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性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性研究

篇1

【关键词】非经济性报酬;薪酬;激励

在我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需求的多样化,工资、奖金等经济性报酬越来越显示出其所具有的保健因素特性(Fredrick Herzberg,1959),或者说单纯的经济性报酬忽视了员工的个人态度和需求偏好(庞彪 ,2011),而非济性报酬又具有经济性报酬所不能比拟的特点和激励效果(郑炜、黄顺春,2007)。正因为如此,非经济性报酬不仅广泛为实际部门所运用,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所以,理清理论界对非经济性报酬的研究现状和动态,正确把握非经济性报酬的内涵和激励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非经济性报酬的内涵

非经济性报酬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John E.Tropman于1990年在其著作《薪酬方案一如何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中第一次提出。John E.Tropman基于传统薪酬体制对员工激励的动力日渐枯竭的现状,认为应该把基本工资、附加工资、福利工资、工业用品补贴、额外津贴等货币性收入和晋升机会、发展机会、心理收入、生活质量及个人因素等非货币报酬统一起来,或者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核心思想是将有形报酬和无形报酬有机结合,而不再局限于以工资和福利为主体的现金报酬(曾湘泉,2009)。在此基础上,美国薪酬协会(WAW)在2000年提出了第一个总报酬模型,并将工作体验(包括赞誉和认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组织文化、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工作环境)作为模型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廖泉文(2003)把报酬体系中的非物质回报(软报酬)理解为非经济性报酬,认为它包括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企业形象三个部分。彭剑锋(2003)把非经济性报酬解释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组织特征带来的效用。刘洪(2006)认为非经济性报酬是个人对工作本身或者对工作在心理或物质环境上的满足感。赵曙明(2007)将非经济性报酬理解为总报酬组成中的内在报酬,是雇员因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思维形式,对个人而言是内在的,通常是因参与特定的任务和活动而产生的。

综上可见,理论界对非经济性报酬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所致,也可能是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引起,还可能是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所造成的。实际上,在对非经济性报酬进行理解时,把握住以下两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非经济性报酬是报酬,是来自员工参与工作的回报,换言之,员工如果没有参与到某个组织的某项工作,就得不到这些回报。它是员工工作之应得而不是别人的施舍或恩赐(黄顺春,2007)。其次,它是非经济性的,即不是以直接或间接的货币形式体现的回报,而是属于员工的一种精神的或心理的收入。据此,可以把非经济性报酬概括为总报酬中除去薪酬和福利之外的任何用于吸纳、保留和激励员工的并被员工认为具有价值的回报。

2 非经济性报酬的构成维度

关于非经济性报酬的构成维度,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国外学者John E.Tropman(1990)把非经济性报酬构成进行了简单划分,他认为整体薪酬方案应分为晋升机会、发展机会、心理收入(工作中的情感回报、协调家庭和工作生活)、生活质量(上下班便利措施、弹性的工作时间、孩子看护)、私人因素等。Joseph J.Martocchio(2005)认为内部薪酬也属于非经济性报酬,内部薪酬反映了员工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根据工作特征理论,当员工的工作在技术种类、工作性质、工作意义、自和反馈这五个核心方面的评价高时,员工的工作经验会增强其心理状态。2006年,美国薪酬协会将总报酬中的工作体验进一步划分为平衡工作与生活、绩效与赏识和个人发展与职业机会三个方面。George T.milkovich(2008)用列举的方式指出相关性回报包括认可与社会地位、就业保障、富于挑战性的工作,学习机会。

国内学者廖泉文和彭剑锋(2003)对非经济性报酬的分类比较一致。他们都将非经济性报酬分为三个维度,而其中的两个维度是相同的。廖泉文将软报酬系统划分为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和企业形象三个维度,彭剑锋则认为非经济性报酬包括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和组织本身带来的效用三部分。但二者对各个维度的包括的内容却存在很大差异。

可见,国内外学者对非经济性报酬的具体划分虽然很有见地,但其划分基本是简单地列举,缺乏系统性,更没有对其各种非经济性报酬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3 非经济性报酬的影响因素

最初对非经济性报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内部的特征上,大多忽略了外部因素。易正伟(2004)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相对密集的通信和互联网行业中三家公司的调查,发现学历层次、收入水平和职务高低是导致员工对各薪酬因素表现出认可差异的主要因素,年龄因素对员工薪酬认知的影响程度却较小,而性别对员工的薪酬认知基本上没有影响。

篇2

1材料利用率低

制药工艺从原材料里面提取有效成分,产率太低仅为百分之几,材料利用率低下的起因与制药工艺的生产工艺设备说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设备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制药企业所有的制药装备与制药工艺存在着很大的不符,这样一来,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制药工艺对于制药设备的洁净程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彻底清除掉设备里的所存有的微生物及病菌。现有的设备是以灭菌水的喷射为基础的,或是利用超声波所发出的能量,但这些方法与设备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完全达标。此外,材料提取率低下还与提取的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提取材料本身的性质,提取方法操作步骤等因素有关。

2提高制药工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解决办法

2.1精简流程,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要想做到精简流程,应该根据提取材料的性质采用不同优化筛选后的制药工艺技术路线。举例,经实验发现提取时间对药品提取率的影响较大,技术人员在提取时可以适当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效率,从而节约能源增加效益。如果,料液与提取率成正比关系,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提高,当料液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虽然两相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差依然存在,但传质动力增加不大,所以提取率增幅不明显,应该把握最佳料液比,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资。此外,温度对于制药工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药品有个最适溶解提取温度,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增大,一旦超过最适温度点又会有所下降。温度随材料药品的变化而有所变动。制药工艺的生产过程中,省略了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成本就会随之下降,生产效率也会得到显著地提高。固定资金无法人为地过度干涉,但是可以从可变费用精简降低成本。制药企业一般会考虑差额投资收益率,方案一为投资大的方案以每年所节约的年成本来收回差额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方案二为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相比较方案净收益差额与投资差额的比率。在两个方案的比较中,选取用于提高经济效益。其实,最红的目的在于是否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改进后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益。归根结底,客观事实证明了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2.2优化制药工艺设备,绿色生产

对于中国这种制药生产大国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取领先地位,制药工艺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与改革。其中,从制药设备的结构优化升级而形成化工制药工艺的改进这一方面入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化工制药工艺的优化需要有制药工厂里完备的制药设备为基础。完善制药设备,首先是对药品包装材料的消毒和灭菌。对于国内的很多制药企业开始配备隧道式的灭菌干燥机进行消毒杀菌,这种化工制药设备的洁净度是可调的。在化工制药的生产过程中,理论上采用真空的远红外线法,但是多数采用高温的灭菌方法或者是热辐射的方法,比较切实可行。化工制药工艺设备既要具备洁净度也要具有更高的可适用性,以最少的企业资金投入量获取最大的制药企业设备的使用率,提高药品生产质量。优化制药工艺设备,还需从灭菌效果方面入手。因为,药品对清洁度有着较高要求,制药车间必须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着重对每个环节的有效灭菌进行监控,保证药品质量,让药品的生产更加趋于简洁与高效。任何科技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污染环境。绿色制药工艺也是这几年热议的话题。绿色生产理念的引入,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普瑞巴林的绿色制作工艺和西他列汀的绿色制备工艺。

3结语

篇3

关键词:PET;经济性比较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111

0 引言

PET材料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种材料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经缩合聚合化学反应后而得到的一种高聚物,以往大多用在日用品、食品包装等一些方面;但随着近年来对改材料的深入研究,已经逐渐将其运用到土木工程方面,主要是作为一种新型的FRP来对受损或承载力不够结构构件进行外包加固,使其达到结构安全性的要求。而本文将对这种新型材料在工程上运用后的经济性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同时为工程设计、施工加固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不同加固方法的性能比较

目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加固方法以及各自优缺点分析如下:

增大构件截面法:其优点是施工成本较低,且设计和施工的经验丰富;但缺点也很明显,湿作业时间长,对周边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构件的自重以及截面增大,加固后建筑的使用空间会有所减小。

外包钢加固法:其优点是施工相对快捷简便、钢材的受力性能较好,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缺点是用钢量大,经济成本较高,并且不适合腐蚀介质较强的环境中使用。

增加支撑加固法:该种加固方法受力明确、方法简单且效果明显,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会改变建筑物的原貌以及影响使用功能,而且影响建筑物内外的空间并且现场工作量较大,往往只用于整体结构的加固。

外包FRP加固法:这种加固法方法不需要建筑模板,并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以及更好的能量吸收能力。特别是外包FRP层(无论是CFRP还是PET),都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因此更适合恶劣环境下应用。

2 不同加固方法经济性比较

首先先来看增大构件截面法的加固成本,该种方法相当于重新施工制作一根原有的结构构件,当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时,该方法仅仅需要少量的钢筋和部分混凝土即可,因此其加固材料成本较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该方法施工r间较长并且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并且工程量较少时人工费所占极高,经调查人工费与材料费的比例要到1:1甚至更多,这还没有考虑到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工程时间成本以及加固工程后期保养维护等一些额外费用。因此,该种加固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总体计算下来成本较高,并不是非常合算。

其次来分析增加支撑加固法,该加固方法与增大构件截面法的经济性类似。但由于增加支撑加固法大多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整体结构加固,因此工程量往往都较大,所以单位工程量中的人工费与材料费的比例要低于前一种方法。但同样该种方法后期养护费用也不低,并且会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经济损失程度不可预计,而且必须要在工程结构的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

外包钢加固法以及外包碳纤维材料的加固方法目前在我国已经使用的非常广泛,而外包PET材料则运用的较少。这三种加固方法机理类似,因此将其经济性对比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展现,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和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外包PET材料的加固方法,在施工人工费,材料费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上都要低于外包钢和外包碳纤维材料的加固方法;并且在实际工程的调查情况和试验研究结果中也显示出外包PET材料的构件承载力性能不低于外包碳纤维材料的构件,但由于本文不着重分析加固后构件性能,因此不再赘述。

3 结语

采用外包PET材料的结构加固技术措施,能够恢复和提高旧有结构承载能力和保护周边环境不受影响,延长结构寿命,满足使用需要,同时消除结构安全隐患,又节省大量投资和维护费用,可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Key words: green archives;energy saving;consumption reducing;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101-02

0 引言

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正在进一步恶化着。大面积森林的砍伐,绿化植被的破坏,有害气体、水体的排放,稀有动物的捕杀等等,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问题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加之人口剧增、资源紧缺带来的国家与社会的争端,人类已感到生存环境越发严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成为人类想要安居乐业和永续发展的必要措施。而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载体,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生活空间更舒适、更绿色、更美好,更是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传统的建筑工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节能、舒适健康的绿色建筑。本文主要对绿色档案馆建筑进行详细分析。

1 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减少彼此影响的建筑样式,是一种要求建筑物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要求。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中要特别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将最新的建筑技术、节能环保理念、环保技术等紧密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创造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结构,这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其中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目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在减少负载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节约能源和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和有亲和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和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绿色建筑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其迅猛的发展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的建筑行业。甚至逼迫一些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技术产品退出了市场。虽然绿色建筑技术对传统的建筑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这种冲击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在本质上它推动了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①健康:绿色生态建筑环境需要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能够有效降低不良自然环境的侵害,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绿色生态建筑物附近应种植树木防风、遮荫,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从而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保持清风在室内的流动。②节能:建筑物的资源、能源消耗要降至最低程度。绿色生态建筑物应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并且尽可能使用地热、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在满足人们健康、安全和舒适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能源。③节约资源:建筑设计、施工和选择的建筑材料被认为是合理使用和处理的资源,减少使用的资源,力求利用可再生资源。节约水资源,包括水土保持和绿化。④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观强调与周围环境和谐、运动的整合,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2 绿色建筑以及发展绿色建筑技术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同时又被称为生态建筑以及可持续建筑。对绿色建筑的解释大体如下: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使用周期内,通过尽可能的方法来节约能源,同时减少建筑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更好的条件。总而言之,绿色建筑就是追求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近些年来发展较为迅速,许多地区的旧城改造以及新城区的开发、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使得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近些年来呈飞速发展的趋势。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类的建筑从最初的遮风避雨到现如今的智能化控制,使得绿色建筑越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绿色建筑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长远的发展。首先,许多地产开发商都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同时,绿色建材的使用也为建筑添加了更多的“绿色”,第三,国外对于绿色建筑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些都为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3 绿色档案馆的内涵与标准

3.1 绿色档案馆的内涵 绿色档案馆是绿色建筑的具体应用,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耗、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以及尽量地减少污染,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节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3.2 绿色档案馆的标准 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2008年开始进行国内绿色建筑的申报和评审。

4 绿色档案馆的优势

4.1 降低档案馆能耗与费用 绿色档案馆的建设是贯彻经济性原则的重要举措之一,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技术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能够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节约使用成本,并且有助于解决档案馆资金缺乏等问题,为档案专项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4.2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绿色档案馆运用绿色设计理念去规划设计,对档案馆的使用功能分区与结构从整体上统筹考虑,最大限度满足节约、节能、高效的要求。因此,绿色档案馆的合理设计,既能够实现档案馆的分区管理和档案工作的快捷,又能够方便档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

4.3 提升档案馆服务功能 绿色档案馆不仅限于节能环保,更在于为档案馆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建筑环境,实现档案馆建筑整体效果的优化与档案馆服务功能的提升。绿色档案馆能够促进档案信息传播以及档案信息服务环境的优化。绿色档案馆能够促进档案服务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4.4 节约施工成本 绿色施工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成本,绿色施工能够提高施工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施工中应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节约能源,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对建筑施工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4.5 保护当地环境 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光污染和大气污染。建筑企业要把发展和环保的矛盾统一起来,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绿色施工。大力发展绿色施工中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发展现场检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绿色施工中的“四节一环保”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在新技术应用以及节能、节材方面加大挖掘力度。

4.6 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 绿色档案馆符合生态节能理念,能够为档案馆工作人员提供生态、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也是档案馆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的动力。它能够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而丰富档案信息开发成果,提升档案馆效益。

5 案例分析

5.1 工程背景介绍 广东省档案馆新馆采用了前瞻性的绿色、环保、节能设计和施工理念,具有建设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科技含量大,质量标准高等主要特征。为达到节能环保、减少能耗、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目标,针对本工程节能环保要求高、建筑物使用环境要求高、绿色施工要求高、新型节能材料施工范围大、品种多等特点,制定了专项的施工方案,尤其是节能环保方面,作为施工管理的重点。

5.2 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根据档案馆的特点,以绿色建筑为目标,应用和自主创新多项环保节能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①取消了传统的回廊设计,通过复合保温墙体来保证库房内部的保温效果。通过这种改进,扩大档案馆使用面积2100m2,提高库房的利用率达20%,共节省造价约500万元,同时也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②复合保温墙体施工中解决了多个施工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设计要求和施工的可行性,本工程采用了多孔砖+苯板+加气砼砌块复合保温墙体,达到隔热、防水、隔汽、保温等多重功效,取得了较好的节能和使用效果。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③贯彻“绿色施工理念”。根据“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理念,建立施工现场节能环保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施工中采用多项措施如施工期间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统一考虑,避免浪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做到分类收集回收处理;现场空地尽量栽种绿色植物,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机械;在现场及周边建立噪音监控站点,及时收集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噪声数据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 结束语

篇5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确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确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和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和“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和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聚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和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和产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和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确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楚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和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和练习,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把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和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和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探究、创造和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和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和创造性。奔腾式确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的开发和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向,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产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产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进步,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本钱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本钱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征:①劳动力再生产的用度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和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进更高的学习教育用度;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用度。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用度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和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用度(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用度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逾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以为,和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和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 V M在整体上是大大进步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终极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进大量的、凡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进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均匀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和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和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伏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

    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和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产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功能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和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和趋向。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和经营治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和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讯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和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着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参与企业成立后的营运治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上风,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定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篇6

关键词:承包商利益;施工合同经济性;管理合同

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建设与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凡是涉及到经济利益方面的工程建设,长期发展下来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快速的工程建设发展使得工程建设的劳动合同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稳定持续化发展,解决问题迫在眉睫。

一、建筑市场承包商的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建筑市场的发展,一些相关性的支持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建筑市场一时成为热门行业,可想而知,投身于建筑市场的人多了,这个行业的竞争就变得日益激烈。发包人在建筑市场发展中占着较为优势的地位,由于签订施工合同,执行施工合同中的一些规章政策,都是发包人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发包人可以对承包人提出一些关于建设的质量以及规定完成的时间等方面的一些不属于正常合理的要求。发包人总是会有一些举措可以放承包人承担起工程建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风险,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发包人也会将责任推脱给承包人,导致承包人压力增大,经济成本提高,使得承包人的经济收获较少。因此,在建筑市场发展链中,承包人其实是属于弱者一方,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也没有切实有效的话语权,并且还得承担着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风险,在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签订的合同管理方面,往往没有一个较为专业的人员去管理和执行,使得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很容易出现一些经济问题,不仅损害了承包人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不利于建筑市场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施工合同经济性研究对于承包商的必要性

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和支持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市场也发展的更加迅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施工合同的发展一直跟不上工程建设的发展,出现严重滞后的情况。我国的施工管理合同方面的管理的理论前期主要是引进国外的相关管理理论,多数理论在引进国内使用时,并没有结合中国的发展国情和实际发展需求而修改。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与国外的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施工合同管理理论是结合自己国家的发展实情制定出来的,引进中国的直接使用就导致了很多经济性问题的存在,造成施工合同的经济纠纷,直接影响了承包人的经济收益。

施工合同经济性的研究对于承包商的发展很有必要,也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承包商的经济收益。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有一套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发展需求的施工合同,需要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工程建设的状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实际效用的施工合同管理理论。只有首先修改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施工合同管理理论,才能够从源头解决施工合同的经济纠纷,才能有效的维护承包人的经济收益,才能够促使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在施工合同的签订中,发包人是占据有利地位的,因此,在合同签订中具有很多立于发包人而不利于承包人的条例。承包商在工程建设中需要承担日期压力,还需要承担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质量修改问题,以及一些经济问题,发包人将出现这些问题的责任全部推卸给承包商,因此,承包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很大的压力,一直遭受各种问题,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也因为这些问题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施工合同经济性的研究可以提高施工合同的实际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可以进一步修改和制定更加符合国内工程建筑发展需求的施工合同管理理论。

基于承包商角度考虑来说,承包商的利益和施工合同的经济性两者具有重要的联系。多数的学者认为,承包商的利益的偏失主要是由于经济性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迅猛,造成施工合同的经济性问题已不仅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换句话说就是并不仅仅是由经济性因素造成的。建筑市场发展到一个阶段,就容易出现一些复杂化的发展状态,所造成的经济纠纷的原因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施工合同的经济性研究,对于承包商来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施工合同经济性研究对于承包商的可行性

承包商对于工程建设的投入主要就是为了盈利,施工合同经济性研究可以有效的避免承包商在施工合同中处于劣势地位,充分维护承包商的利益,最大化的降低经济损失和承担的风险。对于施工合同的经济性研究是从经济性的问题入手,在合同制定中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并且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最后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经济性评价的模型来深入的判定其经济性,使得承包商在与发包人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能够明确的了解所签订的施工合同的经济性水平,从而维护自身利益。

施工合同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经济纠纷,因此,通过对于施工合同的经济性研究来解决双方的矛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经济性问题属于影响合同经济纠纷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分析经济性因素,制定出可以提高和保障承包商在施工合同中的经济性,可以从源头避免发生经济纠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对于施工合同的经济性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承包商的经济收益,这一目的建设与承包商想要实现自身的企业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也能够保护我国施工企业稳定而长远的发展。因此,研究施工合同经济性研究对于承包商来说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施工合同的管理理论跟不上工程建设的发展,也不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严重损害承包商的经济收益。对于施工合同的经济性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化的降低承包商的发展风险,维护其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经济性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UHV transmission lines,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nomy of UHV transmission line with ordinary and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are compared.

Keywords: UHV transmission; economy;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0引言

超高电压直流输出电是指在800千伏上下或者在750千伏上下作用下,同时在此上面相关电压等级问题的直流输出电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它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送端换电流站将交流电变成为超高电压直流输出电以后,可以使直流电输送到接受端换电流站,然后由接受端换电流站将直流电变成为交流电输送到接受端流电系统。我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大国,煤炭的消耗占全球第一位,电力消耗量仅少于美国,占居全世界第二位,因此增加我国资源的开发效率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就显得十分重要。于此同时依据我国现今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现状,我国的能源分布不均,对于能源的需求主要位于我过的东部、中部发达等部分地区,但是可以用于发电的水能、煤炭等资源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北部等部分地区。能源的分布的不均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平衡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处理能源利用的问题上,要求国家必须以全国范围为基本,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得以实现能源配置的优化。然而对于超高电压直流输出电所具有的超远距离、超低损耗、超大容量的输送电特点,这种输送电的方式可利用于那些大规模的发电基地向远距离输送电力的负荷中心。经过建设超高电压直流输出电网,可以使电能大范围、低损耗地从西部和北部地区运输到东部和中部地区,这种调控对这些地区的能源的优势变成为在经济上的优势有着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与能源利用的协调发展;而且在西部、北部人口这些相对较少的地区在发展大规模的煤炭能源开发和发电企业建设,提升那些高能消耗企业集约的水平,同时还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也有相对的提高,这一系列的措施符合国家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所以对超高电压直流输出电技术是我国现今电力在跨地区域大范围输送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1建设超高电压电网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意义

超高电压电网的推广对国内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意义重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如今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相矛盾, 东、西部地区资源可利用程度不均衡同时差距非常显著。相比于东南沿海。西北与西南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先对之后, 人口稀少对用电需求也比较弱, 然后这些区域的煤炭资源丰富,风力与水利资源可利用的区域比较丰富; 华东平原与华南地区经济发达, 但这个区域的资源贫乏、人口稠密,致使总用电量需求很大。依据国家对人口用电量的统计, 截止到2012年, 东南沿海地区的总用电量已经超出我国总发电量的70%。针对已有的传统高压输电线路发电模式有着耗损巨大,长距离传输的能力不足等诸多重要的问题, 同时以往对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的独特优势无法充分的全部利用。超高电压电网建设完成后,使西部边远地区的电力资源以低廉的损耗方式运输到东部去的设想得以实现, 在很好的大力的开发西部地区电力部门的运行动力的同时, 也会在随后时间里以电力生产为支柱拉动能源工化化、矿山冶炼工业、有色金属稀土加工等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加快边远地区的经济快速的综合提升,在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可以早日减少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不均的差距。其次,能提高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根据现有数据推测, 到 2010年, 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总价值预计达到 2000亿元。国家工业部2010年提出明确的要求, 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开发必须严格的贯彻国产化的产业路线。所以,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工业部门, 需要积极的促进与推动特高压工程发展, 首要任务是强大力度改进企业的实验能力与设计水平,最终实现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能力, 提升自主创新的潜能, 提高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从而通过运用大型电工设备的核心工艺, 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

2 特高压输电特点与优势

高压输电是以发电厂为起点利用变压器变压,把发动机输出的电压升压之后长距离传输的过程。高压输电可以有效的降低电能在传送过程中产生的热损失。电压升高的程度与热损耗显著相关。当前输电线路的常用电压有100,200千伏的常规高压,还有300千伏的超高压1000千伏的特高压三个类型。特高压是专门针对输送交流电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或者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是目前世界最高电压层次的输电工艺。特高压电网输电在工作时具备以下的特点:

首先是大功率的电力输送。特高压输电线路较大的工作功率使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能完成现有500千伏线路的3~5倍工作量。 直流模式的800千伏的正负特高压输电效率比较正负300千伏的网络的高出2倍以上。其次是可以实现更远的电距输送, 减低电量损失。在输送电路的上游电压达到1000千伏以上的情况下, 电路中电流量降到很低, 在相同功率的输送过程中, 送电距离上限通常比500千伏线路高出4倍, 同时损耗却降低50% ~70%。最后是对能源的节约效果。伴随着土地资源的相对减少,节能减排意识逐渐增强, 迫切要求电力行业加强能源的节约与利用效率的设备研究与改进, 在次方面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3 特高压输电的经济效益

采取1000千伏以上的电压级别输送电能。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基于超高压输电技术上发展成熟的,目的也是进一步提升输电效率,达到中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的目的,同时实现远距离的电力体系的联网,形成联合电力体系。特高压输电能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经过大量的统计,每条1100千伏输电线路的输电性能相当于替6-7条500千伏的输电线路,三条750千伏的输电线路;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铁塔,节约一半的导线,总体节省变电所等部分的造价15-20%。同等输送能力的情况下,1100千伏特高压线路需要的走廊面积是500千伏线路的4/1,这更适合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和走廊施工难度大的地区,可以实现很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与其他输电方式的用输电成本比较,比较不同电压等级下输送同样的功率与距离所用的输电成本。存在两种比较模式,第一依据共同的可靠性指标,比较几个项的初期投资成本;第二是用寿命周期成本寿命进行比较。以上比较手段需要以下基本参数,构成几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施工的设备价格和基建成本。针对特高压输电与超高压输电施工规划与设计所实施的成本对比来看,设备投资及其建筑费用能使用统计的价格或价格指数。两种比较方法都必须实施可操作性分析讨论,经过分析讨论,最后明确输电工程期望的可行性指标。运用寿命周期成本模式实施经济性比较还必须包含断电故障造成的损失数据。一条1000 kV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性能能达到500 kV普通输电线路输电性能的四倍,可以看成四条500 kV 输电线路的输电量相当于一条1000 kV 输电线路的输电性能。可以看出,对于线路网络与变压器的维修维护层面,特高压输电所必须的成本比较超高压输点降低很多。线路的功率与电能损失在运行维护投资层面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输送功率相同的模式下,1000 kV 线路功率损耗通常是 500 kV 线路的 1/16上下。因此,特高压输电在运行成本层面拥有很好的使用优势。

4结束语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工艺特色是综合了中国的能源的分布与用电压力不均衡的情况,还有国家电网对特高压技术的高度重视,不难看出这项技术在未来的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发,有利于推动国内电网的升级进步,拉动我国有关的科研设计部门,装备制造企业等的技术革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毅,张英奇,苗玉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2):108- 110.

篇8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经济性

设计地下室顶板结构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载荷。地下室位于建筑的底部,因而顶板结构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来自上层建筑的较大载荷,进一步表现为在顶板厚度方面及材料选用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二、层高。地下室顶板结构若采用普通梁板结构,再考虑到设备管道占用空间问题,其层高一般难以符合建筑设计要求。本文将针对井字梁顶板方案、十字梁顶板方案、无梁顶板方案以及加腋梁板方案的经济性展开研究,并用数据对比的方法,找出他们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比选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土方开挖工程量要尽可能小,单位工程造价要尽量低,施工周期较短而且施工方便。[2]

1.计算原则

计算原则如下:一、参考建材市场价格,对混凝土和钢筋进行如下定价:混凝土―450元/m?;钢筋―5000元/t。同时选取6跨展开分析、对比;二、通过PKPM中的“PMCAD”、“梁柱施工图”两大模块完成梁板配筋以及混凝土的一系列测算。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根据测算结果确定配筋及混凝土的选用,如果测算出钢筋直径超过16mm,那么采用三级钢。楼板厚度定为250mm;三、上述测算、实际施工图测算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出入,但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这四种常见方案比选的需要。

2.计算方法

井字梁顶板结构、十字梁顶板结构利用SATWE进行计算。SATWE是一种三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利用壳元理论针对高层结构而设计开发的。

无梁顶板结构通常利用经验系数法进行计算。该种方案只能用于规则结构的计算,不然则会产生较大的偏差,而且在分析结构内力方面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一、活载荷应均匀分布,且为3倍静载荷以下;二、任何方向都应有3个以上的连续跨;三、取任意区格,区格中的长边、短边之比应控制在1.5以下;四、同方向最大跨度、最小跨度之比应控制在1.2以下;五、不规则柱网偏离柱的数值应控制在跨度的1/10以下。利用经验系数法计算、分析无梁顶板结构内力时,将两个方向板的总弯矩和乘以弯矩分配系数,便可得到柱上板带以及跨中板带的支座截面负弯矩值0.50、0.17,跨中正弯矩值0.18、0.15。X、Y方向板的总弯矩设计值可通过下列公式求得:M0X=qly(lx-2C/3)2/8;M0y=qlx(ly-2C/3)2/8。值得一提的是,M0X、M0y可看作是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梁的跨中弯矩。[3]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PKPM软件计算加腋梁板结构的整体内力。计算过程中,不可以从板面载荷直接导入梁载荷。在PKPM软件中,加腋梁是不可以直接输入的,因而将一段梁划分成三个部分输入,至于加腋部分可以按照直线转换成截面的方式输入。若把板面载荷直接导入梁载荷,那么将会造成梁在计算内力时出现结构内力偏小的问题,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应该把梁所承担的实际载荷以分段的方式导入各段梁上。柱间三段梁和柱间一段梁在弯矩总值方面应该十分接近。

3.计算模型

选择8.1m×8.1m柱网尺寸,覆土厚度取值1.2m,容重取值1.8×104kN/m3,恒载=自身重量+21.6kN/m3,活载=5kN/m3,比选区建筑面积共计2362(48.6m×48.6m),梁板钢筋均为二级钢(依测算结果选用):一、井字形顶板结构。主梁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250mm×700mm,板的厚度为250mm;二、十字形顶板结构。主梁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250mm× 700mm,板的厚度为250mm;三、无梁顶板结构。柱帽尺寸为2200mm×2200mm,板的厚度为400mm,钢筋布置图如图1所示(未对Y方向钢筋做标示);四、加腋梁板结构。主梁截面尺寸为600mm×700mm,梁加腋尺寸为900mm×300mm,跨中板厚度、支座加腋端部板厚度分别为200mm、400mm。板面钢筋的施工应用了通长面筋、局部短筋两种形式。加腋梁结构、加腋板结构分别如图2、图3所示。[4]

4.计算结果

四种方案各项数据及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5.四种方案综合比选

对四种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发现在1.2m-1.5m覆土载荷以及标准柱网(8.1m× 8.1m)这两种条件下,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的经济性好于其他两种。[5]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在加大地下室净高方面效果明显,且能够减小埋深。两种方案中构件承载力均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加腋梁梁端在负筋方面远远小于普通梁,综合配筋较为经济。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主、次梁模板安装以及钢筋的捆扎,极大降低了土方开挖工程量,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外观形象,而且便于通风以及水电消防管道的施工。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在经济方面的差别并不明显。如果采用加腋梁板结构,则能够较好满足高规“顶板嵌固”的一系列要求,从而利用规范构最大程度地构造出要求的截面以及配筋所能提供的最佳承载力。[6]

若采用预应力无梁顶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具有极佳的防裂性,可以大幅度提高该结构的自防水性能。自防水是该种结构防水措施中的首要环节。因为自防水的功能的存在,该结构在防水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减少一道附加防水层,与此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一般结构不能很好处理温度裂缝的问题。[7]

6.结语

在当今的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中,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和传统的主次梁顶板结构相较而言,具有如下优势:一、在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防水保温以及基坑降水等方面,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能够明显节约成本;二、地下室,尤其是面积较大的地下室,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较好地防治裂缝问题,保证其使用性能,提高其耐久性;三、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外观形象,而且便于通风以及水电消防管道的施工,能够有效缩短工期。综上所述,无梁顶板方案和无腋梁板方案因其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值得注意的是,顶板做为嵌固端时不宜采用无梁顶板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建明. 地下室顶板结构多种方案的经济性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2(01).

[2]刘永江,李玉华,韩琪. 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选型探讨[J]. 建设科技. 2012(12).

[3]李岩,段显恺. 某工程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优选与经济性分析[J]. 山西建筑. 2011(15).

[4]李小健. 几种地下室顶板结构形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5).

[5]周文. 成都某项目多层区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的技术分析[J]. 科技风. 2010(04).

篇9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工程经济与性能

1引言

新型建筑材料即如字面所示新型建筑材料即如字面所示,是随科技发展于传统建筑材料之基础上所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材料之基础上所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其主要涵盖建筑的结构构、墙体、保温隔热、防水密固、装饰装修等众多领域,拥有更好的使用性能与更高的科技含量好的使用性能与更高的科技含量。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程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性与使用品质使用品质,使人们得到更好的居住使用体验,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稳固与提升的作用质量具有稳固与提升的作用。因此,为促使其得以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应用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便极具必要性。

2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与优势

2.1功效多样化

伴随时代的发展伴随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发的注重材料的功能性,而以往传统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功能性相对较弱传统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功能性相对较弱,不足以符合构建现代建筑所需代建筑所需,而新型建筑材料兼具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多功能性,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建筑功能性的需求性的需求。

2.2高强轻质

新型建筑材料中涵盖一些高强轻质的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中涵盖一些高强轻质的材料,如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等高强材料等高强材料;加气块等轻质材料。在建筑工程的承重结构中使用高强材料在建筑工程的承重结构中使用高强材料,能够在同等受力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其截面积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其截面积,使建筑的使用面积得以有效增加增加,并使其稳定性与适应性得以增强;而在建筑工程的构建过程中使用轻质材料过程中使用轻质材料,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建筑自身的重量筑自身的重量,使建筑工程造价得以有效降低,并可以提升其抗震能力抗震能力。

2.3环保节能

在现今在现今,人们对于环保节能理念愈发重视,而建筑工程项目在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中占据较大比重目在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建设环保节能的现代建筑迫在眉睫能的现代建筑迫在眉睫。对此,应当从建筑材料方面着手,积极研发极研发、使用新型的环保节能建筑材料,从而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建设为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建设为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

3新型建筑材料对于工程经济的影响分析

3.1积极影响

根据实践经验根据实践经验,新型建筑材料对于使用成本方面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影响主要有:(1)由于其强度较高由于其强度较高,因此,后期的维护与维修方面相较传统材料而言更少也更加简便面相较传统材料而言更少也更加简便,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的消耗,使其成本得以降低;(2)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因此因此,在建设与后期使用过程中污染环境更少,消耗能源更低低,使相应成本得以降低;(3)由于其具有多功能性由于其具有多功能性,因此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期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单独施工,其使用成本更低;(4)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现代化建筑新型建筑材料的现代化建筑,其在后期的装修与改造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灵活的进行施工作业可以更加方便灵活的进行施工作业,消耗的人力与工时较少,使相应成本得以降低使相应成本得以降低;(5)新型建筑材料相对来说减少了对钢筋筋、水泥、砂石等材料的用量,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且在全寿命周期内命周期内,新型建筑材料在施工原材料的获得、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后期维护与维修等方面的总成本与使用传统材料相比更低传统材料相比更低;(6)通常而言通常而言,新型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较传统材料更轻量较传统材料更轻,如加气块,其单位体积重量仅为黏土砖或普通混凝土的四分之一左右普通混凝土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单次运输量远比传统建筑材料更多量远比传统建筑材料更多,这使得工程整体运输费用得以大大降低大降低,从而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3.2负面影响

如上所述如上所述,新型建筑材料较传统建筑材料而言具有众多优势优势,但其也存在一些负面之处,例如:(1)由于新型建筑材料其科学技术含量较高其科学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其施工、管理、维护标准也相对更高高,这不但加大了施工、管理、维护的难度与负担,而且使人工与机械等费用消耗也有所增加与机械等费用消耗也有所增加;(2)对于工程预算与造价来说说,准确的材料报价是确保其能够为工程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决策的必要前提决策的必要前提,而新型建筑材料的科技价值较高,以至于市场报价波动较大场报价波动较大,且无法预测,导致差价过大与未计价等情况经常出现经常出现,使工程预算与造价受到很大影响,并影响管理决策的制定的制定;(3)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预算中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预算中,应根据设计图纸将相关工程量予以计算关工程量予以计算,而后依据施工工艺及方法进行划分与套用用,然后依据定额子目中的单价与工程量相乘便可得出总预算算,然而,由于部分新型建筑材料缺乏相应定额,将导致无法对其进行预算对其进行预算,进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

4新型建筑材料对于工程性能的影响分析

4.1重量轻重量轻、强度高

从实际建设来看从实际建设来看,质轻使房屋结构变轻,而高强则进一步满足了建筑对于强度的特殊要求满足了建筑对于强度的特殊要求。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经常使用到的新型墙体材料用到的新型墙体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砖、轻质板材、复合板材、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空心墙板承重墙体等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空心墙板承重墙体等,由于其自重较轻、强度更高强度更高、性能更好,使其可以在减少地基负荷的同时提高墙体的承重性能体的承重性能,使得施工质量得以充分保障,并解决了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耗过高的问题。

4.2节能环保

伴随不可再生资源的日趋枯竭伴随不可再生资源的日趋枯竭,利用可再生资源并提升资源利用率成为大势所趋资源利用率成为大势所趋。而部分新型建筑材料可利用矿渣渣、建筑垃圾、秸秆等废弃物进行转变使用,将其制造成为具有低能耗有低能耗、绿色环保、性能优良的优质新型建筑材料,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起到了很好的减轻作用作用,是生态环境与建设发展和谐共进的重要举措。

4.3抗震性能好

由地震荷载计算公式可知由地震荷载计算公式可知,地震荷载同建筑物自重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存在直接联系,建筑物的自重越轻,抗震性能便越好,其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所遭受的损坏程度便越低生地震灾害时所遭受的损坏程度便越低。由于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具有轻质高强、延伸率大、整体性能优良等特点,故用其构建的建筑物其自重较传统建筑更轻的建筑物其自重较传统建筑更轻,性能也更强更好,因此抗震性能也更加优良性能也更加优良。

5结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为满足时展需求,建设新型现代化建筑并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进等目的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进等目的,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筑材料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贯彻节能、环保理念,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增强建筑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赵旭东.探讨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5):50.

篇10

【关键词】钢—铝摩擦焊接;残余应力;经济性

1铸铝-铸钢摩擦焊实验及接头性能分析

1.1实验方法

鉴于不同材料与相同材料的焊接性能不同,通过对不同材料在使用摩擦焊后进行焊接的性能分析,并结合铸钢和铸铝焊接时的特点,拟使用连续驱动的摩擦焊方式对铸钢棒与铸铝棒进行焊接实验。通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分析,进而找到工艺的最佳参数和变化的规律。

另外,在此实验中所选用的母材是铸钢与铸态的纯铝。为了使接头的质量得到保证,对焊接的端面进行实验前,需要通过机械进行加工。

1.2影响电解铝导杆钢—铝连接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大量应用于电解铝导杆钢—铝连接的是钢铝爆炸焊片,在爆炸焊接过程中,将产生很大的变形与热量,焊接完成后形成较大的残余应力;首先,较大的参与应力存在,在焊接钢爪与钢铝爆炸焊片、钢铝爆炸焊与阳极导杆时,因焊接产生形变与残余应力相互作用,而出现细微的分层等问题,直接影响使用安全与寿命;其次,由于在电解铝的使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温度,残余应力易于产生热疲劳,从而降低钢铝连接的强度,影响了使用寿命。

2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2.1试样残余应力产生的原理

在摩擦过程中,以焊缝为中心的区域以远高于周围区域的速度被急剧加热。因焊缝为中心周围的热影响区材料受热而膨胀,膨胀受到温度较低区域的约束,受到挤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压应力;在冷却过程中,受到挤压的塑形变形的这部分区域又收到周围区域的约束而无法变形,形成拉应力;而在中心区域,收缩受到热影响区约束而产生拉应力;不同区域受热和冷却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另外由于相变的影响,也会产生相变残余应力。

2.2试样残余应力数据分析

根据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焊接时的局部不均匀热输入是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决定性因素。温度分布不均匀越大,焊接残余应力越大。通过对比2号样与3号样,可得出摩擦时间越长、转速越高,产生热量越大,温差越大,所产生的温度梯度大,温度分布不均匀大,因此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大;对比1号样与2号样,1号样摩擦时间较长,转速越低,产生热量越较小,因时间较长所产生的温度梯度较小,因此得到较低的焊接残余应力。

3与爆炸焊接相比,摩擦焊的技术优势与经济优势

3.1摩擦焊的技术优势

(1)摩擦焊的焊接工艺易于调整和掌控,热影响区较窄,采用合理工艺可有效降低残余应力。

(2)扭矩与轴向的压力同时在摩擦焊的表面和附近产生作用,进而产生力学冶金的效益。

(3)摩擦的焊头不会产生跟凝固与融化冶金存在关联的焊接缺陷与焊接催化现象。

3.2摩擦焊的经济优势

对于电解铝企业来说,通过使用摩擦焊接铸铝-铸钢连接片,能有效增加阳极导杆与钢爪的使用寿命与连接质量,不仅能节省材料使用,同时可也大量节省人力成本,安全生产成本,能耗成本等。

对于生产钢铝连接片企业来说,使用摩擦焊的方法特别能够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如果能够配备自动的上下料和焊前与焊后辅助工序中机械化的装置,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另外,此类方法在焊接时不需要特殊的电源,其所消耗的尽量仅为传统方式的20%且无需增加其他辅助材料,所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低消耗、节能的技术手段。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摩擦焊的方法正在逐步应用于电解铝导杆钢—铝的连接工艺当中,由于其具有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备受广大企业的关注。尽管目前其应用范围较为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擦焊在电解铝导杆钢—铝的连接工艺中的使用也将不断扩大,企业也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希靖,商献伟,芝丽丽,张昌青.大截面铸铝-铸钢摩擦焊接接头显微分析[J].焊接学报,2010.

[2]刘希烈,许凝.世界及中国铝工业发展趋势(兼论280kt铝厂电解槽技术比选)[J].世界有色金属,2010.

[3]傅莉,毛信孚,史学芳.LF6防锈铝与HR-2抗氢不锈钢摩擦焊接[J].焊接学报,2008.