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篇1

为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稳定发展,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意见》(绍政发[20*]5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是一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几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全市还有14万左右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有待改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量不足、饮用水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山区农村,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一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就会造成饮用水困难,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引起农村社会不稳定。

因此,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全市上下当前和今后若干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二、明确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和建设标准

1、建设目标

我市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重点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基本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保证广大农村群众有水喝、喝上安全洁净水。

主要任务是:用二年时间(20*年至20*年)基本改善14万人口的饮水条件,重点解决9万人口饮水困难问题。

2、建设原则

开展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分类解决的原则,主要通过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延伸、乡镇集中供水、小型水源三类工程建设来改善与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要与“千库保安”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相给合,与调整水库用水功能相结合,与我市目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村镇供水管网和水源工程建设扩大水库供水范围,提供优质水源,以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3、建设标准

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延伸工程,水量满足供水区域内生活需要和乡镇工业发展用水需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水量满足供水区域内生活需要,基本满足乡镇工业发展用水需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小型水源工程,水量基本满足供水区域内生活需要,水质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三、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抓好工程报批和建设

要重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估算投资在50万元以上工程,必须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估算投资在30万元以上工程,必须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估算投资在10—30万元的工程,其设计文件必须经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审核。初步设计方案必须经市水利局审批,其他设计文件必须经市水利局审核同意。

单项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应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监督制。申请列入市计划的项目,由各乡镇、街道在每年9月底前向市水利局报送申请报告及有关设计文件与批复文件;市水利局会同市财政局将按照轻重缓急、稳步推进的原则,下达年度实施计划。

各有关乡镇、街道必须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千方百计保障工程建设资金。市财政将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实行专项扶持。对列入市建设计划的农村饮用水建设项目,市财政原则上按工程直接费的30%给予资金补助。工程完工后,各项目单位向市水利局提出验收申请,由市水利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提出补助方案,报市政府审核批准。市财政补助部分在部门切块经费中解决。各乡镇、街道应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不论项目大小,都应做到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工程费用必须实行预决算审价,部门联合验收和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制度。

四、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1、供水水价。凡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延伸供水水价,严格执行市定水价;乡镇集中供水水价要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保证供水企业正常运营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由物价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审批确定;小型水源工程供水价按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核算,由工程管理单位自主确定;制定和调整供水水价要实行听证制和公告制。农村生活用水不收取水资源费、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附加费等,原则上不计收污水处理费。

2、工程管理。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加大供水水源的保护力度,对乡镇、街道集中供水及小型水源供水的水源要划定保护区;对乡镇、街道集中供水和小型水源供水工程,要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护、水源保护及用水、节水、水费计收等各项规章制度;对破坏水源及供水设施的违法违章行为严肃查处。

3、水质监测。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要加大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确保饮用水水质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领导,市成立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府办分管副主任、水利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篇2

第一条为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加快我县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县计划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筹措以业主自筹为主,县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饮用水项目)包括: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改善饮用水水质兴建的水源工程、净水工程和管网工程。

第二章项目管理

第四条申请列入县水利建设年度计划的饮用水项目,由建设单位提出报当地政府审查后,由乡镇政府以文件形式将年度计划报县水务局。县水务局与县财政局根据水利建设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分步推进的原则,结合本年度农村饮用水项目资金总盘子等实际情况,下达年度实施计划。

第五条集镇供水工程及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分散式饮用水项目应编制初步设计报告;100万元以下且内容单一的分散式饮用水项目可以直接编制施工图,报县水务局审批。

第六条饮用水项目建设实行招标投标制。具体按《县招标投标办法》执行。

第七条饮用水项目管材统一使用PE管,县水务局每年组织一次饮用水管材招投标,确定2-3家信誉好,质量保证,价格合理的厂家,作为年度饮用水管材供应商。

第八条投资额在20万元以上的水源工程和净水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质或市政工程施工资质。

第九条集镇供水工程及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分散式饮用水工程由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实施质量监督,100万元以下的村级饮用水项目由乡镇、村负责监督。

第十条集镇供水工程必须按设计批复的要求完成建设内容,工程造价送县财政稽核中心审核,并按相关要求做好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程序组织验收。

第十一条分散式饮用水项目完成后,由村提出要求验收的书面申请,附工程结算及相关合同,当地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后报县水务局,由县水务局会同财政局等有关单位组织验收。

第十二条分散式饮用水项目的验收标准:

(一)按设计要求完成建设内容,且质量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二)水源充足,水质达标。

(二)实行有偿供水。

(三)有管理制度。

第三章资金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资金补助范围及原则

(一)补助范围:列入县年度建设计划的饮用水项目。

(二)工程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建设内容,且达到验收标准。

(三)饮用水管材必须使用县统一招投标的指定产品。

第十四条项目资金补助标准:

(一)集镇供水工程:引水总管、水厂工程及到村支管按工程造价(不包括土地征用及政策处理费用)的50%给予补助,村内管网按每户3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水厂、总支管的造价以县财政稽核中心审核为准,受益村户数以上一年底统计数据为准。

(二)分散式饮用水工程:水源工程、引水总管、蓄水池及净化消毒设备按材料设备费的80%给予补助,村内管网(水池以下部分)按每户3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分散式饮用水工程要求一次性建设完成。

第十五条县政府每年设立10万元农村饮用水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奖励基金用于饮用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不得用于个人奖励。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的拨付

饮用水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合格后,县水务局及财政局根据补助标准拨付补助资金,资金划拨至工程建设单位。

第十七条专项资金的使用要实行专款专用原则。县财政及水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大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附则

篇3

【关键词】自然;经济;水资源;饮水工程

1.沂水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概况

1.1自然条件

沂水县位于沂山南面,大部分是一些丘陵低山,地势从西北倾斜向东南。地处在北纬35.5°,东径118.2°。东西长度为78.2km,南北长度为66.8km,总面积为2458.2km2,位于沂沭河的上游。县内所有大小山头1938个,最高海拔926.2m,最低地方是100.8m。沂水县山地面积134862公顷,丘陵面积137968公顷,山地之间的平原面积92102公顷。

沂水县境内虽然多山地丘陵,但有许多河溪穿越其间,纵横交错,地面复杂多样。有大小河流共计631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四条,分别是沂河、沭河、浯河、梓河。西北部的各种覆盖的沉积物由河流冲积、沉积、洪水泛滥等造成的。境内地下水含量丰富,属于渗入蒸发型。对于一些潜在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岩石空隙水。它们交替循环,相互补充。

(1)一些沙石较多的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典型的缺水区。它们主要分布在许家湖、四十里堡大部分,道托的东部、杨庄、沙沟、诸葛东部、泉庄东部及下位、崔家峪南部、院东头等。

(2)在马站、官庄大部分、圈里、高桥、道托等属于丘陵砂页岩、砂砾岩风化隙水贫水区。

(3)泉庄大部分、诸葛西部、下位北部、崔家峪北部都是储水量较多的地区,此外,沙沟、官庄、姚店子、沂水镇等地也有很小的分布。

(4)在沂河、沭河、浯河、梓河两边的冲积淤积成的平原以及山间峡谷之间都是地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大气降水也为较浅的部分的地下水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沂水县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有明显变化,春季干燥少雨,冬季寒冷,雨雪很少,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以晴朗为主,干旱少雨。全年平均气温在13.2℃左右,最高温度39.8℃,最低气温零下19.8℃,年平均相对湿度67%,平均无霜期208天。

1.2经济状况

沂水县有18个乡镇,1031个自然村,113.68万人口,并且农业人口101.72万人,占总人口的90%,其中农村劳动力约54.96万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13.23亿元;人均已经达到21128元。全县财政总收入13.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

1.3水资源概况

本地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总蓄水量就是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地下水的补给由地表水提供,反过来,河水的基流部分由地下水供给。

根据《沂水县水资源基础研究》情况表明:沂水县许多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88902万m3,并且地表水的总量约是66826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26253万m3,它们的重复计算量为12532万m3。

通过充分论证分析,沂水县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水资源有56432万m3,并且地表水有37943万m3,地下水16987万m3。在不同保证率的情况下,各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见下表:

1.4沂水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规划

依据沂水县水资源分布状况,并根据当地实际,对供水区域进行有序划分,逐渐实施“多网式”的供水形式,为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总体效益,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做到城市和乡村的紧密结合。②对生活用水、工矿企业的用水以及中小学之间的用水,要不断提高供水的质量和效率,扩建供水设施,增加供水投入,提高饮水工程的效益。③要注意整体规划,把管网的拓展工程和新建工程紧密结合,逐渐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规模化。④注意适时进行开发利用,加强供水工程的维修与维护,真正让水资源永久利用。

1.4.1工程类型

(1)供水规模化工程,包括:水源工程、水厂和供水管道网络建设等。

(2)管网延伸工程包括两部分:如何进行供水管道网络建设和加压泵站建设。

1.4.2工程规划种类

依据工程规划内容,可分为新建的较为集中的供水工程、供水管道网络工程等。并对各地的供水水质、人口、类型、投资状况、以前供水厂的供给能力、新建供水厂的供水能力等。

(1)工程类型:是指刚刚建设的规模化供水工程、供水管道网络延伸工程、整合联网工程和单个自然村供水工程等。

(2)水源类型:主要指地下水、地表水。

(3)其他人口:指除了在规划之内的人口、新增加的人口以及没有在规划范围之内人口之外的。

2.沂水县如何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

(1)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的有效管理,沂水县水利局建立了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进行细致分工,明确职责,确保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

(2)沂水县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珍贵的经验,无论从饮水工程的项目建设,还是在农村饮用水的选择水源、使用水的方法、水的用量、计算供水的压力、用水构筑物的认定、使用的供水方式、净水装置的选择等方面技术积累,都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时,还与沂水县卫生部密切联系,有机配合,不定期的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安全监测,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让农民放心。同时,农村饮用水工程建成后,沂水县水利局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对工程实施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以便使他们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更大提高。并且建立完备的集中供水的应急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及时的让卫生部门联系,实行定期、定点的对水质进行检测,向农民公开饮用水价格、水的质量及水量状况,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参考文献】

[1]黎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6).

篇4

【关键词】农村 饮用水 安全管理

本人根据我县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发展思路及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在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目前我县饮用水安全现状

长期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始终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近年来从解决农民饮用水困难到解决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全县相继建成了一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规模化集中供水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但由于长期以来,受重视城市忽视农村等因素影响,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在饮用水方面表现1、生活饮用水水质差。自来水普及率低,农村饮用水多为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一些农村集中式供水消毒净化设施简易,无卫生防护设施,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有的地方饮用水缺乏,主要通过就地打井取地下水,基础设施达不到卫生需求。3、水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县河网均有不同程度污染,严重影响给水水源,加上本区域内工农业、生活污染难以控制,导致周边用水环境差。4、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据了解,有些水厂没有消毒设备设施,消毒检测设备配备不足,地下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输送到管网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质安全隐患。加之设备管网陈旧老化,“锈蚀、破损、跑冒滴漏”严重,不能实现全天候供水,停水时管道破损处形成负压导致污染物回流倒灌,水质极易受到污染。5、管理不到位。多数水厂为个人经营或民营,绝大多数水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无人值班,无工作制度,负责人只管到时间收水费,健康体检率和卫生知识培训率极低,镇政府也无相应的管理机构,这些水源随时可能遭受农药、污水等污染,甚或不能有效防范人为投毒,随时可能酿生严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2.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措施

当前,我县进入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为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充分认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做到城乡管理供水全域覆盖,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安全饮用水。具体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2.1加强领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责任。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要认真落实政府对广大农民安全饮水的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健全县、镇两级饮用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协调相关部门的职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2.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议在全县开展大规模饮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科普宣传,要使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普及节水和卫生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环境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意识,以营造浓厚的饮用水安全舆论氛围。

2.3科学规划,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力推行农村供水向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真正实现城乡居民供水服务均等化。加快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是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工程布局,通过 “新建、扩建、延伸” 等措施大力发展规模化供水工程,对已建成规模较小的供水工程要进行扩建改建、整合联网、扩大供水规模。在县城近郊以县城自来水供水管网为依托,加快向周边村庄延伸辐射,逐步与农村现有的自来水管网连接以实现城乡联网供水全域覆盖,使全县农村居民直接饮用县区自来水,彻底解决我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加大投入,按照标准对现有镇到户供水管网进行改造,保证能承受主干管网相应的压力标准,确保城乡联网供水,让安全卫生的自来水顺利输送到农村居民家中。同时规划中要严格按照合理供水, 循序渐进, 先急后缓原则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 既要处理好供水需求矛盾又要确保水质达标。

篇5

关键词: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25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迁安市大力开展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体系,农村群众安全饮水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59处,累计解决了52.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由于投资标准偏低、自然条件复杂等原因,迁安市农村饮水工程还存在建设标准不高,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不高,规模效益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创新农村供水建设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拟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迁安市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补助资金,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长期饮用干净水、安全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建设美丽迁安提供坚实保障。

1 工程建设的依据及可行性

1.1 工程建设依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SL559-2011);

《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2015-2009);

《用水定额》(DB13/T1161.2-2009);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16]3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迁安市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1.2 建设任务与目标

迁安市五重安乡、大崔庄镇、建昌营镇、杨各庄镇、扣庄乡及大五里乡美丽乡村饮水安全专项工程的任务就是通过新建或者更新改造安全、可靠的水源工程,配套布置更为合理、经济的管网来解决31个村庄,2.8万人的饮用水需求;为具备条件的村庄安装消火栓。以上工程的实施将改善项目区饮水现状,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保证率。

主要设计参数:

供水方式:单村供水;

设计年限:15a;

人口自然增长率:3‰ ;

用水人口:28364人;

用水定额:60L/人・d;

供水保证率:不小于95%;

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单层)。

项目区的2.8万人饮用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水不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饮用水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部分村庄依靠自备井作为生活用水,村庄整体搬迁造成的不安全人口。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迁安市部分村庄存在管网破损严重、水量不足、首部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造成供水保证率偏低;还有部分人口长期饮用水窖水和自备井水,水窖水由于存放时间长,造成饮用水变质、变腐、发臭。自备井主要取浅层地下水,水质没有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饮水无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当地的农民连最基本的饮用水问题都不能解决,更不要说致力生产经营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当下解决生活饮用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工程的建设是对原有供水工程的巩固和提升,达到水源在水质和水量上都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

另外考虑到本工程的建设经济上有政策扶持、工程施工条件好、技术上有保障和管理上积累的经验,工程建设完全可行。

2 以农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2.1 规划编制必须把握科学布局,持续发展的方向

编制好规划是科学有效开展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迁安市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后,根据实际科学编制了工程规划。在规划制定中,迁安市按照饮水安全工程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年度计划安排情况编制实施方案和工程计划,科学论证水源,合理确定供水工程类型、布局、规格、投资和建设内容。

2.2 资金筹措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

充分利用国家“十三五”农村饮水投资政策,全力争取国家对迁安市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对接现有专项资金的力度,利用多种途径,撬动金融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排。多元的投资机制有效的融合了社会各个层面对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投入,为全市美丽乡村的顺利实施提高了资金保障。

2.3 规范建设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而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制,全面推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度以及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质量监控,原材料进口、设备采购、施工质量等层层把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加工程运行管理,明确管护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水质保障,确保了供水水质的安全。

2.4 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和完善了安全饮水专项行动督查机制,适时组织和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建立健全了进度通报制度,引导和督促镇乡和项目村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及时整改,解决问题。对饮水安全工程为完成及运行管护等进行考核验收。

3 结论

篇6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可持续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娄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概况

娄底市娄星区地处湖南省中部,地域面积380km2,全区辖4个镇、3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共162个村民委员会,5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人口43.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6.32万人。因地制宜,结合娄星区村镇布局、水资源分布、建设规模大小及经济可行性等综合分析,通过城市水厂管网延伸、乡镇分片集中供水和单村集中供水三种供水模式,规划逐步解决全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从2010年年底摸底调查数据显示(表1),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35.5%,但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全区仍有8.36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没有得到保障,占总农村人口数的51.2%。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娄星区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经过水利人近十年努力,全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工程实施方案不够科学,设计标准低,建设市场不规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困难,引入社会资金机制不活;运行管理费得不到落实,管网及配套设备老化得不到及时维修;农户分散,管网人口密度小,工程人均实际投资较大,且维修管理困难;农民水质意识淡薄,水源保护力度不大,水质缺乏定期检测;水价制定缺乏科学论证;“重建轻管”现象及意识存在;运行管理体制不规范,水管人员业务水平缺乏,这些都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表1 2010年底娄星区农村安全饮用水集中供水现状调查表

单位:人、处

三、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的探索

(一)科学规划,加强质量管理

“十一五”期间,娄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规模及速度均达到了历史之最,工作强度空前,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点多、面广、线长,且受行政区域划分限制,在水源与集水池选址、管径选取及管线铺设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急功近利,规划设计不够深入、设计标准偏低,造成供水工程不合格或资金浪费。工程建设质量是规划设计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是建设产品的生命线,但当前娄星区建设市场不够完善,从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活动、施工到监理多环节常造成工程质量欠缺,严重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及其长期效益的发挥。

(二)合理调整投资构成比例,落实市、区两级配套资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管网受益人口密度少,工程人均投资偏高。“十一五”期间娄星区饮水安全工程投资配套组成及实施情况统计如图1。应根据区域经济实际,调整配套资金的比例:继续提高中央资金投资比例,降低农民自筹资金比例,重点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中的市、县(区)两级配套资金的到位。娄星区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计划中,市、区两级配套资金占地方配套比例较大,但实际到位困难,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图1

(三)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优化水管队伍建设

按“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坚持走“明晰所有权、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之路,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落实管理主体。按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划分: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区域供水工程,由乡镇授权的项目法人(乡镇水厂或乡镇农村供水管理站)负责管理;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以乡镇为单位,单独开设水闸并安装总水表,采取分级管理,城市管网至各乡镇供水计量点由娄底市自来水公司负责管理,供水工程产权也归其所有;各乡镇水计量点至农户由乡镇水管站负责管理,供水工程产权也归所在的乡镇所有;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及分散式供水工程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成立用水户协会或经营权承包等方式运营管理,根据管理权限,层层落实管理责任。

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应不断加强水管队伍建设以满足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的要求。从娄星区农村供水管理人员构成来看,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低于10%,绝大部分都是农民,专业知识缺乏。应通过“公开、透明、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录用人员,优化水管队伍,并对录用人员由区水利局组织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同时引入激励机制,把水管员的工资报酬与水费回收率、管道及设备保养等工作挂钩,定期进行民意测评,加强监督,提升供水服务水平,降低供水成本、扩大供水效益。

(四)确定合理水价,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对娄星区农村供水水价调查得知,全区农村供水工程平均制水成本为1.69元/吨(不包括设备大修费),其中制水成本最低的万宝水厂也达到了1.47元/吨,而供水水价在1.2-1.8元/吨,全区平均水价只有1.5元/吨。较高的单位制水成本和与制水成本不相适应的供水水价,使得大部分集中供水工程处于亏损运营。

合理水价的制定是工程良性运行的基础,水价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公益性和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良性运行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必要利润,按“保本微利”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逐步实行农村自来水价格公告制度和听证会制度,提高水价制度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调控作用,建立基本水价与用水量挂钩的梯级水价制度,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五)强化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水质监督体系

加强水源地保护,是确保饮用水水源可持续利用,全面改善农村饮用水状况的基础。针对农民水源地保护及水质意识淡薄的现状,娄星区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应对供水水源地保护给予补贴,不再对外承包从事养殖、有污染的工农业生产,明确水源地保护人员及职责,以保持水源清洁卫生。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质检测大部分在工程设计阶段已完成,但建成运行后的水质监测被忽视。由表1可以反映出,娄星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有净化消毒一体化设施的工程仅6处(其中城市管网延伸占3处),占总工程处数的6.3%,解决人口占总农村人口的10.1%;有定期水质监测的除3处城市管网延伸的供水工程外仅万宝水厂和茶园水厂2处,仅占总工程处数的5.3%,水质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区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与监测,并优化检测指标和监测频率,同时组织环保、水利、卫生、财政等部门分工协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制度化,保障供水工程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六)出台扶持政策,规范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运行过程中发现,工程建设税费名目繁多,严重影响项目单位的运营管理。以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水厂为例,建设期间实际缴纳税费50多种,该费用占工程造价的25%,工程运营后,电费、工商、卫生部门、税务、安全局收费等各种费用名目多,且收费相对工程效益来讲偏高。

目前娄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制水电费占到制水成本的45%左右,成为项目运营亏损的主要政策性原因,其次各种税费政策也制约其发展,基于此状况,区政府要协调电力部门及各级财政予以适当电价补贴,此外应协调税务、工商等部门制定农村供水水费收入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对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免收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的优惠政策。同时明确卫生部门为水质监测部门,环境部门为水源地保护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费、水质监测费由各级财政及供水单位按比例负担。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用于工程的维修与更新改造,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工程建设制度、运营管理制度、运行维护制度、财务制度等,做到有制可循,水务公开,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长惠民生。

四、结语

随着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差异,问题及矛盾呈现多样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实现人饮安全工程及水厂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明孝,孙松林,汪思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节水灌溉,2009,(1):50-51.

[2]侯志强,杨培岭,王成志.我国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79-81.

[3]刘志琪.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赴日本考察访问情况介绍[J].给水排水,2007,33(6):124-126.

[4]宁春鹏.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探讨[J].广西水利水电,2003,(1):73-76.

[5]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EB].2004,(11):24.

[6]岳恒.农村饮水安全基本现状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7,37(8):71-73.

[7]汪秀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J].水利电力科技,2009,35(I):29-35.

[8]刘继平.关于农村饮用水供给问题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2):10-13.

[9]殷娇燕.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21(2):52-54.

篇7

1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1)做好资金筹措,保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投入大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采取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鼓励和支持农村群众投工投劳建设饮水工程,使受益群众自筹资金与以劳折资相结合的办法得到落实。对建筑安装工程和主要设备材料严格按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招投标,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劣质、不合格的材料设备用于工程建设。在项目的资金管理中,严格按工程建设进度上报拨款申请,实行专款专用,资金的拨付和审核,以设计文件、招标合同及材料购销合同为依据,根据各单位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上报资金申请计划,按照工程进度审核后拨付工程款,有效地避免了资金挤占、超付、不按计划使用造成的工程规模和效益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资金管理严格实行公示制,下达计划和最终支出向受益区群众公布,接受监督,增强透明度,做到了筹措资金足额到位,分摊支出真实合理。

(2)做好工程建设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认识明确,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是人饮工程建设的组织保障。在项目全面实施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针对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经常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特别是奋斗在第一线的乡镇村干部和水利技术工作者,把这一工作作为改善农牧民生活和生产条件、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相互协调,通力合作,从根本上保证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快速、有序开展;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质量控制是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上严格执行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

(3)严把施工质量关。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实行基础开挖、工程中段、竣工后“三签字”的办法,前一道工序未签字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三严把”,一是严把材料质量关。项目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市人饮办按照国家建材质量标准和上级要求,实行公开招标,从源头杜绝了“三无”产品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入工地,在地方料的选用上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标准选用,杜绝风化块石、石子、砂子进入料场,严格控制砂石料含泥量。二是严把施工队伍资质关。在工程施工中,县人饮办对建安工程进行公开招标,使有资质、有施工能力和拥有一定技术力量的施工队伍承建项目。在技术力量配备上,水利部门为了强化力量,在每个工地上都派遣了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跟班作业,及时解决技术难题。三是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利部门一刻也不敢懈怠,抽调骨干技术人员对在建工程进行全程跟踪,全方位、深层次督查,特别是针对农民技工技术普遍低,质量意识不高的现状,技术人员,自始至终严把放线、清基、材料以及混凝土拌和、浇筑振捣、养护、接管、试水等工序。特别是对调节蓄水池混凝土工程和钢筋制做安装工程,技术人员不分昼夜跟班指导,确保了分项工程质量;为确保水源正常,技术人员对截引的开挖、截水、防渗、反滤铺设等工序都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水源定位准确、来水满足需求、截水彻底、反滤安全等要点技术人员掌握十分熟练;为确保管道不冻结,对输水管线的开挖深度要求必须保证达到2m,而在穿越洪水沙沟等特殊地段必须保证达到3.5m,以防洪水侵蚀破坏,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措施

(1)建设成本过高,工程运行维护经费难以全部落实。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农牧民群众居住十分分散,虽然是一个单项工程,但由单独引水、供水的几个子工程组成,不仅管线长、施工难度大,而且单项工程受益人口少,给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成本相比平原县区高得多,户均投资在2780元左右,有52%的工程不能做到“以水养水”,农民普遍存在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工程运营维护困难。县级特别是乡级财政资金紧张,建议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

(2)亟待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为保证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确保饮水安全,饮用水水质检测体系建设纳入国家正在实施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范围内进行。在县水务局建立水质化验室,培训化验人员,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的要求进行检验,建立健全水质检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制度,从而保证水质检测资料数据准确可靠。县卫生部门与水利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配合,建立和完善水质检测中心,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

(3)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为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受污染,应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具体出台饮用水源地管理实施办法,并严格按照《国家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加强饮用水源地日常监督检查,禁止在饮用水源地新建排污口,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确保水质安全,达到安全饮水的目的。

(4)提高建设标准,实行供水到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总结过去人饮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将有条件的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实行一步供水到户。为将供水入户落实到户,从节省劳力、节约水资源、卫生健康、发展庭院经济、改善生活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使群众认识到供水到户的最大益处是为脱贫致福奔小康;通过各级干部和受益群众的共同努力,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饮用水工程,同时规范工程运行管理,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确保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农村供水;城市化;以人为本

水,生命之源,人类生存的基础,获得安全饮水,人的基本需求,基本人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采和生存环境的破环日益严重,作为人类生命之源的水,也未幸免于难,水质型缺水,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差的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更为突出,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农村供水模式。作为经济社会较发达的浙江省,近几年在农村推广的城市化供水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1 概述

据2002年底浙江省饮用水调查,浙江省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2369万,自来水普及率65.4%,其中饮用基本安全和安全的人口为1748万,占农村人口的48.3%,列全国前列,但尚有1200多万农村人口未喝上自来水,其中约有1000万人受污染水,高氟水等不安全水的影响,有 110万分布在山区和海岛的 农村人口饮水困难[1]。在饮用自来水的农村人口中,又有400多万饮用水存在不安全因素。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2003年―2007年要全面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是其中“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1.1 浙江省经济社会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3.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70亿元、人均GDP值达1.68万元人均GDP值达1.68万元,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00元和4940元。

1.2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标准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和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确定千万农民饮用水实施方案的工程建设标准为:1、水质指标2、水量指标3、方便度指标4、保证率指标

1.3农村供水的现状和特点

1.3.1 农村供水的现状

农村型供水大致有四种情况:一、利用地下水;二、利用水库水,加简单处理;三、自来水总表制供水;四、乡镇小水厂供水;前两种供水模式由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及水库水污染严重,大多已被淘汰。

1.3.2农村供水的特点

农村供水的现状,决定了农村供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供水具有随意性。二是供水的不稳定性。三是供水设施管理缺乏系统性。四是供水缺乏前瞻性。

1.4城市化供水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1)城市化供水模式,即由供水企业投资建设管网(新建小区由投资方委托供水企业建设),安装用户计量表,供水企业负责管网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安全,同用户签订供用水合同,直接向用户收取水费的供水模式。

(2)因水资源的特有性质,决定了城市化供水模式有别于其它商品的市场运作模式,有其固有的特点。

(3)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即对农村的供水方式有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表现为供水模式由农村模式向城市模式的转化及城市供水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 推进城市化模式供水的必要性

2.1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建设,既要抓好思想引导,又要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重要任务,营造资源配置的公平环境。总理指出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因此政府要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重要任务[2]。

2.2 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其直接指向是解决“三农”问题,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尚未突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

3 推进城市化模式供水存在的问题

3.1 各方意识形态的认识

(1)各级政府部门

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的主导,应加强对供用双方的引导,鼓励社会各方的参与,必将加速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的进程。然而,有部分政府部门,部分领导干部,对此重视不够,安于现状,怕找麻烦,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进行遇事能拖就拖,能推则推。

(2)供水企业

受农村用水习惯及用水特点的影响,农村供水工程建成使用后,每收费周期内,计量水表度数较少,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成本,加上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供水企业的投资收益低,甚或亏损,因此部分供水企业对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的推进不够热心,不够关注,不够主动,没有制定系统的规划,没有详尽的实施方案,等、靠、要思想严重。也有部分供水企业,将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的推进过程化整为零,一年的任务几年完成,既完成了政府的任务,又减少对自身的影响。

(3)农村用户

农村用户作为农村城市化模式供水的受益主体,然而在认识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是部分农户对政府推进的城市化供水模式有抵触情绪,对原有供水设施和供水水质的不安全性认识不够,无理阻拦工程建设,造成工程的延期或管网的变更。二是部分农户缺乏大局观念,往往在管网建设中破坏整体规划布局,造成工程费用的增加。

3.2 资金来源

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的建设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部门或相关社会单位的拨款或支持资金;二是供水企业的自筹资金;三是农村用户筹集的建设资金;重要资金来源是供水企业的自筹资金。

3.3 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阶段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一般管径较小,管线较长,构筑设施较简单,投资较少,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设计报酬较低,因此设计部门在设计前往往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

(2)施工建设阶段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一般项目实施周期较长,项目产出低,施工条件较差,施工过程需协调部位较多,因此施工单位不够重视,疏于管理。

(3)运行管理阶段

受农村用水习惯及用水特点的影响,农村供水工程交付使用后,每收费周期内,计量水表度数较少,短期内水司难以收回投资成本,加上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水司的投资收益大大降低,甚或亏损,因此水司疏于对农村供水设施的管理。

4 结束语

稳步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的改革,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高度重视,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多元投融机制。工程建设狠抓质量,巧妙布局。运营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确保农村供水安全可靠。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将农村供水城市化模式的推进切实落在实处,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居民饮用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且未经有效净化处理的简易自来水,水质和供水可靠性难以保障,直接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去年底我市被列为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根据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实际和国家、省关于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要求,必须在2009年底前基本解决3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为此,现就加快推进城乡联网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以《省“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省政府《关于实施苏北地区区域供水规划的通知》为依据,以区域联网供水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市镇联动、分级负责,优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切实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的验收,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生活用水质量和农村供水保证率,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二、工作目标

根据《市区域供水规划》和《市“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整合我市供水资源,实行城乡联网供水,增强集中供水能力。在实施方法上,先普及后提高,先项目区后其他镇村,先重点后全面。区域供水主管网全部铺设到镇、村水厂,镇负责覆盖到农户。水厂以下支管网先利用原有管网供水后逐步实施改造,首先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然后再解决管网质量提升问题。到2009年底,全面完成我市堤东地区30万饮水不安全人口改水任务。其中,2008年年底前完成一、二期工程,解决南沈灶、头灶、富东、许河、三仓、曹丿、新曹、唐洋、新街、弶港等10个镇104个村(居)22.2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09年再完成镇、海丰、四灶、富安、南沈灶等5个镇34个村(居)7.74万人的三期工程。通过管网延伸覆盖,同时改善项目区外2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条件,管网覆盖地区的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2010—2012年,实施堤西各镇的改水工作,再改善20万农民饮用水条件,使全市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过改善供水条件、提高供水能力,确保联网后的供水工程水量满足全市农村居民生活需要,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总体要求

1、统筹规划,优化配置供水资源。按照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的要求,利用市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能力,将管网向农村辐射延伸,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镇、村水厂停供地下水,统一转供市自来水公司的地表水,改变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状况,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本质。进一步完善供水管网布局规划,确保做到线路最佳、管网布局最合理、投资最节省。

2、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和我市区域供水规划,工程建设突出“两个优先”,即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和供水保证率低等不安全问题,优先完成国家确定的30万饮水不安全人口改水任务。坚持重点重抓,统筹组织,加快推进,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深化敌革,强化供水市场管理。金市联网后的主管网供水授权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经营.镇以下由各镇负责经营。积极探索镇村级供水管理新模式,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在推进实施区域供水规划的同时,市水务局、卫生局等部门必须依法组织力量对供水市场秩序进行整顿规范,加强对特许供水市场的监管。市自来水公司必须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护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四、推进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牵涉面广、工程量大、资金需求多,必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除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补助资金外,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市负责市到现有镇、村水厂主管网建设,建设资金在省区域供水补助的基础上,市、镇财政按省补助标准三分之二、三分之一配套,配套部分分三年到位;主管网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筹资。同时在区域供水工程实施到位后,由市核定在水费中提取一定的主管网建设基金。镇负责镇、村水厂以下配水管网更新改造。对国家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内进行管网改造的,市给予一定补助。各镇根据实际,在坚持不违背农民负担政策的前提下,可由受益村和受益农户以出工捐资形式筹集部分工程建设资金,有条件的村可从集体积累中解决部分;鼓励社会法人投资捐资工程建设,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参与工程建设。供水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镇负责本镇范围内工程涉及到的土地挖压、青苗补偿、拆迁和影响建筑物修复等工作。城乡供水工程项目用地按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减免相关规费,并统一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二)妥善处置镇村水厂资产,逐步推进水厂体制转换。

区域供水管网覆盖地区,取消原镇、村水厂地下水取水计划和地下水供水经营权,统一由市自来水公司售水。售水水价和居民用水水价由市物价局会同市水务局制定。在推进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镇、村水厂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关系不变,供水水井不使用、不报废,由市水务局统一进行封存或交由市自来水公司管理,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对现有的水厂供水水井按帐面净值加快折旧,折旧经费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支付,其他资产产权不变。市自来水公司已收购的镇村水厂维持目前运行管理状况。今后,根据供水发展需要,由市自来水公司与镇、村水厂洽谈协商,改革供水管理体制,妥善处置资产、人员。

(三)加强行业管理,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

市水务局是全市供水行业业务主管部门,负责金市供水规划、镇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以及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和监督执行,组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对农村改水及运营进行指导和监督。市成立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负责金市农村供水管理的日常工作。各镇根据农村供水管理需要,可相应成立农村供水管理站,负责本镇范围内农村供水管理。供水单位要主动接受水务、卫生、环保、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报告制度,同时要自觉接受用户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供水水质管理。水务、环保等部门对供水水源要划定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排污口设置的管理,限制或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卫生防疫等部门要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进行检测。财政、国资、水务等部门和各镇负责对工程建设形成的国有、集体资产实施监管。市委农办要加强农民出资出工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技术、节水产品和节水设备,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建立和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水利用效率。

市自来水公司在特许经营期间,必须严格按照特许经营合同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守法经营。各供水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强化建设管理,确保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市水务局是实施区域联网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区域联网供水工程按照政府公共工程管理办法执行,由市水务局负责招投标和建设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水利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按照“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质量监督制和合同制。严格资金的拨付程序和管理,涉及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包括自筹资金)统一由市水务局向财政部门申请拨付,市水务局建立专门帐户,专户储存,按规定使用,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组织领导

调整充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具体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和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各镇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班子,负责协调解决区域供水一体化、管网建设改造中的相关问题,保证区域供水一体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协同动作,合力推进工程建设。市水务局要充分履行好供水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对全市安全供水负总责;市卫生局、环保局、水务局要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市财政局要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筹集调度和使用管理。市审计局要加强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市物价局要合理确定农村饮用水价格并加强监督。工商部门根据卫生部门水质检测、水务部门核准的供水经营资格,办理供水企业的工商登记手续。其他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到位。

篇10

关键词:我国;农村饮水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6-0160-02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年底,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还有近1亿人,占农村人口的25%,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如何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是各级政府及水利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尤其各级领导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饮用水安全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事。同时进一步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高位推进,狠抓层层落实。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对应的保障工作。

2积极研究和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组织重新制定用水标准,建立农村供水网络,尽快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3要加大农村环境和水源保护工作

3.1切实做好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要依法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在饮用地表水保护区内严禁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

3.2要加大产业污染的防治力度

要严禁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杜绝产业废水直接排放。

3.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农业水源污染

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进畜禽粪便处理和村庄河塘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治理。

3.4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

按照“户集、村收、镇(街)处理”的方式,集中建设(镇)村垃圾处理中心和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设,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确保饮水安全。建议国家要求地方政府设立水源地保护基金,每年对水源地进行环境改善和污水处理,同时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另外各级政府还应高度重视并进一步理顺和解决好以前水库、地方水务站的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建设生态城乡创造条件。

4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4.1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饮水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不仅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进行充分论证,而且要结合供水区域的环境特点、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对工程做出评估。无论工程大小,都要按照总体规划来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4.2大力兴办集中供水工程

对一些水源条件好,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可以采用集中供水方式。对于居住分散、调蓄地表水比较困难、开发地下水又无源可寻的地区,可发展旱井、旱窖集雨等微小型水利工程。家家户户建水窖,村村建蓄水池,乡级供水与县级供水网络相连,县级统一规划,从水库或其他水源调水,保证供水保证率。

4.3资金筹集措施

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五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5应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

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各级政府要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网络,开展经常性的饮水水质检测,及时了解水源状况、污染物动态变化和饮水前后水性疾病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提高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各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对不合格水厂的查处力度,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总之,做好典型示范建设。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各级政府要建设2~5个类型不同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地区,加强示范地区的指导。示范地区应将农村饮水的安全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在饮用水安全的发展方法、技术线路、管理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造有效经验,树立标杆和样板,以辐射的方式带动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曹升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 沈涛.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构建与措施分析[J].硅谷,2010(1)

3 胡以高、刘学文、张永爱.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1):31~32

On Our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Gong K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