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方式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交易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结果、状况直接涉及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一国内外均衡。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中,各国均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金融市场由管制到开放的过程。许多国家实践表明资本市场过早开放使得国内经济潜在和积家的矛质在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彻底地爆发出来,酿成经济危机。在实施渐进式改革和开放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中,实际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路径:设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领城、规模—逐步增强涉外金融交易的市场性—逐步实现涉外金融交易向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转变。
一、涉外金融交易的界定
构成金融交易的基础要素有三个:筹资人、投资人、交易货币。一般意义上,一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与一国建立(与国际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在概念上具有等价意义。当一国金融市场未完全开放时,客观地存在“涉外金融交易”概念,涉外金融交易既与国内金融交易不同,也与国际金融交易不同。
关于什么是国际金融交易,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可被称为“市场论”,其划分标准是资金是否跨境流动;另一种观点可被称为“要素论”,划分标准是金融交易活动中是否存在“涉外因素”。而“市场论”认为国际金融交易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可以下图表示。
在上图中,①属于国内金融交易,②③④属于国际金融交易。“涉外因素论”认为,将构成金融交易的基础要素:筹资人、投资人、货币进行组合,可产生以下几个不同的结果:
1.投资人以其本国货币贷款给其本国居民;
2.投资人以外国货币贷款给其本国居民;
3.投资人以其本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4.投资人以外国货币(第三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5.投资人以外国货币(筹资人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第1种情况是100%的国内金融交易,但若担保人为境外机构,或资金被用于国际贸易,这种交易可能被认为是国际金融交易。
第3、4、5种情况,无论按“市场论”或“要素论”的标准,都是国际金融交易。
第2种情况,按“市场论”应为国内金融交易,按“要素论”应为国际金融交易。在我国现行规章制度管理下,这类交易被称为“涉外金融交易”中的“外汇贷款,’(外汇贷款属于“涉外贷款”,涉外贷款包括:外汇贷款、对外商投资企业贷款、外贸贷款)。
此外,还有人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出发,以交易结果是否引起国际收支变动乃至是否影响一国外债而判断是属国内金融交易或属国际金融交易。笔者认为,应该将涉外金融交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在上述五种组合中,除第1种以外,其余四类都应界定为广义的涉外金融交易(广义的金融交易包含国际金融交易);界定狭义的涉外金融交易标准应是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国家金融管制。在2、3、4、5种组合列中凡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调节机制的金融交易应定义为国际金融交易;凡以国家金融管制为主要调节机制的金融交易应定义为涉外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中的国际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结果、状况直接涉及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深层次地影响一国内外均衡。因此,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中,各国均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金融市场由管制到开放的过程。
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路径
如果将金融市场“对外完全开放”和“对外完全不开放”作为一数轴的两端,在“完全不开放”端点附近,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金融交易大部分属于涉外金融交易,相应的金融交易处于国家较严格的金融管制之中;当向另一端移动时,意味着出现了国际金融交易与涉外金融交易的替代,国家金融管制趋于放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开放都是必需面对的重大间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过快开放资本市场导致的金融经济体系的波动成为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墨西哥于1993年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1994年彻底开放资本市场,允许51家外国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进人。
资本市场的过早开放使得国内经济中潜在和积累的矛盾在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彻底地爆发出来,酿成1994年12月的经济危机。韩国的情形与此类似,1996年为了加人oECD,被迫接受金融自由化要求,接受允许企业自由借款的条款。一年之后的1997年,韩国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卷人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作为延迟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另一类范例,同样值得关注。日本1964年承担IMF第8条款开放经常账户义务,1984年对《外汇及其外贸管理法》进行修改,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这一过程用了20年时间。并且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限制外资进人,以及对国内金融机构进行保护的措施。对于金融市场的过度保护,使得金融体系始终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这可能是导致日本经济近年来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综观各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都存在着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因为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这样在一国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着双重目标统筹协调问题:实现金融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为此,存在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强化管制,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控制金融产品的价格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的做法。这种做法会导致金融业竞争力低下,实质上是以牺牲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代价。并且由于强化金融管制产生了金融风险的积累,当金融市场开放后,往往长期聚集起来的金融风险在出现导火索时骤然爆发了。另一种做法是:放松管制,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与金融业的发展。这种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休克式和渐进式。前一种方式往往导致一国出现若干年国民经济的衰退,社会和政治领域经历较长的动荡和混乱,社会发展在历史的轨道上转向。后一方式现在得到较广泛的认可,认为在这种方式下,在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的过程中,由于金融风险会不断暴露和释放出来,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能力均得以逐步提高,从而有利于金融安全。当然,这种方式由于金融市场开放历时较长,可能使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增加。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国内机构保护过多,会使金融体系缺乏竞争力,日本就是例证。因此,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必须把握住放松金融管制的顺序、路径和节奏。
以往,我国金融监管较多地倾向于不断强化管制,金融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育,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在实施渐进式改革和开放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中,实际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路径:设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领域、规模—逐步增强涉外金融交易的市场性。这实际上是使涉外金融交易成为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一个操作平台(尽管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这一路径是在为了解决当时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根据中国的承诺,加人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大幅度对外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外资金融机构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外部的金融市场动荡将如何影响我国金融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取决于国内金融机构能否抵御激烈的外部竞争和外来冲击。又由于任何金融开放都是一种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因此,总结分析以往的金融开放路径,探讨如何为今后的金融开放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操作平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外汇体制改革:从涉外金融交易向国际金融交易转变的制度演进案例分析
中国自1978年一2002年,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48.73%。外汇体制改革是过去这20年推动中国出口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严格按照中央计划部门制定的进出口计划经营。国家计划委员会制订计划时,首先开列一份必须进口的物品清单,然后根据所需款额,找出国内能够出口以换取这笔外汇的物资。由于当时汇率对外贸水平和进出口货种的影响甚微,当局遂参照旅游业、华侨汇款等少数非贸易性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制订汇率。主要根据中国一篮子消费品与世界各大城市的相对价格而做出。由于中国不少消费品定价偏低,因而大大高估了人民币。
1998年,中国决定开放经济、拓展外贸。随着外贸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和企业,汇率由原来制订外贸计划时的会计手段,变成推动进出口决策的重要信号。最初出台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抵消汇率偏高而对出口的抑制。其后,为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国家对汇率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
第一,逐步下调官方汇率,以抵消出口成本上涨的影响。
第二,实施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保留部分外汇收人,以满足自身进口需要。
第三,开放外汇调剂中心,让出口企业可把外汇留成以较为有利的汇率折换成人民币。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国家以贬值为基本措施,来刺激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一次贬值是1981年1月,以2.8元人民币对1美元为内部结算价(创汇成本)。制订内部结算价时,管理当局以赚取1美元外汇的平均成本为基数,在此水平上追加10%的“利润”率。这次贬值是中国外汇政策的一个转折点:主要根据创汇成本,而非国内消费品相对于海外的价格而制订汇率水平。1983年到1993年期间,由于创汇成本在这期间内不断上涨,当局不断下调汇率,使出口较为有利可图。这期间,人民币先后六次贬值,幅度由9.6%到44.9%不等,官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2.8:1调到5.32:1。19叫年1月1日汇率并轨,官方汇率更一举下调到8.7:l水平。当年,出口、旅游和外来直接投资增幅分别高达31.9%、56.4%和22.7%。外汇储备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增长114.5%和42.6%,1998年5月达到1409亿美元。由于外汇供应增加,官方汇率逐步轻微上调。1998年4月后,官方汇率大约处于8.28元人民币对1美元的水平。贬值基本上是在市场“倒逼”下实施的,因此,贬值在一定角度上可看成是对管制的放松。
出口企业自1978年起获准留成外汇。其后,留成的比例显著提高。1979年规定,地方政府的出口如果超越前一年的水平,获准留成超出部分的40%。1985年,获准的外汇留成已不少于出口总额的25%。1991年,留成更可高达出口总额的30%,但中央政府保留权利,必要时得以调剂价收购企业30%的外汇收人(1994年统一汇价后,留成制度便被撤销)。留成制度实施后不久,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获准将外汇配额转售给需要外汇作进口用的单位。这一来,企业与企业也就能够在市场上兑换外汇。持有配额的单位由于能更好地利用其外汇留成,拓展出口的积极性更高。除了用来进口产品设备,出口单位还可以以高于官方的汇率换取留成的利润。留成制度扩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规模,引人了市场机制。如同留成制度,外汇调剂市场事实上也逐步加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规模;逐步加人和加大市场的机制。
1950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率先开办外汇调剂服务。有关业务迅即扩至内地12个大城市。早期的交易价是3.08元人民币对l美元。1985年,深圳设立第一家官方的外汇调剂中心。翌年,上海和北京跟进。再一年后,同类中心扩大至天津。在1985年到1987年,外汇调剂中心只对中外合资企业提供服务,国内企业不得参与。1987年,国内的轻工业公司、工艺品公司和服装业也获准在调节市场上出售留成。1988年4月,所有国内企业都获准在调剂中心上出售留成。外汇管制放宽后,外汇中心的数目和交易量都有所增加。1992年12月底,全国有100多家调剂中心,交易额达到250亿美元。在1994年的改革中,全国性的银行同业外汇市场取代了调剂中心,并实施外汇结售制度。出口企业所有外汇收人按规定一律须出售给指定的银行。对进口企业而言,企业只要向当局授权的银行出示进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机构签发的付款通知,即可换取外汇。
以上措施,从一个角度看,实际上起到了逐步放松对涉外金融交易的严厉管制。1994年以来,最根本的变革也许是撤销调剂市场,在国内设立统一的全国性银行同业外汇市场。
在新制度下,国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外经贸部实施的行政控制来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和经常账差额,而非借着对经常账的来往实施外汇管制。在新的制度下,汇率不仅影响进出口,还通过各种市场和机制间的联系,对经济造成广泛的影响。因此,制订汇率不再只是贸易和经常账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各种不同利益团体的平衡、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广泛的问题。由于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制订汇率时,也就不能只是为了促进出口。事实上,经过1994年的改革,中国基本上不再以创汇成本来制订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到1997年,中国的一般物价水平涨幅约50%,创汇成本也显著上升,但由于外汇供应增长,人民币汇率反而轻微上扬。人民币升值,加上出口成本上升,降低了出口的盈利性。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加大,中国经济对内和对外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汇率的影响扩散到外贸以外的部门。中国利用汇率政策以促进出口的自由度因而有所下降。1996年以后,出口增长幅度一波三折,19%年出口只增长了1.5%,1997年出口上升20.9%,1998年,出口升幅较1997年大幅回落,1999年抬升,2000年大幅上升,2001年又大幅回落。虽然出口部门力促人民币贬值,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内外均衡,仍然保持汇率稳定。2002年初,国家进一步改革、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外汇指定银行周转金额度,降低进口企业设立外汇账户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出口企业售汇自主意愿。前不久,金融管理当局又批准四大国有银行开展外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至此,在经常账户项下,人民币与外汇间的兑换(交易),在市场机制对管制的替代过程中,不断向市场化方向演变,现在离进出口企业完全意愿结售汇越来越近。
笔者认为经常项下外汇市场的开放,客观地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比较成功的。资本市场的开放应遵循着这一基本思路:在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规模和逐步放松对涉外金融交易的管制中,逐步开放资本市场。
参考资料
篇2
摘要:新时代新要求,各种创新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加强教学创新,必先审视教育自身,科学发展在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却不能与时俱进,新酒仍用旧瓶装的现象,制约了教学创新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强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不要忽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本文结合教学体会进行举证。
关键词:新课改 教材更新 教学创新
新世纪已拉开它那千年帷幕,展现出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竞争核心也转移到层次更高的创新能力竞争上。它呼唤有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审视我们的教育不难发现在科学与教学上双轨不同速;从小学开始便一步到位,进校就是拿出书本,学习现成的理论。知识更新慢,获取途径单一;中间缺少了质疑、假想、实践等知识的发现、发掘环节。这种现状下要实现知识的再发现、技术的再革新可以说是缘木求鱼,要得渠清如许,须源头有活水。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个教材版本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试点地区有了相对的选择权,能够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实际编写和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百家争鸣才能异彩纷呈,原本不错的设想实施起来却是很不容易,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缺点逐渐呈现出来:有的版本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强调“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知识的系统性得到了保障,但受容量所限,在知识点的深刻性和完整性上必有取舍。有的版本在知识点上注重完整性、深刻性,而知识的系统性被割裂,鱼和熊掌确实难得。试验教材在编写时过分突出自己的特点,大有和原来教材彻底决裂的趋势,找不准传承和创新的结合点。一些地方是必须要改动的,但一些该统一的内容必须要统一。“甘薯”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叫“地瓜”、“红薯”等,但它的学名只有一个。一些概念、名词统一起来未尝不是好事,尤其是对初学者,对他们将来学业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教材知识在各学段的衔接不到位。有些知识重复,有些后学段用到了而以前却没有学习体验。分子遗传学内容较深奥、突兀,学生接受起来困难很大。高中教材在知识的延续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有些地方做得欠缺:过于尊重知识的发现过程,没有很好地利用初中所学,也没有很好地结合时展和科技进步。如“基因”这个词在学完分离规律后才出现,授课时老师一会儿“遗传因子”一会儿“基因”,给教学带来很大麻烦。学生已经知道这个概念而且耳熟能详,也知道孟德尔豌豆实验中“遗传因子”就是通常所说的“基因”,教材完全可以稍事说明就直接用基因这个概念了。
即使同一教材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有了创新的教学内容,才有创新的教学行为。多年来我们一直高喊教学创新,但是很多工作浅尝辄止,口头上的东西多,落实在行动上的少。不是缺乏创新土壤,而是缺乏创新的种子。教学内容更新的滞后,禁锢了创新思维的发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携带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这些就很难用教材中的内容来解释。(1)最初对基因的定义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流感病毒的核酸是rna,从最初的定义来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不能叫“基因”。(2)由于病毒没有染色体,其变异方式肯定不是染色体变异,同时它又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符合通常所说的基因重组。一般来说病毒的变异方式只有基因突变,而且这种突变是点突变—— 只是碱基对的改变,应该不会有其他病毒的基因片段,这显然有悖于现实,因此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再拘泥于成规。甲型h1n1的最初来源应是基因重组,就像格里菲斯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那样,发生了非真核生物之间的基因重组。只是人、猪、家禽共处的时间已很长,该病毒出现的如此突然,变异的幅度如此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当前令人恐惧的超级细菌的产生可能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基因”、“基因重组”等概念也应该与时具进作出相应的调整了。
生命科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不缺乏兴奋点和创新的切入点。教学内容应时时、事事孕育创新,存在质疑的地方要加强讨论,形成共识,给出明确的结论或说明。目前对水的跨膜运输方式的共识是“自由扩散”,但是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后提出:生物膜的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分是不能自由扩散的。这样通过分子间隙的水量应该很少而且速度也不会很快。“单纯的自由扩散”是很难用课本上的内容来解释的。这样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也困扰了师生很多年。即使2003年peter agre教授因发现水通道蛋白(aquaporin)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膜内在蛋白质”,“形成的专门输送水穿膜通道,存在于红细胞和肾组织中,极大地增加膜的水通透性。”这些知识教材
编辑整理本文。
中提及的很少,原本公认浅显的内容反而成为知识障碍。
在普及和传承科学知识时严谨性不能大而化之,深、广度的定位不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而且也要遵循知识自身的内在规律。2008年高考山东卷—— 理综第一题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 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1)糖脂;(2)磷脂;(3)糖蛋白;(4)脂蛋白。“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糖选出c选项“糖蛋白”。本题在命题立意上属于容易层次,但是程度好、思维缜密的考生会发现糖蛋白上的糖不是可溶性还原糖,糖蛋白(glycoprotein)是分支的寡糖链与多肽链共价相连所构成的复合糖,这与他们掌握的“多糖不具有还原性”相矛盾。送分题送不出去,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考虑可能有不同说法,使学生大多认为生物学难学。在教和学中学科特点要尊重,但是其科学性质和地位是不能打折的。“怎样教”是我们刻意钻研的,“教什么”同样需要深入研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大谈方法革新时,不妨考虑除了技术上的改进,还有原材料选择上的革新,用两条腿小跑总比单腿跳得快!加强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不要忽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考题真题汇编[z].
篇3
关键词:金融管理;监管模式;中外比较
一、金融管理
金融管理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金融活动规律中对以银行为中心的货币流通和信贷活动进行管理。这个过程是具有监督和协调的作用。金融管理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管理直接和经济发展相关联,而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建设。所以对于国家来说总是金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而在金融管理体制中是以组织机构、计划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人才开发、劳动定额、劳动组织、金融系统内外部关系、经济核算等组成的。在金融管理中每一个部分都要做好才可以很好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互联网下的金融管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金融管理水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发达国家相对于中国来说起步早,金融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所以中国一直以能够做到高水平的金融管理而一直在完善的道路上努力奋斗。我国也是一直在做出了相应的政策,来完善金融管理。为了实现货币供求平衡、货币的稳定值和经济的增长等对货币实行管理的目标这是金融管理的工作性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中有越来越多的国外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对我国金融管理机构的重大挑战。在这个挑战中我国的金融管理机构是可以逆水而上,可以进一步提高金融管理水平。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才可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在金融管理中金融风险是最严峻的现象。在金融活动中金融风险会使经济收到损失。
二、监管模式
监管模式是国家对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规的体制安排。金融监管模式一般来说有四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是一种专业监管模式。二是香港模式,这是一种与美国模式相似的监管模式。三是澳洲模式,是一种双峰的监管模式。四是英国模式,是被称为超级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是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一起组成监管协会。这是一种相对混合的监管模式。我国的这种监管模式的监管效率是较高的。三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不同,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但这三个部门都是在同一个监管局下工作的,他们的工作又是受到的监管。在这种的监管模式下,我国的金融管理的效率是有着很大的提高。而外国的监管模式是根据自己的国家情况来决定的金融监管模式。就比如英国的监管模式是采用混业金融控股集团模式。英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总公司大多是为经营性的控股公司,而且总公司一般是以银行的业务为主要经营,而子公司主要是经营证券、保险。在英国的公司内部是有着很严格的防火墙系统。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公司内部或者公司以外把公司的机密传播出去。英国的金融监管模式现在是统一监管。比起之前的分业监管来说,现在的统一监管模式要来的更加完善。
三、中外比较
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每个国家都采用了符合自己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这就在每个国家产生了对比性。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完善意见就是要突破市场的利率。要对中央银行提出放宽利率的意见。这样才可以是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扩大利率,扩展更多的业务。这样中小金融机构才可以对银行开展更多业务。通过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的金融监管模式是要更加的完善这种金融监管模式。而对于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来说,美国主要是以第三方管理工作为主。美国的金融主要是第三方的业务进行监管。美国是以网络支付为主,这样就可以减少财力物力。这样以第三方监管为主的管理模式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金融混杂的情况。要是在金融监管上出现了问题,就以第三方的相关管理部门来解决问题。在中外金融监管模式里,国外的金融交易方式是要经过正规的银行。非正规的银行是不具有交易权的,这样的交易方式是可以打击那些非法的金融交易。而中国的金融交易方式与国外的交易方式相比较,是要来的更有局限性。中国的交易方式主要是在专业的金融交易场所进行的。这种的交易方式的交易空间相对于国外的交易方式的空间要来的小很多。这就是中外金融监管模式下的一些差异。
四、结语
每个国家都要管理好金融机构,这样子才可以提高经济水平。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我们还是有一段路要走。我们要更加的去完善金融监管模式,这样才可以是国内的经济向发达国家前进,才可以防止资金的流失。对于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在使之转化为适合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通过中外金融监管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吸收好的东西,也可以将好的金融监管模式为目标,为之努力,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黄震.我国金融管理存在的现状[J].财政研究,2012.
[2]孙波.第三方支付国际监管研究与借鉴[J].中国报道,2013.
篇4
【关键词】内部融资 金融交易范式
一、“金融交易范式”解析
(一)“金融交易范式”交易结构
(二)“金融交易范式”简要说明
以上三张图展示了“金融交易范式”的三种情形。其共性是都充分利用了企业工会这一社会团体法人,企业员工通过信托或委托方式将资金交付给工会,由工会作为投资主体认购信托计划、入伙合伙企业作为有限合伙人或购买资管计划。
二、内部融资原因
“金融交易范式”连接企业和企业员工两头。企业是融资方,员工是投资方。先说企业。与其向金融机构融资,付出一定的成本,不如向企业内部职工融资,既融到所需资金,又能为员工谋福利,亦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内部融资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这也是“金融交易范式”存在的前提。
再说员工。目前投资渠道本来就不多,加上投资风险比较大(比如股市、基金),而投向自身赖以生存、休戚相关的企业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三、内部融资是否非法
(一)是否构成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非法集资必须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而在“金融交易范式”下,集资是向企业内部职工这一特定的对象进行,不向社会公开宣传,因此,其行为不具有社会性和公开性。这样企业内部融资就不构成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是否构成“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我们将“金融范式”与“非法集资刑事解释”第六条中关于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等的规定对比可以看出,企业内部融资并不涉及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等,因此不构成“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四、为什么选择工会
根据《合伙企业法》中对人数以及投资上限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工会组织可以将企业员工个人无法开展的投资业务开展起来,其集中的人数以及集中的资金额可以远超最低要求。工会代企业员工开展投资,其投资主体为1个,符合人数上的规定。
五、员工与工会的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信托关系
根据《信托法》相关规定,员工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将其财产(一般是货币)委托给工会,由工会以其名义开展投资活动,此行为并不违反信托法。
(二)委托关系
按照《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员工可以委托其所属工会这一社会团体法人开展投资行为,也即企业工会企业员工开展投资并不违反“民法通则”规定。当然,工会作为人需要在权限内开展活动,这需要相关协议中约定明确。
六、工会信托、受托投资行为是否合法
从国务院《关于清理有偿集资活动坚决制止乱集资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62号)的规定,只要工会在集资活动中,本身并没有收取报酬或以营利为目的来举办有偿集资活动,就没有被禁止。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中提到,国有企业不得以企业名义组织各类职工的投资活动。这里有几个方面可以探究,一是主体国有企业;一是企业名义。
主体国有企业。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关于划分企业注册类型的有关规定》规定国有企业仅仅是注册类型之一,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企业。而我们打交道的企业通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交易方式”下的企业往往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如此,其并不违反“意见”。
企业名义事宜。“金融交易范式”并没有利用企业名义而是利用工会名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及《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均允许工会投资兴办企业,即赋予工会投资能力,对其投资行为亦也予以认可,这样工会的投资行为没有受到限制。
七、工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如何维护
根据《工会法》,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其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以营利为目的。工会受托开展投资活动,而投资活动一般是盈利性的,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矛盾。
(一)员工与工会委托关系分析
若通过委托建立员工与工会的法律关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进一步明确当事人的无偿委托事项,签订无偿委托合同,合同中明确工会的具体职责,以便明确在受托过程中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给工会自身带来损失。
(二)员工与工会信托关系分析
若通过信托建立员工与工会的关系,根据“信托法”规定,“信托法”可以通过书面文件约定受托人的报酬,据此,员工与工会之间的信托事项,也可以约定为无报酬之信托。至此,工会在“金融交易范式”下没有盈利也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违背其宗旨。
篇5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25-02
一、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金融衍生工具是与基础金融工具相对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就是通过创造金融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的进行风险控制。
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场内交易,又称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参与者收取保证金、同时负责进行清算和承担履约担保责任的特点。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有许多形态,可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
二、金融衍生工具在交易过程中的风险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主要根源正是在于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交易,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金融市场环节就会被杠杆式破坏,最终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也是时时刻刻存在着风险,这些风险随时都会大爆发,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运行。
在理解金融衍生工具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结合其交易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几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
1.价格风险
价格风险,指衍生品价格变动对交易者产生不利形势的风险。我们从定义中知道,衍生工具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基础产品价格为依据的,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由于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较传统金融工具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传统市场大,所以风险系数加大了。于是得出价格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中的主要部分。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由衍生品合约的某一方当事人违约所引起的风险,它主要表现在场外交易市场上。场外交易是由交易双方直接交易而成,交易者比较分散,并且每个交易的清算都是由交易双方相互负责进行的,那么一笔成功的交易就需要由信用良好的交易者来保证完成,再加上场外信息的不对称性,信用风险就极其容易爆发。
3.投机风险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具有高杠杆性特点,即只需缴纳极少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大宗交易,很多交易者就是利用这一点,在更多利益诱惑的驱使下,不顾风险的大小,投机意识膨胀,进行大额数量的交易。岂料,投机失败的时候,损失相当巨大,并且会由于连锁反应导致整个交易圈损失惨重。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是指投资者在金融合约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利益目标,投资者的利益因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不确定性和跨期性不能充分实现或者延期实现而出现风险负担,更有甚者为了达到这种利益目标采取非法手段,最终要承担相应责任并受到法律制裁。[1]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是新的金融工具,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可能会无法可依,那么投资者就可能抓住法律的空子,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利益,这就是法律风险产生的后果。
三、控制风险的对策
金融衍生工具在交易过程中会面临如此多的风险,风险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必须得想办法对其做到有效的控制,以便良好的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以下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对策:
1.完善监管制度
金融创新是在不断地进行着,但是监管体制也需要不断的更新以求更好的制约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在立法上首先应该制定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管理办法,必须正确地处理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关系,规范金融交易所、经纪公司和投资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强化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金融机构和产品的评估都是由评估机构评定的,评估机构需要给予投资者正确的投资信号。
2.充分重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时候必须随时面对风险,那么如何管理这些风险,有以下几方面建议:(1)风险转移。这个必须是在有法律约束的合约下才能有效进行。比如,在期货交易所按照规定进行期权交易;(2)风险规避。在交易之前,明确何种业务可做何种不可,这样就直接简单的避免了遭遇交易风险的可能;(3)找相反风险作对冲。期货、期权交易市场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和建立起来的交易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2]
3.加快培养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人才
金融衍生工具就是在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它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它在金融市场交易的时间还不长,熟悉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就相当缺乏,这样就极不利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所以就要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不断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人员的培训,使监管人员了解和熟悉衍生工具交易商所使用的产品、策略、模型及内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从中找出其缺陷和不足,以达到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
[1]魏婷婷.金融衍生品及其金融危机下的风险防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01).
[2]刘永爱,董义军.从中航油事件看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对外经贸实务,2010(03).
篇6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平台,因此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共享社会资源。在平台上开发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承袭了互联网的开发特性,金融服务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络上探寻金融资源,提供更加直接的服务,整合客户资源。并且由于互联网具有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人们通过互联网寻找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变得更加便利,这也就推动了金融行业向着更加个性化、服务更加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普遍问题
(一)现实货币管理困难。由于互联网交易方式的不断发展,人们适应了更加便捷的无货币支付方式,而电子货币开始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支付凭证,而电子货币不同于现实中的货币,并非我国央行所发行的,这也就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发行体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清算大多是电子货币的形式,交易中不再出现现实货币的身影,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当今,现实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监管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平台而发挥起来的金融分支,因此互联网中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发生信息泄露和更改的危险在互联网金融中同样存在,又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数据通常跟电子货币相关,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平台一旦出现技术漏洞就很容易被攻击,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要进行极为严格的监管。但当前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监管方面都存在一些漏洞,制度体系不完善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给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三)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仍需提高。互联网金融在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极高,因此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安全监管就必须提高互联网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但当前,黑客技术发展迅速,给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维护人员带来了管理难题。有些技术人员在建构互联网金融网站和相关APP时就自开后门,伺机监守自盗,有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面对黑客攻击一筹莫展,技术人员在责任素质和技术水平方面的缺失致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危机四伏。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强化策略
(一)明确监管责任,逐级落实。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体和范围,加强部门间的监管协作,将互?网金融的业态归入到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当中,这将有效提升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效率。
(二)确定监管原则,提升效率。为能有效将互联网金融监管得到优化,就要在监管的原则上得以明确化。互联网金融是比较新型的金融模式,但是其本质还是金融,这就需要在监管的过程中注重相应的原则遵循。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监管的效率水平的提升,要能遵循着适度性的监管原则,将市场自我调节作为基础,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要尊重。然后要能重视效率性的原则,监管过程中将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就能将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目的得以有效实现,然后按照实际进行制定监管的措施。
(三)强化监管力度。当前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其法律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使得互联网金融缺乏制度监管,给某些不法机构留下了圈钱的空子。我们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从法律的层面给互联网金融制定严格的规范,提高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对互联网金融公司实行政府监管、公众监督的外部监管方式,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夯实法律基础的前提下。制度的准绳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一道屏障,我们必须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度的制定,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资格的核发和金融交易的操作,保障互联网金融用户的合法权益,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篇7
一、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下,证券交易的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都发生了改变,由于交易的虚拟化促进了交易成本的缩小,互联网金融使证券行业总价值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互联网金融会改进证券行业的业务模式,产生了网络经纪公司和经纪人。这对证券从业者带来了新的行业竞争机会,使得未来证券人才的竞争变得更加复杂。
互联网金融和证券行业的结合,可以大大拓展证券市场的业务范畴。证券运营商可以升级运营模式,扩大服务范围,借着网络的便利性,证券交易的地域限制消失,任何地区国家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任何一个证券交易市场中。此外,一般来讲,网络中有着大量高学历高收入的使用者,这为证券运营商带来更多的优质客户。
对于政权运营商自身来讲,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且其传播成本较低。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全面融入降低了营销投入,却提高了营销利润,传统的高成本营销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网络时代了。凭借着宣传和运营的成本优势,互联网将成为证券交易的主要平台。
(二)不利影响
证券行业彻底融入互联网金融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由于部分证券运营商对互联网的宣传、运营和使用技术并不了解,并且缺乏相应的人才,因此产品质量问题和交易失误现象时有发生。证券运营商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投入还需加强,应重视自身客户端的开发。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和运营的平台,技术使用和数据安全都将会是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出现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网络普及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市场法规和市场秩序还不够完善。目前的一些金融法律法规与证券运营商期望实现的运营目的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针对互联网证券交易,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进行管束,但是却缺乏相应的法律对该领域进行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混乱,自然提高了互联网证券交易的风险。
二、互联网证券的发展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互联网精神得到了更深的强化。大量数据和事例证明,互联网将在未在的证券市场发展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及。互联网证券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以下四点:第一,互联网具有大数据处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优势,具有更先进的交易和结算的方法。第二,围绕客户为中心,对客户存在最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第三,具有更好的数据积累和数据挖掘的能力。第四,客户群更庞大,且更年轻,更具有活力。
从每年召开的中国证券创新大会可以了解到,我国的证券行业已经愈加重视创新。2013年颁布的《证券账户非现场开户实施暂行办法》可以看出客户建立证券账户的时间和地点限制被打破,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开户和交易已经得到了允许,各地的证券公司纷纷开办网络办理平台,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和证券行业的大步发展。2012年,部分证券公司开始了证券账户整合业务,通过业务整合,可以将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客户。多层次的证券账户架构包括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客户序号,第二层次为一码通证券账户,第三层次为基金TA账户,深A证券账户,沪B证券账户和沪A证券账户等其他证券账户。
未来的互联网证券的主要发展方式具有差异化和多样化。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关注度,挖掘客户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多种多样的互联网证券业务。
(一)提高关注度
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繁杂,一方面可以使任何一个证券从业者都有机会宣传自身,创建平台。另一方面,过于冗杂的信息往往会将互联网交易平台埋没。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平台得到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一些方法,提高目标客户对自身公司的关注度。部分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平台交易额一直较低,原因在于其关注度太低,无法吸引目标客户注意。目前,吸引最多注意力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当属支付宝中的余额宝,支付宝用户众多,且余额宝广告密集,吸引了大量客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必须以客户为本
无论是现实销售平台还是网络虚拟销售品台,其发展兴旺的根本在于客户群体。互联网证券营运商必须以客户为本,重视客户的需要,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由于目前部分证券公司的网络端未得到牌照准入,因此很多证券公司并未重视客户的需求。要想让传统证券行业与网络金融良好结合,必须为客户开辟一个方便购买和交易的通道,并保证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
(三)推广平台战略
互联网证券运营商如果想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客户资源,必须彻底掌握平台的运营,并拥有推广平台的战略。证券运营商应该注意提高网络交易的方便快捷程度,嫁接产品,扩大规模。证券公司可以与一些著名网络公司达成合作,与著名网络公司的客户产生联系,并创建更方便且利润更高的交易方式,将证券交易和互联网完美融合。针对一些处在起步阶段的小规模证券运营商,可以和一些虚拟运营商展开合作项目,挖掘移动互联网用户群,深挖客户需求。
(四)保证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多样性
由于证券公司受到的管制和限制较多,其产品的购入需要较高的门槛。多数私募产品的价格为一百万,这与资金公司等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相比,其资金门槛要求过高,将部分潜在客户挡在门外。因此,证券公司必须解放思想,跳出以往的局限,对资金运营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往成功案例,开发出更多种类的互联网证券业务。
(五)充分发挥金融业务的优势
金融仍然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互联网仅仅是作为一个平台和渠道促进其买卖和交易。证券公司具备大量金融人才、客户以及交易经验,其可以发挥在金融业务中的优势,更合理地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将客户资源引入到互联网平台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创新方法
信息技术是互联网创新的技术基础,尤其是针对证券行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证券业务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便捷的客户管理方法
客户管理是证券公司必须掌握的重要管理方法,互联网证券公司要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重视客户关系的管理。通过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搜集大量客户数据和商业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客户需求等信息,使得传统的客户管理更加准确,也促使搜集客户数据的方法由被动走向主动。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客户服务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
互联网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任何时间和地点的个体,只要拥有上网的条件,就可以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一份子。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线上交易业务,完成创新交易方式。通过提高线上金融开户和交易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可以缩短业务流程,吸引潜在的客户,促使交易规模快速扩张,降低双方交易成本。
(三)重点应保证线上交易的安全性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传统银行;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可以说很大一方面是为了迎合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在现今社会,互联网几乎无处不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互联网的影子,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商家在电子商务上发现了商机从而生产出许多电子产品,如各种类型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人们使用这些电子产品进行娱乐,交流,工作,如今,这些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手中不可或缺的物件,由此可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至于在理财方面,传统银行技术已经跟不上人们的生活节奏,由此而诞生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模式,如今,互联网金融这一词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而在金融界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为各相关人士最重视的问题,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很多商家带来了商机和便利,相对于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更加方便简洁,从而弥补了传统银行的一些不足,不仅使传统银行因此而进行创新,并且由于融资方面快捷了许多,缓解了不少小型融资困难的企业,电子商务也由此发展。如今,虽然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国际上的竞争依然很激烈,并且,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及其现状
从字面上理解,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资源丰富,互动性强且开放平等的特点,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金融交易的模式,也就是金融业务的服务体系,当然,包括互联网其他功能的使用,如,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组织体系等,尤其是在人们已经安全灵活的使用电子商务之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经熟悉后便能够很好的被人们所接受并使用。然而互联网金融早已出现在西方国家,并且现今发展较为成熟,人们已经普遍使用,且发展了一套成熟的法律监管系统,但在我国,这项技术发展比较晚,在很多体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监管法律方面,因此前景还不容乐观,很多犯罪分子利用这种不成熟的形势进行网络诈骗,危害整个社会,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被限制了,要解除这种限制,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及各项制度,同时,清除网上各种虚假个人信息,清洁网络环境,建立并加强个人信誉制,从这些方面扫除互联网金融发展障碍[1]。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着很明显的互联网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首先最突出的特点是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做事情也越讲究高效快捷,而互联网金融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简单快速的交易,如P2P,支付交易等,这种特征正好满足社会的需要,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交易,这种方式既节省人力物力,又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再者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快,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集团通过与淘宝,天猫,聚划算等网络销售公司合作,支付宝交易在10年突破3亿,之后在两年的时间里网上交易数额达38亿。阿里巴巴的例子很好证明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之快。最后一项优势的特征是使用范围广,正是因为互联网超越时空的限制,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够利用这种优势吸引更多人群使用[2]。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1.拓宽业务渠道和客户
相对于以前,银行服务的人群大多数是工作者,年龄基本上是中年人及青年工作者,而受互联网的影响,传统银行服务的对象将转向大量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商家以此推出各种新型网络交易模式,人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能在任何时间地点轻松进行各项交易,这种新型的模式拓宽了传统银行的业务渠道,并且传统银行的金融业务模式也由此发生变化,从而吸引更多使用人群。
2.改变金融格局,冲击传统银行业务
传统银行是充当金融交易的中介职能,互联网金融则大大的降低了银行的这种职能和业务,传统银行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内进行交易的业务如今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和app简单操作就能完成,从人工上看很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利用这项技术开展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借贷理财等经营模式,这些企业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银行的业务[3]。
3.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云计算,大数据,微贷这三大技术使企业可以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而建立起小型企业和需要借贷的个人客户之间的信用交易平台,有效解决个人和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这种简单高效的交易方式极大的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四、结束语
金融行业是我国的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进行金融业务的重要场所,所以银行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这种新时期由互联网衍生出的产物在很多方面都迎合了现代人类的需要,但由于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在法律监管层面上还没形成完善的体系,导致许多网络犯罪现象出现,这些负面现象的出现也恰恰说明传统银行的作用无可替代,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也不能小觑,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银行要巩固现在的地位需要顺应时代的需要,与互联网金融有效结合,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4):12-13.
篇9
一、网络经济与金融:技术与制度整合与扩散的体现
(一)网络经济及其特征
网络经济(Network Economy)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经济形态,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乌家培,2000)。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交易半径的不断扩大,使得交易费用上升,为降低交易费用,技术与制度不断演进,于是网络技术便产生了,网络经济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也应运而生。一般而言,深入理解网络经济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加以把握。
首先,在宏观层次上,网络经济拓展了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制度变量被引入的同时,知识与信息作为技术变量,其权重日益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网络经济有三大规律,它们支配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即:(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按此定律,计算机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则以半数下降;(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卡夫法则(Metcalfe Law),此法则说明,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网络效益随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3)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正反馈效应”,它使得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可见,网络经济不是改变而是强化了传统的经济规律,使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安排以及技术本身成为经济的主导。
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大大改变了交易费用,网络经济中的产品、企业组织、市场结构等都发生巨大的变革。
网络经济是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出来,因而围绕国际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行业是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也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交易方式,使得互联网成为传统经济一个便捷的交易平台,因而原来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活动也是网络经济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经济中的产品多为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经验性以及高生产成本、低复制成本(也可说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组织的经营行为和产品市场结构(范里安、夏皮罗,2000)。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须调整其组织结构,传统组织纵向一体化的信息优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型结构;市场竞争则导向规模优势、差别定价和客户为核心的原则。
(二)网络金融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金融,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因此,它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技术与制度互动的体现。
网络技术的冲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金融业的业务范围和组织形式,它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信息和交易费用,按传统金融理论预测,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节约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在数量上应显著下降,然而现实的不相符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众多新兴的金融工具与中介机构纷涌而来,使得整个金融体系格局发生了巨变:首先,金融业务创新频繁。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须不断进行业务创新,这种创新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比如在资本市场上,电子通讯网络(ECNs,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为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交换信息和进行金融交易的平台,有了ECNs,买方和卖方可以通过计算机相互通讯来寻找交易的对象,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经纪人和交易商等传统的金融中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其次,金融中介机构与市场呈现出动态的产品——发展互动关系。默顿指出,这种关系是“金融创新螺旋”的一部分,它推动金融体系朝着一个充分效率的理想目标演进。在网络金融条件下,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与变迁降低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创新引起市场规模和交易量的扩大反而会增加交易费用。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创造构成新市场基础的产品和加大以存在产品的交易量来帮助市场成长;反过来,市场通过降低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来帮助中介机构来创造新的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总之,中介机构与市场的关系,静态地来看是两种竞争性的制度安排,但动态地来看则恰恰是互补性的关系:二者彼此互相加强,互相促进。此外,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旧的金融监管方式和范围已远远不能奏效,网络金融监管必须基于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方法与框架进行,功能性监管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此重任,本文的后半部分将对此具体加以分析。
(三)网络经济与金融:技术与制度的整合与扩散
网络经济与金融是在围绕为节约交易成本而不断演进和创新的技术与制度的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创新的制度能够提供成本更低的安全功能(如家庭、保险制度)和经济功能(如公司制、股份制),这是制度变迁所节约的交易费用I(新古典意义上的);创新的技术则会减少由制度变迁带来的交易半径扩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Ⅱ(由新古典意义上的交易费用派生而来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技术对制度具有能动作用,技术创新在边际上推动合作秩序的扩展,使更有效率的市场交易方式和经济组织结构的产生和演进在技术上成为可能,技术的突破会成为制度演进的动力。
技术与制度整合与扩散的源泉在于由相对价格的变化引起的成本收益结构的变化以及进一步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及行为。网络经济与金融正是以信息网络技术革命为先导,这种技术变迁引起了交易本身相对价格的变化,具体说就是改变了人们之间进行交易的成本和信息结构,于是,基于人的经济行为的微观结构比如银行业结构和商业交易行为也相应发生变革,而交易微观结构的改变进而要求行为规范的改变以及法律结构的改革,最终也将引起监管结构的改变。可见,网络经济与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首先来源于技术变迁诱发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带来的新的收益促使人们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二、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功能性金融监管
网络经济与金融时代,技术与制度的整合与扩散的速度远远大于传统经济,它是创新的“峰聚”时期。创新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因此,网络时代的金融监管要求应更为严格与科学,面对时刻都在变化的业务、机构和市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稳定与持久的监管理念,从而实现监管成本最小化的最优目标。
(一)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
在如何解释金融体系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默顿等人的“功能观点”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金融体系的功能性观点首先指的是一种概念性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的基本含义有两层:一是揭示金融体系所能发挥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二是以基本功能为“概念支架”(conceptional anchor),分析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和发挥这些基本功能,金融体系的基本制度安排,也即金融机构及其构成的市场、金融监管的基本形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功能性观点的两个基本论点是:1.金融体系的功能相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更具稳定性——也就是说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2.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随功能而变化——也就是说,发现新的更有效率的功能实现方式是金融创新、金融体系制度安排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
默顿等人认为,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跨时空配置经济资源。而这一最基本的功能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六大核心功能,它们分别是:
1.为货物和服务的交易提供一个支付系统;
2.为从事大规模的技术上不可分的企业提供融资机制;
3.为跨时空、跨行业的经济资源的转移提供便利;
4.为管理不确定性和控制风险提供了一种手段;
5.为协调各经济部门的分散化决策提供价格信息,如利率和证券价格;
6.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提供方法。
这些功能中的每个功能都满足一个基本需求,而且很少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即为实现基本功能所作的制度安排却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这些不同取决于传统的经验、规章、技术水平及其他因素,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在企业投资中的作用比起德国和日本来要重要得多。功能的实现方式还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为技术的进步、竞争的加剧使得发现新的、更有效率的功能实现方式成为可能。例如,支付方式从银行券逐步演变到支票,然后又演变到现在的电子划账系统;签发支票的特权由商业银行扩展到投资基金,所有这些都是随技术进步、竞争加剧而不断地发现更有效率的功能实现方式的努力过程。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新的环境下,为了寻找新的、更有效率的功能实现方式,金融机构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学习效应的作用,金融创新有日益强化的趋势。金融创新不仅使金融交易技术日趋复杂,而且使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业的进入壁垒不断下降,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
(二)功能性金融监管: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
在网络金融时代,技术与制度的整合与扩散使得金融机构业务界限日趋模糊,按照既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类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已经很难奏效。由传统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所谓的功能监管就是,金融监管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所能发挥的基本功能,而非金融机构的名称;政府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在功能给定的情况下,寻找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既定功能的制度结构(主要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构成和形式)。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优势在于:
1.传统的机构监管把现有的金融机构看作是给定不变的,公共政策和监管规则的目标是如何保护现有的金融机构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与之不同,功能监管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效率地实现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金融制度结构上,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和监管规则是为了促进制度结构的必要变化,而不是试图保护和维持现有的制度结构。因而,功能监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可预见性,它可以把不同名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金融机构或其他制度安排置于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而不是像机构监管那样只能根据不同的个案作不同的处理。
2.由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发生变化,因此按照功能要求设计的公共政策和监管规则更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无须随制度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制度环境,这对于多国监管合作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3.功能监管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也减少了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并使监管机构的监管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篇10
关键词:碳金融;温室气体减排;碳交易;碳基金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引言
碳金融,指的是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它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目标已经逐步确立,推动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而我国目前的碳金融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在国际经济局势日趋复杂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借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有利于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越来越多
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碳金融市场上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除了早期碳金融市场上的企业、投机者、交易所等参与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外,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开展积极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例如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成立了专门的碳交易业务部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系列的帮助,各国政府近年来也在积极完善碳交易的相关制度和平台、设立碳基金等。
(二)交易量在持续增加的同时出现了不确定性
自《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正式生效后,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交易量出现了持续攀升的趋势。在2005年,交易额为109.90亿美元,在2009年就增长到了1437亿美元,实现了12倍以上的增长。但是受到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2010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为1419亿美元,而2011年的整体交易情况也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和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碳金融发展的低潮。
(三)碳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碳基金主要是由政府、企业、个人以及金融机构共同设立的。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国际碳基金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据统计,在2005年,世界范围内的碳基金数量为34只,而在2009年就达到了87只,资金规模达到了161亿美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并出现了几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碳基金,如世界银行碳基金、欧洲碳基金、日本GHG减排碳基金、英国碳基金等。
(四)金融衍生品不断增加
碳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主要是项目市场中的核证碳减排量和配额市场中的碳排放配额。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开始以核证碳减排量和碳排放配额为基础,不断出现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掉期等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由于受制于认证标准、配额管理体制或碳减排单位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不同的价格预期和交易的时间与地点,碳金融衍生品市场通常会提供跨时间、跨商品、跨市场的套利交易方式。
三、国际碳金融市场给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一)构建富有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
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还处于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链条中的较低端环节,这对我国碳金融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此,我国应当坚持以碳交易市场中心,构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质的金融工具,如银行信贷、碳基金、风险投资、碳证券、碳保险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富有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这有助于把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效纳入到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之中,真正建立适应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碳交易制度。同时,要积极推出和构建适合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碳金融衍生品体系,推进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此外,政府要在国际气候谈判和碳定价等方面增加话语权,维护自身应有的权利。
(二)建设科学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目前,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碳交易市场可供我们借鉴,例如欧洲的配额交易机制和美国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等。但在构建碳交易市场体系时,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我国碳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配额和碳交易市场。具体说来,主要涉及到碳交易制度、碳排放交易规划以及碳交易平台的搭建和完善等,这对促进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制定完善的碳金融发展政策与激励政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与碳金融市场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例如国家研究制订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这将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和政策参考。同时,国家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例如完善的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优惠、国家的税收优惠等,这对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将是非常有利的。
(四)完善碳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和质量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最新方向和趋势,我国的碳金融中介结构要紧紧围绕新能源开发、CDM项目评估、碳金融项目咨询、碳金融风险管理等服务内容,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加强对国内外碳金融服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研究,严格遵守行业内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积极探索和开发排放权交易、碳证券、气候保险、碳风险投资等业务项目,持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
四、结语
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和成熟,我国应当积极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加快国内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尽快建立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相适应的国内碳金融市场格局,以更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带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卢霞,黄旭.低碳金融模式研究:实践考察与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10(10).
[2]杨波,肖苏原,田慕昕.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0(0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