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考备考;初中知识点
陕西省新课程改革三年以来的高考试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既充分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又突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也是对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全面的检测,本人认为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若以初中相关知识点为背景展开,学生就会对化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那么,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进行复习?
1.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夯实基础
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知识的发展,螺旋式上升。备考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是学生能整体上把握知识。如在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复习时就应该先从初中的复分解反应入手,了解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发生条件为生成气体、沉淀和水;然后复习高一知识中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再到水解反应中条件扩展为生成难溶物质,弱电解质,易挥发;最后到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中沉淀的转化的生成更加难溶的物质,不断地对同一个知识扩充,最后提出某一个反应能发生的条件为使得某离子的浓度减小的结论,使学生从一个比较高的高度去俯瞰知识,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再比如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同样的先复习初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然后进一步提出氧化和还原是同时发生的,挖掘深层的规律――反应中必然有化合价的升降,最后复习氧化还原的本质――电子的转移,是学生感受到有得必有失,氧化和还原不可分割,分析反应时从任何一种物质入手都可以计算电子的转移数目,在知识发展中使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所在。
2.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减少失误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检测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和文字叙述的精准表达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一直是近年来考查的重点,而2013年高考大纲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化学用语有明确要求“了解”“理解”“以及正确书写”三个等级[1],在高考试题中电极反应式、化学式、结构简式、电子排布式的表达占一定分值,非选择题中也多处要求书写化学用语。在初中学生为了应付中考,甚至用背单词的方式记忆初中所学化学符号,方程式写法,化合价,原子结构等知识点,学生无法掌握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所以高三复习时先要将以前的错误做法纠正过来,给学生解释清楚每一种化学用语的来源,发展,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规范的使用方法。其次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一丝不苟,规范化书写,对于某些屡次“犯错”的学生,老师要不厌其烦,多回顾反思,不能急于求成,有必要时做到一对一订正,在平时模考中对于学生的不规范书写要做到绝不姑息[2],避免学生养成思维定势,而造成因思维的不严密、不深刻、不灵活而造成的错误。
3.掌握基础实验答题技巧,提升得分
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的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3],这是课程标准吐出来的要求,在高考命题中化学实验也是必考题目,近年高考常用教材典型实验派生、发展出来的内容进行命题,然而从统计结果来看,实验题的得分偏低,所以在复习化学实验的时候,最好做成专题形式,渗透初中有关知识,基本实验操作、连接、定量、离子检验分离推断等都可以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在新课程中有地位和功能。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一个热点的话题,复习时从氢气的制法、检验、收集、净化入手,实验仪器的组装,操作顺序,强化装置图连接顺序意识、操作意识和细节意识,到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最好学生现场操作,通过师生间讨论,达到识别仪器,掌握操作,注重实验细节的观察,突出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体验实验过程,沉淀实验能力。
总体上说,高三的复习工作以初中所学知识为依托,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跳出知识点观察化学,做到面对某一个点能联系知识主线,进一步认识知识网络,这样的全面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取得更好成绩。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S].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篇2
论文摘 要:我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合理科学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运用投影提高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益。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将各种教学媒体进行组合,以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
现代信息社会是信息量极大、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各种信息除语言文字外如果借助于视、听、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可以迅速有效地达到传播的目的。完全按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现在的学生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动态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我觉得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类:1.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是用肉眼甚至显微镜所看不到的,通常用挂图和模型,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2.元素化合物的实际用途,每学习一种新的单质或化合物,其用途可能只有课文中简单的描述,学生难记易忘。3.错误性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如吹灭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氧气先撤酒精灯再抽导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等实验操作后果。4.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在众多的教学设备中,投影机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备受教师青睐,也是各校及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教设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投影机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即投影片和投影实验。但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写好教案,将投影次序,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还必须把握投影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投影片的制作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使用各种媒体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投影片的制作要立足于科学、准确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设计每一张投影片时,要明确投影片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投影提高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益
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来看,传统的中考复习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做;老师再讲,学生再做这样一种循环过程。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学生感到听复习课没劲,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复习课效益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较短时间内,把容量较大、覆盖面较广的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有机地储存在学生头脑中,我把投影引入中考复习,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要使用投影,除了需要投影器等硬件外,还必须有投影片软件。然而现成的可供中考复习用的投影片却一张也没有,这就得靠自己动手制作。我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把近三年来我州中考化学试卷中出现的试题,按中考卷的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探究题,四、计算题)四大类整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再按知识点、线或面把它们分类,把有关试题精选在投影片上,共编制了8张投影片,供中考复习用。同一张投影片,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置换反应发生的规律这一张投影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先让他们看题、做题。由于中考题大多较基础,使这些学生在做题时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情绪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再经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判断和应用。通过这种复习方法,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分析已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时,除了可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了解到以外,我们还可从近几年中考卷中有关该知识点的试题出现几率来判断,即可从投影片中一目了然。
由于投影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实验资料表明:学生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的。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记忆,而投影恰具有这一功能。把投影引入课堂,是教学原则中直观性原则的一种体现形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中考是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试,每年具有可比性。把近几年来的中考化学试题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并把它们写在投影片上,既有利于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有利于中考脉搏的把握,复习时加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及时把握知识的难度、梯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制好的投影片便于扩充、保存,并可随时取用,避免以前每年均要刻印大量中考复习用讲义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当时、当地无法看见或看清的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从而使得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针对性强,注意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脑多媒体网络 微观过程 宏观模拟 化学知识 理解化学原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将各种教学媒体进行组合,以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
现代信息社会是信息量极大、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各种信息除语言文字外如果借助于视、听、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可以迅速有效地达到传播的目的。完全按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现在的学生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动态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我觉得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类:1.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是用肉眼甚至显微镜所看不到的,通常用挂图和模型,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2.元素化合物的实际用途,每学习一种新的单质或化合物,其用途可能只有课文中简单的描述,学生难记易忘。3.错误性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如吹灭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氧气先撤酒精灯再抽导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等实验操作后果。4.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在众多的教学设备中,投影机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备受教师青睐,也是各校及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教设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投影机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即投影片和投影实验。但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写好教案,将投影次序,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还必须把握投影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投影片的制作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使用各种媒体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投影片的制作要立足于科学、准确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设计每一张投影片时,要明确投影片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投影提高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益
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来看,传统的中考复习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做;老师再讲,学生再做这样一种循环过程。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学生感到听复习课没劲,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复习课效益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较短时间内,把容量较大、覆盖面较广的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有机地储存在学生头脑中,我把投影引入中考复习,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要使用投影,除了需要投影器等硬件外,还必须有投影片软件。然而现成的可供中考复习用的投影片却一张也没有,这就得靠自己动手制作。我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把近三年来我州中考化学试卷中出现的试题,按中考卷的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探究题,四、计算题)四大类整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再按知识点、线或面把它们分类,把有关试题精选在投影片上,共编制了8张投影片,供中考复习用。同一张投影片,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置换反应发生的规律这一张投影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先让他们看题、做题。由于中考题大多较基础,使这些学生在做题时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情绪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再经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判断和应用。通过这种复习方法,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投影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实验资料表明:学生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的。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记忆,而投影恰具有这一功能。把投影引入课堂,是教学原则中直观性原则的一种体现形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中考是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试,每年具有可比性。把近几年来的中考化学试题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并把它们写在投影片上,既有利于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有利于中考脉搏的把握,复习时加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及时把握知识的难度、梯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制好的投影片便于扩充、保存,并可随时取用,避免以前每年均要刻印大量中考复习用讲义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当时、当地无法看见或看清的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从而使得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针对性强,注意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复习 复习计划 复习方法 新意
进行高中化学新课前初中化学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如下: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下面我就个人对于高一进行初中知识复习的想法说一下:
一、了解学生基础,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对于我们职高类的学校,学生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了,特别是数理化这些科目,学生底子普遍较差。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我在学生刚入学不久就进行了一次化学摸底考试。这次考试试题囊括初中化学知识的几大模块的基础知识,满分100分,难度偏低,综合性不强,比中考难度小,题量大。考试结果显示:60分以上的10%;50―60分的20%;50―30分的30%;其余的低于30分。面对这样的成绩,如果你无视他们,直接进入高一化学,会有学生和你共鸣吗?或许会有,但那是极个别。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如1―20号元素符号,金属活泼型顺序表,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酸的通性,碱的通性,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等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要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复习初中知识的方法通常有:1.集中复习法。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若干课时(我们常采用9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双基”内容和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但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2.分散渗透复习法。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3.专题复习法。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初三的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溶液、酸碱盐、化学计算等专题。在专题复习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专题练习,这样既能有效地检验复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复习课要上出新意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课前进行练习。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了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会考到,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
三、高一新课中穿插初中化学的复习
高一化学一开始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时,有这样的一道计算题很是典型:2.3克的金属钠投入到97.7克的水中,最后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对于这一题要解决它首先得对溶液有个概念,由于我校的学生化学基础很差,他们大部分根本不知道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的区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所以在学到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自然地引入了初中溶液知识的复习。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就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积极引导,最后还有找学生上黑板板演、作业反馈,发现学习效果较好。
复习初中知识,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通过测试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物质的分类方法)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只有学好初中化学,才可能进一步学好高中化学。
参考文献
[1]胡梅玲 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教学的尝试[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总复习 阶段复习
复习是一个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又可以学到新知识,还可以掌握一种学习方法的过程。初中化学具有知识点多,结课晚,复习时间少的特点,所以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化学这门学科一直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又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使得总复习有效地进行呢?本文笔者将介绍一下自己对如何进行有效化学总复习的见解,以供广大化学老师进行参考。
一、教师做足准备,把握好复习进程
中考,既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化学这门课程在初三的时候才开设,学完上、下册教材后留给学生复习的时间也就不多了,要想在短时间内复习完内容分散且广泛的知识点,并突破重点难点就显得时间紧、任务重,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了。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之前必须要了解中考化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试卷中各类题型特点和所占比重,这样才能在带领学生复习时做到把握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各个击破。
另外,这些年中考化学的命题体现出注重双基、考察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重视实验和探究性学习的考查、试卷结构由易到难等这些特点。依据试卷的这些特点,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应该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低到高,逐步提高。教师在具备了这些条件后,接下来就需要为总复习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的进度和形式,使得整个教学复习过程井然有序。
二、初中化学三阶段复习法
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我个人建议总复习应采用三阶段复习法。第一阶段应分章节进行,帮助学生把每个章节中的基础知识连接起来。第二阶段应把握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复习,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阶段应进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帮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增强信心。
1、 第一阶段:章节复习,夯实基础。第一阶段的章节复习中,教师要把握大纲要求,结合中考试卷中这一章知识点所占的比例和难易程度对这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对每一章的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每一章涉及到的概念、化合物性质、化学方程式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然后教师给出这一章的知识结构网络,让学生发现自己欠缺的地方,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和补充。这一阶段的复习教师要严密组织,使得学生认真对待,扎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避免走形式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另外每章复习完后再配以精心选编的具有一定梯度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并及时讲评,做到章章过关。
2、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各个击破。第二阶段的复习是建立在学生第一阶段复习基础之上进行的,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抓住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加强学生的薄弱环节,提高解题能力。第二阶段建议分成五个专题进行复习,即: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与生活和社会发展、化学计算、化学实验。
在经过第一轮的复习之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知识又进行了一次温习,也建立起了一定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时就需要学生对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以突破了。第二阶段的复习我建议先对酸、碱、盐进行复习,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以在第一阶段刚进行完的基础之上用专题的形式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增强解题能力。然后我建议再进行金属与金属矿物的复习,空气和谁这部分可以往后放一放。这部分进行完之后就可以进行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将相似的概念、物质的分类和构成等进行区别和联系。化学与生活和社会发展这部分可以在复习其他专题的时候提及,第二阶段再加强一下专题练习即可。
化学计算这部分的专题训练会比较枯燥,建议在复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和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这两部分的时候就渗透,专题训练的时候就进行方法和规律的总结并教会学生计算技巧即可。
化学实验建议集中复习,这部分包括基本仪器的操作、物质的制备、化合物的性质、物质鉴别、分离和提纯等,内容较多,是学生容易丢分的地方。这部分教师可以为一些实验总结一些有趣易记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兴趣。
3、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查漏补缺。这一阶段主要进行模拟试题的实战演练,帮助学生适应考试环境,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常错习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第三阶段的时间紧张,需要脱离题海,把以前的错题再看一遍,找出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并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调整心态,有助于考试时确定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
三、结束语
初中化学知识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采用三阶段复习法时应每一阶段各有侧重,一步一步地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使知识结构网络化,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董廷振,浅谈如何实施好初中化学教学过程[J]
篇6
关键词:初高中 衔接 思考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不同教师教学的方法、风格不同以及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单一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效率不高,为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业成绩,教师又不得不增加教学时间,加大习题的训练量,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荷。使学生整天处在题海之中。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2.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升学压力等条件的限制
分析初中化学教材得知,初中化学教学中更重视探究性思维的培养,毫无疑问就会在内容体系的全面性方面有所欠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发展和提高。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被删掉,有的被简化,难度大大地降低了。由于中考压力巨大,所以初三化学教师忙于赶进度,从而忽视了这些问题。经常在初中教材中出现但要求较低或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属高考要考的内容。有些知识点在初中学习时较为浅显,还需要在高中阶段去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二、处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造成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我和我的同行逐步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学情转变教学方式
我们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初中教师应该钻研初中化学中与高中衔接的地方。认真分析,该拓展的拓展,尽可能地采用非绝对化语言教学。选择两个我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事例分析一下:
问题1:爆炸、水滴石穿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1)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爆炸分为三类:
①物理爆炸:气体压力升高致使容器破裂,如锅炉爆炸、高压气瓶爆炸等。
②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导致爆炸,如炸药爆炸。
③核爆炸:由于原子核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弹爆炸是铀-235或钚-239的裂变反应。
所以只能说爆炸主要是化学爆炸。
(2)水滴石穿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①原因一是水从高处滴落,其冲击力较大,给石头带来磨损。
②原因二是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共同作用,如“溶洞现象”。
③原因三是受酸雨的腐蚀。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只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能判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就行,不要把那些复杂的、不常见的变化让学生进行判断,更不能给学生错误的结论。
问题2:牛奶是乳浊液还是胶体?
①一种物质(称为分散质)的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液态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液态分散体系。
②丁达尔效应是判别溶胶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
③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分散系(如豆浆、牛奶、云、雾)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这些体系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都是胶体。只能说它们不是溶液。
所以说牛奶是复杂的各种分散系的混合物。初中化学教学中探讨牛奶一般作为乳浊液,高中往往会作为胶体处理。
2.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化学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习惯,从细节想起,从小事做起,改变学生比较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逐步适应初中化学学习。只有这样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化学时才会游刃有余。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要自觉地去预习。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提问、演示、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一个探究性实验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甚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这些课堂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这样的话学生课后对于解题就会处理得很好。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最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我校采取的一些具体的小方法
1.每周四下午化学组教师集体备课,定内容,定主备人,在备课时,根据新课所涉及的初高中知识进行恰当地衔接补充。主备人备好课后其他老师可以提出意见,相互补充。
2.根据我校学生生源基础较差,在正式讲解新课前我们把学生带进实验室,先教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注意事项,然后分组完成几个简单的化学小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针对2012年秋学期实施新教材,化学组的老师们积极研究在新课材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方法。
4.学校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学习外省市在化学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比如我们与北片的古井中学结成结对学校;经常派老师去邻省安徽省的秦栏中学、官桥中学去学习,回来后在教师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有关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一点思考,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摆正初三化学教师的位置,初三的化学教学是为高中化学教学作服务和铺垫的。其次,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积累经验。最后,教师们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只有这样的话,我们在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教学上才会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高峰.2012中考化学试题分析暨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探讨.
篇7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56
一、前言
在传统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全面实现新课改的社会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方式,既能密切化学和生活的联系,又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及反思
近些年,在我国全面实行新课改的大浪潮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发生着变革。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目前我国初中化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
首先,在中考的压力下,九年级的课程安排是非常紧张的,由于短期内我国的应试教育现状很难发生根本性变革,初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短期效益,没有意识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其次,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备,尤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基础实验设备是展开生活化化学教学的必要硬件条件。目前,我国初中化教学硬件环境还相对较差,大部分学校都缺乏专业的教学素材和配套的实验教学设备,这是影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案例不够新颖、教学设计创意性不足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很难达到素质教学的要求。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1. 强化生活化化学教学意识
强化生活化化学教学意识是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首要途径。首先,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应该给基层化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主动强化生活化化学教学意识,掌握专业的生活化化学教学方式;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案例的引入,尤其是在备课环节中,教师应该主动寻找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最后,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如在学习《酸和碱》时,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了相关的材料,在课堂中拿出了一小瓶醋和一个电水壶,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很不解就想看看教师在做什么。教师问大家家里的水壶是不是和自己手里的一样有白色的水垢。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将醋倒入在水壶里,加入适量的水,并且插上电,过了一会学生发现茶壶中的白色水垢没有了!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回答想,这一切太神奇了。很自然地引出了学习内容,这激起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大家明白了化学知识能够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 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硬件条件
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硬件环境是实现初中教学化学化的客观需求,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首先,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燃烧与灭火》这一节的内容时,教材中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火石点火”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生活化学知识,在教材中可以对“火石点火”的原理、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在生活化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掌握燃烧的必要l件;其次,学校应该根据化学教学的需求,配置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和实验教学设备。在讲授《走进化学实验室》这一节的内容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一些要求以及危险事故的避免和紧急处理方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实验教学设备的缺乏。因此,改善初中教学硬件环境、配置基础教学设备是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途径。
3. 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创意化、生活化的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首先,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课堂问题展开学习和思考。例如,在讲授《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氢气球可以飞上天空,而我们吹起来的气球却不能呢?引入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探究意识就能被激发出来,这时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次,在讲授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围观化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宏观性的生活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奥秘。例如,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是有间距的,直接给学生讲授这个知识点是很难理解的,如果转化为生活化的教学实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奥秘。教师可以首先将5ml纯净水和5ml酒精融合,然后量取混合物的体积可以发现,总体积小于10ml,在观察了这个现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酒精分子想象成皮球,将水分子想象成黄豆,正是由于分子间距的存在,才导致了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这样,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就变得通俗易懂了;最后,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运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篇8
一、在化学知识中渗入绿色化学理念
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初始阶段,是以后学习和应用化学的基础,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很自然的衔接。因此,在化学知识中渗入绿色化学理念既是化学学科特点的体现,又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在化学课堂上渗入绿色化学理念,会使学生更加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为成功创设绿色化学理念,教师还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随时掌握化学对工农业发展的贡献,以便在课堂结合所教知识传授给学生。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过程中,当讲到空气污染时,我在课堂上很自然地和学生说到了社会热点雾霾、PM2.5、酸雨等空气质量问题,以及所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空气质量的严重性及危害性,开始思考自己能为改善空气质量做些什么,进而逐步形成环保意识。再如,在讲到“金属与金属材料”时,我和学生共同探讨了“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谈到地球上金属资源的开发难度和浪费,谈到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谈到新金属资源的利用,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开始关注金属资源,关注金属资源的保护,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意识。
二、在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熟练掌握基础化学实验方法,了解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形成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化学实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成功中考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是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规范的实验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从节约药品、节省能源、环保等方面考虑实验操作,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初步形成绿色化学的理念。如在“铁的冶炼”实验中,为保护环境,实验装置中必须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以处理有害气体CO,防止其逸散到空气中。学生已知道CO对人体的危害,我在教学中便着重强调了CO不能完全与Fe2O3反应,且不溶于澄清石灰水,所以部分CO会从实验装置中逸出,所以在装置尾部必须安装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并强调此处是中考的热点。学生可能一开始是为了“中考的热点”而加强记忆,但经过多次实验后,学生总是下意识地去考虑“这个实验需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这样,绿色化学便渗入了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在习题练习中融合绿色化学理念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脱离“题海”,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在习题的练习中才能熟记所学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的应用,总结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和规律等。因此,为响应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习题练习中融合绿色化学理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教学技能。近几年的中考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以社会科技发展为背景的试题在逐年递增,且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教师在需要使用习题时完全可以从中考试题中选择,既能保证试题的质量,也能反应中考的考查形式,为学生中考提供一定帮助。如在讲解“有机合成材料”后,我在练习时间给出了学生这样一个题目: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此题选自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环保理念,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在化学实践中遵循绿色化学理念
为提高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给他们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意识到绿色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时,要遵循绿色化学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如我在教学活动之余组织学生参观大学实验室,感受我国化学实验的发展,认识微观化学实验具有更准确、更安全、更方便、更环保等优势,提高学生深入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再如,我还组织学生参观了一次婴幼儿奶粉实验基地,通过参观让学生学习科学工作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认识到有害物质如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的危害,调动他们为社会奉献和负责的精神。
篇9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教学 衔接工作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我经过几年的高一化学教学,有这样一个感受:很多高一新生化学基础不好。比如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元素化合价都标不出,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新课很难开展;再如教授离子反应这一课时,学生不会书写常见的离子,如OH等,导致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无法进行。这些问题使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举步维艰。再加上高一化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开快车,诸多因素让学生产生了较强的不适应感。上课听不懂,题目不会做,很多学生很快产生了厌学情绪。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成了高一化学老师面临的首个难题。2011年,我校高一化学组成员共同努力,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突破,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别
我们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有相当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除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因此,高中老师要注意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打好基础。
二、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在知识的衔接方面,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知识层次要求比较低,而高中化学与义务教育衔接,即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兼顾知识的基础性,又有发展性和创造性,对知识层次要求较高。由于初高中教学各自独立,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高中化学老师一般对初三教材内容不熟悉,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脱节,知识出现断层。因此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高中教师必须熟悉初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学生具备了怎样的化学基础;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掌握,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学生一知半解,理解错误。高中化学要对初中有关知识加深、完善,要复习初中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性质,典型两性氧化物性质,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常用方法,溶解度概念及计算,等等。还要注意总结初高中教学的盲点,即新的初中教材将知识降低要求或删减了,而高中教材又没有补充这部分内容,但在高考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
高一化学老师在正式讲解新知识之前,可以先用一部分时间复习初中知识。复习之前先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针对学生这些掌握不牢,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和初高中内容连接上的盲点做重点介绍,如溶解度的计算,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基础概念,等等,而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点则可以一带而过。
复习时要坚决杜绝“炒剩饭”式的教学。如果老师只是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地总结,那学生就会昏昏欲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使复习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题目中,这就要求教师做大量的翻阅工作,查阅当年的中考题、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和近几年高考中涉及的初中考点,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精编出一份试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和讨论可让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自然就认识到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情况,再组织几套复习题,覆盖初中所有重要考点,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对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思维,让其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一系列的习题可使学生明白化学“难题”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思维,既复习了初中的知识,又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原理去解答各种问题,不能停留在讲一道题记一道题的学习模式上,而是学一道题会解一片题,并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如何学会学习,调整好学习态度和方法,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步学会从本质上理解每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每个问题。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优良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衔接教学的重要任务。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中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学生要学好高中化学,要学会分类、归纳、推理、类比、联想;要理解性地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重视实验,自己动手探索、思考出来的知识记忆是最深刻的;要坚持课前预习,记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做好学习小结;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正确率,速度;要养成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教材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又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主要内容的理解且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
总之,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实现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使学生的三年高中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师生需要一起努力,寻找更加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互动教学;交流
初中化学教师要想让学生们获得较好的化学学习能力,必须让其能够在化学课堂上针对化学结论进行探讨式互动,在互动、探讨的过程中强化知识记忆。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化学知识,因此帮助学生学好化学,教师在初中就需要紧抓学生的化学学习,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化学知识海洋中积极探索。化学互动性教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学习,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化学实践技能。
一、初中化学互动教学的要求与标准
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互动环节 首先,多媒体教学互动法是新时期教育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相融合的结果,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化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们面前,在多媒体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化学课堂问题得到有效互动,师生互动效果较好。其次,单元主题型互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设立一个单元主题,学生们在单元主题学习过程中掌握每一个化学知识点之间的链锁关系,继而串联成化学知识体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提高。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互动教学体系中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为主,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被凸现出来,让其持续性发挥出主体作用。教师始终是初中化学学科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们要想获得较高的互动效果,必须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发扬自己的学习个性,善于提出问题和交流沟通,能够在小组中提升自己的语言互动沟通能力。教师们不可以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下进行互动教学设计,传统教育观念只会使得化学课堂的互动环节变得死板化、机械化,完全不利于学生互动自主性的提高。因此,突出学生主体是新时期互动教学课堂中的关键要求,教师们必须严格遵守互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准则,端正自身教学态度,才能让学生们真正热爱化学课堂,愿意投身于互动课堂中,发展自身的化W知识体系。
3灵活选择互动模式,深化互动课堂本质 初中化学课堂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对学生们的化学思维发展提供启蒙开端,让其能够在以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发散思维。同时,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琐碎性比较明显,各知识点的理论来源与归类特征都具有较强的分散性,所以教师们一定要能够具体内容具体选择互动模式,让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在正确地互动环节中有效迁移,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便懂得学习化学要灵活,不可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之中。
二、初中化学互动教学方法
1.营造互动氛围 营造互动氛围是教师们有效开展化学互动教学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必要条件,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都需要特定的互动氛围,因此化学教师必须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营造互动氛围,给予化学互动课堂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初中化学的教育阶段处于初三学习阶段之中,此时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较大,即将面临中考的考验,因而在多门文化课程的集体压力下,其对化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往往处于边缘,所以教师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插一些趣味性互动环节,有效缓解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让其愿意在化学课堂中找回自我,重拾学习自信。在营造互动氛围这一层次上,教师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要深化自身创新意识,让学生们能够享受更加灵活的教学资源,实现趣味性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化学方程式》之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并非一开始就向学生们讲授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而是从化学反应的现象与结果出发,让学生们针对现有化学反应与质量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接着我在与他们进行充分互动,一起去探索这些现象背后的结论,同时再伴以化学方程式基础知识,让学生们懂得质量守恒定律的奥妙。
2.生活实际性互动 化学学科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俩系在一起,化学理论不断推动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教师们在开展互动课堂时要让学生们在生活案例的结合引导模式中学习化学理论,增强学生们运用化学知识的实际能力。在生活实例的教学结合引导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直观性的案例突显在学生们面前,继而可以通过案例基础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提高互动效果。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金刚石和石墨》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金刚石与石墨”的具体形态特征与性质与学生们进行了充分地探讨交流,学生们虽然对金刚石这一物质一开始具有陌生感,但是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他们展示了钻石,向他们介绍钻石的物质由来,提升学生们的知识来源探索能力,深化互动效果。
四、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会表现得精神萎靡,他们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在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提问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让学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互动教学模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笔者教学为例,笔者给学生讲解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得实惠,笔者就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作为参照,让学生结合这个实验来推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有什么样的现象。笔者提问学生,久置的氢氧化钠会发生变质,那么石灰水在久置之后是否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呢?通过提问,笔者成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认真思考课堂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互动教学是拓展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空间的有效教学策略,化学学科又具有较强的探索教学特质,教师们必须用互动教学理念让化学学科发挥出其特定的教学优势与作用。教师在运用互动教学理念的同时必须提升自身教学专业素养,为互动教学模式奠定教学基础,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