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自然科学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科技开发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贯彻国家关于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的精神,2000年根据学校有关文件和通知,科技开发部从科学研究部分离出来,与国内合作部、产业管理部合署办公,简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与产业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企业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2007年5月学校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科技开发部列入学校教务长管理系统,由主管科研教学的常务副校长主管,作为学校处级管理部门独立运行。从1985年起,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到长足发展,科技开发部积极推广学校技术,解决社会技术需求,代表学校签订技术合同额由初期的年均300万元发展到2007年1.3亿元,累计签订技术合同1970余项,涉及合同金额超过15.2亿元,并形成一批以北京大学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技术股份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方正集团等。

业务定位及发展目标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是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内统一管理、组织和协调校内各单位的科技开发工作。收集学校高新技术成果,审核、签署和登记各类技术合同;对外代表北京大学与各单位签订各类技术合同,积极推广北大技术成果。承接企业技术难题。并始终致力于促进北京大学与社会各界的科技合作,把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地方及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在已有灵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上述业务,同时从北京大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介入,逐步引导扶植,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应用性开发研究并实现产业化,从而在技术转移的纵深过程中发挥技术中介的更大作用。促进北京大学在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构的经营特色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是校内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一方面它是一个学校的职能部门,代表北京大学与企事业大单位签订技术合同,并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学校科技开发合同与经费;建立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支持校内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并承担相应风险。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主体,从事科技成果收集、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属于技术中介范围的技术转移工作并提供与此有关的政策、法律、财务、信息等相关服务。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发挥学校管理机构的管理、组织、协调等功能,同时利用企业的灵活机制,招聘人才,筹措资金,为项目提供法律、投融资、信息等多方位的服务,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支持与合作。

合作伙伴及客户群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拥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群。对内,校内科研是进行成果转化的基石,北京大学拥有中高级科研人员3000余人,研究生近万人从事与科研相关的研究工作,立项项目约计1500余项,科研经费8.6亿元。近几年来,科技开发部收集了近500项可转化与合作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和转化。对外,北京大学现已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负责相关科技合作工作,并且与全国各地的政府科技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各省(自治区)、市、区、县的科技主管部门建立了广泛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地方政府寻求合作伙伴。每年应邀参加各省市各类成果展示交易洽谈会议30余个,展示学校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同时将地方企业需求反馈到学校。促成合作。与广东、云南、江苏、辽宁等科技厅设立长效联络机制,开展专项科技项目计划。提供专项活动经费等促进技术转移。

同时。科技开发部与各地的企业保持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接触,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境外企业。并加强与投资公司的合作,借助雄厚的资本金推动成果转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IBM公司、富士通等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等多方面、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如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验中心,进行项目合作开发。

技术转移及服务的模式与管理方法

多种运行机制下的专业服务与管理职能并重

事业机制。目前科技开发部作为直属学校的处级建制职能部门运行。科技开发部作为校内职能部门,有利于加强校内科研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并能够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学校的科技开发政策,从而保护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的积极性。

企业机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85年学校成立了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注册为企业法人,由于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因此在对外合作的商业谈判和一般事项中,科技开发部具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权。提高了效率,对技术转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重大事项或需要学校提供较大的支持时,才报请校领导决策执行。

校长授权机制。可以在合作中利用北京大学的声望,又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开发部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促成合作。由科技开发部代表学校签署正式协议。

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机制。1996年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建立了科技开发风险基金,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学校从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中提取的管理费。学校每年将管理费的约40%作为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项目研发,防范合同执行中的可能的风险,技术转移中的一些意外费用等。

规范项目管理,完善制度与机构建设

健全并逐步完善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规章制度。为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重新制定和修订《北京大学科技开发管理办法》、《北京大学科技开发收入管理规定》和《北京大学技术股权管理办法》。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保障机制运行。为加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作为处级建制的管理机构独立运行。下设部门分工明确,紧密合作。保证了机构的高效运行。

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统一归口。合同制管理。正在修订的新的《北京大学科技开发管理办法》进一步界定了北京大学的科技成果的定义,及其转化过程中个人与单位以及非独立法人机构与校内外科技开发与合作必须统一归口科技开发部进行合同制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负责人在技术合同中的责任、利益,加强技术合同履行的过程管理。

发挥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优势,加强重点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全方位服务

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优势,对于重点项目在项目初期进行介入,逐步引导扶植,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应用性开发研究,尽快实现产业化。充分利用多种机制的优势,从技术的提炼集成、宣传策划推广、商业谈判、委托评估、上级部门各种报批。一直到最后以技术持有人的身份

入股企业,并为企业的规划、发展提供后续支持等。科技开发部对学校技术转移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的互动合作模式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的技术转移在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上都体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间相互促进的特点。我们与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建立直接联系,同时广泛接触各地各类企业,建立点面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群。在项目合作方面。利用北大多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多领域联合开发,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合作模式既有四技合同包括专利技术许可和技术入股,也有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验中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到中试产业化的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

近两年来在技术转移及服务方面所取得的业绩

2006年科技开发部代表北京大学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28项,涉及合同总金额1.23亿元,合同到款总额6801万元。2007年度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66项,合同金额超过1.3亿元,合同到款总额7225万元。合同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生物医药、农业、规划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近两年有42个涉外合同,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2330万余元,合作对象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荷兰、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和机构,较大的合作项目包括与泰国Gold Gift公司的合作(合同金额468万元)、与荷兰壳牌公司的合作(合同金额150万元)、与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合作(138万元)、与世界银行的合作(117万元)等。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的技术转移服务收入合计567.36万元。其中425.52万元为科技开发风险基金。

近两年科技开发部收集校内各院系可推广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项目120余个,涵盖农业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汇编印制成册。每年科技开发部将学校的成果汇编提供给各地科技厅局、发改委、高新技术开发区、地方科技园、网上技术市场和企业,积极进行项目推广,同时收集地方科技需求,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对接。

科技开发部组织参加包括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福建“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展洽会和技术交易会,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技术信息交流,并继续保持和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的联系,借助于网络的平台,与兄弟院校和地方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

重大技术转移项目和国家或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签约与成交情况

近两年科技开发部签署的技术合同中,有三项合同金额超过2000万元。7个项目成果是国家“863”、“973”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在已经成交的680余个技术合同中还有相当多的项目成果源于国家或地方的科技计划项目。其中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三个子合同分别是“中国北方与邻区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综合对比研究”、“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构造演化研究”、“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地层系统沉积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合同总金额2000万元,已收到前期经费合计750万元。

与北京万坤永嘉科技有限公司及沙钢等签订的《关于成立北达万坤(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合同总金额2500万元。该公司是为人工耳蜗系列助听设备项目转化成立平台,该公司已经进行工商注册。人工耳蜗系列助听设备项目是中古两国政府部门共同关注、支持的项目。这个项目集成了学校多学科领域多项科研成果,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科技攻关、“973”、“863”、国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课题,所取得的一系列有独创性的重大成果,研究人员分别来自电子系、数学系、计算机系和心理系等。这个项目把北京大学在本领域的软件算法优势与古法方面的硬件生产优势相结合,由于现有的人工耳蜗产品是针对西语开发生产的,全部是国外生产,人工耳蜗及数字助听器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将给我国大量的听力障碍患者带来福音,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还获得北京市技术转移专项的经费支持,并出色地通过了项目验收。

对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所做的贡献

北京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理科基础,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出。但是这些成果多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新发明新创造的科技成果,但是要与产业化接轨还有很大欠缺,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着重加强为地方区域经济需求服务,一方面为国家重大重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各地政府、企业的联系,主动出击。采用多种模式促进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转化的项目为所在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培育和转化原创性成果。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北京大学1993年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氮化物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以及产业化专项项目的支持,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氮化镓基兰光、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生产的上中下游一系列科研成果。

科技开发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先后将大功率、高效率LED芯片生产技术、白光LED的封装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产业化。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了4家公司,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过亿元,技术转化占股过千万元,初步形成了半导体白光照明产业的产业链。

本项目完成了20余项发明专利的申请,其中已经授权专利5项,90余篇。氮化镓基兰光、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成功转化,使得以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科院半导体所等研究单位为基础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长周期的高端科研成果终于逐步形成产业链,同时使我国在世界固态照明革命兴起之处。跻身于国际前沿,将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主动出击,着重加强为地方区域经济需求服务

为了进一步使地方的区位、资源、市场与北京大学的教育、人才、科技形成优势互补,促进经济、教育、科技领域的共同协调发展。北京大学现已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包括云南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河南省、辽宁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甘肃省、江苏省、浙江省、新疆建设兵团、天津等。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作为技术转移机构全面负责相关科技合作工作。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计划启动以来,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负责组织学校项目与云南省科研单位及企业对接,承接云南省技术难题招标。至今已签署各类合作合同40余项,合同金额超过8000万元。已有十几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耐热植酸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第二代高效、高产植酸酶”和“表面活性剂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两个项目被评为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耐热植酸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第二代高

效、高产植酸酶”已在云南推广。

为促进辽宁省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学校与辽宁省开展全方位、高层次、战略性合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多次组团分别到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铁岭、辽阳、营口、葫芦岛等地市进行调研走访、展示学校项目,与百余家企业对接洽谈。已达成多个合作意向,签署了9个合作协议。为辽宁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技术转移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1)积极探索不同运行机制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促进模式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先后与产业管理部、科学研究部、国内合作部合并或合署办公,以期更好地协调科研、开发、生产上中下游的关系,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07年5月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与产业管理部分开,作为学校处级建制的管理部门独立运行,成为国内大学中唯一的同时拥有事业机制和企业机制并且独立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部门。

(2)提供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创造促进技术转移的新模式

在技术转移的全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促进技术转移的模式。集合学校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专利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资本运作,提供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促进技术转移,对技术转移服务行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设立校内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成为本校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的助推剂。

机构的社会信誉情况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于1984年,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多次获得嘉奖。下面是近两年来获得的部分奖项:

(1)“使用单层分散型CuCl/分子筛吸附剂分离一氧化碳技术”获得2006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已成功产业化。

(2)2006年11月获“2006年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大赛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展”技术交易潜力奖。

(3)2006年获“第十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项目二等奖、个人二等奖。

(4)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06年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学校与贵航集团共同研制的“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项目被评为“2006中国高校一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之一。

(5)2007年获“第十一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三等奖。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在2005~2006年度以及2006~2007年度连续两次获得北京市技术转移专项项目的资助,无论在项目转化工作还是机构建设方面都超额完成任务,以各项指标全部优秀。通过了项目的验收。并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近两年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没有发生诉讼。

机构未来的发展规划

进一步加强科技开发部在校内的协调职能。利用北大多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联合开发,利用学校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依托学校基础研究成果,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向应用成果的延伸。并进而实现技术转移。

利用北大恢复工学院的有利条件,鼓励部分具备应用前景的研究,支持工学院对取得重大应用成果并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国内选择合适的地区成立1到2个产学研结合基地,借助地方的资源形成研发、中试、技术转移、产业化、利益反馈的良性循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加强专利的保护和技术转移,支持并资助部分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核心技术申请国际专利,并推动专利技术的授权许可或转让,资助的专利申请费用待专利转让后将收回用于资助新的国际专利的申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篇5

1980年3月3日,中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加入书。1980年6月3日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此后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已全面建立,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面临如下问题:国家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高校尚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方面缺乏理论的指导,以及国家对高校的科技经费也投入不足;地方高校缺乏整合科技队伍有效的凝聚机制,使得高校的人才、科研基地、实验院所等良好的创新优势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直接转化为知识产权数量较少;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深度且多数研究聚焦在我国的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国内学界对于高校转化研究的针对性不强,对绩效等经济方面的机制探讨较少。

二、收益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通过调研与文献研究,系统掌握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针对各区域高校生存环境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共性特征、比对区域差异。深入地方高校实地的调研,组织相关高校代表座谈,深入探讨高校专利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形成的阶段性研究结论依托,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国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政策与现状分析,总结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与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我国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设历程较短,知识产权机制体制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的产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重复研究多,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技术创新机制相互分割,各自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一定的体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市场经济的条件,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知识产权的保护,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将职务发明成果变为个人发明成果,颠倒了科技成果的所属权,私自做以转让;借退休、调动之际擅自将学校的科技成果据为己有或转让给外单位以获取个人利益;

(二) 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忽视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体作用。作为高校,拥有大量的科研团队及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在科研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专利方面拥有优势颇多,但存在资金短缺、市场动态获取延迟等缺陷。而对企业来说,具有资金优势、市场资源、产品质量监督、营销团队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或者服务,从而产生经济增长。

(三) 专利申请少、与科技成果重复率高

高校知识产权专利的国内外申请量与批准量是衡量科技生产和知识创新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少、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现象遍存在。高校并未认识到利用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致科研成果、论文与专利的比例很不平衡。高校技术开发成果急于而不是首先考虑申请专利,从而使其中的属于发明创造的专利技术成果因丧失新颖性而失去法律保护。

四、应对措施及解决对策

地方高校拥有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知识产权专利,并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充分保护的成熟经验。欧美发达国家对在大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以国外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为启示,结合地方高校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现状,探索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尤为重要。

(一)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现象,如学校校名、标识是高校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清华”商标成为全国高校首个被认定的驰名商标的反侵权斗争为例,可见地方高校的发展也应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专利,保护高校自身的科研成果,防止产权流失。同时,高校的科技工作者也应增强产权意识,积极维护自身及所在高校的利益。

(二) 重视校企合作,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运营构架

在中国的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强大优势,涌现出一批由学校智力产生的科研结果为支撑的企业,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北大青鸟等。要将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企业为中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或者全新的服务模式。

(三) 地方高校联合建立知识联盟

对于地方高校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创新激励机制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知识联盟。高校知识联盟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企业和其他组织间以协议的方式组成的一种使双方获得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致死集约关系。地方高校知识联盟的建立,增加了区域内每所高校的知识容纳水平,使得行业或科研领域的知识得到共享,从而使各个高校的的研究朝着更深的广度和宽度来发展。

(四) 合理优化薪酬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篇6

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主题为“面向未来,共同发展”,包含开幕式、学术会议、行业参观等五大版块。将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37个国家的马铃薯领域学术精英、产业精英和政府部门代表参加会议,围绕马铃薯的品种选育、消费与市场及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等十大专题领域开展专题研讨,是历届邀请专家最广、权威性最强、展示科研成果最丰硕的一届。

延庆举办这样一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世界马铃薯大会,并非单纯办会,而是要借力本届大会,集中发挥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全力打造一座集绿色生态、产业研发、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马铃薯种源之都”。

延庆作为国内最大的种薯研发基地,汇集了国内最先进的马铃薯科研力量。县域内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种薯企业――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在马铃薯品种引进、良种繁育和推广方面都具备强大的技术力量。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在会期正式揭牌,作为首个在中国建立的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它是一个拥有国际先进设施、设备和人才的区域性自主创新研究平台。

会议期间,延庆和张家口将签订《马铃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在马铃薯品种选育推广、高产高效示范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协同发展,不断加快马铃薯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恒德嘉汇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也将于会期在延庆成立马铃薯交易中心,该中心依托“互联网+”服务马铃薯全产业链,搭建信息服务、交易定价、过程追溯、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通过专业化服务吸引中国乃至世界的马铃薯产业链主体、投资者集中参与到马铃薯产业中来,促进产业发展。

篇7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提出使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周济指出:科研力量较分散,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科学研究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是大学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每一所大学,都要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传统优势和区域特点,制定出具有战略高度和学校特色的科技创新规划,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高等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还应是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但由于高等师范院校本身的学科性质、教师意识和管理体制等原因,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办学功能。本文对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尽分析,以便为相关院校的科技产业化工作提供参考和交流。

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安徽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现有文学、政法、数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环境科学等15个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在安徽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安徽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学校的科技产业化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逐步增强,科技产业化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极鼓励教师承担横向课题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367人,其中专任教师15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86人,科技人力资源较为丰富。承担横向课题是目前学校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科技产业化创收的主要来源。学校对教师承担横向课题日益重视,为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横向科研项目,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003年学校修订了《安徽师范大学突出科研成果奖励办法》,2005年颁布了《安徽师范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横向项目管理,加大了对横向项目的支持和奖励力度。目前,学校承担的横向项目处于良性运转状态。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横向课题118项,到帐总经费为868万元。承担的横向课题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与城市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物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力支持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活动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积极调研和考察关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有关问题,对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给予活动经费资助等支持,激励了广大教师从事产学研活动的热情。近年来,学校积极参加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产学研合作活动。2005年以来,学校共参加了9次产学研对接会并签订正式合作协议42项。今年5月,校分管领导还应邀参加江苏省淮安市产学研对接活动,签订了7项合作协议,这也是学校首次赴外省参加产学研对接会。通过产学研合作活动,教师跨入了经济社会主战场,服务社会意识逐步增强。近年来,教师申报的科研项目中应用型项目逐年增加。2006年,学校还通过产学研合作争取到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

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的人文与社会学科相对较强。为加大学校人文社会学科服务社会的力度,学校拟整合校内资源,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地方发展研究中心”,这将在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文化产业的经营、旅游文化、徽文化、礼仪文化、地方经济、教育培训等领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学科优势,从而积极主动参与文化产业的创新研究,努力构建文化产业学科与研究体系,培养文化产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真正服务于地方和社会发展。

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学校有着一大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基础研究相对较强,但受传统办学定位的局限,学校的科技产业化活动单一,除了承担横向课题外,学校目前还没有自己的科技孵化器和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产业,学校教师承担的横向课题资助在学校的科研投入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低,2004年以来,学校的横向课题总经费只占学校科研项目总经费的33%。远远低于同类高校的比例。虽然近几年学校在产学研活动中加大力度支持教师走出去,但教师在产学研活动后,利用企业的孵化平台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很多产学研项目没有落到实处。

教师对科技产业化热情不高,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学校现有的学科以人文社会科学和传统的理学为主,工科及应用学科较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放不开职业习惯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另外,我省对教师从事科技产业化工作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认定方面还没有给予充分的认可,学校也缺少促进科技产业化的考核标准,教师进行科技产业化活动的利益回报难以得到承认,导致教师对从事科技产业化的积极性不高,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很多教师认为与其辛苦奔波于企业和市场之间,不如在实验室写几篇文章实惠,造成许多教师的科研选题与国家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不紧密,致使部分教师向上要课题,闭门做课题,成果束之高阁的状况。

应用研究总体力量较弱,可孵化和转化的项目偏少

受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教师科研重基础轻应用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的应用研究能力较差,可以转化的科研成果较少。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师范大学,偏重基础理论学科,学科结构单一老化,新兴的应用学科增长较慢,因而一定程度阻碍了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基本上都是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联系不甚紧密,导致研究与实际的脱节。虽有一些科技研发在前期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的成果,但因为没有与市场取得相关事前联系,孵化程度不够,结果半途而废。也有一些科技成果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市场应用接产方,也严重受到应用局限。

科技产业化前期投入不足,整体科技产业化实力较弱

近年来,学校由于新校区建设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所需经费较大,缺少资金向科技产业化倾斜,导致科技产业化前期资金不足。另外,长期师范教育办学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学校还没有专项科技开发基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服务校办企业,学校用于支持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和其他科技产业化活动的经费也只是从科研管理费用中支出。2004年,学校从校办企业中争取到皖泰应用开发项目资助,但后来由于企业倒闭,该应用项目资助随之取消。另外,很多教师申请的地方科研项目大多经费偏少,甚至还有一些只立项无资助的项目,学校也不能给予经费支持,无法满足解决其关键技术的资金要求。有的虽然解决了技术关键,但没有必要和充足的中试资金和中试条件,也不能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

管理力量薄弱、机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学校还没有从事科技产业化的机构和管理人员编制,只能由校科研处理科科室代管,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精力对科技产业化进行规划与管理。而省内高校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等部分本科院校都有专门从事科技产业开发的产业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院校在科研处设有科技产业化方面的独立科室,专门负责科技产业化事宜。在管理方面,学校也缺乏一套成熟的促进科技产业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得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管理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无法处理出现的产权、经营权纠纷以及日常管理运作中的多种矛盾。

安徽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发展对策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高校要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就要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企业为载体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主动参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社会是高校最重要职能之一,科技进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在高等学校。因此,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高校的科技工作、高校的发展主动地融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事业中去,通过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积极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鼓励开展科技产业化活动

学校近期将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提高科技产业化水平的相关文件,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技产业化的积极性。学校将在以后的经费预算中加大对学校教师承担横向课题和从事产学研活动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和激励机制。

加大科技产业化投入

为增强科技产业化水平,学校将考虑根据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挑选有市场优势、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科技成果,建立校内孵化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并在适当范围内利用校内预算重新启动应用项目的资助。或设立科技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开发。另外学校将继续积极开展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建立研发基地,实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坚持“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服务于社会”的方针,拓宽选题范围,提高选题水平,把学校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紧密结合起来。

理顺管理体制

为适应高校科技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学校将在管理和体制方面进行必要调整,制定并完善与之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在适当情况下,学校将考虑组建科技产业化管理的独立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设一支懂政策、懂法律的科技管理队伍,为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法律保障和条件支持。

改革科研成果评价办法

把教师的科研活动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不仅重视项目的申报,同时重视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结果;不仅重视科研成果的数量,同时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同时还要重视应用开发研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在对教师个人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把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产业开发,以及应用研究成果也列入重要考核指标,与一般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同等对待,激发广大教师投入科技开发、服务社会的热情和精力。

完善学科结构

篇8

地处中关村海淀园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是全国第一家依托大学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003年,按照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开始筹建文化科技园。2004年1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以下简称“人大文化科技园”)揭牌。目前人大文化科技园内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园中园。同时园区还设立了创意及创意技术转移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项目,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

截至2008年底,人大文化科技园已经形成了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的园区规模,园区各类企业120余家,其中文化创意类企业80余家。2007年,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亿余元。

园区建设背景

人大文化科技园的建设,既源于国家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宏观背景,也源于中国人民大学自身发展的具体需求。人大文化科技园的建设,力求解答人文社会科学要不要进行成果转化、如何进行成果转化的问题。

1 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协议

2003年,为落实“985工程”,教育部与北京市签署了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协议。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特色学科优势,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成为共建协议的内容之一。这就回答了人文社会科学要不要进行成果转化的问题。

2 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从英国布莱尔政府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开始,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比重。进入21世纪,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为人文社会科学如何进行成果转化提供了契机。《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窗口,有利于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特色学科优势,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证和理论借鉴。

3 建设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一流大学的重要探索

进入新世纪,建设“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使命。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国人民大学确立并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建设大学文化科技园,探索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中国人大学自身发展的需求。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园区的建设实践

为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路径,人大文化科技园成为大学创意产业园区的拓荒者。园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领域开创了三项“第一”:全国第一家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特色大学科技园;全国第一家专门服务文化创意企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全国第一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

在特色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方面,人大文化科技园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依靠特色学科,开风气之先,建设第一家文化创意特色的

大学科技园

作为全国第一家依托大学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人大文化科技园建立了文化创意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并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鲜明的文化创意特色通过两部委评审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中国人民大学以建设“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创意“新文化”蓬勃发展,中国的创意产业园区迅速兴起。

2003年,依托人大在商学、法学、新闻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整体优势,顺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济走向,征求教育部、文化部和北京市相关部门意见,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探索,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决定筹备建设文化科技园。

2004年11月8日,人大文化科技园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我国首家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大学文化科技园正式挂牌运营。北京市、教育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仪式。人大文化科技园致力于通过发展出版、版权贸易、动漫、多媒体、软件及网络服务等版权及版权相关产业,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努力使人大文化科技园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创新基地、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以及文化企业的孵化基地。

随着人大文化科技园正式运营,与中国人民大学有紧密关系的一批将现代科技与文化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新文化”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加工、信息的学术研究出版单位,将网络技术与传统出版内容相结合,实现线上信息。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期刊出版、网络电子出版、信息咨询、广告、发行等综合性、跨媒体的现代信息资料出版机构。东方兴业网络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早致力于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的专业服务机构。由弘成教育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立的“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学网”(WWW,cmr,com,cn),作为“网络教育平台”的第一成功案例,目前已成为国内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典范。

经过几年的建设,园区发展也受到了国内部分文科高校和部分地方政府的关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辽宁大学先后来园区考察交流建设大学文化科技园的经验;海淀区明确要把人大文化科技园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抓手,从今年开始加大了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广州市白云区、扬州市广陵区等地方政府先后来园区考察,探讨园区与当地合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

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建立首家以文化创意为主打方向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为了吸引更广泛领域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合作共建了人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在留学人员创业园普遍只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背景下,开始针对非科技类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

人大文化科技园位于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中关村密集的智力资源、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科技条件,为发展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土壤。

为丰富人大文化科技园的品牌内涵,响应国家留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人才回国创业,推进人大文化科技园的企业孵化工作,人大文化科技园积极努力,与中关村管委会合作,探索创建文化创意产业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5年12月16日,人大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本着“依靠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中关村管委会将人大文化科技园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体系,创造性地建立了以文化创意为主导方向、以版权相关产业为专业方向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截至2008年11月,人大留创园累计吸引留学人员创业企业42家,以互联网平台和软件技术为基础,图片版权保护软件、网络协同写作、线上对外汉语推广、教育线上平台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项目占入园留创企业项目总数的80%。

结合区域产业优势,紧抓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建设国家版权贸易基地

为了建成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园区,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版权局合作,在人大文化科技园内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

人大文化科技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寻找到有力的支点,起到行业的撬动作用,就要寻找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国外,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基于版权的产业”(Copvright-Based IndustrIes)。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恩斯将版权称作“文化创意产业流通的货币”。

园区充分利用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时”、地处版权生产者使用者密集区海淀区的“地利”以及人大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人和”,抓住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版权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一方面,北京市特别是人大文化科技园所在的海淀区,版权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我国版权贸易现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知识产权保护在新经济中的重要性,都对创新版权贸易方式,推动建设版权贸易平台提出了新需求;特别重要的是。借助中国人民大学的特色学科优势,建设版权相关产业的基地,可以为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的人大文化科技园吸引版权产业链上具有科技含量的相关环节入园进行孵化和成果转化。

人大文化科技园依托北京市特别是海淀区出版机构密集、数字版权企业和技术集中等优势,依托人大出版社、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带动作用,以创造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积极努力,建立特色创业企业群,并形成包括版权保护软件、版权贸易信息系统、线上线下综合出版传媒等在内的产业链。

2007年8月,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复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国家版权贸易基地。2007年10月30日,“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揭牌仪式”在人大文化科技园举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的建设正式启动。

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落户海淀区,为海淀建设版权定价中心和北京建设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规划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特色,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学科优势,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学术力量,整合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优秀资源,借鉴人大文化科技园的实践经验,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为政府在大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的政策布局、文化产业规划、创意产业园区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目前中心的重要课题有:“我国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软实力竞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现象及扶持政策研究”等。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还组织编辑期刊《文化创意产业通讯》,作为交流相关科研成果的重要媒体平台。该杂志秉承“独特、专业、创新”的编辑理念,对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概括分析,深度挖掘。

建设创意及创意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技术转移,推动创意变现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关于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若干意见》出台,文件明确提出,要通过人大文化科技园的途径,实施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8年3月,人大文化科技园运作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签署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暨共建创意及创意技术转移中心协议》,联合人大文化科技园、学校科研处、规划处、研究生院、校团委等单位,在中国人民大学范围内,共同推进学校科研成果通过文化科技园的渠道实施转化,推动学生创意项目的市场化;在社会范围内,建设针对创意成果的转化平台。实现让创意变现为财富的过程。

“创意及创意技术转移中心”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篇9

产学研合作是建立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新的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我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为了不断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我局一方面深入园区,对区内企业进行了需求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企业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如技术、人才、项目等);三是企业需要科技部门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带着课题主动拜访市内各高等院校科研处和科研院所,积极寻求结合点,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请来与我区企业家面对面共商合作事宜。为使座谈会真正取得实效,让专家学者们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向专家学者们出了七个方面的提纲供参考,分别是:①如何围绕我区支柱产业抓项目;②如何围绕推进科技创新抓项目;③如何围绕做强实力板快,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④我区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与定位;⑤高校与我区合作,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⑥校企合作成功典型例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好的做法、建议;⑦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浙大科技园、南大科技园建园的经验,本园有哪些好的做法、政策,如何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分别与南大、师大、财大等八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区内2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有46个项目的合作。9月份,我区举办了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邀请了2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加,会上有八家企业分别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同时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将在昌东工业区共建**市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基地创建目的:整合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形成以科技成果转化集群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功能定位: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化,创业服务,集科研开发、产学研为一体。建设内容:科技交流、科技培训、科技研发、成果展示、科技孵化、引进先进技术(中介平台服务)等六项。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新的动力,今年5月,我区成立了全省唯一一家县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区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中心以孵化企业、孵化技术、孵化人才为功能定位,以科技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导,以科技中介服务为手段,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构建了一个民营科技企业落户、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型服务平台。为充分发挥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我局正与南大、师大商谈,将在创业服务中心内设立南大科研室、师大科研室,针对性地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为加速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我们还与深圳清华技术转移中心、深圳力合创投有限公司接洽,希望与之合作挂牌成立深圳清华大学技术转移服务基地,服务基地的主要职能是信息技术对接、技术转移嫁接等,充分运用他们的影响力,为我区传输更多的科技信息,整合科技资源,为我区有条件的企业融资、上市提供帮助。

总体而言,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区产学研合作呈现四个特点: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科研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3日

全世界一致共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教学与科研是基础,而社会服务又会强有力地支持教学与科研。高校应着重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以适应我国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职能

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职能,就是将高等学校的人才智力资源迅速直接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其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各种优势,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专业人才和发展知识,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地方高校虽然立足于地方,地方的发展是地方高校存在的根本,但也不能只局限于适应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地方高校负有对区域社会社会服务的责任,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

地方高校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拓宽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向社会开放,开展文化传播、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区域内重要的人才培训中心、区域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区域资源中心和区域文化中心。社会服务形式要灵活多样,归纳总结有几个特点,即人才资源支持、文化陶冶、信息咨询、装备服务。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现状

(一)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形式多样,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近几年来,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打破了以往单纯为地方社会培养人才,很少直按服务社会的比较单一的社会服务职能状态,不断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各种通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活动的技术含量产生的效益也日益提高,社会服务活动形式多样,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展。

高校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拓展服务,开办各种培训班及成人业余教育传播高等教育的知识,使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走向社会,满足社会上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使社会上更多人的事业直接受益。与地方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创建了各种研发平台,派出决策咨询专家和顾问,发挥了智囊参谋的作用,为地方政府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和决策咨询,通过咨询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服务。还开展了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及应用研究中心。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密切了高校与社会、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地方企业还在高校设置了奖学金,支持高校的学生培养,双方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增长。地方高校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提高社会服务的技术含量,不断开拓社会服务领域和渠道,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领域,社会服务的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日益增长。例如,近两年浙江农林大学承担了1,639项多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大批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地方高校对开展社会服务的思想得到大部分教师的认同和支持。在最近几年中,地方高校已经把社会服务工作提上了议程,开始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对社会服务工作与教学、科研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对社会服务思想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都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地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的20所地方高校,74.17%的人对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表示认同。

(四)地方高校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社会服务的开展。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方高校社会及自身方面的因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中阻碍了社会服务的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服务活动高层次人才资源欠缺。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基础和优势是地方高校的人才资源,但地方高校在某一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名人或领军人物相对不足,地方高校尽管拥有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但与社会服务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尚有欠缺,这种状况是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发展的瓶颈,不利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

2、发展社会服务活动能直接运用的科研成果不多。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要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必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能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但现今能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不多,影响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社会服务活动的种类有待进一步增加。地方高校各种研发平台较少,社会服务平台种类较少,没有完全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社会服务的潜力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影响到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4、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健全。地方高校缺少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社会服务的政策导向不够清楚、不够明确,配套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社会服务工作基本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状态,不利于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和领导,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加上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配套的分配政策,导致教职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不利于社会服务活动的顺利有效地开展和效率的显现。

5、社会服务观念影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推广应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的一部分教学和科研人员还存在认为社会服务活动与己无关;认为提供社会服务缺乏条件;对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畏难发愁;自己缺乏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怀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情绪不愿参加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这些社会服务活动的观念严重阻碍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高校要发展公共关系的营销工作,加强营销意识,通过各种机会和渠道对外宣传社会服务工作,介绍学校已取得的各项成绩,专业科研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为政府、企业的社会服务活动,及时传递学校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最新信息。政府也要加强为地方高校与企业提供交流平台的意识,充当地方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红娘”。由于宏观政策不完善,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因办学自、评估导向、法律问题也受到了制约。

三、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优势

(一)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具有地方政府支持的优势。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处比较融洽,立足在地方上,有条件、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支持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都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适当支持。在地方高校和企业中充当红娘的角色,促进联系和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对顺利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十分重要,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关键。如浙江农林大学分别与宁波市、临安市、云和县、庆元县、江西资溪县、四川青川县等4个省市10多个县,以及日本国际农林水产研究中心、安徽省林业厅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社会服务活动的效率。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人才优势。地方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是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基础,特别是能踏上地方人才发展需要的脉搏,及时修改学生培养的方向,尤其是引进的一些领域的专业人才,引导促进了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占有有利的地位,地方高校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对地方社会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的信息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地方社会能及时了解新的信息和技术,高校的信息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利于地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而立足于地方的高校也能及时了解地方社会的需求,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培养,及时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共同发展。

(四)地方高校的公共关系优势。地方高校从学生招生到学生就业都立足于地方,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是地方社会的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都对母校有特殊的感情和多方面的联系,极大的支持和推动了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劣势

(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特色不鲜明。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很少有特色的品牌项目,社会服务力量不强,在同一领域里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更难形成科技精英团队,高水平的科技攻关项目难以胜任,很难形成具有规模的效益产生,不利于社会服务水平层次的提高和特色的形成。

(二)地方社会对地方高校的认可程度不高。很多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在对高校的社会服务有所需求时,通常首先考虑的是外地重点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对地方高校的信任感不高,对地方高校的考虑不多,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水平、社会服务的能力、社会服务的效益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比较低。

(三)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综合实力不强。由于地方高校专业不多,各种研究所较少,与综合性高校相比,综合实力不强,不利于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只能局限于某一领域的社会服务活动。

五、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策略

(一)创造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政策环境和措施。鼓励地方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的建设。我国应完善建立健全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方和高校之间的责、权、利,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保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切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实际,加强教育方针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宏观管理,扩大办学自,使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活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享有更多的自。将社会服务活动的绩效作为一项指标纳入对高校的评估体系之中,引导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活动转向主动、全方位、多渠道、高层次、规范的、富有成效的开展,使社会服务活动逐步走向科学化、合理化和制度化。地方高校要建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项目信息库,收集地方社会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技术开发信息,地方政府要沟通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和渠道,为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的联系搭建桥梁。地方企业应该主动寻求与地方高校开展长期合作,增强对地方高校的信任度,利用地方高校的研发能力,与地方高校教学实验相结合,在地方企业建立教学和科研基地,指导企业更新生产设备与技术手段,更新技术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如浙江农林大学近年派出33名科技特派员,直接到地方参与地方的规划与建设,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知识更新。

(二)提升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策略

1、解放思想,破除对社会服务工作陈旧的观念。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地方高校因计划经济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比较狭隘的封闭保守思想;有些地方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中出现过失误,缺乏积极性,存在着一种畏难的情绪;有些高校在进行社会服务工作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依赖上级管理部门给予各种支持。地方高校只有勇于开拓,打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陈旧观念,破除封闭保守思想,减少不利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活动开展的因素,才能保证社会服务活动顺利地开展。

2、构建人才成果转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地方高校要大力培养各种与社会服务工作相关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等高层次人才,强大的人才资源是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基础。可以通过引进外面的专家学者和通过自己培养本校的教师,从而储备一定的高层次人才,以便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地方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具有一定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增加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成果。鼓励教师多选择横向课题,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能够直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

建设地方高校各种社会服务平台,挖掘潜力,充分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增加社会服务的种类。高层次的人才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生,好的科研成果是社会服务活动的基础,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的社会经济又极大的支持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完善了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体系,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相互依存。如浙江农林大学的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竹子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了自己学科的特色和人才专业的强势,树立了区域品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3、加强对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工作的管理。要健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定社会服务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社会服务时才能够有章可循,保障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权利,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社会服务活动才能够规范地开展。并设立由专人负责的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不断完善社会服务的管理运行机制,从地方社会的发展出发,为社会服务工作人员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根据对社会服务工作人员的评价,衡量社会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如浙江农林大学成立了处级单位的社会合作管理处,加强学校对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和规范。

4、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引入企业营销理念。地方高校要把社会服务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可以借助现代传媒面向地方社会推销自己;通过联络校友,组织校友集会等活动,获得校友的支持,筛选出最好的科研成果,主动参与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与地方企业和地方社会合作,发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关系,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和咨询服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展现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实力,让公众了解和接受地方高校,树立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品牌形象,提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形象和影响力,打造出一批品牌专业和品牌科研成果,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责时做到诚实守信,增加地方社会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活动的信任,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如浙江农林大学不仅在各种媒介上学校的各类信息,每年都要在校召开校友联谊会,请回在各行业工作的优秀校友回校,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发展和各类科研成果,请他们就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校领导还经常到各地去看望学校的校友,到他们工作的单位了解情况,带回了各种促进学校和地方社会合作发展的信息,地方社会有力地支持了高校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学校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飞越。

还需要注意的是,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应区别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是教学和科研的延伸,就必须立足于教学和科研,做出自己的学术特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必须联系实际,结合专业优势,就社会服务的重点、内容、形式等选择合适的与教学和科研任务相结合的社会服务项目,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总之,社会服务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不能影响到学校正常的科研和教学秩序,做到社会服务活动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相互结合促进,共同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硕士论文.

[2]杨德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