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环境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环境特征

篇1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有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等。

2、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3、北方地区耕地面积较大,且多为旱田.森林面积较大,全国大部分的针叶林都在此地,.气候多样,有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

4、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自然环境描写的基本手法

进行自然环境描写,要注意学会观察景物。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养成对事物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特征,对事物有深人的体会,没有观察,离开观察,景物就不能鲜活真实起来,文章就不能生动形象起来。进行自然环境描写,要掌握一些写景的方法,如点面结合法、动静互衬法、对比表现法、特写法、白描法等。

1.点面结合法

点面结合法是指在对景物进行全面描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对景物的某一点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即在进行全景描写的同时也要注意特写。全景描写给读者展现的是一种整体的美,特写,或者说对点的描写,给读者展现的是一种细节美。由点到面的描写,或者由面到点的描写,能将景物展现得充分、全面、真实、自然。

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在写到紫藤萝花时,就注意到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也就是由面到点的描写。“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这是从“面”的角度来写的。“点”的角度,写到了每一穗花和每一朵花的特征:“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这样的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会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动静互衬法

动静互衬法是指将景物的动态与静态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的手法。如《安塞腰鼓》一文,开头写道:“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接下来写到了腰鼓队打起腰鼓后那种磅礴的气势。这里是以静衬动,表现安塞腰鼓的壮阔和豪放气势。

3.白描法

白描法是指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加以简单勾勒的描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写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时,鲁迅先生对他做了这样简单的相貌勾勒:“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高而瘦”,“须发都花白”,“戴着大眼镜”,这种简单的描绘,将人物的外貌特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形象逼真,呼之欲出。

二、自然环境描写常用修辞方法

借助恰当的修辞方法,能将景物描画得生动形象,比喻和拟人是在写景状物作文中使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方法。

比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这样写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这里,通过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将春花尽放、姹紫嫣红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拟人的修辞可以使山水有情,花草有意。在《春》的开头,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朱自清先生笔下,春天俨然成了一位久别的老友,在日思夜念之后,当他款款向我们走来时,我们感到无比亲切、高兴。之所以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正是拟人修辞的妙处使然。

又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等句子,通过拟人,或比喻、拟人兼用的修辞方法,使所写之物,如人之行,若人之态,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三、自然环境描写应体现的功用

1. 交代时令。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描写,能够让读者知道故事发生的时令,从而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

2.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当“我”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进了家门时,这样写道:“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这里的自然景物描写,既渲染了一种冷清和毫无生机的气氛,也为下文爸爸的离世埋下了伏笔。

3. 烘托人物的心情。如《羚羊木雕》一文,当“我”很不情愿地向好朋友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后,一个人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里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当时悲伤、难过的心情。

4.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丑小鸭》一文中这样写道:“一天晚上,当美丽的太阳正在落下去的时候,有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丛里飞出来。”此处的环境描写,由于美丽的白天鹅的出现,引发了丑小鸭的向往和追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合唱风格题材体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民族个性、语言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的合唱风格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其实形成合唱风格的因素并非仅此,一些音乐题材、体裁,甚至看似与合唱风格不相关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研究,进而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合唱的风格。

二、不同题材、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题材的内容与体裁的形式对合唱作品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1.题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题材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单一题材的风格也具有单一性,但许多作品却存在着题材交错的特殊性。比如:爱情题材的缠绵成分当然多于战争题材,但并非爱情中就没有抗争,战争中就没有柔情。这种题材交错的特殊性起初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合唱中的借用,使合唱风格具有了多重性特征。分析这一特殊手段,有利于把握其影响合唱风格的诸多因素。

在把握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方面,对只会指挥的综合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拥有军旅生活的指挥,自然对战争题材的作品认识相对深刻,风格把握相对准确;而在爱情上曾有波折甚至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经历者,自然对爱情或生命题材的把握上,可能相对略胜一筹。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风格把握与生活阅历并非一定成正比,一个指挥如何在不同题材面前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是他感受各类题材所涉及到的生活体验及遐想能力的体现,所以,指挥横向知识的间接获得和拓宽,是这种体验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对生活不同侧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获得、总结和深层感悟的能力,是指挥在把握不同题材和风格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2.体裁的影响

体裁是音乐的形式表现,体裁的特征表现在它存在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存在的本身一旦融入合唱艺术时,就成为合唱风格上的表现之一。作曲家在创作中采取某种体裁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带有该种体裁的特征,因此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以步伐节奏为创作基础的进行曲体裁,其特征表现在强调重拍、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偶数拍、三段体(中段较抒情)居多等。而这些固有的体裁特征,已成为进行曲的先期风格,作曲家在遵循这些风格的同时,再去表现后期的个性风格(民族风格、区域风格、创造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体裁也并非风格完全一致,就进行曲而言,按其性质、内容又可分为军队战斗类和仪式典礼类(婚庆、检阅、葬礼等)。因此,在把握进行曲体裁的风格的大前提下,还应注意同一体裁下内容和个性的区别。至于舞曲体裁的合唱作品,首先要具备可舞性的风格,无论是典雅稳重、文质彬彬的小步舞曲,还是欢快、华丽而活泼的“华尔兹”,舞感的把握是表现风格特征的关键;另外,根据民间秧歌、阿细跳月、东北二人转和安塞腰鼓等素材而改编创作的舞曲体裁的合唱,热情、奔放、粗犷的风格极富民间个性,在认识了解该地区舞曲风格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区别作曲家的创造个性。体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是同为舒缓的小夜曲、船歌和摇篮曲体裁,也有小夜曲的委婉悠扬、船歌随波悠闲摇摆和摇篮曲女性呵护般的细腻等风格上的不同。

体裁的特征有时就是风格的直接反映,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首先应是尊重体裁特征,其次才是自身风格个性的展示。所以,指挥在合理地认识同一体裁的不同方面与情绪相近的不同体裁时,首先应把握体裁的个性特征在合唱中的反映。

三、不同自然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1.合唱作品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自远古到今天,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人类在领略了自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无穷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征服着自然,改造着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唱艺术的风格当然也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微生物界,面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和秘密、现象和本质、规律和变异、现在和将来,音乐家们在作品中描绘着不同的地表风格、高原海洋,不同的名城风光、气象风云;合唱中反映自然环境风格的作品不乏其例,形形的湖、绵延起伏的山、各种各样的海、源远流长的河、星罗棋布的岛以及缥缈离奇的自然奇观、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光;小到显微镜下细菌精灵的舞蹈,大到宇宙空间的天体运行,近到歌唱眼前每时每刻的生活,远到远古广袤的土地和无际的海洋、未来遐想的宇宙、天体的运行,可谓举不胜举。这种合唱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本身反映是生活于其间的民众或作曲家自觉的创作,作品中自然环境超出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赋予它人为的升华意义,使人性本身所寄予的感情有所宣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合唱艺术形成和造就区域风格的根本之一。

2.自然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从世界生态气候区分图上得知世界各地的日照量、降雨量的不同分布。以亚洲为例,除西伯利亚的次寒带之外,大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主的温带区,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区和以中亚、西亚、印度等地为主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各地的合唱风格产生影响,热带地区的合唱形式较少与不适宜过多群聚有关;另外,在音阶上一般温带的东亚地区使用五声音阶,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印度和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1]。除特殊例外,这种普遍性说明生态气候与音乐上的对应是肯定的,而运用不同音阶进行合唱演绎,其风格的不同也就不言而喻。世界各地自然山川、地理环境气象万千,风土人情、世俗趣貌互不相同。各地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常带有某种浓郁的地域文化倾向和特征。就我国而言,广阔无垠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有着各自不同的合唱风格。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造就了牧民歌手们深吸一口气,向着远方引吭高歌的歌唱方法。风格与方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辩证统一,要想在合唱中准确地表现蒙古族长调悠长宽广的气质,仅仅靠技法上的轮流呼吸、循环呼吸还不够,必须要有顺乎这一风格的发声方法才行,而这种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湖南高腔是农民在田间山野劳作的山歌,除独唱、对唱外,合唱大多是领唱式合唱;自然环境使它拥有嘹亮、激越、豪爽的气质,领唱的一呼激起合唱的百应,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野趣盎然,具有音区高、乐句长、节奏自由、音程跳动大、声腔旋法多变、真假声大幅度的转换等鲜明的地方风格。再比如:一般南方的民歌合唱旋律委婉似水、音符密集与水乡清秀、迂徐绵邈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方的合唱旋律悠长、上下大跳音型多与地理的沟壑起伏、山峦叠嶂、辽阔高原有关。“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2]另外,即使同一民族,在赖以生存的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合唱风格存在。甚至生态气候、地理特征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演唱风格的不同。这种不同风格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唱审美趣旨,这是人们不自觉地在一定社会与地理生活环境中熏陶产生的审美爱好和倾向所决定的。当然,自然环境予以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合唱领域,适宜竹子生长的湿润环境竹制乐器就特别多,而干燥地区的乐器多以木片拼凑而成;畜牧业发达地区用牲畜肠子制琴弦、皮革作鼓面和琴面,而商品流通、工业发达地区则使用金属或尼龙琴弦以及用金属制作的乐器。

四、不同社会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自然体现和反映在合唱风格上。换一角度而言,合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对其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形成的心理气质、情感特征,在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中被保存和延承下来[3],并直接反映于集体的合唱艺术中。于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多种社会关联上。

1.合唱风格的形成与不同的生产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依赖于集体协作性的劳动者在合唱的整体感应上优先于个体者,而以个体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往往较自由、个性强。在爱斯基摩人中,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者为主的音乐,节奏较规律、句法分明、适宜合唱;而以捕猎北美驯鹿的个体劳动为主的音乐,不具统一性、节奏较自由、即兴成分多。可见生产方式对合唱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民族的集体劳动形式的不同使合唱的风格也产生相应的变化,集体狩猎的劳动节奏感强、音乐具有一定爆发力,集体采集、播种、收割、运输的劳动与操作的动作有关,当然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2.合唱的风格依据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

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紧密相关,往往是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势力经过与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合唱发展的良好契机,专业创作、指挥和合唱工作者是以伴随着商业经济而发展的消费生活和音乐文化普及为社会环境的。这一个体在大众音乐领域的出现必须适宜相应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而言,合唱作品客观或主观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这种依据社会环境后反馈于社会的力量具有典型的时代感,也是合唱艺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固有风格特征。

3.合唱的风格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有关

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合唱反馈于社会中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

在社会功能上,不同的合唱风格具有着不同的感染力,而风格的多样性使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定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风格、我国学堂乐歌与时期的合唱风格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而各自内在风格的区别又是在东、西方大风格不同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不同风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日本人在总结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时,其中的团队精神建立,认为与当初遍及全国的合唱团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科学家积极参与合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工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美国科学家发现航天技术一度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与此有关时,对合唱顿时刮目相看。合唱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通力合作,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屡见不鲜;而合唱艺术中丰富的色彩、纵横交织多变的手法赋予人多方位的想象,于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的想象拓宽了高科技的创造视野。合唱风格塑造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参与或欣赏中展开了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并非原始思维对具体形象图画般的表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挣脱物质束缚通向自由的人类高级思维之一的活动。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合唱的发展之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合唱风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学科多,有时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也有相近类似的风格特征,这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移、交通的改善等因素有关。而有些仅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咫尺之遥却因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语言影响使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当今有些合唱风格的表现过于器乐化,如:某些难度较大的变化音、较快速度下的复杂节奏、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大跳音经等等。以人声表现的合唱风格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合唱的非器乐化决定了它感情表现上的直接性和易使听众共鸣的特性。“合唱正是由于不存在纯机械的完美性,而只存在那些人性化的和不可预卜的因素,才使表演更具鼓舞性和令人信服。”[4]

在一定的范畴内笔者通过上述七个方面进行的粗浅拙论和探索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影响合唱风格的因素当然还不止这些,恭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

[2]王骥德著.曲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58

篇4

关键词:生态建筑、定义、原则、特征、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建筑的定义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生态建筑实际上是指这样一种实践,他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气的环境,而同时又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生态建筑应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

二、生态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尊重环境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人与建筑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动必须和自然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应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所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都在室内,必须考虑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然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不同需求。

3、注重生态环境的地域特性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在建筑设计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方特征,考虑当地的建筑的整体风格和个体特点,考虑建筑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在建筑设计中扬长避短,使建筑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统一。

4、充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使生态和建筑完美结合

首先必须充分空间资源,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比如在地面上方建立巨构城市,充分利用地面空中资源;在地面上建立符合环境要求的亲近自然的建筑,充分拥抱自然;向地下空间发展,研究地下空间的建筑利用问题。从而建立空中、地面、地下相互协调的有机建筑网络。其次,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做到节能减排,力求达到建筑和生态的相互平衡。

三、生态建筑的一些主要特征

1、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叮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的依赖。

2、材料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巾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将水等资源循环利用。另外还提倡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费用。

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降解或做无害化处理。

4、生态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包括建筑与环境共生,如何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室内环境,如何结合社会生态的历史地域主义进行设计,如何将建筑融人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之中等等。

四、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几种设计方法

1、乡土主义设计方法

这是一种自然本源主义的生态建筑观,它要求去除传统的与自然相对立的、破坏自然的建筑观,强调自然地重要性,建筑师和建筑领域都要回归自然、拥抱自然。这种建筑方法,力求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上相统一,在风格和结构上往往类似当地的民居,在构造上和形式上表达对当地的原生态建筑的尊重。

2、利用高科技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强调用现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设计建筑,解决建筑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筑的材料技术和物理技术上,将风能、太阳能、等应用到城市建筑中,将各种新型技术、数字技术与新型能源相结合,打造新型建筑模式。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筑设计在整体的设计流程中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整体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估和分析,很好的降低了能源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

3、既结合本地的地域环境特征,又充分使用高科技的结合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说是相对理想的建筑设计方法,既能充分照顾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特征,又能很好的利用高科技的优势。

4、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是新发展的设计方法,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文化条件的特点,灵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现生态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注重生态建筑的外观设计,完善生态建筑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审美功能,使生态建筑能够完美的融入到周遭的环境当中,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方法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将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关键词】:景观设计;风景旅游区景观;地域性文化

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地域文化是设计创作的源泉,是其历史文化背景,对于地域文化而言,景观设计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是促进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不再只停留在美化生活环境,还要求景观设计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精神等融入场所当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景观设计不仅要以美化人类生活环境为目的,还应注重融合科学技术、艺术、人文知识等。不同地区的景观环境反映出区域的审美情趣、道德水平、生活习俗和意识形态,因此在进行不同区域的景观环境设计时,应充分了解认识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地域文化和场所之间长久以来发生的各种互动关系,才能通过景观设计弘扬地域文化。

在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面对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场所时,应注意保持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传说以及民族特有风情等,以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景观设计中保护尊重地域原始的自然地理风貌和文化生态,使景观设计展现淳朴的生态的一面,给观赏者带来独特的质朴的视觉效果和精神的传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这种大批量的投资建设由于急于看到成效,导致在旅游区景观建设时忽略了对区域文化的应用研究,导致旅游景观呈现出风格相同的设计。而综合分析当前我国旅游风景区景观的建设,追求景区的高质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要求景观设计师应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首先对场地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消化吸收,在设计时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展开,从而使风景旅游区景观体现当地地理和文化精髓,弘扬地域文化。如在景观设计中,将地域的历史文化或民间艺术以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游客和观赏者产生思考,并进行独特的文化交流。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它逐渐在国际中凸显地位,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的竞争手段。旅游区景观设计结合地域文化展开,彰显地域文化,是提升一个地区形象的有效途径。可以使游客对地区产生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从而增加游客的内心归属感。

在进行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时,要想合理的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要表示出对场地地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其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地域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前人的思想,要思考将传统地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和谐的融入。针对地域文化在风景旅游区景观中的具体表达途径,可归纳为四点:

第一,突出地域自然环境特征。要想在风景区景点设计中表达地域性,首先应明确设计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以自然环境特征作为设计创作构思的起点,在地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依照设计要求把握整体规划的大方向。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对地域自然环境所展现的独特性进行视觉效果上的提升。自然景观特征明显的要素,是地域性特征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常常关系着旅游区景观整体形态和设计语言的灵感来源。

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相互组合、协调和影响着,构成了自然肌理。这种特有的质朴的自然肌理是大自然的生态发展规律,是自然环境长久发展形成了产物。旅游区景观对地域自然环境进行视觉效果的提升时,应以遵循生态规律的原则进行规划。提炼出符合场地自然生态发展的景观要素,应用于整体规划中。最终形成地域自然景观

第二,营造文化内涵。优秀的风景旅游区景观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的来源则是通过景观规划时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提取,最终运用景观途径营造的。传统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灵魂,在进行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借鉴传统,保留历史文脉和象征隐喻文化内涵的方式塑造景区的文化内涵。

第三,景^空间的组织构建。地域文化的表现可以通过特殊景观空间的组织构建形来表达。在构建组织景观空间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定义各个景点的起承转合,或规划场所为民间艺术活动提供特殊空间等。如传统民间社火属于地域民俗文化,而社火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场所,那么通过合理的规划这些长多,让场所成为一个个景点,让民俗活动的举行更具景观性。不同的空间可以突出地域文化的不同特征,让地域文化在景观中有组织的建设。

第四,文化符号的提取应用。通过对地域文化惊醒景观元素的提取,将提取出的元素符号化,运用于景观的整体设计中。通过雕塑小品、景观铺装等细节的符号应用,营造整体传统地域文化的氛围。

篇6

关键词:岭南;地域特征;室内陈设;环境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69-01

一、岭南的地域特征

岭南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位于我国最南部,是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岭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岭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湿热,四季不明显,山地丘陵众多,海岸线长而曲折。岭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地域特征和气候环境,也影响了其建筑设计。我国地域辽阔,由此在建筑设计上也产生了明显的地城性,岭南建筑就是其中独具代表性的一个建筑派别,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风格。

二、岭南的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

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是指室内设计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吸收当地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从而使居所因地制宜。岭南的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也就是在岭南的民居设计中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和自然环境特征。岭南派建筑风格即内涵了这一应用。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岭南的建筑因地制宜,从而独具特点,形成一派。具体而言,岭南的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岭南民居建筑适应当地地理气候而将植物引进屋

前面已介绍,由于岭南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南部,处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因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合很多植物的种植和生长。因此,在岭南的民居中,我们会发现植物很多,进入民居的第一感觉即是一片绿色映入眼帘,感觉凉爽和惬意。一方面,利用岭南的雨水多的气候特点,在室内陈设中合理规划绿色植物的生长范围,可以合理的利用自然植物,美化室内环境,比起现在城市中专门养殖的盆栽,既经济又生态,而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考虑到岭南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区,雨量多的同时,温度也很高,气候呈现湿热的特点,植物可以通过树荫或者吸收一部分热量的方式降低空气中的温度,从而使室温不那么高,室内还是相对凉爽的,这样可以在建筑房屋时有力的利用自然环境来改善居住环境,不至于因过热而生活不适。因此,可以说,在岭南民居内,环绕的植物不仅是为了美化房屋,更重要的是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一个重要体现。

(二)岭南民居结合地理气候特点来规划建筑整体布局

建筑在整体规划布局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即是采光、通风等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要素,这些都与建筑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无规矩不成方圆,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来规划布局建筑也是建筑领域的一条规律,岭南建筑的规划设计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其民居的室内陈设也可以体现这一规律。岭南建筑的大部分村落都是以“梳式”(亦称“耙齿式”)布局为主,这种布局表现为南北排列成行,分别留出“火巷”,成为聚落内的通道。这种布局是为了适应南方的气候,使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条件良好,显然是不同于北方为了获得更多的日照而形成松散的布局的。“梳式”布局的村落虽然密度高、间距小、每家又有围墙,独立成户,封闭性很强,但因户内天井小院起着空间组织作用,故具有外封闭、内开敞的明显特色。同时,这种布局通风良好,用地紧凑,很适应南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南方的一种独特的村落布局。

(三)竹筒屋的设计也是岭南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之一

研究岭南的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不得不介绍竹筒屋,它是岭南民居的特色之一。广府特色中有三大类型的建筑,非常具有典型性,其一是西关大屋,主要是过去豪门富商在广州西关一带营建的大型住宅,因位置在西关而得名。这些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其基本布局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厅,厅与厅之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可拉合的高侧窗或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侧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末为厨房。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其二是骑楼,主要用于商业方面,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互相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有避风雨、防日晒的作用,人行道以内的店铺也可以得以荫蔽,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招揽顾客。最后一种即是广泛适用民居的竹筒屋。竹筒屋为单开间民居,开间小、进深大,由前至后排列出用天井间隔的众多房所,形似竹筒,因而取名“竹筒屋”。它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是大门和门头厅;中部大厅,内设神楼,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是厨房和厕所。三部分以天井分隔,巷道联系。如此建筑是怎样适应当地湿热的环境的呢?这就要说明一下天井和巷道的作用了。天井和巷道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用来解决建筑内部的通风、采光和排水、交通等问题。竹筒屋是广州近代传统住宅形式之一,也是岭南民居适应当地地域特征而在室内陈设中的典型应用。

(四)其他

岭南的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几乎体现在岭南建筑的方方面面,除了上述介绍的,还有蚝壳窗等。蚝壳窗是在玻璃传入岭南之前,岭南窗扇和横披常用的一种透光材料。蚝壳片具有透光而不透明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南方的光热,减少能源浪费,再加上外形美观,装饰效果独特,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显示了岭南地区的民间智慧和地方特色。利用蚝壳来设计窗户,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充足的光热资源,也是岭南地域特征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

三、结语

建筑是人类生活活动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沉淀的结果。建筑与人密切相关,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不仅因地制宜,而且可以美化环境,让人生活舒适,从更大的方面讲更可以形成地方特色,一种建筑流派,岭南派建筑风格即为这一典型之一。南北方建筑风格迥异,也是地理特征在其中起的作用。岭南建筑较早研究了地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问题,把园林运用到建筑中,以改善室内气候,同时通过整体布局,以及各种材质的选择,提出了遮阳、隔热、通风等朴实的建筑处理方法,将生态融于生活。在现代这种繁华快节奏的生活中,热水器、空调等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人们更多的借助科技来改善生活,这种最原生态的利用在建筑中渐渐减少了,有点可惜,这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流逝。希望在经济日益发达、生活日益改善的同时,能更多的关注文化、关注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贴近自然,更健康。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巫傩文化山地民居环境观

中图分类号:S3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湘西位于中国西南湘、鄂、渝、黔四省交汇之处,包括现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湖南西北部地区。武陵山脉绵延湘西全境,由西南至东北贯穿于湘西的古丈、泸溪、保靖、永顺、张家界等地,形成了千峰耸立、地势崎岖的湘西山地特征。酉水、澧水、武水、沅水以及沱江等成千上百条河流似一张网穿梭在湘西山地之间。高山与大川,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在历史上阻隔了湘西与外界的交流,但是,正因如此使湘西远离中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空间,为创造奇特的山地民居文化奠定了可靠基础。

1 巫傩文化的内涵

所谓巫傩文化,就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各种法事)使现实的人获得神的能力(人神相通),达到人的自然能力无限度扩大化,再借助这种能力逐瘟驱疫、祈福消灾的一种原始文化。在土家族称为“梯玛文化”,苗族称为“巴岱文化”,其宗旨表现为“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巫傩文化影响了湘西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湘西山地民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湘西自古以“神秘”二字冠之,其神秘不仅表现在湘西人民生存环境的优美和生活方式的独特,同时还表现在湘西山地多元文化的神秘。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多元化地区,生活着汉、土家、苗、侗、瑶等近三十个民族。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湘西的神秘面纱开始慢慢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但是其独特的文化依然有待更多的学者去发现。

2自然崇拜与聚落布局

湘西人民自古处蛮夷之地,深受原始巫楚文化影响,面对恶劣生存环境以及地下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得湘西人民向来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认为自然皆神,万物有灵,犹如汉文化的“天人感应”,追求“天人合一”,祈求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维持生态平衡。“坟对山尖,屋对坳”的谚语是湘西民间长期流传着带有朴素民间哲理的风水说。在湘西人民的认识中,居所、环境、时气、人事都是密不可分的,是“风水”将其和谐统一的结果。这种朴素的风水说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感应,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一般基址选择原则: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不管聚落还是居所的选址最讲究的是“山”与“水”,与汉家“山管人丁水管才”的风水说想统一。

湘西山地民居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产物,是湘西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湘西山地民居建设的宗旨是在不妨碍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解决人民居所的问题。在湘西山区耕地便是人民最主要的生存资本,平地都开垦为水田,甚至缓坡都开垦成了梯田,因此坡地和溪河两岸变成了民居的建设之地。它们依山就势、取材自然,或背山而筑,或依水而立,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空间布局上,湘西山区各处民居的差异性很大。大体而言,耕地和水源决定了湘西民居在环境中的布局。首先,耕地决定型布局有坡岭片状聚落群、山间地头星点聚落和山间盆地环状聚落。湘西山地耕地极少,很大一部分人群便是逐耕地而居。其次,水源决定型布局有河谷带状聚落、池塘和水井环状聚落以及高山盆地片状聚落。湘西河流众多,但是水源分布极度不平衡,尤其是引用水源,如此形成了围绕水源而建的聚落群体。此外,还有防御型布局,高山孤寨聚落。

3祖先崇拜与民居格局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巫傩文化孕育了湘西的神秘,而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又是神秘湘西的重要体现。巫傩文化是传统楚文化的遗存,随着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湘西人民由原是信仰逐步演变成现在以祭祀祖先、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巫傩文化,这种思想成为湘西民居文化意识的主要特征:崇拜祖先,重视族谱,讲宗亲、重家族。同时,在这种独特的巫傩文化的影响下,湘西人民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山地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湘西山地民间的形制根据所住居民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概分为“一”字形、“L”形、“凹”字形以及“四合院”(比较少见)。正房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以及七开间,其中正中间一间为堂屋。“吞口”是堂屋正面向后收缩四尺左右与左右两间房形成“凹”形产生的空间,有的地方又称为“子堂”。堂屋两侧房间在“吞口”处开门,使得进入两侧房间可以不经过堂屋。“吞口”是传统祭祀活动形成的形制,在举行祭祀祖先活动或者其他法事的时候,外姓人只能从侧门进入。堂屋是湘西民居平面布局的核心,是整个建筑空间的轴心,是民族信仰和宗亲崇拜的深刻体现。“堂屋为亲,火塘为族”可以深刻体现出堂屋的重要作用。堂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复合多用的实际功能,是供奉祖宗牌位之处,体现了祖先崇拜、维系氏族的意识。堂屋是人与神共居的建筑空间,既是家庭婚丧嫁娶、筵宴宾客的场所,又是祖宗对话的空间媒介。火塘是湘西民间中的又一个核心空间,火塘既是家庭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又是大家族亲人之间交流、取暖、会议和决策的重要场所。同时,火塘又是人们将物质情感升华了的神圣空间,火塘不可以踏,围绕火塘尊卑有序。

4朴素的环境观

湘西山地民居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尽可能的适应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其朴素的环境观念集中体现在:依山就势,就地取材,极大限度的保护了自然环境,蕴涵着湘西人特殊的民居环境观,也深刻体现出了巫傩文化“自然崇拜”的内涵。湘西民居利用简单的自然材料实现了维系生存生活的多种功能的完美结合,不但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共生共存,且拥有丰富的形态样式,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湘西山地民居的建设不是通过刻意的平整土地、砍伐植被等破坏自然环境的方式使得开拓出一定的空间来建筑一个居所,而是千方百计的设计出适应于特定空间的建筑样式来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最具特色的湘西山地民居主要有:吊脚楼、岩板屋、木架板壁屋以及木架土墙屋等,每一种建筑样式都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杰作,吊脚楼是对自然环境适应性最强的建筑形式,实现了防止潮湿、防御蛇鼠、人畜分离、生活起居等多元功能一体化。岩板屋是湘西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见证。建筑就地取材,墙体用石头、薄石片盖顶、石板铺地、易于排水排污,还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材料。岩板屋经济方便、防火耐用,是一种具有生态价值的建筑形式。

5结语

湘西山地民居形式不拘一格、自由活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实用性与民间风俗相结合的产物。湘西山地民居材料易得、技术简单、经济环保,我们在认识其独特性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其环境观念、建筑理念以及审美意识的研究,与现代的建筑技术、艺术审美、理念意识相结合、取长补短,为现在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魏挹澧.湘西风土建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易华.谷岩.浅析湘西民居建筑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10(34)

篇8

《还乡》当中充满了对生态环境的直接描写,其中最经常出现并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就是荒野地区。荒野地区的景物不仅仅作为哈代的重要描写对象,也是在《还乡》一书当中哈代借以展现自己生态意识的有力工具。

(一)永恒的自然生态

在哈代的笔下,自然景物和生态环境明显展现出远远比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更加强大的存续能力和生命力。在《还乡》一书当中,哈代引用了英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威廉一世所编著的英国国民经济调查材料,他谈到书中的荒野地区在那样一个遥远的时代就存在着,并且没有丝毫缩减的趋势。相对于大自然当中的事物,人类的文明和人类历史当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都是无比渺小的。无论人类如何看待身边的自然环境,自然的力量都会永恒的存在;无论我们如何丈量和计算,自然景物都不会为我们的意志所改变,依旧展现着自己的独特力量。

(二)原生态的景物延缓着时间的脚步

哈代颇费笔墨地描写了荒野地区当中生存着的人们,他们在大荒野当中依旧使用着非常原始的工具,遵守着古老的礼俗,仿佛身边的岁月匆匆和人事代谢丝毫不能改变他们固有的生存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外面世界的风起云涌和不断更替,不仅不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甚至同样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觉得这与他们的生活并无关联。

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前进在原生态的环境当中仿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中世纪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种种风俗十分顽强地存在于这样的荒野之中。哈代通过自己的描摹勾勒出了这样一种由于自然雄奇力量而停止了人们生活的改变速度,促使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当中的人们使用一种千百年不变的方式存在下去,而不必去担心落后于外界。

(三)人类只是生态环境的一个渺小的组成部分

在哈代的《还乡》当中,人类文明始终都只是附着于自然和生态环境中,只是其中渺小的存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引以为豪的文明成果同浩瀚无边的大自然相比,乃是不值一提的事。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印迹能够被大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地抹平,人类的主体地位并不像人类所想象的那样牢固。即使那些王侯将相能够将自己的丰功伟绩镌刻在高大的纪念碑上,但是那些纪念碑最终都抵挡不过岁月的侵蚀。无数的统治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牢牢地控制住自己领土之上的一切事物,但最终他们的核算和管理都不能给自然带来任何实际的影响。

二、 生态之美高于文明之美

哈代的《还乡》当中十分强调生态之美,作者哈代认为人类的文明并不能够同大自然之美相提并论,这种自然中心主义的审美观点在《还乡》当中始终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哈代是一个深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大多通过文学的手法展现出达尔文进化论当中强调的自然观和伦理观。达尔文认为人类不过是从简单的单细胞生命进化而成的生命体,因此,人类在自然界当中并不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自然之美应当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之一。在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明当中,人类在自然界当中始终都占有特殊的地位,人应当作为整个自然界的核心而存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出之后,哈代等知识分子开始对基督教精神产生怀疑。

哈代在接触到进化论之后,开始认为人类并不应当谋求在自然界当中的特殊位置,而应当始终坚持通过自身的作品体现自己的精神追求,自然的美感在《还乡》当中始终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哈代的笔下,人类的文明成果不过是自然景物的一点点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成果最终都会随着荒原当中的大风消失殆尽。只有那些最能够适应自然的演变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的文明成果,才能够长久地存续下来。近乎原始人的利益和社会组织方式在《还乡》当中十分常见,《还乡》当中将大自然的壮美风景描绘得无比雄浑,这种十足的野性之美使人类文明的成果显得苍白无力。

三、 生态环境具有独立的意志

在《还乡》当中,自然环境的代表是埃格敦荒原,埃格敦荒原在作者的笔下已经成为了具有独立意志的生命体。哈代认为荒原就和我们身边的一切自然环境一样,远远超出了主人公的活动环境这一陪衬地位。哈代通过自己的描写希望能够展现出大自然和整个生态环境具有的持久而顽强的张力,生态环境拥有同人类十分相似的意志和生命,展现出特有的存在感。“荒原”仿佛是一名鹤发童颜的历史记录者,这位历史记录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悠久的自然历史,在她看来人类社会的匆匆过往,也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当中的沧海一粟,这位历史记录者是在用景物的更迭宣示生态环境和自然事物的壮阔。

哈代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唤醒人们,使人们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态环境,他所歌颂的是自然之美,他希望整个社会能够产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因为同生态环境相比,我们的文明成果简直不值得一提。哈代在《还乡》当中,希望勾勒出自然环境的某些类似于生命体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甚至将大自然进行了人格化。哈代用他那别具特色的观察角度看待生态环境当中的存在物,他甚至认为这些自然景物不仅拥有独立的物理存在,同时也具有自己的性格特征。

在《还乡》当中,大荒野如同其他自然景物一样拥有独立的意志和思想。在全书的开篇,哈代颇费笔墨地描写了大荒野的存在同人类历史的演进更替之间存在着一种完全的独立性。即使英雄人物的存在也不能给大自然带来哪怕一点点具有实质意义的改变。

作者甚至试图构建起自然环境的外在联系,将和荒原紧密相伴的暴雨和狂风理解成为荒原的亲友。哈代认为同大荒原有关的一切自然事物,已经同大荒原之间建立起了某种社会联系。社会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哈代通过将自然景物和人类进行比拟,通过大胆的联想向我们揭示出人和自然之间的那种相似性,其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在于人类同生态环境一样,都具有独立而自由的思想意志。

四、生态环境对人类命运的决定作用

在构建起了还原的独立意志之后,哈代还认为荒原和其他自然环境才是人类命运的主宰者。任何反抗荒原的力量,妄图离开荒原的人都没有获得荒原的爱护,纷纷走向死亡。而那些对荒原充满敬畏,在荒原之上努力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的人们,却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生活。作者希望体现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念,不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能力驯服自然,而是将自然视作自己的朋友,尊重自然,同自然界和谐共生。

哈代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将自然环境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开始认为自然环境不是人们可以随意改变、驾驭和奴役的事物,而是同人们一样具有独立的意志的主体,甚至开始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和人类命运的决定作用。在工业文明大行其道,人类无限制地开采自然资源的时代,哈代的思想观念无疑是十分超前的。他已经认识到西方文明当中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能真正适应时展的需要,人类最终不能站在自然的反面,人类应当同自然和谐相处。因为真正决定我们个人命运和整个社会命运的并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历史上的王侯将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看似毫无生命迹象的大自然。

哈代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进行了反思,人类社会本身并不是一个高于自然界当中一切事物的存在。人类不应当谋求对自然界的某种统治地位,而应顺从自然的发展脉络,同自然和谐相处应当成为整个人类文明最终的发展方向。

五、 人应当回归自然生态环境之中

在全书的结尾,哈代通过对主人公的命运的揭示,体现出了人类应当对自然环境报以友好的态度,否则将会丧失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在《还乡》当中,向自然回归始终都是作者旗帜鲜明的主张和观点。作者认为人类已经开始背叛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这种背叛就产生于外界那种大工业城市的兴起和扩张。哈代始终认为,那种大工业文明不过是人类漫漫历史长河当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对于消极的欲望。人们对这种奢靡生活的追求,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这种自我毁灭的行为最终将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还会给原本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带来极大的伤害。

哈代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的首创者和倡导者,十分希望当时的西方社会能够在过度工业化的道路上逐渐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不忍心看到大荒原这样的自然景物被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所毁灭。而事实上,全书当中也已经提到,由于人们的开采和砍伐,森林和草原已经受到了损害。人类的本性也受到了工业文明的污染,贪婪和狡诈已经成为了《还乡》当中的众多反叛者所拥有的共同特征。他们并不满足于在荒原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荒原并不能给他们提供像城市里那么丰富的物质享受,他们被繁华和奢侈的生活蒙蔽了双眼,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而这实际上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一种警告。

六、结 语

《还乡》当中的生态意识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式所进行的深刻反思。时至今日,人类文明依旧存在着种种问题,当初困扰哈代的人性迷失和贪欲膨胀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在今天依旧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可能。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是作者通过《还乡》一书展现出的对生态意识的反思、呼告和追寻。

[参考文献]

[1] 胡敏.《还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6).

[2] 于淼,金栩竹.情陷荒原别样凄凉――哈代的《还乡》和艾略特的《荒原》[J].文艺评论,2011(01).

[3] 刘晓露.试析哈代小说的多重隐喻结构――以《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0(01).

[4] 徐江清.从伦理视角看哈代《还乡》中的亲情悲剧与婚姻悲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5] 唐俊芳.解读哈代小说中民俗的运用[J].飞天,2010(14).

篇9

【关键词】自然风格;软装饰

科技越是发达,社会越是进步,我们的生活距离自然就越远。于是,尘世中生活的人们贴近自然的欲望就越强烈。谁也不能否定的事实是,伴随着科技迅速进步的步伐,另一种声音也越来越响亮:贴近自然!原因很是简单,人从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所创造的社会必须与自然和谐而存在,否则社会就必然为自然所否定。由此,就不难理解,社会越是进步,人们越是渴望贴近自然的本质原因。在家居软装设计中充分体现贴近自然的愿望,也是人们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通过对自然风格的设计的体现,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从而使得两者和谐共存。自然风格设计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在喧嚣都市里,让生活空间更自然、纯净、简洁、清新并且宁静的态度,这正是现代都市人所追求的。朴实自然是一种品位,是一种大气和直白的装饰语。

一、现代软装饰设计中的自然风格及其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1、概念

自然风格又称“乡土风格”、“田园风格”或“地方风格”,它提倡“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只有崇尚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是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平衡。我们无法每天徜徉在自然之中,我们渴望把自然融入到我们的家居环境中。因此自然风格也就成为了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的一个重要风格特征,无论是什么年龄和阶层,自然风格总能最直接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它主张用木材、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本身的纹理,力求表现舒畅、质朴的情调,营造自然、高雅的居室氛围和舒适的自然生活情趣。本文所探讨的现代软装饰中的自然风格是指运用一些自然材料,多采用纯手工制作的具有自然、清新、淡雅的软装饰品。

2、现代软装饰设计中自然风格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1)、艺术特征

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中自然风格以其清新、淡雅、质朴的艺术特征将现代人对自然环境的强烈的回归意识,以及对乡土的眷恋融入到家居软装饰当中,像是大自然在室内的一个缩影。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大量使用木料,石材,藤材,竹器,陶瓷等自然材料,以及自然符号的应用,使自然物和自然情趣直接切入到人们的生活装饰环境当中,体现了一种“原始化”“自然化”“返璞归真”心态和氛围。

(2)、文化内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也在逐步改变,处于钢筋水泥当中的人们开始崇尚自然,对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有了强烈的回归意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再次捡拾和重新诠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体现在家居软装饰方面即是人们不再追求繁琐华丽的居室装饰,而倾心于推崇“自然美”的自然风格的家居软装饰。

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中自然风格当然倡导“回归自然”,只有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自然风格的软装饰力求表现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而这样的自然情趣正好处于现今人们对于人类城市扩张迅速,城市环境恶化,人们日渐互相产生隔阂而担心的时代。迎合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心、回归和渴望之情。所以也就造就了自然风格设计在当今时代的复兴和流行。

二、自然风格在现代软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软装饰,是指装修完毕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如窗帘、沙发套、靠垫、工艺台布及装饰工艺品、装饰铁艺等,对室内的二度陈设与布置。

自然的气息是疲倦最好的补给,撇开世俗的烦恼,回归原生态,把休闲当作一种生活的态度,以人为本,创造自己的需要。因此,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家居软装饰回归自然,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

自然风格在家居软装饰设计中按材料大致可以分为:

(1)布艺类:在布艺的材质上,多采用天然质感的棉、麻布质。图案上多采用自然纹样,浓重和强调了此氛围自然,轻松之惬意。

(2)草、木、藤类:纯天然材质的配饰如草、木、藤质的软装饰是自然最完美的体现。

三、自然风格在现代软装饰设计中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软装饰设计中自然风格的设计核心是:回归自然,不精雕细刻。自然环境因素充分渗透在家居软装饰当中,自然风格的家居软装饰淡化了甚至消除了室内环境与大自然环境的隔膜,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实质内容上都加以贯彻融合,创造出具有主人个性化的自然环境的感情空间。富含自然元素的家居软装饰,可以唤起人们对美的共鸣和对自然的向往。从而体现了自然风格的家居软装饰设计的审美价值。

此外,自然风格的家居软装饰还具备一个重要价值,即:经济适用。由于自然风格的家居软装饰,多采用天然材质,这些天然材质几乎随处可见,所以价格非常便宜,价格上的优势无疑也是一些既崇尚个性又没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年轻人的上上之选。

总之,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中的自然风格能体贴到人们心理及生理的需求,所以现代软装饰设计会继续受自然风格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结 语

时下在“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家居软装饰风格追求原始古朴,装饰材料以天然无污染为上乘,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依恋的一种本能所致。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经济消费、归属的生理需求,还应满足人们追求舒适、审美、享受的心理需求。忙碌的现代人追寻着心灵的超然脱俗,喧哗都市的人们早已看腻了富丽堂皇,繁华之后拥有自己一方自然纯朴的小天地成为许多都市人的梦想。生活从来都是自己选择的,鱼与熊掌也可兼得。以自然风格为主的家居软装饰设计如同城市中的一阵微风拂过焦躁波动的心湖。它在现代家居软装饰设计中流露出的光泽犹如一条田间小路通向自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5-36.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70.

[3]王钰锋.中国式的简约设计[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18.

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

本文认为生态建筑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建筑学概念,在狭义上,生态建筑指的是具体的建筑,是指把生态学原理融入在设计、应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与人类、自然环境等和谐的发展关系的建筑;广义上来说,生态建筑理论是抽象的,它从建筑学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产生的建筑实物层面,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建筑产物应有可持续发展性。构建更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建立统一和谐的关系,实现环境、人、建筑的相互和谐;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人类、社会、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生态建筑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方法与原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并改造自然,达到社会人、建筑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1 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上提出的,生态建筑在设计、建设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详细地考虑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论,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就建筑设计、建设及使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整体设计,实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舒适健康;实现建筑的使用中高效、无污染、低耗。它是以自然为基础,加以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创建统一和谐的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的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使生态建筑的地域性很明显。这种地域性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建筑与气候、地理等实体要素的统一,二是生态建筑与人文、历史等抽象要素的统一。生态建筑其本身即实体元素,实现建筑正常功能的基本要求是生态建筑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地域自然要素特征相适应,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部分和参与部分,必然要求与地域历史、人文要素特征要相适应。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要求设计要尊重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建筑生态理论的最好实践,这个过程也赋予了生态建筑的一定地域特性。

2 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环境

取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无废无污染的最终重回于自然是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有机体,这就要求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要建立起良性循环;自然环境中的诸多种因素也影响制约生态建筑的实现。

2.2 技术环境

建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应有良好的技术环境做前提保证,为实现建筑生态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施工,到生态化选材以及生态化材料加工处理,再到各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资源能源在生态建筑使用中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到生活废弃物的废弃处理和再生利用等,解决这些关乎到建筑生态化水平高低的问题,都需要相关科学技术环境作为理论与实际支持。

2.3 经济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也会或多或少地受经济环境水平的影响。在经济水平发达程度较低、相对滞后的地域,即使生态建筑理论的引入,有了完善合理的建筑生态化设计,因缺少与之相应的经济环境,建筑的生态化也无法得以实现。

2.4 人文环境

生态化建筑就是要为人们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显然要合理、周到、细致的考虑到人文环境的影响。生态化建筑设计过程中把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以及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更好的融入进去,使建筑在生态化更好的反应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2.5 社会环境

高污染、高耗能是建筑行业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建筑合理科学设计的重视程度增加,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应用己成为社会环境下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使建筑成为了涉及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学科的复杂工程,只有生态学原理都贯彻于建筑所涉及每个领域之内,生态建筑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运用方略

3.1 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地域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使得建筑在实现生态化的过程中,不可单一遵循固定的设计模式,要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设计方案要力求实现将自然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在合理有效利用原有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中,实现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把建筑融入环境,建立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关系;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计手段,把自然环境引入建筑群体。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实现建筑生态化。

3.2 生态建筑与优势能源

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作为一个生态建筑的设计师,在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环保节能的同时,更应当在设计中把不同地域的种种优势能源的利用体现出来。比如频临海面的建筑群,这种地域优势极大地使它拥有巨大的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潜在能力,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群楼顶增设多作座风车,在前方呈矩阵型排列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与此同时,可配备智能电网,使电能有效合理储存,采用交流配电柜与并网逆变器还可以实现风能和太阳能之间相互发电,使优势能源在建筑群体中得到高效利用。

3.3 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过程可采用生态建材,选用建筑材料改善建筑群体节能节源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还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广泛使用地方性建筑材,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和地域性的建设。在我国许多传统建筑很好地体现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独到好处居民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弃料用建造屋体,达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这就是建筑生态化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3.4 气候与建筑的生态融合

建筑是气候的产物,近年来,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成为研究与设计的热点。Andreasi 和 Ryozo分别研究了巴西湿热气候与日本寒冷气候条件下,建筑气候适应性问题;同济大学的吕爱明研究了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应变建筑的设计策略。这些都表明了,继“形式服从功能”、“形式唤起功能”之后,当今的设计观已转变为偏重生态的“形式遵循气候”。一个方案在一个地区也许是经典之作,搬到另一个地区,由于气候的不同,则很有可能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同一类型的建筑,基于气候差异性的空间塑造会截然不同,设计创作应充分考虑气候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采暖制冷等被动式低能耗生态技术,结合空间布局,将气候与建筑进行最佳生态耦合。如在寒冷地区,冬季保温是重点,设计时应着眼于被动式集热技术如何与空间布局更好的融合;南方湿热地区夏季防热是重点,设计应着重考虑在合理的利用遮阳和自然通风的生态基础上,完善功能布局和空间的形体塑造。印度建筑师查理斯•柯里亚在帕雷克住宅(图1)设计中,为解决干热气候下的遮阳和通风问题,在设计中强化了当地民居的“管式住宅”设计理念,其内部庭院由此演绎出两种剖面形式:“冬季剖面”和“夏季剖面”,通过冬季建筑空间的收缩和纳阳措施,以及夏季建筑空间的开敞和通风,应对气候变化。

夏季剖面为下大上小的 A 形,内部空间与外界的接触面减少,有效降低了夏季阳光照射的强度,同时 A 形庭院竖向高度的增加强化了风压通风,形成良好的空气吹拔效果,很好的适应了对于当地夏季午后炎热天气;冬季剖面为下小上大的 V 形,室内空间面向室外开敞,大面积接受日光的照射,达到冬季保温的目的。柯里亚发掘印度当地建筑适应气候的特性元素,就地取材,建立了一系列建筑空间和形态,完美的诠释了气候和建筑的耦合生态共生。中国有创作气候适应性建筑的基础,建筑师应深入分析场地的地理地貌、气候变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以独特的建筑词汇和语法 , 创造出具有气候适应性的特色空间。

4 结语

我国建筑生态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建筑设计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建筑设计师们要对生态建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在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因地制宜、生态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化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生态化建筑技术,实现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杜美忠.浅谈建筑生态设计[J].山西建筑,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