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灾减灾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防灾减灾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防灾减灾实施方案

篇1

一、高度重视

为统筹组织开展好今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县政府办于2月22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府办〔〕11号),就《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全县防灾减灾大演练活动、全面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全员参与全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强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二、精心组织

(一)以“5.11”全省应急演练为载体,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5月11日全省应急演练前,全县各镇利用赶集时间在各镇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一条街”活动。宣传活动中,共展出《农村民房抗震知识》宣传挂图10幅,悬挂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标语56幅,发放《防震减灾知识100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宣传单》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达到了今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预期的效果。

(二)紧密配合5.11全省大演练,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专题活动。在“5·12”四周年前夕,校园防震减灾专题活动就全面开展:一是积极组织各学校师生广泛参与省防震减灾40年赛思特杯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二是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开展以“知识守护生命”、“减灾知识进校园,家庭社会更安全”等主题的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科普征文等活动;三是各学校积极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市“防震减灾我知道”手抄报。

三、全面推进

(一)全力推进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等重点年度宣传活动。我县高度重视全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做到早规划、早安排。2月22日,县政府办在《关于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府办发〔〕11号)中要求全员参与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2月23日,县人大办、县防震减灾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科协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参与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的通知》(震发〔〕2号),要求全县各镇、县级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广泛发动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农村(社区)群众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县进一步掀起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新热潮。

(二)组织学校、社区进行应急演练。4月28日和5月2日,我局协同县级有关部门指导中学、县幼儿园、万安镇翰林社区举行了地震疏散应急演练。在演练前,各单位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编制了切合实际的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制作了应急演练讲座资料,召开了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认识,规范了各项技术要领。全县各中小学校、各社区派员观摩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三)全县开展“5.12”防灾减灾大演练。按照全市防灾救灾大演练总体安排,4月19日,县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宣传方案》(委宣发〔〕13号),4月28日,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县“5.12”防灾救灾大演练实施方案〉的通知》(委办〔〕46号)。5月4日,我县举行了以金路树脂电石废渣库溃坝应急处理为重点的“5.12”防灾救灾综合大演练,开展了受灾人员疏散、电石渣库大坝缺口封堵、液氯罐泄漏口封堵、火灾扑救、道路抢通保通、人员搜索救援等应急救援科目,县武警、公安、消防等各类救援力量27支队伍近4000人参加了演练,全县10个乡镇、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场观摩,展示了我县防灾减灾的重建成果和专业应急救援队。

篇2

学校基本情况

我镇辖区现有1所中学,5所小学及5所公(村)办幼儿园,拥有在校生8408人,其中中学2414人,小学3515人,幼儿园2479人。根据有关部门对我镇辖区学校校舍的鉴定结果,德化六中,丁墘、英山小学被列为不符合抗震标准学校,需拆除重建。在县校安办的具体指导下,镇政府积极协调村委会和相关学校,对辖区需要拆除重建的三所学校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完成危房过渡安置选址和校舍改造装修及场所租金费用等预算工作,其相关情况列表如下。

实施步骤

1、过渡迁移准备阶段(2010年5月18日——2010年5月30日)。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家长会和入户家访等形式,切实做好师生、家长和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使其明白实施校安工程是根据国家、省、市、县的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引导好学生自愿、自觉地融入到过渡安置校舍的学习与生活;根据“简单、简洁、方便、实惠”的原则,低投资、保安全、快节奏地做好安置校舍的装修改造、氛围创设、教室编排等工作,并分期分批有序转移师生。

2、校舍拆除封存阶段(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20日)。各相关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舍所有教学设施设备的清查与盘点工作,履行好登记造册手续,并将所属物品一件不落地安全转移到过渡安置校舍,进行科学合理安放,截止6月20日前确保完成三所危险校舍的拆除封存。

3、新校规划重建阶段(2010年6月21日——2011年8月20日)。对重建校舍进行选址规划、设计图纸、资金预算和公开招投标,加强施工监管和验收,确保工程按时按质竣工投入使用。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镇成立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安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要增强推进实施校安工程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服从政策、服从安排、服从调度,协助做好危险校舍的拆除封存、过渡安置和重建规划等环节工作,确保校安工程扎实推进。

2、积极筹措资金,设立专门账户。切实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和国土资源厅下发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设立专门账户,实行校安工程专项资金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专项资金和接受社会捐助,全部资金纳入专户管理。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杜绝挤占、挪用、克扣、截留、抵债、套取工程专款,保证按工程进度拨款,不得拖欠工程款。

3、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校安工程领导小组要将工程的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作为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的重中之重,主动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4、注重排查教育,落实安全指标。在重点协助抓好德化六中等三所危险校舍的拆除与重建工作的同时,对所属危房过渡安置的校舍,受活动场所限制,学生活动空间不足,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广开渠道,结合实际重新制订防火、防电、防攀爬、防踩踏、防交通事故等防灾减灾等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活动,在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中,将大力推行诸如“班内小型游戏”或“原地自助体操”等活动,保证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同时主动邀请有关部门到校做讲座,提高师生的防灾避险能力。

篇3

幼儿园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一

为确保幼儿园防洪抗汛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市政府、市教育局有关工作指示,结合我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幼儿园防洪抗汛工作在上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防洪抗汛领导小组组长:李炳仁副组长:乌日格、王健萍成员:全体行政班子人员组成园长室为指挥部,康磊任联络员。

2、主要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防洪抗汛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洪抗汛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园师生防洪抗汛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防洪抗汛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全园师生防洪抗汛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防洪抗汛工作,把防洪抗汛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防洪抗汛的应急行动

1、分工见(消防紧急预案》。

2、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防洪抗汛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洪抗汛任务。

3、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4、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库房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洪抗汛顺利进行。

5、加强全园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幼儿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6、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7、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8、各级领导小组在园长室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灾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园内外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5)迅速了解和掌握系统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三、其它

1、进入防洪抗汛紧急状态后,幼儿园将根据市政府、市指挥部,市教育局的命令指示通过电话、口授、会议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防洪抗汛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预案从20xx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幼儿园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二

为进一步安排部署今年我园的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我们三江北地幼儿园于7月30日召开我园防汛工作会议。

本园领导李清、王聪、祝丽娜及全体员工等出席会议,向园内所有工作人员通报了防汛工作情况。为确保汛期工程安全,避免发生水毁、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做到提前预防,有备无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搞好本园的防汛工作,加强本园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此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相应的防汛工作组织机构,由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清

副组长:王聪、祝丽娜

成员:贾淑红、林晓西、董志新、高健

二、职责分工

防汛领导负责防汛期间与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接受其防汛工作指令,协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指导各成员单位的防汛工作,做好防汛期间的信息传递工作,确保信息畅通。防汛期间各单位必须保证通讯畅通,所有成员要24小时开手机,并设24小时值班电话,有专人看守,一旦有险情及时上报。实行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援,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严格落实值班、值宿制度。各单位要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如有汛情须在立即上报领导及指挥部,不得隐瞒不报,迟报漏报。

三、排查工作

要牢固树立保增长更要保安全的思想,特别是要牢固树立防大汛、保安全的思想。今年全市的防汛形势非常严峻,我们一定要把防汛工作做好,作为当前一项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任务,我们将立即研究单位所处的位置,要立即行动起来,再深入排查问题和隐患,再细化防汛减灾的实施方案,再落实具体的整改责任和有效措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安全度汛。要抓好危楼险房的避险。加强对城市危楼险房的排查尤其对单位周围各类危房、险房、偏墙、井盖进行认真排查确认。对排查出有危险点的房屋,要抓紧做好修复工作,同时做好防雷防电工作。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好重大险情的抢护方案和幼儿园小朋友的的紧急转移方案。

四、物资准备

在防汛期间,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把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作为汛期头等大事来抓。落实供防汛用的物资,本单位准备了手电筒、雨衣、铁锹、沙子、报警设备等等,确保质好、量足。

五、防汛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积极主动与当地防汛指挥部联系,按照单位部署,结合当地汛情和单位实际,分别制定并完善防汛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抢险突击队,紧急情况下突击队员实行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援,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2、注重安全,及时收集和掌握各地汛情和防汛工作动态,科学合理地制定调度方案,做好防汛保畅的组织协调和紧急情况的准备工作。做好安置疏散工作。如果汛情来临,我们将立即开启警报器,把幼儿从安全出口带到安全地带安置,不慌乱,必要时我们将幼儿一个个背到安全地带交给防汛人员。做好防汛安全工作同时,热忱为幼儿排除恐慌,减少幼儿的恐慌感。

六、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参加防汛的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防汛抢险的统一调度,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推诿,以防延误时机。各防汛人员必须恪守岗位,忠于职守,严格实行交接班制度,并认真做好值班日记。

2、加强对园所灾害的预警预报,要及时预报信息。防汛小组要按照实名制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监测和巡查,日夜值班,遇到险情及时处理。认真落实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正确选择撤离路线和临时安全避险的地点。做到一有警报发出,所有群众都能有序地按照逃险线路撤离,确保安全。

3、要强化责任意识,共同履行防汛责任义务落实供防汛用的各项工作要求。各领导要落实好各项防汛责任制,要对防洪隐患,要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清除隐患,要密切监视天气和汛情变化,要加强防汛值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有灾害发生,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4、要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从现在起,各类防汛责任人要按照职责分工,既要上岗到位,还要坚守岗位,切实履行防汛职责,做好防汛抗洪的有关工作。

5、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有住房处于安全隐患处的幼儿家长进行通话提醒,保证幼儿及家长的人身安全。

幼儿园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三

时时不忘安全、事事重视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切实做好我园的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在重大汛情发生时,能够有序地组织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待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 失,特制定此预案。

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职责

1、总指挥:园长黄乌治担任,全面负责幼儿园汛灾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视情况做出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的决定。

2、副总指挥:林杉玲、王英瑜担任,分工负责事故的现场救援、调查处理和善后等工作。

二、幼儿园出现汛灾事故,立即启动各职能小组,全力投入事故处理工作

1、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职能是

(1)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尽早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情况。

(3)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小组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医疗、公安等机构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有关指示。

(5)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责任。

2、现场控制小组:主要职能是

(1)控制现场,维护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2)排查其他受伤人员,组织力量送医院。

(3)由班主任管好各自的幼儿,不围观,不拥挤,防止幼儿慌乱、散失,维护学校秩序。

(4)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

3、医疗救援、消毒小组:由保健曹智娟担任组长。组员:保育员等。

主要职责有:

(1)立即组织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

(2)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伤情或动态,随时与园长保持联系。

(3)接待赶到医院的家长,并说明基本情况,做好安抚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做好解释说明及思想工作。

4、后勤保障应急小组: 主要职能

(1)尽力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以及联络和后勤支援工作。

(2)必要时配合医疗、防疫等机构进行现场消毒、取样分析等工作。

(3)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工作,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5、信息资料小组:由郑惠茹老师担任组长。成员:陈翠容、黄添珍。 主要负责:汛灾事件全过程的各种文字、图象信息资料采集,撰写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作好相关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提供各种资料。12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

三、 应急疏散流程

1 、人员转移

在发现险情时应坚持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特别是幼儿)的安全转移工作,要按照计划做到有秩序、有组织地转移,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

(1)遇灾害时,幼儿园要将师生转移到牢固的楼房中,保持梯道的畅通,人员转移要根据就近的原则,提倡互相帮助。

2 、抢险准备

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易积水的地方要搞分块小包围,设置临时排水泵,排水管道要经常疏通养护。。

3 、物资转移

幼儿园物资要根据可能出现的灾情,制订应急措施,按照转移、垫高或转放楼上等方法制定预案,电脑等贵重物品转移楼上明确专人负责。

篇4

一、总体要求

围绕“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原则,以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主题,大力实施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主动融入区“三个新跨越”建设,进一步拓展小城镇战役的领域和内涵,“更高、更快、更美”建设新圩小城镇。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一年拉开框架,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实现目标”的规划,今年是见成效年,争取至年底,基本建成连片、有特色、高水平的示范区,初步建立宜居中心城区的框架,努力成为“就地城市化”的新亮点和区“三个新跨越”的先行者。

——规划设计,要初步形成城市整体景观和效果。

——固定投资,要完成省里下达的13.1亿元年度投资任务。

——示范推广效应初步显现,要围绕规划的1.6平方公里打造滨水新城核心区雏形,基本建成有一定规模水平、集中连片的示范区。

——产业支撑,要强化百亿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强化特色食品轻工产业示范区;加快农家乐项目开发,打造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加快东部固废垃圾处理中心及配套项目建设,完善以垃圾处理循环利用为中心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公共配套设施,要建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成滨溪休闲公园。

——机制创新,要进一步完善BT机制,加强沟通与监督,充分发挥BT机制提速增效的优势;进一步理顺行政机构职能,争取在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土地经营体制、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有新的突破;加大政策运用,加快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争取完成200亩旧村复垦任务,启动埔尾下“三旧”改造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政策创新运用的新途径。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规划设计。一是重点抓好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聘请专家参与,在功能、造型、色彩、风格上下足功夫,提高小城镇的品味、特色和个性。重点抓好城镇主要出入口、滨水核心区、旧镇区改造、商品房小区、中心广场等重点地段和节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提升整体景观风貌。二是完善规范的设计论证、审查机制。继续贯彻“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完善评审制度,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二)加快示范区建设。突出项目带动,加快推进建设。一是高标准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帽山体育公园进场道路、纵四路南段、横三路、镇口路、横五路、纵四路、新曦大道等7个道路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核心区主要公建项目的建设。至年底,建成8栋安置房、投资3572万元的三馆合一(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争取完成投资3030万元的新圩乡村艺术基地,完成公交枢纽站建设,力促172亩的商品房用地早日动建,加快规划277.5亩马塘商业地产开发,不断拓展滨水宜居新城中心区、完善配套建设,以扩大示范效应,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年内基本建成示范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交通、能源、市政公用事业、信息网络和防灾减灾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供排水、人行道、停车站亭、绿化、电力、生活垃圾处理、通信等配套设施。要加快新曦大道马巷段建设,同步完成全线市政化改造和道路绿化工作,加快推进核心区几条主要道路“白+黑”沥青路面改造。年底前,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超过15平方米以上,镇区信息网络普及率达90%以上。二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和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配套水平。进一步完善新圩中心卫生院加挂红十字的救助机制,做好每年100万元救助弱势群体工作;继续加快十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完成规划36个班的新圩中心幼儿园建设,确保今年秋季投入使用,提升教育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完成埔尾下“四合一”清洁楼、垃圾转运站等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保持供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率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四)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一是大力打造百亿食品轻工示范区。强化以食品和轻工为主导的支柱产业,依托银鹭集团、利胜电光源等一批发展强劲的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做强做大产业集群,打造年产值百亿元生态综合型工业园。力促银鹭三期B地块已入驻的6家企业尽早入驻建设厂房并投产,加快银鹭三期C地块309亩征地并引进企业入驻建设厂房;加快利胜工业片区开发建设。二是大力打造农业旅游示范区。引导专业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带动全镇农业向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发展,引导产品进入各大超市。加快推进马塘森林人家、古宅大峡谷户外攀岩、古宅十八湾、曾溪水库和岩后咖啡休闲度假村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三是大力打造循环产业示范区。加快完善市东部固废中心及配套建设,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发展新型环保产业,加快策划废气循环利用项目,抓紧推进总投资8.47亿元的瑞科际资源再生系统工程建设。

(五)突出绿化建设。一是完成今年19.09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建设计划,主要包括滨溪休闲公园、横三路绿化隔离带、安置房前18米宽绿化带、安置房绿化、市民广场等5个项目,确保至年底建成滨溪休闲公园。年底前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二是结合“四绿工程”、绿色乡镇,加大全镇绿化建设。

(六)综合整治环境景观。一是加快推进旧镇改造项目,完成旧镇区新霞东西街二期风貌改造(全街共需改造108栋,长约690米)及新霞南北路风貌改造(共需改造138栋,改造长度为886米),主要改造内容包括统一窗套、统一外墙、统一成坡屋面、统一防盗窗、统一骑楼等。同时加大旧镇区综合整治力度,大力整治违章广告、乱张贴、违章停车、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提重文明经营、文明出行。二是总结推广后埔头厝自然村“三旧”改造经验,打造精品乡村。加快推进埔尾下自然村、大路自然村“三旧”改造规划,并启动改造,打造示范点。三是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完成今年重点村古宅、村尾、庄垵等3个村的改造工作,从而完成全镇下辖16个村(居)的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四是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至年底检查总投资3472万元、日处理量1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

(七)创新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加快形成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二是进一步理顺财权事权,构建财税管理体制,切实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三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方式,探索宅基地合理按照方式,鼓励集中人口、集约用地、规范建设小区。四是完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鼓励更多的人往镇区集中。五是积极探索试点镇享有的优惠政策,探索制定一些配套政策,扩大试点镇发展空间。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由区委区政府成立的新圩小城镇建设指挥部要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及月度投资计划,优化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具体协调,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充实到建设一线。要进一步协调各部门、相关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继续落实每周二指挥部例会、不定期专项工作会议的制度,及时协调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为打造宜居宜业的东北部生态创业城而奋斗。

(二)深化战役领域和内涵。结合实际,梳理筛选一批新项目,及时把农林水利、“四绿工程”、城镇美化、造福工程、饮水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项目纳入战役实施范围,把战役实施作为突破重点难点的有力抓手、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积极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加强动态跟踪和调度服务,结合规划布局和产业政策,加强项目拓展工作,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争取更多更好的大项目、新项目。

(三)加强工程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意识,坚持公开、透明、规范运作,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加强建设项目招投标和资金使用监管,严防工程领域腐败问题,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推进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每个项目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尤其是针对BT项目,加强与BT中标单位沟通,聘请专业工程师作为业主代表入驻BT项目部,全程跟踪BT项目,加强管理。

篇5

切实履行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许诺,为贯彻落实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建设幸福广东为主线,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地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分解责任目标,强化进度管理,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实际。针对各项民生实事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科学合理制订分项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

2.加强管理。不时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工作落实,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3.统筹协调。加强各级政府间、各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4.落实资金。筹集352亿元资金,保证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各地要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统筹安排外地区所需资金,迅速制订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二、向全省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性价格补贴

(一)工作目标。

省财政再安排2.8亿元,中央财政年春节前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贴以及我省年1月中旬从省级价格调节基金布置1.08亿元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的基础上。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按每人100元的规范发放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启动价格补贴应急措施。年年底前制订运用省级价格调节基金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方案。

2.加大力度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证问题。年1月。春节前将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以上工作已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民政厅、物价局等单位落实。

三、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一)工作目标。

启动54万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危房、泥砖房和茅草房改造。实现25万贫困户、11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省财政拨款14亿元。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年4月底前制订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第二批财政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资金;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及扶贫小额贷款试点工作。4月底前制订分配方案,6月底前下达资金;12月底前修订“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考评方法。

2.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年3月出台指导意见;4月中旬完成-2012年计划编制;4月底前制订资金管理方法及实施细则;5月上旬前下达年计划任务。省财政安排的年度14亿元专项资金分两批下达。

会同省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残联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农业厅、扶贫办牵头。

四、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一)工作目标。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促进守业10万人。组织培训本省农村劳动力80万人,转移就业125万人。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落实促进就业责任。年第一季度分解任务;第二季度出台工作方案;第三季度完善资金管理方法。下达资金。3月底前新增就业30万人,上半年新增就业60万人,9月底前新增就业95万人,全年新增就业125万人。

2.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年第三季度开展“南粤春暖就业服务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第四季度制订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指导意见。3月底前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任务15万人。9月底前完成45万人,全年完成60万人。

3.扶持大学生等群体创业。年第二季度启动大学生守业引领计划并分解任务。上半年完成4.8万人,9月底前完成7.5万人,全年完成10万人。

推4.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上半年培训35万人、转移就业60万人,9月底前培训60万人、转移就业90万人,全年培训80万人、转移就业125万人。

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残联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厅牵头。

五、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一)工作目标。

支持和引导欠发达地区建设1000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推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免费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办法。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250所乡镇规范化中心幼儿园。新建扩建100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提升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省财政安排14.6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规范提高200元的政策;布置12亿元完善普通高校、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提高本科、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资助规范,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免学费政策扩大至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措施;布置9.1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策。支持各地新建扩建40所特殊教育学校,扶持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省以简报反映各地进展情况;9月初收集各地政策措施;12月下旬总结推广各地工作效果,1.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年4月中旬前印发指导意见;5-8月各地落实指导意见。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

分解工作任务;3月底前印发建设规范及实施意见,2.加快欠发达地区基层幼儿园建设。年2月制定工作方案。各地上报计划;4月底前落实各地具体建设学校名单;8月召开经验交流会;10月底前检查通报各地进展情况;12月底前验收。

11月起开展检查。3.落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任务。年3月确定各地达标率目标;4月落实各地规范化学校建设数量及具体学校名单;5月底前制订验收规范和验收办法;7月中旬组织中期检查及通报;8月初召开中期汇报会;7月起开始验收。

开展督促检查指导;11-12月进行总结验收。4.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设。年3月底前完成工作部署;4月底前确定具体建设学校项目名单;11月底前进行项目建设。

开展督促检查;11-12月进行阶段性总结验收。5.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年3月前底完成工作部署和项目申报;11月底前进行项目建设。

年再提高标准100元,6.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规范。年提高标准100元的基础上。10月底前下达年度省补助资金。

11-12月检查落实情况。7.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年2月底前开展检查部署;3月底前下达年秋季学期提高规范补差资金及年春季助学金;6月底前制订新学年助学金政策措施;10月底前下达秋季助学金。

8.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免学费实施范围。年2月底前部署;6月底前制订免学费范围扩大至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措施;10月底前下达资金;11-12月检查落实情况。

9.落实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年3月底前各地上报年第四季度季报;4月初下达省补助资金。

4月底前制订验收规范和办法,10.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年4月中旬确定具体建设学校名单。抓紧出台省实施意见,每季度通报进展情况,7月底前进行中期检查通报,8月底前召开中期汇报会和专题督办会,12月底前开展达标检查。

4月初制订家庭教育大讲堂和儿童友好社区的规范和验收办法,11.扶持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年3月下旬确定实施项目。5-6月开发主体课件、宣传品并开展宣传,6月中旬举办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6-9月重点推进工作,每季度通报进展情况,9月底前进行中期检查通报,10月底前召开中期汇报会和专题督办会,12月底前开展达标检查。

会同省财政厅、公安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民政厅、妇联、残联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厅牵头。

六、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工作目标。

完成改造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200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2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国务院确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规范政策。加快建设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年4月底前印发工作方案;5月底前各地上报实施方案;6月底前下达省补助资金;各地落实自筹资金并抓好建设工作;12月底前检查完成情况。

年12月底前检查完成情况。2.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第三批实施地区的工作。

3.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年3月制定各级财政补助规范从120元提高至200元的方案;方案通过后向各地下达资金。

调整建设和投资规模;7月底前完成“三通一平”勘测设计招标、代建单位招标工作;11月底前完成各项规划报建、各类专业报建、工程监理招标及施工招标工作;12月底前完成料理施工等准备工作。4.加快建设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年3月重新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演讲。

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厅、农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残联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卫生厅牵头。

七、扎实做好社会平安和社会救助工作

(一)工作目标。

将所有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平安覆盖率达到60%年底前70%以上的地级以上市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医疗平安一体化工作。全面解决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城镇基本医疗平安整体覆盖率达到95%以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将年家庭收入人均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证范围。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五保供养资金给予补助。落实孤儿最低养育规范。加快建设广东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省养老服务杨村示范基地,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家。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园工疗站145个。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年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平安覆盖率扩大至60%第一季度组织各市上报三年全覆盖工作方案;第二季度初确定第三批试点县区名单并下达参保任务;第三季度组织第三批试点县区正式启动试点;2012年第二季度开展检查评估。

2.扩大统筹城乡居民医疗平安一体化范围。仍未开展一体化工作的地级以上市。稳步开展,有序推进。年第二季度确定开展一体化工作的地级以上市,指导做好推进工作,年底前实现70%以上的地级以上市开展统筹城乡基本医疗平安一体化工作。

3.积极扩大基本医疗平安覆盖面。将学生个人应缴纳的居民医保费纳入各类学校的代收费项目,以学校为单位料理参保缴费手续。落实财政配套资金,做好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等参与医保收尾工作,年年底前全面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积极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及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与基本医疗安全。第二季度布置相关工作,第四季度开展督查。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确保12月底前实现城镇基本医疗平安整体覆盖率达95%以上。

4.提高最低生活保证规范。摸清各地应保未保底数。统筹落实最低生活保证资金,支持欠发达地区将年家庭收入人均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证范围。年12月底前清算年度省补助资金。

5.落实五保供养规范。省对欠发达地区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将五保供养规范提高到当地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6.落实孤儿最低养育规范。年4月底前制订实施意见。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5月底前制订资金分配方案并拨付省补助资金,各市确定具体补助规范及发放办法,建立养育规范自然增长机制。

7.加快建设广东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省养老服务杨村示范基地。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演讲及项目申报;9月底前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12月底前完成项目概算。

8月底前下达年省补助资金;12月底前组织开展绩效考评。8.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年7月底前各市申报项目。

9.加快社区残疾人康园工疗站建设。年4月8日召开现场会。各地开展项目选址、装修和人员培训工作,省派出项目督导组开展督查;12月底前完成145个社区残疾人康园工疗站建设任务。

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厅、教育厅、残联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厅、民政厅牵头。

八、加快城乡防灾减灾和环境工程建设

(一)工作目标。

除险加固病险水库888宗,加固达标江海堤围980公里。实现重大威胁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84处,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和乡村内涝整治试点。继续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淡水河、石马河、佛山水道、深圳河以及东西两翼练江、枫江、小东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通过布局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等综合整治措施,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提升环境承载力,确保淡水河、石马河、佛山水道、深圳河、小东江水质继续改善,练江、枫江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加固达标江海堤围。年汛前完成800公里、年底前全面完成980公里江海堤围加固达标任务。

2.推进除险加固病险水库建设。省专项实施项目553宗中。其余34宗在省补助资金下达后一年内完成;新增大中型项目5宗,年4月底前完成项目申报,8月底前下达省补助资金,2013年底前完成;列入《全国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项目117宗,年3月底前审核下达中央资金,6月底前审核下达省补助资金,2012年底前完成;列入《全国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项目213宗,年3月底前完成平安鉴定和初步设计演讲编制,6月底前进行概算审核,年10月至2013年分3批下达省补助资金,2013年年底前完成。

3.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年3-4月各地制订方案。11-12月检查工作进展,总结各地完成情况。

4.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省级试点年6月底前完成审批。2012年年底前完成工程建设;市级试点年10月底前完成项目申报,2012年3月底前完成初步设计审批,4月底前下达省补助资金,2013年年底前完成工程建设。

5.实施乡村内涝整治试点。年6月底前完成试点规划审批。10月上旬下达省补助资金。2012年汛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5月底前完成试点效果验收。

6.推进水污染综合整治。年4月上旬启动项目申报。6月上旬下达第一批省补助资金。

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地质局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水利厅、环境维护厅、国土资源厅牵头。

九、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

(一)工作目标。

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支持新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20个。城乡社区文化室1800个。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个。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年3月底前各地制定文化设施建设计划并报省文化厅;4月中旬前省制订工作方案。审核后下达第一批省补助资金,之后根据各地建设进度适时分批下达省补助资金;12月底前检查并总结全年任务完成情况。

2.支持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年3月底前制订工作方案。6月底前下达省补助资金,12月检查、总结各地完成情况。

会同省财政厅、体育局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文化厅牵头。

十、健全住房保证体系

(一)工作目标。

年底前解决现有登记在册符合廉租住房保证条件家庭的住房问题。将单亲特困母亲危房改造优先纳入住房保证范围。新建渔民保证性安居房1000套。推进建设保证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1万套。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推进保证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年4月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住房保证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制订住房保证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资金和具体项目地块;5月底前各地将开(竣)工时间安排表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并向社会公布;强化督查督办和专项检查,建立月报制度和约谈问责通报制度,第二、三季度分别开展专项督查;6月底前下达省补助资金,10月底前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年底前全面完成新开工建设和筹集房源任务。

2.加快渔民保证性安居房建设。年3月底前各地申报项目。5月底前下达资金,落实建设用地,6月底前派出工作组开展专项督查,12月底前完成300套安居房建设并安排入住,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1000套安居房建设。

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民政厅、海洋渔业局、妇联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

十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工作目标。

基本实现全省100%镇有站、符合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和100%有候车亭的目标。各级财政投入15.3亿元解决农村300万人的饮水平安问题。建设5000公里左右通500人以上自然村以及敬老院、学校、农业示范基地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二)工作措施及进度安排。

1.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平安问题。年2-3月编制建设计划。5月底前下达省补助资金并制订考核评价方法,6月底前动工,年底前完成300万人的饮水平安工程建设任务。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年3月底前将5000公里的新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下发各地。第三季度下达计划和资金并实施建设,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3.加快农村客运发展。年第二季度完成项目申报和计划下达。全面实施建设;第三季度完成90%候车亭(约16081个)50%乡镇站(约574个)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8%第四季度完成全部站亭(约1148个乡镇站和17868个候车亭)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会同省农业厅、财政厅、地质局等单位负责落实。以上工作由省水利厅、交通运输厅牵头。

篇6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及管理的毗邻海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的实施。

第四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依照职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因气象因素引起的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减灾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做好气象灾害与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普查,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组织实施。

台风、区域性大暴雨和区域性严重干旱等专项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气象灾害现状及演变趋势;

(二)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气象灾害易发区域、易发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

(四)气象灾害防御项目、防御措施、防御实施方案;

(五)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依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气象灾害防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以及影响时段、范围、对象;

(二)各类气象灾害的防御要求、措施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

(三)气象灾害防御责任的落实。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

(二)组织指挥体系以及职责;

(三)监测、报告、预警;

(四)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

(五)后期处置;

(六)应急保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乡镇以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域,建立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网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城镇显著位置设立气象灾害预警播发设施,在气象灾害易发的偏远地区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报警点。

第九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农业安全气象预警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监测预报服务,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开发利用农业与生态气候资源。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成员单位,建立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机制。

第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各设区的市、县及有关部门建立应用系统。气象、民政、水利、水文、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信息产业、交通、林业、农业、渔监、海事、民航、铁路等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实行信息共享。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气象灾害后,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气象主管机构以及有关部门报告。

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接到气象灾害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有关部门,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建议。

第十三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负责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及时作出分析判断,按照规定向社会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级别,其名称、图标、含义、防御指南,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有关媒体、网络和通信运行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通过气象灾害预警设施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获知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向本辖区公众传播。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相应级别的气象灾害应急预警。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的级别和具体标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灾害预测信息,适时启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气象灾害即将发生或者发生得到确认后,应当根据气象灾害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警和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或者终止,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按照规定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需要,可以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一)划定气象灾害危险区域;

(二)组织人员、船只、车辆和财产撤离危险区域;

(三)组织有关部门抢修被损坏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四)实行交通管制;

(五)决定停产、停工、停业、停运、停课;

(六)对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实行统一分配发放;

(七)法律法规以及预警应急预案规定的其他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九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分析、预估、评价和信息工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要求,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的实施单位或者建设单位,以及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应当提供相关资料,积极配合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项目可行性论证总体报告中应当附具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催化、指挥、作业、评估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生态保护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区域、水源区域、干旱灾害高发区域、冰雹灾害高发区域建立专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

发生干旱、冰雹、森林火灾和人畜饮水严重短缺的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适时安排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第二十一条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家防雷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安装防雷装置。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指导农村地区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引导农民建造符合防雷要求的建筑设施。

第二十二条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包括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等)、通信等专业建设工程防雷管理,分别由各相应专业部门负责。

防雷装置的检测报告,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出具。

国家、自治区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防雷工作有特别规定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核准决定。10日内不能作出核准决定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

防雷装置验收合格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出具合格证书;验收不合格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作出不予核准决定,并书面告知理由。

第二十四条 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的业主或者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防雷规定做好防雷装置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测工作。安全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应当及时整改。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雷电灾害防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处理:

(一)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必须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二)防雷装置未经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

(三)未依法取得相应资质,从事防雷检测的;

(四)防雷装置的业主或者管理单位未按照国家防雷规定对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测或者安全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第二十六条 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气象主管机构、其他部门以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谎报、瞒报有关气象灾害重大情况的;

(二)迟报、错报、漏报有关气象灾害重大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违法行为不查处或者查处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未按规定收集、调查、上报气象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拒不执行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预警应急预案和指令的。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台风 在家里

1.断电。

⒉尽量避免使用电话。3.未收到台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惕。

⒋如果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内(如壁橱、厕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

⒌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撤至底层。

在街上

⒈切勿随意外出。

在海岸附近或海上

⒈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桥上行走。

⒉海上船舶必须与海岸电台取得联系,确定船只与台风中心的相对位置,立即开船远离台风。

⒊船上自测台风中心大致位置与距离:背风而立,台风中心位于船的左边;船上测得气压低于正常值500帕,则台风中心距船一般不超过300千米;若测得风力已达8级,则台风中心距船一般150千米左右。

龙卷风 在家里

1.切断电源。

⒉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尽量避免使用电话。

⒊用床垫或毯子罩在身上以免被砸伤。

⒋最安全的躲藏地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在街上

⒈就近进入混凝土建筑底层。

⒉远离大树、电线杆或简易房屋等。

在旷野

⒊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快跑。

⒋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到低洼地趴下,姿势:脸朝下,闭嘴、闭眼,用双手、双臂保护住头部。

雷电 1.在路上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

⒉远离开阔地带的金属物品(拖拉机、农具、摩托车、自行车、高尔夫球车及高尔夫球棒等)。

⒊不要去山顶、开阔地、海滩或船只上。

⒋不要待在开阔地单独的屋棚或其他小建筑内。

⒌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装家用电器过电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

冰雹

⒈关好门窗。

⒉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⒊户外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到安全地方暂避。

⒋暂停户外活动,勿随意出行

沙尘暴 1.特别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⒉出门戴口罩、纱巾等。

⒊关好门窗,屋外搭建物要紧固。

⒋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⒌身处危险地带或危房里的居民应转移到安全地方。

⒍幼儿园、学校、单位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须停课、停业。

⒎受影响的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要注意交通安全,必要时暂时封闭或停航。

⒏不要购买露天食品。

⒐尽量减少外出,暂停户外活动,尽可能停留在安全的地方。

⒑骑车、开车要减速慢行,远离树木和广告牌。

高温

⒈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

⒉暂停户外或室内大型集会。

⒊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空调无法使用时,选择其他降温方法,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⒋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⒌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暂停大量消耗体力的工作。

⒍宜吃咸食,多饮凉白开水、冷盐水、白水、绿豆汤等;不要过度饮用冷饮或含酒精饮料。

雪灾 1.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必要时封闭道路交通。

⒉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

⒊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

⒋船舶进港避风。

⒌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

寒潮

在室内

⒈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紧急状况警报。

⒉多穿几层轻、宽、舒适并暖和的衣服;尽量留在室内。

⒊注意饮食规律,多喝水,少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⒋避免过度劳累。

⒌警惕冻伤信号:手指、脚趾、耳垂及鼻头失去知觉或出现泛苍白色。如出现类似症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或就医。

⒍可使用暖水袋或热宝取暖,但小心被灼伤。

⒎尽量不开车外出。

驾车外出

⒏走干道。

⒐不夜间开车,不单独驾驶,不疲劳驾驶。

大雾

⒈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⒉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

⒊骑自行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

篇7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为主线,以“杂技之乡、绿色__”为科学定位,以打造“世界杂技之都”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和“五城”建设为抓手,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三城统筹”,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舒缓、宜居”新__提供重要支撑,建成富有文化内涵生态宜居舒缓型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全力打造__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协同发展、科学规划。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近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利用土地、人力和产业园区积极吸引京津资源,以高水平的城乡规划引领县城扩容提质。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努力提高生态文明程度,着力提升县城宜居宜业水平。

坚持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将运河文化、杂技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融入县城建设,突显县城特色品位和气质,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规模,达到人口集聚的目的。

坚持产城教融合、统筹协调。在县城建设中科学布局产业园区、教育园区,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形成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把深入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推动县城建设的突破口,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县城建设注入活力。

(一)强化规划引领

1.科学定位县城功能。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__市环渤海地区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产业支撑基地的功能定位,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的战略要求,2016年对《__县城乡总体规划》进行回头看,准确把握__城市定位和功能布局,把服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需要放在首位,积极融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大格局,科学确定县城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功能,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不适应__发展需要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优化提升。对“中国生态型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冀鲁两省交界处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城市定位进行再评估、再确定。

2.推进“多规合一”。2016年完成覆盖县域的《__县城乡总体规划(__—2030年)》编制、审批和备案,遵循__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托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理顺“多规”在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发展目标、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等内容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一个规划、一张蓝图。2017年建成“多规合一”的信息联动体系。

3.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2016年全面完成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严格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控制要求。2017年全面完成道路交通、防灾减灾等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特别是在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时,对涉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块,应当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设控制要求。

4.推行全过程城市设计。按照全过程城市设计的要求,在总体规划阶段,重点做好县城整体形态的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将公共空间的形态与控制要求具体落实到建设指标和项目管理中,提升空间形态的艺术性。提出城市形态控制、天际线保护措施,合理确定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县城居住用地容积率不超过2.0。重点区域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前,先行开展

城市设计研究。切实做好县城出入口、重要街区、主干道沿线、滨水地段、商贸区、广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的详细城市设计,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城市夜景等景观设计,着力打造杂技特色风貌和建筑精品。2016至2018年每年编制完成重要地段的详细城市设计2项以上。5.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将__特有的杂技文化融入到县城规划建设中,注重城市色彩、外观形态和格局风貌的协调,积极塑造尺度亲切、形象优雅,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杂技特色的县城风貌,彰显“美丽__”独特魅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好历史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重视杂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展示,提升县城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魅力。打造特色街区和风貌建筑,2016年完成104国道、黄河路杂技特色街区设计及改造,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全方位体验杂技之乡特有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功能建设

1.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把园区发展与县城建设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和县城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重点实施好“三区”(主城区、开发区和宋门工业园区、杂技大世界景区)、“两个走廊”(104国道和运河之间以杂技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经济走廊、冀鲁连接线经济走廊)、“对接德州的两个综合开发区”(对接德州天衢工业园的宋门工业园区、对接德州高铁的杨家寺经济综合开发区)等几个组团的开发建设。合理确定园区布局,2016年制定出符合城镇化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园区发展规划,建立“一区多园”格局,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全面对接山东过程中,吸引更多要素资源加速向__流动,推动__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吸引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向__转移。实现县城开发区优化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实现宋门工业园区扩容升级,与德州天衢工业园无缝对接,形成协调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推动教育资源向县城集聚,逐步将初中教育集中到县城,小学教育集中到乡镇驻地。

2.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运营可持续发展。把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常住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拓展至乡镇教师、医护人员、乡镇政府及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对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2016年解决20%,2017年解决45%,2018年解决60%。通过合作共建、共有产权、先租后售等方式,促进居民自建与政府保障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城郊村、弱小村和偏远村村民,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对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的棚户区,2016年改造15%,2017年改造30%,2018年改造50%。

3.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加大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力度,优化土地开发利用,改善居民人居环境。推进城中村改造,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统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空间环境设施。加快旧小区改善,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筹措旧小区改善资金,因地制宜确定改善内容。

4.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以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和“绿色生态之城”建设为抓手,2016年完成《__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以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好上级建设资金,在主要道路边角增加常绿树种,整出微地形,摆放景石或杂技雕塑,以突出杂技特色,提升县城档次。启动东湖公园、清馨园续建等公园游园建设;实施太行道北延绿化工程;实施长江路(桑兴河桥东至宣惠河段)、黄山道(黄河路至长江路段)、华山道南段(钱塘江路至金沙江路)、金沙江路北侧各10米绿化景观带建设;将淮河路中段两侧绿化方格打通,连成绿带。县城单位庭院绿化美化,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40%以上,主干道沿街90%以上单位实施“拆墙透绿”。新增占地面积10公顷以上公园一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绿道绿廊建成24公里。2017年结合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实施人民银行对过水面及泰山道南段东侧王庄水面改造绿化;实施开发区补植完善,增加花灌木种植,逐步实现14万平方米草坪新植,改造边角绿化,提升开发区绿化档次;完成嘉陵江路中段南侧绿化工程,将西段两侧绿化方格打通,连接成绿带。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乔、灌、花、草有机配置,形成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平方米,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6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

5.加强综合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路网,打通断头路,完善路(门)牌设置,形成级配、结构合理的路网系统,科学配置自行车、步行等慢行通道,加快构建等级分明、系统明晰、密度合理、快慢有效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新建建筑、市政、道路、公园、广场等实施同步建设。加快县域交通投资建设进度,扩大公交化运行范围。实现县城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2016年达到40%,2017年达到50%以上。

6.改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健全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完善配套设施专项规划。加快供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形成适应人口和产业集聚需求、完备高效的设施体系。2016年底前,完成县城区供水管网铺设,实现地表水厂正式运行,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2018年燃气普及率达到87%。实施城市老旧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加强用水管理和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7.完善排水防涝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雨水年经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县城规划建设的刚性控制指标。加大合流控制管网更新改造,实现雨污分流,2016年完成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80%,2017年达到90%,2018年达到100%。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处理场稳定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2016年所有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018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完

成达标改造,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8.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新建和完善文化馆、体育馆、综合医院、养老院等大型设施,合理配置小型文化、体育设施和场地。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合理配置中小学和幼儿园资源。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增强县城整体功能。2017年完成国家评估定级最低标准的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和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展览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医院、学校、商贸中心等设施。

(三)提升管理水平

1.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执行城乡规划修改程序,保持规划连续性。健全县城规划管理机制,深入实施“阳光规划”,加快规划展馆建设,将规划展馆作为公开公示的平台。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实施重大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规委会审查制度。牢固树立“规划即法”意识,依法管理规划、执行规划,保持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监督与公众监督,严格查处违法建设。

2.着力改善县城容貌。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入手,大力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推进县城市容管理和环卫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和垃圾落地限时制,促进市容环卫工作上水平。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2016年达到60%,2017年达到65%,2018年达到70%以上。加强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治理,推进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加强空气环境、饮水水源质量监控,拆除城区燃煤锅炉,2017年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率达到100%。

3.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重点建设人口、法人、建筑物、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平台。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建设,加强县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整合城市管理、地理信息、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等智慧化信息系统,提高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等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水平。2016年底前建成数字规划和数字化城管平台。

4.加强建筑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对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建筑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将体育场、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工程及道路、桥梁等重要的市政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施工现场量化计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工程实体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以创建结构优质工程为契机,不断提升我县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5.推进建筑节能管理。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提高县城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比重,项目竣工后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开展被动式低能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强化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信用档案和使用备案管理,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环保类新型建材产品与设备,支持新型墙材技术向农村推广。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2016年35%、2017年50%、2018年60%。绿色建筑占县城新建建筑比例2018年达到35%。

(四)加快体制创新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城。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政策性、体制,消除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县城公共服务的阻碍,拓宽农民进城的通道,让稳定就业的农民在县城安居落户,平等享受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权益,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城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就学、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通过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农民进城,以县城周边、开发区周边及杂技大世界周边村为重点,圈点出多个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发建设新民居项目,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2.强化用地管理。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理、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对城乡化发展的保障能力。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高效利用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全面开展闲置土地清

理,对闲置两年的土地依法予以收回,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强化对项目土地容积率、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额等指标的考核,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下沉式厂房,统筹地上地下有序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引导资金向县城聚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多元可持续的县城建设投融资体制。积极扩大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偿债保障机制,防范债务风险。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发行企业债券、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县城公共服务、市政公用、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的建设与运营。2016年推进县建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基本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县城建设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4.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探索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2017年将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系统,实行网格化管理,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加强监管考核。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起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便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结案率达到95%以上。建管并重,下移管理重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健全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指挥监控、执法车辆、取证、通信、服装及防护用具等装备,确保城管执法需要。建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队伍,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城管执法严格法律程序,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监督机构,搞好执法培训,对城管执法过程中队员仪表、工作态度、执法方式予以纠查,强化内部监督。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县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大力实施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6.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因县城建设实施房屋征收的,对被征收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居民因房屋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征收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征收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因实施县城规划、县城建设的需要而被县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全额拨付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7.开展对标晋级。依据自身发展条件,2016年确定__省外1个先进县作为标杆,制定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的目标体系,明确具体任务、时限和措施。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与对标的先进县(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城镇化办”),配备必要的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或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中抽调人员,与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负责协调、督导、调度等日常工作。按照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任务目标、发展指标、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考核办法。

(二)强化督导调度。建立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调度、督导、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将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排队,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城镇化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