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财务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财务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对策
仔细分析酒店业的管理流程与各个环节,不难发现,支撑起酒店最佳赢利模式的,无不将管控的核心放在财务管理上。在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中,赢利模式的追求已然成为酒店投资人、经营者的最大关切。
酒店业为了适应市场,就要全面提升酒店的服务。酒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财务管理是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又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基于酒店本身的构造比较复杂,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也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的酒店财务管理的问题,并对酒店内部控制的措施和管理对策以及酒店的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一、酒店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酒店业作为经营的行业,其财务状况决定了其发展的基础,所以酒店管理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是酒店管理的基础
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资金的收入、分配都和财务息息相关,而财务状况是最能直观反应酒店经营状况的要素,所以无论是酒店当前的运营管理,还是酒店未来的经营计划,都必须以财务为基础,财务管理能够监督和控制酒店经营活动,良好的财务状态也是酒店能够长期经营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财务管理是酒店与外部沟通的桥梁
财务管理能够为酒店提供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信息,以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种报表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可以为酒店的会计核算作为基础,并且能够很好的反应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这些经济信息也是酒店和外部进行交流的数据与基本材料,并且在酒店财务经营的过程和酒店经营的结果的评价时,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数据。
(三)财务管理是酒店经济效益的导航仪
在酒店经营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随时随地的收集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数据,这些经济数据高度敏感,能够第一时间反应经营状况,时效性的特点也非常显著,酒店在经营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可以很及时的反应情况,比如收入和支出的配比问题、酒店经营管理是否良好等等,都可以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运算、分析、预测发现问题以及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酒店经营应该注意和改进的方面,从而进一步有利于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酒店长期的发展。
二、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内部控制力有缺陷
所谓酒店的内部控制力,即是酒店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酒店内部控制能力决定了整个酒店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酒店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情况下,酒店内部人员密集且众多,消费群体广且流动性大,价格层次高低不一等特性,在这些复杂的现状下,如果酒店的内部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便会加大酒店经营的难度,不利于优化配置,也不利于成本节约,会导致资源浪费,酒店经营困难等问题。比如某沿海城市度假区的一家中型星级酒店,由于各部门人员编制、工资预算不合理,导致餐饮部人工费率高达50%,餐饮严重亏损,原因很简单就是内部管理设计不合理,餐饮部的岗位设置过多且分散,不仅浪费人工成本,员工都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缺乏。
(二)酒店的投资行为不具有科学性
当前的酒店业,尤其是一些档次高级,服务高端的精品高星级酒店,其前期的建设投入成本大,其回报周期长且回报率低,在对市场分析不充分的情况下,对酒店的发展状态和当前市场定位不清晰的情况下,没有科学的规划和调查就进入此行业,风险大,一旦遭遇问题很容易造成投资失败。比如某些酒店内部投资桑拿等养生项目,由于中国国情及法律法规的要求,消费者对养生项目的环境有较高要求,然而一旦投入下去,其经营状况又要受到政策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有些项目,形成投资大、风险大的不稳定经营局面。
(三)酒店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和发展的核心,没有好的财务管理系统就没有好的酒店发展前景,而酒店中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现在的社会,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酒店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性强的财务人员,不能对酒店的经营进行良好监管、计划与预测,会影响到酒店管理的方方面面,而酒店常常忽略了财务管理中财务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培训和职业教育规划,不利于酒店的长期发展。目前,在不少地方的宾馆酒店,使用品牌连锁经营,由管理团队管理,不注重自己酒店财务团队建设,加上酒店财务部门属于后台部门,员工资历较浅,往往受制于其他经营部门,比如销售部门、餐饮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四)酒店的预算管理制度缺乏或滞后
在酒店的若干重要财务管理制度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实现酒店目标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管理可以为酒店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出预测和制定发展方案,但由于国内酒店行业普遍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参与预算人员的素质不高,预算不准确,没有把握酒店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总的来说,普遍没有系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即使有的酒店建立预算体系,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只是每月拿来与实际数据做一些对比,不能通过预算管理实现酒店经营的预期目标。
三、提高内部控制的对策
财务管理可以说是酒店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对酒店经营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酒店的长期良性发展和经营上的盈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酒店内部控制离不开人才
酒店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成本控制,良好的成本控制需要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酒店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行成本控制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把员工工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把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酒店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酒店经济效益。比如上面提到的某人工费率过高的酒店,后通过并岗缩编等整合措施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推进人才发展战略,构筑长期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人人有机会,个个有平台”的职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进行一专多能培训,让员工能提升业务水平轻松上阵。酒店的关怀备至与职业发展平台也让员工寻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更增强了酒店的竞争优势和凝聚力。
(二)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要建立良好的酒店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预算体系,必须将预算分解到小目标再到个人,协调共同完成预算目标和任务。在预算编制方面,要打破原有的定期预算的方法,灵活的根据市场的情况,实行灵活的按月或者按季度进行酒店的预算,优化资金配置。同时也要加强财务管理的事中监督,对大的项目或者大金额投资时,要实施全面的监控。最后也要注重事后监督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实施绩效管理,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酒店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素质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能够起到提高整个酒店财务人员的素质的作用,高级财务人员可以对酒店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培训体系,对每个员工都要重视其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开拓视野,例如培训外语可以提高酒店接待外宾的能力,酒店员工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也可以增强酒店的国际视野。比如某酒店财务部门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个员工都能系统地学到财务知识。同时每半年开展一次员工的技能与专业业务知识大比武,不仅比财务理论知识,还要根据所在岗位的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财务管理见解。酒店给予成绩优秀的员工加薪及晋升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提高酒店的品质。总之,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融入到培训中,不断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团队精神与凝聚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都能更好为酒店服务。
(四)强化成本控制工作
在酒店财务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注重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是酒店经营的生命线,而在成本控制中,首先要注重的是控制采购的进货成本,因为酒店采购进货是酒店资金周转的第一部分,所以物料的采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成本的控制直接决定了酒店的盈利水平,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对成本进行全程的核算和监控。有必要实行多渠道采购,货比三家选择同质最低价,同时顺应市场、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直销平台,把控采购成本。与供货商签订90天付款协议,保证酒店资金运转有序,降低财务费用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励,酒店业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酒店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经营,加强内部控制能力,强化成本控制力度,不断重视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发展和创新酒店内部财务管理的方法,使酒店能够持续稳定的经营并有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洋.经济全球化下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4(2)
[2]刘彩虹.浅谈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思考[J].华章,2014(3)
[3]齐雪桥.论酒店财务管理的特殊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3(6)
篇2
一、新旧制度修订的大体概况
从章节分布上看,新制度多了一个章节,体现在第十二章“财务监督”;从字数上看,新制度多了两千多字,旧的8500多字,新制度则有11000余字;从条数上看,新制度84条,比旧制度多了24条;从称呼上看,各级各类广播事业单位旧制度简称为“事业单位”,而在新制度上则统称为“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从内容上,旧制度第五章节的“结余及其分配”修订成“结转和结余管理” [1]。
二、旧制度中财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滞后于财政体制改革发展的需求
1977年至今,广播电视事业的财政体制改革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财政体制改革上的力度和广度不断深化,突出体现在资产管理改革、政府采购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等方面[2]。旧制度在改革深化中很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特别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管的比较死,如:只能讲宣传任务社会效益,不能突出经济效益,间接排斥商品和市场经济;广播电视在资金筹集渠道上不能多元发展、多种经营[3];广播电视单位财务收支高度集中,利益分配单一等等都滞后与单位自身的发展,旧制度的财务运转模式难以适合新的需求。另外,广播电视单位在单位性质和业务内容等方面也发生变化,单位规模、收入来源、经费支出去向、结转结余、经济结构等都发生改变,出现了不少新的经济事项,难以做到与时俱进。
(二)开放性与全面性略显不足
旧制度在开放性和全面性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在开放性上对不少制度里的内容规定的过细,操作性和时代感不强,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难以做到制度保持相应稳定的要求,如经费预算编制方法、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转让、开户银行等方面都有特定的规定,大大制约了财务的管理体制发展[2]。在全面性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从范围上看旧制度的范围局限在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各类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未包括非政府部门主管的单位;在清算中没有把“分立”的部分考虑在内,致使清算不全面;在资产管理上,没有把“在建工程”纳入资产管理[2],导致在建的工程在决算报表上与实际的资产数字不相符,存在漏洞;在财务管理中,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没有做规定,导致一些经济业务无章可循。
(三)财务监督和监管不完善
财务监管作为国家财政监督的基础,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旧制度中缺乏财务监督和管理,也出现了系列的问题急需要解决。我国现行财务报销制度的内控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层。一是发票管理,二是行政管理,三是财务监督,特别是在监督管理中存在不少漏洞。如以假发票报销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滋生了很多腐败的现象;报销的范围越来越大,公私没有分清楚;借用公款报销很多私人消费的经费,公款挥霍和贪污现象屡禁不止;加上财务人员和单位领导责任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信息分类混乱、处理票据滞后、凭证收集不全等现象出现,导致会计工作混乱。
(四)会计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遍布全中国,规模和级别也各不相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差异也大相径庭。旧制度中对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没有做过多的要求,缺乏规范管理,不少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学历较低、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强,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到位,也间接影响到单位目标的实现。
(五)财务分析指标和经济核算不完善
财务分析作为政策制定、业绩评价、预算指导和执行的基础和依据,是财务报告数据的进一步利用,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财务分析指标的需求量也在发生变化,如成本效益关系、资产管理等方面都缺乏一个可用的统一指标。而在经费预算上,改变以往以为跑门路、要经费的被动局面,强调执行力,强化成本意识,特别是要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和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但旧制度中经济核算深度显然就显得单薄。
三、新制度改革的主要修改内容和成果
(一)体现财政体制改革成果
新制度的修订改变了旧制度中不适合、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在我国建立起现代公共预算制度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把合理编制单位预算放在首位,规范了预算编制的办法,并严格执行;在预算编制原则上也坚持“合法合规、注重绩效”的原则,强调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取消预算外资金的提法,将预算外的资金也纳入预算管理[2]。在资产管理改革上,也增加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资产的任务,提出资产所包括的范围,强化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新制度注重对资产处理、出租出借资产、对外投资的管理,对固定资产实行标准化管理,及时变更资产的分类,在横向资产和纵向资产上都加强了管理,突出大型仪器设施设备的共享共用,体现信息化管理。此外,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的改革也进行修改,可以实现政府收支活动划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政府采购改革上也突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在源头上杜绝腐败。
(二)体现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自身改革的发展成果
新制度的修订也体现了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自身改革的成果,规范了收入和支出经费、结转结余经费管理。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接收、检测、播放等业务活动或者辅助活动上也有了明确的说明;在事业收入中增加了节目销售收入、播放收入和制作收入,删除了节目交换收入和无形资产转让收入;把原来结余资金分成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两部分,防止二者相混淆,扭转资金被挪用的可能;建立健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对绩效管理的支出加权管理,明确各种赞助、罚款和捐赠不计入成本费用[2]。
(三)强化财务监督和财务风险防范
新制度对财务监督有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财务的控制和监督,要求在全过程进行监督,突出日常监督同专项监督相结合,强调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双管齐下,建立起完善的内外部监督控制制度,在监督上还要接受主管部门、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广播电视事业对外投资,规范借入款项管理,对审批手续也进行严格的审批,不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并提供担保。
(四)体现开放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新制度中对旧制度中的很多不合理成分进行修剪,也新增了改革开放的新成果。体现在:突出财政改革的成果;扩大广播电视财务使用的范围,把非政府行政部门主管的单位也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把“在建工程”纳入资产管理范围内[2],分立的部分也算在清算范围之内。此外新制度突出改革的稳定性,对新增的内容在具体的操作和程序、方法及步骤上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但对原则性、整体性的把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和说明。
在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设置上也更加全面和具体。对会计从业资格人员提出上岗的具体要求,明确要求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均要配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同时对总会计师也有了具体的说明,明确职责和岗位胜任条件。
篇3
关键词:门店经营 集团公司 财务控制
一、集团公司门店经营的一般模式
企业集团是当代大型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现实选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发展进程的日趋加快,中国现代大型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紧密,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刺激及企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现代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分工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连锁经营作为企业集团的一种特有形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已成为商业特别是零售业的重要支柱。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改变传统商业购销一体、柜台服务、单店核算、主要依赖经营者个人经验和技巧来决定销售的小商业经营模式。它实现店名、店貌、商品、服务方面的标准化, 在商品购销、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等方面实行统一, 从而把复杂的商业活动分解为像工业生产流水线那样, 提高经营效率, 实现规模效益。连锁企业一般由集团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或委托配送机构)三部分构成。肯德基、沃尔玛、国美电器、同仁堂等集团公司都是门店经营成功的典范。
二、集团公司门店经营的财务控制问题
集团总部与门店间如何协调分工合作,在充分发挥和利用集团总公司资源优势的同时,帮助门店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从而达到集团一致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当代集团公司必须深刻思考和探索的关键问题。在集团总公司的控制系统中,会计和财务控制是集团公司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集团总公司对门店的财务控制更是重中之中,集团公司如何积极应对企业集团总公司与门店的权责利关系,能够建立起合理有效的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
当代集团公司在不断探索合理有效的门店财务控制的道路中,遇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集团总公司对门店过分集权控制,不利于下属门店发挥理财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制约了门店生机与活力;另外一些集团总公司因为妨碍了下属门店自,进而侵犯到门店的独立法人地位;各门店过分追求其自身经营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其成员单位间资源调动受限,极大阻碍整个集团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对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也造成了重大浪费;最后,集团总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具体方式与制度等得不到实际操作中的有效实施,造成集团总公司对门店财务失控,使集团公司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下降。事实上,实现资源整合与治理协同是每个集团公司组建的初衷。若现实结果只是多个分门店简单组合一起,作为集团性质的企业也就毫无意义。集团总公司对门店加强财务控制正是实现这一初衷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提高门店财务效率,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同时集团公司利用其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对降低集团整体运营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十分有用。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对于企业集团非常必要。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实现财务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总公司对门店财务控制不仅是可以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效应,也是构建规范集团总公司对门店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一个集团中财务控制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好总公司对门店财务控制协调关系问题。
从实践看,集团总公司的管理特别是其对门店的财务控制管理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由于总公司与门店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因此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着最求各自不同的利益驱动目标。总公司可能存在对门店非善意的经营行为,会损害其他各门店利益;同时各门店也存在与集团总公司缺乏必要及时的协调沟通机制,在追求其自身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忽略了集团总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协同效应,这些问题都极大制约了我国当代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集团总公司对门店财务控制的职能
1.保障总公司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
集团总公司的重要职能之一为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对企业集团的发展举足轻重。战略形成是决定新战略的过程,而管理控制是决定战略如何执行的过程,任务控制是保证具体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管理控制局限在组织中层,用于连接高层的战略形成和低层的任务控制。Anthony(2007)认为财务控制作为管理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也承担着保障企业战略决策顺利实施的重任。总公司的战略制定是站在集团整体角度上的,是一种全局考虑。因此这种全局考虑在某些程度上会牺牲部分下属门店的现实利益。集团公司为了促使下属门店积极配合总公司的战略决策,可以通过财务控制的方式,对各个门店的日常经营运作加以约束管理,促使其顾全大局,同时为集团公司的战略决策的具体实施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否则,即便集团公司战略决策如何高明,也恐怕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无法得到顺利实施。
2.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在企业集团中,总公司与门店之间财务信息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原因在于财务信息是在一个委托链中进行传递的:集团公司—门店总经理—门店财务经理。在这个财务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诸如信息丢失,信息造假等导致信息失真的现象。当公司的管理阶层拥有比股东更多信息的情形下,会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问题。当大量财务信息失真,出现无可比性,无相关性信息时,势必对集团总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误导和不利影响,使集团总公司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由于门店经理人员对于其所在门店目前与未来运营的表现与发展前景,拥有比集团总公司更多的信息,因此集团总公司必须利用财务控制作为强有力的武器,从组织程序,内容结构等方面确定一整套全面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
另外财务人员利用现代财务网络电算化,对门店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增加门店财务状况的明晰化、透明化,以坚决杜绝任何欺骗行为,从而确保集团总公司在准确的财务信息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对于可能出现的有损总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降低成本,维护总公司利益。
3.有效防范集团的财务风险
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集团未来财务收益的变动性而引起的某些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集团总公司对门店进行财务控制的实践中,经常出现比如总公司为门店贷款提供法人担保,或者门店直接从集团总公司处借贷资金待日后有偿债能力后归还等做法。在诸如此类资金往来借贷,偿还贷款等过程中,不论是集团总公司还是门店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严重的还会威胁着门店生产经营的安全性、效率性,甚至妨碍了企业集团的稳定和发展。
由此可见通过财务控制,集团公司通过建立一套以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指标、以盈利能力指标和资产管理指标为辅助指标,由基础指标和辅助指标共同组合而成的适合企业集团特征的财务风险测评考核指标体系,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为企业集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实现门店间的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最开始起源于企业并购的发展,现代学者将财务协同效应定义为:该效应是是指在企业兼并发生后,企业通过将收购企业的低资本成本的内部资金,投资于被收购企业的高效益项目上,从而使兼并后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益更为提高。在门店日常经营中,部分门店的现金流入比较宽裕,但缺少合适的投资机会,从而出现资金的闲置和低效使用,而其他一些门店因为具备良好的投资机会,但缺乏充足的内部资金支持,公司进行外部融资成本则更高。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可以通过财务控制方式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合理运用资金,实现母门店之间的财务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整体,集团公司的筹资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更容易获得较优惠的筹资融资条件,以此降低资金运作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集团总公司对门店财务控制的策略
财务控制方法是实现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不少学者都对它做了研究。如巫升柱(2008)认为:企业集团母门店财务控制系统是以下四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1)财务制度控制系统;(2)财务目标控制系统;(3)财务人员控制系统;(4)财务信息控制系统。杨珊华(2009)认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资金、制度、人员和审计控制。在以上四种控制方式中,制度控制,人员控制是基础,资金控制是关键,审计控制是保障,四种控制方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缺一不可。但上述研究都没有考虑母门店之间的控制程度。而现实中集权管理模式、分权管理模式和统分结合管理模式三类不同的母门店管理控制模式,各种不同的财务控制方法在企业集团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的程度各不相同,不同集团公司因其自身内外部环境影响,总公司采取何种控制方式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存在差异化。从总公司对门店财务控制整体过程出发,其控制方法主要采取三种形式:
1.建立和完善集团总公司下属门店财务决策机制
集团总公司对门店建立财务决策机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实是对门店的一系列财务行为进行事前控制。这种集团总公司对门店的事前财务控制,一般是指财务计划与成本控制,即事前有个控制计划任务,可以在计划掌控中完成财务预计指标任务等。在事前防范与控制在目标内,可以取得预期设计的良好效果。实现事前控制的途径有两种:
(1)财务人员控制。总公司如何有效控制门店具体财务活动,让门店积极配合集团总公司财务人员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在维护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前提下,保证所有者的相关权益,这是财务控制的首要问题。总公司可以通过建立门店财务人员管理制度,实施财务人员述职报告制度以及建立财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来实现对门店财务人员控制。目前大型集团公司一般采取财务人员委派制来实现总公司对门店的财务人员控制。总公司通过对财务人员的控制促使门店的财务决策符合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要求。目前理论界对财务人员委派方式主要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财务总监委派制度,这种制度是指总公司作为门店的所有者或主要出资人,总公司对门店派出财务总监,专门履行总公司检查,监督来控制门店财务活动的一种财务人员控制制度;另一种是财务主管委派制,是指总公司作为门店的所有者或主要出资者,向集团下属各门店派出财务主管,各级财务主管由门店聘任。委派的财务主管在门店实际运营中处于双重身份,他既是总公司经营者的代表,也承担着门店主管财务的负责人或总会计师的职责,肩负着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的双重职能。由于不同集团门店的构成关系有其自身特点,财务人员委派形式有着不同的适应性,一般而言财务总监委派制主要适用于资本型,而财务主管委派制主要适用于一般混合型门店组织管理形式,两种不同形式的委派制有其自身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2)财务资源控制。财务资源的控制,只要是对财务战略,预算,资金等相关内容的管理和控制。广义上的财务资源包括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公司内外部理财环境,公司财务制度,资本结构和会计信息等影响或反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诸多要素,狭义上的财务资源主要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具体财务管理内容,如资产资金管理,投资筹资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信息管理等方面。总公司提升财务控制水平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对财务资源配置能力的不断提高。总公司对门店财务资源控制的核心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财务信息资源管理。规范,真实,安全是财务信息的最大特点。科学合理利用财务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财务信息资源的巨大潜力,是集团总公司对门店财务信息控制的目标。
②人力资源管理。总公司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的挖掘与管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制度的优化组合,实现人尽其用,提高财务部分工作效率。
③设施管理。设施主要是指财务工作中所能用到的设备工具等,对于现代企业计算机等智能化办公设施对财务控制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它关系到各种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的重要保障。
2.建立科学有效的对门店的财务制度
总公司对门店财务控制制度的贯彻和实施,是对门店财务控制进行事中控制和管理,从而规范门店的经营行为,使财务风险最小化。财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筹资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分析和评价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分配管理制度和单项财务制度等。由于门店之间构成关系的不同,其对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建立科学有效的门店财务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集团公司开展财务制度控制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经济法,金融法,证券法,担保法等。
(2)以门店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为准则。财务制度的制定都是建立在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框架下,并根据门店管理原则和相应的目标体系而制定的。
(3)以门店实际组织结构特点为出发点。不同集团公司内部由于门店组织结构形式不同,其对应的管理模式存在差异化,因此其对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同。总公司应建立起适合其组织特点的财务控制制度。
(4)以门店整体利益目标为奋斗目标。财务制度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各门店自主经营权利,应充分调动门店生产经营积极性,从而体现集团内部各层次财务目标的一致性,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建立门店的财务绩效考核机制
总公司对门店建立财务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是对门店财务活动进行事后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财务战略目标,达到实施奖励惩罚机制的目的。由集团总公司组建财务管理委员会或投资预算委员会,负责并制定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及实施效果评估标准,总公司定期对集团下属门店进行财务绩效考核。总公司财务部则负责日常的财务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建立积极有效的财务绩效考核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制定绩效计划。通过总公司与门店的充分沟通,确定门店的绩效计划,如门店的目标,行动计划,任务,职责,奖惩制度等。绩效计划是通过多次会谈,协商而达成一致共识,计划制定后双方以此为方向为之共同努力。
(2)实施绩效计划。绩效计划制定后,门店执行该计划并沿着既定目标而努力工作。总公司随时监督计划实施情况,及时掌握计划执行进度,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并提出合理指导建议与意见。当内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发生巨变时,总公司应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绩效计划,促进最终绩效考核目标的实现。
(3)最后进行绩效考核。总公司根据绩效计划执行结果,详细分析影响执行效果因素,通过与门店的沟通确定门店绩效执行情况,依此制定奖惩制度。
在整个集团总公司对门店的财务控制中,财务控制绩效考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对门店的财务控制发挥着导向作用,也是母门店进行财务激励的重要依据,同时它支撑着财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增强集团母门店间的沟通也起着积极改善的作用。
集团总公司对门店的财务控制有一些非常好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也有一些通行的方法和策略供参考,但是由于每家集团公司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和特征,在制定财务控制策略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l]张春峰.基于业务关联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6)
[2]胡四修.跨国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博弈研究[J].学术探索,2013,(01)
[3]黄丽萍.连锁企业门店扩张中的财务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8(2)
[4]孙若曦.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6)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引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电子商务全面覆盖社会发展各领域”[1];河北省发改委公布的《河北省“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 ,我省电子商务将进入规模扩大、提速增质的快速发展阶段”[2];从上可知,河北省乃至国家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氛围浓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作为河北省的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应为河北省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输出更多地高端技能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对口就业率比较低,基于此,高院校应不断改革和优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本文从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师资结对,开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真实企业工作环境的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探索服务河北省区域经济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学生就业时与企业的“零对接”。
一、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师资结对
作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能进一步的深造,而且更侧重培养高端技能型和可塑性好的电子商务人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结合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河北省“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选择省内典型性和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比如河北慧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北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讯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或者争取和国内电商龙头企业洽谈合作,与其建立深度长久的合作关系,并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技能的课程,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等,共同参与到人才的培养中,并设置人才质量监控体系,长期监控人才培养的质量,依据监控发现的问题,调整校企双方的合作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
其次,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共同参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施行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一对一结对,企业教师定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培训,校内教师定期下企业参加定岗实践,接受企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培训,提高实践指导能力,并能达到通过团队合作或者独立完成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此外,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一对一定期对双方的短板进行互相指导,加强深度合作,使得最终企业的教师达到高职院校教师的标准,校内教师达到企业岗位需求的标准,形成校企合作的新型“双师型”教师,为培养高端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开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共同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比如《网络营销》、《网店运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PS图片处理》、《客服管理》等,企业教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提炼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将企业真实项目纳入到课程的内容中,校内教师对这些内容整理并深化,然后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编制课程的标准、协调安排教学计划、商讨教学方式和方法、制作教学PPT、录制教学视频、整理汇总素材以及其他课程需要的资源,最终开发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学习和实战后,实现就业时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且是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强调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得重要性[5]。高职院校应充分依托合作企业资源,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建设既有模拟实训环境,又有真实企业工作环境的校内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校层面,主要提供场地和硬件设备,并对基地进行设计装修;在企业层面,主要进行企业内部文化设置,打造真实职场的环境和氛围[6],并将企业真实项目和业务工作引入学校;此外利用校企师资的结对资源,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对基地的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和企业项目任务管理和指导。基地的真实职场环境和氛围,学生在进入基地开展实训和实习工作时,会转变学生身份为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认同企业的文化、遵守企业的各项规定制度,并在校内和企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强化理论知识,锻炼实际能力,从开始的生手一直发展到高端技能型人才。
四、结束语
本文在充分调研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分析《河北省“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及国家《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依托合作企业,从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师资结对、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以及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几个方面,重点仍然是校企深度和长效合作,分析研究了服务河北区域经济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师资结对和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这几个方面探讨的还比较浅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课题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服务河北区域经济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RS-2016-303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12月29日.
[2]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年12月31日.
[3]杨玉洁.浅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交际》,2016(15).
[4]吴韬.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商》,2015(08).
篇5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也急剧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伴随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然而,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严重的供需矛盾现象暴露出现行的高校教学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性。如何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有效地培养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以满足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的需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据统计,我国从2001年在13所高校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此后不断增多,目前全国约360多所高校设电子商务专业,每年毕业生达万人以上。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火爆,毕业生每年需求量排第一位,但就业率不高,仅为20%,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47%)的平均水平。一方面是需求旺盛,一方面是就业率不高。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导致毕业生需求旺而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1.专业定位不够准确。由于对专业定位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地位过高往往把培养电子商务“万能”应用人才为目标,结果贪大求全,违背教学规律,不符合社会需求实际,导致电子商务毕业生无用武之地而从事其他行业;定位过低则把培养电子商务的“专才”为目标,专业设置狭窄,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适应性不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2. 教学模式传统而陈旧。高职院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绝大部分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守旧,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缺乏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简单,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部分课程设置适用性差;教材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更新慢,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商务网络环境;面向电子商务的仿真教学设备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培训,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专业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的要求
3. 实践环境不理想,与社会联系不够。因为模拟软件的工更新换代不够及时,企业真实操作之于学校模拟软件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学校软硬件与企业相关设备的巨大差距,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实践的效果,造成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较大的差距。
4.考核方式传统而陈旧。在考评环节绝大部分课程延续传统的考评方式,即,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由于考核重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造成学业评价的不公平,失去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二、我院电子商务“零试用期”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零试用期”培养模式要求毕业生“毕业即就业”,这正是市场对电子商务毕业生的普遍要求。因此,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要打破原有的“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零试用期”人才培养模式。
三、电子商务“零试用期”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1.明确专业定位,确立面向就业群的“零距离”培养目标
专业目标定位是实施“零试用期”培养模式的关键。电子商务专业目标定位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培养人才目标和规格,追求“专业有特色、育人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专业建设目标,实现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零试用期”。具体来讲,应面向电子商务活动第一线,培养“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的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电子商务的现实发展,针对不同的“岗位群”,如:技术类、应用类、战略管理类等,按类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使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零距离”培养模式
(1)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教学模式。突破过去理论课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向的交互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突破过去实践课教学中的单一解说式、参观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种与提高实践能力有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诊断式教学、操作指导式教学、演练式教学等。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实训教学、模拟环境教学、情景再现教学等,突出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考核力度,达到实践教学内涵深层化、内容特色化、过程个性化和体系规范化。
(2)建立具有“零试用期”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构建“活模块”课程模式。即,把专业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实践技能课等模块。根据市场分析预测结果组合模块,增加实践实训内容,使课程内容紧跟时代要求,符合市场需要。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在传统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提高实践实训评价标准,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和能力。同时,要建立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把电子商务师、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认证等引入教学评价中,用第三方评价机制来检验教学水平和效果,增强评价的客观性。要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职业资格相关考试,扩大学生“零试用期”就业口径。
(4)打造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电子商务专业“零试用期”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采取“走去出、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设为岗位训练而实现真正的“零试用期”目标。
3.开展自助创业,加强实践环节
我院该专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进行创业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实现主题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增强了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通过项目驱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篇6
【关键词】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财务绩效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发展与日俱进,传统的工业经济正逐渐被知识经济所取代,世界正在从以物质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为主体资产的经济社会转变为以知识为主体资产的经济社会。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是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如何正确运用知识的力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安生立命的根本。智力资本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当今社会的企业,尤其是以知识为主要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加强对智力资本的投入不仅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实现企业相关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探讨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电子信息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其知识的吸收、积累、分享及融合是创造企业价值的主要动力。该行业的发展对智力资本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本文选取电子信息行业来研究智力资本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问题,为智力资本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二、理论基础
(一)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不断使用的实物资产。在知识经济到来之前,物质资本处于支配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是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融合构成了企业。
(二)智力资本
新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是根基,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发展更多的智力资本,并提供日益增长的效益回报。实质上就是通过高效率的利用可以转换成价值的知识,是公司财富积累的依托。
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构成了智力资本,这两个要素互相辅助配合,密不可分。其中,企业员工接受的工作能力训练、职业操守教育等资金投入而产生的更大效益即产生了人力资本。在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以独创性成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决定因素,能够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合理利用资源,建立企业的竞争战略。
结构资本是企业的支撑框架,包括企业的版权、商标、品牌形象、企业文化、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企业理念以及组织流程等,它存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结构资本能将个人有限的能力转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人力资源,是辅助其创造企业财富的组织资本,不具有物质实体。它决定着人力资本是否能够高效运作,也体现了组织结构的高效运营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三)Pulic模型
本文采用奥地利智力资本研究中心帕里克(Ante Pulic)等人提出的智力增值系数法(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VAICTM)来评价企业智力资本。智力增值系数法是用来研究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财富的创造效率的重要检验体系,迄今为止是探究智力资本使用最广泛的测评方式。采用智力增值系数法能够清晰明了地提供研究结论,其基本原理是: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共同运作积极推动着企业财务绩效的运行。智力增值系数是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三部分之和,即VAICTM=HCE +SCE +CEE。
三、实证分析过程
(一)变量定义及释义
本文采用的是帕里克智力增值系数法VAIC框架的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和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分别作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替代变量作为自变量,表示每单位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物质资本可以带来的增值,VAICTM表示三类增值效率的加总值,作为企业整体增值能力的度量。
为了衡量财务绩效,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作为因变量。
采用企业规模SIZE和权益乘数EM作为控制变量。变量定义及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及说明
变量类别 变量符号 变量含义 变量说明
自变量 HCE 人力资本增值系数 VA/HC(企业增值/工资成本)
SCE 结构资本增值系数 SC/VA(结构资本/企业增值)
CEE 物质资本增值系数 VA/CE(企业增值/物质资本)
VAICTM 智力增值系数 HCE+SCE+CEE
因变量 ROE 盈利能力 净利润/净资产
EPS 每股收益 净利润/总股数
控制变量 SIZE 公司规模 LN(年末总资产)
EM 权益乘数 总资产/股东权益总额
(注:企业增值=税前利润+应付职工薪酬+利息费用;工资成本采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计算;结构资本=企业增值-工资成本;物质资本采用净资产期末账面价值计算。)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市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条件的有213家,剔除7家ST公司以及23家数据不完整的公司后,本文选取2011年的共183个电子信息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所选样本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
(三)研究假设
净资产收益率是体现企业投资人投资获利能力的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获得利益的能力越强。该指标是从企业所有者层面考虑企业盈利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方面,所以选取ROE评价财务绩效。
人力资本通过公司职工开发知识技术,提高企业效率,为公司创造源源不断的附加价值。人力资本有着极高的能动性,为企业开拓市场,寻找更多的客户资源,同时可以通过企业员工的声誉保持现有客户,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提出:
假设1: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正相关。
结构资本较高体现在企业的安全有序、高质量运作,可以促进员工发展创新及员工之间的探讨交流与合作,在公司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共享协作平台,促进信息的传递,又可以辅助人力资本,利用自身的能力对资本进行协调配置,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以达到最优目标,因此提出:
假设2: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正相关。
无论在工业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都是企业建立、运行最基本的资源,对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至少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来看,物质资本的投入仍是居高不下,处于高水平状态,并且一段时间内没有下降的趋势。对企业的发展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本文也探讨了物质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因此提出:
假设3: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正相关。
每股收益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与年末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的比率。它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能力,可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水平。因此,将每股收益作为衡量财务绩效的指标。
智力资本的创造、应用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综合能力的体现。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稳定持续运作的支撑框架。它存在于组织结构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运作系统中,对各种资本进行不断的整合。物质资本是企业建立、运行最基本的资源。因此提出以下:
假设4:人力资本增值系数(SCE)与每股收益(EPS)正相关。
假设5: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与每股收益(EPS)正相关。
假设6: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与每股收益(EPS)正相关。
(四)模型构建
本课题主要从两个层面探究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即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股东获利能力。本文运用如下两个模型来检验有关理论假设:
模型1:
(1)
模型2:
(2)
模型1研究智力资本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主要验证假设1、假设2和假设3;模型2研究智力资本对股东获利能力的影响,主要验证假设4、假设5、假设6。其中,α0表示常数项,α1、α2、α3、α4、α5为模型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五)多元回归分析
企业财务绩效的增值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VAICTM各组成部分出发,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其解释和说服力度较强。
1.VAICTM 各组成部分与ROE的回归分析
表2 VAICTM 各组成部分与ROE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自变量: EM, HCE, CEE, SCE, SIZE 因变量: ROE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共线性统计量
B 标准误差 试用版 容差 VIF
(常量) 0.189 0.048 3.932 0.000
CEE 0.889 0.026 0.927 33.826 0.000 0.662 1.510
HCE 0.012 0.003 0.122 4.246 0.000 0.601 1.665
SCE 0.004 0.002 0.053 2.042 0.043 0.727 1.376
SIZE -0.007 0.002 -0.074 -2.863 0.005 0.746 1.340
EM -0.031 0.004 -0.232 -8.052 0.000 0.600 1.665
R2 0.912
调整R2 0.910
表2中自变量: EM、HCE、CEE、SCE和 SIZE,因变量:ROE。从表2可以看出R?、调整R?分别为0.912与0.910,拟合优度较高,说明模型的解释力度高;VIF小于5,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从回归结果来看,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正相关,支持假设1;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正相关,支持假设2;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支持假设3。企业规模SIZE、权益乘数EM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负相关。因此假设1、假设2、假设3成立: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正相关。
2.VAICTM 各组成部分与EPS的回归分析
表3 VAICTM 各组成部分与EPS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共线性统计量
B 标准误差 试用版 容差 VIF
(常量) -0.305 0.525 -0.582 0.561
CEE 2.243 0.287 0.491 7.806 0.000 0.662 1.510
HCE 0.174 0.030 0.377 5.712 0.000 0.601 1.665
SCE -0.004 0.024 -0.010 -0.167 0.868 0.727 1.376
SIZE 0.034 0.026 0.077 1.297 0.196 0.746 1.340
EM -0.233 0.042 -0.369 -5.591 0.000 0.600 1.665
R2 0.536
调整R2 0.523
表3中自变量: EM、HCE、CEE、SCE和SIZE,因变量: EPS。表3结果显示,R?、调整R?分别为0.536与0.523,说明模型的解释力度尚可;VIF小于5,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从回归结果来看,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与每股收益EPS显著正相关,支持假设4;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与每股收益呈负相关,且不显著,与假设5不符;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与每股收益EPS显著正相关,支持假设6;企业规模SIZE与每股收益EPS正相关但不显著;权益乘数EM与每股收益EPS显著负相关。假设4、假设6成立,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与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
通过表2和表3相比较可以看出,表2中的R?较大为0.912,说明智力资本各要素对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解释能力比对每股收益EPS更强,可能是由于智力资本各要素不仅关注的是股东的利益,更多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是更加关注企业整体的升值能力。权益乘数EM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企业的权益乘数越高,负债程度也会越高,因此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经营。其次,表2和表3共同说明物质资本增值系数CEE对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HCE。
四、结论及建议
(一)实证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183家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
第一,假设1、假设2、假设3、假设4以及假设6得到证明,假设5未得到验证。第二,从控制变量来看,在模型1中,SIZE与EM的相关系数都为负,在模型2中,只有EM的系数为负,因而权益乘数EM与财务绩效负相关,而企业规模SIZE具有不确定性,只对部分指标产生影响,这说明过多的举债可能会增加企业还债成本,使企业获利能力降低,股东权益减少,还会加大经营风险对财务绩效产生的消极影响;并且,盲目的追求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可能不会产生企业价值增值,更有甚者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二)建议
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电子信息行业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财务业绩,增加企业价值。但是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电子信息行业对智力资本还不够注重,所以本文建议:
1.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
首先要推进电子信息行业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完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电子信息行业要使人力资本增值,必须根据知识员工的特点进行激励制度安排,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利益相一致的目的。
其次,要完善电子信息行业的企业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转变用人方式,合理配置现有人员,改善电子信息业员工的后续教育,使专业人员的知识技术及时得到更新,适应时代进步,使企业成员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最后,要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的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通过员工的配合与协作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和管理策划,培养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度,来确保员工的个人奋斗方向与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强化员工对工作尽忠尽职的态度,进而提高电子信息企业财务绩效。
2.加强结构资本的开发与管理
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还没有完全挖掘出结构资本的潜能,目前大多数企业只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往往疏忽了对结构资本的开发与应用。企业应从全局出发,对企业的结构资本进行有效变革,使其能更有效地管理知识、增加利润。
首先,电子信息行业应注重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精简。企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企业的政策信息能够畅通传达,组织结构应尽可能的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并且结合消费者需求与电子信息公司内部的技术升级持续的推出新产品,提高信息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的体制建设,应创建合理灵活的内部交流体系,保证产权激励的有效进行,同时需要注重产业产权的保障与利用,维持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愿景。
其次,电子信息企业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可以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将每个员工的能力凝聚起来,为企业的发展创新献计献策,形成优质的企业文化。
3.实现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调发展
电子信息行业智力资本的高效运行,企业战斗力的不断提升,不仅要求其组成成分在量上而且要求在组织结构层面上的严格匹配。因此要运用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作用来提升电子信息行业的创造性及技术开发、更新能力。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以及物质资本的有效发挥都能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影响,因此电子信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侧重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物质资本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与相互协调,以人力资本管理为重心,同时辅以结构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适当协调,力争实现最佳目标。
参考文献
[1]卢馨.黄顺.智力资本驱动企业绩效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房地产业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9(02).
[2]张信东,张婧.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山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03).
篇7
关键词:酒店管理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28-03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1993年。2002年7月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学院将酒店管理专业改为两年制试点专业。2006年4月该专业被评为广州市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同年12月该专业又被教育部评为200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实施以来,专业立足于服务地方酒店业发展及企业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采取“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服务管理渐进”是指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遵循从“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所谓“全程工学交替”是指从入学到就业,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顶岗交替进行。第一、第二学期的周末和寒假分期分批集中安排学生到各种类型的酒店及餐饮企业顶岗,第三学期集中安排一个月的顶岗,第四学期和寒假期间集中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经过三年的改革与完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两年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一、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酒店最密集的地区,酒店业已成为广东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珠三角丰富的酒店资源以及对专业人才迫切的需求,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据我们对广州数十家酒店的岗位设置与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职级一般设有八级岗位(按由低到高排列):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饭店基层督导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和部门经理属于饭店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饭店高层管理人员。在对目前酒店员工队伍中最需充实哪一层次的管理人员调查中,4/5的酒店选择了基层管理人员(主管、领班);近一半的酒店选择了中层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在对旅游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经过多少时间的工作实践锻炼才能胜任不同管理岗位的调查中发现:基层管理人员需要2~3年,中层管理人员需要4~5年,高层管理人员需要10年以上。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确定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现代酒店、餐饮企业、康乐企业等领域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高星级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会展等部门服务与督导等专业能力,能进行服务流程设计、服务标准制定、酒店市场开发与产品推广,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基层管理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业范围如表1所示。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程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本专业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与企业合作对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归纳职业行动领域,再转化配置学习领域,课程排序遵从“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实践教学持续贯穿、阶段深化。如表2所示。
2.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基础课程。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既是高技能从业者,又是合格的社会公民。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专业积极探索和构建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包括: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的思想政治课程;反映全球共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交流、信息和计算机基本能力,服务后续专业的职业发展素质课程;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第二课堂。如表3所示。
三、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整体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为了满足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按照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安排学生在各岗位顶岗实践,以解决目前高职生在酒店顶岗实习“岗位单一、轮岗困难、岗位以基层服务为主”的问题。学院从合作酒店引进1名餐饮职业经理人担任中西餐厅实训室建设的负责人,全面负责餐厅的设计、设备采购、装修、经营管理和服务技能课程的教学。结合课程“前厅与客房服务”、“前厅与客房管理”的建设,改造现有青年旅馆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在青年旅馆各岗位顶岗;结合课程“餐饮服务”、“酒店餐饮管理”、“调酒与酒吧管理”的建设,新建经营性的颂雅园餐厅(含中餐、西餐、酒吧),安排学生在餐厅各岗位顶岗,学生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核算、市场推广、对客服务等。在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吧服务、茶艺服务等方面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水平。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建设,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营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环境。建立并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制定了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使校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逐步规范化。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强化企业育人功能。根据“酒店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科学有效地选择校外实训基地,布点合理,功能明确,并积极引导实训基地强化育人功能,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如在选择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时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的因素:第一,实训基地的地理位置与便利性;第二,实训基地的类型、档次与规模;第三,实训基地的客源构成与经营管理水平;第四,实训基地对实习生的管理与教育水平。本专业选择了本地区1家白金五星级酒店(商务型)、1家国际品牌饭店集团下属的豪华酒店(商务型)、3家本土单体五星级酒店(休闲度假会议型)、2家4星级酒店、2家品牌餐饮连锁企业,满足了两个班80名学生学习“酒店顶岗实习”课程的需要。不同经营方式的酒店可以让专业教师和学生比较、体会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理念,接触不同的酒店业务标准。两年的学习可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业工作经验达到800小时以上,保证每个学生毕业时能获得三家以上五星级酒店的实习工作证明。
四、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注重教学团队建设,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院校深造和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之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的培养,注重教育理论的培训、专业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校外兼职教师的培养则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酒店业特点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计16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校外兼职教师全程参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入学专业教育、编制课程标准、服务技能课程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开发酒店管理专题系列讲座、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培训能力。
五、以优质课程建设为基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本专业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建设了四门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优质课程。这四门课程是“餐饮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调酒与酒吧管理”、“茶艺与茶馆管理”,其中前两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后两门为中级调酒师、中级茶艺师考证课程。四门课程均与企业密切合作建有相应的网络课程平台,餐饮管理课程为2008国家级精品课程,调酒与酒吧管理课程为2008省级精品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为2008院级精品课程。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主编并出版了《酒店餐饮管理实务》、《餐饮服务实训教程》、《前厅服务实训教程》、《茶艺服务实训教程》、《酒水调制与酒吧服务实训教程》等教材,形成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撑了该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六、以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为途径,保障工学交替的顺利运行
项目建设期间,专业根据酒店业的经营规律,旺入淡出,积极改革并创新教学组织与管理,特别是顶岗实习,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提升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通过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为了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高职教育形势的变化,本专业于2007年适时调整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结构队伍,使之更完善、更合理、更有利于本专业教学的开展,其成员涵盖了酒店、餐饮企业、旅游局、酒店协会等各类单位共10余人,并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学生参与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大型会展活动和学生就业等,从而形成了专业与行业之间良好的互动及交流、合作关系。
2.通过“双向选择”招聘会,解决“学生―基地”对接问题。要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功能,必须使学生建立起对企业教学功能的认知理念。企业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学生进入其内部岗位的实习,不同企业各有自己的要求。一方面企业希望把他们的意愿体现在人员选用的合作上;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对实习基地有一定的选择空间。所以本专业每年的广交会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我们都会以召开“双向选择”招聘会的形式,通过满足双方诉求的“双向选择”的基地进入模式,解决实习生与基地的对接。
3.通过“三方协议”的签定,规定“学校―企业―学生”的角色职责。招聘会结束后,我们会与企业、学生三方签定协议,规定“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职责与义务。企业要遵循“校―企―学”三方协议的条款,对实习生履行管理职责,配合学校的管理;学生一方面要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牢记学生的身份,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认真学习,接受“校、企”双重管理。
4.通过校企合作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逐步实现校外基地教学化。本专业与合作酒店联合制定酒店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设计各个实习阶段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目标。该课程分三阶段实施,具体如表4所示。在实习期间,学生利用企业的环境、企业的师资使职业技能得以提升,在服务中学习服务、学会服务,在接受企业管理中学习管理、领悟管理。酒店顶岗实习课程考核与评价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实习成效考核和过程评价。实习成效主要考核在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实习成果,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工作态度、职业规范、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以及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等方面,主要采用观察、专业谈话与汇报等方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专业形成的《两年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成果,获得2009年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七届市级教学成果高职类一等奖(穗教高教〔2009〕13号);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评为2008年广州市属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穗教科〔2008〕22号)。近六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达80%,就业专业对口率稳步提升,社会声誉良好。每到广交会召开前期或年底,广州地区许多高星级酒店主动到校招聘实习生或毕业生,毕业生常常供不应求,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彩屏.校外基地教学化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9(1):37-38
2.侯明贤.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论实习基地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4):197-109
3.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4.马树超,郭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酒店;财务管理;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引言
酒店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服务行业,必须要注重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比中外大型酒店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国家酒店管理的主要差距就是在财务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对我国酒店财务管理的研究,不仅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酒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意识淡薄
总体来说,我国酒店行业的整体财务意识比较淡薄,各种财务机制的确定也不够科学合理,并没有使财务管理工作起到监督和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首要的问题就表现在财务经理的人事任命上比较随意,因此一些财务经理及财务相关人员就比较缺乏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意识,这使整个酒店的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十分混乱;其次,酒店的财务部门得不到重视,财务经理在整个酒店领导班子内没有话语权,也就不能对酒店的成本和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一些酒店甚至将采购部门独立于财务部管控之外,使财务部无法及时掌握采购行情,对酒店的诸多采购行为的监督也便失去应有效用。
2.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许多弊端
酒店内部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财务管理的水平,酒店行业具有员工人数多、流动性大、消费群体广、服务项目多和结账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这就增加了酒店内部控制和管理的难度,如果酒店内部控制系统不够科学合理,就会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单据缺失、跑单漏单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导致了酒店收入发生损失;对成本的控制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典型的就是固定资产的使用、报废和处置没有完善的审批和监督机制来约束。
3.预算管理落后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酒店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为酒店制定以后的经营计划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坚实的根据。然而我国一些酒店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预算制定的过程中,执行力度也不够严谨,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工作体系,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造成预算目标不够准确,使得预算和实际支出存在较大差别,预算管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我国酒店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1.学习和吸收西方国家酒店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制度原因,西方国家酒店在长期的不断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并且成熟可行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是提高我国酒店财务管理水平的方法之一。主要表现是要采用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行业语言,使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要成为酒店经营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要编制详细的会计报表,进而解决会计信息管理标准化问题;还要对不同部门间的核算进行统一规定,避免各酒店之间数据分类规则不一致,缺乏行业间的可比性。
2.强化酒店财务管理意识,树立大财务理念
酒店财务管理涉及到酒店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加强财务管理是我国现代酒店企业提升其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酒店经营管理者必须意识到酒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首先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体系,以综合性的培训方向为目标,以自身技能为基础,扩展财务人员的知识视野,提高与外国客户交流的外语水平,还要建立和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以积极的鼓励性评价作为主要手段和方式之一,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要加深对财务工作独立性的认识,进而推动酒店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从财务部到市场部,再到采购部都应树立大财务理念,对相关开支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避免发生财务问题。同时保证各个部门与财务部之间的密切配合,保证财务部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和完善酒店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酒店财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也一直是财务工作的重点并且贯穿于酒店管理的始终。然而内部控制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直接或间接减少成本开支,而是需要通过建立管理系统从而优化酒店内部的资源配置,从各个方面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要建立严密有效的内控体系,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人的主导作用
酒店成本控制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要充分挖掘员工的价值潜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让员工参与到控制管理工作中去,处处把关,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做好人力资源和人工成本管理与提高酒店经济效益的双重工作。
(2)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核算体系
要将采购纳入财务部,并且由财务部直接管理库房及餐饮核算员以及酒店日常经营事务,同时财务总监要经常性的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另外收银也要直接隶属于财务部,避免结算时出现差错,也可以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
4.加强酒店预算管理工作
在传统观念上,预算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而新的观念将其看成是企业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利润率的一种方法,因此我国酒店企业要建立高效、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表现为:要将预算总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且相互之间协调一致,从而共同完成预算规定的目标和任务;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预算方案,并且在改善预算编制时,要改变传统的定期预算方式,根据酒店经营情况,灵活实行按月或季度预算,使酒店经营能够跟上市场的变化;要加强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控制作用,加强事前监督,强化预算的调控能力,优化资金配置;要加强事中监督,尤其是加强对重大预算项目、大额投资等实施全面监控,扩展预算会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最后还要加强事后监督,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提高预算资金和资源投入的结合效益。
结束语
随着我国酒店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酒店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要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就应遵循科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要求,加强酒店管理的内部控制,强化预算会计的监督职能,发挥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的中心作用并进行不断创新,最终提高我国酒店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方燕平.现代酒店财务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黄旭.提升现代酒店业管理水平的方法探讨―以酒店财务管理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篇9
酒店财务需要通晓财务、采购、会计、金融、税务知识,掌握法律相关知识,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熟悉使用财务软件。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酒店财务职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酒店财务职责11、建立符合酒店实际的财务运作体系。
2、严格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
3、每月按时出具并分析财务管理报告,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优化存货管理体系。
5、审核并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6、处理好涉税事务,使酒店的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7、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
酒店财务职责21、监督考核景区各业态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管理等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效果,保护景区财产,维护财经纪律。
2、领导财务部的全体人员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良好的财务工作秩序。
3、通过财务分析,指导开源节流,提出挖潜措施,积极开辟财源,组织全景区及各业态的经济核算,对重要经济事项作出效益评价,参与主要经济合同的谈判,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4、编制财务收支、成本费用等计划和预算,负责各项经营计划的协调平衡,落实完成计划的措施,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5、组织制定景区各业态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严格会计监督,支持财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6、控制物品的采购、收货、库存、发放等工作,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确保所有进货价廉物美、库存适量和物尽其用。
7、定期向上级管理人员如实反映景区各业态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正确及时地提供管理信息,作为改善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
酒店财务职责3(1)严格按照集团财务制度和审批流程开展财务工作。
(2)核查酒店各项对内财务报表。
(3)负责酒店内审工作并协助会计做税务工作。
(4)审核酒店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准确性。
(5)每月制作酒店财务报表。
(6)发票购买及管理。
(7)酒店印章及证照管理。
(8)跟进应收账款。
(9)审核酒店物资采购出入库,协助仓库管理员做好仓库台账。
(10)定期进行酒店资产盘点。
酒店财务职责41、主持酒店日常财务、会计及税务管理工作,管理监督基础财务的工作质量;
2、建立酒店的会计核算体系,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3、编制实施企业预决算、财务收支和资金筹措计划,负责成本核算和控制;
4、定期组织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财产安全;
5、确保资金的有效管理,加速资金周转,考核资金使用效果,规避资金和__风险;
6、完成各项财务结算、会计核算,上报财务执行情况,为管理层提供分析数据;
7、定期清理往来帐户,及时催收和清偿款项,做好帐务核对,组织审计工作;
8、负责部门团队建设及员工培养,制定财务内部相关指标,做好绩效考核管理;
9、全面负责帐务问题处理及税务的协调工作,维系好与银行及税务机关的关系。
酒店财务职责51、负责酒店全盘账务的处理及公司各往来账务的核对;
2、独立负责税务关系的处理,维护好与税务专管关系及报税处理;
3、编制各类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
4、负责日常费用报销等单据的核对、年度汇算清洁表的制作及酒店内各物品的管理和各盘点表的制作;
5、组织资金回收、定期进行财产、物资和材料的盘点工作。
酒店财务职责61、根据各类原始凭证完成记账工作;
2、做好财务报表及各类分析报表编制上报工作;
3、做好酒店经济指标分析工作;
5、监督酒店做好税务申报工作;
6、严格执行酒店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根据酒店财务制度审核各项费用报销单据;
7、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酒店财务职责71、担任事业部财务部负责人,对酒店管理公司进行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收入(区分收入来源)成本分析,费用审核等总体把握
2、主持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运用财务数据,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考核经营成果,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为CEO的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3、有效地监督,检查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好日常门店财务问题咨询管理
篇10
以前说到酒店财务,大家就会想到记账、算账;说到酒店财务管理,大家同样会想到那是计财部的事,与其他部门没关系。而现代酒店财务管理则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都和财务管理发生着关系,凡涉及酒店资金流向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到加工、到销售、到资金回笼、再到采购,都渗透着财务管理。酒店资金的循环过程称作酒店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体系是否高效有序运转,决定酒店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目前,酒店行业的财务机构设置一般根据不同的规模、等级和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制定,没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模式。大部分酒店财务部共由五部分组成:会计核算、审计、收银、采购和供应(库房),财务总监直接分管财务部及其采购、供应;财务部是直接由总经理领导的一个重要部门,财务部的机构设置决定了财务部的特殊地位。从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这种财务机构设置的好处是:
其一,可以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和组织体系,以协调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有利于节约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统一控制和调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财务与会计的“反映和监督”的职能。使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各个环节能环环相连,做到以经济主体运行的有序性来应对市场经济环境的非确定性。财务部设置成本控制部及成本经理(因我酒店规模不大只设置成本会计),直属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管理,对于整个酒店的成本控制、毛利率的调整、成本核算、合理库存量的调整等,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成本经理又管辖食品控制员、饮料、烟酒控制员、物料用品控制员,使他们对自己分管的项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层层把关,有利于酒店总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部的工作范围就是成本核算,尤其是餐饮成本核算(一般酒店均配置2-3名工作人员)。按惯例。餐饮部各餐厅的菜单上的每一道菜肴,都必须有一份标准的成本核算单,这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又十分繁琐细腻的工作(又称菜单工程),每一份菜肴的所有原料、辅助配料的分量、单价都必须一一核算并记录在案。这项工作就是由成本控制部与厨师共同完成,完成后的“标准菜单配方”是各个餐厅厨师日常操作的样板和“圣经”,主要菜单经过试制整盘,还要拍照立样。形成菜单资料库,成本控制部要据此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发现有不正常的成本讯号。有向厨师长提出予警的职责。有了成本控制部的合作,餐饮部可以在每个月心中有数地完成部门的目标利润。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成本控制,餐饮部工作就会缺乏理性指导而只能“跟着感觉走”,而我们王子国际酒店缺少的就是这本“圣经”。
其二,采购部与仓库直属财务部,便于了解商业、市场行情,降低经营成本,防止滥用资金和积压物资。其优点是:1、有利于酒店采购成本的控制。酒店采购价格如何确定直接影响成本的水平。国际酒店内对采购成本确定一般是由采购部与财务部共同派员调查确认,对任何一个“采购申请单”一定要充分调查,实行货比三家,最后由财务总监决定,对食品原料货物的采购,因其价格随季节变化频繁,一定要由餐饮部,成本控制部、采购部共同派员进行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扣除一定的批零差价,最后确定采购价。采购价格不会由采购部门和供应商说了算。2、有利于调控成本率。餐饮部成本率高低如何变化与采购部进货价关系密切,如果发生餐饮成本率异常,财务部门就可以立即采取行动,降低采购品种和质量,从而调整到适当的价格和成本率。3、采购部直属财务部除了有利于财务部了解价格行情、及时监控降低成本外,还有利于避免部门分散,互相扯皮情况的发生。
其三,设置专职的日审与夜审。我国加入WTO两年多来,各行各业都与世界接轨,国内酒店也应向国际酒店看齐靠拢,对收入的确定是国际酒店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保证收入准确及时,国际酒店专门设置了日间稽核员(日审)和夜间稽核员(夜审),“从事夜间核数工作的人员过去中国酒店、宾馆没有这个职务”。由收款员到夜审、日审核对收入,层层审查、层层把关、确保酒店的收入不受损失,也保证了客户应收帐款的及时回收。餐厅收款员下班后,他们的收款机要由夜班核数员去清机,因为清机号码和钥匙只有夜班专人掌握,清机的同时打印出当班收入报告及收款员的值班报告;同时日审对餐厅送来的菜单定单与报表核对,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了收入的准确无误。夜班审核专门在晚上10-早6点上班,主要负责审核各营业点交来的收款报告和帐单,做销售总结报告,并与前厅接待报告核对,当天的收入报告第二天早上8:30前报告财务总监,经过夜审、日审工作,保证收入的及时入帐、结帐,不易跑帐漏帐,十分科学。曾经听说某酒店新来一位不熟悉业务的总经理曾经怀疑收款主管存在收款不入帐问题,竟下令进行核查,一查才知道,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经过日审、夜审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导致主管收入不入帐问题的产生。
其四,餐厅和其他收银由财务部管理,收银员不直接同客户接触;通过服务员的媒介,避免在收银员、客人、服务员之间出现漏洞和差错,同时也便于互相监督和控制餐饮成本和营收。
其五,总出纳集中管理酒店资金的统收统支,国际酒店对现金流量的控制与管理十分重视,“现金是金”的理念,深入人心。内部控制程序严谨又十分清晰。财务部对库存现金(含银行存款)要求必须每日盘点,并向财务总监提交《每日现金流量表》。现金的盘点人是由日审(稽核)进行的,目的是保证库存现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按规定每月财务部必须按期编制现金流量计划与供应商付款计划,并向总经理报告付款情况。以保证现金按规定计划流动,确保酒店的正常运营。对酒店现金的支付程序也十分严格,每一笔现金支付都要经过部门经理、主管领导、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和总经理的审签同意,对总经理的开支,财务总监审批后还要报上级主管审批。缺一项签章现金都不能支付出去。各行政与营业部门均无权对外直接采购物品,都必须通过“采购申请单”一个渠道,按规定逐级批准后,由采购部集中办理采购业务,经财务部的验货、业务使用部门收货后,此笔采购费用方可支出。国内酒店对现金流量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说没有计划性,但毕竟线条较粗,更不可能做到天天盘点,天天编制现金流量表,对本部门使用的物品,由本部门申请资金后即可指派采购或者本部门员工购买。而后总经理签字后即可到财务部报销支款,中途甚至不必验收。
王子国际酒店财务部组织机构同样由上述五部分组成,但各部的职能与上述国际性酒店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希望在集团领导的帮助下,在2005年将酒店财务部组织机构的各项职能加以完善,逐步缩小与国际酒店间的距离。
另外,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达到营业收入控制的结果。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酒店销售收入控制是酒店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营业收入控制环节中涉及岗位多,包括酒店服务员、收银员、房务中心、厨房、酒吧、前台、稽核员等多个岗位。要想搞好酒店收入控制,必须明确各岗位权限且协调统一,才能达到良好控制效果。同时,酒店空间广、人员流动性大,顾客类别不一,酒店顾客中有当地客人、团体客人、有住店客人、非住店客人之分,而且这些客人层次各异,造成控制难度加大。酒店服务项目多,价格差异大,计价工作量大。仅酒店餐饮服务项目包括食品、菜肴、酒水饮料、香烟等上百个品种项目。再就是酒店收费打折有不同的标准,包括各种折扣、免费应酬接待、住店奖励、最低消费、计时消费以及成人价、儿童价等多种价格形式,结帐方式呈多样化。因此,酒店收入控制应依据这些特点,结合本酒店现实情况,研究制定最佳措施加以控制。
营业收入控制的同时,因成本费用直接影响酒店的利润,是现代酒店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财务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优势,就必须转变成本控制观念,扎扎实实认真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成本控制的前提是满足客人的需求。成本控制不是不分缘由地降低开支,对一些费用能减就减,完全不顾投入所能产生的效益大小问题。
其次,成本控制具有相对性。成本控制不仅仅是直接减少、抑制成本的发生,还包括通过充分利用经营管理能力来实现成本相对控制。我们知道,酒店的固定成本,并非意味着单位产品(营业额)所分摊的成本额的确定。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改变—定经营规模下企业的产量或营业额,从而相应地改变单位产品(营业额)的固定成本额,这对于固定成本比较大,财产设备利用弹性大,资金周转量大的酒店而言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首先要以优质产品、一流服务和高雅享受、有效的营销活动来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以高收入来降低固定成本水平。其次要科学有效地配置、管理好现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从而达到降低固定成本消耗的目的。例如,酒店7层的7+1行政酒廊,使酒店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发挥更大效能,既能极大满足顾客需求,又以颇丰的收入减少成本分摊,从而有利于设备设施充分利用和集中保养。
另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控制理念。人是管理与经营的根基和土壤。成本控制和实施主体是酒店全体员工,仅靠财会人员或成本控制人员来实施是不够的,必须靠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就是充分认识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人的素质,并使其得到最优的结合和积极性的最大发挥。 酒店员工最熟悉酒店经营程序、服务规程和在经营工作中的一切物料消耗及费用开支情况,也最有办法控制成本,而且员工的参与使得事事有人控制,处处有人把关,随时找差距,随时作调节,大大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搞好控制成本的自觉性。
总之,传统的酒店财务管理一般侧重于核算管理,而忽视了财务的调控管理。例如,有的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常常是总经理签字同意的就全力办理,从不考虑正确与否。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个决策都正确,必须有相关部门当好参谋,提供领导决策的依据。所以一张采购单,必须先经过部门经理、财务总监审核签字后,总经理才能最后签发,缺一不可,否则,决策中会有失误发生。酒店强调财务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会计的核算,而更重要的是财务的控制作用。对食品、物品的进货价格进行严格控制,财务总监搞好经常性市场调研,没有财务总监的批准不准随意采购。酒店财务绝对不仅仅是“生米煮成熟饭”后的核算工作。
财务部并非执行机构,而是职能管理机构,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在其发展和运作中,运用通过反复的磨合和运转已形成了的一套比较完整的、严谨的、合理的体系来作指导。必须认真学习、借鉴先进酒店财务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改进我们的管理制度,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