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科研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般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它是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规律,并探索运用教育规律改造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实践活动。
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律(行为方式),既是一种理论上的方法体系,又是具体实践的行为策略。教育科研方法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客观层面,即教育科研方法论;二是中观层面,即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三是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变迁
教育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取得今天较为成熟的地位。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同教育思想与流派之间的争辩、包容、深化和拓展,在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科研方法的逐步成熟与深化。从整个教育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两千年来教育研究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形成体系结构期,多元化时期。
(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萌芽期:“经验――描述”研究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萌芽期大致可追溯到教育学在古代社会产生至17世纪形成独立学科这一时期。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随之诞生。这一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特点是“经验――描述”。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主要依据是观察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虽然有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总的说来,当时的教育研究方法是笼统的、直观的,带有明显的朴素性和自发性。这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古代时期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水平还很低,人们对方法的追求比较笼统和模糊。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思想成就体现在中西古代教育观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逻辑学以及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中。
(Ⅱ)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期:“哲学――思辨”研究阶段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教育学研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化运动开始。该时期教育研究的思想成就突出体现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之中。
在《教育学》中,赫尔巴特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出发,导出其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他继承了夸美纽斯以来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把定性研究方式确立在哲学思维层次上。赫尔巴特不仅给“经验――描述”研究阶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且创造了“哲学――思辨”研究阶段的辉煌成就,更启迪了其后“科学――实证”研究的新时代。
(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体系期:“科学――实证”研究阶段
19世纪下半叶在自然科学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的历史背景下,教育学爆发一场深刻的革命,一些教育学家倡导在一般科学方法的框架内进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引入了实验方法,试图从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这一转向导致原有研究范式的危机,教育科学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新兴科学快速发展,学科内部分工日益精密和专门化,数学和数理逻辑得到广泛应用。正是应科学研究发展的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时期:“规范――综合”阶段
20世纪的教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局面。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危机,使人们开始怀疑曾经是无往而不胜的科学主义,重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价值多元化”的口号,成为当代众多教育理论流派得以共存的基础。与此同时,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教育研究的深化。
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教育与社会学》继承并强化了孔德的实证科学观。而1921年德国的克里兹施玛尔在《哲学教育学的终结》一书中,则宣判了哲学教育学的死刑。其后,以斯普朗格为代表的“精神科学教育学”,继承了施莱尔玛赫以来的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传统,在教育学领域反对将人片面化、畴形化和工个化,呼吁教育要造就出具有完整精神和充满创造力的人。此后,解释学、新、结构主义等都对所谓“科学化”思潮进行过责难和批判。
纵观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既是传统研究范式在自然科学方法的冲击下逐渐解体的过程,又是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的过程,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层面: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
1.每一种哲学理论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产生深远的影响
哲学与教育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处于前期学科的教育思想是古代哲学家对于教育问题所作的思考;成为独学科的教育则力图摆脱被哲学直接包含的“母子式”关系,寻求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有别于哲学式思辨的研究方法;当代哲学与教育学科一方面处在科学大厦中的不同层次,另一方面各自内部都发生分化,相互之间有着多种不同方式的交叉。
2.横断科学理论
横断科学主要指系统科学与数学,它诞生于20世纪数学有重大突破、七十年代系统科学形成之际,是当代科学发展中新生成的一个学科群,已构成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层面。被称为系统学科的科学,迄今为止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及广义进化论,它们都以世界存在事物的基本结构形式“系统”为共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系统的构成、结构,揭示演化、系统的内容关系,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等。恰恰是在整个学科群意义上它才被称为横断科学,因为其研究对象是事物存在的结构形式而非实质内容。系统科学提供拓展和重构当代教育研究问题领域与对象观的新视角,提供从整体上研究教育内部结构的新思维原则,提供分析教育与环境关系的“结构与功能”新思维模式。
3.教育理论
任何教育研究,往往都是从一种概念框架开始的,这种框架在如今常被称为范式,是一组观念、价值和规则,它支配着探究的行为、解释资料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研究者不同的教育观念,会极大地影响其教育研究的倾向性。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最为重要的和直接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中观层面:注重生态化、现场化与跨文化研究
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倾向。所谓生态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态化倾向直接导源于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实验室实验能够按照严格的设计程序,操纵自变量,对教育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完整的系统,运用实验室实验,操纵有限的变量,必将把一些有意义的变量给控制掉了,外部效度明显降低。所以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要走出实验室,到现实的生活中进行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场化是指在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研究教育与人发展的规律。随着生态化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只有冲出实验室围墙,到现实的生动的教育现场冲去进行研究,才能使教育研究内外部效度达到统一,于是在具体研究中就愈加重视现场研究。
所谓跨文化研究是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或从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三)教育研究具体方法方面:注重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和数量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是指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并且每种方法各有其利弊,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容易失去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其研究结果难以全面可信。
教育研究方法现代化主要是指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教育科学研究已大量采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记录收集的资料,并且可以反复的观看和分析,所得资料客观,分析资料准确。还有一些现代化设备,诸如单向玻璃的儿童观察室和多台固定的摄像机的综合运用,能够准确而迅速地记录儿童的复杂行为,使研究更为客观真实。
篇2
【关 键 词】教育科研;校本科研;校本教研;主旨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16-02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教育的宗旨;以科学的态度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教育科研的主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核心。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科研如何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就成为我们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多年来的课题研究使得我们认识到: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课题才具有真正的研究价值。只有走校本科研之路,才能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科研提出新的研究需求
1.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及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学校应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注重学校的发展内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要提高引导能力,变传统的主导学生学习为引导学生学习,推动和辅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
2. 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新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标准,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独立创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研究空间。
3. 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突出问题成为科研新视角。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应怎样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解决习惯了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实现新的培养目标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就成为日常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如何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并寻求解决方式,就为教育科研展现了一个新视角,那就是:如何把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校本科研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学生学习行为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新课改理念下校本科研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在课堂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单纯地听、记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要完成上述的转变,就要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突出的矛盾问题,实现教育科研的校本科研化、校本教研化,最终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二、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是提升校本教研的关键
1. 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即为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
多年来,校本教研一直主导着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育科研课题不能很好地与教学结合,使科研与教研成为了平行线,不能调和,课题研究不能成为教学常态,只是按计划实施的教学活动,不能实现科研的主旨。
校本科研,是一线教师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中提炼出的突出问题,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以一线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发展与特色建设等实际问题为选题范围,是“以校为本”通过一定研究程序进行的自主自决的行动研究,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教研活动。由此可见,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基础,校本科研是校本教研的提升。将校本科研落实到校本教研中将是实现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
2. 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学校教育科研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研究教师少、不能常态化的问题。如果要实现常态化研究,需要参与研究的教师普遍化,同时实验教师要不断地策划、组织、实践,而校本科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校本科研研究的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也反应在完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果把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参与其中,就会实现校本科研乃至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有利于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将教育科研通过校本科研、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也有利于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 立足校本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研究是校本科研、教育科研的主战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是面向课堂,研究如何来建构智慧课堂,建构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内在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使教育科研根植于实践、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开创教学与科研合一的良好局面。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便成了无本之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育科研,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校本科研的方法和途径
1. 选择适合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题目。教师在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范围内,针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研究特长的并对此有创新设想、研究欲望、可驾驭、有操作性的问题作为要研究的问题,将之提升确定为研究课题。例如,在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几种课型的作文课授课方法,将之确定为研究题目。
2. 围绕选择的问题,调查研究、确定调查对象。依据确定了的研究题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方法,做好相应的实验前测。如,《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这一课题。在查阅同类课题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对实验的班级学生进行一次作文水平测试,作为实验前测的成绩,有待实验结束后与实验后测成绩相对比,确定实验结果。
3. 大胆创新,寻求策划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研究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问题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适合自己教学专长和学生年龄特点、学识基础、前所未有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有效性的新方法,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4. 在日常工作过程实施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及对知识的偏颇理解之处加以记载,在对教学过程回顾梳理、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找到核心问题,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教师对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寻求理论支撑。同时,依据研究结果制定解决对策,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典型案例为抓手,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总结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完善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方法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1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2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或几次)冒险经历,回想在自己的冒险活动中父母的反应及态度。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如果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
又如教学《真正的英雄》之前,我让学生讲他们知道的英雄故事,并让其发表对真正的英雄的看法。学生发言后,我加以引导:“看来大家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有不同的看法。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总统里根对真正的英雄有什么看法吧。”
以上两个教例的共同点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3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
3.1加强诵读教学。语文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殊的阅读心理特点,点燃他们诵读激情?笔者以为:一是老师(录音)范读,激发学生兴趣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或抑扬顿挫,营造学生跃跃欲读之势。论文格式,阅读教学。急于募仿与超越的愿望。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开展诵读会,挑选课文中优秀诗文进行小品表演等,三是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比如学习诗歌散文可以挑选乐曲作背景音乐或听或诵或唱或谈,激发学生配乐朗诵的热情。
3.2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提问忌琐碎。一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要大胆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提问的艺术,力争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能设计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提问。
3.3加强语感训练,注重积累。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见培养语感能力非常重要。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部分。在训练时一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去体会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二是强化语言训练,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去选择、去运用最恰当的语句。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正确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的“渔”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4.1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人才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觉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透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文章的精华。
4.2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文学性作品理解性阅读的方法之一。理解性阅读着力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4.3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要真正进人语文的天地,进人“语文”的胜境,需要鉴赏阅读。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正因为如此,就要求阅读者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去,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声情并茂地美读一番,你定会顿觉热血沸腾起来,你的思维飘逸起来,你会感悟和深思。
4.4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人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即便是同类文章,其文体或构思或题材的差异依旧明显,从指导学生不断地分析、咀嚼、鉴赏以文章中“”,在“异中求同”中归纳出某些共性,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接受信息、认识历史、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多读书,多学新知识。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还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很多学生,他们都有自觉预习课文,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仅仅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增加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借阅室等去借阅资料,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2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有调查发现,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景,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跟学生做好互动,对积极回答问题同学给予肯定跟表扬。另外,可以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共同学习、这样,不仅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更深刻的了解到团队的作用。
5.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知识,就应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相对减少对课文的讲析,留出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由阅读。当然,这个阅读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他们感兴趣,有意义的文章,让他们自己真正投入都文章里面去,自我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多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与文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汲取一切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不断地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杨邦俊.互动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9).
篇4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76-01
科学技术馆筒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科技馆是科普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公众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是人们了解历史、探索未来、休闲娱乐的重要科学文化场所。通过科学的教育、传播与普及,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科技馆已经成为各个阶层学些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为了能更好的做好科普教育就必须要有多样的展览方法来吸引更多的公众。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对科普知只更有兴趣更有学习的积、极性。那么科技馆现有的科普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常设展览、特效影院、科普剧、短期专题展览。
1 常设展览
常设展览一般指的就是展出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展览。展品是科技馆常设展览的基础设施,是“动态”的展示,只看不动不是科技馆展品的特色。将一些展品制作成允许观众亲身参与体验的,不能参与的也要有相应的演示手段。这样的展品更直观、引人注目,又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观众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愉快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馆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各个科技馆的常设展览都大同小异。我们只有不断的更新、更换展品,使每一件展品所揭示的科学原理都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科J支馆常设展览的作用。
2 特效影院
特效影视主要利用现代电影科技手段,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各类影视特效刺激,领略人与自然之美。主要分为球幕影院和4D影院。
2.1 球幕影院
又称“圆穹电影”或“穹幕电影”。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大银幕电影。拍摄及放映均采用超广角鱼眼镜头,观众厅为圆顶式结构,银幕呈半球形,观众被包围其中,视银幕如同苍穹。由于银幕影像大而清晰,自观众面前延至身后,且伴有立体声环音,使观众如置身其间,临场效果十分强烈。球幕影院同时拥有球幕电影放映设备及天象演示节目设备,兼顾放映球幕电影和演示天象节目。
2.2 4D影院
4D影院是从传统的立体影院基础上发展而来,相tt较于其他类型影院,具有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画面冲击性强等特点和优势。随着影娱乐技术的发展和娱乐市场的需求,人们不仅将震动、坠落、吹风、喷水、挠痒等特技引入3D影院,还根据影片的情景精心设计出烟雾、雨、光电、气泡、气味等效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验,这就是当今十分流行的4D影院。由于观众在观看4D影片时能够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感受。
以上两类电影都有身临其境,惊险刺激的效果。这两项电影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身临其镜、惊险刺激、感受科技是它们的共性;-个是在运动中感受刺激、一个是在视觉中感受刺激,这是它们的个性。这两种电影是目前科技馆较普遍的特效电影,通过电影的播放使观众感受强烈的视听震撼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目前,穹幕电影已成为当代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科普教育手段,特别是在太空、海洋、军事、大气物理等科学领域里,更能发挥出它显著的优越性。而随着三维软件在国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D电影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3 科普剧
科普剧是一种新颖的科普形式。它以科学知识为背景,将科学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给观众多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别出心裁的剧情设计有利于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易于激发观众的兴趣。
近几年,我国的科普剧发展趋势总体较好,形式多样、题材广泛。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喜欢上了这种以幽,F风趣的表演和奇幻的实验效果的科普教育方式。科普剧已经跨出科普剧场,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科普剧在我国还尚处在起步阶段这种运用文艺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形式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作为一种辛颖的科普教育方式和科学教育活动形式逐渐成为科技馆科普教育幢要组成部分。随着条件的成熟化科普剧的创作和表演将会迎来新的局面。
4 短期专题展览
目前,国外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在保持自身的主要特点的同时,正在逐步相互渗透和借鉴,临时展览及巡回展览通过汲取常设展览的某些特点而演变成为更具有生命力的展示形式短期专题展览。
随着科技馆事业的发展,举办短期专题展览日益为业界所关注。举办高水平的短期专题展览,既服务社会,又提高自身。短期专题展览在开发上、内容上、设计上涉及非常广泛,可以满足观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因此在科技馆展览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个科技馆都有自己的特色,科普教育活动的方法也都不尽相同。而上面的四种确是现今科技馆主要的科普展示手段。随着科技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显然这样的科普教育方法开始呈现局促性,在网络和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网络数字科技馆也已经成了科普教育方法有益的补充。
今后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要力求形式新颖,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和积极性。科普活动的实践永无止境,科技馆科普教育方法的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只要科技馆的广大同仁敢于开拓思路在科普教育的方法上探索、求新。那么观众就会更多的参与其中,而我们科技馆的事业将会永远的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杨军.传统技术的现代展示.科技馆,2010.
[2] 李云海,张芳.试论科技馆科普剧的功能特点和剧本创作.科技馆,2010.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方法;化学教育
初中生在九年级首次接触化学课程,也是他们思想的转变时期。这时需要培养他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化学这门课程联系现实中的物质的组成变化,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这对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有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科学方法。对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法的依据
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首先要顺应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信息的发展,不能只掌握书本知识,而是要在大量信息中高效的处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社会信息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其次掌握学生的心里,初中生在此阶段是一个转型期,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但是在组织性、灵活性和逻辑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初中化学的中的实验课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实验课时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和总结等,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再次,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观察和资料收集是初中化学的三个重要学习途径,实验中充满了很多的未知,学生能够进行推理、比较和归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的原则
根据新教学大纲的提出,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教学,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原则:首先,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育不仅要把教材内容较好还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一起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次,由浅入深,科学教学方法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方法。比如说: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可以先通过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过程中让他们进行推理分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和知识基础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己进行简单的试验设计。再次,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题,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管能动性。初中化学本来就是倾向于实验课,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三、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的学习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这门课程是以实验和简单原理为基础,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下面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教育,每一门课程的编排都蕴含着科学的思想。初中化学的教材中也是如此,在的学习中首先是每一个具体环节的学习,最后是归纳总结。这种思想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化学讲述的是物质的构成、性质和本质特征,化学的各个知识点都在不断的完善中,并且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严谨的科学性,每一个概念都蕴含着科学方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传给学生。
第二,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理解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使他们了解科学方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说让学生对酸碱盐的反应的试验进行自行操作,并归纳总结规律性;还有自然界的“鬼火”是怎么形成的?这都能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应开放性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
第三,在实验中进行科学教育方法,化学的进步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实验示例,课后讨论题也大多数涉及到实验的研究。比如:通过典型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通过试验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对特殊试验进行更充分的科学教育;对于化学发展史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和优化;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
第四,形成知识网。化学知识内容分散,需要理解的内容较多,而且有些知识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久性不够好。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让学生容易理解的网络结构。
四、小结
本文从教学的依据、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法上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心里状况、联系实际等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丽岩.初中化学老师的定量认识思维现状调查分析[J].
[2]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烟台市为例[J].
[3]阮明.初中化学中科学方法教学研究[J].
篇6
小学品德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生活课堂在小学生教育中也发展成为重要的环节,二者的结合,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小学品德和生活课堂的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情趣的提高。通过对这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本文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内涵,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品德 生活课堂 教学方法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很注重对国民思想品德的培养。学生自小学入学开始就要接受品德的教育,并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小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品德教育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要在实际生活中起到作用,在实践中领悟品德的含义,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
一、对品德与生活的内涵的理解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相应的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程度的要求也在提高。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师要言传身教,不断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由于社会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品德逐渐和生活课堂相结合,并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立足于现实,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了小学生对品德理解,具有深远和广泛的影响。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小学生对自我认知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教师就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课堂和实际相联系,多举生活中具有品德教育功能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品德的重要,提高接受和理解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授时,课堂与实际的结合要在小学生接受能力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之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品德和生活课堂的结合,为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提供了契机,也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道德基础。长远来看,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适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教学方法
1.生活和品德相结合。现实生活可以磨练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精神品质。品德是将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因为有了品德,人与人之间才能友好和平的相处和沟通,才不是冷漠自私的驱壳。生活与品德的结合,就像鱼和水的融合,只有在生活中小学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品德的意义和力量。道德标准来源于生活,那么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就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去感受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道德传统,去理解和领悟生活的习性。不小看任何一件小事,不错过任何一个养成美好品德的机会,努力提高认知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1]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内容和目标要紧紧围绕生活与课堂的结合这一主题,而且要坚持贯彻生活与品德相结合的这一理念。
2.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培养生活情趣。教师要对思想品德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进行把握。为了保持学生对课堂内容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在授课时可以采取与平常不同的且趣味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还是创设具有真实效果的生活情境,消除小学生对品德遥不可及的距离感,让他们觉得品德就在身边触手可得,这样他们就会认真对待和思考,从而能够真正的了解品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有关品德的事实进行改编,改编成一个个内涵深刻的小故事将给学生们听;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生动的讲述出来;放映视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小学生对图像、声音等比较敏感,视频可以对小学生形成综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那些品德和生活的故事,能够以积极地心态感受和理解品德和生活,激发潜在的情感和向上的心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角色扮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教学方法可以让全部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改编,在扮演和观看中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就可以让小学们在这一过程中真实的体验到生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短剧的扮演要选择具有品德教育意义的题材和内容,在小学生的理解接受范围之内,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扮演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和品德的升华。
3.丰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课堂内容。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扩展教学的空间,丰富课堂的内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结合,其实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有了较强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又加固了理论知识。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用知识和道德素质修养,有能力扩展教学空间和课堂内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的眼光放到社会上去,带领学生去亲身感受生活。比如,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去感受革命先辈们大无畏的精神和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让他们去帮助那些老人,激发他们的尊老、爱老的品德。[2]总之,要多带小学生去具有社会价值,提高小学生品德的地方,既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又可以在实践中进行自我认识和思考。课堂内容的丰富和扩展,以及与课外生活的结合,让学生主动将品德与生活相结合,不断思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自己的价值。
【结 语】
小学品德和生活课堂的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影响小学生当下的品德与生活,对以后几十年乃至一生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这门课程的存在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小学生明辨是非和学习的能力。“人之初,性本善”,让小学生在“习”不断加强品德培养,培养他们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7
现代教学艺术论的开创者之一赫修特指出,如果一个人善于交流表达,即使他是二流学者,也可能是个优秀的教师,否则有才华、灵气、个性也很迷人,也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对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鲜明、风趣、亲切的有声语言
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语言精炼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有鲜明性。生理学规律表明,“对大脑半球的某一区域所进行的孤立的、持久的刺激,必然会使人处于昏迷和睡眠的状态”。教学实践中,凡是成功的语文教学,都是要言不繁,重点鲜明,突出规律性知识,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风趣,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实践表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幽默风趣的语言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师语言必须形象、得体、自然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开始能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思,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形象的帮助。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不够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用较多的体态语言来配合有声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多么重要!丰富的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恰当、自然的动作,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给小学生以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体态语言应当达到这些要求:就是要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自然的具体要求是:使用体态语言,决不能勉强、急促、呆板,更不能做作。得体的具体要求是:使用体态语言,要得当,恰如其分,虽然有时可以故意夸张一些,但必须适可而止。富有启发性的具体要求是:使用体态语言,要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三、采用规范性、激励性的课堂教学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你真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虽然这句话读错了,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你的勇气,下次努力!”等等。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教师要熟练地使用激励性语言,首先应明确激励性语言的要求。第一、要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激励性的语言,更多的是从正面肯定入手,以赞扬的方式说出来,因而常常需要教师从消极中看到积极,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眼前的状况预示未来美好的前景,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更远更高的目标,并促使学生为之奋斗。第二、要富有激情。要把学生从低沉的、悲观的、懊丧的情绪中鼓动起来,除了从理智上解惑之外,更需要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师使用激励性语言,必须饱含激情,十分肯定,句式短促有力。第三、不言过其实,不失分寸。构建激励性语言的基本方式总是由现实推断未来,再由未来激发行动意识。因此,教师既要恰如其分地肯定学生的现实表现,又不能言过其实地推断学生的未来。
篇8
关键词:初中教育;科学教学;现实生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84-02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科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通过科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当前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得科学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教学大多是依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这样一来,不仅会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造成阻碍,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因此,必须改变当前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实践证明,加强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提升科学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作用
1. 提升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
将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提升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任何科学都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能够随处观察到科学现象。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再结合教师所讲述的科学理论知识,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同时,通过观察不同的现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能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来。
2. 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的讲述也偏重理论,这样,就会对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造成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低下。而将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3.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由于教材的篇幅以及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科学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如果只是依靠科学教材来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知识的积累是十分不利的。而将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认知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科学。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科学现象,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方法研究
1.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进行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时,教学导入环节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教学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开端,精彩恰切的导入,会为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课堂导入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堂课的成功导入环节是关键。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就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进行“昼夜的成因”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设计类似“你们看过日出和日落吗?”“日出和日落分别是从什么方向进行的?”等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每天常见的自然景象进行观察以及回想,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然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这样一来,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同时通过问答的形式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在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来解释科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实验。比如说将一根木棍放到装满水的透明容器中,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光的折射这一科学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教师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在课后作业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课后作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完成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改进。因此,对于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说,加强课后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科学课程的课后作业同样也偏向理论性,缺乏实践性与探究性,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阻碍,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而作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土壤污染的治理”一课后,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土壤污染的情况以及污染成因。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了解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的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改善当前的土壤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4. 将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科学实验对于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科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而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则是将科学实验生活化,这样一来能够让科学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以及理解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浮力”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面积不同的物体放置到水面观察其浮在水面的状况,也可以调整水的酸碱度来观察水的浮力。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作用以及浮力的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教学导入环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以及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知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季永强.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J].中学物理,2015(03).
[2]郭玉英,姚建欣.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篇9
关键词:激发;培养;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61-01
现代教育教学是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进行的,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新教改理念下,要实施自主学习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且能够研究、总结、概括、归纳,创造课堂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要想达到这一点,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真正能够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有的放矢,通过改革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教学。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
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要有快乐、喜爱的情绪,学生才愿学、乐学。正如心理学家研究的那样: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巧设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实践使学生体验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主要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那么怎样完成这一转变呢?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自己能够弄懂的浅显问题,就要放手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学生遇到在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训练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延伸、挖掘,就解决了学习的问题,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能够深刻。在教给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充满希望、信任和鼓励,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才会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在课堂上能够激发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想弄明白而不得,想要表达却不能的愤悱阶段,此时的我们一定不要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就鸣锣收兵,不再注意那些还在懵懂中的学生,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鼓励他们大胆探求,满足学生探究的愿望,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大胆猜测,大胆设想,使教学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初学生是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的。这时,教师就要做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上面,并且在阅读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或毫无意义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引导,传授方法,给出示范性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具备了正确提出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学生动手才能发现问题,往往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多,只是一味地灌输,很怕漏掉知识点,学生机械地获得接受,学生亲身体验的时间几乎为零,课堂效果还不理想,知识的获得应该是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加深巩固,只有不断地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才能提高课堂效益,学生才能在“交流、设疑、研讨、总结、延伸”的教学环节中真正获得知识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四、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说过,学生只有在活跃的自主环境中,获得知识的效益才会非常高。可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师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亲切,温婉,语言要有感染力,不断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大胆解决问题,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解决困难时要冷静思考,不要烦躁、厌倦和放弃,这样让学生既感到紧张又感到愉快,最终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五、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学生能够自己摸索着独立地过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也会空前活跃。其实,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样,一定会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裔春.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J].语文学刊,2010(20).
[2]陈伟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02).
篇10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98-02
Teaching Method Discussion of 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Course
LI Jing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China)
Abstract:Many troubles often happen when students study《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this problem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eature of C language, method and advice were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That is to guide stud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So good learning effects are observed, and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can be realized.
Key words: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interests in learning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树立计算机的意识,为将来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打下基础。然而学生较难掌握这门课程,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分析了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几年来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C语言提出几点看法。
1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问题
学生反映C语言难学;部分学生反映课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写程序;C语言太灵活,稍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C语言又太严谨,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以上问题是由于学生没有从本质上掌握C语言。下面就学生课上听课、做实验、考试环节3方面来说明这些情况。
1.1学生听课情况
绝大多数学生认真听课,大部分学生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响应老师讲课时的提问,课堂秩序良好。其中也有少数同学不听课,睡觉或是心不在焉。部分学习认真的同学课下问问题也较多,较活跃,往往这些学生的成绩不错。学生如果课上认真听课了,也听懂了,或者大部分内容听懂了,课下不去复习,或者不认真上机,这部分学生同样不能掌握知识,这通过以后的实验环节和考试环节都能体现出来。在C语言中的一些知识,如逻辑运算和某些算术运算与以前学过的数学是不同的,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深刻的理解才能掌握,例如要求写出-1&&-1的结果,有学生回答是-1,说明学生知道是要求两个量的逻辑与运算,但是对运算的结果(只是0或1)不清楚。
1.2学生做实验情况
C语言的学习重视实践与上机,讲完一次课后,下一次课就是上机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课内上机与课外上机比是1:2,因此要求学生做大量的课下练习,并要求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大部分学生上机前准备程序,但是课下上机达不到1:2的要求。在上机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愿意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照抄上机指导上面的源程序,结果变量名错了或者漏了一条语句,也不明白错误之处。第2个问题就是平时上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去思考,对于弹出的提示不注意看就关掉了,导致上机考试规定的1小时内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也不能解决。第3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交上机实验报告是为了应付差事,由于实验报告从网上交电子文档,有人直接拷贝其它同学的,有人直接将上机指导的源程序敲进去交上来。一部分好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出现错误自己会认真思考到底错在了哪里,如果想不出来,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便明白了。总之,学习C语言不仅需要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踏实的学习精神,而且需要勤动脑,自主的学习和多上机练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1.3学生考试情况
学生一般会在考试前三、四周开始担心考试,会询问有关考试的情况,如题型、题目难不难等,这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考试题目考的是基本知识,注重老师平时讲课的内容,不必担心考试,也不要通过背程序去应付考试。考试采用的笔试加上机的方式,C语 言不同于其它课程会有过程分的情况,结果对就是对,错就是0分,学生的考分少则几分,多则100分。
2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从5个方面加以说明:
1)首堂课就告诉学生学习C语言是为了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用的,还要告诉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试方法,即它不同于以往学习中由推导才能得出的理论,而侧重于逻辑性思维,而且该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使学生有思想准备。一般第1堂课的教学内容还包括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构成,C语言如何在计算机上运行,使学生对该门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讲课时,改变先介绍定义然后练习的授课方式,不要过多注重语法结构的知识,要加强对学生编程思想的培养[1]。具体的可从实际出发,如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不要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举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如讲循环时,以学生每周周二都来教室上课这一重复事件为例来引入循环的概念。另外C语言与数学联系紧密,一些著名的数学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九九乘法表,鸡兔同笼、百钱买百鸡问题等;讲函数时也可与数学中的函数做类比。用比喻的方法会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学生感觉浅显易懂并且印象深刻,同时也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知识广泛,多看其它的参考资料并从整体上把握该门课程。
3)由于C语言本身的特点,涉及到的规则较繁琐,细节也多,同时又很灵活,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主要矛盾,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不拘泥于细节。如介绍自加自减运算时,强调其在循环中作为计数器,而不要专门讲解在一个表达式中出现多个自加自减的情况。教学过程中不要过早的向学生反复强调C语言中某些易引起错误的细节,因为这样初学者很难理解也很困惑[2],等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再通过实践掌握这些细节。另外,教师也可以平时多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来发现这些错误,这样学生会有深刻的印象。
4)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先对上次课内容进行回顾,其次提出本次课讲述的内容,最后在小结,这样很有条理,但学生已经毫无兴趣。对于本门课程要例外,教师可以在本次课之前总结一下大家作业中出现的有代表性问题,再讲述新内容,最后课程快结束时留一个简单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编程。或者课程快结束时留一个和下次课要讲解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来引导学生课后带着问题自己看书,找到相关知识点并解决问题。
5)多数高校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的形式,做课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课件内容不可一成不变,课件内容要随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或教学内容而改变。(2)课件的动画不是越多越好,要巧用动画,例如可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可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中感悟知识。不能用课件代替传统的黑板板书,可结合两者的优势以达到好的效果。(3)课件信息量不要过大,不要超出学生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的能力。(4)课件流程固定,缺少灵活性,缺少了与学生的互动[3],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课件,要组织好授课内容,充实课堂内容。
3实验环节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听、读、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大量上机实验才能掌握。下面从3方面说明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上机实验是验证知识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实验题目要精心设计,要把所讲述的理论知识与实验题目结合起来,使学生上机有目的性,不会仅把课本或老师的例题输入计算机并验证结果,从而达到上机的效果。题目难度要适中,学生做出来后才能有继续做下去并努力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上机时遇到的问题比平时要多,也更接近于实际,学生不会认为知识是枯燥的。
2)教师在实验课上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是出错,对于这样易发生的错误,教师应该记录下来,在讲课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让学生弄明白错误结果的产生原因,学生以后就会少犯类似的错误。如果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因为思路不清晰,关键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如编程时为什么会出现死循环,为什么结果中有一部分是正确的还有一部分是多余的。
3)重视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上机实验的总结,实验报告必须在下次实验之前完成,不可拖延,因为每次都有不同的实验任务。上机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上机目的、程序清单、运行结果、问题收获及建议。通过写上机报告,有利于提高学生总结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上机实验的效果。
4结束语
上述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在分析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好每一堂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建花.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9(1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