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文学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主义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主义文学

篇1

    一、 生态女性主义情怀

    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这是经过一定时期产生的,主要表现是把生态学与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女性生态主义的宗旨是男女平等,表现与当时男性中心论作斗争,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展示女性生态主义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英国比较有代表性作品中《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由于世俗社会的影响离开了呼啸山庄,但是,在她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过去平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对希斯克里夫的爱情的深深眷恋。而《简·爱》中的简告别了孤儿院,告别了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城市,走入了一片寂静的乡村之中,在这个宁静的庄园之中,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爱情。《亚当·比德》故事的展开是一片宁静的乡村,虽然亚当·比德和黛娜之间的爱情发展一波三折,但这都在黛娜的祈祷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下得以化解。最终亚当和黛娜的自然结合,体现了作者对于乡村社会淳朴而神圣爱情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三部着名英国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当时心情,通过对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一种表现,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不断斗争中进行完善和发展。

    二、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溯源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性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文化批判,是对人类原有文化的价值重估。生态女性主义在价值观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基础价值理论,一方面女性生态主要是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与女权主义的结合产物,是女性对自然的核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核心基础上建立的。在西方很多生态女性主义作品中都这一理想的追求,在作品中渲染女性与自然界的核心统一,表达生态女性主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另一方面,世界上广大女性长期受到男权主义的压迫,生态女性主义通过文学作品对男权主义的批判,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表达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致的。女性生态主义是与男权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与完善,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宣扬生态女性理论,让人们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使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得到体现,对男权主义的不断斗争是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另一个价值基础。生态女性主义批判有2个转向,一个事从政治方向的转向,有男权主义转变男女平等。人类的物质生存环境,也是人类精神观照的环境,女性因为被强调为与自然有着神秘的天然的联系,成为自然母亲的象征与同盟,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人类与自然、文化科技的一种象征,对三者的关系一种阐述。

    三、生态女性主义繁荣所带来的文学批评的进步和思考

篇2

关键词:生态主义文化观;大学外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49-0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外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所以外语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语教师持一种怎样的文化观,这是一个关乎其微观教学活动的宏观理念的问题。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之后,绿色生态文明时代正呼之欲出。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视阈下,生态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保护自然和防止污染等方面,而且也体现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重新审视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各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大学生肩负着传播先进思想、担当公民表率的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树立起具有生态价值取向的价值观,无论对于大学生个体还是对于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主义文化观概述

生态主义思潮是在现实的逼迫下应运而生的,从产生之日起,它就背负着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使命。生态主义思想对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看问题的方法和原则。在当下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大背景之下,生态主义文化观可以说是一种颇有忧患意识的文化观,同时它也兼具包容和超越狭隘的品格。它倡导平等,反对霸权;提倡对话,反对封闭;高扬和谐,反对冲突。著名生态学者雷切尔?卡森就主张,人们应该用“生态整体观”来看待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整体主义同样也适用于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应将世界上各种同质或异质的文化看做是地位平等的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的成员。然而,在对生态主义文化进行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的时候,有专家和学者注意到,单纯的理论研究枯燥而乏味,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使这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方法论被束之高阁,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也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主义文化观与外语教学的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就扭转了前述理论研究日趋学院化、晦涩化和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

二、生态主义文化观对推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向交际与文化教学方向发展。在目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而深入的状况下,也使越来越多的我国外语教师有了到目的语国家学习的机会。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了诸如美国文化、英美文学、欧洲文明等面向大学生的文化通识课程。但是,与大量介绍西方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状况相比,外语教学中的关于文化观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文化观是解决如何看待不同文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观念。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要对中西两种语言和两种不同的文化作比较,所以比较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的方法。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电影、书籍、电视和宗教传播向世界各国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主义,美国的文化凸显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它藐视其他国家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外语教师和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不和谐的、反生态主义文化观的影响,从而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标尺来衡量我们的文化。这也就是说,这样的文化观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我们大学中的外语教学,影响着我们的外语教师和学生。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的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持何种文化观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的外语教师要有自己的清醒而独立的国际视野,要用生态主义的视野和视角来看待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以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基准和尺度来看待其各个组成部分。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使者,作为承担着影响人、教育人角色的社会群体,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生态思维,必须教育学生看问题应具有生态视角。外语教师在其外语教学中坚持生态主义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生态文化的教育,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视野的文化人。大学外语教师优化其微观语言教学环节的前提是必须树立起紧扣时代脉搏的宏观的教学理念。

三、生态主义文化观指导下的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生态主义文化教育在大学教学中的失语绝非是个别现象。生态主义在大学教师教学理念中的缺位,生态和谐意识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们缺乏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必须有的生态视野。笔者认为,大学外语教师在其外语教学中进行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渗透,引导学生从以平等、和谐与对话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中西两种文化,不仅可在建设绿色文明的时出自己的声音,并且也有利于使外语教师走出为教语言而教语言的窠臼,对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也有重要意义。

1.倡导中西文化互补性原则

人类只有突破自己的一己之限,才能达到使自己与自然彼此相安的境况。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中的生态意蕴并在生态主义原则指导下来进行文化的对比。在目前高校使用较多的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中的“与自然力量抗争”一节中,拿破仑和希特勒作为人类征服欲极度膨胀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吹响冲锋号,在敲响战鼓、在万军齐发的时刻,由于漠视了大自然中的气候变化的因素,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当今世界,在人类面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今天,人们在寻求摆脱生态困境的办法的过程中,许多西方生态学者开始注意到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古人是用一种人与自然相交融的态度来看待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对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有其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样,在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我们的外语教师就可以在中西文化互动互补的基础上,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各种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在西方文化霸权的语境中,我们中国在某些方面对西方文化也敞开了怀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岳川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用“三片”来实现他们对中国的文化输出的。首先是好莱坞的电影“大片”。好莱坞的电影“大片”在一定程度上充斥在中国人的休闲娱乐生活中,中国的许多青年更是美国电影的忠实拥趸。事实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视听材料也多是英美影视节目的片段。在讲授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我们的英语教师也主要是单向地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极少有本国文化的讲授,即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条件地传达着西方的文化,有的甚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缺位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使其中一些人滋生了一种违反平等和谐与共存的反生态主义的思想。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产生着影响的第二个途径是通过“芯片”,即通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现代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也不能不说,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大学外语教师应具有跨国界的文化自知,应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同时注意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引发出来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主义的思想,田园诗人陶渊明就用它的饱含自然情怀的诗词指出了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生态危机的路径: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观念,减少自己的物质欲望,致力于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教师应向学生灌输生态主义的发展观,应该倡导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置于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西方文化向中国强势输出的第三个途径是以“薯片”为代表的消费主义。面对这种消费主义,我们应该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年轻一代,应以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反生态的西方现代商业文化,应持一种“物质生活简单化、精神生活丰富化”的生活观。在人类共同繁荣与发展的今天,我们大学的外语教师应该转变言必称西方、言必称美国的将自己看做是一个文化依附者的姿态,应以更加开阔的生态主义文化观的视野来看待中西文化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的外语教师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2.尊重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则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的记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和思想情感。在外语教学中,风俗习惯也是传达尊重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有些外籍教师常会对中国学生“侵犯”了他们的所谓“隐私”表示不满,原因是在向外籍教师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能争取到更多的学习口语的机会,一些中国学生常常会用英语询问外籍教师某种个人物品的价钱。这在中国是一种很平常的寒暄方式,有些中国人甚至还会很高兴地主动地告诉对方自己某种物品的价格。但这在英美等一些国家是被禁忌的,他们认为问这类问题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我们的外语教师常常会用类似的事例来说明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并且有时也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文化或习俗做标准来衡量中国的风习。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自卑心理在作祟。经济有强弱,文化无强弱。外语教师若能着眼历史,即若能从根源上向学生讲清造成这类差异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那么就能使学生逐渐树立起一种更加理性的生态主义的文化观。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非常重视个体的意愿和要求。这样的价值观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往往就表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疏离。西方人习惯于在与人交往时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比较亲近的人,彼此间也难以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天地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不然就没有它们之间的统一与和谐。中国人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高扬使个体更倾向于用自己在群体中的恰当位置及应发挥的作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时的主动热情就是其主要基调。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大学的外语教师既不能用中国文化及其价值标准来衡量西方文化,包括习俗,也不能用西方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生态化的文化观要求我们,应尊重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21世纪是重视生态的世纪。生活在21世纪,人们应该使自己成为具备生态视野和生态思维的“生态人”。作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生态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有环保意识,在思维方式层面应具备生态主义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诺. 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M]. 上海:学林出版 社,2008.

[3]鲁枢元. 生态批评的空间[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曾繁仁. 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胡志红. 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周培植. 好的教育——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篇3

为了解明“动态相对主义”是何理论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解明“相对主义”的概念。“相对主义”是指否定追求普遍的绝对的真理,真理仅仅是相对的,或者说真理不是唯一的,也可能有多个真理同时并存。而且,“相对主义”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之后才成立的,只有通过比较才有可能追求真理。但是,如果过于极端激进地理解“相对主义”,那么无论何种知识抑或是认知,只要合乎情理,就能说是正确的。这样,“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妥协性”的部分产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由此,上田熏针对“相对主义”提出了如下见解: 

“因为真正的相对化是断然不允许绝对化的,因此与人类诚实的态度,特别是强有力的主体性的保持是无法分开的。人类往往会误解为不承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是一种随意的自暴自弃的生存方式,但是以不可能完全成立作为前提条件,不认同完全成立,坚持……” 

以上,上田氏针对“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无法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被人随便对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对主义”是指,在承认普遍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寻找发现绝对性的东西而要不断地强烈追求。这里上田所谓的“追求真理”是以“作为公民的资质”为视点理解的,同时考虑可树立追求更好的社会及团体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上田同时指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团体,有如下两种姿态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诚实的姿态。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对于和自己有着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见,首先要真诚地倾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上田认为,所谓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必须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团体的目标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种姿势。 

综上,笔者概括,上田所谓的“相对主义”是要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而彻底追求更好社会的姿势便是其根本。为了贯彻实行这一姿势,“对话”等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并主观能动地参与社会中去的同时,也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才是上田所认为的真正的“相对主义”。 

二、动态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与其教育观和课程观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性的学习是将社会危机自觉作为根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当世界看起来太平顺利的时候,解决问题性的学习能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教授规定好的定式的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只会令课程退化甚至颓废。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是将世界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对待了。而现实肯定是不会按照人的计划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有生气,事物才会发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 

综上,上田首先针对静止性的课程进行评述。她认为,静止的课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所以她批判“静止的课程”。换句话说,“静止的课程”就是将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课程,仅仅是对这个世界表面的一种认知,也可以说是对毫无变化的世界的一种认知。而且她同时认为,僅仅将教科书上罗列的社会结构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最终也仅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会,而无法充分理解现实发展变化的社会。 

特别是针对社会实践性的课程,上田认为所谓的“动态”,是指“现实社会绝不可能事事都照着计划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生机,才会向前发展”。 

综上,上田的“动”,即社会日益变化的状态,或是人类不断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动态”课程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沟通如实把握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 

比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针对“用货运火车运货运费更低,可为何一般选用运费较高的货运卡车来运货呢”等比较现实的社火问题进行调研,锻炼自身如实把握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以上,为了考察“动态相对主义”理论,笔者将上田的“动态”和“相对主义”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所谓的“动态相对主义”,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课程中,学生在与持不同意见思想的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加深理解。将此“动态相对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将现实社会纳入具体课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种手段便是大学里如今在实行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暑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现实社会。 

比如笔者在所指导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中,有“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这一主题。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自身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往往忽略学生理解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课堂教学看,“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最终将是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现今垃圾场设置是否合理?让居民生活舒适的垃圾场应如何设置”,然后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释,这样的课堂是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呢? 

但是社会实践是放手让学生调研—思考—实践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发言等是出乎教师预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社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指导。上田指出若不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解,教师就远离了学生。只凭自身的预测上课教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你真正走进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微妙的差别。当教师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会意识到集体指导无非是独善的没有意义的指导。

    三、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其指导思路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有着很多不得不应对的突发状况。结合上述一、二的内容,在三中,笔者从“教师应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一视点出发,论述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思路。 

首先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教,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极力控制自身的发言,这与所谓的“消极教育”存在一线之隔。教师不教的背后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调研,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多教授一点知识给学生”,可以说是一般教师的通病。可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他们的理解自然就越浅。而且,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教授的量宁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深刻充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只说一点点,学生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才是教育的关键。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那么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正如师徒关系,师傅一般不会直接将精髓的技术教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断的试行错误中慢慢习得更精湛的技术。 

其次,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突发状况,一般可以考虑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没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设性的意见,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结论或是一种意见;第二,部分学生有可能受教师的意见影响,因而无法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这不仅无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萌芽。那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针对第一点,一个团队只有一种意见或一个结论的情况,指导教师最好让学生困惑,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将平时有疑问的问题毫无抗拒心地提出来,教师应该创造“接纳学生”的环境。那么,“对话”便是这个环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话”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交流”。以“垃圾场设置”这一主题为例,通过讨论交流,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团队七个人针对设置场所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将垃圾场设在离住宅区或是繁华地带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住宅区还是繁华地带,所产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设在住宅区或繁华地带附近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另一种意见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认为第一种意见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势必污染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场应如何设置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环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理论解释,可一理解为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大学的实践类课程当中,让学生接触与自己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相互对话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是针对第二点,部分学生易受教师意见影响而无法发表个性意见,指导教师该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若寻找合适的时机插入简洁的语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张呢? 

指导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即使没有被采纳也被接纳和尊重。比如针对“垃圾场”的设置,教师可适当插入“除了反对意见外,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哪位是持中立态度的”等问题。这样,除了赞成和反对的,那些认为设在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地带虽然方便但不环保的意见也得到尊重,而也许正是这种处在中间犹豫不定的意见,最后才能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广松涉.岩波哲学·思想事典[M].东京:岩波书店,1999. 

[2]上田熏.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克服教育低迷之路[M].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9. 

篇4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误区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另外一个是西方作家强行地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指导文学创造,在“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主题先行”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合法性带来困惑:生态文学批评试图将一切文本都纳入生态文学批评中来,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10年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人。”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生态文学;生态电影;批判性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446号)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生态文学的兴起,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进行生态批评的现象越来越多。90年代以后,应现实生态危机而生的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生态电影出现。从文学作品到电影作品,生态批评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那么西方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兴起奠定怎样的基础?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是否构成威胁?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一、欧美生态文学兴起及意义

生态文学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在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时,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生态文学的兴起,对培养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学的定义及崛起

生态思想和艺术的诞生源于近代。最早批评工业文明的是马克思,他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对人类生存困境提出质疑和批判最多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19世纪,以福克纳为代表的一系列艺术家和作家,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都曾怀着悲伤和愤怒的心情,描述、指责和批判过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和古老文明的巨大破坏。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1854年梭罗著写的《瓦尔登湖》。尽管那时作家们的思想意识远远地走在了时代前例,但生态环境意识并不为社会大众接受,因此此类文学作品在当时根本没有市场,更别说独成文学流派。生态文学的最终出现,是在70年代文化相当发达的美国。目前,学术界将1970年的两个事件作为生态文学的起源:一是1962年,美国女性作家蕾切尔・卡逊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大量的事实及科学数据证实DDT等杀虫剂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人类健康。该书对人类依靠人工手段和技术来企图征服、控制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发展模式,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然而,直到1970年,这一作品才被人们认识、再次评价、解读,并最终引起美国国会的重视,进而促成美国制定了旨在保护环境的法律及环保组织的建立。而另一事件则是此书同时引发了社会公众甚至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继而各种环保组织纷纷成立,联合国因此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有意识地开展环保活动。环保事业的开启使生态文学走上历史舞台,并最终在西方诞生并形成。

随着人们对生态文学的重视,生态文学作品亦不断涌现。除学术性体裁和游记体文学作品,不少现当代小说家的叙事小说,都有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意识。如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在《白色噪音》(1985)中,唐・德里罗的《兔子休息了》(1990)。《白色噪音》在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之余,还通过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的描述,表现了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整个美国乃至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界和人类文明,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地被“复制”,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

(二)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

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三)美国生态文学误区

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另外一个是西方作家强行地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指导文学创造,在“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主题先行”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合法性带来困惑:生态文学批评试图将一切文本都纳入生态文学批评中来,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

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10年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

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

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

“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人。”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

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

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

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

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

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美国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电影是生态文艺发展的不同艺术形式和阶段,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目前,美国的生态文学仍然是方兴未艾,有巨大的发展前途。但生态电影作为新生表现形式,在其传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方面还存在不足,要得到受众者的认可尚且需要时间。

[参考文献]

[1] 曹向东.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特点研究[J].芒种,2013(18).

[2] 赵彤,邓建平.简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 杭东.美国生态电影思考[J].中国电影市场,2014(01).

篇6

[关键词]《阿凡达》;生态主义;思想

电影《阿凡达》是从生态主义的角度讲述的关于人类未来的故事,通过地球人与纳威人的冲突暗示人们要尊重生态、与万物和平相处。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愈演愈烈,但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人类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也是电影《阿凡达》创作所带给人们的启示。

生态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1866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赫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术语。生态主义思想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生态主义也逐渐成为一种理论形态。随着全球性问题的不断发生,人们开始重新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产生了众多的生态运动,逐渐促生了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

生态主义经过一系列发展过程:从环境主义、激进环境主义、深层生态学,再到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主义思想得到不断发展。近年来生态主义思想逐渐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催生了生态文学的发展。欧美作家较早接受生态主义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许多生态文学的作品,如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生态文学是通过描述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等来批判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呼吁人们关注人与自然,关注生态环境。文学作品作为表达人类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的心声,而电影作为文学的视觉形式,也为传播思想提供了极大的舞台。如电影《后天》《2012》都表达了在巨大灾难后人们对生活现状的担忧,《阿凡达》则通过潘多拉保卫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强烈愿望,电影成为人们关注生态环境的独特视角。

《阿凡达》创作中的生态主义思想

电影《阿凡达》取得全球性的票房成功,除了投资方的宣传之外,要取决于电影中所要表达的生态主义的思想,从生态主义来讲,电影《阿凡达》意义深刻,虽然故事发生在潘多拉星球,但却是在向地球上的人们警示危机。

《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2154年,人类为了得到潘多拉星球的矿物元素unobtanium,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拓荒,采矿公司利用杰克·萨利去与纳威人进行交流,但杰克在与纳威人相处的过程中,看到潘多拉星球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逐渐认识到人类采矿的错误,于是帮助纳威人抵抗人类侵略,最终打败人类迫使采矿公司离开潘多拉星球。虽然故事情节所表达的乌托邦主义遭到部分人的批判,但是导演卡梅隆通过《阿凡达》让人类站在外星人的角度反观人类自己,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生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一)电影中事物的寓意

1.潘多拉的寓意

潘多拉(Pandora),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用黏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惩罚送给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弟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埃庇米修斯心地纯朴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宙斯给她的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惊慌万分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于是潘多拉又被后人成为“一切灾难的传播者”。电影《阿凡达》中采用潘多拉作为外星球命名是有特殊含义的,虽然潘多拉星球对于人类来说环境极为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可以说是“一切灾难的传播者”,但是在潘多拉星球生活的生物,包括巨兽、飞鸟、神树、纳威人等是和平相处的,丰富多彩的生物在层峦叠嶂中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电影采用潘多拉,以极大的反差让人们认识到和谐相处的环境是如此美丽的。

2.潘多拉星球多彩的生物

潘多拉所有的生物是和平相处的,在生物自然法则内所有生物都不具备攻击性。第一,潘多拉星球的动物习惯了静谧的深夜和丛林,在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不会进行反抗,也就不具备危害性。第二,纳威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与动物和谐相处,即便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杀害动物后也会为他们祈祷,主人公杰克被纳威公主救起的场景就是最好的证明;纳威人的辫子是他们与万物的交流工具,辫梢能够与所有生物完成心的沟通,使得各种动物都可以臣服于纳威人。第三,潘多拉的灵树和灵树种子把潘多拉星球的生态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网络。电影中的潘多拉是一个完美的生态王国,纳威人的辫梢可以通过神树与他们的神进行对话,并通过神的旨意,让纳威人产生爱,电影中男主人公杰克和纳威公主通过神树彼此交心而产生爱就是很好的证明,杰克也由此深深爱上了纳威人和潘多拉星球。通过导演的创作,这是在揭示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让人类有主动意识到去保护环境。

3.人类给潘多拉带来的神树劫难

由于主人公杰克的“出卖”,人类获知了纳威人核心地带,即神树的位置,采矿公司为了获取潘多拉星球的矿物元素unobtanium,不惜向纳威人发动进攻,最终把神树炸毁,纳威人顿时陷入恐慌,潘多拉星球也变成一片狼藉。导演在创作中通过这一个画面,是在告诉人们我们的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不断开发,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随之带来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这是电影《阿凡达》通过电影的视角向人们揭示。但是在这些灾难之余,导演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在关键时刻杰克带领纳威人同采矿公司展开搏斗,纳威人、巨兽、巨鸟都参与到抵抗中保护自己的家园。虽然导演升华了正义的力量,让杰克带领的纳威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让乌托邦式的文明最终战胜了人类的先进文明,但是这也预示了正义的力量最终会战胜邪恶,这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告诉人们要勇敢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电影中体现的生态主义思想

1.生态中心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生态中心主义把人类中心主义看作环境保护的最低境界,认为生态主义要关注的是整个生态系统或者它的亚系统,而不是生态系统中单个的成员,人类和自然中的其他成员都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应该考虑整个生态系统,而不应该把母体与个体分开。生态中心主义主要有三种观点,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和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认为生命共同体就是生态系统,要大于个体利益;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自然价值是开放性的概念,不依赖于人,自然的价值是创造性,人不可能完全把握;奈斯的深层生态学从文化价值上根除了人类中心论,反对人类中心论、机械论和盲目经济开发。生态主义中心主义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生态主义能够重新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强调环境保护、非人类中心的自然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平等,让人们对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

在电影中处处存在着生态中心主义,第一,电影通过纳威人战胜人类保护家园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主宰地位,彻底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生态中心主义对人本主义的胜利。第二,潘多拉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纳威公主杀死巨兽救杰克后的忏悔和祈祷体现了潘多拉星球的生存法则,也暗示了对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态成员的尊重,体现了潘多拉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平等秩序。第三,科技是人类生存的一个物质基础,但在潘多拉星球却是另一个状态,那就是万物有灵,于是他们强烈反对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的开发,这体现了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反对盲目的经济开发。

2.生态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强调女性的解放要与大自然的解放联系起来,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它批评男权的文化价值观,赞美女性本质,它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生态女性主义批判男性中心的知识框架,目标是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原则的乌托邦。它主要包括以下流派:自然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的生态女性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自然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本质上是与自然密切联系的;精神的生态女性主义倡导古代女神崇拜;社会——建构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削弱由社会建构的女性—自然关系,以免女性—自然的屈从地位互相强化;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应该重返女性的主体性和自然性。

电影《阿凡达》中对生态女性主义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女性生态主义自然观的体现,电影中纳威人就是生态女性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们对自然充满着热爱和尊重,电影中杰克和纳威公主对火的不同做法就是最好的证明,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对纳威人来说认为火代表着人类的愚昧。第二,对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的体现,电影中的Parker代表人类的残暴,而Grace则代表科技、女性与人性的结合,当她中弹将死之际,杰克把她带到圣树面前,她感受到自然的亲近,认识到人类不能用科技的成果进行残忍的掠夺。

[参考文献]

[1]李云凤.复魅与主体间性——影片《阿凡达》的生态美学意义解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王积龙.以生态中心主义反抗人类中心主义——电影《阿凡达》生态传播的成功要素剖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4).

[3]邬天启.《阿凡达》与生态伦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潘华琴.电影《阿凡达》的生态主题探析[J].鄱阳湖学刊,2011(03).

[5]李卫华.《阿凡达》:对文明的反思[J].电影文学,2010(13).

[6]廖拥军.论《阿凡达》的生态教育意义[J].电影文学,2010(17).

篇7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生态环境;萨拉?奥恩?朱厄特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14-02

一、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这一文化思潮批判了传统父权制价值观,革新了人们对价值观念的理解,对性别与环境问题认识。通过对女性与男性、环境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剖析,人们开始反省人本主义深化成的病态思维。生态女性主义的两种提法:女性主义的生态学(the ecology of feminism)和生态学的女性主义(the feminism of ecology)充分反映了它与“绿色”的渊源。现今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鉴赏手段,影响着当下文学活动,也给文学欣赏者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理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了更深广的发展空间。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生态批评之长,自觉实践了对话精神(自然与人类、男性与女性),扩充与发展了文学批评,纠正和弥补了生态批评的盲点。

人们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重新阐释,不仅强化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以保持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特别是在鼓励女性发扬其生态智慧,参与甚至领导环保实践。

二、萨拉?奥恩?朱厄特作品中双重的批评视角

萨拉?奥恩?朱厄特是19 世纪下半页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展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理念,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是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经典佳作。她的主要作品:《深港》、《乡村医生》、《沼泽岛》、《尖枞树之乡》、《白鹭》、《保守党的情人》、《新老朋友》、《王后的孪生姐妹》。本文将以朱厄特的代表作《白鹭》为例进行阐述。

萨拉?奥恩?朱厄特的作品中始终有两个焦点:女性与自然。用生态和女性双重视角重新解读其经典作品,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她反对物种歧视和女性歧视,质疑和解构二元对立观念,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制文化中心。以《白鹭》为例:作品中反映出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作者巧妙地以“西尔维亚” 作为9 岁女主人公的名字。“西尔维亚” 在英文中是森林精灵的意思,作者暗示了小女孩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比如:As the cow stopped at a small stream to drink,Sylvia put her bare feet in the cold,fresh water of the stream.母牛在一条小溪边停下来饮水时,西尔维娅就把她的光脚浸在冰凉清澈的溪水中。

Sylvia felt as if she were a part of the gray shadows and the silver leaves that moved in the evening breeze.西尔维娅觉得自己仿佛与灰暗的树影和在晚风中摇曳的银色树叶融为一体了。她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她熟悉林中的小路,熟悉每一寸土地,她谛听鸟儿的歌唱,心会因为喜悦而跳动的更快。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似乎都被赋予了人性,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与西尔维亚和谐的相处,时刻给她带来快乐,他们把西尔维亚当作自己的同类。调皮又善解人意的老母牛喜欢与小西尔维亚捉迷藏,而西尔维亚也兴致勃勃的参与到这样的娱乐里,他们在一起是很好的玩伴。

从她细致精巧的写作手法中,我们身临其境,温暖地感受到大自然像一位博爱的母亲,伸出了双手用温暖的怀抱迎接着人们,女性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生活的很舒适、快乐。女性意识在父权制社会的桎梏中觉醒,成为了大自然的保护者,唤起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自然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同时自然又是脆弱的。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动物、以及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一份子。

三、萨拉?奥恩?朱厄特作品中温情的道德色彩

“生态女权主义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把人(包括男人和女性)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关系视为平等,也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视为平等伙伴,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在这样一种新的伦理观照下,人们将重新思考道德标准,阐析和评价作品时,也会加重其道德内容的分析。生态女性主义突破了人际伦理的局限,将伦理的追问延伸到人与自然、整个生态系统中。作为批评主体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萨拉?奥恩?朱厄特是一位对生命、自然、女性和受压迫者充满了爱护、温情的“善者”。一方面,它承认非人类存在物拥有与人平等的道德地位,反对道德优越论;另一方面,生态女性主义发出的是正义伦理的呼声,它反对各种社会统治形式,声援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代表底层的利益。以《白鹭》为例:西尔维亚面对两种选择:一位动物标本收集者出10美元让她帮助找到珍贵的白鹭;保护白鹭,不去泄露它的栖身之处。对于贫穷的西尔维亚来说,10美元不是小数目,她可以买很多她想要的东西。但她想起那只(上接第314页)白鹭在金色的天空中翱翔,他们在世界之巅一起观日出。那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最后西尔维亚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选择了保护大自然,挽救了白鹭,她用沉默表现了她的反抗。在现今的社会中,金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金钱而遗失我们的良知与美好的愿望。

四、萨拉?奥恩?朱厄特作品中绿色的生态理念

萨拉?奥恩?朱厄特的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没有停留在人与自然关系显在方面的批判,而将批评的视角向人的心灵深处延伸。将人与自然地关系归置到人与整个心灵世界加以对照,唤醒人们树立绿色生态理念,以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比如《白鹭》中有这样的描述:She felt her heart tremble every time he shot an unsuspecting bird as it was singing in the trees.每当年轻男人把一只毫无戒心正在唱歌的小鸟从枝头打落时,西尔维娅的心都颤抖不已。

又如:She forgot even her sorrow at the sharp report of his gun and the sight of thrushes and sparrows dropping silent to the ground,their songs hushed and their pretty feathers stained and wet with blood.很多个夜晚,西尔维娅仿佛又听见他的口哨声在树林里回荡。年轻男人那尖利的枪声,画眉与麻雀无声的坠落,鸟儿的歌声戛然而止,美丽的羽毛血污模糊……她甚至忘记了看到这一切时的悲伤。

萨拉?奥恩?朱厄特用犀利的笔锋向读者传递着爱护大自然的讯号,让读者在心底产生共鸣。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必须做的就是伸出双手去保护我们的家园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五、结语

在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余兴未尽的情况下,将朱厄特的作品放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下,来重新阐释无疑充满着新意、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通过研读其作品,审视作品中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女性意识在父权制社会的桎梏中觉醒,成为了大自然的保护者,唤起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从中我们可以感知,所有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应当得到尊重;人类不应当支配和控制自然,而应当尊重和爱护自然。号召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特别鼓励女性发扬其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Sarah Orne Jewett.A White Heron and other Short Stories [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99.

[2]陈煌书.白苍鹭中姓名的象征意义[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

[3]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5):57-64.

篇8

摘要 本文在对生态文学的内涵、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姜戎的《狼图腾》这部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文学元素进行了剖析。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狼图腾》并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生态文学作品,但在作品中,它揭示了造成草原生态危机的原因和社会根源;阐释了生态整体利益观的思想;多方面诠释了在整体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狼图腾 生态文学 元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姜戎的《狼图腾》是一本描写内蒙古草原狼、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狼在生物链中地位的阐释,对草原生态变迁的真实展现,从生态学的角度上对人类的利欲熏心和目光短浅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批判。如果我们摆正这一主题的应有高度,从生态文学的视角切入,不仅可发掘出作品蕴含的生态思想,还有助于正确估价作品对华夏民族国民性的探讨。所以,我将结合生态文学的内涵和特点,来探讨一下贯穿于《狼图腾》中的生态文学元素。

一 《狼图腾》并不是纯粹的生态文学作品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虽然生态主义元素贯穿于《狼图腾》整个作品当中,但其并不是完全以生态思想为根本和主旨的生态文学作品。

1 生态主题并不是《狼图腾》唯一甚至最重要的主题

《狼图腾》其实拥有两个主题:弘扬生态保护和张扬中华民族的狼图腾精神。并且后者作者看得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分主题。作者认为,草原生态正因英勇顽强进取的狼才得以维持,人类社会也正是依赖这种狼的精神才能繁荣昌盛。姑且不论作者的民族精神的相关阐发是否完全正确,但无疑《狼图腾》更多的是一部借狼和草原生态来阐发作者的民族精神理念的小说,而不是像徐刚所著的《伐木者,醒来!》等纯粹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文学作品。

2 《狼图腾》创作中的生态思想处于自觉与不自觉之间

作者姜戎很可能不是一位有意识的生态文学作家,但是他有在内蒙古草原11年积累的实践生态知识,和从很早就积累起来的丰富的书本生态知识,及他后来从事学术研究中了解到的生态知识,这些使他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生态观念,与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非人类中心主义等观念不谋而合,从而使《狼图腾》弥漫着浓郁的生态思想。但也正因为姜戎并不是一位真正的生态文学家,他不可能像美国著名生态学者卡森一样写出兼具高度生态意识和优美文笔的《在海风下》、《寂静的春天》这样的作品。

二 《狼图腾》中蕴涵的生态文学特点

不论“狼图腾”的人文理念是否会被认可和接受,但是贯穿其中的生态思想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生态文学的层面上,《狼图腾》可以说是一部力作。但又如前面提到的,该书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生态文学,所以其中蕴涵的生态文学元素还需要我们结合生态文学的内涵和特点进一步探讨。

1 《狼图腾》揭示了造成草原生态危机的原因和社会根源

狼的消失可以说是表现了草原的生态危机,并且是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一种原因,但并不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本原因。导致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人类对于物质生活盲目追求的欲望。而且尤为可怕的是,这样的欲望在书中几乎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着。书中第一号反生态人物是蒙古人包顺贵,他心中只有升官发财:给狼尸拍照片好回去向上级邀功请赏;把美丽的野芍药挖走献给首长;打完狼后把乡亲都迁来农耕;打下天鹅来煮鹅汤。其次是以老王头为代表的汉族民工,挖出了狼的过冬粮――冻黄羊,逼狼袭击马群,射杀天鹅,把旱獭赶尽杀绝。再次是牧民内部也产生了分化,有禁不住物质诱惑的一些人,如道尔基家“不信喇嘛,不敬狼,什么毒招都敢使,杀那些老狼瘸狼也真下得了手。”知青中也不乏打狼的人,还有买下天鹅蛋作为将来的贿赂资本进城上大学的知青小彭等人。尤为悲哀的是,忠诚保护草原的毕利格老人的后代也免不了为了自己的“幸福”毁坏草场,他们只关心盖楼房、买小车,过上不适合草原的定居生活。作者明显批判了包顺贵、老王头等人的个人欲望,但对于毕利格老人后代们的物质欲望,却似乎只有为草原叹息。他找不到说服自己和说服牧民的理由:牧民们追求他们向往中的“幸福生活”有错吗?但美丽的草原这样毁掉就对吗?所以,我们如果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就会成为矛盾。

2 《狼图腾》阐释了生态整体利益观的思想

《狼图腾》中最重要的一个生态观念就是书中多次提到的“大命”和“小命”的生态整体主义观。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旨在强调把“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动态平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当作最高利益和终极目的”。生态整体主义并不是反对人类的生态中心主义,它不反对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但是生态整体主义强调对自然的改造必须是有限度的,必须在生态系统能自动恢复的范围之内,强调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在《狼图腾》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毕利格老人所说,“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没命!草原完了,牛羊马,狼和人的小命都得完,连长城和北京城也保不住啊”这是典型的整体生态主义观念。生态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并且环环相扣,互相依赖。《狼图腾》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这个道理:狼伤害牧民牲畜,但也正是这些狼,用鲜血保卫了草原的世代常青。狼吃掉黄羊、旱獭、老鼠、兔子这些吃草的动物,使它们的数量不会激增,不会过度毁坏草原;狼也与人为敌,限制了人的数量和牲畜的数量增加,也是保护了草原。狼还在与人和马斗争中,造就了世界上最出色的蒙古马,也养成了蒙古人强大的战斗力。而一旦人类对狼过量捕杀,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问题便接踵而来:兔子老鼠多了,草被啃光了,蚊子多了,牛羊没草可吃了,马丧失战斗力了,狗也成了宠物;渐渐兔子也没有了,草场退化了,最终会变成沙漠。《狼图腾》的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忽视生态整体联系的悲剧故事,是一个水草丰美、物种繁多的千年草原在人的摧残下,十几年内就变为退化草场,三十年内成为沙化地的故事。这令人震惊的生态灾难经由文学化的描述,直指人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关于人与自然以及所有生命之间的关系的反思与启迪。

3 《狼图腾》多方面诠释了在整体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狼图腾》中对一切以人类为主体,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利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并且蕴涵着敬畏一切生命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总体而言,敬畏生命的观念是否认人对世界和其他物种的主宰地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和感受。

《狼图腾》有着朴素的敬畏生命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体现在它对世间每个生命都有着理解和同情,不但对草原的实际主人――狼,怀有深深的敬意,对于旱獭、野兔、甚至草,也抱有真诚的尊敬。小说主人公陈阵在与小狼的接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草原这个大系统中,人与其他万物应该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不仅不应该狂妄的地自诩为自然的主人和中心,而且还应当向自然万物学习。《狼图腾》赞美了狼的机智、英勇、集体观念、富牺牲精神;讴歌狗的勇猛、忠诚,马的善良、威猛。每一种动物,甚至每一个动物个体都极具性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狼,那条全书主人公的“小狼”自不必说,还有那条英勇的白狼王、被陈阵掏了崽的那条母狼、自杀也不给人留皮的两条老狼、跑到累死也端立着的大狼等等。作者的目光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平视的,像看待伙伴一样看待这些生灵。

4 《狼图腾》探索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道路

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后,人类掌握了更强大的力量,同时需要更多的生产资料和随之膨胀的享受欲望。科学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引发了种种忧患,《狼图腾》也表达了这样的忧虑。

当兵团干部驾着吉普车来追杀草原狼时,凶猛的狼一下子变得任人宰割;当人开始使用更“高级”的无色无味的毒药时,再精明的狼也难逃陷阱。《狼图腾》试图说明这样的道理,当科学的发展超过了其他物种的适应性时,人已经转变到了强势地位,就应该保护处于弱势的其他物种,不使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手段去破坏生态,而是应该利用其去保护自然环境。否则,科学手段的应用必然会打破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生态灾难。

三 结语

《狼图腾》作为一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它以传奇而真实的动人心魄的小说形式,有力地传播了生态思想,使其的社会价值更加显著。所以,不论对“狼图腾”精神是如何的探讨批判,但这其中蕴涵的生态整体价值思想和“大命”“小命”的理念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篇9

摘 要: 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文学课程担负着传播新型文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英美文学教学应适应时代要求,注重生态文论引入,引导学生从生态视角阅读作品,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评定英美文学课程的实用价值,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生态文论;英美文学;学习积极性;生态课堂

21世纪人类社会正步入生态时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行动纲领。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作为构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理应担负起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学生新型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使命。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在实用主义、物质主义和技术至上等观念的冲击下,文学课的地位日渐尴尬。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变化,学生背负的就业压力,以及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陈旧等因素使得文学课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学批评应运而生, 它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应该如何看待自然并和自然相处,以期缓解并最终消除生态危机。“生态批评”是从文学批评角度进入生态问题的文艺理论批评方式, 一方面要解决文学与自然环境深层关系问题, 另一方面要关注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的内在关联。

一、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应适应时代要求,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引入,引导学生从生态视角阅读作品,进而培养学生生态意识。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英美文学的成功预期,和学生正确评定英美文学课程的实用价值,从而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觉得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介入英美文学课程的是很重要的。首先,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因为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并不是在课堂讲授的内容中机械地添加一些文论方面的知识,而是将教学中心从文史知识的识记转移到培养学生运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来赏析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上。

第二,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生态意识是大学生的 “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鲁枢元教授提醒我们,相伴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导致人类自身内部的 “精神污染”。这里的精神污染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现代社会中科技发明对人的健康心态的侵扰,物欲文化对人的心灵渠道的闭塞,商品经济对人的美好情感的腐蚀。当代人的许多精神问题,如自杀、吸毒、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等,都随着社会发展的程度看涨。其突出表现为现代社会高度存在的疏离化: 即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疏离。因而,生态批评意识涵盖范围广泛,不仅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发展意识。

而一方面,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实用轻人文素养的现象,强调大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不够重视学生需要、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功利性使得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承受很多学业、人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压力使得学生对情感、爱、理想和心理归属等需要格外强烈,学生会觉得精神空虚,难以走出心灵的困境。英美文学课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态的批评视角对具体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探讨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文化根源,让学生理解二元论思维方式和极端的理性思维的形成、表现及其危害,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和关爱意识,从而进一步为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生态意识如生态的消费观、爱情观、求职观等等提供启示,帮助学生建立与自然、他人和谐相处的存在状态,走出心灵的困境。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之需,因而也能吸引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英美文学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由教育主体、教学活动和生态教学环境构成的互动、开放、和谐有序的有机系统,包括由教材、多媒体课件构成的物理生态环境,由内化的社会价值观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由师生感情、学风和学习兴趣构成的精神生态环境。在建设英美文学生态课堂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基于生态位和学习者主体的教学策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到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课堂系统中的生态位差异,充分尊重个性,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学理论 教学创新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

[1] [2] 

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